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T 378-2023 卫星数字广播电视监测规程.pdf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 GY/T378—2023 卫星数字广播电视监测规程 The directive rules of monitoring for satellite digital radio television 2023-08-18发布 2023-08-18实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 GY/T3782023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卫星数字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组成及技术要求 2 5.1系统构成. 3 5.2信号输入. 3 5.3 频谱监测模块., 3 5.4信道监测模块.. 3 5.5 码流监测模块., 5.6 音视频监测模块 4 5.7录制存储模块. 4 5.8业务处理模块...... 4 5.9显示模块.... 5 5.10信息输出模块.... 5 5.11校时模块...... 5 6卫星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监测规程. 5 6.1广播电视节目参数表更新,........ 5 6.2运行状态复核检查... 5 6.3 节目日常监测 5 6.4 节目异态监测.. 6 6.5轮巡监听监看. 6 6.6监测设备运维... 6 7监测指标参数. 6 7.1频谱监测参数设置.... 6 7.2信道监测参数设置 7 7.3码流监测. ..7 7.4 音视频监测参数设置. 7 7.5录制存储参数设置.... 7 7.6显示单元参数设置.... 附录A(资料性)异态现象及分类示例.. 9 A.1电视异态现象. 9 A.2广播异态现象 9 I ...
GY/T 377-2023 网络视听节目音频响度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pdf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 GY/T377—2023 网络视听节目音频响度技术要求和 测量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audio loudness of network audiovisual programmes 2023-08-18发布 2023-08-18实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 GY/T3772023 目次 前言 .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 . 1 4缩略语.... 5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1 5.1技术要求. 1 5.2测量方法 .2 参考文献, 3 I ...
GY/T 376-2023 IPTV音视频技术质量要求和测量方法.pdf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 GY/T376—2023 IPTV音视频技术质量要求和测量方法 Technical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audio and video of IPTV 2023-08-18发布 2023-08-18实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 GY/T376—2023 目 次 前言 . . . .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IPTV音视频质量技术要求 5.1通则.... 1 5.2传输信道质量要求.... 2 5.3码流质量要求.... 2 5.4音视频质量要求.. 2 5.5音视频格式要求.. 2 6IPTV音视频质量测量方法...... 3 6.1通则...... 3 6.2 测量环境条件. 3 6.3 测量技术条件. 3 6.4 测量设备总体功能要求, 3 6.5 传输信道质量. 4 6.6 码流质量... 4 6.7 音视频质量.. 5 6.8音视频格式.. 5 参考文献 7 I ...
GY/T 375-2023 有线数字电视音视频技术质量要求和测量方法.pdf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 GY/T375—2023 有线数字电视音视频技术质量要求和 测量方法 Technical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audio and video of digital cable television 2023-08-18发布 2023-08-18实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发布 GY/T375—2023 目次 前言 ..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5有线数字电视音视频技术质量要求 1 5.1通则 2 5.2传输信道质量要求 2 5.3码流质量要求. 3 5.4 音视频质量要求 3 5.5音视频格式要求...... 3 5.6音视频主观评价要求(可选).. 3 6有线数字电视音视频质量测量方法........ 3 6.1概述.... 3 6.2 测量环境条件 4 6.3传输信道质量测量方法 4 6.4 码流质量测量方法. 5 6.5 音视频质量测量方法...、 5 6.6 音视频格式测量方法. 5 6.7音视频主观评价方法. 6 参考文献 7 I ...
