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200 页)

ICS91.110 Q92 备案号:30058-2011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878.1-2010 代替JC/T878.1一2001 水泥工业用硬齿面减速机 第1部分:中心传动磨机 Case-hardened reducer used in cement industry Part 1:reducer for central drive tube mill 2010-11-22发布 2011-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878.1-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JC/T878《水泥工业用硬齿面减速机》分为五部分: —一第1部分: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 ——第2部分:边缘传动磨机减速机; 一一第3部分:窑用减速机; —第4部分:立式磨机减速机; 一第5部分:辊压机用减速机. 本部分为JC/T878的第1部分. 本部分是对JC/T878.1一2001《水泥工业用硬齿面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的修订. 本部分与JC/T878、1一2001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一减速机标记部分,将原标准以中心距尺寸标记改为以功率参数标记(2001年版的3.2,本版的‘ 3.2); 一减速机系列规格范围有所扩大,增加了4500kW~5600kW的规格(2001年版的3.3,本版的 3.3.3); 一增加了减速机选型方法的说明(见3.3.3).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5)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水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金象减速 机有限公司、荆州市巨鲸传动机械有限公司、重庆同力重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陆逊、杨静、姜巨标、李雄波、任汉友、高圣安、钟良、颜克君、徐保贤.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C/T878.1-2001. I JC/T878.1-2010 水泥工业用硬齿面减速机 第1部分: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 1范围 JC/T878的本部分规定了水泥工业用硬齿面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的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水泥工业用硬齿面减速机中的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以下简称减速机),其他行业可 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一2008,ISO780:1997 MOD)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GB/T1804一2000,eqv ISO2768一1: 1989) GB/T3077合金结构钢 GB/T3480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GB/T3480一1997,eqv ISO6336一1~3:1996) GB/T3480.5直齿轮和斜齿轮承载能力计算第5部分:材料的强度和质量(GB/T3480.5一 2008 ISO6336-5:2003 1DT) GB5903一1995工业闭式齿轮油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6404.1齿轮装置的验收规范第1部分:空气传播噪声的试验规范 GB/T6404.2齿轮装置的验收规范第2部分:验收试验中齿轮装置机械振动的测定 GB/T10095.1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GB/T10095.2 圆柱齿轮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GB/T10095.1一2008,ISO 1328-1:1995 IDT;GB/T10095.2-2008 ISO1328-2:1997 IDT) JB/T4385.1锤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5000.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JB/T5000.15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5部分:锻钢件无损探伤 JB/T639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JB/T7929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 JB/T9050.3圆柱齿轮减速器加载试验方法 JC/T402水泥机械涂漆防锈技术条件 JC/T406水泥机械包装技术条件 3分类与标记 3.1分类 减速机按传动功率分类,其代号用传动功率(kW)的1/10表示. 3.2标记 减速机的标记方式表示如下: 1 JC/T878.1-2010 J M 传动功率代号 中心传动磨机 减速机 示例: 传动功率为2500kW的中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13.060 Z1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69-2013 海水和卤水中溴离子的测定 容量法 Test method for bromide ion in seawater and brine-Volumetric analysis 2013-11-13发布 2014-05-01实施 1》: 国家海洋局发布 数码防伤 HY/T169—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颖、王国强、张慧峰、蔡荣华、高书宝、高春娟、刘伟、张雨山. I HY/T169—2013 海水和卤水中溴离子的测定容量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容量法测定海水、浓海水和卤水中溴离子的试剂、仪器、测定方法、结果计算和精 密度. 本标准适用于容量法测定溴离子含量小于6000mg/L的水样. 本标准检出限为0.57mg/L 定量下限为2.28mg/L.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12805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 GB12808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3原理 在H大于或等于5.5且小于或等于7.0的水样中,次氯酸钠将溴离子定量氧化成溴酸根离子,溴 酸根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碘单质,确定碘单质的量,即得到溴离子含 量.反应方程式如下: Br3C1O-→Br033Cl- BrO3-6I6H→3I23H20Br I22S2O 2-→2ISO 2- 4试剂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 4.1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要求. 4.2氧化钙(CaO). 4.3翻酸(H BO3). 4.4碘化钾(KD) 4.5盐酸溶液(11):量取500mL浓盐酸,注入500mL水中混匀,冷却至室温备用.通风橱内操作. 4.6次氯酸钠溶液(11):500mL安替福民(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10.0%),加人500mL水中混 匀,18℃以下保存1个月.通风橱内操作. 4.7甲酸钠溶液(0.2g/g):称取200g甲酸钠,加800g水溶解.如溶液浑浊,过滤后使用. 4.8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S2O )=0.1mol/L;c(Na2S2O)=0.05mol/L;c(Na2S2O )= 0.01mol/L] 4.8.1配置 HY/T169—2013 按表1的规定称取硫代硫酸钠(NaS2O35H2O)或无水硫代硫酸钠(NazS2O3) 用刚煮沸冷却的 水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放置阴凉处. 表1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硫代硫酸钠(Na:S2O 5H2O)的质量 无水硫代硫酸钠(Na:S2O3)的质量 c(Na:SO)/(mol/L) m/g m/g 0.1 26 16 0.05 13 8 单标线吸量管吸取50mL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移入 0.01 500mL容量瓶中,用刚煮沸冷却的水稀释至标线,混匀. 4.8.2标定 按表2的规定称取碘酸钾(KIO 基准试剂,预先在120℃烘2h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溶于水中,全 量移人1000mL棕色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置于暗处,有效期为1个月.移取10.00mL碘酸 钾溶液,沿壁流入碘量瓶中,用少量水冲洗瓶壁,加人0.5g碘化钾(4.4),沿壁注入6L盐酸溶液 (4.5) 塞好瓶塞,轻荡混匀,加少许水封口,在暗处放置2min.轻轻旋开瓶塞,沿壁加入50mL水,在 不断振摇下,用相应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呈淡黄色,加人1L淀粉溶液(4.9),继续 滴定至溶液由蓝色恰变为无色.重复标定,至两次滴定读数误差小于0.05mL为止. 表2 碘酸钾溶液的浓度c(1/6KIO )/(mol/L) 工作基准试剂碘酸钾的质量m/g 0.1000 3.5667 0.0500 1.7833 单标线吸量管吸取25mL0.100mol/L碘酸钾溶液移人 0.0100. 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现用现配,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以1L水中含有的物质的量浓度c计,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按 (1)式计算: C1XV cV1-V (1) 式中: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1—碘酸钾溶液(1/6KIO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13.060.30 P41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68.4-2013 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 第4部分:生态塘法 Design code for domestic seawater post-treatment- Part 4:eco-pond process 2013-11-13发布 2014-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HY/T168.4-2013 前言 HY/T168《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活性污泥法; 第2部分:接触氧化法; —第3部分:膜生物反应器法; 第4部分:生态塘法. 