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184 页)

ICS61.080 分类号:Y99 备案号:46064-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65-2014 制鞋机械 自动烫商标机 Footwear machines-Automatic trademark hot stamping machine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6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莞市腾宇龙机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皮革和制鞋 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和、母怀春、刘志伟、李刚. I QB/T4665-2014 制鞋机械自动烫商标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烫商标机的产品分类、组成、型号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制鞋行业中使用的自动烫商标机;皮革、服装、包装和印刷行业用来自动烫商标的设 备,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7932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253一2008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GB16754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 GB/T17421.1一1998机床检验通则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 GB/T24342一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 GB/T24343一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绝缘电阻试验规范 GB/T24344一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耐压试验规范 QB/T1525制鞋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QB/T1588.1轻工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2轻工机械切削加工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3轻工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4轻工机械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QB/T3918皮革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3产品分类、组成、型号和基本参数 3.1产品分类 自动烫商标机根据送料方式分为回转式烫商标机和直线式烫商标机. 3.2组成 自动烫商标机一般由传动系统、送料系统(包括送物料机构和送商标机构)、收料机构、烫压系统、 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 3.3型号 自动烫商标机的型号编制规则宜参照QB/T1525的规定,并按以下方法进行编制: 1 QB/T4665-2014 XTB口Q 设计顺序号:A、B、C A可省略 规格参数:烫标工位数 种号:H一回转式自动烫标机;Z一直线式自动烫标机 类号:烫标机 代号:制鞋机械 示例1:XTBH-08表示8工位回转式自动烫商标机(第一次设计) 示例2:XTBZ-12B表示12工位直线式自动烫商标机(第二次设计) 3.4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见表1. 表1基本参数 参数名称 单位 基本参数 自动烫标速度 个/min 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及图纸要求 烫标温度 90~15 烫标厚度 最大烫标尺寸规格 mm 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及图纸要求 加热功率 w 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及图纸要求 输入功率 kW 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及图纸要求 系统压力 MPa ≥0.4 4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配套件、电气无件及其他外购件应符合使用要求,并有合格证书.外协件进厂时应由广质检部 门依据相关标准或供需双方签订的协议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1.2焊接件应符合QB/T1588.1的要求;切削加工件应符合QB/T1588.2的要求. 4.1.3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要求 4.1.4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要求. 4.2装配质 4.2.1整机装配应符合QB/T1588.3的要求. 4.2.2传动件应安装牢固,无颤动. 4.2.3热熔模与烫压底板定位模具装配后,应连接紧密,其配合间隙不应大于0.06mm. 4.2.4热熔模装置与冲压机构装配后,其移动应灵活、动作应准确,定位误差不应大于0.06mm. 4.2.5送商标机构应能根据烫标热熔模位置进行跟踪移动送标,其送标位置误差不应大于0.05mm. 4.2.6回转式烫商标机角度分配装置角度相邻分度误差不应大于1. 4.3整机性能 4.3.1机器应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响声,无卡阻现象,各调节机构应调节操作自如. 4.3.2热熔模烫...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80 分类号:Y99 备案号:46062-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63-2014 制鞋机械 中底削薄机 Footwear machines-Mid-sole skiving machine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6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莞市友利五金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守民、向泽富、李刚. QB/T4663-2014 制鞋机械中底削薄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底削薄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组成、型号及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对鞋中底半插件进行削薄的中底削薄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58一2004产品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4342一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 GB/T24343一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绝缘电阻试验规范 GB/T24344一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耐压试验规范 QB/T1525制鞋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QB/T1588.1轻工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2轻工机械切削加工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3轻工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QB/T3918皮革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底削薄机mid-sole skiving machine 对鞋中底半插件进行铣削加工,使之形成一定斜面的设备. 3.2 半插件cardboard 用于增强定型中底强度的零件. 4产品分类、组成、型号及基本参数 4.1产品分类 中底削薄机按能否同时加工一对半插件(区分左右)分为单边中底削薄机和双边中底削薄机. 4.2组成 中底削薄机由铣削机构、进给机构、打磨机构、废弃物收集装置(可外接吸尘器)和电气系统组成. 4.3型号 中底削薄机的型号编制宜参照QB/T1525的规定,并按以下方法编制: QB/T4663-2014 XZNX口口口 设计顺序号:A、B、C A可省略 加工能力:D一单边加工(可省略);S一双边加工 规格参数:额定功率/10(单位:W) 种号:铣削加工 类号:中底 代号:制鞋机械 示例1:XZNX-300表示额定功率为3kW的单边中底削薄机. 示例2:XZNX-75SB表示额定功率为0.75kW的双边中底削薄机(第二次设计】. 4.4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见表1. 表1基本参数 项目 单位 基本参数 圆刀一 次铣削厚度 mm ≤15 圆刀二 次铣削厚度 mm 砂轮打磨厚度 mm 0.1~0.5 总功举 kW 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及图纸要求 上压轮与刀具轴夹角 2~8 圆刀转速 r/min ≥7500 5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配套件、电气元件及其他外购件应符合使用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书.外协件进厂时应由厂质 检部门依据相关标准或供需双方签订的协议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1.2焊接件应符合QB/T1588.1的要求;切削加工件应符合QB/T1588.2的要求. 5.2装配质量 5.2.1整机装配应符合QB/T1588.3的要求. 5.2.2电气元件应排列整齐有序,布线清晰,牢固可靠. 5.2.3传动件应安装牢固,无颜动. 5.2.4刀具及上压轮在刀具座及压轮座上应旋转自如. 5.2.5上、下送料轮应运动自如,下主板前后端的主、从动皮带轮轴的高度应一致,高度误差应符合 图纸的技术要求 5.2.6刀具轴总成后(未装铣刀),其表面的径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01mm. 5.2.7刀具座和刀具总成后,进退刀应灵活、无卡涩现象. 5.2.8上、下送料皮带的张紧应能通过皮带张紧装置进行调整. 5.3整机性能 5.3.1机器运转时,应平稳、无卡阻现象,各调节机构应调节操作自如. 5.3.2机器正常运行情况下,滚动轴承表面温度不应大于80℃,温升不大于40℃. 5.3.3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T24342一2009中第6章的要求. 5.3.4绝缘电阻应符合GB/T24343一2009中第6章的要求. 2 QB/T4663-2014 5.3.5耐压试验应符合GB/T24344一2009中第7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100.60 分类号:Y41 备案号:46112-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57-2014 -薄荷醇乙二醇碳酸酯 -Menthol ethylene glycol carbonate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5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昆山市亚香日用香料有限公司、上海香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天进、徐易、刘鹏、曹怡. I QB/T4657-2014 1-薄荷醇乙二醇碳酸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薄荷醇乙二醇碳酸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 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对以乙二醇和-薄荷脑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薄荷醇乙二醇碳酸酯的质量进行分 析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538一2006精油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通用法(ISO7609:1985 DT) GB/T11540香料相对密度的测定(GB/T11540一2008,ISO279:1998 MOD) GB/T14454.2香料香气评定法 GB/T14454.4香料折光指数的测定(GB/T14454.4一2008,ISO280:1998 MOD) 3产品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名称:1-薄荷醇乙二醇碳酸酯. CAS号:156324-78-6. 