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4971-2018 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pdf
ICS67.100 分类号:Y16 备案号:62779-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971-2018 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 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 Specification on product quality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for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 industry 2018-02-24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4971-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电子技术 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 中心、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 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明一国际营养品集团有限公司、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有限公司、贝因美 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有限公司、菲仕兰乳制品(上海) 有限公司、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量子高科(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云浮市新金山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工赛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易溯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上海天臣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立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和生、邢腾飞、宋继伟、岳增君、郭新光、陈娟、张晓东、王峰、苏福祥、 陈裕立、俞桥明、王师、黎光、杨瑾、黄倩、金瑛、贾鹏举、魏远安、叶满香、吴冬冬、宁斌、蒋心武、 张伟、王宗国、张也平、冯作刚.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QBT4971-2018 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中的术语和定义、追溯信息采集与管理及 实施信息追溯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乳粉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管理与信息共享(含进口产 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0767一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 GB/T27766一2011二维条码网格矩阵码 GB/T29768一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信息追溯information traceability 对产品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消费等环节的正向、反向信息查询,并可用于责 任界定的信息技术手段. 3.2 追溯标识traceability identification 产品信息追溯的唯一识别编码的物理载体. 3.3 标识信息information of traceability identification 追溯标识中承载的信息. 3.4 追溯编码(标识编码)traceability code(identification code) 产品信息追溯的唯一识别码. 3.5 追溯节点traceability node 产品在变化监管责任人或身份码时的信息采集与使用点,如原料入厂、出厂、经销出入库、门店销 售、消费者使用等. 3.6 追溯信息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由各追溯节点进行采集与交换的产品可追溯信息条目. 4一般要求 4.1追溯体系的设计、实施、管理、运行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的规定,并充分满足消费 者、相关部门、企业等不同类型客户与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1 QB/T4971-2018 4.2追溯体系的架构与系统设计应可扩展及可兼容,适应和包容差异化的追溯编码体系、追溯标识选 取及追溯技术水平. 4.3追溯体系的建设应运用成熟的技术架构、设备和软件,充分利用已有的企业设备、信息系统和公 共平台,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施、见效、推广应用. 4.4追溯体系的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规定和相关标准要求,应具备防攻击、防病 毒等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应避免由于基础设施、业务系统、数据传输等产生的安全问题. 4.5追溯体系的设计应将婴幼儿配方乳粉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消费等过程中各 追溯节点质量安全相关信息作为主要追溯内容,建立和完善全程信息追溯,实现产品各追溯节点的全程 信息追溯. 4.6追溯体系对追溯信息进行分级管理,向消费者、相关部门、企业等追溯用户按需、按权限提供可 追溯的信息内容...
QB/T 4856-2015 不锈钢果蔬刨 通用要求.pdf
ICS97.040.50 分类号:Y73 备案号:51148-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856-2015 不锈钢果蔬刨通用要求 Stainless steel grater-General requirements 2015-07-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85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餐饮及烹饪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0)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康力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广东省阳江市质量计量监督 检测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祖强、韩海生、单智华、谭文华、罗振威.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I QB/T4856-2015 不锈钢果蔬刨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果蔬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型号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 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不锈钢材料为功能主体的果蔬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46一2010全精炼石蜡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QB/T2174一2006不锈钢厨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不锈钢果蔬刨stainless steel grater 由刨体、手柄等部件组成,将果蔬等食物加工成片状、条状、碎末状等形状的工具(以下简称“果 蔬刨”). 3.2 刨体body 由刨片和框架组成的部件. 3.3 创片blade 实现切削等加工功能的部件. 3.4 框架frame 用于支撑刨片的部件. 3.5 手柄handle 果蔬刨的手握部分. 4分类和型号命名 4.1分类 果蔬刨按结构分为固定式和可拆式两种,按功能分为单功能和多功能两种,如图1所示. QB/T4856-2015 2 009 3 99908 900898 99988 99889 说明: 1——手柄; 2——框架: 3——包刨片. a)固定式单功能 3 4 6 5 6 b)可拆式多功能 说明: 1——手柄: 4—框架 2——创片1 5刨片3: 3——创片2: 6刨片4. 图1不锈钢果蔬刨产品结构示意图 4.2型号命名 BG口口一口 设计序号(制造厂商自定) 功能代号:以数字表示,1表示单功能:2、3、4表示多种功 能 结构代号:G表示固定式;C表示可拆式 不锈钢果蔬刨代号 示例:设计序号为KL230的四功能可拆式不锈钢果蔬刨的型号表示为:BGC4-KL230. 2 QB/T4856-2015 5要求 5.1食品安全 果蔬刨的材料、感官、理化指标、标签标识等应符合相关金属材料及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5.2外观 5.2.1果蔬刨应形状完整、表面光洁,无污垢、锈迹.手可接触部位应光滑,无毛刺、飞边. 5.2.2刨体表面可有直径不大于0.5mm的疵点,但不应超过4点/20cm2 且任意疵点间的距离不应 小于20mm. 5.2.3刨体表面可有直径不大于1.5mm的压痕,但单个表面上不应超过2个 5.2.4刨体单个表面上可有长度不大于20mm、宽度不大于0.2mm的划痕1条:整个刨体表面的划 痕不应超过3条. 5.2.5焊接部位应无气孔、裂缝、烧焦等缺陷. 5.2.6同功能的刨孔应分布均匀、形状大小一致,不应有盲孔. 5.2.7手柄应端正、牢固,不应有松动、偏斜、泛白、剥层、焊接溶胶外溢、起毛刺等不良现象. 5.3塑料制件抗热变形性 按6.2.3试验后,果蔬刨塑料部分不应松动和明显变形. 5.4塑料制件抗环境应力裂纹 按6.2 4试验后,果蔬刨塑料部分应无裂纹. 5.5抗跌落性能 按6.25试验后,果蔬刨固定连接部件不应松动、破裂,且不应影响产品使用功能 5.6刨体强度 按6.2.6试验后,载荷最大位移量(4x)不应超过15mm.卸载后果蔬刨不应有裂纹和长度不小于 5mm的永久变形. 注:与载荷接触的部位可有压痕. 5.7灵活性 可拆式果蔬刨应拆装灵活、方便,按6.2.7试验后,应能正常使用. 5.8耐用性 按6.2.8试验后,果蔬刨切削等加工性能应保持完好. 5.9耐腐蚀性 按6.2.9试验后,果蔬刨的不锈钢部分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a)无横向裂痕,且纵向裂痕长度...
QB/T 4833-2015 家用和类似用途清洁机器人.pdf
ICS97.080 分类号:Y62 备案号:51130-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833-2015 家用和类似用途清洁机器人 Household and similar cleaning robot 2015-07-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833-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中家智锐科技有 限公司、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成套家电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德军、瞿卫新、张国栋、宋章军、罗雪刚、吴蒙、周磊、刘泽华、唐又红、 朱世强、张毅、李瑞峰、张树荣、徐鸿、张运年.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QB/T4833-2015 家用和类似用途清洁机器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清洁机器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的家用和类似用途地面清洁机器人. 注:如有必要,湿式清洁机器人的特殊要求可另行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19一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214.1一2000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4343.1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 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4706.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真空吸尘器和吸水式清洁器具的特殊要求 GB5296.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2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T20291.1一2014家用真空吸尘器第1部分:干式真空吸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清洁机器人cleaning robot 在一定的区域内,能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主清洁地面的器具. 注:清洁机器人包括移动体,并可含有充电座和附件.它也可通过使用遥控器控制运行. 3.2 干式清洁机器人dry cleaning robot 以不借助液体或溶液的方式,只用于清理地面上非液体物质(如灰尘)的清洁机器人. 注:典型的清洁方式包括真空、滚刷、抹布和掸子等. 3.3 湿式清洁机器人wet cleaning robot 用于清理地面上的液体,或借助液体的方式去除非液体物质(如灰尘)的清洁机器人. 注:典型的清洁方式包括真空、滚刷、抹布和掸子等. 3.4 清洁头cleaning head 清洁机器人底部实现清洁功能的真空集尘口、清洁刷头、抹布等. 3.5 充电座docking station 一个能提供(或部分提供)以下功能的单元: 1 QB/T4833-2015 手动或自动充电: ——从清洁机器人中移除灰尘; —数据处理,以及 ——其他辅助功能 注:充电座也称基座 3.6 视觉追踪系统visual tracking system 采用视党技术用于追踪和测量清洁机器人位置和方向,并输出运行轨迹的系统 3.7 覆盖率 coverage percentage 清洁机器人在规定区域和时间内,清洁头运行所覆盖的面积与规定区域面积的比例 4分类 根据使用功能,清洁机器人可分为干式清洁机器人和湿式清洁机器人. 5要求 5.1工作环境 清洁机器人应能在下述条件下正常工作: a)室内或类似室内环境: b)环境温度0℃~40C 最大相对湿度90%; c)工作区无显著振动,无腐蚀性气体和易燃性物质: d)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其他环境条件 5.2安全和电磁兼容 清洁机器人应符合GB4706.1、GB4706.7、GB4343.1、GB17625.1的要求; 5.3性能 5.3.1覆盖率 覆盖率不应低于表1的规定. 表1覆盖率限值 洁头宽度/my 覆盖率 <100 40 ≥100 60 5.3.2硬地板除尘能力 硬地板际尘效率不应小才70% 5.3.3边、角除尘能力 边、角除尘效率不应小于55% 5.3.4防跌落能力 按照...
