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99 页)

ICS85.100 分类号:Y91 备案号:37938-201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050-2012 代替QB/T1050一1998 纸与纸板撕裂度仪 Paper and board-tearing tester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050-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050一1998《纸与纸板撕裂度仪》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050一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根据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一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13384等引用文件(见2 1998年版的2);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GB/T455一2002《纸和纸板撕裂度的测定》(见2 1998年版的2); —删除了命名和型号编制(见1998年版的3.3); 一对产品检验规则进行了修改,检验规则按检验分类、出厂检验、抽样检验和判定规则分条进 行描述(见6 1998年版的6).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长江造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报春.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国家轻工业局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1050一1998《纸与纸板撕裂度 仪》.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N72006-1985: QB/T1050-1991: —QB/T1050-1998. I QB/T1050-2012 纸与纸板撕裂度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与纸板撕裂度仪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纸张、纸板及烟草薄片等材料进行撕裂强度试验的爱利门道夫式撕裂度仪(以下简称 “撕裂度仪”).撕裂度仪使用中的周期性校准亦应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55一2002纸和纸板撕裂度的测定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25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 3.1量程系列及适用领域 撕裂度仪以撕裂时最大试验力为主参数划分规格,撕裂度仪量程系列及适用领域见表1. 表1量程系列及适用领域 单位为毫牛 量程系列 适用领域 200 500 1000 8000 16000 32000 烟草薄片及薄纸 √ 一般纸张 纸张及薄纸板通用 √ 较高强度纸板 √ 高强度纸板 √ J 注:量程1000mN为最常用规格.32000mN为备用规格,应尽量不选用. 3.2质心矩常数系列 撕裂度仪各级量程的扇形摆体质心矩常数系列见表2(基本常数以M表示). 1 QB/T1050-2012 表2质心矩常数系列 量程系列/mN 200 500 1000 8000 16000 32000 扇形摆体 第一系列 1/5M 1/2M 1M 1 质心矩常数系列 第二系列 1/10M 1/8M 1/4M 2M 4M 8M 注1:扇形摆体质心矩常数,即撕裂度仪公称能力常数.此常数由设计确定. 注2:量程为:1000mN的扇形摆体称为标准摆,常数为1M. 注3:撕裂度仪各级量程的扇形摆体,以标准摆为基准扩展设计. 注4:第一系列的试样层数为16.层:第二系列中,1/10M规格的烟草薄片专用撕裂度仪试样层数为8层,其余规格 的试样层数均为4层 4要求 4.1基本要求 撕裂度仪应符合本标准,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2工作环境要求 撕裂度仪正常工作的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a)室温10℃~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 b)工作台稳固,台面平整; c)工作环境应清洁、干燥,无震动和腐蚀性气体; d)工作电源电压为AC(220±22)V 频率为50Hz. 4.3技术要求 4.3.1撕裂度仪结构特性参数 撕裂度仪结构特性参数应符合表3要求. 表3一撕裂度仪结构特性参数 撕裂初始角 撕裂力臂/mm 撕裂距离/mm 初切口长度/mm 试样尺寸/mm 夹纸器夹纸面尺寸 夹纸器间距离 -/()~ /mm /mm 104±1 20±0.5 27.5士0 5 43±0.5 63×50、62×50 .25×15 或19±0.5 2.8±0.3 或63×40 或20x15 注:试样尺寸63mm×40mm为烟草薄片撕裂度仪特定试样. 夹纸面尺寸20mmx15mm为烟草薄片撕裂度仪夹纸器的夹纸面尺寸. 4.3.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9.040.20 分类号:Y11 备案号:46806-201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042-2014 4 代替QB/T1042一1991 数字式世界钟 Digital world time clocks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04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042一1991《显示式世界钟》的修订,与QB/T1042一1991相比,主要技术性和 编辑性变化如下: 将标题更改为“数字式世界钟”(见标题); 一一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的文字描述(见第1章); —根据标准内容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删除了产品“分类”内容; 将第3章标题更改为“术语和定义”;增加了术语“数字式世界钟”并删除了术语“夏令时” 及其定义(见第3章); 将第4章标题更改为“要求”,并调整了各要求的顺序(见第4章); 将“使用环境条件”更改为“工作温度”,并将工作温度修改为“0℃~50℃”(见4.1); 将“工作电源”更改为“电压范围”,并修改了电压范围的表述方式和试验方法(见4.2和5.4.2); —增加了LCD(液晶)显示式世界钟的电压范围要求(见4.2.3); 一增加了“使用可靠性”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4.3和5.4.3); 一—将“计时精度”更改为“瞬时日差”,并在瞬时日差要求中增加了“平均瞬时日差”的规定(见 4.4) 修改和增加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见5.4.4); 删除了时差设定; 一增加了“温度系数”、“电压系数”和“耐湿性能”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4.5、4.6、4.12和 5.4.5、5.4.6、5.4.12); 在时间显示中规定的城市代码标记引用了国际标准“ISO3166-1”和“S03166-2”(见4.9.3); 删除了“冲击影响”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一修改了“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的要求(见4.13.1和4.13.2); 增加了“试验条件”、“预运走”和“仪器设备”的规定(见5.1、5.2和5.3); 修改了“工作温度”的试验方法(见5.4.1); 增加“电压范围”、“时间显示”和“调整功能”的试验方法(见5.4.2、5.4.9和5.4.10); 增加了“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的试验方法(见5.4.13); —修改了“外观”的试验方法(见5.4.14); 修改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规则(见6.1和6.2); 修改了“标志”、“包装”和“运输和贮存”的要求(见7.1、7.2和7.3).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福建瑞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北极星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持久钟表集团 有限公司、武汉诚盛电子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霞、蒋维、慕洪兵、金英淑、王倩、邱旭强、闵烨、牛丽、徐沅陵、陈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042-1991. I QB/T1042-2014 数字式世界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式世界钟(以下简称“世界钟”)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LED或LCD显示的数字式世界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2012 ISO2859-1:1999 DT)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ISO3166-1国家及其地区的名称代码第1部分:国家代码 ISO3166-2国家及其地区的名称代码第2部分:国家地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字式世界钟digital world time clocks 用数字显示器在同一界面上显示本地区标准时间及世界上其他时区或主要城市相对应时间的时钟. 3.2 时区time zone 全球按经度等分成的24个时间区域. 3.3 标准时间standard time 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 4要求 4.1工作温度 世界钟在0℃~50℃的温度范围内不应停走,时间显示应正常. 4.2电压范围 4.2.1采用交流电50Hz(或60Hz)电源供电的世界钟在标称电压的士20%变化范围内不应停走,时 间显示应正常...