本部分为HY/T168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雨山、王静、张国辉、寇希元、张秀芝、邱金泉. I HY/T168.4-2013 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 第4部分:生态塘法 1范围 HY/T168的本部分规定了生态塘法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系统中的进出水水质、生态塘总体 布局、生态塘工艺流程、各种生态塘的设计原则、塘体设计、附属设施和防腐等. 本部分适用于生态塘法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工程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只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塘eeo-pond 以塘为主要构筑物,充分利用系统中的各类水生生物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净化大生活用海水污 水,并利用食物链关系有效地回收和利用资源,以达到净化污水目的的处理设施. 3.2 厌氧塘anaerobic pond 塘水在无氧状态下净化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的生态塘. 3.3 兼性塘facultative pond 塘水在上层有氧下层无氧的状态下,净化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的生态塘. 3.4 菌藻塘bacteria-algae pond 主要利用菌、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自然生物群体净化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的生态塘. 3.5 水生植物塘macrohydrophyte pond 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净化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的生态塘. 1 HY/T168.4-2013 3.6 养鱼塘fish pond 利用养殖鱼类,摄食水中藻类及各种浮游生物,以净化大生活用海水污水,并回收资源获得经济效 益的生态塘, 3.7 常规处理塘conventional pond 作为一般生物处理设施的生态塘. 3.8 深度处理塘maturation pond 与一般生物处理设施连用的生态塘,或常规二级处理设施之后,做进一步去除BOD、病原菌和降 低氮、磷含量的生态塘. 3.9 控制出水塘controlled release pond 为解决污水处理系统排水量季节性超过受纳水体自净容量问题而设计的调控污水排放的生态塘. 3.10 大生活用海水生态塘系统domestic seawater ecological pond system 由预处理、厌氧塘、兼性塘、菌藻塘、水生植物塘等组成的串联组合. 4水质 4.1进水和出水控制点 4.1.1生态塘系统进水控制点设在第一座生态塘的进水口.如果有预处理设施,设在预处理设施的进 水口. 4.1.2生态塘系统出水控制点设在最后一座生态塘的出水口. 4.2水质评价指标 4.2.1选择H值、总浮物、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含盐量作为生态塘的水质评价指标. 4.2.2在进水和出水控制点进行水质监测,以水质评价指标的污染物去除率衡量生态塘的处效果. 4.3接纳污水水质 4.3.1生态塘系统接纳污水水质应符合GB8978中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三级标准的规定. 4.3.2进人生态塘系统的污水中含有抑制或危害塘中生物净化作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浓糕:,应符合 GB8978关于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规定. 4.3.3生态塘系统中设有厌氧塘时,进水BOD3放宽到400mg/L. 4.4出水水质 4.4.1生态塘系统出水水质,根据受纳水体的要求,应符合G38978的规定. 4.4.2采用生态塘系统作为常规二级处理时,其出水应达到GB18918规定的城镇污水处理一污染物 排放二级标准.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13.060.30 P41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68.3-2013 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 第3部分:膜生物反应器法 Design code for domestic seawater post-treatment- Part 3:MBR process 2013-11-13发布 2014-05-01实施 D3 数码防伪 国家海洋局发布 HY/T168.3—2013 前言 HY/T168《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活性污泥法; ——第2部分:接触氧化法; ——第3部分:膜生物反应器法; 一第4部分:生态塘法. 本部分为HY/T168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雨山、王静、张国辉、张秀芝、王树勋、寇希元、曾兴宇. I HY/T168.3—2013 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 第3部分:膜生物反应器法 1范围 HY/T168的本部分规定了膜生物反应器法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系统中的术语、一般规定要 求、处理工艺及设施、系统维护、检测监测与控制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膜生物反应器法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0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014、GB/T201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 了GB/T20103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 以膜为载体,把生物反应(作用)和分离相结合,能改变反应进程和提高反应效率的设备或系统. 注:膜生物反应器分为浸没式和外置式两类, [GB/T20103一2006,定义6.3.3] 3.2 膜组件membrane module 由膜元件、壳体、内联接件、端板和密封圈等组成的实用器件. 注:膜组件的壳体里可含有一个或数个膜元件, [GB/T20103一2006,定义2.2.3] 3.3 膜处理单元membrane treatment unit 由一个或数个膜组件以某种形式组装成的,具有集水功能,便于安装、清洗、检修的基本处理单元. 1 HY/T168.3—2013 3.4 膜通量门ux 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的透过水量. 注:膜通量的单位是L/(m2h). 3.5 生物反应池biological reaction tank 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生物处理的构筑物.池内保持污泥悬浮并与污水充分混合. 注:改写GB50014一2006,定义2.1.30. 4一般规定要求 4.1大生活用海水膜生物反应器法后处理工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盐度的影响. 4.2大生活用海水污水处理中与含盐污水接触的构筑物、设备、仪表等,应考虑含盐污水的腐蚀特性, 其结构设计和选材按照GB50046的规定执行, 4.3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按照适宜的盐度梯度进行. 4.4当出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对膜组件进行清洗. 4.5当膜组件运行时间达到规定使用寿命或在使用过程中受损,或化学清洗后通量仍达不到要求,应 换膜. 4.6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采用适宜的检测、监测与控制技术,监控进水、出水水质变化,实现系 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7采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时,反应器出水水质(除盐度外)应符合GB8978 或当地污染物排放标准. 5处理流程及设施 5.1基本处理流程 5.1.1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处理典型流程见图1: 原水 将据 毛发过滤县 一 调节池 清洗系统 展生物反应器 清水池 出水 行泥处置 图1膜生物反应器典型流程图 5.1.2处理系统由预处理设施、膜生物反应器、清水池、曝气系统及管路等组成. 5.1.3原水进人膜生物反应器前应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5.1.4预处理设施含格橱、毛发过滤器和调节池等,有关建筑物的设计应符合GB50014的有关规定. 5.1.5当对出水有消毒或灭菌的特殊要求时,可在清水池后采用加氯、紫外线或臭氧等消毒工艺,消毒 设施和有关建筑物的设计,应符合GB50013的有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13.060.30 P41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68.2-2013 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 第2部分:接触氧化法 Design code for domestic seawater post-treatment- Part 2: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2013-11-13发布 2014-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HY/T168.2-2013 前言 HY/T168《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活性污泥法; -—第2部分:接触氧化法; 一第3部分:膜生物反应器法; -第4部分:生态塘法. 本部分为HY/T16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丽山、王静、张国辉、姜天翔、成玉、任华峰、单科. I HY/T168.2-2013 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 第2部分:接触氧化法 1范围 HY/T168的本部分规定了接触氧化法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系统中的术语、一般规定、接触氧 化池工艺设计、沉淀池工艺设计等. 本部分适用于接触氧化法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的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触氧化contact oxidation 在有氧条件下,污水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广泛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 3.2 塑料填料plastic media 用以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载体,有硬性、软性和半软性填料. [GB50014一2006,定义2.1.81] 3.3 炉渣slag 火法冶金过程中生成的浮在金属液态物质表面的熔体,其组成以氧化物(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 钙,氧化镁)为主,还含有硫化物并夹带少量金属, 4一般规定 4.1污水进人接触氧化系统前,应进行格栅、沉砂、初次沉淀处理并设盐度调节池. 