QB/T 4823-2015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中木糖醇含量的测定方法.pdf
ICS71.100.40 分类号:Y43 备案号:49737-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823-2015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中木糖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Oral cavity nursing materials Determination of xylitol in toothpastes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823-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口腔护理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2/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美加净日化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健芬、施裔磊. 1 QB/T4823-2015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牙膏中木糖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牙膏中木糖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牙膏中木糖醇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原理 将牙膏用水溶解,用超声波提取其中的木糖醇成分,离心分离,然后过滤处理,取清液用带示差检 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测定,通过峰面积外标法定量计算. 4试剂和材料 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a)乙腈:色谱纯; b)木糖醇对照品:纯度不小于99%; c)木糖醇标准储备液:称取木糖醇[4b)]0.2g(精确至0.0001g) 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mL 其中木糖醇的浓度为20mg/mL; d)木糖醇系列标准工作液:准确吸取木糖醇标准储备液[(4c)]0.10mL、0.25mL、0.50mL、 0.75mL、1.00mL、1.25mL 分别置于一组5mL的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配得浓度为 0.4mg/mL、1.0mg/mL、2.0mg/mL、3.0mg/mL、4.0mg/mL、5.0mg/mL的系列标准工作溶液; e)微孔滤膜:0.45um 水相. 5仪器与设备 试验用仪器与设备如下: a)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有示差检测器; b)分析天平:精确至0.0001g: c)磁力搅拌器: d)超声波清洗器; e)离心机. 6分析步骤 6.1样品制备 先将牙膏样品挤去大约30mm 然后称取牙膏样品约15g置于烧杯中(精确至0.0001g) 用约80mL 的水溶解,磁力搅拌至均匀,然后超声处理30min 用水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放置10min后,以 4000r/min离心分离10min 上清液用2mL的一次性注射器吸取,经0.45um微孔滤膜[(4e)]过滤后, 供液相色谱进行测定. QB/T4823-2015 6.2测定 6.2.1色谱分离条件 色谱分离条件如下: a)液相色谱柱参数:氨基色谱柱Zorbax Carbohydrate(150mmX4.6mm 5um)或性能相当者; b)流速:1.0mL/min c)示差检测器:30℃: d)进样量:20uL: e)流动相:使用乙腈和水为本试验的流动相,乙睛和水的体积比为75:25,在使用前进行抽滤 和超声脱气处理. 6.2.2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将木糖醇系列标准工作液(4d)]按浓度从低到高依次导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以木糖醇 的峰面积为纵坐标,以木糖醇系列标准工作液中木糖醇的浓度为横坐标,得标准工作曲线. 木糖醇标准样品的示差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图参见附录A. 6.2.3定量分析 本方法采用标准工作曲线法测定木糖醇的含量.样品溶液和试剂空白溶液导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 测定.以样品的峰面积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待测物的响应值均应在线性范围内. 6.3平行试验 按以上步骤,对同一样品进行平行试验测定. 7结果计算 样品中木糖醇的含量由色谱数据处理软件或按公式(1)计算: X= ×100% (1) 1000m 式中: X 样品中木糖醇的含量,%; 样品中木糖醇峰面积对应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 样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L); m 牙膏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8检出限 本方法牙膏中木糖醇的检出限为0.2mg/mL. 9回收率 本方法回收率在95%~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10允许差 在重复性条体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 2 QB/T4823-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木糖醇标准样品的示差检测器液相色谱图 35.0 uRIU 30.0 25.0 1-木糖醇-5.247 20.0...
QB/T 4822-2015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pdf
ICS/1.100.40 分类号:Y43 备案号:49736-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822-2015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 Oral cavity nursing materials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n toothpastes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822-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牙膏蜡制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毅、宫敬禹、高万杰. I QB/T4822-2015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牙膏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牙膏中碑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牙膏中砷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除特殊规定外,均为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水. 本标准中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和制品,除特殊规定外,均按GB/T601和GB/T 603之规定制备. 3.1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五价砷被硫脲还原为三价砷,然后与由硼氢化钾与酸作用产生的大量新生态氢反应, 生成气态的砷化氢,被载气输入石英管炉中,受热后分解为原子态砷,在砷空心阴极灯发射光谱激发下, 产生原子荧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荧光强度与砷含量成正比.通过外标法定量计算. 3.2仪器和设备 试验用仪器和设备如下: a)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b)砷空心阴极灯; c)分析天平:精确至0.0001g. 3.3试剂 试验用试剂如下: a)盐酸(优级纯); b)硝酸(优级纯); c)硝酸水溶液:12; d)硫酸(优级纯); e)硫酸水溶液:19 f)氢氧化钠(优级纯): g)氢氧化钠溶液:100g/L; h)酚酞指示剂:1g/L乙醇溶液; i)三氧化二砷(优级纯); j)砷标准试剂(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k)硫脲和抗坏血酸混合溶液:称取5.0g硫脲和5.0g抗坏血酸溶解于100mL水中; 1)5%盐酸溶液:吸取5.0mL盐酸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1 QB/T4822-2015 3.4测定步骤 3.4.1仪器条件 如表1所示% 表1仪器条件 操作指标 操作参数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V 280 灯电流/mA 80 原子化器温度/℃ 200 原子化器高度/mm 8 载气流 量/(mL/min) 300~400 屏蔽气流量/(mL/min) 800 3.4.2载流溶液的制备 量取5mL硫脲和抗坏血酸混合溶液[3.3k)]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5%盐酸溶液[3.31)]定溶至刻 度. 3.4.3还原剂溶液的制备 称取10g硼氢化钾,溶解于0.5%的氢氧化钠溶液500mL中.该溶液现用现配. 3.4.4砷标准储备液的制备(1mg/mL) 称取三氧化二神[3.3i)于150℃烘干2h]0.6600g 溶于10mL氢氧化钠水溶液[3.3g)中,滴加2滴 酚酞指示剂,用硫酸[3.3e)]中和至中性,加入硫酸[3.3e)]10mL 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 度.也可直接采用砷标准试剂[3.3j)]. 3.4.5砷标准溶液的制备(20mgL) 移取砷标准储备液(3.4.4)2.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5.00mL硫脲和抗坏血酸混合溶液, 用5%盐酸溶液定溶至刻度(冷藏保存) 3.4.6砷标准溶液的制备(0.2mg/) 移取砷标准溶液(3.4.5)1.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5.00mL硫脲和抗坏血酸混合溶液,用 5%盐酸溶液定溶至刻度(冷藏保存). 3.4.7砷标准工作液(10μg/L) 移取砷标准溶液(3.4.6)5.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5.00mL硫脲和抗坏血酸混合溶液,用 5%盐酸溶液定溶至刻度(冷藏保存). 3.4.8样品溶液的制备 任取试样牙膏1只,从中称取牙膏0.1g(精确至0.0002g)置于150mL三角烧瓶中,三角烧瓶用回 型漏斗(参见附录A)加水密封冷却回流,漏斗上方用表面皿覆盖,同时做空白试验,加入的数粒玻璃 珠(代替样品),然后加入25mL水、15mL盐酸、4.5mL硝酸水溶液[3.3c)] 摇匀后,在电热板上缓 缓加热使其溶解,反应开始后消解过程在低温...
