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6月 ( 第 174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化妆品检验规则 QB/T1684-9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妆品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化妆品的出厂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 2引用标准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3术语 3.1常规检验项目 指每批产品必检的项目,包括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卫生指标中细菌总数、重量指标和外观 要求. 3.2非常规检验项目 指非逐批检验的项目,如卫生指标中除细菌总数以外的其它项目. 3.3适当处理 指不破坏销售包装,从整批化妆品中剔除个别不合格品的挑拣过程. 3.4样本 指每批抽样量的全体. 3.5单位产品 指单件化妆品,以瓶、支、袋、盒为计件单位. 4检验分类 4.1交收检验 4.1.1产品出厂前由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按产品标准逐批进行检验,符合标准方可出厂,每批 出厂产品都应附有合格证. 4.1.2收货方可以交货批为批量,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 4.13交收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 4.2型式检验 4.2.1一般情况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当原料、工艺、配方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一03一28批准 1993一10-01实施 -197- QB/T1684-93 b.产品长期(6个月以上)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4.2.2型式检验的项目包括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 5.批的组成 工艺条件、品种、规格、生产日期相同的产品为一批.收货方也可按一次交货产品为一批. 6抽样 6.1交收检验抽样 6.1.1包装外观检验项目的抽样按GB2828的二次抽样方案抽样.其中检查水平(IL)、合格 质量水平(AQL)、不合格(缺陷)分类见表1规定. 表1 不合格(缺陷)分类 检查水平L 合格质量水平 AQL B类(重)不合格 2.5 C类(轻)不合格 10.0 6.1.2属破坏性试验的项目按GB2828二次抽样方案抽样,其中IL=S一3,AC2L=4.0. 6.1.3包装外观检验项目的内容见表2规定. 表2 检验项目 B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 瓶 冷爆、破碎、泄漏、滑牙松脱、(毛口)毛刺 盖 破碎、裂纹、爆裂、漏放内盖 袋 封口开口、漏液、穿孔 除B类不合格项目外的外观缺陷 盒 毛口、开启松紧不宜,镜面和内容物与盒粘 结脱落,严重瘪听 软管 封口开口、漏液、滑牙、破碎 喷雾罐 喷头不畅,凸听 锭管 松紧不当,旋出推出不灵活 化妆笔 笔杆开胶1),漆膜开裂1),笔套配合不当 标志不清晰,表面不光洁 外盒 错装、漏装 除B类不合格项目外的外观缺陷 商标、说明书 字迹模糊,漏贴、倒贴、错贴 盒头(贴)、合格证 注1)该项目为破坏性试验. —198 QB/T1684-93 6.1.4感官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检验的抽样,按检验项目随机抽取相应的样本,作各项感官 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的检验. 6.1.5重量(容量)指标检验,随机抽取10份单位样本,按相应的产品标准中试验方法,称取 其平均值. 6.2型式检验抽样 6.2.1型式检验中的常规检验项目以交收检验结果为依据,不再重复抽样. 6.2.2型式检验的非常规检验项目可从任一批产品中抽取2~3单位样本,按产品标准规定 的方法检验. 7判定规则 7.1交收检验判定规则 7.1.1当卫生指标不符合相应标准时,该批产品即判为不合格批,不得出厂. 7.1.2当感官理化指标中任一项不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时,允许对该项指标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 1674--1992 离心式和转子式 乳与乳制品泵的卫生要求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离心式和转子式乳与乳制品泵。

2引用标准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 GB4807食品用橡胶垫片(圈)卫生标准 GB12073乳品设备安全卫生 GBn84~89塑料成型品卫生标准 3术语 3.1乳品:乳与乳制品。

3.2乳品接触表面:直接与乳品接触的表面,以及乳液从此泄漏、滴落或吸附进乳品的表面。

3.3非乳品接触表面:其他暴露的表面。

4材料及其卫生要求 4.1金属材料 4.1.1不锈钢材:用于制造乳品接触表面,如叶轮或转子、泵壳、输送管等。

应采用GB/T3280中规定 的奥氏体不锈钢或其他具有与上述材料相近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不得采用焊接后可能生锈的材料作 为同液体产品接触的设备表面。

不锈钢材料应无毒性、无吸收性。

4.1.2其他钢材:用于制造非乳品接触表面,如支架、底座等,应满足使用条件下的强度要求,为提高其 耐腐蚀性能应采用电镀、油漆等处理。

4.2非金属材料 4.2.1塑料和橡胶:可用于制造弹性接头、0型垫片、密封圈等。

具有乳品接触表面的橡胶件应满足 GB4807的要求,在工作环境中相对稳定,具有耐油能力,可经受正常清洗与杀菌,易清洗、不溶解、无毒 性、无吸收性,具有乳品接触表面的塑料件应满足GBn84~89的要求,无毒性、耐磨损,在工作条件下 相对稳定。

4.2.2石墨和陶瓷:用于制造旋转密封垫等,石墨和陶瓷材料应为情性的,不渗漏、无毒、无吸附能力、 不溶解、耐刻耐磨并能抵抗在其处于预期使用环境或处于清洗和杀菌处理的工况下发生的变形。

4.3在为热消毒处理系统以及在121℃或更高的温度下工作而设计的泵结构中,具有乳品接触表面的 材料应当是这样的: 8.可以用饱和蒸汽或温度至少为121C的压力水进行消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01-15批准 1993-09-01实施 104
QB 1674-1992 b.可以在消毒处理所要求的温度下进行工作。

5设计制造要求 5.1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12073中第5.1条的规定。

5.2槽、角及圆角半径 5.2.1具有乳品接触表面的密封垫圈应当是可拆卸的,任何垫圈槽的宽度不得小于深度,在安装位置 允许的情况下,槽的宽度不得小于6.5mm。

5.2.2乳品接触表面上135°以下的内角,都应加工成圆角,其最小圆角半径为6.5mm,下列情况 除外: a.装配截面直径为7mm的标准0形圈的槽,其最小圆角半径不得小于2.4mm,装配截面直径 为3.55mm的标准0形圈的槽,最小圆角半径不得小于0.8mm; b.装配截面直径为7mm以上标准0形圈的槽,其最小圆角半径不得小于3.2mm; c.由于功能要求,圆角半径必须小于0.8mm的部位应易于接触,便于手工清洗和检查。

5.3乳品接触表面上连接处应平滑,永久性连接处应无间断焊接,焊口应平滑、无凹坑,经喷砂处 理或抛光后R。

值不得大于3.2um,非乳品接触表面上的焊缝应平滑、连续、无凹坑。

5.4乳品接触表面都应便于清洗,不易自动清洗,又与乳品接触的零件,应易于拆卸以便清洗。

5.5 非乳品接触表面应当是光滑的,不应有凹坑和裂痕,并易于清洗。

5.6除将叶轮装到轴上需要使用螺纹外,乳品接触表面上不应有螺纹。

5.7 泵的轴密封应采用无填料式密封装置。

5.8凡与乳品接触的弹簧,当其处于自由状态时,每一圈(包括两端)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2.4mm。

5.9任何与乳品接触的轴承都应为非润滑型,润滑型轴承如必须穿过乳品接触表面,或可能污染乳品, 轴承的周围必须设计装置以防污染。

5.10在121℃以上高温条件下工作的泵,应保证在这一条件下安全工作,无泄漏,保证进口及出口的 管道连接部位能安全地锁紧,当内部压力低于大气压时不会自动停机。

5.11泵的支撑应为下列方法之一: 5.11.1使用支腿:支腿的边角应当圆滑,并不得有裸露的螺纹。

用管料制造的支腿底端应当是封闭 的,支腿应足够长,以便在设备的底座、泵、电机或传动装置等的最低部分和地面之间能有一定的间隙, 这个间隙应当不小于110mm 5.11.2安装在传动装置上。

5.11.3固定于厚垫板或基座上,厚垫板或基座的尺寸应比泵在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至少小25mm。

厚垫板或基座的高度应能保证泵底座的顶部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0mm,泵的底座应与安装面 焊接,接合处应密封。

