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1570.3A-1997 精密大型贵重稀有仪器仪表划分标准.pdf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570.3A-97 精密大型贵重稀有仪器仪表 划分标准 1997一03一10发布 1997-08一01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570.3A-97 精密大型贵重稀有仪器仪表划分标准 代替QJ1570.3一89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精密、大型、贵重、稀有(以下简称精大贵稀)仪器仪表划分标准.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仪器仪表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及仪器仪表的管理. 2引用文件 QJ1571.1仪器仪表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卡及填写规范 QJ1348仪器仪表分类及代码 3定义 本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4.1划分原则 4.1.1本标准的“精大贵稀”作为统一词组理解,目的是为了保持传统的叫法,重点突出精 和贵的原则来进行划分. 4.1.2国家科委审批的23种仪器仪表中的技术指标属于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均属于精大 贵稀范畴之内,见附录A(补充件). 4.1.3现行属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或单台原值国产仪器仪表二十万元人民币以上,进口仪 器仪表三万美元以上均属精大贵稀范畴. 注:仪器仪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测量误差、测量范围、分辨率、稳定度、自动化程度均在同类产品中 属于世界一流水平的为国际先进水平;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为国内先 进水平. 4.2划分方法 4.2.1本标准按QJ1348的规定只划分到分类代码和统一类号的小类,对于多功能的仪器 仪表类,只给出关键的技术指标.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7一03一10批准 1997-08一01实施 1 QJ1570.3A-97 4.2.2在填写QJ1571.1的采集卡使用本标准时,标准中给出的指标一般都应满足. 4.3精大贵稀仪器仪表的变更 4.3.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可以变更为一般仪器仪表: a.对使用数年以后、性能指标下降、达不到原指标者; b.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已经达不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者. 4.3.2精大贵稀仪器仪表的变更需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5详细要求 精密大型稀有仪器仪表划分标准见表1. 表1 分类代码 统一类号 名称 主要规格 测量误差 参考型号 87011028 R0106 热象仪 测量范围:一30~ 0.1℃ 瑞典AGA公司 1600℃ 780型、900型 英国LAND公 司T135型 87014001 R1201 数据采集装置 通道:64 A/D转换字长 美国NEFF公 ≥12bit 司620 87014005 R1202 程序控制仪表 内存容量:16kB带微 M980 处理机 87062825 D0605 磁记录仪 14通道以上 日本TEAC公司 频响:DC~40kHz XR5000 XR7000 0.5dB -1dB SR-71 信噪比:47dB以上 XR-510 XR-710 可配GP一IB接口 美国RSR一512 87063705 D0402 直流磁滞回线 测量范围: 士5X10-3 日本恒河公司 仪 H:0.005~20A/m 3257 B:0.5~1.8T 87069900 D9900 AC/DC转换标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美国FLUKE 准 2mV~1000V 1×10-5/年 公司792A 频率范围: 10Hz~1MHz 87111013 G0104 激光扫描显微 放大倍数:20~6000X 270nm 德国莱斯公司 镜 分辨率:270nm LSM-21R 2 ...
QJ 1570.1-1988 国产仪器名称超长缩写.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70.1-88 国产仪器名称超长缩写 1988-12一28发布 198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70.1-88 国产仪器名称超长缩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部国产仪器名称超过十个汉字(20位字长)的缩写名称, 本标准适用于我部信息管理系统仪器仪表子系统原始数据的采集. 2缩写原则和方法 2.1缩写后的仪器名称一般保留十个汉字,以充分反映仪器名称原意及仪器的性能、 功能. 2.2缩写规范化,对同一类仪器尽量使用同一缩写方法 2.3本标准所使用的缩写名称: 数压表一代表数字电压表 稳压源一代表稳压电源 频谱仪一代表频谱分析仪 AMFM一代表调幅、调频 发生器一代表信号发生器 IC一代表集成电路 LSI一代表大规模集成电路 微型计算机一代表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 2.4对晶体管试验器类仪器名称的缩写方法: a.此类仪器因超长名称数量多,为便于使用,本标准采用按仪器名称字头分类排 列方法. b.此类仪器名称缩写次序在一般情况下首先缩减掉晶体二字,缩减后名称仍超长 再缩减掉参数二字,个别情况次序有颠倒. 此类仪器中由晶体管三字打头的仪器名称,如缩减掉晶体二字后不能反映该仪 器原意,则保留晶体二字,然后按上述缩写次序缩写. 3名称缩写表 航天工业部1988一12一28批准 1989-07-01实施 1 QJ1570.1-88 3.1电工仪器仪表类(见表1) 表i 仪器原名称 缩写名称 电动系低功率因数瓦特表 低功率因数瓦特表 高阻精密级直流电位差计 高阻精密直流电位差计 携带式低电势直流电位差计 低电势直流电位差计 双积分式多路直流数字电压表 双积分多路直流数压表 十六线示波器光线记录仪 上六线示波线记录仪 交直流精密电表校准装置 交直流电表校准装置 交直流精密电表校验装置 交直流电表校验装置 交直流精密电表检定装置 交直流电表检定装置 超高频微伏电压表校准装置 超高频微压表校准装置 便携式三相电表检定装置 便携三相电表检定装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校验仪 电动单元组合表校验仪 多路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多路晶体管直流稳玉源 晶体管标准直流稳压电源 晶体管标准直流稳压源 双路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双路晶体管直流稳压源 单路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单路晶体管直流稳压源 大功率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大功率管直流稳压源 高稳定度氦氛激光器电源 高稳氦氛激光器电源 晶体管自动保护稳压电源 晶体管自动保护稳压源 2 ...
