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这都是什么材质啊
提问日期:2023-07-04 23:02:49
提问网友:不羁
解答网友:彬桓
素土
提问日期:2023-07-04 23:02:49
提问网友:不羁
解答网友:彬桓
素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 GB 13746-92 Safety and hygiene code for working with lead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铅作业的工艺设备、通风净化和劳动管理等安全卫生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铅冶炼行业的熔铅作业;铅盐生产;铅蓄电池生产;印刷行业的熔铅作业;车辆挂瓦; 电缆行业的熔铅、压铅作业及其他行业的熔铅作业. 2引用标准 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J4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J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11504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术语 3.1铅一一本标准所指的铅是指纯铅以及含铅10%以上的合金和化合物. 3.2熔铅作业——是指铅的熔化作业及与此有关的作业. 4工艺设备 4.1铅冶炼 4.1.1铅的熔化与铸造车间应采用自然通风换气设施,该车间在厂区的位置应按T36的规定执行. 4.1.2电解车间必须与其他车间隔离,必须设置自然通风换气设施. 4.1.3铸造极板、铅锭的熔铅锅及其浇铸口应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 4.1.4熔铅锅必须设置自动控温或超温报警装置,铅熔液温度不得超过650℃. 4.1.5极板和铅锭应放在确定地点. 4.1.6熔铅锅和浇铸口旁应设置存放浮渣的容器. 4.1.7浮渣和电解泥等的存放必须有确定的地点和容器. 4.2铅蓄电池 4.2.1制粉车间与其他车间隔离,该车间设置在厂区的下风向位置. 4.2.2合膏、涂片、灌粉车间地面应便于清洗或回收. 4.2.3熔铅锅必须设置局部密闭式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铅熔液表面应加覆盖层. 42.4铸球(条)机、分片机、灌粉工作台、自动焊机和手工焊台、装置工作台等必须设置局部排风装置 和净化装置. 4.2.5球磨机必须整体密闭,必须经过两级以上收尘净化装置,尾气应符合GBJ4的要求.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1-05批准 1993-09-01实施 GB13746-92 4.2.6铅粉的收集和输送设备必须密闭,其进出料口必须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 4.27合膏工序应采用湿法,湿法以外的方法必须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 4.28化成酸槽必须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 4.2.9极板化成应采用无焊接化成法. 4.2.10熔铅锅必须设置自动控温或超温报警装置,铅熔液温度不得超过450℃. 4.2.11装填过铅粉和铅膏的极板的吊装搬运设备必须设置铅粉收巢槽. 4.2.12原料和半成品的存放必须有确定的地点和收集铅粉尘的容器. 4.2.13熔铅锅旁应设置存放浮渣的容器. 4.3铅盐 4.3.1铅盐生产车间应为筛网式地面,筛网下要便于清洗. 4.32有铅烟尘发生源的车间必须与其他车间隔离,并设置在厂区的下风向位置. 4.3.3熔铅锅必须设置局部密闭式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铅液表面应加覆盖层. ...
UDC 628.5:543.05 C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3733-92 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 Airsamplingrule ofoperationwith exposure to toxic chemicalsin theworkplace 1992-10-07发布 1993-06-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 GB 13733-92 Air sampling rule of operation with exposure to toxic chemicalsin the workplac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时,采样点的设定、采样频率、采样时机、采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有毒作业分级、防毒工程措施评价。
2术语 2.1采样点 采样时,采样收集器安放的位置。
2.2采样频率 单位时间内,在同一采样点的采样次数。
2.3采样时机 为采集到有代表性样品所规定的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
2.4采样方法 系指对被测有毒物质采样时所用的采样仪器设备及采样操作步骤。
3采样点的设定 3.1采样点必须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操作者接触有毒物质时间最长及上述两种状 况同时具备的工作地点。
3.2在污染源下风向的岗位工种至少设一个采样点。
3.3采样点的高度以操作者呼吸带高度为准。
3.4采样点应尽可能靠近操作者,但不影响操作者正常操作,应避免生产过程中被测物质直接飞溅入 收集器内。
3.5有毒作业分级时,被测有毒物质逸散范围内的岗位工种应分别设置采样点。
3.6评价防毒工程措施净化效率时,应在设备的进口和出口的断面布点(详见各类防毒工程措施净化 效率的采样规定)。
3.7评价防毒工程措施效果时,应在开启通风净化装置前后按第3.5条设定采样点。
4采样点的数量 4.1对岗位工种有毒作业分级时,至少应设1个采样点。
4.2对工作地点有毒作业分级时,应按岗位工种数布点。
至少应设3个采样点。
5采样时机 5.1应在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及操作者正确操作状况下采样。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0-07批准 1993-06-01实施 1
