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7月 ( 第 12 页)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29—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29-2021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25568一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 本标准与GB25568一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范围; 一一将“氟化物(以F计)”修改为“氟(F)”; ——删除了磷酸氢二钠的检验方法中的重量法; 一—将氟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T5009.18; 一将砷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5009.76或GB5009.11; 一—将铅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5009.75或GB5009.12. I GB1886.329-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和食品添加剂磷酸(含湿法磷酸)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添加剂磷 酸氢二钠.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Na2HPOnH2O(n=0、2、12) 2.2相对分子质量 Na HPO. 141.96(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Naz HPO2H2O177.99(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Na2HPO412H2O358.14(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要求 项目 检验方法 无水物 水合物 色泽 白色 无色到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 状态 粉末 晶体 观察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28—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二氢二钠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28-2021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25567一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二氢二钠》. 本标准与GB25567一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范围; 一一修改了焦磷酸二氢二钠含量、水不溶物指标值; 一—将“氟化物(以F计)”修改为“氟(F)”; ——将氟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T5009.18; 将铅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5009.12或GB5009.75; 一—将砷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5009.76或GB5009.11. I GB1886.328-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二氢二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磷酸二氢钠)和食品添加剂磷酸(含湿法磷酸)为原料生产的 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二氢二钠.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Naz: 2.2相对分子质量 221.94(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 状态 粉末 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27-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钾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27-2021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25563一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钾》. 本标准与GB25563一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范围; ——修改了感官要求; 一—将“灼烧失量”修改为“灼烧减量”; 一—将“氟化物(以F计)”修改为“氟(F)”; 删除了磷酸三钾含量测定的重量法; —将氟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T5009.18; 一将铅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5009.75或GB5009.12; 将砷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5009.76或GB5009.11; 一—将重金属的检验方法修改为GB5009.74. I GB1886.327-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钾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氢氧化钾(或碳酸钾)和食品添加剂磷酸(含湿法磷酸)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添加剂磷 酸三钾.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无水物:KPO 水合物:KPO4nH2O 2.2相对分子质量 无水物:212.26(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 状态 粉末或颗粒 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磷酸三钾(K3PO)(以灼烧干基计),w/% 97.0 附录A中A.3 无水物,w/% 5.0 灼烧减量 附录A中A.4 水合物,w/% 8.0~20.0 水不溶物,w/% 0.2 附录A中A.5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26—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酸式焦磷酸钙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26-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酸式焦磷酸钙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氧化钙、氢氧化钙及磷酸(热法或湿法)为原料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酸式焦磷 酸钙.