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7月 ( 第 10 页)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2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铬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25-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80一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81一2003《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SN/T2597一2010《食品接触材料高 分子材料铅、镉、铬、砷、锑、锗迁移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SN/T2829一 2011《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金属材料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法》中铬迁移量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5009.81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铬迁移量的测定”; ——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 GB31604.2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铬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在食品模拟物中浸泡后铬迁移量测定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铬迁移量的测定. 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2原理 采用食品模拟物浸泡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预期与食品接触的部分,浸泡液经石墨炉原子化,在 357.9口m处测定的吸收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铬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3.1.1硝酸(HNO). 3.1.2磷酸二氢铵(NHH2PO4). 3.1.3配制食品模拟物所需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2试剂配制 3.2.1食品模拟物:按照GB5009.156的规定配制. 3.2.2硝酸溶液(595):吸取5mL硝酸,加至950mL水,混匀. 3.2.3磷酸二氢铵溶液(20g/L):称取2.0g磷酸二氢铵,用水溶解,定容至100mL 3.3标准品 重铬酸钾(K2C2O7 CAS号:7778-50-9):纯度>99.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一 定浓度的铬标准溶液.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铬标准储备液(1000mg/L):准确称取1.4315g(精确至0.0001g)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移入 5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595)稀释至刻度.混匀. 3.4.2铬标准中间液(1.00mg/L):吸取铬标准储备液1.0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溶液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2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镉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24-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62一2003《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63一2003 《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72一200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81一2003《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3534一2002《日用陶瓷器铅、镉溶 出量的测定方法》、GB8058一2003《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GB/T21170一2007 《玻璃容器铅、镉溶出量的测定方法》、SN/T2597一2010《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铅、锅、铬、 碑、锑、储迁移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SN/T2829一2011《食品接触材料金 属材料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SN/T2886一2011《出 口食品接触材料玻璃容器类模拟物中铅、镉溶出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镉迁移量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5009.62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锅迁移量的测定”; ——增加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一删除二硫腙比色法. I GB31604.2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镉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食品模拟物中浸泡后镉迁移量测定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镉迁移量的测定. 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2原理 采用食品模拟物浸泡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预期与食品接触的部分,浸泡液经石墨炉原子化,在 228.8nm处测定的吸收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锅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3.1.1硝酸(HNO3). 3.1.2磷酸二氢铵(NHH2PO4). 3.1.3配制食品模拟物所需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2试剂配制 3.2.1食品模拟物:按照GB5009.156的规定配制. 3.2.2硝酸溶液(19):量取10mL硝酸,加至90mL水中,混匀. 3.2.3硝酸溶液(595):吸取50mL硝酸,加至950mL水中,混匀. 3.2.4磷酸二氢铵溶液(20g/L):称取2.0g磷酸二氢铵,用水溶解,定容至100mL 3.3标准品 氯化镉(CdCl2 5 2 H2O CAS号:7790-78-5):纯度>99.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 的一定浓度的镉标准溶液.