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7.140 分类号:Y80 备案号:46823-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4764-2014 家具生产安全规范自动封边机作业要求 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furniture manufacturing-Operation requirements of automatic edge bander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4764-2014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厦门金牌厨柜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家具家饰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 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智慧、潘孝贞、黄琼涛、罗菊芬、林建旋、徐伟、熊先青、祁忆青、周山林. I QB4764-2014 4.1.4封边机的安全防护应符合GB15760和GB/T18514的有关规定,应通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防 护装置、安全装胤)尽可能排除或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 4.1.5对于存在无法排除或减少的,或不便防护的危险的封边机,应停止使用,并应在危险部位附近 设置警告标志,以确保安全. 4.1.6封边机上使用的安全色应符合GB2893的规定. 4.1.7封边机上使用的安全标志应符合GB2894的规定. 4.1.8封边机的安装应牢靠固定,以防止翻倒和意外位移 4.1.9封边机及其各零部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按规定条件搬运、安装和使用时,不 应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和造成伤害. 4.1.10封边机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应符合LY/T1797一2008的有关规定. 4.1.11封边机的空运转试验和负荷试验应符合LYT1797一2008的有关规定. 4.1.12封边机的进料系统应采用能有效压紧工件的结构,使工件以有效的进料速度进入加工区域,并 防止工件出现抛出或反弹现象. 4.1.13封边机上安装的切削刀具、刀体和刀夹应有紧固和防松脱措施,确保当启动、运转和制动时不 会松脱. 4.1.14封边机上的切削刀具除必要的外露部分外,其他不应外露,否则应安装防护罩或接触预防装置. 4.1.15手推工件进料的封边机应设置防止与切削力具等运转机构直接接触的预防装置, 4.1.16防护装置应能抗御由机器零部件、工件、折断的工具、喷射的固体的冲击,以及由操作者等引 起的冲击. 4.1.17不应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崩刃等缺陷的影响使用安全的切削刀具.刃口的径向跳动量应在 0.02mm以内. 4.1.18切削刀具使用磨钝后应及时修磨,经多次刃磨后切削部分的主要参数应能保持基本不变. 4.1.19旋转刀具修磨后应按GB12557的规定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 4.1.20封边机应配备足够吸尘能力的吸尘装置. 4.1.21对于高速封边机(进料速度大于35m/min) 显露的加工材料一侧应加装防护栏. 4.2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4.2.1凡参加封边机使用操作或生产作业的各类人员,均应进行职业适应性选择,其心理、生理条件 应满足工作性质要求. 4.2.2封边机的操作者和有关工作人员,应经本岗位的专业技能、安全、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工作. 4.2.3了解或掌握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和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并能根据其危害性质、途径和 程度(后果)采取防范措施. 4.2.4了解本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与相关作业的关系,掌握完成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4.2.5掌握封边机的操作使用及维护与保养方法. 4.2.6掌握消防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及维护方法. 4.2.7掌握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4.2.8掌握应急处理和紧急救护的方法. 4.3其他基本要求 4.3.1封边机的作业安全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GB/T12801有关规定. 4.3.2在设计和编制封边工艺时,应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不应采用有损健康和安全的工艺措 施和材料. 4.3.3封边机应定期检修,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QB4764-2014 4.3.4人造板、封边条、胶黏剂等原辅材料的选择及其有害物质的释放应符合根应标准的规定. 4.3.5应根据封边机的类型和技术参数以及需要封边板件的具体要求选择封边条的种类和规格,以及 胶黏剂的种类. 4.3.6对封边机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要求,应在工艺规程中指明. 4.3.7封边机作业中常见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参见附录A. 5作业场所与环境要求 5.1作业场所要求 5.1.1安装封边机的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清洁.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9.100 V56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6029—2014 代替MH/T6029-2003 旅客登机梯 Passenger stairs 2014-12-03发布 2015-03-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 MH/T6029—2014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技术要求..... 1 3.1一般要求.. 1 3.2安全要求. 2 3.3专用装置.. 4 3.4稳定性.. 6 3.5 机动性能 . 6 3.6驾驶室... 7 3.7 结构安全系数. 7 3.8液压系统. 7 3.9环保要求.. 7 3.10环境要求........ 7 3.11可靠性.... 8 4试验方法....... 8 4.1一般要求.. 8 4.2安全要求. . . . 9 4.3专用装置, 9 4.4稳定性.. . 10 4.5 机动性能. ....11 4.6 驾驶室 11 4.7结构安全系数....... ..11 4.8液压系统........ ......12 4.9 环保要求. . . 12 4.10环境要求.... ..12 4.11可靠性试验....... . 13 5检验规则 13 6标牌、标志、使用说明书. 15 7包装、运输及贮存.. 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设计载荷. ".. 17 附录B(规范性附录)梯身结构设计尺寸 18 附录C(规范性附录)续航能力试验工况.. ...19 I MH/T602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替代MH/6029-2003《客梯车》,与MH/T6029-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一一修改了标准的名称,由原来的《客梯车》修改为《旅客登机梯》: 一一修改了登机梯轴荷分配的要求(见3.1.14 2003年版的4.2.7); 一一修改了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要求(见3.1.15 2003年版的4.2.18); 一一增加了电动式登机梯的相关要求(见3.2.3); 一一增加了手推式登机梯的相关要求(见3.2.2); 一一修改了制动性能的相关要求(见3.5.6、3.5.7 2003年版的4.2.14、4.2.15); 一一增加了电动式登机梯的续航能力要求(见3.5.8); 一一增加了驾驶室的要求(见3.6); 一一增加了抗风稳定性的要求(见3.4.9); 一一增加了排气装置的要求(3.3.6); 一一增加了内燃式登机梯的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3.9.3): 一一增加了结构安全系数的要求(见3.7); 一一修改了可靠性试验的相关要求(见3.11 2003年版的4.7).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北京康木富特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航福机场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超、李朝阳、张建发、董法鑫、马志刚、邹廷念、樊向荣、席占勇、白彬、 张青军. II MH/T6029—2014 旅客登机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客登机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牌、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 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领域供旅客上、下飞机的旅客登机梯. 