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4月 ( 第 142 页)

第3卷第3期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Vol.3No.3 2011年9月 Joumal ol Infomation Tectnelogy in Chl Enginearng and Sep.2011 建筑设计工作方法的新变革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思考与应用 吴凡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518054)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将是建筑行业内新的一场技术革命,本文重点分析了BIM在建筑设计领城的 优势和应用,探讨其对建筑设计品质和效率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461(2011)03-0053-04 1引言 2BIM辅助设计构思 《理解建筑(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一书 2.1在构思前期对设计信息与设计条件的整理 中描述到,“在西欧中世纪,有关建筑的规划、 分析 设计和建造工作都由一人负责,他规划、管理和执 在概念构思的前期,设计师面临着来自项目场 行着业主的项目.到了后来,这个角色逐渐演变成 地的,气象气候的,规划条件等大量的设计信息. 了建筑师.”建筑师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并监督着 这些信息的分析与整理对于建筑师来说是非 项目建造的全过程.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建筑设计 常有价值的. 中,建筑师更加需要综合科学、美学、技术及社会、 设计师可利用BIM平台结合GIS及相关的分 文化等不同方面的信息. 析软件对设计条件的判断、整理、分析,使设计师能 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建筑设计正发生着一个 在这些信息中找到关注的焦点,充分利用各种已知 质的飞跃,其一建筑师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思维和 条件,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就可以朝着最有效的方向 推导得到传统方法无法得到的成果,极大的拓展了 努力并作出适当的决定,从而避免潜在的失误. 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其二设计信息的集成化,改进 (图1) 了设计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 量.三维虚拟模型(在三维空间使用参数信息 定义物体属性智能三维模型及文档)的发展最 终产生了建筑信息模型BIM. BIM通过数字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 虚拟建筑,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提供了一个 统一的、完整一致的、逻辑关联的建筑信 息库. 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按 照对设计信息的处理方式,可分为辅助设计构 思、辅助设计表达及实现两个阶段. 图1设计条件的管理(图片来源:Affinity) 【作者简介】吴凡(1981-),男,建筑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数字化建筑设计. 54 BIM技术专辑 2.2从二维平面设计到三维空间设计 3BIM辅助设计的表达及实现 在计算机三维技术出现之前,建筑师只能依靠 透视草图或实体模型研究三维空间.这些工具有 在制造业(电子、航空、船舶)等行业中...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UFC3-440-04N 16 January 2004 UNIFIED FACILITIES CRITERIA (UFC) DESIGN:SOLAR HEATING OF BUILDINGS AND DOMESTIC HOT WATER DEPARTMENT DEFENS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PPROVED FOR PUBLIC RELEASE;DISTRIBUTION UNLIMITED UFC3-440-04N 16 January 2004 UNIFIED FACILITIES CRITERIA(UFC) DESIGN:SOLAR HEATING OF BUILDINGS AND DOMESTIC HOT WATER Any copyrighted material included in this UFC is identified at its point of use. Use of the copyrighted material apart from this UFC must have the permission of the copyright holder. U.S.ARMY CORPS OF ENGINEERS NAVAL FACILITIES ENGINEERING COMMAND(Preparing Activity) AIR FORCE CIVIL ENGINEERING SUPPORT AGENCY Record of Changes (changes indicated by 11.../1/) Change No. Date Location UFC3-440-04N 16 January 2004 FOREWORD The Unified Facilities Criteria(UFC)system is prescribed by MIL-STD 3007 and provides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sustainment restoration and modernization criteria and applies to the Military Departments the Defense Agencies and the DoD Field Activ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USD(AT&L)Memorandum dated 29 May 2002.UFC will be used for all DoD projects and work for other customers where appropriate. UFC are living documents and will be perio...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A 20 26 TE 谭多 山面 肆200.5.1 T 00.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安微建筑 2014年第4期(总198期)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 The Study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Elementary Course of Architetural Design —以环艺专业为例 -—Take Environment Art Design Curricula as an Example 陈琳1,谢亚新2 (1.三亚学院艺术学院,海南三亚572000;2.郑州大学国际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通过对传统建筑设计初步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思考,提出 结构与材料认知 屋面及支撑结构 地城性、空间性、实践性作为教学理念的重构,通过对三亚学院环艺专 业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体系的介绍,提出一些改革思路、内容与解决方 空间认知 屋面及支撑结构 建筑设计两论 法. 人的行为与尺皮 建筑测绘 关键词:教学改革;地域性;空间性;实践性 基本空间单元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默标识码:A 场地与环境 建筑先例分析 文章编号:1007-7359(2014)04-0051-03 小品建筑设计 空间意识 量面及支结构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地域环境意识 贯穿所有练习 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是密切相关、相互交叉、相互渗 团队协作意识 建筑测绘宿舍改造 透的学科关系.环境艺术设计从宏观来讲是以建筑设计为母体 建筑设计初步教 建筑设计能力 小品建筑设计 向室内和室外两个空间方向发展,形成与建筑设计相关的模糊 创新意识 贯穿所有练习 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于一体的大专业概念.