首页 > 2023 > 2月 ( 第 96 页)

ICS21.020
CCS D90
团体标准
T/QGCML620-2023
采煤机截割电机冷却水保护装置
Shearer cutting motor cooling water protection device
2023-01-12  发布
2023-01-27  实施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  发布

T/ QGCML 620-2023,冷却水保护装置,截割电机,采煤机,T/QGCML 620-2023 采煤机截割电机冷却水保护装置.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山西新景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阳煤集团寿阳开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阳泉煤业集团泊里煤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志强、李卫伟、赵志刚、温文文、姜春明、李旭钢、孙冬红、刘亮亮、杨斌、张辉、段兴尧、徐子渊、赵鹏、杨志强、王鑫、孙斌。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煤机截割电机冷却水保护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原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采煤机截割电机冷却水保护装置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T3836.2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T5095.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7部分:机械操作试验和密封性试验
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采煤机截割电机冷却水保护装置shearer cutting motor cooling water protection device
由水流压力传感器和1c编程控制器,还有防爆报警器等辅助元件组成。水流压力传感器采用开关量控制,p1c编程控制器根据水流压力传感器的开关量变化,起到控制采煤机起停和事故报警的作用。
4原理
4.1采煤机冷却水路保护装置原理图见图1所示。
4.2采煤机冷却水路保护装置,包括进水入水分配阀,水分配阀分出五路,两路去了左右内喷雾,三
路通过内部减压后进入外喷雾,喷向煤壁:
a)第一路未减压直接进入左内喷雾:
b)第二路未减压直接进入右内喷雾:
c)第三路进入截割电动机、水流压力传感器、摇臂、外喷雾,喷向煤壁:
d)第四路进入截割电动机、水流压力传感器、摇臂、外喷雾,喷向煤壁:
e)第五路通过三通分开两路,一路连接水流压力传感器、调高电动机、左牵引电动机、单喷嘴,喷向煤壁,另一路连接水流压力传感器、右牵引电动机、单喷嘴,喷向煤壁。
4.3如果在起动采煤机前,未开启冷却水,控制回路断开,不能起动采煤机:起动采煤机后,通过水流压力传感器对冷却水的压力进行监测,通过开关量反馈到PLC编程控制器中,对采煤机起动控制回路做出反应,如果冷却水压力未达到设定值范围内,PLC编程控制器会接通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会发出警报,如果在三分钟之内未处理问题,采煤机控制回路断开电源,待冷却水压力达到设定值范围时,采煤机方可起动。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B43
ICS65.020.30
团体标准
T/SDAA0027-2021
水灾后家禽场卫生防疫与消毒规程
Standard of hygienic,epidemic prevention and disinfection of poultry farms after flood
2021一8-30  发布
2021-9-29    实施
山东省畜牧协会  发布

T /SDAA 0027-2021,家禽场卫生防疫,家禽场消毒规程,水灾后家禽场,T/SDAA 0027-2021 水灾后家禽场卫生防疫与消毒规程.pdf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省饲料兽药质量检验中心、山东亚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嘉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普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慧和农祥生物科技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布恩饲料集团有限公司、樱源有限公司、山东众客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泰山生力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和美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鑫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宝维、张名爱、凡文磊、孔敏、李文立、李俊玲、宋敏训、杨景晁、陈玲、李恒伟、吕广宙、王巧莉、王秉翰、于娟、秦立廷、魏笑笑、张从祥、王兆山、李军训、李克鑫、马百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灾后家禽场环境卫生风险点、风险控制、灭鼠灭虫、死亡家禽尸体处理和档案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灾后家禽养殖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没有需要定义的术语和定义。
4环境卫生风险点
4.1水源
洪涝灾害水面的大量漂浮物及动物尸体,工业废水、废渣、农药及其他化学品等可导致局部水环境受到污染的因素。
4.2饲料
饲料原料受潮、发霉、污染情沉,饲料生产、运输、保藏、经营过程污染情沉。
4.3微生物
洪涝灾害期间被污染的雨水可能进入配水管道,饮水水质微生物超标。
4.4媒介生物
粪便、垃圾及腐败的动物尸体等不能及时清运,生活环境恶化,蝇类增多。水灾后积水增多,蚊虫类滋生增加。
4.5疾病
4.5.1肠道疾病
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肠道传染病。细菌性肠道传染病防治重点为霍乱、伤寒、菌痢及感染性腹泻病等;病毒类肠道传染病重点防治轮状病毒腹泻和病毒性肝炎。
4.5.2自然疫源性疾病
灾后家禽生活环境条件恶化,苍蝇、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导致苍蝇、蚊虫媒病的发生。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六十五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唯设计研究院(中国獎筑标准设计研宽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版份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GJCT-283
实行日期:二0二二年七月一日
图集号:22CJ40-65

22CJ40-65,六十五,建筑防水系统构造,高清无水印带OCR  22CJ40-65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六十五)图集

编制说明
1概述
本图集主要介绍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殿份有限公司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开发和生产的一系列具各低碳、节能、环保属性的新材料,及其在工程领域的防水构造做法。防水材料名称及其适用部位见表1,

2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
《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230-2010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2013
《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316-2013
《无溶剂聚氨酯防水涂料》T/C渭A209-2022
《聚合物改性沥青时根穿刺防水卷材》Q/SYYF0016
《PBW620被动式建筑专用铝箔面自粘沥青隔汽防水卷材》Q/SY YHF 0110
《PBW630被动式建筑专用含玻纤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Q/SY YHF 0112
《PBW660被动式建筑专用聚合物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Q/SY YHF0114

《耐水型水性防水涂料》Q/SYYF0122
《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Q/SY YHP0133
《PBW650被动式建筑专用沥青防水卷材》Q/SY YHF0160
《纤维增强聚酯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Q/SYYF0166
《高反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Q/SY YHF0179
《外露型复合膜自粘沥青防水卷材》Q/SY YHF0187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3适用范围
3.1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下室、屋面、有水房问的楼地面及墙面、水池等部位的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
3.2适用于单建式人防、地铁、管廊等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4材料介绍
各防水材料名称、主要特性、施工方法、执行标准等见表2,配套的防水辅助材料介绍及用途见附录A.

5其他
5.1本图集中除注明单位外,其他均以毫米(mm)为单位。
5.2其他未尽事宜,均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执行。
5.3本图集根据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编制,图集的解释由该公司负责。
6索引方法与图例

目录

编制说明···1
防水层材料选用表··7
地下工程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10
屋面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11
屋面、室内、水池、隧道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12
底板、侧墙防水构造·13
变形缝防水构造·14
平屋面防水收头、檐沟防水构造···15

编制说明···1
防水层材料选用表··7
地下工程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10
屋面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11
屋面、室内、水池、隧道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12
底板、侧墙防水构造·13
变形缝防水构造·14
平屋面防水收头、檐沟防水构造···1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SZX
常熟市质量协会团体标准
T/CSZX002—2022
基于常熟市市场监管局“1++N”数字法人的综合监管规范
2022-12-25  发布
2022-12-25  实施
常熟市质量协会  发布

1+I+N,T/ CSZX 002-2022,基于常熟市,市场监管局,数字法,T/CSZX 002-2022 基于常熟市市场监管局“1+I+N”数字法.pdf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要求,基于常熟市市场监管局“1+I+N”数字法人项日的综合监管规范。
本文件由常熟市质量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常熟市质量协会、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建峰、包志坚、曹广立、姚维娅、薛喻。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I+N”数字法人项目中结合综合监管实施规范的基本要求、组织要求、设备要求、数据采集要求、监管要求、问题处理、数据利用、档案管理、项目改进等。本文件适用于市场监管部门综合监管的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市政府印发〈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常政发〔2016)41号)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市监信〔2019)38号)
《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监管工作实施办法》
《综合监管资料收集建议》
《现场检查情况描述要求说明》
《检查前准备工作、检查项目不涉及认定标准、检查报告构成说明》
《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监管档案制作规范(试行)》
《“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指导意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I+N”数字法人项目
建成一个高质量法人数据库、一个集成化的“数字法人”应用平台,“N”个多样化应用场景。
3.2综合监管
综合监管是指对本市范围内市场主体、社会主体涉及市场监管法定事权内容实施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管理活动。

3.3“1+I+N”数字法人项目中的综合监管
在“数字法人”新平台上,不断完善数据库,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管理活动。
3.4随机抽查
实施上级局双随机抽查为主、本级局双随机抽查为捕的综合监管。上级局双随机抽查,指上级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本级局随机选派检查人员,通过现场检查、书面检查、网络检查、委托专业机构检查等适当方式实施综合监管。本级局双随机抽查,指本级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对上级有规定要求和本级有特定要求的监管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监管。
4基本要求
4.1监管机构
4.1.1组织机构
4.1.1.1市局成立综合监管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场主体监管科,负责制定综合监管年度规划,出台综合监管指导意见,规范流程和文书格式,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考核评价基层分局(所)综合监管工作。
4,1.1.2综合监管实施以基层分局(所)为主体,由各分局(所)根据本辖区综合监管任务量设置若干检查组,实施组长负责制。
4.1.1.3机关业务科室、执法大队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制定监管手册指引,进行综合监管大数据分析,科学规划、全面督促指导各分局(所)日常监管工作。
4.1.1.4大数据科牵头建设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监管信息化系统。
4.2监管体系
4.2.1监管范围
建立“全领域‘双随机’检查+安全领域专项监管+敏感领域重点监管+事后长效信用监管”的“四位一体”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4.2.2网格设置
在常熟市场监管系统14个分局设置44个专业网格监管组,全市共设14个一级网格、358个二级网格、1231个三级网络组。
4.3人员配置
4.3.1市场监管局综合监管人员掌握业务、遵纪守法、举止文明、自然得体。
4.3.2各分局的辅助执法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业务水平,遵纪守法、举止文明、自然得体。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标准CREA
T/CREA018-2022
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
Standard for data storage of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odel
2022-08-23  发布
2022-12-01  实施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发布

