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建筑结构设计计算.pdf
TU 9. OHM科学丛书 图解建筑结构 设计计算 〔日〕山田修著 卢有杰 卢莉云 译 P 111263 学出版社 OHM社 前 言 建筑结构设计领域,由于办公自动化而完全实现了程序化.完全程序 化体现在建筑设计制图方面,就是采用CAD技术.结构设计程序化和制图 CAD是现代两项巨大的技术革新. 但是,在实际建筑结构设计中使用计算机时,如果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 于具体结构的程序,不知道如何判断程序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该设计就会变 成只能听命于机器操作的“架空设计”.而判断的标准,就是身为结构设计 基础的结构力学,就是用手做的结构计算. 的CAD程序系统,都立足于这个基础和用手做的结构计算之上. 忘记了这一点,认准“计算机设计的才正确”的人,在年轻的结构设计人员 和学生中间大有人在. 这本书就是打算奉献给这些人的.本书以本人旧作《图解钢筋混凝土 与钢结构设计基础知识》为基础,使用了现代结构设计用的国际单位制 (S1)单位之后,重新改写而成. 例如,混凝土设计标准强度、钢筋长期允许应力等就分别写成了F= 210N/cm2和SD295A=1600N/cm2. 为了掌握建筑结构设计,“基础学习”的重要性即使在机械化与省力化 不断进展的今天,也仍然与昔日一样.基础是变不了的. 最后,对于本书编写时从实际工作的立场给予指导的青柳英之先生 (青柳结构设计有限公司)、为本书提供资料的关西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协 会以及给予了照顾的欧姆出版社各位先生,在这里特别表示深深的谢意,真 诚地十分感谢. 山田修 0 写在学习本书之前 建筑物的结构在载荷作用于自身时不但不能破坏、不发生形变或振动,还要牢 固地站立于大地之上,保护活动于建筑物内外的人们的安全. 为了设计出安全的建筑物,必须充分研究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地基条件以及结构 材料等各种各样的设计条件,制定出适合于该建筑物的合理的结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还应当考虑材料的经济性.一言以蔽之,就是如何建造安全而又结实的建筑物. 在这一阶段,运用建筑物的一般设计知识以及结构力学的基础知识,就要像用自己 的手足一样自如.所以,建筑物安全和经济性这一大局,可以说在结构计算前一阶段的 结构规划时就已经确定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设计高明否,全由规划定”. 这样,根据结构规划确定了骨架形式和布置等事项之后,才转入结构计算的具体作 业.由于计算作业的性质是手工操作,要有一定顺序.首先从荷载计算开始、经过内力 和各构件以及连接的计算,最后再计算基础,至此,结构计算的流水作业才算结束.在 上述操作过程中,将立体结构物分解成若干平面骨架,将风压和地震力动荷载作为静荷 载计算,将活荷载当作均布荷载,将建筑物当作弹性体处理等,都作出了与建筑物实际 状态有相当不同的假设,思考方法也相当不同. 另外,在考虑了所用材料长期和短期内力产生的允许应力之后,在将各结构构件的 设计内力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的同时,还应考虑最不利的内力组合(参照下表). 内力组合表 内力种类 荷载状态 一般地区 建设省令第86条2项补充说明的 多雪地区 备社 长期内力 平常 GP GPS 积雪时 GPS CPS GpW 短期内力 暴风时 GPW 研究建筑物饿覆、柱的拔出情况时,P CPSW 的数值可减少. 地属时 GPK GPSK 符号:G为恒我内方; P为活载内力; S为雪荷载内力; W为风荷载内力; K为地展荷载内力. ...
图解建筑知识问答系列 钢结构建筑入门 原口秀昭.pdf

目录 1
1 钢结构概念 6
钢结构与其他结构 6
铁的性质 10
2 钢结构的历史 15
钢结构的应用 15
高层建筑的出现 21
密斯的建筑 24
密斯以后的建筑 30
3 框架结构 33
框架结构基本知识 33
悬臂结构 40
4 桁架与悬挂结构 46
桁架的基本知识 46
构件承受的应力 52
张紧梁 54
带有铰接节点的框架结构 56
铰接节点 58
空间桁架 60
悬挂结构 67
5 钢材 72
内力 72
钢材的性能 76
钢材的种类 84
柱与梁的变形 97
框架结构的弯矩图 104
6 焊接与加工 107
焊接方法 107
焊缝检查 124
焊缝符号 125
切割、加工 127
7 地基与基础 130
地基土 130
地基土承载力与地质勘探 133
桩基与复合地基 137
基础 140
8 柱脚 149
柱与柱脚钢板 149
锚栓 152
填充材料 156
柱脚的连接方法 158
9 接口与接头 165
梁柱安装 165
水平加劲肋(横隔板) 167
焊缝 175
梁柱的位置 183
连接(接头)与补强 186
支撑 195
高强螺栓 199
10 楼地面 206
跨度 206
楼板支撑 211
楼板标高 212
ALC楼板 215
压型钢板 217
混凝土的浇筑 223
抹灰工程 226
11 屋顶 227
折板屋顶 227
其他屋顶 235
12 楼梯 238
楼梯结构 238
护栏 244
13 外装 249
ALC板的特点 249
ALC板的安装 252
挤压成型水泥板 259
女儿墙与阳台 263
密封材料 266
14 内装与连接件 268
石膏板的粘贴方法 268
墙面龙骨 269
龙骨的优先顺序 272
吊顶龙骨 274
防火包裹 276
窗框 278
门 285
图解建筑知识问答系列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入门 原口秀昭.pdf
序言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建筑学科的大学课程.结构力学是从桁 架的应力计算或是从一个简单梁的应力计算开始的;材料方面 有混凝土的破坏试验;环境方面有有效温度或热抵抗的计算; 历史方面是从埃及、希腊开始的.因为上课的内容跟现实有一 定的差距,所以不管设计多有乐趣,但涉及课程所教授的内容 即使是高端的设计理论,是不是都有一种手采云朵的感觉呢? 大学的授课方式是老师们只教授各自专业领域内的课程, 所以尽管各个学科都学到了,但难以看到整个建筑设计的全貌. 一级建筑师资格考试的学习多少倾向于实际设计,但因为注重 记忆,诸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文件的提交单位以及法规的钻 研等方面,实际上也还是缺乏实践锻炼的. 笔者真正进行建筑学习,也是进人研究生课程之后在实际 设计中才开始的,并从建筑公司的大叔们和匠人们那里学到了 很多的东西,到现场后,经常问他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出 乎意料的是,大学老师反而疏忽了实践知识.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这或许是因为建筑学科把课程当作 学问而进行了竖向切割的缘故吧.建筑本来作为工学科目,应 该综合性地学习,但却被细分成各种理论进行授课,所以才形 成了现在的局面吧. 