注:本标准中的旅客登机梯是指用于乘客在机坪上、下飞机的专用设备,通常分为内燃式旅客登机梯、电动式旅客 登机梯、手推式旅客登机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95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7593机动工业车辆驾驶员控制装置及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 GB/T793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2544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GB/T12547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 GB/T12673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12674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T12678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Ⅱ阶段) GB150.3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 GJB150.4军用设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9.100 V57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6028—2016 代替MH/T6028-2003 旅客登机桥 Passenger boarding bridge 2016-05-09发布 2016-08-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 MH/T6028—2016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分类.... 4 5型号命名.... 5 6典型结构.... 5 7技术要求 7 7.1 一般要求. 7 7.2 安全要求 ....7 7.3 防坠装置强度 -..12 7.4 结构性能参数 -..12 7.5 操作速度 ...13 7.6 液压系统. ““ -.13 7.7 结构安全 .13 7.8 抗风稳定性 ...14 7.9 环境条件. .14 7.10 可靠性 14 8试验方法. 15 8.1一般检查.. ...15 8.2 安全检验. 15 8.3 防坠装置强度试验 ....19 8.4 结构性能参数测量 ....19 8.5 操作速度测量. 19 8.6 液压系统检查和试验 .....19 8.7 结构安全试验 .....20 8.8 抗风稳定性校验 20 8.9环境试验. 21 8.10旋转伸缩式登机桥可靠性试验、 21 9检验规则 23 10铭牌、标识、随附文件和附件 25 11包装及运输 . .. .. .. 27 I MH/T6028—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MH/T6028-2003《旅客登机桥》,与MH/T6028-200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一一增加了遮篷、过渡板、安全靴、紧急下降、握持运行控制装置术语定义(见第3章); 一一增加了登机桥型号命名(见第5章); 一一增加了登机桥控制系统实时监控、运行数据记录和视频监视系统的技术要求(见7.2.1); 一一增加了升降系统承载能力的技术要求(见7.2.3); 一一增加了行走系统挤压或剪切点保护、与外挂地面设备互锁保护和防止三通道伸缩结构的中间通 道失控滑移保护的技术要求(见7.2.4); 一一增加了行走机构安全防护装置的技术要求(见7.2.5); 一一修改了接机口缓冲器接触载荷的技术要求(见7.2.6.4 2003版7.4.10): 一一增加了接机口旋转机构传动部件失效后,防止接机口自由旋转的保护要求(见7.2.6.11): 一一增加了自动调平机构的技术要求(见7.2.7); 一一增加了操作区域尺寸、视线的技术要求及防坠保护安全要求(见7.2.9); 一一增加了防护门和可移动保护装置与登机桥行走、升降和接机口旋转系统联锁的技术要求 (见7.2.9.11); 一一增加了内部照明和外部照明的技术要求(见7.2.11); 一一增加了防火设施的技术要求(见7.2.12); 一一增加了防坠装置强度的技术要求(见7.3); 一一修改了手动模式下,登机桥升降速度最大值和紧急下降速度的最小值(见7.5 2003版7.3.3); 一一修改了登机桥设计载荷(见7.7.1 2003版7.3.1); 一一增加了登机桥结构安全系数的要求(见7.7.2); 一一修改了登机桥在额定载荷和雪载荷作用下的最大挠度值(见7.7.3 2003版7.5.10); 一一修改了抗风稳定性的技术要求(见7.8 2003版7.2): 一一增加了可靠性要求(见7.10): 一一增加了铭牌、标识和随附文件的相关要求(见第10章).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博维航空设施管理有限公司、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斌、席占勇、肖山、刘仁杰、马志刚、李磊、张国领、牛建民、樊向荣、 朱宇航、孟庆之、万里、刘冲. II MH/T6028—2016 旅客登机桥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客登机桥(以下简称登机桥)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型号命名、典型结构、技术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铭牌、标识、随附文件和附件、包装及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轮式登机桥、柱座式登机桥及特殊型式登机桥,对于连接登机桥与航站楼的固定桥也可参 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4053.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GB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9.100 V57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6016—2017 代替MH/T6016-1999 航空食品车 Aviation catering vehicle 2017-01-02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 MH/T6016—2017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技术要求............. 2 4.1一般要求... 2 4.2安全要求...... 2 4.3前平台..... 4 4.4车厢及举升装置.. 5 4.5支腿机构.. 5 4.6 控制装置及指示, 5 4.7 结构安全系数. 5 4.8 稳定性 6 4.9 机动性能, 7 4.10液压系统..... 7 4.11照明和信号. 7 4.12应急装置. 8 4.13环保要求... 8 4.14环境要求......... 8 4.15 可靠性 8 5试验方法......... 9 5.1一般项目检查...... 9 5.2安全性能检查....... 9 5.3 前平台检查. 10 5.4 车厢及举升装置检验. .10 5.5 支腿机构检查., 11 5.6 控制装置及指示检查 11 5.7 结构安全系数检验 .....11 5.8 稳定性检验. 11 5.9 机动性能检验 11 5.10 液压系统检查. .....12 5.11 照明和信号检验 . . 12 5.12 应急装置检验 13 5.13 环保要求检验 .....13 5.14 环境检验. 14 5.15 可靠性检验. 14 I MH/T6016—2017 6检验规则....... ...........14 7标牌、标识、使用说明书. ..17 8包装、运输、贮存.... ...............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续航能力检验工况19 II MH/T601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MH/T6016一1999《飞机食品车》,与MH/T6016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标准的名称,由原来的《飞机食品车》修改为《航空食品车》; 一一增加了电动式航空食品车(见第1章); 一一增加了食品车轴荷、轮胎的承载能力、转向轴轴荷和驱动轴轴荷的技术要求(见4.1.13); 一一增加了食品车在行驶状态时的高度要求(见4.1.14); 一一增加了安全要求(见4.2); 一一增加了电动式食品车的技术要求(见4.2.2); 一一修改前平台作业高度的技术要求(见4.3.2 1999版4.2.2); 一一增加了前平台活动部分宽度和其左右移动最大行程的技术要求(见4.3.8): 一一增加了前平台前端、前平台前缘和护栏的技术要求(见4.3.9、4.3.10); 一一增加了车厢内侧壁设置缓冲护板的技术要求(见4.4.7); 一一增加了车厢下部设置撑杆或其他可靠的机械锁止装置的技术要求(见4.4.8); 一一增加了车厢的侧板和顶板材料的技术要求(见4.4.9): 一一增加了车厢底板承载和车厢内部高度的技术要求(见4.4.10和4.4.11); 一一增加了车厢内部有效宽度的技术要求(见4.4.12); 一一增加了支腿机构的技术要求(见4.5); 一一增加了控制装置设置照明的技术要求(见4.6.3); 一一增加了车厢内、外设置控制车厢升、降控制装置的技术要求(见4.6.4); 一一增加了驾驶室内设置支腿收放状态指示灯的技术要求(见4.6.5); 一一增加了配置自动变速器的食品车设置换挡限制装置的技术要求(见4.6.6): 一一增加了驾驶室内设置显示取力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的技术要求(见4.6.7); 一一增加了控制装置用图形符号应符合MH/T0023的规定(见4.6.8); 一一增加了机动性能的技术要求(见4.9); 一一增加了液压系统的技术要求(见4.10): 一一增加了照明和信号的技术要求(见4.11); 一一增加了应急装置的技术要求(见4.12): 一一增加了环保、环境和可靠性的要求(见4.13、4.14和4.15); 一一修改了试验方法(见第5章,1999版第5章).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MH/T6016-1999.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江苏天一机场专用设备有限公司、国家工程机械质 量监督检验中心、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东东、邹廷念、佟岱...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9.100 V57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6015—2014 代替MH/T6015-1999 飞机污水车 Lavatory service equipment 2014-12-03发布 2015-03-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 MH/T6015—2014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技术要求....... 1 3.1一般要求.. 1 3.2安全要求. 2 3.3机动性能... 2 3.4专用装置. 2 3.5 液压系统 5 3.6环保要求.... . . 5 3.7电气系统. 5 3.8 驾驶室 5 3.9稳定性..... 5 3.10可靠性..... 6 4试验方法.....、 6 4.1一般要求, 6 4.2安全要求.... 44 6 4.3机动性能.. ” . 7 4.4专用装置, 7 4.5液压系统. .. 