4.2接触氧化系统采用二段式,即第一接触氧化段-第一段沉淀池,第二接触氧化段——第二段沉 淀池. 4.3应设置出水的消毒设施. 4.4大生活用海水接触氧化法后处理工程总体布局设计和消毒工艺按照GB50014的规定执行. 4.5格栅、沉淀池、接触氧化池等污水处理构筑物,应充分考虑海水的腐蚀性,其结构设计和选材应按 1 HY/T168.2-2013 照GB50046的规定执行. 4.6污水污泥管道、管件以及泵、曝气装置等设备应选择防腐蚀材料或进行防腐蚀处理,污水处理厂其 他设备装置进行适当的防腐蚀处理. 4.7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时,出水水质(除盐度外)应符合GB8978或当业污染物 排放标准. 5接触氧化池工艺设计 5.1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即滤料体积)按照式(1)确定: V=QX(P:-P.)/M (1) 式中: V一一滤池有效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3); Q一平均日污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3/d); P.一进水BOD3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P.出水BOD3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MBOD3容积负荷,单位为克每立方米每天[g/(m3d)] 5.2处理构筑物应根据当地气温和环境等条件,采取防冻、防臭和灭蝇等措施. 5.3接触氧化系统中各个处理构筑物不应少于两个(格),且应并联设计. 5.4接触氧化池每座(格)平面形状采用矩形,沿水流方向长池不大于10m.其长宽比采月2:1~ 1:1 有效面积不大于100m2. 5.5接触氧化池由下至上包括构造层、填料层、稳水层和保护高度.其中,构造层高采用6m~ 1.2m 填料高度采用2.5m~3.5m 稳水层高度采用0.4m~0.5m 超高不小于0.5m. 5.6接触氧化池在填料下方进行平面均匀曝气,气水体积比为:第一接触氧化段3:1~5:1,二接触 氧化段2:1~4:1, 5.7填料 5.7.1接触氧化池采用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比表面积大、孔隙率较高、机械强度较大的材科. 5.7.2塑料类填料宜采用软性、半软性填料. 5.7.3当使用炉渣等粒状填料时,填料层下部填料粒径采用50mm~80mm 其上部填料粒径采用 20mm~50mm. 5.8接触氧化池出水采用堰式集中出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13.060.30 P41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68.1-2013 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 第1部分:活性污泥法 Design code for domestic seawater post-treatment- Part 1: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2013-11-13发布 2014-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HY/T168.1-2013 前言 HY/T168《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活性污泥法; 第2部分:接触氧化法; ——第3部分:膜生物反应器法; —-第4部分:生态塘法. 本部分为HY/T168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雨山、王静、张国辉、成玉、单科、寇希元、邱金泉, I HY/T168.1-2013 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 第1部分:活性污泥法 1范围 HY/T168的本部分规定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系统中的术语、水质水量的确定 方法和后处理工程设计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活性污泥法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50014 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post-treatment of domestic seawater 利用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方法使含大生活用海水的城镇或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质降解和去除、 净化的过程. 3.2 大生活用海水活性污泥法后处理技术post-treatment of domestic seawater by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采用活性污泥法对含有大生活用海水的城镇污水或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标排放的技术.该 技术是通过对污水中的各类微生物群体进行耐盐驯化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悬浮状态的耐盐活性污泥. 利用耐盐活性污泥的生物作用,以分解去除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 离,大部分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池,多余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3.3 耐盐活性污泥salt-tolerant activated sludge 经过耐盐驯化,对污水中的盐分具有耐受能力的活性污泥. 3.4 耐盐驯化salt-resistant domestication 逐步提高污水的盐度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适应含盐环境的过程. 3.5 调节池adjusting tank 用以调节进、出水水质(包括含盐量)、水量的构筑物. HY/T168.1-2013 3.6 曝气池aeration tank 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的构筑物.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耐盐微生所需要的 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条件. 3.7 沉淀sedimentation settling 利用悬浮物和水的密度差,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过程. [GB50014一2006,定义2.1.41] 3.8 初次沉淀池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前的沉淀池,用以降低污水中的固体物浓度. [GB50014-2006 定义2.1.42] 3.9 二次沉淀池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后的沉淀池,用于污泥与水分离. [GB50014一2006,定义2.1.43] 4一般规定 4.1大生活用海水活性污泥法后处理工程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格栅、调节池、初次沉淀池、活性:污泥反应 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4.2污水中含盐量对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应通过试验确定.在无试验资料时可根据当 地污水水质特点,参照类似地区的试验数据选取. 4.3沉砂池、沉淀池、曝气池等污水处理构筑物,应充分考虑海水的腐蚀性,其结构设计和送材应按照 GB50046的规定执行. 4.4污水污泥管道、管件以及泵、曝气装置等设备应选择防腐蚀材料或进行防腐蚀处理,污水处理厂其 他设备装置也应进行适当的防腐蚀处理. 4.5耐盐活性污泥的驯化在气...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060:93.025 P41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67-2013 大生活用海水应用系统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domestic seawater system 2013-11-13发布 2014-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HY/T16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雨山、王静、张国辉、王树勋、寇希元、张秀芝、单科. I HY/T167-2013 引言 大生活用海水技术是利用经预处理的海水作为生活杂用水(主要用于冲厕)的一种海水接利用技 术,主要包括海水取水、前处理、输配水以及含海水污水处理技术等.其系列设计规范由《大生:活用海水 应用系统设计规范》和《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组成. 其中,HY/T168-2013《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活性污泥法; 第2部分:接触氧化法; 第3部分:膜生物反应器法; --第4部分:生态塘法. HY/T167-2013 大生活用海水应用系统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生活用海水系统设计的取水、前处理、输配水管道、构筑物和泵房的工程设计等. 本标准适用于大生活用海水工程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T50265泵站设计规范 JTJ275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50013 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大生活用海水domestic seawater 用于公共及住宅卫生间便器冲洗等用途的海水. 3.2 海水用水量seawater consumption 用户所消耗的大生活用海水水量. 3.3 未预见水量unforeseen demand 大生活用海水系统设计中,对难于预测的各项因素而准备的水量. 注:改写GB50013一2006,定义2.0.8. 3.4 管网漏失水量leakage 海水在输配过程中漏失的水量. 注:改写GB50013-2006 定义2.0.10. 3.5 日变化系数daily variation coefficient 大生活用海水系统中,最高日海水用水量与平均日海水用水量的比值. 注:改写GB50013一2006,定义2.0.12. 3.6 小时变化系数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 大生活用海水系统设计中,最高日最高时海水用水量与该日平均时海水用水量的比值. HY/T167-2013 注:改写GB50013-2006 定义2.0.13. 3.7 取水构筑物intake structure 为收集海水而设置的构筑物的总称. 注:改写GB500132006 定义2.0.15, 3.8 防海生物附着prevention of halobios adhesion 防止海洋生物和微生物附着在大生活用海水系统构筑物和管道中堵塞管道或破坏防腐:层而采取 的方法. 3.9 海水前处理seawater pretreatment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海水源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大生活用海水水质要求的过程, 3.10 预沉pre-sedimentation 原水泥沙颗粒较大或浓度较高时,在凝聚沉淀前设置的沉淀工序. [GB50013-2006 定义2.0.40] 3.11 絮凝剂flocculant 为使胶体失去稳定性和脱稳胶体相互聚集所投加的水处理剂. 