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RHA 052-2024 基于人源肝脏类器官的药物肝脏毒性评价技术.pdf
ICS11.100 CCS C04 团 体 标 准 T/CRHA052—2024 基于人源肝脏类器官的药物肝脏毒性评价 技术 Evaluation of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based on human liver organoids 2024-05-15发布 2024-05-2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52—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一般规定... .2 6评价内容及流程..... ...5 7评价报告及结果解释... .....10 附录A(资料性)S药物的肝脏毒性评价实验方案.. ....12 附录B(资料性)S药物的肝脏毒性评价报告 ......16 参考文献. . 19 T/CRHA05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 任.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 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南方医科大 学、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韫芳、柳娟、阴雯臻、李迪、耿兴超、王晶、傅博强、强桂芬、 潘国宇、彭双清、李桦、毕惠嫦. T/CRHA052—2024 引言 药物不良反应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也是卫生系统的主要经济负担和制药行业面临 的巨大挑战.药源性肝损伤(drug一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 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当前急性肝损伤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 甚至死亡. 目前的临床前药物试验程序难以有效的预测患者是否发生DLI 评价模型和技术的缺 乏是造成药物研发失败率高的主要原因.采用合理、有效的模型预测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及 潜在DILI是制药领域面临的严峻科学挑战.传统二维培养的肝细胞(系)模型过于简单、 不具备生理特性而无法再现药物体内发生的相对复杂的代谢与毒性事件,而人源肝脏类器 官作为药物代谢及药物毒性预测的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候选药物对人体的影响,同时 可以减少动物研究所致的偏差. 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减少药物临床试验前的动物试验,而鼓励微组 织与器官芯片列为替代模型的指导原则.实际上,人源肝脏类器官模型已有许多公司和机 构用于药物筛选及评价,但其发展仍存在一些技术规范障碍.本文件的制定有助于推动基 于人源肝脏类器官的药物肝脏安全性评价的标准化建设,助力行业规范发展. T/CRHA052—2024 基于人源肝脏类器官的药物肝脏毒性评价技术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基于人源肝脏类器官开展药物体外肝脏毒性评价的一般规定、评价内容及流程、评 价报告及结果解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医药企业、科研机构等试验人员开展基于人源肝脏类器官肝细胞脂肪变和胆汁淤积 相关的药物肝脏毒性评价. 本文件的试验方法适用于96孔板.其它孔数的多孔板可参考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ISO10993-5:2009) T/CSCB0008—2021原代人肝细胞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源肝脏类器官human liver organoid 通过多能干细胞、组织前体细胞或者成体细胞,依靠细胞自组装能力构建的三维细胞结构,它具 备类似于人类肝脏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并能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体外实验模型. 注:人源肝脏类器官可被用于评估药物对人肝脏的毒性影响,可以更好地预测药物的代谢途径、 药效和毒性反应. 3.2 药源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 由药物及其代谢物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和/或坏死,进而导致肝酶升高、黄痘、肝功能衰竭等肝功能 异常表现. 3.3 肝脏毒性评价hepatotoxicity evaluation 用来评估某种物质或药物对肝脏功能的潜在危...
T/CRHA 051-20024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居家无创正压通气护理服务规范.pdf
ICS11.020 CCS C05 CRHA 团 体 标准 T/CRHA051—2024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居家无创正压通气 护理服务规范 Nursing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home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2024-04-20发布 2024-04-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51-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基本要求..... 1 6上机前评估.. 2 7操作要点. 2 8健康指导.... 2 9管理和随访.. ....2 附录A(规范性)家庭无创正压通气适应症与禁忌症 4 附录B(规范性)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操作流程.. 5 附录C(规范性)家用无创呼吸机清洁保养方法, ....6 参考文献 .......7 T/CRHA05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医院、广州医科大 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四 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同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华中科技大 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湘梅、周极新、张素、齐晓玖、宫玉翠、熊晓云、乔红梅、王淑 芹、林芳、冯梅、杨相梅、吴瑞明、徐素琴、方晓眉、曾妃、杨丹、付敏、杨艟舸、王丽、 刘欣梅. T/CRHA051-2024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居家无创正压通气护理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居家无创正压通气护理的基本要求、上机前评估、 操作要点、健康指导、管理和随访.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护士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居家无创正压通 气的护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655—2019呼吸机安全管理 T/CNAS34一2023成人呼吸支持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慢性呼吸衰竭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 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 临床综合征.慢性呼吸衰竭主要因为慢性疾病进展,肺功能不断下降所致. 3.2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不需要侵入性或有创性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通过鼻罩、口鼻罩、全面 罩或头罩等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接进行气道内正压辅助通气. 3.3 通气面罩ventilating mask 采用固定带或面罩架固定于面部,覆盖鼻、口或全脸,用于无创机械通气的一系列医疗 装置.常用的有鼻罩、鼻枕、口鼻面罩、全脸面罩和口含罩.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NPpV一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P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level measured by pulse oximetry) 5基本要求 5.1应评估患者病情符合家庭无创正压通气适应症与禁忌症(见附录A). 5.2无创通气设备应符合WS/T655一2019规定. 5.3应具备SpO2监测条件. 1 T/CRHA051-2024 5.4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设置NPPV各项参数和氧流量. 5.5应对患者和照护者进行...