GB 13733-92 5.2有通风净化装置的工作地点,应在通风净化装置正常运行的状况下采样。
5.3如果在整个工作班内浓度变化不大的采样点,可在工作开始1h后的任何时间采样;如果在整个 工作班内浓度变化大的采样点,每次采样应在浓度较高时进行,其中一次在浓度最大时进行。
6采样频率 6.1有毒作业分级采样频率 6.1.1对被测有毒物质每年测定2次(冬、夏季各一次)。
6.1.2每次测定应连续2天,每天每个采样点上、下午各采集一组平行样。
6.2防毒工程措施效果评价的采样频率 6.2.1对被测有毒物质每年测定2次(冬、夏季各一次)。
6.2.2每次测定应连续3天,每天 7采样方法 7.1采样装置 7.1.1常用的收集器有吸境液及吸收管(大型气泡吸收管、小型气泡吸收管和多孔玻板吸收管、冲击式 吸收管等)、滤料及采样夹《固本吸附剂管、注射器、塑料袋等,所用收集器应符合相应的仪器规格要求; 在采样前必须进行检查、校验 7.1.2必须使用经过计正的流量计,采样前应连着收集器进行校正 7.1.3采样动力应根据现场要求和采样方法的规定选用相应的抽气装置。
7.2采样操作步骤 R 7.2.1已颁布国家标准 机方法的被测有毒物质,应按标准规定进行采样操作。
P 7.2.2未颁布国家标准分析方 方法的被测有毒物质,应按行业标准规定进行采样操作。
7.2.3被测有毒物质样品必页在标准分析方法规定的时间内测定。
S 8采样记录 见附录A(补充件)采样 费。
STANDA
GB13733-92 附录A 采样记录表 (补充件) 有毒物质名称: 总编号: 省 市 区 单位地址 单位名称: 车间(或工段): 采样仪器型号: 采 点 布 点图内容 CHINA OF 作业场所面积; 2 生产示意图; 选散源位置; SS 4 通风净化措施位置及运行状况; 5操作人员位置; 6采样点位置 R P 采样 现场气 象条 采样 测 采 定 (与图 点位 温度 压力 风向 采气流量 采气 时间 采气总量 结 一致) 置 K kPa % m/s L/min min L 果 采样单位: 采样日期: 采样人员: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经济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冬萍、陈安之、赵子璋。
(京)新登字023号 2 1373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
UDC572.5:331.82:69.03 A2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547-92 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Human dimensions in workspaces 1992-07-02发布 1993-04-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547-92 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Human dimensions in workspace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工作空间有关的中国成年人基本静态姿势人体尺寸的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与人体尺寸相关的操作、维修,安全防护等工作空间的设计及其工效学评价, 2引用标准 GB3975人体测量术语 GB5703人体测量方法 GB10000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GB/T12985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通则 3术语 3.1基本姿势 3.1.1(直立)隐姿kneeling posture 被测者挺胸脆在水平地面上,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胶自然下垂,手伸 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侧面,伸直躯干、大,并使两大前表面平齐,小腿保持水平,下胶并 拢. 3.1.2需卧姿prone posture 被测者俯卧在水平面上,干、下胶自然伸展,下并拢,两上胶间距与肩同宽并向前水平伸展,两 手掌心向内,手指伸直井拢,尽可能拍头,两眼注视正前方, 3.1.3爬姿crawling posture 被测者躯干伸直,下并找,大腿与水平面保持垂直,小腿保持水平,足背绸直.两手,臂与肩同宽并 垂直支撑在水平面上,尽可能抬头,两眼注视正前方, 3.2人体尺寸项目(见图2、图3) 3.2.1坐姿中指指尖点上举高middle fingertip height over head sitting 上胶垂直上举时,中指指尖点至椅面的距离, 3.2.2脆姿体长kneeling length 大腿前表面最突部位至足匙尖点(第一或第二趾)间平行于矢状面的水平距离. 3.23姿体高kneeling height 从头顶点至水平地面的距离, 3.2.4俯卧姿休长prone position length 从足尖点(第一或第二趾)至手握轴间平行于状面的水平距离 3.2.5俯卧姿体高prone position height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07-02批准 1993-04-01实施 GB/T13547-92 从头部最高点至水平地面的距离, 32.6爬姿体长crawling position length 头部水平最突点至足尖点(第一或第二趾)间平行于矢状面的水平距离. 32 7爬姿体高crawling position height 头部最高点至水平地面的距离. 4人体尺寸数据 4.1立姿人体尺寸(见图1、表1、表2). 1.3 41-4 图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锌-锰干电池生产防尘毒技术规程 GB13011—91 Code for dust and poison control in the production of Zinc-Manganese batterie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锌锰干电池生产防尘毒技术要求、措施和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锌锰干电池生产的防尘毒设计和管理. 2引用标准 GB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J4工业“三废”排放标准 3术语 3.1物料material 指生产干电池的原材料和半成品. 