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028-2021 航空航天流体系统液压软管、管道和接头组件的脉冲试验要求.pdf
ICS49.080 CCS V2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028-2021/ISO6772:2012 航空航天流体系统液压软管、管道和 接头组件的脉冲试验要求 Requirements of aerospace fluid systems impulse testing of hydraulic hose tubing and fitting assemblies (ISO 6772:2012 Aerospace-Fluid systems-Impulse testing of hydraulic hose tubing and fitting assemblies IDT) 2021-12-31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1028-2021/ISO6772:201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6772:2012《航空航天流体系统液压软管、管道和接头组件的脉冲试验》.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为便于与现有的标准化文件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航空航天流体系统液压软管、管道和接头 组件的脉冲试验要求》. 一一公式(1)中“升率”由文字表述改为符号“”表示. 本文件由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5)提出和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亿翔智能设备(深圳)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厦门可染控股有限公司、青岛澳科瑞华智 能装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鑫、余浩、汪旭、王骏、王丹、王薇、焦妍琼、任海涛、但丹、许捷立、王焱. I GB/T41028-2021/ISO6772:2012 航空航天流体系统液压软管、管道和 接头组件的脉冲试验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航空航天液压系统的软管、管道和接头组件的脉冲试验的要求和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航空航天液压系统的软管、管道和接头组件的脉冲试验.本文件也可用于其他适用 的航空航天流体系统的部件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ISO6771航空航天流体系统和部件压力和温度分类(Aerospace一Fluid systems and - ponents-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lassifications) ISO8575航空航天流体系统液压系统管路(Aerospace一Fluid systems-一Hydraulic system tubing)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升率rate of rise 定义压力/时间特性曲线中,脉冲压力上升部分(直线段)的斜率. 注:升率也可定义为脉冲压力从背压升高到峰值压力的总上升量的10%~90%之间的压力变化率. 3.2 峰值压力peak pressure 短时间内工作压力的最大值. [来源:GB/T30206.1—2013 2.25] 4试验条件 4.1脉冲迹线 在示波器上观察时,脉冲迹线代表了近似的压力/时间循环.这些压力/时间曲线应在图1所示的 阴影区域范围内.脉冲试验设备产生的动态脉冲迹线应与图1所示的脉冲迹线一致. 1 ...
GB/T 41027-2021 航空用MJ螺纹铝合金带小凸缘盲孔自锁镶嵌件.pdf
ICS49.030.99 CCS V20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027-2021/ISO13598:2000 航空用MJ螺纹铝合金带小凸缘盲孔 自锁镶嵌件 Aluminum alloy MJ thread with small flange blind hole self locking insert for aviation (ISO 13598:2000 Aerospace-Inserts self-locking with MJ threads reduced flanges closed type in metallic material coated or uncoated—Dimensions IDT) 2021-12-31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1027-2021/ISO13598:2000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结构和尺寸 1 5应用示例 .3 GB/T41027-2021/ISO13598:200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13598:2000航空航天用涂覆或未涂覆、金属材料制、缩减法兰、带MJ螺纹的 封闭型自锁镶嵌件尺寸》. 本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一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航空用M螺纹铝合金带小凸缘盲孔自锁镶嵌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营芜湖机械厂、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亿翔智能设备(深圳)有限公司、中国 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 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标准化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艳、邵文韬、李海澄、单奕萌、范鑫、袁荣、朱萌、李巍、程宗辉、管家东、栗晓飞、 李俊异、伊荣、任海涛、但丹、刘站平、卢渊、杨报、阚奇、王音、佟佩声. I ...