T/ CREA 018-2022,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T/CREA 018-2022 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pdf

前言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关于印发〈2021年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第二批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中国房协〔2021〕17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研究和验证试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缩略语;3.数据存储框架;4数据结构;5.数据扩展。
本标准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数字科技地产分会负责管理,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555号,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430060)。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工程建设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和统一信息模型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期存储的数据模式架构、数据结构、数据扩展等,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水运、道路、铁路、轨道交通等领域全生命期各阶段信息模型数据的存储组织和扩展。
1.0.3工程信息模型的数据表达,应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语言。
1.0.4各领域应在本标准规定的数据存储模式架构基础上,根据模型信息的创建、运用和管理等需求,扩展定义本领域的数据对象和属性集。
1.0.5工程信息模型数据的存储,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缩略语
2.1术语
2.1.1数据模式schema
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的结构、属性、联系和约束的描述。
2.1.2空间元素spatial element
所有可用于定义空间结构或空间区域的元素的集合。
2.1.3实体entity
根据通用属性和约束定义的信息类,是指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并可以相互区分的对象或事物,是某类事物的集合。
2.1.4对象object
可以感知的物体,或者可以想象出明显存在的非物质性的东西。
2.1.5类型type
由基本元素、枚举或实体选择派生的基本信息构成。
2.1.6对象类型object type
多个对象实例共享的公共特性。
2.1.7预定义类型predefined type
对象类型的枚举值定义。
2.1.8元素element
可以用形状表示、材料表示和其他属性描述的有形实体产品。
2.1.9代理proxy
就是定义一个行为和某类的对象相似,而又潜在地表示了所有继承自该类的对象的东西,它本身不包含特定对象类型信息,这种类的对象叫做代理。
2.1.10产品product

作为通用术语的专业化表达,特指存在于空间的物理对象或概念对象。
2.1.11系统system
是工程领域中为实现共同的目的、功能或提供特定服务的产品集合。
2.1.12属性property
用于描述特定实体实例的特征信息单元。
2.1.13属性集property set
一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
2.1.14数量集quantity set
包含一组数量实例的信息单元,数量集中,每个数量实例都具有唯一的名称。
2.1.15资源层resource layer
信息模型的数据描述基础,是无整体结构的分散信息,包括材料资源、几何限制资源、成本资源等。
2.1.16核心层core layer
工程信息的整体框架描述,是将资源层信息组织起来,反映现实工程的数据结构,包括核心和核心扩展两个层次的泛化。
2.1.17共享层interoperability layer
是对多个领域共同使用的产品、流程或资源专业化的实体定义。
2.1.18领域层domain layer
是各个工程领域特有的领域数据描述,包括建筑、水运、道路、铁路等。
2.2缩略语
B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
GUID(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全局唯一标识
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工业基础类

3数据存储框架
3.1数据模式架构
3.1.1工程信息模型的数据模式架构从下向上应由资源层、核心层、共享层和领域层四个层级组成,如图3.1.1所示,各层级对象的数据定义应符合下列规定:

3.2数据要求
3.2.1数据模式各层间的引用应遵循“重力”原则,每个层只能引用同层和下层资源,而不能引用上层资源。
3.2.2数据应采用FC类进行描述,FC℃类名与中文名之间的映射关系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3.3数据组织
3.3.1工程信息模型的数据组织宜采用按空间分解结构或按功能分解结构的方式,如图3.3.1所示。

4数据结构
4.1一般规定
4.1.1工程信息模型的数据结构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4.1.2工程领域中的实体、属性和关系等的数据结构,应以IfcRoot作为抽象根类,继承并向下组织核心层、共享或领域层的实体、属性集,以及核心层、共享层的预定义属性集和关系等。
4.1.3空间元素的结构应按4.1.1条的规定,基于设施(IfcFacility)对工程领域的空间元素进行组织,并应符合附录B.0.1的规定。
4.1.4元素的结构应按4.1.1条的规定,基于元素(IfcElement)对工程领域的元素进行组织,并应符合附录B.0.2的规定。
4.1.5系统的结构应按4.1.1条的规定,基于系统(IfcSystem)对系统进行组织,并应符合附录B.0.3的规定。
4.1.6元素类型的结构应按4.1.1条的规定,基于元素类型(IfcElementType)对元素的类型进行组织,并应符合附录B.0.4的规定。
4.1.7空间元素类型的结构应按4.1.1条的规定,基于空间元素类型(IfcSpatialElementType)对空间元素的类型进行组织,并应符合附录B.0.5的规定。
4.1.8属性集的结构应按4.1.1条的规定,基于属性定义(IfcPropertyDefinition)对属性集进行组织,并应符合附录B.0.6的规定。
4.2空间元素组织结构
4.2.1工程领域的空间元素应采用设施(IfcFacility)进行表达,宜包括建筑、水运、道路、铁路、轨道交通、市政、桥梁、隧道等,各工程领域可根据需要定义新的设施。
4.2.2工程领域的空间元素宜进行细分,细分后的空间元素应采用设施部分(IfcFacilityPart)进行表达,各工程领域可根据需要定义新的设施部分。
4.2.3工程领域的空间元素组织,应按4.1.3条的规定,以设施(IfcFacility)为父类,在其基础上定义子类,定义的新子类应为FC领域层中相应领域的空间元素实体,并应符合附录B.0.7的规定。
4.3物理元素组织结构
4.3.1工程领域中物理上实际存在的物理元素应采用元素(IfcElement)及其子类进行表达,宜主要包括建造元素、分布式元素、组合元素、组件元素、运输元素等,各工程领域可根据需要定义新的物理元素。
4.3.2工程领域的建造元素组织,应按4.1.4条的规定,以建造元素(IfcBuiltElement)为父类,在其基础上定义子类,定义的子类应为F℃领域层中对应领域的建造元素实体,并应符合附录B.0.8的规定。
4.4系统组织结构
4.4.1功能系统应采用系统(IfcSystem)进行表达,宜主要包括建造系统、分布式系统、结构分析模型、区域等,各工程领域可根据需要定义新的系统。
4.4.2工程领域建造系统的扩展组织,应按4.1.5条的规定,以建造系统(IfcBuiltSystem)为父类,在其基础上扩展既有系统类型的枚举项,并应符合附录B.0.9的规定。
4.5类型组织结构
4.5.1工程领域的空间元素类型应采用空间元素类型(IfcSpatialElementType)进行表达,宜主要包括空间结构元素类型、空间区域类型等,各工程领域可根据需要定义新的空间元素类型。
4.5.2工程领域的物理元素类型应采用元素类型(IfcElementType)进行表达,主要包括建造元素类型、分布式元素类型、组合元素类型、组件元素类型、地理元素类型、运输元素类型等,各工程领域可根据需要定义新的元素类型。
4.5.3工程领域的建造元素类型应采用建造元素类型(IfcBuiltElementType)进行表达,建造元素类型的扩展组织,应按4.1.6条的规定,以建造元素类型为父类,在其基础上定义子类,定义的新子类为FC领域层中对应的建造类型元素,并应符合附录B.0.10的规定。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标准CREA
T/CREA017-2022
工程信息模型交付标准
Standard for delivery of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odel
2022-08-24  发布
2022-12-01  实施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发布

T /CREA 017-2022,工程信息模型,工程模型交付标准,T/CREA 017-2022 工程信息模型交付标准.pdf

前言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关于印发〈2021年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第二批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中国房协〔2021〕17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研究和验证试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8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缩略语、基本规定、交付准备、信息交付框架、流程定义、交换需求和工程用例。
本标准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数字科技地产分会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编:100048)。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规范工程信息模型交付,建立统一的工程信息模型的交付方法,提高工程信息模型的应用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工程建设全生命期中工程信息模型的交付、交换及信息传递。
1.0.3工程信息模型的交付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缩略语
2.1术语
2.1.1工程对象engineering object
构成工程的建筑物、系统、设施、设备、零件等物理实体的集合。
2.1.2应用需求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依据工程操作目标而确定的对于工程信息模型的需求。
2.1.3模型单元model units
工程信息模型中承载工程信息的实体及其相关属性的集合,是工程对象的数字化表述。
2.1.4模型架构model framework
组成工程信息模型的各级模型单元之间组合和拆分等构成关系。
2.1.5参与者actor
指参与工程全生命期的个人、组织或组织单位。
2.1.6项目阶段project phase
指针对项目全生命期中的某一个节点所处的具体阶段。
2.l.7字母数字信息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用字符、数字、符号或记号对工程对象进行的描述。
2.1.8文档集documentation
与特定主题有关的文件的集合。
2.1.9事务transaction
实现两个角色之间关系的交流事件。
2.1.10工程用例use case(UC)
一个或多个参与者使用特定目的的信息的描述。
2.1.11流程定义process map(PM)

