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5月 ( 第 49 页)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995、1996—94 QB-1987-94 工业明胶 骨胶 照相明胶 1994—08-23发布 1995一05-01实施 中国轻工总会发布 浙江、际注计量情报研究所 目次 NQB/T1995-94 工业明胶 (1) QB/T1996一94骨胶 (8) QB1997一94照相明胶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995-94 工业明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明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动物的骨或皮制成的工业用明胶. 2技术要求 2.1基本要求 各级工业明胶中不得加人甲醛或其它可提高粘度的化学品. 工业明胶产品应为呈淡黄色或棕色的细粒,无臭,无肉眼可见杂质,应通过4mm标准 筛网. 2.2理化指标 2.2.1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指 标 项 目 特级 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水分,% 不大于 16.0 16.0 16.0 16.0 16.0 粘度,mPas不小于 14.0 12.5 11.0 9.5 8.0 胶冻强度,B100mg不小于 130 110 90 70 50 凝冻浓度,% 不大于 1.2 1.3 1.4 1.6 1.7 灰分,% 不大于 2.0 2.0 2.0 2.5 2.5 不溶物,% 不大于 0.5 0.5 0.5 0.5 0.5 2.2.2需方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3试验方法 3.1测试溶液的配制 3.1.1试验胶样以含水分12%为基准进行换算,即含X%水分的1g胶样相当于88/(100一 X)g的含水分12%的胶样(其绝干胶相等). 3.1.2测试溶液的浓度:测试溶液用蒸馏水配制,其浓度为质量百分比浓度. 3.1.3测试溶液的配制方法 中国轻工总会1994-08一23批准 1995一05-01实施 一1一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 1991-94 QB/T 1990、1992、1993-94 陶瓷工业标准 (2) 1994-08--23发布 199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发布
目次 QB/T1990-94粘土结合碳化硅匣钵 QB1991-94化学瓷坩埚 (7) QB/T1992-94化学瓷蒸发Ⅲ (13) QB/T1993一94陶瓷器抗冲击试验方法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1990-94. 粘土结合碳化硅画体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粘土结合碳化硅匣钵的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碳化硅为骨料、粘土为主要结合剂的用于装烧日用陶瓷产品的匣钵。

2引用标准 GB 4734 日用陶瓷铝硅酸盐化学分析方法 GB 2997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显气孔率、吸水率、体积密度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 YB 370 荷重软化温度检验方法 GB 3001 耐火制品常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GB 7320 耐火制品热膨胀试验方法 QB/T 1683 3铝硅镁质匣钵 GB 5990 定型隔热耐火制品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线法 GB 7322 耐火材料耐火度试验方法 GB/T 3300 日用陶瓷器变形检验方法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检查) GB 3301 日用陶瓷器容积、口径误差、高度误差、重量误差、缺陷尺寸的测定方法 3术语 术语按QB/T1683执行。

4技术要求 4.1化学组成 碳化硅(SiC)含量不小于60%,三氧化二铁(FeOg)含量小于0.5%。

4.2物理性能指标 4.2.1显气孔率 显气孔率不大于23%。

4.2.2体积密度 体积密度不小于2.35g/cm。

4.2.3常温抗折强度 常温抗折强度不小于15MPa。

中国轻工总会1994-08-23批准 1995-05--01实施 1 ~
QB/T1990-94 4.2.4线膨胀系数 室温~1000℃线膨胀系数不大于5.3×10-°/K。

4.2.5荷重软化温度 荷重软化温度不小于1500℃。

4.2.6耐火度 耐火度不小于1750℃。

4.2.7导热系数 在温度为500℃下的导热系数大于2W/(mK)。

4.2.8热稳定性 850℃至流动的冷水二次热交换后的强度保持率不小于60%。

4.3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1外观质量要求 缺陷名称 测定单位 合 格 品 变形 (长度) mm 不超过口径的±1% 缺边(长度) mm 外口沿长不大于5mm,深度小于1mm限1处 缺坏 (面积) mm² 面积不超过10mm²,深度不大于1mm限2处 工作面、墙底部不允许;非工作面直径不大于3mm,高 疙瘩(长度) mm 度不大于1mm限2处 裂纹 不允许 厚度差 mm 不大于器型标称厚度的±0.4mm 斑点 mm 工作面直径不大于2mm限3个; 非工作面直径不大于4mm限5个 分层 " 不允许 涂料 过薄、过厚、不均匀、起泡、烧结不允许 熔洞 钵底不允许 平整度 mm 口部不平度为器型标称尺寸的±0.5%,底部不平度为 ±0.5mm 4.4 口径、高度、重量误差应符合表2。

