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4月 ( 第 139 页)

科技论坛 2014.11 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苏湘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100) 摘要:本文旨在论述建筑工程设计中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意义,并将三维仿真技术、Multigen实时交互技术、3 ds Max等 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现实建筑工程设计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做出深入探讨、分析,开发出计算机仿真技术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三维仿真技术;Multigen实时交互技术:3 ds Max Effect of 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Su Xiang (Shaa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an 710100) Abstrae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the three dimension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Multigen real time interactive technology 3ds Max 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bined with the various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reality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to make in-depth study analysis development of 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mor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words 3D simulation technology:Multigen real-time interactive technology:3ds Max 0引言 该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有着诸多优势,在经济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的普及 和安全性方面有着较大的优越性,不仅降低了建筑项日施工的风 和发展,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应用智能化方法极大地促进了管理水 险和成本.同时对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工期的减少有着重要的意 平和施工技术的提高,从而推动着建筑设计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 义,前期的建筑仿真设计提高了整体的建筑施工效益.而且,凭借 着计算机仿真技术上的优势,该技术可以进行无数次重复高仿实 展,尤其是代表世界最先进科技的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已经打破 了我国众多的传统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手段等.早在1963年的美 验. 国,第一次计算机技术和图形艺术建立起了直接联系,从此以后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13年第5期(总193期) 安徽建筑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方案 Architecture Design of Library of PLA College of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祝凯鸣(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筑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图书馆作为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象征,其标志性地位越来 越被社会认同.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外观造型充分体现了文化建筑的性 格与特征,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周围的文化环境相互协调,并体 现出新意、高品位以及时代感,展现出其作为知识宝库的文化内涵,从 而成为城市或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文章主要就电子工程学院图书馆设 计中的过程构思,探讨图书馆设计的一些想法和立意,以及建筑师在 建筑设计中要考虑的相关问题和责任. 关键词:电子工程学院;图书馆设计;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13)05-0028-03 1项目概况 电子工程学院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市区.解放军电子工程 学院是全军唯一一所专门研究信息站、培养信息战指挥和工程 及技术军官的综合性院校.学院是全军首批本科教学评价优秀 单位,拥有一支以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导师队伍,教员中具有 与 高级职称占36%,中级职称占31%,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3 规 名. 划 电子工程学院图书馆是学院作为“211工程”重点院校建 设 设的重要建设项目.本方案用地在校园主人口广场东北临接老 计 图书馆.设计方案主要把握学院历史延续与老图书馆相互协 图2 调,规划用地面积6687.47m2 总建筑面积约13252.74m2 建筑 用地面积3270.70m2 建筑密度48.9%,容积率1.98.其布局、造 型、高度、色彩等符合学院的周边环境,充分考虑体现军队的特 色和高效的特点. 2场地分析 地块西边界面临校园主入口广场,是构筑主人口广场的重 要界面,对校园的总体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应该从总体空间规 划和视觉的角度考察,着重考虑新建筑体量高并且要和周围的 建筑体量协调的问题,以及和礼堂之间的空间关系. 地块北边界面面临两个主要人流方向,一个主人流方向是 校园北区的人流,一个人流方向是生活区的人流,这样人经过 图3 建筑和远观建筑的视觉形象应当着重考虑,并且应该设置入口 组织人流,注重人口形象. 地块南边界面紧临校园礼堂,并且留有一定的空间,在这 边布置了一个图书馆次人口.该空间是校园有着文化记忆的景 观花园,这样花园的特色要素的整理,并且怎样在新创造的空 安 间中更加特色鲜明,怎样渗透到建筑中创造好的外部环境成为 图书馆 徽 设计的要点,因为这里两个建筑离的比较近,所以消除视觉压 力是设计要考察的一方面. 建 筑 收稿日期:2013-08-08 作者简介:礼凯鸣(1965-),男,安徽宿...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城市轨道交通 西安地铁三号线 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赵志宏:中铁第一勤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师,陕西西安,710043 摘要:针对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标 准优化、标准化设计、换乘站设计、附属工程 设计和车站空间开发进行研究;在吸取我国已 建和在建地铁车站成功经验同时,完善以往地 铁建筑设计中的不足,使车站建筑设计达到标 准化、统一化,并在提高车站服务标准的同时 降低工程投资;提出结合城市规划及经济条 件,探索车站开发和设计模式,提前策划沿线 车站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善以往地铁建筑设计中的不足.