实际的建筑物,理所当然地就是实际的物理存在,所以 是与各个领域的知识或技术的横向连接有关联的.也就是说, 作为实战式的建筑学习,应该考虑使用实际存在的建筑物进 行学习. 这样说,也是有其原因的.在小规模的大学里教授建筑设 计或法规时,会有很多学生问诸如“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 构有什么不同”这样非常离奇的问题.连这样最基本的东西都不 明白,却拼命地为了应付考试而记住应力计算方法,这样做真 的可以吗?来自于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提问,引人深思. 用跨专业一词有些夸张,所以先不谈专业问题,只从更 3 基础的事情开始,直接说明建筑的实际问题,是不是更有必要 呢?抱着这个想法,在网络博客上(plaza.rakuten.co.jp/ haraguti/) 针对学生们想了解的知识进行了一些介绍.为了使 学生不致厌烦,每次都会附上插图说明.这样一直做下来,就 形成了现在的这本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书. 尽管如此,这本书既不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中心,也不 是以材料、施工为中心,更不是以建筑设计为中心写成的,而 只是单纯地介绍什么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它是怎样组成的、 设计和施工中至少要了解什么知识,诸如此类的非常基础性的 知识,并根据类别分组,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三层住宅、住 宅公寓、办公楼、商店等为对象写成的. 书中小题目的顺序也是以建筑结构的全貌开始的,在这里 主要以理解建筑全貌及建筑组成作为首要目的.这样的布局是 参考制图设计课程中学生所涉及的问题而设的.然后学习作为 钢筋混凝土的材料被使用的混凝土和钢筋的性能,之后依次以 结构本身、地基、基础、钢筋、浇筑混凝土、防水、门窗、装 饰工程、内装修这样的基本顺序进行叙述. 总体而言,本书的内容是按照建筑全貌→结构本身→工程 细部的顺序进行的.如果从头读起的话,应该能掌握钢筋混凝 土结构的全貌、结构本身的组成,以及各工程细部的基础知识. 想学习建筑的基础知识,但大学和专科学校的学习分类过 细,根本没法明白!想知道什么是实际的建筑!请这样的同学 或建筑结构初学者一定读一下这本书.让我们兴趣满满地一起 学习吧! 最后,感谢在本书的策划阶段给予关照的彰国社的中神和 彦先生,以及能让繁杂的编辑工作顺利进行的尾关惠女士. 原口秀昭 2008年5月 目录 序言 .3 1结构形式 框架和墙体结构8 大空间和悬臂结构 21 其他结构-25 2钢筋混凝...
图解建筑知识问答系列 建筑设备 原口秀昭.pdf
图解建筑知识问答系列 建筑设备 [日]原口秀昭著 胡连荣译 中国过工业版社 前言 您所面对的是一个正在尝试挑战杂家头衔的作者, 编写一部有关理筑物应用设施的图解和文章是过去的一 年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建筑物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绵 延变化,理筑物附属的设施也在这一历史长河中发展完 善,人类的知识和智慧都不断在进行汇集,但是, 要把它们归纳成一门学问,只能从这些分散的知识做起. 如果再具体一些,能汇编成一部百科书岂不更好,进 都整个筑都国野违来一 用我的博客(hmp:plaa rabuten.co.)编辑的几 本书,C建筑中的数学与物理教室)、RC结构建筑人门 和木结的人门等承装速厚爱已经再板,受给辑 们的委托如今推出了这部建设备]. 建筑设备说起来也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比如,有关电 气设备就有银多叙述,仅就锅护还专门设立了一种国家 标准,真空调设施的机械部分即使对于设计者面言也存 在一些待解的迷团.由于这类问题牵沙范围较广,我所 读过的设备人门书籍中都是从总论,概述等理论角度讲 的多,实际上有助于设计、监理方面的知识、感觉还相 差甚远. 所以,把牵沙到理的设施,如,配管、管道、电线, 机械及设各等具体的“器物,都集中编写了进来.要说 这工程之双巨氧在于对神“物”的图解,即使文 字上能德塞过去,百图片绝数奶不得, 翻阅手头的施工图纸,从业者发行的样本以及从网上检 索到的资料.影像等信息的同时,还请教了诸多专家, 摸索着绘制了图片.插座、便调节阀等节并不清楚, 但常用的东西都做了分解描述.配管、电缆等都是到住 宅中心或工地现场去对顾实物.确认外形,细节,以卡 通形式表现.以免造成生硬感觉. 大体上就是水,空气.电气,更深人的可以引申到基础 设施和住宅用地.供水,供热,下水,卫生,燃气,空 ,电气,防火,防火及电,一票都从局到整体, 再进一步讲解其系统.理论.理论.总论性质的内容写 在相关章节的后面,个人认为较复杂的理论性问题,初 次读时过去也未尝不可, 本文每页.每个项目各自独立成章,约三分钟的读量, 相当于单击的一个回合,以R001为单位划分,按3分钟 一个单元读下去,很快就可以掌探建筑物应用设施的基 只需读这一本书,大体上就抓住了与理筑物应用设施相 关的基本事现,读者可以将其作为大学建筑专业的辅助学 习数材,捷镜工程授术易的应试辣导,在设计相施 工现场又可以起到庆取专业知识的业务指导书的作用.希 望以此书为起点,把读者号引人更探的知识与智慧的海洋. 最后,对本书筹划之初给跨的笔者以鼓质,帮助的影 国社编部的中神和意先生,对同样在本书原实质 性整理、市隔等过程中,进行填密编辑的尾关惠先生 对各种相关设备方面给予我多方指教的各位专家,值更 一并致以由衷的感谢 原口秀昭 2010年1月 回 ...
图解建筑知识问答系列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入门.pdf
图解建筑知识问答系列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入门 [日]原口秀昭著 马华译 李振宝刘平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目录 序言 3 1结构形式 框架和墙体结构8 大空间和悬臂结构21 其他结构25 2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的性质-33 钢筋混凝土的建造方法40 混凝土的成分47 3结构 结构57 跨度61 梁67 墙体74 楼板81 4地基 地基勘察-85 持力层90 5基础 基础的种类99 地下室108 电梯111 6钢筋 钢筋的种类113 配筋118 管洞126 保护层厚度-129 7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131 配件a140 配管145 不同部位147 混凝土缺陷155 锚固159 金属配件165 8防水 屋面处理167 楼板标高 183 9建筑附属构件 遮阳板 --.186 钢门 191 室内门窗194 玻璃 10装饰工程 墙砖206 石材225 涂料238 11内装修 住户内部墙体249 隔热材料251 墙体257 顶棚, 264 内装修用板材267 端部处理 275 楼板279 日文原著 装顿:早濑芳文 绘画:内山良治 正文设计:铃木阳子 6 ...