表2 名 称 单 位 产 品 规格 允许范 口径误差 340 ±1 340 ±4
QB/T1990-94 5试验方法 5.1化学成分分析按附录A补充件进行。

5.2耐火度测定按GB7322进行。

5.3荷重软化温度测定按YB370试验方法要求,用生料直接按制品生产工艺烧制成所需样 品进行。

5.4显气孔率、体积密度测定按GB2997进行。

从制品底部切取3块大小基本相同的试片作 为试样。

5.5常温抗折强度测定按GB3001进行。

5.6线膨胀系数测定按GB7320进行。

5.7导热系数测定按GB5990进行。

样品应根据试验方法要求按产品生产工艺另行制作。

5.8热稳定性按QB/T1683附录A进行。

5.9变形测定按GB/T3300进行。

5.10口径、高度、重量误差和缺陷尺寸测定按GB3301进行。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4.3及4.4条规定的内容。

6.1.2出厂检验按GB2828的规定执行,采用一次检查抽样方案,合格质量水平(AQL) 为4.0,检查水平(IL)为一般检查水平I。

6.1.3产品批的形成可按受检产品同规格的形成批。

6.1.4经检验判为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978-94 染发剂 染发水、染发粉、染发膏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染发水、染发粉、染发膏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引用标准 GB7916化妆品卫生标准 QB/T13531.1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pH值的测定 QB/T1684化妆品检验规则 QB/T1685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 3产品分类 按产品形态分为染发水、染发粉、染发膏. 按产品剂型分为单剂型、多剂型. 按产品结构分为染料型及氧化型. 4技术要求 产品卫生指标应符合GB7916中对苯二胺浓度的有关规定. 4.1感官指标、理化指标 染发水、染发粉、染发膏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指标要求 指标名称 染发粉 染发水 染发膏 单剂型 两剂型 外观 符合企业规定 香气 pH 染剂 4.0~7.5 .8.0~11.0 8.0~11.0 8.0~11.5 值 氧化剂 8.0~12.0 2.0~5.0 2.0~5.0 氧化剂浓度% 4.0~7.0 4.0~7.0 耐寒 -10±2℃,24h恢复室温奇 体无油水分离 耐热 油水分6恢复室温奇体无 染色能力 白发染黑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4一07一13批准 1995一03一01实施 一44一 QB/T1978-94 4.2质量要求 不低于规定质量的10%. 4.3包装要求 应符合QB/T1685要求. 5试验方法 5.1外观 在非阳光直射下目测. 5.2香气 凭嗅觉鉴定香气. 5.3pH值 5.3:1染发水 5.3.1.1仪器 酸度计精度士0.02pH1台; 烧杯100ml2支; 天平感量0.1g1台. 5.3.1.2操作, 分别称取氧化剂或染剂30~50g于100m1烧杯中,搅拌均匀,在温度25℃时用已校正过的 酸度计测定. 5.3.2染发粉 5.3.2.1仪器 酸度计精度±0.02pH1台; .烧杯100ml2支; 天平感量0.1g1台. 5.3.2.2操作 分别称取单剂型染发粉或两剂型染发粉的染剂或氧化剂各1份,分数次加入经煮沸冷却 后的蒸馏水100份,并不断搅拌加热至65±5℃再冷却至25℃,用已校正好的酸度计测定. 5.3.3染发膏 按GB/T13531.1的方法测定. 5.4氧化剂浓度的测定 5.4.1仪器、药品 精密天平感量0.0001g1台; 吸液管1ml1支; 三角烧瓶150ml1只; 硫酸(1:1); 高锰酸钾0.1mol/L. 5.4.2操作 取样品1g(1ml)于150ml三角烧瓶中,然后加蒸馏水10ml和1:1硫酸10ml摇匀, 一45— QB/T1978-94 用0.1mol/L高锰酸钾滴定至终点. 5.4.3计算 H202(%)=0.01701×C×V×100 式中:0.01701一一H202的毫摩尔质量,g/mmol; C一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 V一高锰酸钾的耗用量,ml. 5.5染色能力 5.5.1仪器 烧杯50ml2只; 量杯10ml1只; 天平感量0.1g1台. 5.5.2试样 洗净之白发,长度约2~3cm. 5.5.3操作 5.5.3.1染发水 量取氧化剂及染剂各10m1 一并倒入烧杯内,搅拌均匀,将0.3g白发用水浸湿后放入烧 杯内,浸染30min后取出,用自来水漂洗干净,晾干后观察. 5.53.2染发粉 单剂型: 称取染发粉0.5g于50ml烧杯中,加入30~40℃温水10ml 搅拌成浆状后,将0.3g白发用. 水浸湿后放入烧杯内,浸染30min后取出;用自来水漂洗干净,晾干后观察. 两剂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977-94 唇膏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唇膏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油、脂、腊、色素等主要成份复配而成的护唇用品. 2引用标准 GB7916化妆品卫生标准 QB/T1684化妆品检验规则 QB/T1685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 3产品分类 产品按功能分类. 4技术要求 卫生指标应符合GB7916规定, 4.1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指标名称 指 标 外观 表面光泽、平滑无气孔 色泽 符合企业规定 香气 符合企业规定 耐热 45:1℃,24h无弯曲软化现象 理化指标 耐寒 -5~0℃,24h恢复室温后能正常使用 4.2质量要求 不低于规定质量10%. .4.3包装要求 按QB/T1685执行. 5试验方法 5.1感官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4一07一13批准 1995一03-01实施 -41一 QB/T1977-94 5.1.1外观 取试样在非直射阳光条件下进行目测. 5.1.2色泽 取试样在非直射阳光条件下进行目测. 51.3香气 取试样凭嗅觉鉴定. 5.2理化指标 5.2.1耐热 5.2.1.1仪器 8.电热恒温培养箱灵敏度±1℃1台; .b.温度计精度±0.5℃1支. 5.2.1.2操作 预先将电热恒温培养箱调节至45±1℃,将待测样品脱去套子,全部旋出,垂直放入恒 温培养箱内,24h后取出观察. 5.2.2耐寒 5.2.2.1仪器 a.冰箱灵敏度±2℃1台; b.温度计精度±0.5℃1支. 5.2.2.2操作 预先将冰箱调节至一5~0℃,将待测样品放入冰箱内,24h后取出,恢复室温后,将样 品少许涂擦于手上,观察其使用性能. 5.3质量要求 日常检验以10支平均计算,如发生异议时,则以100支平均计算为准. 6检验规则 按QB/T1684执行.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包装 按QB/T1685执行. 7.2运输 必须轻装轻卸,按箱子箭头标志堆放,避免剧烈震动、撞击、日晒、雨淋. 7.3贮存 应贮存在温度不高于35℃的通风干燥的仓库内,切忌靠近火源、热源.堆放时必须距离 地面20cm 内墙50cm 中间应留有通风道,按箱子箭头标志堆放,并掌握先进先出的原则. 