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355-1998 饲料磷酸氢钙(骨制).pdf
分类号Y44 备案号1369一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55-98 饲料磷酸氢钙 (骨制) 1998-03-27发布 1998-12-01实施 中国轻工总会发布 QB/T2355-98 前言 饲料磷酸氢钙(骨制)产品是明胶生产过程中一种副产品,由于来源于骨头,很适合 作饲料添加剂.与磷矿石生产的磷酸氢钙相比,它含有的磷和钙易被禽、畜吸收利用,且氟 含量低,还含有微量的胶原蛋白.为了与磷矿石生产的磷酸氢钙产品有所区别,有必要制定 一个适合饲料行业和三胶行业的《饲料磷酸氢钙(骨制)》行业标准. 依据用户要求和我国明胶生产厂磷酸氢钙生产情况和水平,参考了GB8258一87《饲 料级磷酸氢钙》中的技术要求,增设了胶原蛋白含量指标,以此区别于磷矿石制得的磷酸氢 钙产品.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明胶协会归口, 本标准由河南省焦作金箭实业总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明勋、孙万亭、张斌.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55-98 饲料磷酸氢钙(骨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磷酸氢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明胶生产企业由骨制取胶原时所得到的磷酸二氢钙、磷酸溶液与氢氧化 钙溶液反应生成的磷酸氢钙.在饲料加工中作为磷和钙的补充剂. 2技术要求 2.1外观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2.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等级 一级 二级 项目 磷含量(P) % 16.0 14.0 钙含量(Ca) % ≥ 21.0 22.0 碑含量(As) % 0.001 0.001 重金属含量(以P计),%≤ 0.003 0.003 氟化物含量(以F计),%≤ 0.18 0.18 胶原蛋白含量,% 0.2~1.0 02~1.0 细度(通过0.4mm试验筛),%≥ 95 93 3试验方法 试验中所用试剂和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 水. 3.1鉴别 3.1.1试剂和溶液 3.1.1.1硝酸银(GB670):5%(m/V)溶液. 3.1.1.2冰乙酸(GB676). 3.1.1.3草酸铵(HG3一976):4%(m/V)溶液. 3.1.2鉴别方法 3.1.2.1磷酸根离子:试样用硝酸银溶液润湿后即呈黄色. 3.1.2.2钙离子:称取试样0.1g 加冰乙酸5mL 煮沸冷却后过滤,滤液加草酸铵溶液 4mL 生成白色沉淀. 中国轻工总会1998-03-27批准 1998-12-01实施 ...
QB/T 2346-1997 牙膏用二氧化硅.pdf
【分类编号】Y43 经案号:997-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牙膏用二氧化硅 QB/T 2346-97 前言 本标准规定的二氧化硅产品适用于生产各类牙膏。
其分子式为SiO2。
本标准对涉及国家有明文规定的项目,如法定计量单位,则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牙膏蜡制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牙膏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传光、陈春生。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346-97 牙膏用二氧化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牙膏用磨擦型二氧化硅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用化学反应方法制备之磨擦型二氧化硅,主要用于牙膏。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遥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版新本 的可能性。
GB7917.2--87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砷 GB7918.2一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细菌总数的测定 GB601-88化学试剂漓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3技术要求 磨擦型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表1磨擦型二氧化硅理化指标 项 日 名 称 指 标 外观 白色粉末,无结粒,旨测无杂质 pH(5%水分散体) 6.5~8.5 筛下物220日 % ≥99.5 320日 % ≥98 105°C挥发物 % 干剂灼烧失重(900°℃)% 硫酸盐(以NaSO计)% .A 氢化物(以NaCI计) % No.1 白度(WG) % ≥93 吸水量 mL/20g 17~20 表观密度 g/mL ≥0,3 中国轻工总会1998-01-16批准 1998--09-01实施 20
QB/T2346-97 续表1 项 日 名 称 指 标 硫化物 无 还原性硫 mg/kg 重金属(以Pb计) mg/kg 2 砷 mg/kg 细菌总数 cfu/g 0M 二氧化硅含量 % ≥95 4 试验方法 分析中除另有规定外,应使用分析纯试剂。
本方法试验用水,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 均为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
4.1试样的制备 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匀后方可作为试验样品。
4.2外观鉴别 样品经视觉鉴定,应符合外观要求。
4.3pH的测定 4.3.1仪器 称量天平; 酸度计精度0.01。
4.3.2测定程序 称取试样2.5g于100mL烧杯中,加煮沸冷却的蒸馏水47.5g,在磁力搅拌下于20°C用酸 度计测定,以30s不变之pH值为读数。
4.4筛下物的测定 4.4.1仪器 孔径0.065mm(220目)标准筛; 孔径0.045mm(320目)标准筛。
4.4.2测定程序 分别称取试样10g(称准至0.1g)置于预先用水润湿的孔径0.065mm(220目)及孔径 0.045mm(320目)标准金属筛中。
用水流冲洗筛内试样(水流不宜过大以防样品溅失,且 水中不应含机械杂质),同时倾斜着转动筛体,直至无筛下物料通过筛孔为止。
然后把筛 上物料冲至带滤纸(已恒重)的漏斗内进行过滤,滤渣连同滤纸在105°C恒温下烘干至恒 重。
4.4.3计算公式 21
QB/T 2346--97 G: ×100 式中:X---通过金属标准筛筛下物含量,%; G-一试样质量,g; G,--一筛余物(金属标准筛筛后的余物)及滤纸质量,g; G-一经105°C烘至恒重的滤纸质量,g。
4.5105°C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4.5.1测定仪器 烘箱: 称量瓶。
4.5.2测定程序 精称试样2g(称准至0.0002g)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放入105°C恒温烘箱2h取出,移 入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4.5.3计算公式 105°C挥发物%= (2) G 式中:G--试样质量,g; G一试样和称量瓶质量,g; G2一一烘干后试样和称量瓶质量,g。
注:留下试样,供4.6干剂灼烧失重测定用。
4.6干剂灼烧失重的测定 4.6.1测定仪器 马福炉; 瓷坩埚。
4.6.2测定程序 精确称取(4.5)留下试样1g(称准至0.0002g)于已恒重的瓷坩埚中。
先用电炉加热数 分钟,再移入马福炉中,炉温为900°C,灼烧1h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4.6.3计算公式 G 式中:G-试样质量,g; G:-未灼烧前试样和瓷坩埚质量,g; G-~灼烧后试样和瓷坩埚质量,g。
4.7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4.7.1试剂 盐酸(分析纯); 2mol/L硝酸(分析纯): 6mol/L盐酸(分析纯); 22
QB/T 2346--97 10%氯化钡溶液; ...