GH/T 1302-2020 鲜枸杞.pdf
ICS67.080.10 CCS B31 GH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1302—2020 鲜枸杞 Fresh wolfberry 2020-12-07发布 2021-03-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 GH/T1302—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贮藏加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501/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山东兴合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玉林 师范学院、深圳市普尔西药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宁、刘雪梅、郑晓冬、闫新焕、潘少香、孟晓萌、宋烨、谭梦男、汪磊、宁 芯、朱风涛、徐燕来. I GH/T1302—2020 鲜枸杞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鲜枸杞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签、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红枸杞鲜果的收购与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8672枸杞 NY/T1778新鲜水果包装标识通则 NY/T2637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无食用价值果粒non-edibility berry 因虫蛀、病斑、霉变等因素造成的无食用价值的果粒. 3.2百粒重hundred-grain weight 100粒鲜枸杞的重量,单位为g. 3.3容许度tolerances 低于本等级质量要求的允许限度. 4质量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果粒呈鲜红或橙黄色. 4.1.2果实微甜、多汁、无异味. 4.1.3无杂质和无食用价值果粒. 4.2等级要求 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分为特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种等级,各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
GH/T 1185-2020 鲜荔枝.pdf
ICS67.080.10 CCS B31 GH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1185—2020 代替GH/T1185-2017 鲜荔枝 Fresh litchi 2020-12-07发布 2021-03-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 GH/T1185—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与GH/T1185-2017《鲜荔枝》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一删除了“果形正常、成熟适度、成熟较适度、风味正常、脱粒、腐烂、外污染物、病虫害”术 语定义; 一一增加了鲜荔枝质量要求中基本要求内容; 一一修改了质量等级名称,以及千克果粒数、果枝、机械伤等质量等级内容规定: 一一增加了白蜡、白糖罂、妃子笑、仙进奉4个荔枝品种以及相关质量要求内容; 一一增加了容许度要求: 一一增加了表1的表注; 一一修改了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的内容和顺序; 一一更新了包装材料要求及标签的规定: 一一删除了维生素、可滴定酸指标要求与检测方法; 一一更新了可溶性固形物检测依据; 一一增加了贮存和运输要求. 本文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贮藏加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501/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广西宏邦食品有限公司、玉林师范学院、 深圳市丰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兴合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晓冬、黎庆宏、宋烨、杜伟、汪磊、宁芯、潘少香、刘雪梅、曹宁、朱风涛、 梅婷、秦晟. 1 GH/T11852020 鲜荔枝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鲜荔枝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签、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鲜荔枝的收购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5737食品塑料周转箱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NY/T1778新鲜水果包装标识通则 NY/T2637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空果枝empty branch 果穗上无着生果实的穗果枝. 3.2葫芦节connection point of mother branch between fruit branch 结果母枝与果枝交界膨大处. 3.3果穗整齐度uniformity for fruit cluster 同一品种果粒在果穗上分布位置的状况. 3.4裂果cracky fruit 果皮破裂,露出果肉或流出果汁的果实. 3.5机械伤mechanical damage 果实受到机械力作用,而造成的伤害. 3.6容许度tolerances 低于本等级质量要求的允许限度. 4质量要求 2 ...
GH/T 1184-2020 哈密瓜.pdf
ICS67.080.70 CCS B31 GH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1184—2020 代替GH/T1184-2017 哈密瓜 Hami melon 2020-12-07发布 2021-03-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 GH/T1184—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替代GH/T1184-2017《哈密瓜》. 本文件与GH/T1184-201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一修改了哈密瓜的分类与品种,并列入附录中; 一一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一一修改了等级指标要求; 一一增加了哈密瓜规格的划分; 一一修改了附录中哈密瓜主要品种及经济性状. 本文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贮藏加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501/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广西宏邦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兴合农业 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丰农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少香、黎庆宏、闫新焕、杜伟、郑晓冬、刘雪梅、宋烨、曹宁、孟晓萌、谭 梦男、朱风涛、梅婷、张豫. I GH/T1184—2020 哈密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哈密瓜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签、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哈密瓜的收购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NY/T1778新鲜水果包装标识通则 NY/T2637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哈密瓜hami melon 泛指在新疆地域原产和新培育的各个品种的厚皮甜瓜. 3.2条带stripe 不同品种的哈密瓜成熟时瓜皮应有的颜色条纹,条带有墨绿色条带、浅绿色条带、断续条带、斑点、 斑块等. 3.3网纹netting 不同品种的哈密瓜成熟时瓜皮应有的网状无刺状突起,网纹有不规则方格形和条形、星状网纹等. 3.4裂纹crack 果实表面皮层开裂并自然愈合形成的细缝. 3.5中心可溶性固形物center soluble solids content 果肉中心部分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值,以“%”表示. 3.6容许度tolerances 低于本等级质量要求的允许限度. 1 ...
GH/T 1160-2020 干制红枣贮存.pdf
ICS67.080.01 CCS B31 GH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1160—2020 代替GH/T1160—2017 干制红枣贮存 Dried red jujubes storage 2020-12-07发布 2021-03-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 GH/T1160—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H/T1160一2017《红枣贮存》,与GH/T1160一201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一一增加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1 2017版的1): 一一修改了术语和定义及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引导语(见3 2017版的3); 一一增加了机械冷藏库贮存的方式及贮存温湿度条件控制(见5.1和5.4.2) 一一增加了干制红枣贮存包装材料的要求(见5.6); 一一修改了贮存期(见5.7 2017版的7.1); 一一删除了库房灭菌防虫药物及用法和和空气湿度换算表(见2017版附录A和附录B): 本文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贮存加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501/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农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山东吴 坤果业有限公司、宁夏巽坤合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有作为(天津)冷链技术研究院、山东神舟制冷 设备有限公司、长融汇通(天津)食品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新疆红旗坡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建 筑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相政、郁网庆、范爱国、魏雯雯、王达、贾连文、李喜宏、朱风涛、吴茂玉、 宋明刚、朱刚、贾晓昱、宋烨、张永顺、王强.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B/T10093-1992 ——GH/T1160—2017 I GH/T1160—2020 干制红枣贮存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制红枣贮存的质量要求、贮存技术、贮期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干制红枣在通风贮存库和机械冷藏库内贮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835干制红枣 GB/T34344农产品物流包装材料通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5835规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通风贮存库ventilated storehouse 利用自然低温,采用通风方式调节库内温湿度且具有隔热性能的贮藏设施. 3.2机械冷藏库mechanical cold store 采用人工制冷方式降温并具有保温功能的贮藏设施. 3.3软潮soft and humidity 由于空气相对湿度过大,造成贮存的干制红枣含水率增加,组织结构发生膨胀软化的一种现象. 3.4酒化ferment 果实因干燥不及时、贮存环境温湿度波动或通风不良,导致果肉颜色褐变、产生酒味的一种现象. 4质量要求 4.1感官质量 果形饱满,具有本品种应有的特征,大小均匀,无异味和霉变,应符合GB/T5835的要求. 4.2质量等级 应符合GB/T5835所规定的质量等级. 1 ...
