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6月 ( 第 577 页)

ICS25.040 CCS N 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892.4-2022/IEC61512-4:2009 批控制 第4部分:批生产记录 Batch control-Part 4:Batch production records (IEC61512-4:2009 IDT) 2022-10-12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9892.4-2022/IEC61512-4:2009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 1 4批生产记录说明……………………………………………………… 2 4.1概述 2 4.2概览 … 3 4.2.1批生产记录………………………………………………………… 3 4.2.2业务信息 …… 4 4.2.3生产执行信息…………………………………………………………………… 4 4.2.4批生产记录规范………… … 4 4.2.5批生产记录报告 … 4 4.3批生产记录的目的 …………………………………………………………4 4.3.1概述 4.3.2过程和/或生产分析、优化和报告 ……………………………………… 4.3.3 合规性 ……………5 4.3.4生产放行 5 4.3.5偏差管理 …………………………5 4.3.6质量管理 ……………5 4.3.7材料跟踪和追溯 5 4.3.8装置跟踪和追溯 ………………………………………………… 5 4.3.9人员跟踪 5 4.3.10 符合合同要求………………………………………………………………… 5 4.3.11成本核算…… ……………………………5 4.3.12生产知识库………… 6 4.4批生产记录数据管理 6 4.4.1数据保持 6 4.4.2数据完整性 6 4.4.3创建批生产记录…… 6 4.4.4更新批生产记录……………………………………………………… 7 4.4.5生命周期状态……………… ………7 4.5批生产记录结构 …… 7 I GB/T19892.4-2022/IEC61512-4:2009 4.6生产信息 10 4.6.1概述 10 4.6.2业务信息……… ……11 4.6.3生产执行信息…… 11 4.6.4程序元素数据 11 4.6.5通用(非特定批的)数据…………………… 4.7批生产记录元素… 13 5批生产记录对象模型………………………… 16 5.1概述…… ……16 5.2建模信息 … 16 5.3批生产记录对象模型概述……… 19 5.4批生产记录… 20 5.5批生产记录登录项… 22 5.6事件…… 23 5.7数据集…… 30 5.7.1数据集对象……… 30 5.7.2数据集属性………………… 32 5.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3.220.30 CCS S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818-2021 代替GB/T188182002 铁路货车翻车机和散装货物 解冻库检测技术条件 Inspecting specification for railway wagon dumper and bulk cargo unfreezing warehouse 2021-12-31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8818-2021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铁路货车翻车机技术要求……………… ……………1 5铁路货车翻车机检验方法……………………………………3 6散装货物解冻库技术要求……………… …………………3 …….4 了散装物方法 8检验规则 5 GB/T1881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8818一2002《铁路货车翻车机和散装货物解冻库检测技术条件》.与 GB/T18818一200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2年版的第1章); b)更改了铁路货车翻车机的术语和定义(见3.1 2002年版的3.1); c)更改了限界的要求(见4.1.1、4.1.2 2002年版的4.2.1、4.2.2); d)更改了拨车机(定位机)、拨车臂的名称(见4.1.4、4.7.2 2002年版的4.2.4、4.8.2); €)更改了压车梁作用于车辆位置的要求(见4.2.1 2002年版的4.3.1); f)更改了压车力的要求(见4.2.2 2002年版的4.3.2); g)更改了托车梁作用于车辆位置的要求(见4.3.1 2002年版的4.4.1); h)更改了托车梁应托住车辆侧墙立柱高度的要求(见4.3.2 2002年版的4.4.2); i)更改了振车器作用位置的要求(见4.4.1 2002年版的4.7.1); j)更改了振车器选用频率的要求(见4.4.2 2002年版的4.7.2); k)更改了横向冲击力的要求(见4.5 2002年版的4.5); 1)增加了翻车机空、重车线设置防溜装置的要求(见4.6.1); m)增加了翻车机调车机车钩与车辆车钩连挂及移动时,其中心水平线高度差的要求(见4.6.2); )更改了推送车辆时,推送部位的要求(见4.6.3 2002年版4.6.1); 0)删除了翻车机旋转中心包络线检测的要求(见2002年版的4.8.1); )更改了调车机调车臂落下或伸出时与车钩作用的垂直力的要求(见4.7.2 2002年版的4.8.2); q)增...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7.040.40 CCS J 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779.3-2023/ISO14253-3:2011 代替GB/T18779.3-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3部分: 关于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Inspection by measurement of workpieses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Part 3:Guidelines for achieving agreements on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statements (ISO14253-3:2011 IDT) 2023-03-17发布 2023-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8779.3-2023/ISO14253-3:2011 目 次 前言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术语和定义 …………2 4在给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上达成协议…………………………… ………………2 5有关不确定度的评估及其表述达成协议的后续流程…………………………6 附录A(资料性)与GPS矩阵模型的关系 ……………………10 参考文献…………… …………………………11 GB/T18779.3-2023/ISO14253-3:201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GB/T1877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的第3部分. GB/T1877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按规范验证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 一第2部分:GPS测量、测量设备校准和产品验证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 一第3部分:关于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 一第4部分:判定规则中功能限与规范限的基础; —第5部分:指示式测量仪器的检验不确定度; 一第6部分:仪器和工件接受/拒收的通用判定规则. 本文件代替GB/T18779.3一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3 部分:关于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与GB/T18779.3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关于合成规则的协议(见5.10); b)增加了关于k值的协议(见5.11).