这就 工程经济意识 面及支撑结构 要求环艺设计者具备一定的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 学 小品设计建筑 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引入建筑学类的课程是不可 口 缺少的环节.而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作为建筑学最重要的专业基 建筑识图与绘图 建筑抄会与测绘 教学研究 础课程之一,是从基础训练向专业设计过渡的纽带,其重要性 建筑技能训练 草图能力 徒手线条训练 已获得一致公认.很多建筑类高校都对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 表现技法 建筑国临车 学进行了相关的改革与实践,但对于环艺专业来说,由于师资、 水彩谊果 生源、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性,直接的拿来主义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何走出一条适合环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筑初步课程 初看建筑,建筑抄测 图面表达 宿舍改造设计 教学体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模型表达 面及支撑结构 建筑设计表达 宿舍改造设计 2教学理念重构 书面表达 初看建筑、宿舍 改造小品设计 传统“初步”课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建筑概论、设计方 语言表达 贯穿所有练习 法入门、线条练习、水墨渲染、建筑画临摹、建筑施工图抄绘等. 从临摹提高到创造,但该教学模式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表达技能 计算机表达 CAD.3Dms.等 为主,在内容安排上与...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第3卷第4期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Vol.3 No.4 2011年12月 Joumal ol informetian Technology in Chvil Enginoering and Dec.2011 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系统 刘峰谷芬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190) 【摘要】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系统以建筑设计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电子信息化技术为平台,以项目管理为主 线,在实践中得以应用,收效显著.本文从本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构成、系统主要功能等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重点介绍项目管理系统功能. 【关键词】设计研究;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管理;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TU201.2;F27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461(2011)04-0107-05 1引言 1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 建筑设计企业管理网络系统是支撑建筑设计 近年来,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在科技创新和可持 企业各项工作和管理输出的平台,其主要操作界面 续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信 息化带动勘察设计现代化,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 充分考虑了展现企业风貌的需要.该系统设计主 要包括: 适应市场经济的步伐和现代企业需要,更好地与国 内外同行同台竞技,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利用先 1.1项目管理模块 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在重视技术力量的同时,强 建筑设计企业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 化各个设计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开发了一套高效运 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设计方本身的 转的项目管理系统,形成了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的电 利益,是整个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核心.其 子化信息平台. 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设计的成本目标、设计的进度目 该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内部项目控制,实 标和设计的质量目标,以及项目的投资目标.项目的 施流程化管理,使经营管理层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控 投资目标能否实现与设计工作密切相关. 设计项目的各项管理数据,为动态实时的项目生产 1.2质量管理模块 管控、成本控制、合同履约等方面的工作发挥了积 技术部运用此模块的程序和表单,与ISO9001 极的作用.尤为突出的是该信息化办公系统中所 质量体系相对接.实现贯标文件常态化管理,确保 包含的成本预警(报警)模块、成本把控模块、工程 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质量管控(图1). 成本支出公开透明查询模块等,为提高项目成本的 1.3综合办公模块 精细化管理立下汗马功劳. 建筑设计企业办公室发布公告和信息的平台, 目前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系统通过两年上 企业新闻的窗口. 线运行,各方面反馈良好.本文将从信息管理系统 1.4档案管理模块 的系统构成、系统主要功能、应用实例和管理效能 相关部门对各类技术、行政、财务档案进行归 等四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项目管理系统 类管理的信息平台,使所有资料有据可查,确保档...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R Studio HR工作室 通过明确岗位的初级、中级、高级序列,可以形成多渠道的员工职业生涯 3.以定员和岗级为抓手,着力解决结构性缺员问题 发展通道.横向上可根据企业岗位标准及岗位工作性质,划分不同的职 通过岗位标准的设立,可以体现企业的政策导向型,对于某些条件较 系,如:管理职系、工程技术职系、技能职系.纵向上根据各岗位的岗位价 为艰苦的生产一线岗位,通过在岗级标准上体现倾斜性,充分发挥薪酬分 值,对不同的职系设计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如管理职系可形成专责、副 配的导向作用,引导员工向生产一线岗位流动,逐步解决公司人力资源结 主任、主任的纵向管理发展通道,从而形成网状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构失衡的矛盾. 对员工而言,通过不同序列岗位上岗条件的确定,可以让员工了解自 岗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只有基础打牢了,各项人力资 身的职业发展通道,使员工认知自身与岗位要求的差距,不断提升员工的 源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开展.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同时一 生产技能、业务水平,获得岗位晋升机会,明确了学习成长的方向和目标. 定不要忘了基础岗位管理工作的奔实.HM 建筑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设计和创新研究 高建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设计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管 三、绩效落实板块 理,而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最核心部分是绩效管理,任何一项人力 1 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标准 资源管理活动都与绩效管理有密切关联,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活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可行的、全局性、长远的、逐层汇总上来的绩效目 动的重要手段. 