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017-2020 消费品追溯 追溯体系通则.pdf
ICS03.120.01 A0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017-2020 消费品追溯 追溯体系通则 Consumer product traceability-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raceability systerm 2020-07-21发布 2020-07-2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901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东国测数字经济科学研究院有限公 司、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龙士达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浙江米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 进中心、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国创明慧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佛山 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广东胜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敏盛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酒股 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迎驾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汕头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 编码所、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金卡智联(深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研究院、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霞、陈学章、裴飞、付卉青、王玎、陈倩雯、郭新峰、林晓伟、李贞熹、张旗康、 吴金海、刘素蕊、区卓琨、方涌东、关锦添、王莉、何诚、倪永培、高翠玲、王益群、李进、林树宝、杨忠国、 陈良权、池鲁强、萧礼标、闻万梁、王明、王少磊、王恬、查澍鈜、张颖、王国庆、蒙肇芸、王立志、段琦、赵巍巍、 赵燕、叶如意、郑颖骏. I GB/T39017-2020 消费品追溯追溯体系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费品追溯体系的原则、要求、流程、构成要素和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消费品领域供应链中全过程及任一阶段的追溯体系的设计和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760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 GB/T36061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 GB/T36431消费品分类与代码 GB/T39011消费品安全危害识别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消费品consumer product 主要但不限于为个人使用而设计、生产的产品,包括产品的组件、零部件、附件、使用说明和包装. [GB/T35248—2017 定义2.2] 3.2 安全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GB/T20002.42015 定义3.14] 3.3 追溯体系traceability system 支撑维护产品及其成分在整个供应链或部分生产和使用环节所期望获取包括产品历史、应用情况 或所处位置等信息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连贯性要素. [GB/T38155—2019 定义2.9] 3.4 追溯管理平台traceability management platform 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管理,具备追溯信息汇总、处理与综合分析利用等功能,支持对接入的 追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评价,用于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信息系统集合. [GB/T381552019 定义2.8] 3.5 追溯服务平台traceability service platform 向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产品和追溯主体基本信息、产品追溯码服务等追溯服务的信息系 1 GB/T39017-2020 统集合. [GB/T38155—2019 定义2.7] 3.6 追溯系统traceability system for product 基于追溯码、文件记录、相关软硬件设备和通信网络,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并可获取产品追溯过程 中相关数据的集成. [GB/T38155—2019 定义2.6] 3.7 追溯单元traceable unit 需要对其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标识并可追溯的单个产品、同一批次产 品或同一品类产品. [GB/T38155—2019 定义2.4] 3.8 供应链supply chain 设计、制造、进口、配送和销售产品的网络. [GB/T35248—2017 定义2.25] 3.9 组织organization 具有某种职责、权限、关系和特定目标的实体、团体和机构. [GB/T35248—2017 定义2.12] 4原则 4.1开放性 体系共建共享,尤其是相关数据共享,统一优化公共服务,鼓励追溯体系设计运行与其他体系融合. 4.2完整性 体系应覆盖但...
GB/T 39013-2020 消费品安全 风险控制指南.pdf
ICS03.120.01 A0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013-2020 消费品安全风险控制指南 Consumer product safety-Guidelines for risk control 2020-07-21发布 2020-07-2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9013—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1 3基本原则 .2 4基本流程 2 5风险控制措施3 6文件管理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产品安全风险控制示例 6 参考文献 I GB/T3901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标兴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安徽华电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司、蒙娜 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杂志社有限公司、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义 乌市标准化研究院、广东胜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敢盛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 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裴飞、刘霞、付卉青、肖剑鸣、于文、林晓伟、陈良权、李忠伟、任茜、顾冰峰、 SAC 江万年、张旗康、萧礼标、闻万梁、赵倩、苏永谦、陈倩雯、郭凯、潘洋、王瑜、方涌东、关锦添、杨舸、赵燕、 王玎、乔枫、张婧妹、彭彬. GB/T39013—2020 消费品安全风险控制指南 1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关于消费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基本流程、风险控制措施及文件管理等方面的 指导. 本标准适用于消费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及监管机构等相关方开展消费品安全风险控制.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消费品consumer product 主要但不限于为个人使用而设计、生产的产品,包括产品的组件、零部件、附件、使用说明和包装. [GB/T22760—2020 定义2.1] 2.2 消费品安全consumer product safety 消费品免除了不可接受风险的状态. [GB/T28803—2012 定义3.4] 2.3 风险risk 伤害发生概率和伤害严重程度的组合. [GB/T227602020,定义2.6] 2.4 危害(源)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的潜在根源. [GB/T227602020,定义2.3] 2.5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GB/T22760—2020 定义2.16] 2.6 可容许风险tolerable risk 按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接受的风险. 注:本部分中,“可接受风险”和“可容许风险”被视为同义词. [GB/T20002.4一2015,定义3.15] 2.7 风险控制risk control 实施风险管理决策的行为. 注:风险控制可能包括监测、再评价和执行决策. SAC GB/T39013—2020 [GB/T288032012 定义3.9] 2.8 本质安全设计措施inherently safe design measure 通过改变机器设计或工作特性,而不是使用防护装置或保护装置来消除危险或减小与危险相关的 风险的保护措施. [GB/T15706—2012 定义3.20] 3基本原则 3.1全面性 通过分析识别判定不可容许风险,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对不可容许风险进行全面控制,控制措施 包括管理控制措施和技术控制措施. 3.2系统性 从消费品的全生命周期系统制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包括消费品的设计、生 产、包装、储运、使用、回收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3.3有效性 风险的控制可以通过风险控制的主体从多角度、多层面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保证风险控制措施的 实施对于降低风险是有效的.基于全面性和系统性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降低风险并达到可容许范围. 3.4持续性 可容许风险与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有直接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风险控制措施可进 行持续性的改进. 4基本流程 消费品安全风险控制是消费品安全风险管控的重要环节,当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消费品风险超出可 容许范围时,需制定管理控制措施和技术控制措施,将消费品安全风险控制在可容许风险范围.消费品 安全风险控制的基本流程见图1. 2 ...
