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824-2006 胶印热固着轮转油墨.pdf
ICS87.080 分类号:A17 备案号:18960-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24-2006 胶印热固着轮转油墨 Heat set web offset ink 2006-09-14发布 200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T2824-2006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华油墨化学有限公司、国家印刷装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油墨泗联化 工有限公司、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荣海、苏传健、陈役、罗大林. 本标准首次发布. QB/T2824一2006 胶印热固着轮转油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印热固着轮转油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于各种热固着轮转胶印机印刷书刊以及其他卷筒纸上印刷的胶印热固着轮转油墨.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3186涂料产品取样方法 GB6675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 GBT14624.2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8723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结料黏性 QBT2624胶版单张纸油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 3要求 3.1本产品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 表1技术指标 指标 颜色类别 颜色 细度/um 黏性 着色力/(%) 固着速度/min 热固性能/s 黄 红 ≥4级 ≤12.5 4.0~8.0 95~105 ≤30 ≤5 蓝 黑 表2可迁移元素的最大限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铅(Pb) 汞(Hg) 砷(As) 铬(Cr) 镉(Cd) 锑(Sb) 钡(Ba) 硒(Se) 90 60 25 60 75 60 1000 500 3.2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误差,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中附表3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颜色检验 4.1.1检验原理 1 ...
QB/T 2816-2006 工业用缝纫机 单(双)针下送料立柱式平缝机机头.pdf
ICS61.080 分类号:Y17 备案号:18952-2006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16-2006 工业用缝纫机 单(双)针下送料立柱式平缝机机头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Single(twin)needle bottom feed post bed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 head 2006-09-14发布 200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QB/T2816-2006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标准缝纫机菀坪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一明、朱伟青、王晶源、张维青. 本标准首次发布. QB/T2816-2006 工业用缝纫机 单(双)针下送料立柱式平缝机机头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双)针下送料立柱式平缝机机头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缝制皮鞋、运动鞋鞋帮、皮包、手套等制品的单(双)针下送料立柱式平缝机机头(以 下简称“机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一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515一1984线迹的分类和术语 GB/T5325一1997精梳涤棉混纺本色布 GB/T6836一1997涤纶缝纫线 GB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6469一1996缝纫机包装 QB/T1177一1991工业缝纫机噪声级的测试方法 QB/T1178一2006工业缝纫机振动的测试方法 QB/T1572一1992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 QB/T2045一1994工业用缝纫机线缝皱缩和缝料层潜移的测试方法 QB/T2251一1996缝纫机型号编制规则 QB/T2252一1996缝纫机机头启动转矩测试方法 QB/T2256一1996工业用缝纫机GC型高速平缝缝纫机机头 QB/T2505一2000缝纫机零件发黑技术条件 QB/T2528一2001缝纫机涂装技术条件 QB/T2627一2004工业用缝纫机连续缝纫的试验方法 QB/T2628一2004工业用缝纫机层缝缝纫的试验方法 3分类 3.1型式 本机头为立柱式机体,采用滑杆挑线、立式旋梭勾线、下送料,形成GB/T4515一1984规定的301 型线迹. 1 ...
QB/T 2815-2006 工业用缝纫机 高速曲折缝缝纫机机头.pdf
ICS61.080 分类号:Y17 备案号:18951-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15-2006 工业用缝纫机 高速曲折缝缝纫机机头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Head of high speed zigzag sewing machine 2006-09-14发布 200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T2815-2006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宝石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杰克缝纫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菊琴、郑伟东、侯英国、张春木、邱卫明、陆坚勇. 本标准首次发布. I QB/T2815-2006 工业用缝纫机高速曲折缝缝纫机机头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曲折缝缝纫机机头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缝制薄料、中厚料制品,自动加油的高速曲折缝缝纫机机头(以下简称“机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一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515一1984线迹的分类和术语 GB/T6835一1997棉缝纫线 GB9969.1一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6469一1996缝纫机包装 QB1175一2004家用缝纫机曲形线缝锁式线迹机头 QB/T1177一1991工业缝纫机噪声级的测试方法 QB/T1178一2006工业缝纫机振动的测试方法 QB/T1572一1992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 QB/T2045一1994工业用缝纫机线缝皱缩和缝料层潜移的测试方法 QB/T2252一1996缝纫机机头启动转矩测试方法 QB/T2256一1996工业用缝纫机GC型高速平缝缝纫机机头 QB/T2505一2000缝纫机零件发黑技术条件 QB/T2528一2001缝纫机涂装技术条件 QB/T2627一2004工业用缝纫机连续缝纫的试验方法 QB/T2628一2004工业用缝纫机层缝缝纫的试验方法 3分类 3.1型式 本机头系平板式机体,采用旋转式挑线机构挑线、针杆摆动机构刺布、旋梭勾线、下送料,形成 GB/T4515一1984规定的301、304、308、321和322型线迹. 3.2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见表1. 1 ...
