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4724-2014 首饰精密加工石膏模具焙烧安全技术规范.pdf
ICS39.060 分类号:Y88 备案号:46773-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24-2014 首饰精密加工石膏模具 焙烧安全技术规范 Precision machining gypsum mould for jewellery- Safety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oasting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2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饰精密加工装置分技术委员会(SAC/TC256/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金得利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永霖、林臻毅、郑新玉、陈武荣、林晓曦、林祎闽、周小莉. .: I QB/T4724-2014 首饰精密加工石膏模具焙烧安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首饰精密加工石膏模具焙烧作业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及系统调试、维护检修.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膏为材料的首饰精密加工装置的焙烧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00一2008高温作业分级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Z2.1一2007工作场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ZBFGH46一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焙烧roast 将石膏材料加热而不使其熔化,以改变其化学组成或物理性能的过程. 3.2 焙烧系统roasting system 用于高温焙烧石膏模具的系统,主要由开关阀、温控装置、焙烧炉、排烟系统等部分构成. 3.3 石膏模具焙烧roasting for gypsum mold 将注好的石膏模放入焙烧炉,经过高温焙烧,使石膏模具中的蜡件熔化、挥发,得到与蜡件结构相 一致的石膏模具的过程. 3.4 排烟系统exhausting system 用于排出经高温焙烧作业熔化石膏体内的蜡模所挥发的烟气,连接多个焙烧炉排烟孔的系统. 4要求 4.1操作人员 4.1.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4.1.2操作前应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焙烧时应严格按照石膏模具焙烧工艺要求操作. 4.1.3非焙烧岗位相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应进入焙烧房. 4.2操作设备 4.2.1焙烧系统温控设备应进行计量确认. 4.2.2焙烧炉应水平固定. 4.2.3焙烧炉电源电线应布线合理、连接牢固,有可靠的接地端子. 4.2.4焙烧炉的排烟系统应保证排气通畅. 1 ...
QB/T 4723-2014 首饰精密加工石膏模具.pdf
ICS39.060 分类号:Y88 备案号:46772-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23-2014 首饰精密加工石膏模具 Precision machining gypsum mold for jewellery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472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饰精密加工装置分技术委员会(SAC/TC256/SC3)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金得利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永霖、陈武荣、郑新玉、林臻毅、林晓曦、林祎闽、周小莉. I : v: : QB/T4723-2014 首饰精密加工石膏模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首饰精密加工石膏模具(以下简称“模具”)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膏为材料,经注蜡、修蜡、组合模组、配制石膏浆料、浇灌铸型、焙烧干燥、检 验、包装等工艺而制成的首饰精密加工模具.本标准也适用于金属工艺品的精密加工石膏模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4一2010半精炼石蜡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6060.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T6414一1999铸件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GB/T8847一2003压铸模术语 GB/T9776一2008建筑石膏 JB/T5831一1991橡胶模具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 GB/T8847一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组合模组posite module 由底座、蜡模及金属外壳组成的半成型模具. 3.2 石膏模具gypsum mold 以石膏粉和水混合而成的石膏浆料作为铸型材料注入组合模组内,通过高温焙烧作业熔化石膏内的 蜡模,得到与之形状一致的腔体. 3.3 首饰石膏模具gypsum mold for jewellery 根据设计的首饰图样,制成各种形状的蜡模,再由蜡模铸成的与之相同形状的石膏模具. 4要求 4.1原料 4.1.1硅橡胶模:根据设计的首饰图样制造而成,应符合JB/T5831一1991的要求. 4.1.2模料:由石蜡经硅橡胶模制成,应符合GB/T254一2010的要求. 4.1.3石膏浆料:石膏粉应符合GB/T9776一2008的要求;石膏粉和水的配比应控制在50:20~50: 19 搅拌时间应控制在1.5min~2.5min. 4.2外观 4.2.1模具圆柱型外壳焊接处应牢靠,不应有尖锐毛刺. 4.2.2模具型壳与金属外壳应紧密、牢固,不应松动. ...
QB/T 4722-2014 合金摆件铸造安全技术规范.pdf
ICS39.060 分类号:Y88 备案号:46771-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推 QB/T4722-2014 : 合金摆件 :铸造安全技术规范 Alloy ornaments-Safety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stimg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2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仿真摆件分技术委员会(SAC/TC256/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金得利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秀忠、林永霖、郑新玉、林祎闽、林晓曦、林臻毅、周小莉、陈武荣. I QB/T4722-2014 合金摆件铸造安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金摆件铸造过程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及系统调试、维护检修. 本标准适用于以铅、锡、锌等金属及其合金为基材的摆件的铸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2.1一2007工作场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T3375一1994焊接术语 GB/T7157一2008电烙铁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AQ5202一2008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AQ5203一2008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JB/T6308一2000离心铸造机技术条件 ZBFGH46一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离心铸造centrifugal casting 将液态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型并凝固成铸件的铸造方法. 3.2 焊接welding 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一种方法. [GB/T3375一1994,定义2.1] 3.3 电镀electroplating 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 [AQ5202一2008,定义3.1] 3.4 抛光polishing 利用手工或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 法. 3.5 电烙铁electric soldering iron 具有电加热的烙铁头的器具. [GB/T7157一2008,定义3.1] 3.6 氯化锌助焊剂Zinc chloride flux 1 ...
QB/T 4721-2014 金覆盖层电铸摆件.pdf
ICS39.060 分类号:Y88 备案号:46770-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21-2014 金覆盖层电铸摆件 Electroformed ornaments of gold coatings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2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仿真摆件分技术委员会(SAC/TC256/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金得利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永霖、林祎闽、郑新玉、林臻毅、林晓曦、陈武荣、周小莉、蒋丹婷、梁静. I QB/T4721-2014 金覆盖层电铸摆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覆盖层电铸摆件(以下简称“电铸摆件”)的术语和定义、类型与规格、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蜡件为芯模,以铜、银为基材,表层为金覆盖层的,经倒蜡模、修蜡、涂银浆、电 铸、打磨、除蜡、包装等工序而制成的电铸摆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10125一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QB/T1135一2006首饰金银覆盖层厚度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 QB/T1689一2006贵金属饰品术语 3术语和定义 QB/T1689一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漏铸bleed 铸件局部或者全部未铸上覆盖层而显示基体或者中间层色泽的现象. 3.2 剥离(翘皮)exfoliation 覆盖层与基体材料或中间层脱离掉落或者翘起的现象. 3.3 烧焦coke burning 由于覆盖层非正常沉积,造成表面发暗并呈现颗粒状粗糙的现象. 3.4 圆雕circular engravure 完全立体的雕塑. 3.5 浮雕embossment 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雕塑. 4类型与规格 4.1类型 电铸摆件按工艺类别分为圆雕系列和浮雕系列. 4.2规格 电铸摆件通常无固定形状,其形状及规格尺寸按客户要求议定. 1 ...