分子式:C13H24040 结构式: OH 相对分子质量:244.33. 4要求 4.1色状:无色液体. 4.2香气:具有薄荷样的凉味. 4.3相对密度(20℃/20℃):1.040~1.050. 4.4折光指数(20℃):1.4660~1.4720. 4.5含量(GC):不小于94.0%. 5试验方法 5.1色状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5.2香气 按GB/T14454.2的规定进行评定. 1 QB/T4657-2014 5.3相对密度 按GB/T11540的规定进行测定. 5.4折光指数 按GB/厅14454.4的规定进行测定. 5.5含量 5.5.1仪器 5.5.1.1气相色谱仪:按GB/T11538一2006中第5章的规定. 5.5.1.2椎:毛细管柱. 5.5.1.3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5.5.2测定方法 按GB/T11538一2006中10.4指定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 5.5.3重复性及结果表示 按GB/T11538一2006中11.4的规定进行. -薄荷醇乙二醇碳酸酯典型气相色谱图(面积归一化法)参见附录A. 6检验规则 6.1产品应由生产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验,生产厂应保证出厂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 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书.色状、香气、含量为出厂检验项目.型式检验为全项目检验,每3个月进 行1次. 6.2验收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各项规定检验所收到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一批号作 一次验收,不同批号分别验收. 6.3抽样方法:每批的包装单位1个一2个,全抽:3个~100个抽取2个;100个以上增加部分再抽 取3%.用取样器从每个包装单位中均匀抽取试样50mL~100mL 将所抽取的试样全部置于混样器内 充分混匀,分别装入两个清洁、干燥、密闭的惰性容器中,避光保存.容器上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 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数量及取样日期,一瓶作检验用,另一瓶留存备查. 6.4如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可会同生产厂重新如倍抽取试样复验.如复验结果 仍有指标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6.5当供霸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可由双方协议解决或由法定检验机构进行仲裁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7.1标志 产品包装外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地址、商标、批号、净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准 编号及相关标志,并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用户如有特殊要求,可与生产厂另订协议. 7.2包装 产品应装于清洁、燥、无杂味的内涂树脂钢桶内,或按用户要求包装 7.3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日晒雨淋,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混运,并应符合有关部门 的规定. 7.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避免杂气污染,远离火源. 7.5保质期 在符合规定的贮运条件、包装完整、未经启封的情况下,产品保质期不应少于12个月. 2 QB/T4657-201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薄荷醇乙二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3.140.01 分类号:Y28 备案号:46090-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35-2014 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 低密度聚乙烯(PE-LD)复合膜盒中袋 Biaxially oriented polyamide (BOPA)and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PE-LD)laminated film bag-in-box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3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万达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 家港)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文昌、裴小勤、栾德全、董华、许丽丹. QB/T4635-2014 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 低密度聚乙烯(PE-LD)复合膜盒中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低密度聚乙烯(PE-LD)复合膜盒中袋的术语和定义、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外层为双向拉伸聚酰胺与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内层为低密度聚乙烯膜, 具有连接瓶盖或阀门的塑料袋嘴,通过热压封合制成的双层结构的液体包装用盒中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37一1988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GB/T1038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GB/T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4857.7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7部分:正弦定频振动试验方法 GB/T5009.60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119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 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GB/T6673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GB/T7707凹版装潢印刷品 GB/T8808一1988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 GB/T8809塑料薄膜抗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91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GB/T10006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 GB18454一2001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 QB/T235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盒中袋bag-in-box 带有供内容物流出的袋嘴或阀门,并与外包装盒组成复合包装的袋,简称BB袋,如图1所示. 1 QB/T4635-2014 双向拉伸聚酰胺(OPA) 复合 低度聚乙烯(LDP) 热合缝 低密度聚乙烯(LDP明 低密度聚乙烯(LDPE)晨 非申中非 分责 低密度聚乙烯(LDPE) 复展 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 袋韵面结构 图1盒中袋示意图 4要求 4.1外观 外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外观 序号 项目 要 划伤烫伤、破损、杂质、异物 不允许 1 2 品点、焦点 直径大于0.6mm不允许,直径0.3mm~0.6mm不应超过3个 3 袋面 基本平整靠近热合缝处可有轻微的皱褶 4 热合缝 基木平直,封合均无气泡 口盖 不偏斜 5 6 印刷图案 位置正确,图案清 4.2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表2尺寸偏差 长度偏差 宽度偏差 厚度偏差 袋体热合缝宽度偏差 袋嘴热会缝宽度偏差 袋嘴位置偏差 袋长度 /mm / /mm 1% 1% /% /mm 20 <400 ±4 ±4 ±10 ±20 ±6 -5 20 400~1000 士6 ±6 ±10 ±20 ±8 5 2 QB/T4635-2014 4.3物理力学性能 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项目 指标 1 袋外层复合膜氧气透过量/[cm (m224h-0.1MPa)] ≤ 50 2 袋外层复合膜水蒸气透过量/[g/(m224h)] ≤ 15 3 袋外层复合膜拉伸强度/MPa 40 4 袋内层聚乙烯膜拉伸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3.140.01 分类号:Y28 备案号:46089-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34-2014 聚丙烯(PP)和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面包袋 Bread bags made of polypropylene (PP)film or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BOPP)film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3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万达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重庆市联发塑料原料工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正 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文昌、裴小勤、许丽丹、周久寿、张坚洪、郑洪标. I QB/T4634-2014 聚丙烯(PP)和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面包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PP)和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面包袋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 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吹塑、流延聚丙烯(PP)和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生产的面包及类似食品 包装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2792一1998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5009.60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GB/T6673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GB/T7707凹版装潢印刷品 GB/T8807塑料镜面光泽试验方法 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93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 GB12904商品条码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14257商品条码条码符号放置指南 GB/T17497.2柔性版装潢印刷品第2部分:塑料与金属箔类 QB/T235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 3要求 3.1感官 3.1.1颜色 非印刷部分一般应为无色透明. 