QB/T 2814-2006 液晶式石英钟.pdf
ICS39.040.20 分类号:Y11 备案号:18950-2006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14-2006 、 液晶式石英钟 Liquid crystal quartz clocks 2006-09-14发布 200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T2814-2006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石狮市昇邦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文雪、林坚、潘翔. 本标准首次发布. QB/T2814-2006 液晶式石英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晶式石英钟(简称“液晶钟”)的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工作电压为DC3.0V 具有时、分、秒等基本功能和附加功能的液晶钟,其他工 作电压的液晶钟可参照使用有关“工作电压”外的其他条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028计时仪器的检验位置标记 3要求 3.1工作温度 液晶钟在0℃~50℃的温度范围内不应停走,液晶显示正常. 3.2工作电压 液晶钟在DC2.5V~DC3.4V的电压范围内不应停走,液晶显示正常. 3.3使用可靠性 3.3.1液晶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应停走,显示清晰、准确,不应有缺划、断划,零、部组件不应自 行脱落. 3.3.2液晶钟各按钮及功能键操作应灵活可靠,功能转换正常. 3.3.3液晶钟在预运走和进行平均瞬时日差、平均温度系数试验时累计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 3.4平均瞬时日差m 液晶钟连续运走3d 3d瞬时日差的平均值m应符合表1规定. 3.5平均温度系数G2、C 液晶钟工作温度由23℃变化到8℃时,平均每度引起的瞬时日差变化量为温度系数C 温度由23 ℃变化到38℃时,平均每度引起的瞬时日差变化量为温度系数C2.C、C2均应符合表1规定. 3.6电压系数c 液晶钟供电电压由DC3.0V降为DC2.7V时,电压每变化1V引起瞬时日差的变化量为电压系数Cv Cv应符合表1规定. 3.7工作电流/ 液晶钟走时工作电流1应符合表1规定. :3.8耐湿热 液晶钟经受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85%~95%的耐湿热性能试验24h 试验期间不应停走,液晶 1 ...
QB/T 2813.2-2006 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 第2部分:用胶粘或密封圈装到表壳上的配合.pdf
ICS39.040.10 分类号:Y11 备案号:18949-2006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13.2-2006 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 第2部分: 用胶粘或密封圈装到表壳上的配合 Mineral and sapphire watch-glasses Part2:Assembly to the case by adhesive or using a gasket (ISO14368-2:2003 IDT) 2006-09-14发布 200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T2813.2-2006 前 言 《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标准分为2个部分: —QB/T2813.1一2006《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 —QBT2813.2一2006《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第2部分:用胶粘或密封圈装到表壳上的配合》 本部分是《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标准的第2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4368-2:2003《无机和蓝 宝石手表玻璃第2部分:用胶粘或密封圈装到表壳上的配合》(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修改: 一“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一删除ISO14368-2:2003的前言. —对于ISO14368-2:2003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部分用引用我国 的这些国家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其余未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国际标准,在本部分中均被直接 引用(见本部分第2章).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杰、严明、金英淑、周杰、张鸣、肖希. 本部分首次发布. QB/T2813.2-2006 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 第2部分:用胶粘或密封圈装到表壳上的配合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用胶粘或密封圈装配到表壳上的圆形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接触面的尺寸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一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ISO286-1ISO极限与配合制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ISO286-2ISO极限与配合制第2部分:孔和轴的标准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表 QB/T2813.1一2006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ISO286-1和ISO286-2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2符号 表1中给出了图1、图2和图3中所用符号和术语. 表1符号和术语 符号 术语 符号 术语 c 密封圈宽度压缩百分比(%) h2 玻璃下倒角高度 d 玻璃直径 hy 玻璃上倒角高度 di 开面直径 ha 胶粘装配玻璃判定高度 d2 表壳体玻璃位直径 hs 表壳体玻璃位高度 d3 密封圈外径(未压缩) hs 密封圈内倒角高度 da 密封圈内径(未压缩) hy 压缩的密封圈高度 el 密封圈厚度 hg 未压缩的密封圈高度 e2 压缩的密封圈厚度 t 玻璃总厚度 e3 胶粘空间 B 玻璃下倒角角度 hy 玻璃圆柱面高度 密封圈内倒角角度 1 ...