QB/T 4720-2014 制鞋机械防爆喷漆台.pdf
ICS61.080 分类号:Y99 备案号:46769-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20-2014 制鞋机械防爆喷漆台 Footwear machines-Explosion protected spray table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20-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莞市兴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尚格机械有限公司、衢州台威精工 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国家轻工业皮革制鞋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景长、黄国尧、张从发、童孝忠、孔培利、孙宇豪. I QB/T4720-2014 制鞋机械防爆喷漆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爆喷漆台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组成和型号编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制鞋行业喷漆作业中处理废气、粉尘、漆雾等使用的环保防爆型湿式喷漆台. 本标准不适用于静电喷漆及喷漆流水线等其他方式的喷漆作业,也不适用于喷粉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441一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 GB1一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4536.18一200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家用和类似应用浮子型水位控制器的特殊要 求 GB/T16769一2008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QB/T1525制鞋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B/T10394.1一2002涂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1部分:钣金件 B/T10394.2一2002涂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焊接件 JB/T10394.3一2002涂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涂层 JB/T10394.4一2002涂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安装 3术语和定义 GB/T14441一2008和GB1一2006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式喷漆台wet-type spray booth 利用压缩空气喷漆法进行喷漆作业、用水(或油)作为介质对喷漆作业过程产生的漆雾进行洗涤以 收集处理漆雾及其他废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喷漆台. 3.2 介质循环系统medium recirculation system 使用水或其他液体作为介质,承载回收的漆雾,并进行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的装置. 3.3 控制风速control speed of flow 在操作人员呼吸带高度上与主气流垂直的断面平均风速. 1 ...
QB/T 4719-2014 家用保管箱.pdf
ICS13.310 分类号:A91 备案号:46768-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19-2014 家用保管箱 Residential security container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1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ANSI/UL1037一2004(R2009)《防盗报警和设备》中的第54部分《家用保管箱》.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五金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迪堡安防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宁波艾谱实业有 限公司、宁波永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杰宝大王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佳家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 波虎王保险箱有限公司、昆山申坤保险箱有限公司、宁波双九电子安防有限公司、广东安能保险柜制造 有限公司、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榭开发区恒发保险箱有限公司、宁波大榭开发区威 盾斯保险箱有限公司、宁波大榭开发区威伦司保险箱有限公司、上海宝庄金属制品制造有限公司、国家 轻工业建筑五金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志伟、王渊峰、曹忠伟、顾杰、李立征、陈军彪、顾峰、黄伟明、李政一、 张月明、王勇军、曹松祥、胡东良、庄庆民、吴春明、张威、徐尧、徐微. QB/T4719-2014 家用保管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保管箱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命名方法、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供家庭室内使用或类似场所使用、能为物品提供适度保护的箱/柜,不适用于防盗保 险箱/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6461一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9286一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10125一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家用保管箱residential security container 家庭室内使用或类似场所使用、能在5min或10min净工作时间内阻止非正常进入的箱/柜. 3.2 5分钟级保管箱5 min class residential security container 能在5min净工作时间内阻止非正常进入的家用保管箱. 3.3 10分钟级保管箱10 min class residential security container 能在10min净工作时间内阻止非正常进入的家用保管箱. 3.4 信息锁informatization lock 用指纹或其他信息识别的锁具. 3.5 非正常进入abnormal entry 在抗破坏性试验中,各级家用保管箱在净工作时间之内,打开箱门或在箱门、箱体上开出一个直径 不小于101.6mm开口的过程. 1 QB/T4719-2014 4型号命名方法 BGX-口/口口-口 口 产品序列(企业自定) 箱体高度(以cm计) 主体材质:“1”表示碳素结构钢,“2”表示低合金 高强度结构钢,“3”表示其他材料 锁具类别:“J”表示机械锁,“D”表示电子锁, “X”表示信息锁 产品分级:“5”表示5分钟级保管箱;“10”表示10分 钟级保管箱 家用保管箱 示例1: 主体材质为碳素结构钢、箱体高度为35Cm的I型5分钟级机械锁家用保管箱,型号为:BGX-5/J1-35I. 示例2: 主体材质为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箱体高度为100cm的Ⅱ型10分钟级电子锁家用保管箱,型号为: BGX-10/D2-100IⅡ. 示例3: 主体材质为其他材料、箱体高度为40cm的IⅡ型10分钟级信息锁家用保管箱,型号为:BGX-10/X3-40Ⅱ. 5要求 5.1材料 5.1.1碳素结构钢 使用碳素结构钢板制作时,钢板的抗拉强度不应低于345MPa.箱体钢板公称厚度:5分钟级保管 箱不应小于2.0mm;10分钟级保管箱不应小于4.0mm;箱门厚度不应小于箱体厚度. 5.1.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使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板制作时,钢板公称厚度:5分钟级保管箱不应小于1.5mm;10分钟级 保管箱不应小于3.0mm;箱门厚度不应小于箱体厚度. 5.1.3其他材料 采用其他材料或夹层箱体时,其抗破坏性能应符合5.6.2的要求. 5.2外观 5.2.1表面及箱体内部 表面及箱体内部不应有明显的擦伤、划伤、焊渣和污垢.抛光...
