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请教这两种阀门一样吗?
提问日期:2023-10-29 18:25:59
提问网友:D
解答网友:大庆张工
第一个是法兰阀门,具体方式未说清楚
第二个是蝶阀。
提问日期:2023-10-29 18:25:59
提问网友:D
解答网友:大庆张工
第一个是法兰阀门,具体方式未说清楚
第二个是蝶阀。
提问日期:2023-10-29 18:18:43
提问网友:4062
2023-10-29 18:32:18 补充
解答网友:zhangy
ICS17.120.10 N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241-2018 气体旋进旋涡流量计 Vortex precession flowmeters for gas 2018-06-07发布 2019-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6241-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品分类和基本参数3 5工作条件 4 6要求 4 7试验方法 7 8检验规则 11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2 GB/T3624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苍南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宁波创盛仪表有限公司、浙江裕顺仪表有限公司、北京菲舍波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计量检测 科学研究院、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天津亿环自动化仪表技术有限公司、浙江中亚仪表有限公司、安徽 天维仪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詹志杰、陶朝建、程佳、吕德月、黄象克、郑英明、王月生、刘忠海、孙秀良、 杨有涛、张建光、孔键. ...
DG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 DG/T220—2023 代替DG/T220—2019 猪栏 2023-02-03发布 2023-02-0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DG/T220—2023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 . . . . 4基本要求....、 .2 4.1需补充提供的材料... .....2 4.2样机确定....... ...2 4.3生产量和销售量.... ..2 4.4参数准确度及仪器设备... ...2 5初次鉴定..... ..2 5.1一致性检查.... .2 5.2安全性评价... ..3 5.3适用性评价 ...3 5.4可靠性评价..... .....5 5.5综合判定规则. ...6 6产品变更.......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产品规格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用户调查表... I DG/T220—2023 前言 本大纲依据TZ1一2019《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编写规则》编制. 本大纲是对DG/T220一2019《猪栏》的修订. 本大纲与DG/T220一201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范围; 一一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一一删除了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一一修改了一致性检查的有关内容; 一一修改了安全性评价的有关内容; 一一修改了适用性评价的有关内容; 一一修改了产品变更的有关内容; 一一删除了附录A中猪栏外形尺寸要求. 本大纲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G/T220一2019. 本大纲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出. 本大纲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技术归口. 本大纲起草单位: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安徽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本大纲主要起草人:林叙彬、李靖、周翔、邱韶峰、洪露、饶卫航、王健康、郑凯仁. 本大纲所代替大纲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G/T220—2019 II ...
提问日期:2023-10-29 17:54:24
提问网友:今天不努力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不单独计算,全部在电表箱主材费中考虑
提问日期:2023-10-29 17:51:35
提问网友:18755249638
解答网友:红梅傲雪
联系官方客服就可以
ICS75.180.30 E98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7551—2019 用槽道式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Measurement of natural gas flow by spindle flowmeters 2019-11一04发布 2020一05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7551—2019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3.2符号 2 4测量原理 3 4.1流量计结构 3 4.2测量原理 3 5计量性能 3 5.1概述 3 5.2流量计的准确度 4 5.3重复性 4 5.4温度 5.5标准参比条件 4 5.6压力损失 4 5.7量程比 6流量计要求 5 6.1概述 5 6.2流量计表体 5 6.3纺锤体阻流件 6 6.4粗糙度 7 6.5出厂检验 7流量计的选型、安装和维护 7 7.1选型 7 7.2安装 8 7.3维护 8 8流量计算方法 8 8.1流量计算 8 8.2流量计参数计算 9 8.3取值方法和数据修约 10 SY/T7551-2019 9流量测量的不确定度估算 11 9.1质量流量测量不确定度估算 11 9.2操作条件下的天然气密度测量不正确度估算 12 9.3温度测量不确定度估算 12 9.4压力和差压测量不确定度估算 13 9.5标准参比条件下的体积流量测量不确定度估算 13 9.6标准参比条件下的能量测量不确定度估算 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校准方法 14 附录B(规范性附录)流出系数和可膨胀系数的确定19 附录C(资料性附录)流量计算和差压量程计算示例 22 附录D(资料性附录)流量计算常用表 27 附录E(资料性附录)流量计算机基本技术要求 29 参考文献 32 ...