5.12电机、泵和传动装置应安装在合理的位置,以便使非乳品接触表面都易于清洗。

5.13应保证任何防护装置都不能徒手将其拆卸下来。

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672-92 切纸刀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切纸刀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纸和纸板及类似薄页材料的物理性能试验等切取试样使用的可调距切纸刀 和标准切纸刀(以下简称切纸刀)的生产验收和质量评定. 2引用标准 GB/T1425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 产品规格型号见表1. 表1 型号 规 名 格 mm 称 切样尺寸 切样厚度 YQ-Z-14 标准切纸刀 300×15 <1.0 最大长度 360 YQ-Z-15 可调距切纸刀. 最大宽度 300 <1.5 最小宽度 8 注:其它型号的同类型产品其支术指标必须符合本标准规定. 4技术要求 4.1切纸刀主要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项 YQ-Z-14 YQ-Z-15 切纸刀切纸宽度允许误差 ±0.10 ±0.15 切纸刀所切试样条的两长边平行度误差 <0.10 <0.10 切纸刀标尺座的导向面与切刀下刀口的垂直度误差 <0.08 <0.10 4.2切纸刀一般工作性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一01一15批准 1993-0901实施 -51- 6B/T1672-92、 .4.2.1切纸刀切刀锋利,所切试样切口应平直齐整,不应有起毛现象. 4.2.2切纸刀切纸时,试样压紧机构压纸可靠,试样被压紧后不应有松动和移位现象. 4.2.3YQ-Z-15型可调切纸刀调距机构应符合如下规定: .抽动式前定距板调距时,调距旋钮转动灵活,锁紧后定距板不应有松动现象; b.滑动式后定距板调距时,移动轻松,锁紧后其下平面应与大底板的上平面紧密贴 合,滑动定距板在任何位置时的贴合区均应大于定距板全长的40%,并靠近标尺座一方贴合 长度不少于30mm; c.调距刻度指示值应与实际切样尺寸一致,误差一般不应超过1mm 且经过调节应能 达到准确值. 4.3切纸刀的外观质量 4.3.1机械加工件外观表面应符合GB/T14253中的有关规定. 4.3.2涂漆件表面应符合GB/T14253中的有关规定. 4.3.3镀铬件镀层牢固,不应有烧伤、铬刺、镀层脱落等缺陷. 4.3.4发黑件表面氧化层均匀,色泽一致,无未氧化处.. 4.4切纸刀整机装配应符合GB/T12453中的有关规定,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在装配技术文 件中应另作规定. 5试验方法 5.1本标准表2中第一项切纸宽度的检验 5.1.1检验用标准量具,钢板尺和分度值0.02mm游标卡尺. 5.1.2检验方法 用0.15~0.3mm的薄纸板试切,试样长度不应小于250mm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宽度尺 寸.对YQ-Z-14型标准切纸刀,试切时的试样宽度为15mm 试切条数不应少于五条,对YQ- Z-15型可调距切纸刀],试切时应切取15mm、30mm和70mm三种宽度的试样.每种尺寸试切 条数不应少于五条(五条均应达到要求). 5.2本标准表2中第二项,试样两长边平行度的检验应与5.1的检验同时进行.在测量试样 宽度尺寸时,取试样的两端和中间三个测量点,三点实测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试 样条两长边平行度误差. 5.3本标准表2中第三项导向面与切刀下刃口垂直度的检验 用厚度0.3mm左右的纸板试切,先任意切一条直边,然后用此直边靠在标尺座的导向面 上,再切一条直边,两条切边成直角,然后用2级宽度直角尺测量.垂直度误差不应超过 0.1mm(可目测试样直角边与宽边直角尺测量面间的缝隙大小),试切时注意,所切试样的 直角边长度为100mm. 5.4本标准4.2.1切刀刃口锋利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670-92 微控电子式抗张强度试验机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控电子式抗张强度试验机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纸和纸板及其它类似薄页材料抗张强度的微控电子式抗张强度试验 机(以下简称试验机)的生产检验和质量评定,试验机使用中的技术状态周期检查亦应参照 使用. 2引用标准 GB453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加荷法) GB/T1425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SJ2347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 产品规格型号见下表. 负荷测量范围 抗张能量吸收 伸长量 动夹头 动夹头 夹头 J/m 型号 分辨值 容奋 速度调 节范围 间距 传感器 最大负荷 测量范围 分辨值 测量范围 分辨值 mm mm mm/min 'mm YQ-Z-42A 100 0~100 0.01 200~450 1~200 10~250 (当夹头 1~400 范围内可 YQ-Z-42B 500 0~500 0.1 0~1000 0.1 0.1 间距为 (以1mm/ 任选 180mm min为单 .YQ-Z-42C 时) 位分级) 1000 0~1000 0.1 4技术要求 4.1试验机正常工作环境条件 8.工作环境温度20±10℃,相对湿度20%~75%; b.试验机应在坚实的基座上水平放置,平稳无晃动; .环境无振动,无粉尘,无腐蚀性气体,无强大的无线电干扰源; d.电源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4.2试验机负荷测量系统的零点飘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一01一15批准 1993-09一01实施 40- QB/Ti670-92 试验机工作须经15min的通电预热,预热后立即测定其负荷测量系统负荷量程最小一档 的零点示值,在15min内,该零点示值不得超过±0.2%FS. 4.3试验机负荷测量数显系统的灵敏度 试验机负荷测量数显系统各档的灵敏度均不得低于该档的0.05%FS. 4.4试验机负荷准确度 4.4.1从试验机负荷测量系统各档最大量程的20%开始至该档最大量程的范围内,示值相 对误差不得超过±1%.在此范围之外,示值相对误差不得超过±2%. 注:在小于试验机各档最大量程的4%的范围内不保证精度指标,在此范围内的实际示值相对误差 不作为评定试验机负荷准确度的依据. 4.4.2试验机负荷测量系统各档示值相对变动度不得超过1%. 4.4.3试验机负荷测量系统各档回零误差不得超过该档的±0.1%FS. 4.5试验机伸长量示值误差在全量程范围内为±0.1mm 或示值的士0.5%,以大值为准. 4.6试验机抗张能量吸收示值相对误差不得超过±2%. 4.7试验机在动夹头速度调节范围内,实际速度对选定工作速度的误差不超过±1%±0.2 mm. 4.8试验机一次试验完毕后,动夹头回到试验前的位置时应能自动停止,此时其位置相对 于试验前的位置偏差不超过士0.1mm. 4.9试验机应有超负荷保护功能,当负荷超过选用档的最大量程时须自动停机. 4.10试验机应有超行程限位机构.当动夹头运行到有效行程的极限位置时须自动停止运 行. 4.11试验机的机械系统 4.11.1试样夹持装置 a.两夹头中心线应与试验机拉伸力作用线重合,其偏差不得超过0.5mm; b.两夹头的试样夹线应在同-一平面上,其偏差不得超过0.5mm; .两夹头夹线保持±1°平行,夹线与拉伸力作用线保持±1°垂直; d.夹头应牢固夹紧且不损伤试样,拉伸时试样不得滑动; e.夹头在试验机上安装应连...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666-92 纸张耐折度(肖伯尔法)测定仪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5626《纸耐折度的测定》第6条“仪器”中的有关规 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张耐折度(肖伯尔法)测定仪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纸张耐折度(肖伯尔法)测定仪(以下简称测定仪)的生产验收和质量评 定,测定仪使用中的周期技术状态检查亦应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457纸耐折度的测定法 GB/T1425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 产品规格型号见表1. 表1 被测试样 张力弹簧 折叠速度 折口半径 折叠片缝口 型号 厚度范围 张 力 折叠角度 宽度 mm N 次/min mm mm ZZD-025B <0.25 7.55~9.81 .180 110 0.25 0.5 注:其它型号的同类型仪器,其技术指标必须符合本标准规定. 4技术要求 4.1测定仪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 a 室温20±10℃; b 放置于坚实稳固的工作台上,台面平整; c.无震动; d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4.2测定仪张力弹簧应符合如下规定. a.初张力7.55±0.1N; b.最大张力9.81±0.1N: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一-01一15批准 1993一0901实施 一2一 QB/T1666-92 43测定仪折叠片应符合如下规定. a.厚度0.5±0.05mm; b.折叠片折口半径0.25±0.02mm. 4.4测定仪折叠头应符合如下规定(见图1).. a.折叠片缝口宽度0.5mm; 0.5 b.折叠片与折叠辊间距0.3mm; 0.3 0.3 c.折叠辊间距0.5mm. 4.5折叠片的折叠速度110±10次/min. 4.6试样夹口间距90±0.5mm. 4.7测定仪停机时,每组折叠片缝口中心对折 折叠片 折叠辊 叠头中心偏移应不大于0.10mm. 4.8测定仪拉伸套应滑动灵活,定位可靠. 图1折叠头有关组件相互位置示意图 4.9测定仪连续运转4h后,折叠头及其周围区域的温度应不高于环境平均温度1℃. 4.10测定仪电子计数机构应符合如下规定. a.每组显示器的计数显示应与和它对应的试样的双折叠次数同步; b.一条试样折断时,相应显示计数停止,该试样折断前的双折叠次数显示在相应显示 器上; .第二条试样折断时,该试样折断前的双折叠次数亦显示在其相应显示器上,仪器自 动停机; d.二显示器的计数显示可手动一次清零. 4.11测定仪输入电源与仪器金属外露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0M2. 4.12测定仪线路系统布线合理、整齐,字符清晰、醒目,焊点牢固、美观. 4.13测定仪外观质量 4.13.1机械加工件外观表面应符合GB/T14253中的有关规定. 4.13.2涂漆件表面应符合GB/T14253中的有关规定. 4.13.3电镀件镀层牢固,无烧伤、铬刺、镀层脱落等缺陷. 4.13.4发黑件表面氧化层均匀,色泽一致,无未氧化处. 4.14测定仪各部件的装配应符合GB/T14253中的有关规定. 5试验方法 5.1试验应在本标准4.1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5.2本标准4.2张力弹簧的检验 5.2.1检验标准器及装置四等专用砝码(重力可调)与专用支架(见图2). 5.2.2检验方法将弹簧座装于专用支架垂直板的预定位置上,用细丝线将专用砝码悬吊 于试样夹口内 悬吊第一组专用砝码(此时专用力砝码与试样夹头的总重力为7.55N)时,试样夹头上 的初张力线应与弹簧座下端面重合. 悬吊第...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1660-92 猪 1993-01-15发布 199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1660-92 猪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鬃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东北、天津、青岛、重庆、汉口、上海地区加工整理后用于制作各种类型 鬃刷的猪鬃。

