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186 页)

ICS39.040.10 分类号:Y11 备案号:57030-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055-2017 代替QB/T4055.1一2010、QB/T4055.2一2011 手表用金属陶瓷外观件 Ceramic casings of watches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05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4055.1一2010《手表用金属陶瓷外观件第1部分:氧化物金属陶瓷外观件》和 QB/T4055.2一2011《手表用金属陶瓷外观件第2部分:碳化物金属陶瓷外观件》. 本标准以QB/T4055.2一2011为主,整合了QB/T4055.1一2010的部分内容,与QB/T4055.2一2011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修改了耐腐蚀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2、5.3.2): 新增了耐热冲击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3、5.3.3); —新增了耐光照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4、5.3.4): —修改了硬度的要求(见4.6); —修改了镍释放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8、5.3.8); —修改了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新增了资料性附录进行规定(见4.9、5.3.9、 附录B); —新增了试验方法中的样本状态(见5.2); 一修改了外观的试验方法(见5.3.7):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 —修改了标记方法(见7.1.2).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飞亚达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 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格雅表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娜、鲍贤勇、崔晓龙、严明、靳磊、宋鹏涛、郭新刚、沙琳凯.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4055.1-2010、QB/T4055.2-2011. QB/T4055-2017 手表用金属陶瓷外观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表用金属陶瓷外观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记、包装、运 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氧化锆(ZO2)为主要成分的氧化物金属陶瓷材料制造的外观件,以及以碳化钨 (WC)或碳化钛(TiC)为主要成分的碳化物金属陶瓷材料制造的外观件.其他成分的金属陶瓷材料 制造的外观件亦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3489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7997硬质合金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9820.2一2008计时学术语第2部分:技术和商业用定义 GB/T1011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HG/T3689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 QB/T1898钟表防震手表 QB/T4775表壳体及其附件人工汗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 QB/T4781手表外观件的外观检验条件 EN1811长期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物品以及插入人体刺穿部位的组件的镍释放量参考试验方 法(Reference test method for release of nickel from all post assemblies which are inserted into pierced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e into direct and prolonged contact with the skin) 3术语和定义 3.1 氧化物金属陶瓷oxide ceramic 以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金属陶瓷.例如氧化锆金属陶瓷(zirconia ceramic)以氧化锆为主要成分, 化学式为ZrO2. 3.2 碳化物金属陶瓷carbide cermet 以碳化物为主要成分的金属陶瓷.例如碳化钨金属陶瓷(tungsten carbide cermet)以碳化钨为主要 成分,化学式为WC;碳化钛金属陶瓷(titanium carbide cermet)以碳化钛为主要成分,化学式为TiC. 3.3 外观件casing 附加到机心上并对机心起保护、固定、控制等作用的零、部、组件,如表壳、表盘、指针和表 带等. 注:改写GB/T...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7.180 分类号:Y50 备案号:51113-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993-2015 代替QB/T2993一2008 可擦性圆珠笔和笔芯 Erasable ball pens and refills 2015-07-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993-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993一2008《可擦性油墨圆珠笔和笔芯》的修订.本标准与QB/T2993一2008相 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标准名称: 修改了范围(见1 2008版的1); 修改了产品分类(见3 2008版的3); 删除了出墨量、冒油迹、划线长度、渗化度、球珠固着度、金属笔夹夹着力、饰面理化性能 (保留镀层抗蚀性)、笔套拉力的要求和试验方法(2008版的4、6.2、6.3、6.5、6.8、6.12、 6.15、6.16、6.18); 修改了初写性能的要求(见4.1 2008版的4.1); 修改了可擦性的要求(见4.1 2008版的4.1); 修改了耐晒性的项目名称和要求(见4.1、6.9 2008版的4.1、6.9); 增加了渗透性、复印性、间歇书写、保存性、金属笔夹弹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6.5、 6.7、6.10、6.11、6.14);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7 2008版的7); 删除了保质期(2008版的8.4).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制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制笔工业研究所、 上海纳诺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万年文具有限公司、广东联众文具有 限公司、昆山市大市天龙制笔零件厂、上海文正笔业有限公司、苏州雄鹰笔墨科技有限公司、温州爱好 笔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圆珠笔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桐庐).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炜、周蓓坚、张芳、姚鹤忠、陈景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993一2008. QB/T2993-2015 可擦性圆珠笔和笔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擦性圆珠笔和笔芯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可擦性中性圆珠笔和可擦性油墨圆珠笔,也适用于同类产品的笔芯. 本标准不适用于化学消色型可擦性圆珠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21027学生用品安全通用要求 GB/T26714一2011油墨圆珠笔和笔芯 QB/T2309一2010橡皮擦 QB/T2625一2011中性墨水圆珠笔和笔芯 3分类 3.1书写介质分类 按书写介质可分为可擦性中性圆珠笔和可擦性油墨圆珠笔. 3.2可擦性类型分类 可擦性中性圆珠笔分为橡皮可擦型和温敏可擦型. 可擦性油墨圆珠笔为橡皮可擦型. 3.3结构分类 可擦性圆珠笔按其结构可分为固定式可擦性圆珠笔和活动式可擦性圆珠笔. 4要求 4.1可擦性圆珠笔和笔芯的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要求 试验 项目 可擦性中性圆珠笔 可擦性油墨圆珠笔 方法 温敏可擦型 橡皮可擦型 初写性能 100mm内出墨正常 6.1 划线300m以 书写性能 划10以上,我造应无明显断线,变淡现 象 变淡现象 线迹应无明显断线、 6.2 书写后10min 可擦性 初期可擦 书写后2h 线迹经擦除后,复印应无明显痕迹 无明显痕迹 线近经擦除后,复印应 6.3 经时可擦 书写后72h 线迹经擦除后,复印无明显痕迹 耐擦性 书写后72h 线迹经擦拭后应保持可见 6.4 1 QB/T2993-2015 表1(续) 要求 试验 项目 可擦性中性圆珠笔 可擦性油墨圆珠笔 方法 温敏可擦型 橡皮可擦型 渗透性 ≥24h 书写纸背面应无明显痕迹 6.5 干燥性 ≤20S 覆盖纸应无墨迹 6.6 复印性 复印线迹应保持可见 6.7 耐水性 ≥1h 线迹应保持可见 6.8 耐光性 ≥24h 线迹应保持可见 6.9 间歇书写 ≥24h 100mm内应出墨正常 6.10 A法 保存性 性求、10天,应符合初写性能和书 性能的要求 天,应合初性 6.11 B法b (40士2)℃,(55士5)%R.H. 90天,应符合初写性能和书写性能的要求 温敏可擦型的温敏性能要求见表2. b当对试验结果有异议时,B法为仲裁试验方法. 4.2温敏可擦型的温敏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60 分类号:Y78 备案号:60684-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956-2017 代替QB/T2956一2008 鞋类外底 Outsoles of shoes 2017-11-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956-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956一2008《皮鞋外底》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956一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引言(2008年版引言);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第1章); —修改了产品分类(见第3章,2008年版第3章); 删除了对优等品的要求(2008年版第4章); 删除了一般要求(2008年版4.1); 修改了对感官质量的要求(见4.1 2008年版4.2); —修改了对耐折性能的要求(见4.2.1 2008年版4.3.1); 删除了对硬度的要求(2008年版4.3.3); 删除了对回弹性能的要求(2008年版4.3.8);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2008年版第6章).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德州市鑫华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茂泰(福建)鞋 材有限公司、广东志达行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骁、李玉才、丁思博、伍达志、许燕、李斌. 