ICS75.180.30 CCS E98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658—2021 代替SY/T6658—2006 用旋进旋涡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Measurement of natural gas flow by vortex precession meter 2021一11一16发布 2022一02一1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658—2021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1 3.2符号 4结构和原理 2 4.1结构 2 4.2测量原理 3 5操作条件 3 5.1使用环境 3 5.2流体条件 4 6计量性能要求 6.1概述 4 6.2流量计的准确度等级和重复性 4 6.3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4 6.4量程比 丰 . 4 7流量计要求 7.1通用要求 4 7.2压损 5 7.3 强度、严密性及过载能力 5 7.4取压口 5 7.5干扰 5 7.6电气安全 5 7.7适应环境的能力 5 7.8 流量计的输出装置 6 7.9外观质量 6 7.10智能流量计 6 8选型安装与使用维护 7 8.1选型 7 8.2安装 7 8.3使用与维护 8 I ...
ICS75.180.30 CCS E 98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660—2021 代替SY/T66602006 用旋转容积式气体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Measurement of natural gas flow by rotary displacement gas meter 2021一11一16发布 2022一02一1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660—2021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1 3.2符号 2 4测量原理 3 5操作条件 3 5.1量程比 3 5.2最大工作压力 3 5.3工作温度范围 3 5.4其他 3 6计量性能要求 3 6.1概述 3 6.2 流量计准确度等级和重复性 4 6.3压力损失 4 7流量计要求 4 7.1通用要求 4 7.2抗腐蚀要求 7.3强度及严密性 4 7.4短期过载 .4 7.5 压力变化率 4 7.6流量计的输出装置 .4 7.7脉冲发生器 5 7.8长度和口径 5 7.9外观要求 5 7.10智能流量计 5 7.11电气安全要求 6 8安装要求、使用及维护 6 8.1安装环境 6 8.2安装要求 7 8.3使用与维护 7 ...
ICS75.180.30 E9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4166—2017 用标准喷嘴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Measumement of natural gas flow by means of standard nozzle meters 2017-09-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4166-2017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1 3.2符号 2 4测量原理和一般要求 .3 4.1测量原理 3 4.2节流装置 3 4.3流动状态的要求 .....3 4.4参比条件 3 5标准喷嘴流量计 3 5.1标准喷嘴 5.2取压装置 5 5.3标准喷嘴的系数 5.4压力损失 9 5.5定值喷嘴 .9 5.6二次仪表 9 6安装要求 9 6.1总则 9 6.2安装在各种管件和标准喷嘴之间上游和下游直管段10 6.3流动调整器 14 6.4管道的圆度和圆柱度 14 6.5标准喷嘴和夹持环的位置15 6.6固定方法和垫圈 15 7检定和校准要求 .15 7.1几何检定 15 7.2在线校准 16 8流量计算 16 8.1质量流量计算 16 8.2标准参比条件下的体积流量计算 16 8.3标准参比条件下的能量流量计算16 8.4 参数计算 16 8.5流量计算程序 17 8.6取值方法 18 8.7数值修约19 I GB/T34166—2017 9流量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19 9.1总则 19 9.2质量流量测量不确定度计算19 9.3差压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20 9.4操作条件下密度测定不确定度计算 20 9.5温度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20 9.6 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21 9.7标准参比条件下的体积流量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21 9.8标准参比条件下的能量测量不确定度 2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流出系数和可膨胀系数表 23 附录B(资料性附录)迭代计算 25 附录C(规范性附录)管道等效均匀粗糙度k值表 27 附录D(资料性附录)定值喷嘴 28 附录E(资料性附录)流量计算机基本要求 29 附录F(资料性附录)标准喷嘴计算示例 32 Ⅱ ...