3.2粉料powdery row material 指生产干电池用的二氧化锰、乙炔黑、石墨粉、氯化铵等粉状原料及其混合物. 3.3有害物质harmful substances 指原材料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含职业病)的物质. 4防尘要求和技术措施 4.1防尘要求 车间空气中混合粉尘浓度不得超过10mg/m3 其中二氧化锰粉尘浓度不得超过0.2mg/m3. 42防尘工艺措施 4.2.1粉料的包装和储存 4.2.1.1进厂粉料的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强度. 4.2.1.2粉料应储存在专用的库房或场地,严禁露天堆放. 4.2.1.3在集中采暖地区,库房或场地应位于其他建筑物的非采暖季节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在非 集中采暖地区,应位于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4.2.1.4粉料的包装袋应集中堆放,统一处理. 4.22投料和输送 4.22.1投料应在单独房间内进行,投料口必须设置除尘设施. 4.2.2.2采用下列方式输送粉料时,应有相应防尘措施: 8 新建密闭拌粉楼时,粉料宜采用脉冲气力输送,料仓应有除尘设施; b 采用斗式提升机输送粉料时,料口应有除尘设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5-06批准 1992-02-01实施 1 GB1301191 c.采用密闭螺旋输送机输送粉料,当给料落差大于1m时,受料点应设防尘装置; d.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干粉料时,整机应密闭,在末端卸料点应设局部密闭罩. 4.2.2.3不宜采用负压吸送或正压悬浮吹送方式输送粉料;电梯不应作为输送粉料的手段. 4.2.3料仓和称量 4.2.3.1料仓应密闭,并应设除尘设施和料位指示器. 4.2.3.2粉料称量应有防尘措施,宜采用自动称量装置. 4.2.4拌粉 4.2.4.1不得采用人工拌粉.拌粉机宜采用干、湿拌同机,拌粉机必须密闭. 4.2.4.2采用内转外不转拌粉机拌粉时: a.拌粉机与称量装置宜采用软管或其他柔性材料封闭连接; b.拌粉机应有密闭除尘措施; 检查口应开关方便,封闭可靠. 4.2.4.3当采用内转外转拌粉机拌粉时: a 必须保持整机密闭,料口密封宜采用凹槽结构; b.加料口处应设除尘设施; c.电解液可从空心轴喷入. 4.2.5筛粉、出料和电芯成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抗油拒水防护服安全卫生 GB12799-91 性能要求 Safety and health requirements for oil resistant and waterproof clothing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抗油拒水防护服的安全、卫生及技术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接触油水介质频繁的现场作业的劳动防护服.其工种如钻井工和井下作业工等. 2引用标准 GB3291纺织名词术语纺织材料、纺织产品通用部分 GB3923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 GB4745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方法(沾水试验法) GB5453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 GB7916化妆品卫生标准 BW04003织物硬挺度试验方法斜面悬臂法 3术语 抗油拒水是指经过整理,使防护服织物纤维表面能排斥、疏远油、水类液体介质,从而达到既不 妨碍透气舒适,又能有效抗拒此类液体对内衣和人体的侵蚀. 4技术内容 4.1分类分为冬季和夏季两类抗油拒水防护服. 4.2性能要求各项性能的指标要求,按表1规定. 表1 测定项目 指标要求 抗油 ≥130分;并能抗机、柴油倾复渗漏 拒水 =5级 洗涤30次 剩余抗油≥80分;剩余拒水≥1级,背面无渗水 织物牢度 经纬断裂功之和夏季≥2450Ncm;冬季>3430Ncm 透气 夏季≥6×10-2m3/(m2s);冬季<2.3×10:-2m3/(m2s) 透湿 夏季≥4000g/(m2d);冬季≥2300g/(m2.d) 硬挺度 在-18℃时,≤7.5cm 接触卫生 整理剂直接贴敷人体皮肤,24h 无任何红斑、水肿 整理剂,小鼠及豚鼠经口急毒试验,半数致死量:>10.000mg/kg体重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4-29批准 1992-01-01实施 GB12799-91 5各项性能指标测定方法 5.1抗油性能测定方法(采用评分法) 5.1.1试剂各分值标准试剂配比列于表2. 表2 标准试剂配比,% 分值 白矿物油 正庚烷 50 100 0 60 90 10 70 80 20 80 70 30 90 60 40 100 50 50 110 40 60 120 30 70 130 20 80 140 10 90 150 0 100 注:①标准试剂配比,按体积比,在20℃环境中配制. ②所用白矿物油及正庚烷,均采用化学纯试剂. ③标准试剂配制后,有效使用期为二个月,届时要重新配制. 5.1.2取样及调湿处理取待测织物20cm×20cm样品二块,按GB4745第5章要求,进行调湿处理. 5.1.3测试在25±1℃室温内进行.将调湿处理过的试样,平置于光滑台面上,用滴管依次取各 分值标准试剂,由低到高,然后小心地轻轻滴到试样上,每滴直径4~5mm 每块样品每分值滴5 处,每两处间距不小于1.5cm 停留3min 从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技术条件 GB12625-90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fabric and hag for bag filter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推规定了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的技术条件. 木标准适用于以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滤料及滤袋. 