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版 SN/T 4940-2017 进口混合芳烃研究法辛烷值的测定 压缩比法.pdf
ICS71.08 G63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40—2017 进口混合芳烃研究法辛烷值的测定 压缩比法 Test of research octane number of imported mixed aromatics- Compression ratio method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40-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舒保、梁玉权、叶庆赞、孔德铭、余陈、林海、吴序锋、周洋、张承琛、 解伟欣. SN/T4940-2017 进口混合芳烃研究法辛烷值的测定 压缩比法 警告:使用本标准时使用到的异辛烷、正庚烷、甲苯均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体,有挥发性, 应避免直接吸入或长期的皮肤接触这些液体的蒸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过辛烷值测试机使用压缩比法测定进口混合芳烃研究法辛烷值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口混合芳烃研究法辛烷值的测定,测定范围为研究法辛烷值(RON):80~12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487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1117.1爆震实验参比燃料参比燃料异辛烷 GB/T11117.2爆震实验参比燃料参比燃料正庚烷 GB/T11117.3爆震实验参比燃料参比燃料级甲苯 ASTM D2699一2013点火式发动机燃料研究法辛烷值的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混合芳烃mixed aromatics 一种芳烃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甲苯、乙苯、二甲苯、9及以上芳烃、少量的苯以及烯烃、烷烃 等非芳烃组分. 3.2 辛烷值octane number 表示燃料在点火式发动机中燃烧时抗爆性能的一个约定数值,一般缩写为O. 3.3 研究法辛烷值(RON)research octane number 采用研究法测定所得的辛烷值称为研究法辛烷值,一般缩写为RON. 1 ...
正式版 SN/T 4938-2017 航空涡轮燃料实际胶质含量的测定 喷射蒸发法.pdf
ICS75.160.01 E31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38—2017 航空涡轮燃料实际胶质含量的测定 喷射蒸发法 Determination of the existent gum content of aviation turbine fuel Jet evaporation method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38-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修改采用P540/08《航空涡轮燃料实际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英文版).本标 准与P540/08《航空涡轮燃料实际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英文版)无技术性差异. 为便于使用,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在第1章范围中增加“本标准适用于航空涡轮燃料实际胶质含量的测定”. 一将ASTM D6708《测定物质相同性质的两试验方法之间的预期一致性的统计评估和改进标准 方法》列入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P540/08中“5.7水:已蒸馏或已去离子”; 一IP540/08规定测量试验温度采用的温度计符合ASTM E1的ASTM3C/P73C 本标准直接引 用GB/T514中GB-29号温度计. 一对章节进行了调整,参见附录A“本标准章条编号与P540/08章条编号对照”.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学就.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38-2017 航空涡轮燃料实际胶质含量的测定 喷射蒸发法 警告—一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无意对于此有关的安全问题都 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必要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 制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空气或蒸汽作为蒸发介质的航空涡轮燃料实际胶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涡轮燃料实际胶质含量的测定. 注:大量的胶质表明燃料受到高沸点油品或颗粒物的污染,通常反映了在炼厂下游的输送系统中的处理方法较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一1998,ISO3170:1988 EQV)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一2008,ISO3696:1987 MOD) ASTM D6708测定物质相同性质的两试验方法之间的预期一致性的统计评估和改进标准方法 SY/T5317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实际胶质existent gum 航空涡轮燃料的蒸发残渣,未经进一步处理. 3.2 蒸发残渣evaporation residue 在空气或蒸汽吹扫下,试样加热后所留下的物质. 4方法提要 已知量的试样在规定的温度、空气或蒸汽流的条件下蒸发一份称量过的航空涡轮燃料.称量所产 生的残渣为实际胶质,以“mg/100mL”报告. 1 ...
