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8月 ( 第 102 页)

前言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 于印发2022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 字(2022)8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 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对 《建筑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安装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DBJ/T14-098-2013进行了修订.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检验内容、要求及检验方法;5.检验规则.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2.增加了塔式起重 机安装、拆卸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规定;3.增加了技术资料部分要求,调整了塔式起重机主要结构 件和连接件部分条款的规定;4.增加了操纵系统的规定;5.增加了 防碰撞装置和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规定;6.增加了安装前检验、 定期检验的内容、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规程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筑 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 意见和建议,请至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济南市无影山路29号;邮政编码:250031,电话:0531-85595268, E-mail:sdjjjc@163.).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中心 参编单位: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烟台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站 1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大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 主要起草人员:徐艳华 王华杰 赵红红 黄 南 王孝军 万立华 马林 陈前钟 张英明 牛家盈 周得航人 靳义新 张宏英 杜海滨 宁厚波 冯功斌 李钦 胡岳 昌书文 任晓飞 叶恒山 胡现晓 张毅 陈伟通 李晓晨 主要审查人员:张进生 肖学全 曹树坤 魏建林 王积永 慕德义 崔太刚 岳伟保 梁荣建 李晓南 山东省住房和城 2 目次 1总则 2术语. 2 3基本规定 .3 4检验内容、要求及检验方法 出 4.1技术资料 4.2作业环境及外观 5 4.3 基础, 7 4.4 金属结构及防护装置 ...8 4.5 起升系统 ..11 4.6 变幅系统. .14 4.7 回转系统 .15 4.8爬升系统 4.9行走系统 -4.16 4.10司机室 ..17 4.11 电气系统 .18 4.12安全装置 19 4.13 试验 .22 5检验规则 24 附录A检验仪器设备表 附录B检验项目表 .26 附录C建筑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检验结果通知书43 本规程用词说明 .44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46 山东省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前言 为提高我省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促进我省建筑施工操作平 台及平台与运送设备组合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工程应用规范化、 科学化,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2021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 建标字〔2021)19号)的要求,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与中铁城建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对《建筑施工操作平台与 运送设备组合系统技术规范》DB37/T5024-2014进行了修订.编 制组会同有关部门,对省内外生产和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参考相关国内外标准、规范,结合本省实际 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 设计计算:5.主要结构件:6.工作机构与电气系统;7.安全装置;8. 产品检验;9.工程应用;附图A建筑施工操作平台与运送设备示 意图.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导架爬升式工作平台安全使用规程》 GB/T38552 补充了对导架爬升式工作平台的安全要求; 2.第3章增加了维护检查和验收交接的要求; 3.第9章细化了工程应用专项施工方案等内容要求. 本规范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筑 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 请给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便修订时参考.山 0 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讯地址:济南市无影山路29号, 邮编:250031,电话:0531-85595268,电子信箱:sdjiic@163..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铁城建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山东中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腾飞建设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日照市岚山区城镇化建设服务中心 山东建科特种建筑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黄楠 刘光明 王乔 郭玉强 冉庆林 房启林 岳成山 马良 张志铎 初凯 李志杰 丁通 钟世宪 梁兴 李海岩 杨宗金 高天钰 孙家宏 王连萍 张双军 李昱年 李鹏举 周波 马华伟 张蕾 胡现虎 曲绍宁 刘康 冯功斌 主要审查人员:张进生 肖学全 曹树坤 魏建林 王积永 慕德义 崔太刚 岳伟保 梁荣建 李晓南 1 目次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 2.2符号 .4 3基本规定 .5 3.1一般规定 444 .5 3.2分类和性能参数............5 3.3工程应用安全管理. 6 3.4检验验收 .7 4设计计算 ...8 4.1一般规定 4.2操作平台工作载荷. .8 4.3载荷组合及安全系数12 4.4桥架式平台设计计算 ..13 4.5整机稳定性计算14 5主要结构件. ...15 5.1一般规定. ..15 5.2基础、底架 .15 5.3立柱. ..16 5.4附着架 ..16 5.5爬升架(套架). 17 5.6作业平台 .17 5.7运送设备 .18 5.8人员物料转运装置 19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6建筑三维平法结构识图教程
目录 第一章:钢筋锚固长度及其相关规范 1.1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b La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C.