3.1.2气味 不应有异嗅. 3.1.3外观 外观应符合表1规定. QB/T4634-2014 表1外观 序号 项目 要求 1 皱纹、划痕 允许轻微 2 水纹、云雾 不允许 3 折皱、损伤 不允许 4 杂质、污染 不允许 >1.0mm 不允许 5 鱼眼 >0.6mm~1.0mm ≤2个 0.3mm~0.6mm ≤5个 6 封口胶贴(如有) 位置正确 黏贴牢固 3.2印刷质量 3.2.1印刷外观 印刷外观应位置正确,图案清晰 3.2.2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质量应符合GB/T7707的规定 3.2.3柔版印刷 柔版印刷质量应符合GB/T17497.2的规定. 3.2.4条码印刷 条码印刷质量应符合GB12904和GB/T14257的规定. 3.3尺寸偏差 长度、宽度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厚度平均偏差和厚度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 表2长度、宽度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长度、宽度 极限偏差 500 土20 表3厚度偏差 公称厚度S/mm 厚度平均偏差/% 厚度极限偏差/mn 0.012≤S≤0.02 ±10 ±0.004 0.0250.035 士9 ±0.008 3.4物理力学性能 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 QB/T4634-2014 表4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指标 项目 PP BOPP 纵向 ≥35 2120 1 拉伸强度MPa 横向 ≥25 200 纵向 ≥350 ≤180 2 断裂标称应变/% 横向 ≥450 80 3 热合强度/(N/15mm) ≥4.0 2.0 4 光泽度/% 供需双方协商 280 5 封口胶贴180 剥离强度 (如果有) (N/cm) ≥2.3 3.5卫生指标 聚丙烯原材料应符合GB9693的规定,封口胶贴和添加剂使用应符合GB9685的规定,产品卫生 指标应符合GB9688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试样状态调节和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3.140.01 分类号:Y28 备案号:46088-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33-2014 聚乳酸冷饮吸管 Polylactic acid straw for cold drink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3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 京)、永康市南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罗宾生化科技(汕头)有限公司、汕头市龙盛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二桥、许丽丹、楼仲平、王伟力、叶新建、郑宁波、龚越飞、周江、尹志新. I QB/T4633-2014 聚乳酸冷饮吸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乳酸冷饮吸管(以下简称“吸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乳酸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冷饮吸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9174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0197一2006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 GB/T24693一2009聚丙烯饮用吸管 3术语和定义 GB/T24693一200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 吸管按产品形态分为直吸管(见图1)、可弯吸管(见图2)、尖头吸管(见图3)、勺型吸管(见 图4). L 说明: L—长度: D外径. 图1直吸管 L 折弯波纹 说明: L—长度: D—外径. 图2可弯吸管 1 QB/T4633-2014 说明: L—长度; D—外径; a—尖端角度. 说明: L—长度: D外径: K—勺型端展开最大宽度. 图4勺型吸管 5要求 5.1感官 吸管应无异嗅,色泽应均匀、无污点和色斑;吸管应外壁光滑、切口平整,无毛刺、缺陷;100支 吸管中感官合格吸管数量不应少于95支. 5.2规格尺寸偏差 5.2.1长度偏差 吸管的长度偏差应为上2%. 5.2.2外径偏差 吸管的外径偏差应为±4%. 5.2.3壁厚均匀度 吸管同一截面上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的比值不应大于1.2. 5.2.4尖头吸管尖端角度(a 尖头吸管尖端角度应为45°~65°. 5.2.5尖头吸管管壁厚度 尖头吸管的管壁厚度不应小于0.2mm 5.2.6勺型端展开率 勺型吸管热成型后勺部展开最大宽度与周长的比值不应小于65%. 5.3折弯波纹 任意100支可弯吸管其折弯波纹轻轻拉直后出现断裂、破损和裂纹的吸管总数不应超过2支. 5.4质量偏差 100支吸管的总质量偏差应为±5%. 2 QB/T4633-2014 5.5卫生指标 吸管的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的要求 5.6降解性能 吸管的降解性能应符合GB/T20197一2006中5.1的要求. 6试验方法 6.1感官 任意抽取同一批产品中的100支吸管,在日光或日光灯下,目测检查,并在室温下鼻闻吸管是否有 异嗅. 6.2规格尺寸偏差 6.2.1长度偏差 用分度值为1mm的直尺测量吸管的一端到另一端的长度,并按公式(1)计算长度偏差: △= Lo-L ×100% (1) L 式中: △L 一一长度偏差,用百分数(%)表示: Lo —实测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 吸管标称长度,单位为毫米(mm). 6.2.2外径偏差 用管径规套入吸管一端,再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共外径尺寸,并按公式(2)计算外 径偏差: AD= D-D ×100% (2) D 式中: △D——外径偏差,用百分数(%)表示; D 实测外径,单位为毫米(mm); D 吸管标称外径,单位为毫米(mm). 6.2.3壁厚均匀度 用精度为0.01mm的管厚规或其他同样精度的测厚仪)在吸管的同一截面圆周上测量最大壁厚 和最小壁厚. 6.2.4尖头吸管尖端角度 (a)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尖头吸管尖端角度. 6.2.5尖头吸管管壁厚度 用精度为0.01mm的管厚规(或其他同样精度的测厚仪)测量尖头吸管的管壁厚度. 6.2.6勺型端展开率 用分度值为1mm的直尺测量勺型吸管端部展开后的最大宽度K. 按公式(3)计算勺型端展开率: K AK ×100% (3) 3.14D 式中: △K 一勺型端展开率,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7.040 分类号:A52 备案号:43653-201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21-2013 水平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pirit levels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21-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具五金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4/SC2)归口. 本标准由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浙江新蓝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负责 起草,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荣胜工具有限公司、宁波德诚工具有限公司、浙江埃米顿机电 有限公司、佛山鹰之印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立海、沈建明、吴祖训、王伟毅、叶小文、庄成荣、钱贤平、杨野、林众伟、 鞠家平、顾青. I QB/T4621-2013 水平尺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平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基本尺寸、精度分级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土木建筑、装饰装潢、机械安装等用途的水平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GB/T1184一1996,ISO2768-2:1989 MOD) GB/T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12 ISO2859-1:1999 IDT) GB/T5305手工具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GB/T6060.2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表面(GB/T6060.2一2006,ISO 2632-1:1985 MOD) GB/T6739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6739一2006,ISO15184:1998 DT) GB/T689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GB/T12672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平尺spirit level 利用液面水平的原理,以水准泡直接显示角位移和被测表面相对水平位置、铅垂位置、倾斜位置偏 离程度的一种测量工具. 3.2 零位误差zero error 水平尺置于标准水平状态时,水准泡气泡中心与水准泡左右标记线对称中心之间的偏离误差. 3.3 精度accuracy 水平尺置于规定的水平倾斜角度时,水准泡气泡的轴向移动量以及气泡中心与左右标记线对称中心 重合时的倾斜角度. 4型式、基本尺寸、精度分级和标记 4.1型式 水平尺按照使用范围和外形分为普通型水平尺(型式代号为P)和特殊型水平尺(型式代号为T) 两种型式;其中普通型水平尺又分为矩形(型式代号为PJ)、工字形(型式代号为PG)和桥形(型式 代号为PQ);特殊型水平尺又可分为标记形(型式代号为TB)、伸缩形(型式代号为TS)、便携形(型 1 QB/T4621-2013 式代号为TF)和管件专用形(型式代号为TZ)等,如图1和图2所示.未列入图2的特殊型水平尺型式代 号可由企业在T后自行选择一个或数个英文字母或数字表示. 