3.12 助凝剂coagulant aid 为改善絮凝效果所投加的辅助水处理剂. 注:改写GB500132006 定义2.0.44. 3.13 混凝coagulation 完成凝聚的胶体在一定的外力扰动下相互碰撞、聚集,以形成较大絮状颗粒的过程. 3.14 沉淀sedimentation 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杂物的过程. [GB50013一2006,定义2.0.55] 3.15 澄清clarification 通过与高浓度泥渣层的接触而去除水中杂物的过程. [GB50013一2006,定义2.0.60] 3.16 过滤filtration 水流通过粒状材料或多孔介质以去除水中杂物的过程. [GB50013一2006,定义2.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23.100.60 J7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66.1-2013 离子交换膜 第1部分:电驱动膜 lon-exchange membrane- Part 1:Electro-driven membrane 2013-11-13发布 2014-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HY/T166.1-2013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分类与型号 2 5要求 2 6试验方法 4 7检验规则 15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驱动膜的固定荷电基团代号及骨架代号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气体加压系统流程图 附录C(资料性附录)爆破强度测试池和水的压差渗透系数测试池示意图20 附录D(资料性附录)水的浓差扩散系数测试池和溶质(氯化钠)的扩散系数测定示意图21 附录E(资料性附录)而电阻电导池装置示意图22 HY/T166.1-2013 前 言 HY/T166《离子交换膜》分成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电驱动膜; 一第2部分:扩散渗析膜; 一第3部分:燃料电池膜. 本部分为HY/T166的第1部分. 木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膜工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千秋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浙江东大水业有限 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谭士宾、莫剑雄、徐铜文、刘兆明、宋新生、吴益尔、谭渊清、刘艳丽, I HY/T166.1-2013 离子交换膜 第1部分:电驱动膜 1范围 HY/T166的本部分规定了电驱动膜的分类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 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电驱动膜的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445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9174一殷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20103膜分离技术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01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010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离子交换膜ion-exchange membrane 对离子具有选择性透过的聚合物制成的薄膜. [GB/T20103一2006,定义3.1.1] 3.2 电驱动膜electro-driven membrane;EDM 以电位差为推动力,由电解质材料形成的、对离子具有选择性透过的膜. 3.3 电驱动膜过程electro-driven membrane process 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电驱动膜使离子发生定向迁移的物理化学过程. 3.4 水的压差渗透系数pressure differential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water 单位时间、单位压差下透过单位膜面积的纯水的量. 1 HY/T166.1-2013 3.5 水的浓差扩散concentration differential diffusion of water 当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同时,水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扩散. 3.6 水的浓差扩散系数concentration differenti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water 膜两侧溶液存在一定的浓差时,单位时间内水透过单位膜面积的量. 3.7 溶质扩散系数solute diffusion coefficient 膜两侧溶液存在一定的浓差时,单位时间内溶质透过单位膜面积的量. 3.8 选择透过率permselectivity 离子交换膜透过特定的电荷离子或排斥电荷离子的能力. 4分类与型号 4.1分类 电驱动膜按其是否添加膜成型材料分为I型电驱动膜、Ⅱ型电驱动膜. 4.2型号 电驱动膜型号由类别代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23.100.60 J7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65—2013 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 Equipment of continuous membrane filtration for water treatment 2013-11-13发布 2014-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HY/T16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膜工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英特工业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杭州水处理 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甘肃省膜科学技术研究院、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世虎、薛向东、潘巧明、王文正、王薇、沈菊李、刘学文、吕建国、李凤娥、谢鹏伟、 许以农、王海涛. I HY/T165—2013 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的产品规格与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 装、运输与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处理中使用的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25295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5018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T质量验收规范 HG20520玻璃钢/聚氯乙烯(FRP/PVC)复合管道设计规定 HY/T061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 HY/T062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 JB/T2932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equipment of continuous membrane filtration for water treatment 一种以中空纤维微滤(或超滤)膜组件为核心处理单元,采用死端过滤或错流过滤和间歇自动清洗 的膜分离过程,可以通过模块化的结构设计组合成一套全封闭的、连续出水的膜过滤系统. 3.2 产水量productivity 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膜元件、组件或装置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水的量. [GB/T20103--2006 定义2.2.10] 4规格与型号 4.1规格 装置规格以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装置的产水量(m3/d)来表示, 4.2型号 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的型号由装置类别代号、组件型式代号、膜材质代号和装置规格代号四个部 1 HY/T165-2013 分组成.各部分之间以连接符“一”连接.装置的类别代号以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的英文缩写字母表 示,即CMF.组件型式代号以膜组件类型的英文名称的缩写表示,MF微滤膜;UF超滤膜.膜 材质代号以膜材质的英文缩写(高分子材料)或化学式(金属、陶瓷)表示,常见膜材质代号见表1.装置 规格代号以产水量表示,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d) 四个部分的表述格式为: CMF-L-口-口 一装置规格代号 膜材质代号 组件型式代号 装置类别代号 表1常见膜材质代号 名称 代号 聚偏氟乙烯 PVDF 聚氯乙烯 PVC 聚 PSF 聚醚 PES 醋酸纤维素 CA 聚丙烯睛 PAN 三醋酸纤维素 CTA 聚丙烯 PP 聚乙烯 PE 型号示例: CMF-MF-PVDF-1000 其中,CMF表示连续膜过滤;MF表示微滤膜;膜的材质为PVDF;10O0表示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的产水量为 1000m3/d. 5要求 5.1外观 5.1.1装置应设计合理,外观结构紧凑、美观,占地面积及占用空间小. 5.1.2装置主机架安装牢固、焊缝平整,涂层均匀、美观、牢固、无划痕. 5.2设计要求 5.2.1装置的制造应符合JB/T2932的规定. 5.2.2装置所用超滤膜组件的材料和外构件应符合HY/T062的要求,所用微滤膜组件的材料和外构 件应符合HY/T061的要求. 5.2.3用于生活饮用水的水处理设备,其与水接触的材料应符合GB/T17219的规定. 5.3安装要求 5.3.1泵、管道、框架等元器件的安装应符合JB/T2932的要求.其中,塑料管道、阀门的连接应符合 HY/T165-2013 HG20520规定,金属管道安装与焊接应符合GB50184的要求. 5.3.2泵的安装应平稳、牢固,泵的进口应设有液位保护,泵的出口设有超压保护;泵运行时不得有异 常振动. 5.4密封性能 装置的密封性能良好,各部位连接处及管线、阀门不应有任何渗漏. 5.5电控部分 电控部分自动化控制灵敏,具有自动安全保...