2.2缩略语
IDM(Information Delivery Manual)信息交付手册
ER(Exchange Requirements)交换需求
EIM(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odel)工程信息模型
IFC(Information Foundation Classes)工业基础类
MVD(Model View Definition)模型视图定义
LON(Level of Information Need)信息需求等级

3基本规定
3.0.1EIM的交付应涵盖工程项目全生命期的任何阶段,并应满足工程项目全生命期的可扩展性。
3.0.2EIM的交付应满足工程项目各阶段的信息需求。
3.0.3信息需求应由工程项目各参与者提出,且应根据信息需求建立EIM,并输出交付物。交付协同应以交付物为依据,基于统一的数据环境进行,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EIM的交付应包含需求定义、软件解决方案、软件测试及合规性检查、EIM技术验证和工程实践四个阶段;
2交付的策划编制组成员应由工程业务领域专家、信息技术专家以及业务用户组成:
3交付应支持ER和PM;
4交付应支持EIM;
5交付应支持软件解决方案并以MVD体现。
3.0.4EIM的交付应策划IDM以进行交付指导。IDM应包含PM、ER和UC三方面内容。

4交付准备
4.1一般规定
4.1.1EIM的交付应根据交付阶段、交付物形式的要求,组织模型架构和选取适宜的LON,且应根据ER输入信息内容。
4.1.2交付物应由模型单元组成,交付全过程应以模型单元及其属性/属性组作为基本操作对象。
4.1.3EIM的交付准备应包含定义LON、定义模型架构和精细度以及命名规则。
4.2信息需求等级
4.2.1EIM的交付应使用LON对需求进行定义。
4.2.2LON应明确信息交付目的、信息交付节点、信息需求角色、对象和对象的LON。
4.2.3EIM的交付目的应结合工程需求场景进行设置,信息交付节点应符合工程业务的阶段分类,信息需求角色的分类宜符合表4.2.3的要求。

4.3模型架构和精细度
4.3.1EIM所包含的模型单元应分级建立,可嵌套设置,分级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20.01
CCS Z 60/79
团体标准
T/GDAEPI 12-2022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催化氧化-非分散红外法)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nonmethane hydrocarbons(NMHC)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 in stationary sources using catalytic oxidation-non-disperse infrared method
2022-12-31  发布
2022-12-31  实施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发布

T /GDAEPI 12-2022,催化氧化,固定污染源废气,检测方法,连续监测系统,非分散红外法技术要求,非甲烷总烃,T/GDAEPI 12-2022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催化氧化-非分散红外法)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长天思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境监测协会、中环在线(广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启源、陈浩权、吴占康、罗军、曾旭腾、吴君句、刘德全、钟祥伦。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催化氧化一非分散红外法)的原理和组成、技术要求、性能指标、检测方法、安装要求、检测项目、技术指标调试检测要求、技术验收要求、日常运行管理要求、日常运行质量保证要求、数据审核和处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催化氧化一非分散红外法)的设计、生产和验收。催化氧化一非分散红外法适用于二氧化碳本底体积浓度不超过2000 mol/mol,且含氧量不低于5%的废气排放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9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HJ38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76一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
HJ1012环境空气和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s;NMHC
在HJ38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除另有说明,结果以碳计。

3.2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 monitorring system;CMS
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参数所需要的全部设备,简称CM$。[来源:HJ75一2017,3.2]
3.3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nonmethane hydrocarbons contio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NMHC-CEMS
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所需的全部设备,简称NHC-CEMS。[来源:HJ1013一2018,3.2]
3.4非分散红外检测器non-dispersive infrared absorption detector;NDR
采用非分散红外原理对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
3.5催化氧化装置catalytic oxidation device
使用加热的催化剂把除甲烷外的气态有机化合物氧化成二氧化碳的装置。
3.6催化氧化-非分散红外法catalytic oxidation-non-disperse infrared method
使用催化氧化装置把除甲院外的气态有机化合物氧氧化成二氧化碳,由非分散红外检测器检测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碳浓度,以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碳浓度表征非甲烷总烃碳浓度的测量方法。
3.7转化效率conversion efficiency
使用催化氧化装置把除甲烷外的气态有机化合物氧化成二氧化碳的效率。[来源:H1013一2018,3.5,有修改]
3.8分析周期analysis cycle time
系统连续运行时给出两组测量结果之间的时间间隔。[来源:HJ1013-2018,3.3]
3.9响应因子response factor
催化氧化一非分散红外检测器测量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响应值相对于测量丙烷响应值的无量纲比值。[来源:HJ1013一2018,3.4,有修改]

4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4.1系统检测原理
催化氧化一非分散红外法的检测原理是将样气分别导入催化氧化转换炉和空管中,经催化氧化转换炉的样气被氧化,其中除甲烷外的非甲烷总烃均转化为二氧化碳,经空管中的样气含有本底二氧化碳,氧化后的二氧化碳与空管中的本底二氧化碳分别被导入非分散红外检测器。在特定波长下,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二氧化碳的红外线吸收强度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氧化后的二氧化碳浓度与本底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以表征非甲烷总烃的含量。
4.2系统组成
4.2.1基本组成

催化氧化一非分散红外法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由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预处理设备、分析仪器废气参数监测单元、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辅助设备等组成。系统测量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废气参数(温度、压力、流速或流量、湿度等),对于含氧量参与污染物折算浓度计算的要同时测量含氧量,同时计算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速率和排放量,显示和打印各种参数、图表,并通过数据、图文等方式传输至管理部门。
4.2.2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
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主要包括采样探头、样品传输管线、流量控制设备和采样泵等。一般采用抽取测量方式的仪器均具备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其具体技术要求见5.4.1。
4.2.3预处理设备
预处理设备主要包括微粒过滤设备等,其具体技术要求见5.4.2.
4.2.4分析仪器
分析仪器用于对采集的污染源废气样品进行测量分析,主要包括催化氧化装置、非分散红外检测器、显示和控制单元等,其具体技术要求见5.4.3。
4.2.5废气参数监测单元
废气参数监测单元包括废气温度CMS、废气流速(或流量)CMS、废气湿度CMS、废气含氧量CMS等,其具体技术要求见5.4.4。
4.2.6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
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用于采集、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并能按中心计算机指令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其具体技术要求见5.4.5。
4.2.7辅助设备
采用抽取测量方式的系统,其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反吹净化及其控制装置、零空气预处理装置等,其具体技术要求见5.4.6。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GDAEPI 12-2022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催化氧化-非分散红外法)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已关闭评论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3-02-02 20:27:06

提问网友:双强


请问我们这有个回迁房的项目,政府以EPC总承包的模式包给了一家地产公司,该地产公司相当于既是甲方又是施工方,然后政府委托我们咨询公司做清单拦标价,做完和地产公司核对,请问该种模式下,政府委托我们做清单拦标价的目的是什么?既然都包给他们了,最后直接走结算不就完了吗?

解答网友:独行者


不是做清单拦标价,是财评预算价,确定合同价和支付工程款的依据。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六十一)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主编单位:中国建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属建筑标唯设计研究院有版公司),建华新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GJCT-281
实行日期:二0二二年六月一
图集号:22CJ40-61

22CJ40-61,六十一,建筑防水,建筑防水系统构造,高清无水印 22CJ40-61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六十一OCR

编制说明
1概述
本图集主要介绍建华新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取防水剂系列刚性防水材料与其他通用防水材料组合使用的构造做法及应用技术。BR防水剂系列产品性能特点和造用部位见表1.

22CJ40-61,六十一,建筑防水,建筑防水系统构造,高清无水印 22CJ40-61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六十一OCR

2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3适用范围
3.1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防水工程。
3.2适用于种植顶板和地下综合管廊等的防水工程。
3.3适用于水池、水处理设施及景观工程等的防水工程
4产品介绍
4.1BRGZ抗渗抗裂防水剂
4.1.1该产品采用硅质无机矿物微粉为基础,同时复合多种无机活性材料和有机材料,是一种灰白色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水化产物C阳发生化学反应,产物能够填充混凝土内部毛细孔腺,使混凝土组织密实,可提高混凝土抗渗性、抗裂性,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可配制抗渗等级P6、P8、P10、P12的混凝土。
4.1.2产品特性:
a)掺量低,分散性好、施工方便,缩短施工周期;
b)抗冻性能好,掺加本剂可在-10℃条件下正常施工,无需添加防冻剂,施工前需进行现场适配试验;
c)材料对人体无危害,对环境无污染。
4.1.3BR-GZ抗渗抗裂防水剂(粉剂)性能指标见表2.

4.2BR-GZ密实抗腐防水剂
4.2.1该产品采用硅质无机矿物微粉为基础,同时复合多种高分子有机材料和多种无机活性材料,填加到混凝土中,增加混凝土密实度、强度、抗渗性、抗冻性及耐水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特别是在地下水质差,疏酸根离子浓度达到4000mg/kg以上的环境下,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可配制抗渗等级P8、P10、P12及以上抗渗等级的混凝土.
4.2.2主要特性:
a)掺量低,分散性好、施工方便,缩短施工周期;
b)抗冻性能好;
c)耐久性好;
d)具有较高的抗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等各种化学侵蚀能力;
e)2.3BR-GZ密实抗裔防水剂(粉剂)性能指标见表3.