QB/T 4821-2015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pdf
ICS71.100.40 分类号:Y43 备案号:49735-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821-2015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 Oral cavity nursing materials 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in toothpastes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82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牙膏蜡制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毅、宫敬禹、高万杰. I QB/T4821-2015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牙膏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牙膏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牙膏中汞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除特殊规定外,均为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水. 本标准中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和制品,除特殊规定外,均按GB/T601和GB/T 603之规定制备. 3.1原理 牙膏样品经消解处理,汞离子与硼氢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原子态汞,由载气(氩气)带入原 子化器中,在汞空心阴极灯发射光谱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荧光强度与汞含量 成正比.通过外标法定量计算. 3.2仪器和设备 试验用仪器和设备如下: a)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b)汞空心阴极灯; c)分析天平:精确至0.0001g; d)微波消解仪. 3.3试剂 试验用试剂如下: a)盐酸(优级纯): b)硝酸(优级纯); c)氢氧化钠(优级纯); d)汞标准试剂(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e)氯化汞(优级纯); f)5%盐酸溶液:吸取5.0mL盐酸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g)0.5%氢氧化钠溶液:称取0.5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1 QB/T4821-2015 3.4测定步骤 3.4.1仪器条伴 如表1所示. 表1仪器条件 操作指标 操作参数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V 280 灯电流/mA 35 原子化器温度℃ 200 原子化器高度/mm 8 载气流量/(mL/min) 300~400 屏蔽气流量/(mL/min) 800 3.4.2载流溶液的制备 5%盐酸溶液[3.3f]. 3.4.3还原剂溶液的制备 称取0.05g硼氢化钾,溶解于0.5%的氢氧化钠溶液[3.3g)]100mL中.该溶液现用现配. 3.4.4汞标准储备液的制备(100mg/L) 取汞标准试剂[3.3e)]10mL或称取氯化汞[3.3f)]0.1354g 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5%盐酸溶 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 3.4.5汞标准溶液的制备(10mg/L) 移取汞标准储备液(3.4.4)1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5%盐酸溶液定溶至刻度(可保存1个 月). 3.4.6汞标准溶液的制备(1mg/L) 移取汞标准溶液(3.4.5)1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5%盐酸溶液定溶至刻度(临用前配制). 3.4.7汞标准工作液(0.1mg/L 移取汞标准溶液(3.4.6)1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5%盐酸溶液定溶至刻度 3.4.8样品溶液的制备 任取试样牙膏1只,从中称取牙膏0.2g(精确至0.0002g)至置于消解罐中,再加入5mL硝酸,在 电热板上缓缓加热使其溶解并除去反应产生的气体,密闭好消解罐置于微波消解仪中,按照规定的消解 程序消解,消解程序如表2所示.待消解结束后,于电热板上赶酸(温度不超过120℃),再用5%盐酸 溶液定容至25mL 备用. 表2消解程序 步 温度/C 压力/atm 时间/min 1 120 5 5 2 160 10 8 3 200 20 15 3.4.9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确量取汞标准工作液0.1mb、0.2mL、0.4mL、0.8mL、1.0mL 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 5%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此系列溶液浓度分别为0.1μgL、0.2μg/L、0.4μg/L、0.8μg/L、1.0μg/L.按 2 QB/T4821-2015 照优化条件调节好仪器,分别测定标准系列溶液荧光强度,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汞含量(μg/L)为横 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4.10样...
QB/T 4820-2015 pH试纸原纸.pdf
ICS85.060 分类号:Y32 备案号:49734-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820-2015 pH试纸原纸 pH-indicator base paper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820-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特种纸业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安波、王建业、邱文伦. I QB/T4820-2015 pH试纸原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H试纸原纸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加工pH试纸用原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 GB/T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451.3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GB/T461.1纸和纸板毛细吸液高度的测定(克列姆法) GB/T462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GB/T465.2纸和纸板浸水后抗张强度的测定 GB/T742造纸原料、纸浆、纸和纸板灰分的测定 GB/T1541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 GB/T1545一2008纸、纸板和纸浆水抽提液酸度或碱度的测定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7974纸、纸板和纸浆蓝光漫反射因数D65亮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室外日光条件) GB/T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T12914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3要求 3.1pH试纸原纸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或订货合同的规定. 表1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规定 定量 g/m2 80.0±4.0 厚度 mm 0.18±0.01 毛细吸液高度(纵向) mm/10min 45~55 抗张强度(纵向) N/m 1500 湿抗张强度(纵向) N/m 120 水抽提液pH(冷抽提) 一 6.5~7.5 D65亮度 % 85.0~88.0 灰分 % 0.15 交货水分 % 5.0~8.0 0.2mm2~0.7mm2 15 尘埃度 个/m2 >0.7mm2 不应有 QB/T4820-2015 3.2pH试纸原纸应为卷筒纸,卷筒直径为500mm~550mm或按订货合同规定.纸卷宽度为380mm 或按订货合同规定,宽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3.3每卷纸的卷筒接头不应超过1个,接头处应用两条宽度为50mm的胶带粘牢,并用彩色纸条作标 记,接头应整齐、平整、牢固.筒芯不应松动,筒芯内径应为75mm壁厚为10mm~11mm 或按订 货合同规定. 3.4纸张端面应整齐、洁净,色泽一致,不应有裂口和其他机械损伤. 3.5纸面应平整,纤维组织应均匀,不应有掉毛现象,且不应有孔洞、破损、残缺、褶子、浆块、硬 梗、砂粒等纸病. 4试验方法 4.1试样的来取按GBT450的规定进行. 4.2尺寸及尺寸偏差按GB/T451.1进行测定. 4.3定量按GB/T451.2进行测定. 4.4厚度按GB/T451.3进行测定 4.5毛细吸液高度(纵向)按GB/T461.1进行测定 4.6纵向抗张强度按GB/T12914进行测定,仲裁时按恒速拉伸法进行测定. 4.7湿抗张强度(纵向)按GB/T465.2进行测定,浸水时间10S. 4.8水抽提液pH按GB/T1545一2008的方法B中冷抽提法进行测定. 4.9D65亮度按GB/T7974进行测定. 4.10灰分按GB/T742进行测定. 4.11交货水分按GB/T462进行测定. 4.12尘埃度按GB/T1541进行测定 4.13外观质量采用目测检验 5检验规则 5.1以1次交货为1批,每批不应多于10t. 5.2产品检验按GB/T2828.1的规定进行,样本单位为件或卷,抗张强度(纵向)、湿抗张强度(纵 向)AQL为4.0,定量、厚度、毛细吸液高度(纵向)、水抽提液H、D65亮度、灰分、交货水分、 尘埃度、尺寸及尺寸偏差、外观质量AQL为6.5.抽样方案采用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为 特殊检查水平S-2 具体抽样方案见表2. 5.3可接收性的确定:第1次检验的样品数量应等于该方案给出的第1样本量.如果第1样本中发现 的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第1接收数,应认为该批是可接收的.如果第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 或等于第1拒收数,应认为该批是不可接收的...
QB/T 4818-2015 无纺壁纸原纸.pdf
ICS85.060 分类号:Y32 备案号:49732-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818-2015 无纺壁纸原纸 Non-woven wallpaper base paper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818-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凯恩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齐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南纸业股份 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荣、李大方、李安东、佟克本、周振宇、林晓毅、李文海、刘长冬、李建峰. I QB/T4818-2015 无纺壁纸原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纺壁纸原纸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无纺壁纸用的原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 GB/T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451.3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GB/T455纸和纸板撕裂度的测定 GB/T459纸和纸板伸缩性的测定 GB/T462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GB/T465.2纸和纸板浸水后抗张强度的测定 GB/T742造纸原料、纸浆、纸和纸板灰分的测定 GB/T1540纸和纸吸水性的测定(可勃法) GB/T1541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 GB/T1543纸和纸板不透明度(纸背衬)的测定(漫反射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7974纸、纸板和纸浆蓝光漫反射因数D65亮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室外日光条件) GB/T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T12914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GB/T23227卷烟纸、成形纸、接装纸及具有定向透气带的材料透气度的测定 3产品分类 3.1无纺壁纸原纸按生产原料、生产方式和用途可分为不同的型号,见表1. 表1产品型号 型号 主要原料和生产方式 用途 I 植物纤维与合成纤维一次成型 普通无纺壁纸原纸,用于复合、发泡及底纸 植物纤维与合成纤维一次成型后再经涂布 表面涂布无纺壁纸原纸,用于复合、发泡或直接印刷 Ⅲ 植物纤维与合成长纤维一次成型 长纤维无纺壁纸原纸,用于直接印刷或发泡 V 植物纤维与合成短纤维一次成型 高化纤无纺壁纸原纸,用于直接印刷或发泡 V 植物纤维与合成短纤维一次成型 低化纤无纺壁纸原纸,用于直接印刷或发泡 3.2无纺壁纸原纸每个型号又可根据纸张定量分为多个品种,具体见表2. 1 QB/T4818-2015 表2产品品种 型号 定量/(g/m2 品种 50.0 I50 65.0 I65 I 110 1110 130 1130 150 1150 65.0 Ⅱ65 85.0 H85 Ⅱ 130 Ⅱ130 150 Ⅱ150 120 Ⅲ120 130 Ⅲ130 Ⅲ 140 Ⅲ140 150 H150 20 V120 130 V130 V 140 V140 150 TV150 120 V120 130 V130 V 140 V140 150 V150 注:根据需要,每个型号也可生产其他品种的产品. 4要求 4.1不同品种无纺壁纸原纸的技术指标应分别符合表3~表7或订货合同的规定. 表3I型无纺壁纸原纸技术要求 规定 指标名称 I50 I65 I110 I130 I150 定量/(gm2) 50.0±2.5 65.0±3.0 110±5 130±7 150±8 厚度/um 120~160 140~180 220-270 260~310 290~350 纵向 250 2.80 4.20 4.80 5.50 抗张强度/(kN/m) 横向 1.20 1.40 1.90 2.30 2.70 纵向湿抗张强度/(kN/m) 0.60 0.80 1.20 140 1.50 纵向 800 1200 1800 2400 2800 撕裂度/mN 横向 ≥ 1000 1500 2200 2800 3200 不透明度/% ≥ 55.0 60.0 70.0 75.0 80.0 2 QB/T4818-2015 表3(续) 规定 指标名称 I50 I65 I110 1130 I150 透气度/[cn3/(min.cm2)] 2100 1800 800 650 350 横向湿伸缩率/% ...