本标准所代替并废止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956-2008. I QB/T2956-2017 鞋类外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鞋类外底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日常穿用鞋的外底. 本标准不适用于职业、防护、安全鞋用外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2一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GB/T3903.1鞋类通用试验方法耐折性能 GB/T3903.2鞋类通用试验方法耐磨性能 GB/T3903.5鞋类整鞋试验方法感官质量 GB/T3903.12鞋类外底试验方法撕裂强度 GB/T3903.13鞋类外底试验方法尺寸稳定性 HG/T3689一2014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 3分类 3.1按使用对象分类 分为成人鞋、儿童鞋和婴幼儿鞋外底. 3.2按外底材料分类 分为天然皮革、橡胶、塑料等材料制成和多种材料混用组合制成的鞋类外底. 3.3按外底结构分类 分为微孔外底、实心外底、组合外底和其他外底. 4要求 4.1感官质量 感官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感官质量 序号 项目 要求a 表面应洁净,各部位应修剪整齐,外底花纹应清晰;同双外底相同部位的色泽、花纹应基本 1 整体外观 一致(特殊风格产品除外);无收缩变形、开裂、分层现象等明显感官缺陷:外底的着地面 及外侧面不应有砂粒、杂质,气泡或气孔直径不应大于1m;非着地面的气泡、砂粒、杂 质直径不应大于3mm 深度不应大于1.5mm 且数量不应多于3处 2 色差 同双底(片)相同部位可有轻微色差,同批色泽应基本一致 欠硫、喷霜、 3 海绵状 不应有(发泡微孔材料的海绵状除外) 4 缺胶料 屈挠部位及花纹表面不应有 5 外底厚度 前掌着力部位扣除花纹后的厚度不应小于3.0mm(外底设计为贯通花纹的除外) 1 QB/T2956-2017 表1(续) 序号 项目 要求 6 尺寸 同双外底长度相差≤2.0mm 宽度相差≤1.5mm 厚度相差≤1.0mm a表中未列入的感官质量缺陷按以上类似项目处理. 4.2物理机械性能(婴幼儿鞋外底不测) 4.2.1耐折性能 4.2.1.1屈挠部位(含花纹)厚度大于25mm的外底不测耐折性能. 4.2.1.2鞋类外底耐折性能的技术指标见表2. 表2耐折性能 项目 要求 天然皮革外底 (不割口) 不应起过3处且单个装纹长皮不应大于50:不应出涂色脱器 和开胶现象 折后割口裂口长度不应大于20.0mm.折后出现新裂纹不应超过3处且单个 耐折性能 其他外底 裂纹长度不应大于5.0mm;不应出现涂色脱落和开胶现象;有沿条的外底 (预割口5mm) 沿条处不应出现开胶、裂纹.有气(液)垫的鞋底折后气(液)不应出现 漏气(液)、瘪塌现象 4.2.2耐磨性能 4.2.2.1天然皮革外底不测耐磨性能. 4.2.2.2磨痕长度不应大于14.0mm. 4.2.3外底与外中底粘合强度 外底与外中底粘合强度不应小于20N/cm 微孔底撕裂而胶层不开时不应小于15N/cm. 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7.200 分类号:Y56 备案号:58806-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927.2-2017 代替QB/T2927.2一2007 钓具第2部分:钓鱼浮标 Fishing tackle-Part 2:fishing floats 2017-04-12发布 201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927.2-2017 前 言 QB/T2927《钓具》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钓鱼钩; —第2部分:钓鱼浮标 本部分为QB/T2927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QB/T2927.2一2007《钓具第2部分:钓鱼浮标》. 本部分与QB/T2927.2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适用范围中的非自立标、自立标浮标为直立标、横标(见1 2007版1); —修改术语非自立标、自立标为直立标、横标(见3.1、3.2 2007版3.1、3.2); 一增加紧固豆、引线、浮标标号、浮标浮力四项术语和定义(见3.5、3.8、3.10、3.11); —修改材质分类(见4.1 2007版4.1); —删除对材料的要求(见2007版5.1): —增加外形尺寸中对横标的要求(见5.2.4): —修改标体直度的内容(见5.3 2007版5.4); 一修改浮力为浮力稳定性及对应的试验方法(见5.4.1、6.4.1 2007版5.5、6.4); 增加标号浮力和浮力偏差的内容及对应的试验方法(见5.4.2、5.4.3、6.4.2、6.4.3); —修改印刷油墨为涂层及对应的试验方法(见5.5、6.5 2007版5.6、6.5).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湖南名昶渔具有限公司、上海三信渔具有限公司、湖南省池海浮标钓具有限公司、 湖南名冠钓具有限公司、临湘市名门钓具有限公司、临湘市海鳌鱼具有限公司、临湘市刀郎钓具有限 公司、临湘市天野钓具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宁波市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杭州富凡实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继恩、杨界雄、唐阿康、丁龙兴、武海云.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927.2-2007. I QB/T2927.2-2017 钓具第2部分:钓鱼浮标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钓鱼浮标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海洋、湖泊、溪流、池塘等水中钓鱼用的直立标、横标系列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接收质量(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6675.4玩具安全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立标standing float 根据浮标在水中浮力的大小,在标下端配加一定重物,入水后能正立或斜立于水中的浮标. 3.2 横标round float 各种几何形状的浮标入水后,标身能横浮在水面的浮标. 3.3 标体body 浮标的整体. 注:标体包括标身、标脚、标尾,如图1所示. d a一标身:b一标身直径:d一标脚:c一标尾: 图1标体结构示意图 3.4 标身trunk 又称标肚,浮标的主体部分,可浮在水上. 1 QB/T2927.2-2017 3.5 紧固豆bead stop 连接标身,紧固鱼线,内置于标身中间,放置一或两枚,用于横标. 3.6 标身直径diameter 标身最粗处(一般为锥体最大的直径处). 3.7 标尾tail 又称视标、标尖,标身上端细小显示目标的部位,有实芯尾、空芯尾两种. 3.8 引线string 合并双线通过标身中间并穿过紧固豆,起引导鱼线之用. 3.9 标脚food 在标身下端,用于扦于或固定在浮标座中. 3.10 浮标标号float grade 按浮标的浮力大小而编的浮标号码称为“标号”,通常称X号浮标.号位数字小,表示浮力小. 3.11 浮标浮力float buoyancy 将钓鱼浮标的标身(标肚)全部浸水中水对标身的向上作用力. 4分类 4.1按材质分类 羽标、木质标、通草标、高分子材料标. 4.2按用途分类 海钓标、小海标、池钓标、溪钓标、冰钓标. 4.3按产品形状分类 一直立标(细长流线型标、菱形标、椭圆形标等); —横标(圆球形标、水滴形标等). 5要求 5.1外观 5.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7.200.20 分类号:Y58 备案号:57033-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916-2017 代替QB/T2916一2007 自由低音手风琴 Free bass accordions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916-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2916一2007《自由低音手风琴》. 本标准与QB/T2916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了适用标准的引用; —增加了适用的术语和定义; —将分类、标记从要求中移出,作为单独章并表述为分类和标记; —增加了对产品贝司按钮表面高度差的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调整了对产品键盘部分、贝司部分的表述,并将其要求进行了分别表述; —增加了对产品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将产品贝司部分属外观的要求,并入到工艺及外观的条款中: —增加了对废弃产品回收利用的表述; ——修改了检验规则.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金杯安琪乐器有限公司、北京乐器研究所、国家轻工业乐器质量监督检测中 心(广州)、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红棉乐器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时建明、缪庆平、王伟、潘绮珊、肖巍、何志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916-2007. QB/T2916-2017 自由低音手风琴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鸣乐器自由低音手风琴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主要部位名称、要求、废弃产品 的回收利用、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贝司琴箱内设有双系统并由系统转换器控制且可以演奏任意旋律的手风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51一1982标准调音频率 GB/T23146一2008十二平均律的频率与音分的计算 GB/T28489一2012乐器有害物质限量 GB/T31731一2015废弃乐器回收利用通用技术规范 QB/T1298一2014手风琴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由低音free bass 贝司部分按照音阶的半音音程关系排列,以单音形式发音,可伴奏或独奏的低音部分. 3.2 双系统double-system 由转换器控制,兼具自由低音与传统低音两种方式的低音系统,其自由低音部分根据结构的设置按 半音排列的方向不同分为B、C系统. 3.3 B系统B-system 自由低音系统按半音关系由高到低依次排列,高音在上,低音在下. 3.4 C系统C-system 自由低音系统按半音关系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低音在上,高音在下. 3.5 系统转换器system convertor 自由低音系统与传统低音系统的转换装置. 3.6 基础低音ground bass 按照纯五度关系排列且采用十二平均律的左手固定低音. 3.7 琴箱cabinet 具有共鸣作用和可装载各功能部件结构的框架主体. [QB/T1298一2014,定义3.1] QB/T2916-2017 3.8 风箱bellows 可拉伸、压缩起吸排气作用的折层状箱体. [QB/T1298一2014,定义3.2] 3.9 键盘keyboard 按一定音程关系排列的以钢琴式琴键或按钮式琴键组成的可演奏主旋律的部件. [QB/T1298一2014,定义3.3] 3.10 贝司bass 按一定规则排列的以按钮式琴键组成的可演奏主旋律或兼有伴奏功能的部件. [QB/T1298一2014,定义3.4] 3.11 音簧reed 发音的振动体. [QB/T1298一2014,定义3.5] 3.12 音列reed blocks 按一定音程关系排列的音簧组合. [QB/T1298一2014,定义3.6] 3.13 变音器registers 可改变音列组合并丰富音色的传动机构. [QB/T1298一2014,定义3.7] 3.14 风压wind pressure 拉伸压缩风箱而产生的能使音簧振动的气体压力. [QB/T1298一2014,定义3.8] 3.15 波动音waving tone 两个同度音簧同时振动发音而因其频率差异所产生的拍音. [QB/T1298一2014,定义3.9] 3.16 双波动音double waving tone 三个同度音簧同时振动发音而因其频率差异所产生的拍音. [QB/T1298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7.200.20 分类号:Y58 备案号:57034-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41-2017 代替QB/T2841-2007 乐器音准装置及准确度等级判定 Tuning device of musical instruments estimation of the accuracy class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84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2841一2007《乐器音准装置准确度等级判定》. 