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14253-3:201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 3部分:关于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7.040.40 CCS J 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779.3-2023/ISO14253-3:2011 代替GB/T18779.3-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3部分: 关于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Inspection by measurement of workpieses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Part 3:Guidelines for achieving agreements on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statements (ISO14253-3:2011 IDT) 2023-03-17发布 2023-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8779.3-2023/ISO14253-3:2011 目 次 前言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术语和定义 …………2 4在给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上达成协议…………………………… ………………2 5有关不确定度的评估及其表述达成协议的后续流程…………………………6 附录A(资料性)与GPS矩阵模型的关系 ……………………10 参考文献…………… …………………………11 GB/T18779.3-2023/ISO14253-3:201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GB/T1877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的第3部分. GB/T1877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按规范验证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 一第2部分:GPS测量、测量设备校准和产品验证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 一第3部分:关于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 一第4部分:判定规则中功能限与规范限的基础; —第5部分:指示式测量仪器的检验不确定度; 一第6部分:仪器和工件接受/拒收的通用判定规则. 本文件代替GB/T18779.3一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3 部分:关于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与GB/T18779.3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关于合成规则的协议(见5.10); b)增加了关于k值的协议(见5.11).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14253-3:201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 3部分:关于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3.100.10 CCS J 20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491-2023/ISO4409:2019 代替GB/T17491一2011 液压传动 泵、马达稳态性能的 试验方法 Hydraulic fluid power-Pumps motors-Methods of testing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ISO 4409:2019 Hydraulic fluid power-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motors and integral transmissions-Methods of testing and presenting basic steady state performance IDT) 2023-03-17发布 2023-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7491-2023/ISO4409:2019 目 次 前言 ………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符号和单位…………… ……………2 5测试………… ..….2 5.1要求……… ……………2 5.2泵试验……… …………4 5.3马达试验…… ……6 5.4整体传动装置的试验………7 6结果的表达…… 6.1通则…… ……9 6.2泵的试验…………………………………………… ………9 6.3马达试验…… ………….10 6.4整体传动装置测试…………………………………10 7标注说明……… ……………11 附录A(规范性)误差和测量准确度等级………… ………12 附录B(资料性)试验前核对清单………………………………13 附录C(资料性)报告测试数据的建议格式…………14 参考文献 …………………19 GB/T17491-2023/ISO4409:201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7491一2011《液压泵、马达和整体传动装置稳态性能的试验及表达方法》,与 GB/T17491一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1年版的第3章); b)更改了符号和单位的规定(见第4章,2011年版的第4章); c)更改了管路内压力测量的要求(见5.1.1 2011年版的5.1.1),增加了管路内流量测量的要求 (见5.1.1),删除了“试验条件”,将其内容改为“注”(见5.1.1 2011年版的5.1.3); d)增加了“试验用油液”的测试液规格(见表2); e)更改了试验回路图(见图1~图4 2011年版的图1~图4); )删除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3.140 CCS J 7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277.8—2023 压缩空气第8部分: 固体颗粒质量浓度测量方法 Compressed air- Part 8:Test methods for solid particle content by mass concentration (ISO8573-8:2004 MOD) 2023-03-17发布 2023-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3277.8-2023 目次 前言 I 引言………………… 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单位和符号…………………………………………………………1 5选用方法………… ………………2 6取样技术………………… …………….2 7测量方法……………………………………… ……………2 8试验结果评定……………… ……………………………………5 9不确定度 ………………5 10试验报告……………………… …………………5 附录A(资料性)试验报告示例 …………………………………………7 GB/T13277.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13277《压缩空气》的第8部分.GB/T1327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污染物净化等级; —第2部分:悬浮油含量测量方法; —第3部分:湿度测量方法; —第4部分:固体颗粒测量方法; ——第5部分:油蒸气及有机溶剂测量方法; —第6部分:气态污染物含量测量方法; 一第7部分:活性微生物含量测量方法; —第8部分:固体颗粒质量浓度测量方法; ——第9部分:液态水含量测量方法.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8573-8:2004《压缩空气第8部分:固体颗粒质量浓度测量方法》. 本文件与ISO8573-8:2004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786.1替换了ISO1219-1 以适应我国技术要求(见第4章);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4975替换了ISO3857-1 以适应我国技术要求(见第3章);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3277.1替换了ISO8573-1 以适应我国技术要求(见第3章);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3277.2替换了ISO8573-2 以适应我国技术要求(见第6章和第7 章);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3277.4替换了ISO8573-4 以适应我国技术要求(见第3章、第6章和 第7章);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7446替换了ISO5598 以适应我国技术要求(见第3章).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一更改了第1章范围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提问日期:2023-06-04 23:10:25

