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3043-2016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分组数据(HRPD)( 第四阶段)空中接口测试方法 信令一致性.pdf
ICS33.060.99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43-2016 800MHz/2 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 通信网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四阶 段)空中接口测试方法信令一致性 Test methods for 800MHz/2GHz cdma2000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munication networks Signaling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 (Phase 4) (3GPP2 C.S00038-B v1.0 Signaling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 NEQ)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43-2016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4接入网测试 4.1缺省信令应用测试 ..3 4.2缺省分组应用测试 4 4.3多流应用协议测试 7 4.4增强多流分组应用测试12 4.5流层协议测试 22 4.6会话层测试 22 4.7连接层测试 26 4.8安全层测试 30 4.9MAC层测试 32 4.10物理层测试 39 5接入终端测试 40 5.1缺省信令应用测试 40 5.2缺省分组应用测试 42 5.3多流应用协议测试 46 5.4增强多流分组应用测试 53 5.5流层协议测试 67 5.6会话层测试 68 5.7连接层测试 74 5.8安全层测试 88 5.9MAC层测试 89 5.10物理层测试 ....106 6基于AT的网络负载均衡测试 111 6.1AT发起LoadInformationSupported(负载信息支持)属性的协商111 6.2跨子网边界时,AT从不支持LoadInformationSupported(负载信息支持)属性的AN移动到支持 LoadInformationSupported属性的AN(AN侧可选) 112 6.3跨子网边界时,AT从支持LoadInformationSupported(负载信息支持)属性的AN移动到不支持 LoadInformationSupported(负载信息支持)属性的AN 112 6.4验证基于AT的网络负载均衡功能 113 I YD...
YD/T 3042.6-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6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pdf
ICS33.040 M1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42.6-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6部分:基于DL/川OP技术 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igh-precision synchronized network management Part 6:EMS-NMS interface information model based on IDL/IIOP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42.6-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接口信息描述模板 1 4EMS管理模块 2 5配置信息管理模块 3 6告警管理模块 11 7性能监控管理 I YD/T3042.6-2016 前言 YD/T3042-2016《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基本原则 一第2部分:EMS系统功能 一第3部分:NMS系统功能 一第4部分:EMS-NMS接口功能 一第5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一第6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本部分为YD/T3042-2016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成梦虹、吕良栋、张昱、刘娟、陈俏钢、张励. Ⅱ ...
YD/T 3042.5-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5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pdf
ICS33.040 M1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42.5-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5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igh-precision synchronized network management Part 5:EMS-NMS interface general information model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42.5-2016 前言 YD/T3042《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预计包含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基本原则; 一第2部分:EMS系统功能; 一第3部分:NMS系统功能; 一第4部分:EMS-NMS接口功能; 一第5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一第6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本部分为YD/T3042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成梦虹、吕良栋、张昱、刘娟、陈俏钢、张励. YD/T3042.5-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5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体系EMS-NMS接口技术要求中的通用信息模型. 本部分适用于高精度同步网网元管理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同步网网元Synchronized Network Element(SNE) 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在同步网网络中提供时间和时钟同步信息. 2.2 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系统,即为管理高精度同步网网络所使用的软硬件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提供 全网的同步跟踪网络视图,能够管理网络内多设备供应商的同步网网元设备的高精度同步网络. 2.3 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EMS) 高精度同步网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由单一设备供应商提供的高精度同步网网元. 2.4 EMS-NMS接口EMS-NMS Interface 高精度同步网EMS与高精度同步网NMS之间的通信数据及数据交换机制. 3EMS管理信息模型 EMS(EMST)EMST见表1. 表1EMST 性名 中文名称 说明 类型和取值说明 厂商网管系统标识符 厂商网管系统...
YD/T 3042.4-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4部分:EMS-NMS接口功能.pdf
ICS33.040 M1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42.4-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4部分:EMS-NMS接口功能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igh-precision synchronized network management Part 4:EMS-NMS interface function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42.4-2016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EMS信息管理接口 1 3.1接口功能概述 1 3.2EMS信息管理 4配置信息管理接口 2 4.1接口功能概述 2 4.2配置信息管理功能2 4.3通知描述 4 5故障信息接口功能要求 5 5.1接口功能概述5 5.2故障管理功能 5 5.3通知描述 6 6性能监控管理接口7 6.1接口功能概述 ..7 6.2性能监控管理功能 8 6.3通知描述 8 7心跳管理接口 8 7.1通知描述 8 8返回错误码定义 9接口总体技术要求 9 9.1接口性能要求 YD/T3042.4-2016 前言 YD/T3042《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预计包含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基本原则; 一第2部分:EMS系统功能; 一第3部分:NMS系统功能; 一第4部分:EMS-NMS接口功能; 一第5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一第6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本部分为YD/T3042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成梦虹、吕良栋、张昱、邓万球. ...