2引用标准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3术语 3.1.猪鬃经加工整理后的猪鬃产品之统称。

3.2规格(长度) 指成品鬃把基部至顶部的距离。

3.3足尺(成分) 又称足尺率,即第一档成分。

指从规定之冲尺部分起至缩尺部分止的 鬃所占的比率。

3.4冲尺与缩尺冲尺指本尺码正线以上部分的鬃,缩尺指本尺码正线以下部分的鬃。

3.5杂质鬃把内带有的皮屑、灰渣、植物纤维及其它兽、禽毛等。

3.6 平尺、平线鬃梢与规定线平齐。

3.7扎子用短鬃做成的成品鬃把,该鬃把两端均有平齐的鬃根,渝、汉鬃扎子的捆绳是逢 中腰扎,青鬃扎子的捆绳是上、中、下扎三道。

3.8倒根成品鬃把内鬃身颠倒了的鬃毛。

3.9短鬃(顺鬃下脚) 从规定之不足尺界限以下的鬃毛。

即津、东北、青、汉、渝鬃及 申白鬃的第三档,申黑、花鬃第四档以下的短鬃。

3.10异色鬃条本色鬃以外的其他颜色的鬃毛。

3.11挺直鬃水煮猪鬃鬃条挺直或有弯曲,弧心距不超过2mm平线的鬃为挺直鬃,超过者 则为弯鬃。

3.12卷梢鬃不分鬃条挺直与否,凡鬃梢卷曲者,均称卷梢鬃。

4产品分类 4.1 按品种分为黑、白、花水洗鬃;黑、白、花水煮鬃;染黑鬃;漂白鬃;扎子。

4.2按产品产地的特征及足尺成分的不同分为东北猪鬃(东北鬃)、天津猪鬃(津鬃)、青 岛猪鬃(青鬃)、重庆猪鬃(渝鬃)、汉口猪鬃(汉鬃)、上海猪鬃(申鬃)。

4.3规格产品长度及冲尺与缩尺见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一01-15批准 1993--09-01实施
QB/T 1660--92 表 1 mm 中 尺 缩 尺 冲尺 缩、尺 长 度 长 度 (盖线) (平线) (盖线) (平线) 38 1.6 6.4 102 1.6 6.4 44 1.6 6.4 108 1.6 6.4 51 1.6 6.4 114 1.6 6.4 57 1.6 6.4 121 1.6 6.4 64 1.6. 6.4 127 1.6 6.4 70 1.6 6.4 133 1.6 6.4 76 1.6 6.4 140 1.6 6.4 83 1.6 6.4 146 1.6 6.4 89 1.6 6.4 152 4.8 6.4 152 UP 95 1.6 6.4 4.8 6.4 (以上)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 5.1.1 鬃把无其它兽禽毛、草棍及杂物。

5.1.2 梢部平、匀,无旋形。

根部清,无弯勾。

5.1.3 鬃把捆扎松紧适度。

5.1.4 手感光滑,色泽纯正均匀,漂白鬃色泽洁白。

5.2 规格 5.2.1 规格应符合表1规定。

5.2.2 鬃把底盘直径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mm 品 名 紫把底盘直径 公 差 水 洗 猪 51 2 水煮猪鬃、染黑猪鬃 77 +2 漂 白 猪鬃 38 ±2 5.3 水洗猪鬃足尺成分、短鬃、倒根及纯色鬃内异色鬃条指标 应符合表3规定。

- 2--
QB/T 1660--92 表 3 长 度!

足 尺 成 分 短聚 % 倒根(根) 异色鬃条(根) 品 名 色 泽 (mm) 足尺 % 公 差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44 55 ±4 14 500 250 51 40,60 ±4 14 500 200 黑 57 40,60 ±4 10 500 150 东 北 白 64 70 ±3 3 350 100 水洗猪聚 花 70~76 80 ±3 5. 200 50 83~102 80 ±3 100 40 108~152 80 ±3 5 50 20 51 40,60 14 500 200 ±4 57 40,60 ±4 10 500 150 黑 64 70 ±3 8 350 100 天 津 白 70~76 80 ±3 5 200 50 水洗猪影 花 83~102 80 ±3 5 100 40 108~152 80 5 50 20 55 ±4 14 500 250 44 70 ±4 14 500 200 51 57 70 ±4 10 500 150 背 岛 白 64 70 ±3 8 350 100 水洗猪 花 70~76 80 ±3 5 200 50 83~102 80 ±3 5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1631、1632-92 檀香 208 复盆子酮 1993-01-15发布 199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1631-92 檀香20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檀香208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甲位烯为原料,经环氧化、异构化缩合、还原等反应制取的檀香208。

2引用标淮 GB/T14454.3香料色泽检定法 GB/T14454.2香料香气评定法 GB/T14454.4香料折光指数的测定 GB11540单离及合成香料相对密度的测定 GB11539单离及合成香料填充柱气相色谱分析通用法 3产品化学名称、分子式、分子量、结构式 3.1化学名称2-乙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2-丁烯-1-醇 3.2分子式CH20 3.3分子量208.34(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 3.4结构式 CH,OH 4技术要求 4.1色状微黄至淡黄色油状液体。

4.2 2香气强烈的天然檀香香气。

4.3相对密度(25/25℃)0.913~0.920。

4.4 4折光指数(20℃)1.4860~1.4900。

4.5 含量(%)(填充柱气相色谱法)≥90.0。

5试验方法 5.1色状的检定 见GB/T14454.3。

5.2香气的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一01-15批准 1993-09-01实施 -1-
QB1631-92 见GB/T 14454.2。

5.3相对密度的测定(25/25℃) 见GB11540。

5.4折光指数的测定(20℃) 见GB/T 14454.40 5.5含量的测定 5.5.1仪器 5.5.1.1色谱仪、记录仪和微处理机 按GB11539中第5章规定。

5.5.1.2柱 填充柱长4m,内径4mm。

固定相SE一30,5%~10%涂于ChromosorbW60~80目。

5.5.1.3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5.5.2操作条件 5.5.2.1温度 色谱炉柱温180℃; 进样口200°℃; 检测器150℃。

5.5.2.2流量 载气流量10ml/min。

5.5.3柱效能测定 5.5.3.1化学情性试验 按GB11539中第8.1条指定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要求。

5.5.3.2柱效 按GB11539中第8.2条指定方法测定柱效,应符合要求。

5.5.4测定方法(内部归一化法) 按GB11539中第10.4条指定方法测定主成分含量。

檀香208的气相色谱图见图1(3页)。

6检验规则 6.1本品每批产品应由生产厂技术检验部门负责检验,生产厂应保证出厂产品都符合本标 准要求。

每批出厂产品应附质量合格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商标、出厂 日期、批号、净重、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和标准编号。

6.2验收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各项规定,检验所收到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 一批号作一次验收,不同批号分别验收。

6.3每批包装单位100个以下抽取2个,100个以上抽取3个,开启包装应先检查水分及杂 质,而后充分摇匀用取样管从每个包装单位中取等量试样,使之总和为100ml,混合均匀后 -2→
QB 1631-92 分别装人两个清洁、干燥、具磨砂塞的玻璃瓶中。

瓶上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数 量及取样日期。

一瓶作检验用,另一瓶留存备查。

6.4如验收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时,可会同生产厂重新加倍抽取试样复验,重新 复验结果如仍有指标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能验收。

6.5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可由双方协商解决或由双方邀请法定检测单位仲 裁。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包装桶应注明生产厂名、商标、批号、产品名称、规格、净重、出厂日期及本标 准编号。

7.2包装产品采用铝桶包装,每桶净重50kg。

7.3运输本品闪点>93℃,运输应严防日晒雨淋和其他杂气污染。

7.4贮存放置于阴凉仓库内,并防止其他杂气污染。

7.5保质期在符合规定的贮运条件,包装完整,未经启封的情况下,该产品保质期为一 年。

图1 -3-
QB1631-92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香料工业科学研究所实验工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舒宏福。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630-92 日用塘瓷烧成窑炉热平衡 测试方法 1992-11-10发布 1993-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1630-92 日用搪瓷烧成窑炉热平衡测试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用糖瓷烧成窑炉热平衡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电为能源的日用搪瓷烧成窑炉。