QJ 1565-1988 能源消耗与节约计算通则.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65-88 能源消耗与节约计算通则 1988-12-28发布 198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发布 标准资料网PV265免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65-88 能源消耗与节约计算通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对能源微机管理子系统各输出表中有关计算方法作统一规定和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工业部所腐企、事业单位. 2引用标准 GB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2586热量单位、符号及换算 3计划统计期内能源消耗量的确定 3.1计划统计期内能源消耗量的确定应符合GB2589的规定. 3.2属于应统计的能源共有十四种,这十四种能源分别是:一次能源(原煤、精煤、天然气), 二次能源(电、焦炭、汽油、煤油、柴油、重油、城市煤气)以及生产产品时使用的耗能工质 (压缩空气、水、蒸汽、热水)以上能源不得重记和漏记. 4关于各种能源(包括耗能工质)的折算原则 4.1应符合GB2586的规定. 4.2各种能源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的标准单位是:千克标准煤或吨标准煤(简称标煤). 4.3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8兆焦(即7000大卡)的固体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 . 煤.在统计计算中可采用千克标煤,也可采用吨标煤 4.4各种能源的热值见下表: 序号 能源种类 热值 原煤 20934千焦(5000千卡)/千克 2 精煤 26377千焦(6300千卡)/千克 3 热水 4 焦炭 28470千焦(6800千卡)/千克 5 电 11928下焦(2849千卡)/千瓦小时 6 汽油 43124下焦(10300千卡)/千克 7 煤油 43124千焦(10300千卡)/千克 航天工业部1988一12一28批准 1989-07-01实施 1 标准资料网PV265免费 QJ1565-88 续表 序号 能源种类 热值 8 柴油 46055千焦(11000千卡)/千克 9 重油 41868千焦(10000千卡)/千克 10 天然气 38979千焦(9310千卡)/立方米 11 城市煤气 16747千焦(4000千卡)/立方米 12 蒸汽 3768千焦(900千卡)/千克 13 压缩空气 11724千焦(2800千卡)/立方米 14 水 7536千焦(1800千卡)/立方米 5有关数据的计算 5.1能源消耗与节约统计表(见输出格式1) 5.1.1某种能源折算为标准煤的计算: N=Mx 29308 式中:N一某种能源折为标准煤量,千克标煤或吨标煤/年(季、月); M一某种能源的实物量,千克立方米、千瓦小时; Q一某种能源的热值,千焦/千克,千焦/立方米,千焦/千瓦小时. 5.1.2总综合能耗量(Np)总计折标煤栏各行之和. 5.1.3生产综合能耗量(Ns)等于生产能耗折标煤栏各行之和. 5.1.4某种能源占总综合能耗百分比计算: b= N ×100% Np 式中:b一某种能源占总综合能耗百分比,%; Np一总综合能耗量,千克标煤或吨标煤. 5.1.5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计算: a= 式中:a一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量,千克标煤或吨标煤/万元; Ns一生产综合能耗量,千克标煤或吨标煤; G一一计划统计期工业总产值,万元 2 标准资料网PV265免费 ...
QJ 1561.2-1988 财务报表分类和代码.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61.2-88 财务报表分类和代码 1988-12-28发布 198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61.2-88 财务报表分类和代码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财务报表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和交换工作. 2代码结构 代码由一位英文字母和三位数字组成. 附表的序号 报表的序号 报表的类别 报表的类别用英文字母表示(见表1). 报表的序号用二位阿拉伯数字即01 0209 10 11表示. 附表的序号用一位阿拉伯数字1 2 39表示. 表1 报表的类别 名称 代字 科研事业单位决算报表 A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计划表 B 工业企业单位决算报表 工业企业单位财务成本计划表 D 供销企业单位决算报表 E 外贸企业单位决算报表 F 高等学校教育费决算表 G 高等学校教育费预算表 H 勘察设计单位决算表 I 勘察设计单位财务收支计划表 J 航天工业部1988一12一28批准 1989-07-01实施 1 QJ1561.2-88 3分类和代码表 3.1科研事业单位决算报表分类和代码(见表2). 表2 代码 报表名称 A99 科研事业单位月份会计报表 A01 资金平衡表 A02 事业费支出决算汇总表 A03 事业费支出决算明细表 A04 差额预算单位收支决算表 A041 职工医院经费收支决算表 A05 国防科研试制费支出明细表 A06 专下拨款支出决算表 A07 全部产品和技术服务,非技术服务下目生产费用表 A071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A08 研究室(车间)经费,管理费支出明细表 A09 固定资产增减情况表 A10 周转金增减情况表 A11 拨人经费增减情况表 A111 军队使用部门拨入科研试制费增减情况表 A12 销售明细表 A13 收益计算及分配表 A14 应交款情况表 A15 往来科目余额明细表 A16 专用基金表 A161 专用基金支出明细表 A17 其他资金收支情况表 A18 事业单位基本数字表 A19 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人员基本情况表 3.2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计划表分类和代码(见表3). 表3 代码 报表名称 B01 财务计划收支总表 B02 科研费、事业费、专项拨款周转金拨款收人计划表 B03 材料费支出计划表 B04 外协费支出计划表 2 ...