8 4.6环保要求.. . . 8 4.7电气系统, 9 4.8驾驶室. 9 4.9稳定性....... . 9 4.10可靠性. 9 5检验规则.... 9 5.1检验分类,....,... 9 5.2出厂检验.... 9 5.3定型检验.. 11 6标牌、标志、使用说明书. ... 11 7包装、运输及贮存. ..... 12 I MH/T6015—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MH/T6015-1999《飞机污水车》,与MH/T6015-199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有关污水车轴荷、轮胎承载能力的要求(见3.1.12 1999年版的4.1.5); 一一修改了有关污水车机动性能要求(见3.3 1999年版的4.1.4); 一一修改了污水车的运行安全要求(见3.2 1999年版的4.1.8); 一一增加了对污水罐安装角度的要求(见3.4.1.9); 一一增加了对清水罐安装角度的要求(见3.4.2.3); 一一修改了有关水泵流量的要求(见3.4.3.1 1999年版的4.4.2.1): 一一删除了对输水软管材料的要求; 一一删除了对升降工作平台安装位置、升降范围及升降速度的要求; 一一修改了升降工作平台载重量的要求(见3.4.5.3 1999年版的4.6.4); 一一修改了对护栏高度及护栏门的要求(见3.4.5.2 1999年版的4.6.2); 一一增加了真空泵的要求(见3.4.6): 一一增加了对控制装置的要求(见3.4.7); 一一增加了对应急装置的要求(见3.4.8); 一一增加了柴油机污水车的排放要求(见3.6.3); 一一增加了对驾驶室的要求(见3.8): 一一增加了对污水车稳定性的要求(见3.9); 一一增加了污水车行驶可靠性的要求(见3.10.1) 一一修改了污水车作业可靠性要求(见3.10.2 1999年版的4.2).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北京康木富特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航福机场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晓波、李朝阳、董法鑫、张建发、马志刚、邹廷念、樊向荣、席占勇、白彬、 张青军. II MH/T6015—2014 飞机污水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飞机污水车(以下简称污水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牌、标志、使 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各类底盘的污水车. 注:本标准中的飞机污水车是指用于收纳及转运飞机污水罐排出的污物,并对飞机加注清洗水的地面专用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95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7593机动工业车辆驾驶员控制装置及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 GB/T793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2547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 GB/T12673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12674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T12678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JB/T5943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9.100 V57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6014—2018 代替MH/T6014-1999 飞机清水车 Potable water service equipment 2018-12-14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MH/T6014—2018 目 次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技术要求....... 2 3.1一般要求........ 2 3.2安全要求... 2 3.3 机动性能 4 3.4专用装置.. 4 3.5液压系统.. 6 3.6环保要求.. 6 3.7电气系统. 6 3.8 驾驶室 6 3.9稳定性.. 7 3.10可靠性... 7 4试验方法.......... 7 4.1一般要求. 7 4.2安全要求........... 8 4.3机动性能.... 8 4.4专用装置.... 9 4.5液压系统.. 10 4.6环保要求.... 10 4.7电气系统.. 10 4.8驾驶室...... .. 11 4.9稳定性.. 11 4.10可靠性......... 11 5检验规则.... 11 6标牌、标识、使用说明书 13 7包装、运输及贮存 13 I MH/T601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MH/T6014-1999《飞机清水车》,与MH/T6014-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轴荷的技术要求(见3.1.12 1999版4.1.5); 一一增加了清水车进入飞机机腹下部车体高度的技术要求(见3.1.11); 一一修改了照明及信号装置的技术要求(见3.1.13 1999版4.1.13); 一一增加了清洗加水接头收集水箱的技术要求(见3.1.14); 一一增加了安全要求(见3.2); 一一修改了清水车机动性能要求(见3.3 1999版4.1.4); 一一修改了供水系统压力的技术要求(见3.4.2.2 1999版4.3.2.1); 一一增加了罐体底部相对于排水点倾斜的技术要求(见3.4.1.6); 一一删除了罐体容积的技术内容(见1999版4.3.1.2); 一一修改了水泵滤网的技术要求(见3.4.2.4 1999版4.3.2.4); 一一修改了清水软管内径尺寸要求(见3.4.3.8 1999版4.3.3.7); 一一增加了清水车专门存放清水管及接头装置的要求(见3.4.3.9); 一一增加了对护栏及护栏门的技术要求(见3.4.4.3); 一一增加了升降工作平台载质量的技术要求(见3.4.4.4); 一一增加了对控制装置的技术要求(见3.4.5); 一一增加了对应急装置的技术要求(见3.4.7); 一一修改了作业噪声的技术要求(见3.6.1 1999版4.1.19); 一一增加了内燃清水车的排放技术要求(见3.6.3); 一一增加了对驾驶室/位的技术要求(见3.8); 一一增加了对清水车稳定性的技术要求(见3.9); 一一增加了清水车行驶可靠性的技术要求(见3.10.1); 一一修改了清水车作业可靠性的技术要求(见3.10.2 1999版4.2); 一一删除了对升降工作平台的技术要求(见1999版4.5); 一一删除了对输水软管材料的技术要求(见1999版4.3.3.6).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无锡锡梅特种汽 车有限公司、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庆之、梁释心、朱京民、周福双、董中进、郭跃华、庞海晨. II MH/T6014—2018 飞机清水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飞机清水车(以下简称清水车)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牌、标识、使 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各类底盘的清水车. 注:飞机清水车是对飞机加注饮用水的专用地面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95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3847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可见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4094.2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部门计量技术规范 JJF(民航)0116—2024 民用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湿度传感器 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humidity sensors of civil aviation automatic weather observation system 2024-06-28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JJF(民航)0116—2024 民用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JJF(民航)0116-2024 湿度传感器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humidity sensors of civil aviation automatic weather observation system 本规范经中国民用航空局2024年06月28日批准,并自2024年07月01日起 施行. 归口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新疆大学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云南腾冲驼峰机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玉林福绵机场有限公司 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范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JJF(民航)0116—2024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刘星辉(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孙伟中(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杨含雪(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参加起草人: 刘永强(新疆大学) 张阿里布米(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沈俊(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刘翔卿(云南腾冲驼峰机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 杨含雪(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杨东(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蒋镇(广西机场管理集团玉林福绵机场有限公司) 杨雨航(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张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张勇(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崔铠韬(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徐海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JJF(民航)0116—2024 目次 引言 (II). 