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aH:P2O 2.2相对分子质量 216.04(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 状态 粉末 察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酸式焦磷酸钙含量,w/% 95.0~100.5 附录A中A.3 灼烧减量,w/% 10.0 附录A中A.4 铅(Pb)/(mg/kg) 2.0 GB5009.75或GB5009.12 神(As)/(mg/kg) 3.0 GB5009.76或GB5009.11 氟化物(以F计)/(mg/kg) 30.0 GB/T5009.18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1 GB1886.326-2021 附录A 检验方法 警示:本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者应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 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 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 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试剂和材料 A.2.1.1硝酸溶液:19. A.2.1.2喹钥柠酮溶液:按HG/T3696.3配制. A.2.1.3草酸铵溶液:33g/L. A.2.2鉴别方法 A.2.2.1钙离子的鉴别 称取约0.1g试样,加20mL水摇匀后过滤.滤液加入5mL草酸铵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A.2.2.2焦磷酸根的鉴别 称取约0.1g试样,溶于100mL硝酸溶液中,得到试样溶液,移取0.5mL上述溶液加人30mL喹 钼柠酮溶液中.将剩余的试样溶液在95℃下加热10min 再从中取0.5mL试样溶液加入30mL喹钼 柠酮溶液中.加热的试样溶液中立即生成黄色沉淀,不加热则不生成沉淀. A.3酸式焦磷酸钙含量的测定 A.3.1方法提要 利用酸式焦磷酸钙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的特性,将试样经盐酸溶解,与草酸铵反应生成沉淀,过滤、 冲洗、滴定,通过计算得到酸式焦磷酸钙的含量. A.3.2试剂和材料 A.3.2.1盐酸溶液:量取100mL盐酸,加入344mL水中. A.3.2.2草酸铵溶液:33g/L. A.3.2.3洗涤液:取10mL草酸铵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mL. A.3.2.4氨水溶液:10%. A.3.2.5硫酸溶液:16.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25-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偏磷酸钾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25-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偏磷酸钾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磷酸二氢钾为原料,经高温脱水聚合而成的食品添加剂聚偏磷酸钾.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KPO:). 2.2相对分子质量 118.069n(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 状态 粉末或纤维状品体 观察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五氧化二磷(P2O3)含量(以干基计),W/% 59.0~61.5 附录A中A.3 灼烧减量(以干基计),w/% 2.0 附录A中A.4 黏度/mPas 10 附录A中A.5 伸(As)/(mg/kg) 3.0 GB5009.76或GB5009.11 铅(Pb)/(mg/kg) 2.0 GB5009.75或GB5009.12 氟化物(以F计)/(mg/kg) 10.0 GB/T5009.18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1 GB1886.325-2021 附录A 检验方法 警示:本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者应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 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 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 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试剂和材料 A.2.1.1盐酸. A.2.1.2硝酸银溶液:17g/L A.2.1.3氨水溶液:23. A.2.1.4硝酸溶液:19. A.2.1.5乙酸钠溶液:40g/L A.2.2鉴别方法 A.2.2.1钾离子的鉴别 称取试样0.1g溶于10mL水中.用铂丝蘸盐酸,在火焰上燃烧至无色,再蘸取试样溶液在火焰上 燃烧,在钻玻璃下观察火焰呈紫色. A.2.2.2磷酸盐的鉴别 称取试样1g 溶于20L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黄色沉淀,此沉淀溶于氨水溶液或硝酸 溶液. A.2.2.3溶解性试验 称取试样1g 可溶于100mL乙酸钠溶液,但不溶于水. A.3五氧化二磷(P2O5)含量(以干基计)的测定 A.3.1方法提要 试样在酸性溶液中全部水解为正磷酸盐,加人喹钼柠酮溶液生成磷钼酸喹啉沉淀,沉淀经过滤、烘 干、称量,从而计算得到试样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 A.3.2试剂和材料 A.3.2.1硝酸溶液:11.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010 CCS F10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标准 DB11/T1268—2023 代替DB11/T1268—2015 文化场馆能源消耗定额 Energy consumption quota of cultural venues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3-06-25发布 2023-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1268—2023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2 5统计范围. .......4 6计算方法. 4 7节能管理与技术措施...... .7 附录A(资料性)常规能源当量值折标准煤参考系数8 参考文献.. ..9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11/T126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11/T1268一2015《文化场馆能源消耗限额》,与DB11/T1268一2015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文化场馆合理用能指南”(见 第2章,2015年版的第2章):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的“电力能耗限额”、“供暖用天然气能耗限额”、“供暖用市政热力 能耗限额”,增加了“约束值”、“基准值”、“引导值”(见第3章,2015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技术要求中的总体要求(见4.1 2015年版的4.1),修改了“电力能耗限额”为“电耗 定额”(见4.2 2015年版的4.2)、“供暖用天然气能耗限额”为“供暖天然气定额”(见 4.3 2015年版的4.3)、“供暖用市政热力能耗限额”为“供暖外购热力定额”(见4.4 2015 年版的4.4),增加了“单位建筑面积非供暖能耗定额”和“人均综合能耗定额”(见4.5, 4.6); —修改了统计范围(见第5章,2015年版的第5章): 一修改了计算方法中的“电力能耗量”为“电力消耗计算”(见6.1 2015年版的6.1)、“供暖 用天然气能耗量”为“供暖天然气消耗计算”(见6.2 2015年版的6.2)、“供暖用市政热 力能耗量”为“供暖外购热力消耗计算”,增加了“单位建筑面积非供暖能耗”和“人均综合 能耗”计算方法(见6.4,,6.5); 修改了节能管理与技术措施规定(见第7章,2015年版的第7章); —修改附录A“日均演出场次修正系数入计算方法”为“常用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见附录 A 2015年版附录A).