GH/T 1152-2020 梨冷藏技术.pdf
ICS67.080.01 CCS B31 GH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1152—2020 代替GH/T1152—2017 梨冷藏技术 Cold storage technology for pear 2020-12-07发布 2021-03-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 GH/T1152—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H/T1152一2017《梨冷藏技术》.与GH/T1152一201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增加了标准适用梨品种(见1 2017版的1); 一一修改了术语和定义及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引导语(见3 2017版的3); 一一修改了主要品种梨入库理化指标参考值,并调整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 2017版的4.1.2); 一一增加了预冷技术环节要求(见5和附录B); 一一修改了主要品种梨适宜预冷温度、冷藏温度、气体成分及预期贮藏期的技术参数(见6.3.1和 附录B 2017版的4.4.1); 一一增加了梨冷藏包装材料的要求(见6.3.3); 一一修改了主要品种梨冷藏期间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见附录C 2017版的附录A); 一一删除了检验方法,增加了出库与质量要求(见6.4 2017版的6); 本文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贮藏加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501/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阿克苏优 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农科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 品加工研究所、天津捷盛东辉保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神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大有作为(天津)冷链 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相政、郁网庆、贾晓辉、贾连文、罗自生、宋烨、李喜宏、王达、李莉、魏 雯雯、吴茂玉、陈于陇、宋明刚、王露茵、贾晓昱、李继兰、刘升、张永顺、王春燕.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B/T10060-1992 -—GH/T1152—2017 I GH/T1152—2020 梨冷藏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梨的采收与质量、预冷、冷藏技术及贮藏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酥梨、黄冠、雪花、鸭梨、南果、库尔勒香、京白、在梨、苹果梨等主要品种鲜梨的 中、长期冷藏.其他品种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559苹果冷藏技术 GB/T10650鲜梨 GB/T34344农产品物流包装材料通用技术要求 NY/T3104仁果类水果(苹果和梨)采后预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0650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果实生长发育期days after full bloom 盛花至果实成熟的天数. 3.2梯度降温gradient cooling 根据梨果自身特性,选用一定的起点温度,采用逐步降温的方法,经过一定时间将库温降至适宜的 贮藏温度. 3.3侵染性病害infection disease 由病原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主要有轮纹病、青霉病、黑斑病、炭疽病等. 3.4生理性病害physiological disorde...
GB/Z 42246-2022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遗传毒性试验方法指南.pdf
ICS 11.120 0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42246-2022 纳米技术纳米材料遗传毒性 试验方法指南 Nanotechnologies--Guideline on genotoxicity test methods fornanomaterials 2022-12-30发布 2023-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Z 42246-2022 目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纳米材料遗传毒性试验方法的选择 5.1纳米材料遗传毒性作用机制 5.2样品制备和表征 5.3试验方法选择策略 附录A(资料性)纳米材料体外遗传毒性试验的适用性 附录B(资料性)纳米材料体内遗传毒性试验的适用性 附录C(规范性)纳米材料遗传毒性试验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GB/Z4224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文海若、陈亮、邵安良、徐丽明、吴晓春。
GB/Z42246-2022 引言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量纳米材料的涌现,人体与纳米材料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加,纳米材料 的安全性评价成为科学界和各国监管部门高度关注的热点。
遗传毒性试验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 内容,通过一系列试验评估试验样品是否有遗传毒性,对试验样品的致癌性进行预测,从而降低其对人 作用,通过氧化应激或炎症等作用机制诱发DNA或染色体损伤[20][2-23]。
目前,纳米材料的遗传毒性 研究已发展为一个专门的亚分支研究领域“纳米遗传毒理学”。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家与国际监管机构已经认识 到当前的标准遗传毒性组合试验应用于纳米材料的遗传毒性风险评价时存在的局限性[7。
OECD纳 米材料产品工作组(WPMN)于2014年在纳米材料产品安全性系列文件第43号《纳米材料产品遗传毒 达成7项共识。
本文件基于纳米材料遗传毒性试验研究成果并参考国际相关遗传毒性指导原则及 OECD的43号文件等起草,是经全国纳米技术和遗传毒理研究领域专家、纳米材料及相关产品的研发 机构代表讨论后达成的共识。
本文件为含纳米材料药物及医疗器械的研发、安全性评价及监管提供参考。
IN...