1范围. ....................(1) 2引用文件........ .(1) 3概述..(1) 3计量特性..(1) 3.1相对湿度.(1) 4校准条件.(2) 4.1环境条件(2) 4.2校准标准及其他设备(2) 5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 5.1校准项目(2) 5.2校准方法(2) 6校准结果表达(3) 7复校时间间隔(4) 附录A.(5) 附录B ...............(6) 附录C(8) I JJF(民航)0116—2024 引言 本规范以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与表示》和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 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部门计量技术规范 JJF(民航)0115—2024 民用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温度传感器 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temperature sensors of civil aviation automatic weather observation system 2024-06-28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JJF(民航)0115一2024 民用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JJF(民航)0115-2024 温度传感器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temperature sensors of civil aviation automatic weather observation system 本规范经中国民用航空局2024年06月28日批准,并自2024年07月01日 起施行. 归口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邦盟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民航西藏自治区空中交通管理中心 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范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孙伟中(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杨含雪(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张阿里布米(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胡浩(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刘星辉(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沈长江(邦盟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吴恩来(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方祥聪(民航西藏自治区空中交通管理中心) 曹伟(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李艾棠(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杨雨航(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张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邹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彭笑非(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曹孝文(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Ⅱ JJF(民航) 0115-2024 目次 引言 (II) 1.范围........ 2.引用文件................. ..........(1) 3.概述................. ..(1) 4.计量特性............. .....(1) 4.1温度.............. ..(1) 5.校准条件................... ..(2) 5.1环境条件................... .(2) 5.2校准标准及其他设备.. ..(2) 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 6.2校准方法.................... ....(3) 7.校准结果表达. ......(4) 8.复校时间间隔.... ..(4) 附录A. ..........(6) 附录B.... .(6) 附录C. . (9) I JJF(民航)0115一2024 引言 本规范以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 度评定与表示》和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 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部门计量技术规范 JJF(民航)0114—2024 民用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气压传感器 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pressure sensors of civil aviation automatic weather observation system 2024-06-28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JJF(民航)0114一2024 民用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JJF(民航)0114-2024 气压传感器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pressure sensors of civil aviation automatic weather observation system 本规范经中国民用航空局2024年06月28日批准,并自2024年07月01日 起施行. 归口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宜宾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范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JJF(民航)0114一2024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杨晓嘉(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刘星辉(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邹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参加起草人: 张阿里布米(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李毅(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胡浩(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杨含雪(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孙伟中(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王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叶开(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吴铠宏(宜宾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彭笑非(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班健(宜宾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II JJF(民航)0114一2024 目次 引言 (II) 1范围. ...(1) 2引用文件. .......(1) 3概述. .(1) 4计量特性............ ....(2) 4.1气压............... .(2) 5校准条件............ ..(2) 5.1环境条件.................. .(2) 5.2校准标准及其他设备.. ...(2) 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 6.2校准方法.................... ....(3) 7校准结果表达. ......(4) 8复校时间间隔..... ..(4) 附录A. ...........(5) 附录B.... ....