在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 关键词: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 建筑设计中,重点对车站建筑设计标准优化、标准化设 究;技术标准;标准化设计 计、换乘站设计、附属工程设计和车站空间开发进行研 究. 1车站建筑设计标准优化 在制定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技术标准前, 对以往地铁车站设计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三 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特点,主要在4个方面进行优化. (1)以往地铁建筑设计中未对车站进行分类,所 西 安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为鱼化寨一国际港务区,有车站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设计,一些车站建筑规模偏 共设24座车站,其中6座换乘车站,科技路站与大,一些大客流车站建筑功能难以满足运营需要.在地 咸宁路站换乘六号线、吉祥村站换乘五号线、小寨站换铁三号线车站建筑技术标准中,根据客流大小将车站分 乘二号线、大雁塔北站换乘四号线、通化门站换乘一号为中心站和非中心站,并区分设置面积,有效控制车站 线.车站在建筑设计中吸取国内已建和在建地铁车站规模,在中心站设置客服中心,为乘客提供便捷和高质 成功经验,特别是西安地铁一号和二号线,同时尽量完量服务. CHINESE RAILWAYS 2012/04 -99- 城市轨道交通 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赵志宏 (2)适当增加车站层高,单柱车站公共区净高 (2)站台层主要设置与站台设备相关的用房及供 不小于3200mm 双柱车站公共区中部净高不小于电系统用房.供电系统用房下部空间按高1500mm设 3300mm 站台到站厅的层高不小于5100mm 为后续计,如变电所位于线路坡顶位置,应抬高站台板,保证 装修设计提供较好的创作基础. 下部空间高度要求. (3)换乘站考虑资源共享设置,将冷水机房、民 (3)配线站合理利用配线上空空间,上下层均衡 用通信、公安通信、自动售检票系统、站长室等站务用可减少车站地下空间建筑规模. 房共享设置,优化车站规模. 3换乘站设计 (4)考虑屏蔽门及扶梯两侧装修厚度,单柱车站 最小站台宽度不小于10.5m 大于以往单柱车站站台宽 换乘站设计是地铁车站设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结 度不小于10m的规定. 合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城市规划及周边环境等因素, 选择合理换乘方式和换乘节点预留形式是研究的重点. 2标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铁路容站/房屋建筑 西安地铁2号线车站建筑设计分析 尹静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 摘要: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车站的设计及使用情况,对车站建筑设计的站位选择、换乘车站的换乘方式、车站空 间开发模式、站内装修设计等方面进行设计分析、归纳总结.提出车站站位的设置应以人为本,以方便乘客、使捷 换乘作为首要选择;换乘组织形式要综合分析论证,力求换乘距离最短,同时避免出现客流交通瓶颈;车站的综合 开发方案应结合规划及客流需求提前进行研究策划,实现同步设计,同步使用;车站建筑装修设计应因地制宣,达 到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 关键词:西安地铁2号线;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分析;设计 中图分类号:U2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54(2013)06-0122-05 Analysis on Architecture Design of Station Building on Xi'an Metro Line 2 YIN Jing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Xi'an 710043 China) Abstract:In bination with design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Xi'an Metro Line 2 the design analysis and summarization were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related to several architecture issues such as the station position the transfer mode at interchange station the station spatial development mode the inner decoration design of the station and so on in the hope of serving as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Then the author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firstly the location of station should be people-oriented and the convenience for both the passengers and their transference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first choice.And then the transfer organization form should be prehensively 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方案设计 1项目概况 2011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的主题为“阳光 —2011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 与低碳生活”,本届竞赛分设了吴江市低碳宜居住宅和呼和浩 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垂直村落”介绍 特市低碳宜居住宅两个竞赛单元,本方案选取的是地处南方 的吴江市地块.吴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一个名副其实 的“水乡泽国”.大小数百个湖泊点缀在城乡间,全市境内河 顾雨拯季鹏程杨维菊 道纵横,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3.特别是古镇同里,路 由桥通,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 摘要/介绍竞赛作品“垂直村落”的方案生成过程 被誉为“醇正水乡、旧时江南”. 以及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的利用.本方案的主要突破点 在于“垂直村落”概念的提出,即通过上下户型单元 2方案设计 的有序排列,形成向阳面和遮阳面,以及建筑自遮阳 方案的设计首先是从两个问题开始的:1)怎样将水乡肌理 和建筑内部热量循环系统.同时通过建筑语言的巧妙 反映到现代多层建筑中?2)怎样把太阳能利用结合到多层住 运用,让人在现代住宅建筑中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意境. 宅中,而在这种多层住宅中技术手段不仅仅只是作为附属的 关键词/太阳能建筑节能垂直村落江南水乡 存在,而是能对建筑本身的形式形成影响?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process 第一个问题,在吴冠中的画中,我们找到了解答.在他 and passive solar energy techniques of the 'Vertical 的画中,我们看到吴冠中用图面上下的位置关系表达建筑的 Village'scheme which is an entry of 2011 Delta-cup 远近,他将建筑简化为屋顶和白墙,用简单图形的堆叠描绘 International Solar Building Design Competition.A two- storey indoor space is proposed for each apartment. 出水乡的意境.受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启发,我们提出了垂 The facade of the vertical space is designed to utilize 直村落的概念——上下排布的户型单元表达远近的透视关系, necessary solar energy while preventing unwanted solar gain.Moreover the architectural language of the 波浪形斜墙的运用使每户都同时获得了向阳面和遮阳面,提 design recalls the image of southern Chinese riverside 高太阳能热水器的得光率同时形成的自遮阳解...