QB/T 4792-2015 日用陶瓷安全生产规范.pdf
ICS81.060.01 分类号:Y24 备案号:49706-2015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92-2015 日用陶瓷安全生产规范 Rules of safety production for domestic ceramicware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92-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泰鑫 瓷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刚、许君奇、曾日伦、刘正华、刘华兰、戴建平、陈国清. I QB/T4792-2015 日用陶瓷安全生产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企业生产设施和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陶瓷的安全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5464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J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3术语和定义 GB/T5000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管理机构及职责 4.1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本规范,制定安全生产管 理目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监督管理规则,并组织实施. 4.2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应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企业法定代表人应确保安全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 落实.要求如下: a)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明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人; b)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应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考核; c)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各相关管理层级应制定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确定安 全生产目标. 4.3生产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设备设施及其他工作条件,制定符合生产实际情况的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者应经过培训,掌握设备性能和操作技术. 4.4各管理层级应做好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车间安全生产教育至少应包括两 个方面内容: a)新员工和调动岗位员工应进行入厂教育和岗位教育,经考试合格,才可进入操作岗位; b)特殊工种员工应经考试合格,获得安全操作许可证,持证上岗. 4.5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开展如下工作: a)定期进行水、电、气、特种设备等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b)监督/督促班组或车间及时完成整改措施; c)定期举行消防演习,建立应急预案,针对性开展演练或模拟处置. 4.6各班组应按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实施生产,并开展如下工作: 1 QB/T4792-2015 a)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做好各种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工作,及时上报生产中反映出的 问题; b)发现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4.7个人防护及健康检查要求如下: a)员工服饰应方便进行安全生产操作,头发过长的员亚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处理,避免头发卷入设 备 b)釉料称量、球磨机装料、干修坯及模具制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手套、口罩等 个人防护用品; )检查人员应监督作业人员重视防尘、防毒,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维护保养和报废,指导 员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d)制模等高粉尘工序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每年至少体检1 次,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如发现早期尘肺病患者应及时调离: e)员工应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各车间应有培训合格的卫生员 f)备足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定期检查以确保所储备的药品在有效期内: g)适用时,安装适宜的设备设施防暑.降温 5生产设施安全要求 5.1厂房 5.1.1厂房的设计应根据生产工艺合理布局,面积和空间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便天设备安置、物料 存储及人员操作,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5.1.2厂区总平面布置应考虑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厂区宜结合功能分区,将 行政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开布置. 5.1.3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宿舍、食堂、职工娱乐设施等生活区应与 生产区保持适当距离或分隔. 5.1.4厂区道路设计应保证消防、安全和运输的需要,符合GBJ22的规定. 5.1.5厂区内设置的沟、坑、池等,应设置盖板或栏杆等安全防护措施. 5.1.6厂区...
QB/T 4765-2014 家具用脚轮.pdf
ICS97.140 分类号:Y82 备案号:46824-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65-2014 家具用脚轮 Castors for furniture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6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家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吉县质 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家具协会、国家办公用品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 心、南京林业大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温州市颐康家居卫生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俊、杨磊、罗菊芬、周山林、熊国兵、鲁峰、顾强、汪进、倪磊、韩树刚、 林贤荣. QB/T4765-2014 家具用脚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具用脚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家具的非动力驱动的移动用脚轮. 本标准不适用于办公椅(转椅)脚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12 ISO2859-1:1999 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轮径tyre diameter D 脚轮的直径.见图1. 图1 3.2 轮宽tyre width br 平行于转动轴,脚轮接触地面的宽度(球形脚轮除外).见图2. 1 QB/T4765-2014 br 图2 3.3 外角倒圆半径external corner radius y 脚轮外侧边缘处的圆弧半径.见图3. y 图3 3.4 倾斜角angle of inclination B 脚轮转动轴具有倾斜功能时,垂直于转动轴的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见图4. 2 QB/T4765-2014 图4 3.5 万向脚轮swivel castor 由一个或多个轮子安装在外罩上,且外罩能绕垂直轴线自由转动的脚轮.见图5. 图5 4分类 家具用脚轮主要分为5种类型: 一H型脚轮:平面轮,硬质轮面,适用于在覆有地毯等织物材料的地面行走; 一W型脚轮:弹性轮,软质轮面,适用于在石质、木质或瓷砖等坚硬的地面行走; C型脚轮:具有导电性,进行改装过的H型或W型脚轮; 一S型脚轮:具有倾斜转动轴的脚轮; —其他脚轮. 5产品型号 产品型号由脚轮类型代号、轮径尺寸、承载力组成. 口口 口 承载力,单位为牛(N) 轮径尺寸,单位为毫米(mm) 类型代号 示例: 轮径为50mm、承载力为200N的H型脚轮的产品型号为H50-200. 3 ...
QB/T 4762-2014 铅酸蓄电池护板用纸.pdf
ICS85.060 分类号:Y32 备案号:46821-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62-2014 铅酸蓄电池护板用纸 Lead-acid battery guard board paper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6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惠同纸业有限公司、浙江鹏晟纸业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春树、李鑫、张道静、叶欣东、翁明强、张文海、华风跃. I QB/T4762-2014 铅酸蓄电池护板用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铅酸蓄电池护板用纸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涂膏过程中使用的护板用纸(俗称涂板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 GB/T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451.3一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GB/T462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GB/T465.2纸和纸板浸水后抗张强度的测定 GB/T742造纸原料、纸浆、纸和纸板灰分的测定 GB/T1545一2008纸、纸板和纸浆水抽提液酸度或碱度的测定 GB/T2678.2一2008纸、纸板和纸浆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8943.2一2008纸、纸板和纸浆铁含量的测定 GB/T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T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GB/T12914一2008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GB/T23227卷烟纸、成形纸、接装纸及具有定向透气带的材料透气度的测定 3产品分类 3.1铅酸蓄电池护板用纸按定量分为10.0g/m2、12.0g/m2、14.0g/m2和16.0g/m2四种或按合同规定. 3.2铅酸蓄电池护板用纸为卷筒纸. 4要求 4.1铅酸蓄电池护板用纸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或合同规定. 表1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定量/(g/m2) 10.0±0.8 12.0±0.8 14.0±1.0 16.0±1.0 厚度/um 10~40 20~50 纵向 ≥ 450 550 600 800 抗张强度/(N/m) 横向 ≥ 60.0 80.0 100 120 湿抗张强度(纵向)/(N/m) ≥ 100 120 130 140 透气度/[cm3/(min.cm2)] ≥ 9000 8500 8000 7500 1 QB/T4762-2014 表1(续) 项目 指标 灰分/% ≤ 0.4 水抽提液pH 6.0~8.0 灰分中铁含量/(mg/kg) ≤ 40.0 氯离子含量/(mg/kg) ≤ 30 交货水分/% ≤ 7.0 4.2铅酸蓄电池护板用纸的纤维组织应均匀,纸面应洁净、平整,不应有硬质块、皱纸、孔洞、裂口 等影响使用的纸病. 4.3铅酸蓄电池护板用纸卷筒纸切边应整齐、洁净,纸卷应紧实,筒芯不应松动.卷筒接头数按合同 规定,接头处应粘接牢固、平整,上下层不应粘连,切边整齐. 4.4铅酸蓄电池护板用纸幅宽不小于100mm的偏差应为±2mm 小于100mm的偏差应为±1mm. 4.5卷筒直径或长度及偏差按合同规定. 5试验方法 5.1试样的采取及检验前的处理应按照GB/T450、GB/T10739规定进行. 5.2定量按照GB/T451.2测定. 5.3厚度按照GB/T451.3一2002层积厚度测定. 5.4抗张强度按照GB/T12914一2008中恒速拉伸法测定. 5.5湿抗张强度按照GB/T465.2规定进行测定. 5.6透气度按照GB/T23227测定. 5.7灰分按照GB/T742测定. 5.8水抽提液pH按照GB/T1545一2008中的pH计法热抽提测定. 5.9灰分中铁含量按照GB/T8943.2一2008中方法B测定. 5.10氯离子含量按照GB/T2678.2一2008中硝酸汞法测定. 5.11交货水分按照GB/T462测定. 5.12尺寸及偏差按照GB/T451.1进行测定. 5.13外观质量采用目测进行检验. 6检验规则 6.1以一次交货为一批,每批交货不应超过280卷(筒). 6.2生产方应保证生产的产品符合本...