GB/T 39012-2020 消费品安全 风险预警指南.pdf
ICS03.120.01 A0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012-2020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指南 Consumer product safety-Guidelines for risk alert 2020-07-21发布 2020-07-2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9012—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蒙娜丽莎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广东亚纺纺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治华、文歆磊、隗依岸、刘霞、陈倩雯、林晓伟、陈良权、张旗康、萧礼标、闻万梁、 汤丽萍. GB/T39012—2020 引言 在消费品伤害发生之前发布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能有效减少消费品安全伤害事件的发生,达 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本标准是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的通用标准,为相关领域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提供指南. 本标准制定中参考了国际标准、欧盟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相关文献资料. SAc GB/T39012—2020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指南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总则、预警分级方法、预警流程等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及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消费品 安全预警开展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760一2008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 GB/T35253一2017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分级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消费品consumer product 主要但不限于为个人使用而设计、生产的产品,包括产品的组件、零部件、附件、使用说明和包装. [GB/T352482017,定义2.2] 3.2 消费品安全consumer product safety 消费品免除了不可接受风险的状态. [GB/T288032012 定义3.4] 3.3 伤害injury 对人体健康或财产的损害. 注:改写GB/T20002.4一2015,定义3.1. 3.4 风险risk 对伤害的一种综合衡量,包括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程度. [GB/T22760—2008 定义2.5] 3.5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GB/T22760—2008 定义2.11] 3.6 预警early-warning 对可能出现的异常状态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并发出警报. GB/T39012—2020 [GB/T35253一2017,定义3.7] 3.7 预警级别rating of early-warning 依据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而划分的警情级别. [GB/T35253—2017 定义3.8] 4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总则 4.1方法科学 进行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时需运用合理、可靠的科学方法,使风险预警过程客观、全面. 4.2流程规范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依据规范的流程展开,各环节之间有机衔接,整体工作从头至尾顺畅地进行, 为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3动态调整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发布后,持续关注消费品安全事件发展,及时更新预警等级或解除预警,动态 调整预警发布信息. 4.4综合衡量 在进行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等级判定时,宜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消费品的安全风险等级和消费 品安全风险社会承受度等级,在评审过程中宜反复评审确定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等级. 5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分级 SAC 5.1风险预警分级要素 5.1.1概述 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分级主要考虑两个要素:消费品安全风险等级与消费品安全风险社会承受度 等级.综合两者确定消费品安全风险预警等级. 5.1.2风险等级判定 按照GB/T22760一2008对消费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等级划分方法,根据消费品伤害程度和消费 品伤害发生可能性,将消费品安全风险分为严重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可容许风险四个等级,见表1. 如果某一消费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危害类型,以最高风险等级作为该消费品的安全风险等级. 表1消费品安全风险分级表 消费品伤害程度 消费品伤害发生可能性 非常严重 严重 一般 微弱 I 严重风险 严重风险 严重风险 中等风险 严重风险 严重风险 严重风险 低风险 2 ...
GB/T 39011-2020 消费品安全 危害识别导则.pdf
ICS03.120.01 A0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011-2020 消费品安全危害识别导则 Consumer product safety-General principles for hazard identification 2020-07-21发布 2020-07-2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9011—2020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危害分类1 5危害识别的流程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消费品物理危害识别方法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消费品化学危害识别方法10 参考文献 13 I GB/T3901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国测技术咨询(广州)有限公司、湖 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优标(厦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台州市壹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九 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 心、佛山市南海德耀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广东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霞、张庆、陈学章、苏光荣、黄秋琼、邱益曼、林晓伟、郭新峰、张旗康、区卓琨、 梁耀恒、王玎、陈倩雯、王益群、裴飞、宋元涛、王国庆、付卉青、李进、陈良权、闻万梁、吕庆、蒙肇芸、陈洪 波、杨舸、李焘、闫涛、乔枫、赵巍巍、赵燕、叶如意、彭彬、萧礼标. GB/T39011-2020 引言 危害识别能够得到特定消费品的关键危害因素,进一步评价其带来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判定 其风险级别,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本标准是消费品安全危害识别的通用标准,可为相关领域消费品安全危害识别提供指南. N GB/T39011-2020 消费品安全危害识别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费品安全危害识别的危害源分类、危害源识别的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对消费品设计、生产、使用阶段影响消费者人身健康安全和财产(物品)损失的危害进 行识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803一2012消费品安全风险管理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8803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8803—2012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消费品consumer product 为了但不限于个人使用而设计、生产的产品,包括产品的组件、零部件、配件、包装和使用说明. [GB/T35246—2017 定义3.1] 571C 3.2 消费品安全consumer product safety 消费品免除了不可接受风险的状态. [GB/T28803一2012,定义3.4] 3.3 危害(源)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的潜在根源. [GB/T22760—2020 定义2.3] 3.4 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 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 注1:改写GB/T23694一2009,定义3.3.3. 注2:要素可以包括来源或危险(源)、事件、后果和概率. 注3:危害识别也可以反映出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问题. [GB/T288032012,定义3.7] 4危害分类 按照危害特征属性来分,危害可分为物理危害、化学危害和生物危害,参见GB/T28803一2012. 1 ...
GB/T 38935-2020 光学遥感器在轨成像辐射性能评价方法 可见光-短波红外.pdf
ICS07.040 A7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935-2020 光学遥感器在轨成像辐射性能 评价方法可见光-短波红外 On-orbit rad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ssessment for optical imaging remote sensor-VIS-SWIR 2020-07-2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935—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2 4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 2 4.1评价对象 2 4.2评价指标 2 5评价方法 2 5.1信噪比 .....2 5.2辐射分辨率 3 5.3动态范围4 5.4非线性度7 5.5盲元率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信噪比规定化方法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高空间分辨率光学遥感器在轨动态范围、非线性度评价地面靶标布设需求 .11 参考文献 .12 GB/T3893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空间机 电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传荣、李晓辉、王新鸿、高彩霞、唐伶俐、马灵玲、王宁、傅俏燕、方翔、伏瑞敏、 马艳华、王钢、李伟、刘照言、赵永光、朱博、张静、朱家佳、刘耀开、钱永刚、邱实、周勇胜、朱小华、任璐. GB/T38935—2020 光学遥感器在轨成像辐射性能 评价方法可见光-短波红外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波长在可见光到短波红外范围(380nm~2500nm)的星载成像光学遥感器的 在轨成像辐射性能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搭载在卫星平台上,采用线阵列探测器扫描成像的被动光学遥感器在轨运行过程中 进行的辐射性能评价.其他类型星载被动光学遥感器的在轨外场辐射性能评价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988一2017城镇地物可见光-短波红外光谱反射率测量 GB/T36297一2018光学遥感载荷性能外场测试评价指标 GB/T36540一2018水体可见光-短波红外光谱反射率测量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36297一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辐射性能rad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遥感器成像时获取与保持地物目标场景相对或绝对辐射能量分布的能力. 3.1.2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遥感器输出的有效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3.1.3 辐射分辨率radiometric resolution 遥感器感测(敏感)元件在接收波谱辐射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或指对两个不同的辐射源 的辐射量的分辨能力. [GB/T14950-2009 定义4.103] 3.1.4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光学遥感器输出能够随输入发生变化的最小入射辐射量和最大人射辐射量所界定的区间. 3.1.5 非线性度non-linearity 在动态范围内,响应的实际值偏离对应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 1 GB/T38935—2020 注1:一般采用百分比表示. 注2:改写GB/T174442013 定义2.37. 3.1.6 盲元率blind pixel ratio 遥感器的盲像元数占总像元数的百分比.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SD 地面采样距离(ground sampling distance) VIS-SWIR可见光-短波红外(visible to short-wave infrared) 4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 4.1评价对象 本标准针对搭载于卫星平台上,工作波长在可见光到短波红外范围(380nm~2500nm) 采用线 阵列探测器扫描成像的被动光学遥感器(如可见光全色相机、多光谱相机、高光谱成像仪等),利用其在 ...