GB/T 40700-2021 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设计要求.pdf
ICS49.020 CCS V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700—2021 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设计要求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autonomous navigation system of upper stage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70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 所、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晋麟、李学锋、李超兵、尤太华、刘敏劫、徐晓雄、尚腾、焉彬、肖称贵、黄飞、 徐帆、肖利红、王辉、吕建强、王传魁、程晓明、宋轶姝. GB/T40700-2021 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运载火箭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的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流程、设计具体 要求以及设计验证试验、飞行试验确认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低、中、高轨的单星和多星直接入轨发射任务的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7159大地测量术语 GB/T32296航天飞行器常用坐标系 GB/T32455运载火箭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7159、GB/T32296和GB/T3245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上面级自主导航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upper stage 上面级在飞行过程中,不需要地面测控站的信息即可获取满足控制精度需求的速度、位置、姿态信 息的导航方式. 4设计依据 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设计依据一般包括: a)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设计任务书,包含飞行任务对自主导航的功能性要求、导航精度技术指标 要求等内容; b)运载火箭设计相关的标准与规定; c)相关系统的接口性输入文件;可靠性、安全性和质量等要求. 5设计原则 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设计原则具体为: a)先进性原则: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采用具有预研基础并经验证的先进的导航理论、设计 方法和试验验证手段; b)继承性原则:在满足上面级任务约束的基础上,综合选用成熟可用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进 行适应分析、改进完善并进行充分试验; 1 ...
GB/T 40699-2021 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电气接口要求.pdf
CCSV 70 ICS 49.0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699-2021/ISO22772:2020 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 电气接口要求 Requirements of launchvehicle to electrical ground support equipment interfaces [ISO 22772:2020,Space systems-Requirements of launch vehicle(LV)to electrical ground support equipment(EGSE)interfaces,IDT]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0699-2021/ISO22772: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22772:2020《航天系统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电气接口要求》。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电气接口要求》。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涛、宋征宇、翟邵蕾、韩峰、陈文静、肖利红、周虎、王伟、李刚、张焕鑫、宋轶姝。
GB/T40699-2021/ISO22772:2020 引言 本文件属于中国航天国家标准体系。
中国航天国家标准体系适用于航天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 管理,覆盖航天管理、航天技术、航天应用与服务三大领域,是指导航天器和运载火箭项目管理、工程研 制、航天发射任务、卫星在轨应用等活动的依据。
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电气接口一直以来是火箭电气工程师所面临的设计难题,电气接口设计 复杂多样,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一套通用的设计程序、设计要求和验证方法,已 经在航天领域得到了成功实践。
本文件对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电气接口设计原则、接口设计要求、 环境要求、验证分析和试验以及接口检查与操作要求作出了规定,通过设计要求的实施可以高效完成接 口设计、验证及检查操作等,为运载火箭电气系统工程师提供定义接口需求、接口类型和编制接口控制 文件的设计指南,有效避免接口设计的匹配问题,提升设计能力。
GB/T 40699-2021/ISO22772:2020 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 电气接口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电气接口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环境要求、验证分析和试 验、文件要求以及检查与操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电气接口的设计、验证和检查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面电气支持设备electricalgroundsupportequipment 用于支持处理发射流程或相关发射服务的非飞行电气设备或系统。
3.2 接口控制文件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 用于描述系统输人输出关系、系统间接口和电气设备间接口协议的文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LV:运载火箭(Launchvehicle) EMC: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patibility) IRD:接口需求文档(Interfacerequirementdocument) I/O:输入/输出(Input/Output) AC:交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 DC:直流电(Direct current) RF:射频(Radio frequency) CAN:局域控制网络(Controller areanetwork) FC: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 TM:遥测(Telemetry) TC:遥控(Telecontrol)
GB/T40699-2021/ISO22772:2020 5接口设计原则 5.1设计需求 本文件规定的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电气接口要求制定依赖于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承制方 的协商。
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电气接口设计需求应包括: a)运载火箭电气控制需求; b)运载火箭电气测试需求; c)运载火箭电气供电需求。
5.2设计程序 接口设计依据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电气接口需求分析,设计程序流程应如图1所示。
接口需求分析 设计原则 接口设计 设计要求 仿真分析 仿真准则通过 否 是 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准...