QB/T 4717-2014 柔性材料用数控平板切割机.pdf
ICS59.140 分类号:Y94 备案号:46766-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17-2014 柔性材料用数控平板切割机 CNC plate-shape flexible material cutting machines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1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华忠、李敏嘉、钱路平、杨强中、梁涛. I QB/T4717-2014 柔性材料用数控平板切割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柔性材料用数控平板切割机(以下简称切割机)的基本参数及工作条件、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将真皮革、人造革、PU、超细纤维、网布等非金属柔性材料切割成型或在材料上绘 制图样的柔性材料用数控平板切割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768一199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 GB/T5080.7一19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 方案 GB5226.1一2008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8209.2机械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第2部分:标志要求 3基本参数及工作条件 3.1基本参数 切割机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基本参数 项目 基本参数 切割速度/(cm/s) 80~120 切割厚度/mm 0.5~6.0 切割材料 真皮、人造革、复合材料、PU、超细纤维、网布、纸板、胶板等非金属柔性材料 刀具 转动刀头、振动刀头、冲孔、定针/压针、画线 有效切割尺寸(长×宽)/mm 1000×700、1500×1000、2500×1000、3200×1200、3100×2500、3000×1500 笔数 8组不同的笔画、半刀、全刀设置 可使用的笔型 普通签字笔、油性笔、圆珠笔、银笔 材料固定方式 分区域真空吸附 传输接口 标准并口/串口/网口 缓冲区 一次性快速传输 指令系统 HP-GL和GP-GL兼容格式 1 QB/T4717-2014 表1(续) 项目 基本参数 数控面板 液晶显示和触点按键 主机工作电压V A.C.220±22 主机工作频率/Hz 50±1 气泵工作电压V A.C.380±38 注:有效切割尺寸和切割材料随市场需求可作适当变化. 3.2工作条件 切割机工作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环境温度:-15℃~40℃; 相对湿度:不大于85%(25℃时);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4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切割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1.2切割机外购配套件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有合格证,并应与主机一起进行运转试验. 4.2外观 4.2.1切割机的外表面应无图样规定以外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其他缺陷. 4.2.2切割平台的四周应光滑平整,无毛刺. 4.2.3外露的焊缝应修整平直、均匀. 4.2.4切割机四脚的离地间隙不应大于1mm 且间隙可调节. 4.2.5四脚的脚轮应滚动灵活、无卡阻. 4.2.6门、盖在关闭时的缝隙应均匀一致,且不大于2mm. 4.2.7切割机表面涂层应平整、清洁,颜色、光泽应均匀一致,无明显附着物、凹陷不平、砂纸道痕、 流挂、起泡、发白及失光等缺陷. 4.2.8机器上和控制面板上的文字说明、标志、图案等应清晰牢固. 4.3数控功能 数控系统应动作准确、可靠,还应具有以下功能: a)可控轴数:3轴以上; b)刀、线重合控制调整: c)切割速度控制调整; d)数据传输和控制; )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其他辅助功能(如冲孔、滚花、刀头振动、刀头旋转、图形输入等); f)断电前参数恢复记忆功能; g)故障警示. 4.4有效切割尺寸 切割机的有效切割尺寸(长×宽)不应低于表1的要求,特殊尺寸按合同的规定. 4.5切割材料吸附固定 被切割材料在吸附固定后应平整、稳固,不应有明显的鼓泡、翘起和移动等缺陷. 2 QB/T4717-2014 4.6精度 4.6.1几何精度 切割机的几何...
QB/T 4715-2014 合成革用抗菌剂.pdf
ICS83.040.30 分类号:G71 备案号:46765-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15-2014 合成革用抗菌剂 Antibacterial agents for synthetic leather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1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阿基里斯人造皮有限公司、浙江禾欣实 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科瑞登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泽国、李毕忠、马宏伟、赵建明、贾义松、胡丽贞、王乐智、吴益良. I QB/T4715-2014 合成革用抗菌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革用抗菌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有机合成、离子交换吸附、复配等化学物理方法制备的单一有机系、银系、银锌系 以及银锌无机/有机复合体系液态或固态用于人造革或合成革领域的抗菌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2.1一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2918一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284一2006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 GB/T17593.1一2006纺织品重金属的测定第1部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593.3一2006纺织品重金属的测定第3部分:六价铬分光光度法 GB19258一2012紫外线杀菌灯 GB/T20388一2006纺织品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QB/T4043一2010汽车用聚氯乙烯人造革 QB/T4046一2010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通用安全技术条件 QB/T4197一2011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 QB/T4341一2012抗菌聚氨酯合成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HG/T3794一2005无机抗菌剂性能及评价 SN/T1877.2一2007塑料原料及制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 SN/T2005.1一2005电子电气产品中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的测定第1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 SN/T2446一2010皮革及其制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 3分类 3.1按抗菌性能分为抗细菌型抗菌剂及抗细菌和霉菌型抗菌剂. 3.2按物理状态分为液态抗菌剂和固态抗菌剂. 3.3按用途分为聚氨酯(PU)合成革用抗菌剂和聚氯乙烯(PVC)革用抗菌剂. 4要求 4.1液态抗菌剂物理性能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液态抗菌剂物理性能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外观 透明均一液体 2 杂质 目测不可见 ...
QB/T 4713-2014 合成革用聚氨酯表面处理剂.pdf
ICS83.040.30 分类号:G71 备案号:46763-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13-2014 合成革用聚氨酯表面处理剂 Polyurethane finishing for synthetic leather !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 QB/T471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深蓝轻纺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华富合成皮革有限公司、浙江华峰新材料 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温州宏得利树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华、朱建琴、郦向宇、戴文琪、石一磊、杨兆荣. P I QB/T4713-2014 合成革用聚氨酯表面处理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革用聚氨酯表面处理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聚氨酯树脂、溶剂、助剂等原辅料配制而成的,用于改善合成革表面性能的混合物 (以下简称“表处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5一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918一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678一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一2003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7193一2008不饱和聚酯树脂试验方法 GB/T9754一2007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QB/T1646一2007聚氨酯合成革 QB/T2422一1998封箱用B0PP压敏胶黏带 QB/T2780一2006鞋面用聚氨酯人造革 QB/T2888一2007聚氨酯束状超细纤维合成革 QB/T4197一2011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 HG/T3689一2001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 3分类 产品按用途分为普通型和功能型,功能型分为耐水解型、耐黄变型、耐磨型及三种类型的任意组合. 4要求 4.1普通型产品的物理性能 普通型产品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普通型产品物理性能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外观 质地均匀、不分层,无胶状颗粒 2 固含量偏差限值/% ±2 3 黏度偏差限值/% ±40 4 表面光泽偏差限值/% ±10 5 耐热黏着性/级 ≥ 4 1 ...