正式版 SN/T 4937-2017 航空涡轮燃料热氧化安定性测定 JFTOT法.pdf
ICS75.160.01 E31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37—2017 航空涡轮燃料热氧化安定性测定JFTOT法 Determination of the thermal oxidation stability of aviation turbine fuels-JFTOT method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37-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 D.3241一09《航空涡轮燃料热氧化安定性标准试 验方法(JFTOT程序)》.本标准与ASTM D3241一09无技术性差异.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糜骏. 1 SN/T4937-2017 航空涡轮燃料热氧化安定性测定JFTOT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评定在燃料系统中沉积分解产物倾向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涡轮燃料热氧化安定性的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6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一表面结构轮廓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 GB/T106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一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ASTM E691进行实验室之间的研究以测定试验方法的精密度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沉积物deposits 在加热管的试验区域所沉积的或试验过滤器所捕集的氧化产物. 注:燃料沉积物主要在加热管最热的部分,即为30mm和50mm之间部分. 3.2 加热管heater tube 控制温度梯度的是一根铝质加热管,试验燃料通过其表面进行泵送. 注:通过阻抗加热加热管,通过插入其中的热电偶控制加热管的温度.关键的试验区域是在加热管的肩部之间的 长为60mm的较细的部分.加热管的燃料进口在0mm的位置处,燃料出口在60mm处. 4方法提要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航空涡轮燃料的高温稳定性,使用喷气燃料的条件与在涡轮发动机燃料系统 中的条件类似.把燃料通过计量泵按照固定的体积流速送至加热器管,然后进入一个可以捕集燃料在 试验过程中降级生成的分解产物的精密不锈钢过滤器. 理想状况下,在2.5h的试验过程中仪器会消耗450mL试验燃料.在铝加热管上的沉积物的数量 和位于加热管下游的17μm标准孔径的精密过滤器的堵塞速度,是本试验得到的重要数据. 5意义和用途 试验结果可以表示航空涡轮燃料在燃气涡轮系统工作过程中的性能,且可以用来评估当液体燃 1 ...
正式版 SN/T 4936-2017 航空涡轮燃料冰点的测定 自动激光法.pdf
ICS75.160.01 E31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36—2017 航空涡轮燃料冰点的测定 自动激光法 Determination of the freezing point of aviation turbine fuel- Automatic laser method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3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 D7153一05《航空燃料冰点标准测试验方法(自动激光法)》.本标准与 ASTM D7153一05无技术性差异.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糜骏. 1 SN/T49362017 航空涡轮燃料冰点的测定自动激光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涡轮燃料冰点温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冰点温度范围从-80℃~20℃的航空涡轮燃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30航空燃料冰点测试方法(GB/T2430一2008,ASTM D2386:2006 EQV)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一1998,ISO3170:1998 M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及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3.1 冰点freezing point 在航空燃料中,按规定的试验条件降温至形成固态烃类晶体,然后使燃料升温至晶体消失时的 燃料温度. 3.2 自动激光法automatic laser method 通过自动仪器冷却,使液体航空燃料样品降温直到固体烃类晶体出现,随后升温并记录晶体又 在液相中完全溶解的温度,并以此确定样品的冰点. 3.3符号 Cd:在特定的测试条件下,光学检测器检出第一次晶体出现时的温度. Co:在特定的测试条件下,通过光学透明度检测器检出不透明度出现时的温度. D:在特定的测试条件下,通过光学透明度检测器检出不透明度消失时的温度. 4方法提要 4.1以(10±5)℃/min的速率降温的同时,持续用一个激光光源照射样品并用光学晶体和透明度检 测器持续监控样品,直到固体烃类晶体的第一次出现.一旦晶体被检出,对样品以(3±0.5)℃/min 的速度进行升温,当样品初始的晶体开始消失时,对其升温速度改变为(12±1)℃/min 当晶体检测 器检出最后的固体烃类晶体完全恢复为液相时的温度被记录为该样品的冰点. 1 ...
正式版 SN/T 4935-2017 羽绒羽毛水分检验方法 真空干燥法.pdf
ICS59.060.01 W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35—2017 羽绒羽毛水分检验方法 真空干燥法 Test method for the water of down and feather Vacuum drying method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3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一隆羽绒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毅祥、郭玉风、刘宇欣、金玉龙、张键、钟华勇、何高清、张翔、许申、 洪霞. SN/T4935-2017 羽绒羽毛水分检验方法真空干燥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羽绒羽毛水分检测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品质、规格的羽绒羽毛及其制品填充料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0288羽绒羽毛检验方法 GB/T17685羽绒羽毛 3术语和定义 GB/T1028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抽样批lot 一批出自同一个供货商的相同品种和规格的羽绒羽毛或制成品的填充料. 3.2 实验室样品laboratory sample 从一批货物中抽取的、用于实验室检测的代表性样品. 3.3 试样test sample 从实验室样品中抽取的、满足单个检测项目所需的样品. 3.4 含水率moisture content 样品中水分重量与样品原重的百分比. 3.5 回潮率moisture regain 样品中水分重量与样品干重的百分比. 3.6 恒重constant mass 羽绒羽毛在干燥处理过程中,当每分钟内质量损失小于10mg时,即为恒重. 4原理 将装有测试羽绒样的试样容器放置在真空干燥法测试仪测试室内天平上,利用真空泵将测试腔 1 ...