标,由于员工及部门的局限性,会更重视短期的、部门化的目标.因此,要 关键词:建筑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短期服从长远、部门服从全局,以本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标准,对企业绩效 目标进行修正. 一、建筑设计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以逐层落实到员工为目标 第一,建筑设计企业具有人才密集,专业技术强,业务鲜明的特点.其 修正后的企业绩效目标,必须逐层返还落实到各部门和员工,员工对 绩效管理存在的间题在于:首先,该行业的单位大多数由事业单位改制为 个人绩效目标负责,部门领导对部门绩效目标负责,以确保人力资源绩效 公司,原有的各项服务功能在逐渐演变为业务单元,部分绩效管理制度在 管理目标的实现. 变革中.创新多元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待建立.其次,各业务部门处于不同的 四、绩效评估板块 发展阶段,市场占有率不同,专业设计业务特长不同以及发展潜力不同导 1.建立合理可行的绩效评估体系 致发展不平衡,导致绩效目标也各异,在绩效考核时不能按照统一KPI指 (1)选取科学的评价标准.绩效管理评价标准的选取,关系到人力资 标进行考核.最后,各业务部门多以“产值”指标作为主要的指标,员工追 源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价,关系到客户要求的实现程度和企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据花花等: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探析 141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探析 琚花花,马俊 (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以黄淮学院艺术楼工程建筑设计为例,从总体布局、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构造细部,均贯穿运用建 筑节能的创作思想,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6864(2012)06-0141-02 黄淮学院艺术楼工程,位于学院中区,东临校内水体, 南临校园绿地,前后均有建成交通干道,总建筑面积 9560m2 主体四层,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本、有机组合”的 指导思想,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创造激发人体智力 活动的工作环境,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规划设计将整体用地划分为三个区:服务区、教学区、研发 及学术交流中心区. 1建筑设计构思 前期构思:豫南驻马店地区属于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 所以建筑的朝向、通风和保暖显得极为重要.从创作构思 图2中庭顶部遮阳板图 开始即确立明确的建筑节能创作思路,带着明确的绿色生 态建筑节能策略,把建筑节能贯穿其中. 过遮光板进人建筑内部空间,从而达到自然采光;同时,遮 2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生态节能措施 光板将直射阳光反射出去,达到夏季自然降温,见图3. (1)总体布局.在总平面设计中强调空间序列,主要建 形反光板 筑布置采用南北朝向,使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得到良好的循 将人射的自然 环.减少了空调、照明等设备的使用时间,节约了能源. (2)建筑形体组合.在建筑设计的主要功能块空间 形式组合中,设置“中庭”,达到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创 造室内与室外、,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共享空间,见图1. 图1通风措施示意图 在建筑中设置中庭,一方面增加高透光率,使建筑尽量 自然采光,通过太阳的短波热辐射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内部 图3中庭遮阳反光板构造图 升温,节省了大量的能耗.;一方面“拔风”,根据气流在高 低处压力不同的原理,使空气产生从较低的开口处流向较 通过对建筑南北向表皮的差异设计,达到冬暖夏凉的 高开口处的排风效应,同时又从外部吸入空气,使建筑降 效果,见图4.在艺术楼南向设计大面积玻璃幕墙遮阳设 温,如此的空气流动形成自然风.这两种效应对中庭进行 施,北向设计小窗洞.南向遮阳板夏季降低制冷能耗,冬季 合理的采暖和降温,节能并增加建筑舒适度. 降低采暖能耗;而北向小窗洞阻止部分热量损失.同理,在 (3)建筑构造细部.玻璃中庭的顶部设置遮阳板,减 建筑西向,表皮设计为双层玻璃幕墙.达到夏季降温,冬季 少太阳直接辐射,充分节省建筑在夏季的空气降温能耗. 保暖,减少建筑能耗的效果.见图5双层玻璃幕墙图. 见图2中庭顶部遮阳板图. 3结语 在中庭顶部设计带倾斜角度的弧形遮光板.漫射光通 黄淮学院艺术楼工程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13年第10卷第2期 深圳土木与建筑 VOL.10NO.22013 建筑设计中容易造成外墙漏水隐患的构造做法及选材 张民苑,邓天宁1 (广州市鲁班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列举目前建筑设计中在外墙、窗、幕墙等容易导致漏水的错误构造和常见不良做法,用防水补漏、补强专业长 期积累的经验教训,论述建筑设计中不良习惯和构造做法:①这些构造做法的弊端或错误剖析.②这些构造做法会造成日 后有什么漏水的情况及隐患.③怎么改进这些做法和正确的构造. [关键词]构造做法;隐患;改进措施;聚合物砂浆;外墙;设计 目前全国沿海地区建筑渗漏开裂的质量投诉 ③窗框与梁底接缝. 最多的部位是外墙,占总投诉量的60~70%,而且 1.1.2改进措施及正确方法:此种渗漏可以从建筑物 外墙漏水影响的住户数量最大,影响稳定团结的危 的外型进行改进而避免. 害性也最高.外墙漏水根治的可能性最低,造成现 在外墙漏水的很大部分原因是设计错误而致.并且 ①外墙窗增加窗楣(如图二).②窗外边缘比外墙 这些错误是系统性的,不可挽救的.下面就根据笔 完成面凹入宽度≥100mm 并设滴水线(如图三). 者二十多年的补漏防水经验总结出以下外墙常见 饰面层 防水层 的错误做法,并提出改进方法. 找平房 外墙结构层 1外墙常见错误设计做法渗漏原因分及改进 室外 措施 ③6 室内 1.1平外墙饰面的外墙窗:此类设计的外墙100%漏 窗 水,并且很难医治这种渗漏,广州市某五星级酒店 图1 图2 二楼封闭式阳台就是最经典的案例. 1.2外墙预制装饰线条:这种预制外墙饰线的设计 1.1.1渗漏原因或错误分析:外墙饰面层完成面与窗 在别墅和小高层很普遍,引起漏水的几率为70%以 外缘平,没有设置滴水线,建筑师追求外观效果, 上,台山某大型小区的阳台门窗饰线就是这种案例. 而忽略了滴水线的实际作用.雨水会透过外墙饰面 1.2.1渗漏原因或错误分析:设计者照搬欧陆的设计, 层背后的粘结层空隙在窗框周边的后路渗漏入室 但外墙凹凸线条为提高建房效率变成轻质空心预 内,日后维修困难. 制安装上墙.外墙空心或GRC预制装饰线在外墙批 根据外墙构造可以分析出外墙渗漏的水路主 荡或饰面层前安装在结构层上,然后再用批荡层、 要有以下几个: 饰面层甚至保温层包含着它.导致饰线部位及周边 ①室内生活用水透过墙身与楼板的交接缝从 的墙体渗漏、发霉.原因是水从饰面砖层的粘结层 外墙反渗到下层室内; (砂浆)的空隙中(或在保温层的空隙中)抄后路 ②外墙的雨水会透过不饱满的外墙饰面砖砖 渗至结构层(如砖砌体).另因饰条空心,所以内 缝渗到室内; 存很多水,排不走,慢渗至墙身.另这些积水也将 预制饰线泡坏. 张民苑,助理工程师,广州市鲁班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E-mail:chgzlb@vip.163. 28 2013年第10卷第2期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17年3月1日 现代电子技术 Mar. 2017 第40卷第5期 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 Vol. 40 No. 5 doi: 10.16652/j.issn.1004-373x.2017.05.045 建筑设计中太阳能小屋光伏电池铺设方案研究 吴孟桃',郑现菊 (1.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株洲412007;2.郑州财经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为解决光伏建筑中光伏电池铺设问题,考虑到太阳光的直射、反射和散射等三种辐射,建立了倾斜面上太阳辐射 总量的计算模型。