2测定基准 2.1窑炉状态 热平衡测定时,被测窑炉必须工况稳定、运行正常。

2.2基准温度 采用环境温度为基准温度。

2.3燃料发热量 以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为基准。

2.4计算基准 2.4.1助燃空气采用下列空气组成。

按体积百分数氧气(02)21.0%;氮气(N2)79.0%。

按质量百分数氧气(02)23.2%;氮气(N2)76.8%。

2.4.2质量采用千克(kg)为基准。

2.4.3热量采用千焦(kJ)为基准。

2.4.4时间采用小时(h)为基准。

2.4.5气体的体积采用标准状态(0°℃,1.01325×10Pa)下的体积量为基准。

2.5测定时间 连续测定1个班次。

3测定体系 测定体系包括窑炉本体、干燥室、热交换带、废气烟道余热回收装置。

以窑体的外表 面和物料进出窑体的界面作为体系与外界的分界面。

4热平衡原则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Q=Q出 (4-1) 5热平衡模型 热平衡模型见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一11一10批准 1993-07-01实施 -1
QB/T1630-92 QssQ Q... Q' e 窑 干燥室 Q Q Q. Q. Q. Q Q--燃料化学热或电能转换热; Q',--干燥制品耗热; Q-燃料带人显热; Q'--干燥室金属运载工具(吊篮、烘架、链条)热损; Q-干燥室外供热; Q'。

-水分汽化吸热; Q--风幕耗电能; Q'o---干燥室体散热; Q--余热回收耗电能; Q'-排烟热损; Q'-烧成制品耗热; Q'2-干燥室热气溢流热损; Q'2-金属运载工具热损; Q's-灰渣显热; Q';鱼鳞板热损; Q 一灰渣中碳的化学热; Q'-顶槽溢流热损; Q'1s- -燃料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 Q's-窑体散热; Q' -其他热损; Q"。

--孔口辐射热损; Q- 出窑烟气带入干燥房的热 图 1 6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6.1 能源系统见表1。

表1 序号 测 定 项 目 测量仪表 取值方法 测 定 点 1 燃料温度 水银温度计、铂电阻 小时平均值 进炉膛前 点温计等 2 燃料成分和热值 元素或工业分析 进炉膛前 3 燃料耗量 流量计、衡器 小时平均值 进炉膛前 4 供热电能耗量(包括风幕耗量) 电度表 小时平均值
QB/T 1630-92 续表1 序号 测 定 项 目 测量仪表 取值方法 测定 点 5 助燃气、雾化气温度 水银温度计、铂电阻 进炉膛前 点温计等 6 助燃气、雾化气量(或流速) 毕托管、风速仪 几次平均值 进风口或管道 7 干灰渣量 衡器 测定期间班次总量 8 灰渣温度测定 点温计、表面温度计 及时测定 离开体系界面 9 灰渣含碳量 渣含碳量分析 6.2 窑炉本体见表2。

表2 序号 测 定 项 目 仪 表 取值方法 测 定 点 10 窑体平均温度(窑顶、侧墙、窑 点温计、红外测温仪 几段平均值 窑顶、侧、底 底) 11 窑体外壁面积 实测或见图纸 窑外壁 12 窑体外空气温度(窑顶、侧瑞) 点温计、水银温度计 对应点平均值 窑外壁1m处 13 墙圈烟道火焰平均温度 热电偶 窑顶插入 141 烟道外保温层层间温度 热电偶 窑顶插入 15 烧成室进出口温度 光学高温计、红外测 班次平均值 进出口截面中心处 温仪、热电偶 16 烧成室进出口截面尺寸 实测或见图纸 17 烧成室进出口外对应空气温度 水银温度计、点温计 进出口1m处 18 燃烧室最高温度 光学高温计、热电偶 19 加煤口尺寸及开启时间 实测或见图纸 20 出渣口温度 红外测温仪、热电偶 小时平均值 出渣口 21 出渣口面积 实测或见图纸 出渣口 22 烧架出窑温度 红外测温仪 几次平均值 窑出口处 23 烧架进窑温度 红外测温仪 几次平均值 窑进口处 24 制品进窑温度 红外测温仪 几次平均值 窑进口处 25 制品出窑温度 红外测温仪 几次平均值 窑出口处 26 鱼鳞板出窑温度 红外测温仪 几次平均值 窑顶出口处 27 鱼鳞板进窑温度 红外测温仪 几次平均值 窑顶进口处 28 鱼鳞板在窑内平均温度 红外测温仪或点温计 窑顶 29 窑顶吊杆平均温度 红外测温仪或点温计 窑项 30 烧架、鱼鳞板、吊杆质量 按图计算或称量 31 烧成室空间最高温度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617-92 氨纶手套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氨纶手套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氨纶手套,不适用于特种氨纶手套。

2产品分类 2.1 品种 2.1.1 按使用对象分男式和女式两种。

2.1.2 按产品工艺分内外缝和全内缝两种。

2.1.3 按产品结构分单层和夹层两种。

2.2规格 产品规格应符合表1及图1规定。

表1 U 品种 规格 A B C D 女 M 74 55 75 210 式 L 78 60 80 220 男 M 84 60 80 225 式 L 90 65 85 240 允许误差 ±3 ±6 图 1 3技术要求 3.7 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3.2 面料纬向延伸率应大于50%。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一11一10批准 1993-07-01实施 -22-
.--92 表2 指标名称 规 定 面料要求 无跳丝、漏针、污渍,不退色 针 距 11~13针/25mm 边 距 明缝1.2mm,暗缝2.0~3.0mm,允许误差±0.5mm 缝制要求 线迹平整,松紧适宜,无脱线 大 指 盘势均匀,虎口平服 手 指 缝迹整齐,四指平服圆整 F 口 滚口粗细均匀,松紧长短相称,压口阔狭均匀 成品搭配 同付手套色泽、花形、大小、长短基本相称 4试验方法 4.12.2和3.1条的检验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照度不低于7501x),视距为300mm,将手 套摊平,观感并用量具测量鉴定。

4.23.2条的检验将宽为50mm的面料进行纬向拉伸,看是否能达到宽75mm并恢复原状. 5 检验规则 5.7 出厂检验 批量生产的氨纶手套,随机抽样5%,检验2.2条,对3.1条进行逐件检验。

5.2 型式检验 5.2.1 型式检验在出厂检验合格批中进行,对技术要求进行全项检验。

5.2.2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主要工艺参数变动; b.需方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5.2.3抽样采用随机抽样,抽样数量:1000付抽20付,超过1000付增抽10付,不足1000付 以1000付计。

5.3判定规则 5.3.1单件制品判定 单件制品按2.2,3.1条判定时,若指标中累计有两项不符合要求,则判该付手套不合格。

注:出现5mm以上断表面缝纫线、破损、掉扣并影响产品基本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均定为不合格品 5.3.2批判定 抽样量的合格率在90%以上,则判批合格,合格率达不到90%,则加倍抽样复验,若合 格率仍达不到90%,则判批不合格。

--23--
QB/T 1617-92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 标志 5.1.1 产品标志厂名、规格、商标,并附有合格证。

6.1.2 内包装应有下列标志)名、厂址、货号、数量、颜色。

6.1.3 外包装应有下列标志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品货号、颜色。

6.2包装 6.2.1 每付手套中间衬纸,套袋或装盒。

6.2.2 内包装用纸或纸盒包装。

6.2.3 外包装采用瓦楞纸箱,纸箱应衬油纸,箱外需封口,并用塑料打包带扎紧。

6.3运输 成品运输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外包装损坏影响产品,并严防日晒雨淋。

6.4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空气流通的室内,并应离地面200mm以上,谨防潮湿以防霉变。

霉丽季节 应翻箱查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皮革手套厂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键。