正式版 SN/T 4934-2017 汽车用纺织品 有机挥发物的测定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ICS59.080.01 W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34—2017 汽车用纺织品有机挥发物的测定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pounds in textiles of vehicles- Thermal desorption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3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孟媛、刘芳、沈波、吴丽娜、周炜. 1 SN/T4934-2017 汽车用纺织品有机挥发物的测定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纺织品中有机挥发物含量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纺织品中有机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原理 样品放入气体采样袋中密封加热一段时间,选择用填充有固相吸附剂的采样管采集一定体积的 空气,将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组分捕集在采样管中.用干燥的惰性气体吹扫采样管后经二级脱附进入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4试剂和材料 4.1甲醇:色谱纯. 4.2有机挥发物标准溶液. 4.2.1有机挥发物基准溶液:1000μg/mL 溶于甲醇或其他合适溶剂; 4.2.2含有每种液体标准物质约100μg/mL的溶液:在1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甲醇溶液,准确 移取4.2.1有机挥发物基准溶液10mL 用甲醇溶液定容到刻度,摇匀; 4.2.3含有每种液体标准物质约10μg/mL的溶液:在1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甲醇溶液,准确 移取4.2.2制得的溶液10mL 用甲醇溶液定容到刻度,摇匀. 4.3采样管:填装200mg的Tenax TA吸附剂,粒径为0.18mm~0.25mm(60目~80目)% 注:可购买商业化的采样管或者自行填装,使用前需经过实验验收评价合格. 4.4标准采样管:在有100mL/min的高纯氮通过采样管的情况下,用注射器分别准确抽取1L~5L 含标准物质10g/mL、100μg/mL、1000μg/mL的溶液,注入活化好的采样管中,5min后取下采样管 密封,配置成依次含标准物质约0.05g、0.1g、0.2g、0.5g、1g的标准采样管,作为标准系列. 4.5气体采样袋:惰性材质,10L 三边封口一边开口,配密封夹和聚四氟乙烯直通阀. 4.6惰性气体:高纯氮气,纯度不低于99.999%. 5仪器和设备 5.1烘箱:能保持(65±1)℃. 5.2采样管活化设备:采样管活化设备应能够阻止空气进人,温度控制精度±5℃,活化温度高于 1 ...
正式版 SN/T 4933-2017 汽车用纺织品醛酮类有机挥发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ICS59.080.01 W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33—2017 汽车用纺织品醛酮类有机挥发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in textiles of Vehicle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3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汽大众汽 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孟媛、王涛、唐怡莹、兰丽丽、周炜、吴丽娜. 1 SN/T4933-2017 汽车用纺织品醛酮类有机挥发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纺织品中醛酮类有机挥发物含量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纺织品中醛酮类有机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原理 样品放入气体采样袋中密封加热一段时间,选择用填充有固相吸附剂的采样管采集一定体积的 空气,将样品中的醛酮类挥发性有机组分捕集在采样管中.用乙腈洗脱后,使用液相色谱仪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 4试剂和材料 4.1乙腈:色谱纯. 4.2醛酮类有机挥发物DNPH基准溶液:15g/mL(换算为醛酮浓度),溶于乙腈(4.1)或其他合适 溶剂. 4.3醛酮类有机挥发物DNPH标准工作溶液:用乙腈(4.1)将醛酮类有机挥发物DNPH基准溶液 (4.2)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标准工作溶液. 注:标准系列工作溶液配置方法举例,准确移取0.1mL、0.2mL、0.5mL、1mL、2mL的醛酮类有机挥发物DNPH 基准溶液(4.2),分别用乙腈(4.1)定容至5mL 标准系列工作溶液浓度为0.3g/mL、0.6g/mL、1.5μg/mL、 3ug/mL、6Hg/mLo 4.4气体采样袋:惰性材质,10L 三边封口一边开口,配密封夹和聚四氟乙烯直通阀. 4.5惰性气体:高纯氮气,纯度不低于99.999%. 4.6DNPH采样管:已填充了涂渍2.4-二硝基苯肼(DNPH)硅胶的采样管. 注:可购买商业化的采样管或者自行填装,使用前应经过实验验收评价合格. 4.7有机相滤膜:0.45um. 5仪器和设备 5.1烘箱:能保持(65±1)℃. 5.2样品采集系统:一般由恒流气体采样器、采样导管、填充柱采样管等组成.恒流气体采样器在 合适流量范围内可调,如50mL/min~500mL/min. 5.3流量计:用于气体采样器的校准和气体流量的测定,如测量范围50mL/min~500mL/min. 1 ...