符合规定贮存条件,产品在包装完整,未经启封的情况下,三年以上能符合质量要求的 产品可不标保质期,保质期在三年内的产品应标明保质期,保质期从产品生产之日起算. 一42- QB/T1977-94 附加说明: 、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难词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妆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天津婕妮化妆品有限公司、天津市日用化学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缴俊敏、周文琳. -43—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976-94 化妆粉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包括胭脂、眼影粉、粉饼等化妆粉块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粉质为主体经压制成型的胭脂、眼影粉、粉饼等. 2引用标准 GB7916化妆品卫生标准 QB/T13531.1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pH值测定 QB/T1684化妆品检验规则 QB/T1685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 3产品分类 化妆粉块按用途分为眼影粉、胭脂、粉饼等. 4技术要求 卫生指标应符合GB7916的有关规定. 4.1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指标名称 技术要求 涂擦性能 油块≤1/4粉块 理化 均匀度 颜料及粉质分布均匀,无明显斑点 指标 pH值 6.0~9.0 疏水性 粉质浮在水面保持2h不下沉 色泽 符合企业规定 感官指标 香气 符合企业规定 块型 表面应完整,无缺角、裂缝等缺陷 注:均匀度:花色粉块例外.疏水性:仅适用于千湿二用粉饼. 4.2质量指标允许误差±10%. 4.3包装要求 应符合QB/T1685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4一07一13批准 1995一03-01实施 —38- QB/T1976-94 .5试验方法 5.1理化指标 5.1.1涂擦性能 5.1.1.1仪器 恒温培养箱(±0.5%)一台. 5.1.1.2操作程序 将试样盒打开,置入50±1℃的恒温箱中,保持24h后取出,恢复室温后,用产品所附 粉扑或粉刷在块面不断轻擦,随时吹去擦下的粉粒,观察块面的油块大小. 5.1.2均匀度 取粉块在白色道林纸上擦过,观察擦痕色彩是否均匀. .5.1.2pH值 按GB/T13531.1的规定测定. 5.1.4疏水性 5.1.4.1仪器 80目筛子,150ml烧杯. 5.1.4.2操作程序 从粉饼表面将粉轻轻刮下,用80目筛筛过,称取0.1g过筛物于100ml水中,观察2h 应 无下沉. 5.2感官指标 52.1色泽 取试样在室内非阳光直射处,用目力观察. 5.2.2香气 用嗅觉鉴定. 5.2.3块型 目测检验. 5.3质量 5.3.1仪器 架盘天平感量0.1g.一台. 5.3.2操作程序 取出粉块10块,用架盘天平称重,按下式计算: x(%)=- W.-W/10 W. .×100 式中:X一平均质量误差,%; W.一标称质量,g; W一一十块粉块总质量,g. 日常检验以10块平均计算,如有异议时,以100块平均计算为准. —39— : QB/T1976-94 6检验规则 应符合QB/T1684的规定.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应符合QB/T1685的规定. 7.2包装 应符合QB/T1685的规定. 7.3运输 必须轻装轻卸,按箱子箭头标志堆放.避免剧烈震动、撞击和日晒雨淋. 7.4贮存 应贮存在温度不高于40℃的通风千燥的仓库内,堆放时必须离地面20cm 内墙50cm 中 间应留有通道,不得倒放,切忌靠近水源或暖气,并严格按先进先出的原则. 符合规定的贮存条件,产品在包装完整,未经启封的情况下,三年以上能符合质量要求 的产品可以不标保质期,保质期在三年内的产品应标明保质期,保质期从产品生产之日起 算.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妆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日用化学品四厂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基梁,彭帮辉,赵玉城.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发布的专业标准ZBY42004一89《化 妆粉饼》作废. 一40—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975-94 护发素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护发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抗静电剂、柔软剂和各种护发剂配制而成的乳状产品,用于漂洗头发, 使头发有光泽且易于梳理的漂洗型护发素. 2引用标准 QB/T1685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 QB/T1684化妆品检验规则 GB7916化妆品卫生标准 3产品分类 产品按功能分为多种品种. 4技术要求 卫生指标应符合GB7916的规定. 4.1感官指标、理化指标 指标名称 指 标 外观 无异物 感官指标 色泽 符合企业规定 香气 符合企业规定 pH值(25℃). 2.5~7.0 粘度(25℃)Pas ≥0.4 理化指标 总固体% ≥4.0 3 耐热 40±1C 24h恢复至室温后没有分离、沉淀、变色现象(注 明含有不溶性粉粒沉淀物除外) 耐寒 -5~-15℃,24h恢复室温样品正常 4.2质量(容量)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4一07一13批准 1995-03一01实施 一34一 QB/T1975-94 ≤200g(mL)不低于标示量的96.0%; 201~300g(mL)不低于标示量的96.5%; >300g(mL)不低于标示量的97.0%. 4.3包装外观要求 按QB/T1685执行. 5试验方法 5.1外观 取样品在非阳光直射条件下进行目测. 5.2色泽 取样品在非阳光直射条件下进行目测. 5.3香气 用辨香纸分别蘸取样品,用嗅觉进行辨别. 5.4pH值 5.4.1仪器 温度计精度0.2℃; 酸度计精度±0.02pH; 烧杯50mL; 架盘天平分度值0.1g. 5.4.2试剂 pH为6.5~7.5的蒸馏水,经煮沸10min冷却至室温,当天使用. 5.4.3试验步骤 在烧杯中称取1份样品,加入10份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在25±1℃时,用 已校正过的酸度计测定.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5粘度 5.5.1仪器 温度计精度0.2℃; NDJ一1型旋转粘度计; 1 高型烧杯.250mL. 5.5.2试验步骤 取适量试样倒入250mL烧杯中,使试样恒温在25±1℃,用NDJ一1型旋转粘度计测 定.测定时要按粘度计使用说明正确选用转子型号和转速,转子的刻度浸入试样中,且转子 壁四周无气泡,在旋转1min读取.当数值在0.4Pas附近时,用2转子,30r/min.结果保 留一位小数. 