--2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616-92 运动手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运动手套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日常运动手套. 2产品分类 2.1分类 2.1.1按使用对象分为男式和女式运动手套. 2.1.2按原材料分为天然革、人造革和纺织品运动手套. 2.1.3按形状分弓型和直型运动手套. 2.2规格 2.2.1弓型手套规格应符合图1及表1的规定. 宽度一 公八公 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一11一10批准 1993一07一01实施 —1.8- :x:.QB/{1615一92、 b.需方提出抽验要求; c.国家质量 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rr 6.2.3抽样采用随机抽样,抽样数量:1000件抽20件,超过1000件增抽10件,不足1000 件以1000件计. 6.3判定规则 6.3.1单件制品判定 单件制品按表4规定评定时,若有二项不合格,则该件皮革服装为不合格. 注:出现8mm以上断表面缝纫线、破损、掉扣、影响产品基本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均定为不合 格品. 6.3.2批判定 抽样量的合格率在90%以上,则判批合格,合格率达不到90%则加倍抽样复验,若合格 率仍达不到90%则判批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成品标志厂名、商标、规格,并附合格证. 7.1.2外包装标志厂名、厂址、品名、货号、等级、颜色、数量、出厂日期. 7.2包装软包装或瓦楞纸箱包装. 7.3运输 不得重压、受潮、雨淋、曝晒或与酸、碱及油等腐蚀性物质放在一起. 7.4贮存 库房内应保持通风千燥,产品应离地和墙200mm以上.霉雨季节应翻箱查看.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标准花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皮革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車人:殷永林李恒德、贺健博. 、 -17- QB/T1616-92 表1 mm 男 式 女 式 代号 型号宽度 中指长 虎口距 代号 型号 宽度 中指长 虎口距 S 195-175 110 72 38.5 S 175-160 102 69 35.5 M 205-185 114 75 40.0 M 185-170 106 72 37.0 L 215-195 118 78 41.5 L 195-180 110 75 38.5 XL 225-205 122 81. 43.0 XL 205-190 114 78 40.0 XXL 235-215 126 84 44.5 XXL 215-200 118 81 41.5 一 允许误差 ±4 ±3 ±3 允许误差 ±4 ±3 ±3 :2.2.2直型手套规格应符合图2及表2的规定. 宽度 图2 表2 mm 男 式 女 式 一一 代号 型号 宽度中指长 虎口距 代号 型号 宽度 中指长 虎口距 一 S 195-175 110 85 38.5 S 175-160 102 81 35.5 一- M 205-185 114 88 40.0 M 185-170 106 84 37.0 L 215-195 118 91 41.5 L 195-180 110 87 38.5 XL 225-205 122 94 43.0 XL 205-190 114 90 40.0 XXL 235-215 126 97 44.5 XXL 215-200 118 93 41.5 允许误差.±4 ±3 ±3 允许误差 ±4 ±3 ±3 一19-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599-92 书画纸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书画纸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传统工艺加工的中国书法、绘画、水印、古籍印刷、装璜、拓裱等艺术用 纸. 2引用标准 GB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B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法 GB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451.3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GB453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加荷法) GB455.1纸撕裂度的测定法 GB459纸伸缩性的测定法 GB461.1纸和纸板毛细吸液高度的测定法(克列姆法). GB462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GB464.1纸和纸板的干热加速老化方法(105±2℃,72h) GB465.2纸和纸板按规定时间浸水后抗张强度的测定法 GB1541纸和纸板尘埃度测定法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8940.1纸和纸板白度测定法(45/0定向反射法) GB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10739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 3产品分类 3.1书画纸按加工的特点分为两种型号,I型书画纸为手工成型;Ⅱ型书画纸为其它方法成 型,每型又分为皮料和棉料两种. 3.2书画纸一般为平板纸,以100张为一刀,亦可根据合同要求提供卷筒书画纸. 3.3平板书画纸规格尺寸: 四尺-690mm×1380mm 五尺一--840mm×1530mm 六尺一一970mm×1800mm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一11一10批准 1993一07-01实施 -106— QB/T1599-92 3.4其它规格尺寸和定量的书画纸可按协议生产. 3.5可根据用户合同生产不同白度或本色书画纸. 4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1I型书画纸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规定;Ⅱ型书画纸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应符 合表2规定. 4.2平板纸尺寸按GB451.1进行测定,其偏差不许超过±5mm 偏斜度不许超过5mm 卷 筒纸宽度与长度偏差可按合同规定. 4.3纸面应平整、洁白细腻,手感柔软,不许有砂粒、大浆团、皱纹、残缺、破洞和裂 口. 4.4同一批纸的色调应一致,无明显差别. 4.5有下列情况者列为二等品,但不得同时超过两项. a.裂断长低于规定10%以内者; b.撕裂度低于规定5%以内者; c.白度或耐老化白度低于规定2.0%(绝对值)以内者; d.尘埃度超过规定20%以内者. 4.6吸水性的吸液时间规定为60s. 表1 规定 指标名称 单位 试验方法 皮料棉料 26.0±2.0 GB451.2 定量 g/m2 30.0±2.0 紧度 g/cma 0.35±0.05 GB451.3 白度 不小于 % 68.0 GB8940.1 耐老化白度下降(绝对值) 不大于 % 6.5 GB464.1 裂断长纵横平均 不小手 m 2300 1600 GB453 湿强度纵横平均(浸水时间15s)不小于 % 5.0 4.5 GB465.2 撕裂度纵横平均 不大于 mN 160 120 GB455.1 吸水性 纵横平均 mm/60s 18~30 GB461.1 纵横差 不大于 mm 4 伸 湿伸率纵横平均 不大于 1.0 (浸水时间15s) 缩 % GB459 性 千缩率纵横平均 不大于 1.5 (千缩时间2h) -107- QB/T1599-92 续表1 规 定 指标名称 单位 试验方法 皮料 棉.料 0.5~2.0mm2 不多于 88 100 尘 埃 0.3~1.5mm2(黑) 不多于 个/米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1588.4--93 轻工机械 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1993-03-28发布 199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1588.4-93 轻工机械 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轻工机械产品涂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轻工机械产品(以下简称“产品”)的涂漆。

引用标准 GB 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 5226 机床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 1727 漆膜一般制备法 GB 1728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 1729 漆膜颜色及外观测定法 GB 1732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 1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 1734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 GB 1739 绝缘漆漆膜耐油性测定法 GB 1740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GB 1743 漆膜光泽度测定法 GB 1766 漆膜耐候性评级方法 GB 1767 漆膜耐候性测定法 GB 1771 漆膜耐盐雾测定法 GB 2893 安全色 GB 3181 漆膜颜色标准样本 GB 6739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 9439 灰铸铁件 3技术要求 3.1基本要求 3.1.1产品涂漆的厚薄应均匀,不得漏漆、错漆等。

3.1.2 涂漆表面应平整、光滑,颜色与光泽应均匀一致。

3.1.3,中小型产品的主要涂漆表面光泽应不低于75%;重(大)型产品的主要涂漆表面一般 不低于70%。

若采用美术漆,其花纹要均匀一致,漆膜丰满。

喷涂锤纹漆的表面锤花应清晰、均匀。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03-28批准 1993-10-01实施 - 1 -
QB/T1588.4-93 3.1,4漆膜表面必须清洁、无明显的颗粒和粘附物,不得有明显的凸起凹陷不平和砂纸道 痕,不得出现流挂、起泡、发白、漏涂及明显桔皮现象。

3.1.5零部件装配结合面的漆层必须牢固,界限应整齐、分明,边角线条应清楚整齐,不同 颜色的涂漆不得相互沾染,无脱落及崩裂。

3.1.6漆膜应具有耐水性、耐冲击性、耐油性,并应满足产品工作环境的要求。

漆膜应具有 耐候性,按GB1766规定,其失光性不低于3级,变色性应不低于3级,粉化性不低于3级, 裂纹、起泡、生锈、脱落性不低于1级,长霉性不低于3级。

3.1.7漆膜应牢固可靠,其附着力不得低于GB1720规定的2级。

3.1.8 漆膜应具有一定硬度,不得低于GB6739规定的H级。

3.1.9工作环境对漆膜应具有耐湿热性、耐盐雾性要求的产品,按GB1740和GB1771的规 定应不低于2级。

3.1.10涂漆后的产品必须经漆膜实际干燥后方可包装。

3.2涂漆前要求 3.2.1铸件表面涂漆前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氧化皮、铁锈、粘砂、结疤、油污脏物 等。

3.2.2铸件表面涂漆前应平整,并符合GB9439规定,非加工表面的平面度在任意600mm 长度上不得大于4mm,应无明显的披缝或图样规定外的凸起、凹陷。

3.2.3铸件、锻件、冲压件和铆焊等件的外加工表面应进行喷砂、酸洗或磷化处理,也可根 据零件具体情况采用其它方法处理其表面。

3.2.4因存放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其产品表面出现锈蚀时,应重新进行表面处理。

3.2.5 处理后的表面应及时涂以底漆,底漆涂刷应均匀,不得漏涂,不允许弄脏表面。

3.26 涂漆环境应清洁,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

学固化型腻子进行填补修刮平整。

3.2.8腻子应分次涂刮,每次涂刮应均薄,并应牢固地附着在零件上的涂刮处,不得脱落。

应在上道腻子干燥后再进行涂刮,并应以平整为止。

表面干燥后不得产生收缩、裂纹或脱 落。

3.3涂漆材料要求 3.3.1涂漆材料应科学合理。

如面漆、腻子、底漆、两道底漆及稀释剂,必须配套并应符合 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涂漆材料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选用。

3.3.2涂料应用自干型。

底漆、二道底漆及面漆,表面干燥时间应不大于0.5h,实干燥时 间不大于2h,腻子实干燥时间不大于4h。

面漆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和装饰性。

3.4涂漆颜色要求 3。

4.】产品外表面各部位涂漆颜色应美观大方、色调和谐均匀、平整光滑、色泽宜人。

整机 可采用单色或多色,亦可按订货合同协商确定。

3.4.2颜色按GB3181规定推荐选用苹果绿色、奶油色、中绿灰色,除用于警告外一般不采 :用红色。

对明显不安全的部位采用橙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对某些部位有特殊要求的安全 色应符合GB2893的有关规定。

12
QB/T 1588.4-93 3.4.3产品内腔涂漆的颜色应比外表面颜色略浅,油箱内壁应采用浅...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1587- 1992 塑料文具盒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文具盒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 PVC 半硬片文具盒和注塑文具盒。

2 引用标准 GB/T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3术语 3. 1 半硬片文具盒:盒体以 PVC 半硬片为材料的文具盒。