QB/T 2335-1997 牙膏用山梨糖醇液.pdf
0B 【分类编号】Y43 备案号:935--1997、997-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33597 牙膏用山梨糖醇液 牙膏用二氧化硅 1998-08-01实施 1998-01-16° 1998-09-01 中国轻工总会 发布
目 QB/T2335--97牙膏用山梨糖醇液 (1)8 QB/T2346--97牙膏用二氧化硅 .(18)/2
【分类编号】Y43 备案号:935-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牙膏用山梨糖醇液 QB/T2335-97 前言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体葡萄糖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高压氢化而制得的精制山梨辖 醇液。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牙膏蜡制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牙膏厂、空军上海长安日用化工原料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薇、钟杭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35-97 牙膏用山梨糖醇液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梨糖醇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液体葡萄糖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高压氢化而制得的用于牙膏等产 品作润湿剂用的精制山梨糖醇液。
分子式:CeH14O 分子量:182.17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601-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2一88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3一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611-88化学试剂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614一88化学试剂折光率测定通用方法 GB4789.2-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8170-87数值修约规则 GB9724-88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9729-88化学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3技术要求 山梨糖醇液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中国轻工总会1997-12-04批准 1998-08-01实施 3
QB/T 2335-97 表1物理化学性能 指 标 序 号 项 日 低结晶型 结晶型 1 感观 澄清,无色透明粘稠液体,无异味 2 水分 % 30,0±1.0 30.0±1.0 3 折光率(20°C) 1.4575~1.4620 1,4575~1.4615 4 密度(20°℃)g/mL ≥1,285 ≥1.285 5 还原糖 % M 6 总着 % 6.0~10.0 ≤3.0 7 mg/kg 8 mg/kg ≤1 CI- mg/xg V M 9 10 mg/kg GM 11 pH(50%水游) 5.5~7.5 5.5~7.5 12 % Λo.10 ≤0.10 13 细察总数 个/mL ≤100 ≤100 14 mL 15 结品领向 ~18°C24h不结晶 不检测 4 4试验方法 分析中除另有规定外,应使用分析纯试剂。
按本试验方法所用水,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均为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
4.1试样的制备 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匀后方可作为试验样品。
4.2感官鉴别 样品经嗅觉及视觉鉴定,应符合感观要求。
4.3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4.3.1仪器 KF-1型水分测定仪; 分析天平。
4.3.2试剂 4.3.2.1 1卡尔费休试剂(GB606一88) 4.3.2.2 2甲醇(GB683-93) 4...
QB/T 2331-2006 微型圆刀裁剪机.pdf
ICS61.080 分类号:Y99 备案号:18380-2006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31-2006 代替QB/T2331一1997 微型圆刀裁剪机 Mini round knife cutting machine 2006-08-19发布 2006-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T2331-2006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服装机械的发展情况及市场需求,结合我国制造商的实际及用户对产品 的质量要求,对QB/T2331一1997《微型圆刀裁剪机》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327-1997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原标准表1中的主要技术参数最大裁剪厚度只有一种规格7mm 现为小于10mm和10mm以 上且小于20mm两种,刀片直径、最大额定功率和刀片转速也作了相应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全国服装洗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大洋衣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忠泉、应振国. 本标准于1997年9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中国轻工总会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2331一1997《微型圆刀裁剪 机》. QB/T2331-2006 微型圆刀裁剪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服装机械微型圆刀裁剪机(以下简称“裁剪机”)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服装、制伞、地毯、皮革等行业裁剪各类织物及皮革等材料的小型裁剪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583一1995电动工具噪声的测量工程法 3分类 3.1结构形式 圆刀裁剪机由电动机驱动螺旋锥齿轮副或蜗杆蜗轮副,带动圆刀旋转进行切割,并具有刀片刃启装 置. 3.2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按表1规定. 表1 基本参数 项目名称 最大裁剪厚度/mm <10 10~<20 刀片直径/mm 50 65 最大额定功率/W 1200 1000 额定电压/V 110、220 频率/Hz 50、60 3.3型号编制 型号编制规定如下: 1 ...
QB/T 2324-2023 工业脱水机.pdf
ICS97.060 CCS Y99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24-2023 代替QB/T2324一1997 工业脱水机 Industrial dehydrator 2023-07-2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32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B/T2324一1997《服装机械工业脱水机》,与QB/T2324一199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b)增加了产品分类(见第4章): c)增加了脱水机的安全要求(见5.2.1); d)增加了压干机的结构和装配要求(见5.3.1); e)增加了离心脱水机刚度(见5.3.2); f)增加了含水率的要求(见5.4); g)增加了压干机在工作运行时要求(见5.5.3); h)增加了“能耗”要求(见5.6); i)增加了“振动”要求(见5.7); j)增加了“外观质量”要求(见5.8); k)增加了铭牌及标志要求(见5.8.4): 1)更改了进行型式试验条件(见7.3.1).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服装洗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百强洗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上海公司、山东大成洗 涤机械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益平、王英、杨伟红、蔡耀龙、刘可涛、徐锦亮、孙寿杰、谭鹏.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1年首次发布为原专业标准ZBY99016一1989《工业脱水机》,1997年第一次修订为轻工行 业标准0B/T2324一1997《服装机械工业脱水机》;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QB/T2324-2023 工业脱水机 1范园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脱水机(以下简称“脱水机”)的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给出了便于技术规定的产品分类. 本文件适用于对纺织品进行脱水的工业脱水机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25115.1工业洗涤机械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25115.3工业洗涤机械的安全要求第3部分:隧道式洗涤机组和相关机械 GB36931工业洗涤机械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25115.3、GB3693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产品分类 按结构型式分类如下. a)离心脱水机: 1)立式离心脱水机: 2)卧式离心脱水机. b)压干式脱水机(以下简称“压干机”). 5要求 5.1工作条件 应能在下述条件下正常工作: 3)周围环境温度0℃~40℃: b)空气相对温度95%以下(温度为25℃时): c)电源三相交流,额定频率为50Hz 额定电压为380V. 1 ...
QB/T 2321-1997 服装机械直刀裁剪机.pdf
【分类编号】Y99 备案号:624一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服装机械 直刀裁剪机 QB/T2321-97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服装(集团)服装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应振国.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12074一89《服装机械直刀裁剪机》. 本标准首次修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21-971 服装、机械 直刀裁剪机 h H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服装机械中直刀裁剪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服装等加工行业裁剪棉、化纤织物及皮革类材料的带有磨刀装置的裁剪 机,无磨刀装置的裁剪机也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可能性. GB191一85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28一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2829一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3883.1-83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一般要求 GB/T4583一95电动工具噪声的测量工程法 3术语 | 3.1直刀 切削刃呈直线型的片状刀片. 3.2底板 支撑机体的底座. 3.3板翼 支撑机体的底座前部铰接的活动板. 3.4砂带 带状环形砂布. 3.5裁剪高度 裁剪机允许通过的裁料最大厚度. 3.6磨刀装置 装配于整机上!并对刀片进行自动刃磨的装置. 中国轻工总会1997--09一01批准 1998一-05一01实施 2 H B QB/T2321-97 4产品分类 4.1型式 裁剪机为手持式电动工具,由电动机驱动偏心连杆、滑块机构,使直刀形成上下往复运 动,并具有磨刀装置. 4.2分类 按磨刀功能分: a)有磨刀装置; b)无磨刀装置; 4.3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按表1规定. 表1 项目名称 单位 基本参数 裁剪高度 mm 60、85、110、135、160、185、210、235、260、285 额定功率 180、250、370、500、750 同步转速 r/min 3000、3600 频率 Hz 50、60 电压 V 110、220、380 4.4型号编制 型号编制规定如下: C Z M 改进设计程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裁剪高度(mm)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分类代号,“M”为磨刀装置代号,无磨刀装置裁剪机则无分类代 号“M” 直刀代号 裁剪机代号 5技术要求 5.1外观质量 5.1.1涂饰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主要可见部位无明显流痕、起泡、剥皮及碰伤等缺陷. 3 ...