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竞同创能源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京、贾春涛、李化、孙兴宝、王国平、张涛、高建芝、徐一丹、李瑞俊、魏 彩莹、李琳琳、陈紫昂.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1268—2015;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信息服务平台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24—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偏酒石酸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24-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偏酒石酸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酒石酸为原料,经168℃~172℃烘烤3.5h 或加热至180℃~190℃,然后自然 冷却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偏酒石酸.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偏酒石酸 2.2分子式 Cg Hg O1o 2.3结构式 OH 0 0 OH 0 HO 0 OH 2.4相对分子质量 264.142(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1886.324-2021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状态 颗粒状多孔固体 白色或微黄色,10%乙醇溶液无色透明或略 取适量试样置于白搪瓷盘内,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色 色泽 带琥珀色 泽和状态,嗅其气味 气味 微酸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总酸量(以干基计),w/% 99.0 附录A中A.3 脱羧度/% 30.0 附录A中A.3 灼烧残渣,w/% 0.05 GB/T19741 草酸盐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4 硫酸盐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5 GB5009.75—2014第二法或 铅(Pb)/(mg/kg) 2.0 GB5009.12—2017第一法 神(以As计)/(mg/kg) 2.0 GB5009.76一2014第二法 酒石酸在聚合时失去羧基的百分数.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23—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花生衣红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23-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花生衣红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花生红衣为原料,经水提取、纯化、干燥、精制等工艺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花生衣红. 2技术要求 2.1原料要求 应符合GB/T1532的要求. 2.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浅褐色至深褐色 将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粉末,无可见杂质 然光线下观察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 气味 具有花生衣红特有的气味,无异常气味 2.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色价E%(500士5)nm 5.0 附录A中A.3 灰分,w/% 5.0 GB5009.4第一法 干燥减量,w/% 5.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铅(Pb)/(mg/kg) 1.0 GB5009.75或GB5009.12 砷(As)/(mg/kg) 1.0 GB5009.76或GB5009.11 1 GB1886.323-2021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 GB/T602和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溶解性 易溶于热水、稀乙醇和碱液,不溶于乙醚、丙酮、三氯甲烷等非极性溶剂. A.2.2最大吸收波长 称取0.1g试样,溶于100mL氢氧化钠溶液(0.01mol/1)中,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在波长500nm士 5nm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 A.3色价E1(500士5)nm的测定 A.3.1试剂和材料 氢氧化钠溶液:0.01mol/L. A.3.2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A.3.3分析步骤 称取0.1g试样,精确至0.0002g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 刻度,摇匀,用分光光度计在500nm士5nm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空白对照为氢氧化 钠溶液.吸光度应控制在0.2一~0.8之间,否则应调整试样液浓度,再重新测定吸光度. A.3.4结果计算 色价E1(500士5)nm按式(A.1)计算. E1%(500±5)nm= A cX100 (A.1) 式中: A一一实测试样液的吸光度; c一一试样液的浓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100——浓度换算系数.