QJ 1545A-1998 战略导弹及运载火箭总装、测试质量信息采集卡及填写规范.pdf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545A-98 战略导弹及运载火箭总装、测试 质量信息采集卡及填写规范 1998一02一06发布 1998一09一01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545A-98 战略导弹及运载火箭总装、测试 代替QJ1545-88 质量信息采集卡及填写规范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战略导弹及运载火箭总装、测试的质量信息采集卡(表)格式及填写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系统研制和批生产阶段战略导弹及运载火箭总装、测试的质量信息 采集. 2引用文件 GB/T7408一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QJ1193.1一93人事系统数据元航天工业单位代码 QJ2731.5一95航天产品缺陷和故障模式分类与代码 3定义 此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4.1采集信息时必须正确选择和使用采集卡(表),格式见附录A(补充件). 4.2填写内容要符合客观事实,采集的数据应准确、完整,字迹应清楚、工整. 4.3表格填写方式,有直接填写和选择填写两种. 4.3.1直接填写 根据具体内容与要求,将记录数据(包括数字、字符和文字)直接填入.在计算机管理时, 各数据的类型和字节长度参照附录B(参考件)的规定填写. 4.3.2选择填写 表格中已给定多项选择填写内容时,在选定的选择项上划“√”.如原因分类为设计的, 则应在“设计口”的方框(口)内打勾().对故障模式选择填写,如无此模式选择项,则将模 式填入预留空格内. 4.4表格中填表单位、填表人和校表人必须签名或盖章.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8一02一06批准 1998—09—01实施 1 QJ1545A-98 4.5现场填写数据确需更改时由填表人更改,但只许划改不许涂改,并在更改处签名或 盖章. 4.6不同型号产品使用通用采集卡(表)时,可根据不同要求对采集项进行选择. 5详细要求 5.1表格名称及格式 5.1.1本标准规定的表格类型见表1,格式见附录A(补充件). 表1战略导弹及运载火箭总装、测试质量信息采集卡 表格号 名 称 TY01 产品质量问题信息采集卡 TY02 产品配套表 TY03 非金属材料、零件信息采集卡 TY04 产品技术性能测试值记录卡 TY05 关键件、重要件超差、代料信息采集卡 TY06 总装、测试用工装及测试设备信息采集卡 TY07 产品设计、工艺更改信息采集卡 ZC01 固体发动机摆角、保险栓测试记录表 ZC02 传感器安装测试记录表 ZC03 氨质谱检漏记录表 ZC04 伺服机构调零记录表 ZC05 产品质量、质心测量记录表 ZC06 加注容积测量记录表 ZC07 产品装配力矩记录表 ZC08 产品总装气密保压检查记录表 ZC09 产品出厂贮箱余压检查记录表 ZC10 产品绝缘、导通检查记录表 ZC11 测试数据记录表 5.1.2表格号 表格号用四位字符表示.“TYxx”代表型号产品通用采集卡(表),“ZCxx”为本标准专 用采集卡(表). 5.2填写要求 5.2.1填表单位代码 表格作为厂级采集信息使用时,此栏按各厂规定的车间、科室代码填写:作为向上级报 送用时,按QJ1193.1的规定填写报送单位代码,如一院211厂填为:010211. 2 ...
QJ 1537-1988 飞航导弹火控系统精度试验与评定规范.pdf
秘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37-88 飞航导弹火控系统精度试验 与评定规范 1988-04一25发布 198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发布 目 次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术语、符号 (1) 4试验准备 (2) 5制定火控系统精度试验方案 (3) 6确定参数测量方案 (4) 7确定火控系统精度试验评定标准的方法 (4) 8数据处理方法 (5) 9火控系统动态精度试验结果的评定 (8) 10精度试验结果分析报告的编写 (9) 附录A“×××”、“××××”舰飞航导弹火控系统数学模型(参考件)(10) 附录B用线性化方法寻找影响“×××”舰飞航导弹火控系统瞄准角精度的显著 因素示例(参考件) (17) 附录C常用均匀设计表(参考件) (20) 附录D舰舰导弹火控系统动态精度试验航路安排示例(参考件) (33) 附录E循环相关系数分布的临界值R 表(参考件) (35) 附录F火控系统动态精度试验瞄准角精度评定示例(参考件)(3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537-88 飞航导弹火控系统精度试验与评定规范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研制阶段飞航导弹火控系统动态瞄准精度试验时,编制试验大纲、制定试验 方案、确定火控系统动态精度评定标准的通用要求和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试验结果的评 定和结果分析报告的编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研制阶段飞航导弹火按系统动态瞄准精度试验,用来考核、评估火控系统的 动态精度. 2引用标准 GB4883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 3术语、符号 3.1术语 3.1.1飞航导弹火控系统 飞航导弹火控系统主要是完成对目标和火控系统载体运动参数的测量、处理以进行导弹 射击诸元的计算和装订,并对导弹实施射前检在、发射控制、战术决策与指挥的自动控制系 统. 3.1.2系统静态误差 目标和火控系统载体均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下,标探测器准、跟踪目标,火控系统协调 工作求解并输出射击诸元.火控系统输出值相对标准射击诸元的误差称为系统静态误差. 3.1.3目标动态误差 目标和火控系统载体相对运动,目标探测器腩准、跟踪运动标,火控系统协调工作求解并 输出射击诸元,火控系统输出值相对标准射击诸元的误差称为系统动态误差. 3.1.4静态解题 火控系统中射击指挥仪的输入参数,均在各自相应的设备上按标准航路进行装订并进 行解算,在火控系统各相应设备输出接口记录、输出参数的过程. 3.1.5雷达距离、方位(或舷角)零位校准 目标探测雷达瞄准经过精确定位并带有反射体固定目标,调整雷达的距离、方位零位,使雷 达距离、方位的输出值与理论值之差在规定的误差数值范围内的调整过程. 航天工业部1988-04-25批准 1988-12-31实施 1 ...
QJ 1492A-2005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处理方法.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1492A—2005 FL1617 代替QJ1492-1988QJ2157一1991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Data process method for liquid rocket engine test 2005一12一12发布 2006一05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1492A-2005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1492一1988《液体火箭发动机稳态参数数据处理方法》、QJ2157一1991《姿控火箭 发动机试车数据处理方法》. 本标准与QJ1492一1988、QJ2157一1991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b)增加了试验结果报告; c)冗余测量结果的处理增加了通过分析提供正确度高的测量结果值.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一六五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思勖. QJ1492一1988于1988年4月首次发布,QJ2157一1991于1991年1月首次发布,2005年12月第一次修 订,修订时将QJ1492一1988和QJ2157一1991合并. T QJ1492A—2005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的数据处理准备、处理方法和试验结果报告的编制. 本标准适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稳态参数数据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883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 QJ1044A一2005可贮存推进剂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冲量impulse 发动机起动过程中指定参数在指定的时间区段内对时间的积分值. 3.2 建压时间pressure build.-up time 发动机起动过程中指定压强开始上升的时间. 3.3 室压起动峰值bustor pressure start peak 发动机起动过程中,推力室压强上升超过稳定段平均值的最大压强值. 4数据处理准备 4.1试验资料收集 数据处理应收集下列资料: a)试验任务书及试验大纲等; b)参数测量系统现场校准数据和电校准数据; c)测量传感器检定数据和热电偶分度表等; d)使用介质的化验报告; e)测量参数和试验环境参数的试验记录: f)现场拍摄照片和录像资料; g)试验概况报告和其他有关数据. 4.2校准数据处理 ...