T/CRHA 050-2024 造口护理门诊管理规范.pdf
ICS11.020 CCS C50 CRHA 团 体 标 准 T/CRHA050-2024 造口护理门诊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stoma care outpatient service 2024-04-20发布 2024-04-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50—2024 目次 前言 “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1 5组织管理.,, 1 6岗位管理. .....2 7服务要求... ..2 8环境要求.......... . . . 2 9物品要求. 2 10质量管理.... 3 参考文献. 4 I T/CRHA05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肿瘤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南京鼓楼 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 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永红、谌永毅、丁炎明、周玉洁、翁亚娟、郑美春、李旭英、朱 小妹、刘华云、韦迪、程克林、胡庆霞、张其健、杨芙蓉、杨静、刘艳、张华、丁金锋. Ⅱ T/CRHA050—2024 造口护理门诊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造口护理门诊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岗位管理、服务要求、环境要求、 物品要求、质量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设立造口护理门诊的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512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建标110-2021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造口stoma 体表非正常生理开口. 3.2 肠造口intestinal stoma 出于治疗目的而将一段肠管拉出腹壁外所做的人工回/结肠开口,粪便/尿液由此排出体 外. 4基本要求 4.1应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开展门诊 服务. 4.2应执行省市区医保的规定,根据《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对诊疗项目进行收费. 4.3应执行首诊负责制. 4.4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 5组织管理 5.1人员资质 T/CRHA050—2024 应从事造口护理工作5年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并取得省级及以 上造口相关学术团体认证的注册护士. 5.2运行管理 5.2.1应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开展造口护理门诊工作,并上报护理部和医务部备案. 5.2.2应制定造口护理门诊运行管理制度、诊疗服务范围、医疗风险防范制度、耗材管理制 度、专科护理操作技术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教学培训制度等. 5.2.3应根据造口护理门诊就诊患者流量,确定出诊频次. 6岗位管理 6.1应设立专职/兼职护士岗,行政上可隶属门诊部/普通外科/护理部领导. 6.2宜根据造口护理门诊服务范畴和岗位职责,形成岗位说明书. 6.3应定期参加与造口相关的医学继续教育培训. 7服务要求 7.1服务对象 应包括肠造口、泌尿造口、胃造痿、膀胱造瘘、气管造瘘等人为开口的患者. 7.2服务内容 7.2.1宜在术前为患者进行造口定位. 7.2.2应指导患者及照护者选择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7.2.3应对造口及周围并发症进行评估、护理干预、效果评价、动态,健康教育等. 7.2.4可参与多学科会诊,根据患者需要提供专科意见. 7.2.5宜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 7.2.6诊疗期间若遇复杂、疑难造口问题,可申请多学科诊疗,制定最佳临床护理方案或转 介相关医疗门诊. 8环境要求 8.1诊室应布局合理,宜靠近洗手间,使用面积应满足诊疗需求,根据服务需要,分为办公 区、诊疗区. 8.2办公区宜配备电脑、电话、打印机等基本设备. 8.3诊疗区应配备诊疗床、治疗车、置物柜、垃圾桶、医疗器械回收桶等基本设备. 8.4诊室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应分区明确,各类物品分区放置,垃圾分类处置. 8.5诊室应有窗户或通风系统,应使用隔帘或帷幕等保护患者隐私. 8.6诊室装修设计应符合建标110-2021...
T/CRHA 049-2024 结核病区消毒隔离护理管理规范.pdf
ICS11.020 CCS C50 团 体 标准 T/CRHA049—2024 结核病区消毒隔离护理管理规范 Nursing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in tuberculosis wards 2024-04-20发布 2024-04-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49—2024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2 5布局与设施管理 2 6人员管理 7消毒隔离实施 ...3 8保洁管理 附录A(资料性)手卫生设施布点位置 ....6 附录B(规范性)复用仪器及设备表面化学消毒方法 ..7 附录C(规范性)环境清洁频率与使用地巾数量 ..9 参考文献 10 T/CRHA04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上海 市肺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哈尔滨市胸科医院、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 心、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萌、张燕、王丽芹、何珂、王秀华、毛燕君、高岩、梁涛、唐艳 秋、谢芳晖、梁月新、崔晓华. T/CRHA049—2024 结核病区消毒隔离护理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结核病区消毒隔离护理的基本要求、布局与设施管理、人员管理、消毒隔 离实施和保洁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设有结核病区的各级医疗机构护理管理部门、护理管理者及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27953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 GB/T35428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 GB50849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WS/T311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509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WS/T511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负压病房negative air pressure isolated ward 采用平面空间分隔并配置空气调节系统控制气流流向,使室内空气静压低于周边区域空 气静压,并采取有效卫生安全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向外扩散的病房. 3.2 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air circulation and ventilation frequency 单位时间的通风换气值,某房间或空间中的空气总量在一小时内被完全清除和替换的次 数,常用单位为AC/h. 3.3 清洁区sterile area 病区中不应受到传染病患者和疑似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 域. 注:包括更衣室、洗澡间、值班室、休息室、会议室、卫生间、清洁库房、专家会诊室、 监控观察室、配餐间等. 1 T/CRHA049—2024 3.4 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 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直接接受隔离和诊疗的区域,包括污染物品暂存和 处理的场所. 注:包括普通病室、抢救室、留痰室、处置室、患者通道等. 3.5 潜在污染区potentially contaminated area 位于清洁区和污染区之间,可能存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注:包括治疗室、医生办公室、护士站等. 3.6 缓冲间buffer area 设置在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的密闭室,双侧开门,其门 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3.7 新风fresh air 经空调系统处理后送入室内的室外空气. 3.8 产生气溶胶的操作aerosol-generating procedures 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例如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吸痰、咽拭子采样、经鼻高流量湿化 氧疗、无创通气、支气管镜检、尸检以及采用高速设备(如钻、锯、离心等)的操作等. 4基本要求 4.1病区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组长(主任)、副组长(护士长)和感控员(中 级及以上职称医院感染控制医师、医院感染控制联络护士)组成,在医疗机构疾病预 防控制科指导下,结合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特点,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方案. 4.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应接受...
T/CRHA 048-2024 院前急救患者转运途中管道固定规范.pdf
ICS11.020 CCS C50 团 体 标准 T/CRHA048—2024 院前急救患者转运途中管道固定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pipe fixation during transport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patients 2024-04-20发布 2024-04-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48-2024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l 4缩略语 .2 5基本要求 .2 6评估 2 7管道的固定 2 8非计划性拔管的处置 .3 附录A(资料性)各类型胶布的选择及裁剪方法6 附录B(资料性)各类型胶布的选择及管道固定示例 7 参考文献 10 T/CRHA04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杭州市中医院、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 限公司、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惠仪、杨永红、吴伟、张锐、周海芳、周晓华、曾凤兰、吴义辉、 梁艳雯、邱业银、王丹、李翔、关敏仪、邓诚松、刘柳红. T/CRHA048—2024 院前急救患者转运途中管道固定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院前急救患者转运途中管道固定的基本要求、转运前评估、各类管道的固 定、非计划性拔管的处置.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及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 本文件适用场所包含院前急救从患者家中转运至医疗场所过程中,危重症患者从下级医 院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过程中,航空医疗转运过程中,危重症患者院内完善检查、转科 等转运过程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本文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院前急救first aid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 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患者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3.2 航空医疗救援air medical rescue 航空医疗救援被称作“空中救护车”,是使用装有专用医疗救护设备的飞机或直升机, 为抢救患者生命和紧急施救进行的飞行服务. 3.3 静脉通道venous passage 静脉通道是指在紧急情况下或者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出现急症的情况下,紧急在患者 的体表或者中心静脉等处建立静脉通路,进而有利于抢救药物,以及血液、血浆等生命必需 物质快速进入患者体内. 3.4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 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1 T/CRHA048—2024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UEX一一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5基本要求 5.1应遵循安全、有效、便捷的原则,对管道进行固定,防止转运途中UEX的发生. 5.2应对各类管道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5.3医生、护士、司机、担架员、患者、家属多方及时沟通,早期识别患者管道固定的相关 风险. 5.4转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管道的固定与通畅情况,有无管道移位、脱出及 其他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6评估 6.1应评估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神志状况、是否需要留置各类管道. 6.2询问患者既往史,是否已经留置各类管道,管道固定是否规范,有无进行二次固定. 6.3应评估患者管道有无固定于床单位上,搬运过程中有无UEX的风险. 6.4应评估现有管道固定方式是否适用于院前急救转运方式. 6.5搬运患者前、搬运患者时、搬运患者后,再次评估各类管道是否固定稳妥. 7 管道的固定 7.1胃管的固定 7.1.1选择“工”字型弹力胶布,中间位置使用高举平台法,避免压迫鼻翼,使胃管固定于 合适的内置刻度上. 7.1.2选择“工”字型弹力胶布,耳前进行二次固定. 7.1.3将长100cm的边带对折交叉打结,固定于胶布的上方,绕过患者耳廓上方与枕部,耳 前打结固定. 7.2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 7.2.1选择“工”字型弹力胶布,上方固定于鼻翼上,下方环形缠绕固定气管导管使其固定 于合适的...