HANDBOOK OF ELECTRIC 总主编孙逢春主编王震坡副主编张雷刘鹏主审王云鹏 Volume 9 第九卷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日 电动汽车 工程手册 运用与管理 理工 大 馆 机械工业出版社 CHINA MACHINE PRESS 目录 《电动汽车工程手册》指导委员会 《电动汽车工程手册》编撰委员会 《电动汽车工程手册》出版委员会 序 前言 本卷编写与审稿人员 本卷前言 第1章 1.1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概述 1 1.1.1国外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概述 1 1.1.2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概述 3 1.2电动汽车产业扶持政策 9 现状及超势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1.2.1宏观统筹政策 10 1.2.2财政补贴政策 12 1.2.3技术创新激励政策14 1.2.4产业管理政策 16 1.2.5产品准入与安全保障政策 22 1.2.6动力电池相关政策 23 1.2.7基础设施相关政策 25 第2章 2.1电动汽车使用条件 27 2.1.1气候条件27 2.1.2道路条件 30 运用领域 2.1.3运输条件 32 电动汽车使用条件及 2.2电动汽车运用领域 34 2.2.1乘用车领域34 2.2.2商用车领城 35 2.3电动汽车在车联网的运用36 2.3.1车联网简介 36 2.3.2车联网的现状与应用前景38 2.3.3车联网应用实例 41 运用与管理 第3章 3.1整车出售模式 47 3.2整车租赁模式 .50 3.2.1融资租赁模式 50 3.2.2共享租赁模式52 电动汽车应用模式 3.3电池租赁模式 64 3.3.1电池租赁模式的商业性分析 65 3.3.2电泡租赁模式的优势与劣势68 第4章 4.1行驶工况 71 4.1.1行驶工况的作用 -71 4.1.2行驶工况的分类 -72 4.1.3常见行驶工况简介72 电动汽车性能指标 4.1.4行驶工况特征分析 77 4.1.5行驶工况的构建 78 4.1.6工况构建方法分类 78 4.1.7典型工况构建流程79 4.2动力性及其评价指标 80 4.2.1驱动力与行驶阻力80 4.2.2功率平衡 85 4.2.3动力性影响因素86 4.2.4动力性评价指标 87 4.3行驶性及评价指标 88 4.3.1稳定性 88 4.3.2平顺性 90 4.3.3通过性 92 4.4安全性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93 4.4.1电池因素 93 4.4.2高压系统因素94 4.4.3电磁干扰因素 95 4.4.4机械制动与电制动联合制动因素96 4.5经济性及评价指标 97 4.5.1电动汽车使用经济性 97 4.5.2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评价指标99 4.5.3温度及行驶工况对经济性的影响103 4.6转毂测试 104 4.6.1转毂测功机结构- 105 4.6.2转毂测功机原理106 电动汽车工程手册第九卷 ...
电动汽车充电桩 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 周志敏纪爱华编 DIANDONG QICHE CHONGDIANZHUANG ANZHUANG TIAOSHI YU YUNXING WEIHU 化学品业货版社 北京 目录 Contents 21 1.1电动汽车的分类、运行特点及电能补给方式/1 1.1.1电动汽车的分类/1 第 1.1.2电动汽车的运行特点及电能补给 概述 方式/4 1 1.2电动汽车充电的技术条件及充电系统的 标准/5 1.2.1电动汽车充电的技术条件及对充电 技术的要求/5 1.2.2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标准及充电连接 器标准/8 1.3电动汽车充电设施/11 1.3.1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功能及构成/11 1.3.2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分类及业务 模式/17 2 2.1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常用工具操作 技能/19 第 2.1.1螺丝刀操作技能/19 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技术 2.1.2电工钳操作技能/20 19 2.1.3电工刀操作技能/21 2.2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常用电动工具安全 操作技能/22 2.2.1冲击钻安全操作技能/22 2.2.2电锤安全操作技能/24 2.2.3电镐安全操作技能/26 2.2.4手电钻安全操作技能/27 2.2.5射钉枪安全操作技能/29 2.3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常用电工仪表操作技 能及注意事项/31 2.3.1万用表操作技能及注意事项/31 2.3.2兆欧表操作技能及注意事项/40 2.3.3接地电阻测量仪操作技能及注意 事项/44 2.4充电桩安装工程施工技术/47 2.4.1施工准备与工艺流程/47 2.4.2管路敷设/48 2.4.3管内穿线/52 2.4.4电缆敷设/53 2.4.5信息线缆布线缆施工及端接要点/58 2.4.6电线连接基本要求及操作技能/63 2.4.7电线并头连接及端接操作技能/72 2.4.8设备安装及安全设施施工/77 3.1电动汽车充电桩测试/80 3.1.1电动汽车充电桩测试标准及测试 3 方案/80 3.1.2直流/交流充电桩测试项目/82 电动汽车充电桩测试 3.2充电桩技术指标测试方法/88 与系统调试 3.2.1充电桩电气技术指标测试方法/88 80 3.2.2充电桩电磁兼容指标测试方法/97 3.2.3充电桩安全规格指标测试方法/101 3.3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调试/106 3.3.1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调试条件/106 3.3.2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调试/108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物理学教程 下册 主编张庆国尤景汉 副主编陈庆东汤正新 ★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是根据2010年教育部新颁发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 学基本要求》,并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的.全书涵盖了 基本要求中A类知识点的全部核心内容,同时也包含了B类知识点 大部分的拓展内容.全书分上、下两册.