图解建筑知识 建筑数学的物理 原口秀昭.pdf
图解建筑知识问答系列 建筑的数学与物理 [日]原口秀昭著 潘嵩蒋芳婧 :谢静超王新如译 肖晓静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 序言 什么是牛顿?什么是焦耳?重量和质量不一样吗?kgf和kg有 什么不同?log是什么意思?向量在什么时候发挥作用?微积 分用来做什么?为什么需要弧度和立体角? 待在大学的研究室时,就会有很多学生跑来问这样的基本问 题.虽然并不讲授结构力学或者环境工学,但是有不少学生 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的基本功不扎实,令我很困惑. 每次被询问时,我都不吝时间进行了解释说明,但是不断地 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次数如此之多,令我有一段时期苦恼不 已——为什么会这样呢? 于是,我开始在互联网的博客里,每天都写一点儿基础知识 的解说,然后让学生每天都去阅读.这样的话,就不用一遍 又一遍地去解释什么是牛顿、什么是焦耳了. (博客:plaza.rakuten.cojp/haraguti) 可是,问题出来了.只有文字的博客,既枯燥又难以理解,学 生们不愿意看.于是,插人了漫画,让人一眼就能明白说明的 内容.刚开始只是像乱涂乱画似的示意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 渐成为正规的图画.我曾经在名为漫画塾的一所专科学校学习 过好几年,画过一些漫画,于是考虑把它用来帮助学生的理解. 彰国社的中神和彦先生,看到了我为学生写的博客后,对我 说出本书不好吗.这是本书得以出版的契机.因为他听说, 不只是我所在的大学,其他大学的工学部建筑学科以及专科 学校,也有很多学生的数学和物理不好.虽然想做设计,可 是对理科的知识没有自信,这样的人似乎出人意料的多. 顺便说说,我认识的某位建筑师,也因为不懂牛顿的含义而令 我大吃一惊.随着向国际单位体系(I)的转变,混凝土强度 的表示也从kg/cm2变为N/mm2 可是如果不懂得N(牛顿)的 意义,那就会在不理解强度的情况下把楼宇建造出来.从这 个意义而言,本书对于实际工作人员也一定会有所帮助. 本书讲述的顺序,同建筑学习及考试等紧密相连.首先从牛 顿、焦耳的学习开始.在这个部分,概念模糊的人非常多. 为了弄懂牛顿,必须明白运动方程式.接下来,有必要理解 质量和重量的区别.图形的知识,微积分的知识,一般而 言,用途很广的同时,距离实践有些远.所以,对于那样的 一般论的数学,放到后面讲述.对于讨厌从一般论开始大学 授课的读者,或者记得高中曾经学过却又忘得一干二净的读 者而言,我有自信本书的内容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通过从头开始阅读本书,数学和物理的基本知识,顺便包括 少量的化学知识也能学得到.而且本书是按照有助于建筑知 识的学习和考试来进行总结编写的.其中对于建筑而言特别 重要的事项,不厌其烦地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说明. 每个单元,约需3分钟读完,按照能够记住为原则,安排了适 量的内容.每个单元相当于拳击的IR(round 回合,在本文 中表示为R1等),这是为了让学生可以不觉厌倦地持续读下 去.大脑和身体一样,真正能够集中的就3分钟.按照每3分 钟1R的进度阅读本书的话,相信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够掌握数 学、物理的基本知识.那么,就让我们从第一回合开始吧! 编辑本书的中神先生建议我把博客的内容编写成书,并对本 书进行了编辑,尾关惠女士担任了助手一职,学生们提出了 很多问题,还承担了复印等杂务,借此机会对他们表示感谢. 原口秀昭 2006年11月 ...
图解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原则.pdf
华东交通大学教材(专著)基金资助项目 图解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原则 Hugo Bachmann编著 高剑平陈蔚译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成都 作者序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地震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通常会对建筑物造成损 坏,因此,一直以来,防震措施主要限于防灾管理.尽管在20世纪初就已经提出了相关 的抗震措施,但直到近几十年,人们经过深入研究,才发现如何有效地降低结构在地震 中的易损性. 本书旨在以一种简单明了且清晰易懂的方式来介绍最新的关于建筑物抗震措施方面 的知识,在解释基本原则时辅以相应的插图、例子和文字说明.本书所述的原则以及所 展示的大量珍贵的图片(由作者本人或其他人提供)及其说明文字均是地震工程领域的 研究者长期研究和设计实践的结晶. 作者首先要感谢照片的提供者,感谢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这些宝贵照片. 此外,还要感谢瑞士联邦水文和地质办公室以及瑞士发展与合作署对本书的精心编辑, 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雨果巴赫曼教投 2002年12月于苏黎世 编者序 在全球范围内,地震经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1995年的日本神户地震,造成了 6000多人伤亡,累计经济损失约100亿美元.地震本身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有效降 低灾害风险成为工程师、防灾管理者以及政府规划部门和决策者们首要的工作目标.减 灾和降低风险同时也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2000年12月11日,瑞士联邦 委员会批准了关于建筑地震灾害预防的七点计划,计划从2001年至2004年,为期四年 时间.其中提高新建房屋的抗震性能是其重点计划之一. 本书的作者雨果巴赫曼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震风险和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 性能研究,此次应瑞士联邦水文和地质办公室的请求,撰写了本书,将他在建筑抗震领 域的研究成果贡献给读者,在此特表感谢.作者编制这些指导原则的目的在于将研究成 果应用到实践中去,这些原则是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以使他们在设计建筑 时,用很少的代价,确保其拥有合理的抗震能力. 瑞士发展与合作署希望通过出版该书的英文版,来促进建筑抗震设计知识的传播, 使更多的专业人士成为本书的读者.同时,瑞士发展与合作署致力于搜集建设领域、预 防自然灾害和技术风险领域的可行经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给发展中国家和转型 国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 瑞士联邦水文和地质办公室主任 克星斯汀富勒尔博士 2002年10月于比尔 瑞士发展与合作署署长沃尔特富期特特使 2002年10月于伯尔尼 ...