GB/T 40698-2021 航天控制系统工程通用要求.pdf
ICS49.020 CCS V7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698-2021 航天控制系统工程通用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aerospace control system engineering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69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海峰、柳嘉润、肖利红、张隽、张雅顺、徐国强、韩利军、王光辉、王伟、孙赵根、 宋轶妹. GB/T40698—2021 航天控制系统工程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航天控制系统工程技术活动(需求定义、分析、设计、生产、验证与确认、操作、维护与 处置)的一般要求和过程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航天器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设计、生产、验证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8566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9414.9维修性第9部分:维修和维修保障 GB/T22032系统工程系统生存周期过程 GB/T32295运载火箭剩余推进剂排放设计要求 GB/T32297航天控制系统仿真要求 GB/T32423系统与软件工程验证与确认 GB/T32451航天项目管理 GB/T34513空间碎片减缓要求 GB/T38194运载火箭操作性碎片减缓设计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控制部件control ponent 为实现控制目标,在控制系统中部分或全部使用的部件. 3.2 控制器controller 使被控对象具有特定控制性能的控制部件. 3.3 传感器sensor 测量被控对象状态并将其输入给控制器的设备. 3.4 执行机构actuator 根据控制器的指令,产生控制所需力或力矩的部件. ...
GB/T 40544-2021 航天器对发射服务接口要求文件.pdf
ICS49.140 V0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44-2021/ISO17401:2004 航天器对发射服务接口要求文件 Spacecraft interface requirements document for launch vehicle services (ISO 17401:2004 Space systems-Spacecraft interface requirements document for launch vehicle services IDT)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544—2021/ISO17401:200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1SO17401:2004《航天系统航天器对发射服务接口要求文件》.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将标准名称改为《航天器对发射服务接口要求文件》. 本标准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南安市中机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智慧(东营)科 技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厦门市科力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玉倩、林晓平、宁晶、尹光池. 1 GB/T40544-2021/ISO17401:2004 引言 本标准用于指导发射服务用接口要求文件(IRD)的编制.本标准的编制目的在于促进航天器和运 载火箭系统之间的技术交流.本标准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发射服务要求,将航天器承包商和航天器制造 商的成本最小化. 在某些情况下,为提供全面的信息,明确要求提供图纸.项目已规定明确的国际单位制.若不 合适,可以调整为相应的比例. 必要时,航天器方可以增加其他要求.IRD的某些章节可提及不适用于有关发射服务的具体情 况,在这种情况下,可进行裁剪. Ⅱ ...
GB/T 40542-2021 航天火工系统及装置设计要求.pdf
ICS49.020 CCS V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42—2021 航天火工系统及装置设计要求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space explosive systems and devices (ISO 26871:2012 Space systems-Explosive systems and devices MOD)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542—2021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N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5火工系统要求 2 5.1总则 2 5.2设计 2 5.3任务 3 5.4功能 3 5.5安全性 .3 5.6工作条件 4 5.7接口要求 .4 5.8机械、电气和热环境要求4 5.9测试要求 6 5.10非火工元器件和防护要求 6 5.11安全保险装置 6 1原材料 6火工装置要求 7 6.1一般要求 7 6.2可靠性要求 7 6.3裕度设计要求 7 6.4指标要求 .9 6.5检验 18 7产品保障要求 20 7.1一般要求 20 7.2运输 20 7.3贮存 20 7.4安装和拆卸 .20 7.5安全 20 7.6文件 21 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与ISO26871:2012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22 附录B(资料性)本文件与ISO26871:201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24 GB/T4054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1SO26871:2012《空间系统爆破系统与装置》. 本文件与ISO26871:2012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列出了本文件与ISO26871:2012的 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文件与ISO26871:2012相比存在技术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 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文件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标准名称为《航天火工系统及装置设计要求》; ——删除了ISO26871:2012的附录A~附录E; 一删除了ISO26871:2012的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科、卢红立、吴晗玲、宋乾强、胡振兴、王帅、张志峰、宋保永、张晓晖、王婧超、 谢萱、刘益嘉. ...