本书是下册,内容包括:磁 学、光学、相对论基础、量子理论基础以及专题选讲. 本书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前提下,适当拓宽了近代物理部分,增加 了在工程中的一些实际应用.本书可作为一般院校非物理专业的理工 科类大学物理教材或参考书,也可用于专科物理(包括夜大、电大、 函授等)的教学.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物理学教程.下册/张庆国,尤景汉主编.一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3.6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ISBN978-7-111-42404-8 1.①物Ⅱ.①张②尤Ⅲ.①物理学一高等学校一 教材N.①0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92645号 2013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9mm×239mm20印张388千字 标准书号:ISBN978-7-111-42404-8 前言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按 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0年制定的《理工科类大 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编写了这 套适用于一般院校的大学物理教材. 大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 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和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加之它的普遍性、基础性以及 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所以,在高等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物理都 是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在编写本教材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1)考虑到一般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学时的限制,本书主要将“基本要求” 中的A类知识点作为核心内容,阐述物理学的基础理论,涵盖了全部的74条内 容.同时,对B类知识点的51条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拓宽.这样,既保证了课程 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一定的拓宽. (2)正确处理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关系.“加强基础,拓宽近代”已成为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趋势.我们认为,经典物理不但是学习理工科各专业知识的 理论基础,而且也是学习近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经典物理是当今科学 和技术各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基础理论,所以,在拓宽近代内容的同时,我们并不 是一味压缩经典内容,而是尽可能挖掘经典内容更深层次的涵义和应用.比如, 在力学中,我们介绍了对称性与守恒律的关系;在热学中,介绍了熵与信息;在 电磁学中,介绍了场致发射显微镜等,使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有机联系起来,处 处充满了现代气息. (3)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近期高等 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如何在这方面有所担当,是 从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每个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本书内容的编排和习题 的选择上,我们力求在这方面有所体现.比如,注重对问题的分析,注重物理学 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等.本书特别强调,对于物 理问题,首先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通过分析,才能透彻地理解问题、解决间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物理学教程 上册 主编张庆国尤景汉 副主编陈庆东汤正新 ★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是根据2010年教育部新颁发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 学基本要求》,并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全书涵盖了基 本要求中A类知识点的全部核心内容,同时也包含了B类知识点大 部分的拓展内容.全书分上、下两册.本书是上册,内容包括:力 学、振动与波动、热学、电磁学以及专题选讲. 本书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前提下,适当拓宽了近代物理部分,增加 了在工程中的一些实际应用.本书可作为一般院校非物理专业的理工 科类大学物理教材或参考书,也可用于专科物理(包括夜大、电大、 函授等)的教学.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物理学教程、上册/张庆国,尤景汉主编.一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3.1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ISBN978-7-111-40514-6 I.①物Ⅱ.①张②尤Ⅲ.①物理学一高等学校一 教材Ⅳ.①0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80788号 2013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9mm×239mm21.5印张418千字 标准书号:ISBN978-7-I1-40514-6 前言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需要,按 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0年制订的《理工科类大 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编写了这 套适用于一般院校的大学物理教材. 