QB/T 4705-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测试方法按摩椅的特殊要求.pdf
ICS97.170 分类号:Y64 备案号:46746-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05-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测试方法 按摩椅的特殊要求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mces- Test cod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irborne acoustical noise-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massage chairs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一 八 QB/T470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应与GB/T4214.1一2000《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 要求》配合使用. 本标准中写明“适用”的部分,表示GB/T4214.1一2000中的相应条款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写明 “代替”的部分,则以本标准的条款为准;本标准写明“增加”的部分,表示除要符合GB/T4214.1一 2000中的相应条款外,还必须符合本部分条文中所增加的条款.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康泰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荣泰健身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松研电器有限公司、瑞安市天伦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东昌电 机(深圳)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正、马哲文、李一、李新春、林琪、丁若冰、朱润华、宋强. I QB/T4705-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测试方法按摩椅的特殊要求 1范围 GB/T4214.1一2000中的该章除下述内容外,均适用. 1.1适用范围 1.1.1概述 代替: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的通过电网供电或电池供电对人体实施按摩的按摩椅. 1.1.2噪声类型 代替: GB/T6881.2一2002、GB/T6881.3一2002和GB/T3767中所列方法适用于按摩椅各种噪声的测量. 1.1.3声源的尺寸 代替: GB/T3767中规定的方法适用于任意外形尺寸的声源.当使用GB/T6881.2一2002和GB/T6881.3 一2002时,应注意被测按摩椅的最大尺寸满足GB/T6881.2一2002、GB/T6881.3一2002中1.3规定的要 求. 1.2测定量 增加: 噪声明示值的要求不在本部分范围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14.1一2000中的该章除下述内容外,均适用. 增加: GB/T6881.2一200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第1 部分:硬壁测试室比较法 GB/T6881.3一200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第2 部分:专用混响测试室法 GB/T26182一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保健按摩椅 GBT3767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 3术语和定义 GB/T421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运行阶段operational period 按摩椅完成特定功能所用的一段时间(如揉捏、拍打阶段). (GB/T4214.1一2000,定义3.3)(改写) 3.2 运行周期run cycle 1 QB/T4705-2014 按摩椅完成运行阶段所用的时间. (GB/T4214.1一2000,定义3.4)(改写) 4测量方法与声学环境 GB/T4214.1一2000中的该章除下述内容外,均适用.增加4.5简易法. 4.1概述 增加: 本标准所指的按摩椅噪声测量值是指完成一个运行周期过程中最高噪声段的50s时间平均值. 4.5简易法 根据对同一型号的多台按摩椅的测试结果,绘制其特定点(见图中F点)的声压级噪声值与声 功率级噪声值的对应关系曲线.出厂检验时,仅测试此点的声压级噪声值,通过关系曲线我出对应的声 功率级噪声值的方法. 5测量仪器 GB/T4214.1一2000中的该章均适用. 6被测器具的运行与定置 GB/T4214.-2000中的该章除下述内容外,均适用. 6.1器具的配备与预处理 6.1.3 代替: 噪声测试前,预先将按摩椅具有的各种功能尽可能地同时打开: a)具有手动功能的,要求手动状态下调到最高速; b)不能手动调节速度的,要求打开功能最全的自动状态; c)具有气囊充放气功能的按摩椅,应打开此功能并调到最高档.此功能若能与靠背按摩...
QB/T 4704-2014 腿脚按摩器.pdf
ICS97.170 分类号:Y64 备案号:46745-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04-2014 腿脚按摩器 Leg and foot massagers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0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荣泰健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 松研电器有限公司、宁波皇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东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瑞安市天伦健身器材有 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洪海、张旭东、林琪、丁若冰、冷建华、宋强、朱润华、邓哲. 5 I QB/T4704-2014 腿脚按摩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腿脚按摩器(以下简称“按摩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与型号命名、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合格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单相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的人体保健腿脚按摩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作为医疗用途的按摩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780:1997 MOD) GB/T10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2012 ISO2859-1:1999 IDT) GB/T4214.1一2000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EC 60704-1:1997 EQV) GB4343.1一2009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 (CISPR14-1:2005 IDT) GB4343.2一2009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 (CISPR14-2:2008 IDT) GB4706.1一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60335-1:2004(Ed4.1) IDT] GB4706.10一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IEC60335-2-32:2005 IDT) GB5296.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2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 GB/T16799一2008家具用皮革 GB18401一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腿脚按摩器leg and foot massagers 由壳体、按摩机芯、控制系统等组成,用于腿部、脚部按摩的器具. 3.2 按摩机芯massage assembly 对腿脚部位施加按摩动作的功能装置. 3.3 按摩头massage wheel 按摩机芯的一部分,模仿人手实施按摩动作的部件. 1 ...
QB/T 4703-2014 储热式室内加热器.pdf
ICS97.100.10 分类号:Y63 备案号:46744-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03-2014 储热式室内加热器 Thermal storage room heaters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 QB/T470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汀普莱斯电器有 限公司、青岛海尔成套家电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佛山市顺德区美美创新电器有限公司、 佛山市技术标准研究院、广东省珠海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广东省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 编码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政勇、徐艳容、相子忠、张运年、吴蒙、黄升平、龚悦、万慧君、温志凡. 心 : QB/T4703-2014 储热式室内加热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储热式室内电加热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型号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单相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 其他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 在家庭和类似场所 使用的储热式室内电加热器(以下简称“加热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780:1997 MOD) GB/T1019家用电器包装通则 GB/T2421.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GB/T2421.1一2008,EC60068-1:1988 DT)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2012 ISO2859-1:1999 IDT)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214.1一2000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EC 60704-1:1997 EQV) GB4706.4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贮热式室内加热器的特殊要求(GB4706.44一2005,EC 60335-2-61:2002 DT) GB5296.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2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 GB/T16839.1一1997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IEC60584-1:1995 IDT) GB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QB/T4413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产品的型号命名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4706.4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储热式室内加热器thermal storage room heaters 把从电能转化的热能贮存到一个储热芯体里并可随时释放的室内加热器. 3.2 最小放热条件minimum discharge condition 器具在热量输出控制装置(如:风门片和风扇等)设置在输出量最小位置时的工作状态. 3.3 平均室温average room temperature 环境温度控温器设定的最高和最低室内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3.4 环境温度控温器ambient temperature thermostat 对室内温度敏感且可由用户调整、至少有一个敏感部件安装在加热器内的温控器. 1 ...