《难动用储量油藏评价方法》何鲜、石占中、周宗良.pdf
56.5755 3D7 难动用油气储量开采技术丛书 丛书主编罗英俊 难动用储量油藏 评价方法 何鲜石占中周宗良等编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06 序 言 这套丛书的中心内容是难动用储量开发.难动用储量是专指因开采难度大、效益差而暂 时未动用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指石油,也适用于天然气. 难动用储量是一个相对概念.因其开采难度大、经济上往往效益差而没有有效开发动用, 但在不同的油价、不同的开采模式、不同的管理体制、不同的运作机制下,难动用储量将有不同 的界定和结果. 难动用储量的开发是指对已探明的石油及天然气储量,按常规的评价方法达不到企业内 部的最低收益率要求、生产能力建设投资过高、投产后操作成本过高、投资回收期长有的甚至 难以回收、通常油价下经营困难甚至亏损的储量的开发. 从储量的品位和丰度来看,难动用储量属于低品位储量,它的主要特点是低孔隙度、低渗 透率、低丰度、低产量以及油品性质差的稠油储量和一些特殊类型的石油储量.按照中国石油 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目前评价标准,暂把企业内部收益率低于8.4%的储量归入难动用储 量之列.随着技术的发展、体制的创新、管理模式的改革、油价的变化,这部分储量从难动用成 为可以开采,从不能动用变为可以动用是完全可能的,至少其中相当一部分储量动用并实现有 效开发是现实的. 截止到2003年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除玉门油田暂未申报外,12个油气田单 位合计申报已探明未开发石油地质储量349384×10t 标定的可采储量66461.6×104t.其中 已落实的石油地质储量268897×104t 占未开发石油地质储量的77%.其他为待落实储量 37656×104t 待核销地质储量36342×104t 表外地质储量6489×104t 合计为80487×104t 占 未开发地质储量的23%. 在已落实的地质储量中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评价标准可陆续投入开发 建设生产能力的地质储量112488×104t 占探明未开发地质储量的41.8%.其余的156409× 10t地质储量,低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评价筛选标准,这部分储量正是我们 要下功夫采用多种办法逐步合作开发利用的难动用储量.难动用储量会逐年有所动用,同时 新探明的储量中,还将会有一部分储量进入难动用储量之列.因此,难动用储量是变化的、动 态的. 把难动用储量动用开发起来,建成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并力求使之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是一项引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度关注并寄予厚望的产业,意义深远而重大.这对于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油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对于中油集团所属地区服务公司市场的扩大和队伍的稳定以及收入的 增加,对于促进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如何盘活储量资产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大对难动用储量的工作力度,加深对难动用储量特性的认识,理清难动用储量的工作 思路,明确开采难动用储量必须遵循的原则,推动实用的工程技术的应用就成了开采难动用储 量的重点工作. 一、难动用储量的典型特征和主要难点 归纳起来,难动用储量大体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1)储量丰度低.油层厚度小,含油面积大,其丰度一般都小于50×104t/km2 有相当一 部分储量,丰度小于30×104t/km2. (2)大部分属于低渗、低孔和稠油储量.从1996一2001年勘探的统计资料看,在探明的石 油储量中,低渗、低孔、稠油的储量比例多在60%以上.最高的1997年,比例达到了77%. 1995...
《管道风险管理指南 理念、技术及资源 第3版》(英)W.肯特.米尔鲍尔著;刘玲莉、李莉、陈新华等译、权中舆审校.pdf
原书序 本书第一版写成于正规的管道风险管理尚极少开展的时期。
诚然,当时已经有些管道 修理与更换模型、按轻重缓急安排的管道维护方案以及临时的管道管理许可性研究,但是, 从事正规评价管道风险过程的人通常都是针对某种特定需求开展工作的,而且并没有遵循 专门的方法学。
当时的情况显然不同于现在。
如今法规越来越多地强制要求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 似乎已成为审批过程和管道诉讼的核心内容。
管理者都要直接审查风险评价程序。
风险管 理计划也越来越直接地处于公众监督之下。
对许多人来说,风险总是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也时常被庞大的数据库需求、复杂的统 计分析以及模糊的概率技术笼罩上一层迷雾。
实际上,即使在数据稀少的情况下也可以进 行良好的风险管理,其实这就是早期版本的主要前提。
第一版甚至有一个作为风险管理说 明的特定情形:“风险管理说的就是各种要素以及如何组合它们”。
来自读者的表明这 种风险管理对他们还是有用的。
尽管如此,对更完善的风险模型化要求还是日益增多起来。
无容置疑,这是比以往更 多的风险管理实施者的结果一一推行范围更广以及可获得更为广泛的数据和更强大的计算 机环境,使得在风险模型中能更简便经济地纳人更多细节。
目前是在能产生更多完整而有 用的数据库的条件下开始,以便增进我们的知识并对详细的风险建模提供支持。
在此背景下,本书第三版的目的之一是再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帮助读者将某种评价工 具与管道最低程度的恶化相结合。
然而,本版的主要目的还是提供一本关于风险管理概念、 理念以及可能是涵盖较宽范围管道风险事项和模型选择的参考指南。
相信风险管理的理念 和这本参考手册将为管道风险管理人员以及任何对该领域感兴趣的人员提供最好的服务。
我本人一向畏避太过理论性的专业书籍,并且在特定的专业知识方面较为薄弱,因而 若不研究某些社会和心理问题,而要充分讨论风险是不可能的。
暗示只有一种正确的风险 管理方法对读者是有害的。
正如工程师在设计最优建筑或汽车时需要在“相互迁就”过程 中进行一样,风险评价与管理过程的设计人员也需要如此。
从事管道风险管理过程的人们应认识到:一旦对风险管理有了基本的了解,他们在特 定方法上会有多种选择。
以本人观点,这应作为一个激励特征进行考察。
试想一下,如果 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上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工程做法将多么缺乏特色。
因此本人对初学者的 建议是简单的:用知识武装自己,当你有重要的工程项目时去研究它,然后享受这个过程。
前言 本版管道风险管理指南的主要目的与以前各版一样,就是要使管道更加安全。
通过加 强读者对管道风险问题的了解并赋予其有关方法、途径以及持续改进管道安全的理念就有 希望获得管道安全。
在管道工业中,我们显然非常熟悉管道的方面,但这种熟悉却会弱化我们对这个 行业复杂性以及内在风险的敏感性。
当大量危险物品通过压力管道系统长距离输送时,“零 泄漏”常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时用新的视角审视并重新评价管道的实际状况是有益 的。
我们正在把非常复杂的、经过仔细设计的结构置于一个有着巨大变化、经常变化且通常 是恶性变化的环境中。
有人可能会说:“复杂吗?
不过就是一条管道而已!
”但管道上潜在 的技术问题的确是极其庞杂的:冶金学、断裂力学、焊接工艺、应力一应变反应、土壤一 涂层界面力学性能及其关键电化学参数、土壤化学,可以想到的每一个会产生无数应力和 载荷的土工技术问题,先进的计算机化SCADA系统,甚至还有我们没有完全掌控的旋转 设备或防止腐蚀所涉及的复杂电化学反应等。
管道确实是一个复杂系统,它必须与自然的 和人类的经常性的扰动共存。
管道系统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主要是材料和环境随时间的改变。
管道必须与当今各 种可能的环境条件以及岁月流逝一直在影响的水位、土壤化学、地层移动等事件相适应。
在这些变化之外,我们还要查找风险“信号”。
因此对风险的度量必须加以识别并适当 考虑变化,并切实地从变化产生的背景“噪声”中提取出风险信号。
) 性表示可信任的程度。
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可能性定义,因为它包括了统计数据及其解 释和判断。
我们的信念应严格遵从整体的、保守的判断和推理,这并不意味着忽略统计学, 反而是要适当地利用数据进行诊断,测试假说,揭示新的信息。
理想条件下,也要以某种 一致程度的方式确定信任度,以便在给定相同论据时,任意两个评估人员可以得出相同的 结论。
这就是本书的目的一提供框架、给定论据条件、可以始终如一地得出关于管道安全 性的特定信任度。
以作者的观点,基本的管道风险管理的关键信条包括: (1)风险管理技术是基本的决策支持工具; (3)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识别潜在失效机制...