注:图示仅是示例,并不影响产品的设计. (7)123 4 5 7 6 1一尺体;2一挂持孔;3一铅垂水准泡;4一水平水准泡:5一45°倾斜水准泡;6一工作面:7端盖 a)矩形(型式代号为PJ) (7) 1 2 4 7 1一挂持孔:2—铅垂水准泡;3一尺体;4一水平水准泡:5一45°倾斜水准泡:6一工作面;7一端盖 b)工字形(型式代号为PG) 挂持孔:2一尺体:3一水平水准泡:4一铅垂水准泡:5工作面. c)桥形(型式代号为PQ) 图1普通型水平尺 3 S 8 一 6 1一带挂孔端盖;2-尺体:3一水平水准泡:4一锁紧螺钉:5滑动标记块;6一长度尺寸:7一铅垂水准泡:8一端盖. a)标记形(型式代号为TB) 2 QB/T4621-2013 1一垂直水准泡:2一伸缩尺体1:3一基准尺体;4-水平水准泡:5一伸缩尺体2;6一45°水准泡:7一工作面;8一端盖. b)伸缩形(型式代号为TS) 1 3 1一挂持扣;2一尺体;3一水平水准泡:4一工作面. )便携形(型式代号为TF -1-2L3 -5 1一角尺基准尺体;2一水平位置水准泡:3一垂直位置水准泡:4一工作面;5一工件. )管件专用形(型式代号为TZ) 图2特殊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140.30 分类号:J47 备案号:43652-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20-2013 手动机械线缆剪 Hand mechanical cable cutters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2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具五金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4/SC2)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长青电工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唯佳长信工具有限公司、台州巨力工具有限公司、上海 市工具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玉环县环沪机电工具厂、玉环县现代工具有限公司、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 限公司、张家港天达工具有限公司、徐州金虎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浙江亿 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新蓝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埃米顿机电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荣庆、刘佳根、陈夏娇、吴祖训、黄金国、郭明方、鞠家平、张理、徐冰、 陈立海、陈昌祺、沈建明、杨野、顾青. QB/T4620-2013 手动机械线缆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动机械线缆剪的型式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电气工程中剪切铜、铝电缆、铠装电缆、钢绞线、钢芯铝绞线、钢丝绳等线材 的手动机械线缆剪(以下简称线缆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 尺)(GB/T230.1一2009,ISO6508-1:2005 MOD) GB/T1179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179一2008,EC61089:1991 MOD) GB/T2314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T2314一2008,IEC61284:1997 MOD)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12 ISO2859-1:1999 IDT)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5305手工具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GB/T12706.1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 1部分:额度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GB/T12706.1一2008,IEC60502-1: 2004 MOD) GB/T20118一般用途钢丝绳(GB/T20118一2006,ISO/DIS2408:2002 MOD) 3型式和标记 3.1型式 线缆剪以棘轮进给方式进行线材剪切作业,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线缆剪按使用范围分为剪切铜、 铝电缆、铠装电缆,剪切钢绞线、钢芯铝绞线和剪切钢丝绳3种型式. 注:图示仅是示例,并不影响产品的设计. QB/T4620-2013 刀片刃口 手柄 图1线缆剪的型式 3.2标记 3.2.1组成 口QB/T4620-XL口-口口 变型代号:由制造商自行选择一个或多个英文字母表示 最大剪切线材规格:铜、铝电缆和钢丝绳的单位为m 钢绞线、 钢芯铝绞线的单位为mm2 使用范围:铜、铝电缆、铠装电缆代号为T 钢绞线、 钢芯铝绞 线代号为G 钢丝绳代号为S 产品代号 标准名称 产品名称:手动机械线缆剪 3.2.2示例 示例1: 最大剪切线材规格直径为120mm的铜、铝电缆的线缆剪标记为:手动机械线缆剪QB/T4620-XLT-120口. 示例2: 最大剪切线材规格截面积为1200m2的钢芯铝绞线的线缆剪标记为:手动机械线缆剪QBT4620-XLG-1200口. 示例3: 最大剪切线材规格直径为10mm的钢丝绳的线缆剪标记为:手动机械线缆剪QB/T4620-XLS-10口. 4要求 4.1表面质量 4.1.1线缆剪的零部件应符合GB/T2314中有关电力金具外观质量的规定,零部件表面不应有裂纹、 毛刺、气孔、砂眼等加工缺陷. 4.1.2线缆剪的刀片应进行表面处理. 4.2操作性能 4.2.1线缆剪操作应简便、灵活,在操作过程中应能可靠退刀且工作性能良好. 4.2.2手柄应握捏舒适,并配有护套. 4.2.3手柄可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应可靠. 2 QB/T4620-2013 4.3硬度 线缆剪主要零部件硬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1线缆剪主要零部件硬度 刀片刃口 零部件名称 销轴 剪切铜、 铝电缆、铠装电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010 分类号:X69 备案号:43648-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16-2013 味精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of monsodium L-glutamate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1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菱花集团有限公司、阜丰集团 有限公司、福建省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圣花集团宁夏圣花米 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燕、何君、陈宁、杨玉岭、刘元涛、胡建明、马吉银、吕少英、高立栋、 刘捷、孙广春、满德恩、张顺堂. 1 QB/T4616-2013 味精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味精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以下简称能耗)限额的术语和定义、要求、统计范围和计算 方法及节能管理与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淀粉质原料生产味精及外购谷氨酸生产味精的企业能耗的计算、考核以及对新建 和扩建项目的能耗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6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味精生产界区production area of monsodium L-glutamate 以淀粉质原料生产味精,玉米经过净化、浸泡、粉碎、分离等工艺处理后,得到淀粉乳,淀粉乳经 液化、糖化成葡萄糖液,葡萄糖液随同其他配料进入发酵罐经谷氨酸特定菌种发酵,得到谷氨酸发酵液, 发酵液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提取谷氨酸,谷氨酸与碳酸钠反应,经脱色、分离、结晶、烘干等程序得 到高纯度味精的生产过程. 或以谷氨酸生产味精,谷氨酸通过溶解后得到谷氨酸溶液,经过与碳酸钠反应,经脱色、分离、结 晶、烘干等程序得到高纯度味精的生产过程. 整个味精产品生产过程,由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3部分组成. 3.2 味精生产系统production system of monsodium L-glutamate 生产味精所必需的生产工艺过程、装置、设施和设备组成的完整体系. 3.3 味精辅助生产系统production assist system of monsodium L-glutamate 为味精生产系统工艺装置配置的工艺过程、设施和设备,包括动力、发供电、机修、供水、产供汽、 采暖、制冷、仪表和厂内原料场地及安全、环保等装置设施. 3.4 味精附属生产系统subsystem of monsodium L-glutamate 为味精生产系统配置的生产指挥系统和为生产服务的职能部门和单位,包括办公室、操作室、休息 室、更衣室、原料检验、成品检测等设施. 3.5 味精单位产品综合能耗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of monsodium L-glutamate 1 QB/T4616-2013 统计期内,味精单位产品生产全过程中的能耗总量,即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 各种能耗量之和,不包括基建、技改等项目建设消耗的、生产界区内回收利用的和向外输出的能源量. 4要求 4.1现有味精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定值 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1现有味精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限定值 分类 以淀粉质原料生产的味精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以谷氨酸生产的味精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限定值/(tce/t ≤1.3 ≤0.5 4.2新建及扩建味精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准入值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新建及扩建味精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准入值 分类 以淀粉质原料生产的味精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以谷氨酸生产的味精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限定值/(tce/t ≤11 4 5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5.1统计范围 5.1.1味精产品生产系统能耗应包括味精生产界区内实际的一次能源量和二次能源量.耗能工质(如 水、氧气、氮气等),不论是外购的或自产的均不统计在能耗中.在味精生产中耗能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010 分类号:X69 备案号:43647-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15-2013 柠檬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of citric acid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1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潍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燕、李俭、刘捷、张传惠、马钦元. I QB/T4615-2013 柠檬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柠檬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术语和定义、要求、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节能管理 与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柠檬酸生产企业各类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定额考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柠檬酸生产界区production area of citric acid 从玉米、煤等原材料和能源经计量进入工序开始,到成品柠檬酸计量入库以及饲料等副产物和产生 的“三废”经处理送出为止的整个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生产过程.