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镉标准储备液(100.0mg/L):准确称取0.2032g(精确至0.0001g)氯化锅,用少量硝酸溶液 (1十9)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混匀. 3.4.2镉标准中间液(100μg/L):吸取镉标准储备液1.0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溶液(5十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2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复合食品接触材料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23-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119一2003《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5009.119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复合食品接触材料中二氨基甲 苯的测定”; —修改了迁移试验条件; 一修改了衍生试剂的选择; 一修改了色谱柱的选择; —增加了气相色谱质谱法. I GB31604.2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复合食品接触材料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 第一法气相色谱法 2原理 试样中二氨基甲苯用4%乙酸溶液浸出,将浸出液冷却后,在碱性条件下经二氯甲烷提取后,加七 氟丁酸酐衍生化,然后将衍生物注入带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 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3.1试剂 3.1.1二氯甲烷(CH2Cl2):色谱纯. 3.1.2叔丁基甲醚(CH12O):色谱纯. 3.1.3七氟丁酸酐(CF14O3):色谱纯. 3.1.4无水硫酸钠(Nag SO4). 3.1.5氯化钠(NaC). 3.1.6冰乙酸(C2H4O2). 3.1.7氢氧化钠(NaOH). 3.2试剂配制 3.2.1乙酸溶液(4%):称取40g冰乙酸溶于960mL水中. 3.2.2碳酸氢钠溶液(20g/L):称取2g碳酸氢钠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o 3.2.3氢氧化钠溶液(500g/L):称取5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 3.3标准品 2 4-二氨基甲苯(C H1N2 CAS号:95-80-7),纯度≥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 标准物质.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2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发泡聚苯乙烯 成型品中二氟二氯甲烷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22-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100一2003《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与GB/T5009.100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中二氟二 氯甲烷的测定”; —将样品测定填充色谱柱改成毛细管色谱柱; 一增加了方法的灵敏度,降低检出限和定量限. I GB31604.2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发泡聚苯乙烯 成型品中二氟二氯甲烷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中二氟二氯甲烷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中二氟二氯甲烷的测定. 2原理 根据气体有关定律,将试样放入密封平衡瓶中,用溶剂溶解.在一定温度下,二氟二氯甲烷扩散,达 到平衡时,取液上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中测定.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3.1.1N N-二甲基乙酰胺(CH NO):色谱纯. 3.2标准品 二氟二氯甲烷(CC2F2)(CAS号:75-71-8):纯度>99%. 3.3标准溶液的制备 3.3.1二氟二氯甲烷标准储备液(100g/mL):准确称取二氟二氯甲烷标准品1mg(精确至0.01mg) 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用N N-二甲基乙酰胺溶解定容至刻度,混匀.于4℃保存,保存期为1年. 3.3.2二氟二氯甲烷标准中间液(10μg/mL):准确移取二氟二氯甲烷储备溶液1mL于10mL棕色容 量瓶中,用N N-二甲基乙酰胺稀释至刻度,混匀.于4℃保存,保存期为6个月. 3.3.3二氟二氯甲烷标准工作液(1μg/mL):准确移取二氟二氯甲烷中间溶液1mL于10mL棕色容 量瓶中,用N N-二甲基乙酰胺稀释至刻度,混匀.于4℃保存,保存期为3个月. 4仪器和设备 4.1气相色谱仪(GC):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4.2电子天平:感量为1mg和0.01mg. 4.3恒温水浴装置:精度1℃. 4.4平衡瓶:20mLo 4.5气密针:1.0mL.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2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对苯二甲酸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21-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3296.10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对苯二甲酸的测 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和SN/T2184一2008《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对苯二酸的 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与GB/T23296.10一2009和SN/T2184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对苯二甲酸迁移量的测定”; 一修改了食品模拟物试液的制备; —修改了分析结果的表述; —修改了检出限和定量限. I GB31604.2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对苯二甲酸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对苯二甲酸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对苯二甲酸迁移量的测定. 2原理 食品模拟物中的对苯二甲酸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采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水基、酸性、 酒精类食品模拟物直接进样测定,橄榄油介质食品模拟物通过稀碳酸氢钠溶液提取后进样测定.以邻 苯二甲酸作内标,采用内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3.1.1三水合乙酸钠(C2HO2Na3H2O). 3.1.2碳酸氢钠(NaHCOa). 3.1.3正庚烷(n-C H6). 3.1.4甲醇(CH3OH):色谱纯. 3.1.5异丙醇(CHgO) 3.1.6磷酸(HPO4) 3.1.7冰乙酸(CH:COOH). 3.1.8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所用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2试剂配制 3.2.1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按GB5009.156操作. 3.2.21g/L碳酸氢钠水溶液:称取1g(精确至0.1g)碳酸氢钠,用水溶解并定容于1L容量瓶中. 3.2.3乙酸钠缓冲液(pH=3.6):称取25.0g三水合乙酸钠溶于350mL水中,加入5.0mL磷酸,用约 50mL冰乙酸调节pH至3.6,加水定容至500mLo 3.2.450%乙酸溶液:量取50mL冰乙酸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3.3标准品 3.3.1对苯二甲酸(CH;O4 CAS号:100-21-0),纯度≥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 准物质.