正式版 SN/T 4932-2017 棉花检验实验室安全卫生防护指南.pdf
ICS59.060.01 W09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32—2017 棉花检验实验室安全卫生防护指南 Guide for safety and health protection of cotton inspection laboratory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3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黄骅港出人境检验 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 共和国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连素梅、陈宝喜、李树荣、董绍伟、沈骅、王铭、郝冬生、李朋、袁志清. 1 SN/T4932-2017 棉花检验实验室安全卫生防护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检验实验室安全卫生防护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陆地棉、长绒棉及棉短绒的实验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C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Z2.1工作场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189.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 GBZ/T192.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SN/T3981.1进出口纺织品质量符合性评价方法纺织原料第1部分:棉花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282号)《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Z2.1和GBZ2.2界定的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总粉尘total dust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系 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粉尘. [GBZ2.1 定义3.6 3.2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 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GBZ2.1 定义3.1.1] 3.3 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 对未制定短时间(15min)接触容许浓度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 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PC-TWA的倍数值. [GBZ2.1 定义3.2] ...
正式版 SN/T 4931-2017 进出口纺织品 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描述规范.pdf
ICS59.080.01 W00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31—2017 进出口纺织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描述规范 Description specification on the risk informa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textile safety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31-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香香、洪颖、秦蕾、吴仰云、张引、张后兵、徐鑫华. 1 SN/T4931-2017 进出口纺织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描述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纺织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本标准还用于对进出口纺织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所需要的风险信息内容的 规范化表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96.1消费品使用说明第1部分:总则 GB/T22760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5296.1、GB/T2276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信息risk information 描述潜在风险或已发生伤害事件的信息. 3.2 使用者user 使用纺织品的个体社会成员. 3.3 使用环境user environment 纺织品使用过程中影响纺织品与使用者相互作用的外部条件. 4纺织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 4.1概述 纺织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是对纺织品在预期使用和可合理预见的误用情况下,因纺织品、使用 者和使用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可能引发人身伤害的各类危害以及纺织品质量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人身伤 害后果的描述. 4.2信息结构 纺织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可分为核心信息和附加信息: ...
正式版 SN/T 4930-2017 进出口纺织品 游离甲醛快速筛查法.pdf
ICS59.080.01 W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30—2017 进出口纺织品 游离甲醛快速筛查法 Rapid screening method of free formaldehyde in textiles for import and export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30-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丽萍、耿响、饶敏、桂家祥、祝建新、要磊. SN/T4930-2017 进出口纺织品游离甲醛快速筛查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纺织品中通过水萃取及部分水解作用的游离甲醛含量的快速筛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除涂层织物或厚度不均匀的纺织品. 本标准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限取决于所使用的甲醛检测试剂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原理 将样品放置于恒温高压溶液中,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主动提取式处理,然后通过甲醛检测试剂盒 对萃取液的甲醛含量进行测试. 4试剂和材料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至少满足GB/T6682三级水的要求. 5仪器和设备 5.1主动扩散萃取仪:能使萃取液以恒温方式、循环速率为5001/h单向通过纺织品的仪器,参见附录A. 5.2甲醛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为市售的合格产品,使用前应将该试剂盒与GB/T2912.1进行比对验收, 评价合格方可使用. 5.3烧杯:150mL. 5.4量筒:100mLo 5.5天平:精度0.01g. 5.6钢尺:分度值为厘米(cm)和毫米(mm). 6测定步骤 6.1样品选取 从样品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验样品(不进行调湿),将样品剪成边长为(5±0.1)c的正方形,以 便放置在主动扩散萃取仪(5.1)的样品台上.对剪取的边长为(5±0.1)的正方形样品进行称重,重量 记为m 若m≤0.3g 则取5块(5±0.1)cm的正方形样品重叠作为1个测试样;若0.5g≥m>0.3g 1 ...