QB/T 2318-1997 牙膏用羧甲基纤维素钠.pdf
【分类编号】Y43 备案号:620--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牙膏用羧甲基纤维素钠 QB/T 2318-97 本行业标准根据国内牙膏工业要求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生产厂家的产品规格而制定。
本标准参照GB1904-89《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起草。
本标准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国内较为公认和通用的方法,并在某种程度上参考了美国 材料试验标准和大力神公司的标准。
这些分析方法有较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牙膏蜡制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惠安化工厂、张家港新光化工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梅芬、陈光业、乔承忠、徐永山、许忠喜、何正刚。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318-97 牙膏用发甲基纤维素钠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牙膏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 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纤维素、烧碱及氯乙酸或其钠盐制得的牙膏用羧甲基纤维素钠。
该产品 在牙膏中用做粘合剂,其结构式如下: H OR OR H H H 式中:R=H或CHCOONa H CH,OR 相对分子质量:当代替度为1时,单元相对分子质量为242.16。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 601--88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2--88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88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9724--88 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 GB 6682--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4789.2一8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技术要求 3.1 外观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纤维状粉末,目视无杂质。
3.2理化指标牙膏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应符合表1的要求。
中国轻工总会1997一09一01批准 1998-05-01实施 11
QB/T 2318-97 表1理化指标要求 项 目 指 标 细度(250um试验筛通过率) % V98 粘度(2%水溶液) mPas 900~1200 代替度 Vo.90 pH值 6.5~8.5 水分含量% 氯化物(以NaC1计)含量% Nw.0 菌落总数个/g ≤100 重金属(以Pb计)含量% ≤0.002 砷(As)含量 % ≤o.0005 铁(Fe)含量% 0.03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6682中规定的三 级水。
试验中所需的各种溶液、制剂或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601、GB602、 GB603规定制备。
4.1鉴别 4.1.1试剂 α) 盐酸; b) 1%硫酸铜溶液:1g硫酸铜(CuSO5H2O)溶于100mL水中。
4.1.2试样溶液 取2g试样,置于100mL温热水中,搅拌均匀,并继续搅拌至胶状,冷却至室温。
4.1.3鉴别方法 (D 取30mL试样溶液(4.1.2),加入3mL盐酸(4.1.1a),产生白色沉淀; b) 取50mL试样溶液(4.1.2),加入10mL硫酸铜溶液(4.1.1b),产生绒毛状淡蓝 色沉淀; c)月 用盐酸湿润铂丝,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试样溶液(4.1.2)少许,在 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呈鲜黄色。
4.2细度的测定 4.2.1仪器 筛孔尺寸为250μm(即60目)的试验筛。
一般实验室仪器。
12
QB/T 2318-97 4.2.2测定步骤 称取试样10g(称准至0.001g),置于试验筛中,充分过筛至筛余物不能通过筛孔为止. 称出筛余物的质量。
4.2.3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细度X,按式(1)计算。
......(1) m 1 式中:m1~---试样质量,g; m2~--筛余物质量,g。
4.2.4允许差 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取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4.3粘度的测定 4.3.1仪器 旋转式粘度计,测量精度等于或优于10mPaS; -般实验室仪器。
4.3.2测定步骤 称取经105°C烘箱干燥2h的试样2.00g,置于200mL磨口瓶中,加入98.0g水,放置 5~10h,在放置过程中充分搅拌使试样全部溶解均匀。
将试样溶液放入恒温水浴内,使试样 溶液温度控制在25±1°C,然后用旋转式粘度计于25土1°C测定试样溶液的绝对粘度。
4.3....
QB/T 2317-1997 牙膏用天然碳酸钙.pdf
【分类编号】Y43 备案号:619、620-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317、2318-97
牙膏用天然碳酸钙 牙膏用羧甲基纤维素钠
1997-09-01发布1998-05-01实施 中国轻工总会发布
目次
QB/T 2317-97牙膏用天然碳酸钙.( 1) QB/T 2318--973牙膏用羧甲基纤维素钠.(10)
【分类编号】Y43 备案号:619-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牙膏用天然碳酸钙
QB/T 2317-97
前言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洗、晒干经雷蒙磨机加工成的天然碳酸钙(俗称方解石粉),主要用 于牙膏生产。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牙膏蜡制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日用化工总厂、广西灵川潭下矿粉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镇英、胡泽刚、孔祥斌、许邦祥。
本标准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317-97 牙膏用天然碳酸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牙膏用天然碳酸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 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洗、晒干经雷蒙磨机加工成的天然碳酸钙(俗称方解石粉),主要用 于牙膏生产。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 8372-1995牙膏 GB 7918.2-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3技术要求 天然碳酸钙外观与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项目指标 外观白色粉末,无结粒、杂质 细度通过孔径0.045mm金属筛下物>99.5% 吸水量mL/20g3.8~5.0 沉降体积mL/g1.0~1.3 硫化物.无 还原性硫mg/kg V pH值(25°C)9.0~10.0 重金属(以铅计)mg/kg≤40 白度(WG)白色牙膏≥88
加色牙膏≥86 CaCO:含量(以干基计)%V98
中国轻工总会1997-一09一01批准1998-05-01实施 2
QB/T 2317~97
续表1 项月指标 铁含量mg/kg 挥发物(105°C)%≤o.2 细菌总数个/g≤200
试验方法 4.1外观感官检验。
4.2细度(筛下物)的测定 4.2.1仪器:孔径0.045mm标准筛。
4.2.2测定程序 准确称取试样10g(精确至0.1g)置于预先用水润湿的孔径0.045mm标准金属筛中,用 小水流冲洗筛内试样(水不宜过大,以防样品溅失,且水中不应含机械杂质),同时倾斜着 转动筛体,直至无筛下物料通过筛孔为止。
然后把筛上物料冲至带滤纸的漏斗内进行过滤, 滤渣连同滤纸在105°C恒温下烘干至恒重。
4.2.3计算 通过孔径0.045mm金属标准筛的细度按式(1)计算。
X(%) =- G.....(1) 式中:X~一通过孔径0.045mm金属标准筛筛下物,%; G-一试样重量,g; G2-~--孔径0.045mm金属标准筛筛余物及过滤纸重,g; G 。
一一过滤前经105°C烘至恒重的滤纸重,8。
4.3吸水量的测定 4.3.1仪器 医用搪瓷杯(400mL),医用压舌板,25mL滴定管。
4.3.2测定程序 称取样品20g(精确至0.01g)放入干燥的400mL塘瓷杯中,从滴定管中渐渐滴入 2~3mL蒸馏水,使试样粉末均匀吸水,同时用压舌板搅拌均匀,再不断滴水摇动,直至试 样粉末全部成一球不散为终点,以耗用蒸馏水的毫升数表示吸水量。
全部测试过程不应超过 20min。
4.3.3计算 吸水量按式(2)计算。
X=V 2--V (2) 式中:X~一吸水量,mL/20g; V~一滴定前滴定管中水的液位读数,mL;
3...