QJ 1488A-2004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衬层、人工脱粘层通用规范.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1488A—2004 FL1337 代替QJ1488一1988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 衬层、人工脱粘层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chamber insulation liner and stress release boot of solid rocket motor 2004一09一01发布 2004一12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1488A—2004 前言 本规范代替QJ1488一1988《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衬层、人工脱粘层制造验收通用技术 条件》. 本规范与QJ1488一1988相比,主要有以下技术内容的变化: 一一标准名称更改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衬层、人工脱粘层通用规范》; —增加了“环境适应性”的要求; 一一增加了对超出详细规范要求的局部缺陷允许采用厚桨涂料和打孔灌浆等工艺措施进行修复的 规定; ——增加了设计、质量保证规定、交货准备等内容.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院四十一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高季冠、王晓丽、高文鲜. 本规范于1988年4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
QJ 1487A-2005 弹道式导弹弹头控制系统通用规范.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1487A—2005 FL1427 代替QJ1487一1988 弹道式导弹弹头控制系统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reentry vehicle control system of ballistic missiles 2005-12-12发布 2006一05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1487A—2005 前言 本规范代替QJ1487一1988《战略导弹弹头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本规范与QJ1487一1988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标准名称改为《弹道式导弹弹头控制系统通用规范》; b)在系统及其设备制造中增加了老炼和高效应力筛选试验; c)增加了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d)在环境适应性中增加了温度冲击、电磁兼容性和抗核加固的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十四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胡传训、李建新、刘民友、卢淑桂、张兵. 本规范于1988年4月首次发布,2005年12月第一次修订. QJ1487A—2005 弹道式导弹弹头控制系统通用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弹道式导弹弹头控制系统及其设备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 本规范适用于弹道式导弹的弹头控制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及其设备的设计、生产、试验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423.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JB145封存包装通则 GJB150.2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气压试验 GJB150.3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 GJB150.4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GJB150.5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温度冲击试验 GJB150.15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加速度试验 GJB150.1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 GJB150.17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噪声试验 GJB150.18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 GJB151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GJB152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 GJB290战略导弹仪器包装 GJB368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 GJB 373 引信安全设计准则 GJB 437 军用软件开发规范 GJB1032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GJB1307航天火工装置通用规范 GJB1407可靠性增长试验 GJB1572核武器电子系统抗辐射加固设计准则 GJB2034航天飞行器系统电爆分系统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JB3590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GJB/Z35元器件降额准则 GJB/Z299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 QJ19产品证明书的编写规定 ...
QJ 1480A-1998 地地导弹和运载火箭总装、试验和验收通用技术要求.pdf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480A-98 地地导弹和运载火箭 总装、试验和验收通用技术要求 1998一08一05发布 1999一01一05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480A-98 地地导弹和运载火箭 代替QJ1480一88 总装、试验和验收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地地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装、试验与测试、验收等通用技术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地导弹弹体(以下简称弹体)和运载火箭箭体(以下简称箭体)的总装、 测试、试验和验收.使用本标准时,可根据不同弹(箭)体的特点进行剪裁. 2引用文件 GJB290一87战略导弹仪器包装 GJB670一89导弹涂色与标志 QJ262一94钣金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 QJ813A一96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QJ903.4A一95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工艺文件的完整性 QJ920A一96弹(箭)体管路系统总装通用技术要求 QJ992一86导弹运载火箭电气和电子设备安装通用技术条件 QJ1172A一97导弹火箭质量特性测量方法 QJ1714.6一89航天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设计文件的完整性 QJ2008一90航天产品外协件管理办法 QJ2023一90地地战略导弹厂内工艺吊装安全规范 QJ2072一91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自毁设备安装要求 QJ2850一96航天产品多余物预防和控制 QJ3009一98导弹与运载火箭同轴度测量方法 QJ3010一98导弹内外压气密性试验方法 3定义 本章无条文.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8一08一05批准 1999-01-05实施 1 QJ1480A-98 4一般要求 4.1厂房 4.1.1弹(箭)体的总装、试验应在专用厂房内进行.厂房温、湿度要求如下: a.液体弹(箭)体的总装、试验厂房的温度一般应在8~32℃之间,相对湿度在30%~ 80%范围内; b.固体弹(箭)体的总装、试验厂房的温度一般应在20士5℃,相对湿度不大于75%. 4.1.2厂厂广房必须具备防火、防爆及防雷击设施. 4.1.3厂房应采取防虫、防鼠措施.厂房内不应有酸、碱及其他有害物质. 4.1.4厂房应具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设备,弹(箭)体和部、组件应避开日光的直接照射,并 远离热源. 4.1.5厂房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应设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2的静电接地装置.固体导弹的 总装厂房工作现场应设置静电释放装置. 4.1.6厂房应设置独立的测试用电源,电源电压的变化不应超过额定值的士10%. 4.1.7吊车用的起重设备运行速度一般为: a.水平移动速度不大于8m/min; b.上升速度不大于3m/min; c.下降速度不大于2m/min. 4.1.8存放零、部、组件、仪器、发动机及其他成品的库房应满足保管、维护技术条件及安全 要求. 4.2工装、测试设备和仪器仪表 4.2.1总装所用的工装、测试设备和仪器仪表应配套齐全. 4.2.2总装中所用的工装、测试设备和仪器仪表应经过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4.2.3总装测试中所用的仪器、仪表和量具等均应满足测试(量)要求. 4.3安全 4.3.1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4.3.2参加总装测试的人员,在每一批弹(箭)体总装测试前,应熟悉和掌握本岗位的图样、 技术资料、操作细则、工艺规程等,并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4.3.3关键和重要操作岗位应实行双岗制. 4.3.4在装配、测试过程中,有接地要求的必须接地良好.固体发动机及装有火工装置...