1.2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mm) 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蕴筋构造 1.3纵向钢筋弯钩与机械锚固形式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LE 1.4封闭猛筋及拉筋弯钩构造 梁并筋等效直径、最小净距梁柱纵筋间距要求 螺旋蕴筋构造 1.5封闭摇筋及拉筋弯钩构造 基础梁猛筋复合方式 非接触纵向钢筋搭接构造 1.6芯柱XZ配筋构造 矩形箍筋复合方式 第二章:柱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2.1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 2.2抗定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2.3地下室抗震KZ的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地下室抗宸KZ的蕴筋加密区范围 2.4抗震框架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2.7抗震KZ、QZ、LZ筋加密区范围 抗宸QZ、LZ纵向钢筋构造 2.8抗震框架柱和小墙肢蕴筋加密区高度选用表 2.9非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2.10非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2.11非抗宸KZ中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2.12非抗震KZ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造 2.13非抗震KZ推筋构造 非抗宸QZ、LZ纵向钢筋构造 第三章:剪力墙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3.1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 27 3.2墙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 3.3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 3.4约束边缘构件YBZ构造 35 3.5剪力墙水平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构造做法 3.6构造边缘构件GBZ、扶壁柱FBZ、非边缘暗柱AZ构造 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纵筋构造 3.8剪力墙LL/ALBKL配筋构造 3.9剪力墙BKL或AL与LL重叠时配筋构造 3.10连梁交叉斜筋配筋LL(JX) 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LL(DX) 连梁对角暗撑配筋LL(JC)构造 42 3.11地下室外墙DWQ钢筋构造 43 3.12剪力墙润口补强构造 第四章:梁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4.1抗震楼层框架梁WKL纵向钢筋构造 •47 4.2抗震屋面框架梁WKL纵向钢筋构造 4.3非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 4.4非抗宸屋面框架梁WKL纵向钢筋构造 4.5框架梁水平、竖向加胶构造 -1-
4.6KL、WK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 4.7抗震框架梁KL、WKL摇筋加密区构造 4.8梁与方柱斜交或与圆柱相交时摇筋起始位置 抗震框架梁KL、WKL征筋加密区构造 4.9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 主次梁斜交推筋构造: 56 4.10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断点位置 附加摇筋范围、附加吊筋构造 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 4.11非框架梁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 水平折梁、竖向折渠钢筋构造 4.12纯悬挑梁XL及各类梁的悬挑端配筋构造 4.13KZZ/KZL配筋构造. 4.14井宇梁JZL配筋构造 第五章:板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5.1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配筋构造 67 5.2有梁楼盖不等跨板上部贯通纵筋连接构造 5.3单(双)向板配筋示意 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构造 5.5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 折板配筋构造 72 5.6无梁楼盖柱上板带ZSB与跨中板带KZB纵向钢筋构造 5.7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 板带悬挑端纵向钢筋构造 5.8柱上板带暗渠钢筋构造 5.9板后浇带HJD钢筋构造 墙后浇带HJD钢筋构造 梁后浇带HJD钢筋构造 76 5.10板加肢JY构造局部升降板SJB构造(一) 77 5.11板加肢JY构造局部升降板SJB构造(二) 5.12板开洞BD与洞边加强钢筋构造一(洞边无集中荷载) 5.13板开洞BD与洞边加强钢筋构造二(洞边无集中荷载) 80 5.14悬挑板阳角放射筋Ces构造 5.15板内纵筋加强带JQD构造 板翻边FB构造 5.16柱帽ZMa、ZMb,ZMc、ZMab构造 5.17抗冲切瓶筋Rh构造 抗冲切弯起筋Rb构造 8..... 第六章:楼梯平法识图规则与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6.1A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6.2A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88 6.3B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89 6.4B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91 6.5C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92 6.6C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94 6.7D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95 6.8D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97 6.9E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98 6.10E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99 6.11F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100 6.12F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A-A) 101 6.13F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B-B) 6.14G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103 6.15G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A-A) 104 6.16G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B-B) .105 6.17H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6.18H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A-A) 6.19H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B-B) .108 6.20C-C.D-D剖面楼梯平板配筋构造 6.21ATa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6.22ATa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2-