提问网友:芜湖


图中是河北定额,套管道,都需要套哪些内容,求详细解答

解答网友:大海


第六册的管件,需要套子目另行计算,但不代表其它册的管件都单独计算。

判断依据就是册说明、章说明(即;计算规则)

提问日期:2023-06-04 22:53:33

提问网友:小白新


如图,我怎么输入不了1呢,工程量输1就会变成0.999999,这个数值应该在哪里 输入,怎么输入才正确呢

解答网友:月上枝头


单独补充和定额一个级别的主材;或者 子目下(定额下挂)的主材,锁定数量后进行修改为整数

公路工程,工程量总表,广东省,施工图设计,标准格式,编制指南,评价指引,《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编制指南》贯彻执行评价指引 粤交造价函[2016]35号

自《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编制指南》(粤交基[2014]1022号)(以下简称“指南”)颁布以来,我站受省交通运输厅委托组织实施,对贯彻落实“指南”采取了系列措施,现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 (标准格式) 编制指南执行工作情况的通报》 (粤交基[2016]126 号)、《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转发关于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编制指南执行情况检查报告的通知》(粤交基函[2015]1053号)等文件要求,我站制定了执行“指南”的质量评价指引 (详见附件),现予以发布。

本指引是项目管理的抓手。请督导所管辖项目的建设单位熟悉评价标准,敦促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咨询服务等单位做好指南的落实,并对落实工作进行评价。对于评价标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
我站对“指南”发布以来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执行“指南”的系列文件要求重点进行了梳理,各建设单位应就以下五个环节抓好落实:
一、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结合本项目特征,督促设计单位熟练掌握“指南”中设计数量总表的编制原则、应用要点,严格执行“指南”要求,按规定进行设计数量总表的编制。
二、招标阶段:建设单位应组织招标工程量清单或预算编制人或单位熟悉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招标文件工程量计量与支付规则、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造价管理系列标准文件,应用信息化工具,确保造价文件数据链的质量符合要求相关文档齐整(具体在评价标准中规定);应制定措施维护好本项目造价数据链。
三、项目实施阶段: 建设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造价文件数据链 (设计数量总表工程量-清单工程量-合同工程量-结算工程量 ) 进行动态维护,负责人应熟悉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文件、合同文件、竣工文件的编制要求、造价文件数据链应用工具操作,及时进行数据的动态修正。造价文件数据链计算出的费用与合同+变更的费用应动态闭合四、竣 (交)工阶段:建设单位应督促竣工文件编制单位全过程跟踪收集、整理竣工资料,分阶段及时编制竣工文件:应以单位工程完工时间为节点编制竣工图数量总表,竣工图数量总表对比施工图数量总表增加竣工数量和对比设计的增减量列,并按竣工档案的编制要求进行编制和说明:造价文件数据链计算出的费用与结算费用应基本闭合;通过数据链导出的部分报表可作为结算和竣工决算文件的基础性资料。
五、建设管理单位应督促各相关单位完整、及时地做好各阶段造价文件数据的传递工作,确保数据链的形成并符合质量要求。
附件: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 编制指南的贯彻执行评价指引(修订版)

│ 粤交基[2014]1022号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2014-08-08.pdf
│ 粤交基[2014]1022号附件1: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编制指南 第一册(共两册)2014-08.pdf
│ 粤交基[2014]1022号附件2: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编制指南 第二册(共两册)2014-08.pdf
│ 粤交基[2016]126号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编制指南执行工作情况的通报2016-02-03.pdf
│ 粤交基[2017]259号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编制指南(悬索桥、斜拉桥部分,试行)》的通知2017-03-07.pdf
│ 粤交基[2017]259号附件1: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编制指南(悬索桥、斜拉桥部分)(试行)2017-03.doc
│ 粤交基[2017]259号附件2: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编制指南(悬索桥、斜拉桥部分)(试行) 附表2017-03.xls
│ 粤交造价函[2016]35号 广东省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管理站关于印发《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编制指南》贯彻执行评价指引的通知2016-03-08.pdf

└─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表编制指南EXCEL表格(标准格式)2014-08
│ 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附件1目录.xls

├─第一篇 总体设计
│ 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xls
│ 1-2公路总体设置一览表.xls
│ 1-3桥梁设置一览表.xls
│ 1-4隧道设置一览表.xlsx

├─第三篇 路基、路面
│ 3-10软土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xls
│ 3-11红粘土及高液限土路基分布一览表.xls
│ 3-12红粘土及高液限土路基处治工程数量表.xls
│ 3-13煤系土路基分布一览表.xls
│ 3-14煤系土路基处治工程数量表.xls
│ 3-15煤矸石路基处治工程数量表.xls
│ 3-16填石路基分布及工程数量表.xls
│ 3-17采空区工程数量表.xls
│ 3-18-1土石方数量表汇总表(附表).xls
│ 3-18-2填方路基监测设置及工程数量表.xls
│ 3-18-3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标准表.xls
│ 3-18-4路基土石方运量统计表.xls
│ 3-18土石方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汇总表.xls
│ 3-19取土场(坑)、弃土场(堆)一览表.xls
│ 3-1清表及耕地填前夯(压)实数量表.xls
│ 3-20路基边坡防护设计一览表(填方或挖方).xls
│ 3-21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数量表(填方或挖方).xls
│ 3-22路堑高边坡工程数量表.xls
│ 3-23路基挡土墙设置一览表.xls
│ 3-24路基挡土墙工程数量表.xls
│ 3-25轻质土路堤设置一览表及工程数量表.xls
│ 3-27主线路面工程数量表(沥青混凝土路面).xls
│ 3-28主线路面工程数量表(水泥混凝土路面).xls
│ 3-29-1桥面铺装、搭板及桥头过渡板工程数量表(水泥混凝土路面).xls
│ 3-29-2桥面铺装、搭板及桥头过渡板工程数量表(沥青混凝土路面).xls
│ 3-29-3沥青砼路面工程数量表(隧道及洞口过渡板路段).xls
│ 3-29-4路面工程数量表(匝道水泥砼路面与沥青路面过渡段).xls
│ 3-2挖淤泥排水数量表.xls
│ 3-32路缘石设计工程数量表.xls
│ 3-33路槽处理工程数量表(潮湿路段换填).xls
│ 3-34中央分隔带工程数量表.xls
│ 3-35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边沟、排水沟、截水沟).xls
│ 3-36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暗沟、渗盲沟).xls
│ 3-37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集水井、检查井、雨水口、跌水井).xls
│ 3-38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急流槽).xls
│ 3-39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沥青路面边部排水).xls
│ 3-3低填浅挖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xls
│ 3-40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水泥路面边部排水).xls
│ 3-41桥面边部排水工程数量表.xls
│ 3-42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超高段).xls
│ 3-4高填土路堤处治工程数量表.xls
│ 3-5桥梁台背处理工程数量表.xls
│ 3-6高陡坡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xls
│ 3-7纵横向填挖交界处理工程数量表.xls
│ 3-8软土路基分布及处治方案一览表.xls
│ 3-9软土路基处理设计表.xls