3.2注塑文具盒:盒体用注塑工艺成型的文具盒。

3.3热合:用高频、低频和超声波等热合工艺,实现盒面成型、里子成型、盒面与半硬片盒体的连接等。

3.4磁性、磁钢的磁性强度。

3.5耐折:盒面折线处承受翻折的能力。

3. 6 耐压:文具盒平放时,承受静压力的能力。

3. 7 耐温:文具盒耐高温、耐低温的能力。

3. 8 粘接:盒面与注塑盒体的粘接强度。

4 产品分类 塑料文具盒按成形工艺分为半硬片文具盒和注塑文具盒,其规格由生产厂企业标准规定。

5技术要求 5. 1 塑料文具盒按技术指标高低不同,分为一等品、合格品。

5.2 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技术要求 序号项目
等品合格品 (1)函案清晰,墨色鲜艳、均匀,套色准(1)图案清晰,最色鲜艳、均匀,套色准确,允 1图案确许微量色差
(2)盒面图案位置准确(2)盒面图案位量基本准碘 (1)盒面平服、饱满(1)盒面基本平服、饱满 2外观(2)无气泡,无污渍、无破损、无皱折(2)基本无气泡、无破损,主要部位无污溃、
杂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08-31批准1993-04-01实施
159
QB/T 1587 --1992
续表 1 技术要求 序号项日
合哈 (3)产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产品尺寸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2外(4)刀线深浅均匀,四周光滑、无毛刺(4)刀线略有深浅,四周光清、无明显毛刺 PVC 半硬无破洞、无裂缝、基本不变形。

封底处倾斜不 不变形、无破洞、无裂缝大于1mm 3片盒体 体注塑件
注塑盒体同
(1)热合不脱焊(1)热合不脱焊 (2)刀缝清晰,线条深浅均匀(2)刀缝清晰、线条深浅均匀 4热合(3)资纹无破损(3)纹缺损不大于二处,每处不大于1mm
(4)封底不歪斜(4)封底处倾斜不大于1mm
(1)卡子电镀光亮、电镀层不起壳、无锈(1)卡子电镀光亮、电镀层不起壳,无锈迹 迹(2)卡子在盒面上定位误差不大于2mm,定 (2)卡子在盒面上定位误差不大于.位牢固 5磁性1 mm,定位牢固(3)铁片外露处无锈迹、毛刺
(3)铁片外露处无锈迹、毛刺(4)磁性380×10-4~400×10-T (4)磁性大于400×10-T (1)平放时,可承受静压力大于300N(1)平放时,可承受静压力大于300N 6综合机械性能(2)在一10~40℃时,静态不变形(2)在-10~40℃时,静态不变形 (3)盒面耐折大于10000次(3)盒面耐折大于7500次
(1)无色差(1)略有色差 7注塑件(2)不变形、无凹陷(2)不变形、无明显凹陷
(3)在1m高处自由落地(水混地)不碎(3)在1m高处自由落地(水泥地)不碎
(1)超声波焊接牢固、焊接面无溢料,位(1)超声波焊接牢固、焊接面基本无溢料 8粘接置准确(2)粘合剂粘接牢固、无污溃
(2)粘合剂粘接牢固、无污渍、位置准确
6试验方法 6.1磁性 将样品用特斯拉计(原名:高斯计,1Gs一10-4T),测得磁钢的最高值。

6. 2 综合机械性能 6.2.1耐折 将样品在专用耐折机上定位,以60次/min的频率将盒面及舌口翻折90°为一次,达到标准规定次 数后停机,目测不应断裂。

6.2.2 耐温 将样品分翼于 40℃和一10℃中各 2 h,目测不变形。

6.2.3耐压 将样品放平,样品上放木板(木板厚 1 cm,每边大于样品 2 cm),木板上放置标准规定的重量,目测 不变形。

160
QB/T 1587-1992
6.3无数据指标项目,均以目测、手感验收,有尺寸的项目用卡尺检测。

6.4测试条件 耐折应在温度(23土2)℃条件下进行试验,其他项目在室温下进行试验。

7检验规则 7.1产品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

7.2本检验采用计件法,单位产品为只。

7.3 每批产品交收检验按 GB/T 2828 特殊检查水平 S-4 或一般检查水平 Ⅱ,--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 规定。

7.4交收检验的项目为表1中序号1,2,3,4,7,8,其不合格类别、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合格质量水平 (AQL)值按表2规定。

表2
合格质量水平(AQL) 不合格品分类项日技术要求试验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584~92 日用皮手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用皮手套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皮手套. i 2产品分类 2.1品种根据使用要求和不同款式,分为男式手套和女式手套,又分为机缝和手缝两种. 2.2规格常见规格可分为5个型号,见表1.. 、表:1 式 女 式 男 型号!宽度中指长虎口长 型号 宽度 中指长 虎口长 4.10 18.5-16.5 9.75 7.90 4.40. 16.5-15.0. 8.25 7.30 8.75 7.70 4.30 19.5-17.5 10.25 8.30 4.60 17.5-16.0 20.5-18.5 10.75 8.70 4.80 18.5-17.0 9.25 8.10 4.50 9.10 5.00 19.5-18.0 9.75 8.50 4.70 21.5-19.5 11.25 5.20 20.5-19.0 10.25 8.90 4.90 22.5-20.5 11.75 9.50 允许误差 ±0.40 ±0.30 ±0.30 允许误差 ±0.40 ±0.30 ±0.30 3技术要求 3.1天然皮革原材料外观要求(以手感目测为主) 3.1.1革面平整、光滑、毛孔清晰,颜色、厚薄基本均匀. 3.1.2 革身柔软、丰满、手感舒适,无刀伤、薄档、僵硬等现象. 3.1.3革里清洁、无油腻感. 3.1.4切口切口颜色与表面颜色一致. 3.1.5皮革外观同付手套颜色、花纹粗细基本一致,手套料明显部位应以直丝为主. 3.1.6皮革厚度男式手套为0.7±0.2mm 女式手套为0.6±0.15mm. 3.2辅助材料要求 3.2.1夹里长度、宽度应与面料相适应,套戴舒服,无洞眼、疵点、破缝等现象,夹里 五指与面料五指钉牢(除裘皮里之外),裘皮里应柔软,拼接缝平服,色泽、毛被厚薄同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一08一31批准 1993一04一01实施 一5 QB/T 1584-92: 手套基本一致. 3.2.2拉链澜滑,不轧牙,缝线不退色,拉链点无毛刺. 3.2.3 钮扣等配件使用灵活,装置牢固,不生锈,同付手套装置部位高低一致. 3.2.4、商标外观整洁,装钉平服、牢固. 3.3缝制整理要求 3.3.1缝制外观 针距稀密均匀、整齐,不松底面线,回针在原针洞内,不能形成二道线 迹. 3.3.2针距在25mm内,机缝手套明针为10~12针,暗针为9~11针,手缝手套明针为 5~6针. 3.3.3边距 明缝为1.0~1.5mm 暗缝为1.0~2.0mm 双线中距为1.5~2.0mm. 3.3:4五指指头圆正,叉角虎口平服,大指斜势左右相同,大指下圈盘势均匀. 3.3.5滚口 粗细均匀,叉口同付长短相同,(允许误差3mm) 反面修剪整齐. 3.3.6 背筋 同付手套必须对称整齐,背筋线顺直. 3.3.7 整洁 手套应平整,无污点、斑点、线头外露等现象. 4试验方法 4.1根据各指标要求,用手感、目测、测量等方法. 4.2规格的测定 将手套摊平直,用精度相当的尺测量. 4.3 皮革厚度用测厚仪测量. 4.4缝制的针距 边距、双线中距,都可以用精度相当的尺测量. 4.5成品手套主要部位规格测量示意图见图1. 中指长 虎口长 宽度 图 6 QB/T1584-92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1.1批量生产的皮手套,随机抽取10%样品,按表1和3.1.5、3.3.2进行检验. 5.1.2产品的其它技术要求,进行逐件检验.. 5.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583-92 皮制手套型号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皮制手套型号的定义和型号系列、型号标志、型号应用、型号部位测量、 控制部位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日用皮制手套规格. 2型号定义和型号系列 2.1型号定义 手套型号是根据正常人手部的规律和使用需要,选出最有代表性的部位;经合理合并设 置的.“型”指手的掌围,以厘米表示,是设计手套肥瘦的依据.“号”指手的长度,以厘 米表示,是设计手套长短的依据. 2.2型号系列 2.2.1型号系列设置,以中间标准体(男子掌围20.5cm 手长18.3cm;女子掌围18.:4cm 手 长17.1cm)为中心,向两边依次递增或递减组成. 2.2.2掌围和手长分别以1cm分档,组成系列称作1一1系列. 2.2.3型号名称掌围和手长值精确到0.5cm 如18.2cm称作18.0cm 18.3cm称作18.5cm. 2.2.4型号系列设置见表1和表2. 表1为成年男子手套型号系列,适用于掌围17.0~24.0cm 手长16.0~21.0cm的男子. 表2为成年女子手套型号系列,适用于掌围15.0~22.0cm 手长14.5~19.5cm的女 子. 注:如有特殊情况;可按本型号系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表1成年男子手套型号系列(1一1系列) cm 型 .17.5 18.5 19.5 20.5 21.5 22.5、 23.5 16.5 16.5 16.5 16.5 17.5 17.5 17.5 17.5 18.5 18.5 18.5 18.5 18.5 19.5 19.5 19.5 19.5 20.5 20:5 20.5 2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一08一31批准 1993一04一01实施 1一 QB/T1583-92 表2成年女子手套型号系列(1一1系列) cm 型 15.5 16.5.17.5 18.5 19.5 20.5 21.5 15.0 15.0 15.0 15.0 16.0 16.0 16.0 16.0 号 17.0 17.0 17.0 17.0 17.0 18.0 18.0 18.0 18.0 19.0 19.0 19.0 19.0 3型号标志 在手套成品上必须标明型号. : 表示方法型与号之间用横线连接.例如:18.5一17.0前为掌围值18.5cm 后为手长值 17.0cm. 4型号应用 4.1型掌围的数值,适用于掌围相近的人. 例如:手套185型,适用于掌围18.0~19.0cm 的人,以此类推. 4.2号手长的数值,适用于手长相近的人. 例如:手套17!0号,适用于手长16.5~17.5cm 的人,以此类推. 5型号部位测量 5.1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5.1.1掌围 手掌平伸,由尺侧掌骨点,经 掌面绕过食指外侧和手背面,回到尺侧掌骨点 20 的周长.测量时,此围构成的手围平面须与手 中轴垂直. 5.1.2手长手掌平伸,从腕部掌侧面远端 屈山级中点到中指指尖的直线距离. 测量方法示意图见图1. 图 a 一 2- QB/T1583-92 6 18 “1一手长; 2一虎口长; 3一拇指掌侧长; 4一食指长; 十 5一中指长; 6一无名指长; 7一小指长; 8一拇指背侧长; 9一截距一3 10一截距二; 11一截距三; 13 12一掌侧叉差; 13一掌围; 14一掌宽; 15一食指宽; 16一中指宽; 17一无名指宽; 18一小指宽; 19一拇指围; 20一大鱼际弧长. 14 图1b 6控制部位数值 6.1控制部位的数值是指人手主要部位的数值(系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1560-1992 卫生间附属配件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卫生间附属配件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卫生间内的浴巾架、浴帘杆、浴缸拉手、毛巾架(环)、皂盒、手纸架、化妆架。