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2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醋酸乙烯酯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20—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SN/T2333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醋酸乙烯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本标准与SN/T2333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醋酸乙烯酯迁移量的测定”; 一修改了定量方法,用外标法代替内标法. I GB31604.2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醋酸乙烯酯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醋酸乙烯酯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醋酸乙烯酯迁移量的测定. 2原理 试样中醋酸乙烯酯经食品模拟浸泡液浸出后,用丙酮定容,最后气相色谱测定,外标法定量.样本 一经检出需要气相色谱质谱法确证.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容器及转移 器具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 3.1试剂 3.1.1丙酮(CH;0):不含醋酸乙烯酯. 3.1.2甲醇(C2HO). 3.1.3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所用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2试剂配制 3.2.1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按GB5009.156操作. 3.2.2甲醇-水混合液(11):量取100mL甲醇和100mL水,混匀. 3.3标准品 醋酸乙烯酯(CHgO2 CAS号:108-05-4):纯度≥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醋酸乙烯酯标准贮备溶液(1000mg/L):准确称取醋酸乙烯酯标准品10mg(精确至0.01mg) 于10mL容量瓶中,用丙酮溶解稀释到刻度线,一10℃密封保存. 3.4.2醋酸乙烯酯标准中间溶液(100mg/L):吸取1.0mL醋酸乙烯酯贮备液于10mL容量瓶中,用 丙酮稀释到刻度线,使用当天配制. 4仪器和设备 4.1气相色谱仪:配有FID检测器.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2016-08-31发布 2016-09-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2-2016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60一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 法》中高锰酸钾消耗量、GB/T5009.61一2003《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高 锰酸钾消耗量、GB/T5009.64一2003《食品用橡胶垫片(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高锰酸钾消耗量、 GB/T5009.65一2003《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高锰酸钾消耗量、GB/T5009.66一 2003《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高锰酸钾消耗量、GB/T5009.67一2003《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 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高锰酸钾消耗量、GB/T5009.68一2003《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 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高锰酸钾消耗量、GB/T5009.69一2008《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的 分析方法》中高锰酸钾消耗量、GB/T5009.70一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 析方法》中高锰酸钾消耗量、GB/T5009.79一2003《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中高锰酸钾消耗量、 GB/T5009.80一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高锰酸钾消耗量、 GB/T5009.98一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中 高锰酸钾消耗量、GB/T5009.99一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 高锰酸钾消耗量、GB/T5009.100一2003《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高 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5009.60—2003、GB/T5009.61—2003、GB/T5009.64—2003、GB/T5009.65一 2003、GB/T5009.66—2003、GB/T5009.67—2003、GB/T5009.68—2003、GB/T5009.69—2008、 GB/T5009.70—2003、GB/T5009.79—2003、GB/T5009.80—2003、GB/T5009.98—2003、GB/T5009.99— 2003、GB/T5009.100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 修改了计算公式及单位. I GB31604.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2原理 试样浸泡液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样品消耗的滴定液的体积计算试样中高 锰酸钾消耗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3.1.1硫酸(H2SO4). 3.1.2高锰酸钾(KMnO4). 3.2试剂配制 3.2.1硫酸溶液(12):取硫酸100mL小心加入200mL水中,混匀. 3.2.20.04%高锰酸钾溶液:称取0.4g高锰酸钾,加水溶解至1000mL. 酸标准溶液[c(-H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1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己内酰胺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19—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125一2003《尼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GB/T23296.20一 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己内酰胺及己内酰胺盐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和 SN/T2283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己内酰胺及己内酰胺盐的测定气相 色谱法》. 