正式版 SN/T 4929-2017 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性分析 炭改性纤维.pdf
ICS59.060.01 W51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29—2017 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性分析 炭改性纤维 Textiles for Import and Export-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Charcoal Fiber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29-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及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 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褚乃清、钟声扬、张晓利、唐莉纯、李燕华、刘彩明. 1 SN/T4929-2017 进出口纺织品纤维定性分析 炭改性纤维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炭改性聚酯纤维、炭改性粘胶纤维成分鉴别、色泽检验以及显微镜法、溶解法和 褪色法的定性鉴别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黑炭改性聚酯纤维与普通聚酯纤维和黑炭改性粘胶纤维与普通粘胶纤维的鉴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FZ/T01057.1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说明 FZ/T01057.2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2部分:燃烧法 FZ/T01057.3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3部分:显微镜法 FZ/T01057.4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4部分:溶解法 FZ/T01057.6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6部分:熔点法 3定义和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炭改性聚酯纤维charcoal polyester 将粒径小于1μm炭粉均匀混入聚酯纺丝熔体中,经聚酯纺丝工艺加工制成的纤维. 3.2 炭改性粘胶纤维charcoal viscose 将粒径小于1m炭粉均匀混入粘胶纺丝原液中,经粘胶纺丝工艺加工制成的纤维. 4原理 在鉴别为聚酯纤维或粘胶纤维的的基础上,依次进行色泽检验以及显微镜法、溶解法、脱色法 试验,将试验结果按附录A或附录B的规定对炭改性聚酯纤维或炭改性粘胶纤维进行鉴别. ...
正式版 SN/T 4928-2017 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性分析 全芳香聚酯纤维.pdf
ICS59.060.01 W51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28—2017 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性分析 全芳香聚酯纤维 Textiles for import and export-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wholly aromatic polyester fiber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28-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及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彩明、钟声扬、唐莉纯、王成云、李燕华、谢堂堂、褚乃清、林君峰、 施钦元. SN/T4928-2017 进出口纺织品纤维定性分析 全芳香聚酯纤维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芳香聚酯纤维定性鉴别的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熔点法和红外光谱法共5种 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含全芳香聚酯纤维的纺织品纤维定性鉴别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40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FZ/T01057.1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说明 FZ/T01057.2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2部分:燃烧法 FZ/T01057.3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3部分:显微镜法 FZ/T01057.4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4部分:溶解法 FZ/T01057.5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5部分:熔点法 FZ/T01057.8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8部分:红外光谱法 SN/T1524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鉴别方法 SN/T1901进出口纺织品纤维鉴别方法聚酯类纤维(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芳香聚酯纤维wholly aromatic polyester fiber 由对羟基苯甲酸(HBA)与6-羟基-2-萘甲酸(HNA)共聚制得的液晶聚合物,通过熔融抽丝成 纤之后,采用热处理工艺,按照固相聚合,以提高其各项性能的方法制得的纤维. 4原理 根据全芳香聚酯纤维与其他纤维不同的化学和物理等性能,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到相应的 化学和物理性能试验结果,并将这些结果对照规范性附录以及引用标准资料,从而实现对全芳香族聚 1 ...
正式版 SN/T 4912-2017 进出口商品风险信息监测技术规范.pdf
ICS03.120.10 A02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12—2017 进出口商品风险信息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isk information monitoring of import and export modities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1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爽、孙鑫、蒲锋、唐怡莹、魏红兵、马德起、毕璐琪、刘桠楠. SN/T4912-2017 进出口商品风险信息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的基本流程及监测计划制定、信息获取、信息 处理、信息存储等信息监测环节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工作,但不适用于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和动植 物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4836一2017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管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量安全风险quality and safety risk 进出口商品对人身财产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环境保护、卫生以及对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 合法权益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 3.2 风险信息监测risk information monitoring 为掌握质量安全风险状况和识别潜在的风险,定向、持续观察和获取特定时段、特定区域或特 定对象的质量安全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处理、存储的过程. 4监测的基本流程 进出口商品风险信息监测的基本流程包括监测计划制定、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等, 进出口商品风险信息监测流程图见附录A. 5监测计划制定 5.1确定监测实施主体 5.1.1监测的实施主体,即监测部门应具备实施该项风险监测的能力和条件,并获得在一定范围内 对特定区域或特定对象实施风险监测的授权. 5.1.2监测部门在实施风险监测前应制定详细的风险监测计划,风险监测计划应至少每年度制定一 次.监测计划的基本要素应包括确定重点监测对象、选择监测渠道、选取信息获取途径和方法等. ...