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13.060 Z1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63—2013 海水水处理剂分散性能的测定 分散氧化铁法 Determination of dispersing performance for seawater treatment chemicals- Dispersing iron oxide method 2013-11-13发布 2014-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HY/T163—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市塘洁中海防腐技术开发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运平、尹建华、吴芸芳、成国辰、李金山、徐旭、吴东霞、焦春联. HY/T163-2013 海水水处理剂分散性能的测定 分散氧化铁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分散氧化铁法测定海水水处理剂分散性能的方法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分析步 骤、结果计算、精密度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利用系统中使用的海水水处理剂分散性能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木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2806一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GB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HG/T35392012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铁含量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水利用系统seawater utilization system 以海水作为工业或生活用水的水处理系统,包括海水冷却、海水淡化等. 3.2 分散剂dispersant 通过静电斥力将污垢分散悬浮在水中从而抑制其聚集、沉积的水处理剂, 3.3 分散性能测定determination of dispersing performance 测定水处理剂对水中污垢的分散悬浮能力. 3.4 分散氧化铁法dispersing iron oxide method 以氧化铁作为分散悬浮介质测定水处理剂分散性能的方法. 3.5 原海水raw seawater 未经处理的天然海水, 4方法原理 在原海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海水水处理剂和硫酸亚铁,强烈搅拌使亚铁离子水解、氧化,模拟海水利 1 HY/T163-2013 用系统因金属腐蚀等原因引起的氧化铁污垢沉积的过程,反应式如下: Fe20H-=Fe(OH): 2Fe(OH)21/2O2H2)=2Fe(OH)3或Fe2O33H20 海水水处理剂能抑制、分散铁氧化物沉积,恒温静置后测定海水试样巾可溶性铁含量,可溶性铁含 量越高,则海水水处理剂的分散性能越好. 5试剂和材料 5.1除特殊规定外,本标准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原海水使用前经静置24预处理,其余实验用水应 采用蒸馏水,符合GB/T66822008中三级水的规格. 5.2海水水处理剂储备液,1mL.含有2.00mg海水水处理剂(以干基计),常温保存半个月. 5.3硫酸亚铁溶液,称取2.482g七水硫酸亚铁,加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全量转移入100mL.容量 瓶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并摇匀、此溶液质量浓度为p(Fe2)=5.00mg/mL 现用现配, 6仪器 6.1电子天平,感量1mg. 6.2可见分光光度计,配3cm比色皿,T作波长510nm. 6.3恒温水浴锅,控温范围(5~95)℃,控温准确度士0.5℃. 6.4电动搅拌器,转速(0~2000)r/min. 6.5烧杯,容量100mL、1000mL. 6.6单标线容量瓶,容量100mL、500mL GB/T12806-2011中的A类. 6.7分度吸量管,容量0.5mL、5mL GB12807一1991中的A类, 6.8磨口锥形瓶,容量500mL. 7分析步骤 7.1铁标准曲线的绘制 铁标准曲线的绘制按HG/T35392012中6.1规定的方法进行. 7.2海水试样初始总铁的测定 在500mL容量瓶(见6.6)中加入约400mL原海水,再用吸量管(见6.7)移取0.50mL硫酸亚铁 溶液(见5.3)加人到容量瓶中,用原海水稀释至刻度线并摇匀,立即取样按HG/T3539-2012中6.2.1 规定的方法测定初始总铁含量 7.3海水试样的制备 用5mL.吸量管(见6.7)准确移取0、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海 水水处理剂储备液(见5.2)分别加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120:07.060 A00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61-2013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 Standar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ocean economy 2013-11-13发布 2014-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HY/T161-2013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和规划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广顺、王晓惠、蔡大浩、郭越、周洪军. HY/T161-2013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的结构图、明细表和统计表.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领域相关标准的规划和编制计划,也适用于海洋经济运行 监测和评估的标准化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20794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standar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ocean economy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领域中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3.2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表diagram of standar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ocean economy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排列起来的图表. 3.3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ocean economy monitoring 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海洋产业增长速度、产品产量、价格水平、进出口额等反映海洋经济发展 状况的指标进行的监督、管理和计量. 3.4 海洋经济评估ocean economy assessing 依据设定的海洋经济发展目标,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的分析和预测. 3.5 海洋经济系统建设construction of ocean economy system 为实现国家海洋经济数据交换、共享及涉海企事业单位数据的采集,提高海洋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 性和实效性,增强海洋经济运行分析、评估能力而进行的海洋经济综合能力建设. 3.6 海洋经济业务管理operational management of ocean economy 为满足海洋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工作中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目标,所执行相关业务规范和调控等的管 理活动. HY/T161-2013 4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结构 4.1层次划分和编号 4.1.1层次划分 4.1.1.1按照GB/T13016的规定,结合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工作的特点,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 评估标准体系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通用标准; 第二层次是第一层次的下位类,即门类通用标准. 4.1.1.2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的门类通用标准划分为四个方面: a)海洋经济运行监测; b)海洋经济评估; c)海洋经济系统建设; d)海洋经济业务管理. 4.1.2编号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的层次及顺序编号采用二节式,中间由“”符号连接,“”符号 前为层次编号: 一第一层次编号以一位阿拉伯数字“1”表示; 第二层次编号以两位阿拉伯数字“21”~“24”表示. “”符号后为标准的排列标准体系表编号,以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4.2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结构图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结构图见图1. 为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通用标准1-00 相关标准 洋经济运行监测-) 海洋经济评估—- 海洋经济系统建设 海洋经济业务管理二8 图1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结构图 2 HY/T161-2013 5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明细表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明细表见表1~表5. 