本标准与GB/T5009.125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己内酰胺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 定”; ——增加了己内酰胺的测定方法. I GB31604.1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己内酰胺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方法和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己内酰胺的测定 2原理 试样经水提取后,己内酰胺溶解在提取液中,经滤膜过滤后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 行检测,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乙腈(C2HsN CAS号:75-05-8):色谱纯. 3.2标准品 3.2.1己内酰胺( CAS号:105-60-2):纯度≥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 准物质. 3.3标准溶液配制 3.3.1己内酰胺标准储备液 称取100mg(精确至0.0001g)己内酰胺,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配制成浓度为1000mg/L 的储备液.溶液在4℃下避光密封储存,有效期为1个月. 3.3.2己内酰胺中间标准溶液 用刻度吸量管吸取0.05mL、0.25mL、0.5mL、1.0mL、2.5mL、5.0mL己内酰胺标准储备液于6 个1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得到己内酰胺浓度为5.0mg/L、25.0mg/L、50.0mg/L、100.0mg/L、 250.0mg/L、500.0mg/L的中间标准溶液.溶液储存方式同3.3.1 3.3.3己内酰胺标准工作溶液 分别准确吸取1.0mL己内酰胺中间标准溶液于6支10mL具塞玻璃试管中,分别加入4.0mL水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1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丙烯酰胺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18-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3296.9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与GB/T23296.9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丙烯酰胺迁移量的测定”; ——增加了适用范围; —一修改了食品模拟物制备; 一修改了油基食品模拟物试液的处理过程. I GB31604.1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丙烯酰胺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丙烯酰胺迁移量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丙烯酰胺迁移量的液相色谱法检测. 2原理 对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的食品模拟物采用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其中水基、酸性、酒精类食品模 拟物直接进样,油基食品模拟物通过水萃取后进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柱为离子排斥柱)进行分 离,采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方法采用外标峰面积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容器及转移 器具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 3.1试剂 3.1.1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所用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1.2乙腈(C2H3N):色谱纯. 3.1.3甲醇(CH3OH):色谱纯. 3.1.4硫酸(H2SO4):优级纯. 3.2试剂配制 3.2.1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根据待测样品的预期用途和使用条件,按GB5009.156 操作. 3.2.2硫酸溶液(0.0036mol/L):量取0.1mL硫酸,用水定容至500mL 混匀. 3.3标准品 丙烯酰胺(CaH NO):纯度≥99%.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丙烯酰胺标准储备溶液(1000mg/L):准确称取丙烯酰胺标准品10mg(精确至0.1mg) 用甲 醇定容至10mL 该储备液储存于0℃~4℃冰箱中. 3.4.2丙烯酰胺标准中间溶液(10mg/L):吸取1.0mL丙烯酰胺贮备液用甲醇定容至100mL.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1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丙烯腈的测定和 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17-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152一2003《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 烯-苯乙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和GB/T23296.8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 料食品模拟物中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和SN/T2197一2008《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 和食品模拟物中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与GB/T5009.152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丙烯腈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 定”; ——删除了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法,保留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 ——增加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丙烯睛迁移量的测定. I GB31604.1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丙烯腈的测定和 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丙烯腈的测定方法和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丙烯腈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丙烯腈的测定 2原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经N 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或分散于顶空瓶中,加热使待测成分达到气液平 衡,然后定量吸取顶空气进行气相色谱测定.根据保留时间定性,丙腈作为内标物,以内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本方法所用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容器及转移器具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 3.1试剂 N 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析纯,在丙烯腈和丙腈保留时间处无干扰峰. 3.2标准品 3.2.1丙烯腈(C3HsN CAS号:107-13-1):10004g/mL 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2.2丙腈(C2HCN CAS号:107-12-0):1000μg/mL 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3标准溶液配制 3.3.1丙烯腈标准使用液 吸取丙烯晴标准品0.1mL、0.2mL、0.3mL、0.4mL、0.5mL 分别移入10mL容量瓶中,各加入 N N-二甲基甲酰胺稀释至刻度,混匀(每毫升相当于丙烯腈10μg、20μg、30μg、40μg、50μg) 使用 当天配制. 3.3.2丙腈标准溶液 吸取丙腈标准品0.5mL移入10mL容量瓶中,加入N N-二甲基甲酰胺稀释至刻度,混匀,得到 浓度为50g/mL的丙腈标准溶液.