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第41卷第5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5年10月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127 老社区公共能量的复兴 一关于蓝星杯2013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获奖方案的思考 陈世豪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18) 摘要:2世纪建成的诸多老社区缺乏公共设施与场地,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活动需求.以此为切人点 分析社区活动中心这一“社区细胞核”的设计过程,希望通过建筑与场地的对话形成内外空间的交融,从而加强两 者公共性的表达,复兴老社区本应存在的公共能量. 关键词:老社区;公共性;社区活动中心 中图分类号:TU242.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933(2015)05-127-04 The revival of public energy in old munity--The reflection of winning entry of Lanxing cup 2013 national undergraduate architectural design petition CHEN Shiha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18 China) Abstract:Old munity constructed in the last century is facing difficulties to satisfy increasing demand of public activities due to lack of infrastructure and place.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utility provided by the old munity this article not only analys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munity centers the neighborhood cell nucleus but also takes geographical factor into consideration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indoor and outdoor activities. Key words:old munity:public accessibility;munity center 与公共活动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因此,我们试图发 1竞赛背景与设计思考 挥社区活动中心这一“社区细胞核”的定位与价值, 社区活动中心(Community center)是社区内部 并赋予其新的意义与作用,来唤醒老社区本应存在 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方面需要的综合性服务与管理 的公共能量.本方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第40卷第4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8月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323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张磊,刘加平2 (1.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随着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的建设发展,建筑教育需要积极地将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融人原有的教学体系 中,形成绿色建筑教育体系.本文介绍了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准备阶段、中期阶段和成果阶段 的教学过程和在不同阶段运用数字技术的方法,总结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提出了在建筑学专业中建立绿 色建筑教学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性能模拟;设计;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933(2014)04-323-04 0前言 1建筑性能模拟技术在绿色建筑设 绿色建筑设计已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建筑学领 计中的运用 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建筑教育应当承担起历史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学者便开始建筑 的社会责任,认真思考建筑、环境和自然的关系,把 环境的模拟技术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 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列为建筑教育的核心.当 的进步,涌现出多种类型的软件,当前常用的建筑性 前中国许多开设有建筑学专业的大学已认识到绿色 能模拟软件及其主要功能见表1. 建筑教育的重要性,正积极开展绿色建筑的教学改 表1常用建筑性能模拟软件及主要功能 革和探索,如清华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中较早开展 软件类别软件名称 主要功能 了生态建筑设计和理论的教学工作;同济大学将 Doe-2 逐时能耗分析、HVAC系统运行的寿命 周期成本(LCC)分析 “生态城市环境、绿色节能建筑”作为学院的4个学 太阳能利用方案设计及建筑热性能研 热工软件 Energyplus 究,多区域气流分析 科发展重点;东南大学组成了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研 全年逐时建筑内温度计算、空调机组负 Dest 荷计算、AHU设备负荷及效核计算、风、 究小组,探索将本科的绿色设计教学进行纵向整合, 水网水力计算、冷冻站设备选型计算 实现绿色设计教学的层次化和系统化;天津大学组 Airpak 模拟通风系统的空气流动、空气品质、 传热、污染和舒适度 织学生参加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西安建筑 通风软件 Flovent 建筑流体分析,室内外气流场、烟尘、温 科技大学开展了“生态建筑设计”专门化方向的教 度场、浓度场分析 对人工光和天然光利用效率研究,同时 育教学改革尝试;华南理工大学进行了亚热带地区 Radiance 定量表示心理量和物理量,具有渲染功 的绿色建筑设计教学探索. 能 室内和室外实际表面或者虚拟计算面 作者所在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 光学软件 Agi32 的点到点的照度值,对应用了灯具效果 连续开设“运用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学w xuetutu cr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新型违筑材料 NBM 绿色建筑设计关键技术措施研究 张和平1,曾志辉2 (1.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2.江西省直属机关建筑设计院,江西南昌330046)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发展趋势,绿色、低耗和环保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也成为了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和追求.