GB/T 40541-2021 航天金属压力容器结构设计要求.pdf
ICS49.020 CCS V 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41-2021 航天金属压力容器结构设计要求 Structural design requirements of metal pressure vessels for space system (ISO 14623:2003 Space systems-Pressure vessels and pressurized structures-Design and operation MOD)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054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4623:2003《航天系统压力容器和承压结构设计和操 作》. 本文件与ISO14623:2003相比在结构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文件与ISO14623:2003的 章条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 本文件与1SO14623:2003相比存在技术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 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修改标准名称为《航天金属压力容器结构设计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云龙、王端志、吴会强、丛延、林奔、张翼、潘桢、郭彦明、刘观日、卢红立、谢萱、 徐岩. I GB/T405412021 引 言 自从进入太空时代,危险控制一直是外层空间载人或无人飞行首要的考虑因素,空间活动及其相关 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不断增加能源的数量.金属贮箱压力容器结构是航天产品的主体结构.贮箱结构 是影响航天产品结构设计质量的关键技术,同时也是火箭结构追求结构轻质化的关键基础技术.航天 压力容器结构及承压构件的设计和运行有重大意义,有必要对金属压力容器及承压构件的设计制定特 别要求,以便为航天事业提供标准和可靠的压力容器结构.当前我国民用航天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建立 航天金属压力容器结构设计领域国家标准,以此来规范航天金属压力容器结构设计、制造、试验和验收 的方法和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对于提高我国民用航天领域金属压力容器结构产品设计制造水平也有较 强的推动作用. ...
5m钢结构限高架(门架)设计图(跨径L=35.5m).dwg

1、本图尺寸单位均以毫米计。
2、主筋净保护层厚度为50mmo
3、基础基底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不小于200 KP。
4、基底进入持力层至少200mm。5、材料:钢航HRB400::C30
6、基底设100mmC20垫层,伸出各达100mm
GB/T 40540-2021 航天器用导热硅脂规范.pdf
ICS49.025.99 CCS V1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40-2021 航天器用导热硅脂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ilicone grease thermal filler of spacecraft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54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苗建印、李文君、任校志、王录、刘畅、李国广、米珉、吴琪、许冬彦、任驰、李航宇、 林海波、张兴超、周静怡、郑伟. GB/T40540—2021 航天器用导热硅脂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航天器用导热硅脂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航天器用导热硅脂(以下简称导热硅脂)的检验、交收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69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 GB/T8928固体和半固体石油沥青密度测定法 GB/T34517航天器用非金属材料真空出气评价方法 HG/T25025201硅脂 SH/T0324润滑脂钢网分油测定法(静态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69和GB/T345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触传热系数thermal contact conductance coefficient 两接触面之间单位面积、单位温差、单位时间的传热量,单位为W/(m2K). 3.2 可凝挥发物含量collected volatile condensable materialcontent;CVCM 材料取样在规定的温度和真空条件下,经过给定的温度和时间所收集的表面上可凝结的挥发物的 质量与样品的初始质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注:可凝挥发物含量的英文缩写CVCM为国内通用使用规则. 3.3 总质量损失率total mass loss rate;TML 含有可凝挥发物的材料的取样,在规定的温度和真空条件下,给定的时间内损失的总质量与样品的 初始质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注:总质量损失率的英文缩写TML.为国内通用使用规则. 4技术要求 4.1组成 导热硅脂为有机硅材料化合物和氧化锌等无机填料的组合物. 1 ...