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22—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可溶性大豆多糖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22-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可溶性大豆多糖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或大豆粕为原料,经脱脂、提取、纯化、灭菌、干燥等工艺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可 溶性大豆多糖. 2主成分的结构式 -(2Rha1-4GalA1)2—(4GalA1)m(2Rha1-4GalA1)n Gale-(Aras).- Gal1—(1Gal4)p | Gal—(1Gal4) Rha:鼠李糖 Gal:半乳糖 GalA:半乳糖酸 Ara:阿拉伯糖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至微黄色 将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采 状态 粉末状 用目测方法观察色泽及状态,并嗅气味 气味 气味正常,无异味 3.2理化指标 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886.322-2021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可溶性多糖含量,w/% ≥ 60.0 附录A中A.3 水分,w/% 7.0 GB5009.3 灰分,w/% 10.0 GB5009.4 蛋白质,w/% 8.0 GB5009.5 黏度(10%水溶液,20℃士0.5℃)/(mPas) 200 附录A中A.4 成胶性(10%水溶液) 溶于热水和冷水,不形成凝胶 附录A中A.4 pH(1%溶液) 5.5±1.0 附录A中A.4 铅(Pb)/(mg/kg) 0.5 GB5009.75或GB5009.12 总碑(以As计)/(mg/kg) 0.5 GB5009.11 3.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CFU/g) 500 GB4789.2 大肠菌群/(MPN/g) 3.0 GB4789.3 霉菌和酵母计数/(CFU/g) 50 GB4789.15 沙门氏菌/25g 不得检出 GB4789.4 金黄色葡萄球菌/25g 不得检出 GB4789.10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86.321-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索马甜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21-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索马甜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水提取法从非洲竹竿(Thaumatococcus daniellii)成熟果实假种皮中分离获得 的食品添加剂索马甜. 2相对分子质量 索马甜I:22209(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索马甜Ⅱ:22293(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奶黄色至棕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洁净、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滋味和气味 具有强烈甜味以及典型气味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状态 粉状,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杂质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含量(以干基计),w/% 2 93.0 附录A中A.3 总氮(以干基计),w/% 15.1 GB5009.5 干燥减量,w/% 9.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比吸收率 11.5~13.0 附录A中A.4 吸光度 0.2 附录A中A.5 碳水化合物(以干基计),w/% 3.0 附录A中A.6 硫酸盐灰分(以干基计),w/% 2.0 附录A中A.7 1 GB1886.321-2021 表2(续)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pH(1%溶液) 2.5-4.0 GB5009.237 铝(Al)/(mg/kg) 100 GB5009.182 铅(Pb)/(mg/kg) 3.0 GB5009.75或5009.12 砷(以As计)/(mg/kg) 3.0 GB5009.76或5009.11 :干燥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05℃和4h. 3.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CFU/g) 1000 GB4789.2 大肠菌群/(MPN/g) 3.0 GB4789.3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20—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钠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20-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发酵产生的葡萄糖酸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经化学反应浓缩、结晶干燥后制 得的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钠.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葡萄糖酸钠 2.2分子式 C:H NaO 2.3结构式 OH OH 0 HO O-Na 三 OH OH 2.4相对分子质量 218.14(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至黄白色 状态 结品性粉末或颗粒 取约10g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 气味 本品固有气味,无异味 和状态,检查有无外来杂质,噢其气味 杂质 无肉眼可见杂质 1 GB1886.320-2021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葡萄糖酸钠含量(以干基计),w/% 98.0~102.0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0.3 GB5009.3直接干燥法 氯化物(以C1-计),w/% 0.05 附录A中A.4 硫酸盐(以SO 2-计),/% 0.05 附录A中A.5 还原物质(以D-葡萄糖计),w/% 0.5 附录A中A.6 pH(10%水溶液) 6.2~7.8 GB/T9724 铅(Pb)/(mg/kg) 1.0 GB5009.75或GB5009.12 总碑(以As计)/(mg/kg) 1.0 GB5009.76或GB5009.11 称样量为4.0g精确至0.0001g 干燥温度为105℃士2℃. b称样量为0.5g 精确至0.0001g 定容体积为50mL.