2 引用标准 GB/T 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1732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64漆膜厚度测定法 GB/T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 5933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结合强度测试方法 GB 5938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GB 593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乙酸盐雾试验(ASS)法 GB 5944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 3产品分类 3.1代号 3.1.1产品名称代号(见表1)
表1 产品名称涂巾架浴帘杆浴缸拉手毛巾架毛巾环皂盒手纸架化妆架 代号YJ YG YL MJ MH ZH SJ HJ 3.1.2材料代号(见表2)
表2 材料铜合金不锈钢锌合金钢铝合金塑料 代T B. ZZnG L SL. 3.1.3安装型式代号 明装式安装代号为M,暗装式安装代号为A。

3.1.4型式尺寸标准规定(见表3)
表3 产品名称浴帘杆、浴缸拉手、毛巾架盒、手纸架、化妆架、浴巾架毛巾环 标准规定外型长度尺寸长、宽尺寸最大外型尺寸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07-06发布1993-03-01实施
351
QB/T 1560--1992 3.1.5产品标记
型式尺寸 安装型式代号 -材料代号 产品名称代号 3.1.6标记示例 例1:长度为500mm,材料为铜合金的明装浴缸拉手。

浴缸拉手YL-T-M-500 QB/T 1560--1992 例2:规格为104mm×75mm,材料为不锈钢的暗装皂盒。

皂盒ZH-B-A-104 X 75QB/T 1560-1992 3.2型式尺寸 对产品的型式尺寸不作规定。

技术要求 4.1通用技术要求 4.1.1 产品外型长度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 4 规定。

表 4mm 1V500~1000V1000 极限偏差±3±5 4. 1.2产品应完整、光洁,安装后外露表面不得有飞边、毛刺、缩痕、翘曲和熔接痕。

4. 1.3直杆件挺直,不得有明显弯曲。

4.1.4镀、涂层表面光亮,色泽均匀,不得有脱皮、气泡、露底、龟裂及烧焦等缺陷。

4.1.5镀层结合牢固。

喷塑层附着力优等品不低于1级,一级品、合格品不低于2级。

4. 1.6镀层耐腐蚀性能应符合表5规定。

表5 基体材料试验时间,h试验方法判定级别,级
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 铜合金24乙酸盐雾试验1087 钢24中性盐雾试验1087 锌合金12中性盐雾试验87 铝合金12中性盐雾试验87 4. 1.7喷塑层厚度不低于0.06mm。

4.1.8喷塑层在承受 4.9Nm 冲击时,涂层无碎裂。

4.1.9各附属配件所需零配件齐全。

4.2浴巾架、浴帘杆、化妆架技术要求 产品承受50N 静载荷 60s卸载后,残余变形量不大于 1/100。

4.3浴缸拉手技术要求 4.3.1产品承受1200N 静载荷60s 卸载后,残余变形量不大于 1/100。

352
QB/T 1560-1992
4:3.2产品组装牢固,不得有松动。

4.4毛巾架技术要求 产品承受40N静载荷60s卸载后,残余变形量不大于1/100。

4.5毛币环技术要求 4.5.1产品承受40N静载荷60s卸载后,残余变形量不大于.5mm。

4.5.2活动部件无卡阻。

4.6皂盒技术要求 皂盒内腔底部应有凸筋或漏水孔(槽)。

4.7手纸架技术要求 4.7.1安装手纸的相关部件应拆装方便、牢固。

4.7.2整筒手纸安装后,转动无卡阻。

撕裂手纸时整筒手纸不准掉落。

5试验方法 5.1对 4.1条通用技术要求试验 5.1.1 对 4.1.1条选用示值为 1mm 的钢板尺或钢卷尺按产品代号中型式基本尺寸检测。

5.1.2 对 4.1.2、4.1.3、4.1.4、4.1.9、4.6 条应在自然光或光照度不低于 300lx 的近似自然光(相当于 40W日光灯),相距为500mm的距离下目测检验。