5.6总固体 15.6.1仪器 温度计精度0.2℃;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2g; 一35一 QB/T1975-94 恒温烘箱灵敏度±1℃; 扁形称量瓶100mL; 干燥器. 5.6.2试验步骤 在烘干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称取2g试样(准确至±0.0002g)于105±1℃恒温烘箱内 烘千3h 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准确至±.0.0002g). 5.6.3结果表示 总固体的含量按式(1)计算 总固体(%)=- m3-m1×100(1) m2-m1 式中:m1一空扁形称量瓶的质量,g; m1一一烘千前试样和扁形称量瓶的质量,g; m3一一烘干后残余物和扁形称量瓶的质量,g.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7耐热 5.7.1仪器 温度计精度±0.2℃; 电热恒温培养箱灵敏度±1℃; 试管20×120mm. 5.7.2试验步骤 .将试样分别倒入2支20×120mm的试管内,使液面高度约80mm 塞上干净的软木塞, 把一支待检的试管置于预先调节至规定温度±1℃的恒温培养箱内,经24h后取出,恢复室 温后与另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974-94 洗发液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洗发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表面活性剂为主体复配而成的,具有清洁人的头皮和头发,并保持其美 观作用的液体洗发用品. 2引用标准 QB/T1685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 QB/T1684化妆品检验规则 GB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7916化妆品卫生标准 3产品分类 产品按功能分类. 4技术要求 卫生指标应符合GB7916的规定. 4.1感官指标、理化指标 指标名称 指 标 外观 无异物 感官指标 色泽 符合企业规定 香气 符合企业规定 pH值(25℃) 4.0~8.0 粘度(25℃)Pas ≥0.4 理 化 有效物% ≥10.0 指 泡沫(40℃)mm 透明型≥100 非透明型≥50 儿童产品≥40 标 耐热 桂粉轻第温后没有分高离、沉淀、变色现象(注明含有不 耐寒 -5~-15℃,24h恢复室温样品正常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4一07一13批准 1995-03一01实施 一28一 QB/T1974-94、 4.2质量(容量)要求 ≤200g(mL)不低于标示量的96 0%; 201~300g(mL)不低于标示量的96.5%; >300g(mL)不低于标示量的97.0%. 4.3包装外观要求 按QB/T1685执行. 5试验方法 5.1外观, 取样品在非阳光直射条件下进行目测. 5.2色泽 取样品在非阳光直射条件下进行目测. 5.3香气 用辨香纸分别蘸取样品,用嗅觉进行辨别. 5.4pH值 5.4.1仪器 温度计精度0.2℃; 酸度计精度±0.02pH; 烧杯50mL; 架盘天平分度值0.1g. 5.4.2试剂 pH为6.5~7.5的蒸馏水,经煮沸10min冷却至室温,当天使用. 5.4.3试验步骤 在烧杯中称取1份样品,加入10份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在25±1℃时,用 已校正过的酸度计测定.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5粘度 5.5.1仪器 温度计精度0.2℃; NDJ一1型旋转粘度计; 高型烧杯250mL. 5.5.2试验步骤 取适量试样倒入250mL烧杯中,使试样恒温在25±1℃,将NDJ一1型旋转粘度计转子 的刻度浸入试样中,且转子壁四周无气泡,在旋转1min后读取.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当数 值在0 4Pas附近时,用2转子,30r/min. 10Pas用4#转子,12r/n1n. 5.6有效物 一29— QB/T1974-94 5.6.1总固体 5.6.1.1仪器 温度计精度0.2℃;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2g; 恒温烘箱灵敏度±1℃; 烧杯250mL; 千燥器. 5.6.1.2试验步骤 在烘干恒重的烧杯中称取2g试样(准确至±0.0002g)于105±1℃恒温烘箱内烘千3h 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准确至±0.0002g). 5.6.1.3结果表示 总固体的含量按式(1)计算: 总固体(%)= m3-m1×100(1) m2-m1 式中:m1一空烧杯的质量,g; m2-一烘干前试样和烧杯的质量,g; m3一烘干后残余物和烧杯的质量,g.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6.2无机盐(乙醇不溶物)的测定 5.6.2.1仪器 温度计精度0.2℃;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2g; 恒温干燥箱灵敏度±2℃; 水浴加热器; 古氏坩埚30mL; 锥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10 CCS H61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29—2023 代替NB/T470292012 压力容器用铝及铝合金锻件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 forgings for pressure vessels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47029—2023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订货内容 2 5技术要求 2 6试验方法 4 7检验规则 4 8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I NB/T47029—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主要参照美国ASME BPVC.Ⅱ.B一2021中的SB-247制定. 本文件代替NB/T47029一2012《压力容器用铝和铝合金锻件》,与NB/T47029一2012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本文件根据我国的生产和使用情况列入了9个牌号的铝及铝合金锻件,增加了2219、4032、 6066和7075共4个牌号. 