GB/T 38865-2020 干部网络培训 专题班规范.pdf
ICS35.240.99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65-2020 干部网络培训专题班规范 Online training for leadership-Theme-based training project specification 2020-07-2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65—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数据类型 5.1数据基本类型 1 5.2数据格式 2 5.3值域 2 5.4自定义数据类型 2 6专题班流程 .2 6.1概述 2 6.2设计阶段 2 6.3实施阶段 3 6.4总结评估阶段 4 7专题班系统基本功能 4 7.1管理功能 4 7.2学员功能 .5 8专题班数据 .6 8.1计划信息6 8.2教学要求信息 8.3课程信息 8 8.4考核方式信息 9 8.5组织实施信息10 8.6报名信息 11 8.7课程学习记录信息 12 8.8结业证书信息“ 13 8.9统计信息 14 8.10学员学习详情信息15 I GB/T3886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中国大连高级经理 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共大连市委党校、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冬明、李欢冬、徐可、马鹤、马兆钦、李青、张敏、李东、汪源、淑华、于翠波、 罗安妮、胡盈滢、宋汝良、邹迪、余云涛、史戈. GB/T38865—2020 干部网络培训专题班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部网络培训专题班的业务流程,业务系统基本功能、数据基本属性和扩展属性. 本标准适用于干部网络培训专题班的设计、组织、管理、实施和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408一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13000一2010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GB/T38856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业务管理通用要求 GB/T38857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信息模型 GB/T38858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平台数据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38856—2020、GB/T38857一2020、GB/T38858一20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D:标识符(Identifier) TBTP:专题班(Theme-based Training Project)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5数据类型 5.1数据基本类型 本标准中使用的数据类型及可取值见表1. 表1数据类型的取值 类型 表示 说明 字符型(string) C 以字符表达的数据元值的类型,可用于表达字母、数字、汉字和其他字符形式 数值型(numeric) N 以任意实数表达的数据元值的类型 GB/T38865—2020 表1(续) 类型 表示 说明 日期型(date) D 表达的元值的类型.符合G/T48205以0的 集合(set) 用于存放其他数据的容器,集合中可包含属性和其他集合 5.2数据格式 指从业务的角度规定的数据元值的格式需求,包括所允许的最大和(或)最小字符长度,数据元值的 表示格式等.数据格式中使用的字符含义如下: a)字母“a”表示字符; b)字母“n”表示数值; c)字母“a”或“口”之后的自然数表示定长个字符(字符集默认为GB/T13000一2010),或数值的十 进制最大位数; d)字符串“.ul”表示长度不确定; c)逗号“,”隔开的两个自然数“pq”表示数值最大p个十...
GB/T 38864-2020 干部网络培训 课程共建共享通用要求.pdf
ICS35.240.99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64-2020 干部网络培训 课程共建共享通用要求 Online training for leadership-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courses 2020-07-2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64—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课程共建通用要求 1 4.1一般性原则1 4.2组织模式 1 4.3资质要求 2 4.4技术规范 2 4.5流程 2 5课程共享通用要求 .3 5.1一般性原则 .3 5.2共享方式3 5.3技术要求3 5.4流程 .4 6参与实体的权利和义务 4 6.1权利4 6.2义务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课程验收申请表 5 GB/T3886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大连高级 经理学院、中共大连市委党校、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 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砥、吴晨、钱冬明、李青、饶景阳、余云涛、于翠波、李莹、汪源、张敏、瞿淑华、 马鹤、李琎东、徐可、陈彦宏、王丹. SAC GB/T38864-2020 干部网络培训 课程共建共享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共建共享的通用要求及参与实体的权利和义务. 本标准适用于干部网络培训课程的共建和共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857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信息模型 GB/T38858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平台数据要求 GB/T38861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制作流程 GB/T38862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审核 3术语和定义 SAC GB/T38857—2020、GB/T38858—2020、GB/T38861—2020、GB/T38862—2020界定的以及下 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课程共建course co-construction 两个及以上的课程建设实体共同承担成本并投入资源建设课程,共同使用成果的行为. 注:包括统筹共建和自发共建两种课程建设组织模式.其中,统筹共建是指由管理部门根据建设需求和计划安排 组织的课程共建活动,自发共建是指由课程建设实体平等协商、自主投入的课程共建活动. 3.2 课程共享course sharing 两个及以上的实体根据约定,对课程在各自限定范围内享有使用权或(和)权的行为. 4课程共建通用要求 4.1一般性原则 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共建实体以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内容的权威性和时效性、课程建设的专 业性和经济性为目标,统筹协调、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同建设. 4.2组织模式 课程共建包括统筹共建和自发共建两种组织模式.统筹共建的组织模式是由管理部门统筹协调, 共建实体共同完成课程建设的方式.自发共建是由参与共建的实体自主协商、各司其职完成课程建设 的方式. 1 GB/T38864-2020 4.3资质要求 共建实体应满足以下条件: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或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认可的其他机构; —一具有干部网络培训课程或其他专业课程的建设能力; —一熟悉干部网络培训系列标准. 4.4技术规范 共建实体应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建立课程共建技术规范,包括但不限于课程元数据、具体技术要求、 审核要求等. 课程元数据的基本属性应依据GB/T38858一2020中9.2的规定,统一命名.共建课程编号由共 建实体共同约定,应依据GB/T38858一2020中9.4的扩展属性确定. 4.5流程 4.5.1统筹共建的流程 统筹共建的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 )提出共建要求.管理部门根据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和网络培训工作要点...
GB/T 38863-2020 干部网络培训 平台数据接口技术要求.pdf
ICS35.240.99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63-2020 干部网络培训平台数据接口技术要求 Online training for leadership-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latform data interface 2020-07-2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63—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数据类型 1 5.1基本数据类型 .1 5.2数据格式 1 5.3值域 2 5.4自定义数据类型 2 6概述 2 7数据参数 7.1请求报文 .3 7.2响应报文 ..4 7.3平台基本数据 4 7.4系统事件类别 .4 7.5数据类别 5 8接口服务 6 8.1接口管理服务 .6 8.2数据推送同步接口服务 7 8.3数据查询接口服务 27 附录A(资料性附录)接口样例33 附录B(规范性附录)平台数据接口清单 38 附录C(规范性附录)异常状态码40 GB/T3886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 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砥、吴晨、钱冬明、饶景阳、李青、李碰东、李欢冬、马兆钦、余云涛、史戈. GB/T38863-2020 干部网络培训平台数据接口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部网络培训机构平台之间的接口服务及接口数据参数. 本标准适用于干部网络培训机构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04一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4762一1984政治面貌代码 GB/T7408一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12407一2008职务级别代码 GB/T13000一2010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GB32100一2015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T38856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业务管理通用要求 GB/T38858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平台数据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38856一2020、GB/T38858—20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5AC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ID:标识符(Identifier) M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 PV:页面浏览量(Page View) TBTP:专题班(Theme-based Training Project)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SCID:统一社会信用代码(Unified Social Credit Identifier) 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5数据类型 5.1基本数据类型 本标准中使用的数据类型和可取值见表1. GB/T38863—2020 表1数据类型的取值 类型 表示 说明 字符型(string) C 以字符表达的数据元值的类型,可用于表达字母、数字、汉字和其他字符形式 数值型(numeric) N 以任意实数表达的数据元值的类型 日期型(date) D 以日期和时间表达的数据元值的类型,符合GB/T7408一2005,以YYYYMM- DDhhmm的形式表达 集合(set) S 用于存放其他数据的容器,集合中可包含属性和其他集合 5.2数据格式 指从业务的角度规定的数据元值的格式需求,包括所允许的最大或/和最小字符长度、数据元值的 表示格式等.数据格式中使用的字符含义如下: a)字母“a”表示字符; b)字母“n”表示数值; c)字母“a”或“口”之后的自然数表示定长个字符(字符集默认为GB/T13000一2010),或数值的十 进制最大位数; d)字符串“.ul”表示长度不确定; e)逗号“,”隔开的两个自然数“p...