QB/T 2813.1-2006 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 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pdf
ICS39.040.10 分类号:Y11 备案号:18948-2006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13.1-2006 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 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 Mineral and sapphire watch-glasses Part1: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ISO14368-1:2000 IDT) 2006-09-14发布 200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T2813.1-2006 前 言 《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标准分为2个部分: 一QBT2813.1一2006《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 一一QBT2813.2一2006《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第2部分:用胶粘或密封圈装到表壳上的配合》 本部分是《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标准的第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4368-1:2000《无机和 蓝宝石手表玻璃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修改: 一“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ISO14368-1:2000的前言. ——对于ISO14368-1:2000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中未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国际标准,在本部分 中均被直接引用(见本部分第2章).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杰、严明、金英淑、周杰、张鸣、陈许生. 本部分首次发布. QB/T2813.1-2006 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 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的尺寸和公差.它适用于圆形平面手表玻璃,代表性直径为 8mm~35mm.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ISO286-1ISO极限与配合制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ISO286-2ISO极限与配合制第2部分:孔和轴的标准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表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ISO286-1和ISO286-2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2符号 表1中给出了图1所用的符号和术语. 表1符号和术语 符号 术语 符号 术语 d 玻璃直径 ha 胶粘装配玻璃判定高度 h 玻璃圆柱面高度 玻璃总厚度 h2 玻璃下倒角高度 B 玻璃下倒角角度 h3 玻璃上倒角高度 d B 图1符号明细 ...
QB/T 2812-2006 纸张定量、水分的在线测定(近红外法).pdf
ICS85.060 分类号:Y30 备案号:18947-2006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12-2006 纸张定量、水分的在线测定 (近红外法) Paper-online determination of weight and moisture (The near infrared method) 2006-09-14发布 200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QB/T2812-2006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力源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光电子专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艳碧、李卫国、罗思明. 本标准首次发布. QB/T2812-2006 纸张定量、水分的在线测定(近红外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张定量、水分在线测定(近红外法)的原理、仪器、测量环境条件、试验步骤、试 验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定量10g/m2~500g/m2、水分不大于20%的纸张定量、水分在线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GBT450一2002,egv ISO186:1994)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测定(GB/T451.2一2002,eqv ISO536:1995) GB/T462纸和纸板水分测定(GB/T462一2003,egv ISO287:1985 M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近红外法the near infrared method 用近红外光源作为发射源(应用波长范围1.5um~2.5um) 穿过纸张并与纸张组分作用后,近红外 光能量因被吸收而衰减,通过探测衰减后的近红外能量值,计算出纸张的定量和水分. 3.2 在线online 处于生产线上连续传送的物质的状态. 3.3 在线校准online calibration 以相应被测物的标准样品为参考基准,对仪器系统偏差进行在线修正. 3.4 标准样品the standard sample 按照规定大小取得一份纸或纸板,其水分值和定量值被确定为校准参考基准,用于对同种纸进行在 线校准. 4原理 通过滤光片将发射光谱依序分为不同波长的近红外单色光,该单色光依序照射到动态传送的纸张 上,利用纸张各组分在近红外波段具有不同的吸收特性,对收集到的带有不同吸收信息的近红外光电信 号进行运算处理,分别得出定量和水分两个测量值. 5仪器 5.1近红外纸张定量水分测量仪 5.1.1技术条件 1 ...
QB/T 2808-2006 口罩纸.pdf
ICS85.060 分类号:Y32 备案号:18943-2006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08-2006 口罩纸 Respirator paper 2006-09-14发布 200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T2808-2006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凯恩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荣、李大方、邵卫勇. 本标准首次制定. QB/T2808-2006 口罩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口罩纸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纸口罩用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GB/T450一2002,eqv ISO186:1994)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GB/T451.2一2002,egv ISO536:1995) GB/T451.3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GB/T451.3一2002,idt ISO534:1988) GB/T453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恒速加荷法)(GB/T453一2002,idt ISO1924-1:1992) GB/T462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GB/T462一2003,ISO287:1985 MOD) GB/T465.2纸和纸板按规定时间浸水后抗张强度的测定法(GB/T465.2一1989,neq ISO 3689:1983) GB/T1541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GB/T450一1989,neg TAPPI T437om-85)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 ISO2859-1:1999 IDT) GB/T7974纸、纸板和纸浆亮度(白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GB/T7974一2002,neg ISO 2470:1999) GB/T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T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与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GB/T10739一2002,eqv ISO 187:1990) GB/T12914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GB/T12914一1991,idt ISO 1924-2:1985) GB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3分类 3.1口罩纸为卷盘纸. 3.2卷盘纸直径为450mm~500mm. 3.3卷盘芯内径为(75士1)mm. 3.4卷盘纸宽度为180mm或按合同要求,尺寸偏差为±1mm. 4要求 4.1口罩纸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或按订货合同规定. 4.2纸张的纤维组织应均匀,纸面平整,无皱纹,无明显黑点、破洞、裂口及较大纤维束等影响使用 的纸病. 1 ...