《石油英语口语自学》侯中昊.pdf
石油英语口语自学 侯中昊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前 言 随着中国石油企业开拓海外油气市场力度的不断加 大和对外技术交流的增多,英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但技 术口语娴熟的人才非常短缺.在这一背景下,许多科技人 员学好英语口语的愿望非常强烈,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 大多数人依然停留在一般性交谈上,难以与外方人员进行 深入的技术交流和探讨,更不能胜任技术讲座、会谈等的 口译工作. 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与英语学习者交流,发现其中许 多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不能 完全适应其所处的语言环境,有的人甚至失去了学习兴趣 和信心.因此,数年以前就产生了将自己的英语学习体会 和方法加以整理的想法,希望能与广大的石油科技人员分 享,并能对英语学习者,尤其是石油科技人员的英语学习 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但停留在大脑里的仅仅是这一想法和一些零星的思 维碎片.2003年夏,受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兆敏先生 邀请,到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介绍自己的英语学习 经验时,制作了一个多媒体,算是本书的雏形.之后,将更 多的思维碎片分类记录到一个Word文档中,随时想起, 随时补充.今年五月动笔时,框架已成,又随时从网上检 索一些素材,最终成稿,共分: 绪论 第1章石油英语口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2章石油英语口语自学方法 第3章研究成果英语汇报 第4章技术交流口译注意事项 在绪论中,主要闸述了石油科技人员英语学习的目 标. 本书是针对那些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英语口语学习 者,包括有一定英语基础的石油专业科技人员,也适用于 石油高校的在校生,但并不仅限于石油相关专业.对于日 常英语口语学习者来说,亦可借鉴,因为专业英语与非专 业英语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界限. 非常感谢胜利油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宏逵先生,为 本书的总体结构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并通读全文,提出了 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感谢那些在网上放置所用素 材的朋友,这些素材大多不知其作者,也无法联系,只好在 脚注中说明来源网址. 本书涉及的学习方法为作者个人之见,未必具有普遍 适用性.加上水平有限,书中不当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 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侯中昊 2006年10月24日 ...
《油气藏工程实用预测方法文集》胡建国、张栋杰著(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pdf
油气藏工程实用预测方法文集 Symposium of Practical Forecasting Method for Oil Gas Reservoir Engineering 胡建国张栋杰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序 油气藏工程是人们正确认识油气田,合理开发好油气田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是 以油藏物理、渗流力学和数理方法为基础,结合油气田开发实践,建立起来的基本原理和分析 预测方法.油气藏工程方法,对于新油气田,可用于产能的评价和储层特性的认识,制定科学 合理的开发方案;对于已开发的油气田,可以用于开发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尤其是对开发调整 的效果,以及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与采收率,作出有效的评估,因而,受到国内外油气藏工 程专家和工程师的高度重视. 本书是两位作者10多年来,在油气藏工程预测方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不少文章有较好 的创新内容.全书共分三个部分,收集了作者53篇论文: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在油气藏增长曲线分析方法方面的内容,共有12篇文章.作者对 油气藏增长曲线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如广义模型、HZ模 型、r模型、Weibull模型和简化的对数正态模型等.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作者在递减曲线和水驱曲线方面的研究成果,共有16篇文章.在 该部分内容中,作者对油气藏动态预测中常用的递减曲线分析方法,进行了有效简化,从而大 大地提高了该类方面的实用价值.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作者在矿场试井与储量计算方面的研究成果,共有15篇文章.作 者以常规的试井分析方法为基础,提出了有关矿场试井和储量计算方面的分析计算方法,也有 较好的实用价值. 我作为一位老的油气藏工程师,在初读本书内容之后感到:这是一本理论性、方法性和实 用性的文集.它的正式出版发行,会受到同行的欢迎,并在实际应用中产生良好的效果.我为 本书的两位年轻作者而高兴,并愿他们二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陈元千 2002.10.25如 目 录 油气藏增长曲线分析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广义模型 (3) 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新模型 (13)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新模型 (22)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Γ模型 (30) 油气田产量预测的模型研究(37)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简单模型 (46) 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储量的Weibull模型 (53) Logistic模型的推导及自回归方法 (59) t模型的应用与讨论 (65) 对数正态预测模型的完善与简化 .(71) 广义翁氏模型的推导及应用 .(76) 对Weng旋回模型预测可采储量方法的修正 中中中 (86) 油气藏产量递减曲线和水驱曲线分析 递减曲线应用对比分析 (95) 递减曲线分析的最佳拟合法 .(105) 产量递减分析的典型曲线图 .(113) 应用衰减曲线确定可采储量的截距法 (118) 应用典型曲线进行产量递减分析 (124) 递减曲线分析的一种简易方法(131) 新型递减曲线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138) 产量指数递减分析的自回归模型 (143) 用典型曲线拟合法分析衰减曲线 (148) 衰减曲线分析方法评价 (152) 衰减曲线分析的新方法(159) 气藏衰减曲线处理的新方法 (166) 建立双曲线递减方程的一种简便方法 .(173) 应用典型曲线拟合方法进行水驱曲线分析 (176) 新型水驱曲线及其简便处理方法 (183) 油水相对渗透率比与含水饱和度函数关系的...