2引用标准 GB3820机织物(梭织物)和针织物厚度的测定 GB3923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GB4667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GB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4669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5453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 GB6719袋式除尘器分类及规格性能表示方法 GB12138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GB/T12703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 3滤料的命名 3.1滤料的命名原则 滤料的名称由滤料的材质、加工方法、织物组织和单位面积质量四部分组成.对于有抗静电功能的 滤料,在名称的末尾另加一个字母“”. 3.2滤料材质代号 32.1对丁机织滤料,以其主要纤维的材质表示;对于非织造滤料,则分别以其基底及纤维层的纤维材 质表示. 3.2.2常用纤维材质名称及其代号见表1, 表1滤料材质代号 材质名称 商品名 英文名 代号 棉 棉 cotton 毛 毛 wool 麻 麻 jute ranie flax henp J 聚丙烯 丙纶 polyptopylene P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12-26批准 1991-10-01实施 452 GB12625-90 续表1 材质名称 商品名 英文名 代号 聚酯 涤纶 polycster E 聚丙烯睛 纶 polyactylic A 聚乙婚醇 维纶 polyvinyl alcohol 聚氯乙烯 氧纶 polyvinyl chloride PVC 聚酰胺 锦纶尼龙 polyamide N 芳香族聚酰胺 芳纶 arumid H 碳纤维 碳纤维 carbon tiber Ca 聚四乙烯 特氟纶 (teflon> F 玻璃纤维 玻纤 glassfiore G 金屑纤维 金属纤维 metalfibre M 33滤料加工方法代号 3.3.1按加工方法,将滤料分为三类:机织滤料、非织造滤料和复合滤料 33.2机织滤料:用织机将相互垂直排列的经纱线和纬纱线,按一定的组织规律织成的滤料,以字母 W表示.机织还布滤料以W表示,机织绒布滤料以W表示. 3.3.3非织造滤料:不经过一股的纺纱和织造过程,直接将纤维成网或纱线成层,交错、粘合、针刺、熔 喷或纺丝制成的片状滤料.以字母W和具体加工方法的代号组成的复合字母表示(见表2). 表2非织造滤料代号 加工方法 代号 粘合法 NW 针莉法 NW 熔喷法 NW. 纺丝法 NW、 33.4复合滤料:用两种以上方法制成或由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滤料,以字母C表示...
GB1251.2-1996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DIS11428《人类工效学险情视觉信号一般要求设计和 检验》(1992年版)而制定的,在技术内容上与编写规则上与之等效.主要区别在于: 1.在“范围”一章中增加了“本标准适用于”的规定; 2.为了本标准使用方便,增补了亮度等三个名称的解释,并列入“定义”一章; 3.因本标准属信号,其颜色标准应引用GB8417《灯光信号颜色》,取代ISO3864《安全色和安全标 志》. 本标准与已经实施的标准GB1251.1《工作场所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GB12800《声学紧 急撤离听觉信号》和与本标准同步制定的《人类工效学险情和非险情声光信号体系》是同一系列的标 准. 这样,使我国在跟踪国际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属劳动环境分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场所信 号和语言通讯工作组制定的系列标准同时,尽快地与国际上有关标准接轨. 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从1996年10月1日起险情视觉信号的设计和检验应符合本标 准一般要求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张铭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人类工效学险情视觉信号 GB1251.2-1996 一般要求设计和检验 Ergonomics-Visual danger signals General requirements design and testing 0引言 本标准规定了在人们欲察觉信号并作出反应的区域内,用于察觉险情视觉信号的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险情视觉信号的安全要求和人类工效学要求以及有关的检验方法,还规定了该信号 的设计指南,信号须符合GB/T15706.2中5.3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特别适用于高噪声环境下配合听觉信号传递险情. 本标准不适用于用文字或图形呈现的险情显示器,也不适用于以数据显示单元传递的险情显示器. 除特殊规定外,如对公害和公共交通方面要求不受本标准限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51.3一1996人类工效学险情和非险情声光信号体系 GB8417一87灯光信号颜色 GB/T15706.2一1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险情视觉信号visual danger signal 标示危险状态的先兆或发生的可能,而且要求人们作出排除或控制险情反应的视觉信号险情必须 包括人身伤害或设备事故风险. 根据险情对人危害的紧急程度和可能后果,险情视觉信号分为两类:警告视觉信号和紧急视觉信 号. 3.1.1警告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GB12367-90 静电喷漆工艺安全 Safety code for painting- Safety for electrostatic spray painting proces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静电喷漆工艺及其装备、涂料贮存和输送、操作和维修等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可燃或易燃涂料和水性涂料的静电喷漆工艺及其装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 2引用标准 GB2893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 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 GB651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通风净化 GB76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 GBJ4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术语 3.1静电喷漆electrostatic spray painting 利用电晕放电原理使雾化的溶剂型和水性涂料在高压直流电场作用下荷负电,并吸附于荷正电基 底表面放电的喷漆方法. 