T/CRHA 047-2024 外周静脉长导管应用规范.pdf
ICS11.020 CCS C05 团 体 标准 T/CRHA047—2024 外周静脉长导管应用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long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2024-04-20发布 2024-04-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4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基本要求.... .....2 6操作程序. ....2 7健康指导.. .......3 附录A(资料性)外周静脉长导管加速塞丁格穿刺操作程序........... ......5 T/CRHA04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解放军第三医学中心、中南大 学湘雅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中山大学 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附属第二附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琪、高艳红、常菁、李文英、张京慧、李秋环、赵军燕、赵林芳、 张月娇、傅荣、李佳、肖奇贵、唐红霞、丛悦、陈芊、梅赣红. T/CRHA047—2024 外周静脉长导管应用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外周静脉长导管的置入、使用、维护及移除等操作的基本要求、操作程序、 健康指导和废弃物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开展外周静脉长导管护理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951一2021皮肤消毒剂通用要求 WS/T313一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433一202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外周静脉长导管long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经前臂、上臂的浅静脉或上臂的深静脉置入,导管尖端位于手臂静脉,不超过腋静脉. 3.2 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 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 被污染的技术. 3.3 加速塞丁格技术Accelerated Seldinger Technique AST 由针、导丝和导管组成的一体式套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观察到针尖进入静脉内,依次 推进导丝、扩张器和导管,导管置入成功后将针、导丝作为一个单元移除. 3.4 塞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 ST 穿刺处皮肤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穿刺成功后送入导丝,控制导丝的 同时移除穿刺针,沿导丝送入导管. 4缩略语 T/CRHA047—2024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LPC一外周静脉长导管(long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5基本要求 5.1实施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需的 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5.2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关知识的教育. 6操作程序 6.1基本原则 6.1.1操作时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及以上方式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6.1.2操作前后应执行WS/T313-2019规定. 6.1.3穿刺针、导管、注射器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6.1.4静脉导管穿刺、维护和拔管时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6.1.5消毒时应选择符合国家要求的皮肤消毒剂,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 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6.2操作前评估 6.2.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 6.2.2评估血常规、凝血功能,穿刺侧肢体有无手术史、导管置入史、放射治疗史、淋巴水 肿、肿瘤压迫等. 6.2.3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避免在以下部位穿刺: 一一有触痛或开放性损伤的区域; 一一双上肢发生感染的区域; 一一受损血管(如:瘀紫、渗出、静脉炎、硬化、条索状或充血的血管). 6.2.4宜用超声评估穿刺部位静脉条件: 一一静脉瓣的位置: 一一周...
T/CRHA 046-2024 标准手术体位安置技术规范.pdf
医腐学 ICS11.020 CCS C50 CRHA 团 体 标准 T/CRHA046—2024 标准手术体位安置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tandard surgical positioning 2024-04-20发布 2024-04-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46-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及定义 .1 4缩略语 .2 5基本要求2 6体位评估 7体位安置要求. 8体位并发症预防 附录A(资料性)标准手术体位流程图 .5 附录B(资料性)标准手术体位示意图 附录C(资料性)标准手术体位易受压部位8 参考文献 .9 I T/CRHA04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 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第二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山东第一医 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荆州市中心医院、泰州市人民医 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锐、蔡威、付阿丹、高兴莲、高艳红、贺吉群、柯雅娟、祁海鸥、钱维明、 于婧、李静、周颖、鹿振辉、张婷、张丽、胡雪飞、龚腊梅、任震晴、张静、刘敏、马晓敏. T/CRHA046-2024 标准手术体位安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标准手术体位安置技术的基本要求、体位评估、体位安置要求、体位并发症预防.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手术室、心导管室、内镜室、介入导管室等的医护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WS/T512一2016医院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T/CNAS04一2019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护理 T/CNAS29一2023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标准手术体位standardized patient position 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共同确认和执行,根据生理学和解剖学知识,选择正确的体位 设备和用品,充分显露手术野,确保患者安全与舒适. 注:包括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截石位. 3.2 体位设备与用品positioning equipment 用于患者体位安置和/或最大限度暴露手术野的用物. 3.3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ntraoperative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 IAPI 患者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发生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压力性损伤. 3.4 手术体位微调整micromovement of the operative position 在手术许可前提下,术中对患者体位受压部位实施的局部减压护理. 3.5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on syndrome T/CRHA046-2024 妊娠晚期孕妇在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受压后导致全身静脉回 流不畅,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减少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 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当改变卧姿时,患者腹腔大血管受压减轻、回心血量增加,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 失的一组综合症状. 3.6 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partment syndrome 因动脉受压,继而血供进行性减少而导致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肿胀、运动受限、血管损伤 和严重疼痛、感觉丧失.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API一一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ntraoperative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 5基本要求 5.1应保持患者体位安置过程中的呼吸通畅、循环稳定,保证患者安全. 5.2应维持患者肢体、关节的生理功能位,防止牵拉、扭曲、挤压及血管神经损伤. 5.3应充分暴露手术野,做好患者保暖和隐私保护. 5.4应遵循T/CNAS04一2019的规定实施约束. 5.5应与下一个护理单元交接患者体位并发症,及时干预并记录. 5.6应按照WS/T512一2016的规定对体位设备和用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6体位评估 6.1应对患者生命体征、身体姿势、关节活动度、组织...