目录

编制说明···1
防水层常用村料选用表7
地下工程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9
种植顶板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12
地下工程防水构造·13
地下室窗井底板防水构造.16
室内明沟及架空地板排水构造17
独立(条形)基础与防水板防水构造18
案空地板防水构造19

双墙底板防水构造20
隧道洞库防水构造21
桩头、抗浮锚杆、格构柱防水构造22
橡胶止水带常用形状23
变形缝防水构造24
后浇带防水构造26
施工缝构造27
单管穿墙防水构造28
群管穿墙防水构造2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180
CCS A25
团体标准
T/GDIDA001-2022
工业设计服务流程质量控制要求
Industrial design service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requirements
2022-12-29  发布
2023-01-10  实施
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发布

T /GDIDA 001-2022,工业设计服务流程,质量控制要求,T/GDIDA 001-2022 工业设计服务流程与质量控制要求.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工业设计城发展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广东工业设计城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佛山市工业设计学会。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广东东方麦田工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宏翼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广东顺德潜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古今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云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善易交互设计研究院、深圳全速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众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米壳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中山市一站产品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原子设计有限公司、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顺德斗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帝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创联创新设计与标准化服务中心、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顺德和壹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市大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佛山市方块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佛山市形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佛山市青鸟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柏飞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星火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广东同天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善思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百利文仪实业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黎霭莹、周红石、韩风琴、高展辉、何琼、刘诗锋、卢刚亮、徐文静、尹晓丽、谢志纯、赵壁、苏菁、李佳衍、张欣、俞杨林、关烨锋、卢传德、吴汉梧、梁志亮、邓财科、蔡先浩、黄志荣、梁文淦、吕文姬、周筠、黄育泉、邓浩景、瞿鑫刚、陈维滔、张法娟、陈刚昭、梁帅、何也、冯家宁、邹剑虹、郭灿、谭元辉、杨淳、姚美康、陈青莲、梁广城、李国磊、郑钱炯。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工业设计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工业设计服务流程以及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设计服务机构,以及需要外包工业设计服务的企业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39顾客满意测评通则
GB/T35455家用和类以用途电器的工业设计评价规则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
简称D。指以工业产品、系统及服务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知识,提出产品策略或定义,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交互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
注1:下文中“产品”包含工业产品、系统和服务。
3.1.2工业设计服务industrial design services
将客户要求通过工业设计转化成解决方案的系统活动,包括方案评审、确认和后期配合等,简称“设计服务”。
3.1.3设计需求输入design requirement input
设计委托方描述设计需求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转达给设计服务机构。设计人员整理相关需求,转换为明确的设计任务书或设计需求书,并和客户确认的过程。
3.1.4资源禀赋resource endowment
又称为要素禀赋,指设计委托方拥有的各种资源要素,包括企业竞争力、核心产品、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内容。
3.1.5用户研究user research

根据设计需求,对产品、服务的目标用户开展研究,得到用户定位、用户偏好、用户习惯、用户使用场景、操作过程及用户所需的服务或功能的过程。
3.1.6产品定义product definition
产品目标市场、商业计划、定位的目标用户和市场、功能阐述、参数性能、销售策略、愿景等系列描述。
3.1.7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
对客户真实需求的深入描述。指的是一种针对竞争对手的战略模式,既有和竞争对手相比拟的共性相似点,又有比竞争对手更优更好的差异点,以及面向客户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策略一共鸣点。
3.1.8设计策略design strategy
评估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当中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以及构成的威胁,再分析竞争对手的长处、短处与实施策略,两相对照,综合考虑制定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战略。
3.1.9意像板mood board
又叫情绪板”、“灵感板”,是最常用视觉调研、交流工具。它是设计师将色彩,材料,图形等视觉元素汇集在一起,最后形成设计方向与表现形式的一种参考工具。
3.1.10原型机prototype
原型是设计想法的最初表达。原型机是指在新机研制过程中按设计图样制造的第一批供试验原型的机器。
3.1.11用户画像personas
根据用户社会属性、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等信息而抽象出的一个标签化的用户模型。
3.1.12概念设计conceptual design
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的不断进化的过程。
3.1.13详细设计detail design
把所提出的创新概念做深入的设计方案,包含外观造型、色彩搭配、材质、表面处理、交互方式、控制方式、操作、功能方面的设计。

3.2缩略语
(略)
4工业设计服务流程
4.1流程图
工业设计可根据不同产品类型以及组织结构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开发流程。常规的工业设计服务流程图以及各流程节点输出的资料文件见附录A,流程阶段、流程内容、主导方、是否必须和里程碑节点见表1。(略)

4.2保密协议签订
服务双方应在合作前签订保密协议,明确设计过程以及项目结束后的保密要求。
4.3知识产品确权
明确设计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归属(包含已选设计方案和未选设计方案),以及知识产品将来参加社会展示、学术成果发布、设计评奖等活动时双方的设计署名权、荣誉归属权。
4.4合作协议签订
达成设计意向后,服务双方必须签订服务合同,明确项目内容、服务周期、服务价格等内容。协议宜规定设计委托方必须支付首期款才能启动设计,且首期款不低于服务价格的30%。
4.5设计需求输入
设计委托方应以设计需求书或设计任务书的形式提出设计需求,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项目概述;
b)产品定位:

4.6资源禀赋的评估
设计服务机构对设计委托方的企业资源禀赋开展评估,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高层访谈:
b)企业发展历程及关键事件:
c)SWOT分析;
d)企业竞争力模型;
e)核心产品及技术参数。
4.7调研分析
设计服务机构收到设计需求后,开展相关调研分析,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市场分析:
b)趋势洞察:
c)用户研究;
d)技术分析。
注4:市场分析包含市场容量及增量分析、竞品分析、机会点描述等内容。
4.8产品定义
设计服务机构和设计委托方针对调研分析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明确产品定义,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
内容:
a)设计方向;
b)用户画像;
c)使用场景:
d价值主张;
e)功能定义:
f)配置定义;
g)操作逻辑(软件)定义。
4.9设计策略
设计服务机构制定设计策略,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设计主题:
b)意像板;
c)ID、CMF、UX关键词;
d)理念诠释;
e)品牌故事等。
4.10原型概念设计
设计服务机构或设计委托方开展原型概念设计,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基本原理构思;
b)原理概念草图;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2022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7号公布 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相关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在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活动中,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建设工程涉及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的检测项目,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以及工程实体质量等进行的检测。

第三条 检测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取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以下简称检测机构资质),并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未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不得承担本办法规定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

第四条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可以委托所属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第二章 检测机构资质管理

  第五条 检测机构资质分为综合类资质、专项类资质。

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和业务范围,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ord版,中国华西,可编辑,家天下二期,施工组织设计,施组 方案,花样年,花样年·家天下二期施工组织设计(209页、word版、可编辑)中国华西

花样年·家天下二期

施工组织设计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目 录
目 录 I
1 编制依据及说明 1
1.1 编制说明 1
1.2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4
2.1 工程信息 4
2.2 各子项设计概况 4
2.3 其它建筑设计概况 4
2.4 其它结构设计概况 5
2.5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概况 6
2.6 场地特点与现场施工条件 7
2.7 分包范围 7
3 施工管理组织架构 9
3.1 项目组织机构 9
3.2 项目经理部职责及管理岗位职责 10
4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3
4.1 土建工程施工重点分析及应对措施表 13
4.2 土建工程施工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表 14
4.3 安装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16
5 施工策划及部署 17
5.1 总体部署 17
5.2 技术准备 23
5.3 创新技术应用计划 24
5.4 临时用电需求计划 29
5.6 临时用水需求计划 32
5.7 合理化建议 36
6 施工进度计划 38
6.1 施工进度计划及其说明 38
6.2 分包节点工期 38
6.3 工期保证措施 39
7 资源需求计划 42
7.1 劳动力计划表 42
7.2 主要材料计划表 43
7.3 机械设备计划表 43
7.4 测量器具、试验质检器具计划表 45
7.5 施工设施计划表 46
8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48
8.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说明 48
8.2 形象策划 49
9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59
9.1 施工测量 59
9.2 土石方工程 61
9.3 地基与基础工程 64
9.4 钢筋工程 68
9.5 模板工程 71
9.6 混凝土工程 73
9.7 后浇结构 74
9.8 砌筑工程 78
9.9 脚手架工程 78
9.10 检验与检测 89
9.11 实测实量 96
9.12 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及支撑 104
9.13 二次装修施工 106
9.14 建筑节能施工 108
9.15 创优策划 109
9.16 样板引路施工 112
9.17 装配式构件施工 116
10 质量保证措施 116
10.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16
10.2 质量管理目标 117
10.3 保证措施 117
10.4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19
10.5 成品保护措施 124
10.6 工程质量保修计划 133
10.7 质量管理实施要点 135
11 安全保证措施 146
11.1 安全管理体系 146
11.2 安全管理目标 146
11.3 保证措施 146
11.4 应急预案 154
11.5 安全管理实施要点 157
11.6 高压线安全防护专项措施 160
12 文明施工 162
12.1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162
12.2 文明施工措施 163
13 绿色施工保证措施 167
13.1 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67
13.2 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168
13.3 环境保护主要措施 168
13.4 节材及材料资源利用主要措施 171
13.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73
13.6 节能与能源利用 173
13.7 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 174
14 总承包管理 175
14.1 总承包管理目标 175
14.2 总承包管理制度及对各专业分包的管理措施 175
14.3 总承包的服务与协调 181
15 职业健康 188
15.1 目的 188
15.2 适用范围 188
15.3 相关文件 189
15.4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89
15.5 实施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意义 189
15.6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目标 189
15.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实施 189
15.8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控制措施 191
15.9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应急准备 195
15.10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97
16 附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00
17 附图:施工进度计划图 205
18 附图:劳动力计划图 209