表11-00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通用标准 标准休系表 标准号或 宜定 标准名称 编号 级别 实施口期 标准类别 计划项目编号 1-01 海洋经济常用术语 GB/T 基础标准 1-02 GB/T20794-2006 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 GB/T 2007-05-01 基础标准 1-03 HY/T130-2010 海洋高技术产业分类 HY/T 2010-03-01 基础标准 国海环字 1-04 海洋高技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5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47.4-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4部分:海洋大气 Code of practice for marine monitoring technology- Part 4:Marine atmosphere 2013-04-25发布 2013-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HY/T147.4-2013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规定 5铜、铅、锌、镉、铬、碑和铁的同步测定 2 6亚硝酸盐的测定 7 7硝酸盐的测定 10 8铵盐的测定 14 9磷酸盐的测定 17 10总磷的测定 .20 11多环芳烃的测定 23 12多氯联苯的测定 31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记录表 3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测定方法检出限46 图115种PAHs标准溶液液相色谱图 27 图28种PCBs标准溶液气相色谱图 33 表1微波消解仪参考工作条件 4 表2ICP-MS测定大气滤膜样品中各元素的重复性及再现性5 表3ICP-MS测定降水样品中各元素的重复性及再现性 .7 表4HPLC流动相梯度程序 26 表5HPLC测定PAHs的出峰顺序、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26 表6HPLC测定大气样品中PAHs的重复性及再现性28 表7HPLC测定降水样品中PAHs的重复性及再现性 30 表8GC-ECD测定大气样品中PCBs的重复性及再现性34 表9GC-ECD测定降水样品中PCBs的重复性及再现性36 表A.1海洋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记录表(岸基定点) 37 表A.2海洋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记录表(走航) 38 表A.3海洋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分析记录表39 表A.4海洋大气降水采样记录表(岸基定点)40 表A.5海洋大气降水样品分析记录表41 HY/T147.4-2013 表A.6海洋大气悬浮颗粒物(或降水)样品多环芳烃标准曲线记录表42 表A.7海洋大气悬浮颗粒物(或降水)样品中多环芳烃分析记录表43 表A.8海洋大气悬浮颗粒物(或降水)样品中多氯联苯标准曲线记录表44 表A.9海洋大气悬浮颗粒物(或降水)样品中多氯联苯分析记录表 .45 表B.1测定方法检出限 46 Ⅱ HY/T147.4-2013 前言 HY/T147《海洋监测技术规程》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海水; —第2部分:沉积物; —第3部分:生物体; —第4部分:海洋大气; —第5部分:海洋生态; ——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 ——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 本部分为HY/T147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 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韩庚辰、张志锋、姚子伟、王菊英、马永安、姜文博、杨正先、王立军、刘广远、 胡莹莹、赵仕兰、王震、王艳洁、陈淑梅、林忠胜、徐恒振、黄楚光、余汉生、李小敏、吴施卫、卢楚谦、 周佩瑜、卢大鹏、程祥圣、孔定江、杨晴、秦榜辉、刘富平、邱进坤、张树刚、崔文林、谢利、孙小东、吴盛青、 夏有林、王友亮、王梅. HY/T147.4-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4部分:海洋大气 1范围 HY/T147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洋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和降水样品中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近岸海域、近海及远海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和降水样品的分析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580.2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GB/T13580.3大气降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GB/T13580.4大气降水pH值的测定电极法 GB/T13580.5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N92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26—2009 多参数水质仪 Multiparameter water quality monitor 2009-03-23发布 2009-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HY/T126—2009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芙荣、赵宇梅、苏锐. I HY/T126—2009 多参数水质仪 1范图 本标准规定了多参数水质仪(以下简称产品)的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海水的多参数水质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1一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HY016.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HY016.3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贮存试验 HY016.4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 HY016.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贮存试验 HY016.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交变湿热试验 HY016.11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 HY016.13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连续冲击试验 HY016.14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倾斜和摇摆试验 HY/T042海洋仪器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 SL94一1994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电位测定法) JJG291一2008覆膜电极溶解氧测定仪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HY008一199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多参数水质仪maltiparameter water quality monitor 用于测量海水温度、盐度、溶解氧、PH、氧化还原电位等多种参数的装置. 4产品组成和型号命名 4.1产品组成 产品由水下机和水上机(或计算机)组成.水下机包括温度、盐度、溶解氧、pH、氧化还原电位等传 感器以及信号转换电路;水上机包括电源、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可根据用户需 求增减测量参数、设定自容或直读的工作方式. 4.2型号命名 产品的型号命名应按HY/T042的规定执行. HY/T126—2009 5要求 5.1外观 产品的外观要求如下: a)产品的外观应无明显划痕、裂纹、形变;标识应完整清晰. b)外部紧固件应牢固可靠,接插件不应有松动现象. 5.2测量范图与准确度 测量范围与测量准确度的要求见表1. 表1测量范围与准确度 准确度 测量参数 单位 测量范围 I级 Ⅱ级 Ⅲ级 温度 ℃ 0~35 士0.05 0.1 士0.2 盐度 5~35 士0.05 士0.1 士0.2 pH 2~12 土0.1 10.2 士0.3 溶解氧 mg/dma 0~15 0.2 0.3 0.5 氧化还原电位 mV -999~999 土20 士25 士30 5.3电源 直流电压范围为9V~14V、 5.4环境适应性 5.4.1水下机应能够经受0.4MPa的水压力. 5.4.2水上机和水下机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防雷电能力. 5.4.3产品在进行表2中所列出的环境试验后,应正常工作. 6试验方法 6.1试验设备、标准仪器及水样 试验设备、标准仪器及水样的要求如下: a)试验设备: 1)化学滴定设备:满足碘量法的要求. 2)可控温水槽:满足控温范围一2℃~40℃. 3)压力罐:满足控压范围0MPa~0.4MPa. 4)计算机:具有RS232标准接口. b)标准仪器: 1)铂电阻温度计:准确度为士0.005℃. 2)测温电桥:准确度为士0.005℃. 3)实验室盐度计:准确度为士0.005. c)标准水样: 1)盐度:盐度为35的副标准海水,配制4种盐度为35、25、15、5的水样. 2)pH:使用pH标准物质,配制三种标准缓冲溶液(pH值为4、6、9). 3)溶解氧:按JJG291-一2008附录A中规定的方法配制无氧水溶液. 4)氧化还原电位:按SL94一1994中4.1~4.3规定的方法制备三种氧化还原电位标准溶液 (430mV、218mV、41mV). 2 HY/T126-2009 6.2准确度的试验 6.2.1温度准确度试验 6.2.1.1试验方法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连接水下机与计算机(或厂家提供的水上机),并进行初始使用校准,使两 者正常工作. 温度准确度的试验方法如下: a)将海水注入控温水槽内,将水下机和标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N92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25-2009 海洋水色光谱仪检测方法 Test method of ocean color spectrograph 2009-03-23发布 2009-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数码防伪 HY/T125-2009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小勇、李铜基、陈清莲、任洪、杨安安. HY/T125-2009 海洋水色光谱仪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水色光谱仪检测设备、检测条件、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水色光谱仪计量性能的实验室检测,地物光谱仪计量性能的实验室检测可参照 使用. 2术语和定义 : GB/T12763.5一2007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绝对辐射定标absolute radiation calibration 确定光探测器输出量(电流、电压等)与入射绝对光通量的定量关系的过程. 注:绝对辐射定标包括光谱辐照度定标和光诺辐亮度定标. 2.2 光谱辐照度spectral irradiance E(A) 由波长入处的单位波长间隔内的光辐射产生的辐照度. 注:推荐光谱辐照度的单位用μWcm-nm-表示. 2.3 光谱辐亮度spectral radiance L(A) 由波长入处的单位波长间隔内的光辐射产生的辐亮度. 注:推荐光谐辐亮度的单位用gWcm-2nm-1sr-表示. 3被检测仪器的原理与结构 3.1工作原理 海洋水色光谱仪同时测量的参数有:海面入射辐照度、水中下行辐照度剖面、水中上行辐亮度剖面 及对应的深度参数,根据光在水中的传播规律及相关模型,计算得到恰在水面上的离水辐亮度、归一化 离水辐亮度、遥感反射比、漫衰减系数等光学参数. 3.2仪器结构 海洋水色光谱仪由海面人射辐照度传感器、水中下行辐照度传感器、水中上行辐亮度传感器和压力 传感器组成.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HY/T125-2009 8 CHINA 告 1一水中下行钢照度传感器; 2——压力传感器; 3—水中上行度传感器; 4——海面人射辅度传感器. 