T/CRHA 045-2024 儿童血压测量规范.pdf
ICS11.020 CCS C50 CRIA TAL ASSOC 团 体 标 准 T/CRHA045—2024 儿童血压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s in children 2024-04-20发布 2024-04-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45-2024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1 5仪器要求...... ...2 6诊室血压测量.... .2 7动态血压测量........ ..2 附录A(资料性)3~17岁男童年龄别及身高别血压...... .3 附录B(资料性)3~17岁女童年龄别及身高别血压 ....7 附录C(资料性)儿童血压分类 .11 附录D(规范性)儿童诊室血压测量操作流程 ...12 附录E(规范性)儿童动态血压测量操作流程 ...13 I T/CRHA04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 九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湖南省人民 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疆自治区医院、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 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 中心、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红梅、马彩霞、张俊梅、高艳红、侯黎莉、王志稳、张琳琪、孙静、沈伟杰、 杨娟、朱小莉、郑显兰、程云仙、叶娟、李荣、孙献梅、吴丽芬、叶丽彦、王馄、张鹃鹃、石彩晓. II T/CRHA045-2024 儿童血压测量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3~17岁儿童血压测量的基本要求、仪器要求、诊室血压测量和动态血压测量.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儿童血压测量的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WS/T424人群健康监测人体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血压blood pressure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作用力,即流动血液的侧压.一般以毫米汞 柱为动脉压的单位,国际单位为千帕(1mmHg=0.133kPa). 注:在实际临床和研究中,常将动脉压简称为“血压”,本标准血压亦指动脉压. [来源:WS/T610-2018 3.1 有修改] 3.2 血压测量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主要方法,分为诊室血压测量、动态血压测量和 家庭血压测量三种类型. 3.3 诊室血压测量offic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使用符合标准的测量仪器按照统一规范进行血压测量(3.2)的方式. 3.4 动态血压测量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使用符合标准的动态血压测量仪器,在常规活动期间多次完成血压测量(3.2)的方式. 4基本要求 4.1操作人员应接受过相关知识及技能操作培训,并每6~12个月进行复训. 4.2应使用性别、年龄别、身高别血压的百分位标准报告儿童血压分类(见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4.3应遵循WS/T424的要求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1 T/CRHA045-2024 5仪器要求 5.1应选择在儿童中经过国际标准验证的上臂袖带式电子血压测量仪器. 5.2应对血压测量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包括清洁消毒,检查袖带和连接导管有无磨损/撕裂、是否漏气. 5.3应每6个月对血压测量仪器进行校准. 5.4应根据上臂围大小选择合适的袖带型号. 6诊室血压测量 6.1对于3岁及以上无高血压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的儿童,应每年测量诊室血压1次. 6.2对于3岁及以上有高血压危险因素,如早产史、肥胖、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实体器官移植、主动 脉缩窄修复术等的儿童,应每次就诊时测量诊室血压. 6.3应按照附录D进行儿童诊室血压测量. 7动态血压测量 7.1宜对年龄≥5岁或身高≥120cm且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儿童进行动态血压测量: 一一鉴别儿童血压异...
T/CRHA 044-2024 住院期间成人泌尿造口护理技术规范.pdf
ICS11.020 CCS C50 CRHA 团 体 标准 T/CRHA044—2024 住院期间成人泌尿造口护理技术规范 Care norms for adult urinary stoma inpatients 2024-04-20发布 2024-04-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44—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及定义 1 4缩略语 .1 5基本要求 .1 6泌尿造口定位 .1 7泌尿造口评估 .2 8泌尿造口护理措施 .2 9输尿管支架管护理. .2 10泌尿造口尿标本留取 .2 11住院期间泌尿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评估和护理3 12泌尿造口患者教育 .3 附录A(规范性)泌尿造口评估的项目及内容 4 附录B(规范性)泌尿造口底盘更换流程图.5 参考文献 .6 T/CRHA04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北京大 学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国人民解 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宁 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 江省肿瘤医院、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洁、王华芬、王飞霞、高艳红、邓俊、周玉虹、孟晓虹、王敏、 杨荆艳、胡庆霞、王卫红、管旌旌、刘爽、高凌燕、蔡一波、黄青梅、洪轶颖、郑力. T/CRHA044—2024 住院期间成人泌尿造口护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住院期间成人泌尿造口护理的基本要求、造口定位、造口评估、护理用品、 护理措施、并发症的评估及护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对住院期间成人泌尿造口的护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泌尿造口(urinary stoma) 膀胱发生不可复性病变需要被切除或者功能受到影响,需要外科医师将尿路直接或间接 地开口于腹壁,采取新的途径储存和(或)排除尿液. 3.2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cutaneous ureterostomy CU) 将一侧或双侧输尿管末端拉出腹壁外做输尿管开口,尿液由此排出体外. 3.3 回肠膀胱造口术(ileal cystostomy) 取一段带系膜的游离回肠,将其近端关闭后与两侧输尿管吻合,远端行腹壁皮肤造口, 尿液由此排出体外.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MASD一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Peristomal Moisture.-associated Skin Damage) 5基本要求 5.1应在术前进行造口定位. 5.2应评估造口及周围情况,选择合适的造口及附件用品. 5.3造口护理操作过程中应预防尿路感染. 5.4应指导患者和/或照护者掌握泌尿造口护理的技术及相关知识. 1 T/CRHA044-2024 6泌尿造口定位 6.1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进行术前造口定位. 6.2泌尿造口定位宜选择腹部平坦处,应避开腹部疤痕、皱褶、凹陷、骨隆突或腰带等部位, 回肠膀胱造口宜定位于腹直肌上. 6.3腹部隆起患者,造口位置宜定在腹部隆起的最高处. 6.4计划行双造口者,定位不宜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造口之间相距>7cm. 6.5造口定位以患者取半坐卧位、坐位、弯腰、站立等不同体位时能看到造口为宜. 6.6宜用记号笔画实心圆标记造口位置. 7泌尿造口及周围皮肤评估 7.1泌尿造口及周围皮肤按照附录A进行评估. 7.2术后应评估造口类型、造口位置、输尿管支架管类型. 7.3术后应每日评估泌尿造口、输尿管支架管、造口排泄物及有无渗漏等情况. 7.4更换造口底盘时应评估造口及其周围情况. 8泌尿造口护理 8.1造口护理用品的选择 8.1.1宜选用透明两件式抗返流泌尿造口袋. 8.1.2腹部平坦或膨隆者宜选平面底盘,造口回缩、腹部褶皱或松弛者宜选凸面底盘加腰带. 8.1.3宜根据造口、造口周围皮肤及腹壁情况选择合适的造口及附件护理用品. 8.2造口护理用品的使用及更换 8.2.1应按泌尿造口底盘更换流程进行造口底盘更换(见附录B). 8.2.2宜选择清晨或饮水补液前更换. 8.2.3宜每周更换1~2次造口底盘和造口袋,有渗漏及造口周围皮肤瘙痒、烧灼感等异常 时应及时更换. 8.2.4宜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先清洗造口处,再清洗造口周围皮肤. 8.2.5...
