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6169-2006 金属波纹管(电子敏感类波纹管).pdf
ICS17.100 N11/ 7 备案号:19817-200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169-2006 代替JBT6169-1992 743 金属波纹管 Metal bellows 2006-12-31发布 200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JB/T6169-2006 目次 74387 前言 Ⅲ 1范围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结构、波纹形状、接口型式 2 5 制造材料 .4 6波纹管分类及规格系列 5 7技术条件 .11 8试验方法…… ….14 9检验规则 18 10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9 附录A(资料性附录)敏感类波纹管计算公式(波纹管轴向压缩刚度、 最大耐压力、单波最大允许位移 20 附录B(资料性附录)通用类波纹管的设计 23 图1波纹管结构示意 …3 图2接口型式示例 .4 图A.1相关系数A0、A1、A2、B0曲线图 …20 图B.1Q型波纹管的B1、B2、B3… .24 图B.2U型波纹管的C. 25 图B.3U型波纹管的C 26 图B.4 U型波纹管的Cp .27 图B.5无加强U型波纹管 31 图B.6加强U型波纹管 33 图B.72型波纹管 .36 图B.8波纹管截面 .37 图B.9内插方式图 41 图B.10内插方式图 .45 图B.11取自Cp列表数据的例子 45 表1常用波纹形状 ….3 表2波纹管常用材料 4 表3波纹管常用材料工作温度范围 …t5 表4敏感类波纹管常用规格系列…… 表5管坯最多拼接焊缝条数 .11 表6波纹管几何尺寸允许偏差 12 表7轴向公称刚度允许偏差限 .13 表8敏感类波纹管公称轴向位移残余变形百分率 …13 表9最大波距变化率 .14 表10出厂检验、型式试验检验项目表 ..18 I JB/T6169-2006 表A.1波纹管材料的屈服极限和K值 21 表A.2波深系数 …..22 表B.1截面形状因子表 .34 表B.2C:值(用于前五阶固有频率) ….40 表B.3C1值(用于前五阶固有频率) 40 表B.4Cp数值表(源自于图B.4) .42 表B.5C数值表(源自于图B.3) …43 表B.6Ca数值表(源自于图B.2) ...44 表B.7B1、B2、B3数值表(源自于图B1) 46 ...
JB/T 3223-2017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pdf
ICS25.160.20 J33 备案号:61188—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223—2017 代替JB/T3223一1996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Welding consumables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dures 2018-04-01实施 2017-11-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Chin JB/T322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3223一1996《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与JB/T3223一199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增加了适用的焊接材料“填充丝”“焊带”; —增加了验收依据的规定; 一完善了质量证明验收要求; —一增加了仓储摆放的相关要求和建议; —一修改了焊接材料有效期限的分类及要求; 增加了焊接材料在施工现场的存放条件和管理要求; 一完善了“识别标识”的规定; —一增加了烘箱设置标示牌的要求; ——修改了烘干后在常温下搁置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洛阳牡丹焊材集团有限公司、昆山京群焊材 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 有限公司、江苏中江焊丝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苏珊、陈默、闫西锋、童天旺、张洁、王大梁、陆欢军、苏金花、嵇文斌、 明廷泽、宋北、马青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3223-1983、JB/T3223-1996. ...
JB/T 12634-2016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全套管钻机.pdf
ICS91.220 P97 备案号:53593—2016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634-2016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全套管钻机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Casing boring machines 2016-01-15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634—2016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分类和主参数… 4 4.1分类 4.2主参数…… 5 5要求…. 5.1安全要求和措施 5 5.2性能要求 12 5.3使用信息…… …...13 6试验方法… 17 6.1试验条件… 17 6.2试验方法的采用 17 6.3 压管力和拔管力测量 18 6.4摆转式全套管钻机套管转矩的测量 .....18 6.5套管转速测量 6.6套管最大摆动角度测量 19 6.7套管的初始垂直度测量 19 6.8液压油工作温度测量 19 6.9密封性试验 19 6.10液压油固体颗粒清洁度测定… 6.11履带式底盘制动试验 …....19 7检验规则. 19 7.1检验分类… ..19 7.2出厂检验 19 7.3型式检验 2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全套管钻机及其装置、附件和外形尺寸示例图 .23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噪声的测量方法 26 B.1通则 26 B.2噪声试验中的全套管钻机操作 26 B.3声功率的测量 26 B.4操作者位置处噪声测量 26 B.5噪声测量的结果 …… 27 参考文献 2 28 图A.1固定式全回转全套管钻机… 23 图A.2自行式全回转全套管钻机 23 I JB/T12634—2016 图A.3固定式全回转全套管钻机的装置示例 图A.4辅助抱管装置 …..24 图A.5楔式抱管装置 .24 图A.6带式抱管装置 图A.7梁-杆桁架式反力装置 24 图A.8变径块 25 图A.9固定式全回转全套管钻机的尺寸 25 图A.10自行式全回转全套管钻机的尺寸…… 25 图A.11摆转式全套管钻机 25 表1履带式制动系统的制动力 9 表2每台全套管钻机应配备的灭火器数量和要求…… 11 表3试验(检验)项目及其类别和试验方法 20 II ...