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220.01 CCS C80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标准 DB11/T2103.1—2023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通则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social units and key places of fire safety- Part 1:General rules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3-06-25发布 2023-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103.1—2023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1 5分级管理... .2 6管理责任.... 2 7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3 8管理内容.. 4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11/T 2103.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11/T2103《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的第1部分,DB11/T2103已经确 定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通则; 一一第2部分:养老机构; 一一第4部分:大型商业综合体: 一一第5部分:城市轨道工程施工现场; 一一第6部分:密室逃脱类场所. 本文件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树欣、李云浩、杨欣、高天阳、李赫、谢大勇、樊玉磊、于铁铮、李昕童、 程虹凯、孙旋、詹子娜、相坤、魏晓莉.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

本资料共五个附件,仅可预览第一个附件:

文件1: DB11/T+2103.1-2023(524.58KB)

文件2: DB11/T+2103.2-2023(717.07KB)

文件3: DB11/T+2103.4-2023(1.12MB)

文件4: DB11/T+2103.5-2023(1.09MB)

文件5: DB11/T+2103.6-2023(1004.58KB)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11/T 2103-2023北京市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1、2、4~6 全套)已关闭评论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19-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沙棘黄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19-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沙棘黄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果实、果渣等为原料,经正己烷或乙醇提 取,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再经精制等工艺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沙棘黄.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橙黄色至黄褐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 气味 具有沙棘特征气味,无异味 下观察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 状态 浸膏或粉末,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检验方法 浸膏 粉末 色价Em(445士5)nm 符合声称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8.0 GB5009.3第一法 (As)/(mg/kg) 3.0 GB5009.11或GB5009.76 铅(Pb)/(mg/kg) 3.0 GB5009.12或GB5009.75 溶剂残留/(mg/kg) 50.0 GB5009.262 注:商品化的沙棘黄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沙棘黄为原料,可适当添加食用糊精、符合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 的抗氧化剂等辅料而制成.商品化的沙棘黄其色价需符合声称. 只适用于正己烷提取生产的产品. 1 GB1886.319-2021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 GB/T603的规定配制.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正已烷、石油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溶液应呈黄色. A.2.2显色反应 A.2.2.1试剂和材料 A.2.2.1.1磷钼酸溶液:取磷钼酸5.0g 加无水乙醇定容至100mL 即得. A.2.2.1.2硫酸:98%. A.2.2.1.3溴酚蓝溶液:取溴酚蓝1.0g 加无水乙醇定容至100mL 即得. A.2.2.1.4三氯化锑溶液:三氯化锑饱和的三氯甲烷溶液. A.2.2.2测定步骤 将硅胶G薄层层析板浸于沙棘黄色素溶液中,展开溶剂可为95%乙醇或无水乙醇,取出后风干, 层析板呈黄色.在此薄层板上滴加上述试剂溶液,观察显色情况. 空白试验:取空白硅胶G薄层层析板浸于相同展开溶剂,滴加相应的显色试剂,观察显色情况. A.2.2.3结果 A.2.2.3.1滴加磷钼酸溶液,呈蓝色. A.2.2.3.2滴加硫酸,初呈灰黄色,1h后变灰白色. A.2.2.3.3滴加溴酚蓝溶液,呈深蓝色. A.2.2.3.4滴加三氯化锑溶液,周围呈深蓝色,中间为白色. A.2.3最大吸收峰 取A.3.3色价测定中的试样液,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此试样液在波长440nm~450nm之间应有最 大吸收峰.以石油醚做空白对照. A.3色价的测定 A.3.1试剂和材料 A.3.1.1无水乙醇.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18-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玉米黄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18-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玉米黄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玉米和(或)玉米副产物为原料,经植物油抽提溶剂提取、浓缩而成的食品添加剂玉 米黄. 2主成分的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玉米黄素:C4HsO2 2.2结构式 玉米黄素: OH HO 2.3相对分子质量 玉米黄素:568.87(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黄色至黄褐色或橙红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 状态 液体、黏稠状或粉状 (或透明烧杯)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 气味 有轻微特征性气味 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886.318-2021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色价E%m(455nm士10nm) 符合声称 附录A中A.3 玉米黄素含量/(mg/kg) 符合声称 附录A中A.4 重金属(以Pb计)/(mg/kg) 10 GB5009.74 铅(Pb)/(mg/kg) 5 GB5009.12或GB5009.75 砷(以As计)/(mg/kg) 3 GB5009.11或GB5009.76 总溶剂残留/(mg/kg) 50 GB5009.262 注:商品化的玉米黄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玉米黄为原料,可添加符合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要求的乳化剂、抗氧 化剂或食用糊精等辅料而制成.