GB/T 38862-2020 干部网络培训 课程审核.pdf
ICS35.240.99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62-2020 干部网络培训 课程审核 Online training for leadership-Course audit 2020-07-2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62—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课程审核主体 .1 5课程审核原则1 5.1政治性原则 5.2科学性原则 .1 5.3完整性原则 .1 5.4合理性原则 5.5标准符合性原则 2 6课程审核范围 2 6.1主题审核 2 6.2内容审核 2 6.3表现形式审核 3 6.4审核 3 6.5技术审核 6.6部署审核 3 7课程审核方法 ..3 7.1内部审核3 SAC 7.2外部审核 4 7.3专家抽审 4 8审核流程 .4 9课程审核结果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课程审核表样例 5 GB/T38862—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中国大 连高级经理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共大连市委党校、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莉、瞿淑华、杜婧、钱冬明、徐可、汪源、陈彦宏、何蓉蓉、马鹤、李青、于翠波、 张敏、余云涛、史戈、范喆一、李青叶. SAC GB/T38862—2020 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审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部网络培训课程的审核要求,给出了干部网络培训课程的审核主体、审核原则、审 核范围、审核方法及审核结果形式. 本标准适用于干部网络培训课程的审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834标点符号用法 GB/T15835上数字用法 GB/T38856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业务管理通用要求 GB/T38857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信息模型 GB/T38861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制作流程 3术语和定义 GB/T38856一2020、GB/T38857一2020、GB/T38861一20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课程审核主体 课程审核主体为课程提供机构、课程使用机构和干部网络培训管理部门等.课程审核主体根据需 要提出课程审核要求,组织实施审核或委托其他机构实施审核. 5课程审核原则 5.1政治性原则 课程内容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要求. 课程内容及其相关教学辅助资源的政治方向正确. 5.2科学性原则 SAC 课程内容及其相关教学辅助资源,无学术谬误、常识性错误,无与事实不符的内容. 5.3完整性原则 课程应相对完整地讲述知识内容. 课程包文件应符合GB/T38857一2020中第6章的要求. GB/T38862—2020 5.4合理性原则 课程内容结构合理,目录清晰,逻辑正确,教学应用的媒体内容能够反映学习目标. 学习资源无知识产权纠纷. 5.5标准符合性原则 课程内容和技术指标应符合干部网络培训系列国家标准及国家的其他相关标准,并符合法律、法规 及国家职能部门的相关规定. 6课程审核范围 6.1主题审核 主题审核是为了确定课程是否满足培训需要. 主题审核应由课程开发机构或者课程提供机构提交课程选题表,由培训机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 门组织实施或委托其他机构实施.选题表内容应包含课程名称、课程简介、授课教师、教师简介、参考资 料、课程时长、出现人物等. 6.2内容审核 6.2.1政治性审核 应按照政治性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审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6.2.2科学性审核 课程内容应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应符合科学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6.2.3课程画面审核 课程画面审核可包括以下内容: 一屏幕画面应构图合理,主体突出; 人像及肢体动作以及配合讲授选用的板书、画板、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等均不超出镜头 所及范围; 一摄像镜头宜保持与主讲教师目光平视的角度,不宜出现主讲教师较长时间仰视、俯视、侧视; —使用资料、图片、...
GB/T 38861-2020 干部网络培训 课程制作流程.pdf
ICS35.240.99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61-2020 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制作流程 Online training for leadership-Course production processes 2020-07-2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61-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概述 1 5课程设计2 5.1确定学员对象 2 5.2遴选授课教师 2 5.3确定课程目标 2 5.4组织课程内容 2 6课程制作 .3 6.1概述 3 6.2制作流程3 6.3技术参数4 6.4制作团队基本要求 4 7课程交付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课程设计与制作实施表格样例 6 GB/T3886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大 连高级经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共大连市委党校、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莉、杜婧、徐可、陈彦宏、瞿淑华、汪源、马鹤、李青、于翠波、钱冬明、张敏、 何蓉蓉、余云涛、史戈、李青叶、范喆一. SAC GB/T38861-2020 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制作流程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干部网络培训课程的制作流程,规定了课程设计、课程制作和课程交付三个阶段的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802一2013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测试试题信息模型 GB/T38857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信息模型 GB/T38858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平台数据要求 GB/T38862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审核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发〔2015]29号) 3术语和定义 GB/T38857一2020、GB/T38858一2020、GB/T38862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3.1 课程文件course files 用于教学的媒体素材及其他文件,以及这些素材和文件按照教学需要所组成的集合. 注:课程文件可包括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多媒体文件、虚拟现实展示类文件、试题文件、题库等. 4概述 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制作流程可分为课程设计、课程制作、课程交付三个阶段.课程设计阶段要确定 学员对象、遵选授课教师、确定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制作阶段要按照制作流程完成符合审核 要求和技术要求的课程文件.课程交付阶段要完成课程部署规划文档,将该文档和课程文件提交至培 训机构,如需要可按照上传时间安排协助培训机构将课程文件上传到干部网络培训平台的相应功能 模块. 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制作总体流程见图1. GB/T38861-2020 确定学员对象 → 课程设计 逸选授课教师 确定课程目标 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制作 内容与设计沟通 创意与脚本制作 素材采集与收集 后期编辑与加工 内容审核与修改 试题文件制作 课程文作输出 课程交付 课程文件交付 图1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制作总体流程 5课程设计 5.1确定学员对象 干部网络培训的对象是全体干部,学员对象的确定应遵循分类分级的原则.课程制作应首先明确 课程内容的学员对象,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 5.2遴选授课教师 课程制作单位遴选授课教师宜综合考虑授课教师的研究方向契合度、学术水平、表达能力、职务职 称、知名度、美誉度等条件,应经相关部门认可. 5.3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定应符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要求及管理部门制定的培训规划和计划. 5.4组织课程内容 5.4.1内容的选取 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应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遵循政治方向正确、学术内容准确 的原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要求. 5.4.2内容结构设计 内容结构设计主要指内容结构和知识点层次的设计.课程内容组织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注意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的把握,理清知识结构; —一注意合理地将知识点进行分类,使其具有一定层级性,并且根据不同的层级将知识点进行合理 组织与安排...