1 编制依据及说明
1.1 编制说明
1、针对重点分项工程(如模板工程、砌筑工程、屋面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如外加、塔吊安拆、施工电梯安拆等),在对应工序施工前将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本施工组织设计中未包括的内容,如消防工程、电梯工程、燃气工程、高低压配电工程、水泵房供水设备及安装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等由分包单位另行编制专项方案。
1.2 编制依据
1、花样年·家天下(二期)工程施工合同
2、花样年·家天下(二期)施工图
3、花样年·家天下(二期)工程现场实勘情况
4、花样年家天下1.1期、1.2期项目总承包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5、花样年·家天下(二期)现场布置图
6、《花样年地产集团工程节点工艺及验收管理标准》
7、《花样年地产集团项目巡检制度》及其附件
表1.2-1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
序号 名称 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最新修订) 978-7-5093-561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主席令第46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最新修订) 978-7-5093-5354-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主席令第4号
5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79 号
6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393 号
7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 13 号
8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 15 号
9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建设部令第 81 号
10 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 建质[2003]82号
11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表1.2-2国家、行业标准
序号 名称 编号
一、综合管理规范
1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 50502-2009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 50326-2006
3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GB/T 50328-2014
4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GB/T 50358-2005
5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 50430-2007
二、质量验收规范
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13
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8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11
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5
10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12
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2011
1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2010
1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2001
1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2002
1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8-2008
1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
17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
18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 GB 50617-2010
19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10-2002
2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13
2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2007
22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01-2010
2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12-2007
24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JGJ/T 304-2013
三、试验检测规范
25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784-2013
26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2010
2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 23-2011
2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 152-2008
29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15-2011
30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 132-2009
四、施工规范
3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
3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8
3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2011
34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13
35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T 50146-2014
36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 10-2011
37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
3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2012
39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2010
40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924-2014
41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 98-2010
42 抹灰砂浆技术规程 JGJ/T 220-2010
43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GB 50327-2001
4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12
五、测量规范
45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4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
六、机械规范
4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12
48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JGJ 160-2008
49 塔式起重机 GB/T 5031-2008
50 塔式起重机 安装与拆卸规则 GB/T 26471-2011
51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 196-2010
52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JGJ 187-2009
53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 5144-2006
54 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 JG/T 100-1999
55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 215-2010
56 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 GB/T 5972-2009
七、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规范
5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2011
58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 50720-2011
59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60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JGJ/T 188-2009
6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6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2014
6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 13955-2005
64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0-2016
65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标志设置技术规程 JGJ 348-2014
6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
67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
68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JGJ 300-2013
69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 146-2013
70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GB/T 50905-2014
表1.2-3施工图集
序号 名称 编号
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6G101-1
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6G101-2
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6G101-3
4 西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通用图 西南11J
5 西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通用图集 西南15G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信息
序号 项 目 内 容
1 工程名称 花样年.家天下二期
2 工程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九龙湖社区
3 建设单位
4 监理单位
5 勘察单位
6 设计单位
7 施工单位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8 监督单位
9 建筑功能 民用建筑
10 建设规模 建筑总面积:105841㎡
11 开竣工日期 (暂定)开工日期:2017.11.5
竣工日期:2019.9.25
12 质量目标 工程竣工质量一次验收合格
2.2 各子项设计概况
名称 建筑面积 层数 使用性质 建筑高度 基础形式 结构类型
地下室 21950㎡ 1~2 车库 -5.2~8.95m 柱下独基+防水板 框架结构
8#楼 36302㎡ 32/2 住宅 93.05m 筏板基础 剪力墙结构
14#楼 20913㎡ 26/1 办公/商业 83.20m 筏板基础 剪力墙结构
15#楼 21443㎡ 26/1 办公/商业 83.20m 筏板基础 剪力墙结构
裙楼 5233㎡ 1 商业 4.8~5.4m 柱下独基+防水板 框架结构
2.3 其它建筑设计概况
条目 内容
标高/高程 8#楼±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为477.422(黄海高程)
14#楼±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为477.242(黄海高程)
15#楼±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为477.148(黄海高程)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耐火等级 一级
防水等级 屋面:一级
地下室:顶板及设备用房为一级,其它为二级
装饰装修做法
(主要部位、做法) 屋面 50厚C20细石混凝土(配筋)
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B1)
3厚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Ⅰ型)
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1:6水泥炉渣找坡层(最薄处30厚)
涂料外墙 外墙涂料
8mm厚1:2.5水泥砂浆(M20)刮平;
大面抹灰中玻纤网格布一道,交接部位挂钢丝网
12mm厚1:3水泥砂浆(M15)打底扫毛;
砂浆内墙
(一般房间) 15mm厚的1:3水泥砂浆(M15);
不同材料交接处挂成品钢丝网;
砂浆地面
(一般房间) 20mm 厚 1:2.5(M20)水泥砂浆
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砼面顶棚
(一般房间) 钢筋混凝土结构板
地下室底板 40厚C20混凝土
1.2厚MAC非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含基础承台)
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
地下室侧壁 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单组分)
30厚挤塑聚苯板保护层
地下室顶板 4.0厚BAC自粘耐根穿刺,建筑外墙上翻至±0以上500
2.0厚涂必定橡胶沥青
40厚C20细石混凝土(配筋)
2.4 其它结构设计概况
条目 内容
结构体系 A级高度高层,剪力墙结构,结构选型合理,属于一般不规则结构
底板厚度 两层地下室区域:主楼1500,抗浮板450
一层地下室区域:主楼1400、抗浮板350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甲级
抗震设防类别 标准设防类(丙类)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抗震等级 主楼抗震墙抗震等级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二级
填充材料 卫生间地面填充、屋面找坡填充用炉渣混凝土回填,容重≤12kN/m
填充墙材料 厨房、卫生间隔墙 MU10页岩实心砖砌筑
女儿墙、电梯井道、楼梯间 MU10的KP1型多孔砖
外墙、设备管井、分户墙、电视墙 MU10页岩多孔砖砌筑
与土壤相接触的砌体 MU10页岩实心砖砌筑
其它填充墙 MU3.5页岩空心砖(或其它轻质砌块)
砌筑砂浆 ±0.000以下用M5.0水泥砂浆,±0.000以上用M5.0混合砂浆,砂浆采用预拌砂浆
2.5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概况
条目 内容
给排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 采用水箱+变频泵的供水方式,低区,中区,高区
商业楼和住宅楼共用一套给水设备
排水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对生活污水和雨水分系统进行排放
消防系统 采用区域性临时高压消防体制,集中设置室内消防水池、室外消防水池、消防加压泵房和屋顶消防水箱
主要设备/材料 室内消防泵、室内喷淋泵、低区给水泵、中区给水泵、高区给水泵、DVE商用电热水炉、各类钢管、PVC排水管
暖通系统 通风设计 地下室汽车库、非机动车库均按防烟分区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地下室非机动车库、物管用房按防火分区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地下室高低压配电房设置独立的机械送、排风系统
地下室生活水箱间、生活水泵房、消防水泵房、报警阀间、进线间等房间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其它为自然进、排风
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防火措施 地下室汽车库按防烟分区分别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物管用房、非机动车库按防火分区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及其合用前室采用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的方式;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及前室采用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前室不送风的方式,其中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加压送风合用系统及竖井。消防电梯前室独立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合用前室加压送风系统分段设置,上、下段在15层顶板处封板分段,上段加压风机置于屋面
电气与智能化系统 电源 由地下室变配电房经桥架引至各个单体建筑
采用 TN-S系统
住宅设置集中式蓄电池柜作为应急照明备用电源
低压配电型式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 ~220/380V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
对于照明及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照明系统 设置正常照明、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灯照明
防雷、接地 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变电所设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总等电位带由热镀锌扁钢制成,在地下一层暗设。应将 PE干线、接地干线及不带电金属管道及金属构件、电缆金属外皮及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等与接地体作总等电位联结。
火宅监控报警系统 漏电保护器通过总线,接入设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报警主机,实时监控线路的运行状态
消防电源监控系统 电压电流传感器通过总线,接入设在消防控制室内的监控主机主机,实时监控线路的运行状态
主要设备/材料 动力箱、控制箱、低压开关柜、电力配电箱、照明配电箱、照明开关/插座、电缆桥架、疏散指示标志灯、应急照明灯、电缆、导线
电梯工程 8#楼 客梯兼消防梯2部,1.75m/s速,停站-2~32层
14#楼 共3部(消防梯1部),1.75m/s速,停站-1~26层
15#楼 共3部(消防梯1部),1.75m/s速,停站-1~26层
2.6 场地特点与现场施工条件
条目 内容
现场东面 距离约30米靠近河,现场有6m宽临时道路
现场西面 有变压器;无道路;西南角有一栋多层民房
现场南面 有6m宽临时道路
现场北面 与尚未完工的一期2标段工程相接;无道路
现状围墙 现场有现有围墙可以利用,存在部分围墙拆除重建需要。
临时用电 临时变压器设置在1.3期与西侧规划道路之间,另一处设置在1.2期与西侧规划道路之间。两处变压器的容量均为800KVA。
临时用水 本工程临水接驳点拟设置于本工程南侧的三江小区附近,距离本工程约1公里,总容量50m³/h
2.7 分包范围
序号 分包工程 序号 分包工程
1 土方及基坑支护 14 楼宇智能化工程
2 桩基础工程 15 通信及网络工程
3 抗浮锚杆工程 16 高低压变配电工程
4 室外给排水及配套工程 17 泛光工程
5 建筑防水工程 18 发电机组环保工程
6 电梯工程 19 入户门、防火门、人防密闭门、防火卷帘门
7 消防工程 20 空调工程
8 小区园林景观工程 21 栏杆工程
9 铝合金、塑钢门窗,百叶工程 22 地下室人防工程
10 幕墙工程 23 燃气工程
11 售楼处及样板房装饰工程 24 采暖工程
12 保温工程 25 水泵房降噪工程
13 入户大堂及公共区域装饰工程 26 地下室地坪工程