合理地选择铺设材料,对给定小屋的铺设影式作了分析与模拟,选取光伏电池的最优安装方式。

分析光伏 电池的类型和逆变器的连接方式,计算得到投资成本与收益。

以最优销设方案为基础设计太阳能光电小屋模型,达到节能目的。

关键词:太阳能小屋;光伏电池;建筑设计;销设方案;光伏建筑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N911-34;TU1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7)05-0178-05 Study on photovoltaiccell layingscheme of solar house in architecture design WU Mengtao', ZHENG Xianjua (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logy。

Zhuzhu 412007, China: 2. Schol ofCGivil Engineeing Zhnzhu ltite of Fnne ad Eeics,Zhnu 45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hotovoltaie cells laying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photovoltaic building, a caleulation model of the solar radiation amount of the tilted surface was constructe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direct, refleted and seattered solar ra- diation. The laying material is seleted reasonably to analyze and simulate the laying form of the specific house, so as to choose the optimal inslalltion method of the photovoltaie cell. The type of the photovoltaie cell and connection way of the inverter are analyzed to caleulate the investment cost and benefit. On the basis of the optimal laying scheme, a model of the solar photovoltaic house was designed to save the energy. Keywords: solar house; photovoltaic cell; architeeture design; laying scheme; BIPV 筑物所处的地理纬度、地区的气候与气象条件、安装部 0引言 位及方式(贴附或架空)等。

因此,笔者对文献[5]提出 随着我国“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倡导,太阳能 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考虑贴附安装和架空安装两种安 作为经济环保的能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 装方式,对太阳能小屋的外表面进行铺设,并按照一定 专家估计,本世纪中叶可再生能源将占世界电力市场的 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小屋外形图。

60%,燃料市场的40%,“太阳能经济”将成为全球能源 结构的主流方向之一"。

当今太阳能科技发展的两大趋 1铺设前应考虑的问题 势是:一是光与电的结合;二是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