QB/T 2805-2006 纸和纸板表面吸收速度的测定.pdf
ICS85.060 Y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原/T461.2-2002 转景为GB个2505-20 驰行 纸和纸板表面吸收度的测定 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the rate of surface absorbing 2002-09-06发布 2003-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究院 GB/T461.2-2002 6.4从滴定管中滴一滴溶液到试样上,同时开动秒表.待液滴被完全吸收,即迎光观察液滴光泽完全消 失时停表,读取时间,应读准至1s. 6.5根据产品标准的要求,分别测定正反面或其中一面的纵、横向表面吸收速度,每一面纵、横向应至 少各测定3张试样. 7结果表示 试验结果应以正反面各自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表示,以秒(s)为单位.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项目: a)本标准号; b)试验用试剂名称、浓度,必要时应报告温度; c)分别报告试样正反面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精确到秒; d)试验结果变异系数; e)试验时框架与水平面的角度; f)偏离本标准的任何操作. 2 ...
QB/T 2802-2006 皮革成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保管.pdf
UDC675.06.004.3/.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原代号4694一84 转号为GBG 2802-2 皮革成品的包装、标志、 运输和保管 Packing marking trans port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leather 1984-10-06发布 1985-05-01实施 国家标准局批准 江合标准计量情报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675.06 皮革成品的包装、标志、 .004.3/.4 运输和保管 GB4694-84 Packing m arking trans port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leather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皮革成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保管. 1包装 各种皮革成品均应按鞣制方法、种类和等级的不同,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包装. 1.1底革和工业用重革 应将粒面向外,包装成平捆或卷筒,用结实的绳索或塑料带捆牢,每捆(卷)的重量不得超过 50kg. 1.2鞋面革、服装用革和装具用革 应按幅面大小,粒面向外,每5张或10张包装成平捆或加卷心卷成筒,用塑料带捆牢. 1.3彩色革、油鞣革、白色革和皮辊、皮圈革 在包装时应先将戳印部位保护好,不得沾污革面;漆革应肉面与粒面相叠.将5张或10张包装成 平捆或加卷心卷成筒;浅色和艳色的小捆必须用包装纸包装,并用塑料带捆牢. 1.4绒面革 应将绒面和绒面相对,将5张或10张包装成小捆或加卷心卷成筒,用塑料带捆牢. 1.5手缝球革 应从背脊线粒面向内对叠,将5张或10张包装成小捆或卷筒,用结实的绳索或塑料带捆牢. 注:①运往外地的成品革,除按上述规定包装外,还应用结实的麻袋、席包、塑料箱或纸箱包装,用结实的绳索 捆牢. ②彩色革和绒面革应用纸箱包装,所用包装箱的式样、规格尺寸和要求,可根据订货合同的规定. 2标志 2.1皮革成品都应用牢固不易褪色的印色,在每张革的里面右下方应印有以下标志: a.产品名称; b.制造厂名称; c.商标或商标名称; d.生产日期; e.等级; f.检验员代号; g.面积或重量. 2.2凡成件的产品,在包装内应附产品合格证,在外包装皮上应用不褪色的颜料刷写以下标志: a.产品名称(鞋面革、服装革应注明颜色); b..等级; c.数量; 国家标准局1984-1006发布 1985-05-01实施 GB4694-84 d.面积或净重; e.出厂年、月、日; f.制造厂名称; g.商标; .h.标准号. 2.3在外包装皮上,用大字标明“请勿用钩”“防止受潮”等字样. 3保管 3.1皮革成品必须存放在库房内妥善保管,以防风、雨、雪、日光照射和地下湿气的影响,严禁露 天堆放. 3.2库房内应保持通风干燥:空气的相对湿度在50~80%范围内;温度夏季不得高于25℃,冬季应 在5~15℃范围内. .3.3库房内不得存放污染物品及化学材料,并应注意打扫,保持整洁. 3.4皮革成品存放应离地面0.3m以上,离天花板1m以上.堆与堆之间和堆与墙之间均应有 0.5m以上的距离,堆与暖气设备之间应有1m以上距离. 3.5底革或其他重革可平放于木板上,或成捆堆放,皮堆高度不应超过1.8m;背革的堆高不应超 过1.5m. 3.6轻革应按颜色不同分别平放或成捆存放;存放一个月以上者应平铺放置,堆高不应超过1m. 3.7球革应将粒面对粒面平铺放置,堆高不应超过1m. 3.8皮革成品堆上面须用遮盖物盖好,以防止灰尘及强光线照射. 、3.9在库房内存放一个月以上的皮革成品,必须倒堆,每月至少1~2次,并检查成品的质量...