图2-1花样年·家天下分期规划示意图
3 施工管理组织架构
3.1 项目组织机构

3.2 项目经理部职责及管理岗位职责
序 管理岗位 岗位职责
1 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是项目经理部质量、文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负责。
2)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标准规范。
3)组织制定单位工程质量、文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并负责组织实施和检查。
4)建立和建全本项目质量、文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积极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工作。
5)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对本单位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
6)本单位出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时,要亲临现场组织抢救,分析事故原因,同时及时上报质安部,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7)负责项目规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资料上报工作。
8)组织本项目的质量、文明、环境/职业健康技术交底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并加强检查。
9)开展各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和积极性;开展质量技术教育,提高员工的施工技术和技能。
10)组织项目的“安全生产周”和“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在活动期间加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力度。杜绝活动期间发生安全事故。
11)加强对本单位、项目分包单位的质量、文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和管理。
2 生产经理 1)协助项目经理,对项目经理部的施工生产管理负全面责任,遵照施工规范、操作规程、验收标准、质量体系文件运行规定,组织按图施工,科学合理地指导编制作业计划,认真履行企业法人代表(或委托人)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做到重信守约、优质、高速、低耗、文明地完成施工任务。
2)负责编制项目经理部的年、季、月、旬施工作业计划,审核单位工程从开工到竣工交验全过程中劳动力、材料、设备、构件、周转料具、小型机具等的平衡工作,(督促所分管业务部门向公司内部市场签订相应的供需合同,保证工程施工的各项资源都能保质、保量、按时进入项目。
3)主持召开项目生产调度会和重点部位、关键工序作业碰头会,经常检查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技术措施、质量、安全保证措施,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好施工生产中存在的矛盾。
4)根据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按施工过程控制程序文件规定处理,并按施工进度控制点,定期不定期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差距和不足,及时调整予以完善,同时通过生产调度会或碰头会落实到综合工长、作业队组,以保证达到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成本管理目标。
5)组织开展文明施工的布置、检查、评定、奖罚全过程的管理,做到工完场清,降低工程成本,同时加强场容环境综合管理,做到安全生产。
6)负责项目综合统计的管理工作,组织有关部门、统计人员学习统计法和上级的有关规定,使项目的各项统计报表、统计资料、统计分析达到准确、及时、全面、系统。
7)负责项目经理部生产管理方面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分解、落实、兑现工作。
8)协助项目经理完成项目竣工交验后的工程结算、资料汇总、项目总结工作,并配合好企业对项目的全面审计。
3 安装项目经理 1)协助项目经理,对项目经理部的机电安装工程生产管理负全面责任,遵照施工规范、操作规程、验收标准、质量体系文件运行规定,组织按图施工,科学合理地指导编制作业计划,认真履行企业法人代表(或委托人)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做到重信守约、优质、高速、低耗、文明地完成施工任务。
2)负责配合土建工程编制项目经理部机电安装工程的年、季、月、旬施工作业计划。
3)参加项目生产调度会和重点部位、关键工序作业碰头会,协调解决好机电安装与土建工程施工生产中存在的矛盾。
4)负责项目经理部机电安装生产管理方面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分解、落实、兑现工作。
5)协助项目经理完成项目竣工交验后的机电工程工程结算、资料汇总、项目总结工作,并配合好企业对项目的全面审计。
4 项目技术负责人 1)组织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学习、贯彻上级颁发的各项质量、文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法规、法令、规程、标准和技术管理职责。
2)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特点编制重点、难点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并组织实施。
3)负责第二级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实施。
4)负责检查项目质量、文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资料。
5)协助项目经理定期和不定期组织项目的质量、文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出现的隐患及时组织整改和复查,直到合格。
6)协助项目经理协调和解决项目施工中存在质量安全施工问题。
7)组织项目开展“安全生产周”和“日安全无事故活动”,在活动期间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杜绝活动期间发生安全事故。
8)确保项目质量、文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统计报表的准确性。
9)本单位出现质量、文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时,要亲临现场组织抢救,分析事故原因,同时及时上报,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10)协助项目经理对项目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文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
11)协助项目经理加强对本单位、项目分包单位的质量、文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和管理。
5 商务经理 1)负责工程预算编制及月、季、年度报表的编制。
2)负责项目月、季、年度及阶段的项目成本分析。
3)负责及时办理好各方面的签证工作,。
4)负责在分部分项开工前及时分析出人、机、料的耗用量。
5)负责审核材料需用计划和加工计划。
6)负责及时办理完善分部分项工程的决算。
7)负责建立和完善项目完成量的统计台帐。
8)负责协同内业技术员做好项目部对内、对外宣传工作。
9)负责每份设计变更或工程业务联系单下发后三天内完成费用计算。
10)负责收集、完善、保存设计工程费用的相关文字资料。
11)负责提前完成各分类分项工程量的计算,按时审核工长开出的班组月完成量方单。
12)办理单位工程相关结算资料。
6 分包协调
经理 1)调查、评价分承包方,选择与分包工程应适应的具备有效资质,及营业执照的分包方。
2)对分包方进行度或工程终结评审。对合作好,施工质量好、进度有保证的分包方可选入下年度合格分包方名录。
3)建立分包方技术档案,保证施工负责人、专业管理人员、技术、特殊工种、施工设备的相对稳定性,确保其施工能力符合工程需求。
4)按照与分包方签定的合同,对其施工质量、工程进度进行有效监控。
5)对分包方或互相之间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6)完成工程部要求的相关工作,负责《分包方管理办法》运作。