GB/T 40539-2021 航天器多余物预防和控制要求.pdf
ICS49.020 V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39—2021 航天器多余物预防和控制要求 Prevention requirements for foreign object debris of spacecraft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539—2021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1 4一般要求 .1 4.1总则 .1 4.2环境控制 2 4.3人员控制 2 4.4地面支持设备控制 2 4.5物料控制 3 5设计过程多余物预防和控制要求 .3 6工艺设计过程多余物预防和控制要求 4 7装配过程多余物控制要求 4 7.1仪器设备装配 **4 7.2管路装配 4 7.3电缆及波导装配 4 7.4柔性材料制作和安装 5 7.5封(合)舱 444 5 7.6航天器吊装、翻转、停放、转运5 8测试和试验过程多余物控制要求 5 9包装、贮存及运输过程多余物控制要求 .6 10发射场多余物控制要求 .6 11多余物检查和清除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航天器常见多余物及表现形式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航天器常用多余物去除方法及所用工具、仪器和设备8 B.1航天器常用多余物去除方法 8 B.2航天器去除多余物常用工具、仪器和设备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航天器常用多余物检查方法及所用工具、仪器和设备10 C.1航天器常用多余物检查方法 10 C.2航天器检查多余物常用工具、仪器和设备10 GB/T40539—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卫月娥、张彬、易旺民、刘广通、孙刚、张成立、刘晓震、贺云、代海林、孟伟、李斌、 杜瑞兆、肖正懿、祖家国、王鹏飞、贾瑞金. ...
GB/T 40538-2021 空间飞行器结构刚度控制要求.pdf
ICS49.020 CCS V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38-2021 空间飞行器结构刚度控制要求 Structural stiffness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space vehicle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053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宏、王国辉、陈益、张新宇、彭慧莲、朱剑涛、周文勇、潘忠文、高峰、梁东平、 刘欣、王雪梅、谢萱、胡勇、李青、徐岩. Ⅲ GB/T40538-2021 空间飞行器结构刚度控制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空间飞行器结构刚度控制的一般要求、控制流程、控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空间飞行器结构刚度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98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词汇 3术语和定义 GB/T229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刚度指标stiffness index 描述结构刚度特性的技术指标. 注:一般指固有频率、截面刚度、截面柔度等. 3.2 主结构primary structure 用于传递和承受主要载荷,决定结构整体模态特征的舱段、框架、杆系等部件. 3.3 有效载荷组合体assembly of payloads 通过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组合方式,将多个主结构部件与有效载荷进行连接的集合体. 注:一般指飞船的多舱串联组合体、多星适配器与卫星组合体、运载器上面级与卫星组合体等. 3.4 子结构频率sub-structure frequency 在固支状态下有效载荷组合体的整体横向、纵向、扭转模态频率. 注:一般不包括局部结构的呼吸振型频率. 4一般要求 4.1刚度控制要求应贯穿于方案、初样、试样/正样等研制阶段,以方案阶段的刚度控制策划为起 点,以试样/正样阶段的刚度指标验证为结束. 4.2刚度分配控制应覆盖空间飞行器的全部工作剖面,如地面操作段、发射段(太阳能帆板和大型可展 开部件为收拢状态)、在轨运行段(大型可展开部件为展开状态)、再入大气层飞行段等. 4.3刚度指标应按整器/有效载荷组合体、舱段、组件顺序进行逐级分解,并在研制阶段确认各级 1 ...
限高龙门架设计图(含基础、钢构节点大样图).dwg


材料名称
限高标牌
太阳能爆闪灯
电子抓拍通告标牌太阳能发光字标牌
立柱
底座连接件
基础价
路锥
反光防撞桶
GB/T 40537-2021 航天产品裕度设计指南.pdf
ICS49.020 CCS V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37—2021 航天产品裕度设计指南 Guidelines for design margin of aerospace products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53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冬梅、王义元、柳征勇、冯淑红、胡迪科、陈晓强、吕箴、李鹏、张华、施斐、 许冬彦. GB/T40537-2021 航天产品裕度设计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航天产品裕度设计的总则、环境裕度设计、结构机构裕度设计、电子电路裕度设计、热 防护裕度设计和软件裕度设计等方面的建议,并给出了相关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运载火箭、航天器产品裕度设计.其他航天产品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2296航天飞行器常用坐标系 GB/T32452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 GB/T32455运载火箭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32296、GB/T32452和GB/T3245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裕度margin 表征设计值与需求值之间余量的大小程度. 3.2 辐射设计裕度radiation design margin;RDM 产品的抗辐射能力与预示的工作环境辐射剂量之比. 4总则 4.1基本原则 航天产品可靠性裕度设计,是用以补偿产品生产、使用等的各种不确定性,提高产品可靠性.进行 裕度设计基本原则一般包括: a)综合航天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维护等全寿命周期下的约束,兼顾先进性; b)考虑航天产品不同特性,采用相应的广义裕度设计,一般考虑环境(含防热、抗力学、抗辐射、抗 电磁干扰等)裕度、强度裕度、驱动裕度、寿命裕度、电子电路裕度、软件设计裕度等; )重视应力-强度干涉分析,采用提高平均强度、降低平均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减少强度散布等 方法,找出应力与强度最佳匹配; d)考虑极限设计情况,包括各种参数的最坏情况和组合情况; )对航天产品的裕度进行有效评估和验证,对未经过充分试验验证的、一致性差的,建议采用较 大的裕度. 1 ...