《常用临床医学名词》2023年版 国卫医政函〔2024〕54号.pdf
凡例 1编排体例 1.1《常用临床医学名词》(2023年版)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拟定的《医 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划分专业,共收录了32个临床专业的常用词汇,除了医学检 验科按照分子遗传、临床检验、免疫、生化和微生物5个方面归集规范名称,其他专 业分疾病诊断、症状体征(即就诊原因)、手术操作和临床检查归集规范名词.每一 名词包括中文正名、英文名、中文又称和曾称. 1.2一个概念确定一个名称作为正名.正名的异名冠以“又称”(目前允许使 用的非规范名词)、“曾称”(已淘汰的旧名).一个名词有多个又称、曾称时,词之间 用“,”分开.正名后系与该词概念相对应的英文名.一个中文名对应多个英文同 义词时,英文词之间用“,”分开. 1.3各专业名词按正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又称]后的名词标注“△”, 〔曾称〕后的名词标注“*”. 2词条编写 2.1不同专业可能存在交叉词条称谓不一致的情况,在全书统稿时则按照 “副科靠拢主科”的原则确定主科命名作为正名,其他科命名作为“又称”. 2.2由于人体解剖部位很多,疾病名称也多,以神经外科为例,解剖部位涉及 额、颞、顶、枕、小脑、桥脑、中脑、延髓等,疾病名涉及脑膜瘤、胶质瘤、神经鞘瘤、室 管膜瘤等,部位病名有多个排列组合,《常用临床医学名词》(2018年版)及本次 增补词汇已将常见疾病尽可能收入,但仍然不能穷尽部位病名的命名方法, 故对未收录的名词可以按照“(解剖部位)(疾病诊断)”的格式进行书写. 2.3本次增补的词汇中有很多×××病术后、×××病复发,虽然各临床专 业将临床常见疾病、手术操作名词尽可能收入,但是无法覆盖全面,因此,增加了两 个通科名词,即:术后(postoperative status)、复发(recurrent) 可以与疾病诊断、手术 操作名称并列使用. 2.4全书后附有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便于读者检索.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 顺序及英文字母顺序排序. 目录 1.眼科 7.消化内科101 1.1疾病诊断名词 1 7.1疾病诊断名词101 1.2症状体征名词18 7.2症状体征名词116 1.3手术操作名词 ..-19 7.3手术操作名词 .117 1.4临床检查名词22 7.4临床检查名词118 2.耳鼻喉科24 8.神经内科 .119 2.1疾病诊断名词24 8.1疾病诊断名词119 2.2症状体征名词33 8.2症状体征名词144 2.3手术操作名词35 8.3手术操作名词-.145 2.4临床检查名词40 8.4临床检查名词145 3.口腔科 42 9.肾内科 .150 3.1疾病诊断名词42 9.1疾病诊断名词150 3.2症状体征名词59 9.2症状体征名词155 3.3手术操作名词60 9.3手术操作名词155 3.4临床检查名词.67 9.4临床检查名词156 4.急诊科 69 .157 4.1疾病诊断名词 69 10.内分泌科 10.1疾病诊断名词157 4.2手术操作名词70 4.3临床检查名词71 10.2症状体征名词171 10.3手术操作名词171 5.心内科72 10.4临床检查名词-171 5.1疾病诊断名词72 5.2症状体征名词79 11.血液科 .175 5.3手术操作名词80 11.1疾病诊断名词175 5.4临床检查名词81 11.2症状体征名词181 11.3手...
《地质资料汇编 第5集:油气地质专集》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大队、中力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编.pdf
地质资料汇编 (第五集:油气地质专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目 录 国外有机地球化学进展(1) 关于石油地质学中的有机地球化学的评述(8) 新近的石油成因论一一成岩作用后期成因论的再次兴起(20) 巨型油气藏及其对评价油气资源和油气成因特征的意义(32) 西西伯利亚洼地古生界含油性问题(41) 前高加索西部油藏、凝析气藏和气藏的分布与热力学条件 的关系(46) 伏尔加河下游沿岸区域变质作用与储层和石油的特征(49) 碳酸盐沉积中有机质的运移(53) 碳酸盐岩中油气聚集的特点(56) 凝析气系统的成分在运移过程中的变化(60) 有机质的性质和成岩变化对石油形成的影响(65) 用石油地球化学原理寻找石油一一以加拿大西部盆地为例(71) 加拿大西部泥盆纪礁的发育及其与全新世礁的对比(78)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的特征 (88) 礁油气藏的某些分布规律(101) 礁的含油气性及其构造分布规律与普查方法(109) 古岩溶储层的成因 (118) 石油与天然气的超深(6000米以上)查勘(121) 国外有机地球化学进展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机地球化学研究室 有机地球化学是研究自然界(地壳、天了专业性的研究机构,如英国布里斯托尔大 然水、大气等)产出的有机质的组成、结 学化学系有机地球化学组、美国亚利桑那大 构、性质和它们在地球史中时间、空间上的 学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等.随着新的分析监 分布、演化规律以及它们参与地质作用、影 定技术突破了过去对有机质C、H、O、N、 响元素分散富集的一门科学.它是地球化学 S等粗略统计的规范,进入对各种复杂有机 一个新的分支,是有机化学在地球科学中渗 质个别化合物的精确鉴定和结构分析,加深 透的结果.同时涉及到生物化学、物理化 了对在地质史和人类生产活动中起积极作用 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知识. 的有机质的认识,有机地球化学更显示其强 有机地球化学的思想早在本世纪三十年 大的生命力. 代初就已出现,有机化学第一次对地球科学 的重大接触,是1934年德国化学家特雷布斯 自然界有机物的产状和分布 (Treibs)从许多原油和页岩中分离鉴定 有机质在自然界分布十分普遍,除生物 出金属卟咻之时.由于这类化合物是动植物 外,沉积岩含有机质约3.8×1018吨,绝大部 色素破坏后的产物,热稳定性较低,特雷布 分呈分散状态产出,页岩中约含3.6×1015 斯用它解释了原油的生物成因和低温历史, 从而吸引了地质学界的注意.以后苏联维尔 吨,煤、石油分别为6×1012吨和0.2×1012 纳茨基不仪论述了有机质在地质过程中的作 吨.多数是由生物合成有机物转化而来,按 用,还亲自领导建立了第一个有关实验室 其转化前的前身物分类,大致可分为蛋白 一一活质实验室(后更名生物地球化学实验 质、碳水化合物、色素、木质素、酯类. 蛋白质,有水可溶性和水不溶性两种, 室),从而促成了有机地球化学的形成.但 是由若干个氨基酸按一定键结合而成,容易 真正引起广大化学、地质科学工作者们的兴 受蛋白酶和细菌的破坏降解,最后生成 趣和重视还是近二十年内,由于可燃矿产沉 CO2、NH3、H2O、N2、H2S等.在降解过 积的研究、污染的控制、生命起源的探索和 对月球及其它星球表面的分析等而兴旺起 程中可以生成含氮化合物,如含氮硷类、喹 啉、氨基酸和卟啉等化合物进入煤和石油 来.1959年国际地球化学学会成立了国际...