首先需要考虑太阳辐射强度,这直接影响光伏电池 在建筑设计中,光伏电池适配下太阳能小屋的设计已成 板发电的强弱。

如图1所示,太阳辐射主要与所处经纬 为当下热点话题,国家对太阳能光电建筑的支持也推动 度及气候类型相关,而本文研究的山西省大同市正位于 了新型建筑设计的发展。

全球太阳能充裕范围内,满足研究的基本条件。

注意 在设计太阳能小屋时,需在建筑物外表面(屋顶及 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oi:10.3969/j.issn.1671-9107.2016.09.008 城市与建筑 建筑符号学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Semiotics in Kindergarten Architectural Design 罗丽娟 (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45) 摘要:基于建筑符号学的定义及基础理论,对幼儿园建筑设计中建筑符号所涉及的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从几何符号、色彩符号、空间符号、场所 特号等方面来简析建筑符号学在幼儿园建范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特号学;几何符号;色彩符号;空间符号;场所将号 中图分类号:TU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07(2016)09-0008-03 Abstract: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basic theories of architectural semiotics issues involved in architectural semiotics in kindergarten architectural de- sign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The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semiotics in kindergarten architectural design are briefly analyzed from aspects of geo- metric symbols color symbols space symbols place symbols and so forth. Keywords:architectural semiotics;geometric symbols;color symbols;space symbols;place symbols 个层次,即造型、赋义、传达.这三个层次与莫里斯符号体系 0引言 中符构学、符义学和符用学的内容相吻合.因此本文的研究也 采用莫里斯符号学理论体系对幼儿园建筑设计过程进行解 建筑符号学指在符号学意义上,建筑的外观、材料、用途 析. 等都从各自的使用功能中抽象出来,获得非建筑学的文化意 1.1幼儿园建筑设计中的符号学原理 义,从而形成一个类似语言符号系统的意指系统.建筑元素依 在幼儿园这种建筑类型中,我们不仅要分析建筑本身为 照意义生成的规则相互组合,向人们传递视觉信息.符号学在 我们带来的感受,更应关注使用者与授用者对建筑功能的需 建筑设计中经常会以不同方式展现出其特质,这种特质或模 求.这里所提到的使用者是指学前儿童,即2~7岁之间的儿童. 糊、或隐晦、或直接、或张扬,但是都会给人留下特定的印象. 投用者是指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成年人.不同于0~2岁婴儿时期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都市快轨交通第23卷第3期2010年6月 《快轨论坛 doi:10.3969/j.issn.1672-6073.2010.03.007 广州轨道交通厦滘车辆段 上盖建筑设计理念及实践 何坚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010) 摘要在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厦溶车辆段设计 中,基于现代城市设计理念,首创城市公共空间由绿化 斜坡过渡到车辆段上盖“交通主题公园”的设计构思, 整合了功能分区,打破了车辆段传统沉闷的工业厂房 形象,具有鲜明的现代建筑形象特征. 关键词车辆段主题公园上盖广州市轨道交通 中图分类号U292.2文献标志码A 车段 文章编号1672-6073(2010)03-0037-04 大石 1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呈Y字形走向,主线北起 广州东站,南到番禺广场;支线北起天河客运站,在体 图!厦车辆段位置示意图 育西路与主线汇合.线路全长36.33km 全部为地下 根据工艺设计要求车辆段内共设房屋18座(见图 线路,设18座车站.全线设1座控制指挥中心、1座车 2) 分别为综合楼5座、材料总库1座、运用库1座(含 辆段、2座主变电站. 停车列检棚、季检/双周检库等)、检修主厂房1座(含 厦滘车辆段及综合基地(以下简称厦滘车辆段)位 吹扫除尘库、油漆库、大架修库、定修/临修库、定修/ 于广州市南部的番禺区沙滘岛中部,处在广州市新城 锥轮库、静调库、工程车库及辅助检修车间等)、运转 市中轴线的南节点上(见图1),北面为珠江,南面为迎 办公楼1座、调机及轨道车库1座、洗车机棚及控制 宾大道、三枝香水道,西面有新光快线,东面有华南快 室1座、蓄电池间1间、门卫室3间、压缩空气站1 速干线.3号线正线由北向南从沙滘岛的中部穿过,并 间、污水处理站1间、出洞线泵房1间,总建筑面积 在迎宾路北侧设置厦活车站.车辆段位于3号线东 9.33万m2.为满足道路规划的要求,在车辆段中部设 侧,北为沥滘站,南为大石站,其中大石站为小交路折 1条市政公路隧道,从东西方向贯穿车辆段,预留连接 返站. 未来的市政规划路.车辆段的设计规模及主要技术经 厦滘车辆段工程定位为大架修段,承担3号线列 济指标见表1. 车大架修及以下修程的检修任务和列车的运用任务, 是3号线车辆及各系统的运用、检修和后勤保障基地, 对保障3号线的运营具有重要作用. 收稿日期:2010-04-30 作者简介:何坚,男,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主要 从事建筑、规划及装修设计与研究,hejian@dtsjy. 图2厦滘车辆段工艺平面图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37 都市快轨交通第23卷第3期2010年6月 2车辆段上盖设计方案——交通主题公园 思(见图3),并将这种设计思想贯穿到车辆段上盖方 车辆段上盖方案的设计出发点是:将车辆段工业 案设计的各个方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第20卷第2期 建筑结构学报 1999年4月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议 傅学怡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518060) 【提要】本文根据工程实践和理论试验研究分析的成果,分析总结了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 这一复杂的、不利抗展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正确设计概念、方法、构造做法,给出了转换梁适宜剪压比 计算控制、转换桁架节点抗剪强度计算及转换结构配筋构造等新内容,供实际工程应用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 1定义及设计原则 因建筑功能需要,下部大空间,上部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而通过水平转 换结构与下部部分竖向构件连接构成的高层建筑结构为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典型带转换 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剖面如图1、2所示. 小柱网框架 O0000口口口0U0900 000口00000900000 上部剪力墙 转换层 转换层 大柱网框架 大柱网框架 图1 图2 转换结构一般可归纳为五种基本型式:梁、桁架、空腹桁架、箱形梁、厚板,如图3-图7所 示.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是一受力复杂不利抗震的高层建筑结构,在9度抗震设防地区不 宜采用,结构设计需遵循的原则是: 编者注:本文是作者参加编写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高层建筑结构构造手册”中由作者主写的“转换层” 一章内容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由于规程和手册尚未问世,现将该文刊出,以供读者参考. 28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 图3梁图4桁架图5空腹桁架图6箱形梁 图7厚板 (1)减少转换布置转换层上下主体竖向结构时,要注意尽可能多的布置成上下主体竖向 结构连续贯通,尤其是在核心筒框架结构中,核心筒宜尽量予以上下贯通. (2)传力直接布置转换层上下主体竖向结构时,要注意尽可能使水平转换结构传力直 接,尽量避免多级复杂转换,更应尽量避免传力复杂、抗震不利、质量大、耗材多、不经济不合理 的厚板转换. (3)强化下部、弱化上部为保证下部大空间整体结构有适宜的刚度、强度、延性和抗震能 力,应尽量强化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刚度,弱化转换层上部主体结构刚度,使转换层上下部主 体结构的刚度及变形特征尽量接近. 抗展设计时,宜控制转换层上下部主体结构总剪切刚度之比满足式(1)要求: G.A./h ≤2 G A /hy (1) 式中 ∑GA/h—转换层上i楼层主体竖向结构总剪切刚度; ∑GA/h—转换层下j楼层主体竖向结构总剪切刚度; G、G一j层主体竖向结构材料剪切模量; A、A一、j层主体竖向结构计算方向截面抗剪有效面积,其中,框架柱截面 抗剪有效面积,取其全截面面积的12%计; h、h一ij层层高. 对于下部核心简框架、上部剪力墙的带转换层高层商住楼结构,应强化下部核心筒,如加 大筒体尺寸、加厚简壁厚度、加高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浙江建筑,第31卷,第10期,2014年10月 Zhejiang Construction Vol.31 No.10 Oct.2014 山区景观建筑设计 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浙江材料及化工技术研究基地为例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for the Mountain Area-Take Zhejiang Materials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Base belonged to the Changchun Applied Chemistry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s an Example 潘波涌 PAN Boyong (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51) 摘要:山区建筑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地形高差起伏大以及山区特有的气候等特点,给建筑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此, 首先分析了山区建筑的现状,然后对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浙江材料及化工技术研究基地工程这个典型的山区建筑进行了 从构思到设计的详细闸述,突出了门型建筑及坡型屋顶等设计亮点.