QB/T 4701-2014 毛发护理器具环境意识设计导则.pdf
ICS97.170 分类号:Y64 备案号:46742-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01-2014 毛发护理器具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Guide for em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 of hair care appliances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 QB/T470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松下万宝美健生活电器(广州)有限公司、 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精品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月立电器有限 公司、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文秀、别正业、董升、陈木永、刘榕、方国洪、朱彬. I 3 QB/T4701-2014 毛发护理器具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毛发护理器具环境意识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考虑因素和信息提供.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的毛发护理器具. 本标准旨在为毛发护理器具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人员提供环境意识设计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06.1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的特殊要求(GB4706.15一2008, IEC60335-2-23:2003 IDT) GB18455包装回收标志 GB/T23688一2009用能产品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QB/T1876家用和类似用途的毛发护理器具 QB/T4699电吹风能效等级及测试方法 ISO11469塑料塑料产品的一般鉴定和标志(Plastics;generic identification and marking of plastic products) IEC62301家用电器-备机功率的测量(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Measurement of standby power) EN50419符合指令2002/96/EC(WEEE)第11(2)条的电子电器设备的标识[Marking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1(2)of Directive 2002/96/EC(WEEE)] 3术语和定义 GB4706.15、QB/T1876和QB/T4699界定的和下述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 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能够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单元和功能(包括元器件与组件). 注:改写GB/T23688一2009,定义3.4. 3.2 ! 生命周期life cycle(LC) 产品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原材料的获取到废弃或回收处理的各个相关联的环节或阶 段.一般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制造阶段、包装与运输阶段、使用阶段和废弃处理阶段. 注:改写GB/T23688一2009,定义3.7. 3.3 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ECD) 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环境因素的系统方法,旨在减少产品的负面环境影响. [GB/T23686一2009,定义3.6] 1 ...
QB/T 4674-2014 汽车内饰用聚氨酯束状超细纤维合成革.pdf
ICS59.080.40 分类号:Y47 备案号:46715-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74-2014 汽车内饰用聚氨酯束状超细纤维合成革 Polyurethane fascicular micro-fiber synthetic leather for automotive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7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福建隆上超纤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同大海岛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 江禾欣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阿基里斯人造皮有限公司、福建华阳超纤有限公司、昆山华富合成 皮革有限公司、绍兴东泰聚合材料有限公司、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凯仕利合成材料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树仁、孙卫东、田秀宁、张哲、王晓静、胡丽贞、赵建明、沈友林、金梅. I QB/T4674-2014 汽车内饰用聚氨酯束状超细纤维合成革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饰用聚氨酯束状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海岛型双组分或多组分纤维加工成非织造布再经聚氨酯树脂浸渍、湿法凝固、溶剂 萃取及后整理等工艺制成的汽车内饰用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918一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5453一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8949一2008聚氨酯干法人造革 GB/T17928一1999皮革针孔撕裂强度测定方法 GB/T21196.4一2007纺织品马丁代尔法耐磨性能的测定 QB/T2537一2001皮革色牢度试验往复式摩擦色牢度 QB/T2714一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折牢度的测定 QB/T2727一2005皮革色牢度试验耐光色牢度:氙弧 QB/T2888一2007聚氨酯束状超细纤维合成革 QB/T4043一2010汽车用聚氯乙烯人造革 QB/T4120一2010箱包手袋用聚氨酯合成革 QB/T4194一2011汽车用聚氨酯合成革 3分类 3.1产品按表面状态分为光面革和绒面革. 3.2产品按用途分类见表1. 表1产品用途分类 类别 用途 I 座垫侧板、座垫中间面板 扶手、头枕、手柄护套、方向盘护套及座椅其他部分 Ⅲ 车门饰板、仪表板、遮阳板 V 后备箱、顶蓬内衬 V 其他内饰板配件 QB/T4674-2014 4要求 4.1规格 4.1.1厚度 厚度偏差及面密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厚度、厚度偏差及面密度 类别 厚度/mm 厚度偏差/mm 光面革面密度/(g/m2) 绒面革面密度/(g/m2) 1.2、13 500~700 420650 I、Ⅱ 1.0、1 0.10 450~650 350 ~600 0.9、1.0 -0.05 400~550 300 ~550 Ⅲ、V、V 0.7、.8 320~500 2001 500 4.1.2每卷长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应出现负偏差. 30 4.1.3幅宽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偏差应为omm. 4.1.4每卷段数和最小段长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每卷段数和最小段长 长度/(p卷) 每卷段数/段 最小段长/m 40 ≤4 ≥6 4.2外观 产品外观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外观 要求 序号 项自 光面革 绒面革 1 表面花纹 花纹纹路应清晰,颜色深浅与标准样品基本一致 2 颜色差异/CIELAB色差单位 △E≤0.8 3 破折、色线、磨痕、划伤等连续性缺陷 不允许 6m段长≤10m 2 1 10mK段长≤15m 3 2 最多允许局部外 15m<段长≤20m 4 3 观缺陷数量/个 20m<段长≤30m 4 30m40m 7 6 4.3理化性能 产品理化性能应符合表5规定. 2 QB/T4674-2014 表5理化性能 序号 光面革 绒面革 项 I Ⅲ V V I IⅡI V V 纵向≥ 1 拉伸负荷/(N/cm) 150 120 100 90 80 120 110 100 90 80...