(6) 附录C... .. (8) I JJF(民航)0114一2024 引言 本规范以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 度评定与表示》和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 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部门计量技术规范 JJF(民航)0113—2024 民用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雨量传感器 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precipitation sensors of civil aviation automatic weather observation system 2024-06-28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JJF(民航)0113一2024 民用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JJF(民航)0113-2024 雨量传感器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precipitation sensors of civil aviation automatic weather observation system 本规范经中国民用航空局2024年06月28日批准,并自2024年07月01日 起施行. 归口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民用航空三亚空中交通管理站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 云南腾冲驼峰机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有限公司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范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JJF(民航)0113一2024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叶家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张阿里布米(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孙祥秀(中国民用航空三亚空中交通管理站) 参加起草人: 何清(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邹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彭笑非(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董晋阳(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 刘翔卿(云南腾冲驼峰机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 李兴宇(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有限公司) 胡浩(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孙伟中(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杨含雪(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刘星辉(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鄢丹青(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张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马晓军(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II JJF(民航)0113一2024 目次 引言 . .. . .. (II) 1范围. .............(1V 2引用文件.... .(1 3概述................ ...(1V 3.1单翻斗雨量传感器........ ..........(1V 3.2双翻斗雨量传感器... ......(2) 4计量特性...................... ...................(2) 4.1雨量............... ....(2) 5校准条件.................. .........(3) 5.1环境条件............ (3) 5.2校准用测量标准及配套设备.(3) 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 6.1校准项目....... .........(3) 6.2校准方法..................... .(3) 7校准结果表达 ........(4) 8复校时间间隔.... .(5) 附录A. .......(6) 附录B....... .(7) 附录C.. (9) JJF(民航)0113一2024 引言 本规范以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 度评定与表示》和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 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100.40 G7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74—2018 代替GB/T5174一2004 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 阳离子活性物 含量的测定直接两相滴定法 Surface active agents-Detergents-Determination of cationic-active matter content-Direct two-phase titration procedure [ISO 2871-1:2010 Surface active agents-Detergents-Determination of cationic-active matter content-Part 1:High-molecular-mass cationic-active matter MOD;ISO 2871-2:2010 Surface active agents-Detergents- Determination of cationic-active matter content-Part 2:Cationic-active matter of low molecular mass (between 200 and 500) MOD]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订单号:0100190124035307防伪编号:2019-0124-0830-1738-2834购买单位:YTFMT ITFMT专用 GB/T517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5174一2004《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阳离子活性物含量的测定》.与 GB/T5174一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建议试验份称样质量(见7.1 2004年版的7.1); ——修改了试验份定容体积(见7.2 2004年版的7.2); ——修改了活性物含量的计算公式(见8.1 2004年版的第8章).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871-1:2010《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阳离子活性物含量的测 定第1部分:高分子质量阳离子活性物》和ISO2871-2:2010《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阳离子活性物含 量的测定第2部分:低分子质量(200~500)阳离子活性物》.ISO2871-1:2010和ISO2871-2:2010 均系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阳离子活性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标准,系根据同一直接两相滴定原理,应用相 同的试剂、仪器、计算公式进行.本标准将二者合在一起,作为修订GB/T5174一2004的采标依据. 本标准与ISO2871-1:2010和ISO2871-2:2010相比结构调整如下: —增加了“5.4移液管”和“5.5烧杯”; —修改了ISO2871-1:2010和ISO2871-2:2010中“7.1测试中可能的干扰”在标准中的位置, 将其提前至“第1章范围”; —本标准中7.2和7.3对应于1SO2871-1:2010和1SO2871-2:2010中7.2; —第9章“试验报告”中增加了“)试验日期和试验人员”. 本标准与ISO2871-1:2010和ISO2871-2:2010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 282880-02801010-8020 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A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 览表.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旺 修改了标准名称; 一一4.1中增加“可供替换的容剂二氯甲烷”的使用注解.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出 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化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深圳市 芭格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0828002106100m0: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晨之、薛伟、郭宏涛、于文、段平梅、郁鸣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5174-1985、GB/T5174—2004. I 订单号:0100190124035307防伪编号:2019-0124-0830-1738-2834购买单位:YTFMT ITFMT专用 GB/T5174-2018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阳离子活性物 含量的测定直接两相滴定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表面活性剂、洗涤剂中阳离子活性物的直接两相滴定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的阳离子活性物如: a)单、双、三脂肪烷基叔胺季铵盐,硫酸甲酯季铵盐; b)长链酰胺乙基及烷基的咪唑啉盐或3-甲基咪唑啉盐; 旺 c)氧化胺及烷基吡啶鎓盐.