QJ 1477-1988 地地弹道导弹和卫星运载火箭弹道设计与计算.pdf
秘密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477-88 地地弹道导弹和卫星运载火箭 弹道设计与计算 1988-04-25发布 198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发布 目 次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符号 (1) 4术语 (4) 5设计原则 (5) 6设计阶段 (6) 7方案弹道分析 (6) 8初步弹道设计 (9) 9精确弹道计算及飞行试验 (12) 10定型 (13) 11安全余量和设计余量(13) 12基本弹道计算方程 (14) 附录A发射座标系中的基本弹道计算方程(补充件)(15) 附录B卫星轨道要素计算公式(补充件) (25) 附录C扰动引力加速度计算(参考件)(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477-88 地地弹道导弹和卫星运载火箭弹道设计与计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地弹道导弹和卫星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地地弹道导弹和卫星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与计算工作. 2引用标准 GJB365标准大气 GJB539地地弹道式战略导弹飞行试验规范 QJ1215导弹总体术语 QJ907标准地球参数 QJ1293导弹空气动力学参数符号 QJ 1028航天产品常用座标系规范 3符号 表 符 号 名 称 单位 acx、aey、acz 科氏加速度在发射座标系上的各分量 m/s2 ae 地球椭球赤道半径 m aex、aey、aez 牵连加速度在发射座标系上的各分量 m/s2 ao9 纵向控制回路静态放大倍数 ao 侧向控制回路静态放大倍数 B. 发射点大地纬度 rad CNa 空气动力法向力系数对攻角的导数 1/rad CNA 空气动力测向力系数对侧滑角的导数 1/rad Cxa 空气动力轴向力系数 CxIT 再入体阻力系数 f 航程地心角 rad Fax1、Fay1、Faz1 空气动力在体座标系上的各分量 N 航天工业部1988-04-25批准 1988-11-01实施 1 ...
QJ 1475A-1995 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程序.pdf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475A-95 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程序 1995-04-26发布 1995-10-26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475A-95 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程序 代替QJ1475-8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飞航导弹武器系统(以下简称型号)研究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工作依 据、任务、主要工作内容及完成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型号研制的全过程.改进和仿制型号的研制亦应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GJB908首件鉴定 QJ1167-1170研究试验文件管理制度 QJ1302设计评审规范 QJ1714航天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3基本要求 3.1编制型号研制程序的要求 3.1.1编制型号研制程序时,应充分考虑型号的特点、订购方的战术技术要求、研制 周期、经费及设备能力等因素,进行剪裁. 3.1.2应组织订购方和专家对型号的研制程序进行的评审,由型号总设计师或行政总 指挥批准. 3.2执行型号研制程序的要求 经批准的型号研制程序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时,必须经过充分论证,组织订购方 和专家再评审,报请批准后方可执行. 3.3型号研制的要求 3.3.1建立型号行政指挥系统、设计师系统,并明确其职责. 3.3.2选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必须经过论证和鉴定 3.3.3安排试验项目的原则是: a 先进行单机、分系统试验,成功后,再进行系统试验; b.先进行局部试验,后进行综合试验;先进行地面仿真试验,后进行飞行试验;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5-04-26批准 1995-10-26实施 1 QJ1475A-95 c.综合协调好性能试验、环境试验与可靠性试验之间的关系,做到不漏项不重复. 3.3.4全面合理安排各研制阶段的工作计划,确保各系统研制协调配套和研制周期. 3.3.5总体部是型号研制的技术抓总单位,对型号的技术协调负责.总体部向各分系 统提出研制任务书(协议书)或在研制工作中发生技术不协调时,总体部应与分系统单位 充分协商,求得一致,但必须保证总体性能指标, 3.3.6按QJ1167~1170和QJ1714的规定编制型号技术资料,保证技术文件的完 整、齐套、正确与协调. 4研制阶段的划分 型号研制程序分为五个阶段: a.论证阶段; b.方案阶段; c.工程研制阶段; d.设计定型阶段; e.生产定型阶段. 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及关系见表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程序流程. 5研制阶段的要求 5.1论证阶段 5.1.1论证依据 a.武器装备中、长期发展规划; b.订购方提出或上级批准的武器装备作战、使用性能要求; c.订购方提出的型号初步战术技术指标. 5.1.2论证任务 配合订购方上报型号战术技术指标,进行战术技术指标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并 提出论证报告. 5.1.3论证主要内容 a.作战使命、作战对象、作战方式、典型目标、装载对象、发射方式、有效射程、 飞行速度、飞行高度、作战威力、动力体制、制导体制、命中精度、突防能力、外形尺寸 及重量、使用保管环境条件、贮存寿命、可靠性指标、维修性及各分系统技术指标等; b.提出可选择的方案设想及主要技术途径与国内、外水平对比分析; c.拟采用的关键技术和预先研究成果的可用性; d.拟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器材及新工艺项目; e.重大的技术改造项目及引进项目; 2 ...