GB/T 38860-2020 干部网络培训 学员学习档案技术要求.pdf
ICS35.240.99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60-2020 干部网络培训 学员学习档案技术要求 Online training for leadership-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earner portfolio 2020-07-2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60—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数据类型2 5.1基本数据类型 2 5.2数据格式 2 5.3值域 2 5.4自定义数据类型 3 6学习档案的组成部分 3 7学习档案元数据 4 7.1概述 7.2元数据组成4 7.3扩展属性 5 8学习情况汇总 5 8.1概述 5 8.2基本属性 6 8.3扩展属性 6 9学习结果记录集7 9.1概述 7 9.2基本属性7 9.3扩展属性 10 10学习过程记录集11 10.1概述11 10.2基本属性 11 10.3扩展属性 参考文献14 GB/T3886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共大连市委党校、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中 师范大学、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 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青、钱冬明、张敏、于翠波、李琎东、徐可、吴砥、马鹤、汪源、马兆钦、刘勇、 吴晨、陈彦宏、瞿淑华、李欢冬、蒋广华、余云涛、史戈、邹迪. SAC GB/T38860-2020 干部网络培训 学员学习档案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干部网络培训学员学习档案的信息模型,规定了学习档案的数据类型、元数据、组成 部分及其基本属性,规范了属性的数据结构. 本标准适用于干部网络培训学员数字化学习档案的创建、存储、交换与共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04一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4762一1984政治面貌代码 GB/T7408一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12407一2008职务级别代码 GB/T13000一2010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GB/T36366一2018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电子学档信息模型规范 GB/T388562020干部网络培训业务管理通用要求 GB/T38858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平台数据要求 GB/T38865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专题班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6366—2018、GB/T38856—2020、GB/T38858—2020、GB/T38865—2020界定的以及下 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学习档案元数据metadata for learner portfolio 描述学员学习档案基本信息的数据. 注1:包括档案编号、学员信息、建档时间、更新时间,以及该档案所使用的学员学习档案技术要求标准版本号等信息. 注2:改写GB/T18894一2016,定义3.3. 3.2 学习记录learning record 学员学习档案中存储学习过程信息或(和)学习结果信息的条目. 3.3 学习过程记录learning process record 记载学员网络培训过程中有意义学习活动情况的条目. 注:每条记录记载一个学习活动. 示例:“某学员学习了某视频课件15分钟.”是一条学习过程记录. 3.4 学习结果记录learning achievement record 记载学员完成网络培训后所获学习成果的条目. 注:分为“专题班学习结果记录”和“课程学习结果记录”两类. 571 GB/T38860...
GB/T 38859-2020 干部网络培训 课程评价指标.pdf
ICS35.240.99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59-2020 干部网络培训课程评价指标 Online training for leadership-Course evaluation indicators 2020-07-2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59—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概述 6人工评价维度及指标 1 6.1课程内容 .1 6.2学习活动 .3 6.3课程形式 4 6.4在线学习支持 .6 7数据支持的自动评价维度及指标 7 7.1课程建设情况 7 7.2课程参与情况 7 571 GB/T3885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邮 电大学、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中共大连市委党校、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莉、杜婧、徐可、陈彦宏、翟淑华、钱冬明、李青、吴永和、张鹏鹏、马鹤、于翠波、 何蓉蓉、张敏、余云涛、史戈、范喆一、李青叶. GB/T38859—2020 干部网络培训课程评价指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部网络培训课程评价原则与通用评价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对正式发布使用的干部网络培训课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的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642一2018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在线课程 GB/T38856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业务管理通用要求 GB/T38857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信息模型 3术语和定义 GB/T38856一2020、GB/T38857一20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XML: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5概述 干部网络培训课程的评价应遵循政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由学员、培训机构及其他相关单 位对课程进行评价. 本标准中的课程评价方式分为人工评价和数据支持的自动评价.人工评价从课程内容、学习活动、 课程形式和在线学习支持四个维度确定评价指标.数据支持的自动评价从课程建设完善度和课程参与 度两个维度确定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数据来源包括:课程包中的课程信息模型要素和干部网络培训 平台中的教与学过程数据. 课程评价时可根据评价目的和可获得的数据选择指标,形成评价方案.课程评价方案设计应符合 GB/T36642-2018中第7章的规定. 6人工评价维度及指标 6.1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应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政治立场正确、科学严谨,课程结构的组织和编排合理,具有开放 性和可扩展性.课程内容宜采用人工评价,参考指标见表1. 1 GB/T38859—2020 表1课程内容评价指标 编号 中文名称 约束 定义 说明 备注 判断课程的目标是否体现出组织 提供课程目标说明,课程说 说明整个课程的目 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是否 明文字应反映整个培训计 标、课程所属领域范 体现学员的发展水平及特点主要 划(或课程体系)对该课程 围或分类、所针对的 考虑: 1.1 课程说明 M 的基本要求; 学员群体、典型学习 学员的认知特点和个性特点: 课程目标应适合学员的发 时间以及有关的学 学员的知识背景,包括课程前 展水平和特点深度、难度 习建议等 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适当 岗位等 涵盖课程的各项学习目标; 内容目标一 课程内容与课程的 ● 深度与课程的学习目标相 1.2 M 致性 学习目标相一致 适应; 重点突出,主次详略得当 此项指标由干部网络培训组织和 政治立场正 课程内容政治立场 管理等相关机构在课程发布前审 1.3 M 确性 正确 查、课程运营过程中监管,不用于 其他评价方式 内容不严谨、不可靠可以表现为: 概念、原理等的解释不准确,有 没有思想性、学术性、表述 科学性错误: 课程内容科学严谨, 性错误; 重要观点的介绍存在偏见,或 1.4 内容科学性 M 且...
GB/T 38858-2020 干部网络培训 平台数据要求.pdf
ICS35.240.99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58-2020 干部网络培训平台数据要求 Online training for leadership-Requirements for platform data 2020-07-2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58—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数据类型 2 5.1基本数据类型 2 5.2数据格式 2 5.3值域 2 5.4自定义数据类型2 6学员信息 .3 6.1概述 .3 6.2基本属性 3 6.3扩展属性 5 7组织机构信息 5 7.1概述 5 7.2基本属性5 7.3扩展属性 6 8平台运行统计信息 6 9课程信息 8 9.1概述 9.2基本属性 9.3统计信息 10 9.4扩展属性11 10专题班信息11 10.1概述 .11 10.2基本属性 11 10.3扩展属性 16 11学习档案信息 16 11.1概述 16 11.2基本属性16 11.3扩展属性 GB/T3885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 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冬明、李青、李碰东、汪源、吴战杰、李欢冬、马兆钦、刘勇、于翠波、余云涛、 史戈、宋汝良. I GB/T38858-2020 干部网络培训平台数据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部网络培训平台系统中的学员、组织机构、平台运行统计、课程、专题班、学习档案 的基本属性及扩展属性. 本标准适用于干部网络培训平台的开发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04一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4762一1984政治面貌代码 GB/T7408一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12407一2008职务级别代码 GB/T13000一2010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GB32100一2015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T38856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业务管理通用要求 GB/T38857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信息模型 GB/T38865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专题班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8856一2020、GB/T38857一2020、GB/T38865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3.1 必修课pulsory course 规定学员必须要完成的课程. 3.2 选修课elective course 学员可以选择性学习的课程.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ID:标识符(Identifier) M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 PV:页面浏览量(Page View) GB/T38858—2020 TBTP:专题班(Theme-based Training Project)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SCID:统一社会信用代码(Unified Social Credit Identifier)) 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5数据类型 5.1基本数据类型 本标准中使用的数据类型及可取值见表1. 表1数据类型的取值 类型 表示 说明 字符型(string) C 以字符表达的数据元值的类型,可用于表达字母、数字、汉字和其他字符形式 数值(numeric) N 以任意实数表达的数据元值的类型 日期型(date) D 选的据元的类型符合C/T4一25以0hm的 集合...