QB/T 2310-2007 钟用发条.pdf
ICS39.040.20 分类号:Y11 备案号:22114-200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10-2007 代替QB/T2310一1997、QB/T2311一1997 钟用发条 Spring of clock 2007-10-08发布 2008-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QB/T2310-2007 前言 本标准是对QB/T2310一1997《钟发条》、QB/T2311一1997《定时器发条》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310一1997、QB/T2311一1997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一将《钟发条》和《定时器发条》的内容合并; 一一调整了发条直线度要求(第4章); 一一调整了B1型的疲劳寿命(第4章); 一一调整了小力矩衰减率的试验方法(第5章).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妇口. 本标准由烟台北极星精密元件总厂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骥、孙建洲.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中国轻工总会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2310一1997《钟发条》和QB/T 2311一1997《定时器发条》.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Y11008-1986、QB/T2310-1997; ——ZBY11022-1989、QB/T2311-1997. QB/T2310-2007 钟用发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钟用发条(以下简称“发条”)的分类、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 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钟和定时器用发条,也适用于其他以力矩作为动力源的机械装置用发条或平面涡 卷弹簧(以下简称“弹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340.1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06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3分类及规格 3.1分类 发条按型式分: 一—B1型:B1型摆钟用发条; 一N1型:N1型长三针闹钟用发条; 一 定时器型:定时器用发条; —一通用型:其他类型发条. 3.2规格 通用及定时器发条宽度尺寸规格见表1. 表1宽度尺寸 单位为毫米 2.0 2.5 2.8 3.0 3.5 4.0 4.5 5.0 5.6 6.0 6.5 7.0 7.5 8.0 8.5 9.0 10.0 12.0 14.0 16.0 18.0 19.0 20.0 22.0 25.0 30.0 35.0 40.0 50.0 60.0 80.0 注1:发条展开长度小于800mm 其末位数取5或0:展开长度大于800mm 其末位数取0. 注2:如有其他要,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4要求 4.1机械性能 4.1.1发条输出力矩M应符合表2规定. 1 ...
QB/T 2303.13-2008 电池用浆层纸 第13部分:抗张强度.pdf
ICS29.220 分类号:K82 备案号:24964-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03.13-2008 电池用浆层纸第13部分:抗张强度的测定 Paste coated paper separator for batteries- Part 13: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2008-06-16发布 200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QB/T2303.13-2008 前言 QB/T2303《电池用浆层纸》分为十三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分类及技术要求; 一第2部分:基纸厚度的测定; —一第3部分:基纸定量的测定; —一第4部分:浆层纸厚度的测定: —第5部分:涂布量的测定: —第6部分:含水量的测定; 第7部分:含铁量的测定; 一一第8部分:含铜量的测定; 一第9部分:含汞量的测定; 一第10部分:pH值的测定; 一一第11部分:吸液率的测定; ——第12部分:渗透速度的测定; —第13部分:抗张强度的测定. 本部分为QB/T2303第13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原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轻工业电池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嘉善宇河电池工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燕、林佩云、沈勤、律永成. 本部分首次发布. QB/T2303.13-2008 电池用浆层纸第13部分:抗张强度的测定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池用浆层纸抗张强度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电池用浆层纸抗张强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452.1一2002纸和纸板纵横向的测定 QB/T2303.1一2008电池用浆层纸第1部分:分类及技术要求 3原理 抗张强度试验仪在恒速拉伸的条件下,将规定尺寸的试料拉伸至断裂,测其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 大张力. 4仪器 4.1抗张强度试验仪:抗张力的准确度为±1%. 4.2游标卡尺,精度0.02mm. 5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3±2)℃、相对湿度(503)%. 6试验方法 6.1取样 6.1.1试样的采取按QB/T2303.1一2008中5.2的规定进行. 6.1.2按GB/T452.1一2002测定浆层纸的纵横向;在距浆层纸边缘15mm以上部位或在浆层纸的中央 部位沿浆层纸的纵方向截取5条宽度为15mm、长度为250mm的试料,精确至0.1mm. 6.2试料处理 将试料置于装有硫酸(p20c≥1.3951mg/mL)的干燥器中,搁置24h.取出,在规定的标准大气条 件环境中搁置一段时间,至试料的水分含量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达到平衡.当间隔1前后试料两次称 量之差不大于总质量的0.3%时,即可认为已达到平衡状态. 6.3测定 6.3.1检查和调整抗张强度试验仪的试验夹具.将试验仪上、下夹具的间距调整为180mm 精确至1.0 mm. 6.3.2检查测量机构和记录装置的零位. 6.3.3将试料夹在夹具上,夹紧后试料应不松弛和无明显变形,试料长边平行于仪器所施张力方向. 夹样时应避免手部触及夹具间的试验部位. 1 ...
QB/T 2298-1997 双线法测线热膨胀系数.pdf
【分类编号】Y20B 备案号:333-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298-97
双线法测线热膨胀系数
1997-05--20发布1998-02-01实施 中国轻工总会发布
前言
双线法测试玻璃线热膨胀系数,是将已知线热膨胀系数的标准玻璃与待测线热膨胀系数 的玻璃叠烧在一起,拉成细丝,由于两种玻璃线热膨胀系数不同,细丝出现弯曲,根据丝的 弯曲程度,可测出待测玻璃的线热膨胀系数。
本标准的方法是比较法,简单易行,适合于广大的中小玻璃厂及简易实验室应用。
本标准中的标准玻璃棒的线热膨胀系数,尚需用ZBQ30002一88《玻璃平均线热膨胀系 数测试方法》测定。
本标准的水平是国内先进水平。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玻璃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玻璃仪器厂负责起草。
参加起草的单位有:中国轻工总会玻璃仪器质量监 督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慧英、杜玉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298--97 双线法测玻璃线热膨胀系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线法测定玻璃线热膨胀系数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同种玻璃及料器、塘瓷等的线热膨胀系数。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ZBQ30002一88玻璃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测试方法 3测定原理 两种不同的玻璃叠烧在一起,拉成一定厚度的细丝,由于两种玻璃线热膨胀系数不同而 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一种玻璃预先测知其线热膨胀系数,做为标准玻璃,根据丝的弯曲程 度可测出另一玻璃的线热膨胀系数值。
器具 4.1喷灯。
可用煤气、液化石油气,也可使用酒精喷灯或煤油加压缩空气。
4.2千分尺及千分尺座,精度0.01mm。
4.3 特制夹子。
尺寸大致为:长200mm、宽20mm、厚1mm的钢带制成。
为防止烫手,前 端100mm处镶两片绝缘板。
见图1。
图1特制铁夹
中国轻工总会1997-05一20批准1998--02-01实施
QB/T 2298--97 4.4测量用标尺。
由250mm×300mm大小的玻璃板和玻璃镜各一块组成,镜面上贴有坐标 纸,画上横竖坐标线,横向相距200mm处两个点周围和竖线两侧各切除约3mm纸,露出镜 面,竖线两侧切去部分上下各60mm。
如图2所示,
图2测量玻璃板 5标准玻璃棒 取生产正常时的优质玻璃拔成Φ4mm~6mm玻璃棒,一次多备用一些,按ZBQ30002的 方法用膨胀仪精确测定线热膨胀系数做为标准玻璃。
6试样制备 6.1将标准玻璃一端烧软,用特制夹子夹扁,再烧软,拉长20mm~30mm,再次烧软,拉 去前面尖头,成宽约6mm、长约20mm、厚约1mm的铲形。
6.2取一小块被测试样,沾于玻璃棒上,按上法做成铲形。
要求两个铲形宽度、厚度一致, 不得有玻璃缺陷。
6.3将两个铲形重叠,烧在-一起,不许有气泡,把沾有被测样品的棒端烧掉。
6.4将烧在一起的铲形玻璃拉成厚0.10mm~0.14mm,长约600mm的丝。
拉时两手平行。
防止玻璃丝扭曲。
丝冷却后截断,观察判断丝弯曲方向。
6.5每个铲形可拉制5~6条丝。
供选择测试使用。
见图3拉丝步骤。
1.标准玻璃棒烧软夹扁2.第一次拉长
3.第二次拉长4.拉掉前面的尖 2
QB/T 2298-97
5.侧面6.试样同样拉成铲形叠烧
7.叠烧完毕
8.拉丝后可以看出试样的线热膨胀系数比标准玻璃大 图3拉丝过程
7 测量与计算 玻璃丝冷却后,向膨胀系数较大的一方弯曲,弯曲的程度与两玻璃膨胀系数之差值成正 比。
如向被测玻璃方向弯,则标准玻璃的α。
加上△α,反之则标准玻璃的αo减去△α即为被测 玻璃线热膨胀系数值。
7.1测量。
用千分尺选测丝厚在0.10mm~0.14mm的丝,截取220mm~230mm长,如弯曲 度大,应取长些,在截取的长度内中点和两端的厚度差不应大于0.02mm。
把截好的玻璃丝放在玻璃板上,移动玻璃板,使玻璃丝上两点正对镜面坐标纸相距 200mm的点上,读出中间弯曲高度h,以毫米计。
弯曲度高要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如图4。
30
α大10
20 30
单位:mm 图4丝的弯曲度测量
3...