QJ 1467A-1997 电源变换器测试方法.pdf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467A-97 电源变换器测试方法 1997一03一14发布 1997-10—01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467A-97 电源变换器测试方法 代替QJ1467一88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DC/DC和DC/AC电源变换器(以下简称变换器)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导弹、运载火箭、卫星及其地面设备用变换器. 2引用文件 GJB152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 QJ1932电子设备电源术语 3定义 本标准中的术语按QJ1932规定的定义. 4一般要求 4.1测试环境条件 在无特殊要求时,测试均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a.温度:15~35℃; b.相对湿度:20%~80%; c.大气压力:86~106kPa; d.无强电磁场于扰. 4.2测试点 在无特殊要求时,测试点均指被测变换器的对外连接端. 4.3测试仪器及设备 4.3.1测试仪器及设备在交流电压有效值为220士22V、频率为50士1Hz、波形失真度小于 10%时应能正常工作. 4.3.2测试用通用仪器和专用仪器,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其精度和 量程应符合测试要求.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7一03一14批准 1997-10-01实施 1 ...
QJ 1462A-1999 印制电路板酸性光亮镀铜工艺技术要求.pdf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462A-99 印制电路板酸性光亮镀铜 工艺技术要求 1999-02-14发布 1999-10-30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462A-99 印制电路板酸性光亮镀铜 代替QJ1462~1464-88 工艺技术要求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印制电路板(以下简称印制板)酸性光亮镀铜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 工艺控制方法. 1.2适用范圈 本标准适用于双面板和多层板酸性光亮镀铜的工序控制及工序检验. 2引用文件 QJ/Z78一82金属镀覆溶液分析的一般要求 QJ2188一95印制电路板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3定义 本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4.1技术要求 4.1.1外观 4.1.1.1镀铜层应均匀一致、结晶细致,呈玫瑰色光亮表面. 4.1.1.2镀铜层不允许有烧焦、起泡、起皮和脱落现象. 4.1.1.3不允许有树枝状、条纹状和海绵状镀层. 4.1.2镀层附著力 镀铜层附着力应不小于2N/cm 在测试胶带面上不应有粘下的金属,镀层表面不应有 起皮现象. 4.1.3抗剥强度 4.1.3.1在正常条件下,镀铜层与原基体铜的抗剥强度应大于13N/cm. 4.1.3.2在下列环境条件连续试验后,镀铜层与基体铜的抗剥强度应大于12N/cm.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02-14批准 1999-10-30实施 0J1462A-99 a.温度125±2℃,放置16h; b.温度40±2℃,相对湿度95%~98%,放置48h; c.温度一65±2℃,放置6h; d.在温度260±5℃熔融焊料中,每次浸焊5s 重复4次. 4.1.4弯折次数 按4.2.4条制备的试样须经180°角的弯折,弯折7次不折断. 4.1.5延伸率 按4.2.4条制备的试样的延伸率不小于6%. 4.1.6环境要求 环境条件按QJ2188中有关规定. 注:4.1.1条、4.1.2条为工序检验项目,4.1.3条、4.1.4条、4.1.5条为工艺或配方改变时的抽查项目. 4.2检测方法 4.2.1外观 在天然散射光或反射光的白色透射光线下,以目视法进行外观检查,光的照度不应低 于4001x.必要时可用3~5倍放大镜检查. 4.2.2镀层附著力 在正常条件下,把剥力为2.5~3.5N/cm的聚脂胶带用手指压到试样的待测金属镀层上, 被测面积应大于1cm2 并排出气泡,放置10s后,拉起胶带一端,以与镀层表面成90° 的方向迅速将胶带拉起,观察胶带上不应有镀层被粘起,试样上不应有镀层起皮现象. 4.2.3抗剥强度 先将随槽镀铜试样留出长40mm 宽10mm的长条三条,该部位不清洗,涂上铅笔粉, 镀后此部位揭起,此段即为试验的夹持部位.其余部位按程序清洗干净.镀铜加厚70~80 μ.按技术要求做各种试验后进行拉力试验,做拉力试验前,用刀轻轻将该部位一端剥 起,剥离到条的另一端为止,切勿折断,此端为拉脱始点.沿着此条直线方向,将待测铜 箔切出同样宽,长度大于50mm的条形(要将铜箔切透),用拉力机(载荷为拉力机容量的5 %~80% 刻度误差小于指示值1%)夹住铜箔一端,垂直试样平面,另一端固定好,以50mm /s恒定速度均匀加力,仔细观察拉力机指针.当指针指示大于15N 并无剥离情况出现,停 止拉脱,记录下抗剥强度;如有剥离,剥离到50mm长为止,三条中指针指示的最小值为抗 剥强度. 4.2.4弯折次数 试样表面涂上铅笔粉,在不清洗、不粗化的情况下镀厚度为40~50μm光亮铜,然后 将镀铜层剥下,剪成20...
QJ 1458A-2004 气浮陀螺平台测试方法.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1458A—2004 FL6615 代替QJ1458一1988 气浮陀螺平台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of platform based air-suspension gyroscope 2004一09一01发布 2004一12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1458A—2004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1458一1988《气浮陀螺平台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QJ1458-1988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修改完善了测试设备及测试使用的通用仪器; b)增加了新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门吉卓、葛盛久、安斌、甄桂清. 本标准于1988年4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
QJ 1454A-2005 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检测通用技术要求.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1454A—2005 FL1617 代替QJ1454一1988 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检测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final-assembly checkout of solid rocket motor 2005一12一12发布 2006一05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1454A-2005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1454一1988《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检测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QJ1454一1988相比有以下技术内容变化: a)完善了发动机总装检测技术要求,删除了原标准中部分不适用的条文; b)增补发动机返修、校形及总装检测后合格判定的相关条款; c)增补点火装置的分类,以及相应装配形式; d)增补装填药柱装配的相关条款; e)修订了气密性检查要求; f)修订了安全机构检测项目等条款.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院四十一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亢丽娟、张海龙、王晓丽. 本标准于1988年4月首次发布,2005年12月第一次修订. QJ1454A-2005 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检测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检测的一般技术要求、装配技术要求、检测技术要求、发动机总 装检测后合格的判定等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总装和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78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 GB1787航空汽油 GB/T6026工业丙酮 GB/T12589化学试剂乙酸乙酯 GJB3387火箭发动机术语 QJ550封印零件及封印方法管形铅封 QJ833封印方法 QJ1354A一2005固体火箭发动机涂漆、外部标记及包装通用技术要求 QJ2850航天产品多余物预防和控制 FZ66106特种工业用纱布 SH0354溶剂稀释型防锈油 3术语和定义 GJB3387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一般技术要求 4.1配套 按《发动机产品配套表》、《发动机备、附件及工具配套表》配齐全部零、部、组件.参加配套的 零、部、组件应带有质量证明文件. 4.2外观检查 装配前零、部、组件进行外观检查,不应存在多余物和超过设计允许范围的缺陷(毛刺、裂纹、刮 伤等). 4.3探伤 经过探伤检验合格的部、组件一般应在半年之内参加装配,否则应重新探伤,合格者,方可参加装 配. 4.4清洗 ...