可以为类似山区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区建筑;建筑设计:门型主楼 中图分类号:TU201.1;TU244 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14)10-0004-04 1概述 史和独特的文化,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本文结 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浙江材料及化工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其中山区占国土面积 研究基地对此进行探讨. 的2/3以上.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的今 天,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动影响了 2山区建筑设计现状 山区建设发展的脚步,建筑设计越来越多地需要面 山区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它涉 对山区的复杂情况.由于地形条件错综复杂,山区 及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及工程技 建筑地面高程差异较大,对于建筑设计提出了不少 术等学科的内容.我国山区建筑设计体现了两 更高更新的要求2-4. 个“美”. 当今的世界建筑形式风格多样,我们可以总结 一是山区天然之美.山区形态各异,有的高大 出一系列标志性的建筑及其代表性人物;建筑思 险峻,有的透迤婉转,结合各自特有的林木花草、地 潮与运动也难以尽数.其间可有相类似的风格门 质地貌等构成了不同风格的山区特有景色,无不体 类,也不乏相形而悖的观念斗争;然而适合中国 现出自然之美,在山区建筑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这 国情的山区建筑风格并不多见. 些自然之美. 选择合理的建筑形式,充分利用山地的地质和 二是人为设计之美.在不破坏自然之美的前提 地形条件,使建筑设计有利于改善山区居住环境,有 下,营造的人造美景成为自然美景的有益补充和诠释, 利于保持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第38卷第2期 建筑技术开发 Vol.38 No.2 2011年2月 Building Technique Development Feb.2011 居住建筑设计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 化的系统与构造方案选择 王若竹钱永梅田伟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长春130021) [摘要]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主要研究居住建筑设计中,不同情况下如何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的一体化的系 统和构造方案的选择,为太阳能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其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 作用. [关键词]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器;一体化;系统;构造方案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3X(2011)02-0039-04 SELECTING ABOUT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HE INTEGRAL COMBINATION SOLAR WATER HEATER AND BUILDING IN THE RESIDENT BUILDING DESIGN Wang Ruo-zhu Qian Yong-mei Tai Wei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al project the paper mainly researches in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how to selecting the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he integral bination solar water heater and building at the different cases.The results will put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pplying solar energy in the resident building design and promote the extensive apply of them. Keywords resident building:solar water heater:the integral bination;design technology system;construction scheme 1概述 以及构造方案与系统选择,是建筑师对太阳能热水系统所做 我国的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的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70 的二次产品设计和加工,是实现“一体化”的关键步骤.内 年代末期,一直以来,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创造的低能耗高舒 容包括安装部位选择和构造方案设计,既要考虑到保证太阳 适度的健康居住环境,不仅让住户家庭生活得更自然更环 能热水器的工作效率,又要与住宅的结构、使用功能以及美 保,而且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建筑设计山地建筑设计的认知与实践 Cognition and Practice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Mountainous Region 李矮宓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50 摘要:以黄山悦榕庄建筑设计为实例,分析了山地建筑的特征、山地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关系,同时对该项目的设计作 出了详细阐述.通过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分析,依据现代工程技术,借鉴传统元素,使该工程既有浓厚的地域特 色,又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山地建筑. 关键词:黄山悦榕庄山地建筑环境设计配套设施排水 中图分类号:TU20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1001(2012)08-0833-03 山地是与平地相对的一种地表形态.山地建筑是历史及轮廓线上常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大体反映了山体 悠久的建筑形态,与平地建筑共同构成了人类主要的建筑的大致形态.山体、山势层次的变化与山体轮廓线的趣味性 活动.然而,山地建筑因其所处自然环境复杂多变的特殊 常对山地建筑起到衬托作用.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出 性,制约并限制着人类建筑活动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进程. 发的山地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与山形地势相呼应,在 山地建筑依托的环境与平地建筑截然不同,因地制宜 自然山林中常表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顺应地形起伏,以求 地利用建筑周边环境的山形地貌,尽量与山地地形的起伏 与自然环境有机契合(图1). 变化协调一致,保持自然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不遭到破 坏,使建筑触入其所处环境并成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创 造山地建筑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极富特色的形态特征. 1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 建筑形态是建筑实体物质与建筑空间组织的统一,各 种不同的建筑类型有不同的建筑形态特征,山地建筑的形 态特征源自于山地建筑赖以存在的山地环境.山地地形复 图1中国传统山地建筑追求与自然的契合 杂多变,山地的坡度、山位、山势及地表自然肌理等是构成 山体形态的主要因素,对山地建筑与山体地表的结合形式、 山地建筑环境设计必须对山地建筑的生态合理性有足 形体表现和空间形态的作用各不相同.根据建筑底面与山 够的重视.组成山地景观的实体物质依据其内在联系形成 体地表定位关系的不同,山地建筑可分为地下式、地表式和 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员有联系的生态系统.为保 架空式三种类型. 护山地环境原有地形与植被,山地建筑布局应紧凑、有序、 集中,尽可能减少建筑占地面积,保留自然地带,以维护地 2山地建筑与生态环境设计的关系 表环境的原生性. 山地地形有着独特的地景,其整体气势与涉及范围往 山地与平地环境景观视觉最大的差异是山地地表的三 往是人为环境不能比拟的.山地建筑与其所处的山地自然维特征明显.在山地环境中,建筑常与自然景观同时进入人 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们视线,构成丰富的视觉界面,观景的视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学龙兔 w. xoctutu. 2015,25(4) 闻莉襄冷地区大型煤气化装置建筑设计要点 9 寒冷地区大型煤气化装置建筑设计要点 闻莉’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400 摘要根据西北和东北地区寒冷气候特点,从工艺生产物料介质特性入手,对各工段建筑特征逐个进行 分析,给出防火分区、防爆计算、疏散设计等设计要点。