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1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苯乙烯和乙苯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16—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98一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 准的分析方法》中“4.4乙苯类化合物”部分和GB/T5009.59一2003《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的分析方法》中“6苯乙烯及乙苯等挥发成分”部分. 本标准与GB/T5009.59一2003中“6苯2烯及乙苯等挥发成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苯乙烯和乙苯的测定”; —修改了色谱柱类型; —增加了不溶性样品的测定方法. I GB31604.1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苯乙烯和乙苯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苯乙烯和乙苯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聚苯乙烯制品、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中苯乙烯和乙苯的测定. 2原理 试样经二硫化碳提取后,进样气相色谱,在色谱柱中苯乙烯、乙苯与内标物正十二烷及其他组分分 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内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3.1试剂 二硫化碳(CS2 CAS号:75-15-0):色谱纯. 3.2标准品 3.2.1苯乙烯(CgHg CAS号:100-42-5):纯度大于99.5%,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2.2乙苯(CgH1 CAS号:100-41-4):纯度大于99.5%,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2.3正十二烷(C12H26 CAS号:112-40-3):纯度大于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 准物质. 3.3标准溶液配制 3.3.1苯乙烯标准储备液 称取200mg(精确至0.0001g)苯乙烯,用二硫化碳溶解后,定容至10mL 配制成浓度为 20mg/mL的储备液.溶液应于4℃避光密封储存,有效期为1周. 3.3.2乙苯标准储备液 称取200mg(精确至0.0001g)乙苯,用二硫化碳溶解后,定容至10mL 配制成浓度为20mg/mL 的储备液.应于4℃避光密封储存,有效期为1周. 3.3.3苯乙烯、乙苯混合中间液 用刻度吸量管分别吸取0.25mL的苯乙烯标准储备液及乙苯标准储备液至预先盛有5mL二硫化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1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2 4 6-三氨基- 1 3 5-三嗪(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15-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3296.15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2 4 6-三氨基- 1 3 5-三嗪(三聚氰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与GB/T23296.15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2 4 6-三氨基-1 3 5-三嗪(三聚 氰胺)迁移量的测定”. I GB31604.1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2 4 6-三氨基- 1 3 5-三嗪(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及其成型品)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及其成型品)三聚氰胺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 谱法检测. 2原理 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及其成型品)与食品模拟物接触,在特定浸泡条件下进 行迁移试验,浸泡液处理后所得试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换算为三聚氰胺特定迁移量.根据食 品类别,按照GB31604.1选择对应的食品模拟物以及迁移试验条件(时间、温度).食品模拟物为水, 4%(体积分数)乙酸,10%、20%、50%~95%(体积分数)乙醇时,浸泡液作为试液直接进样;食品模拟物 为植物油时,对浸泡液萃取处理后所得试液直接进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试液中的三聚氰胺含 量,按照GB5009.156的规定确定迁移试验的浸泡液体积和试样接触面积,依据公式换算为三聚氰胺特 定迁移量(迁移物析出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容器及转移 器具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 3.1试剂 3.1.1水性、酸性、酒精类、油性食品模拟物:所用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1.2氢氧化钠(NaOH). 3.1.3二水合磷酸二氢钠(NaH:PO42H2O). 3.1.4异丙醇[(CH)2CHOH]. 3.1.5甲醇(CHOH):色谱纯. 3.1.6异辛烷[(CHa)2CHCH2C(CHa)a]. 3.1.7乙(CHCN):色谱纯. 3.2试剂配制 3.2.1水性、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按GB5009.156规定配制. 3.2.2氢氧化钠溶液(100g/L):称取10g氢氧化钠溶解在100mL水中. 3.2.3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0.005mol/LPH=6.5):称取0.780g二水合磷酸二氢钠,用900mL水溶 解,用100g/L氢氧化钠溶液(3.2.2)调整其PH至6.5,之后用水定容至1000mL.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1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1-辛烯和四氢呋喃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14-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3296.4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1-辛烯和四氢呋喃 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与GB/T23296.4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辛烯和四氢呋喃迁移量的测 定”; —增加了气相色谱质谱法; —修改了食品模拟物试液的制备; —修改了分析结果的表述; 修改了检出限和定量限. I GB31604.1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1-辛烯和四氢呋喃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1-辛烯和四氢呋喃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1-辛烯和四氢呋哺迁移量的测定. 第一法气相色谱法 2原理 食品模拟物中1-辛烯、四氢呋喃经顶空进样后,在色谱柱中与内标物及其他组分分离,用氢火焰离 子化检测器检测,以内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3.1.1N N-二甲基乙酰胺(DMAC CH NO):纯度>99.0%. 