GB/Z 24636.5-201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统计公差 第5部分:装配批(轴配合)的统计质量指标.pdf
ICS17.040.10 J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24636.5-201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统计公差 第5部分:装配批(孔、轴配合)的统计 质量指标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Statistical tolerance-- Part 5:Statistical quality indices of an assembly lot (hole/shaft fits) 2011-01-10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Z24636.5--2010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装配批(孔、轴配合)的统计质量指标与两个(孔、轴)配合尺寸的统计参数的关系3 5配合质量指标的统计公差值 4 6保证配合质量指标的孔、轴统计公差设计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面向配合质量目标的统计公差设计及应用示例6 附录B(资料性附录)面向配合质量目标的统计公差设计常用数值表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在GPS矩阵模型中的位置 42 GB/Z24636.5-2010 前言 GB/Z2463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统计公差》分为如下五部分: —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基本概念; —第2部分:统计公差值及其图样标注; 一第3部分:零件批(过程)的统计质量指标; ——第4部分:基于给定置信水平的统计公差设计; 一第5部分:装配批(孔、轴配合)的统计质量指标. 本部分为GB/Z24636的第5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原工学院、 郑州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宇、施瑞康、熊焜、赵则祥、张琳娜、黄国兴. : I .: ...
GB/T 8177-2004 两点内径千分尺.pdf
ICS17.040.30 J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177-2004 代替GB/T8177一1987、GB/T9057一1988 两点内径千分尺 Internal micrometers with two-point contact 2004-02-10发布 200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8177-2004 前言 本标准是依据ISO/DIS9121《几何量技术规范长度测量器具:两触点式内径千分尺设计及计 量技术要求》(1996年英文版)对GB/T8177一1987《内径千分尺》和GB/T9057一1988《单杆式内径千 分尺》进行修订的,其主要差异如下: —按GB/T1.1一2000对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 一-增加了测量范围500mm至6000mm; —增加了测量面的硬度和粗糙度要求; —增加了分度值为0.005mm的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8177-1987《内径千分尺》和GB/T9057一1988《单杆式内径千 分尺》. 本标准与GB/T8177一1987、GB/T9057一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将内径千分尺和单杆式内径千分尺合并,统称为两点内径千分尺; 一增加了分度值为0.001mm、0.002mm、0.005mm(本版的1); —增加了测微螺杆的螺距要求(GB/T9057一1988的第一、二行条款;本版的1); 增加了测量范围(GB/T8177一1987和GB/T9057一1988的第一、二行条款;本版的1); —修改了误差的定义(GB/T8177一1987和GB/T9057一1988的1.2;本版的3.2); —增加了数字显示等读数方式的示意图(本版的第4.1); 一增加了单杆式内径千分尺测微头的量程(本版的第4.2.1); 一删除了固定套管上刻度数字要求(GB/T9057一1988的2.2); 一一修改了影响外观缺陷的要求(GB/T8177一1987和GB/T9057一1988的3.1;本版的5.1); 一增加了接长杆、测微螺杆、测砧的制造材料要求(本版的5.2); —增加了测微螺杆与螺母之间的配合要求(本版的5.3); —删除了轴向间隙的要求(GB/T8177-1987和GB/T9057一1988的3.2); 一删除了接长杆的硬度和表面粗糙度(GB/T8177一1987的3.7、3.8); —增加了微分简上标尺分度要求(本版的5.6.1); 一增加了微分筒上的标尺间距要求(本版的5.6.2); —修改了标尺标记宽度下限值(GB/T8177一1987和GB/T9057一1988的3.4;本版的5.6.2); —增加了微分筒锥面的斜角要求(本版的5.6.3); 一-增加了数字显示的要求(本版的5.7); —一删除了测微头的示值误差要求(GB/T8177一1987的3.9); 一修改了示值误差(GB/T8177一1987的3.10、GB/T9057-1988的3.9;本版的5.9); —修改了校对卡板的尺寸偏差(GB/T8177一1987的3.12;本版的5.10.2); —检验方法不再作为附录(GB/T8177一1987和GB/T9057一1988的附录A;本版的6). 一修改了示值误差的检验方法(GB/T8177一1987的附录A1、A2和GB/T9057一1988的附录 A1;本版的6.1).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
GB/T 8125-2004 梯形螺纹量规 型式与尺寸.pdf