本文件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石化广州工程 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管网集团(徐州)管道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无锡宏达重工股份 有限公司、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章小浒、杨国义、张国信、王金光、陈志伟、贾邦龙、许志军、孔韦海、 李双权、王泓历、刘建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2年首次发布为NB/T470292012;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20 R12 备案号: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617.6—2018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6部分:装卸条件及作业要求 Regulations concerning road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 Part 6: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conditions of carriage loading unloading and handling 2018-08-29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 JT/T617.6—2018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1 5包件运输装卸条件 2 6散装运输装卸条件 2 7罐式运输装卸条件 8装卸作业要求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包件运输的装卸操作特殊规定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具有VC标记的散装运输的装卸操作特殊规定 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适用于特定种类或货物的装卸操作特殊规定12 参考文献 14 I JT/T617.6-2018 前 言 T/T617《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分类; —第3部分:品名及运输要求索引; 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 一第5部分:托运要求; 第6部分:装卸条件及作业要求; —第7部分:运输条件及作业要求. 本部分为JT/T617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联化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玉玲、彭建华、李东红、吴金中、赖永才、王笃鹏、钟原、张建伟、钱大琳、 沈小燕.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20 R12 备案号: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617.5—2018 部分代替JT/T617-2004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5部分:托运要求 Regulations concerning road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 Part 5:Consignment 2018-08-29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617.5—2018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7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2 5集合包装及混合包装的标记标志要求 6包件标记与标志 3 7集装箱、罐体与车辆标志牌及标记 6 8运输单据 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菱形标志牌图形17 附录B(规范性附录)标志牌和标记悬挂位置 22 附录C(资料性附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格式31 附录D(规范性附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卡 32 参考文献 37 I JT/T617.5—2018 前 言 T/T617《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分类; —第3部分:品名及运输要求索引; 一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 一第5部分:托运要求; 第6部分:装卸条件及作业要求; —第7部分:运输条件及作业要求. 本部分为JT/T617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T/T617一2004《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包装标志和标签、托运要求,与JT/T 617一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危险货物托运清单要求(见8.2); —修改了“运单格式”规定,要求运单由承运人填写(见8.3 2004年版6.2、6.7、6.8、6.10、6.11 附录A); —删除了“危险货物鉴定表”规定(见2004年版6.3); 一一删除了“危险货物性质或消防方法相抵触的货物应分别托运”规定(见2004年版6.4); 一一删除了“盛装过危险货物的空容器,未经消除危险处理、有残留物的,仍按原装危险货物办理 托运”规定(见2004年版6.5); —删除了“集装箱装运危险货物的,托运人应提交危险货物装箱清单”规定(见2004年版6.6); —增加了“集装箱、罐体与车辆标志牌及标记”规定(见第7章); —增加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卡”规定(见8.4 2004年版附录C). 本部分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科思创聚合物(中 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范文姬、吴金中、田诗慧、黄诗音、王笃鹏、钟原、贾祥臣、战榆林、李东红、陆民、 赵朋文、沈小燕、彭建华、钱大琳、赖永才、任春晓、张会娜、张玉玲.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T3130—1988; —JT617—2004.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20 R12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617.4—2018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 Regulations concerning road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 Part 4:Provisions for the use of transport packagings 2018-08-29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 JT/T617.4—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包装、中型散装容器和大型包装的使用要求 2 5可移动罐柜的使用要求 8 6罐式车辆罐体的使用要求 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包装指南一览表 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运输包装代码和标记要求94 附录C(规范性附录)混合包装代码及特殊规定96 附录(规范性附录)可移动罐柜导则97 附录E(规范性附录)可移动罐柜特殊规定 .107 附录F(规范性附录)罐式车辆罐体特殊规定 .109 参考文献 111 JT/T617.4—2018 前 言 JT/T617《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分类; 第3部分:品名及运输要求索引; ——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 —第5部分:托运要求; 第6部分:装卸条件及作业要求; 第7部分:运输条件及作业要求. 