本标准与QB/T2841一2007相比,除做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适用标准的引用;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对音准装置分类的表述: —调整了对音准装置准确度等级的表述; —增加了对音准装置性能、标志及说明书、使用安全、电源端骚扰电压、骚扰功率、谐波电流限 值、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一修改了检验规则,并删除了原标准中降级的判定方法; —将“使用范围、检验周期”从“检验规则”中移出,作为单独章并表述为“使用范围和校准周 期”; 增加了对废弃音准装置回收利用的表述; 增加了对音准装置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表述.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吟飞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北京乐器研究所、国家轻工乐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广州)、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蔚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音乐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廷国、秦宏伟、张小川、王伟、肖巍、潘琦珊、赵哲、朱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841-2007. QB/T2841-2017 乐器音准装置及准确度等级判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乐器音准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使用范围和校准周期、废弃产品的回收利 用、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乐器频率所使用和校准乐器的音准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947一1996声学名词术语 GB/T6388一19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8898一201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T13837一2012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7625.1一2012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T23146一2008十二平均律的频率与音分的计算 GB/T23151一2008乐器产品使用说明的编制原则 GB/T28489一2012乐器有害物质限量 GB/T31731一2015废弃乐器回收利用通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音准装置tuning device 用于测量乐器频率及偏差大小或提供指定频率的装置. 3.2 音分cent 两个相比等于2的1200次方根的频率间的频程. [GB/T3947一1996,定义11.20]. 注:频率与音分的换算见GB/T23146一2008中3.5. 4分类 分为三类: a)只接收频率的音准装置; b)可接收频率又可发出指定频率的音准装置; c)仅发出指定频率的音准装置. 5要求 5.1律制 音准装置应采用十二平均律. 1 QB/T2841-2017 5.2标准音 音准装置以小字一组a音的频率为标准音. 5.3准确度等级划分 在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35%~75%、交流供电的频率在(50±2)Hz、电压(220± 22)V和在直流供电额定工作电压±15%的条件下,按照音域测量范围及测量准确度的允许误差,接收 乐器频率音准装置的分级与判定应符合表1的规定,可发出指定频率音准装置的分级与判定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1 等级 音域测量范围 测量准确度(音分) I ≥7组(大字二组-小字五组) ±0.5 Ⅱ ≥5组(含小字一组) ±1 Ⅲ ≥1组(含小字一组) ±5 表2 等级 发声准确度(音分) I ±0.2 Ⅱ ±1 ±3 5.4灵敏度 音准装置在电信号输入、电压幅度不小于10mV条件下,音准装置应能准确测量音高或频率. 5.5发音持续时间及衰减量 可发声出指定频率音准装置所发出的频率应稳定、持续时间不应小于10$,其衰减量不应大于 2dB/s. 5.6构及操作功能 结构应无机械损伤,控制件应灵敏、有效、无松旷,显...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7.080 分类号:A17 备案号:57066-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26-2017 代替QB/T2826一2006 胶印紫外光固化油墨 Ultraviolet curing offset ink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82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2826一2006《胶印紫外光固化油墨》. 本标准与QB/T2826一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删除外观指标及试验方法(见2006版表1及4.1); 修改细度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3 2006版表1及4.3); 修改黏性指标(见表1 2006版表1); 修改干燥性指标和照射条件(见表1及4.6.3 2006版的表1及4.6.3); 增加流动度指标及检测方法(见表1及4.6.6): 删除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误差指标(见2006版的3.2); 修改有害可溶性元素的最大限量的名称及测定方法(见3.2及4.6.7 2006版的表2及4.7); 增加有害元素总含量限量指标及检测方法(见3.3及4.6.8); 增加有机挥发性物质(V0C)限量指标及检测方法(见3.4及4.7); 修改检验温度条件(见4.1 2006版的4.8); 修改检验规则(见5 2005版5); 修改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见6 2006版的6).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中钞油墨有限公司、洋紫荆油 墨有限公司、盛威科(上海)油墨有限公司、上海牡丹油墨有限公司、天津天女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剑彬、张进梅、李青、杨爱军、杨清、张涛、周金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QB/T2826-2006. I QB/T2826-2017 胶印紫光固化油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印紫外光固化油墨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带紫外光固化装置的胶印印刷机、纸张及复合材料上使用的胶印紫外光固化油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14624.1胶印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4624.2胶印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4624.3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8723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 GB/T23986一2009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CY/T127一2015用于纸质印刷品的印刷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试样的制备方法 QB/T1149回形针 QB/T2624一2012单张纸胶印油墨 QB2930.1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1部分:可溶性元素 QB2930.2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2部分:铅、汞、镉、六价铬 3要求 3.1技术性能指标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技术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 要求 1 颜色/级 ≥ 4 2 细度1/um ≤ 12.5 3 细度2/um ≤ 25.0 着色力1% 95~105 5 黏性 7.0~16.0 6 干燥性/次 ≤ 3 7 流动度/mm 23~42 细度1/细度2二者选一,方法依据QB/T2624一2012附录A 指标与方法相互对应. 3.2有害可溶性元素的最大限量 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QB/T2826-2017 表2有害可溶性元素的最大限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元素名称 铅(Pb) 汞(Hg) 砷(As) 铬(Cr) (Cd) 锑(Sb) 钡(Ba) 硒(Se) 限量/(mg/kg) 90 60 25 60 75 60 1000 500 注:大红墨、金红墨的钡元素的最大限量不在此范围. 3.3有害元素总含量限量 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的总含量限量应小于100mg/kg 3.4有机挥发性物质(V00)限量 应符合有机挥发性物质总量(V0Cs)不大于2%. 4试验方法 4.1实验室条件 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3士2)℃、相对湿度(655)%条件下进行. 4.2颜色 按GB/T14624.1进行试验. 4.3细度 4.3.1细度1按QB/T2624一2012中附录A方法一进行试验. 4.3.2细度2按QB/T2624一2012中附录A方法二进行试验. 4.4着色力 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060 分类号:Y71 备案号:51111-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21-2015 代替QB/T2821一2006 金属晾衣架 Metal hanger 2015-07-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82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821一2006《金属晾衣架》的修订.