YD/T 3042.3-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3部分:NMS系统功能.pdf
ICS33.040 M1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42.3-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3部分:NMS系统功能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igh-precision synchronized network management Part 3:NMS system function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42.3-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管理范围 2 4技术要求 2 4.1系统总体要求 2 4.2软件技术要求 ...3 4.3管理能力要求 3 4.4人机界面要求 4 4.5性能要求 4 4.6DCN要求 4 5系统功能定义4 5.1拓扑管理功能 4 5.2配置管理功能 6 5.3性能管理功能7 5.4故障管理功能 9 5.5安全管理功能 12 5.6DCN管理 14 5.7系统管理功能 15 I YD/T3042.3-2016 前言 YD/T3042-2016《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预计包含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基本原则; 一第2部分:EMS系统功能; 一第3部分:NMS系统功能; 一第4部分:EMS-NMS接口功能; 一第5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一第6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本部分为YD/T3042-2016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成梦虹、吕良栋、张昱、邓万球. Ⅱ ...
YD/T 3042.2-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2部分:EMS系统功能.pdf
ICS33.040 M1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42.2-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2部分:EMS系统功能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igh-precision synchronized network management Part 2:EMS system function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42.2-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技术要求 1 3.1EMS总体要求 3.2性能要求 3 3.3用户界面 ...3 3.4管理协议和设备管理接口 3 4管理功能要求 3 4.1拓扑管理功能 3 4.2配置管理功能 4 4.3故障管理要求 6 4.4性能管理要求 8 4.5安全管理要求 4.6日志管理 10 4.7系统的管理功能 10 YD/T3042.2-2016 前言 YD/T3042-2016《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预计包含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基本原则; 一第2部分:EMS系统功能; 一第3部分:NMS系统功能; 一第4部分:EMS-NMS接口功能; 一第5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一第6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本部分为YD/T3042-201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成梦虹、吕良栋、方韶茂、张昱、邓万球. ...
YD/T 3042.1-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基本原则.pdf
ICS33.040 M1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42.1-2016 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基本原则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igh-precision synchronized network management Part 1:basic principle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42.1-2016 目次 前言 川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需求 2 4.1高精度同步网网络概述 4.2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结构 2 4.3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需求 3 5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3 5.1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结构 3 5.2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功能模块 4 6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的标准构成4 7本标准采用的方法论 5 8EMS-NMS接口采用的协议栈5 OP协设 8.1概述 5 5 1 YD/T3042.1-2016 前言 YD/T3042-2016《高精度同步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预计包含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基本原则; 一第2部分:EMS系统功能; 一第3部分:NMS系统功能; 一第4部分:EMS-NMS接口功能; 一第5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一第6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本部分为YD/T3042-201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成梦虹、吕良栋、方韶茂、张昱、邓万球. ...
YD/T 3041-2016 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pdf
ICS33.060.20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41-2016 LTE/CDMA/TD-SCDMAWCDMA/GSM (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 for multimode Dual-Card Multi-Standby user equipment of 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41-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4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测试方法3 4.1卡槽功能测试配置 3 4.2GSM(GPRS)单卡模式测试方法9 4.3cdma2000单卡模式测试方法 9 4.4 WCDMA/GSM(GPRS)单卡模式测试方法 9 4.5TD-SCDMA/GSM(GPRS)单卡模式测试方法 9 4.6LTE/CDMA单卡模式测试方法 9 4.7LTE/TD-SCDMA/WCDMA/GSM(GPRS)单卡模式测试方法9 4.8多模双卡多待工作模式下的业务和功能测试方法 10 5终端卡接口测试方法 35 6音频测试 35 7可靠性测试 35 8电气安全性能测试 35 9电磁兼容测试 35 10比吸收率(SAR)测试 35 11电池和充电器测试 35 11.1电池 35 11.2充电器及接口特性 35 YD/T3041-2016 前言 YD/T3O41《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是 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 构及名称如下: a)YD/T3040《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b)YD/T3041《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
YD/T 3040-2016 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pdf
ICS33.060.20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40-2016 LTE/CDMA/TD-SCDMAWCDMA/GSM (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ultimode Dual-Card Multi-Standby user equipment of 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40-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4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模式组合定义4 5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技术要求9 6终端卡接口要求 17 7音频要求 18 8可靠性要求 1{ 9电磁兼容要求 18 10电气安全性能 18 11比吸收率(SAR)要求 18 12电池和充电器要求 18 I YD/T3040-2016 前言 YD/T3040《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是 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 及名称如下: a)YD/T3040《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b)YD/T3041《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标准主要起草人:余骏华、戴国华、赵琳、李燕、周晶、宁小洲、李星、衣强、陆婷、 韩梅. ...