关键词煤化工寒冷地区水煤浆气化装置防火泄爆 近几年,煤炭的综合利用以及煤化工受到广 框架,在最初的布置中7台气化炉一字排开的情况 泛关注,煤制油、煤制烯烃等趋向大型化。

下,气化框架厂房总长度已达到122m,跨度达到 内蒙中部、陕西、山西几省交界地区因有大 48m,渣水处理厂房的长度更达到190m。

量的优质煤资源而深受国内大型企业的青睐,在 2建筑专业参与初期设备布置的重要性 当地投资建厂。

同时在东北和西北其它省份,如 黑龙江、吉林、新疆、宁夏等地区也不断有煤化 针对某些工段建筑物封闭、大型的特点,从 工项目在投资兴建。

建筑防火设计的原则来说,必须控制厂房的规模, 才能达到控制火灾危险发生及危害程度的目的。

1严寒地区煤气化厂房特点 如达到一定规模,必须对整个厂房的建筑面积按 对于以煤为原料的高能耗化工项目,国家制 防火分区要求进行一定的分割。

况且,对于庞大 定了相应的限制政策,不达到一定的规模、没有 建筑物来讲,其进深和面宽过大,不利于泄爆, 相应的深加工产品一般不予批准。

因此,在近年 尤其在2006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 的煤化工项目中均以大型化、多产品为特点。

《建规》)出台后,泄爆计算方法与以往有很大不 鉴于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的生产具有一定的 同,对于煤气化厂房内危险介质为氢气和一氧化 特殊性,北方地区一到寒冷的冬季,若不设置全 碳气体的情况,如按氢气取值,则其泄压比值为 封闭采暖厂房,气化炉开停车的频率很高时,易 各类中最大的0.25,如不控制建筑规模,无法通 导致含固量很高的液体管线、塔器的塔釜积液部 过泄爆计算。

因此,对于危险性较高而规模又比 分结冰,影响工艺装置的正常生产和操作,从而 较大的气化框架和渣水处理框架两个甲乙类封闭 降低整个气化装置的操作弹性和全厂的生产连续 厂房,有进行建筑分割的必要性。

性、稳定性,甚至可能因此而造成非计划性的全 同时,从煤气化生产的特点看,也存在分割 厂停车。

因此,目前在国内西北和东北等严寒地 的可能性。

气化装置通常包括多台并联的气化炉, 区已建和在建的绝大多数气化装置(水煤浆加压 每台气化炉都配置有一套独立的渣水处理系统, 气化),对于“气头”三大工段一一煤浆制备、气 可以认为每套气化炉是单线操作,互不影响,因 化框架、渣水处理采用的多为封闭式厂房。

此从布置角度来讲,可以将同一气化装置的若干 随着目前煤化工项目的不断涌现,装置生产 台气化炉布置在气化框架的不同区域中,而不影 能力越来越大,由一般小型的2、3台气化炉,发响整个装置的操作。

渣水处理工段的多台闪蒸罐 展到后来的5台、7台气化炉,直至最近为8台气也为并联设置,其分割的可能性道理相同。

这样 化炉。

不仅气化炉数量增多,每台炉子的生产能就可以将每个气化框架和渣水处理框架的建筑规 力也越来越大,直径和高度更是不断增加。

相应模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从而达到在设计最 地,厂房规模也随之增大。

如西北某项目的气化初阶段控制火灾和爆炸危险的目的。

同时大幅降 *闻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

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联系电话:(022) 23407784, Email: ce = wli@ cntcc.cn
10 CHEMICALENGINEERINGDESIGN 化工设计2015,25(4) 低建筑内部被动防火、主动消防、通风等各项投3.3建筑防火设计定性 资。

西北某项目,在建筑专业的提议下,将气化 磨煤机厂房檐口高度一般在24m左右。

内部 框架和渣水处理两工段按基本平均的原则各分为 一层为磨煤机组基础,上部为磨煤机及其操作平 两个建筑物,其中单个气化框架厂房的总长度缩 台,按2006版《建规》第3.3.1条条文说明,及 减到63.5m,单个渣水处理框架厂房的长度缩减为 老版《建规》GB16-87中第3.2.1条条文说明: 91.6m。

每个框架厂房之间,按两个高层厂房的防 “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厂房内的局部生产操作平 火间距进行设计。