与QB/T2821一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修改适用范围; 增加按控制方式的产品分类: 删除了标记; 修改承重性的要求; 修改自锁性的要求; 修改结构稳定性的要求; 增加电气安全的要求; 修改使用寿命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五金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4/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永康市越超工贸有限公司、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好太太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江阴友利特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芳园五金制品厂、佛山市侨源家居用品有限 公司、江阴市友邦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华峰瑞特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 司、九牧智能厨卫(安徽)有限公司、浙江小白杨工贸发展有限公司、南昌艾依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上 海明日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石家庄市福太太家居用品厂、卡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标准化 研究与促进中心、辉煌水暖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上海建筑五金工业研究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徐杰、杨其武、黄安川、钦建宏、章国政、李俊、缪震、史普芹、曾天生、王红旗、 李岩清、万小刚、黄友康、李新国、黄万格、林涛、林补生、邹长征、徐永安、忻成梁、严德勇、全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821-2006. I QB/T2821-2015 金属晾衣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晾衣架的分类、使用条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居室内、外晾晒衣、物使用的金属晾衣架(以下简称“晾衣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1732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4706.1一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5237.2一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GB/T6461一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10125一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的测定 QB/T3821一200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结合强度测试方法 3分类 晾衣架按安装方式分为落地式(落地折叠式、落地伸缩式)晾衣架和挂式晾衣架;按使用形式分为 升降式晾衣架、推拉式晾衣架和折叠式晾衣架;按控制方式分为手动晾衣架和电动晾衣架. 4使用条件 晾衣架宜在风力不大于六级的气象条件下使用. 5要求 5.1材料 5.1.1杆件应采用不锈钢、碳素钢、铝合金、不锈钢复合材料等材料制造,也可使用保证产品性能的 其他金属材料制造. 5.1.2塑料件应采用耐老化塑料. 5.2加工与装配 5.2.1直杆件应挺直,弯曲度不应大于杆件总长的1%. 5.2.2平行杆件之间应相互平行,平行度不应大于杆件间距的1%. 5.2.3固定连接的构件应连接牢固,无卡阻、转动.活动部件(如铰链、轮子、滚动轴承等)应活动 灵活,手感轻便. 1 QB/T2821-2015 5.3外观 5.3.1抛光件,压铸件外表边沿不应有明显的疵锋及飞边,衣面及口边、孔位不应有变形、破裂、裂 痕、冷隔、碰伤、缺料痕等缺陷,表面图案、文字、线条应清晰. 5.3.2塑料件表面不有明显的填料斑、溢料、缩痕、气孔、翘曲、熔接痕、擦伤、划伤和污垢. 5.3.3电镀层表面应光泽均匀,不应有脱皮、起泡、龟裂、烧焦、露底、剥落、黑斑及明显的麻点等 缺陷. 5.3.4喷涂层表面不应有气泡、橘皮、色差/异色、露底掉漆、积漆/溢漆、烧焦/发黄、少漆/薄漆、补 漆等缺陷. 5.3.5不锈钢表面不应明显皱折、划伤、凹坑、瘪等缺陷. 5.4镀、涂层结合强度 5.4.1镀层应结合牢固,漆膜涂层附着力应为1级. 5.4.2喷塑层附着力应为0级 5.4.3涂层厚度不应低于0.06mm. 5.4.4涂层在承受...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060 分类号:Y71 备案号:59735-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06-2017 代替QB2806一2006 温控水嘴 Thermotatic faucets 2017-07-07发布 201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80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2806一2006《温控水嘴》的修订,与QB2806一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本标准性质改为推荐性; —增加了温控水嘴的金属污染物析出量要求; —修改了材料要求; —增加了配套装置; —删除了橡胶件表面质量要求; 删除了陶瓷阀片硬度要求; —删除了温控水嘴P类; —增加了单柄三控温控水嘴: 将出水温度38℃修改为40℃; 一修改了表面耐腐蚀性能要求; —增加了热水失供的安全性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五金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4/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珠海市舒丽玛温控卫浴设备有限公司、珠海普乐美厨卫有限公司、宁波埃美柯铜 阀门有限公司、广东华艺卫浴实业有限公司、广州摩恩水暖器材有限公司、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厦门松 霖科技有限公司、台州市国人温控卫浴设备有限公司、广东恒洁卫浴有限公司、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雅鼎创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奥雷士洁具有限公司、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 司、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建筑五金工业研究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谢庆俊、陈建业、郑雪珍、丁言飞、王惠敏、柳润峰、黄远方、杨和军、林培旭、 林细勇、俞光、张伟、曾天生、岳鹏、区卓琨、郝非、忻成梁、俞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2806-2006. I QB/T2806-2017 3.4 关进水水嘴close the inlet water 水嘴启闭由启闭冷、热两路进水方式实现. 3.5 关出水水嘴close the outlet water 水嘴启闭由直接启闭混合水方式实现. 3.6 安全性safety with cold water or hot water failure 冷水或热水失供时,温控装置迅速作出反应,调控热水或冷水供水,使出水温度和流量达到规定值, 避免人体烫伤或感觉不适. 3.7 使用寿命mechanical endurance 水嘴经一定数量出水温度交变试验周期后,其使用性能仍符合本标准要求,这个操作周期数即为水 嘴使用寿命. 3.8 管道温控阀pipeline thermostatic valve 安装在供水管道上用于调控出水温度的温控装置. 3.9 普通水压温控水嘴general pressure thermostatic faucets 在0.1MPa~0.5MPa水压下使用的温控水嘴. 3.10 高水压温控水嘴high pressure thermostatic faucets 在0.1MPa~2.0MPa水压下使用的温控水嘴. 4分类及命名 4.1分类 4.1.1按控制手柄数量分为单柄和双柄. 4.1.2按控温类型分为恒温水嘴(以下用T表示)和恒温衡压水嘴(以下用TP表示). 4.1.3按使用场合分为淋浴、浴缸、洗涤、面盆、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管道阀等. 4.1.4按安装形式分为明装和暗装. 4.1.5按使用压力分为普通水压和高水压. 4.2命名 命名宜包含控制手柄数量、控温类型、使用场合、安装形式和使用压力. 示例: 控制手柄数量为单柄、控温类型为恒温衡压、使用场合为浴缸、安装形式为明装、使用压力为高水压的产品可命名 为单柄恒温衡压浴缸明装高水压水嘴. 5使用条件 5.1工作压力 5.1.1普通水压:供水压力0.1MPa~0.5MPa 超过0.5MPa应加装减压阀. 5.1.2高水压:供水压力0.1MPa~2.0MPa 建议正常使用水压为0.3MPa~1.5MPa. 2 QB/T2806-2017 5.2介质使用温度 冷水温度4℃~29℃、热水温度45℃~85℃,建议正常使用热水温度为50℃~75℃. 6材料 6.1产品使用的与饮用水直接接触的材料,在本标准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不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 害,不应对饮用水造成任何水质、外观、味觉、嗅觉等变化. 6.2水嘴与水接触的部件不应使用锌合金等易腐蚀材料.在保证产品性能的条件下,产品所使用的材 料应符合相应的材料标准. 7配套装置 7.1与水嘴配套的花洒应符合GB/T23447的规定. 7.2与水嘴配套的软管应符合GBT23448的规定. 7.3与水嘴配套的排水配件应符合JC/T932的规定. 8要求 8.1外观 8.1.1镀层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7.180 分类号:Y50 备案号:51115-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778-2015 代替QB/T2778一2006 荧光笔 Fluorescent pens 2015-07-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778-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778一2006《荧光笔》的修订.本标准与QB/T2778一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1 2006版的1);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见2006版的3); 修改了书写性能要求(见4.1 2006版的5); 修改了抗漏性要求(见4.1 2006版的5); 修改了间歇书写要求(见4.1 2006版的5); 增加了可迁移元素含量和笔套安全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2、4.3、6.14); 修改了划线仪器、书写载荷和书写角度要求(见5.1 2006版的6.1); 修改了标志的要求(见8.1.1 2006版的9.1); 修改了型式检验规定(见7.2.1 2006版的8.1.1); 删除了保质期(2006版的9.4.2).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制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金万年文具有限公司、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制笔工业研究所、 广东联众文具有限公司、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韶关盛怡文具有限公司、深 圳市齐心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雄鹰笔墨科技有限公司、温州爱好笔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天丰文具有 限公司、温州市天好笔业有限公司、温州市文泰笔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田忠、周秋腾、朱慧兰、姚鹤忠、陈景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778-2006. I QB/T2778-2015 荧光笔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荧光笔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纸张上作记号或标志之用的水性墨水荧光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12564书写纸 GB21027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 3分类 荧光笔按其储水结构可分为储水芯式荧光笔和直液式荧光笔. 