YD/T 3039-2016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要求.pdf
ICS33.060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39-2016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要求 Secur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mart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s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39-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软件运行机制要求2 5恶意行为防范要求 2 6终端功能调用要求 3 7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要求 4 8应用软件安全判定原则 4 I YD/T3039-2016 前言 本标准为移动智能终端安全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预计如下: 一一YD/T2674一2013《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安全设计导则》; 一一YD/T2407一2013《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技术要求》; 一一YD/T2408一2013《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一一YD/T1886一2009《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移动应用程序代码签名技术要求》; 一一《移动应用程序代码签名测试方法》; 一一YD/T3039一2016《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要求》; 一一《移动应用软件安全评估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媛媛、刘东明、邹仕洪. ...
YD/T 3038-2016 钓鱼攻击举报数据交换协议技术要求.pdf
ICS35.100.70 L79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38-2016 钓鱼攻击举报数据交换协议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to data format of phishing attack information reporting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38-2016 目次 前言 Ⅱ 引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缩略语1 4网络钓鱼过程概述 2 5网络钓鱼举报涉及的角色及关系 2 6网络钓鱼举报数据的格式和元素3 I YD/T3038-2016 前言 本标准主要根据IETF的标准RFC5901《举报钓鱼数据的交换格式标准》(英文版)以及我国的实际 情况起草,制订了社会各方面举报、共享和处理网络钓鱼(或网络欺诈)事件的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RFC5901保持一致.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东、胡安磊、耿光刚、陈勇、延志伟. Ⅱ ...
YD/T 3037.2-2016 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 第2部分:UICC.pdf
ICS33.060.80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37.2-2016 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 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 第2部分:UICC Test methods for USB characteristic between UICC and terminal interface Part 2:UICC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37.2-2016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符号、缩略语和编码协定 2 4测试环境 3 4.1检测设备(TE) 3 4.2被测设备的默认操作条件 3 4.3测试执行 3 4.4通过标准 3 5预期结果 3 5.1 USB UICC系统架构 3 5.2物理特性 3 5.3电气特性 4 5.4初始通信建立程序 4 5.5USB接口运行特点 6 5.6 USB UICC应用协议栈 7 5.7 USB UICC的USB描述符8 5.8厂商特殊USB请求所分配的值 9 6测试方法 9 6.1物理测试9 6.2基本电气测试 9 6.3激活测试 6.4初始化测试 15 6.5描述符 16 6.6协议栈以及更高层19 6.7预期结果和测试方法的对应关系24 6.8 USB CCID额外的可选测试例24 6.9电气特性和额外可选要求和测试例 24 附录A(资料性附录)针对每个一致性要求的测试例列表 25 附录B(资料性附录)USB CCID额外的可选测试例28 附录C(资料性附录)电气特性的额外可选要求和测试例34 I YD/T3037.2-2016 前言 YDT3036《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技术要求》、YD/T3037.1《通用集成电 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第1部分:终端》、YD/T3037.2《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 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第2部分:UICC》共同构成规范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 接口特性的系列标准. YD/T3037《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终端; —第2部分:UICC. 本部分为YD/T3037《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特性测...