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活性物或活性物水溶液....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040.35 CCS C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008—2024 应急医用模块化集成系统 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modular integrated system for emergency medical use 2024-04-25发布 2024-08-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4008—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技术要求 2 5展开撤收 7 6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7 附录A(规范性)集成系统的配置要求 9 附录B(规范性)集成系统设施的使用要求11 附录C(资料性)集成系统的维护 12 附录D(资料性)集成系统的组配布局13 521C I GB/T4400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9)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中冶天工集团有限 公司、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深圳市生物与工业洁净行业协会、北京海鹰科 技情报研究所、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航 天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利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州云燕医 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医院、天津大学、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戴纳实验科 技有限公司、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学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中船海神医疗科技有限公 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河北首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普博医疗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祁建城、孙玉澄、朱敏、曹晋桂、刘俊杰、王立、曹国庆、衣颖、袁剑、陈威、马全丽、 张晓谦、奚晓鹏、郝胤博、张继明、王惠芳、施金杰、崔行义、杜元太、陈哲颖、张璐璐、丁力行、何伟、刘书兴、 苏琛、朱晨、李继春、李明慧、周恒瑾、彭爱军、刘存宾、李竹莉、陈海燕、商烁、张小强、王现连、黄余红、徐喆. SAC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9.020 CCS V06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000—2024 空间环境材料空间环境效应地面模拟 试验装置通用要求 Space environment-General requirements of ground simulation test facility for space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materials 2024-04-25发布 2024-04-25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4000—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要求 ] 4.1试验室环境 1 4.2真空系统 2 4.3试验控制系统 2 4.4试验测量系统 2 4.5安全 3 4.6其他 3 5空间粒子辐射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要求 3 5.1空间粒子辐射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组成3 5.2辐照源 3 5.3束流监测装置3 5.4试样温控系统 4 5.5高压防护要求 4 6空间紫外辐照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要求4 6.1空间紫外辐照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组成 4 6.2太阳近紫外辐照源 4 6.3太阳远紫外辐照源 4 6.4辐照度监测 4 6.5紫外辐照防护 4 7空间原子氧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要求 5 7.1空间原子氧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组成 5 7.2原子氧源 5 7.3原子氧束流监测 5 7.4原子氧辐照防护5 8空间充放电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要求 5 8.1空间充放电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组成 5 8.2试验压力 5 8.3电子枪参数 5 8.4中高能电子辐照源参数5 I GB/T44000—2024 8.5等离子体源参数 6 8.6摄像设备要求 6 8.7测量系统 6 9材料真空出气性能测试地面模拟试验装置要求7 9.1材料真空出气性能测试地面模拟试验装置组成 .7 9.2测试系统组成 7 9.3电子天平 7 9.4恒温恒湿箱 7 10空间碎片与微流星体撞击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要求7 10.1空间碎片与微流星体撞击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组成7 10.2超高速发射系统 7 10.3测试系统 10.4安全防护 8 11热循环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要求 8 11.1热循环装置 8 11.2加热与冷却模式 8 8 SAC Ⅱ GB/T4400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深圳星地孪生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 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湘潭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东方计量 测试研究所、上海瀚海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工科仪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自才、刘向鹏、赵瑜、丁义刚、欧阳晓平、季启政、王世金、刘宇明、邱震钰、 韩建伟、曹燕、刘业楠、吴宜勇、崔云、张庆、杨铭、冯娜、路子威、吴军、王汉风、李昌宏、王月、刘薇、孙威. SAC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040.35 CCS C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999—2024 应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转运设备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ransfer equipment for emergency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patients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S4C GB/T43999—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要求 2 5检验方法 4 6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民用航空转运设备航空适应性要求 5 参考文献 7 I 51C GB/T4399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9)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中国 标准化协会、深圳市瑞利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 毒病预防控制所、天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公 共卫生临床中心、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 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 有限公司、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昌特净化科技有限公司、中船海神医疗科技有 限公司、首都医学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无锡科标密封防护科技有限公 司、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苏达实 久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河北首力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海河医院、 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精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祁建城、曹晋桂、张宗兴、赵敏、杨子强、武桂珍、沈银忠、卢虹冰、赵赤鸿、王立、 邢立华、郝胤博、何伟、王亮、王婉婷、王荣、李明慧、李继春、奚晓鹏、李国平、王现连、李风杰、陶麒、杨华、 万振、李欣、陈晶晶、樊志远、万华中、唐好森、钟要齐、鲍昀利、阎钰恒、刘中华.