由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 产系统三部分组成. 3.2 柠檬酸生产系统production system of citric acid 柠檬酸在生产过程中,由液化、发酵、提取、精制等工序组成的生产工艺过程以及相关的装置、设 施和设备组成的完整体系. 3.3 柠檬酸辅助生产系统production assist system of citric acid 为柠檬酸生产系统服务的过程、设施和设备,包括供电、机修、供水、供气、供热、制冷、仪修、 照明、库房和厂内原料场地以及安全、环保等装置及设施. 3.4 柠檬酸附属生产系统subsystem of citric acid 柠檬酸生产系统配置的生产指挥部门和服务部门组成的系统,包括办公室、休息室、更衣室、浴室、 中控分析以及成品检验等生产界区内设施和设备. 3.5 柠檬酸产品综合能耗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for product of citric acid 统计期内,生产柠檬酸产品所消耗各种能量的总量.其值等于报告期内柠檬酸生产界区内各种能源 的消耗量、损失量之和减去生产界区内回收利用的能量、向外输出的能量以及基建、技改等项目建设消 耗的能量之和.各种能量折算为标准煤计. 3.6 柠檬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of citric acid 以柠檬酸单位产品产量表示的综合能耗. 1 QB/T4615-2013 4要求 4.1现有柠檬酸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定值 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1现有柠檬酸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限定值 分类 综合能耗/(kgce/) 柠檬酸 ≤ 625 注1:折一 水柠檬酸计算 注2:电耗:900kW-h/CA:汽耗:4.0 VtCA;用电折标系数:0.1229kgce/(kW-h);用汽折标系数:0.1286kgce/kg 4.2新建柠檬酸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准入值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新建柠檬酸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准入值 类 综合能耗/(kgce/) 柠檬酸 484 注1:折一水柠檬酸计算 注2:电耗:800W-h/tCA:汽耗:3.0tCA:用电折标系数:0.1229kgce/(kWh;用汽折标系数:0.1286kgce/kg 4.3柠檬酸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先进值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柠檬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先进值 分类 综合能耗/ kgce/ 柠檬酸 484 注1:折一水柠域酸计算 注2:电耗:800kW-h/CA:汽耗:3.0tCA:用电折标系数:0.1229kgce/(kW-h);用汽折标系数:01286kgce/kg 5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5.1统计范围 5.1.1柠檬酸产品综合能耗包括在报告期内,柠檬酸生产界区实际消耗的一次能源量(如原煤、原油、 天然气等) 二次能源量(如电力、焦炭、煤气等)和耗能工质(如水、压缩空气等). 5.1.2自产的耗能工质,其生产消耗的能量计入能源消耗,但其本身不再计入能耗. 5.1.3生产界区回收利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7.180.20 分类号:X69 备案号:43646-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14-2013 工业用过氧化氢酶制剂 Catalase preparations for industry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14-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隆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湖南鸿鹰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新 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江阴市百圣龙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绵阳禾本生物 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燕、郭庆文、李江华、詹连生、陈亮珍、樊淳红、张晓华、刘捷、杨滔. QB/T4614-2013 工业用过氧化氢酶制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过氧化氢酶制剂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经微生物发酵或动植物提取、提纯制得的工业用过氧化氢酶制剂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一2008,ISO780:1997 MOD) GB5009.3一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ISO3696:1987 MOD) GB/T23527蛋白酶制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过氧化氢酶catalase 催化H202分解为H20和02的酶.国际酶学委员会编号为EC1.11.1.6 其催化反应简式如下: 2H202过氧化氢酶制剂→2H2002 3.2 过氧化氢酶活力activity of catalase 一定时间内,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的能力. 3.3 酶活力单位enzyme activity unit 在pH7.0和30℃(滴定法)或25℃(比色法)下,1min内分解1umol过氧化氢所需的酶量,即为 1个酶活力单位U. 注:1g固体酶(或1mL液体酶)中含有的酶活力单位即为酶的比活力,以u/g(或u/mL)表示. 4产品分类 产品按形态分为固体剂型和液体剂型. 5要求 5.1感官 5.1.1固体剂型应色泽均匀,呈粉状. 5.1.2液体剂型应为淡黄色至深褐色液体,可有少量凝聚物. 5.2理化性能 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QB/T4614-2013 表1理化性能 项目 固体剂型 液体剂型 酶活力[u/g (或u/mL) ≥ 10000 10000 干燥失重/% 8.0 细度(0.4mn 标准筛通过率)b% ≥ 80 具体规格可按供需双方合同的要求执行. b如有特殊要求,按双方合同确定. 6试验方法 本标准中的试剂和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AR)和符合GB/T6682一2008规定 的水.本标准中所用的溶液,在未注明任何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6.1感官 取样品约10g(或10mL)放入烧杯中,在白色的自然光下进行目测,做出判断. 6.2酶活力 按附录A或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定(附录A为仲裁法). 6.3干燥失重 按GB5009.3一2010中第一法进行测定. 6.4细度 按GB/T23527规定的方法测定. 7检验规则 7.1批次的确定 以同一次投料生产、同一品种的均一质量的产品为一批. 7.2取样规则和样本量 7.2.1取样应均匀分布在整个灌装过程中,或均匀分布于灌装后的成品中. 7.2.2取样时应采用适宜的方法保证取样具有代表性,保证取样部位和取样瓶的清洁.对用于微生物 检验的取样,应使用无菌操作. 7.2.3成品抽样的样本量见表2.取样的样本量可以按照估计的批量按表2执行或由生产金业和(或) 相关方确定批取样量不应小于500g(或500mL) 不足时补至500g(或500mL). 表2成品抽样的样本量 批量/桶或箱 样本量/(桶或袋) ≤50 2 51-500 3 500 注:批量是指批中所包含的单位商品数,单位为桶或箱.样本量是指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单位为桶或袋 7.3出厂检验 7.3.1每批产品应经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3.2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酶活力、干燥失重(固体剂型) 7.4型式检验 7.4.1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 2 QB/T4614-2013 7.4.2一般情况下,型式检验每6个月进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80 分类号:Y17 备案号:43641-201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10-2013 工业缝纫机 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Computer controller for interlock machine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1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沪龙电机有限公司、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卫、黄艳、赵江林、耿传熙、徐蔚曾、陈栩华. I QB/T4610-2013 工业缝纫机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绷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绷缝缝纫机的计算机控制器(以下简称为“产品”),其他类似缝纫机控制系 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1一2008包装贮运图示标志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4208一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706.1一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5226.4一2005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31部分:缝纫机、缝制单元和缝制系统的特殊安 全和EMC要求 GB/T9969一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0069.1一2006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与限制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 GB/T12113一2003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 GB/T16439一2009交流伺服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B/T1572一1992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 QB/T4007一2010工业用缝纫机高速平缝机伺服系统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过电压over-voltage 超过产品工作电压范围但不会造成产品损坏的输入交流电压. 注:过电压大于最大工作电压. 3.2 堵转stall 电机在大于500ms的时间内转速持续低于50r/min 同时电机输出转矩大于额定转矩3倍. 注:堵转是电机运转时出现的失速现象. 3.3 转速误差率speed error ratio 稳速状态下,电机给定转速为nref 瞬时转速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为ner 按公式(1)计算转速误差 率Kn. 1 QB/T4610-2013 ner-ref x100% (1) nref 式中: Kn 转速误差率 nerr 电机实际转速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 nref 电机给定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 3.4 高速 high speed 产品额定最高转速. 