本部分为JTT617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 部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包装联合会运输包装委员会、上海化工研究院 有限公司、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赖永才、钱大琳、刘冬、吴金中、王和、于露、姜峰、廖英勇、邝修远、姜滟、路冰琳、 张会娜、沈小燕、李东红、董学胜、贾祥臣、战榆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T617—2004; —JT3130—1988.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20 R12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617.3—2018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3部分:品名及运输要求索引 Regulations concerning road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 Part 3:Index of dangerous goods name and transportation requirement 2018-08-29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 JT/T617.3—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品名的一般要求 5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要求索引 3 6特殊规定 5 7有限数量危险货物 5 8例外数量危险货物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道路运输危险货物一览表 .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适用于某些物品或物质的特殊规定 .414 参考文献 .435 JT/T617.3—2018 前言 JT/T617《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分类; —第3部分:品名及运输要求索引; —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 —第5部分:托运要求; —第6部分:装卸条件及作业要求; —第7部分:运输条件及作业要求. 本部分为JT/T617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与JT617一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品名的一般要求(见第4章)、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要求索引(见第5 章)、特殊规定(见第6章),以及有限数量危险货物和例外数量危险货物的道路运输要求(见第7章和 第8章). 本部分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交通运 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上 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彭建华、战榆林、吴金中、张玉玲、沈小燕、李东红、潘凤明、李志强、段晓瑞、张会 娜、范文姬、黄诗音、任春晓、钱大琳、冯淑珍、陈旭立、董学胜、赖永才.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T3130—1988; ——JT617-2004.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20 R12 备案号: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617.2—2018 部分代替JT6172004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2部分:分类 Regulations concerning road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 Part 2:Classification 2018-08-29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617.2—2018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4一般要求 3 5具体规定 > 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类试验方法 46 附录B(规范性附录)集合条目列表和集合条目列表层级图 51 附录C(规范性附录)危险性先后顺序表 72 附录D(资料性附录)烟花默认分类设定表74 附录E(规范性附录)目前已确定的自反应物质列表 79 附录F(规范性附录)目前已确定的包装有机过氧化物列表82 附录G(资料性附录)A类感染性物质示例 92 附录H(资料性附录)单个放射性核素的基本放射性核素数值94 附录I(资料性附录)长期危害水生环境物质类别 111 附录(资料性附录)采用分层法对造成急性和长期水生环境危害的混合物进行分类112 参考文献 113 I JT/T617.2—2018 前 言 T/T617《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分类; —第3部分:品名及运输要求索引; ——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 一第5部分:托运要求: 第6部分:装卸条件及作业要求; —第7部分:运输条件及作业要求. 本部分为JT/T617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T617一2004《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第4章,与JT617一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一增加了分类的一般要求(见第4章); —增加了分类的具体规定(见第5章); —增加了分类试验方法(见附录A). 