《中国石油钻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卷》《中中石油钻井》编委会编.pdf
中国石油钻井 中国石油卷 《中国石油钻井》编辑委员会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序 《中国石油钻井》出版了.我向为编写本书做出努力的同志们表 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热烈的祝贺! 这是一部好书,真实地反映了两千多年来中国石油钻井的发展历 程,记述了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再现了前仆后继创业的艰 辛.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流畅,可读性强,具有史料价值, 是钻井界学习的好教材,对业外读者也有裨益. 编写本书的目的,意在以史为鉴,温故而知新.书中记述的事情, 力求做到不虚美,不隐恶,用事实说话,以期慰藉前人,启迪后人, 使先驱者的业绩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激励石油钻井人永远科学创 新图发展. 《中国石油钻井》编辑委员会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 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支持下,与三大油公司所 属的各石油管理局(勘探局、分公司)和延长油矿管理局密切配合, 上千人参与工作,历时五年编成了这部书.在编审过程中,集思广益, 多次审核修改,精益求精,保证了这部书的质量. 人类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认识客观、认识自己,有所 创新、有所进步.进入新的世纪,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根据中国国情,深化钻井体制改革,着力科技创新,搞好安全环保, 进军国际钻井市场,为发展石油工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 献. 2007年3月 前 言 中国石油天然气钻井的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近五十余年來,随着石油工业 的发展,钻井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末,钻井规模居世界前列,钻井 科技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01年4月,王关清、李克向等6位同志倡议编写一部反映中国石油钻井 发展历史的书.倡议中提出,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为了承前启后,促进石油钻 井事业的发展,趁长期主管钻井的老领导和从事钻井工作几十年的老专家、老同 志健在的时候,组织编写一部系统记述中国石油天然气钻井发展历程的书,很有 必要.倡议得到了原石油工业部张文彬、秦文彩和李敬三位老部长的赞同.张文 彬还分别给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 油总公司的主要领导马富才、李毅中和卫留成写信,希望对编写此书给以支持. 他们很快作出积极反应,并指定主管钻井的吴耀文、牟书令和蒋龙生三位副总经 理经办.经半年时间的调研与筹备,第一次编辑委员会于2001年11月3日在北 京市召开,会议通过了编写指导思想及大纲,确定了《中国石油钻井》编辑委员 会及其办公室的组成人员等.三位老部长到会并讲话,强调了编写本书的重要意 义,提出了要求,并寄以厚望.会后,三大油公司成立了编写领导小组,所属各 石油管理局(勘探局、分公司)和延长油矿管理局成立了编写组,编写工作全面 启动. 《中国石油钻井》采用史与志相结合的体例,记述了从古代到20世纪末中 国石油钻井的发展情况,重点是1950~2000年中国现代石油钻井五十余年的历 程.全书共四卷(三册)及一本画册,其中综合卷记述全国(含台湾)石油钻井 的发展情况,全卷分历程篇和专题篇,并有涉及全局重大问题的认识与思考,涉 及专题部分发展过程的经验与体会.其余两卷分别记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 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属石油管理局(勘探局、分 公司)的钻井发展情况,延长油矿管理局的钻井发展情况,在编排上纳入中国石 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卷.《中国石油钻井》画册按综合卷内容,力求形象地展示发 展历程中的主要事件. 编写指导思想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力求系统地反映中国石油钻井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并探索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石油钻井发展道路.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训练与解析》曹玉泉 王金颖 刘桂英 刘莉 史小波 路庆云 姚智琦 杨柳枝 张玉文.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专业技术人员 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训练与解析 主编曹玉泉 副主编 安维彧王金颖刘桂英 参编人员 曹玉泉安维彧王金颖 刘桂英刘莉 史小波 路庆云姚智琦 杨柳枝 张玉文 天岸大学出版社 Tianjin University Press 前言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训练与解析》(以下简称《职称 英语考试模拟训练与解析》),是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英语水平考 试大纲》为依据,针对现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考试》内容与水平而 编写的一本实用性较强的考前模拟训练参考书.该书适用于申报A级(认知5000个单词和 短语)和B级(认知4000个单词和短语)的考生.主要供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在常规培训和考 前使用,其特点如下. 1.针对性强.本书共收入10套模拟训练题,其中包括:1)词汇10套题,每套题含有20 道选择题,共计200道题.2)语法10套题,每套题含有20道选择题,共计200道题.3)阅读 理解10套题,每套题含有5篇文章,每篇文章含有4道选择题,共计40篇文章,200道选择 题.4)完型填空10套题,每套题1篇文章,含有10道选择填空题,共计100道题.5)翻译 (汉译英)A级与B级各10套题,每套题含有1篇短文(A级260个单词;B级160个单词), 共计20篇文章. 2.实用性强.对所给的样题、答案、解析力求通俗易懂,贴切实用,有助于牢固掌握. 3.本模拟训练的题型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考试试卷”题型 及难易程度基本相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每套题的题型、题量和记分方法如下: I.Vocabulary 1~20题占20分 I.Grammatical Structure 21~40题占20分 .Reading Comprehension 41~60题占30分 V.Cloze 61~70题占10分 V.Translation(A、B级) 占20分 本书书后还附有索引,便于考生集中进行单项自我测试. 我们希望此书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帮助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高分顺利通过职称英语考 试. 目录 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试卷Test1 (1) 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试卷Test2 (13) 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试卷Tst3(25) 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试卷Test4 (37) 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试卷Tst5(49) 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试卷Test6(61) 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试卷Test7(73) 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试卷Test8(85) 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试卷Test9(97) 职称英语考试模拟试卷Test10(109) 参考答案 (122) 索引 (187)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称外语考试指南 英语 非卫生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人事教育部编.pdf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职称外语考试指南 英语(非卫生类)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人事教育部 、 中國石化出版社 前言 外语水平考试是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集团公 司的实际情况和已往的职称外语考试工作经验,在组织深人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我们于1999年7月颁发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00~2005年职 称外语等级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中国石化[1999]人技字222号). 为了指导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备考,帮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 掌握有关解题技巧,切实提高外语水平,我们组织编写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职称外语考试指南》(以下简称《考试指南》).全套《考试指南》分为6本:英语(非 卫生类)、英语(卫生类)、日语(非卫生类)、日语(卫生类)、俄语(非卫生类)、俄语 (卫生类). 《考试指南》是集团公司2000~2005年职称外语考试的唯一指定用书.根据 《考试大纲》规定的评价目标和考试题型,《考试指南》的内容包括语法要求、阅读 理解、外文译汉语、汉语译外文、模拟试题、词汇表等章节.本书还附有《考试大 纲》,以便于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和掌握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的相关要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人事教育部 1999年11月 编写说明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称外语考试指南》(以下简称《考试指南》)英语(非卫生类)一 书是由集团公司人事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套《考试指南》之一.本《考试指南》适用于非卫生 类专业技术人员报考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D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C 级)英语,对报考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B级)英语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书由六部分组成,即:语法要求、阅读理解、英译汉、汉译英、模拟试题和词汇表.书中 所选文章力求结合专业技术工作特点.语法要求部分旨在向备考人员提出备考应该掌握的 语法知识范围,而不是系统地讲解语法知识,语法部分的具体内容请考生参看有关的语法书 籍.阅读理解部分向考生介绍这部分的测试方法、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英译汉部分主要讲 解了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汉译英部分旨在使考生学会最基本的翻译技能.模拟试题部分向考 生提供了考试样题.词汇表收录6000多个常用单词和词组,要求D级考生必须掌握,不带 者的其余基础词汇要求级考生掌握.在模拟试题中出现的非常用词已作了注释.另外,本 书第二、三、四章还附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备考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练 习. 本书语法要求、阅读理解和模拟试题部分由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沈自敏编写,英译汉 和汉译英部分由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章方编写,词汇表由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周雪中编 辑整理.全书聘请胡壮麟教授(北京大学英语系及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专业 审阅.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人事教育部组织专家审定.在此一并向各位专家和有关人员 表示衷心地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职称外语考试指南编委会 1999年11月于北京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汇编(2023版).pdf
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督导检查和明查暗访参考资料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汇编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印制 2023年5月 目录 1.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1 2.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12 3.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 标准(试行)23 4.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试行).26 5.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8 6.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28 7.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天事故隐患判定标准..........49 8.自建房结构安全排查技术要点(暂行)...........54 9.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63 10.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及严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规范 (试行).69 11.水上客运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暂行).............77 12.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81 13.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清单指南............87 14.渔业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94 15.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95 16.重大电力安全隐患判定标准(试行).97 17.船舶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99 18.水电站大坝工程隐患治理监督管理办法.............120 19.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分类分级.......126 20.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建设指南133 21.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管理规定157 22.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系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 患判定标准(试行).175 ...