├─第九篇 其他工程
│ 9-1改路、改河(沟)工程数量表.xls

├─第二篇 路线
│ │ 2-1公路用地表.xls
│ │ 2-2赔偿树木、青苗数量表.xls
│ │ 2-3砍树挖根数量表.xls
│ │ 2-4拆迁建筑物表.xls
│ │ 2-5拆迁电力、电讯及其他设施表.xls
│ │
│ └─2-6交安设施系列样表
│ 2-6-10路侧轮廓标布设表.xls
│ 2-6-11路侧轮廓标工程数量表.xls
│ 2-6-12中央分隔带轮廓标布设表.xls
│ 2-6-13中央分隔带轮廓标工程数量表.xls
│ 2-6-14防眩板布设及工程数量表.xls
│ 2-6-15上跨桥梁防护网布设及工程数量表.xls
│ 2-6-2标志标牌工程数量表.xls
│ 2-6-3标线、突起路标布设及工程数量表.xls
│ 2-6-4中央分隔带护栏布设表.xls
│ 2-6-5中央分隔带护栏工程数量表.xls
│ 2-6-6路侧护栏布设表.xls
│ 2-6-7路侧护栏工程数量表.xls
│ 2-6-8隔离栅护栏布设表.xls
│ 2-6-9隔离栅护栏工程数量表.xls
│ 2-6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数量汇总表.xls

├─第五篇 隧道
│ 5-1隧道设计布置表.xls
│ 5-2隧道土建工程数量表.xls
│ 5-3隧道辅助通道工程数量表.xls

├─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 8-10声屏障工程数量表.xls
│ 8-1备选植物一览表.xls
│ 8-2植物规格数量一览表.xls
│ 8-3路基两侧绿化数量表.XLS
│ 8-4边坡绿化数量表.XLS
│ 8-5路基中间带绿化工程数量表.XLS
│ 8-6立交绿化数量表.XLS
│ 8-7管理、养护设施绿化数量表.XLS
│ 8-8收集池设置及工程数量一览表.xls
│ 8-9隔油池工程数量表.xls

├─第六篇 路线交叉
│ 6-1互通立体交叉一览表.xls
│ 6-3服务设施一览表.xls
│ 6-4收费站及场区路面工程数量表.xls
│ 6-5分离式交叉一览表.xls
│ 6-7平交设置及工程数量表.xls
│ 6-8管线交叉设置及工程数量一览表.xls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 11-1施工便道、便桥工程数量表.xls
│ 11-2其他临时工程数量表.xls
│ 11-3公路临时用地数量表.xls
│ 11-4施工标志数量表.xls

├─第十篇 筑路材料
│ 10-1沿线筑路材料料场表.xls

└─第四篇 桥梁、涵洞
4-1-1桥梁下部及基础结构明细表.xls
4-1-2桥梁上部结构明细表.xls
4-1-3 桥梁桩基础钻孔地质表.xls
4-1-4特殊桥梁下部主体结构索塔工程数量明细表.xls
4-1-5特殊桥梁上部主体结构工程数量明细表(斜拉桥).xls
4-1-6桥梁上构结构库表.xls
4-1桥梁工程数量总表.xls
4-2圆管涵工程数量表 .xls
4-3盖板涵(通道)工程数量表 .xls
4-4箱式涵(通道)工程数量表 .xls
4-5拱型涵(通道)工程数量表 .xls
4-6波纹钢管(板)涵(通道)工程数量表 .xls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总表(标准格式)编制指南》贯彻执行评价指引 粤交造价函[2016]35号已关闭评论

GDJTG/T B01-2017,公路工程,广东省,应用技术规范,机制砂水泥混凝土,粤交科函[2017]1265号,《广东省公路工程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DJTG/T B01-2017 粤交科函[2017]1265号

鉴于机制砂在混凝土中规范化应用的必要性,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设政府引导性研究课题“广东省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研究”(2012-03-006)。课题组在总结“人工砂混凝土的材料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2011-02-057)和“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与应用技术研究”(2010-04-002)的研究成果,综合国内外混凝土细集料以及机制砂(人工砂)混凝土的标准、规程、规范和指南的相关规定,进行大量室内和工程试验验证,并广泛征求有关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机制砂的生产与检验;4. 机制砂的质量标准;5. 机制砂的试验方法;6. 机制砂普通混凝土;7.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8. 机制砂混凝土的施工与验收。
本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同时反馈至负责本规范日常解释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单位,以便修订时参考。