高清、正式版 JB/T 10475-2015 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pdf
ICS53.020.99 J80 备案号:49946—2015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475—2015 代替JB/T10475—2004 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Vertical lifting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90m JB/T10475—2015 目 次 前言 I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型式与基本参数… 2 4.1型式 2 4.2基本参数 2 4.3型号表示方法…… 2 5技术要求 2 5.1使用环境条件… 2 5.2设计及配置… 3 5.3整机性能 4 5.4制造… 4 5.5安装… 5 5.6安全、卫生…… 6 5.7表面涂装 6 6试验方法… 6 6.1试验条件….… 6 6.2目测检查… 6 6.3设备运行试验… 7 6.4安全防护装置试验. 7 6.5额定运行速度…… 8 6.6搬运器挠度… 8 6.7 回转盘倾斜度…… 8 6.8驱动机构的制动系统功能 8 6.9电源缺相及错相保护功能… 9 6.10 漆膜附着力的测定… 9 6.11 接地电阻的测定 9 6.12绝缘电阻的测定 9 7检验规则 9 7.1检验分类 9 7.2出厂检验 9 7.3型式试验 10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 8.1标志 10 8.2包装… 10 8.3运输及贮存 11 I JB/T1047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10475一2004《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与JB/T10475一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修改了原标准的“前言”; 修改了原标准的“范围”(见第1章); 修改了原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修改了原标准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修改了原标准的“型式与基本参数”(见第4章); 修改了原标准的“使用环境条件”(见5.1): 修改了原标准的“设计及配置”(见5.2); 一增加了“整机性能”(见5.3); 修改了原标准的“制造”,并增加了液压系统等相关要求(见5.4); 修改了原标准的“安装”,并增加了电气安装的相关要求(见5.5); 修改了原标准的“安全、卫生”(见5.6); 删除了原标准的5.6“外观”; 增加了“表面涂装”(见5.7); 一修改了原标准的“试验方法”(见第6章); 一修改了原标准的“检验规则”(见第7章); 修改了原标准的“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见第8章); —删除了原标准的第9章“保证期”.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镭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
JB/T 10474-2004 巷道堆垛类机械式停车设备.pdf
ICS53.080 J8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474—2004 巷道堆垛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Aisle-stacking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2004-10-20发布 200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JB/T10474-2004 目次 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和基本参数 4.1型式 4.2基本参数 4.3型号表示方法 4.4标记示例… 5技术要求 51使用环境条件(超过以下范围应与制造厂另行协商) 5.2设计及配2置 5.3制造-… 5.4安装 5.5运行 5.6安全卫生m 5.7外观 6试验方法 6 】试验内容 6.2试验条件 6.3检测方法aa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脸 0 7.2验收检验 7.3型式检验 .10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0 8.1标志 10 8.2包装及运输 8.3贮存 9保证期 JB/T104742004 前言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深圳市许继富通达车库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北京恩菲科技产业集团、江苏双良停车设备有限公可、山东莱钢泰达车库有 限公司、威海市兴华立体车库有限公司、杭州西子孚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一和实业公司、深圳中集天 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怡锋工业设备(深圳)有限公司、济南天辰立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伯森、王义彬、万力、张瑞锋、许明金、池续航、陈威、乐俊德、王俊、 慰时、汪绪谦、李国平、刘健、陈明东. ...