大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 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和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加之它的普遍性、基础性以及 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所以,在高等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物理都 是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在编写本教材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1)考虑到一般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学时的限制,本书主要将“基本要求” 中的A类知识点作为核心内容,阐述物理学的基础理论,涵盖了全部的74条内 容.同时,对B类知识点的51条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拓宽.这样,既保证了课程 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一定的拓宽. (2)正确处理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关系.“加强基础,拓宽近代”已成为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趋势.我们认为,经典物理不但是学习理工科各专业知识的 理论基础,而且也是学习近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经典物理是当今科学 和技术各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基础理论,所以,在拓宽近代内容的同时,我们并不 是一味压缩经典内容,而是尽可能挖掘经典内容更深层次的涵义和应用.比如, 在力学中,我们介绍了对称性与守恒律的关系;在热学中,介绍了与信息;在 电磁学中,介绍了场致发射显微镜等,使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有机联系起来,处 处充满了现代气息. (3)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近期高等 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如何在这方面有所担当,是 从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每个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本书内容的编排和习题 的选择上,我们力求在这方面有所体现.比如,注重对问题的分析,注重物理学 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等.本书特别强调,对于物 理问题,首先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通过分析,才能透彻地理解问题、解决间 ...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 技术研究与应用 (第二版) 龚维明戴国亮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目录 第1篇基本理论 第1章基本原理 2 1.1国内外发展概况 2 1.2测试准则 7 1.3荷载箱理设技术 11 参考文献 13 第2章有限元分析 15 2.1有限元材料模式及设计参数 15 2.2有限元数值模拟 17 2.3两种测试方法承载力的比较 20 2.4自平衡测试上下段桩相互影响的讨论 22 2.5小结 26 参考文献 27 第3章等效转换方法 3.1托桩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28 3.2简化转换方法 33 3.3精确转换方法 39 3.4两种转换方法对比分析 44 3.5结论 45 参考文献 46 第2篇在典型桩基础中的应用 第4章在人工挖孔桩中的应用 50 4.1南宁佳得鑫广场 50 4.2中科院合肥分院等离子体所实验楼工程 54 4.3江苏电网调度中心 56 4.4南京月牙湖花园君安苑工程 67 4.5北京西直门交通枢纽立交工程 70 4.6南京紫峰大厦工程 72 第5章在普通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 77 5.1南京金奥大厦 77 5.2南京下关商城桩基加固工程 79 5.3南通润华国际中心工程 80 5.4南京青奥中心82 5 目录 第6章在挤扩支盘桩的应用 *85 6.1湖州中心医院“ 85 6.2嘉兴龙威大厦 88 6.3宁波绕城支盘桩 91 6.4挤扩支盘桩单桩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讨论 94 第7章在沉管灌注桩的应用 96 7.1南京江浦实业银行 96 7.2泰州师范学校体育馆 97 第8章在管桩中的应用 99 8.1南京长阳花园 99 8.2东南大学江宁校区 101 8.3浙大数码港出口软件工程 103 第3篇在新型基础中的应用 第9章在逆作法基础中的应用 112 9.1天津西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公用工程 112 9.2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太平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 115 第10章在地下连续墙基础中的应用 118 10.1南京金茂广场二期工程 118 10.2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 125 第11章在钢管混凝土组合桩中的应用 133 11.1武汉新港白浒山港区左岭作业区煤码头工程 133 11.2嘉鱼港石矶头港区临江山物流园区综合码头工程 139 11.3镇江港龙门港区船港物流码头工程 143 第12章在根式沉井基础中的应用 .150 12.1马鞍山长江大桥* 150 12.2望(江)东(至)长江公路大桥 156 第13章在海上风电钢管桩中的应用 161 13.1东海大桥海上风电一期项目 161 13.2东海大桥海上风电二期工程 165 第4篇在典型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第14章在典型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172 14.1润扬长江大桥 172 14.2东海大桥 185 14.3苏通长江大桥191 14.4杭州湾跨海大桥 20 14.5西堠门大桥 *206 14.6青岛海湾大桥 209 147上海长江大桥 213 14.8沪通长江大桥 218 6 ...