QB/T 4761-2014 工业擦拭纸.pdf
ICS85.060 分类号:Y32 备案号:46820-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61-2014 工业擦拭纸 Industrial wiping paper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6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黎的非、邱文伦. QB/T4761-2014 工业擦拭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擦拭纸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以及汽车、印刷等行业清洁和擦拭工具、仪器设备、工作台等所用的擦拭纸, 不适用于镜头擦拭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461.1纸和纸板毛细吸液高度的测定(克列姆法) GB/T462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GB/T465.2纸和纸板浸水后抗张强度的测定 GB/T1541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7974纸、纸板和纸浆亮度(白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 GB/T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GB/T12914一2008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3分类 3.1工业擦拭纸可分为单层、双层或多层. 3.2工业擦拭纸按包装方式不同可分为抽取式、折叠式、卷筒式或盘式. 4要求 4.1工业擦拭纸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或订货合同规定. 表1 指标名称 单位 规定 10.0±1.0、12.0±1.0、14.0士1.0、16.0士1.0、18.0±1.0、 定量 g/m2 20.0士1.0、23.0±2.0、27.0±2.0、31.03.0、35.0±3.0、 39.0±3.0、43.0士4.0 亮度(白度) ≤ % 90.0 水 ≥ 20 横向吸液高度 mm/100s 油 ≥ 20 横向抗张指数 ≥ N-m/g 1.50 纵向湿抗张强度 ≥ N/m 15.0 1 QB/T4761-2014 表1(续) 指标名称 单位 规定 总数 ≤ 40 2 mm~5 mm ≤ 40 洞眼 个/m2 >5 mm~8 mm ≤ 2 >8 mm 不应有 总数 ≤ 50 0.2 mm2~1.0mm2 50 尘埃度 个/m2 >1 0mm2~2.0mm ≤ 4 >20mm2 不应有 交货水分 ≤ % 9.0 彩色、本色纸不考核亮度(白度). b横向吸液高度中水和油,任一项的测试结果合格即判定为合格 4.2卷纸和盘纸的宽度、卷重(或节数),折叠式和抽取式纸的规格尺寸、抽(张)数应按合同要求 生产或符合明示要求.卷纸和盘纸的宽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偏斜度不应超过3mm:折叠式和抽取 式纸的规格尺寸偏差不应超过±5mm 偏斜度不应超过3mm 抽(张)数偏差为2%、卷重(或节数) 偏差为-4.5%.卷纸、盘纸的卷重为去皮、去芯后净重. 4.3工业擦拭纸皱纹应均匀,纸面应洁净,不应有明显的死褶、残缺、破损、硬质块、浆团等纸病和 杂质. 4.4工业擦拭纸在擦拭过程中不应有掉粉尘现象. 5试验方法 5.1试样的处理 试样的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按GB/T10739执行. 5.2定量 定量按GB/T4512测定. 5.3亮度(白度) 亮度(白度)按GB/T7974测定. 5.4横向吸液高度 横向吸水高度按GB/T461.1测定,测定时间为100S 按成品层进行测定和表示.横向吸油高度按 GB/T461.1、采用25#变压器油进行测定测定时间为100s 按成品层进行测定和表示. 5.5横向抗张指数 横向抗张指数按GB/T12914一2008中恒速拉伸法测定.试样宽度为15mm 夹距为100mm 按 成品层数测定,结果以单层测定值表示. 5.6纵向湿抗张强度 纵向湿抗张强度按GB/下12914一2008中恒速拉伸法和GB/T465.2测定.试样宽度为15mm 夹距 为100mm 按成品层数测定.测定前应先进行预处理,将试样放在(105士2)℃烘箱中烘15min 取 出后在GB/T10739规定的大气条件下平衡至少1h再进行测定.测定时将试样夹于卧式拉力机上,使 试样保持伸直但不受力...
QB/T 4760-2014 阔叶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pdf
ICS85.040 分类号:Y31 备案号:46819-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60-2014 阔叶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 Hardwood alkaline peroxide mechanical pulp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60-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应广东、牛丽、王喜鸽、张义华、李树俭. I QB/T4760-2014 阔叶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阔叶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阔叶木(80%以上)为主要原料的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62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GB/T740纸浆试样的采取 GB/T2678.1纸浆筛分测定方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7974纸、纸板和纸浆亮度(白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 GB/T8940.2纸浆亮度(白度)试样的制备 GB/T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T10740纸浆尘埃和纤维束的测定 GB/T12660纸浆滤水性能的测定“加拿大标准”游离度法 GB/T24323纸浆实验室纸页物理性能的测定方法 GB/T24324纸浆实验室纸页的制备常规纸页成型器法 GB/T29285纸浆实验室湿解离机械浆解离 GB/T29287纸浆实验室打浆PFI磨法 3产品分类 阔叶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按质量水平分为优等品、合格品. 4要求 阔叶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或订货合同规定. 表1技术指标 规定 指标名称 单位 优等品 合格品 亮度(白度) ≤ % 85.0 松厚度 ≥ cm3/g 2.60 2.30 抄片定量60.0g/m2 抗张指数 ≥ N.m/g 21.0 17.5 游离度400mL 撕裂指数 ≥ mN-m2/g 2.10 1.70 初始游离度偏差 mL ±25 QB/T4760-2014 表1(续) 规定 指标名称 单位 优等品 合格品 松厚度 ≥ cm/g 2.40 2.20 抄片定量60.0g/m2 抗张指数 ≥ N-m/g 22.0 17.5 游离度350mL 撕裂指数 ≥ mN-m2/g 2.30 1.80 初始游离度偏差 mL ±25 松厚度 ≥ cm/g 2.30 2.10 抄片定量60.0g/m2 抗张指数 ≥ N.m/g 24.0 18.0 游离度300mL 撕裂指数 ≥ mN-m2/g 2.10 1.80 初始游离度偏差 mL ±25 松厚度 ≥ cm/g 2.10 1.90 抄片定量60.0g/m2 抗张指数 N.m/g 24.0 19.0 游离度250mL 撕裂指数 ≥ mN-m2/g 2.30 1.80 初始游离度偏差 mL ±25 细小纤维百分率(通过200目) ≤ % 28.0 35.0 0.15mm2~0.39mm2 ≤ 100 120 杂质 0.40mm2~0.99mm2 ≤ mm2/kg 60 80 ≥1.00mm2 不应有 不应有 湿浆 70.0~85.0 交货水分 % 浆包 ≤ 25.0 5试验方法 5.1纸浆试样的采取按GB/T740进行,解离按GB/T29285进行. 5.2试样的打浆按GB/T29287进行,纸页制备按GB/T24324的规定进行. 5.3亮度(白度)按GB/T8940.2制备试样,并按GB/T7974测定. 5.4松厚度按GB/T24323测定. 5.5抗张指数按GB/T24323测定. 5.6撕裂指数按GB/T24323测定. 5.7初始游离度偏差按GB/T12660测定. 5.8细小纤维百分率按GB/T2678.1测定. 5.9杂质按GB/T10740测定. 5.10交货水分按GB/T462测定. 6检验规则 6.1以一次交货的数量为一批,每批不应多于500t.交货包装方式为浆包、袋装或车厢散装,检查批 的单位产品以件或吨(t)计. 6.2当每批交货为一车时,按图1所规定抽样点进行取样,取样点不应少于9个,所取试样总量不应 小于10kg 然后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至足够2次试验用量. 2 QB/T4760-2014...