YD/T 3037.1-2016 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 第1部分:终端.pdf
ICS33.060.80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37.1-2016 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 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 第1部分:终端 Test methods for USB characteristic between UICC and terminal interface Part 1:Terminal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37.1-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符号、缩略语和编码协定 2 3.1术语和定义 2 3.2符号 2 3.3缩略语 2 3.4编码协定 2 4测试环境 4.1检测设备(TE) 2 4.2测试执行 13 4.3通过标准 5预期结果 14 5.1 USB UICC系统架构 14 5.2物理特性 14 5.3电气特性 14 5.4初始通信建立程序 15 5.5USB接口运行特点 17 5.6 USB UICC应用协议栈 17 5.7 USB UICC的USB描述符 18 5.8 USB UICC的USB描述符 6测试方法 19 6.1基本电气测试 19 6.2激活测试 19 6.3初始化测试 22 6.4描述符 24 6.5协议栈以及更高层 27 6.6预期结果和测试方法的对应关系 27 附录A(资料性附录)针对每个一致性要求的测试例列表28 I YD/T3037.1-2016 前言 YD/T3036《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技术要求》、YD/T3037.1《通用集成电 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第1部分:终端》、YD/T3037.2《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 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第2部分:UICC》共同构成规范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 接口特性的系列标准. YD/T3037《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终端; —第2部分:UICC. 本部分为YD/T3037《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的第1部分.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ETSI TS102922-1《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测试 方法第1部分:终端》V7.2.0版本编制,与ETSI ...
YD/T 3036-2016 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技术要求.pdf
ICS33.060.80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36-2016 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 USB接口特性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SB characteristic between UICC and terminal interface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36-201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符号、缩略语和编码协定 4 USB UICC系统架构 ....4 5物理特性 6电气特性 5 7初始通信建立程序 6 8USB接口运行特点 .9 9 USB UICO应用协议栈 附录A(规范性附录)USB UICC的USB描述符15 附录B(规范性附录)厂商特殊USB请求所分配的值17 I YD/T3036-2016 前言 YD/T3036《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技术要求》、YD/T3037.1《通用集成电 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第1部分:终端》、YD/T3037.2《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 与终端间USB接口特性测试方法第2部分:UICC》共同构成规范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USB 接口特性的系列标准.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ETSI TS102600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接口USB特性技术要 求V10.0.0版编制,与ETSI TS102600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接口USB特性技术要求V10.0.0版 的一致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晋兴、胡博、朱岩、郭晓花. ...
YD/T 3035-2016 融合个人网络业务技术要求.pdf
ICS33.030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35-2016 融合个人网络业务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converged personal network service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35-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缩略语 4融合个人网络业务需求 2 5融合个人网络业务总体架构 5.1融合个人网络业务架构 2 5.2功能实体 3 5.3融合个人网络业务接口 4 5.4安全 6 6信令流程 6 6.1CPNS实体发现 6 6.2个人网管理 7 6.3业务组管理 15 6.4业务的发布与发现 23 6.5基于区域的业务 25 6.6设备能力 26 6.7使用信息管理 26 6.8非CPNS设备代理 27 7个人网信息表和业务组信息表 27 7.1个人网信息表 27 7.2业务组信息表 28 8CPNS消息 29 8.1公共消息参数 30 8.2CPNS实体发现 30 8.3个人网管理 31 8.4业务组管理 38 8.5业务的发现与发布 48 8.6设备能力 51 8.7使用信息管理52 I YD/T3035-2016 前 言 本标准基于Open Mobile Alliance(OMA)标准组织发布的Converged Personal Network Service 1.O(融 合个人网络业务)标准制定的,本标准满足OMA-RD-CPNS-V10-20110418-D《融合个人网络业务:需 求》中对融合消息业务的需求,遵从OMA-AD-CPNS-V10-20110503-C《融合个人网络业务:架构》中 定义的OMA CPNS架构,并依照OMA-TS-CPNS Core-V10-20110503-C《融合个人网络业务核心规范》 中定义的业务流程. 本标准按照国标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伟、姚立哲、陈军、尚国强、闵栋、崔伟男、刘宇、王进嘉. Ⅱ ...