32静电喷漆区working area for electrostatic spray painting 静电喷漆的涂漆区即为静电喷漆区. 3.3静电雾化器electrostatic atomizing head 能使涂料充分雾化并荷静电荷,具有高压静电保护措施的气动、电动或其他形式的雾化装置.如: 喷枪、喷盘等. 3.4静电喷漆室booth for electrostatic spray painting 一个完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具有良好机械通风装置的、专门用于静电喷漆的房间或围护结构.室内 气流组织能防止漆雾、溶剂蒸气向外逸散,使其集中安全排放至室外. 4静电喷漆区 4.1范围 静电喷漆区一般应包括以下范围: a 静电喷漆室内部及排风管道内部,涂料可以被直接喷到的其他地方;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6-18批准 1991-04-01实施 1 GB12367—90 b.静电喷漆流水线上封闭的内部空间; .经有关部门确定的静电喷漆工艺所在的其他作业区域. 4.2照明 静电喷漆区应采用防爆灯具或隔板照明.静电喷漆室采用一般照明时,照度不宜低于表1所列数 值: 表1静电喷漆室采用一般照明时的最低照度值 漆膜要求 举 例 照度,x 精密 汽车喷面漆、漆膜检查等 300 较精密 普通贴花、车辆喷漆等 150 普通 喷底漆等 75 当采用通过玻璃等透明材料的隔板照明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8 采用固定式灯具作光源; b 用隔板将装设灯具的区域与静电喷漆区隔开,其安装缝隙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隔板的材料是难燃的和不易破损的; d.隔板上的沉积物厚度不许影响规定的照度. 4.3移动式带电设备 4.3.1静电喷漆区内不得设置与喷漆无关的电气设备.在进行静电喷漆作业时,严禁在静电喷漆区中 使用携带式灯具和其他移动式用电设备.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349-90 Method of measuring noise at boundar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本标准为执行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而制订. 本标准适用于工厂及有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的边界噪声的测量. 1名词术语 1.1A声级 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级,用L表示,单位dB(A) 1.2等效声级 在某规定时间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又称等效连续A声级,用Le表示,单位为dB(A). 按此定义此量为: L.w =10 1g (.100 (1) 式中:LA一t时刻的瞬时A声级; T一规定的测量时间. 当测量是采样测量,且采样的时间间隔一定时,式(1)可表示为: L =10 1g (2100 41 式中:L—第次采样测得的A声级; —采样总数. 1.3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 在测量时间内,声级起伏不大于3B(A)的噪声视为稳态噪声,否则称为非稳态噪声. 1.4周期性噪声 在测量时间内,声级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的噪声. 1.5背景噪声 厂界外噪声源产生的噪声. 2测量条件 2.1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精度为Ⅱ级以上的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其性能符合GB3875《声级计电声性 能及测量方法》之规定,应定期校验.并在测量前后进行校准,灵敏度相差不得大于0.5dBA 否则测量 无效.测量时传声器加风罩.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05-01批准 1991-01-01实施 GB12349-90 2.2气象条件 测量应在无雨、无雪的气候中进行,风力为5.5m/s以上时停止测量. 2.3测量时间 测量应在被测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分为昼、夜间两部分,时段的划分可由当地人民 政府按当地习惯和季节划定, 2.4采样方式 2.4 1用声级计采样时,仪器动态特性为“慢”响应,采样时间间隔为5$. 2.4.2用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采样时,仪器动态特性为“快”响应,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s. 2.5测量值 2.5.1稳态噪声测量1min的等效声级. 2.5.2周期性噪声测量一个周期的等效声级. 2.5.3非周期性非稳态噪声测量整个正常工作时间的等效声级. 2.6测点位置的选择 2.6.1测点(即传声器位置.下同)应选在法定厂界外1m 高度1.2m以上的噪声敏感处.如厂界有围 墙,测点应高于围墙. 2.6.2若厂界与居民住宅相连,厂界噪声无法测量时,测点应选在居室中央,室内限值应比相应标准值 低10dB(A). 3测量记录及数据处理 3.1测量记录 围绕厂界布点.布点数目及间距视实际情况而定.在每一测点测量,计算正常工作时间内的等效声 级,填入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表(见附表) 3.2背景值修正 背景噪声的声级值应比待测噪声的声级值低10dB(A)以上,若测量值...