正式版 SN/T 4904.4-2017 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调查规程 第4部分:调查结果处置.pdf
ICS03.120.10 A02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04.4-2017 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 调查规程第4部分:调查结果处置 Investgation rules for abroad notification cases of export non-foodstuff consumersPart4:Dealing with results of investion 2017-12-08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904.4-2017 前言 SN/T4904《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调查规程》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调查程序; ——第3部分:产品风险评定; —第4部分:调查结果处置. 本部分为SN/T4904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 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炘、孟慧、王晓琼、喜飞、姜世明、陈文钊、王磊磊、施杭杰、鲍银俏、 沈玉香. SN/T4904.4-2017 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 调查规程第4部分:调查结果处置 1范围 SN/T4904的本部分规定了对我国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被输入国家(地区)主管部门因质量、安 全、卫生、健康、环保、欺诈等原因发布通报,被召回或预警后开展调查工作的汇总分析及调查结果 处置. 本部分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对我国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 外通报案例开展调查工作的后期处置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4904.1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调查规程第1部分:通用要求 SN/T4904.3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调查规程第3部分:产品风险评定 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1号) 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1年第1号) 3术语和定义 SN/T4904.1和SN/T4904.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调查结果处置依据 依据为《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规定》. 根据调查结果和产品风险等级,通过监管措施调整、风险预警、风险控制、风险报告等方式, 科学合理地确定调查处置措施. 5调查结果处置 5.1通报异议调查 经调查,对通报信息存在异议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协助企业充分收集相关证明材料,得出调查 结论,帮助企业维护权益.必要时,应将相关调查信息报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将调查信息给发布通报的国家或地区. 5.2通报产品处置 5.2.1经调查确认通报出口产品存在缺陷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向企业了解同类产品生产、库存、国 内销售等情况,对仍在生产、销售或库存产品,应要求企业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缺陷或降低安全风险. 1 ...
正式版 SN/T 4877.12-2018 基因条形码筛查方法 第12部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pdf
ICS65.020 B16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877.12—2018 基因条形码筛查方法 第12部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DNA barcoding screening method- Part 12: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2018-03-12发布 2018-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4877.12-2018 前言 SN/T4877《基因条形码筛查方法》共分为12部分: ——第1部分:检疫性棒形杆菌; —第2部分:检疫性黄单胞菌; —第3部分:检疫性植原体; —第4部分:检疫性茎点霉; —第5部分:检疫性拟茎点霉; ——第6部分:检疫性嗜酸菌; —第7部分:检疫性轮枝菌; 第8部分:检疫性炭疽菌; —第9部分:检疫性腥黑粉菌; ——第10部分:检疫性疫霉; —第11部分:检疫性异株苋亚属; ——第12部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本部分为SN/T4877的第1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青岛市农业科 学研究院、北京农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永江、邱艳红、辛言言、李为民、马荣群、李永强. SN/T4877.12-2018 基因条形码筛查方法第12部分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基因条形码筛查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瓜类种子植物中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筛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2344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3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基本信息 学名: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缩写:CGMMV 分类地位: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成员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CGMMV)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 害生物,该病毒的具体信息参见SN/T2344及附录A. 4原理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基因组特性是制定本筛查方法的主要依据.根据基因条形码引物对扩增效 率、测序成功率、物种分辨率的要求,设计黄瓜绿斑驳病毒的基因条形码筛选引物,建立该病毒的基 因条形码筛查方法. 5仪器设备、用具及试剂 5.1仪器设备 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台式冷冻离心机、微量分光光度仪、PCR仪、电泳设备、凝胶成像 系统等. 5.2主要用具 可调移液器(2.5uL、10uL、20uL、100uL、1000uL)、离心管、PCR管及研钵等. 5.3主要试剂 除有特殊说明外,实验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生化试剂. 基因条形码检测试剂见附录B. ...
正式版 SN/T 4445.3-2018 进口医疗器械检验技术要求 第3部分:麻醉设备.pdf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445.3—2018 进口医疗器械检验技术要求 第3部分麻醉设备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inspection of imported medical devices Part3:Anaesthetic equipment 2018-03-12发布 2018-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SN/T4445.32018 前言 SN/T4445《生物柴油分析方法进口医疗器械检验技术要求》共分为3部分 一一第1部分:医用电气设备; 一一第2部分:病员监护仪; 一一第3部分:麻醉设备. 本部分为SN/T4445系列标准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起草人:王骁、潘晓毅、方斌、潘洁、周俊、吴俊. I SN/T4445.3—2018 进口医疗器械检验技术要求第3部分麻醉设备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进口麻醉设备的检验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进口麻醉设备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9706.29-2006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麻醉系统的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YY0461-2003麻醉机和呼吸机用呼吸管路 YY0635.1-2008吸入式麻醉设备第1部分:成人麻醉呼吸系统 YY0635.2-2009吸入式麻醉设备第2部分:麻醉气体净化系统传递和收集系统 YY0635.3-2009吸入式麻醉设备第3部分:麻醉气体输送气体 YY0635.4-2009吸入式麻醉设备第4部分:麻醉呼吸机 YYT1040.1-2015麻醉和呼吸设备圆锥接头第1部分:锥头与锥套 3术语和定义 上述规范性引用文件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麻醉设备anaesthetic equi pment 向呼吸系统分配并输送各类医用和麻醉气体及蒸气的设备. 3.2麻醉工作站anaesthetic workstation 麻醉气体输送系统以其相配的监护、报警和保护装置. 4技术要求 4.1总要求 进口麻醉设备应符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安全、卫生健康强制性要求.技术性能及其 他项目,合同有要求的还应符合合同要求. 4.2标记及颜色 4.2.1外部标记 ...