GB/T 38857-2020 干部网络培训 课程信息模型.pdf
ICS35.240.99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57-2020 干部网络培训课程信息模型 Online training for leadership-Course information model 2020-07-2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57-2020 目 次 前言 工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数据类型2 5.1基本数据类型 2 5.2数据格式 .2 5.3值域 2 5.4自定义数据类型2 6课程信息模型核心集总体框架 3 7课程概要与要求 3 8学习活动结构 9测试类学习资源文件集6 10非测试类学习资源文件集7 11知识点集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课程信息模型核心集XML绑定10 GB/T3885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 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共大连市委党校、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莉、徐可、杜婧、陈彦宏、马鹤、瞿淑华、钱冬明、李青、张鹏鹏、于翠波、何蓉蓉、 张敏、余云涛、史戈、范喆一、李青叶. GB/T38857-2020 干部网络培训课程信息模型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干部网络培训课程信息模型,规定了课程信息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本标准适用于需要开放共享和在不同干部网络培训平台间迁移的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也适用于 干部网络培训不同类型课程的设计和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408一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13000一2010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GB/T21365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学习对象元数据 GB/T29802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测试试题信息模型 GB/T38856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业务管理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38856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信息模型information model 一种通过描述对象、对象属性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来描述事物的整体框架和内部层次关系的方法,便 于事物在信息系统中表示. 3.2 学习活动learning activities 为完成预定学习和教学目标,教师通过组织学习资源提出的学习任务,使学员与学习资源和学习环 境进行信息交互开展学习. 注:每个任务可包含一系列子任务. 3.3 课程包course package 一个逻辑目录,包含一门干部网络培训课程的全部内容结构及内容结构中引用的实际学习资源 文件. 3.4 试题test item 包括题目本身信息和计分信息,以考试、练习为目的的题目.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B/T38857-2020 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M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 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XML: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5数据类型 5.1基本数据类型 本标准中使用的数据类型及可取值见表1. 表1数据类型的取值 类型 表示 说明 字符型(string) C 以字符表达的数据元值的类型,可用于表达字母、数字、汉字和其他字符形式 数值型(numeric) N 以任意实数表达的数据元值的类型 日期型(date) D 具衣的据元的类型符合G/T72,以0的 集合(set) 用于存放其他数据的容器,集合中可包含属性和其他集合 5.2数据格式 指从业务的角度规定的数据元值的格式需求,包括所允许的最大或/和最小字符长度,数据元值的 表示格式等.数据格式中使用的字符含义如下: a)字母“a”表示字符; b)字母“n”表示数值; c)字母“a”或“n”之后的自然数表示定长个字符(字符集默认为GB/T13000一2010),或数值的十 进制最大位...
GB/T 38856-2020 干部网络培训 业务管理通用要求.pdf
ICS35.240.99 L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56-2020 干部网络培训业务管理通用要求 Online training for leadership-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usiness management 2020-07-2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56—2020 目 次 前言 l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干部网络培训业务管理框架2 5组织机构及职责 3 5.1概述 3 5.2管理部门 .3 5.3培训机构 3 5.4学员所属单位 4 6人员管理 4 6.1学员的管理4 6.2教师的管理4 6.3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 .4 6.4学习支持人员的管理 5 7学习资源管理 5 7.1课程管理 ....5 7.2学习辅助资源管理 8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管理6 8.1概述 6 8.2在线选学管理6 8.3专题班管理 6 9统计汇总7 9.1学习档案管理 7 9.2数据查询、统计和上报管理 .8 10平台管理 8 参考文献10 GB/T3885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中共大连市委 党校、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冬明、李进东、张敏、陈彦宏、马鹤、李青、徐可、王猛、孙文峰、朱虹、余云涛、 史戈. GB/T38856—2020 引言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法规的形式把网络培训明确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之一,提出要充分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建立兼容、开放、共享、规范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提高干部教 育培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用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为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有关要求,切实推动干部网络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标准. GB/T38856—2020 干部网络培训业务管理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干部网络培训的业务管理框架,规定了组织机构及职责、人员管理、学习资源管理、学 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管理、统计汇总、平台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干部网络培训相关业务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857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信息模型 GB/T38859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评价指标 GB/T38861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制作流程 GB/T38862一2020干部网络培训课程审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主席令12届第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7 号发布,2011年1月8日国务院令第588号修订)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发(2015]29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干部网络培训online training for leadership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的干部教育培训活动. 3.2 学员trainee 经许可的,参加干部网络培训学习的干部. 3.3 干部网络培训机构online training organization for leadership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一定范围内的学员开展培训和管理的业务机构. 3.4 学习资源learning resource 为有效开展教学而提供的媒体素材及其他可被利用的条件,以及这些素材和条件按照教学需要所 组成的文件集合. 注:包括课程资源和学习辅助资源. 3.5 课程 course 包含学习目标、相关知识点内容以及教与学活动等要素的完整教学单元. 1 ...
GB/T 38821-2020 和田玉 鉴定与分类.pdf
ICS39.060 D5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21-2020 和田玉鉴定与分类 Hetian Yu-Testing and classification 2020-06-02发布 2020-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2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 家金银珠宝饰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 金属检测中心、新疆岩矿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新疆和田玉石交 易中心、新疆和合珠宝玉器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新疆和田玉市场信息联盟商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新岭、柯捷、戴苏兰、魏薇、张勇、程佑法、申晓萍、侯舜瑜、岳蕴辉、杨明星、 马国钦、郭粹、李忠志、王建生、龙楚、陈大鹏、常亚运、魏然、李文莉、刘苏君、王飞、苏售、冯晓燕、狄敬如. GB/T38821-2020 和田玉鉴定与分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和田玉的术语和定义、鉴定、分类、命名规则和鉴定证书的基本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和田玉原料及成品的鉴定与分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 GB/T16553珠宝玉石鉴定 3术语和定义 GB/T16552、GB/T165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和田玉Hetian Yu 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可加工成饰品的透闪石矿物集合体,次要矿物 可为阳起石,可含少量方解石、透辉石、石墨、黄铁矿、铬铁矿、磁铁矿、石英、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硅 灰石、磷灰石和石榴石等矿物.折射率1.60~1.61(点测),密度2.95(0.15,一0.05)g/cm3. 3.2 糖色Tang Se 由天然成因的铁、锰质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浸染,使和田玉整体或部分呈现的红褐色、褐色、褐黄色或 黑褐色等颜色的统称. 3.3 白玉Bai Yu 主体颜色色调呈白色的和田玉,可带有极轻微的其他色调. 3.4 青玉Qing Yu 主体颜色呈中等至深的青、灰青、黄绿等色调的和田玉. 3.5 青白玉Qingbai Yu 主体颜色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呈浅至中等的青白、灰青白等色调的和田玉. 3.6 碧玉BiYu 主体颜色呈浅至深的绿、灰绿、青绿、暗绿、墨绿等色调的和田玉,且由铁、铬、镍等元素致色. 3.7 黄玉Huang Yu 主体颜色呈浅至中等的黄、绿黄、栗黄等色调的和田玉. 1 GB/T38821-2020 3.8 糖玉Tang Yu 主体颜色色调呈糖色,且糖色部分不低于85%的和田玉. 3.9 墨玉MoYu 主体颜色色调呈灰黑至黑色,由石墨致色,且黑色部分不低于30%的和田玉. 3.10 翠青玉Cuiqing Yu 部分或整体颜色色调呈浅绿至翠绿色,主要致色元素为铬,且绿色部分不低于5%的和田玉. 4鉴定 4.1鉴定项目 4.1.1矿物成分 主要由透闪石组成,次要矿物可为阳起石,可含少量方解石、透辉石、石墨、黄铁矿、铬铁矿、磁铁矿、 石英、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硅灰石、磷灰石和石榴石等. 4.1.2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主要矿物透闪石Caz(Mg Fe)s Sis O22(OH)2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叶片状、鳞片状集合体. 常见颜色:白色、灰白色、浅至深的青色、绿色、黄色、糖色、灰黑色、黑色、翠绿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 解理:透闪石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明显. 摩氏硬度:6~6.5,因组成矿物和结构的差异会有一定变化. 密度:2.95(0.15,-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06~1.632(0.009,一0.006),点测法常为1.60~1.61.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因颜色而异,青玉可见446nm、495m处铁的吸收峰;碧玉可见铬、铁的吸收峰,峰 位分别为662nm、446nm;翠青玉的绿色部分可见662nm处铬的吸收峰,参见附录A. 放大检查:常见纤维交织结构,矿物包体,部分样品可见放射状、柱状和斑状变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OH振动所致 的特征红外吸收谱...