QB/T 2789-2006 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色泽三刺激值和色差△E的测定.pdf
ICS:71.100.70 分类号:Y42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789-2006 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 色泽三刺激值和色差△E的测定 General methods on determination of cosmetics -Determination of colour tristimulus values and colour difference△E 2006-07-27发布 2006-10-1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T2789-2006 前言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年第146号公告,原国家标准GBT 13531.2一1992《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色泽三刺激值和色差△E*的测定》转化为行业标准,内容不变.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负贵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敏、黄捷、姜慧敏. 1 QB/T2789-2006 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 色泽三刺激值和色差△E的测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妆品色泽三刺激值和△E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不添加珠光剂的化妆品的反射色和透明类化妆品透射色的颜色测定以及试样和参照 样间的色差测定. 2原理 该方法是对被测样品直接进行透射色或反射色测定,得到三刺激值,并将被测样品的明度()、 色度(a、b)与标样(标准参数)进行比较,得出色差(△E)值. 3仪器和用具 a.TC-PIG全自动测色色差计; b.HY-3型恒压粉体压样器: c.标准白板: d.工作白板: e.黑筒: f.热敏打印纸; g.保护盒; h.液容器(8mm); i.样品盒; j.固定架: k.工作台. 4试样的制备 4.1反射色 4.1.1膏霜 将样品刮入样品盒内,振荡结实,用边缘光滑的刮板(刀)刮平表面,使膏体表面不留有气泡和明 显刮痕,然后擦净样品盒周围粘附的膏体,放入保护盒待测. 4.1.2蜜、指甲油、护发素 将样品慢慢倒入样品盒内至样品盒表面平齐为至,赶走表面气泡,使液体表面平整,放入保护盒 待测. 4.1.3油膏蜡制品 将样品放在水浴中加热熔化,然后倒入样品盒内,使表面凝结平滑,放入保护盒待测. 4.1.4散状粉 用HY-3型恒压粉体压样器制样(如下图).在压盖中放入玻璃板(毛面朝上),然后使之与样品盒 拧紧,将粉样倒入其中,振荡,使样品充实于样品盒内,然后将压块放在粉体上面,再将压样器螺母安 到样品盒上旋紧,然后顺时针转动手柄至发出“咯咯”声即可.逆时针松开,压样器螺母取下压块拧上 底盖,再将压样器反置,拧下压盖,取出玻璃板,样品即压制完成待测. 1 ...
QB/T 2765-2006 盐业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架构规范.pdf
ICS93.020 分类号:P88 备案号:18387-2006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765-2006 盐业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架构规范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salt industry enterprises logistics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2006-08-19发布 2006-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T2765-2006 前言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食盐流通现代化的若干意 见》以及《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实施方案》,全面规范盐业企业食盐配送中心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 食盐配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构筑集成统一的物流信息管理平台.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盐业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盐业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唯、魏新华、李维、刘志达、荆再琛、陈星华、魏可. 本标准首次发布. QB/T2765-2006 食盐配送中心建设与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盐业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盐产品编码体系,应用系统、系统支撑、应用集成、数据 交换和系统安全平台技术架构. 本标准适用于盐业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8354物流术语 GB/T19420制盐工业术语 GB/T19581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 GB5017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物流logistics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 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GB/T183543.2] 3.2 供应链supply chain 生产及流通过程中基于核心企业,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过程与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 业组织所构成的网链结构. [GB/T183543.29] 3.3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 与控制. [GB/T183545.21] 3.4 配送distribution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栋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 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GB/T183544.34] 1 ...