正式版 SN/T 2466.3-2017 进出口商品装卸鉴定规程 第3部分:船运货物装卸鉴定.pdf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2466.3—2017 进出口商品装卸鉴定规程 第3部分:船运货物装卸鉴定 Rules for loading and discharging survey for import and export modities- Part 3:Marine cargo loading /discharging survey 2017-12-08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2466.3-2017 前言 SNT2466《进出口商品装卸鉴定规程》共分为3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集装箱货物的装卸鉴定; ——第3部分:船运货物装卸鉴定. 本部分为SN/T2466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佩铭、林永谊、沈红伟. SN/T2466.3-2017 进出口商品装卸鉴定规程 第3部分:船运货物装卸鉴定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船运进出口货物装卸鉴定的要求、程序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船运进出口货物的装卸鉴定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2466.1一2011进出口商品装卸鉴定规程通则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 3术语和定义 SN/T2466.1一201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条件要求 4.1工作条件 4.1.1申请人应在船舶开舱装卸作业前提出申请. 4.1.2装卸载前,需符合装卸载的基本要求. 4.1.3同舱货物应无互抵性或隔离措施应适宜,并符合忌混装货物的装载要求. 4.1.4危险货物应按《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的规定办理. 4.1.5监视拟装卸载货物所采用的装卸载方法、使用的装卸载工具应足以保护拟装卸载货物的包装完 好与数量相符. 4.2安全要求 4.2.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船舶及码头等有关规定. 4.2.2装卸鉴定货物如系有毒有害货物,应在装卸前按照有关规定准备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4.2.3遭遇恶劣天气,如大风、大雨、大雪、雷电等,应中止船运货物装卸鉴定工作. 4.2.4在船运货物装/卸载鉴定工作过程中,如发现货物不符合安全、卫生、环保和健康的要求,则 应要求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保护现场、分卸、隔离等措施),并由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1 ...
正式版 SN/T 2388.4-2017 进口商品残损鉴定规程 第4部分:空运货物残损鉴定.pdf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2388.4—2017 进口商品残损鉴定规程 第4部分:空运货物残损鉴定 Rules for damage survey of import modities- Part 4:Damage survey on air freight 2017-12-08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SN/T2388.4-2017 前言 SN/T2388《进口商品残损鉴定规程》共分为4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名词术语: —第3部分:海损鉴定; —第4部分:空运货物残损鉴定. 本部分为SN/T2388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佩铭、沈红伟、林永谊. SN/T2388.4-2017 进口商品残损鉴定规程 第4部分:空运货物残损鉴定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空运进口商品残损鉴定方法、程序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空运进口普通货物(含快件货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2388.1一2009进口商品残损检验鉴定规程第1部分:通则 SN/T2388.2一2009进口商品残损检验鉴定规程第2部分: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SN/T2388.1一2009和SN/T2388.2一200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 4.1工作条件 4.1.1在空运货栈、海关监管仓库或运抵查验场站前/时发现的残损商品. 4.1.2残损商品虽被卸离现场,但报检人能提供进行残损鉴定的合法的确凿证据. 4.1.3残损商品应分卸分放、妥善保管,及时合理施救以防止残损扩大或残损原因混淆. 4.2技术条件 4.2.1应对残损商品进行正常品质、性能检验以外的检查测试(包括对残损商品和同批无残损商品进 行专项比对试验)才能确定致损原因或估损贬值的,应增加相应的检查测试项目. 4.2.2应由检验检疫机构实施空运商品残损鉴定的,申请人应当在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残 损鉴定申请手续. 4.3安全条件 4.3.1进入海关监管仓库或集中查验场站,应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4.3.2必要时,使用防爆手电筒或防爆手灯等安全防护用品,且身着防静电服及防滑防静电鞋,并戴 好防毒面具. 4.3.3遭遇大雨、雷电等恶劣天气时,应暂停鉴定工作. ...