T/CRHA 043-2024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pdf
带研究 ICS11.020 CCS C50 GA 团 体 标准 T/CRHA043—2024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 Risk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skin tears for inpatients 2024-04-20发布 2024-04-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43—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及定义 1 4缩略语 1 5基本要求1 6风险因素评估. .2 7皮肤评估 .2 8预防措施 2 附录A(资料性)ST风险评估流程. ..4 附录B(资料性)皮肤撕裂伤的风险因素 5 参考文献 .6 | T/CRHA04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北京 大学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 山医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杭州市中医 院、绍兴市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宏鸯、庄一渝、冯留群、高艳红、王泠、杨萍、翁亚娟、蒋琪霞、 胡爱玲、蔡蕴敏、张艳红、胡庆霞、胡燕、杨梅、孙蕊、张丽华. T/CRHA043—2024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对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风险评估和预防的基本要求、风险因素评估、皮肤 评估及预防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NAS182020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皮肤撕裂伤skin tear ST 由机械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或钝力等)造成的创伤性伤口,包括去除黏合剂.严重 程度因其深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不会延伸到皮下层. 3.2 皮肤脆弱skin frailty 一种功能性储备减少的健康状况,会导致皮肤脆弱状态,其内在风险会造成多种不良后 果.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STAP一国际皮肤撕裂伤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Skin Tear Advisory Panel) 5基本要求 5.1应对住院患者进行全面的动态评估,包括风险因素评估和皮肤评估. 5.2应遵循ST风险评估流程(见附录A). 5.3应基于评估结果,与医生、患者及照顾者共同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ST预防措施. 6风险因素评估 1 T/CRHA043—2024 6.1应从一般健康状况、移动能力、皮肤状况三个方面评估住院患者ST发生的风险因素(见 附录B). 6.2应在入院8小时内对住院患者完成首次风险因素评估. 6.3当存在以下风险因素之一时,则评定为高风险患者,应每日进行风险评估: —视觉障碍; —使用类固醇激素和/或抗凝血药物; —移动能力受损; 一—日常生活活动依赖: —老年人/新生儿; ——皮肤脆弱; ——皮肤撕裂伤发生史. 6.4当病情变化时应再次风险评估,如抢救、手术前后、进行特殊治疗. 7皮肤评估 7.1入院时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皮肤评估,重点检查四肢部位的皮肤. 7.2在交接班、应用或移除黏性敷料、患者转运前后应评估皮肤情况,观察黏胶粘贴部位有 无局部刺激或损伤迹象. 8预防措施 8.1皮肤清洁与保护 8.1.1应使用温水沐浴,水温宜为38~40℃. 8.1.2宜使用含磷脂、H为弱酸性的免洗清洁剂,不应使用碱性肥皂. 8.1.3沐浴后应使用软毛巾蘸干皮肤上的水分,不应揉搓或擦干. 8.1.4ST风险患者宜减少洗澡频率及时长. 8.1.5宜每天至少2次涂抹含保湿成分的润肤剂. 8.2预防医用黏胶相关的皮肤撕裂伤 8.2.1对于ST高风险患者,非必要不应使用黏性敷料. 8.2.2使用黏性敷料或胶带前可喷涂皮肤保护剂,应无张力粘贴. 8.2.3移除黏性敷料时,应采用无角度(0°或180°)移除手法,并顺着毛发生长方向缓 慢移除敷料,注意动作轻柔. 8.2.4黏胶移除困难时,可使用不含酒精的黏胶去除剂. 8.3日常安全防护 8.3.1患者及照护者应剪短指甲,不佩戴可能损伤皮肤的饰品. 8.3.2宜鼓励患者穿着长袖衣裤、过膝袜、袖套和手套. 8.3.3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环境: 2 ...
T/CRHA 042-2024 成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评估及预防.pdf
ICS11.020 CCS C50 CRHA 团 体 标准 T/CRHA042—2024 成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评估及预防 Risk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blockage in adult patients 2024-04-20发布 2024-04-3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42—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及定义 4基本要求.... ..1 5风险评估,, 1 6预防措施....... .........2 附录A(资料性)成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评估表. .....3 参考文献.,. 4 I T/CRHA04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解放军总医院 第三医学中心、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郑 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育玲、孙文彦、王蕾、高艳红、郭彩霞、刘玉平、高伟、李亚 楠、宁丽、周雪梅、菌波、郭玲. T/CRHA042—2024 成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评估及预防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对成人住院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CVC)预防导管堵塞的基本要求、风 险评估及相应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对预防成人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 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433—202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 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2 导管堵塞catheter occlusion 血管内导管部分或完全堵塞,致使液体或药物输注受阻或受限.表现为无法抽吸回血 或血液回流缓慢,无法冲洗导管或输液. 4基本要求 4.1应根据评估结果识别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风险. 4.2应在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导管堵塞风险级别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 5风险评估 5.1评估时机 5.1.1应在置管前、置管后、转科时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评估. 5.1.2当患者合并糖尿病或并发血栓等高风险情况时应进行动态评估. 5.2评估与风险界定 5.2.1应评估患者血栓史、肠外营养、D一二聚体(≥0.5mg/L)、糖尿病风险因素. 5.2.2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评估工具(见附录A)进行风险评估. 1 T/CRHA042—2024 5.2.3应根据评估结果判断风险等级,总分0分为低风险,1~3分为中风险,4~6分为高 风险. 6预防措施 6.1低风险患者 6.1.1应在置管前全面评估患者的个体因素,根据风险因素及诊疗需求,确定合适的导管 类型、置管位置及管腔数量. 6.1.2应评估敷料的完整性及导管外露长度. 6.1.3应检查输液系统(从输注装置到敷料下的置管部位). 6.1.4宜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每1~2h巡视一次,观察管路有无打折受压,输液速度 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6.1.5输注沉淀风险较高的药物时,两种药物输注间应严格执行冲管,当导管未冲洗干净 或输注高渗性等特殊药物时应适当增加冲管次数或冲管量. 6.1.6应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冲封管溶液.若输注药物与氯化钠不相容,先用5%葡萄糖注射 液冲洗,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 6.1.7应采用脉冲式冲管技术,分10次连续推注,每次推注1m1溶液. 6.1.8应根据患者年龄、认知、文化程度等采用示教讲解、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为患者及 照护者提供健康教育内容. 6.2中风险患者 在满足6.1预防措施基础上,增加下列预防措施: a)宜由经过专科培训的护士进行导管维护. b)宜采用超声引导技术置入CVC 且已接受超声置入相关培训. c)输注全血、成分血或生物制剂时应按照WS/T433一2023的规定4h更换一次输血器. d)输注肠外营养时,宜每4~6h冲管一次. e)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每隔0.5~1h巡视一次,密切观察输注速度. f)当患者在此基础上还存在其他发生血栓性堵塞的相关风险因素(如年龄≥60岁、身 体质量指...