绿色建 筑设计关键技术为绿色建筑的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对绿色建筑在我国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关键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02X(2014)10-0068-04 Research on key technical measures of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ZHANG Heping ZENG Zhihui? (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Jiangxi China: 2.Directly under the Authority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of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46 Jiangxi China) Abstrac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global trend gree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e the consensus of people and has bee the requirements and pursuit of people.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And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appli- cation of green building in China. Key words:green building:design:key technical measures 使用几个环节中,设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设计是整个项 0引言 目的灵魂,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在多大程度上、多长时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可 间内能够达到绿色的标准. 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建筑能耗接近总能耗的1/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41卷第2期 212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2015年4月 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中的具象化 彭瑗 (谢菲尔德大学城镇与区域规划学院,英国谢菲尔德S102TN) 摘要:随着《“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发布,绿色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得到进一步 的推广和普及.通过一系列设计手法和技术措施,绿色发展理念便可实现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本文从设计的角 度出发,闸述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措施.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具象化;生态城镇: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TU9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933(2015)02-212-03 0引言 创造,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利用与改造.现代城市规 划的启蒙源于1898年英国学者霍华德提出的“田园 1968年,意大利非政府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 城市”理论,这个理论充满了绿色生态城镇的理想 (The club of Rome)发出了“自然资源无法支撑人类 色彩.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构想中,城市四周围绕 的无限扩张”的警示.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 着永久性的乡村农田带,城市中心有一个大型的中 环境大会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1987 央公园,成行的树木沿着城市道路布置,住宅区及公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出“可持续发 共建筑紧靠着城市公园,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乡村之 展”的倡议,其理念是社会经济发展既要满足当代 美、自然之风的田园城市(图1). 人需求又不能影响后代人生存. 其后,在1992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 境与发展会议上,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上升为全 世界共同的行动纲领.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区域 与全球的和谐统一成为全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 进人21世纪,针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 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 告: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中首次使用了“绿色 发展”的提法.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2013年,中国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制订了《“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 态城区发展规划》,把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加快发展 绿色建筑作为转变我国建筑业发展方式和转变城乡 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来对待. 本文以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的实现为目 图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的,就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中 的具象化措施进行阐述. 一个世纪之后的1998年,英国城乡规划协会主 1绿色发展理念与建筑设计和城市 席彼得霍尔和英国社会与环境事务规划评论家科 规划的历史渊源 林沃德在他们共著的《社会城市》一书中进一步 指出,田园城市的本质在于可持续性;该书评价道: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都是基于自然环境的 可持续性正是田园城市的本质,开敞的空间,花...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浙江建筑,第28卷,第11期,2011年11月 Zhejiang Construction Vol.28 No.11 Nov.2011 绿色医院建筑设计初探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Design of Green Hospital Building 邵文晞1,梁建宽2,吕人伟2,梁士全2,李学强2 SHAO Wen-xi LIANG Jian-kuan LV Ren-wei LIANG Shi-quan LI Xue-giang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200023;2.浙江联泰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3) 摘要:介绍了211年国家推出的《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从规划、建筑本体设计、设备系统、医院环境等四方面反映绿色 医院设计的侧重点所在.并结合绿色医院案例进行剖析,从绿色建筑的几大控制性指标着眼,挖掘其创新亮点. 关键词:医院建筑:绿色医院;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11)11-0053-04 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契合绿色 1当前医院建筑存在的问题 建筑基本要求,满足医疗功能与建筑功能之间的 医院建筑作为一项融合着医学、生物工程学、卫 辩证关系[21. 生工程学、建筑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深 2绿色医院建筑设计 受医学模式、医疗体制、社会文化、经济技术水平的 影响.