4要求 4.1荧光笔的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初写性能 100mm内出墨正常 6.1 书写性能 划线100m以上,线迹应流畅,无明显变淡、断线现象 6.2 抗漏性/kPa ≤-10 6.3 笔头滑缩力N ≥5.9 6.4 笔头强度/N ≥4.9 6.5 发光性能b 紫外光下线迹应明显发光 6.6 透过性能 复印前:遮盖字迹应清晰显现;复印后:字迹应可辨 6.7 干燥性 ≤30s 覆盖纸上应无墨迹 6.8 间歌书写 ≥2h 100mm内应出墨正常 6.9 耐温性 (60士2)℃、1h 书写应出墨正常,无渗漏墨水现象 6.10 耐冲击性 1m高度水平跌落,书写应出墨正常,零部件应无开裂、变形、脱落 6.11 笔套拉力/N 4.9~39.2 6.12 外观 表面应光洁,无擦伤、裂纹等缺陷:整笔应无明显歪斜;零部件装配应 6.13 平服、牢固;标志应字迹清晰;笔头部或尾部应无渗漏墨水现象 仅适用于直液式荧光笔. b仅适用于灌注红、黄、橙、绿、粉红色墨水的荧光笔. 不适用于灌注紫色墨水的荧光笔. 4.2荧光笔墨水中的可迁移元素含量应符合GB21027的规定. QB/T2778-2015 4.314周岁以下学生使用的荧光笔笔杆、笔套上的涂层中的可迁移元素含量及笔套安全应符合GB 21027的规定. 5试验仪器、材料和条件 5.1划线仪 当使用划线仪时,应设定至满足下列条件: a)书写载荷:线迹宽度<2.5mm 0.49N; 线迹宽度≥2.5mm 0.98N; b)划线速度:线迹宽度<2.5mm (5.0士0.5)m/min; 线迹宽度≥2.5mm (9.0±0.5)m/min; c)书写角度:圆型笔头:(65土5)°; 非圆型笔头:笔头最大宽度部分与纸面完全接触时的角度; d)衬垫板:抛光的不锈钢板. 5.2书写纸 符合GB/T12654的定量规格为70g/m2的书写纸. 5.3环境条件 若无特别的规定,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a)环境温度:15℃~25℃; b)相对湿度:50%~80%. 6试验方法 6.1初写性能 6.1.1试验器具 6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7.180 分类号:Y50 备案号:51114-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777-2015 代替QB/T2777一2006 记号笔 Marking pens 2015-07-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77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777一2006《记号笔》的修订.本标准与QB/T2777一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书写性能要求(见4.1 2006版的4); 修改了抗漏性要求(见4.1 2006版的4); 修改了间歇书写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6.8 2006版的4、6.8); 修改了外观要求(见4.1 2006版的4); 增加了可迁移元素含量和笔套安全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2、4.3、6.15); 修改了划线仪器、书写载荷和书写角度要求(见5.1 2006版的5.1); 修改了干燥性的试验方法(见6.6 2006版的6.6); 修改了型式检验的规定(见7.2.1 2006版的7.1.1); 删除了保质期(2006版的8.4.2).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制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制笔工业研究所、 广东联众文具有限公司、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万年文具有限公司、宁波市文魁控股集团有限 公司、广东宝克文具有限公司、上海飞华制笔有限公司,山东一枝笔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永生文教 用品有限公司、韶关盛怡文具有限公司、深圳市齐心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雄鹰笔墨科技有限公司、 温州爱好笔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天丰文具有限公司、温州市天好笔业有限公司、温州市文泰笔业有限公 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永生、龙水云、胡省洋、姚鹤忠、陈景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777-2006. QB/T2777-2015 记号笔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记号笔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纸张、木材、金属、玻璃、塑料、搪瓷、陶瓷等一种或多种材料上作记号或标志的 记号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12654书写纸 GB21027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 3分类 3.1记号笔按墨水种类可分为两类:使用水性墨水的为水性记号笔(包括彩色水笔);使用油性墨水 的为油性记号笔. 3.2记号笔按其储水结构可分为储水芯式记号笔和直液式记号笔. 4要求 4.1记号笔的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要求 项目 试验方法 水性记号笔 油性记号笔 初写性能 100mm内应出墨正常 6.1 书写性能 划线100m以上,线迹应流畅,无明显变淡、断线现象 6.2 抗漏性/kPa ≤-10 6.3 笔头滑缩力/N ≥5.9 6.4 笔头强度/N ≥4.9 6.5 干燥性 ≤1min 覆盖纸上应无墨迹 6.6 附着性 载荷4.9N 线迹不应被擦除b 6.7 间歇书写 ≥5h 100mm内应出墨正常 ≥30min 100mm内应出墨正常 6.8 耐水性 ≥1h 线迹应保持可见c 6.9 耐光性 ≥24h 线迹应保持可见 6.10 耐温性 (60士2)℃、1h 书写应出墨正常,无渗漏墨水现象 6.11 耐冲击性 1m高度水平跌落,书写应出墨正常.零部件无开裂、变形、脱落 6.12 笔套拉力/N 4.9~39.2 6.13 QB/T2777-2015 表1(续) 要求 项目 试验方法 水性记号笔 油性记号笔 表面应光洁,无擦伤、裂纹等缺陷;整笔应无明显歪斜;零部件装配应平 外观 6.14 服、牢固;标志应字迹清晰;笔头部或尾部应无渗漏墨水现象 仅适用于直液式记号笔. b不适用于彩色水笔. 不适用于无耐水性标志的水性记号笔. 4.2记号笔墨水中的可迁移元素含量应符合GB21027的规定. 4.314周岁以下学生使用的记号笔笔杆、笔套上的涂层中可迁移元素含量及笔套安全应符合GB21027 的规定. 5试验仪器、材料和条件 5.1划线仪 当使用划线仪时,应设定至满足下列条件: a)书写载荷:线迹宽度<2.5mm 0.49N; 线迹宽度≥2.5mm 0.98N; b)划线速度:线迹宽度<2.5mm (5.0±0.5)m/min; 线迹宽度≥2.5mm (9.0±0.5)m/m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7.200.20 分类号:Y58 备案号:46706-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740-2014 代替QB/T2740一2005 口风琴 Melodica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740-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740一2005《口风琴》的修订.与QB/T2740一2005相比,除做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适用标准的引用; 增加了术语,修改了部分术语的定义内容; 删除以工艺、材料作为划分等级的内容; 修改了标准音的要求: 修改了音准的要求: 修改了发音灵敏性的要求; 增加了吹口与吹管插拔力和插接尺寸的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增加了音孔板和音簧的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增加了琴箱漏气量的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增加了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修改了检验规则; 修改和增加了产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表述和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奇美乐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龙贵、董德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的情况为: —QB/T2740-2005. QB/T2740-2014 口风琴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鸣乐器口风琴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主要原材料、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 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铜质音簧为发音体并带有键盘装置的口风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51一1982标准调音频率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388一19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0567.1一199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硝酸亚汞试验法 GB/T23146一2008十二平均律的频率与音分的计算 GB/T28489一2012乐器有害物质限量 GB/T31109一2014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 QB/T3814一1999(200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 QB/T4131一2010键盘乐器键宽尺寸系列 QB/T2894一2007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色母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琴箱cabinet 装载各功能部件的箱体. 3.2 支架bracket 用来固定各功能部件并与琴箱相连接的主体架. 3.3 音孔板sound hole board 固定音簧的金属板. 3.4 音簧reed 发音的振动体. 3.5 键盘keyboard 按一定音程关系排列的、并以钢琴式琴键组成的可演奏旋律的部件. 3.6 吹口mouthpiece 用于吹奏的部件. QB/T2740-2014 3.7 吹管blowpipe 吹奏时用连接吹口与琴箱的部件. 4分类 4.1根据音域范围分为24键、25键、27键、32键、36键、37键. 4.2根据声学品质、演奏性能的不同,分为高级品和普及品. 5要求 5.1声学品质 5.1.1律制 应采用十二平均律. 5.1.2标准音 小字一组a音的频率应在440.00Hz一443.83Hz的范围内确定,确定的小字一组a音的频率值应符 合GB/T23146一2008附录A中表A.4的规定. 5.1.3音准 各音音准允许误差和相邻两音音准允许误差之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要求 等级 各音音准允许误差/音分 相邻两音音准允许误差之音分 高级品 10 ≤8 20 普及品 ≤12 -10 5.1.4谐和性 全音域内的同度音和八度音应谐和. 5.1.5音质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等级 要求 高级品 应清脆、柔和、圆润、响亮、均匀,应无沙音、哑音、杂音 普及品 应柔和、圆润、均匀,应无沙音、哑音、杂音 5.2演奏性能 5.2.1发音灵敏性 风压不超过490Pa时,按键盘上任意一键应开始发音. 5.2.2键盘 5.2.2.1八度音程的白键宽度应符合QB/T4131一2010表1中键形式代号C的规定. 