3.1.2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所用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2试剂配制 3.2.1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按GB5009.156操作. 3.3标准品 3.3.11-辛烯(C:H16 CAS号:111-66-0),纯度≥99.5%,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3.2异辛烷(CgH18 CAS号:540-84-1),纯度≥99.5%,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3.3四氢呋喃(THF CHO CAS号:109-99-9),纯度≥98.0%,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 的标准物质. 3.3.4四氢吡哺(THP C H1O CAS号:142-68-7),纯度≥9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 的标准物质.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1-辛烯标准储备液(2mg/mL):量取45 mL DMAC于50mL容量瓶中,带塞称量(精确至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 3-丁二烯的测定 和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12-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3296.2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1 3-丁二烯的测 定气相色谱法》和GB/T23296.3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塑料中1 3-丁二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 谱法》. 本标准与GB/T23296.3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 3-丁二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 测定”; 一增加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1 3-丁二烯迁移量的测定. I GB31604.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 3-丁二烯的测定 和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1 3-丁二烯的测定方法和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1 3-丁二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1 3-丁二烯的测定 2原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经N -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或分散于顶空瓶中,加热使待测成分达到气液平 衡,然后定量吸取顶空气进行气相色谱测定.根据保留时间定性,”戊烷作为内标物,以内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本方法所用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容器及转移器具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 3.1试剂 N 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析纯,在1 3-丁二烯和-戊烷保留时间处无干扰峰. 3.2标准品 3.2.11 3-丁二烯(CHs CAS号:106-99-0):2000μg/mL 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2.2-戊烷(CH12 CAS号:106-66-0):纯度大于99.5%,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 物质. 3.31.3-丁二烯标准溶液配制 3.3.11 3-丁二烯标准贮备液:吸取1 3-丁二烯标准品1.0mL移人10mL容量瓶中,加入N N-二甲 基甲酰胺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中1 3-丁二烯浓度为200g/mL 避光保存,于一20℃保存,有效期 3个月,或于4℃保存,有效期为一周. 3.3.21 3-丁二烯标准使用液:吸取1 3-丁二烯标准贮备液0.1mL、0.2mL、0.3mL、0.4mL、0.5mL 分别移人10mL.容量瓶中,各加入N N-二甲基甲酰胺稀释至刻度,混匀(每毫升相当于1 3-丁二烯 2pg、4g、6g、8g、10g) 使用当天配制. 3.4-戊烷标准溶液配制 按照与3.3相似的过程用N N-二甲基甲酰胺配制一份浓度约为10g/L的-戊烷标准溶液.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1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1 3-苯二甲胺迁移量的测定 2016-10-19发布 2017-04-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11—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23296.25一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1 3-苯二甲胺的 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及SN/T2550一2010《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1 3-苯二 甲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与GB/T23296.25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 3苯二甲胺迁移量的测定”. I GB31604.1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1 3-苯二甲胺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1 3-苯二甲胺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1 3-苯二甲胺迁移量的测定. 2原理 食品接触材料进行迁移试验后,对水基、酸性、酒精类食品模拟物中1 3-苯二甲胺进行荧光胺衍 生,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油性模拟物中1 3-苯二甲胺 经4%乙酸溶液萃取后采用同样方法检测.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且用氮气饱和. 3.1试剂 3.1.1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所用试剂依据GB31604.1的规定. 3.1.2甲醇(CHO CAS号:67-56-1):色谱纯. 3.1.3四氢呋哺(CHgO CAS号:109-99-9):色谱纯. 3.1.4丙酮(CH;O CAS号:67-64-1). 3.1.5庚烷(C H16 CAS号:142-82-5). 3.1.6乙酸(C2HO2 CAS号:64-19-7). 3.1.7荧光胺(C7H10O4 CAS号:38183-12-9):纯度≥98%. 3.1.8十水合四硼酸钠(Na2B4O 10H2O CAS号:1330-43-4). 3.1.9氢氧化钠(NaOH CAS号:1310-73-2). 3.1.10氮气:99.999%. 3.2试剂配制 3.2.1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按GB5009.156操作. 3.2.2四氢呋哺溶液(体积分数为90%):量取90mL四氢呋哺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3.2.3荧光胺溶液(2mg/mL):称取50mg(精确至0.0001g)荧光胺,用丙酮溶解后,定容至25mL. 该溶液在5℃下避光储存,有效期一周. 3.2.4氢氧化钠溶液(5mol/L):称取2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3.2.5硼酸缓冲溶液(0.15mol/L PH=9.2):称取14.3g十水四硼酸钠,用水溶解后,定容至250mL. 