目 录
1 总 则 1
2 术 语 3
3 机制砂的生产与检验 7
3.1 机制砂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7
3.2 机制砂的质量检验 9
3.3 机制砂检验程序 9
3.4 机制砂的验收批次 10
3.5 机制砂的评定 10
3.6 机制砂的运输和储存 11
3.7 机制砂的使用 11
4 机制砂的质量标准 13
4.1 分级与规格 13
4.2 质量标准 13
5 机制砂的试验方法 20
5.1 试样采集 20
5.2 试验方法 21
5.3 机制砂检验项目 22
6 机制砂普通混凝土的配制 24
6.1 原材料 24
6.2 配合比设计 37
6.3 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 43
7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 46
7.1 基本规定 46
7.2 原材料 48
7.3 配合比设计 54
8 机制砂混凝土的施工与验收 62
8.1 基本规定 62
8.2 原材料管理 62
8.3 混凝土搅拌 63
8.4 混凝土运输 65
8.5 混凝土浇筑 69
8.6 混凝土振捣与整形 72
8.7 混凝土养护 76
8.8 混凝土拆模 79
8.9 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 80
本规范的用词说明 82
附录1:改进亚甲蓝MB值测定方法 83
附录2:引用标准规范清单 8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DJTG/T J03-2013,LED照明,广东省,施工技术指南,粤交科函[2013]2175,设计指南,高速公路隧道,《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LED照明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GDJTG/T J03-2013 粤交科函[2013]2175

隧道 LED 灯具相对隧道高压钠灯具有启动快、能耗低、可控性好等显著优势,正逐渐成为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光源主流。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通车里程日益增加,隧道照明系统规模不断增大,巨额隧道照明费用已成为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运营期间最重要的开支。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组织申报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0]2082 号)的文件精神,在广东省组织实施了高速公路隧道LED 照明示范工程,并组织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等单位联合研究编制了《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 LED 照明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为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 LED 照明工程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提供标准依据。
编制过程中,编制单位对国内近 15 条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隧道 LED 照明工程进行了现场测试和调研,总结了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运营管理单位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分析了国内 10 多家隧道 LED 照明灯具厂家的产品资料和技术成果,并针对隧道 LED 照明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最终结合广东省高速公路 LED 隧道照明现状编制完成本指南。本指南主要包括: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与符号、一般规定、设计参数、照明控制、供配电设计和施工要求共八章,以及附录 A 《高速公路隧道 LED 照明灯具技术要求》和附录 B 《高速公路隧道 LED 照明工程质量检测验收规程》。
本指南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编制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本指南的日常解释工作,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负责本指南的日常管理工作。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指南过程中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同时反馈至负责指南日常解释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单位,以便修订时参考。

目 录

1 总 则......................................................................................................................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3 术语与符号..............................................................................................................3
3.1 术语与定义....................................................................................................3
3.2 符号................................................................................................................5
4 一般规定..................................................................................................................7
5 设计参数................................................................................................................10
5.1 洞外亮度 L20(S)取值要求 .....................................................................10
5.2 入口段亮度指标要求..................................................................................11
5.3 过渡段亮度指标要求..................................................................................12
5.4 中间段亮度指标要求..................................................................................13
5.5 出口段亮度指标要求..................................................................................16
5.6 应急照明......................................................................................................17
5.7 行人横洞、行车横洞和紧急停车带照明..................................................17
5.8 隧道洞口外引导路段照明..........................................................................17
6 照明控制................................................................................................................19
6.1 控制原则......................................................................................................19
6.2 控制模式......................................................................................................19
6.3 控制信号传输方式......................................................................................20
6.4 控制器..........................................................................................................21
6.5 控制软件功能要求......................................................................................22
6.6 横洞照明控制..............................................................................................22
7 供配电设计............................................................................................................23
8 施工要求................................................................................................................25
8.1 一般要求......................................................................................................25
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 LED 照明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GDJTG/T J03—2013)
8.2 隧道 LED 灯具安装要求..............................................................................25
8.3 隧道洞外照明灯具安装要求........................................................................26
8.4 隧道洞外亮度检测设备安装要求................................................................27
8.5 隧道 LED 照明控制器安装要求..................................................................28
8.6 隧道洞外设备基础施工要求........................................................................28
8.7 工程调试与检查要求....................................................................................29
附录 A..........................................................................................................................3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32
2 术语与定义....................................................................................................34
3 分类与型号....................................................................................................36
4 工作环境条件................................................................................................37
5 技术要求........................................................................................................38
6 安全要求........................................................................................................41
7 结构要求........................................................................................................43
8 驱动电源技术要求........................................................................................51
9 外观质量、材料及重量................................................................................55
10 试验方法........................................................................................................56
11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60
附录 B..........................................................................................................................62
1 一般规定........................................................................................................63
2 检测资格要求................................................................................................64
2.1 检测资格要求................................................................................................64
2.2 检测人员要求................................................................................................64
2.3 检测仪器要求................................................................................................65
3 验收依据及标准............................................................................................67
4 检测内容及验收要求....................................................................................68
5 验收形式与验收流程....................................................................................69
5.1 验收形式........................................................................................................69
5.2 验收流程........................................................................................................69
目 录
6 验收资料要求................................................................................................71
7 验收测试方法................................................................................................72
7.1 测量条件要求................................................................................................72
7.2 测试指标确定................................................................................................72
7.3 测试位置确定................................................................................................74
7.4 测试点布设....................................................................................................74
7.5 配合及保障条件............................................................................................75
7.6 测试注意事项................................................................................................77
8 测试数据处理................................................................................................78
9 总体评价........................................................................................................82
附录 C..........................................................................................................................8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公路工程,广东省,粤交基[]2017]1072,编制指南,重(较)大设计变更文件,《广东省公路工程重(较)大设计变更文件编制指南》粤交基[]2017]1072