QB/T 4759-2014 灰纸板.pdf
ICS85.060 分类号:Y31 备案号:46818-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59-2014 灰纸板 Grey board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5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造纸研究所、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东 莞市金田纸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宝华造纸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洋、马学逵、余伟梅、李彩鹏、梁健文、卓文玉、肖思聪、陈春霞、许丁文、 施斯倩、何伟明、胡曼、李婵、邓志琼、林长浓、陈阳明. QB/T4759-2014 灰纸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灰纸板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供制作纸盒以及文化产业用的一次成型的灰纸板. 本标准不适用于多层经复合的灰纸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 GB/T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451.3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GB/T459纸和纸板伸缩性的测定 GB/T462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T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GB/T22364一2008纸和纸板弯曲挺度的测定 GB/T26203纸和纸板内结合强度的测定(Scott型) 3产品分类 3.1灰纸板按种类分为单面灰纸板和双面灰纸板. 3.2灰纸板按产品质量分为一等品和合格品. 3.3灰纸板分平板纸和卷筒纸两种.平板纸尺寸为787mm×1092mm、889mm×1194mm、 800mm×1200mm、800mm×1000mm、710mm×870mm 或按订货合同规定;卷筒纸的卷宽为 787mm、800mm、889mm、900mm、1092mm、1194mm 或按订货合同规定. 4要求 4.1灰纸板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或按订货合同要求. 4.2灰纸板尺寸偏差不应超过士5mm 偏斜度不应超过5mm. 4.3灰纸板的切边应整齐、洁净,不应有裂口和纸粉. 表1 规定 指标名称 单位 一等品 合格品 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 定量 g/m2 800、850、900、950、1000、1050、1100、1150、1200、 1250、1300、1350、1400、1450、1500 定量偏差 % ±4.0 1 QB/T4759-2014 表1(续) 规定 指标名称 单位 等品 合格品 横幅厚度差 % 5.0 紧度 g/cm 0.54~0.68 250g/m2 3.00 2.70 300g 5.00 4.50 350gm2 7.50 6.75 横向挺度 2 400gm2 mN-m 10.5 9.50 450g/m2 14.5 13.0 500g/mm2 18.0 16. 550g/m2 22.0 20 内结合强度(纵横向均) ≥ J/m2 160 横向伸缩率 % 5.0 6.0 交货水分 % 10.0 也可根据订货合同生产其他定量的纸板,其技术指标按插入法计算 b定量规格高于550g/m2的产品不考核横向挺度. 4.4灰纸板的纤维组织应均匀,纸面应平整,不应有褶子、皱纹、残缺、硬质块和其他影响使用的纸 病. 4.5每批纸的色泽应一致,不应有明显的色差 5试验方法 5.1试样的采取和处理按GB/T450和GB/T10739进行 5.2定量和定量偏差按GB/T451.2测定. 5.3横幅厚度差和紧度按GB/T451.3测定. 5.4横向挺度按GB/T22364一2008中静态弯曲法测定,弯曲角为15°,弯曲长度为50m 5.5内结合强度按GB/T26203测定. 5.6横向伸缩率按GBT459测定. 5.7交货水分按GB/T462测定. 5.8尺寸偏差和偏斜度按GB/T451.1测定. 5.9外观质量采用目测检验. 6检验规则 6.1以一次交货数量为一批. 6.2生产厂应保证所生产的灰纸板符合本标准或合同要求,每箱纸交货时应附有一份合格证. 6.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按GB/T2828.1规定进行.样本单位为件...
QB/T 4716-2014 冰鲜鱼切粒机.pdf
ICS65.150 分类号:Y99 备案号:46814-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16-2014 冰鲜鱼切粒机 Iced fish pelletizer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471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佛山市顺德区标准化协会、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惠州市质量技术 监督标准与编码所、佛山市顺德区金顺达机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军霞、李春、李健、郭天宇、欧阳丹、冯德祥、何月、宛霞、朱彬、卢炳合、 苏健聆、李顺超. I QB/T4716-2014 冰鲜鱼切粒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冰鲜鱼切粒机的型号命名方法、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 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将冰冻鱼块(冰鲜鱼)切成粒状的冰鲜鱼切粒机(以下简称“切粒机”). 本标准不适用于食品加工用的切粒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 N、T标尺) 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253一2008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GB/T16769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JB/T10391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55) 3型号命名方法 切粒机的型号按下列方法命名: QBY-口 生产能力,单位为:kg/h 冰鲜鱼 产品名称代号:切粒机 示例:QBY-500表示生产能力为500kg/h的冰鲜鱼切粒机. 4要求 4.1基本要求 切粒机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设计文件制造. 4.2外观及装配质量 切粒机的外观及装配质量应符合GB/T14253一2008中5.7和第6章的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a)外露表面应作防锈处理,无明显锈蚀、碴碰、划痕; b)焊接应平整、牢固,无虚焊、无气孔; c)零件表面镀(涂)层应光滑,色泽均匀,无明显的脱落、划伤及氧化等缺陷; d)各紧固件连接应可靠固定,有防松措施,不应因震动而脱落: )横向切刀和纵向刀片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变形、扭曲和歪斜等缺陷,且纵向刀片应排列整齐. 1 QB/T4716-2014 4.3关键部件 4.3.1横向切刀和纵向刀片 4.3.1.1横向切刀硬度应为48HRC~52HRC. 4.3.1.2纵向刀片的厚度不应小于2mm 硬度应为45HRC~50HRC. 4.3.2电动机 电动机应符合JB/T10391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4.4性能 4.4.1单位时间产量 切粒机单位时间产量不应低于产品铭牌上规定的额定值. 4.4.2电源适应性 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10%范围内波动时,切粒机应能正常工作. 4.4.3噪声 4.4.3.1空运转时,切粒机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60dB(A) 4.4.3.2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切粒机的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85B(A 4.4.4空运转 空运转时,切粒机应运行平稳,无卡滞,无杂音:减速箱应无明显的漏油现象,运行后刀具及紧固 件应无明显的松动. 4.4.5负载运转 切粒机应能通过不小于1h的负载运转试验,且各工作系统应正常可靠,整机应运转良好、无故障, 运行过程中应符合4.4.1和4.4.3.2的要求,运行后刀具及紧固件应无明显的松动. 4.5安全 4.5.1切粒机机身应无危及人身安全的尖端、锐边等缺陷. 4.5.2切粒机横向切刀、纵向刀片、传动系统、进料口所设置的防护装置应牢固可靠、易于安装拆卸. 4.5.3切粒机的电气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a)切粒机在醒目位置应设置电源急停按钮; b)电控箱应具有控制电机正反转功能,且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P55: c)电动机的过热保护、过流保护和过载保护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第7章的规定: d)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8.2.3的规定; e)动力电源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8.3的规定; f)电气设备的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之间的耐压试验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8.4的规定: g)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 4.5.4切粒机...
QB/T 3831-1999 金属覆盖层硫代乙酰胺腐蚀试验(TAA试验).pdf
分类号:Y7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3831-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 抗变色腐蚀试验方法硫化氢试验法 vww.docin.con 1999-04-21发布 1999-04-21实施 国家轻工业局 发布 QB/T3831-1999 前言 本标准是原国家标准GB5943一19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抗变色腐蚀试验方法硫 化氢试验法》,经由国轻行〔1999]112号文发布转化标准号为QB/T3831一1999,内容不变 本标准参考ISO4538--1978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五金标推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日用五金工业研究所,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长林,张福林,董子成. vww.docin.con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 抗变色腐蚀试验方法 QB/T3831-1999 硫化氢试验法 A nti-color change corrosion testing method of the metal deposits and conversion coatings for the light industrial products Hydrogen sulfide test 本方法适用于铜和铜合金镀层以及银和银合金镀层的抗变色腐蚀试验. 1试验条件和时间 1.1硫化氢浓度(体积百分比):0.5±0.1%. 1.2温度:42±1℃. 1.3相对湿度:90±5%. 1.4试验时间:是随试件抗变色性能而定,表面无保护膜层的铜、银及其合金很易变色,因此用5 分钟观察一次,直至变色,黑计变色时间.表面涂保护膜层者,在开始1小时内,5分钟观察一次, 如无变化,则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直至变色,累计变色时间. 2试验方法 在一透明可观察的试验箱内进行试验,箱内保持规定的试验条件,被测零件悬挂其中,并保持能 使气体畅通的适当间距,不得互相迹蔽.为了便于观察与原样的比较,可在被澜表面用透明胶贴住一 部分,作为原样表面. 3硫化氢气体的配制 VW 3.1 用硫化钠和硫酸反应产生硫化氢: oin Na S H SO =Na:SO. con 3.2如在50升的试验箱内,可用化学纯硫化钠(Na25)0.8克和化学纯硫酸(H2S0)1克起反 应,使产生规定浓度的硫化氢.试验籍内的盛器中先放人规定量的碗化纳,经3毫升蒸馏水稀释后的 1克硫酸通过安全漏斗流人箱内盛器中, 4试验结果评定 可与未试验的样比较,来确定其变色的最初时间,也可以规定一定的试验时间,然后检查确定 变色的面职和程度,用GB5944一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进行评级. 国家轻工业局1999-04-21发布 1999-04-21实施 1 ...