YD/T 3034-2016 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技术要求呼叫闭锁和多方通话业务( 第一阶段).pdf
ICS33.030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34-2016 基于统一MS的业务技术要求 呼叫闭锁和多方通话业务(第一阶段)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services based on the unified IMS munication barring and Multi-Party call service Release 1)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34-201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1 4终端要求 2 5呼叫闭锁类业务 2 6多方通话业务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消息流程示例 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拨号方式实现业务配置和管理的消息流程示例20 附录C(资料性附录)Ut接口方式实现业务配置示例 21 I YD/T3034-2016 前言 YD/T3034《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技术要求呼叫闭锁和多方通话业务(第一阶段)》与《基于统一 IMS的业务测试方法多媒体电话业务(第一阶段)第2部分:呼叫闭锁和多方通话业务》共同构成 “基于统一MS的多媒体电话业务”系列行业标准. “基于统一IMS的多媒体电话业务”系列还包括如下标准: —YD/T1932-2009《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技术要求标识显示及限制类业务(第一阶段)》; —YD/T1931-2009《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技术要求呼叫前转类业务(第一阶段)》 ——YD/T2011-2009《基于统一MS的业务技术要求呼叫等待与呼叫保持业务(第一阶段)》 —YD/T2013-2009《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技术要求恶意呼叫追踪和匿名呼叫拒绝业务(第一阶 段)》 ——YD/T2457.1-2013《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测试方法多媒体电话业务(第一阶段)第1部分: 基本业务和必选补充业务》 一《基于统一MS的业务技术要求呼叫闭锁和多方通话业务(第一阶段)》 《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测试方法多媒体电话业务(第一阶段)第2部分:呼叫闭锁和多方通 话业务》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群、吕光旭、符刚. ...
YD/T 3033-2016 通信局(站)用相变蓄能设备.pdf
ICS29.200 M4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33-2016 通信局(站)用相变蓄能设备 PCM Energy storage equipment for telemunication stations/sites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33-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品的组成及参数 3 5技术要求 3 6试验方法 4 7检验规则 5 8标志、包装、运输、储存6 I YD/T303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凌御电气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 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瑞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德、肖后强、张建杰、徐良、李红霞、高健、刘宝昌、侯福平、王殿魁、 蒋平、赵业锋、李源、刘大飞. ...
YD/T 3032-2016 通信局站动力和环境能效要求和评测方法.pdf
ICS29.200 M4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32-2016 通信局站动力和环境能效要求和评测方法 Energy efficiency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power and cooling systems in telemunication rooms and stations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32-2016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区域分类 2 5局站/机房分类 2 6局站总体及局部能效要求2 7供电系统和制冷系统能效要求3 8局站总体及局部能效评测方法 4 9供电系统和制冷系统能效评测方法10 I YD/T303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创力电子有限公 司、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微点至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纳 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海信(山 东)空调有限公司、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博耳(无锡)电力成套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 份有限公司、福建八达电信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康明斯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浙 江融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曙光、余斌、杜民、袁晓东、王殿魁、王政宏、陈川、谢凤华、沈晓东、 杨青、孔小明、王靖侠、张焱、王爽、朱国锭、鲍东、冯剑超、程劲晖、王克勇、冯志扬、 张卫星、黄新宇、陈威、罗少文、汤好绪、李慧蓉、郭飞、孙昊. ...
YD/T 3031-2016 用于近场电磁辐射数值评估的成年人头部模型.pdf
ICS33.100 L0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31-2016 用于近场电磁辐射数值评估 的成年人头部模型 Adult head model for numerical evaluating the near fiel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xposure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31-2016 目 次 前言 I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符号和缩略语 5 5成人头部模型及尺寸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成人头部模型尺寸标注示意图7 附录B(规范性附录)成人头部模型项目尺寸参数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成人头部模型,SAM和GB/T2428-1998男子头面部第95百分位参数的比较9 附录D(规范性附录)组织模拟液目标介电参数10 参考文献 11 I YD/T303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巫彤宁、齐殿元、杨蕾. Ⅱ ...
YD/T 3030-2016 人体暴露于无线通信设施周边的射频电磁场的评定、评估和监测方法.pdf
ICS17.24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30-2016 人体暴露于无线通信设施周边的射频 电磁场的评定、评估和监测方法 Methodology for 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of human exposure to radio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30-2016 目录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缩略语 7 5通用指南 8 6典型辐射源的一般特征 12 7暴露评估 8暴露评估结论 25 9最终报告 25 10典型发射天线周围的暴露等级25 11总结 2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暴露限值2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时间平均 31 附录C(资料性附录)射频电磁场等级在人群居住区域举例38 附录D(资料性附录)“Watt Guard'”测量软件 40 附录E(资料性附录)“Uncertainty calculator'”软件 41 附录F(资料性附录)在有无线宽频信号的公共场所评估电磁场暴露的例子46 附录G(资料性附录)人体暴露于无线电通信设施周围的射频电磁场暴露评估程序49 I YD/T303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重庆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国庆、马文华、谈儒猛、陈文、齐殿元、张兴海、谢玉民、张炎、安少赓、 周进、魏蔚、王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