广东省公路工程重(较)设计变更文件
编制指南
第一部分 规范设计变更管理
1.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管理的相关规定
1.1全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变更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5号令)、《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11〕504 号)、《广东省交通厅关于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粤交基〔2007〕1241号)、《关于加强我省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工作的意见》(粤交基〔2010〕1608号)等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1.2各地级以上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省公路管理局、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应加强设计变更管理,认真履行项目法人责任,落实设计变更管理有关规定,做到“工完帐清”,在本指南印发之后,坚决杜绝新建、在建项目再出现“未批先干”的设计变更工程。
2.严格落实设计变更程序要求
2.1重大、较大设计变更。
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实行审批制,其分类详见附件(示例),符合附件分类的重大、较大设计变更上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批。设计变更名称示例应对照分类表中的具体情形进行定义、规范和统一,主要反映工程规模、标准、方案等变化。设计变更工程应编制设计变更(概)预算。
(1)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应先办理设计变更建议申请。设计变更建议申请批准后应及时开展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工作,原则上变更建议申请批准后1个月内完成设计变更文件编制、审核和上报工作,技术复杂的需组织专家专题论证的设计变更,一般不超过2个月。
(2)设计变更文件经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坚决杜绝未经审批实施变更工程。
(3)对批复初步设计进行深化调整的施工图设计,经施工图设计审(查)批确认(同步报备审批单位)后,可不再履行设计变更程序。
(4)由于工程水文地质等突发性条件变化引发的重大、较大工程变更,应采取应急措施补救,减少因延误造成的工程浪费,于10日内上报相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并按规定及时办理变更设计审批。
2.2一般设计变更。
由项目法人或其上级主管单位负责审批,并制定相应的设计变更审批管理制度,变更支付费用按合同约定办理。
3.严格规范设计变更文件编制工作
3.1重大、较大设计变更文件。
(1)设计变更建议申请。项目法人上报文件应主要明确项目基本情况(建设规模、技术标准等)、变更理由及依据(含各类会议纪要或专家意见等)、变更前后设计方案及费用估算、费用增加原因分析情况、上级单位初审意见等。
(2)设计变更文件。应在设计变更建议申请批准后规定时间内上报,原则上应按施工图设计深度进行编制,其中设计变更预算文件应满足造价管理标准化文件要求,计价水平一般情况下应与原批准(或核备)的施工图预算保持一致,设计变更预算主要为建筑安装工程费;具体文件编制要求详见附件。
3.2对需报省交通运输厅审批的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各地级以上市交通运输局(委)、省公路管理局、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应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加强审查把关工作,认真核查设计变更文件的完整性、符合性和准确性,核查变更方案、依据、费用等,提出具体审查意见,并在初审上报文件中明确是否同意该设计变更及变更方案、依据、费用等。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文件不予受理。
3.3一般设计变更文件。
由项目法人或其上级主管单位在制定的相应变更审批管理制度中明确。
4.严格设计变更工程费用管理
项目法人应按省相关造价管理规定,确定变更工程费用处理原则。变更工程实际增加费用应按施工合同相关条款的约定和实际签认的计量工程量和定价原则合理确定。其中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建设单位应根据批准的设计变更预算,按合同约定进行设计变更工程费用结算,一般不得超出批准的设计变更预算。
5.严格压实设计变更管理责任
5.1项目法人对设计变更管理承担主体责任。负责设计变更的具体组织实施;负责组织设计变更文件的编制、审核和上报工作,对设计变更文件质量负责;负责办理设计变更批复后的相应合同变更费用审批确认工作;负责建立设计变更管理及考核评价制度。
5.2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工作原则上由原勘察设计单位承担;如由非原勘察设计单位承担,原勘察设计单位要对设计变更的技术经济性和合理性提出审查意见,并对设计方案予以确认。未经原勘察设计单位审查确认的设计变更不得申报,不得交付施工。勘察设计单位对设计变更文件负主体责任,设计变更文件编制情况纳入信用评价进行考核。
5.3监理及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复核施工图设计,对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变更意见或优化设计意见,项目法人应认真及时处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公路工程,广东省,粤交基[2017]661,绿色生态排水系统,设计指南,《广东省公路工程绿色生态排水系统设计指南》粤交基[2017]661

广东省公路工程绿色生态排水系统设 计 指 南

2017年6月

目 录
前 言 1
1 总则 3
2 术语和符号 4
2.1 术语 4
2.2 主要符号 5
3 基本规定 7
4 水文与水力计算 8
4.1 基本原则 8
4.2 水文计算 8
4.3 水力计算 14
4.4 浅型草皮沟计算参数 15
5 路界绿色生态排水 17
5.1 一般说明 17
5.2 浅型沟设计要点 17
5.3 路堑浅型边沟 18
5.4 路堤浅型排水沟 21
5.5 油水分离池 23
5.6 沉淀池 23
6 中间带超高段排水 24
6.1 基本原则 24
6.2 一般说明 24
6.3 中间带超高段排水典型断面 25
7 其他排水设施 29
7.1 一般说明 29
7.2 高边坡排水 29
7.3 挡土墙排水 32
8 排水设施之间衔接过渡设计 34
8.1 草皮沟与圬工沟渠衔接 34
8.2 急流槽与其他沟渠衔接 37
8.3 堑顶截水沟与平台截水沟衔接 41
8.4 排水设施与自然沟渠衔接 42
附录1 各种沟管的水力半径及过水断面面积计算表 43
附录2 草皮沟草种的选取及施工工艺 47
附录3聚乙稀复合排水管材构件图示 44
附录4 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浅型沟排水应用实例 49