T/CRHA 041-2024 人源性细胞存储服务通用要求.pdf
ICS07.080 CCS A40 CRHA 团 体 标准 T/CRHA041—2024 人源性细胞存储服务通用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human-derived cells storage services 2024-04-01发布 2024-04-15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41-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 . I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服务提供方. 2 5服务保障.... 2 6服务规范.... 5 7服务提供规范6 8服务质量控制规范......... .9 9服务质量监督、评价与改进10 附录A(资料性)健康评估信息采集表.,13 附录B(资料性)细胞存储证基本信息 .....15 参考文献 16 I T/CRHA04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数据与样本资源库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 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 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唐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佛山复星 禅诚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五星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河络新图生物科 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原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集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临床研究中心、 广东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禅孟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艾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红梅、黄媛媛、李慧源、李时悦、刘劼、李婵、康晓楠、刘亚卿、马士卉、 徐绍坤、毕薇薇、何新月、蒋尔鹏、贾文文、王从容、陈曲波、王雪琦、范振海、陈俊峰、臧爱萍、赵 婧、雷颖、王泰华、朱益辉、梁文涛. II T/CRHA041-2024 引 言 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最前沿的疾病治疗手段,受到全球医疗领域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基础理论的 不断突破、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和政策的支持,我国细胞治疗在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方面的进展明 显加速,产业规模大幅提升,涵盖细胞存储、研发、制备、检测、临床应用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细 胞产业全链条雏形. 细胞存储是产业链中最为集中的上游业务领域,技术发展最为迅速,全球细胞存储市场在逐年 增长,国内已有大量不同规模的细胞存储服务提供方兴起.目前细胞存储服务提供方在资质、人员、 设施设备、环境、安全、信息与合同管理等方面为客户提供服务保障的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无法 满足需求,针对细胞存储的服务提供、服务过程与质量控制、运行管理及服务监督评价规范尚无全 面统一的标准体系. 鉴于此,制定《人源性细胞存储服务通用要求》至关重要,有助于在资源保障、服务流程规范、 风险控制以及质量失控时的保险理赔等方面为存储服务提供方指明方向;有助于提升存储的细胞质 量,为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及市场应用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推动和促进我国细胞治疗产业的蓬勃发 展. Ⅲ ...
T/CRHA 040.3-202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 第3部分: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处理.pdf
ICS07.080 CCS A40 团 体 标 准 T/CRHA040.3-202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 第3部分: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Specification for biobank construction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Part 3: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brain tissue biomaterial from deceased donors 2024-04-01发布 2024-04-15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40.3-2024 目次 前言 I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死亡供者脑组织采集前准备 2 6死亡供者脑组织采集操作规程 ...2 7死亡供者脑组织处理操作规程 2 附录A(规范性)新鲜半脑取材内容 参考文献 5 I T/CRHA040.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T/CRHA040《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的第3部分.T/CRHA 040—202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 一第2部分: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与处理 一第3部分: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数据与样本资源库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山大 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金域司法鉴定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广东省 人民医院、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北京宣武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红梅、仇文颖、何新月、陈新山、龙玲、唐闻晶、康晓楠、汤媛媛、毛志锋、 李慧源、吴景文、张玉虎、陈曲波、罗文婷、徐群、韩晓燕、程凯汀、蔡彦宁. II T/CRHA040.3—2024 引 言 在脑部疾病的研究中,人脑组织有着不可代替的特殊性,与其他器官相比,完整的人脑既无法从常 规手术中获取,也难以用其他动物或人工模型模拟,无偿遗体捐献的脑组织综合利用在我国虽然已开展 了数十年,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还远未能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重、 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神经变性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患者持续增加,尚无有效预防和治疗手 段,发病机制也尚不明确,急需高质量的脑组织生物样本.然而目前针对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死亡供者脑 组织的采集与处理,国内尚未建立统一标准,样本质量参差不齐,无法用于科研并实现转化,造成珍贵 资源的严重浪费.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旨在提供高质量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 数据,拟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规定在符合伦理与法规的框架下标准化进行科研立项、供者入组、 样本与信息采集、处理与质量控制等,从而推动我国神经病学与转化医学的发展. 一第2部分: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与处理.目的在于规范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处理标准化操作过 程,为神经系统疾病发生机制、诊疗、药物研发和疾病防控等研究与应用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 持,促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神经病学与转化医学的发展. 一第3部分: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处理.目的在于规范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采集、处理标 准化操作过程,有助于了解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机制、发现风险基因、新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以及潜在的 药物靶点,对推动疾病的诊疗、药物研发和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中国“脑计划”提供不可或缺 的战略资源支撑. 本文件规范了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采集、处理与质量控制等过程的通用要求,为 高质量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Ⅲ T/CRHA040.3-202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 第3部分: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处理总体要求、死亡供者脑组织采集前准备、采集 与处理操作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死亡供者捐献的脑组织样本采集、处理的生物样本库,以及开展神经系统变性等 相关疾病研究的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37864一201...
T/CRHA 040.2-202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 第2部分: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与处理.pdf
ICS07.080 CCS A40 团 体 标 准 T/CRHA040.2-202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 第2部分: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与处理 Specification for biobank construction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Part 2: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human cerebrospinal fluid biomaterial 2024-04-01发布 2024-04-15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40.2—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要求. .1 5脑脊液样本采集前准备.. .....2 6脑脊液样本采集操作规程.... .2 7脑脊液样本处理操作规程.... .3 附录A(资料性)脑脊液样本采集的禁忌症 .......4 参考文献 .......5 I T/CRHA040.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T/CRHA040《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的第2部分.T/CRHA040一 202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 一第2部分: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与处理 一第3部分: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数据与样本资源库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 属仁济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金域医 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南 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红梅、龙玲、何新月、唐闻晶、康晓楠、汤媛媛、毛志锋、仇文颖、李慧源、 吴景文、张玉虎、陈曲波、罗文婷、徐群、韩晓燕、程凯汀、蔡彦宁、孙海涛. T/CRHA040.2—2024 引言 脑脊液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物理性支持、保护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作用,在各类神经系统疾病中, 脑脊液能够反映大脑特殊的病理生理学过程,研究其中的多种分子标志物对神经系统疾病科研与诊疗至 关重要,已成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近年来,在社会老龄化加重、人口平均寿命延 长的背景下,老年神经变性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患者持续增加,我国很多科研与医疗机构建立 了基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样本库,但针对脑脊液的采集与处理,国内尚未建立统一标准,样本质量参 差不齐,无法用于科研并实现转化,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旨在提供高质量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 数据,拟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规定在符合伦理与法规的框架下标准化进行科研立项、供者入组、 样本与信息采集、处理与质量控制等,从而推动我国神经病学与转化医学的发展. 一第2部分: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与处理.目的在于规范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处理标准化操作过 程,为神经系统疾病发生机制、诊疗、药物研发和疾病防控等研究与应用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 持,促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神经病学与转化医学的发展. 一第3部分: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处理.目的在于规范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采集、处理标 准化操作过程,有助于了解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机制、发现风险基因、新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以及潜在的 药物靶点,对推动疾病的诊疗、药物研发和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中国“脑计划”提供不可或缺 的战略资源支撑.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主要涉及通用要求,人类脑脊液样本的采集与处理和 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Ⅲ T/CRHA040.2-202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 第2部分: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与处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脑脊液样本采集与处理的总体要求、脑脊液样本前准备、采集与处理操作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涉及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与处理的生物样本库以及基于脑脊液样本进行神经系统变 性等疾病研究的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7864一2019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通用要...