QB/T 2297-1997 微波炉用玻璃托盘.pdf
OB 【分类编号】Y22 备案号:332-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297--97 微波炉用玻璃托盘 1997-05-20发布 1998--02-10实施 中国轻工总会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产品是与微波炉配套的玻璃托盘。
本标准中引用的GB6579《实验室玻璃仪器热冲击试验方法》是等同采用ISO718。
本标准中引用的GB6580《玻璃耐沸腾混合碱水溶液浸蚀性的试验方法和分级》是等效 采用ISO695。
本标准中引用的GB6582《玻璃在98°C耐水性的颗粒试验方法和分级》是等 效采用ISO719。
本标准产品所用材质的玻璃,与美国ASTME438中的I类A级或I类B级相同或相近。
本标准的水平是国内先进水平。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玻璃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玻璃仪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负责起草。
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玻璃 仪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家骏、蒋中鳌、李美英、郑利梅、李春梅。
本标准1997年5月20日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297-97 微波炉用玻璃托盘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波炉用玻璃托盘的分类、规格尺寸、材质、理化性能、技术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微波炉用的玻璃托盘。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可能性。
GB 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6579-~86 实验室玻璃仪器热冲击试验方法 GB 6582--90 玻璃在98°C耐水性的颗粒试验方法和分级 GB/T 15726-1995 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方法 QB/T 2108-95 仪器用玻璃及其制品的外观缺陷术语 ZBQ 30001-88 硼硅酸盐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ZBQ 30002-88 玻璃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3产品分类及规格尺寸 3.1 产品一般分为平面型(见图1),方孔型(见图2),三爪型(见图3)三类。
3.2 玻璃托盘的规格尺寸见表1。
表1 mm 托盘外径 260 280 310 315 320 325 330 380 托盘厚度 4.5~8 中国轻工总会1997-05-20批准 1998-02-01实施 2
QB/T:2297-97 皮纹面 x5 360 导熟面 2 中212 8 图 280 中264 9 5. C 中272
QB/T 2297~07 Φ184 Φ190 中 7 21+0.5 粗磨砂纹 细皮纹面 7 光面 粗磨砂纹 中280±0.5 264 17 6 9 4.5 00 13°30 ~ 4 16±0.3 6.3±0. 5 40 导轨面 3 3 76 中206 240...
QB/T 2288-1997 贴膜皮革.pdf
QB/T 2288-1997 前 言 本标准根据贴膜皮革的特点,强化了理化性能指标要求,明确了产品的合格判定,使标准具有较强 的操作性。
本标准引I用标准中GB/T4689.20一1996《皮革涂层粘着牢度测定方法》系等效采用ISO11644: 1993 LEATHER--TEST FOR ADHESION OF FINISH 国 际 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标准化中心技术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皮革工业研究所、温州黄河皮革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长江、赵立国、叶正茂。
4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288--1997 贴膜皮革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贴膜皮革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贴膜皮革。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689-1984 皮革成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 4693--1984 皮革成品验收规则 GB/T 4694-1984 皮革成品包装、标志、运输和保管 GB/T4689.20--1996皮革涂层粘着牢度测定方法 3术语 3. 1 贴膜皮革:将预制成的涂饰膜粘附于皮革表面加工成的皮革。
同义词:贴膜革、移膜革。
4产品分类 产品按厚度分为两类,见表1。
表1 l 型 三 型 厚度,mm 1. 0~1.4 >1. 4 5技术要求 5.1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2 项 目 型 型 抗张强度,N/mm² V 15 18 在10N负荷作用下的伸长率,% 25~50 撕裂强度,N/mm V 60 崩裂强度,N/mm W 350 崩破高度,mm W 8 常温(标准空气) 大于等于100000次,不起层,无裂纹 耐折牢度 低温(-20℃) 大于等于10000次,不起层,无裂纹 干态剥离强度,N/10mm V 12 5.2外观要求 中国轻工总会1997-04-10批准 1997-12-01实施 404
QB/T 2288-1997 5.2.1革面:粒纹细致,颜色均匀一致,无起层、裂面现象。
5.2.2 革身:丰满柔软而有弹性,厚薄均匀一致。
5.2.3革里:洁净,无油腻感。
6试验方法 6.1空气调节 按 GB/T 4689.2进行。
6.2理化指标 6.2.1剥离强度:按 GB/T 4689.20 中干试样试验进行检验。
6.2.2其余项目按GB/T4689进行检验。
6.3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线下,选择能看清的视距,以感官进行检验。
7 检验规则 7.1组批 以同一批原料投产、按同一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同一品种的产品组成一个检验批。
7.2出厂检验 7.2.2检验项目:外观检验。
7.2.3 合格判定:检验项目中两项略有缺陷,应视为合格品。
7.3型式检验 7.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结构、工艺、材料有重大改变时; b)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c)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d)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7.3.2 抽样数量: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三张(片)进行检验。
7.3.3合格判定: 7.3.3.1 单张(片)判定原则 撕裂强度、耐折牢度(常温)、干态剥离强度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即判该张(片)不合格。
技术要求中其 他各项累计三项不合格者,则判该张(片)不合格。
如产品出现影响使用功能的缺陷,即判该产品不合格。
7.3.3. 2 批量判定原则 三张(片)被测样品全部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如有一张(片)及以上不合格,则加倍抽样对不合 格项目复验。
复验中如只有一张(片)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应符合GB/T 4694 的规定。
405...
QB/T 2272-2007 表用Y100Pb易切削高碳钢棒.pdf
ICS39.040.10 分类号:Y11 备案号:22113-200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272-2007 代替QB/T2272一1996 表用Y100Pb易切削高碳钢棒 Y100Pb Free-cutting high-carbon steel bars for watches 2007-10-08发布 2008-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T2272-2007 前言 本标准是对QB/T2272一1996《表用Y100Pb高碳铅易切削钢棒》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272一1996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更换了和取消了试验方法中不适用和已不存在的引用标准; —取消了术语的表述; —根据使用要求调整了直径和长度规格(3.1); —根据使用要求调整了材料外形的极限偏差(4.2.1): 一取消了对机械性能的分等(4.3): 一补充了外观的要求(4.4); 一一增加了对产品内部质量的要求(4.6).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轻工业钟表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闵祖棠、杨建敏.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中国轻工总会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2272一1996《表用Y100Pb 高碳铅易切削钢棒》.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Y11021-1988 QB/T2272-1996. QB/T2272-2007 表用Y100Pb易切削高碳钢棒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表用Y100P易切削高碳钢棒(以下简称“钢棒”)的规格标记、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手表零件用易切削高碳钢棒,其他精密机械零件用亦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3.4一198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硝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锰量 GB/T223.5一199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 GB/T223.29一198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载体沉淀-二甲酚橙光度法测定铅量 GB/T223.61一198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 GB/T223.68一199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一199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1298一1986碳素工具钢技术条件 GB/T1958一2004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4340.1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06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3规格、牌号和标记 3.1规格 钢棒直径和长度的基本规格尺寸见表1. 表1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长度 直径 直径 定尺 不定尺 0.80 1.00 1.20 1.30 1.40 1.50 1.80 2.00 2.10 <1.00 1500 ≥1000 2.50 2.70 3.00 3.50 4.00 4.2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7.50...