台,如炼钢厂房的加料平台,仍可算为单层厂 同样原因,煤浆制备主厂房的磨煤厂房也属 房。

”因此本厂房按单层工业厂房考虑。

大型厂房,其主要生产过程为通过磨煤机将碎煤 磨成一定粒径的煤粉与石灰石、研磨水、添加剂 煤储斗...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浙江建筑,第30卷,第7期,2013年7月 Zhejiang Construction Vol.30 No.7 Jul.2013 奉化市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建筑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on Trading Market of Agricultural and the Sideline Products in Fenghua 吴沁,陈春利,习雪莲2,李飞宇 WU Qin' CHEN Chunli' XI Xuelian? LI Feiyu' (1.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12;2.湖北省建筑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71; 3.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30) 滴要:以奉化市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为例,对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在建筑设计中须涉及的总体布局设计,建筑功能设计及建筑 立面设计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项目的特殊性,将建筑整体效果及功能要求与周边环境进行了有机的融合. 关键词: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筑设计;城市建设;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4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13)07-0008-02 奉化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宁波市区南面.东濒 象山港,南连宁海县,西接新昌县、嵊县和余姚市,北 与鄞县相交.自古有言“山多西南来、水多东北去”, 溪河盘旋,地形复杂.造就了平原、山地、湖泊及滩 涂、海洋等优厚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丰富.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业生产,推进城 市“菜篮子”工程形成.奉化市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位于 奉化市河头村,西、南两面环山,风景秀丽,北面为规划 中主题公园,东临西环路.地块分2期建设,总用地面 积为109007m2 总建筑面积47717m2.见图1. 图1总体鸟瞰图 1总体布局 通过反复研究任务书和多次的现场调研,认真 作为一个县级市的交易批发市场,它的建设发 分析了该地块的用地性质之后,作了如下的设计. 展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通,环环相扣,应表现 见图2. 出:多元化主权主体、复合化混业经营、专业化特色 (1)交通流线:由于东面是城市主干道,也是地 彰显、连锁化品牌扩张、综合化市场服务、电子化交 块唯一一个临街面,因此主次入口设在西环路上,便 易方式、地区化兼并重组等特色.因此整个地块分 于通行.地块内以18m环形道路为主干道,围绕于 为一次规划设计,二次建设投资,在保证当前市场需 每个市场,对于经营者卸货,小批发客户的购置,提 求的同时,对宏观再发展也统一规划. 供了很好的运输流线. 收稿日期:2013-0304 作者简介:吴沁(1980一),女,湖北武汉人,工程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第7期 吴沁等:奉化市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建筑设计 图2总平面图 (2)功能布局:分为交易区与办公区两部分. 其中市场分为蔬菜、水果、水产三大交易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学免兔ws xuetutu c0m 江苏建筑2015年第5期(总第171期) 复合体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春江新城地铁上盖物业为例 任洁,刘文辉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文章通过南京市春江新城地铁上盖物业工程项目设计实例,阐述在复合体建筑设计中,尤其是与城市轨道联系的 复合体工程设计中,如何体现地铁上益物业的特色,建立较为完善的平面交通和垂直交通体系,并完成与城市景观相呼应的 主题,塑造丰富多彩的现代都市生活空间,体现现代生活高效率、高品质、快节奏等的特点. [关键词]复合体建筑;地铁;上盖物业;整合;城市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JTU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270(2015)05-0001-04 Strategy Study of Complex Structure Design --Taking Metro's Cover Property of Chunjiang Xincheng as Example REN Jie LIU Wen-hui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09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built construction project above the "Chunjiang New Town"metro station in Nanjing as a real life case study this paper introduces various architectural interventions that could be adopted in mixed- use urban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ones that incorporate the city metro system in order to represent and acmodate the efficient high-quality and fast-paced modern metropolitan lifestyle.The emphasis of this paper is placed on design strategies that help to uniquely expr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s above metro stations to prehensively integr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traffic circulation to contextually respond to the surround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第37卷第5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1年10月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257 基于运筹学思想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耿化民,华超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指出了建筑设计中有关设计方法的问题,研究了运筹学思想与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论述了基于运筹学应用的建筑 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与依据,闹明了开展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工作对于提高建筑设计科学水平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运筹学;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933(2011)05-257-05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based on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s research GENG Huamin HUA Chao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design method of architectural design.Studi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use in practice.It also discusse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based 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 with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s research.Illustrate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o carry out study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s. Key words:operations research;architectural design;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产生长期重大影响的社会产品,设计过程同时需要 0引言 综合考虑来自诸多方面的功能要求,这些要求已不 一般而官,建筑设计方法是建筑设计人员通过 能仅由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来完成,更不可能靠“灵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创造的满足一定功能要求的 感”的突现来完成,严谨、科学的设计方法是确保设 实践活动.建筑设计方法是设计方法的组成之一, 计和修建过程获得成功的前提.随着设计理论的更 其方法特征与建筑本身的特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 新,现代设计中设计过程已逐步由封闭趋向开放,已 系.建筑设计方法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人的生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4)Vol.30No.3 315 文章编号:1006-4710(2014)03-0315-05 基于热舒适改善的 陕南乡村民居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 赵钦,刘蓬晨,朱轶韵,桑国臣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对陕南乡村民居建筑的围护结构特点与室内热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建筑由于 缺乏科学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建筑能耗高、室内热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尤为突出.结合陕南 气候条件,利用Ecotect软件分析各种被动式设计手段对室内热舒适的影响,以当地的典型砖混民 居为例,对比分析了采用被动式设计技术前后的室内热环境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乡村民居采用 适宜性被动式设计技术可有效提高室内热环境质量,本研究可为陕南及同类地区的乡村民居设计 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陕南民居;室内热环境;调研分析;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241.4 文献标志码:A Rural residence passive design strategies in Southern Shaanxi based on improving thermal fort ZHAO Qin LIU Pengchen ZHU Yiyun SANG Guochen (Facul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48 China) Abstract:The field survey is made of building envelope characteristics and indoor thermal condi- tions of residence in southern Shaanxi.The results show that owing to lack of scientific design in the current rural buildings there are such protruding problems as poor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envelope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undesirabl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ete.Com- bined with the climate condition in southern Shaanxi Ecotect software is used to analyze various passive design methods on the influen...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