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7.180.30 CCS N 3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971-2024 遥感器定标用积分球光源测试规范 Test specification of integrating sphere source for remote sensor calibration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5210 GB/T43971-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要求 2 4.1实验室环境要求 2 4.2主要测试设备要求 2 5测试项目和方法 2 5.1测试前检查 2 5.2光谱辐[射]亮度测试 2 5.3平面辐亮度非均匀性测试3 5.4角度辐亮度非均匀性测试 4 5.5稳定性测试5 6测试检查 7测试报告 6 附录A(资料性)积分球[光源]测试不确定度评定方法7 A.1光谱辐[射]亮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A.2平面辐亮度非均匀性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7 A.3角度辐亮度非均匀性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附录B(资料性)测试结果示例 8 B.1光谱辐[射]亮度测试结果示例 8 B.2平面辐亮度非均匀性测试结果示例 8 B.3水平方向角度辐亮度非均匀性测试结果示例 9 B.4稳定性测试结果示例 10 参考文献 11 I 210 GB/T4397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 新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蕾、袁银麟、吴浩宇、郑小兵、吴志峰、刘照言、李元、徐楠. 54C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9.020 CCS V06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967—2024 空间环境宇航用半导体器件单粒子 效应脉冲激光试验方法 Space environment-Test method of single event effects induced by pulsed laser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for space application 2024-04-25发布 2024-04-25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sac GB/T43967-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试验目的 3 5试验原理 3 6一般要求 3 6.1试验环境 3 6.2试验样品 ..3 6.3试验条件参数设定 3 6.4激光能量分析 5 6.5试验人员 .5 6.6单粒子效应脉冲激光模拟试验装置要求6 6.7激光辐射安全和辐射防护 6 7试验设计 6 7.1试验样品测试硬件设计 6 7.2试验样品测试软件设计 6 7.3试验测试要求7 8试验过程 7 8.1试验方案制定 7 8.2试验流程 7 8.3试验启动 8 8.4激光单粒子效应敏感度测试 8 8.5单粒子效应测试 9 8.6试验停止条件 9 8.7改变测试条件或测试程序 9 8.8更换样品 9 9试验结果处理9 9.1试验数据分析处理9 9.2试验报告 10 附录A(资料性)单粒子效应脉冲激光模拟试验原理11 I GB/T4396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57IC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四 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建伟、马英起、上官士鹏、朱翔、陈睿、李昌宏、游红俊、刘奎、赵旭、梁亚楠.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7.020.99 CCS U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949—2024 海洋移动钻井平台钻井系统 配置和技术要求 Drilling system of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rig- Configur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775 GB/T4394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宝鸡石油机械有 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八研究所、青岛昌辉海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纽威石油设备 (苏州)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磊、马曙光、张学辉、顾洪彬、包广峥、庄钰婷、杨秀菊、赵建亭、刘玉昌、薄伟、 曹晨超、吴欣、宋梦然. SZIC I SaC GB/T43949—2024 海洋移动钻井平台钻井系统 配置和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洋移动钻井平台钻井系统(以下简称“钻井系统”)的通则、配置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洋移动钻井平台钻井系统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50.3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 GB/T3766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7826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程序 GB/T7932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793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19190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 GB/T23505一2017石油天然气工业钻机和修井机 GB/T25428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钻井和修井井架、底座 GB/T28911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术语 GB/T29549.1一2023海上石油固定平台模块钻机第1部分:设计 GB/T30217.1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第1部分:海洋钻井隔水管设备的设计和 操作 GB/T31049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SY/T5053.2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钻井井口控制设备及分流设备控制系统 SY/T5080石油钻机和修井机用转盘 SY/T5170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 SY/T5323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节流和压井设备 SY/T5532石油钻井和修井用绞车 SY/T5612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钻井液固相控制设备规范 SY/T6868钻井作业用防喷设备系统 SY/T6913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海洋钻井隔水管设备规范 SY/T7460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浮式钻井平台钻柱升沉补偿装置 3术语和定义 GB/T23505一2017和GB/T289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60 CCS M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941.1-2024 星地数据传输中高速调制解调器 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第1部分:调制器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intermediate/high-speed modulator/demodulator in satellite-to-earth data transmission- Part 1:Modulator 2024-04-25发布 2024-08-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3941.1-2024 目 次 前言 甲 引言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功能组成 2 5.1星上调制器 2 5.2地面调制器/模拟调制器 6性能 3 6.1输出频率 3 6.2输出电平 3 6.3输出信号质量 3 6.4调制 中 4 6.5 帧数据处理 5 6.6编码 5 6.7可变编码调制(VCM) 6 6.8 调制编码组合、数据操作流程 6 6.9数据源 6 6.10噪声产生 6 7接口 .6 7.1数据接口 6 7.2信号输出接口 6 7.3频率源输入接口 .7 8测试方法 .7 8.1测试条件 7 8.2测试框图 8.3测试项目 8 8.4性能测试 9 附录A(规范性)不同调制方式的星座映射14 附录B(规范性)差分编码定义 18 附录C(规范性)加扰结构 19 附录D(规范性)调制编码组合 21 附录E(规范性)数据操作流程 22 参考文献 25 52K I S21C GB/T43941.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3941《星地数据传输中高速调制解调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第1部分, GB/T4394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调制器; ——第2部分:解调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 中心、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深圳市魔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波、方科、刘田、王宇舟、徐常志、吴奎桥、卢欧欣、倪燕、吕倩、周玉霞、郑磊、 朱胜利、刘明、陈俊、罗丽娟、董李梅、保玲、赖海光.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