QJ 1453A-2004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柱通用规范.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1453A-2004 FL1337 代替QJ1453一1988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柱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chamber grain of solid rocket motor 2004一09-01发布 2004-12一01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060508000086 QJ1453A—2004 前言 本规范代替QJ1453一1988《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柱制造验收通用技术条件》. 本规范与QJ1453一1988相比有以下技术内容变化: a)调整了引用的标准,删掉了“燃烧室药柱的组批生产”等与本规范无关的条款; b)对标准试验发动机型号未作规定,但对标准试验发动机测试条件作了规定,增加了标准试验发动 机压强指数及燃烧系数的测试要求; c)增加了衬层及限燃层的要求; d)压强测试方法统一按GJB770A一1997的规定进行,增加了不同推进剂燃速特性的可比性; e)将伸长率主曲线、抗拉强度主曲线、应力松弛模量主曲线列入一次性提供数据; f)增加了质量保证规定要求.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四十一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孙兵、王晓丽. 本规范于1988年4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QJ1453A-2004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柱通用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柱(含衬层、限燃层,下同)设计、制造、性能、环境适应 性、检验及交货准备等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室药柱(以下简称药柱)的设计、制造、检验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JB770A一1997火药试验方法 GJB772A一1997炸药试验方法 GJB1026A一1999固体火箭发动机通用规范 GJB3387火箭发动机术语 GJB3731火箭发动机参数符号 QJ809复合固体推进剂热导率和比热容测定方法准稳态法 QJ917A一1997复合固体推进剂及衬层、绝热材料的密度测定方法 QJ1354一1988固体火箭发动机涂漆、外部标记及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QJ1393A一2004固体火箭发动机热力学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QJ1468复合固体推进剂初始热分解温度和爆燃温度试验方法 QJ1469复合固体推进剂及其他火炸药静电火花感度测试方法 QJ1490复合固体推进剂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QJ1617复合固体推进剂玻璃化温度测定方法 QJ2038.1A-2004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界面粘接强度测试方法第1部分:矩形试件扯离法 QJ2038.2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界面粘接强度测试方法剪切法 QJ2609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高能X射线探伤方法 QJ2850一1996航天产品多余物预防和控制 QJ2913复合固体推进剂摩擦感度测定方法 QJ3039复合固体推进剂落锤撞击感度试验方法 3要求 3.1总则 药柱的设计、制造、试验、验收及贮存应满足本规范和相应详细规范的规定,本规范的要求与详细 规范不一致时,应以详细规范为准. 3.2尺寸 尺寸应符合以下规定: ...
QJ 1449-1988 面对空导弹雷达导引头通用技术条件.pdf
Q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449-88 面对空导弹雷达导引头 通用技术条件 1988一04一08发布 1988一10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QJ1449-88 面对空导弹雷达导引头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面对空导弹雷达导引头(以下简称导引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地空导弹和舰空导弹导引头的研制、生产、试验和验收.凡本标准未规定 的以及导引头的特殊要求,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 1技术要求 1.1一般要求 1.1、1导引头应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进行生产. 1.1.2导引头所采用的材料、元器件、零件、部件、整(组)件应有合格证或产品证明书, 外购的电子元器件、惯性器件应根据需要,按有关规定进行筛选. 1.1.3设计文件的更改或作废,应根据QJ4《设计文件的更改办法》进行. 1.1.4成套导引头所包括的整(组)件和有关文件由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1.2电性能要求 1.2.1电阻检查、消耗电流检查 导引头的插头座、接线柱间的电阻检查、消耗电流检查,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按专 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 1.2.2绝缘电阻 导引头各电路之间、电路与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MQ 类别 试验条件 绝缘电阻 备 注 I 正常试验大气条件 大于或等于20 Ⅱ 恒定湿热试验条件 大于或等于1 取出箱外立即检查 1.2.3抗电强度 导引头各电路之间按表2规定的参数进行抗电强度试验,应无击穿、跳火花或电晕现 象. 航天工业部1988一04一08发布 1988一10-01实施 1 QJ1449-88 表2 V 类别 额定工作电压 试验电压 小于36 100 大于或等于36 500 1.2.4电参数 导引头按专用技术条件规定检查电性能指标.主要项目如下: 导引头工作灵敏度;自动增益控制范围;天线转角范围;天线预定精度;跟踪最小视线 角速度;跟踪最大视线角速度;稳定回路去耦系数;跟踪回路时间常数;抗杂波和抗干扰等 指标. 1.2.5测试条件 导引头在下述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参数调整和测试. 温度:15~35C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当地当时大气压 1.3结构要求 1.3.1导引头中各零件的制造、部件和整(组)件的装配应符合QJ548《电子产品零件制 造和机械装配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 1.3.2导引头的电气安装应符合QJ165《电子电气产品安装技术条件》的规定. 1.3.3金属镀覆层应符合QJ450《金属镀覆层厚度系列与选择原则》和部有关金属镀覆层 技术条件的规定. 1.3.4导引头的质量以及对外接口关系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1.4能源要求 1.4.1导引头所用能源按表3选用,当能源的参数在规定的偏差内改变时,导引头技术性 能应符合本标准和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表3 序号 能源名称 额定值 偏差 交流成份 备注 ±15V ±0.5V 小于20mV 正负电压 ±21V ±0.6V 小于20mV 不对称度 直流电压 ±27V 1.5V 小于800mV 小于或等 一1.0V 于0.2V ±300V ±6V 小于150mV 2 ...