ICS71.100.30 C6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1652—2012 代替GB11652一1989 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working safety of fireworks and firecrackers 2012-07-31发布 2012-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11652-2012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性规定 2 5烟火药制造及裸药效果件制作 3 6引火线(含效果引线)制作 6 7产品制作 8 8设备及设备安装、使用、维修11 9装卸、运输、储存 12 10生产经营条件和环境 14 15 11劳动防护用品......15 12人员要求 13危险性废弃物处置 15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产工艺流程图 17 I GB11652-2012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SAC 本标准代替GB11652一1989《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 本标准与GB11652一1989相比,对适用范围、烟火药制造、产品制作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 的修订,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原标准名称中的“劳动”修改为“作业”,定名为《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将标准适用范围从仅限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扩大到烟花爆竹生产和经营企业; ——更科学地界定了几个重要术语的定义,增加了效果件的定义; 一增加了药物混合时药量的控制和黑火药制造的规定,完善了烟火药的干燥散热和收取包装等 安全技术要求; 一考虑了不同生产工序药物定量有规律衔接和现实生产情况,确定了各生产工序的药物定量,对 礼花弹装球和烟花组装的定量作了较大修改; 一增加了爆竹插引与封口安全技术要求; ——完善了烘房的安全技术要求; 一一将“设备与维修”修改为“设备及设备安装、使用、维修”,并根据现实与发展的需要,作了较大的 调整和增补; —完善了危险工序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要求内容; —增加了一般性规定、引火线制作、危险性废弃物处置三章. 此外,本标准把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作为资料性附录(附录A) 以便对照查阅.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轻工业烟花爆竹安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江西李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熊猫 烟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浏阳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浏阳庆泰烟花有限公司、湖...
提问日期:2023-07-04 22:56:08
提问网友:里程
解答网友:彬桓
按照板墙壳
ICS03.220.20 CCS R80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993-2021 代替GA/T993一2012 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the setting of road traffic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2021-07-20发布 2022-01-01实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T993—2021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2 5设置要求 .2 6安装要求 4 7施工、验收与运行维护要求 附录A(资料性)显示设备安装方式示意图 6 参考文献 8 I ...
ICS 03.220.20 GA CCSR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850-2021 代替GA/T850-2009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位设置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etting of on-street parking spaces on urban roads 2021-01-19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T850-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路内停车位设置条件 5停车位设计 5 6停车位布设位置 7停车位设置评价 附录A(资料性)停车位设置方式示例 6 附录B(资料性)停车位设置评价方法 12 参考文献. 15
GA/T 85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A/T850一2009《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与GA/T850-2009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d)更改了路内停车位设置的一般要求(见4.1,2009年版的4.1); e)删除了路内停车位设置率要求[见2009年版的4.2a)]; f)更改了不应设置路内停车位的路段和区域规定(见4.2.1,2009年版的4.3); g)更改了出人口安全停车视距的规定[见4.2.2,2009年版的4.2f)]; h)更改了车行道宽度条件[见4.2.3,2009年版的4.2c)]; i)增加了非机动车专用道剩余宽度条件(见4.2.4); j)更改了人行道剩余宽度条件[见4.2.5、4.2.6,2009年版的4.2e)]; k)更改了路内停车位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设置的V/C比值条件[见4.3.1,2009年版的 4.2d)]; 1)更改了路内停车位在机非混行车道设置的机动车平均行程车速条件[见4.3.2,2009年版的 4.2d)]; m)增加了住宅小区、学校等区域设置的路内停车位选取类型要求(见4.4); n)增加了平行式停车位设置安全开门区的规定(见5.1.3); o)增加了停放车辆的车头朝向的规定(见5.1.4); p)更改了路内停车位分组设置的规定(见5.1.5,2009年版的5.5); q)更改了停车位尺寸的规定(见5.2,2009年版的5.2); r)删除了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的规定(见2009年版的5.6); s)增加了停车位布设位置规定(见第6章); t)增加了路内停车位设置评价方法(见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娅、祖永昶、王建强、顾金刚、司宇琪、王波、毕衍蒙、付强、胡建伟、华璟怡、 卢健、钱晨。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GA/T850-2009;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A/T 850-2021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位设置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路内汽车停车位的设置条件、设计、布设位置和设置评价等。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路内汽车停车位的设置,其他道路路内停车位设置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5768.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5103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GA/T1271城市道路路内停车管理设施应用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路内停车位on-street parking space 在城市道路路内用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的供汽车停放的区域。
3.2 停放周转率parkingturnoverrate 单位时间每个停车位的停车次数。
3.3 V/C比值V/Cratio 路段交通量(V)与通行能力(C)的比值。
4路内停车位设置条件 4.1一般要求 4.1.1路内停车位(以下简称“停车位")的设置应遵循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原则。
4.1.2停车位的设置不应侵占消防车通道、盲道及行人过街设施。
4.1.3停车位的设置应综合考虑道路、交通运行等条件,并兼顾停车需求。
4.1.4停车位的设置应严格控制总量,宜采...