GB/T 40536-2021 航天器剩余推进剂排放设计要求.pdf
ICS49.050 CCS V7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36-2021 航天器剩余推进剂排放设计要求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residual propellant venting of spacecraft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53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涛、梁军强、丁凤林、孙水生、尹文娟、耿永兵、李泽、高俊、林震、李文、张澜. GB/T40536—2021 航天器剩余推进剂排放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航天器剩余推进剂排放的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内容和程序等一般设计要求、详 细设计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航天器的推进剂及高压气体的主动排放设计和被动排放设计.航天器上其他工质的 排放设计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513一2017空间碎片减缓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34513一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主动排放active venting 通过地面发送指令实施的推进剂及高压气体排放. 3.2 被动排放passive venting 航天器上推进剂排放装置在满足一定的预设条件下自主进行的推进剂及高压气体排放. 4一般设计要求 4.1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一般包括: a)GB/T345132017中第6章的内容; b)航天器研制任务要求; c)推进分系统的研制任务要求; d)推进分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及环境条件相关要求等. 4.2设计准则 设计准则如下: a)剩余推进剂排放设计应满足GB/T34513一2017中6.2规定的技术要求; b)剩余推进剂排放设计应从航天器方案阶段开始,贯穿于研制流程,直至在轨航天器排空后的效 果评估,根据任务轨道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开展设计; c)剩余推进剂排放设计应综合考虑航天器系统的工程可实现性、经济有效性和技术先进性; 1 ...
GB/T 40535.1-2021 连续氮化物陶瓷纤维测试方法 第1部分:氮含量.pdf
ICS49.020 CCS V1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35.1-2021 连续氮化物陶瓷纤维测试方法 第1部分:氮含量 Test methods of continuous nitride ceramic fibers- Part 1:Nitrogen content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535.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0535连续氮化物陶瓷纤维测试方法》的第1部分.GB/T40535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第1部分:氮含量.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防科技大学、福建立亚新材有限公司、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兵、王应德、邵长伟、王小宙、苟燕子、韩成、唐祚姣、邢欣、唐雅娟、黄祥贤、 杨晓峰、连舒娟、张安东、张兴超、郑伟. GB/T40535.1—2021 引言 连续氮化物陶瓷纤维是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理想的增强纤维之一,主要应用于返回式卫星、运载火 箭、飞船、导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打击武器等.随着国内连续氮化物陶瓷纤维产业的快速发展,纤维研 制单位、生产单位、应用单位均需要统一的测试标准进行考核评价,但目前国内外均无连续氮化物陶瓷 纤维的测试标准.连续氮化物陶瓷纤维测试项目主要包括拉力学性能、氧、碳、氮、硼、钠、铁及介电常数 和介电损耗测试.力学性能、氧、碳的测试可参考连续碳化硅纤维测试方法的相关标准,本标准体系拟 由5部分组成. —第1部分:氮含量.规定了连续氮化物陶瓷纤维中氮的测试方法. —第2部分:硼含量.规定了连续氮化物陶瓷纤维中硼的测试方法. 一第3部分:杂质钠、铁含量.规定了连续氮化物陶瓷纤维中杂质钠、铁的测试方法. ——第4部分:比表面和孔径分布测定.规定了连续氮化物陶瓷纤维中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的测试 方法. ——第5部分: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规定了连续氮化物陶瓷纤维中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的测试 方法. 本文件为本标准体系的第1部分,可为连续氮化物陶瓷纤维中氮含量测试提供通用性测试方法,促 进各单位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
GB/T 40520-2021 航天单机产品成熟度定级规定.pdf
ICS49.020 CCS V 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20-2021 航天单机产品成熟度定级规定 Rules for the product maturity of aerospace equipment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0520-2021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通则 5产品成熟度等级划分及标志 2 6产品成熟度定级条件 2 7产品成熟度定级程序 5 附录A(资料性)产品技术状态更改对产品成熟度等级的影响6 附录B(资料性)航天单机产品成熟度定级程序流程图8 I GB/T4052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 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卫东、韩天龙、李强、李鸿儒、陆宏伟、杨世东、王喜奎、商乾. Ⅲ ...