我国医院建筑的发展自1949年至今,形成了 由于特定的组成要素,功能结构以及医院所面 较为完整的三级医疗体系,然而限于综合国力和社 对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差异,因而产生不同的 会发展状况,医院建筑在整体设计上还存在以下 医院建筑形态.为了充分使医院设计满足“绿色 问题11: 度”的基本要求,可采取以下措施. (1)医院建设决策和导向与实际状况悬殊,育 2.1医院规划 目投资、片面追求规模和设施的高档次,热衷于强调 (1)选择冬季背风向阳,夏季有利于通风,地势 建筑形式的表面效果; 居高不受山洪侵害,利于排水之处作为建造场地;合 (2)医院总体布局松散,普遍存在见缝插针随 理选择建筑朝向,促进夏季空气自然流动,冬季遮蔽 意建设的现象,导致空间环境处理不当,功能构成和 寒风,同时又避免形成“风口”、“风道”等. 流线组织混杂,影响到医疗整体效能的发挥; 传染病院、医院传染科病房、焚烧炉等考虑城市 (3)对远程医疗、数字化医疗管理与服务技术 常年主导风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设置足够的防护 的应用将导致医院空间形式的变化缺乏敏感; 距离.如用地无法相互避让,应在适当的防护距离 (4)运行能耗过大,缺乏能耗监管及行为诱导 处设置绿化隔离带. 体系,导致医院整体运营费用过高. (2)利用地形高差,巧设台地,建错层式建筑; 正是在此背景之下,2011年7月,《绿色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vwv suetutu.co 2014年7月第7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相关专业391 绍兴水乡环境与工业建筑设计 黄雄志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摘要:平水江水厂是绍兴市的重大市政民生工程项目,由于工程地处绍兴会稽山风景区,当地政府规划部门及业主对总体建 筑风格提出了具体要求.介绍了绍兴水乡环境、水文化历史及民居特色,并据此确定水厂建筑设计原则,在厂区总平面布置、厂 前区双庭院布置、建筑立面造型、厂区园林景观等方面的设计中突出了绍兴水乡文化特色. 关键词:水乡环境;工业建筑;水厂;设计;特色 中图分类号:TU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716(2014)07-0391-03 政府规划部门及业主对总体建筑风格提出了具体 1项目概况 要求. 在城乡发展建设中工业建筑如何规划设计是 2总体方案 一个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大型的工业建筑,其对 城市建筑风貌形成的影响显得举足轻重.水厂从 2.1绍兴水乡环境 本质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工业建筑,但它主要是由 绍兴是一座建成2500年的文化古城,地处长 政府来主导的市政项目,所以它的规划设计往往 江三角洲南翼宁绍平原西部.它南屏会稽山,北 要符合当地的城市环境及发展的要求,其重要性 临钱塘江,西连杭州市,东接宁波港,是非常有 不言而喻.我国是个缺水型国家,加上城镇化建 特色的江南水乡,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并 设快速发展,使得各地都在加快水厂的建设与改荣获了联合国人居奖.它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 造.据不完全统计,仅江浙两省自2000年以来 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全国著名的 每年就新增大中型水厂泵站几十座,而有些水厂 纺织品贸易中心.绍兴水乡特色主要由以下几点. 往往集中在有历史文脉传统的区域.绍兴是江南 (1)水文化的历史 传统水乡,有十分牢固的传统文化基因,在这种 纵观绍兴的文化,水文化是其根本.鉴湖作 水乡环境下工业建筑如何规划设计是值得我们研 为古代人工水系的一大杰作,随着历史的发展变 究的重要课题. 迁,变成大大小小的自然湖泊.它们与萧绍运 平水江水厂是绍兴市的重大市政民生工程项 河、北部灌溉河渠以及曹娥江、浦阳江等自然河 目,用于改善绍兴市及周边地区城乡居民饮用水 流连成一体,成为绍兴城乡之间的水上交通通道. 水质及水量的增加,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地 各村落在群山环抱下民居起伏交错,清渠宛若银 址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嵇山街道九缸村,小舜江供 幕蜿蜓于村中.街巷布局类似方格网,用花岗石 水二期平水流量计房东-74方向,占地约8.4hm2. 铺地,村民大都将鉴湖水引入室内,形成村落特 建设内容为:15万d净水厂、曹娥江引水工程 有的“宅院”、“水院”,使绍兴的村落开创了中国 取水泵房,以及管理、生产、后勤服务等建构筑 传统建筑中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11.N0.2第10卷总第88期 建筑节能25 doi:10.3969/.issn.1671-9107 2011.02.025 简析传统民居自然通风手法对“低碳”建筑设计的启示 Analysis of Low-Carbon Architecture Designs for Natural Ventilation Techniques in Traditional Vemacular Buildings 李远,段晓丹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摘要:城市化进程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资源日渐粘竭.提倡“低碗、节能“设计理念已成为我国当代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中国传 统民居之岭南民居的自然通风手法进行了剖析,试图借助传统自然通风的设计手法达成“低碳”建筑要求,营造舒适的现代建筑环境. 关键词:低碳;岭南传统民居;自然通风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07(2011)02-0025-04 Abstract:There's no doubt that urbanization causes global warming while natural resources are going to be used up within decades.Nowadays a low-carbon and energy-sav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has emerged as a mainstream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China.After analyzing the natural ventila- tion techniques used in Lingnan traditional dwellings in 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meet certain construction nee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w-carbon target and tries to create a fortable environment in the modem buildings to be built Key words:low-carbon (LC):Lingnan traditional vermacular buildings;natural ventilation 30%.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手法对现代建筑节能设计具有 1引言 借鉴意义,值得深究.由于中国传统民居中自然通风手法众 多,为改善当前使用空调设备导致高能耗的现状,实现低碳经 低碳经济是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生产方式实现经 济目标,本文特选取岭南传统民居中的自然通风手法进行分 济可持续性发展,尤其是有效控制CO2的排放量.近...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41卷第2期 250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2015年4月 竹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刘锐,窦建奇,林康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从“竹元素”到“竹空间”,到“竹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脉络的过程.本文通过竹元素,分析竹子的自然特 性、力学特性以及在建筑中的表达方式;进而探讨分析在东西方不同理念下,建筑师如何通过这些竹元素特性来途 释现代竹空间.最后,建筑从竹元素的应用,到竹空间的形成,其核心的影响还是文化.而在当今,一种低碳、生 态、绿色的文化观念,是竹建筑回归自然、回归人们生活的真实途径. 