4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4.1 土建工程施工重点分析及应对措施表
序 重点 分析 应对措施
1 地基钎探 基坑开挖后视情况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二期范围内,地勘报告显示有多个砂层,大小厚度不一,呈散点分布,可能影响地基承载力 1、现场实勘开挖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
2、当局部钎探结果不理想时候,视情况进行扩大钎探面积并加密检验间距
3、保证检验深度,当个别点位下尺深度突然变浅时,应仔细分析原因
2 总平面布置与管理 北邻一期尚未完成全部地下室封顶,二次布置也未形成,而本期中西块区域楼栋较多,均无道路可至,一期、二期几乎均无场地可用,场地周转材料量大,人员量大,机械用量大,工种交叉多
如何进行施工组织、施工场地的合理划分和管理是本工程的重点。 1、选择实力强大的劳务公司,保证劳务队伍的素质与数量。劳务动力队伍保证详见:第七章第一节《劳动力计划表》
2、满足各专业施工所需临时场地,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需求,进行施工平面划分,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材料随用随进场。做好总包的计划管理,落实每一专业需要场地数量和使用时间,合理规划、动态使用施工现场拥有的场地
3、合理安排需要机械进场计划,详见第七章第三节《机械设备计划表》
4、分批次开发及楼栋间后浇带处理
3 劳务实名制管理 二期与一期工程同时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数量较多,如何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是本工程的重点。 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建立各专业分包施工人员档案,保障职工权益。实行“一人一卡”,采用门禁系统。在施工现场通过安全帽的颜色区别不同级别、不同单位的施工人员
4 施工高峰期管理 工期紧,分栋多,施工高峰期正好迈过春节,如何保证放假期间用工问题是工程重点 1、我司将组织好足够的劳动力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
2、我司后勤部门将妥善安排好工人的春节期间来回的车票问题
5 总承包管理与协调 存在大量的专业分包,多专业、多工种的交叉作业情况多,总承包管理、协调工作量大,因此,总承包组织、管理、协调、配合、服务是本工程的重点。 1、设置总承包项目经理部,配备了各类专业人员,采用目标管理、跟踪管理、平衡协调管理、制度管理、合约管理的方法,对各专业分包单位严格要求;以完善的管理体系、务实的态度、周到的服务进行全面管理,确保不因管理问题影响工期、质量等指标的完成
2、编制详细的总分包管理方案详见第十四章总承包管理
6 深化设计管理 本工程涉及深化设计的施工详图、设备综合协调图、设备与土建综合协调图等项内容,在体量大、工期短的项目管理中深化设计就更为重要。 1、通过理解与消化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意图,组建精干团队、配备充足人员、做好计划管理、重视过程控制、强化责任意识、关注专业协调、遵循审批流程
2、通过采用PKPM软件、CAD、V8机电专用3D软件等设计工具,进行深化、优化设计并按经汇审确认后的二次设计图进行各专业施工
7 地下室作为售楼节点 以地下室施工完成作为售楼节点,时间紧,任务重 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全力抢工,以满足售楼节点为第一要务,首先安排相应区块的施工进度
8 群塔作业 二期工程投入2台塔吊,两家总包区域内共计4台,且与一期塔吊吊运区域有重叠,场内塔吊共计7台,形成多个塔吊同时施工的状况,如何保证塔吊垂直限高,水平互不影响,是管理的重点。 1、塔吊布置,充分考虑水平距离,互不影响塔身
2、塔吊布置充分考虑后施工楼栋,保证该楼栋塔吊不影响已经施工楼栋
3、每台塔吊使用期间配置2名专业指挥人员,保证各塔台塔吊的作业
4、各专业在总承包的协调下召开塔吊使用协调会,确定塔吊作业制度、准则,并严格执行
5、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各楼栋进度,及时作好顶升高度调整
6、塔吊平面布置详见第八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9 基坑降排水 工程勘察水位较高,项目总体基坑面积大,降排水是保证质量的重点 1、由专业公司深井降水,保证基坑底不渗水
2、我司另采用明沟盲沟结合、布设集水井的方式,抽排基坑内的积水
4.2 土建工程施工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表
序 难点项 分析 保证措施
1 深基坑支护 本工程地下2层,基坑开挖深度约为9m,属深基坑支护,且基坑距离外墙红线约为1.5m。 1、土方进行分层开挖,支护随之分层分段进行
2、对基坑支护进行监测有:支护结构位移、支护结构应力、边坡坡顶位移,地面沉降、锚索应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
3、雷雨季节,安排专人关注天气和每日巡查深基坑,巡查降排水设施,保证雷雨季节深基坑安全;
4、定期对护坡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高压线及军用光缆保护 场内西侧有军用光缆,保护要求较高,且与场内主电缆和变配电设备同位 1、主电缆部分采用桥架架空设置,离地高度保持在1m以上,避免对军用光缆造成影响
2、进行现场复勘,进行平面布置时避开军用光缆埋设位置
3、在实施过程中,协同甲方处理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3 门卫管理 本期工程仅为规划项目的一小部分,整个楼盘占地面积大,周边环境复杂,进出口较多,门卫管理难度大 1、引进智能化管理系统,在主要出入口布设摄像头、闸机等硬件,作为门卫管理强有力的辅助
2、严格执行门卫交班制度,建立无缝、严谨的管理机制
3、定期对门卫进行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强化执行力度
4 多总包协调 一期、二期场内均为两家总包单位共同施工,相互的场地分配布置,道路设置与使用,塔吊布置与使用等,均需做大量协调工作 1、保持与其它总包的沟通,以共同协调的原则处理相关事宜
2、场地分配大体上以各单位施工区域来划分,其它场地共同协调配置,临时场地协商使用
3、道路共同协商布置,共同使用,需过重车的道路事先沟通进行加固
4、塔吊以各机位工作范围分配,相互协助,共同协调使用
5 错层地下室 地下室含有二层区域和一层区域,交界处设计有挡墙及墙下条基,相互施工有影响,进度压力大 1、理清施工顺序,交界处挡墙及墙下条基为最大影响处,优先施工,以提供回填条件
2、二期交界处挡墙部分与8#主楼剪力墙共用,提早熟悉图纸,分析做法,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
3、抢工负二层地下室,场平布置绕开交接墙区块,以减小两块区域的相互影响
6 深底坑柱下独基 错层地下室交界区域,有大量柱下独基部分底坑较深(抗浮板下3~5m),岩土松散易塌方,地下水位高,施工难度大 1、保持与建设、设计单位的沟通,将开挖情况及时反馈,共同制定措施和做法
2、指导土方挖运时一次到位,做好底坑护壁或砖胎模后及时联系土方回填,独基做好后及时压实
3、设置单独的降水措施,例如利用深坑先降水,先完成浅坑
7 人防地下室 二层地下室区域有大量人防结构,有一定的施工难度 1、提前熟悉图纸,认清人防门、封堵框、留洞等做法,区分人防区域与民用区域的做法
2、联系好人防办等相关验收单位,加强现场管控力度,力争一次验收通过
8 高支模 塔楼门厅区域、裙楼有部分架空区域有部分高支模,有一定的施工难度 1、分析图纸,编制专项方案,综合考虑措施与做法,从技术上降低施工难度
2、加强特殊区域的现场管控,严格参照方案施工,清查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降低风险
9 外墙线条 塔楼有大量外墙节点,有一定的施工难度,质量控制难度大 1、保持与建设、设计单位的沟通,在保证外立面效果的情况下尽量优化做法
2、梳理图纸各楼层节点做法的不同处,单独进行技术交底
3、分别在首层、标准层、屋面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加强质量控制,避免出错
10 外墙构造柱 商业主楼外墙有大量跨两层孤立构造柱,施工难度大,质量控制难度大 1、保持与建设、设计单位的沟通,尽量采用PC构件取代现浇做法
2、加强放线和边缘构件的质量控制,确保构造柱的位置、尺寸与成型质量
11 实测实量高要求 花样年集团巡检参照万科的实测实量检查方法,要求高 1、宣贯执行花样年集团巡检制度和实测实量检查方法,严格落实到现场,强化质量管控
2、配置专业质检员和相关仪器,积极响应
4.3 安装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序号 重、难点分析 应对措施
1 电缆桥架、线槽安装:机电专业多,管线密集,电缆桥架安装位置与其它专业冲突。 (1)施工前联系各相关单位,根据各专业管线走向、标高,深化设计综合管线图,避免管线交叉碰撞,并对空间专业管线排列图做出及时调整及协调。
(2)对专业交汇多的管线部位可使用综合支吊架,特别是地下室、走道、机房等机电管线集中的部位,应节约空间,采用科学合理的综合支架设置形式和空间布局。
2 电气电缆安装:距离长(一类高层)、截面大、数量多,自身重(特别是矿物质电缆),安装难度大。 (1)施工作业前深化设计图纸,做好电缆线的排列图、电缆敷设表及方案。
(2)电缆敷设时严格执行提前设计好的电缆排列方案,整齐美观、排列合理、固定间距适宜。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不同部位采取人力牵引和机械牵引相结合的作业方式。
(4)电气电缆始终端、电缆分支处采用电缆标牌、电缆安装时做好电缆始终端(采用标签纸)做好电缆标记。
3 电气配电间:强电间设备多管线集中,竖井楼层强电间多,后期检修维护频繁,需保证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 (1)依据现场实际空间及选定的设备进行综合排布设计,按先落地式后挂墙式合理排布安装位置,竖直桥架与水平桥架合理布局、桥架配件过渡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施工工序应周密安排,做到电井内设备、线缆排布固定、桥架布局整齐美观、科学合理。
4 各专业系统配合预留、预埋的准确性 1)组织各专业共同认真会审设计图纸,尤其对预埋、预留的位置、标高、数量等进行详细的审核,使现场施工人员都能心中有数。
2)在进行技术交底的时候,将预埋预留作为一项重点进行详细的交底。
3)采用专人负责的管理方法,即对所有工程的预留预埋件指定专人负责(分区域),做到责任到人。
4)对预留洞、预埋件的留设方法,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确保其不位移。
5)所有预留洞、预埋件、预埋管固定完成后,在砼浇筑前,除自检合格后,还应组织有关人员(土建、设备、业主等)共同进行逐个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砼。
6)砼浇筑完成后,对预留预埋作进一步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位置、标高均符合要求,还应进行可靠的保护,防止杂物落入预留洞内难以清除。
5 管道系统试验: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 1)管道系统安装完后进行水压试验。充满水后进行加压,当压力升到规定要求时停止加压,进行检查,如各接口和阀门均无渗漏,持续到规定时间,观察其压力下降在允许范围内,通知有关人员验收。
2)管道在试压完成后即可做冲洗,冲洗应用自来水连续进行,应保证有充足的流量。冲洗洁净后办理验收手续。

5 施工策划及部署
5.1 总体部署
5.1.1总体施工流程

图5.1.1 施工总体流程图

5.1.2施工区段划分及施工安排
1、水平施工区域划分
(1)土方阶段按后浇带及塔楼划分,二期共分为6栋塔楼、17个区块(我司含3栋塔楼及8个区块),设置一条出土坡道在西南侧,穿过(留置)2-11、2-12、2-13区,土方开挖顺序由北往南,先进行塔楼的开挖和捡底。施工顺序如下表所示:
表5.1.2-1土方施工顺序表
序号 区域 区块数 施工顺序
1 塔楼 3 由北往南顺序为:8#楼(一单元)→8#楼(二单元)→14#楼→15#楼
2 其它地下室 8 由北往南顺序为:2-6区→2-7区→2-15区→2-8区→2-10区→2-9区→2-16区,2-11区(留置区)
(2)地下室施工阶段按后浇带及塔楼划分,暂定分为11个区段,劳务班组计划如下表所示:
表5.1.2-2劳务班组计划施工区域表
序号 区域 区块数 施工班组 施工区域
1 塔楼 3 钢筋班 8#楼(一单元)、8#楼(二单元)、14#、15#楼
2 木工1班 8#楼(一单元)、8#楼(二单元)
3 木工2班 14#、15#楼
4 混凝土班 8#楼(一单元)、8#楼(二单元)、14#、15#楼
5 架工班 8#楼(一单元)、8#楼(二单元)、14#、15#楼
6 其它地下室 8 钢筋班 2-6、2-7、2-8、2-9、2-10、2-11、2-15、2-16区
7 木工1班 2-6、2-10、2-11区
8 木工2班 2-7、2-8、2-9、2-15、2-16区
9 混凝土班 2-6、2-7、2-8、2-9、2-10、2-11、2-15、2-16区
10 架工班 2-6、2-7、2-8、2-9、2-10、2-11、2-15、2-16区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上海市,上海市二等人员掩蔽所民防工程技术要求规定,二等人员掩蔽所,技术要求,民防工程,沪民防[2021]89号,沪民防[2021]89号 《上海市二等人员掩蔽所民防工程技术要求规定(试行)》