注:中速是高速的50%,低速是高速的10%. [QB/T4007一2010,定义3.1] 4产品分类 4.1型式 产品依据伺服电机安装方式的差异分为直驱式伺服控制系统和外挂式间服控制系统:产品通过踏板 或光感传感器控制工业用绷缝机的缝纫转速、启停,自动完成预设的剪线、拨线、抬压脚等机构的工作 过程及状态控制, 4.2构成框图 产品构成框图见图. 人机操作界面 抬压脚电磁铁 4电 桃 剪线电磁铁 控制箱 停针传感器 拨线电磁铁 ←翻台开关 踏板 图1构成框图 4.3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见表1. 2 QB/T4610-2013 表1基本参数 参数范围 参数名称 最小值 额定值 最大值 电压(AC)/V 176 220 264 工作频率Hz 47.5 50 52.5 产品输入参数 额定功率w 按设计规格 过电压(AC)N 按设计规格 环境温度 ℃ 0~40 工作气候条件 相对湿度 5%~85%(不凝露) 大气压强/kPa 86~106 额定转速/(r/min) 5000(普通型)或6500(高速型) 电机参数 额定功率W 按设计规格 大转矩/(Nm)≥ 3 动作电压(DC)V 24~36 下剪线电磁铁 动作电流(DC)/A 824 辅助 动作电压(DC)/V 2436 拨线/上剪线电磁铁 输出 动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80 分类号:Y17 备案号:43640-201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09-2013 缝制机械 配电母线 Sewing machine-Distribution bus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4609-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无锡瑞邦电器有限公司、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浦晓强、陈平江、王晓光、徐蔚曾. I QB/T4609-2013 缝制机械配电母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缝制机械用配电母线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分类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装. 本标准适用于为室内使用的缝制设备提供动力和照明电源的,由母线槽、连接盒、各种集电器、吊 夹、端帽、端部供电器等结构单元组成的配电母线(以下简称“配电母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408.1一2006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 GB/T2900.1一2008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2900.18一2008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4208一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169.11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 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7251.1一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 GB7251.2一2006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对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的特殊要 求 GB/T13306一2011标牌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4048.1一201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一2008、GB/T2900.18一2008、GB7251.1一2005和GB14048.1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配电母线distribution bus 为缝制设备提供动力和照明电源的,由母线槽、连接盒、各种集电器、吊夹、端帽、端部供电器等 结构单元组成的输电装置. 3.2 母线槽busbar trunking 具有连续开口的半封闭管道,其内部装有输电铜带,铜带与管道外壳用绝缘材料支撑或隔离,形成 集电器在任意位置集取电的输电结构件. 3.3 铜带copper conductor 母线槽内承载电流并作为集电器电刷集取电的导体. 3.4 极数number of pole 1 QB/T4609-2013 母线槽内铜带的数量 3.5 端部供电器end feed-m unit 将电源引入母线槽的结构单元. 3.6 端帽end cover 使母线槽端部封闭和绝缘的结构体. 3.7 集电器 collector 具有集电功能的结构单元. 3.8 集电刷 collector brushes 中插入铜带槽口,并通过与铜带压力滑楼集电 3.9 吊夹hanger clamp 母线槽悬挂在固定支架上的结构单元. 3.10 连接盒 connection box 使母线槽连接部封闭和绝缘的结构体, 4结构、分类和基本参数 4.1结构 配电母线结构见图1. 连接盒 端部供电器 吊夹 照明集电开关 集电插座 图1配电母线结构 4.2分类 4.2.1按母线槽的型式分为:配固定集电插座的母线槽和配移动集电插座的母线槽. 4.2.2按母线槽外壳材料分为:PVC工程塑料型材和铝合金型材. 4.2.3按集电方式分为:固定集电插座、移动集电插座、快速旋转插座和照明集电开关. 4.3基本参数 4.3.1铜带应采用T2无氧电解铜制成,铜带标称截面积与电流的对应关系见表1. 2 QB/T4609-2013 表1截面积与电流的对应关系 截面积/mm2 6 8 10 15 35 50 70 80 电流/A 30 40 50 80 100 140 170 210 240 4.3.2绝缘层应采用PVC工程塑料制成,其中树脂聚氯乙烯树脂与布粉的比例不应低于1:2.5. 4.3.3一集电插座的外壳应采用不低于阻燃ABS的材料. 4.3.4集电刷材料应使用适合滑动集电的铜石墨烧结合金材料,含铜量不应低于60%. 4.3.5最大额定工作电压不应大于AC600V. 4.3.6额定工作频率应为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80 分类号:Y17 备案号:43639-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08-2013 缝纫机线张力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of sewing machine thread tension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08-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宝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 公司、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标准海菱缝制机械有限公司、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大富基缝纫机有限公司、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西方、陈栩华、洪菊琴、邱卫明、陆坚勇、朱伟青、朱强、钱毅、于滨、奥 智. I QB/T4608-2013 缝纫机线张力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缝纫机线张力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锁式线迹缝纫机(以下简称缝纫机)的线张力试验,其他机器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线张力thread tension 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在缝料上形成正常锁式线迹时,二根缝线交织时所需要的力.线张力分为针 线线张力和梭线线张力. 2.2 针线线张力needle thread tension 面线线张力 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通过机针孔的线张力. 2.3 梭线线张力bobbin thread tension 底线线张力 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通过梭引出的线张力. 3试验设备 3.1针线线张力测试仪:量程范围0cN~400cN 精度不低于5cN. 3.2梭线线张力测试仪:量程范围0cN~40cN 精度不低于1cN. 3.3非接触式测速仪. 3.4游标卡尺:精度不低于0.02mm. 4试验条件 4.1试验前将缝纫机外表擦干净,清除针板、送料装置以及过线部分的污物.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操作 方法加注润滑油,将机器稳定地安装在机架台板上. 4.2记录缝纫机的型号、生产日期及试验时缝纫速度、线迹长度、试验缝料、缝料层数、缝线、梭的 型号、机针型号等试验条件. 4.3缝纫速度为最高缝纫转速的80%,用非接触式测速仪测试. 4.4调整线迹长度,用游标卡尺测量10个连续线迹的长度,取其算术平均值,其值应为试验规定值. 4.5在满足上述试验条件下连续完成300针~400针以上的缝纫试验,缝纫试验过程中不应断线、断 针、跳针、浮线和皱缩. 5试验方法 5.1梭线线张力 用梭线线张力测试仪测试梭线线张力,试验10次,取其算术平均值,如图1所示. 1 QB/T4608-2013 40 20 30 40 水平匀速拉动 梭线线张力测试仪 图 5.2针线线张力 缝纫机在正常缝纫后,将挑线杆调到最高点,不抬起压脚,剪断缝线,在挑线杆过线孔左侧,把针 线从机针孔、过线勾内拉出250mm长的缝线,然后将针线线张力测试仪的高度调到与挑线杆过线孔相 同的水平位置,针线线张力测试仪与针线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固定针线线张力测试仪.用手在水平方向 匀速拉动针线,读出针线线张力表上的数值,试验10次,取共算术平均值,如图2所示. 水平匀速拉动 针线线张力测试仪 图2 6试验报告 6.1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采用标准的编号; 2 0B/T4608-2013 b)试验缝纫机的生产单位名称 c)试验缝纫机型号和生产日期: d)缝料规格; e)缝线规格: f)缝纫速度: g)试验缝料层数: h)试验缝纫机用梭的型号和机针型号; i)试验针线线张力结果值 j)试验梭线线张力结果值: k)试验日期: 1)试验人姓名及审批人姓名. 6.2试验报告格式 试验报告格式参见附录A 3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80 分类号:Y17 备案号:43638-201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07-2013 工业用缝纫机 计算机控制双排绗绣机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Computerized double line quilting machine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0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大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宝盈电脑机械 有限公司、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中兵导航控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林龙、严汉昌、张健、李云云、吴剑敏、赵榆红. I QB/T4607-2013 工业用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双排绗绣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计算机控制双排绗绣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夹层纺织物上缝制锁式线迹的工业用计算机控制双排绗绣机(以下简称双排绗绣 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9969一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一2011标牌 GB/T24342一2009工业机械电器设备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 QB/T1572一1992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 QB/T2251一1996缝纫机型号编制规则 QB/T2505一2000缝纫机零件发黑技术条件 QB/T2528一2001缝纫机涂装技术条件 BB/T0036一2006缝纫机包装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排绗绣机double line quilting machine 由多个双排针杆机头配置的绗绣机,可双排同时绗绣或一排绗绣. 