QB/T 2724-2018 皮革 化学试验 pH的测定.pdf
ICS59.140.30 分类号:Y46 备案号:67448-2019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724-2018 代替QB/T2724一2005 皮革化学试验 pH的测定 Leather—Chemical tests--Determination of pH (ISO 4045:2008 Leather-Chemical tests-Determination of pH MOD) 2018-12-21发布 201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72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2724一2005《皮革化学试验pH的测定》. 本标准与QB/T2724一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一“4原理”中增加了对需要测定稀释差时的说明: pH计的分度由原标准中的0.05pH单位修改为0.01pH单位: “6.3分析天平”精度由0.05g改为0.1mg 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6.4.1中将广口烧瓶的规格由100mL改为250mL 符合试验要求,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7.1取样”中明确增加了“平行双份取样测定”的要求; “8.1萃取液的制备”中振荡时间改为6.0h~6.5h 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将原标准中“8.2pH的测定”细化分为“8.2.1pH计的校正”和“8.2.2pH的测定”; 一将“8.2.2H的测定”中的测定温度由原来的(20士1)℃改为(20±2)℃,与国际标准保持 一致.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4045:2008《皮革化学试验H的测定》.ISO4045:2008 所使用的方法基于国际皮革工艺师与化学家联合会(IULTCS)的方法标准IUCI1. 本标准与ISO4045:2008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列出了本标准与ISO4045:2008相比章 条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4045:2008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 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对ISO4045:2008进行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删除了ISO标准的前言; 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浙江诺之服 饰有限公司、明新旭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国家皮革 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广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艳丽、施一苇、夏东琴、杨锋波、庄君新、步巧巧、吴陆明、赵立国、 王玲霞.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2724一2005《皮革化学试验pH的测定》,原 轻工行业标准QB/T2724一2005《皮革化学试验pH的测定》废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689.19一1984(后转化为QB/T3812.19一1999,内容不变); QB/T3812.19-1999; QB/T2724-2005. 1 QB/T2724-2018 皮革化学试验pH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皮革水萃取液pH和稀释差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皮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QB/T 2717-2018 皮革 化学试验 挥发物的测定.pdf
ICS59.140.30 分类号:Y46 备案号:67449-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717-2018 代替QB/T2717一2005 皮革化学试验 挥发物的测定 Leather -Chemical tests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matter (ISO 4684:2005 Leather Chemical tests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matter MOD) 2018-12-21发布 201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71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2717一2005《皮革化学试验挥发物的测定》. 本标准与QB/T2717一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一“4原理”中对样品的处理由“切割”改为“研磨”; 将原标准“4原理”中的第二段内容改为“注”的形式: —增加了“5.4干燥器”; 一“7程序”中对空称量瓶称重时前增加了温度要求和恒重处理; 将原标准中8.2调整为“7程序”中的注; —对重复性要求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4684:2005《皮革化学试验挥发物的测定》. 本标准与ISO4684:2005的技术性差异为: —将原国际标准“1范围”中的说明性内容调整到“4原理”中的注: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原引用的O标准,改写为引用我国的相关标准,并增加相应的引用 标准; 一将原国际标准中3、4的顺序进行了前后调整,符合我国习惯: —根据我国习惯,将“6取样与试样制备”进行了细化,分为“6.1取样”和“6.2试样的制备”, 便于理解使用; —增加了“6.3试样的空气调节”; 一—将原国际标准中的附录A调整为“8操作注意事项”,其后的章、条号顺延; —将原国际标准中9、10的顺序进行了前后调整,符合我国使用习惯; —对重复性要求进行了调整,符合我国使用习惯; —对原国际标准中的试验报告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 一删除了原国际标准中的参考文献.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对ISO4684:2005进行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删除了ISO标准的前言; —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本标准与ISO4684:2005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 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焦作隆丰 皮草企业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 国家皮革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广东)、中国皮革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新霞、贺艳丽、金晖、步巧巧、张晓庆、黄彦杰、赵立国、王家辉、刘志荣.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2717一2005《皮革化学试验挥发物的测定》, 原轻工行业标准QB/T2717一2005《皮革化学试验挥发物的测定》废止. I ...
QB/T 2714-2018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耐折牢度的测定.pdf
ICS59.140.30 分类号:Y46 备案号:67452-2019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714-2018 代替QB/T2714一2005 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折牢度的测定 Leather-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Determination of flex resistance (ISO 5402-1:2011 Leather-Determination of flex resistance-Part 1: Flexometer method MOD) 2018-12-21发布 201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 QB/T271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714一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折牢度的测定》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714一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4.1.1调整了对上夹具的描述,并增加了对其平面金属板和EF平台板的厚度要求,与国际标准 保持一致; —增加了“4.8圆轴”、“4.9金属夹”、“4.10立体显微镜”及其相关要求,与国际标准保持一 致; 5.2调整了测试试样数量,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一6.5湿态测试中耐折次数增加了2500次,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一一6.6增加了裂缝强度的评价方法和损坏情况的描述方法,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一增加了6.10只有一个测试样出现轻微损坏情况的处理办法,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S05402-1:2011《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折牢度的测定第1 部分:挠度仪法》.该国际标准基于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家联合会(IULTCS)标准UP20中第1部分. 本标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采用ISO5402-1:2011时进行了以下技术性修改: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原引用的IO标准,改写为引用我国的相关标准; 为方便使用,将5.1的内容拆分为5.1、5.2,其后的条款号顺延: 为防止在使用中对标准不正确的理解,删除了5.1中参考性“注”; 一取消了参考性附录A(仪器的来源). 本标准还进行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一删除了ISO标准的前言; 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将6.6的文字顺序进行了调整,便于使用.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市纤 维检验所、明新旭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皮革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广东)、中国皮革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立国、黄新霞、周小进、步巧巧、庄君新、贺艳丽、张亚红、孙霞、马瑞华.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2714一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折牢度 的测定》,原轻工行业标准0B/T2714一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折牢度的测定》废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689.9一1984(后转化为QB/T3812.9一1999,内容不变); QB/T3812.9-1999; QB/T2714-2005. ...