在使用溶液前,如果由于温度下降而导致沉淀则需要重新溶解.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1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2 2-二(4-羟基苯基) 丙烷(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 2016-08-31发布 2016-09-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1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2 2-二(4-羟基苯基) 丙烷(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环氧树脂及其成型品)中双酚A迁移量 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环氧树脂及其成型品)中双酚A迁移量 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 2原理 对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环氧树脂及其成型品)的食品模拟物采用液相色 谱质谱/质谱进行检测,其中水基、酸性食品、酒精类食品模拟物直接进样,油基食品模拟物通过甲醇溶 液萃取后进样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方法对食品模拟物中的双酚A进行检测,方法采用外标峰面积 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容器及转移 器具应避免使用塑料材质. 3.1试剂 3.1.1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所用试剂依据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的规定. 3.1.2正己烷(C5H14):色谱纯. 3.1.3甲醇(CHOH):色谱纯. 3.2试剂配制 3.2.1水基、酸性、酒精类、油基食品模拟物:按GB/T5009.156操作. 3.2.2甲醇水混合液(11):量取100mL甲醇(3.1.3)和100mL水,混匀. 3.3标准品 双酚A(C15H16O2):纯度≥99%.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双酚A标准贮备溶液(1000mg/L):准确称取双酚A标准品10mg(精确至0.01mg) 用甲醇 定容至10mL. 1 GB31604.10-2016 3.4.2双酚A标准中间溶液(10mg/L):吸取1.0mL双酚A贮备液用甲醇定容至100mL. 3.5仪器和设备 3.5.1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仪:配电喷雾离子源(ES). 3.5.2涡旋振荡器. 3.5.3微量注射器:10L、50L、1000L. 3.5.4分析天平:感量0.0001g、0.01g. 3.5.5恒温恒湿箱. 3.5.60.2μm尼龙滤膜针式过滤器. 4分析步骤 4.1标准工作溶液及试样制备 4.1.1标准工作溶液的制备 4.1.1.1水基、酸性食品、酒精类食品模拟物标准工作溶液 准确吸取双酚A标准中间溶液0mL、0.01mL、0.05mL、0.1mL、0.5mL、1.0mL于10mL容量瓶 中,用水定容,得到双酚A浓度分别为0.00mg/L、0.01mg/L、0.05mg/L、0.1mg/L、0.5mg/L、 1.0g/L的标准工作液.采用同样方式,分别用对应水基、酸性食品、酒精类食品模拟物配置同样浓度 系列的双酚A标准工作溶液. 4.1.1.2油基食品模拟物标准工作溶液 分别称取1g(精确至0.01g)油基食品模拟物至7个具塞试管中,用经重量法校准的微量玻璃注射 器分别移取0mL、0.01mL、0.03mL、0.05mL、0.07mL、0.1mL、0.3mL双酚A标准中间溶液于试管 中,得到浓度分别为0.00mg/kg、0.10mg/kg、0.30mg/kg、0.50mg/kg、0.70mg/kg、1.0mg/kg、 3.0mg/kg的标准工作溶液.分别在每个试管中再加入3mL正己烷,混匀,加入2mL甲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0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 2015-09-22发布 2016-09-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0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的通用要求. 2术语和定义 2.1迁移试验 在规定条件下,为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组分迁移到与之接触的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的量而 进行的试验. 2.2食品模拟物 能够接近真实地反映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组分向与之接触的食品中的迁移,具有某类食品的典 型共性,用于模拟食品进行迁移试验的测试介质. 2.3筛查试验 为验证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某种或某类物质的特定迁移量或总迁移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以测 定总迁移量或残留量估算特定迁移量,以测定残留量估算总迁移量的试验方法. 2.4化学溶剂替代试验和抽提量 为验证某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迁移量,采用有科学证据的、测定结果比规定的食品模拟物高的化 学溶剂替代油脂类食品模拟物、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的试验叫化学溶剂替代试验或抽提试验,测得的结果 叫抽提量. 2.5重复使用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已经或预期多次使用,并与食品反复接触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3基本要求 3.1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总迁移量的测定,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进行迁移试验. 3.2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某种或某类物质特定迁移量的测定,对于已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及制品,应 直接检测与之接触的食品中某种或某类物质的特定迁移量:对于已与食品接触但尚无检测方法或因实 验技术原因无法检测特定迁移量的,或尚未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及制品的特定迁移量的测定,应按照本标 准的规定进行迁移试验. 3.3进行迁移试验时,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接触面积(S)与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体积(V)的比(S/V) 应反映实际的使用情形,且应取可预见使用情形下的最大S/V比(如最小包装),当无法估算该值时,一般 采用6dm2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接触1kg的食品或食品模拟物,各种液态食品的密度通常以1kg/L计. 1 GB31604.1-2015 3.4迁移试验条件应尽可能反映实际使用条件,在可预见的使用情形下应选择最严苛的试验条件(如 最高使用温度和/或最长使用时间);在尚无法确定使用时间和温度的情形下应选择有科学证据支持的 最严苛的测试温度和时间. 3.5迁移试验不应导致测试样品发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发生的物理性能(如变形、融化、溶胀等) 的改变或导致食品模拟物出现沉淀、浑浊等其他改变.如在迁移试验过程中发现测试样品或食品模拟 物出现上述变化,则应在不会发生此类改变的实际使用条件下或选择有科学依据支持的其他食品模拟 物重新进行迁移试验. 