ICS17.040.30;21.040.10 J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125—2004 代替GB/T8125一1987 梯形螺纹量规 型式与尺寸 Types and dimensions of gauges for metric trapezoidal screw threads 2004-02-10发布 200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8125—2004 前言 本标准是依据ISO/DIS3670《塞规和手柄及其环规毛坯设计及总体尺寸》(1994年英文版)对 GB/T8125一1987《梯形螺纹量规型式与尺寸》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与ISO/DIS3670的主要差异如下: —按GB/T1.1一2000对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 一一删除了1、2号锥度锁紧式梯形螺纹量规的要求(ISO版的表1、表2、表3); 一修改了锥度锁紧式梯形螺纹塞规测头的尺寸(ISO版的表2); 一增加了10、11号锥度锁紧式梯形螺纹量规的要求(本版的表2、表3); 一增加了梯形螺纹量规测头、手柄及锥度量规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本版的图2、图3、图5、图A.1); —增加了10、11号锥度量规的要求(本版的表A.1).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8125一1987《梯形螺纹量规型式与尺寸》. 本标准与GB/T8125一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删除了表中梯形螺纹量规的型式简图(1987年版的表1); 一删除了梯形螺纹量规测头及手柄的简图指示(1987年版的表2); 一增加了梯形螺纹量规的型式简图(本版的图1、图4、图8、图12); 一一增加了梯形螺纹量规测头、手柄及锥度量规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本版的图2、图3、图5、图A.1).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哈尔滨量具刃具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英、高善铭、姚绪里、刘永发、朱鸿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125—1987. GB/T8125-2004 梯形螺纹量规型式与尺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牙型角为30°,公称直径为8mm至140mm 螺距为1.5mm至24mm的梯形螺纹 量规所用的测头与手柄的型式与尺寸. 本标准规定的梯形螺纹量规(以下简称“螺纹量规”)的型式与尺寸适用于GB/T8124一2004规定 的梯形螺纹量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124一2004梯形螺纹量规技术条件 3分类 螺纹量规的型式名称及对应的公称直径范围见表1. 表1 型式名称 公称直径d/mm 双头锥度锁紧式螺纹塞规 8≤d≤50 单头锥度锁紧式螺纹塞规 50<d≤100 双头三牙锁紧式螺纹塞规 50<d≤60 单头三牙锁紧式螺纹塞规 60<d≤100 双柄式螺纹塞规 100<d≤140 整体式螺纹环规 8≤d≤100 双柄式螺纹环规 100<d≤140 4型式与尺寸 4.1锥度锁紧式螺纹塞规 4.1.1锥度锁紧式螺纹塞规的型式见图1所示,图示仅供图解说明. 通端测头 锥度锁紧手柄 止端测头 a)公称直径8mm至50mm 通端或止端测头 锥度锁紧手柄 b)公称直径大于...
GB/T 8124-2004 梯形螺纹量规 技术条件.pdf
ICS17.040.30;21.040.10 J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124—2004 代替GB/T8124一1987 梯形螺纹量规 !技术条件 Tolerances and general features of gauges for metric trapezoidal screw threads 2004-02-10发布 200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8124—2004 前言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8124一1987《梯形螺纹量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8124一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螺纹牙型间隙槽宽度尺寸(1987年版的3.2.3;本版的6.2.5); —增加了螺纹牙型间隙槽宽度的对称度公差(本版的6.2.5、6.2.6、6.2.7); 一删除了通、止端螺纹卡规的调整塞规要求(1987年版的3.1.1、4.1.3); 一一增加了检验要求(本版的9); 一检验工件螺纹用光滑极限量规的要求纳人附录(1987年版的4.2、5.5;本版的附录A); —止端螺纹环规的牙型高度纳入附录(1987年版的附录A;本版的附录B); —螺纹的判定纳人附录(1987年版的1.4;本版的附录C).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哈尔滨量具刃具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英、高善铭、姚绪里、刘永发、朱鸿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124—1987. GB/T8124-2004 梯形螺纹量规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牙型角为30°,公称直径为8mm至300mm 螺距为1.5mm至44mm的梯形螺纹 量规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符号、牙型、公差、要求、检验、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规定的梯形螺纹量规(以下简称“螺纹量规”)适用于检验GB/T5796一1986规定的单线梯 形螺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796.1一1986梯形螺纹牙型(eqv ISO2092:1977) GB/T5796.2一1986梯形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eqv ISO2092:1977) GB/T5796.3一1986梯形螺纹基本尺寸(egv ISO2093:1977) GB/T5796.4一1986梯形螺纹公差(eqv ISO2094:1977) 3术语和定义 GB/T5796.1一1986至GB/T5796.4一1986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梯形螺纹量规gauges for metric trapezoidal screw threads 具有标准梯形螺纹牙型,能反映被检内、外梯形螺纹边界条件的测量器具.按使用性能分为:工作 螺纹量规和校对螺纹量规. 3.2 工作螺纹量规work gauges for metric trapezoidal screw threads 操作者在制造工件螺纹过程中所用的螺纹量规. 3.3. 校对螺纹量规check gauges for metric trapezoidal screw threads ...