QB/T 2266-1996 计时仪器用公差与配合 尺寸小于1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pdf
分类编号】N96 案号:44—1997 QB/T2266-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计时仪器用公差与配合 尺寸小于1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 QB/T2266-96 984011 前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前经互会标准CTC3B144一79《C3B公差与配合公差带和推荐 合》(1987年版). 本标准技术内容与CTC3B144一7S《C9B公差与配合公差带和推荐配合》中的“尺 小于1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部分技术内容完全一致. 本标准是由原专业标准ZBY11024-89《计时仪器用公差与配合尺寸小于1mm孔、轴 槎带与配合》修订而成的. 本标准技术内容与原专业标准一致;编写格式及表述方法按GB/T1.1一1993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总会钟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萧兆权.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发布的专业标准ZBY11024一89《计时仪器用公差与 合尺寸小于1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作废.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266—96 计时仪器用公差与配合 984011 尺寸小于1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尺寸小于1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 本标准适用于手表及其它计时仪器中基本尺寸小于1mm的圆柱面及其它表面或结构的尺 寸公差,以及由它们组成的配合.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 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可能性, GB1803公差与配合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 3基本尺寸小于1mm的极限偏差 3.1轴的极限偏差见表1. 3.2孔的极限偏差见表2. 4按尺寸分段推荐配合 4.1基轴制推荐配合见表3. 4.2基孔制推荐配合见表4. 5按尺寸分段推荐公差带 5.1轴的推荐公差带见表5. 5.2孔的推荐公差带见表6. 6等于、大于1mm的极限偏差与配合 等于、大于1mm的极限偏差与配合采用GB1803中至3mm尺寸段中的相应内容. 中国轻工总会1997一01一27批准 1997一09-01实施 18 表1基本尺寸小于imm轴的极限偏差 um 公差 基本 偏 等级 cd d e ef f fg g h js k m n P t u y 01 一 一 0 0.15 一 一 一 0.3 -0.15 0 0 0.25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0.5 -0.25 0 0.4 1 一 一 -0.8 -0.4 0 2 0.6 一 一 一 -1.2 -0.6 0 3 1 一 -1 一 2 一6 4 二 0 1.5 3 5 7 9 4 -9 一7 一3 -1.5 0 2 4 6 一14 -10 -6 一4 二 一 0 2 4 6 8 10 14 18 5 -18 -14 -10 -8 -4 -2 0 2 4 6 10 14 2B712266-96 -20 -14 -10 -6 4 -2 0 3 6 10 12 16 6 20 24 32 一 一26 一20 -16 -12 一10 -8 -6 -3 0 4 6 10 一 14 18 26 -34 -20 -14 -10 —6 一4 0 5 10 24 30 7 -5 一 一 一 36 -44 -30 -24 一 -20 -16 -14 -10 0 14 20 26...
QB/T 2261-1996 灯用卤磷酸钙荧光粉发射光谱及色坐标的测试方法.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灯用卤磷酸钙荧光粉
发射光谱及色坐标的测试方法
QB/T 2261-96
前
本标准是根据中国轻工总会下达的制修订行业标准计划,在1990~1992连续三年全国卤
本标准是国家标准GB4071一83《荧光粉相对亮度及发射光谱通用测试方法》的具体补 充。
本标准中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光源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总会电光源材料研究所、营口市荧光材料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卫国高郁赡刘艳莲。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261-96 灯用卤磷酸钙荧光粉 发射光谱及色坐标的测试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试灯用卤磷酸钙荧光粉发射光谱的设备、步骤及色坐标的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灯用卤磷酸钙荧光粉(以下简称“荧光粉”)发射光谱及色坐标的测试。
2测试设备及装置示意图 2.1测试设备 a)激发光源:可发出253.7nm紫外线; b)分光器:波长准确性±0.5nm,波长重现性±0.5nm; c)滤光片:在波长300~800nm范围内,透射比应不大于0.1%: d)样品盘:黑色刚性材料制成; )光电源接收器。
2.2测试装置示意图
样品台激发光入射角 激发光源滤光片
为45°/0°45°/45°或0°/45°
分光器光电流接收器
3测试步骤 3.1接通电源,使紫外激发光源处于稳定工作状态15min以上。
3.2将待测荧光粉样品装入样品盘内,并用平板玻璃压至表面平整。
3.3样品盘放在样品台上,并置于激发光源下照射,使其发光,荧光粉的发光经分光器 和光电流接收器,在波长380~780nm范围内按5nm为波长取样间隔(△x),分别测得光电 流数值(I),并按式(1)计算相对光谱能量(Ex)。
EA=IA.aA.........(1) 式中:E-一荧光粉在波长入处的相对能量.相对单位; Ix一一荧光粉发光在波长入处的光电流数值,相对单位; αx一一波长入处相对能量校正系数,其值由附录A(标准的附录)进行计算。
3.4绘制出由式(1)计算的发光相对能量按波长(入)分布的曲线,即为荧光粉发射光谱。
中国轻工总会1996--11-15批准1997-07-01实施
11
QB/T 2261--96 3.5.由荧光粉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分别按式(2),式(3)和式(4)计算发光颜色三刺激 值(X、Y、Z)。
780 X= M Ex xA (2) 380 780 Y= W Exy△ 380 780 Z= ExZ 380 式中:X、Y、Z一一为颜色三刺激值; E-一一波长入处的发光相对能量,相对单位; x、y、--1931年CIE标准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 △x一~为测量时的波长取样间隔(△=5nm)。
3.6由式(2),式(3)和式(4)计算的颜色三刺激值,分别按式(5)和式(6)计算出 荧光粉发光的色坐标。
X X(5) X+Y+Z Y(6) Z+A+X 式中:x、y-~-荧光粉发光的色坐标; X、Y、Z-一荧光粉发光的颜色三刺激值。
测试注意事项 系统杂散光应小于0.1%。
4.2分光器的出射狭缝调整的宽度应与入射狭缝相同,并使其通带宽度为5土1nm。
12
附录A(标准的附录)
发射光谱中相对能量校正系数的测量 A1测量设备及其装置示意图 A1.1测量设备 a.标准A光源(即2856K色温标准灯); b.漫反射白板在380~780nm波长范围内的光谱反射率均应大于96%; c.分光器应是本标准2.1条中规定的同一台分光器; d.光电流接收器应是本标准2.1条中规定的同一台光电流接收器: A1.2测量装置示意图 标准漫反射光电流 A光源分光器
白板接收器
A2测量步骤 A2.1接通标准A光源的电源,使其稳定燃点15min以上。
A2.2调节分光器的出射狭缝与入射缝宽度相同,并使其通带宽度为5土1nm。
A2.3标准A光源稳定燃点后的发光经放置在试样位置上的漫反射白板,并以与测量待测样 品时相同的几何条件将光线入射,分光器也可使用成象系统将光线入射分光器,光电流接收 器在波长380~780nm范围内,按5nm波长取样间隔分别测量光电流数值(1x),并按式 (A1)计算发射光谱中相对能量在波长入处的校正系数(α)。
α=E(Al) IA 式中:α一一波长入处相对能量的校正系数; Ex一一标准A光源在波长入处的已知发光相对能量,相对单位; I一标准A光源在波长入处所测得的发光光电流数值,相对单位。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业标准 荧光灯用 卤磷酸钙荧光粉及测试方法 QB/T 2259~2261-96 常 轻工业标准化编辑出版委员会 地址:北京朝外光华路12号 电话...