关键词:竹;元素;建筑;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TU531.3;TU20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933(2015)02-250-05 0前言 1竹元素 竹材是一种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具有生长快、经 1.1建筑中竹元素的独特性质 济、安全、耐久等特性.竹子在世界分布广泛,是世 竹子作为一种生态的建筑材料,具有生长迅速、 界第二大森林资源.目前全世界共有竹类70多属, 低碳环保、耐久安全等特点. 1200余种,竹林面积约2000万公顷.据统计,世界 1)自然特性:竹子形态优美多姿,四季常绿,枝 每年生产的竹材在1800万吨以上,用于建筑的约占 叶茂盛.竹秆高大而有工艺价值的竹种,一般都分 30%~40% 竹制品占15%,造纸占20%~25%,其 布在海拔600~800m以下的平原和丘陵地带.竹 他方面占15%~30%(表1、表2). 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最快的1m/天.一片 表1世界竹资源分布状况(来源:引自《世界各国的 竹林能以每年5%的面积扩展(自然扩边);每亩有 竹类资源及竹业开发利用现状》) 地区 属 种类 面积 2公里的鞭根. 亚太竹区 50 900 1400hm2 2)生态特性:竹子也是世界上非常环保的建 中国 40 400 800hm2 印度 19 136(亦说600) 400多hm2 材,竹材是碳的储藏库,据资料统计,每公顷毛竹林 日本 13 230 12.5万hm2 年吸收C02约47t 而且C02能固定存储于砍伐后 细甸 90 217万hm2 泰国 12 50 100万亩 的竹材;每公顷竹材比木材多提供35%的氧气,从 菲律宾 12 55 15万hm2 砍伐到加工生产出成品又可比木材的碳排量低 美洲竹区 18 270 160万亩 非洲竹区 分布范围较小,无准确统计 30%.相同面积的建筑,竹子与混凝土的能耗比为 1:8 同等建筑过程中竹子能耗仅为钢材的1/50;与 表2中国竹的分布情况(来源:中国竹子网) 其他人工材料相比,竹子没有辐射;竹建筑更具灵活 竹区 省份 竹种 性、耐用性,经过防腐等手段处理的竹材,使用寿命 长江竹区 江苏、安徽、河南...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参考图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参考图集》编制组 2010.04 目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参考图集》设计要点2 1400平方米规模设计方案一 5 1400平方米规模设计方案二 7 1400平方米规模设计方案三 10 1400平方米规模设计方案四 14 1700平方米规模设计方案一 18 1700平方米规模设计方案二 21 1700平方米规模设计方案三 25 1700平方米规模设计方案四 29 2000平方米规模设计方案一 33 2000平方米规模设计方案二 36 2000平方米规模设计方案三 40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参考图集》 主要功能单元构成 规模 1400平方米 1700平方米 2000平方米 设计要点 1、接诊区 1、接诊区 1、接诊区 2、挂号收费室 2、挂号收费室 2、挂号收费室 3、全科诊室(12 1、总则 3、全科诊室(9 3、全科诊室 间) 间) (5-6间) 4、中医诊室(2 1.1、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计水平,根据国家有关 4、中医诊室 4、中医诊室 间) 设计标准及规范,编制本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 5、口腔诊室 5、口腔诊室 5、口腔诊室 6、抢救室 设计方案参考图集》. 6、抢救室 临床 6、抢救室 7、康复治疗室 7、康复治疗室 7、康复治疗室 1.2、本图集包括1400平方米、1700平方米及2000平方米 科室 8、针灸理疗室 8、针灸理疗室 8、针灸理疗室 (2-4间) 规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方案各三至四个,为各级 9、注射室 (3-4间) 9、注射室 10、处置室 9、注射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设计参考. 10、处置室 11、换药室 10、处置室 11、换药室 1.3、本图集仅为参考,不作为规范性要求.社区卫生服务 12、治疗室 11、换药室 12、治疗室 13、观察治疗室 12、治疗室 站可根据实际需求,参考本图集. 13、观察治疗室 14、候诊区 13、观察治疗室 14、候诊区 14、候诊区 1、预防接种室 1、预防接种室 1、预防接种室 2、主要功能单元构成 2、儿童保健室 2、儿童保健室 2、儿童保健室 预防 (2间) (3间) (3间) 1400平方米、1700平方米及2000平方米规模社区卫生 保健 3、妇女保健室 3、妇女保健室 3、妇女保健室 服务中心应根据医疗工作特点及自身工作需要合理配置功能 科室 (2间) (3间) (4间) 4、健康教育室 4、健康教育室 4、健康教育室 单元,本图集按下表配置主要功能单元. 5、计生手术室 5、计生手术室 5、计生手术室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第5卷第2期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Vol.5 No.2 2013年4月 Joumal af Techaology in Civi:Engineoring and Archtecture Apr.2013 电子签名建筑设计的应用探索 仇王城王国俭刘翀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41)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子签名的概念及在各行业的应用发展情况,分析总结电子签名在建筑设计领城应用的必 要性,探索电子签名在建筑设计应用实践,并提出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子签名;建筑设计;电子图纸;档案电子化 【中图分类号】TU201.4:TU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461(2013)02-0075-06 积金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社保、医 1前言 疗、保险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也已逐步深化电子认 电子签名是现代认证技术的泛称,联合国《电 证的应用,电子病历、电子保单等更多业务将得到 子商务示范法》中规定,电子签名是包含、附加在某 广泛开展.随着社会对电子认证服务的认可程度 一数据电文内,或逻辑上与某一数据电文相联系的 进一步提高,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将迅速增长,网上 电子形式的数据,它能被用来证实与此数据电文有 交易活动开展更为频繁,在线招投标、电子合同签 关的签名人的身份,并表明该签名人认可该数据电 署与电子订购等业务将蓬勃发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到“十二五”末期,形成覆 文所载信息;欧盟的《电子签名指令》规定,“电子签 盖全国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可靠电 名”泛指“与其他电子记录相连的或在逻辑上相连 子签名认证体系,并在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模 并以此作为认证方法的电子形式数据.” 式探索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 我国于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名代表 突破80亿元,实现①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身份认证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颁布通过《中华人民 服务体系②基本形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③初 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步建立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模式. 作为《电子签名法》的一个重要配套规章,《电子认 证服务管理办法》以信息产业部部令的形式发布. 2电子签名在建筑设计图纸应用的必要性 因此确立了电子签名法律效力,明确规定了电子签 名具有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同等的效力.设立电 随着建筑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国家节能减 子认证服务市场准人制度,规定电子签名安全保障 排的战略要求,图纸电子化、办公流程化将是必然 制度. 