GB/T 8122-2004 内径指示表.pdf
ICS17.040.30 J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122-2004 代替GB/T8122-1987 内径指示表 Dial bore gauges 2004-02-10发布 200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8122-2004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8122一1987《内径百分表》的修订,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8122一 1987《内径百分表》. 本标准与GB/T8122一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将内径百分表和内径千分表统称为内径指示表; 一适用范围增加了数显指示表; 一增加了分度值为0.001mm的内径指示表; 一用允许误差、重复性误差的定义代替示值总误差和示值变动性;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本版的3.2、3.3、3.4、3.6); 一删除了术语和定义(1987年版的1.3、1.4); 一修改了手柄下部长度H值(1987年版的2.2、本版的4.2); -一修改了示值总误差值和相邻误差值(1987年版的3.3,本版的5.4); 一一修改了测量力和接触压力值(1987年版的3.4;本版的5.5); 一修改了测量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仅作定性规定(1987年版的3.5、3.6;本版的5.3.1); —增加了测量面的曲率半径要求(本版的5.3.2); -一检验方法不再作为附录(1987年版的附录A;本版的6);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无锡广陆仪表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纪岳、陶葆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122-1987. GB/T8122—2004 内径指示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径指示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方法和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分度值或分辨力为0.01mm和0.001mm 测量范围l为6mm至450mm的内径指 示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163一1997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7163一1997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内径指示表dial bore gauges 利用机械传动系统,将活动测量头的直线位移转变为指针在圆刻度盘上的角位移,并由刻度盘进行 读数的内尺寸测量器具. 3.2 相邻误差adiacent error 内径指示表相邻受检点之间规定的误差极限值. 3.3 定中心误差central error 在测量中,定位护桥式内径指示表的活动测量头和可换测量头与校对环规接触点的连线偏离校对 环规的直径所引起的误差. 3.4 工作行程operation travel 内径指示表测量头用于测量的移动范围. 3.5 预压量preset pression travel 内径指示表测量头工作行程前的预先压缩量. 3.6 手柄下部长度lenth below grip 隔热手柄下端至测量头中心线的距离.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内径指示表的型式见图1所示,图示仅供图解说明. ...
GB/T 8061-2004 杠杆千分尺.pdf
ICS17.040.30 J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061—2004 代替GB/T801一1987 杠杆千分尺 Micrometer with dial parator 2004-02-10发布 200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8061-2004 前言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8061一1987《杠杆千分尺》、 本标准与GB/T8061一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分度值为0.001mm、0.002mm、0.005mm(本版的1), —修改了误差的定义(1987年版的1:本版的3 2、3.3); 一剩除了指示表的示值范围(1987年版的2.2): 增加了数字显示等读数方式的示意图(本版的第4.1); 一修改了影响外观缺陷的要求(1987年版的3.1:本版的5.1): —增加了尺架,测微螺杆、测砧的制造材料要求(本版的5.2); 一增加了测微螺杆伸出的圆柱部分直径规格(1987年版的2.3:本版的5.4.1); 增加了测微螺杆伸出的圆柱部分长度(本版的5.4.2); 一增加了测微螺杆与螺母、轴套之问的配合要求《本版的5.4.3、5.4.4): 修改了测量面测力及测力变化(1987年版的3.16;本版的5.5); -一增加了测微螺杆锁紧时两测量面间的距离变化(本版的5 6); -增加了测量面的硬度(本版的5.7.1); 修改了测量面的错位量要求(1987年版的3.7;本版的5.7.4); 一增加了微分筒上标尺分度和标尺间隔要求《本版的5.8.1): 一增加了微分上的标尺间距要求(本版的5 8.2); 修改了标尺标记宽度下限值(1987年版的3.8:本版的5.8.2); 一增加了微分筒锥面的斜角要求(本版的5.8.3); 一增加了带计数器的要求(本版的5.9): —一修改了指示表指针的变动量1987年版的3.18;本版的5.10.6); 修改了指示表的示值误差(1987年版的3.18;本版的5.11) 一修改了校对量杆的长度公差值,取消了其平面度公差和平行度公差要求(987年版的3.20; 本版的5.13 2); 一检验方法不再作为附录(1987年版的附录A:本版的6): 一修改了指示表示值变动性的检验方法(1987年版的附录A6;本版的6.6).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永红、张洪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061-1987. GB/T8061-2004 杠杆千分尺 1范图 本标准规定了杠杆千分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方法和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微头的分度值为0.01mm、0 001mm 0 002mm、0 005mm 量程为25mm 指示 表的分度值为0.001mm或0 002mm 测量上限1.不应大于100mm的杠杆千分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成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163一1997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7163一1997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杠杆千分尺micr...