QB/T 4673-2014 摩托车鞍座用聚氯乙烯人造革.pdf
ICS59.080.40 分类号:Y47 备案号:46714-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73-2014 摩托车鞍座用聚氯乙烯人造革 Polyvinyl chloride artificial leather for motorcycle seat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7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昆山阿基里斯人造皮有限公司、上海竞帆鞍座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福建隆上超纤有限公司、昆山协孚人造皮有限公司、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广东亿龙新材有限公司、高明威仕达塑胶有限公司、张家港宏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江苏国 信合成革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建明、蔡建兵、丁菊芳、陈清、陆勤中、徐青、张凤、任立鸣. I QB/T4673-2014 摩托车鞍座用聚氯乙烯人造革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包括电动摩托车)鞍座用聚氯乙烯人造革(以下简称“人造革”)的分类、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增塑剂和其他添加剂,以针织布为底基,经压延或 涂覆、转移等工艺方法制成的用于摩托车(包括电动摩托车)鞍座的人造革. 本标准也适用于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鞍座用人造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一2008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918一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4615一2008聚氯乙烯树脂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8410一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8948一2008聚氯乙烯人造革 GB/T15596一2009塑料暴露于玻璃下日光或自然气候或人工光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 GB/T16422.1一2006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GB/T16422.2一1999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 GB/T19941一2005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甲醛含量的测定 GB/T19942一2005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Z21274一2007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铅、汞、镉检测方法 GB/Z21275一2007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六价铬检测方法 GB/Z21276一2007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多溴联苯(PBBs)、多溴二苯醚(PBDEs)检测方 法 GB/T26572一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QB/T4043一2010汽车用聚氯乙烯人造革 FZ/T60003一1991非织造布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3分类 产品按基布的编织方法分类见表1. 表1分类 类别 基布 A 单面针织布人造革 B 双面针织布人造革 C 四向拉伸针织布人造革 QB/T4673-2014 4要求 4.1规格 4.1.1厚度及极限偏差、面密度极限偏差、长度和宽度的极限偏差 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厚度及极限偏差、面密度极限偏差、 长度和宽度的极限偏差 厚度/mp 厚度极限偏差/mm 面密度极限偏/(g/m2) 长度极限偏差/mm 宽度极限偏差/mm 0.10 120 1.0 -0.10 -120 4.1.2卷长度、每卷段数和最小段长 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卷长度、每卷段数和最小段长 卷长度/m 每卷段数/段 最小段长/m 30、40、50 <3 ≥5 4.2外观 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外观 序号 项目 要求 1 花纹 纹理清晰,深浅一致 2 颜色差异CIELAB色差单位 △Ea≤0.8 3 光泽/GU 双方协商确定 5≤L<10 NS 10≤L<15 N≤3 外观缺陷(如颜色差异、光泽差异、折皱、异 15≤L<20 N≤4 物附着、凹陷、凸起、绪露、喷霜、基布异物 20≤L<30 N≤5 附着、基布污溃、基布织选不良、基布破损等) 30≤L<40 N<6 ≥40 N7 注1:L代表段长,单位为米(m). 注2:N代表最多允许外观缺陷数量,单位为个 4.3物理力学性能 应符合表5规定. 2 QB/T4673-2014 表5物理力学性能 要求 序号 ...
QB/T 4671-2014 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耐水解的测定.pdf
ICS59.080.40 分类号:Y47 备案号:46712-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71-2014 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耐水解的测定 Test method for synthetic leather/artificial leather-Resistance to hydrolysis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7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安(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晋江翔大工贸有限公司、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 司、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禾欣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 江深蓝轻纺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天送、陈圆、傅清水、陈蓉英、张勇、蒋淑恋、赵春娥、顾雨霆、石一磊、 金美金. I QB/T4671-2014 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耐水解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人造革合成革耐水解性能试验方法的恒温恒湿耐水解法(A法)、常温碱液加速 法(B法)和高温碱液加速法(C法). 本标准适用于聚氨酯人造革、聚氨酯合成革耐水解性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29一1997化学试剂氢氧化钠 GB/T2918一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949一2008聚氨酯干法人造革 QB/T2714一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折牢度的测定 3试验原理 在一定温、湿度或一定温度、一定浓度碱液的环境下,经过规定的时间,以样品表面状态变化及样 品力学性能变化情况评价样品的耐水解程度. 4试验设备和材料 4.1试验设备 4.1.1恒温恒湿试验机 参数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温度:0℃~100℃;精度:士0.5℃; 一湿度:30%RH~95%RH;精度±3%RH. 4.1.2烘箱 温度:0℃~200℃;精度:±1℃. 4.2试验材料 4.2.1分析纯NaOH试剂 应符合GB/T629一1997中的规定. 4.2.2蒸馏水 应符合GB/T6682一2008中三级水的规定. 4.2.3带盖且耐100℃高温容器 容器不应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4.2.4不带盖且耐100℃高温容器 烧杯、称量纸、量筒、玻璃棒. 5试样制备 5.1试样尺寸:距样品边缘100mm以上沿经/纵向、纬/横向各裁取2块试样,试样尺寸为长(220士 2)mm×宽(150士2)mm 裁取时应避开疵点、斑痕、污渍等缺陷. 1 ...