T/CRHA 040.1-202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ICS07.080 CCS A40 CRHA 团 体 标 准 T/CRHA040.1—202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 Specification for biobank construction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2024-04-01发布 2024-04-15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40.1-2024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生物样本库建设程序与要求 1 6数据库建设程序与要求 3 7样本与数据的质量控制 4 8样本与数据的使用与共享 5 附录A(资料性)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入组与排除标准 6 附录B(资料性)样本源(供者)相关数据与信息 ..7 附录C(资料性)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液体样本生物标志物8 参考文献 9 I T/CRHA04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T/CRHA040《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的第1部分.T/CRHA040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 一第2部分: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与处理; 一第3部分: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数据与样本资源库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 属仁济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 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宣武医院、南 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红梅、龙玲、何新月、唐闻晶、康晓楠、汤媛媛、毛志锋、仇文颖、李慧源、 吴景文、张玉虎、陈曲波、罗文婷、徐群、韩晓燕、程凯汀、蔡彦宁、孙海涛. II T/CRHA040.1—2024 引 言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库建设对疾病发生机制、诊疗、药物研发和疾病防控等研究与转化应用 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老龄化加重、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背景下,国内老年神经变性病如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及运动神经元病等患者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很多科研与医疗机构建立基于神经系统疾病 生物样本库,但国内尚未建立统一标准,样本与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科研需求并实现成果转 化,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旨在提供高质量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 数据,拟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规定在符合伦理与法规的框架下标准化进行科研立项、供者入组、 样本与信息采集、处理与质量控制等,从而推动我国神经病学与转化医学的发展. 一第2部分: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与处理.目的在于规范人类脑脊液样本采集、处理标准化操作过 程,为神经系统疾病发生机制、诊疗、药物研发和疾病防控等研究与应用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 持,促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神经病学与转化医学的发展. 一第3部分: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处理.目的在于规范死亡供者脑组织样本采集、处理标 准化操作过程,有助于了解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机制、发现风险基因、新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以及潜在的 药物靶点,对推动疾病的诊疗、药物研发和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中国“脑计划”提供不可或缺 的战略资源支撑. 本文件规范了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基本原则以及科研立项、学术与伦理审查、 知情同意等流程,规定了脑脊液、死亡供者脑组织等样本类型的采集、处理、存储、质控及数据库建立 的通用要求,为高质量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库的建设莫定了重要基础. Ⅲ T/CRHA040.1-202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生物样本和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生物样本库与数据库建设程 序以及样本与数据的质量控制、使用与共享. 本文件适用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基础、临床与转化医学等研究及生物样本与数据库建设相关 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37864一2019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通用要求 GB/T38736一20...
T/CRHA 039-2024 结核病危重症患者痰标本采集管理规范.pdf
ICS11.020 CCS C05 团 体 标准 T/CRHA039—2024 结核病危重症患者痰标本采集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sputum specimen collection from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2024-02-20发布 2024-03-01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39—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原则.... 5痰标本种类与方法..... ...2 6痰标本储存与运输... 7职业防护4 8健康教育...... .....5 附录A(资料性)痰标本采集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7 T/CRHA03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结核病学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市结核病临 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北北方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志、张春霞、杨慧、尤娜娜、盛莉、郑沙沙、李国保、贺晓新、 安慧茹、梁建琴、王涛、刘京涛、刘建平、曾忠、唐月莲、黎超凡、郭蕊. T/CRHA039—2024 引言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WH0《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 2022年全球估算新发1060万例结核病患者,结核病发病率在2020~2022年间上升了3.9%. 2022年我国估算新发病人数为74.8万,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居全球第三.结核病危 重症患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况,死亡率高,预 后差,诊疗难度大.在诊疗过程中,结核病危重症的病原学检测对鉴别诊断、指导临床用药、 评估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集痰标本,实施涂片、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查等是诊断结核病危重症的常规手段,有 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危重患者往往缺乏主动配合能力,部分患者呈现无痰状态, 痰标本留取率低,对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处置能力要求较高,在实施过程中又存在明显个体 差异.因此建立危重结核病患者痰标本采取的标准规范,对提高痰标本质量和检出阳性率具 有重要意义. 本文件规定了结核病危重症患者痰标本采集标准化流程,明确了医务人员标本采集职业 防护标准,规范了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结核病危 重症患者痰标本采集管理规范,旨在确保结核病危重症患者痰标本的采集和管理符合规范, 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Ⅲ ...
T/CRHA 038-2024 成人重症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压力性损伤预防规范.pdf
ICS11.020 CCS C05 CRHA 团 体 标准 T/CRHA038—2024 成人重症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压力性 损伤预防规范 Norms for the prevention of pressure injury in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2024-02-20发布 2024-03-01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38—2024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2 5风险评估2 6预防措施 2 附录A(规范性)俯卧位机械通气压力点分布图 .4 附录B(规范性)局部减压工具使用表5 参考文献 .6 T/CRHA03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 东部战区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 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四川省医学 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兰美娟、孙红玲、高艳红、王泠、周玉洁、成守珍、胡爱玲、李黎 明、涂惠、翁亚娟、蒋琪霞、熊杰、邵小平、乔莉娜、黄海燕、徐俊泽、戴薇薇、赵锐祎、 徐双燕、王丽竹、夏金萍、许彩云、王惠. T/CRHA038—2024 成人重症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压力性损伤预防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成人重症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压力性损伤预防的基本要求、风险评估、预 防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NAS23一2023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护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俯卧位prone position 一种俯卧于床上的体位姿势. 3.2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恢复有效通气并改 善氧合的方法. 3.3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 PI 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由压力或压力合并剪切力作用所致,通常发生在骨 隆突处,也可能与医疗器械或其他物体有关. 3.4 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injury MDRPI 使用以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器械所致或非医疗器械(如床上杂物、家具或设备)持续接 触皮肤、黏膜和/或皮下组织造成的压力性损伤,通常与器械的式样或形状符合. 3.5 黏膜压力性损伤Mucosal pressure injury 位于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湿性黏膜处的压力性损伤,主要是由于医疗器械(通 常是管路及其固定装置)对黏膜施加持续压力和剪切力造成的. 1 ...