前 言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J D033-2012))(以下简称原规范)自颁布实施以来,进一步规范了公路排水设计,破解了我省公路排水生搬硬套、设计保守的突出问题,提高了公路排水技术水平。
为贯彻好绿色交通发展理念,适应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环保、低碳、新型排水化工复合材料应用,我省因地制宜,开展了公路浅型沟的水力水文关键技术等一系列公路绿色生态排水技术经济研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公路排水的功能和浅型沟设计计算方法,调整细化广东省降雨强度区划及广东省降雨强度计算公式。突出了公路排水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突出了公路建设安全、环保、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突出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注重公路排水与路域自然环境的协调,注重消除事故车辆二次安全隐患。综合广东省公路排水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及应用经验,重点提出了浅碟型、倒三角型等浅型沟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要求,编制《广东省公路工程绿色生态排水系统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完成了省内外多条高速公路的排水设施应用情况调查研究,总结了广东省近年来公路排水工程实践经验,借鉴了《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美国公路行业标准:AASHTO》、《美国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设计要点,特别是绿色生态排水的灵活设计,恢复自然、适应自然的设计经验,广泛征求了业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及建议,完成了本指南的编制。
本指南由八个章节、四个附录构成,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规定、水力水文计算、路界绿色生态排水、中间带超高段排水、其他防排水设施以及排水设施之间的衔接过渡设计。
请有关单位在应用过程中,将发现的相关问题和建议函告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路27号,邮编:510101),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

 

参编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长安大学
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
主要参编人员:贾绍明 冯忠居 苏堪祥 乔翔 王安怀 刘事莲 黄湛军 梁志勇 林颖 罗剑平 马丽 刘小飞 胡明华 蒙超荣 王永前 周桂梅 梁倩 鄂海清 邓明超 王 强

1 总则
1.0.1 目的
为推进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指导公路排水设计符合设计规范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建立“安全、绿色、低碳”的公路排水系统,特制定本指南。
1.0.2 编制依据
本指南依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D33-201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公路排水设计手册》等标准规范文件进行编制。
1.0.3 基本原则
1. 公路绿色生态排水设计应满足公路排水需要,恢复自然、适应自然,与路域环境相协调。应推广应用绿色生态排水新型材料。
2. 绿色、生态的浅碟型、倒三角型等浅型沟的应用应结合水文气候、地形地貌、地质等工程特点因地制宜,不宜生搬硬套。
3. 公路工程排水应结合自然条件进行排水总体设计,形成完整的路基路面排水体系,并同当地的自然水系、水利设施等衔接,综合规划、合理布局。
1.0.4 适用范围
本指南充分考虑广东省公路建设特点与环境要求,适用于广东省公路工程排水设计。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公路排水系统 drainage system
由拦截、汇集、输送、排放公路用地范围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设施组成的系统。
2.1.2 路界绿色生态排水 highway green ecological drainage
是适应路基岩土体工程特性,开挖设置无铺砌(自然开挖状)、或铺植草皮(木)、或铺植草皮(木)与预制构件组合的浅型沟,满足汇水、泄水、排水需要,适应公路路容路貌,与路侧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排水设施。
2.1.3 路界表面排水 highway surface drainage
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表面排水,包括路面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坡面排水和由相邻地带或交叉道路流入路界内的地表水的排除等。
2.1.4 路面排水 pavement surface drainage
路面和路肩范围内的表面水的排除。
2.1.5 中央分隔带排水 median drainage
中央分隔带范围内的表面水的排除。
2.1.6 坡面排水 slope drainage
路堤边坡坡面、路堑边坡坡面和倾向路界的自然坡面范围内的表面水的排除。
2.1.7 径流系数 coefficient of runoff
径流量占总降水量的百分率。
2.1.8 设计径流量 design rate of runoff
由设计降雨重现期和降雨历时的降雨引起的设计点径流量。
2.1.9 设计降雨重现期 design recurrence interval of rainfall
某一预期强度的降雨重复出现的平均周期。
2.1.10 汇流历时 time of concentration
径流从汇水区内最远点(按水流时间计)流至设计点所需的时间。
2.1.11 坡面汇流历时 time of flow on slopes
径流到达沟管入水口所需的时间。
2.1.12 沟管内汇流历时 time of flow in ditch or pipe
径流由沟管入水口到达出水口或设计终点所需的时间。
2.1.13 重现期转换系数 converting factor of recurrence interval
设计重现期的降雨强度与某一标准重现期的降雨强度的比值。
2.1.14 降雨历时转换系数 converting factor of rainfall duration
设计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与某一标准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的比值。
2.1.15 浅型沟 shallow drains
设置在路堑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横截面为浅碟形或倒三角形的沟状结构物。
2.1.16 油水分离池 oil separating tank
设置在路界范围或之外,分离或过滤净化地表污水中的油和水的池状结构物。
2.1.17 沉淀池 settling tank
设置在路界范围或之外,利用重力作用沉淀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池状结构物。
2.1.18 渗沟 underdrains
在地面下或路基内设置,汇集、排除地下水或路基内水的沟状结构物。
2.2 主要符号
2.2.1 地表径流量
——设计径流量;
——汇水面积;
——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强度;
——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降雨量;
——降雨历时;
——设计重现期;
——径流系数;
——地表粗度系数;
——坡面汇流历时;
——沟管汇流历时;
——重现期转换系数;
——降雨历时转换系数;
——坡面流长度;
——坡面流坡度。
2.2.2 沟和管的水力计算
Qc——泄水能力;
——过水断面面积;
——水力半径;
——沟或管的平均流速;
——水力坡度;
——沟壁或管壁粗糙系数;
——过水断面的湿周;
——沟或过水断面的水深;
b——过水断面宽度。