图1海洋水色光谱仪 4计量性能要求 4.1测量范围 ONY 被检测传感器测量范国 被检测传感器参数测量范围 传感器 测量范围 光谱辐照度 0~300 W.tm-2nm-1 光谱辐亮度 0~5gWcm-2nm-1sr-1 4.2不确定度 传感器检测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6%, 5通用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仪器外壳完整无损,不应有裂痕、破损. 5.1.2传感器镜头表面无损,不应有划痕、裂痕. 5.1.3传感器插头针脚表面应清洁、无污斑. 2 HY/T125-2009 5.2标识 传感器应有完整的标识,包括:名称、型号、编号和制造厂名. 5.3随行文件和专用工具 5.3.1随行文件应包括:仪器说明书. 5.3.2应有可拆卸传感器的专用工具. 6环境条件 计量性能检测的环境要求如下: a)温度:(20士5)℃; b)相对湿度:小于80%; c)杂散光:检测过程在暗室里进行,不允许有影响测量的杂散光进入测量光路; d)洁净度:推荐在万级洁净室中检测. 7检测条件 7.1标准器 7.1.1标准灯 标准灯应通过计量检定.波长范围不小于250nm~2500nm.标准灯底座应三维可调,并在可调 节方向应有毫米刻度. 7.1.2参考板 检测光谱辐亮度传感器时,需用到参考板.参考板应通过计量检定,波长范围不小于250nm~ 2500nm.参考板尺寸应不小于500mm×500mm 参考板在底座上应能自由调节角度.标准灯光线 垂直入射到参考板上,传感器应在45方向测量. 7.2检测设备 7.2.1光学平台 光学平台表面应保持水平. 7.2.2光轨 用于光谱辐照度检测的光轨长度应不少于3m;用于光谱辐亮度检测的光轨应有2条,长轨长度应 不少于3m 短轨长度应不少于1.5m 两条光轨的夹角为45°光轨上刻度分度值为毫米,平直稳定. 7.2.3供电设备 供电设备为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见图2.标准电阻阻值为0.010,等级为0.01级.数字电压表 位数为6位半,量程至少包括以下四档:100mV 1V 10V 100V.直流稳压电源的规格为110V× 10A 电压应连续可调.电源的最小调节步进应小于0.001A.电压随时间的漂移应小于5×10-5h-1. 标准电阻 标准灯 数字电压表 直流稳压电源 (电压电流连续可调) 图2标准灯直流供电及电测控制线路图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35.040 A24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19-2008 全国海岛名称与代码 Island name and code of China 2008-07-28发布 2008-10-01实施 发布 数伪 国家海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 行业标准 全国海岛名称与代码 HY/T119-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杜秦皇岛印剧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X12301/16印张14字数426千字 2008年9月第一版2008年9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19111定价8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33533 查标准上建标网 .jz321.net HY/T119-2008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相文玺、张慧宇、李长茹、周燕遐、范文静、刘法孔、股汝广、汤海荣、郭小勇、 尹昭姝、梁建峰、韩春花、刘志杰、张增健、杨锦坤. 查标准上建标网 .jz321.net HY/T119—2008 全国海岛名称与代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海岛名称的选取、代码结构和编码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内海岛的标识、管理、信息处理和数据交换等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Y/T094一2006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 ISBN7-5027-4138-0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 3术语和定义 3.1 海岛island 四面环海并在离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3.2 有居民海岛inhabited island 在我国领域及管辖的海域内作为常驻户口所在地的海岛. 3.3 无居民海岛uninhabited island 在我国领域及管辖的海域内不作为常驻户口所在地的海岛. 3.4 陆连岛land-tied island 以连岛坝(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和大陆相连的岛的. [GB/T18190一2000,定义2.1.16] 4海岛名称选取与代码编制 4.1海岛名称 4.1.1每一海岛应只选取一个中文名称. 4.1.2海岛名称按以下顺序选取: a)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海岛名称; b)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岛名录); c)当地较多使用的名称. 4.1.3无名岛的名称由“无名岛”、海岛所属行政隶属简称字母码和顺序号三部分组成.海岛所属行政 隶属简称字母码见HY/T094一2006. 4.2代码结构 本代码采用全数字代码,代码为等长12位码,见图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5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73-2003 卷式超滤技术 卷式超滤膜元件 Spiral wound ultrafiltration technology- Spiral wound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element 2003-09-03发布 2003-10-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153 HY/T0732003 前言 HY/T073《卷式超滤技术》分为两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平板超滤膜; 第2部分:卷式超滤膜元件 本部分为HY/T073的第2部分,本部分的截留分子量测试方法参考了美国ASTM E-1343一90 《评价平板超滤膜截留分子量的标准试验方法》,产水量测试方法参考了日本标准化协会JISK-821一 1990(超滤组件产水量的试验方法》.引用了HY/T050一1999《中空纤维超滤膜测试方法》中的有关测 试方法. 本标准中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德谦、何吕生. 154 查标准上建标网 .jz321.net HY/T073—2003 卷式超滤技术卷式超滤膜元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卷式超滤膜元件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水溶液分离系统的卷式超滤膜元件系列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3264不合格品率的小批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HY/T072一2003卷式超滤技术平板超滤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膜元件membrane element 由膜、支撑体及流道材料组合而成的膜分离单元. 3.2: 产水量water permeate flow rate 单位时间内透过膜元件的产品水水量. 4产品分类 4.1卷式超滤膜元件按供给液流道大小分为A、B两种型号. 一A型,供给液流道间隙等于或小于1mm; ——B型,供给液流道间隙大于1mm. 4.2卷式超滤膜元件分为S1010和S2010两种规格. a)S1010膜元件一一直径100mm 长度1016mm; b)S2010膜元件一一直径200mm 长度1016mm. 4.3型号、规格表示如下: 155 HY/T073—2003 口一口口 膜材料代号,以大写的缩写英文字母表示: 酸留分子量代号,以被截留物质原子质量单位 的千分之一数表示; 流道大小,以大写的英文字母“A、B”表示: 膜元件长度,以长度的百分之一数表示;(单位:mm) 膜元件直径,以直径的十分之一数表示;(单位:mm) 膜元件形式,以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 示例1: S1010-A1PS 膜材料为聚: 载留分子量为1000μ: 流道为“A”型,间原小于或等于1mm; 膜元件长度为1016mmi 膜元件直径为100mm: 0 卷式 示例2: S 20 10-B 20 PAN 膜材料为聚丙烯精: 截留分子量为20000g: 流道为“B”型,间原1mm以上; 膜元件长度为1016mm; 膜元件直径为200mm; 卷式 5技术要求 5.1元件外表面应完整,无破损,无伤痕 5.2元件外层应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在压力不大于0.7MPa时不变形,不破裂. 5.3膜元件的产水量应达到表1~表4所示值. 5.4膜元件标称的截留分子量对具有相同分子量溶质的截留率应大于90%. 5.5膜元件在被处理液中浸泡24h 外观及性能不发生变化. 5.6过滤介质为水溶液时,有效使用寿命应在1a以上. 156 查标准上建标网 .jz321.net HY/T073-2003 表1S1010-A型膜元件 型号 S1010-A1 S1010-A6 S1010-A20 S1010-A50 S1010-A100 标称截留分子量 1000 6000 20000 50000 100000 产水量(L/h) 45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1000 测试条件: n)测试时供给水的堵塞指数(SDI1)4; b)测试温度为(25士0.5)℃; c)测试压力: A1、A6为(0.40士0.05)MPa; A20为(0.30±0.05)MPa; A50、A100为(0.20土0.05)MPa. 表2S2010-A型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5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72—2003 卷式超滤技术、 平板超滤膜 Spiral wound ultrafiltration technology- Plate sheet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2003-09-03发布 2003-10-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141 HY/T072-2003 前言 HY/T072《卷式超滤技术》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平板超滤膜; —第2部分:卷式超滤膜元件. 本部分为HY/T072的第1部分,本部分的测试方法参考了美国ASTM E-1343一90《评价平板超 滤膜截留分子量的标准试验方法》,引用了HY/T050一1999《中空纤维超滤膜测试方法》中的测试 方法. 本标准中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德谦、何昌生. 142 查标准上建标网 .jz321.net HY/T072-2003 卷式超滤技术平板超滤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板超滤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水溶液分离系统的平板超滤膜系列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HY/T050中空纤维超滤膜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HY/T05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平板膜plate sheet membrane 平面状或薄片状的膜. 