3.2 双排针杆机头double line needle bar head 配置两排相对独立的针杆架,每排针杆架上可安装2根或2根以上针杆,每排针杆可同时工作或选 择针杆工作的机头. 3.3 针排移动needle line movement 机头的一排针杆和旋梭箱进行的x向同步移动. 3.4 针位间距needle position distance 两根针杆x向之间的距离. 3.5 导布机构fabric rolling system QB/T4607-2013 绗绣过程中引导缝料xy方向运动的机构, 4产品分类 4.1型式 双排绗绣机为框架式机体,配置多个双排针杆机头,能按输入的设计花样计算机控制导布机构作 x-y方向送料,由机头的刺布、挑线、勾线运动,形成图案状301锁式线迹. 4.2基本参数 双排行绣机的基本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a)最高绗绣速度:不小于800针/min; b)x向可移动距离:不大于400mm; c)y向最大往返距离:不小于270 mm: d)针排横向移动距离:0mm~针位间距的50%: e)基本数据格式:二进制、三进制: f)最大针迹距:二进制不大于12.7mm;三进制不大于121mm; g)贮存针迹数:不少于1000000针 h)存花样数:不少于99个; i)采用机针针号:Nm80~Nm100; j)采用绣线:R120D/2黏胶长丝绣花线或类似绣线; k)电源电压:AC(220±22)/AC(380±38)V; 1)电源频率:(50士1)Hz; m)环境温度:5℃~40℃; n)相对湿度:30%~85%(无凝露) 4.3产品型号 按QB/T2251一1996的规定表示,也可按企业在全国缝纫机标准化中心备案登记的编制细则表示. 5要求 5.1外观质量和结构 5.1.1涂装件表面应符合QB/T2528一2001中5.1的规定. 5.1.2电镀件表面应符合QB/T1572一1992中6.1.1的规定. 5.1.3发黑件表面应符合QB/T2505一2000中3.1的规定. 5.1.4机头外露零、部件及螺钉头部应无毛刺. 5.1.5塑料件表面应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缩凹和划伤. 5.1.6控制箱表面应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凹痕、擦伤、裂纹和变形. 5.1.7导布轴橡胶带表面应色泽一致,粒面均匀,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80 分类号:Y17 备案号:43637-201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06-2013 工业用缝纫机 筒式综合送料缝纫机机头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Cylinder bed feed pound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 head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0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标准海菱缝制机械有限公司、标准缝纫机菀坪机械有限公司、上海贵衣 缝纫设备有限公司、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一明、朱伟青、鱼苏霞、刘文琦、张健. I QB/T4606-2013 工业用缝纫机筒式综合送料缝纫机机头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简式综合送料缝纫机机头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产 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缝制皮革、人造革、帆布等中厚料及厚料制品的筒式综合送料缝纫机机头(以下简称 为机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515一2008线迹的分类和术语 GB/T6836一2007缝纫线 GB/T9969一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QB/T1177一2007工业缝纫机噪声级测试方法 QB/T1178一2006工业用缝纫机振动测试方法 QB/T1572一1992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 QB/T2045一1994工业缝纫机线缝皱缩和缝料层潜移的测试方法 QB/T2251一1996缝纫机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QB/T2252一2012缝纫机机头启动转矩测试方法 QB/T2256一2006工业用缝纫机高速平缝缝纫机机头 QB/T2505一2000缝纫机零件发黑技术条件 QB/T2528一2001缝纫机涂装技术条件 QB/T4298一2012工业用缝纫机高、低速缝纫线迹长度相对误差试验方法 QB/T4299一2012工业用缝纫机倒、顺缝纫线迹长度相对误差试验方法 BB/T0036一2006缝纫机包装 3产品分类 3.1型式 本机头为悬筒式机体,采用滑杆或连杆挑线、旋梭勾线,配置上、针、下综合送料和内压脚提升 机构,从而形成GB/T4515一2008规定的301线迹. 3.2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见表1. 1 QB/T4606-2013 表1基本参数 项目 基本参数 最高缝速/(针/min) ≥ 2200 最大线迹长度/mm ≥ 6 手动 ≥ 8 压脚提升高度/mm 膝控 ≥ 14 内外压脚交互量调节范围/mm 2~5 采用机针 DP×17Nm110~Nm160(18~23) 采用缝线 19.7tex/3sz~29.5tex/3sz涤纶缝纫线(按GB/T6836一2007) 采用旋梭 立式旋梭或卧式旋梭 润滑方式 手工润滑 采用电动机功率/W ≥ 370 3.3产品型号 产品型号按QB/T2251一1996的规定表示,也可按企业在全国缝纫机标准化中心备案登记的编制细 则表示. 4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机头表面不应有锈斑、污渍;标牌应完整、位置正确、无明显伤痕. 4.1.2机头外露零部件及螺钉头部应无毛刺. 4.1.3涂装件表面应符合QB/T2528一-2001中5.1的规定. 4.1.4发黑件表面应符合QB/T2505-2000中3.1的规定. 4.1.5电镀件镀层表面应符合QB/T1572-1992中6.1.1的规定. 4.1.6塑料件表面应色泽基本致,不应有明显的缩凹和划伤. 4.2机器性能 4.2.1线迹长度、缝线张力、压脚压力均应能调节. 4.2.2压脚提升高度应符合表1规定. 4.2.3压脚提升锁住后应能起松线作用. 4.2.4最大线迹长度应符合表1规定. 4.2.5最大线迹长度时,倒送扳手的始动作用力不应大于20N 按下后松开,倒送扳手应能复位. 4.2.6倒、顺缝纫线迹长度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0%. 4.2.7最高缝纫速度应符合表1规定. 4.2.8内、外压脚交互量应能调节. 4.2.9上、针、下送料机构工作时,内压脚、机针和送布牙三者应能同步. 4.3缝纫...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80 分类号:Y17 备案号:43636-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05-2013 工业用缝纫机 高速双针平缝机分离式针杆架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Separating needle bar frame for high-speed double needle lockstitch machine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0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凯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新通宇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美机缝纫机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才俊、张维青、邱静华、蔡敏华、陈栩华、林日照、翟来祥. QB/T4605-2013 工业用缝纫机高速双针平缝机分离式针杆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高速双针平缝机分离式针杆架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和尺寸、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高速双针平缝机使用的销定位结构的针杆分离式针杆架(以下简称针杆架), 其他结构型式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ISO2859-1:1999 IDT)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QB/T2505一2000缝纫机零件发黑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离separation 使针杆停在针杆架座上不运动的过程. 3.2 分离器separator 使针杆分离并回到运动状态的部件. 3.3 压缩量pression 针杆刚好分离至连杆上升到最高点时,分离器的位移量. 4结构型式和尺寸 4.1结构型式 产品主要结构型式见图1.在图1中,由连杆驱动分离器驱动针杆作上下运动(双针缝纫),并可 通过移动分离挡块使任一针杆与分离器分离脱开后处在静止状态,从而实现角缝(单针缝纫). 1 QB/T4605-2013 1一针杆架座:2一分离器;3一分离挡块:4一压片:5一针杆;6一连杆;7一摆轴 图1结构型式 4.2装配尺寸和形位公差 产品主要装配尺寸和形位公差见图2 单位为毫米 0.05150A C 5@号 0.05/504 0.05/158 1100.11200 E 团 D一针夹孔即与针夹轴配合的孔;D1一连杆轴孔,即与连杆轴配合的孔;D2一挑线杆接头滑块孔,即与挑线杆接头滑 块轴配合的孔;人一两针夹孔中心距;d一摆轴轴径,即与摆轴孔配合的轴径. 图2装配尺寸和形位公差 5要求 5.1外观质量 5.1.1针杆架表面不应有锈斑、划痕,外露螺钉头部应无毛刺. 5.1.2发黑件表面质量应符合QB/T2505一2000中3.1的规定. 5.2主要尺寸和形位公差 5.2.1针夹孔孔径DH7(50012)mm. 2 QB/T4605-2013 5.2.2连杆轴孔孔径D1H7(8.72001s)mm. 5.2.3挑线杆接头滑块孔孔径D2H7(p63500is)mm 5.2.4摆轴轴径dh6(160o1)mm. 5.2.5两针夹孔中心距L应为(9.50±0.02)mm. 5.2.6两针夹孔平行度不应大于0.05mm/50mm. 5.2.7两针夹孔对摆轴的垂直度不应大于0.05mm/50mm 5.2.8连杆轴孔对摆轴的平行度不应大于0.10mm/100mm. 5.2.9分离器的压缩量应为(0.40士0.05)mm. 5.2.10针杆不分离时,针杆相对于分离器在针杆运动方向的间隙(以下简称针杆下间隙)不应大于 0.05mm. 5.2.11针杆分离后,针杆相对于针杆架座在针杆运动方向的间隙(以下简称针杆上间隙)不应大于 0.10mm. 5.3运转性能 5.3.1针杆运动阻力不应大于8N 5.3.2正常运转时,连杆、针杆和针杆架座应无咬死、零件松动和脱落等故障. 5.4分离性能 5.4.1手动分离针杆,针杆不应掉落和上下窜动. 5.4.2低速连续自动分离针杆,针杆不应掉落和上下窜动. 5.4.3中速连续自动分离针杆,针杆不应掉落和上下窜动. 