HZ-PVA001-2017-T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验收规范(杭州).pdf
ICS27.160 P61 HZPVA 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标准 T/HZPVA001—2017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验收规范 Code for acceptance of rooftop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project 2017-7-6发布 2017-7-6实施 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 发布 T/HZPVA001-2017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验收组织及流程.… 2 5非户用项目验收 ..2 6户用项目验收.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项目验收意见模板文本.……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13 I T/HZPVA001-2017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提出并组织制定.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杭州桑尼能源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 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德邻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杭州禾迈电力电子 技术有限公司、杭州中自华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艾罗电源有限公司、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 电子有限公司、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杭州橄榄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中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福斯特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春阳、胡纯星、杜如甫、郭卫东、周光明、郑雪驹、赵永红、李威辰、黄福 彦、林炜、董华强、张天文、宋元斌、袁万强、蒋玲波、程华明、张明、邓金勇、王晔、于勤勇、王倩、 董国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
HJ 608-2017 排污单位编码规则.pdf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608-2017代替HJ608-2011 排污单位编码规则 Coding rules for the pollutant discharging units (发布稿) 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8-01-02发布 2018-03-01实施 环境保护部 发布 HJ608—2017 目次 前言 Ⅱ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赋码对象…… 5编码原则… .2 6编码规则…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固定污染源代码示例……7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代码示例……8 HJ608—2017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对排污单位标识和表示的规范 化,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排污单位及其所属的固定场所、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等的编 码规则.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11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对《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HJ608-2011)主要做了如下修改: 一一调整标准名称为排污单位编码规则; 一一调整排污单位A类编码规则; 一一扩展排污单位B类编码规则; 一一增加排污单位及其所属的固定场所、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等的编码规 则; 一一删除原附录A污染源代码示例,调整为附录A固定污染源代码示例; 一一增加附录B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代码示例.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8年1月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8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
HJ 453-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pdf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453-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08-12-25发布 2009-04-01实施 环境 保 护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i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3 5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8 6工程沿线环境状况与分析………………9 7声环境影响评价……12 8环境振动影响评价…15 9电磁环境影响评价………………18 10水环境影响评价….20 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23 1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4 13公众参与…26 14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与投资估算............28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专题设置和编制要求…3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声环境影响预测计算公式.…34 附录C(资料性附录)环境振动影响预测计算公式…40 附录D(资料性附录)电视的接收与信噪比..44 HJ453-2008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特点和环境影响特征,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 评价的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环控劳卫所、北京市环境监 测中心、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8年12月25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9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 ...
HJ 130-201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发布稿).pdf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130—2019 代替HJ130201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General principles (发布稿) 2019-12-13发布 2020-03-01实施 生态环境部发布 HJ130—2019 目次 前言…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5规划分析… .4 6现状调查与评价… 7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 8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 9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8 10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10 11规划所包含建设项目环评要求 ...10 12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计划 13公众参与和会商意见处理 .11 14评价结论 …...11 15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工作流程 ..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5 附录C(规范性附录)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附录D(资料性附录)判识重大不良生态环境影响需考虑的因素…… .18 附录E(规范性附录)环境管控要求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包含内容……19 附录F(规范性附录)环境影响报告书图件要求…… HJ130—2019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条例》,规范和指导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决策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是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130一2014)的修订,与原标准相比,进 一步提高了可操作性,新增了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 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工作的衔接,加强了规划环评对建设项目环评的指导,主要修改内容 如下: 一一增加了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和环 境管控单元等术语和定义,完善了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术语和定义. 一一总则章节,修改了评价目的相关表述,进一步突出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要求;将评 价流程分为工作流程和技术流程,其中将工作流程内容要求调整到附录A 增加了技术流程图. 一一规划分析章节,删除了规划不确定性分析的内容,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章节增加了预测 情景设置的内容和要求. 一一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章节,增加了分析区域“三线一单”的相关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完善 明确了环境现状调查相关要求,将具体调查内容调整到附录C. 一一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章节,强化了...
HJ 1146-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平台建设(试行)(发布稿)).pdf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1146—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平台建设(试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pervisio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Supervis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on trial) (发布稿) 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社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20-11-24发布 2020-11-24实施 生态环境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i 1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 2 5 建设内容 .2 6 功能要求 .4 7 建设运行要求…… 9 i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 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的技术要求,制定 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的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功能要求和建设运行等要 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基础调查(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 规范生态状况监测(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功能评价(试行)》《生 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保护成效评估(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台账数据 库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试行)》等同属于生态保护红线监 管系列标准规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安徽省环 境信息中心、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年11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11月24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 ...
HJ 1145-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试行)(发布稿)).pdf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1145—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数据质量控制(试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pervisio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Data quality control (on trial) (发布稿) 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社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20-11-24发布 2020-11-24实施 生态环境部 发布 目 次 前言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质控原则…. .2 6质控要求…… .4 7质量审核 …9 8数据汇交……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文档类数据质量控制要求……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空间数据质量基本要求… 附录C(规范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数据质量检查报告格式和内容……15 附录D(规范性附录)空间数据组织结构 …..17 i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 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数据的内容、质量和格式, 为生态保护红线台账数据库建设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中非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和汇交的具 体要求. 本标准附录A~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基础调查(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 规范生态状况监测(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功能评价(试行)》《生 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保护成效评估(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台账数据 库建设(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平台建设(试行)》等同属于生态保护红 线监管系列标准规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年11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11月24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
HJ 1144-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台账数据库建设(试行)(发布稿).pdf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1144—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台账数据库建设(试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pervisio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Ledger database construction (on trial) (发布稿) 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社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20-11-24发布 2020-11-24实施 生态环境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一般规定 .2 5台账… ..2 6数据 7互联互通 44 i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 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等要求,指导和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数据库建设工 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内容、数据库建设、互联互通等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基础调查(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 规范生态状况监测(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功能评价(试行)》《生 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保护成效评估(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数据质量 控制(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平台建设(试行)》等同属于生态保护红线 监管系列标准规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中心、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年11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11月24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 ...