5.2.2.2相邻两琴键下沉深度误差之差不应大于2.0mm. 5.2.2.3黑键上表面宽度应符合QB/T4131一2010表1中键形式代号C的规定. 5.2.2.4白键间隙应符合QB/T4131一2010表1中键形式代号C的规定. 2 QB/T2740-2014 5.2.2.5黑键前端上表面距白键面的高度应为5.0mm~7.5mm. 5.2.2.6白键静止最大负荷应...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7.080 分类号:A17 备案号:43555-201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730.2-2013 代替QB/T2730.2一2005 水基喷绘墨水 Water based ink for large format ink jet printing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730.2-2013 前 言 QB/T2730为系列标准,分为两个部分: 一喷墨打印机用墨水; —水基喷绘墨水. 本部分为QB/T273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是对QB/T2730.2一2005《喷墨打印墨水第2部分:喷绘墨水》的修订,与QB/T2730.2一 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水基喷绘墨水”; 修改了“范围”(见1 2005年版的1): 规范性引用文件对版本和引用文件进行了相应的增减和修改; 删除了“产品分类”(见2005年版的3);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 一技术性能要求作如下修改: ●修改了“表面张力”和“黏度”的范围(见4.1表1 2005年版的4.1表2): 删除了“pH”、“打印效果”、“间歇性打印效果”和“耐水性”要求(见2005年版的 4.1表2); 将“色度”修改为“印迹色密度”,并制定其要求(见4.1表1 2005年版的4.1表2); 将“耐光色牢度”修改为“印迹耐紫外光照性”,并制定其要求(见4.1表1 2005年版的 4.1表2); 将“耐寒性”修改为“冻融稳定性”,并制定其要求(见4.1表1 2005年版的4.1表2); 将“扩散度”修改为“印迹互渗性”,并制定其要求(见4.1表1 2005年版的4.1表2): 将“经时劣化性”修改为“贮存稳定性”,并制定其要求(见4.1表1 2005年版的4.1表2); 删除了“主要包装质量”(见2005年版的4.3); 增加了“净含量”要求(见4.2). 删除了“卫生安全性”,将其要求归入技术性能要求(见4.1表2 2005年版的4.2表3); 修订了“试验方法”(见5 2005年版的5): 修订了“检验规则”要求(见6 2005年版的6); 一修订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见7 2005年版的7).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珠海保税区天然宝杰数码科技材料有限公司、郑州鸿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精化科技有限公司、潍坊环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中山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田永中、秦国胜、王相军、黄星周、辛秀兰、王小妹、刘德文. 本部分于200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B/T2730.2-2013 水基喷绘墨水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水基喷绘墨水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水基染料型喷绘墨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 ISO2859-1:1999 IDT) GB/T10247一2008粘度测量方法 GB/T18722一2002印刷技术反射密度测量和色度测量在印刷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GB/T22237一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QB2930.1一2008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1部分:可溶性元素 HG/T3506一1999表面活性剂试验用水或水溶液电导率的测定 HJ567一2010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喷墨墨水 JJF1070一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喷绘墨水ink for large format ink jet printing 用着色剂、连结料、助剂等成分组成分散体系,在喷绘过程中被转移到打印介质上的着色物质. 3.2 印迹printout 通过喷绘机喷绘在打印介质上的痕迹. 3.3 标准印样standard proofs 通过规范介质、色块、覆盖率、图样、分辨率,打印形成的印迹. 4要求 4.1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 表1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要求 1 表面张力/(mN/m) 25~60 2 黏度/(mPas) 1.0~15.0 3 电导率y(uS/cm) < 10000 4 冻融稳定性 -20℃条件下墨水放置24h 表面张力和黏度的变化率不应超过20% 5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59.140.30 分类号:Y46 备案号:57072-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727-2017 代替QB/T2727一2005 皮革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Leather-Tests for color fastness- Color fastness to artificial light:xenon art fading lamp test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727-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727一2005《皮革色牢度试验耐光牢度:氙弧》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727一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调整为“皮革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牢度:氙弧”; —一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修订,取消了引用文件年号使引用文件为现行最新版本,增加了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对原理描述进行修订; —对设备中水冷式氙弧灯的描述进行修订; 一在设备中温度传感器中增加黑板温度计; —对试样描述进行细化; 增加曝晒条件; 细化曝晒方法; —对耐光色牢度的评定描述更加详细.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浙江明新旭腾皮业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 制鞋工业研究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岚、许晔、庄君新、冯爱民、吴辉群、张亚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727-2005. I QB/T2727-2017 皮革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皮革的颜色耐人造光源及耐热能力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具有耐光和耐高温要求的皮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是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73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蓝色羊毛标样(1~7)级的品质控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432耐光色牢度试验仪用湿度控制标样 3原理 在人造光源下,将试样与蓝色羊毛标准一起按规定的的条件进行曝晒,当试样曝晒至规定要求后, 将试样与所用的蓝色羊毛标准或灰色样卡进行对比,评价试样的耐光变色牢度. 4标准材料与设备 4.1标准材料 4.1.1蓝色羊毛标准,符合GB/T730的规定. 4.1.2湿度控制标样,符合GB/T8432的规定. 4.1.3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250的规定. 4.1.4遮盖物,用不透明材料,如内外白硬卡、薄铝片等制成. 4.2设备 4.2.1氙弧灯耐光试验机(空冷式或水冷式) 试样和蓝色羊毛标准可同时在下述任一种设备(见4.2.1.1和4.2.1.2)中曝晒,光源为氙弧灯;试样 和蓝色羊毛标准受光面上光强度的差异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辐照量(单位面积辐照能)用辐照度 监控计(4.2.2.3)测得,波长在300nm~400nm时,宜为42W/m2 或波长在420nm时,宜为1.1W/m2 或1.2W/m2;氙弧灯与试样表面和蓝色羊毛标准表面应保持相等距离;光源垂直位于试样架的中心轴, 试样架以(1士0.1)r/min的转速转动. 4.2.1.1空冷式氙弧灯耐光试验机 空冷式氙弧灯耐光试验机,应符合下列条件: a)滤光片:置于光源和试样及蓝色羊毛标准之间,使紫外光谱稳定衰减.所用滤光玻璃的透光率 在380nm~750nm之间至少为90%,在310nm~320nm时应降为0; b)滤热片:置于光源和试样及蓝色羊毛标准之间,可使氙弧光谱中所含红外辐照量稳定地衰减, 使用玻璃过滤器以消除多余的红外辐照,达到标准所规定的温度条件; c)湿度控制标样:按GB/T8432规定的湿度控制标样的耐光色牢度不应小于6级. 4.2.1.2水冷式氙弧灯耐光试验机 水冷式氙弧灯耐光试验机,应符合下列条件: 1 QB/T2727-2017 a)滤光片:包括内层和外层滤光玻璃容纳和引导冷却水流动,滤光器置于光源和试样及蓝色羊毛 标样之间,使紫外光谱和部分红外光谱可稳定衰减,其透射率在380nm~750nm之间至少为 90% 而在310m左右则降为0;或装配石英内滤光器和S型硅溴外滤光器; b)能自动控制温度、相对湿度; c)冷却系统:3级水循环(符合GB/T6682)通过氙灯的内外滤光玻璃之间,并经热交换装置冷 却. 4.2.2温度传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90 分类号:Y71 备案号:43557-201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697-2013 代替QB/T2697一2005 地弹簧 Floor spring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69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697一2005《地弹簧》的修订.本标准修订过程中参考了BSEN1154:1997A1: 2002《建筑五金门控五金的要求与测试方法》和ANSI BHMA A156.19:2007《小功率门控机》. 本标准与QB/T2697一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增加了负载性能及其试验方法; 增加了闭锁功能: 增加了电动地弹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完善了液压地弹簧复位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完善了液压地弹簧延时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完善了液压地弹簧缓冲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删除了产品标记.