6试验方法 6.1外观质量 在光照度为(600士200)x的光线下,检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80 分类号:Y17 备案号:43635-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04-2013 工业用缝纫机 包缝缝纫机机构间隙试验方法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Test methods for mechanism clearance of overlock sewing machine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04-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市缝纫机 研究所、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浙江 宝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汇宝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新通宇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奇、王伟刚、吴剑敏、邱卫明、陈栩华、奥智、洪菊琴、陈主锐、林日照. I QB/T4604-2013 工业用缝纫机包缝缝纫机机构间隙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包缝缝纫机机构间隙的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包缝缝纫机机构间隙的试验,其他机型可参照执行. 2试验装重 2.1试验平台 平面度0级(精度)平板. 2.2试验仪器与精度 2.2.1量程为0N~10N(0g~1000g)和0N~15N(0g~1500g)推拉力计各1个,精度为士3%. 2.2.2精度为0.01mm、量程为0mm~300mm的高度尺和精度示值为0.002mm的千分表头. 2.3辅助工具 螺丝刀、固定主轴工具、内六角扳手. 3试验方法 3.1试验机构间隙名称 试验机构间隙名称见表1. 表1 序号 机构间隙名称 运动方向间隙 上切刀机构 左右方向间隙 运动方向间隙 2 针杆机构 径向方向间隙 运动方向间隙 3 送料机构 抬牙方向间隙 左右方向间隙 运动方向间隙 4 差动送料机构 抬牙方向间隙 运动方向间隙 5 上弯针机构 轴向方向间隙 运动方向间隙 6 下弯针机构 轴向方向间隙 运动方向间隙 7 链线弯针机构 轴向方向间隙 注:除表中给出的送料机构外,其他形式送料机构暂不规定. 1 QB/T4604-2013 3.2试验方法 3.2.1上切刀机构间隙 运动方向间隙:卸下上切刀架箍,转动手轮,使上切刀架运动到最低位置时,固定主轴,如图1所 示,测量点位于刀架的上端面中心处.在上切刀架面垂直方向分别施加F等于4.9N的推拉力,千分表测 得读数绝对值即为上切刀运动方向间隙. 图1 左右方向间隙:卸下上切刀架箍,转动手轮,使上切刀架运动到最低位置时,固定主轴,如图2所 示,测量点位于刀架的左端面.在上切刀架左右端面垂直方向分别施加F等于4.9N的推拉力,千分表测 得读数绝对值即为上切刀左右方向间隙. E 图2 3.2.2针杆机构间隙 运动方向间隙:转动手轮,使针杆处于最低点,固定主轴,如图3所示,测量点位于针夹上端面处. 在针夹上下端面沿针杆方向分别施加F等于4.9N的推拉力,千分表测得读数绝对值即为针杆运动方向间 隙. 2 QB/T4604-2013 F 9 F 图3 径向方向间隙:转动手轮,使针杆处于最低点,固定主轴,如图4所示,测量点分别位于针杆离针 杆轴套边缘2mm处和在针杆距针杆轴套边缘5mm处.与针杆垂直并沿送料方向分别施加F等于4.9N的 推拉力,千分表测得读数绝对值即为针杆径向间隙. 单位为毫米 0 5 图4 3.2.3送料机构间隙 运动方向间隙:卸下针板和机针,针距调整至最大,转动手轮,送料牙处于最前端(距操作者最远 端),固定主轴,如图5所示,测量点位于送料牙中间一排齿的顶部.在送料牙左面一排齿上沿运动方 向分别施加F等于9.8N的推拉力,千分表测得读数绝对值即为送料机构运动方向间隙. 3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80 分类号:Y17 备案号:43633-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02-2013 工业用缝纫机 包缝缝纫机耐久性试验方法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Test method of durability for overlock sewing machine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02-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市缝纫机研究 所、浙江宝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汇宝缝 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新通宇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卫明、王伟刚、吴剑敏、阮玲斐、邱静华、陈栩华、陈主锐、奥智、林日照. I QB/T4602-2013 工业用缝纫机包缝缝纫机耐久性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包缝缝纫机耐久性试验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平台式包缝缝纫机(以下简称缝纫机)的耐久性试验,其他机型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故障fault 缝纫机出现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 注:本术语特指非零部件损坏引起的,可修复的缝纫性能、机器性能及控制功能达不到产品标准要求的缺陷. 2.2 失效failure 缝纫机丧失规定的功能. 注:本术语特指因紧固件松动、零部件脱落及控制系统功能丧失,致使缝纫机不更换零部件无法修复的状态. 2.3 空载no-load test 缝纫机在不穿缝线、不带缝料、不带切刀,线迹长度为2.5mm 差动比调至1:1,包缝宽度为出 厂设置,压脚移出的状态下运转的试验. 3试验条件 3.1试验前将缝纫机外表擦净,清除针板、送料牙、弯针以及过线部分的污物,按产品说明书加注润 滑油至规定区域的中间位置. 3.2缝纫机平稳放置在按使用说明书组装的机架、台板上,按最高缝纫速度的80%,空载运转5mino 3.3试验的输入电压为缝纫机的额定输入电压,最大误差不应超过±1%;测试仪器(表)的精度不应 低于1级. 3.4试验转速为最高缝纫速度的90%;最大转速允差为-1%. 3.5线迹长度为2.5mm 差动比为1:1. 3.6调整压脚压力,在保证缝料按规定的线迹长度连续输送的情况下,设定为最小值. 3.7试验在不穿缝线、带缝料的状态下进行,缝料采用2层宽度为150mm的全棉卡其布,并将各层 前后错开重叠在一起,首尾相接缝固(周长2000mm). 3.8拆下机针和切刀. 3.9有附加装置的机型,附加装置应处于工作状态,并与缝纫机的运行相匹配. 4试验方法 4.1运行模式 按每运转5s 停顿5s的模式间歇运行;停顿期间,缝纫机不应存在因运行惯性而造成的运转. 4.2运行周期 4.2.1每个运行周期为50h 在各运行周期前、后可进行相应项目的测试或试验. 1 QB/T4602-2013 4.2.2本标准的使用者可根据产品标准的规定或试验需要确定n个运行周期,并在试验报告中应予记 录. 4.3其他 4.3.1具有自动润滑装置的缝纫机,在第1周期运行后可更换润滑油1次,从第2周期起不应再次更 换. 4.3.2每个运行周期试验开始前,应对润滑油的油量进行检查,低于本标准3.1规定的应子添加. 4.3.3运行试验中如出现故障应做好记录,详细描述故障现象、原因及发生时间,修复后继续试验. 4.3.4运行试验中缝纫机失效,应终止试验并做好记录,详细描述失效原因及发生时间. 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试验样本型号; b)试验样本标示的生产企业名称; c)试验样本标示的额定电压、电源频率、额定功率(输入或输出) d)试验样本的最高缝纫速度、线迹长度、包缝宽度 e)有附加装置的试验样本,应予描述: f)试验地点; g)试验运行周期数; h)试验仪器设备的名称和型号; i)故障或失效记录(出现时); j)试验结果: k)试验日期; 1)试验单位; m)试验人员签名; n)审查人员签名 6试验报告格式 试验报告格式参见附录A. 2 QB/T4602-201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工业用缝纫机包缝缝纫机耐久性试验报告 表A.1 采用标准的编号 试验样本型号 生产企业名称 定电压 电源频率 额定功率 (输入或输出) 最高缝纫速度 线迹长度、 包缝宽度 有无附加装置 试验地点 试验运行周期数 试验仪器设备的名称和型号: 故障或失效记录: 试验结果: 试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80 分类号:Y17 备案号:43632-201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01-2013 工业用缝纫机 综合送料缝纫机机头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Compound feed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 head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601-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标准缝纫机菀坪机械有限公司、上海标准海菱缝制机械有限公司、国家缝纫机质 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上海 贵衣缝纫设备有限公司、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鱼苏霞、罗一明、朱伟青、张健、张维青、翟来样、潘建国、刘文琦、周玉竺. I QB/T4601-2013 工业用缝纫机综合送料缝纫机机头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缝纫机综合送料缝纫机机头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缝制皮革、人造革、帆布等厚料及特厚料制品的综合送料缝纫机机头(以下简称机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515一2008线迹的分类和术语 GB/T6836一2007缝纫线 GB/T9969一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QB/T1177一2007工业用缝纫机噪声级测试方法 QB/T1178一2006工业用缝纫机振动的测试方法 QB/T1572一1992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 QB/T2045一1994工业用缝纫机线缝皱缩和缝料层潜移的测试方法 QB/T2251一1996缝纫机型号编制规则 QB/T2252一2012缝纫机机头启动转矩测试方法 QB/T2256一2006工业用缝纫机高速平缝缝纫机机头 QB/T2505一2000缝纫机零件发黑技术条件 QB/T2528一2001缝纫机涂装技术条件 QB/T2627一2004工业用缝纫机连续缝纫的试验方法 QB/T2628一2004工业用缝纫机层缝缝纫的试验方法 QB/T4298一2012工业用缝纫机高、低速缝纫线迹长度相对误差试验方法 QB/T4299一2012工业用缝纫机倒、顺缝纫线迹长度相对误差试验方法 BB/T0036一2006缝纫机包装 3产品分类 3.1型式 本机头为平板式机体,采用单针或双针、滑杆挑线或连杆挑线、旋梭勾线,上、针、下综合送料机 构,形成GB/T4515一2008规定的301型线迹. 3.2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QB/T4601-2013 表1 机型 基本参数 厚料 特厚料 单针(双针) 单针(双针) 最高缝纫速度/(针/min) 2000 800 最大线迹长度/mm ≥ 8 10 手提≥ 9 12 压脚提升高度/mm 膝提≥ 15 18 压脚交互量调节范围/mm 2~5 3~5 采用机针 DP×1717~24 DYx324~26* 29.5tex×3~14.8texx3(20支/3股~40支/3股)涤纶缝纫线或 采用缝线 14.8texx3~7.4texx3(40支/3股~80支/3股)涤纶缝纫线 (按GB/T6836一2007) 润滑方式 通过油管油线自动供油 手工注油 电动机功率/W ≥ 400 550 3.3产品型号表示方法 按QB/T2251一1996的规定表示,也可按企业在全国缝纫机标准化中心备案登记的编制细则表示. 4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机头表面不应有锈斑、污溃;标牌应完整,位置正确,无明显伤痕. 4.1.2机头外露零部件及螺钉头部应无毛刺. 4.1.3涂装件表面应符合QB/T2528一2001中5.1的规定. 4.1.4发黑件表面应符合QB/T2505一2000中3.1的规定. 4.1.5电镀件镀层表面应符合QB/T1572一1992中6.1.1的规定. 4.1.6塑料件表面色泽应基本-一致,不应有明显的缩凹和划伤. 4.2机器性能 4.2.1线迹长度、缝线张力、压脚压力均应能调节. 4.2.2压脚提升高度应符合表1规定. 4.2.3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