本部分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联化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东红、吴金中、彭建华、范文姬、战榆林、董学胜、贾祥臣、田诗慧、黄诗音、 沈小燕、张理、冯玉海.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T3130—1988: —JT617—2004.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20 R12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617.1-2018 部分代替JT617一2004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1部分:通则 Regulations concerning road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 Part 1:General provisions 2018-08-29发布 2018-12-01实施 JT/T617.1-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J 3术语和定义 I 4危险货物的范围及运输条件 5运输条件豁免 2 6国际多式联运相关要求4 7人员培训要求 8各参与方的安全要求 6 9安保防范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相关术语和定义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高风险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保防范计划要求23 参考文献 24 JT/T617.1—2018 前 言 JT/T617《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分为7个部分: 一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分类; —第3部分:品名及运输要求索引; 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 第5部分:托运要求; 第6部分:装卸条件及作业要求; 第7部分:运输条件及作业要求. 本部分为JT/T617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T617一2004《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的从业人员、托运、承运、劳动防护和事故应急 处理,与JT617一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危险货物的范围及运输条件(见第4章)、运输条件豁免(见第5章)、国际多式联运相 关要求(见第6章)和安保防范要求(见第9章). —完善了人员培训要求,除修改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要求外(见7.1.1和7.1.2, 2004版的11.3),还增加了托运人、收货人、充装人等参与方聘用的从事危险货物运输业务的人员的培 训内容和培训记录要求(见7.2和7.3). 细化了各参与方的职责和义务,除修改了托运人和承运人的安全要求外(见8.2.1和8.2.2, 2004版的第6章、第7章),还增加了收货人、装货人等参与方的安全要求(见8.2.3和8.3); 一—增加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相关术语和定义(见附录A) 并对2004版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改 (见A.5.4和A.5.5 2004版的3.4和3.6). 本部分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小燕、刘浩学、吴金中、战榆林、钱大琳、彭建华、赖永才、李东红、冯淑珍、张玉玲、 张会娜、任春晓、范文姬、黄诗音、周璐、董学胜.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T3130—1988; —JT617—2004.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3.040.60 CCS T40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503-2024 营运车辆电子间接后视野装置技术要求 及试验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digital indirect rear vision device of mercial vehicle 2024-04-02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1503—2024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功能要求 2 5性能要求 3 6安装要求 4 7试验方法 I JT/T150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2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 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通 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 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宏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森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豫兴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融盛科技有限公司、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继红、王雷、田超、于雅丽、张国伟、姚鹏超、李林峰、张景涛、王莉、林晓琪、 胡吉、陈祥、陈燕、浦宏石、衡雪丽、付兵凯、朱小康、向世林.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220.40 CCSR5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 1502-2024
直升机救生员搜救作业手势信号要求
Search andrescue operationhandsignalsspecificationforhelicopterrescuer
2024-04-02发布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 1502-2024
目藍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手势信号使用 参考文献12
JT/T150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交通运输部北海 救助局、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震峰、朱玮玮、孔伟、顾群、于永乾、张洪彬、吕洪芹、张钊、王太伟、郑健。