GB/T 7724-1999 称重显示控制器.pdf
GB/T 7724—1999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建议R76一1《非自动衡器》(1992年版),对GB/T7724一1987《称 重显示控制器技术条件》进行修订的.本标准等效采用了R76一1《非自动衡器》中对电子衡器的称重显 示控制器的技术要求.结合电工电子产品的制造和使用的有关规定,增加了安全防护要求、包装运输试 验等有关内容. 本标准将称重显示控制器按准确度级别分级,是为了便于制造、检验和选用.由于称重显示控制器 既是电子衡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独立的部件,所以,将称重显示控制器的技术完全依附于电子衡器 是不合适的.应当认识到一台特定的称重显示控制器的有效性能是可以通过装有此显示控制器的测量 系统中的补偿措施而得以改善的. 本标准未包括显示控制器的功能,任何附加功能只要不妨碍计量要求,均可予以考虑.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7724一1987.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衡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颐康、沈立人、翟东、许福国. I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称重显示控制器 GB/T7724—1999 Weighting indication controller 代替GB/T7724198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称重显示控制器(以下简称显示器)的产品分类、计量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连续的模拟电压信号为质量信号的称重显示器. 注:该显示器主要作为电子衡器的称重显示与控制部件,所接受的重量信号为连续的模拟电信号.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一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一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eqv IEC68-2-2-1974) GB/T2423.2-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eqv IEC68-2-2-1974) GB/T2423.3一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eqv IEC68-2-3-1984) GB/T2423.37一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L:砂尘试验方法 (neq DIN40046-1978) GB/T2423.38一199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R:水试验方法 GB/T2829一1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4208一1993外壳防护等级(P代码)(eqvS03591一1977) GB/T4857.5一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4857.10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方法(egv ISO8318一1986) GB/T4857.20一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碰撞试验方法 GB/T6388一19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3926.2一19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要求 (idt IEC 801-2) GB/T13926.3一19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辐射电磁场要求 (idt IEC 801-3) GB/T13926.4—19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 (idt IEC 801-4) GB14249.1—...
GB/T 7722-1995 电子计价秤.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722-1995 电子计价秤 代替GB 7722—87 Price puting scale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0ML)第76号国际建议《非自动衡器》.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计价秤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称重传感器为转换原件并带有载荷承载器、电子装置、双面数字显示的A$型电子 计价秤(以下简称计价秤). 2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7551电阻应变称重传感器 GB7724称重显示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14249.2电子衡器通用技术条件 QB1563衡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3产品分类 3.1产品型号 产品型号按QB1563的规定编制. 3.2基本参数 3.2.1最大秤量系列 3 6 15 30kg. 3.2.2分度值 检定分度值e等于实际分度值d 并以含质量单位的下列数值之一表示:1×10 2×10 5×10(k 为整数). 3.2.3准确度等级 准确度等级为中准确度等级Ⅱ,参数见表1. 表1 最大秤量 检定分度值 分度数 最小秤量 max n min 100g<max≤10kg 0.1≤e1g 1000<10000 50e 2kg500e~2000e 士1e 士2e >2000e 士1.5e 士3e 4.3示值稳定性 4.3.1在秤盘上加减砝码后,重量与金额显示器应在5s内有稳定的数字显示. 4.3.2首次检定时,在秤盘上施加最大秤量砝码并保持30min 其示值在30min前后的变化不得超过 该秤量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44偏载 取一定量标准砝码,依次放在秤盘的四个位置上,秤的示值误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4.5鉴别力 当计价秤处于平衡时,轻缓地加放或取去一相当于1.4的附加载荷,秤的示值应有变化. 4.6重复性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秤量重复称重三次,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该秤量允许误差的绝对 值. 4.7最大安全载荷 进行最大安全载荷试验时,计价秤不应出现任何损坏和不可恢复的性能下降. 4.8回秤 卸安全载荷量后,在最大秤量点进行回秤检查,误差应符合表2规定. 4.9倾斜 计价秤应装有水平指示器与调整装置,水平指示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目视,水平调整装置应安装在 便于操作的位置上.衡器处于标准位置与倾斜位置的示值之差的绝对值,在空载时不应超过2;在加载 时不应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4.10功能 4.10.1产品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具有双面数字显示、重量、单价、金额和有零位、去皮、超载符号显示、置零、去皮、单价设定、清价功 能. 4.10.2产品允许附加打印票据,多分度值显示等功能. 4.11封记 2 GB/T77221995 计价秤的计量性能调整部分应备加密封管理标记. 4.12安全性能 电源电网供电的计价秤,其绝缘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工频交流漏电流不应大于3.5m...