QB/T 2710-2018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pdf
ICS59.140.30 分类号:Y46 备案号:67453-2019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710-2018 代替QB/T2710一2005 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 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 Leather-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 -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and percentage extension (ISO 3376:2011 Leather-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and percentage extension MOD) 2018-12-21发布 201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2710-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710一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710一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4.4调整了对模刀和标准规格试样的尺寸要求,将标准试样的宽度b1由25mm改为20mm 与 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一6.2.1增加了测试时“试样的长轴方向应与牵引方向保持平行”的要求; 一7.1增加了对抗张强度的单位MPa以及MPa与N/mm2之间换算关系的注,与国际标准保持一 致; 一7.1、7.2和7.3对报告中测试结果的表示方法进行了调整,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一7.1、7.2和7.3中增加了对计算结果的精确度要求,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一增加了“7.4其他说明”: 一对试验报告进行了适当调整,便于使用.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S03376:2011《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测 定》.该国际标准基于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家联合会(ULTCS)标准UP6. 本标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采用ISO3376:2011时进行了以下技术性修改: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原引用的O标准,改写为引用我国的相关标准; 根据我国习惯,4.1中简化了对拉力试验机的要求,取消了引用S07500-1的要求: 为防止在使用中对标准不正确的理解,删除了5.2中参考性“注”; 将原国际标准“8试验报告”中对计算方法和对计算结果的要求调整至“7结果的表示”中, 便于理解使用; 一对试验报告进行了适当调整,符合我国习惯. 本标准还进行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一删除了ISO标准的前言; 将“本国际标准”修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用乘号“×”代替作为乘号的“,”.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皮革 协会、山东省皮革行业协会、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 院、国家皮革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广东)、浙江格莱美服装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磊、施一苇、步巧巧、张亚红、黄彦杰、李学武、戴宏翔、徐晔、赵立国、 杨锋波、姚利萍.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2710一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抗张强度 和伸长率的测定》,原轻工行业标准QB/T2710一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 测定》废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689.5一1984(...
QB/T 2707-2018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试样的准备和调节.pdf
ICS59.140.30 分类号:Y46 备案号:67451-2019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707-2018 代替QB/T2707一2005 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试样的准备和调节 Leather-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Sample preparation and conditioning (ISO 2419:2012 Leather-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Sample preparation and conditioning MOD) 2018-12-21发布 201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70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2707一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试样的准备和调节》. 本标准与QB/T2707一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将原标准“5模刀”中刀口处形成的角度由(20±1)°改为20°,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一表1中增加了“热带标准空气(可选)”的条件控制,并增加了说明性的“注2”: “7调节”中调节时间由原来的“至少48h”改为“至少24h” 并增加了对试样调节说明性 的“注”,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419:2012《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试样的准备和调节》. ISO2419:2012所使用的方法基于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家联合会(IULTCS)的方法标准UP1和UP3. 本标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采用ISO2419:2012时进行了以下技术性修改: 一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其后的章、条号顺延; 为符合中文的语法习惯和协调性,删除了“2术语和定义”中的“2.1空气”,其相关内容 与“2.2标准空气”合并,并不影响术语和定义的正常使用: 一“3.1标准空气”中增加了对标准空气的说明“空气可以自由流通并保证环境的一致性”: 一将原标准中“3标准空气”的章条内容汇成第4章中“表1标准空气和允许偏差”,更加 简洁明了,符合我国习惯: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原国际标准中的参考标准空气条件由23/50改为20/65: 为便于我国用户使用,表1中增加了说明性的“注1”; 一将“5取样和试样的准备”细化为“6.1取样”和“6.2试样的准备”,并在6.1中增加了对 取样的规定. 本标准还进行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一删除了ISO标准的前言: 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焦作隆丰皮 草企业有限公司、国家皮革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广东)、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中国皮革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磊、赵立国、张亚红、贺艳丽、汤海涛、马瑞华、步巧巧、戴宏翔、朱恒丰、 许益钎、郑英豪.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2707一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试样的准 备和调节》,原轻工行业标准QB/T2707一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试样的准备和调节》废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689.2-1984; QB/T3812.2-1999: QB/T2707-2005. ...