包含两个文件:
文件1: 【1~700页】高清PDF《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 第六卷 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 1》闻邦椿(134MB)
文件2: 【701~1380页】高清PDF《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 第六卷 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 1》闻邦椿(131MB)
机械设计手册 第6版 主编闻邦椿 副主编鄂中凯 张义民 陈良玉孙志礼 宋锦春柳洪义巩亚东宋桂秋 第6卷 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一) 卷主编 常州大学洲性秋 藏书章 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第32篇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综述 第1章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 第4章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分类 技术的发展趋向 1概述32-17 1概述 32-32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种类32-17 2“以人为本”方向32-3 3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分类32-18 3“极端制造”方向32-3 第5章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的 4“综合集成”方向 32-4 发展及其特点 5“信息化”方向 32-4 6“绿色化”方向32-5 1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32-20 1.1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势 第2章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一般过程及 框图 ..32-20 几个关键问题 1.2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32-20 1概述 32-7 2产品设计已从传统设计全面地过渡到 2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一般模型32一7 现代设计32-22 2.1产品开发过程的一般模型32-7 2.1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比较框图32-22 2.2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一般过程中各模块 2.2现代产品设计工作发展的九个主导 及其相互关系32-7 方向 32-23 3产品研究与开发中的几个关键间题32-9 3系统化设计或基于系统工程的综合设计 4产品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核心因素32-10 理论与方法的特点 32-24 3.1基于系统工程的综合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3章现代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 的产品设计四个阶段32-24 研究的主要进展 3.2各类设计目标及各种设计理论与方法 1现代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概况32-12 的选用 32-24 2国际著名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简介32-12 参考文献 32-26 3产品主要设计方法的简介32-15 第33篇机械系统概念设计 1.1.2系统的特性和组成33-3 第1章概论 1.2什么是机械系统 33-3 1机械系统的基本概念 33-3 1.2.1机械系统的基本特点33-3 1.1什么是系统33-3 1.2.2传动-执行机构系统组成了机械系统 1.1.1系统的定义33-3 的核心33-4 XIV 目录 1.3什么是广义机械系统 33-4 4.2层次结构模型 ...33-18 2机械系统的基本特征 33-4 4.3构造判断矩阵和计算相对权重33-18 2.1整体性 33-4 4.3.1构造判断矩阵33-18 2.2相关性 33-5 4.3.2计算权重 33-19 2.3层次性 33-5 4.4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33-19 2.4目的性 33-5 4.4.1完全一致性 33-19 2.5环境适应性 33-5 4.4.2一致性检验指标33-19 3机器的类别和基本特征 33-5 4.4.3随机一致性指标 33-19 3.1机器的类别 33-5 4.5层次总排序 33-20 3.2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 33-6 4.6层次分析法应用举例 33-20 3.3机器的基本特征 33-6 5形态综合法 33-21 4...
本资料包含两个文件:
文件1: 【1-600页】高清PDF《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 第五卷 机电一体化与控制技术》闻邦椿(106MB)
文件2: 【601-1194页】高清PDF《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 第五卷 机电一体化与控制技术》闻邦椿(104MB)
机械设计手册 第6版 主编闻邦椿 副主编鄂中凯 张义民陈良玉 孙志礼 宋锦春柳洪义 巩亚东宋桂秋 第5卷 机电一体化与控制技术 卷主棉州火义子刘亚东 藏书章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版手册是在前5版手册的基础上吸收并总结了国内外机械工程设计 领域中的新标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理 论与方法,并配合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需求撰写而成的.本版手册全面系 统地介绍了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机电系统控制、现代设计与创新 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等内容,具有体系新颖、内容现代、凸显创新、系统全 面、信息量大、实用可靠及简明便查等特点. 本版手册分为7卷55篇,内容有:机械设计基础资料、机械零部件 设计(连接、紧固与传动)、机械零部件设计(轴系、支承与其他)、流 体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与控制技术、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等. 本卷为第5卷,主要内容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计,机电系统控 制,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数控技术,微机电系统及设计,机械状态监测 与故障诊断技术,激光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电动机、电器与常用传 感器等. 