提问日期:2023-07-04 22:55:01
提问网友:里程
解答网友:彬桓
一、二级是抗震等级
CCS A 92 ICS 13.310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830-2021 代替GA/T830-2009
户体解部检验室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sfor construction ofautopsy laboratory
2021-10-14 发布202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T83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A/T830-2009《尸体解剖检验室建设规范》,与GA/T830-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内容(见第3章); 一更改了户体解剖检验室用房内容(见5.1表1,2009年版5.1表1); -一增加了户体解剖检验室主要设施配置内容(见5.1.2表2); 一增加了户体解剖检验室辅助用房设施配置内容(5.1.3表3); 更改了室内空气处理内容(见5.3表5,2009年版5.3表3); 一更改了室内监控/摄录内容(见5.4表6,2009年版5.5表4); 增加了户体冷藏管理系统内容(见5.5); 更改了辅助设施要求内容(见5.8.1表8,2009年版5.8表5); 增加了户体解剖检验室辅助设施配置内容(见5.8.2表9); 更改了安全设施内容(见5.9表10,2009年版5.9表6); 一更改了器材配置内容(见5.11,2009年版5.10); 更改了单独选址内容(见6.1.1,2009年版6.1.1); 更改了消毒设备内容(见6.5.4,2009年版6.5.4); 更改了照明设备内容(见6.5.5,2009年版6.5.5); 更改了室内有害气体处理要求内容(见6.7,2009年版6.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刑事技术产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9/SC8)提出 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无锡市帆鹰警用器材有限公司、无锡市帆鹰警用器材新技术有限公司、公安部物 证鉴定中心、中国法医学会、江苏省公安厅、上海市公安局、浙江省公安厅、广东省公安厅。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乌信梓、田雪梅、马纪强、翟恒利、徐理想、陈新、陈德良、余彦耿。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GA/T830一2009,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A/T 830-2021
户体解剖检验室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法医用户体解剖检验室的分级、配置、建设设施及验收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法医用户体解剖检验室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3096一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7758-2010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GB/T18836一201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28181一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50015-20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6一2014(2018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243一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Z2.1一2019工作场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130一2013通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A/T147-2019法医学户体检验技术总则 GA/T148一2019法医学病理检材的提取、固定、取材及保存规范 GA/T194中毒案件检材包装、贮存、运送及送检规则 GA/T723-2007储墨指纹捺印盒 GA/T750不锈钢户体解剖台 GA/T1162一2014法医学物证检材的提取、保存、送检规范 GA/T1489一2018法庭科学法医电动开颅锯通用技术要求 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法医人类学(第三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A/T 830-2021 3.1 户体解剖检验室autopsylaboratory 用于进行户体解剖检验并为之提供必要服务的区域总称。
3.2 普通户体解剖室general autopsy laboratory 用于未经过细菌的感染而溃...
ICS33.040.01 CCS A90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528-2021 代替GA/T528一2015 公安卫星通信网卫星地球站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atellite earth st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satellite munication network 2021-08-25发布 2021-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 行,业标准 公安卫星通信网卫星地球站技术规范 GA/T528-202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安 开本880×12301/16印张2.5字数77千字 2021年11月第一版2021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36259定价39.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 :(010)68510107 GA/T528-2021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术语和定义 2 3.2缩略语 3 4总体要求 4.1技术体制 .4 4.2网络结构 *4 4.3卫星信道 6 4.4地球站分类及系统组成 4.5P地址规划 8 4.6功能要求 4.7性能要求 .8 5卫星地球站系统配置及环境要求 9 5.1固定地球站配置及环境要求 9 5.2移动地球站配置要求 10 6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12 6.1天馈系统 12 6.2射频单元 15 6.3基带设备 16 6.4加密机 17 6.5接入设备 17 6.6终端设备 18 6.7.环境适应性要求 20 7安全防护要求 21 7.1总体要求 21 7.2网络安全 21 7.3通信加密 21 8运载平台要求 21 8.1车载平台 21 8.2船载平台 .24 8.3机载平台 25 附录A(资料性)卫星网管系统 27 ...