QB/T 2260-1996 灯用卤磷酸钙荧光粉相对亮度测试方法.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灯用卤磷酸钙荧光粉相对亮度测试方法 QB/T 2260-96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中国轻工总会下达的制修订行业标准计划,在1990~1992年连续三年全国 卤磷酸钙荧光粉行检和近二年的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起草的。
本标准是国家标准GB4071一83《荧光粉相对亮度及发射光谱通用测试方法》的具体补 充。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光源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总会电光源材料研究所、营口市荧光材料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卫国 国高郁瞻刘艳莲。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260-96 灯用卤磷酸钙荧光粉相对亮度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试灯用卤磷酸钙荧光粉相对亮度的设备、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本标准适用于灯用卤磷酸钙荧光粉(以下简称“荧光粉”)相对亮度的测试。
2定义 2.1荧光粉相对亮度 荧光粉在253.7nm紫外线稳定激发下,被测荧光粉发光亮度与同种牌号标准荧光粉发光 亮度的相对百分比。
3.测试设备及其装置示意图 3.1 测试设备 a)激发光源:可发出253.7nm紫外线; b)滤光片:在300~800nm波长范围内,其透射比应不大于0.1%; c)样品盘,黑色刚性材料制成; d)光度计:符合国家一级照度计要求,其测量重现性误差应小于1%。
3.2 测试装置示意图 激发光源 滤光片 稳定的253.7nm紫外线 样品台 光度计 激发光入射角为45°/0°、45°/45°或0°/45° 光电流或光电压 测试步骤 4.1 接通电源,使紫外线激发光源处于稳定工作状态15min以上。
4.2 将氧化镁粉、待测荧光粉和标准荧光粉同时分别装入样品盘内,并用平板玻璃压至表 面平整。
4.3将样品盘放在样品台上,并依次置于激发光源照射下,分别记录氧化镁粉、待测荧光 粉和标准荧光粉的光电流或光电压数值。
并按式(1)或式(2)计算荧光粉的相对亮度。
中国轻工总会1996一11-15批准 1997-07-01实施 8
QB/T 2260-96 B=K- (1) I-Io B=K- V,-V。
×100% ; (2) V,--V。
式中:B-一待测荧光粉相对亮度,%; I。
一一氧化镁粉的光电流数值,相对单位; I一一标准荧光粉的光电流数值.相对单位; I2一-一待测荧光粉的光电流数值,相对单位; V。
一一氧化镁粉的光电压数值.相对单位; V一一标准荧光粉的光电压数值,相对单位; V2-一待测荧光粉的光电压数值,相对单位; K一荧光粉亮度的修正系数。
4.4每批待测荧光粉应按本标准4.2和4.3的规定连续测量三次,其三次测得的相对亮度之 间的最大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5%。
其荧光粉相对亮度应取三次测得的相对亮度的算数平均 5测试注意事项 5.1 试样粉装入样品盘内,其粉层厚度和微密度应一致。
5.2 氧化镁应符合分析纯试剂的技术要求。
5.3 测试系统内杂散光应小于荧光粉发光强度的1%。
5.4 标准荧光粉在测试过程中只能使用一次。
...
QB/T 2256-1996 工业用缝纫机 GC型高速平缝缝纫机机头.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工.业用缝纫机 GC型高速平缝缝纫机机头 QB/T2256-96 前言 本标准是对ZBY17020一88的修订. 下列为本版本对于88年版主要技术内容的改变: 一1范围中增加了适用于缝制薄、厚料纺织物机头: 一4.1外观质量中增加了涂膜耐冲击强度、涂膜耐磨、涂膜硬度; 一一4.3缝纫性能中增加了普通缝纫、线缝皱缩,并改缝料层潜移量为潜移率; 一一4.4运转性能中增加了机构配合间隙以及机头运转6h后的间隙变化量. 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采用GB2828一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2829一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中规定的抽样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纫机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上海工业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一峰周玉竺姚关龙.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发布的专业标准ZBY17020一88《工业缝纫机GC 型高速平缝缝纫机机头》作废.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工业用缝纫机 QB/T2256—96 GC型高速平缝缝纫机机头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G型高速平缝缝纫机机头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缝制薄、中厚,厚料纺织物的GC型高速平缝缝纫机机头(以下简称“机头”).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 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可能性. GB191一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06一93本色棉右技术要求 GB2828一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2829一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4514一84缝纫机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GB4515一84线迹的分类和术语 GB5325一89精梳涤棉混纺本色布 GB6835一86棉缝纫线 QB/T1177一91工业缝纫机噪声级测试方法 QB/T1178一91工业缝纫机振动的测试方法 QB/T2045一94工业用缝纫机线缝皱缩和缝料层潜移的测试方法 QB/T2252一96缝纫机机头启动转矩测试方法 ZBY17004一85缝纫机包装 ZBY17022一89缝纫机烘漆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 3.1型式 本机头为平板式机体,采用连杆挑线,旋梭勾线,下送料,形成GB4515规定的301线 迹. 3.2基本参数 机头的基本参数按表1规定. 中国轻工总会1996一11一15批准 1997一07一01实施 61 QB/T2256—96 表1机头基本参数 机头分类 薄料机头 中厚料机头 厚料机头 最高缝纫速度 ≥4000 ≥5000 ≥3500 针/min 最大线迹长度 ≥3.8 ≥4.5 mm 压脚提 手提 ≥4 ≥4.5 ≥5.5 升高度 mm 膝提 ≥9 ≥12 采用机针 GC31 GC3×2 GC3×1GC3×2 GC3×1GC3×2 Nm60~70 Nm60~110 Nm120~140 14~7.5tex×3~4股(42~80s/3~4) 28~14.5tex×2~4 采用缝线 股(20~40s/2~4) (GB6835规定) 棉线或其他类似的缝纫线 采用电动机功率 ≤400 W 3.3产品型号表示方法 按GB4514的规定命名. 示例: G C15-1 IL 派生号 设计登记序号 锁式线迹、直形线缝、卧式旋梭勾线、连杆挑线、平板式机体、下送料 工业用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烘漆...