3.6对于与实际成型品有明显差异的食品接触材料(如树脂或粒料、涂料、油墨、粘合剂等),应当按照 实际加工条件制成成型品(或片材、试样)进行迁移试验,成型品(或片材、试样)的具体要求应当符合 GB5009.156及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3.7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于迁移试验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4食品模拟物的选择 4.1食品模拟物选择的一般要求 当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预期接触某一类食品(例如酸性食品)时,应选择相应的食品模拟物进行迁 移试验,食品模拟物的选择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食品类别与食品模拟物 食品类别 食品模拟物 水性食品,乙醇含量≤10%(体积分数) 非酸性食品(pH≥5) 10%(体积分数)乙醇或水 酸性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2017-03-17发布 2017-09-17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GB2762—2017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2762一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本标准与GB2762一201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删除了稀土限量要求; 一一修改了应用原则; ——增加了螺旋藻及其制品中铅限量要求; ——调整了黄花菜中镉限量要求; 一一增加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辅食营养补充品、运动营养食品、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中 污染物限量要求; 一一更新了检验方法标准号; 增加了无机砷限量检验要求的说明; 修改了附录A. GB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铅、镉、汞、砷、锡、镍、铬、亚硝酸盐、硝酸盐、苯并[a]芘、-二甲基亚硝胺、多 氯联苯、3-氯-1 2-丙二醇的限量指标. 2术语和定义 2.1污染物 食品在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 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人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 本标准所规定的污染物是指除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和放射性物质以外的污染物. 2.2可食用部分 食品原料经过机械手段(如谷物碾磨、水果剥皮、坚果去壳、肉去骨、鱼去刺、贝去壳等)去除非食用 部分后,所得到的用于食用的部分. 注1:非食用部分的去除不可采用任何非机械手段(如粗制植物油精炼过程). 注2:用相同的食品原料生产不同产品时,可食用部分的量依生产工艺不同而异.如用麦类加工麦片和全麦粉时, 可食用部分按100%计算;加工小麦粉时,可食用部分按出粉率折算. 2.3限量 污染物在食品原料和(或)食品成品可食用部分中允许的最大含量水平. 3应用原则 3.1无论是否制定污染物限量,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应采取控制措施,使食品中污染物的含量达到最 低水平. 3.2本标准列出了可能对公众健康构成较大风险的污染物,制定限量值的食品是对消费者膳食暴露量 产生较大影响的食品. 3.3食品类别(名称)说明(附录A)用于界定污染物限量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本标准.当某种污染物 限量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名称)时,则该食品类别(名称)内的类别食品均适用,有特别规定的 除外. 3.4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以食品通常的可食用部分计算,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3.5限量指标对制品有要求的情况下,其中干制品中污染物限量以相应新鲜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结合其 脱水率或浓缩率折算.脱水率或浓缩率可通过对食品的分析、生产者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可获得的数 据信息等确定.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4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天门冬苯丙氨酸甲酯 (又名阿斯巴甜)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47-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22367一2008《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 本标准与GB22367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 甜)”. I GB1886.4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 (又名阿斯巴甜)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L苯丙氨酸、工天冬氨酸等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 阿斯巴甜).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L-天门冬酰-L-苯丙氨酸甲酯 2.2分子式 C14H18N2O5 2.3结构式 0 HO H H NH N OCH 2.4相对分子质量 294.31(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结晶颗粒或粉末 然光线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48—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一氢三钠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48-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一氢三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焦磷酸二氢二钠或磷酸(包括湿法磷酸)与氢氧化钠为原料,经反应制得的食品添 加剂焦磷酸一氢三钠. 2化学名称、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焦磷酸一氢三钠、焦磷酸三钠、二磷酸三钠 2.2分子式 NaHP2O2nH2O(n=0或1) 2.3相对分子质量 无水焦磷酸一氢三钠:243.93(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一水焦磷酸一氢三钠:261.94(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均匀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或透明烧杯中,在自然 状态 粉末或颗粒 光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886.348-2021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无水型 一水型 检验方法 (Naa HP:O ) (NaHP2O HO) 焦磷酸一氢三钠含量(以灼烧干基计),w/% 93.0~100.5 附录A中A.3 总磷酸盐(以P2O计),w/% 57.0~59.0 53.0~55.0 GB/T23843 水不溶物,w/% 0.2 附录A中A.4 氟化物(以F计)/(mg/kg) 10 GB/T5009.18 灼烧减量,w/% 4.5 11.5 附录A中A.5 干燥减量.w/% 0.5 1.0 附录A中A.6 铅(Pb)/(mg/kg) 2.0 附录A中A.7 神(以As计)/(mg/kg) 3.0 GB5009.76或GB5009.11 镉(Cd)/(mg/kg) 1.0 GB5009.15 pH(10g/L溶液) 6.7~7.5 GB/T9724 正磷酸盐 通过实验 附录A中A.8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