的发展趋势,以电子图纸、电子文件为传输、使用介 目前电子认证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年平均 质,图纸的管理、利用、传输更加便捷可靠,将大大 增长速度约为38%,2010年的增长率接近100%. 节省管理成本,全面提升效率. 截至2010年底,电子认证服务业市场总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勘测设计 发电设计生物质发电厂建筑设计 电力 生物质发电厂的建筑设计 赵蕾,耿霏,刘志民,宋飞 (北京国电华信诚电力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29) 摘要:生物质发电作为近几年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介绍了建筑专业设计要体现新世纪电厂的新思路及生物质能源的特点,并以香河生物 质发电工程生物质发电项目建筑设计特点进行论述,为今后生物质发电项目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艺流程:建筑设计;生物质发电厂. 中图分类号:TM61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1-9913(2013)03-0053-04 Building Design on Biomass Power Plant ZHAO Lei GENG Fei LIU Zhi-min SONG Fei (Beijing G uodian Huaxinc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Biomass power generation as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has bee one of the mos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otential new energy better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building professionals shoul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ideas and biomass energy power plant in the new century on Xianghe biomass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of biomass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architectural design features are discusse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biomass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process;building design;biomass power plants. 1概述 节能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现代化生物 质发电工程,其建筑设计就必须与工艺完美结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 富,各种农作物每年产生秸秆6×10t 其中可 合,满足工艺生产的各项要求,并充分体现生 以作为能源使用的约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安徽建筑 2012年第6期(总188期) 生态建筑设计实践从低技术开始 Eco-Building Design Practice Start with the Low Technology 沈彬(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73) 摘要:生态建筑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低技术、高技术 及常规技术.低技术是生态建筑在设计的技术选择上,偏重于从地方 建筑角度去挖振传统建筑在节能、通风、利用地方材料等方面的手法, 并加以技术上的改良,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 谐统一.作者结合国内外实例和曾参与的工程实践,重点分析了目前 低技术策略生态猎施的应用现状.在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 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积极运用低技术生态措施,具有较为现实 的意义以及合理性. 关键词:低技术;生态措施;可持续;和谐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12)06-0027-03 0前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 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努力解决资源 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十 奥地利的布里根茨(Bregenz)准宅内景 分紧迫的任务. 环境策略 在过去30年中,由于对日益增长的环境危机和对未来环 夏日的阳光 境问题的忧虑,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已得到相当的反思和认 识.关键是如何根据目前的发展和国情选择最适合我们的发展 夏、秋分时的阳光 方向. 建筑思想理论研究 1低技术生态措施与高技术生态措施的比较 保护 冬日的阳光 免液高中湿国 生态建筑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低技术 (low-tech)、高技术(high-tech)及常规技术(normal-tech).低技 口 术生态建筑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环境两个要求, 改造重组所运用的技术.它偏重于从乡土建筑、地方建筑角度 去挖掘传统,通过精确的技术分析,不用或用很少的现代技术 标准层剖面 手段来达到建筑生态化的目的. 而高技术建筑利用自然条件的技术手段不同于低技术和 诚酒 常规技术(或普及性技术)建筑,但这种不同并不表现在技术本 身.高技术建筑同样需要经常使用一些传统技术手段来利用自 客运站剂面图 然条件,所不同的是这种利用是建立在科学的研究分析基础之 上,并以先进技术手段来表现. 不同技术层面的划分反映了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同 时也反映了同一时期内的地域性特点. 用新的眼光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传统建筑与技术,不难发现 传统建筑的许多方面就体现了生态的观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的精神.传统技术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人们在适应环境的过程 中逐步摸索形成的,从科学的观点来看,传统建筑技术所依据 的往往是最基本的自然规律,相对于现代建筑,传统建筑与技 停车场绿化分析 建 术的出发点是在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探索研究 生态化理念与建筑设计 取暖设备以前是以暖气片的形式凸 显在室内的,供暖的管子在房顶上穿过来 的融合 穿过去,很不美观,同时也给装修带来麻 烦.业主需要花相当的资金来遮盖这些露 马宜飞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610023 在外面的管道,就是要吊顶,这本身就是 不必要的花费,但不花又不行.现在,生态 【文章摘要】 化的设计理念就好多了,采用的是地暖式 人与环境不仅不冲突,而且成了一幅美丽 的取暖,就在地板砖的下面,整个居住面 生态化理念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着广 的图画. 泛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如何将生态化 积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也节省了大额的装 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是众多设计人 2生态化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 修费用.另外,传统的思想是将洗衣机放 员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生态化 2.1人性化设计 在卫生间,现在则将下水管道直接接到阳 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盲目的追求单 台,将洗衣机也放在那里,既干燥又方便, 纯的居住,而是有了更多的生态要求.