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五金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4/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史丹利东铁(上海)五金有限公司、盖泽工业(天 津)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北京建筑材料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广东雅洁五金 有限公司、佛山市汇泰龙五金卫浴制造有限公司、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上海盈冠五金有限公司、浙 江康普门控科技有限公司、温州欧德门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爱铂门控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有 限公司、广东省茂名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上海建筑五金工业研究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伏振峰、马杰、吴波、何烙辉、王巍、王忠、陈鸿填、刘国、刘齐月、项公成、苏 春明、杨永来、岳鹏、陈晓建、曹汉添、颜伟国、王广宁、俞伟、苏竹琴、全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697-2005. QB/T2697-2013 地弹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弹簧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平开门上部或下部,可单向或双向开门的各种关门或开门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12 ISO2859-1:1999 IDT)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6461一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ISO 10289:1999 DT)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一1998,ISO2409:1992 IDT) GB/T10125一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ISO9227:2006 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液压地弹簧hydraulic floor spring 由金属弹簧、液压阻尼组合作用的关门装置. 3.2 电动地弹簧electric floor spring 由电机驱动的自动开门、关门装置. 3.3 开门信号signal of opening door 驱动电机运转并实现开门动作的外在电平信号. 3.4 关门信号signal of closing door 驱动电机运转并实现关门动作的外在电平信号. 4产品分类 4.1规格代号 地弹簧按适用门的规格不同可分为7类,见表1. 1 QB/T2697-2013 表1 能效比% 规格 类别代号 关门力矩M(Nm) 推荐适用门最大宽度 试验门质量/k 液压地弹簧 电动地弹簧 /mm 1 9≤M元<13 45 15~30 750 2 139M<18 50 25~45 850 3 18≤M元<26 55 40~65 950 4 26≤M <37 60 65 60~85 100 5 37≤M关<54 60 80~120 250 6 54≤M:<87 65 100~150 400 7 87≤M0<140 65 130~180 600 能效比由关门力矩和开门力矩的比值确定 见公式(2) 4.2附加功能代号 地弹簧按附加功能可分为3类,见表2 表2 附加功能 有定位装置 延时 缓冲 代 D DA 4.3寿命等级代号 地弹簧按使用寿命可分为3类,见表3. 表3 等级 高 中 低 单向达到100万次 单向达到50万次 单向达到20万次 寿...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60 分类号:Y78 备案号:43561-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695-2013 代替QB/T2695一2005;FZ/T82005一1999 鞋类用线 Threads for shoes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69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695一2005、FZ/T82005一1999两项标准的整合修订,与QB/T2695一2005、FZ/T 82005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扩大了适用范围: —修改了要求的描述方法; —修改和增删了外观质量检验项目; —修改了物理机械性能的指标; 修改了外观质量的试验方法; 增加了色牢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增加了质量(定重)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增加了产品质量判定; 修改了检验规则的描述方法;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定重与定长换算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温州一可鞋服辅料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一可、田旺、刘显奎. 本标准代替了QB/T2695一2005和FZ/T82005一1999. QB/T2695一2005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0年发布为原专业标准ZB/TY78007一1990《日用皮鞋用线》,1999年转化为行业标准QB/T3642 一1999 2005年第一次修订. FZ/T82005一1999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6年发布为原专业标准ZB/Y78002一1986《布鞋用线》,1999年转化为行业标准FZ/T82005一 1999. QB/T2695-2013 鞋类用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鞋类缝帮、底等用途的缝纫线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判定、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穿用的鞋类缝帮、底所用的缝纫线. 本标准不适用于劳动、防护及特殊功能的鞋类缝帮、底所用的缝纫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0一2008,ISO105-A02:1993 IDT) GB/T25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251一2008,ISO105-A03:1993 IDT) 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GB/T3916一 2013 ISO2062:2009 MOD) GB/T4743一2009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ISO2060:1994 MOD) GB/T3921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ISO105-C10:2006 MOD) FZ/T32006一2003芝麻本色线 3产品分类 3.1按使用部位分类: —帮面用线(包括缝靴毡里线); ——帮底缝合用线(包括缝梗用线、铲缝用线); —帮面装饰用粗线. 3.2按材料分类: —天然纤维线:丝线、棉线、棉蜡光线、苎麻线; —合成纤维线:锦纶线、涤纶线、维纶线、腈纶线. —混合线:涤棉线、包芯线 4要求 4.1外观质量 鞋类用线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QB/T2695-2013 表1外观质量 序号 项目 要求 股线结头或相当于结头的棉结,在表面或端面: 1)/1000m及以下可有2个:或每个 (支)线中可有2个: 表面结头 2)1000m以 上可有4个, 但应修整 结头尾长限0.5cm以内: 不可有木芯线、塑芯线(成形同木芯线),但可有2个影结 1) 3级及以上面积不超过1.0cm2或单根线不超过1/2圈; 线圈类 2) 2级以上面积不超过0.08cm2: 3 不可有2级及以下 2 污渍 1 3级及以上面积不超过2.0cm2或单根线不超过16cm; 宝塔线 2 2级以上面积不超过0.32cm2或单根线不超过6cm; 3 2级及以下不超过0.02cm 3 麻懈线 4 蛛网 纸芯线单头可跳线2根,塔筒线小头可跳线4根,每根跳线长度不超过半圈,大头不可 跳线 5 蜡光起毛 可有轻微起毛和圈毛 6 线管芯缺边 单头缺口、缺边深度不超过0.25cm 总长度不超过1.8cm 定重产品可换算为定长产品考核.换算方法见附录A. 4.2物理 4.2.1色差、色花、夹心 应符合表2要求. 表2色差、色花、夹心 项目 要求 按色卡或来样 色差 不低于3级 盒内个与个之间 不低于3级 色花深浅相差 色花、夹心 不低...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5.060 分类号:Y32 备案号:49682-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689-2015 代替QB/T2689一2005 滤嘴棒纸 Filter tip paper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68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689一2005《滤嘴棒纸》的修订,与QB/T2689一2005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取消了优等品和一等品: 增加了高透型滤嘴棒纸及相关技术要求; 增加了普通型滤嘴棒纸中的26.0g/m2、34.0g/m2和36.0g/m2品种; 增加了荧光亮度、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指标.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凯恩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振宇、李鑫、雷荣、黎的非、张文海、郑蓉、颜鲁鸣.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689-2005; —QB/T3508-1999. QB/T2689-2015 滤嘴棒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滤嘴棒纸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卷制香烟的滤嘴棒用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 GB/T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462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GB/T742造纸原料、纸浆、纸和纸板灰分的测定 GB/T1541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7974纸、纸板和纸浆蓝光漫反射因数D65亮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室外日光条件) GB/T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T12914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GB/T23227卷烟纸、成形纸、接装纸及具有定向透气带的材料透气度的测定 GB/T27741一2011纸和纸板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3分类 1 滤嘴棒纸按产品特性分为普通型滤嘴棒纸和高透型滤嘴棒纸. 4要求 4.1滤嘴棒纸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或订货合同的规定. 