5.1.3 对 4.1.5 条镀层的结合强度按GB 5933 中的 2.3 条划痕法检测,涂层附着力按GB/T 1720 进 行试验评定。

5.1. 4对 4.1.6 条电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试验按 GB 5988、GB 5939 的方法进行,按 GB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555-1992 地毯毯基上绒头厚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766:1973《地毯——背衬上绒头厚度的测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毯毯基上绒头厚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能从毯基上剪去绒头的地毯,但不适用于同时具有不同厚度或密度的地毯,除非能分 别进行测定. 2引用标准 GB/T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QB/T1087机制地毯物理试验的取样和试样截取法 QB/T1089机制地毯厚度的试验方法 QB/T1188地毯质量的试验方法 3术语 3.1绒头厚度pile thickness 从地毯毯基上剪去绒头前后,在2.0kPa标准压力下所测得的厚度之差. 4原理 在2.0kPa压力下,测量毯基上剪去绒头前后的试样厚度,从而确定绒头厚度. 5设备与工具 5.1剪绒机或手推剪:能紧贴毯基剪去绒头. 5.2厚度测量仪:能在2.0kPa标准压力下测量厚度. 5.3直尺:用来刷试样表面. 6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采用GB/T6529中规定的试验用二级标准大气.温带二级标准大气的温度 为(20士2)℃,相对湿度(65士3)%.仲裁性试验必须采用试验用温带标准大气的一级标准. 7试样的制备 7.1取样 按照QB/T1087所规定的程序选取试样. 7.2数量 截取4块试样,尺寸不小于200mmX200mm 各边要平行于或垂直于机器生产方向. 7.3试样制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07-06批准 1993-03-01实施 44 QB/T1555—1992 使用直尺先逆绒头向,后顺绒头向轻刷使用面. 将这些试样的使用面朝上,平整、单个地放置在GB/T6529所规定的试验用标准大气中,不少于 24h. 8试验程序 8.1按QB/T1089的规定,在2.0kPa标准压力下,在每块试样上均匀地测量五处的厚度,每个测量 点距试样边缘至少20mm. 8.2按QB/T1188的8.6.3条所述,从试样上剪去绒头,然后按本标准的8.1条规定,测量每块试样 剪去绒头后的厚度. 9试验结果的计算 9.1计算每块试样在剪去绒头前和剪去绒头后的厚度平均值,根据各厚度平均值,再计算每块试样剪 去绒头前后的厚度之差,以毫米为单位,准确至0.1mm. 10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根据本标准进行的程序; b.截取的试样来自同一来源和批号的样品; c.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d.每块试样剪去绒头前的厚度,剪去绒头后的厚度和绒头的厚度,以毫米为单位.准确到 0.1mm; .每块试样未剪去绒头前的厚度平均值,剪去绒头后的厚度平均值和绒头的厚度平均值,以毫米 为单位.准确至0.1mm; f.使用剪绒机的类型.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毯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天津市地毯研究所、上海纺织科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嘉蝶、朱守恒. 45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1542-92 钟用铅黄铜棒与线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直径为1.0~14.0mm范围铅黄铜棒与线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规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时钟及日用机械用断面为圆形、六角形及拉花的铅黄铜棒与线. 2引用标准 GB321优先数和优先系数系 GB5122黄铜化学分析方法 GB228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1958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10610触针式仪器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规则和方法 YB732铜、镍及其合金管材和棒材断口检验法 GB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3术语 3.1圆度 在一个横截面上所测量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值. 3.2棒、线材 沿整个长度方向上具有均一的横截面的实心加工产品,以直状供应的为棒材,以卷状供 应的为线材. 4产品分类 4.1合金牌号HPb59一1 4.2基本尺寸按表1规定,其拉花棒齿形见图,齿形参数见表2. 表1 mm 直 径 长 度 1.01.21.51 82.02.22.42.53.03.23.64.0 棒材定尺 1800、2000、 4.44.54.85.05.55.66.06.36.56.77.072 2200、2400 7.57.88.08.69.09.310.011.012.013.014.06.0(花) 不定尺 1600~2500 8.0(花)10.0(花)5.0(六角)5.5(六角) 线材 ≥4000 注:① 本表规格尺寸选用GB321R'40系列,并插入部分中间规格尺寸. 冒 特殊规格可经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花)指拉花棒、(六角)指六角棒. ④六角棒直径系指内切圆直径,即两平行边间距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一07一06批准 1993—03-01实施 一58一 QB1542-92 96° 108° D 图拉花棒齿形 表2 mm 齿高h 直径D 齿数z节距t 齿尖圆角r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6.0 0.627 0.260 ±0.08 30 8.0 0.837 0.346 ≤0.2 ±0.10 10 34 0.923 0.375 4.3棒、线材以拉制方法制,供应状态为硬(Y). 4.4标记示例 .a.用HPb59-1制成的硬态:、B级、直径为1.0mm的棒材. 标记为:棒HPb59-1YB1.0QB1542. b.用HPb59-1制成的硬态、B级、直径为3.5mm的线材. 标记为:线HPb59-1YB3.5QB1542. 5技术要求 5.1棒、线材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规定. -59一 QB1542-92 表3 % 主要成分 杂质成分 (不大于) 牌号 铜 铅 锌 锑 铋 铁 磷 总和 HPb59-1 57.1~60.01.0~1.9 余量 0.01 0.003 0.50 0.02 0.75 5.2棒、线材尺寸的质量等级按直径的极限偏差分为A、B、C三级,其尺寸范围和极限偏 差见表4. 表4 mm 直 径 材料形状 极限偏差 长度要求 尺寸范围 A B C 0 0 0 1.5~3.0 -0.040 -0.060 -0.100 定尺±10 不定尺每批许可交 0 >3.0~6.0 0 .0 -0.048 -0.075 -0.120 付重量不超过10%, 圆 形 >6.0~10.0 0 0 0 长度不短于1200的棒 -0.058 0.090 -0.150 材 >10.0 0 0 0 -0.070 -0.110 -0.180 六角棒 5.0~6.0 0 0 0 -0.120 -0.180 ÷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1541-92 钟用钢棒与钢丝 作应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钟用钢棒、针钢丝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 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时钟及北他机械零件用的碳素圆形钢棒与钢丝. 2引用标准 GB321优先数和优先数 GB223钢铁化学分析标方法 GB228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5030金属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1958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310610触针式仪器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规则和方法 G32103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3术语 3.1圆度 在一个横截面上所测量的最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值. 3.2棒、线材 沿整个长度方向上具有均门横截面的实心加工产品,以直状供应的为棒材,以卷状供 应的为线(丝)材. 4产品分类 4.1牌号 钢棒、钢丝材料为碳素工具钢T9.A;优质碳素钢15、70、65M.碳素结构钢Q235的A、 B级可作为15钢的代用材料,70可汽为T9A的代用材料. 4.2钢棒与钢丝基本尺寸按表1规定. 4.3钢、钢丝供应状态 T9A、70钢丝按抗拉强度分为L组、Ⅱ组、Ⅲ组. 其余按硬度分为:硬(Y)、(M)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一07-06批准 1993-03一01实施 一53 QB1541-92 表1 mm 直 径 长 度 0.35 0.38 0.40 0.45 0.500.55 0.60 0.70 0.75 0.80 0.90 1.00 1.20 1.30 1.40 1.50 钢丝 >8000 1.60 1.75 1.80 2.00 2.20 2.40 2.50 2.60 2.80 3.00 3.20 3.50 4.00 4.50 4.80 5.00 钢棒1800~2200 5.50 6.00 6.50 7.00 8.00 注:①本表规花尺寸选用GB321R”20系列,并插入部分中间规格尺寸. ②特殊规格,可经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4.4标记示例 a 用15钢卡成的硬态、B级、直径为6.0mm的棒材. 标记为;棒15YB6.0QB1541 b.用T9A制成的、I组、B级、直径为0.50mm的丝材. 标记为:丝T9AIB0.50QB1541 5技术要求 5.1钢棒、钢丝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按附录A(补充件)规定. 5.2钢棒、钢丝尺寸的质量等级按直径的极限偏差分为A、B、C三级,其尺寸范围和极限 偏差见表2. 表2 mm 直 径 极限偏差 棒材长度 钢 号 尺寸范围 丝 材 棒材 交付要求 A B C J.35~0.60 70、T9A 0 0 0 棒材直径尺寸 棒材每批允许 y.70~1.60 -0.01 -0.014 -0.025 上偏差同钟零 交付重量为 .0~3.0 0 -0.012 0 件图尺寸的上 25%的、不短 C3.0~3.5 -0.018 0 偏差,下偏差 于1500的短料 15、Q235 >3.5~4.0 -0.048 0 0 同钢丝 >4.0~6.0 -0.018 -0.03 0 0 0 >6.0 -0.058 -0.09 -0.15 65Mn 0 0 0 2.6 -0.014 -0.025 -0.04 -54一 QB1541-92 5.3棒、丝材圆度公差应不超出直径极限偏差之半. 5.4钢棒应平直、无扭曲,直线每米不大于2mm 钢丝每盘应由一根钢丝组成,当将盘打 开时,钢丝不得成“∞”字形,钢丝在盘内不得混乱和结扣. 5.5钢棒、钢丝力学性能应符合3规定. 表3 直径 抗宣强度0b N/mm2 维氏硬度HV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1540-92 钟用黄铜线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线材直径为0.20~4.00mm的黄铜线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时钟用黄铜线. 2引用标准 GB321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GB5232加工黄铜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5122黄铜化学分析方法 GB228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10610触针式仪器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规则和方法 GB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3术语 3.1圆度 在一横截面上所测量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值. 3.2棒、线材 沿整个长度方向上具有均一的横截面的实心加工产品,以直状供应的为棒材,以卷状供 应的为线材. 4产品分类 4.1产品合金牌号为H62、H68. 4.2线材规格基本尺寸按表1规定. 表1 mm 牌号 径 长度 0.20 0.22、1.25 0.28 0.30 0.35 0 40 0.45 H62、H68 0.50 0.55 0.0 0.70 0.80 0.90 1.00 1.20 ≥4000 1.40 1.50 1.60 1.70 1.75 1.80 2.00 2 20 2.50 2.80 3.0 3.50 4.00 注:①)本表规格尺寸选用GB321R“20系列,并插入部分中间规格尺寸. ②) 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其它规格的线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一07-06批准 1993一03一01实施 -49— QB1540-92 4.3供应状态 a.1/2硬(Y2) b.硬(Y) c.特硬(T) 4.4标记示例 用H62制成的硬态、B级、直径为1.0mm的线材. 标记为:线H62YB1.0QB1540 5技术要求 5.1线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5232第3章表1中H62和H68的规定. 5.2线材尺寸质量等级按直径的极限偏差分为A、B、C三级、其尺寸范围和极限偏差见表2. 表2 mm 极 限偏 差 尺范围 A B C 0 0 0 ≤0.5 -0.02 -0.025 -0.04 >0.5~1.0 0 0 -0.03 -0.04 -0.045 0 0 0 >.0~3.0 -0.04 -0.05 -0.06 0 0 >3.0~4.0 0 -0.05 -0.06 -0.08 5.3线材圆度公差不得超过直径极限偏差之半. 5.4线材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牌 号 供应状态 抗拉强度0b 伸长率8 N/mm2 % (L=100mm) 1/2硬 340~540 ≥10 H62、H68 硬 585~785 特硬 685~930 5.5线材应进行减少产品中残余应力的退火处理. 5.6线材断口应致密,无裂纹、气孔和夹杂;允许有轻微的、局部的气孔,夹杂. 5.7线材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裂纹、起皮、折叠、拉痕、气孔、夹杂和绿锈等.允 许有轻微的、局部的(不大于10%)、不超出线材直径极限偏差之半的划伤、擦伤、凹面、 压入物和麻点等缺陷,也允许有轻微的发红或发暗的氧化色和局部的水迹. 线材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3.2um. 50= QB1540-92 6试验方法 6.1化学成分的标准分析方法按GB5122规定进行. 6.2力学性能检测按GB228规定进行. 6.3内立力检验方法将150mm的线材试样预先除油,再浸入硝酸亚汞溶液之中,保持 5~10min取出用水冲洗,然后用5~10倍放大镜观察,应无裂缝. 硝酸亚汞溶液配方硝酸亚汞114g、硝酸(比重1.42)13ml、蒸馏水1000ml. 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