QB/T 2580-2018 精细陶瓷烹调器.pdf
ICS81.060.20 分类号:Y24 备案号:62766-2018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业标准 QB/T2580-2018 代替QB/T2580-2002 精细陶瓷烹调器 Fine ceramic cookware 2018-02-24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58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580一2002《精细陶瓷烹调器》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580一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微波炉适应性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4、6.3); —修改了抗热震性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5、6.4 2002年版的5.2、6.1);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7 2002年版的7);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见8 2002年版的8).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冠福实业有限公司、潮州市康特耐家用陶瓷有限公司、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中心(江西)、潮州市联源陶瓷制作有限公司、福建华夏金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市东正陶 瓷实业有限公司、广东顺祥陶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大余、林文智、黄俊杰、蔡锐坤、林小青、李尉、林伟河、黄华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580-2002; QB/T3567-1999(原ZB/TY20003一1989)、QB/T3732.2-1999(原GB/T10817.2一1989). I ...
QB/T 2579-2018 普通陶瓷烹调器.pdf
ICS81.060.20 分类号:Y24 备案号:62767-2018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579-2018 代替QB/T2579一2002 普通陶瓷烹调器 Ordinary ceramic cookware 2018-02-24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57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579一2002《普通陶瓷烹调器》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579一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微波炉适应性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4、6.3); —修改了产品抗热震性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5、6.4 2002年版的5.2、6.1);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7 2002年版的7);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见8 2002年版的8).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冠福实业有限公司、潮州市联源陶瓷制作有限公司、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江西)、福建华夏金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市潮安区安狄陶瓷制作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敖敏、李秀婉、蔡锐坤、程睿、林贵基、朱绍波、黄桂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579-2002; QB/T3567-1999(原ZB/TY20003-1989)、QB/T3732.2-1999(原GB/T10817.2-1989). I QB/T2579-2018 普通陶瓷烹调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陶瓷烹调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陶瓷烹调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3300日用陶瓷器变形检验方法 GB/T3301日用陶瓷的容积、口径误差、高度误差、重量误差、缺陷尺寸的测定方法 GB/T3302日用陶瓷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规则 GB/T3303日用陶瓷器缺陷术语 GB480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制品 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GB/T27587日用陶瓷耐微波加热测试方法 GB31604.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镉迁移量的测定 GB31604.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GB/T3303和GB/T5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陶瓷烹调器ceramic cookware 用于加热制备食物的陶瓷器皿. 3.2 普通陶瓷烹调器ordinary ceramic cookware 可用于明火加热,抗热震性满足300/20℃热交换一次不裂的陶瓷烹调器. 4产品分类 4.1产品按其外口径或容量分为小、中、大型,其规格尺寸见表1. 表1 类型 项目 小型 中型 大型 外口径/mm 230 容量/mL 2500 注:外口径与产品高度之比≥2时,以外口径确定其类型;外口径与产品高度之比<...
QB/T 2576-2002 无汞碱性锌-二氧化锰电池用锌粉.pdf
ICS29.220.01 分类号:K82 备案号:11406-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576-2002 无汞碱性锌-二氧化锰电池用锌粉 Zinc powder for mercury-free alkaline zinc-manganese dioxide battery 2002-12-27发布 200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QB/T2576-2002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至附录J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原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76)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轻工业电池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深圳中金岭南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先 锋集团天泽锌粉厂、宁波双能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沈阳市葫锌新产品技术开发总公司、衡阳水口山新 材料有限公司、株州冶炼厂、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葫芦岛永兴储能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南新乡市群力电源材料厂、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中银(宁波) 电池有限公司、广州电池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佩云、王尔贤、刘燕、于汉芹、何玉芝、成福时、 朱诗林、彭昶、李辉、唐爱勇、周炳利、李树群. QB/T2576-2002 无汞碱性锌-二氧化锰电池用锌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汞碱性锌-二氧化锰电池用锌粉(以下简称锌粉)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无汞碱性锌一二氧化锰电池用锌粉的生产、验收和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1一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5314粉末冶金用粉末的取样方法 GB/T12689.12一1990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量 GB/T1479一1984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一部分漏斗法 GB/T1480一1995金属粉末粒度组成的测定千筛分法 GB/T6682一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产品分类 按铅含量分为两类: ——无铅锌粉; —一含铅锌粉. 4要求 锌粉的要求见表1. 表1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铁(Fe)含量 ug/g ≤3 铜(Cu)含量 ug/g ≤3 锅(Cd)含量 ug/g ≤I0 ≤0.30 含铅锌粉 铅(Pb)含量 % ≤0.003 无铅锌粉 汞(Hg)含量 ug/8 ≤3 氧化锌(ZnO)含量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