表1滤嘴棒纸技术要求 要求 项目 单位 普通型 高透型 26.0、28.0、30.0、32.0、 定量 g/m2 22.0、24.0、26.0、28.0 34.0、36.0 定量偏差 % ±4.0 纵向抗张强度 ≥ kN/m 1.50 1.00 纵向伸长率 ≥ % 1.4 1.6 透气度偏差 % ±10 透气度 10000cm3/(min-cm2) ≤8 QB/T2689-2015 表1(续) 要求 项 目 单位 普通型 高透型 D65亮度 % 82.0~88.0 77.0~88.0 灰分 o/o ≤12.0 荧光亮度 ≤ ofo 1.0 可迁移荧光增申剂 无 交货水分 % 3.0~6.0 0.3mm2~1.5mm2 40 尘埃度 个/m2 >1.5mm 不应有 注:荧光亮度和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中任一项合格即判为合格 4.2滤嘴棒纸纸面纤维组织应均匀、柔软、细腻,不应有折痕、裂口、皱纹、污点、浆块、硬质块、 孔眼及其他影响使用的纸病. 4.3滤嘴棒纸应无异味,同一批滤嘴棒纸不应有明显色差 4.4滤嘴棒纸为盘纸,卷盘应紧密、松紧一致,盘面应平整洁净,不应有机械损伤.卷芯应牢固,卷 芯宽度应与滤嘴棒纸宽度一致,卷芯内径应为(120士0.5)mm. 4.5盘纸长度应为(5000士20)m、(4500±18)m、(4000±16)m或按合同规定. 4.6盘纸宽度偏差应为±0.24mm或按合同规定. 4.7每盘纸接头个数不应多于1个,接头应平整牢固,粘接处不应透层并应有可识别的标记,接头质 量不应影响滤嘴棒纸的质量. 5试验方法 5.1试样的采取按GB/T450的规定进行. 5.2定量及定量偏差按GB/T451.2测定.沿盘纸全宽切取长300mm的试样,10张为1组,共测试5 组,以5组试样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 5.3纵向抗张强度和纵向伸长率按GB/T12914测定,仲裁时按恒速拉伸法测定. 5.4透气度偏差和透气度变异数按GB/T23227测定. 5.5D65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1.060 分类号:Y78 备案号:43560-201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676-2013 代替QB/T2676一2004 鞋用主跟和包头材料热熔型、溶剂型 Stiffeners and toepuffs for footwear-Heat activated and solvent activated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67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676一2004《鞋用主跟和包头材料热熔型、溶剂型》的修订,与QB/T2676一 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尺寸及偏差要求; 删除了密度及热熔性能要求; 修改了黏合强度要求; —修改了黏合强度试验方法: 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威海经济技术开发 区昌隆制鞋材料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小波、钱金波、董大鹏、于淑贤. 本标准于200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B/T2676-2013 鞋用主跟和包头材料热熔型、溶剂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熔型、溶剂型主跟和包头材料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2一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ISO36:2005Ed.4 IDT) GB/T1034一2008塑料吸水性的测定(ISO62:2008 IDT) GB/T1040.3一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ISO527-3:1995 IDT) GB/T2411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GB/T2411一2008,ISO 868:2003 IDT) GB/T2703 鞋类术语 GB/T22049鞋类鞋类和鞋类部件环境调节及试验用标准环境(GB/T22049一2008,ISO 18454:2001 IDT) QB/T1187鞋类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3术语和定义 GB/T270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产品分类 4.1按鞋的不同使用部位分为:主跟材料和包头材料. 4.2按材料活化方式分为:热熔型和溶剂型. 5要求 5.1外观质量 材料表面应平整,无杂质,色泽均匀;施胶均匀,表面光滑,无气泡. 5.2规格、尺寸及允差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规格、尺寸及允差 单位为毫米 厚度 项目 片状材料尺寸 卷状材料 尺寸 允差 (长/宽)允差 宽度允差 长度允差 0.4~0.8 ±0.05 包头材料 >0.8~1.2 ±0.07 >1.2~1.5 ±0.10 士5 ±5 ±50 1.5~1.8 主跟材料 ±0.12 >1.8 ±0.15 1 QB/T2676-2013 5.3物理机械性能 物理机械性能指标见表2 表2物理机械性能 指 标 项目 热熔型 溶剂型 吸水率/(% 45 85 拉伸性能/MPa ≥ 14 10 黏合强度/(N/mm) 干态≥50,湿态≥30 硬度/邵氏D ≥ 50 45 6试验方法 6.1外观质量 将试样放在检验平台上,在自然光线下采用目测和手感方法进行检验. 6.2规格、尺寸及允差 6.2.1用精度为0.01mm的厚度仪,沿着宽度方向测量3点,测量点距离边缘不少于20mm 计算3 点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厚度值, 6.2.2材料的宽度及长度用精度为1.0mm的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 6.3吸水率 6.3.1取样按GBT1034一2008中5.6进行,如试样厚度不满足要求,可用原厚度. 6.3.2检验按GB/T1034一2008中6.3进行,数据处理按7.1进行. 6.4拉伸性能 按GB/T1040.3一2006的规定进行检验,试样厚度采用材料原厚度 6.5黏合强度 6.5.1试验用标准材料 6.5.1.1帆布:全棉,规格为300g~340g. 6.5.1.2无纺布:规格(150士20)g.对于双面涂胶的主跟、包头材料需要其两面分别与帆布和无纺 布黏合为组合试样. 6.5.2热熔型材料试样制备 6.5.2.1剪取尺寸为150mm×25mm的试样5条,并剪取略大于试样尺寸的帆布(6.5.1.1)和无纺布 (6.5.1.2)各5条. 6.5.2.2制作“帆布-样品”或“帆布-样品-无纺布”的组合试样. 6.5.2.3压板1套,上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3.140.30 分类号:G33 备案号:58810-2017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668.2-2017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件 Ultra-high-molecular-weight polyethylene (PE-UHMW)pipe fittings 2017-04-12发布 201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668.2-2017 前 言 QB/T2668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 —第2部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件. 本部分为QB/T266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科力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山东东方管业有限公司、山东鲍尔 浦塑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德金建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洛阳国润新材 料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山东金达管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齐宏岗、谢建玲、张炜、杨军、张国伟、操梅芳、任雨峰、陈全奎、项爱民、 朱登国.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 QB/T2668.2-2017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件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管件(以下简称“管件”)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 代号、材料、分类、产品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以PE-UHMW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成型或通过管材二次加工制作的管件. 本部分规定的管件适用于输送浆体、粉体、颗粒状固体、水、45℃以下某些腐蚀性化学液体以及 低温下的流体. 注:选购方有责任根据特定应用需求,结合相关法规、标准或规范要求,恰当选用本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3.1一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1633一2000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918一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111一2003液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 GB/T8802一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GB/T8804.1一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1部分:试验方法总则 GB/T8804.3一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 GB/T8806一2008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 GB/T19278一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 GB/T19466.6一2009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 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QB/T2668.1一2017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 SH/T1818一2017塑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砂浆磨耗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9278一2003和QB/T2668.1一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翻边flanging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圆管加热、扩口及定型,形成规定尺寸的平整密封面. 4符号和代号 QB/T2668.1一2017规定的以及下列符号和代号适用于本部分. A1:承口外径 A2:承口内径 C:三通主管长度 D1:三通主管标称外径 1 QB/T2668.2-2017 D2:三通支管标称外径 dni:三通主管公称外径 dn2:三通支管公称外径 e:管材或管件壁厚 er:翻边厚度 H:加热丝布丝间距 I1:承口插入深度 2:加热丝布丝长度 I3:加热丝距离端口长度 I4:承口变径段长度 K:翻边外缘直径 L.:弯头两端口中心线交点到端口端面的长度 M:三通主管中心到支管端口端面的距离 RD:标称弯曲半径 Ra:公称弯曲半径 R;:翻边处内圆角半径 B:插口倒角角度 5材料 生产PE-UHMW管件用材料应符合QB/T2668.1一2017第6章要求. 6分类 6.1管件根据PE-UHMW树脂的黏数分为三类:PE-UHMW I类、PE-UHMWⅡ类和PE-UHMW IⅢ类, 见QB/T2668.1一2017表1.与管材配套使用时,管件类别不低于配套的管材类别(类别由低到高依次 为PE-UHMW I类、PE-UHMW IⅡ类、PE-UHMW IⅢI类). 6.2管件按连接形式分为:法兰连接和电熔连接. 6.3管件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