GB/T 38816-2020 玛瑙 北红玛瑙 鉴定.pdf
ICS39.060 D5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16-2020 玛瑙北红玛瑙 鉴定 Agate-Beihong agate-Testing 2020-06-02发布 2020-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1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黑龙江省进出口宝玉石产业协会、哈尔滨海关技 术中心、黑龙江省逊克县人民政府、金红珠宝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雪梅、徐铁英、袁强、祁丙连、石耀辉、王晓华、沈洪林、李铁柱、时莉、郭俊久、 房大民、王春生、张勇、鲁智云、吴帆、金芯羽、王心辰、张平、潘彦玫. 1 GB/T38816—2020 玛瑙北红玛瑙鉴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红玛瑙的鉴定特征及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北红玛瑙的原料及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552一2017珠宝玉石名称 GB/T16553一2017珠宝玉石鉴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北红玛瑙Beihong agate 以α石英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为斜硅石、针铁矿,外观以深红色、棕红色为主,常带有黄色调的半 透明至透明隐晶质集合体.其代表产地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境内阿廷河流域、伊春市汤旺河流 域、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大小兴安岭区域等地. 3.2 谱峰面积比值peak area ratio A501/A463 玛瑙拉曼光谱中斜硅石501cm-1特征峰的面积与a-石英463cm-特征峰的面积的比值. 3.3 水晶芯crystal core 玛瑙中存在有自形石英晶体的结构. SAC 4鉴定 4.1鉴定项目 鉴定项目及选择原则依据GB/T16553一2017中4.2执行. 4.2鉴定特征 4.2.1矿物组成 主要矿物:a-石英. 次要矿物:斜硅石、针铁矿. GB/T38816—2020 微量矿物:赤铁矿、铬铁矿、黄铁矿、重品石、锡石等. 4.2.2化学成分 主要为SiO2 并含有Ti、Al、Cr、Fe、Mn、Mg、Ca、Na、K等微量化学元素. 4.2.3结晶状态 隐晶质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皮壳状,也可呈球粒状、放射状或微细纤维状集合体,部分样品局部可 见水晶芯. 4.2.4颜色 棕红色至深红色,局部可见其他颜色,颜色常呈条带状、环带状、浸染状或渐变过渡状分布. 4.2.5光泽 抛光面呈玻璃光泽,断面可见油脂光泽. 4.2.6透明度 透明至半透明. 4.2.7解理 无. 4.2.8光性特征 非均质集合体. 4.2.9硬度 摩氏硬度:6.7~7.0. 4.2.10密度 多为2.57g/cm3~2.67g/cm3. 4.2.11折射率 1.53~1.54(点测). 4.2.12荧光观察 通常无. 4.2.13红外光谱 中红外区具有石英质玉石的典型光谱特征,参见附录A中A.1. 4.2.14拉曼光谱 可见特征的a石英463cm-1、斜硅石501cm-谱峰,其中斜硅石与a石英的特征峰面积比值Aso1/ A大多在15%~36%,参见A.2和附录B. 2 GB/T38816—2020 4.2.15紫外可见光谱 在200nm~436nm均为强吸收,其强吸收减弱的起始位置在436nm~493nm 参见A.3. 4.2.16放大检查 隐晶质结构和纤维状结构,具条带、环带或同心层状构造,部分可见水晶芯.基底细腻均一,无颗粒 感,颜色呈浸染状,深浅过渡自然,也可见零星分布的粒状致色矿物.致色矿物以针铁矿为主,含少量赤 铁矿,颗粒大小通常为5μm~20μm. 4.3鉴定方法 依据GB/T16553一2017中4.1执行. 4.4鉴定步骤 4.4.1肉眼观察 根据颜色特征,排除无红色调的黄色、白色、灰色、紫色、绿色等石英质玉石. 根据透明度排除不透明的红色石英质玉石. 4.4.2放大检查 具典型的北红玛瑙显微特征(见4.2.16),据此可排除半透明的其他天然红玛瑙及染色红玛瑙. 4.4.3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具有北红玛瑙的典型光谱特征(检测时需避开水晶芯位置). 4.4.4定名 依据GB/T16552-2017中5.1.1. 结合4.2鉴定特征,在相关质量文件中的显著位置标注“玛瑙北红玛瑙”名称. 3 ...