本版手册可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作为工具书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机械设计手册.第5卷/闻邦椿主编.一6版.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7.12 ISBN978-7-111-58345-5 目录 第24篇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计 2.4PC1总线24-16 第1章机电一体化概述 2.5cPC1总线24-17 1机电一体化概念 24-3 2.6PCI-E总线24-18 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24-3 2.7现场总线 24-20 1.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24-33工业控制机常用的功能模块24-22 1.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24-4 3.1数据采集卡 24-22 1.4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24-5 3.2远程1/0模块24-23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分类24-5 3.3通信模板 24-24 2.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分类依据24-5 3.4信号调理模板24-24 2.2机械制造过程的机电一体化24-6 3.5运动控制器24-25 2.3机电产品的机电一体化24-7 第3章可编程序控制器 3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24-7 4机电一体化设计方法 .24-8 1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24-28 4.1模块化设计方法24-8 1.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概况24-28 4.2柔性化设计方法 24-8 1.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和应用24-28 4.3取代设计方法 24-8 1.2.1PLC的主要特点24-28 4.4融合设计方法24-9 1.2.2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其他工业控制 4.5优化设计方法 *24-9 系统的比较24-29 4.5.1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综合与 1.2.3PLC的应用范围24-29 优化 24-9 1.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趋势24-30 4.5.2硬件和软件的交叉与优化24-9 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 4.5.3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整体优化24-10 原理 24-30 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流程...
机械设计手册 第6版 主编闻邦椿 副主编鄂中凯张义民陈良玉孙志礼 宋锦春柳洪义巩亚东宋桂秋 第7卷 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二) 卷主编宋桂秋刘树英 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 录 第44篇机械创新设计概论 方法 44-13 第1章概述 3.2创新设计方法的分类44-13 1创新是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44-3 3.3综合设计理论方法的产生44-14 2创新设计的概念和基本内涵44-3 第4章创新设计的未来发展战略 3创新设计的特点 44-4 4创新设计的发展与现状44-41创新设计的总体战略44-15 4.1创新设计的发展历程44-42创新设计的重点任务 44-15 4.2创新设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44-5 2.1提升重点产业领域的创新设计 4.2.1国外创新设计发展现状44-5 能力 44-15 4.2.2我国创新设计发展现状44-5 2.2加强设计共性关键技术研发44-15 5创新设计发展的智能化44-8 2.3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系统44-15 3创新设计的路线图44-15 第2章创新设计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4创新设计的发展趋势44-16 1创新设计的指导思想44-9 4.1绿色低碳 44-16 2创新设计的目标44-9 4.2网络智能44-16 2.1创新设计的总体目标和广义目标44-9 4.3超常融合 44-16 2.2创新设计的技术目标44-10 4.4共创分享 ...44-17 第3章创新设计的任务、内容与方法 第5章创新设计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 1创新设计的任务 *44-12 1创新设计方法论的体系44-18 2创新设计的基本内容44-122创新设计方法论的规则44-18 3创新设计的方法44-13 参考文献44-20 3.1创新设计应采取的科学技术与 第45篇创新设计方法论 2.2创新设计的定义45-3 第1章创新设计方法论的体系、 2.3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的探索45-3 规则及研究意义 3创新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特点45-3 1概述 45-3 3.1创新设计的目标45-3 2创新设计的概念、定义及发展战略的 3.2创新设计的内容和种类45-4 探索 .45-3 3.3创新设计的方法45-4 2.1创新设计的概念 45-3 3.4创新设计的特点 45-4 XN 目录 4创新设计方法论的体系和特点45-4 3.5“勤奋、求实、改革(开拓)、创新” 4.1创新设计方法论的体系框图45-4 要有正确的目标 45-16 4.2创新设计方法论体系的内容45-4 第4章创新设计的步骤、程序及科学方法 4.3创新设计方法论指导思想的特点 45-4 5创新设计方法论的十二对规则45-5 1概述 45-17 6创新设计方法论取得的效果45-6 1.1创新设计的四个阶段.45-17 6.1创新设计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45-6 1.2创新设计要广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6.2运用创新设计方法论取得的效果45-6 和方法 45-17 2创新设计要有合理的步骤和程序45-17 第2章创新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1创新设计首先要做好调研...