JT/T 1502-2024
直升机救生员搜救作业手势信号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直升机执行搜救任务时,直升机救生员搜救作业手势信号的基本要求和使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救助飞行机构执行直升机搜救任务,涉及直升机救援的其他 机构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升机救生员helicopterrescuer 搭乘直升机,使用救援装备和绞车设备,从事陆上、水上和空中搜救作业的人员。

[来源:JT/T1017-2015,3.1] 3.2 搜救作业手势信号search andrescue operation hand signals 救助直升机机组执行搜救任务过程中,机组成员之间及机组成员与地面机务人员进行交流时使用 的手势信号。

4基本要求
4.1直升机救生员搜救作业手势信号应满足起飞前、救助实施阶段、到达停机坪和紧急情况阶段的使 用需要。

4.2根据工作内容,直升机救生员搜救作业手势信号的使用者分为: 一使用救援装备进行救援作业的直升机救生员(以下简称"救生员”); 一使用绞车设备进行救援作业的直升机救生员(以下简称“绞车手”)。

号适用于昼间和夜间作业使用。

4.4直升机救生员执行夜间救助任务时,应在头部、背部和双臂辅助使用发光设备,佩戴位置要求见 图1。

4.5搜救作业手势信号图示中的单手动作,如未做特殊要求,则表示可使用左手或右手。

JT/T 1502-2024
发光设备
发光设备
发光设备
图1发光设备佩戴位置示意
5手势信号使用
直升机救生员在执行昼间救助任务时,使用的搜救作业手势信号应符合表1~表4的规定。

表1直升机救生员搜救作业手势信号(起飞前) 序号图示动作描述使用者使用场景含义
救生员/机组人员要求上机时请求进入机舱 绞车手
a)进人后舱坐下; b)直升机滑行前(准 备滑行): 绞车手c)直升机起飞前(准是否准备好
备离地); 单手握拳,大拇指竖起d)任务前检查,绞车
手询问救生员
进人后舱坐下; b)直升机滑行前(准 救生员备滑行);准备好 c)直升机起飞前(准 备离地); d)任务前检查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40 22 CCS R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501—2024 潜水作业现场安全监管要求 Requirements of on-site safety supervision for diving operations 2024-04-02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1501—2024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4监管人员条件 2 5监管人员知识与技能要求 3 6监管工作要求 4 参考文 I JT/T15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杉叶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利潜水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 油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广州潜水学校.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辉、王在行、倪鹏、朱荣东、闫向峰、陈水开、王伟、刘正礼、郭晓平、李宗伟、 金信岑、刘远、李海滨、张磊、肖晓凌、王浩明、周方.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40 CCS R 61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500-2024 视觉航标表面色测量方法 Measurement method for surface colours of visual aids to navigation 2024-04-02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1500—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1 4测量分类 5测量设备和条件 1 6测量点选取及测量步骤 2 7参数计算 3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40 CCS R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494-2024 海区导标配布导则 Directives on the layout of leading marks 2024-04-02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1494—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要求 2 5技术要求 2 参考文献7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40 CCS R46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493—2024 邮轮码头登船桥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port passenger boarding bridge JT 2024-04-02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1493—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金属结构 6机构 2 7主要零部件 3 8电气系统 4 9安全防护装置 5 10操作系统 5 11安装、拆卸与试验 6 12使用 13检查与维护6 JT I JT/T149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岗、张德文、陈庆为、胡思唐、姜永生、邹云飞、温皓白、韦树宝、赵微. JT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