正式版 GB/T 43904-2024 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评价指标体系.pdf
ICS27.180 GB CCSF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904-2024 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 评价指标体系 Windenergygenerationsystems-Operation evaluationindexsystemfor wind turbines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3904-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4.1符号 4.2缩略语 5总则 6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6.1发电性能 6.2 可利用率 6.3可靠性 ..... 6.4 运维经济性 6.5并网特性 7运行质量评价 7.1数据来源 7.2主要评价指标 7.3运行质量评价 10 参考文献 11
GB/T 43904-2024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有限公 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限公司风电事业 部、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电风能有限公司、远景能源有 限公司、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风电有限 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乾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 研究院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高新能源集团 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华(乾安)风电有限公司、中节能风力 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汇能(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广东粤电湛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河北建投新能 源有限公司、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能高普康测控 技术有限公司、华能阳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洪源、李鹏、任君、谢生清、魏煜锋、胡凯凯、杜广平、周民强、张黎明、曾兴国、 朱宏栋、雷春宇、李源、李国庆、董礼、陈晨、蓝翔、王允、李力森、庄严、严帅、乌云高娃、张文忠、刘保松、 刘云泞、肖文成、时珉、雷启龙、张华耀、魏晓钢、何凯华、梁晓燕、秦晓亮、张德新、闫鹏、刘展、王剑彬、 万宇宾、刘德军、张伟、楼飞民、刘鸿昌、石宇峰、詹洋燕、闫萧、马记龙、肖富华、张林伟、苏宝定、杨志一、 庞宇。
山
GB/T 43904-2024 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运行 评价指标体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风力发电机组的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运行质量评价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质量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900.53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18451.2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 GB/T19963.1一202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第1部分:陆上风电 GB/T20320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电气特性测量和评估方法 GB/T33225风力发电机组基于机舱风速计法的功率特性测试 GB/T36994风力发电机组电网适应性测试规程 GB/T36995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电压穿越能力测试规程 IEC61400-26-1风能发电系统第26-1部分:风能发电系统的可用性(Windenergygeneration systems-Part 26-1;Availability for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c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组故障windturbinefault 风力发电机组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特征状态。
注:包含影响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同一事件连续远程复位3次及以上的情况。
预防性维修和其他计划性活 动,以及缺乏外部资源导致不能执行要求功能的情况除外。
3.2 亚健康sub-health 风力发电机组未报故障,但不能按照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正常运行的状态。
3.3 可靠性reliability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4 维修main...
正式版 GB/T 43868-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启动验收规程.pdf
ICS27.180 CCS F1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868—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启动验收规程 Code for start-up and acceptance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3868—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要求 .1 5启动验收准备2 6系统及设各检查 2 7启动验收试验 3 8试运行及评价 4 9交接 4 附录A(资料性)启委会工作职责和内容6 附录B(资料性)工程总结报告大纲 7 附录C(资料性)启动验收证书框架内容 9 附录D(资料性)移交生产交接书框架内容10 GB/T4386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方电网储能股 份有限公司、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衢州鹏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云 南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适、杨洋、甄文喜、刘敏、王超、杨银国、刘汉民、王艳双、杨家全、陈满、董开松、 钟国彬、史学伟、梁俊宇、张雪松、陆秋瑜、李勇琦、严玉廷、董文琦、卢勇、马喜平、周年荣、司大军、李萍、 谢杭璇、雷旗开、唐立军、谭海波、刘洋、和学豪、刘施阳、田云峰、杨天、项颂、袁兴宇、李玲芳. 70 ...
正式版 GB/T 33423-2024 沿海及海上风电机组腐蚀控制技术规范.pdf
ICS25.220.99 CCS A 2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423-2024 代替GB/T33423一2016 沿海及海上风电机组腐蚀控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rrosion control of coastal and offshore wind turbines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3423—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 4总体要求 4 5腐蚀控制措施 4 6涂层保护 7 6.1一般规定 7 6.2防护涂层 6.3复层矿脂包覆层 14 6.4叶片涂层 6.5其他涂镀层 20 7阴极保护 20 7.1一般规定 20 7.2保护电位 21 7.3保护电流 21 7.4设计要求 22 7.5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 23 7.6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 24 7.7调试与验收 26 7.8在役检测与维护 27 8腐蚀监测 28 8.1一般规定 28 8.2阴极保护监测系统 28 8.3大气腐蚀环境监测系统 29 9安全、卫生与环保要求 30 9.1一般规定 30 9.2潜水作业安全 30 9.3有害气体析出和防护 .30 附录A(资料性)海洋钢结构腐蚀发展过程及涂层保护状态评估31 附录B(规范性)牺牲阳极系统设计计算 34 附录C(规范性)阳极屏蔽层设计计算 37 附录D(规范性)外加电流系统设计计算 38 参考文献 39 I GB/T3342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3423一2016《沿海及海上风电机组防腐技术规范》,与GB/T33423一2016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6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沿海及海上风电机组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总体要求(见4.1、4.2和4.5),更改了防 护系统的质保等级、抗震抗台等级要求(见4.2 2016年版的4.2、4.3); )增加了腐蚀控制措施总要求(见4.3)和腐蚀控制设计年限要求(见4.4); d)增加了腐蚀控制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施工设备及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人员要求(见4.6); )增加了腐蚀控制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求(见4.7):; f)增加了沿海及海上风电机组的环境分区及腐蚀控制措施(见第5章); g)删除了采用防护涂料和阴极保护联合保护时的滨海水文地质和海生物资源调查要求(见2016 年版的4.1); h)增加了涂层材料的环保要求(见6.1.2); )删除了宜采用环氧涂料体系进行涂层防护设计、热喷涂锌封闭剂和涂装涂料应与热喷涂涂层 相容相关内容[见2016年版的5.1b)和c)]; )更改了钢结构、设备防护涂层体系及性能要求、环氧富锌底漆的性能要求、厚浆型耐磨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