QB/T 2922-2018 箱包 振荡冲击试验方法.pdf
ICS59.140.35 分类号:Y48 备案号:63694-2018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922-2018 代替QB/T2922一2007 箱包振荡冲击试验方法 Case and bag-Test method for shaking impact 2018-05-08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92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922一2007《箱包振荡冲击试验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922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调整了“冲击装置”的要求; 增加了“夹具”的要求; 增加了“吸盘降噪装置”的要求; 一调整了“控制装置”的要求; —删除了“规定负重”的要求;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东莞市恒宇仪器有限公司、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扬益 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新百丽鞋业(深圳)有限公司、福建保兰德箱包皮具有限公司、广东翔晟箱配科技 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广州尚岑服饰有限公司、耐克体育 用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宗良、詹志毅、孙世彧、赵立国、刘龙、黄永钦、邓成亮、陈立坚、王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2922一2007《箱包振荡冲击试验方法》,原轻 工行业标准QB/T2922一2007《箱包振荡冲击试验方法》废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922-2007. I QB/T2922-2018 箱包振荡冲击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箱色的振荡冲击试验的原理、装置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日用箱包. 2原理 在箱包中加载规定的负重,通过提把、背带(或完全打开的拉杆)将箱包提起至规定的行程后,在 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拉杆测试采用匀速运动),再通过弹簧对冲击力的吸收和释放使箱包受到 冲击和振荡,从而检验提把、背带、拉杆、箱体(包体)的耐振荡冲击性能 3装置和材料 3.1振荡冲击试验机 箱包振荡冲击试验机应包括3.1.1~3.1.7规定的部件,主要部件结构示意图见附录A. 3.1.1冲击装置 示意图见附录A图A.1 冲击装置包括下吸盘、上减震胶块、减震弹簧、下减震胶块、冲击杆、常 用夹具(双肩背带夹具). 下吸盘、上减震胶块、冲击杆、常用夹具的总质量为(8.1士0.2)kg. 冲击装置可上下运动,单向行程为(150±5)mm.行程以冲击装置外加负载30kg为基准设定. 3.1.2上吸盘和降噪装置 示意图见附录A图A.2 上吸盘处装有气油压式可调节降噪装置,降噪装置底面(附录A图A.1中10) 压缩至与上吸盘底面同一水平面时的弹力为(110士10)N. 3.1.3减震弹簧 示意图见附录A图A.3 弹簧常数为(17.54士0.88)N/mm 弹簧剖面为矩形(8.5mm×4.2mm) 长度(165±5)mm 外径(44.5士0.5)mm 内径(28.0士0.5)mm 总圈数为(17士0.5)圈. 注:根据使用频次适时计量弹簧,以确保弹簧性能参数符合要求,宜使用8万次至少计量1次 3.1.4冲击杆 示意图见附录A图A.4 尺寸应符合附录A图A.4的规定. 3.1.5减震胶块 减震弹簧的两端各装有一块圆柱型减震胶块,示意图见附录A图A.5 外径(100±5)mm 高度 (30士3)mm 中心孔直径(22士2)mm.主要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硬度为邵尔A(85士3).下端 减震胶块的中心孔应能保证冲击杆自由、平滑通过. 3.1.6夹具 包括常用夹具和双肩背带夹具,示意图见附录A图A.6、图A.7 双肩背带夹具可安装在常用夹具内. 常用夹具内侧应衬有软胶片,以避免磨损试样,软胶片厚度10mm 硬度为邵尔A(75~80). 双肩背带夹具质量为(1.35士0.05)kg 尺寸应符合附录A图A.7的规定,双肩背带的产品应固定在 双肩背带夹具上进行测试. 3.1.7控制装置 能调节振荡冲击速率,能设定和记录冲击试验次数,有试样中途跌落自动停机功能. 3.2试样固定材料 牛剖层绒面革,厚度1.5mm~2.0mm 宽度(100士5)mm 柔软度1.5mm~2.5mm(测试孔径25mm). 1 QB/T2922-2018 4试样的准备 试样在温度16℃~30℃的环境下放置不少于2h 试样应在此环境温度下进行试验,试样在停放期 间不得受压. 5试验方法 5.1加载规定负重至试样箱、包体内,负重分布均匀. 5.2将箱、包闭合,防止负重在试验中途掉出,用试样固定材料将...
QB/T 2920-2018 箱包行走试验方法.pdf
ICS59.140.35 分类号:Y48 备案号:63693-2018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920-2018 代替QB/T2920一2007 箱包行走试验方法 Case and bag-Test method for traveling 2018-05-08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920-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920一2007《箱包行走试验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920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改变了B法“传送带式行走试验机”中“颠簸板”的要求; 改变了B法“试验机运转速度”; 细化了B法中“双轮测试”的“试验方法”; 增加了水泥测试辊的主要参数的公差.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主要单位:东莞市恒宇仪器有限公司、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广东翔晟 箱配科技有限公司、扬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广东万里马实业股份有限公 司、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宗良、赵立国、刘龙、孙世彧、林大耀、陈立坚、邓成亮、王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2920一2007《箱包行走试验方法》,原轻工行 业标准QB/T2920一2007《箱包行走试验方法》废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920-2007. QB/T2920-2018 箱包行走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行箱包的行走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带走轮的旅行箱、旅行包. 2原理 2.1A法 在试样中加载规定的负重,利用辊轮式行走试验机的测试辊转动时与试样走轮相互间的摩擦、撞击, 对试样产生冲击振荡和磨损,模拟箱包行走时的使用状况作连续行走测试,检验试样走轮、轮轴、轮架、 拉杆、箱体质量,计算走轮的磨耗量. 2.2B法 在试样中加载适量的负荷,利用传送带式行走试验机的传送带行进时颠簸板与试样走轮相互间的磨 擦和撞击,对试样产生冲击振荡和磨损,模拟箱包行走时的使用状况作连续行走测试,检验试样走轮、 轮轴、轮架、拉杆、箱体质量,计算走轮的磨耗量. 3装置 3.1辊轮式行走试验机 辊轮式行走试验机应包括3.1.1~3.1.4规定的部件. 3.1.1水泥测试辊,直径(216士2)mm 在辊面装有一条凸起的宽为(30±1)mm、表面凸起厚度 为(3.0±0.5)mm的钢条(r=0.5mm) 测试辊长度大于被测试样平行走轮的最大间距(约600mm). 水泥测试辊配方为:砂(中砂):水泥(42.5,P0)=3:2 不应有蜂窝,表面无麻面、气泡. 双辊试验机的两个测试辊应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测试辊之间的距离能调节,两个测试辊的转动方 向相反. 3.1.2固定台架,与水平面成(45士2)°,中部有一条能上下移动的支撑横杆,用于固定被测试样, 最顶部有一个拉杆挂钩. 3.1.3限位装置,能调节,使试样在测试时由始至终能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3.1.4控制装置,能调节速度,能设定总行程、在测试行程中的歇停时间,具有记忆功能. 3.2传送带式行走试验机 传送带式行走试验机应包括3.2.1~3.2.3规定的部件. 3.2.1传送带,长度(3300±25)mm 表面分布颠簸板,沿传送方向分两排均匀间隔排列,见示意 图1、图2、图3. 颠簸板,由铝材制成,硬度HB(40±5),长度(300士2)mm. 3.2.2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被测试样,能调节. 3.2.3控制装置,能调节速度,能设定总行程、在测试行程中的歇停时间,具有记忆功能. 1 QB/T2920-2018 单位为毫米 一传送带行走方向 3300±25 455±2 455±2 455±2 455±2 455±2 455±2 d 7008 . 2009 1 S7007 7 0 2307 6 140±2 50±1 图1传送带示意图 单位为毫米 2072 R170 6士1° 4 5±0.2 R0.5 140±2 图2颠簸板A示意图 单位为毫米 .IF.SI R0.5 S'OFE R0.5 50±1 图3颠簸板B示意图 3.3游标卡尺 精度0.02mm. 3.4钢卷尺 精度0.5mm. 4试样的准备 试样在温度18℃~25℃的环境下至少停放1h 试样在停放期间不应受压. 5试验方法 5.1A法 5.1.1用游标卡尺从不同角度测量走轮直径,每个走轮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如果不能直接测量 走轮直径,用钢卷尺首先量出走轮的周长,然后用公式(1)计算出走轮直径. 2 QB/T2920-2018 D=L/3.14 (1) 式...