上海市二等人员掩蔽所民防工程技术要求规定(试行)
1总则
1.0.1为有效解决民防工程建设、维护、管理实际问题,着力提升民防工程防护设备设施平战转换效率,根据国家人防办批复同意的《进一步深化浦东新区“国家级人防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上海市试点范围内新建的,战时用途为二等人员掩蔽所的民防工程。
1.0.3试点范围内民防工程设计除应满足本规定外,还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建筑
2.0.1单个防护单元以建筑面积人均2.5m计算确定掩蔽人数;当防护单元含有柴油电站时,应扣除柴油电站的建筑面积。
2.0.2单个防护单元建筑面积调整为不大于4000m(不含口部外通道和战时竖井建筑面积),结合防火分区设置,并保持两者区域协调一致。
2.0.3单个抗爆单元建筑面积调整为不大于1000。
2.0.4战时出入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5m计算确定。
2.0.5每个防护单元应设置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物资贮存和收发、应急指挥管理、应急垃圾储运等功能性区域,区域布置原则应遵循清污分离、动静分离、生活和休息区设置通道分隔等要求。应急指挥管理区应靠近防化通信值班室设置,应急垃圾储运区应靠近战时排风口设置。各区域面积指标宜符合表2.0.5要求。
表2.0.5功能区域使用面积指标
(略)
2.0.6每个防护单元的防化通信值班室使用面积应不小于10m2,以满足战时防化、通信、监控、广播的需要。
2.0.7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及顶盖。生活饮用水箱不应毗邻厕所等污染物暂存房间。2.0.8平时使用的对外出入口的平战转换措施,应采用一
道防护密闭门加一道密闭门的方式。
3暖通
3.0.1室内人员战时清洁式通风新风量≥9m3/(P·h),滤毒式通风新风量≥3.5m3/(P·h)。
3.0.2战时通风应保证气流通畅,同时应满足防护单元内各功能区域的通风要求。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沪民防[2021]89号 《上海市二等人员掩蔽所民防工程技术要求规定(试行)》已关闭评论

复工复产,工作方案,企业春节后复工复产工作方案63页

2023年春节后复工复产方案

根据XX市应急管理局关于企业春节节后复工复产工作要求以及我集团《关于做好XX公司春节假期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我集团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推进,确保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政策,为了我集团各项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有序进行,我集团特制定了以下复工整改方案:
一、成立节后复工复产和防疫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检查队伍组成: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带队,由安全生产管理员、生产主管、班组长、行政主管、电工、保安等重要岗位负责人组成。
二、工作目标
2023年春节假期较为特殊,仍受一定程度疫情影响,人员流动性较不稳定,所以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和检查一定要全面、深入、细致。安全生产保障措施要健全,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和规范,彻底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解决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的发生,全部满足市安委会和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的要求,确保做到安全复工复产工作的万无一失。
三、工作要求
1. 提升认识,精心组织
要充分认识复工检查工作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前提和有力保障,要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和安全生产状况,精心组织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把工作做细、做深落到实处。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进行节后复工的安全教育,邀请公司安全总监或主管副总经理到项目部同堂听课,对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资料组做好会议记录。
2.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要提升对复工安全生产的认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决克服盲目乐观、麻痹松懈的思想,切实强化节后复工安全生产工作。各部门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到位,认真做好生产复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分别检查本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安全工作是否贯彻,确保安全工作有人负责,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安全检查全面细致。项目经理和项目部的安全部长,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完善规章制度,制定措施,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到位。
3.部门领导带头检查
由部门领导带队,所有的管理人员、班组长、电工参与,要对本次节后复工检查做到检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加大工作力度,排查要记录、隐患要建档、整改有措施,坚决遏制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4.加强复工前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1)要认真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复工前组织现场生产人员集中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强调复工后的安全注意事项,着力提升生产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对节后进场的所有员工,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和三级安全教育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岗作业。
(2)严格执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无特种作业操作证或操作证过期的人员,一律不得上岗作业,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确保节后安全生产的顺利展开。
(3)针对员工可能出现的“假期综合征”带来的风险,要加以预防和控制,减少因人为操作失误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四、复工复产安全及防疫检查内容(根据实际制定检查表格)
1、安全教育意识培训暨节后收心专题培训
2、岗位人员安全理论考核
3、电气线路和设备安全检查
4、机械设备安全检查
5、车间、仓库作业环境安全检查
6、消防设备设施安全检查
7、职业卫生、劳动防护安全检查
8、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9、疫情防控措施检查
五、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及防疫培训教育
(一)培训时间:2023年2月1日
(二)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视频会议培训
(三)培训内容(按照培训计划)
1.安全意识、法律法规、安全理论培训;
2.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应急救援及应急处置技能、复工复产安全措施培训;
3.职业病及劳保用品防护使用知识;
4.车间危险源及管控措施培训;
5.疫情防控知识及公司防疫安排。
(四)培训考核对象
全体员工
(五)培训考核要求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以及考试使全体员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公司及本人岗位安全风险要点、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六、工作开展落实
安全复工复产检查的主要工作如下:
1、临时用电:由电工班电工及安全人员对宿舍、现场及配电区域进行逐个排查,对不符合正式用电要求的私拉乱接的现象进行及时纠正;对生产场所的电箱、用电设备、电气线路进行全面的检测,及时排除线路、器材老化或因杂物压迫造成的线路短路、断路、裸露等隐患;电源开关、控制箱检查锁具有效。
2、施工机具:要组织作业人员在正式生产前进行维护保养和开机进行试运转,特别是塔吊大型起重机械,由分包方XX明大建筑机械安装有限公司负责检查和维护保养,检查塔吊是否运转正常,电气设备是否正常。项目部的机电工查看加工及辅助设备安全防护是否存在异常,有无漏电现象等异常现象。
3、现场安全防护:现场地面、墙面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因素。安全防护栏是否牢固有效,预留洞口、通道口、井道口是否防护严密;楼梯临边是否设置围栏,围栏是否牢固。
4、基坑安全:基坑防护栏是否牢固,基坑变形观测是否有做,基坑支护桩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支护桩和地面变形是否达到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基坑边2m内严禁堆载,2m外堆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小于20kN/m2。
5、防护架体:地下室防护架体属于模板支撑体系,经过较长的节假日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重点检查基础持力层是否可靠,架体是否有变形,作业平台是否可靠,是否按方案执行,并对脚手架班组做安全技术交底。
6、材料堆放管理:对现场材料进行全检查,重点检查材料分类对放,标志标牌是否移动或遗漏,对于产生粉尘的材料是否进行覆盖,施工材料是否阻碍施工道路和消防通道。
7、现场安全标识:对现场安全标识进行全数检查,检查安全标识的数量是否满足要求,危险区域和部位是否设置安全标识,安全标识破损毁坏是否进行更换。
8、消防方面:对消防设备进行全部检查、更换过期的失效的消防设备,并对消防栓、水带、消防架、消防箱进行逐个检查。易爆物品包括氧气、乙炔气瓶是否有专用储存库,易燃物品防止是否安全,灭火器材数量是否足够,防火措施是否得当。施工现场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工地食堂防火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工人宿舍是否存在乱拉乱接电线,是否有违规使用大功率电气现象。
9、员工培训和实名制制度:我司拟定 10 月8日正式复产,人员于10月8日全部到岗,公司将安排专门人员对员工进行节后复岗安全生产培训。是否落实实名制工人工资分账工作。
10、绿色施工:是否落实6个“100%”、“一不准进。三不准出”,为硬地化的非作业面是否绿网全覆盖,施工围蔽是否按照要求建造并安装防尘喷淋设施,工地是否按要求安装视频监控。
11、职业病危害防治:是否健全预防职业病管理制度及档案,是否按规定组织进行职工健康检查和进行职业健康卫生培训。
12、安全生产十大体系:是否完成安全生产十大体系57项相关工作及台账。 公司质安部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检查中,需要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关部门限期整改,且要求做到各安全隐患整改完成并复查合格。

复工复产,工作方案,企业春节后复工复产工作方案63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23年,春节后复工安全培训课件,2023春节后复工安全培训课件

2010年到2021年全国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前三位原因:

管理不到位事故原因一:100%存在安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违法违规事故原因二:96.9%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经验技术缺乏事故原因三:13.8%存在缺乏相关技术和经验
复工抓落实、抓执行力的十个关键:
安全的关键在重视,重视的关键在领导
领导的关键在深入,深入的关键在现场
现场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关键在制度
制度的关键在落实,落实的关键在检查
检查的关键在整改,整改的关键在预控
2023年,春节后复工安全培训课件,2023春节后复工安全培训课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