GB/T 40519-2021 航天器原子氧防护设计要求.pdf
ICS49.020 CCS V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19—2021 航天器原子氧防护设计要求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atomic oxygen protection of spacecraft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51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山东新诺新材料有限公 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涛、姜海富、蔡震波、刘国青、姜利祥、曲少杰、郑慧奇、焦子龙、唐振宇、 刘向鹏、翟睿琼吴显鹏、郑文霞、许冬彦. GB/T40519—2021 航天器原子氧防护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航天器原子氧防护设计的一般要求、设计流程和工作说明. 本文件适用于航天器原子氧氧化剥蚀效应的防护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2452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3245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子氧效应atomic oxygen effect 在原子氧环境中,材料和结构性能的变化. 3.2 原子氧入射攻角atomic oxygen incidence angle 原子氧入射方向与结构物体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3.3 迎风面windward side 空间残余大气入射方向与表面法线之间夹角介于士90°之间的表面. 4一般设计要求 4.1基本原则 4.1.1全面性原则 原子氧防护设计应全面覆盖航天器对原子氧环境敏感的外露产品及所属材料,材料应在寿命期内 满足轨道原子氧剥蚀及电学、力学、光学、热学等功能要求. 4.1.2分层级原则 航天器研制全过程中,应从系统、分系统/设备(如太阳电池阵、热控组件等)、材料三个层级开展原 子氧防护设计. 4.1.3经济性原则 原子氧防护设计应考虑经济成本,避免过度设计,降低防护成本. ...
2.05m限高架设计图.dwg

GB/T 40518-2021 航天工程技术成熟度评价指南.pdf
ICS49.020 CCS V 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18-2021 航天工程技术成熟度评价指南 Guideline of technology readiness assessment for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0518-2021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 ....2 5被评价技术及其子技术的确定 ...3 5.1被评价技术的确定 3 5.2被评价技术中子技术的确定 4 6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 4 6.1运载器和航天器硬件和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4 6.2航天制造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 6 6.3空间实(试)验和应用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7 6.4航天测试发射和回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 9 6.5航天测控和运控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 10 7技术成熟度等级对应的工程阶段 11 8技术成熟度评价程序和方法1 8.1评价准备 11 8.2现场评价 12 8.3评价总结、汇报、结论审查和文件归档13 8.4评价后工作 13 9各相关方在技术成熟度评价工作中的职责13 9.1评价组织方 .13 9.2评价专家组 9.3评价专业机构 14 9.4被评价方 10技术成熟度评价的实施要点 14 附录A(资料性)技术成熟度评价细则 .16 附录B(资料性)技术成熟度评价相关表格 25 I GB/T4051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 中心、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间 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北京特种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跃生、胡云、许冬彦、李英良、张哲、凤建广、刘国宁、王南华、王俊伟、郭永强、 朱恩涌、郭晓慧、陈雷、白帆、张迪、焦蜀涵. 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