HJ 1143-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保护成效评估(试行)(发布稿)).pdf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1143—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保护成效评估(试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pervisio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Protect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n trial) (发布稿) 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社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20-11-24发布 2020-11-24实施 生态环境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1 4评估周期 .2 5评估目标与方式…… .2 6评估流程 ….3 7评估指标与计算方法 3 8综合评估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指标含义及数据来源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二级指标计算方法… ..17 附录C(资料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20 附录D(规范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得分表……22 附录E(资料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报告编写提纲…… 124 i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 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规范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的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的评估周期、评估目标与方式、评估指标与计算方法、 综合指数计算方法与分级标准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附录A、C、E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基础调查(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 状况监测(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功能评价(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 范台账数据库建设(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试行)》《生态保护红线 监管技术规范平台建设(试行)》等同属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系列标准规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 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年11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11月24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 ...
HJ 1142-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功能评价(试行)(发布稿).pdf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1142—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生态功能评价(试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pervisio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Ecological function evaluation (on trial) (发布稿) 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社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20-11-24发布 2020-11-24实施 生态环境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评价单元 .2 5评价周期… 6评价工作流程 …..3 7生态功能评价 …… 8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制…… 附录A(资料性附录)模型参数及数据来源 .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评价报告编写提纲…18 i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 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评价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评价的基本流程、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等的要求. 本标准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基础调查(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状 况监测(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保护成效评估(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 范台账数据库建设(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试行)》《生态保护红线 监管技术规范平台建设(试行)》等同属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系列标准规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环境 规划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年11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11月24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
HJ 1141-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功状况检测(试行)(发布稿).pdf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1141—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生态状况监测(试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pervisio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Ecological condition monitoring (on trial) (发布稿) 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社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20-11-24发布 2020-11-24实施 生态环境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 4技术流程.…… ..3 5监测准备4 6监测内容… .5 7监测指标和频次…… .6 8监测方法…. 9工作成果…… .9 10质量控制要求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通用指标信息提取方法…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特征性指标信息提取方法…… ....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统计表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人类干扰活动面积统计表15 附录E(资料性附录)生态修复治理面积统计表… ....16 附录F(资料性附录)自然生态用地面积统计表…… .17 附录G(资料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监测报告编写格式…….18 i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 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 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要求,规范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生态状况监测的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生态状况的监测方式、技术流程、监测内容、监测指标及 频次、监测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等. 本标准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基础调查(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 态功能评价(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保护成效评估(试行)》《生态保护红线 监管技术规范台账数据库建设(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试行)》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平台建设(试行)》等同属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系列标准.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部南 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年11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11月24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 ...