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教材 DAXUE WULI KAIFANG SHIYAN JIAOCHENG 大学物理开放实验教程 (第2版) 主编董正超施建珍薛同莲董小燕方靖淮沐仁旺 江苏大学出版社 UNIVERBITY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大学物理开放实验教程/董正超等主编一2版 .一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7.6 ISBN978-7-5684-0532-4 I.①大Ⅱ.①董Ⅲ.①物理学一实验一高等学 校一教材N.①O4-3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66343号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物理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 001 第二节物理实验课的3个环节 001 第三节开放实验要求 003 第二章物理实验预备知识 第一节测量及其分类 004 第二节 有效数字 007 第三节误差及其分类 009 第四节 测量的不确定度 016 第五节 数据处理 020 练习题 035 第三章常用测量仪器 第一节长度测量仪器 037 第二节角度测量仪器 047 第三节质量测量仪器 056 第四节温度测量仪器 060 第五节 时间测量仪器 .062 第六节压强测量仪器 075 第七节电磁测量仪器 080 第八节测量仪器的选择及测量条件 112 第四章开放实验基础训练 实验4.1固态物体的长度和密度的测量117 实验4.2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121 实验4.3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127 实验4.4利用等厚干涉测透镜的曲率半径130 实验4.5生物、医学显微镜的使用 134 实验4.6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位移量140 实验4.7拉伸法测杨氏模量 147 001 ...
图解 建筑施工 现场安全实施手册 贾虎等编著 大 藏 图 書 化学工业版社 北京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施工现场脚手架与高空作业 第一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002 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施工/002 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拆除施工/007 第一章 第二节碗扣式钢管脚手架/009 一、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施工/009 落地式脚手架安全施工 二、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拆除施工/013 第三节门式钢管脚手架/015 一、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施工/015 002 二、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拆除施工/020 第一节悬挑脚手架/023 一、悬挑脚手架的搭设施工/023 二、悬挑脚手架的拆除施工/026 第二章 第二节外挂脚手架/028 一、外挂脚手架的搭设施工/028 非落地式脚手架安全施工 二、外挂脚手架的拆除施工/030 第三节吊篮脚手架/031 一、吊篮脚手架的搭设施工/031 023 二、吊篮脚手架的拆除施工/037 第四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038 一、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搭设施工/038 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拆除施工/041 第一节模板支撑架的搭设与 拆除/043 一、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搭设施工/043 第三章 二、碗扣式钢管支撑架的搭设施工/045 三、门式钢管支撑架的搭设施工/048 模板支撑架和木脚手架 四、模板支撑架的拆除施工/052 安全施工 第二节木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054 一、木脚手架的搭设施工/054 043 二、木脚手架的拆除施工/060 第一节临边与洞口作业施工/062 一、临边作业安全施工/062 第四章 二、洞口作业施工/066 第二节攀登与悬空作业施工/070 高处作业安全施工 一、攀登作业施工/070 二、悬空作业施工/074 第三节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 062 施工/076 一、操作平台安全文明操作详解/076 二、交叉作业安全文明操作详解/078 第二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第一节避雷针和接闪器1082 一、避雷针的安装施工/082 第五章 二、接闪器的安装施工/089 第二节变、配电室防雷装置和 防雷与接地施工 接地装置/097 一、变、配电室防雷装置的施工/097 二、接地装置的施工/101 082 三、防雷引下线的施工/107 第一节,电杆和拉线的安装 /111 一、电杆的安装施工/111 第六章 二、拉线的安装施工/115 第二节导线的架设和杆上电气设备 低压配电线路施工 6S0 的安装/119 一、导线的架设与连接/119 二、杆上电气设备的安装/123 111 第三节室内布线和钢管敷设 /125 一、室内布线/125 二、钢管敷设/131 第四节塑料管敷设和线槽布设 /136 一、塑料管敷设/136 二、线槽布设/139 第五节护套线布线和槽板布线/145 一、护套线布线/145 二、槽板布线/148 工全 第六节电缆和电缆保护管敷设/150 一、电缆敷设/150 二、电缆保护管敷设/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