正式版 SN/T 2128-2020 进出口纺织品 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测定.pdf
ICS59.080.01 W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2128—2020 代替SN/T2128一2008 进出口纺织品逆反射面料逆反射 性能测定 Import and export textile-Retroreflective performance testing for retroreflective fabric 2020-08-27发布 2021-03-01实施 中,出有限公司 HG966660003540 地漂比..cos 开涂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212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N/T2128一2008《进出口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本标准与 SN/T2128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由“进出口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要求”更改为“进出口纺织品逆 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测定”; 采用标准由EN471:2003更改为ISO20471:2013; 一逆反射性能评定方面,增加7.1方向敏感性的判定内容,在内容编辑上将逆反射面料的评 定、方向敏感性逆反射面料的评定调整为7.2和7.3,取消了2008版中2级和1级逆反射面料的不同 要求,只规定最小逆反射系数要求; —将2008版中6试样、7调湿调整为本标准中试验方法中的6.1试样、6.2.1调湿和试验环境, 并在试样的内容中增加各项物理项目试样各一块的数量说明; —引用标准GB6529更改为GB/T6529 FZ/T20020更改为GB/T21196.2一2007.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20471:2013(E)《高可视性警示服试验方法和要求》(英文版)的第6 章逆反射面料的光学及物性要求、第7章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ISO20471:2013(E)主要技术性差异为: 一本标准未引用CE54.2逆反射定义和测量,而是参照CE54.2 将逆反射定义和测量的技术内 容体现在本标准3术语和定义、6.2逆反射系数测量试验. -一本标准采用GB/T125862003代替ISO7854一1995. —本标准采用GB/T18426代替ISO4675一1990. —本标准采用GB/T21196.2一2007代替ISO12947一2:1998.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海关.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雪晖、闵宝乾、林艳、林春能、柯家骥、李军法、连培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2128—2008. I SN/T2128-2020 进出口纺织品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测定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试验方法、逆反射性能 的评定、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逆反射面料逆反射性能的测定,不适用于同时具有逆反射性能和荧光面料特征的 双效面料的逆反射性能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78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8629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eqv ISO6330.2000) GB/T12586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屈挠破坏性的测定(idt ISO7854一1995) GB/T18426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弯曲试验(idt ISO4675一...
无水印、正式版 GB/Z 43202.2-2023 机器人 GB/T 36530的应用 第2部分:应用指南.pdf
ICS25.040.30 CCS J 2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43202.22023/ISO/TR23482-2:2019 机器人GB/T36530的应用 第2部分:应用指南 Robotics-Application of GB/T 36530- Part 2:Application guidelines (ISO/TR 23482-2:2019 Robotics-Application of ISO 13482- Part 2:Application guidelines IDT) 2023-09-07发布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3202.2-2023/ISO/TR23482-2:2019 目 次 前言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ISO13482的范围以及与其他标准的差别或重叠的指南 2 4.1概述 2 4.2服务机器人定义的指南 2 4.3个人助理机器人定义的指南 3 4.4个人助理机器人与其他机器人之间差别的指南4 5ISO13482中的概念 5.1概述 4 5.2无防护装置时的交互5 5.3预定的身体接触 5 5.4自主功能 5 6方法论 5 6.1ISO13482在其他安全标准中的风险减小方法5 6.2工作示例采用的方法 7 6.3工作示例应用于其他机器人 9 7工作示例 9 7.1原则说明 7.2示例1移动仆从机器人(高风险) 9 7.3示例2移动仆从机器人(低风险) 17 7.4示例3约束型身体辅助机器人 23 7.5示例4载人机器人29 7.6示例5非约束型身体辅助机器人36 参考文献 42 GB/T43202.2-2023/ISO/TR23482-2:201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Z43202《机器人GB/T36530的应用》的第2部分.GB/Z43202已经发布了以下 部分: ——第2部分:应用指南.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TR23482-2:2019《机器人ISO13482的应用第2部分:应用指南》.文 件类型由IO的技术报告调整为我国的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本文件做了以下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a)标准名称中,用GB/T36530代替“ISO13482” 以便与现有标准化文件协调; b)表和正文中的“#”用中文“序号”表示;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限公司、北京联合大学、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 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邀博(江苏)机器人有限公司、苏州康多机器人有限公司、立宏安全 设备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纳恩博(北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