GB/T 38655-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人类工效学设计与设置指南.pdf
ICS13.180 A2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55-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人类工效学设计与设置指南 Public information guidance systems-Ergonomic guideline for design and setting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55—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2 4.1考虑使用背景特征 2 4.2目标用户特性 .2 4.3任务特性 .3 4.4环境特性 .3 4.5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人类工效学设计和设置过程 3 5导向要素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4 5.1设计原则 4 5.2文字与图形符号 4 5.3颜色与对比度 5 5.4布局 6 6导向要素的工效学设置 6 6.1设置原则 6 6.2高度6 6.3角度 .7 6.4位置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人体尺寸参数 8 A.1概述 8 A.2站姿人体尺寸 8 A.3坐姿人体尺寸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人体视觉特性10 B.1概述 10 B.2视角与视敏度10 B.3视野 .10 参考文献 1 GB/T3865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国家 铁路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冉令华、罗玲、邹传瑜、呼慧敏、赵朝义、陈永权、张欣、方卫宁、金晓萍、王中婷、 强毅、陈滋顶、安小芬、张亮、王瑞. GB/T38655—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人类工效学设计与设置指南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人类工效学设计与设置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机场、铁路旅客车站、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城市公共汽电车车站、城市客运枢纽、 购物场所、医疗场所、公园旅游景点、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信息导向系统的设计与设置. 本标准不适用于道路交通、应急导向系统的设计与设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00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GB/T12985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通则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16251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GB/T16251、GB/T1298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 复列出了GB/T15565、GB/T16251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public information guidance systems 由公共信息导向要素构成的引导人们在公共场所进行有序活动的标志系统. [GB/T15565-2020 定义4.1.1] 3.2 导向要素guidance element 导向系统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最小组成部分. 注:在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中,导向要素主要包括位置标志、导向标志、平面示意图、信息索引标志、街区导向图、便携 印刷品等. [GB/T15565—2020 定义4.1.3] 3.3 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 研究人和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将理论、原则、数据和方法应用于设计来优化人类 生活质量以及整体系统绩效的专业. [GB/T16251—2008 定义2.3] 1 GB/T38655—2020 4总则 4.1考虑使用背景特征 在设计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过程中,宜综合考虑用户、任务、环境等使用背景特征.使用背景特征 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 )目标用户特性:包含用户年龄、生理、感知、心理认知、能力局限、习惯等个体属性,以及知识、经 验、常识等技能特性,必要时宜确定不同类型用户的特性; b)用户拟执行的任务特性:包含用户使用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总目标,以及可能影响可用性的任 务特性,例如任务需求类型、任务频次、持续时间、时间限制、安全需求等: )用户拟使用该系统的环境特性:包含公共信息导...
GB/T 38654-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规划设计指南.pdf
ICS01.080.10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54-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规划设计指南 Public information guidance systems-Guideline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54—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5阶段划分 1 6前期调查 2 6.1目的 2 6.2主要工作和阶段文件 2 6.3调查对象 2 6.4调查方法 2 6.5 资料收集 3 6.6资料分析 3 7概念设计 4 7.1目的 4 7.2主要工作和阶段文件 4 7.3设计范围 5 7.4设计原则 5 7.5规划方法 5 7.6设计依据 .5 7.7设计元素 6 7.8风格设计 .6 8初步设计 6 8.1目的 6 8.2主要工作和阶段文件 6 8.3主要导向要素 6 8.4 信息元索清单 .7 8.5导向要素版面设计规范 7 8.6导向要素布点图 7 8.7导向要素数量预估 7 9深化设计 .8 9.1目的 8 9.2主要工作和阶段文件 8 9.3 点位信息列表 8 9.4导向要素设计规范8 9.5导向要素的布点图 .8 I GB/T38654-2020 9.6 导向要素数量统计 8 9.7安装规范 8 9.8协同设计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其他可依据的文件 11 参考文献 12 图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规划设计阶段及主要工作内容 2 Ⅱ GB/T3865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铁路局、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传瑜、白殿一、陈滋顶、宫风启、陈永权、张亮. SAC GB/T38654-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指南 1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规划和设计公共信息导向系统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时各阶段划分以及各阶段的目 标、需考虑的因素、主要工作和阶段文件的建议.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01(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15566(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GB/T20501(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GB/T30240(部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 GB/T31015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基于无障碍需求的设计与设置原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则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规划设计宜遵循: —客观性:以项目实际情况为依据,以项目主要功能和现实需求为基础; 一直观性:主要以图形方式传达和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要求; —准确性:规划设计时使用的数据、信息、位置等与实际的数据、信息和位置相同; 一规范性:采用的调查方法、测量方法、规划设计方法与图样、资料,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5阶段划分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规划设计通常包括以下4个阶段(见图1): —前期调查: —概念设计; ——初步设计; —深化设计. 注:阶段划分是针对常规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规划设计项目.具体项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 用的阶段和工作内容. 1 ...
GB/T 38651.4-2020 公共信息标志载体 第4部分:维护要求.pdf
ICS01.08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51.4-2020 公共信息标志载体 第4部分:维护要求 Public information signs carrier-Part 4: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51.4-2020 目 次 前言 工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规定 1 4.1通用要求1 4.2标志载体的维护资料及配件1 5标志载体的维护 .2 5.1日常维护 2 5.2特殊天气条件下的维护3 5.3安全检测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维护记录单示例 5 参考文献 6 GB/T38651.4-2020 前言 GB/T38651《公共信息标志载体》共分为以下4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要求; —第2部分:检验方法; —第3部分:安装要求; 5AC —第4部分:维护要求. 本部分为GB/T38651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东莞市艾肯 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唐山金箭广告标识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宫凤启、李菁菁、郭月光、陈永权、邹传瑜、张亮、李勇、陈静勇、黎时晗、郝卿. GB/T38651.4-2020 公共信息标志载体 第4部分:维护要求 1范围 GB/T38651的本部分规定了公共信息标志载体安装完成后,在标志载体的使用年限期间,进行维 护(包含基本规定、日常维护、特殊天气条件下的维护、安全检测)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设置在室内、室外各种类型的公共信息标志载体(包括无面板类、面板类、结构类和发 光类)的维护. 本部分不适用于道路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 57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38651.1公共信息标志载体第1部分:技术要求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和GB/T38651.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规定 4.1通用要求 4.1.1标志载体的日常维护应根据所在地的理化环境,调整检查周期. 4.1.2标志载体在遇恶劣天气时,应提前检查,并采取必要的清洁、加固等安全防护措施. 4.1.3标志载体应进行安全检测(见5.3).检测不合格的标志载体,不可继续使用.标志载体的结构 变动后,应重新进行安全检测. 4.1.4标志载体的更换,宜采用与原加工材料规格、性能等相同的材质及工艺. 4.2标志载体的维护资料及配件 4.2.1应具备完整的竣工图样. 4.2.2应具备标志载体的使用说明书、备品备件清单. 4.2.3建立维护管理制度,应具备整体维护方案、应急预案、维护档案和维护记录,维护记录参见附录 A的表A.1. 4.2.4需要开启检修的标志载体,应验收锁具及钥匙的使用性能. 1 GB/T38651.4-2020 5标志载体的维护 5.1日常维护 5.1.1无面板类标志载体、面板类标志载体、结构类标志载体和发光类标志载体,对信息呈现的检查、 维护应符合表1的规定.对影响使用功能的信息内容,应及时更换或检修. 表1标志载体信息呈现维护 序号 检查项 区域范围 周期 现象描述 维护要点 户外 每半月一次 1 有信息错误、缺失、模糊、 1.及时修补,保证使用功能: 1 信息内容 划痕; 2.及时拆除、更换信息内容, 室内 每周一次 2.信息更换,信息指向错误 保证使用功能 信息画面发光灯箱出现褶皱、 2 发光灯箱 户外 每月一次 及时更换画面内容,保证画面 进水、褪色、脱落等情况 可识别性 5.1.2面板类标志载体、结构类标志载体和发光类标志载体,对面板的检查、维护应符合表2的规定. 对影响使用功能的面板,应及时清理或检修. 表2标志载体面板维护 序号 检查项 区域范围 周期 现象描述 维护要点 户外 每月一次 1 表面清洁 面板有灰尘、污渍 及时清理干净 室内 每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