T/CRHA 037-2024 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评估规范.pdf
A ICS11.020 CCS C05 团 体 标准 T/CRHA037—2024 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评估规范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patients with swallowing disorders after stroke 2024-02-20发布 2024-03-01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37—2024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 ...1 5基本要求.... 6吞咽功能筛查和评估,1 7进食评估. ....2 8并发症评估. 9康复护理评估2 10健康教育评估.... ....2 附录A(资料性)EAT-10吞咽筛查量表3 附录B(规范性)改良洼田饮水试验4 附录C(资料性)容积黏度吞咽测试方法....... .....5 附录D(资料性)吞咽障碍食物分级表.6 附录E(资料性)营养风险筛查表7 参考文献 8 T/CRHA03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中山 大学第三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青海 省人民医院、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兰美娟、陈金花、蔡卫新、常红、李慧娟、陶子荣、陈璐、马青华、 张晓霞、颜秀丽、周玉妹、徐双燕、马雅英、杨红燕、汤巧敏、包营晓. T/CRHA037-2024 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评估的基本要求、吞咽功能筛查和评估、进食评估、并发症评估、 康复护理评估及健康教育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T/CRHA027一2023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 因卒中导致大脑皮层、皮层下和脑干功能受损,致使参与进食的吞咽肌肉失去神经控制而出现吞咽 困难,特征为口咽吞咽障碍. 3.2 误吸aspiration 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等的液体或固体的食物、分泌物、血液等进入声门以下的呼吸道和肺组织, 根据症状分为显性误吸和隐性误吸. 显性误吸可即刻出现呛咳、气促,而隐性误吸发生当时不出现咳嗽或呼吸窘迫.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SD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 EAT-10—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ing assessment tool-10) V-VST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olume-viscosity swallowing test V-VST) 5基本要求 5.1应对清醒能配合的卒中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筛查. 5.2应动态评估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变化. 5.3应对PSD患者进行进食、并发症、康复及健康教育的评估. 6吞咽功能筛查和评估 6.1吞咽功能筛查 1 T/CRHA037—2024 6.1.1清醒能配合的患者,应在进食第一口食物、水、药物前进行吞咽功能筛查. 6.1.2宜采用EAT-10(附录A)筛查. 6.2吞咽功能评估 6.2.1宜采用改良洼田饮水试验(附录B)进行评估. 6.2.2对2级至5级患者,宜评估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及喉上抬能力. 6.2.3对3级患者,可进行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评估(附录C). 6.2.4对4级、5级以及意识障碍患者,应评估管饲饮食方式. 6.2.5病情变化时,应对吞咽功能进行再评估. 7进食评估 7.1进食前,应评估患者进食的环境、体位、餐具、饮食种类及食物分级(附录D). 7.2进食中,应评估进食的一口量、食物入口顺畅性、吞咽速度,有无呛咳、湿性发音、呼吸困难、气 喘、血氧饱和度下降,是否有食物漏出、外溢及口咽部残留. 7.3进食后,应评估进食量、进食时长、口腔卫生及胃肠道症状. 8并发症评估 8.1误吸 8.1.1应评估误吸高危因素,包括高龄、脑干病变、意识障碍、长期卧床、使用镇静药物、流涎、反复 呕吐. 8.1.2应评估显性误吸症状,包括呛咳、咳嗽、音质改变、血氧饱和度下降. 8.1.3应评估隐性误吸症状,包括患者体温、肺部体征及精神状态. 8.2营养不良 8.2.1宜采用...
T/CRHA 036-2024 五行音乐疗法应用护理规范.pdf
ICS11.020 CCS C05 CRHA ASSOCH 团 体 标准 T/CRHA036—2024 五行音乐疗法应用护理规范 Nursing standard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ive elements music therapy 2024-02-20发布 2024-03-01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36—2024 目次 前言 .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1 5治疗室布局 6五行音乐选择...... .....2 7操作要点, 8健康指导.... 附录A(资料性)五行音乐治疗原则 .....4 附录B(资料性)冥想引导语音、 ......5 参考文献 ..6 I T/CRHA03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中国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南大学湘雅第二附属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 安定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精神卫生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诺、黄湘媛、吕月、刘春梅、马嘉华、肖利军、高艳红、李静、 赵楠、李亚敏、邵静、安凤荣、成守珍、张婷婷、王爱青、赵秀梅. Ⅱ T/CRHA036—2024 五行音乐疗法应用护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五行音乐疗法应用的基本要求及护理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用五行音乐疗法的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 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以及在治疗过程中 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最大化的健康状态. 3.2 五行音乐疗法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ve elements music therapy 宫、商、角、徵、羽古人五音中每一音都对应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中一行,宫对土,商对 金,角对木,微对火,羽对水.通过音乐声波与所属脏腑经络的共振以达到调节脏腑阴阳、 通畅气血、调畅情志的作用,最终帮助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身心平衡状态的 一种音乐治疗方法. 3.3 冥想引导Guided meditation 通过引导语或者引导音乐等引导方式,帮助人们进入冥想状态,达到放松身心,调节情 绪、提升专注力等效果. 4基本要求 4.1操作人员应接受中医、音乐治疗相关知识及技能操作培训. 4.2应遵循音乐治疗室建设标准设置治疗室布局. 4.3应依据患者基本情况,确定五行音乐疗法的主要治疗目标. 4.4根据治疗目标制定实施计划,进行动态评估,及时、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4.5应动态进行效果评价,实时调整治疗计划. 5治疗室布局 5.1应选取12~20平方米独立的房间. 5.2墙面铺设吸音材料,达到隔音标准. 5.3房间光线适度,光源可调控,确保无强光刺激. 1 ...
T/CRHA 035-2024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评估技术规范.pdf
ICS11.020 CCS C50 CRHA 团 体 标准 T/CRHA035—2024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评估技术规范 Procedures of technology for the assess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2024-02-20发布 2024-03-01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35—2024 目次 前言 I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1 5基本要求 2 6评估对象. 2 7评估时机 .2 古内容与方法 9CIPN结果判定 3 10评估流程 .4 附录A(资料性)一般情况评估表5 附录B(资料性)数字评分量表 .6 附录C(资料性)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评价量表 .7 附录D(资料性)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生活质量评价量表9 附录E(资料性)化疗毒性分级标准 参考文献 13 T/CRHA03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大学总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 院、江苏省肿瘤医院、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 院、陕西省肿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深圳市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菊芳、陈蕾、刘婷、王俊蕊、白燕妮、解文君、邾萍、王悦、杨 秀秀、陈仙、谢娟、潘中芹、刘俊. T/CRHA035—2024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评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对象、评估时机、评估内 容与方法、结果判定和评估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注册护 士对使用神经毒性药物化疗患者进行周围神经病变的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化疗chemotherapy 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 3.2 神经毒性化疗药物Neurotoxic chemotherapy drugs 引起中枢神经毒性和外周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药物(顺铂、奥沙利铂)、长 春花生碱类(长春新碱、长春瑞滨)、紫杉醇类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新型的紫杉醇制 剂)、其他药物(沙利度胺、硼替佐米)等. 3.3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 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使用神经毒性化疗药物损伤周围神经,使患者出现手脚麻木、刺痛、步态不稳、平衡失 调等一系列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和体征,是一种常见的、与化疗药物相关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 应.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IPN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 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ECOG Scale 美国东部肿瘤合作组分级标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Scale) EORTC 欧洲癌症治疗和研究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on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