ICS35.240.15 A90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460.3—2020 代替GA460.32004 居民身份证卡体材料及打印薄膜技术规范 第3部分:制卡用保护层PETG薄膜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ody materials and printing films for Resident Identity Cards- Part 3:PETG film for overlay 2020-03-18发布 2020-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T460.3—2020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2 4.1片张尺寸规格 2 4.2外观 2 4.3方正度 2 4.4透光率 2 4.5维卡软化温度 2 4.6加热收缩率 2 4.7 材料结合强度 2 4.8表面张力 2 4.9表面粗糙度 2 4.10物理机械性能 2 5检验方法 3 5.1测试环境和条件 3 5.2 长度和宽度 3 5.3厚度 .3 5.4 外观检验 3 5.5 方正度 3 5.6 透光率 4 5.7 维卡软化温度 4 5.8 加热收缩率 4 5.9 材料结合强度 4 5.10表面张力 4 5.11 表面粗糙度 4 5.12物理机械性能 4 6质量评定程序 6.1组批 4 6.2抽样 5 6.3检验分类 5 6.4判定规则 5 7包装、运输和贮存 6 7.1包装 .6 7.2运输 .6 7.3贮存 6 GA/T460.3-2020 前 言 GA/T460《居民身份证卡体材料及打印薄膜技术规范》分为五个部分: 一第1部分:制卡用垫平层白色PETG薄膜; 一一第2部分:制卡用印刷层白色PETG薄膜; 一第3部分:制卡用保护层PETG薄膜; 一第4部分:制卡用模块、线圈承载层白色PETG薄膜; —第5部分:打印薄膜. 本部分为GA/T460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A460.3一2004《居民身份证卡体材料及打印薄膜技术规范第3部分:制卡用保护 层PETG薄膜》,与GA460.3一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为推荐性标准; 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033.1 GB/T2406.2 GB/T2410 GB/T2828.1 GB/T10610一 2009 GB/T14216一2008和ASTM D882一2012的版本号(见第2章,2004年版的第2章...
ICS13.310 CCS A 92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1949-2021 法庭科学 人脸图像相似度检验技术规范 Forensic sciences-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face image similarity 2021-10-14发布 2022-05-01实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T194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照相检验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9/SC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七支队、天津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 心、辽宁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吉林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江苏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浙江省公安厅刑 侦总队、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福建省公安厅刑技总队、广东省公安厅刑事技术中心、贵州省公 安厅刑侦总队、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江苏盐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上饶市公 安局刑警支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黎智辉、谢兰迟、李庆春、吕游、宋强、李闯、王业琳、叶方卿、王年松、陈航、林景、 陈晨、陈鹏、韩朝阳、魏东、罗文韬、李春宇. GA/T.1949—2021 法庭科学人脸图像相似度检验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使用人脸图像比对系统对人脸图像进行身份鉴别的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法庭科学声像资料检验鉴定中的人脸图像特征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6237.5一2014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 GA/T922.2一2011安防人脸识别应用系统第2部分:人脸图像数据 GA/T1023一2013视频中人像检验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6237.5一2014、GA/T922.2一2011、GA/T1023-2013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人脸图像face image 通过照相、摄像等手段记录的,包含人脸外貌形象信息的图像. 3.2 检材人脸图像face image as examined material 法庭科学领域声像资料鉴定中未知的或者不确定身份信息的人脸照片和视频图像画面中的人脸 图像. 3.3 样本人脸图像face image as sample 法庭科学领域声...
ICS13.310 CCS A92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1948-2021 法庭科学 玻璃上枪弹痕迹检验技术规范 Forensic sciences-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bullet traces on glasses 2021-10-14发布 202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T194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痕迹检验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9/SC9)提出并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遨洋、王璐、沈云涛、吕晓森、杨军、裴志光. GA/T1948-2021 法庭科学 玻璃上枪弹痕迹检验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检验平板玻璃上枪弹痕迹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涉枪案件、事故和意外事件中,枪管内加工有膛线的制式枪支射击普通平板玻璃和浮 法玻璃所形成的枪弹痕迹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9349现场照相、录像要求 GA/T903一2010微量物证的提取、包装方法玻璃 GA/T955一2011法庭科学枪支物证的提取、包装和送检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枪击弹孔bullet hole 枪支射击过程中,弹丸侵入、贯穿客体时形成的孔洞形痕迹. 3.2 裂纹fissure 玻璃在弹丸冲击作用下,由于应力峰值大于玻璃强度极限而形成的断裂分布形态. 3.3 放射裂纹radiating fissure 以作用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的裂纹. 3.4 切向裂纹tangential fissure 以作用点为中心,以某一长度为半径的圆环形或弧形裂纹. 3.5 末梢纹end fissure 放射裂纹扩裂时,由于能量衰减而终止于玻璃内部的裂纹前端. 3.6 玻璃粉末圈glass powder circle 位于玻璃上弹孔内侧边缘的,由玻璃碎末构成的环形区域.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