4产品型号 4.1平板超滤膜的名称由PUFM表示.P表示平板,UF表示超滤,M表示膜. 4.2平板超滤膜型号由膜名称、膜材质、截留分子量的三种代号组合而成.即: PUFM一口口k 一截留分子量,k表示1000倍 膜材质 平板超滤膜 示例:PUFV PS1Ok 含义:聚平板式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0000μ 5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表层平整、有光泽、无针孔、无气泡、无皱痕、无破损. 5.1.2具有柔韧性,折叠无伤痕. 5.2规格 各类材质超滤膜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一宽度大于或等于1m; 一长度大于或等于50m; 一厚度为0.15mm士0.05mm. 143 HY/T072—2003 5.3机械强度 各类材质超滤膜应是采用涤纶布或不织布等适当的材料增强的膜. 5.4化学性能 各类材质超滤膜应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在其规定的被处理液中浸泡24h 膜性能不发生变化. 5.5膜性能 5.5.1各类材质不同标称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其纯水透过率的标准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纯水透过率标准值 标称截留分子量/ 纯水透过率 测试压力/ 膜种类 (原子质量单位) L/(m2h) MPa 醋酸纤堆素(CA) 15~25 聚(PS) 聚酰胶(PSA) 1000 20~30 聚丙烯睛(PAN) 聚偏氟乙烯(PVDF) 0.40±0.05 酷酸纤堆素(CA) 40~60 聚硕(PS) 聚酰胺(PSA) 6000 50~70 聚丙烯(PAN) 聚偏氟乙烯(PVDF) 聚(PS) 聚酰胺(PSA) 20000 180~220 聚丙烯(PAN) 聚氟乙烯(PVDF) 0.30±0.05 聚翼(PS) 聚酰胺(PSA) 50000 300~400 聚丙烯(PAN) 聚丙烯(PA) 聚枫酰胺(PSA) 100000 300-400 0.20士0.05 聚丙烯睛(PAN) 测试条件: 1.供水—淤塞指数(SDI)≤4 2.供水温度——25℃士0.5℃. 5.5.2某一标称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具有这一分子量的溶质的截留率应在90%以上. 5.6有效使用寿命 过滤介质为水溶液时,有效使用寿命应在1a以上, 6测试方法 6.1外观检查 肉眼在光检设备上检查膜表层的针孔、气泡及破损等, 6.2规格尺寸检测 6.2.1长度与宽度用卷尺或直尺测量. 6.2.2厚度用精确度为0.01mm的测厚仪测定. 144 查标准上建标网 .jz321.net HY/T072-2003 6.3膜性能测试 6.3.1试验原理 在一定测试压力(0.20MPa士0.05MPa)下,利用膜两侧的压力差把不同分子量的物质进行浓缩 和分离. 6.3.2主要试剂和材料 ——牛血清白蛋白(MW=6.7万)生化试剂; 一—卵清蛋白(MW=4.4万)卵蛋白原或新鲜蛋清; 一—球蛋白(MW...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040.50 D40 HS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业标准化 指导性技术文件 HS/Z53-2016 含钒残渣中五氧化二钒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 Determination of V2Os content in residues containing vanadium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method 2016-02-29发布 2016-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HS/Z53-2016 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按照GB/T1.1一2009、HS/T1一2011和HS/T39一2013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连海关.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林治锋、李福念、董琦、王立鹏、于秋实. HS/Z53-2016 含钒残渣中五氧化二钒含量的测定射线荧光光谱法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熔融片法测定含钒残渣中五氧化二钒(V2O5)含量的 方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五氧化二钒(V205)含量9.9%~47.5%的含钒残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597一1996冶金产品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通则 3总则 采用混合熔剂(四硼酸锂偏硼酸锂氟化锂硝酸锂)、NH4B脱模剂脱模制片方法制成玻璃熔融 片.测量出待测元素的射线荧光强度与待测元素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选用回归方法及数学校正模型, 计算出待测元素的含量.本文件符合GB/T16597的规定. 4仪器设备与试剂 4.1X射线荧光光谱仪(波长色散型),X射线管功率3.6kVA 配套计算机; 4.2高频电感熔样机; 4.3天平:感量0.0001g; 4.4烘箱; 4.5铂黄金坩埚(Pt95%Au5%) 铂黄金模具(Pt95%Au5%); 4.6氩甲烷气体(10%甲烷90%氩气); 4.7混合熔剂(四硼酸锂:偏硼酸锂:氟化锂:硝酸锂=65:20:10:5),分析纯; 4.8溴化铵溶液(100mg/mL) 分析纯. 5测定步骤 5.1试样 已磨细通过筛孔径75微米,在(105~110)℃下烘2小时,存于干燥器,冷却至室温. 5.2分析步骤 5.2.1测定数量 同一试样,在同一实验室,应由同一操作者在不同时间内进行2~3次测定. 5.2.2试料片的制备 称取试料0.1200g(精确至0.0001g) 加混合熔剂(4.7)7.0000g(精确至0.0001g) 于铂黄 金坩埚中,用牛角勺末端轻轻混匀,滴加3滴溴化铵(约20mg)溶液于熔样机上熔融8分钟,旋转摇动, 赶走气泡.熔好后倾倒于铂黄金模具中,水平放置,待冷却后自然剥落.样片应避免沾污,保存于干燥 器中待测. 5.2.3标准试料片,标准化试料片的制备 标准试料由21个用化学法定值并有一定含量梯度的样品,按(5.1)方法制备,保存于干燥器中. 按(5.2.2)方法制取标准试料片和标准化试料片,保存于干燥器中待测.标准化试料片用于校正仪器 漂移.选择各元素含量适中的标准试料片作标准化试料片.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040.30 H11 HS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业标准 HS/T64—2019 铁基合金带材的晶态定性分析方法 Qual itative analysis for the crystal l ine state of Fe-based al loy strips 2019-12-19发布 2020-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HS/T6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HS/T1-2011和HS/T39-2013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韬、孔洲、杜劲梅. I HS/T64-2019 铁基合金带材的晶态定性分析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基合金带材的晶态定性分析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铁基非晶合金带材与其他铁基合金产品的定性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19快淬金属分类和牌号 GB/T19345.1非晶纳米晶合金第1部分:铁基非晶软磁合金带材 JYT009转靶多晶体X射线衍射方法通则 3原理 通过射线衍射检测样品的结构晶型,是否有非晶合金特有的弥散峰,从而快速判定其晶态. 4仪器和设备 4.1X射线衍射仪:各参数符合JY/T009要求. 5试验步骤 5.1试样制备 裁切长度不小于100mm的带材样品装入样品袋中备用. 5.2X射线衍射分析 用X射线衍射仪对试样进行定性分析,操作方法遵照JY/T009 采用Cu靶光管Ka辐射扫描范围 15°~80°的衍射图. 6结果判定 经X射线衍射分析,若试样在扫描范围内无明显的特征峰,在20=42°(a-F)附近有非晶合金特 有的弥散峰(参考附录A图A.1) 判定样品材质为铁基非晶合金;若能观察到20=42°附近有明显的特 征峰,则样品材质为其他铁基合金(参考附录A图A.2).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040.40 G10/14 HS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业标准 HS/T63—2019 硅电钢平板轧材取向性的定性分析方法 Orientation distinguishing of flat-rolled products of sil icon-electrical steel 2019-12-19发布 2020-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HS/T6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HS/T1-2011和HS/T39-2013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可、谭朝勤、邝杰炜. HS/T63—2019 硅电钢平板轧材取向性的定性分析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电钢平板轧材取向性鉴别的检验步骤和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硅电钢平板轧材取向性的定性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JY/T009转靶多晶体X射线衍射方法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硅电钢silicon-electrical steel 是指按重量计含硅量至少为0.6%,但不超过6%,含碳量不超过0.08%的合金钢. 3.2 非取向性硅电钢non-oriented silicon-electrical steel 是指具有一定的电磁性能,且晶体结构不具备特定方向的磁化特性的硅电钢.非取向性硅电钢的微 观晶粒排列无方向性,宏观上表现为各个方向的电磁性能较为均匀. 3.3 取向性硅电钢grain-oriented silicon-electrical steel 是指钢板晶体组织有一定规律和方向的硅电钢.一般是指在非取向性硅电钢的基础上,通过炼钢、 热轧、冷轧和热加工工艺,获得晶粒取向集中为易磁化方向的具有高斯织构的单取向硅电钢. 4原理 应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硅电钢样品的晶体结构,根据样品在(110)、(200)、(211)晶面的衍射峰强度 分布,判断硅电钢样品是否具有取向性. 5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所用的水均为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5.1盐酸:HC1含量36%~38%,分析纯. 6仪器设备 6.1X射线衍射仪:采用Cu靶光管,Ni滤波片. 6.2烧杯:150mL. 7分析步骤 7.1试样制备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