QB/T 4670-2014 吧椅.pdf
ICS97.140 分类号:Y81 备案号:46069-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70-2014 吧椅 Bar chair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70-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办公用品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吉富和家具有限公司、安吉天威家 具有限公司、浙江国华家具有限公司、浙江强盛家具有限公司、浙江名江南家居有限公司、浙江恒林椅 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椅业协会、安吉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泓、毛华忠、张水金、邓超、葛国明、樊华明、乔国志、任文强、孙庆辉、 胡春华、钟文翰. QB/T4670-2014 吧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吧椅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座面高度不低于550mm并带有脚踏的可移动吧椅,其他类似产品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ISO2859-1:1999 IDT) GB/T3324一2008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3325一2008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0一2008,ISO105-X12:2001 MOD) GB5296.6消费品使用说明第6部分:家具 GB/T10357.3一2013家具力学性能试验第3部分:椅凳类强度和耐久性 GB/T17657一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GB17927.2软体家具床垫和沙发抗引燃特性的评定第2部分:模拟火柴火焰(GB17927.2 -2011 ISO8191-2:1988 NEQ) QB/T2280办公椅 3分类 3.1按调节功能分类: —高度可调节吧椅; ——高度不可调节吧椅. 3.2按是否带脚轮分类: —带脚轮吧椅; —不带脚轮吧椅. 4要求 4.1主要尺寸 吧椅的主要尺寸、符号及要求应符合表1和图1的规定.对有特殊要求的尺寸,由供需双方在合同 中明示. 表1主要尺寸 单位为毫米 主要尺寸 符号 要求 最低座高 H ≥550 座面与脚踏高差 h 380~480 QB/T4670-2014 座面升高位置 座面 脚踏 说明: H一最低座高; h—座面与脚踏高差. 图1主要尺寸示意 4.2外观 4.2.1润滑油、脂等污物不应被直接接触,正常使用时应无润滑油溢出. 4.2.2其他应符合QB/T2280中的外观要求. 4.3着地平稳性 基座的支撑点和测试平台(A.2.3)的间隙不应大于0.5mm. 4.4安全性 4.4.1高度可调节吧椅的升降、转动部件及操作装置等活动部件之间的间隙不应在7mm~18mm之 间. 4.4.2使用时可接触到的边或角的倒角半径不应小于2mm. 4.4.3管状、孔应封闭处理. 4.4.4固定部件应牢固,无松动、脱落现象. 4.4.5带脚轮吧椅的锁定装置不应少于2个. 4.4.6使用气动杆作为升降装置的,应有防止气动杆穿透座面的保护措施. 4.5理化性能 4.5.1金属喷漆(塑)涂层的耐腐蚀应符合GB/T3325一2008中表6的规定. 4.5.2金属电镀层的抗盐雾应符合GB/T3325一2008中表6的规定. 4.5.3木制件表面涂层/覆面材料的附着力、冲击强度、耐香烟灼烧、耐磨应符合GB/T3324一2008中 表5的规定. 4.5.4其他理化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性能 项目 要求 含水率(木制件) 应符合GB/T3325一2008中4.4.3和4.4.4的规定 纺织面料≥ 3 干摩擦色牢度/级 皮革≥ 4 2 QB/T4670-2014 4.6 力学性能 4.6.1稳定性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稳定性 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向前稳定性 5.6.1.1 无扶手 5.6.1.2 侧向稳定性 应无倾翻趋势 有扶手 5.6.1.2.2 向后稳定性 5.6.1.3 注:对于无法区分前后方向的吧椅只做向前稳定性. 4.6.2强度及耐久性 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强度及耐久性 序号 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1 座面静载荷 5.6.2.1 2 扶手水平静载荷 1)零部件无断裂或豁裂现象; 5.6.2.2 3 脚踏静载荷 2)加载部位无明显形变: 5.6.2.3 4 底座静载荷...
QB/T 4669-2014 家居画饰.pdf
ICS97.140 分类号:Y81 备案号:46068-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69-2014 家居画饰 Home decorative painting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6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华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浙江画之都文化创意股 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品忠、黄皓哲、王锦顺、钟文翰. I QB/T4669-2014 家居画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居画饰产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家居画饰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SO2859-1:1999 IDT) GB/T3324一2008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6566一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11614一2009平板玻璃 GB/T12464普通木箱(GB/T12464一2002,JISZ1402:1999 NEQ) GB/T17657一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家居画饰home decorative painting 由画或画与画框组合而成的装饰品. 4产品分类 按画饰载体的材料分类,主要可分为: —布质画饰:以布质材料为载体的画饰; 示例:新型立体油画. —玻璃画饰:以玻璃材料为载体的画饰; 示例:玻璃镀银工艺画. 一木质画饰:以木质材料为载体的画饰; 示例:精雕版画. ——纸质画饰:以纸质材料为载体的画饰; ——皮质画饰:以皮质材料为载体的画饰; —一其他画饰:以除上述材料外的材料为载体的画饰. 5要求 5.1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QB/T4669-2014 表1外观质量 序号 检测项目 要求 框条组装时应牢固,木质、塑胶框角结合处应涂胶、对于框条宽度≤40mm 1 的线条拼角,拼角缝≤01mm:对于框条宽度>40mm的线条拼角,拼角缝 ≤0.3mm 面框 2 木质画框漆膜涂层应无针孔、皱皮、鼓泡、漏漆 3 塑料画框应无起皱、破裂 4 五金画框应无变形、 裂缝、划痕,颜色应一致 玻璃画芯表面应无划伤、气泡 不应有明显的脱落、外伤.所用玻璃件外观 5 质量应符合GB11614-2009中视定的平板玻璃合格品外观质量要求 面芯 画芯应保持清洁整齐且安装牢固,表面涂康色泽均匀, 无针孔、斑纹及斑点, 6 无脏、杂色及明显色差,无开、脱落现象,不应有流挂、皱漆、鼓泡、杂 渣、露底 通用 各种配件安装应严密、平整、端正、牢固,活动件应使用灵活,不应有少件、 7 透行 连接处表面应光洁平整,应无明显的锂、刮等加痕迹,无明显划痕.边 连接 8 缘、棱角处应光滑,无毛刺、刃口、皱纹、漏漆,玻璃应无裂纹.开槽口应 平整,面板应无胶迹、松脱 9 挂钩分布合理,牢固无松动,产品无错位,规格符合要求 10 木制件 应符合GB/T3324一2008中表4木制件外观的规定 镀层表面应光滑平整,应无起泡、泛黄、花斑、烧焦、裂纹、划痕和磕碰伤 11 等缺陷 配件 五金 12 漆膜表面应平整光滑、清晰,无明显粒子、涨边、流挂及明显划痕 13 外露喷涂层应光消均匀,色泽致,应无流挂、疙瘩、皱皮、飞漆等缺陷 14 塑料件 表面应光洁,应无裂纹、皱褶、污渍、明显色差 15 布质画饰 布面疵点不应超过8点/m2 16 木质饰 雕刻图案应均匀、清晰、层次分明 特列 17 纸质画饰 亮中、暗调分明,层次清楚,印刷无重影 18 质画饰 涂饰革涂饰均匀,不掉浆,不裂浆,皮牵包覆饱满 5.2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5.2.1尺寸公差 产品外形长、宽尺寸允许偏士3.0mm 厚度允许偏差为士0.5mm 5.2.2形位么差 产品形位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形位公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 允许值 对角线长度≥1000 3.0 邻边垂直度 对角线长度<1000 ≤ 2.0 翘曲度 对角线长度≥1400 4.0 2 QB/T4669-2014 表2(续) 单位为毫米 目 允许值 700≤对角线长度<1 400 .3.0 翘曲度 对角线长度<700 20 圆形画框直径偏差 3.0 正面框角位差度...