3 基本规定
3.0.1 应认真做好公路排水系统总体设计。
3.0.2 排水系统应与自然环境充分协调,美观耐用,生态环保。
3.0.3 排水系统形式的选择应在满足排水需要以及行车安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排水设施与环境景观的协调,突出绿色生态公路理念,设计宜优先选择本指南给出的典型排水设计形式。
3.0.4 浅型沟与其他沟型之间应合理衔接过渡,避免因冲刷导致交界面上浅型沟的破坏。
3.0.5 采用圬工沟渠时,宜采用矮灌木遮蔽等手段进行处理,且尽量做到同步实施。
3.0.6 膨胀土、高液限土等特殊性岩土路段,应结合路基处理进行综合排水设计。

4 水文与水力计算
4.1 基本原则
公路路界地表排水设施主要为集水沟或集水管,沟或管的设计准则主要有:
1. 沟或管的泄水能力 不小于沟或管的设计径流量 ,按式(4-1)表示为:
(4-1)
2. 沟或管的平均流速 不小于出现淤积时的流速 ;不大于沟或管出现冲刷的速度 ,按式(4-2)表示为:
(4-2)
其中不出现淤积的最小允许流速 ,主要和水流所携带的土颗粒粒径的大小有关,明沟的最小允许流速为0.4m/s,暗沟和管的最小允许流速为0.75m/s。
沟管不出现冲刷的允许最大流速 ,主要取决于沟管的材料,管的最大允许流速为:金属管为10m/s;非金属管为5m/s;对于沟渠,在水深为在0.4m~1.0m时的最大允许流速,按表4-1取值,其他水深的最大允许流速应乘以表4-2的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表4-1 明沟的最大允许流速(m/s)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广东省,粤交基[2017]185号,静载试验参数,预制梁(板)设计参数,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广东省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预制梁(板)设计参数(静载试验参数)》粤交基[2017]185号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发布广东省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预制梁(板)设计参数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交通运输局(委)、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省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管理站、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2014 年,厅印发了广东省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技术成果,相关技术成果已全面用于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取得良好效果。为了验证设计标准化技术成果中预制梁(板)关键构造的设计参数、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是否达到设计目的,厅组织有关单位对预制梁(板)静载试验所需的设计参数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该部分内容。现将有关结果印发给你们(详见附件),并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本次发布的预制梁(板)设计参数适用于我省设计标准化第一批、第二批技术成果的预制梁(板)。各建设项目应加强对技术成果的计算复核,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预制梁(板)荷载试验参数,通过工程实体试验验证预制梁(板)结构设计理论分析结果(结构内力、承载力、变形、裂缝),并将试验成果指导桥梁设计,以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二、预制梁(板)设计参数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成果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请径与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联系

附件:1.预制小箱梁静载试验设计参数
2.预制 T 梁静载试验设计参数
3.预制空心板静载试验设计参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附件:1.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关于上报我省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化之隧道土建通用图及预留预埋参考图部分内容修改的报告
2.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关于上报我省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化之涵洞参考图部分内容修改的报告

结合历次设计评审会专家意见,我 中心联合原编制单位(中 交笫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于 2015年 7月 完成了隧道土建通用图及预留预埋参考图的修编优化工作,现将有关情况上报如下:
一、修订原因
(一 )增 列新颁技术标准、规范,根据新规范要求修订,主要新颁标准、规范如下: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2.《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T D70/2-2014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G B02-2013
4。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 JTG/TD702-01-2014
5.《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JTG/TD702-02-2014
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H6-2013
(二 )根据各有关单位在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对隧道设计标准化成果 (2014年 5月 笫一版 )本身存在的差错漏以及部分不合理或表述不清晰的地方进行了修正。
反馈意见的单位有省交通运输厅基建处、省南粤交通潮漳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省南粤交通龙怀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省南粤交通仁新管理处、省南粤交通新博管理处、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交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
二、主要修订内容
广东省高速公珞隧道土建通用图修订内容一览表

交通运输厅,修订部分,广东省,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预留预埋参考图,涵洞工程,粤交基[2015]1162号,隧道工程,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广东省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隧道工程和涵洞工程修订部分》粤交基[2015]1162号

交通运输厅,修订部分,广东省,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预留预埋参考图,涵洞工程,粤交基[2015]1162号,隧道工程,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广东省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隧道工程和涵洞工程修订部分》粤交基[2015]1162号

交通运输厅,修订部分,广东省,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预留预埋参考图,涵洞工程,粤交基[2015]1162号,隧道工程,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广东省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隧道工程和涵洞工程修订部分》粤交基[2015]1162号

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预留预埋参考图修订内容一览表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广东省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隧道工程和涵洞工程修订部分》粤交基[2015]1162号已关闭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