QB/T 2250-1996 单面白纸板.pdf
QB/T 2250- 1996
前言
本标准采用了(23士1)℃、(50士2)%相对湿度的大气条件,因此对一些物理指标进行相应调整,与 原标准水平相当。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食品造纸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版纸厂、上海造纸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季秋英、刘和贞。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rOCT7933一1975《纸盒用纸板》中用漂白化学浆作面层白纸板(A型)。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发布的专业标准ZBY31004一1988《单面白纸板》作废。
4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250-1996 单面白纸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面白纸板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单面彩色印刷和制盒包装用的单面白纸板。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450一1989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B/T 451.1--1989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法 GB/T 451.2--1989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 451,3一1989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GB/T 456--1989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别克法) GB/T 460-1989纸和纸板施胶度的测定法(墨水划线法) GB/T 462-1989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GB/T 1541-1989 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GB/T 2679.3---1996纸和纸板挺度的测定 GB/T2679.5-1995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测定法(M1T耐折度仪法) 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7974-1987纸及纸板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 GB/T 8940.1-1988 纸和纸板白度测定法(45/0定向反射法) GB/T10342-1989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T 10739一1989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 3产品分类 3. 1 单面白纸板按质量分为 A、B、C 三等。
3.2纸板底面颜色按订货合同规定。
3.3单面白纸板为平板纸,按订货合同的规定可为卷筒纸。
3.4平板纸尺寸为787mm×1092mm,或按订货合同的规定。
4 技术要求 4.1单面白纸板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中国轻工总会1996-10-11批准1997-07-01实施
444
QB/T 2250-1996
表1
规定 技术指标单位
A等 B等 C等
200200~250±5% 220 250+5 270+5%270~350-4% 定 量g/m²300--3%
350+5% 400400~450-3% 450 紧度g/cm0. 60~0.800.60~0.85N0.60 施胶度不小于0.5 耐折度(横向)不低于次1053 平滑度(正面)不小于s141212 白度(正面)不低于%80.080.070.0 挺度横向不小于 200g/m²3. 7(3.5)2.1(2.0)1. 6(1.5) 220g/m²4. 3(4. 0)2. 1(2.0)1.6(1.5) 250g/m24.8(4.5)2.7(2.5)2.1(2.0) 270g/m2. mN m4.8(4.5)3. 2(3.0)2. 7(2.5) 300g/m24.8(4.5)3. 7(3. 5)3.2(3.0) 350g/m27. 0(6. 5)4. 3(4.0)3.7(3.5) 400g/m27.0(6.5)5. 4(5. 0)4.8(4.5) 450g/m²11. 0(10.0)6. 4(6.0)5. 4(5.0) 尘埃度不多于 0.3~1.5 mm²204072 其中:1:0~1.5mm²黑色个/m²448 大于 1.5 mm²不许有不许有4 1.5~2.5mm²不许有不许有4 交货水分%5. 0~9.06. 0~10.06.0~10.0 注:括号内数值溢度为(20士1)℃,相对湿度为(65土2)%标准大气条件下测试要求。
4.2纸张切边应整齐、洁净。
4.3平板纸尺寸允许偏差不许超过+ mm,偏斜度允许偏差不许超过3 mm,卷简纸幅宽按订货合同规 定,卷筒纸幅宽尺寸偏差不许超过3 mm,断头不许超过3个。
4. 4纸张厚薄应一致,纸面纤维组织应均匀。
4.5纸张要求平整、光洁,不应有荷叶边。
4.6不许有折子、露底、皱纹、破漏、条痕、砂粒、硬质块及在不加力作用下的分层现象。
4.7纸张的色调应一致,每批纸不许有明显的差别。
4.8有下列情况者可列为二等品,但不得同时超过两项。
...
QB/T 2232-1996 电动童车通用技术条件.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2232-1996
电动童车通用技术条件
1996-07-05发布1996--12-01 实施
中国轻工总会发布
前言
电动童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电动童车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4~8岁 儿童在平坦地面上驾驶的,以不大于12V直流电为驱动能源的车辆。
不同型式、规格的电动童 车均应按附录A的要求制订单项产品标准。
本标准是按照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进行编写的。
本标准是对ZBY57002一86《电动童车通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T2122-1995《童车电镀技术条件》。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ZBY57002-86《电动童车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玩具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玩具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大中、姜铭权、孟繁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QB/T 2232--1996 电动童车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童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4~8岁儿童在平坦地面上驾驶,以不大于12V直流电为驱动能源的车 辆。
本标准涉及的电动童车不适用于游乐场上使用,亦不准在公路上行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 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可能性。
GB14746一93儿童自行车安全要求 QB/T2121-1995童车油漆技术条件 QB/T2122一1995童车电镀技术条件 3技术要求 3.1安全 3.1.12车辆应能保持稳定,按4.2作侧向、前向和后向稳定试验后不得翻倒。
3.1.2车辆行驶应平稳,车轮的径向圆跳动量和轴向圆跳动量按4.3作试验时不得大于 4mmo 3.1.3导电部分和非导电部分的绝缘电阻按4.4测试时应大于2M0。
3.1.4车辆在额定电压和额定载重时其速度不得超过70m/mino 3.1.5车辆结构与装配应牢固、稳定和安全。
不得在正常使用或可预见的滥用时,造成童 车的损害而伤害儿童。
3.1.6装配所用的钉、螺钉和类似紧固件,其尖端不得触及。
各紧固件可触及部分均不得 有毛刺。
螺钉外露突出部分,在螺母旋紧后应短于螺钉的外径尺寸,沉头螺钉的头部不得突 出于成品外表面。
3.1.7在正常驾驶、搬运和维修时,凡骑行者身体能触及处均不应有外露锐边。
3.1.8车体上不应有伤害儿童的突出物。
可与长150mm直径45mm圆柱(模拟下肢)侧面的中央50mm段相碰的突出物体为突 出物(见图1)。
组装后长度超过8mm的突出物,其末端倒圆半径不得小于6.3mm,突出物 的大端尺寸应大于12.7mm,小端尺寸应大于3.2mmo
中国轻工总会1996一07一05批准1996一12-01实施
QB/T 2232-1996
单位:mm 45
50 50
150
图1外露突出物测试圆柱 3.1.9车轮与童车主体或其他部分(如挡泥板)之间的间隙应小于5mm或大于12mm。
3.1.10传动机构应予封闭,以免挤轧住儿童的手指。
3.1.11车辆强度 3.1.11.1静态强度 童车按4.5作静态强度试验后,其任何部件不允许有破损及异常现象,并能正常行驶。
21.11.2动态强度 童车按4.6作动态强度试验后,各部分均应保持完好,不得产生松动、变形、脱落和裂 纹,并能正常行驶。
3.1.11.3车轮侧向牢度 童车按4.7作车轮侧向牢度试验后,童车的结构应保持完整,轮胎或轮带不得脱落,并 能正常行驶。
3.1.11.4跌落强度 童车按4.8做跌落试验后,应能符合3.1.11.2条的有关要求。
3.1.11.5强制停车 童车按4.9做强制停车试验后,车体、动力装置及线路等处不得损坏。
3.1.11.6车把(或方向盘)组件的强度
坏。
或损坏。
3.1.11.6.3车辆按4.10.3做试验后,车把(或方向盘)组件均应完好。
3.1.11.7操纵杆按4.11作强度试验后,不得拉脱和断裂。
3.2性能 3.2.1车辆行驶应灵活,操纵方便,无阻滞打滑等现象。
2-
QB/T 2232--1996
3.2.2接通电源后,童车应能前进、后退、左右转弯,前轮应在正前方位置的左右两侧至少 45°的范围内转向灵活,并不得在转动时出现紧点、僵呆或松驰现象。
3.2.3车铃、蜂鸣器或其他类似的发声装置应发音清晰,并应装在容易操纵的位置。
3.2.4车辆开关应安全可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