GB/T 7721-1995 电子皮带秤.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721-1995 电子皮带秤 代替GB7721—87 Electronic belt weighers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0ML)第50号国际建议.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皮带秤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称重显示控制器、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承载器组成的电子皮带秤 (以下简称“皮带秤”),皮带配料秤亦应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7551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 GB7724称重显示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14249.2电子衡器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 本标准的术语见附录A(补充件). 4产品分类 4.1产品型号 按如下规定编制: ICS口-口 DT单托辊 ST双杠杆多托辊 XB悬臂式 XE悬浮式 皮带宽度 数字显示 传感器测重 皮带秤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5-05批准 1995-12-01实施 1 GB/T7721-1995 4.2基本参数 4.2.1准确度等级 皮带秤准确度分为四个等级,表示符号为:(0.25)、(0.5)、(1.0)、(2.0). 4.2 2最大流量(Qmx) 应从下列诸值中选取: 1.0×10* 1 5×10 2.0×10 3.0×10 5.0X10 8.0X10t/h 其中8为整数. 4.2.3皮带宽度 应从下列诸值中选取: 300 400 500 650 8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mm. 4.2.4皮带长度 应不大于下述任一条规定: a.100m; b.相当于皮带以额定速度90s在内移动的距离. 4.2.5倾角与托辊槽形角 选择一般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准确度等级 (0.25) (0.5) (1.0) (2.0) 倾角a 0°~6° 0°~18° 槽形角F 0°~30° 4.3工作环境 应符合下述要求: a.温度:一10~40℃(温度变化不得超过5℃/h); b.相对湿度不大于90%; c.供电电源:电压:85%~110%V; 频率:98%~102%f. 注:“V”和“f”分别表示皮带秤的标称电压和标称频率. 5技术要求 5.1图样与技术文件 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与技术文件制造. 5.2静态性能 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准确度等级 序号 (0.25) (0.5) (1.0) (2.0) 名称(代号) 1 线性度(61) %F8 0.06 0.13 0.25 0.50 2 重复性(02) % 0.06 0.13 0.25 0.50 3 零值短期稳定性 %Cmsx 0.0006 0.0013 0.0025 0.005 4 零值三小时稳定性 %Cmax 0.0009 0.0018 0.0035 0.007 5 分辨限 %Pmex 0.018 0.035 0.07 0.14 6 偏载误差(83) % 0.125 0.25 0.50 1.0 5.3动态性能 应符合表3规定. 2 GB/T7721-1995 表3 准确度等级 序号 (0.25) (0.5) (1.0) (2.0) 名称(代号) 动态 新安装士 % 0.125 0.25 0.50 1.0 1 累计(4) 误差 使用中士 % 0.25 0.50 1.0 2.0 2 重复性(05) % 0.125 0.25 0.50 1.0 3 零值稳定性 %0m 0.0009 0.0018 0.0035 0.007 4 空秤累计量 0.025 0.05 0.10 0.20 ...
GB/T 713.7-2023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 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pdf
ICS77.140.50 CCS H 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13.7-2023 代替GB/T24511一2017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 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Steel plate sheet and strip for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7:Stainless steel and heat resisting steel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13.7-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713《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第7部分.GB/T713已经发布了7个部分: —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 —第2部分: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 一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 一第4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 一第5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 —第6部分:调质高强度钢; —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本文件代替GB/T24511一2017《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与GB/T24511一2017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冷轧钢板及钢带厚度下限由1.5mm更改为0.30mm(见表1,GB/T24511一2017的表1); b)增加了五个奥氏体、三个铁素体、两个双相不锈钢牌号及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要求(见 表13~表17); c)更改了三个双相不锈钢牌号的化学成分(见表14,GB/T24511一2017的表14); d)更改了部分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断后伸长率,并增加了冲击性能(见表16,GB/T24511一 2017的表16); )增加了“BA”不锈钢的表面状态要求(见表19,GB/T24511一2017的表19).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青拓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 究院有限公司、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国平、张彦容、张维旭、江来珠、刘明、王金光、张国信、章小浒、裴明德、任永秀、 孙梦寒、石显云、吴玉红、武敏、刘汝刚.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4511-2009 GB/T24511-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