QB/T 2919-2018 箱包 拉杆耐疲劳试验方法.pdf
ICS59.140.35 分类号:Y48 备案号:63695-2018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919-2018 代替QB/T2919一2007 箱包拉杆耐疲劳试验方法 Case and bag-Test method for resistance to fatigue of pull rod 2018-05-08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91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919一2007《箱包拉杆耐疲劳试验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919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细化了“拉杆锁开关装置”; —增加了“力值传感器”固定位置的要求; 将“钢直尺或钢卷尺”调整为“位移控制和记录装置”: —调整了“试验条件”; —调整了“拉合速率”; —细化了“结果的表示”.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东莞市恒宇仪器有限公司、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扬益 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翔晟箱配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保兰德箱包皮具有限公司、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 究院、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世彧、詹志毅、陈宗良、刘龙、赵立国、邓成亮、段晓霞、李石欣.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2919一2007《箱包拉杆耐疲劳试验方法》,原 轻工行业标准QBT2919一2007《箱包拉杆耐疲劳试验方法》废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919-2007. I QB/T2919-2018 箱包拉杆耐疲劳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箱包用拉杆耐疲劳试验方法的原理、装置、试验方法、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箱包用拉杆. 2原理 在一定的拉出、压合频率下,通过对箱包的拉杆锁连续不断地开、关及拉杆往复拉出、压合,以检 验拉杆的往复疲劳性能、结构牢度及开关的耐用度. 3装置 3.1拉杆往复疲劳试验机 拉杆往复疲劳试验机(示意图见图1)应包括3.1.1~3.1.8规定的部件. 3.1.1试样固定装置(下夹具),将试样底部固定,大小能调节. 3.1.2拉杆夹持器(上夹具). 3.1.3拉杆运动装置,能往复运动,运动频率、行程能调节. 3.1.4支撑架,高度不低于1500mm 安装拉出、压合行程导轨. 3.1.5拉杆锁开关装置,能根据拉杆锁形式、位置的不同进行调节,自动控制拉杆锁的开、关,不影 响力值测定. 3.1.6力值记录装置,记录拉杆沿轴向拉出、压合时所需的力值.力值传感器置于试样固定装置下方 的4个角上,均匀分布,记录拉杆拉合过程中受到的力值. 3.1.7位移控制和记录装置,采用伺服电机控制,能控制和记录位移,允差控制在±1mm. 3.1.8控制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拉杆被卡或发生故障时有自动停机功能,并具有设置、自动记录拉合 次数的功能. 4试样的准备 试样在温度16℃~30℃的环境下放置不少于2h 试样在停放期间不应受压,试样应在此环境温 度下进行试验. 2 1一底座;2一立柱;3一试样固定装置(下夹具); 4一拉杆夹持器(上夹具)和拉杆锁开关装置;5一箱包试样;6一控制箱 图1拉杆往复疲劳试验机示意图 1 QB/T2919-2018 5试验方法 5.1将试样固定在拉杆往复疲劳试验机的固定装置上,如果是拉杆成品,将拉杆下半部分直接固定在 试验机固定装置上. 5.2将拉杆拉出至尽头后,用位移记录装置测量拉杆拉出的最大长度,记录并设定行程. 5.3有拉杆锁的试样应使拉杆锁对准拉杆锁开关装置,且每次拉出或压合,开关锁都应开、关1次. 5.4以拉杆的最大拉出长度作为拉杆运动行程值,设定拉合行程,按表1规定设定拉合频率. 表1拉合频率 拉杆长度/mm 拉合频率/(次/min 600 10±1 5.5选择以下拉合次数(拉出、压合记为1次)进行测试:1000次、2000次、3000次、5000次、 10000次、20000次等,或按规定的次数进行试验.每进行1000次测试间歇5min! 5.6试验结束,记录拉合次数、拉出及压合的最大力值. 5.7检查拉杆有无变形、连接处有无松脱,拉杆锁开关是否正常 6结果的表示 结果以拉杆的拉合次数及试验后产品质量状况表示: 拉杆拉合次数按试验终止时的次数记录 如果试验中途因拉杆的卡阻或其他质量问题导致试验未能达到设定次数时应终止试验,拉杆疲 劳性能结果则按试验终止时的拉合次数表示; 拉杆是否有变形、部件松脱、损坏等现象; —记录拉杆拉出及压合的最大力值,单位为牛顿(),结果...
QB/T 2825-2017 柔性版水性油墨.pdf
ICS 87.080 QB 分类号:A17 备案号:57064-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25-2017 代替QB/T2825-2006 柔性版水性油墨 Waterbasedflexoink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282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2825一2006《柔性版水性油墨》。
本标准与QB/T2825一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了标准适用范围(见1,2006版的1); 修改了黏度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3,2006版的表1及4.2); -增加了细度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4); -修改了pH指标(见表1,2006版的表1); -增加了光泽偏差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6); 一增加了初干性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7); -删除了表干性指标及试验方法(见2006版的表1及4.4); -删除了流动性指标及试验方法(见2006年版的表1及4.6); -增加了附着牢度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9); 增加了抗粘连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10); 增加了溶剂残留总量、苯及苯系物残留量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及4.11); -增加了VOC含量(见表1及4.12); -增加了有害元素总量限量及试验方法(见3.3及4.14); -删除了单件包装商品的净含量误差指标及试验方法(见2006版的3.2): 一修改了检验规则(见5,2006年版的5); 一修改了贮存要求(见6.4,2006年版的7.4、7.5)。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龙油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在化工有限公 司、盛威科(上海)油墨有限公司、洋紫荆油墨有限公司、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九生、王大田、吴敏、章浩峰、冯文照、石晶、辛秀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825-2006。
QB/T 2825-2017 柔性版水性油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柔性版水性油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柔性版方式印刷的柔性版水性油墨,涵盖两类油墨:适用于承印物为牛皮纸、瓦楞 纸、卡纸、铜版纸等多种纸张的油墨;适用于承印物为经过表面处理的多种塑料薄膜油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 13217.1 液体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3217.2 液体油墨光泽检验方法 GB/T 13217.3 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 GB/T13217.4-2008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 GB/T 13217.5 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 GB/T 13217.6 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 13217.7 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 GB/T 13217.8 3液体油墨抗粘连检验方法 QB/T 2929 )溶剂型油墨溶剂残留量限量及其测定方法 QB 2930.1 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1部分:可溶性元素 QB2930.2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2部分:铅、汞、镉、六价铬 3要求 3.1技术指标 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纸张类柔印水性油墨 薄膜类柔印水性油墨 1 颜色/级 w 4 4 2 黏度1/s 16~85 16~85 3 黏度2/s 8~60 8~60 4 细度/μm 从 25 25 5 pH 7.0~10.0 7.0~10.0 6 光泽偏差(60°)/% ±10 ±10 7 初干性/(mm/30s) 5~50 5~50 8 着色力/% 95~105 95 ~105 9 附着牢度/% w 85
QB/T 2825-2017 表1 (续) 指标 项目 纸张类柔印水性油墨 薄膜类柔印水性油墨 10 抗粘连/% W 90 11 溶剂残留总量/(mg/m²) > 5 12 苯及苯系物残留量/(mg/m²)≤ - 0.5 13 VOC含量/% 10 10 注:检测黏度时,黏度1采用涂4号杯,黏度2采用日制察恩4号杯,两种仪器检测只需采取一种方法检测即可。
3.2有害可溶性元素的最大限量 应符合表2规定。
表2有害可溶性元素的最大限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元素名称 铅(P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