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220.01 CCS C80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标准 DB11/T2104—2023 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fire alarm disposal of fire control center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3-06-25发布 2023-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104—2023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444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火警处置职责.... .1 5火警处置准备..... .2 6火警处置. ..3 7火警处置评价与改进., 附录A(资料性)消防控制室值班与火警处置记录表 ....5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DB11/T210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提出与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北京火正消防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树欣、李云浩、杨欣、孙东乐、张博、檀旭龙、曲佳音、谭司琪、郑翔、徐 颖涛、董文堂、张华云、马晓娇、孙书华、陈俊宇.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010 CCS F10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标准 DB11/T2106.1—2023 供热系统智能化改造技术规程 第1部分:热源、热网和热力站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 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heating system Part 1:Heating source heating network and heating station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3-06-25发布 2023-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106.1—2023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规定. 2 5现场踏勘及评估. 2 6热源智能化改造...... 4 7热网智能化改造., 4 8热力站智能化改造. . . 5 9源网站户协同.... ........6 考安10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DB11/T2106.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热科 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北 燃绿谷供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北京优奈特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鹏、尹波、朱彦飞、石英、高慧、常增军、马德钦、李仲博、李淼、李虎、 白舰、梅传颂、林莉、张瑞娟、陈旭、范昕、姬忠良、刘红林、孙健、郭卫国、丁琦、张迪、张焕武、 肖威、高逾.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17-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胡萝卜素盐藻来源)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17-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β-胡萝卜素(盐藻来源)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为原料,经提取精制得到的食品添加剂B-胡萝卜素 (盐藻来源).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1 1'-(3 7 12 16-四甲基-1 3 5 7 9 11 13 15 17-十八碳九烯-1 18-二基)双[2 6 6-三甲基环 己烯] 2.2分子式 Cao Hs6 2.3结构式 HC H.C CHs CH CHs CH H C CH CH CH3 2.4相对分子质量 536.89(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深红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 状态 油悬浮液、粉末或颗粒 察色泽和状态,噢其气味 气味 本身固有气味 1 GB1886.317-2021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总天然类胡萝卜素含量,w/% 30.0 附录A中A.3 (As)/(mg/kg) 3.0 GB5009.76或GB5009.11 铅(Pb)/(mg/kg) 2.0 GB5009.75或GB5009.12 d-烯含量,w/% 0.3 附录A中A.4 50(单独或混合) GB5009.262 异丙醇)/(mg/kg) 注:商品化的胡萝卜素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胡萝卜素为原料,可添加符合相关食品质量规格要求的食用 植物油、麦芽糊精、蔗糖、淀粉等食品原料和/或符合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要求的阿拉伯胶、明胶、抗坏血酸棕 榈酸酯、维生素E、柠檬酸、二氧化硅、辛癸酸甘油酯等食品添加剂而制成,其总天然类胡萝卜素含量符合标 识值. 仅针对用d-苧烯提取的产品; 仅针对用有机溶剂提取的产品,检测时以相应溶剂种类的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010 CCS F10 DB11 北 京 市 地方标准 DB11/T2107—2023 供热系统智能化数据采集通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munication of heating system intelligence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3-06-25发布 2023-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1072023 目次 II 供热系统智能化数据采集及通信规范1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规定.. ..2 5数据要求..... ...3 6数据采集........ .5 7数据通信.... ...6 8数据安全...... ..9 附录A(规范性)热源智能化基础数据、运行数据、报警数据采集11 附录B(规范性)热网智能化基础数据、运行数据、报警数据采集..23 附录C(规范性)热力站智能化基础数据、运行数据、报警数据采集26 附录D(规范性)热用户智能化基础数据、运行数据、报警数据采集33 参考文献 .....40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DB11/T210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 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 有限公司、北京北燃绿谷供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优奈特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 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电信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英、高慧、白舰、李淼、曹健、常增军、李仲博、孙宁、孙鹏、林莉、姬忠 良、丁琦、张迪、张焕武、王斌、梁静、宋盛华、陈鸣镝、孙锦峰、陈旭、李虎、陈立、张语嫣、朱开 城、李峰.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16-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胭脂树橙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16-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胭脂树橙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胭脂树(Bixa orellana L.)种子的外种皮为原料,经溶剂或冷的弱碱水溶液提取、 精制得到的食品添加剂胭脂树橙(红木素)及其再经热碱性溶液水解、精制得到的食品添加剂胭脂树橙 (降红木素).使用溶剂包括丙酮、甲醇、乙醇、正己烷、异丙醇、乙酸乙酯、碱性乙醇和(或)二氧化碳. 2标志性成分的分子式、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红木素:C2sH3nO4 降红木素:C24H28O4 2.2结构式 红木素 COOCH3 CH COOH HC CHs CH 降红木素 (COONa) (COOK) COOH CH COOH HC (COOK) CH (COONa) CHs 2.3相对分子质量 红木素:394.51(按2018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降红木素:380.48(以R=H R2=H计)(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1 GB1886.316-2021 3产品分类 3.1胭脂树橙(红木素) 3.1.1胭脂树橙(溶剂提取红木素) 以胭脂树(Bixa orellana L.)种子的外种皮为原料,经溶剂提取、精制(酸化沉淀、去溶剂、干燥和粉 碎)制得的产品. 3.1.2胭脂树橙(碱性水溶液提取红木素) 以胭脂树(Bixa orellana L.)种子的外种皮为原料,用冷的弱碱性水溶液提取、精制(酸化沉淀、过 滤、干燥、粉碎)制得的产品. 3.2胭脂树橙(降红木素) 3.2.1胭脂树橙(溶剂提取降红木素) 以胭脂树(Bixa orellana L.)种子的外种皮为原料,经溶剂提取、精制(去溶剂、结晶和干燥),再加 热碱性溶液水解、精制(冷却、过滤、干燥和粉碎)制得的产品. 3.2.2胭脂树橙(碱性水溶液提取-无酸化沉淀降红木素) 胭脂树橙(碱性水溶液提取红木素)经热碱性溶液水解、精制(冷却、过滤、干燥和粉碎)制得的产品. 3.2.3胭脂树橙(碱性水溶液提取-酸化沉淀降红木素) 胭脂树橙(碱性水溶液提取红木素)经热碱性溶液水解、精制(冷却、过滤、酸化沉淀、干燥和粉碎)制 得的产品. 4技术要求 4.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深红棕色至紫红色 将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或烧杯中,在自然光 状态 粉末、悬浮液或溶液 线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4.2理化指标 4.2.1胭脂树橙(红木素) 胭脂树橙(红木素)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15-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胭脂虫红及其铝色淀 2021-02-22发布 2021-08-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1886.315-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胭脂虫红及其铝色淀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 Costa)雌成虫干体为原料,经水、甲醇和(或)乙醇溶液 萃取,再浓缩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胭脂虫红,及其进一步与铝盐整合精制得到的食品添加剂胭脂虫红铝 色淀. 2标志性成分的分子式、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胭脂红酸:C22H20O13 2.2结构式 胭脂红酸: CH OH H OH OH H OH O CH3 OH H OH COOH HO OH OH 0 2.3相对分子质量 胭脂红酸:492.39(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要求 检验方法 项目 胭脂虫红 胭脂虫红铝色淀 将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 色泽 红色至深红(紫)色 红色至深红(紫)色 或烧杯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色泽和 状态 液体或粉末状固体 易碎块状或粉末状固体 状态 1 GB1886.315-2021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检验方法 胭脂虫红 胭脂虫红铝色淀 胭脂红酸含量,w/% 2.0 50(以干基计) 附录A中A.3 总灰分,w/% 12 GB5009.4—2016第一法 干燥减量w/% 20 附录A中A.4 蛋白质,w/% 2.2 25 GB5009.5-2010第一法 稀氨水不溶物,u/% 1 附录A中A.5 甲醇/(mg/kg) 150 附录A中A.6 铅(Pb)/(mg/kg) 2.0 GB5009.75或5009.12 干燥减量仅针对固体产品. 商品化的胭脂虫红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胭脂虫红或胭脂虫红铝色淀为原料,可适当加人水、植物油、麦芽糊 精、糖浆等食品辅料和/或符合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要求的酸度调节剂、乳化剂、抗氧化剂等,呈液体或粉末状态,胭 脂红酸含量符合声称.可存在铵、钙、钾、钠的一种或多种盐离子. 3.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限量 指标 项目 检验方法 胭脂虫红 胭脂虫红铝色淀 沙门氏菌/25g 不得检出 GB4789.4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