这 更延长了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就需要设计者不断注入人性关怀.无论 2.4注重优势资源的利用 生态化理念;建筑设计;融合 是住宅楼的外观设计还是内部格局,都呈 在建筑施工中,不仅要强调生态环 现出新的设计趋势.比如外立面已经不再 保理念,也要积极将各类优势资源集合起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化 单纯追求华丽,博取人们的眼球,现在,更 来,在设计过程中,将各类优势资源充分 应用到其中,发挥出这些资源的辅助性作 理念开始融合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建筑设 趋向于典雅、大方、简洁.涂料和瓷砖比起 计,除了建筑设计本身所应具备的科学理 来,造价是低些,但效果上却不理想.风吹 用.对于靠海较近的建筑,可以积极利用 念之外,前卫的、紧跟时代的建筑设计理 日晒,很快就会褪色.而瓷砖比较环保,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优势,设计人员在 经久耐用,给人一种高端大气的感觉. 设计过程中,可以在建筑中设置风车,合 念总是缺少不了生态化理念.这种理念与 其说是一种时尚,不如说已经成为一种必 窗子比以前设计的大了,且落地式 理的利用风能,还可以安置太阳能电池 窗子能让人眼界更广,视野更开阔.尤其 板,这既可以发挥出生态化理念的优势, 不可少的元素. 是太阳能的改进,更体现了设计者的生态 也符合节能环保的客观要求. 1生态化建筑设计理念的内涵 理念.原先的太阳能是直接安装在顶楼的 生态化的设计理念讲究因地制宜, 前沿,这无形中就埋下了漏雨的隐忠,因 3结语 作为有着全新设计理念的建筑设计 充分与建筑所在的环境相协调,并充分利 为太阳能上满水还会往外流,如果排水不 用相关地理环境中的高低地势或植物环 畅,那就会汪在顶楼,有一点小裂缝,就会 师,应该本着生态、环保...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浙江建筑,第30卷,第6期,2013年6月 Zhejiang Construetion Vol.30 No.6 Jun.2013 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并重的办公建筑设计 ——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采编大楼为例 Office Building Design Considering Rationalism as Well as Romanticism: Take the Zhejiang Daily Newspaper Group's News Building as an Example 倪剑 NI Jian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7) 摘要:办公建筑正日益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面对当下纷杂的建筑理论及困境,以浙江日报 报业集团采编大楼设计创作为例,实践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并重的建筑思维方法. 关键词:办公建筑;“科学“与“诗学“并重;三角菱形表皮 中图分类号:TU2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13)06-0022-03 的六种法则因子中,即隐喻与分类、类比与还原、实 1当代办公建筑的存在价值 证与虚构这三对中去寻求策略的重构. 办公建筑,作为一种建筑门类,在当今中国的建 2理性(科学)和浪漫(诗学)并重的设计 造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这种现象正迅速地改变 着城市的功能与形态特征.办公建筑可能是20世 策略 纪甚至21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类型,正如工厂在19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采编大楼的建筑设计,在设 世纪初是工业化的象征一样,办公建筑是当前后工 计过程中采用了理想主义、“科学”与浪漫主义或 业时代的象征.只要看一下纽约、伦敦、法兰克福的 “诗学”并重的,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设计策略. 中央商务区就会发现,那里熠熠闪光的办公楼使其 该大楼的总建筑规模为6.5万m2 主要功能是 他建筑显得相形见绌.这些全球闻名的城市天 以浙江日报为龙头的纸质传媒和以网络传媒等多种 际线的主宰不再是那些作为社会对上帝和国家尊重 传媒平台的采编与办公场所.见图1. 的象征的教堂和宫殿,而是反映现代公司实力的高 2.1理性布局 层商业办公建筑13-. 作为一个镶嵌式的老城区扩建项目,设计师试 城市里办公建筑唯一明确的建造结果掩饰不住 图寻找出新老营造之间的一个平衡点,以使自身在 建筑设计创作过程中,理论指导实践的复杂性与矛 总建造规模为11.6万m2的大院中和谐共生.因 盾性.当代中国建筑师,清晰地面对着同一事件的 此,设计在努力营造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闻 两面:一是坚定而快速的营建;一是犹豫而纷杂的建 采编办公场所,重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作为传媒龙 筑理论.很多时候,建筑师们只能回归到一种本源 头机构的新时代特质的同时,友好地处理了与老新 的思考状态,或说以人为本,从构成历史上建筑理论 闻大楼的空间图底关系,与原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城市轨夏变通 2014年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基地“绿色”综合 建筑设计的技术要点 严兰徐正良梁正张申亮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200125,上海∥第一作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摘要以城市轨道交通现代有轨电车车辆基地建筑物为耗、环保运营. 平台,建设车辆基地“绿色”综含建筑物智体化管理系统,兼 苏州市有关部门要求在苏州市高新区现代有轨 各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 电车线路及其车辆基地建设中按“绿色”建筑标准 集系统、服务、管理优化组合成智能一体化的绿色管理系统, 设计. 可大大减少人力资源的配备、减少城市严重污染源的问题, (1)苏州市高新区现代有轨电车公司要求:建 实现了绿色的节能及环保.并且,对车辆基地的工作人员提 设智能化“绿色”管理系统,并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 供了安全、高效、便捷、健康的环保工作环境. 部提出的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关键词有轨电车;车辆基地;建筑设计;环境保护 (2)对规划部门要求:体现建筑标志性(科技、 中图分类号TU201.5:U482.1 人文、交通)、高起点;注重有轨电车线路与景观大道 的视觉需求;在建设规模方面,力争做到节地、节能、 Design Technology of“Green'"Integrated Building for Modern 节水、节材;将车辆段内,建筑物内的混合变电所设 Tram Depot 置于地下;预留考虑建筑综合楼用地,便于今后商业 Yan Lan Xu Zhengliang Liang Zheng Zhang Shenlia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modern tram depot 开发利用.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3)对消防部门要求:除检修库及停车库外按 system is discussed including information system building 照一类高层建筑考虑;检修库及停车库按丁类厂房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public security system etc. to 考虑. form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service intelligent and opti-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按甲类建 mum management.This system will greatly reduce human 筑设计.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serious urban pollution and finally 设计单位在设计苏州现代有轨电车车辆基地 achieve the goal of en...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