HJ 1140-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基础调查(试行)(发布稿).pdf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1140—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基础调查(试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pervisio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Baseline investigation (on trial) (发布稿) 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社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20-11-24发布 2020-11-24实施 生态环境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2 5工作流程…… 2 6前期准备… 3 7调查登记…… 44 .4 8调查周期……. 7 9质量管理… 10成果要求…… .7 11成果应用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数据资料收集说明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基础调查统计表……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基础调查补充指标…… 23 附录D(资料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24 附录E(资料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人类活动本底调查方法…… 25 附录F(资料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基础调查报告大纲……27 i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 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基础调查的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基础调查的流程、主要内容、技术和方法的要求. 本标准附录A、附录C~F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状况监测(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生态功能评价(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保护成效评估(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 管技术规范台账数据库建设(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试行)》《生 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平台建设(试行)》等同属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系列标准.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 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年11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11月24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
GY 5067-2017 广播电影电视建筑设计防火标准.pdf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GY5067-2017 备案号J296-2017 广播电影电视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buildings 2017-09-27发布 2018-01-01实施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前言 根据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件(广局[2010]448号)的要求,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 真研读国家有关防火法律法规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并考虑了近年来防火技术的进步和要 求,对原《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5067-2003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3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4总平面布局、平面布置与建 筑构造;5安全疏散与避难;6建筑内部装修;7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8防烟排烟;9电气等. 与原《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5067-2003相比,本标准主要有以下变化: 1.主要技术内容与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等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相协调; 2.增加了电影摄影棚、广播电视监测台(站)等建筑的分类方式; 3.增加了摄影棚的平面布局、建筑构造等要求,完善、补充了广播电视发射塔的平面布局、建 筑构造等要求; 4.增加了演播室、摄影棚等技术房间疏散人数的计算方式,完善了广播电视发射塔塔体和塔下 建筑的安全疏散要求; 5.明确了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增加了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公安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 总局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中心负责日常管理,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 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 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13号;邮编:100045),以供今后修 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保卫司 主要起草人:林长海赵辉金鹏黄淑明裘建东陈红于象玉刘孔泉李道君 康玉清付举宏 主要审查人:钱岳林陈德泽高南军顾明黄义成李戈刘征马恒马家骏 倪照鹏潘哲昕王金祥王炯王明浩徐忠薛大力薛殿玉张俏梅 赵克伟庄伟 I 目次 1总则. .1 2术语....... ..............1 3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 ...2 4总平面布局、平面布置与建筑构造3 4.1一般规定...... ....3 4.2广播电视发射塔......... … .3 4.3摄影棚....…4 4.4其他建筑.......
DZ/T 0154-2020 地面沉降测量规范.pdf
ICS07.040 A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0154-2020 代替DZ/T0154一95 地面沉降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land subsidence surveys 2020-06-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 DZ/T0154-2020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2 4总则…… 2 4.1目的任务……… ………2 4.2工作内容 ……3 4.3工作流程 ……………3 4.4基本要求……………… …………….3 5精密水准测量……………………… …………4 5.1一般规定 4 5.2技术设计 …4 5.3建设…… …………….7 5.4观测………………… …………………………………8 5.5数据处理…… …11 5.6补测和重测…………………………………………………………11 6GNSS测量 6.1一般规定……… ………12 6.2技术设计 …………12 6.3建设………… …14 6.4观测………… …………15 6.5数据处理…………………… ……17 6.6补测和重测………………… ……………………………17 7 InSAR测量……………… …………17 7.1一般规定……… …………….17 7.2技术设计 ………………………………17 7.3建设 ……19 7.4观测 ……19 7.5数据处理……………… …19 7.6补测和重测…… ………20 8测量成果的综合分析……………………… …………………………20 8.1参考基准及其稳定性分析 20 I ...
DG/T 156-2019 水井钻机.pdf
DG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 DG/T156—2019 水井钻机 2019-03-08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DG/T156—2019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2 4.1需补充提供的材料. . . 2 4.2参数准确度及仪器设备 2 4.3样机确定....... 2 4.4涵盖机型认可条件.... 2 4.5生产量和销售量... ...2 5初次鉴定..... ........3 5.1一致性检查.... ...3 5.2安全性评价. ...4 5.3适用性评价.… .....5 5.4可靠性评价.... ..6 5.5综合判定规则. ....7 6产品变更............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产品规格表.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用户调查记录表 I DG/T156—2019 前言 本大纲依据TZ1一2019《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编写规则》编制. 本大纲为首次制定. 本大纲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出. 本大纲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技术归口. 本大纲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本大纲主要起草人:惠祥河、宋鹏行、史正芳、王少杰、崔传兵、宋涛. II ...
DA/Z 64.4-2018 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 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pdf
ICS01.140.20 A14 备案号: DA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DA/Z64.4—2018 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 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 Specifications for rescue and restoration of paper archives- Part 4:Guidelines on restoration 2018-04-08发布 2018-10-01实施 国家档案局 发布 DA/Z64.42018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2 4.1修复原则..... 2 4.2基本要求.... 2 4.3修复流程...... ........2 5修复前准备.. .2 5.1保存状况调查和破损评估. 2 5.2拍照... 5.3分析测试.... 5.4制定修复方案... ..4 6实施修复.... 6.1编号和拆卷..... . 44 4 6.2 除霉. 6.3 字迹加固和恢复… .....5 6.4 揭粘.. .5 6.5去污......... ........5 6.6脱酸... ..6 6.7 局部修补.. ....7 6.8 整体加固. .........7 6.9 平整干燥.. .....8 6.10整理装订..... .....9 6.11记录修复日志.... 7修复后工作.... ....9 7.1验收和质量评估.... .9 7.2拍照.. 7.3完成并归档修复档案.. .....9 参考文献. DA/Z64.4—2018 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技术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丽华、张美芳、吕晓芳.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为首次发布.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