QJ 1448A-1995 地面制导站通用规范.pdf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448A-95 地面制导站通用规范 1995-05-31发布 1995-11-30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448A-95 地面制导站通用规范 代替QJ1448-88 QJ1673-89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地面制导站(以下简称制导站)的通用技术要求、质 量保证规定和产品交货准备.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制导站及其专用测试设备的研制、生产、试验和验收、舰空导弹武器系 统制导站可参照使用. 1.3分类 1.3.1按制导站所属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空域,可分为: a.高空远程; b.中高空中远程; c.中低空中近程; d.低空、超低空近程. 1.3.2按制导站所采用的技术途径,可分为: a.雷达制导站; b.雷达与光电复合制导站 1.3.3按制导站所属武器系统制导体制,可分为: a.指令制导体制的制导站; b.半主动寻的制导体制的制导站; c.复合制导体制的制导站. 1.3.4按装载方式,可分为: a.车载机动式; b.固定式. 2引用文件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5-05-31批准 1995-11-30实施 1 QJ1448A-95 GB146.1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5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 GB7269电子设备控制台的布局、型式和基本尺寸 GJB74.5军用地面雷达通用技术条件设计制造要求 GJB74.6军用地面雷达通用技术条件环境条件要求和试验方法 GJB74.12军用地面雷达通用技术条件制导雷达检飞规范 GJB100面板、机架和机柜的基本尺寸系列 GJB151.4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地面装置(固定的和移动 的,包括覆带式和轮式车辆)内的设备和分系统的要求(A3类) GJB368.5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维修性的试验与评定 GJB899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QJ165航天电子电气产品安装通用技术条件 QJ548电子产品零件制造和机械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QJ2032面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站维修性要求 QJ2043电子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QJ2266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3要求 3.1相关详细规范 产品的个性要求应符合相关详细规范的要求,若本规范的要求与相关详细规范的要求 相抵触,则应以相关详细规范为准. 3.2合格鉴定 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 3.3设计 3.3.1依据 武器系统总体下达的研制任务书或与订购方签定的合同、 3.3.2功能 按研制任务书或合同规定的战术技术要求,制导站应具有下列相应功能: a.搜索和显示规定空域的目标; b.捕获和跟踪目标,并测量目标坐标; c.对目标进行照射; d.对目标进行敌我识别和分类; .对目标进行威胁排序和拦截可能性判断; 2 ...
QJ 1447A-1995 地面制导站研制程序.pdf
QJ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447A-95 地面制导站研制程序 1995-04-26发布 1995-10-26实施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发布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QJ1447A-95 地面制导站研制程序 代替QJ1447-8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制导站(以下简称制导站)研制的基本要求、研制阶段的划分、各 研制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完成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站研制的全过程.改进和仿制的制导站亦 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JB1362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 QJ1302设计评审规范 3基本要求 3.1研制、生产部门必须持有国防科工委颁发的《军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合格证书》. 3.2应建立设计师系统和行政指挥系统. 3.3制导站研制过程所形成的技术状态必须实行规范管理,严格控制技术状态的更改. 3.4选用的新技术、新器材、新工艺必须经过论证、试验和鉴定. 3.5制导站研制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系统仿真技术,系统 设计应按自顶向下的原则进行. 3.6贯彻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设计原则. 3.7试验工作应遵循先分机后系统、先小型后大型、先室内后外场,在地面(或舰上) 对接试验成熟的基础上进行校飞及打靶试验的原则. 3.8根据所划分的研制阶段,实施分阶段质量控制. 3.9研制阶段不允许跨越,但根据型号具体情况,阶段的工作内容可合并或简化. 3.10重视研制过程中资料的积累,确保技术文件完整、准确、协调、统一和清晰. 3.11建立制导站的质量成本管理,实施研制全过程的经济成本核算 4研制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工作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5-04-26批准 1995-10-26实施 1 QJ1447A-95 制导站的研制阶段分为: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和生产 定型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包括初样研制和试样研制.详细过程见图1. 4.1论证阶段 论证阶段从研制部门接受初步战术技术要求起,至提出制导站可行性论证报告并上报 审批止. 4.1.1依据 论证阶段的依据为: a.总体部提出的初步战术技术要求; b.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和制导站中、长期发展计划对制导站提出的要求; c.主管部门提出的研制任务. 4.1.2任务 论证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初步战术技术要求,从技术上、经济上和研制周期上综合 分析论证,提出制导站总体方案设想、技术途径和关键技术,完成制导站可行性论证报 告. 4.1.3主要工作内容 论证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a.任命技术负责人,组织论证队伍; b.论证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的可行性; c.提出并论证制导站方案设想、技术途径和关键技术; d.论证系统的可扩充性; e.提出必要的技术保障条件; f.提出必须采用的新技术、新器材、新工艺; g.提出各分系统研制单位和关键元器件研制、生产单位; h.估算研制经费和研制周期; i.编制制导站可行性论证报告. 4.1.4制导站可行性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 制导站可行性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a.制导站方案设想; b.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的初步分析、计算; c.实现方案可供选择的技术途径、关键技术和关键器件; d.研制程序及研制周期设想; e.报请上级解决的重大保障条件; f.研制分工定点及外协配套项目建议;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