QB/T 4667-2014 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ICS81.060.01 分类号:Y20 备案号:46066-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67-2014 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s of domestic ceramics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6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梅州新马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潮州市粤潮节能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振豪、蔡廷祥、陈伟雄、柳茂春、张泽彪、林道藩、蔡镇通、徐大余. I QB/T4667-2014 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术语和定义、规定、能源消耗统计范围、统计方法 及计算方法、节能管理与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陶瓷生产企业进行能源消耗的计算、控制和考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3一2008,ISO1928:1995 EQV)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日用陶瓷产品综合能源消耗the 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domestic ceramic products 在报告期内及日用陶瓷生产全部过程中,用于日用陶瓷产品生产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包括生 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各种能源消耗量和损失量,不包括基建、技改等项目建设消耗 的、生产界区内回收利用的和向外输出的能源量. 3.2 日用陶瓷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the 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s of domestic ceramics 以单位合格品产量表示的日用陶瓷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其中包括生产直接消耗的能源量,以及分摊 到该产品的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的能源消耗量和体系内的能源损失量等间接消耗的能源量. 3.3 生产批次production batches 工厂同一时期内,采用相同生产条件生产的产品. 4规定 4.1现有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 现有日用陶瓷产品生产企业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QB/T4667-2014 表1现有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 综合能源消耗/(kgce/t) 分/类 一次烧成产品 二次以上(含二次)烧成产品 烧成温度≤280℃ 烧成温度1280℃ 日用瓷 800 1000 1250 日用陶 700 1100 每次烤花、电镀增加额为150kgce/t.外购原料扣除额为:坯料35kgce/t;釉料10kgce/t 4.2新建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含新建生产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准入值 新建日用陶瓷产品生产企业(含新建生产线)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准入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新建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含新建生产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准入值 综合能源消耗/(kgce/t)a 分类 次烧成产品 二次以上(含二次)烧成产品 烧成温度≤1280℃ 烧成温度>1280℃ 日用瓷 720 900 1125 日用陶 ≤ 630 990 a每次烤花、电镀增加额为150kgce/t.外购原料扣除额为:坯料35kgce/t;釉料10kgce/t. 4.3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先进值 现有日用陶瓷产品生产企业和新建生产企业(含新建生产线)应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和加强节能管理, 来达到表3中的能源消耗限额先进值 表3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先进值 综合能源消耗(kgce/) 分类 一次烧成产品 次以上(含二次)尧成产品 烧成温度≤1280℃ 烧成温度>1280℃ 日用 560 700 880 日用 ≤ 500 780 每次烤花、电镀增加额为150kge/t.外购原料扣除额为:坯料35kgce/t;釉料10kgce/ 5能源消耗统计范围、统计方法和计算方法 5.1统计范围 统计范围包括:坯、釉料制备、模具制作、...
QB/T 4666-2014 骨质瓷器用骨炭.pdf
ICS81.060.01 分类号:Y20 备案号:46065-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66-2014 骨质瓷器用骨炭 Bone charcoal for bone china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466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金方圆骨质瓷制造有限公司、潮州市 荣昌陶瓷工艺实业有限公司、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刚、金宝元、商灵芝、周桂欣、王美兰、常刚、吴兆培、王同言、黄岳喜、 金盈. QB/T4666-2014 骨质瓷器用骨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骨质瓷器用骨炭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骨质瓷器用骨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71.1一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和容量法 GB/T4734一1996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QB/T1503日用陶瓷白度测定方法 QB/T2434日用陶瓷原料含水率测定方法 QB/T2435日用陶瓷原料筛余量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5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骨炭bone charcoal 脱脂脱胶的动物骨骼经高温煅烧后的产物,主要成分为磷酸钙[Ca3(PO4)2]. 4产品分类 4.1产品按形态分为块状和粉状. 4.2产品按质量要求分为一等品、合格品. 5要求 5.1外观质量 5.1.1块状产品应无明显杂质,无明显煅烧过程中的残留物;颜色应为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 5.1.2粉状产品应无明显杂质,且色泽均一. 5.2筛余量 粉状骨炭的筛余量由供需双方议定. 5.3含水率 产品的含水率不应超过1.0%. 5.4化学成分和白度 产品化学成分和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QB/T4666-2014 表1 化学成分/% 等级 1200℃煅烧后白度/% C P2Os FeO I.L 一等品 54.00 ≥42.00 ≤0.05 ≤0.30 ≥90 合格品 53.00 ≥40.00 0.10 0.50 288 6试验方法 6.1外观质量:在自然光条件下距离样品0.5m目测检查 6.2筛余量测定按QBT2435执行. 6.3含水率测定按QB/T2434执行. 6.4化学成分:P20s测定按GB/T1871.1一1995执行:其他化学成分测定按GBT4734一1996执行. 6.5白度测定按QB/T1503执行. 7检验规则 7.1每批产品应经生产单位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7.2组批与抽样:袋装产品以40(为一批(不足40:按一批计).按表2规定过行随机抽样.块状产 品每袋取样不应少矛2kg:粉状产品每袋产品取样不少100g 表2 批量/袋 <100 100~400 401~800 样本量/袋 5~10 15 20 7.3样品加工:将所取块状试样全部混合,将试样破碎至最大尺寸不超过30mm 混匀,以四分法缩 分一次(装运量30t以上缩分两次);将缩分后的试样继续破碎至最大尺寸不超过10mm 混匀,再 缩分至最后试样为4kg 取2kg送实验室,其余部分封存备查;粉状试样可直接混匀,以四分法缩分 至最后试样为41g 取2kg送实验室,其余部分封存备查. 7.4产品按要求进行检验,若含水率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其余各项不符合标准 规定的,应重新抽样复验,若仍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5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批时,该批产品由生产单位返工后,方可再次提交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产品应用塑料编织袋包装. 8.2包装袋上应注明产品名称、等级、质量、生产批号、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 8.3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雨淋、受潮、散包和混入杂质.库存时应置于通风干燥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 轻工行业标准 骨质瓷器用骨炭 QB/T4666-2014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北京东长安街6号 邮政编码:100740 发行电话:(010)65241695 网址:.chlip..cn Email:club@chlip..cn 轻工业标准化编辑出版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