6.23ATb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6.24ATb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6.25ATc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113 6.27不同踏步位度推高与高度减小构造 6.28各型楼梯第一跑与基础连接构造 6.29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平面图) 119 6.30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剖面图) 120 6.31Ata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平面图) 121 6.32Ata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剖面图) 122 124 6.35ATc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1(平面图) 125 6.36ATc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1(剖面图) 126 6.37ATc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2(平面图) 6.38ATc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2(剖面图) 128 第七章:基础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任务一:独立基础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7.1独立基础DJ、DJp、BJ、BJ底板配筋构造 7.2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 130 7.3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 7.4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 133 7.6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135 7.7双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7.8单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136 7.9双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138 任务二:条形基础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7.10条形基础底板TJB和TJB配筋构造 139 7.11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 条形基础板底不平构造 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构造 .....140 7.12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 附加箍筋构造 附加(反扣)吊筋构造 141 7.13基础梁JL配置两种箍筋构造 7.14基础梁JL竖向加腋钢筋构造 7.15基础梁JL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7.16基础梁JL侧面构造纵筋和拉筋 7.17基础梁JL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7.18基础梁JL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 7.19基础次梁JCL纵向钢筋与辐筋构造 基础次梁XL端部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148 7.20基础次梁JCL坚向加胶钢筋构造 基础次梁JCL配置两种推筋构造 7.21基础次梁JCL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任务三:筏形基础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7.22渠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钢筋构造 7.2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下部 柱向区域与跨中区域钢筋构造 7.24渠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152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7.25平板式筏基柱下板带ZXB与跨中板带KZB纵向钢筋构造 7.26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BPB钢筋构造::: .156 7.28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ZXB、KZB、B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159 -3-
任务四:桩基础承台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7.29矩形承台CT和CT配筋构造 桩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构造 7.30等边三桩承台CT配筋构造 160 161 7.31等腰三桩承台CT配筋构造 162 7.32六边形承台CT筋构造 7.33墙下单排桩承台梁CTL配筋构造 165 7.34墙下双排桩承台渠CTL配筋构造 任务五基础相关构造的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7.35基础联系梁JLL配筋构造 7.36基础底板后浇带HJD构造 基础梁后浇带HJD构造 7.37后浇带HJD下抗水压垫层构造 后浇带HJD超前止水构造 基坑JK构造 169 7.38上柱墩SZD构造(棱台与棱柱形) 7.39下柱墩XZD构造(倒棱台与倒棱柱形) 171 7.40防水底板JB与各类基础的连接构造 7.41窗并墙CJQ配筋构造 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100.99 G74 备案号:47127-2014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681-2014 硝基苯加氢制苯胺催化剂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Analytical method of chemical position in the catalyst for nitrobenzene hydrogenation to aniline 2014-10-29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68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工催化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化集团研究院、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艳、邱爱玲、许士明、郑金风、魏柏松、殷玉圣. I HG/T4681-2014 硝基苯加氢制苯胺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警告:本标准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部分操作具有危险性.本标准并未揭示 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并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硝基苯加氢制苯胺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硝基苯加氢制苯胺催化剂中的水分(H2O)、铜(Cu)、三氧化二铁(Fe2O3)、氧 化钠(Na2O)、氧化钾(K2O)质量分数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284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 验中所用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和GB/T603的规定制备. 4采样 4.1实验室样品 按GB/T6678的规定取得. 4.2试样 将实验室样品混合均匀,用四分法分取约40g 再用四分法分取约20g 用研钵研成粉末,置于 干燥洁净的称量瓶中,备用. 4.3试料溶液的制备 4.3.1试剂 4.3.1.1硫酸溶液:12, 4.3.1.2硫酸溶液:1100. 4.3.2制备步骤 将试样(4.2)于120℃士2℃干燥至恒重,称取约2g 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 用水润湿,加20mL硫酸溶液(4.3.1.1),盖上表面皿,缓慢加热使试料完全溶解,切勿沸腾.冷 却,用水冲洗表面皿及烧杯内壁,用水稀释至约80mL.用中速滤纸过滤,以热的硫酸溶液 (4.3.1.2)洗涤滤纸6次~8次,滤液及洗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待用. 1 HG/T4681—2014 5水分(H20)质量分数的测定 5.1原理 按GB/T6284的规定,其中干燥温度控制为120℃士2℃.干燥前后试料质量之差即为催化剂 中的水分质量, 5.2仪器 5.2.1鼓风干燥器:室温5℃~250℃,温度波动士1℃. 5.2.2称量瓶:70mm×35mm. 5.3分析步骤 称取3g~5g试样(4.2),精确至0.0001g.置于预先在120℃士2℃恒重的称量瓶中,将称量 瓶盖斜置于称量瓶上,放人鼓风干燥箱内,在120℃士2℃干燥2h.取出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 盖好瓶盖,冷却30min 称量. 5.4结果计算 水分的质量分数w1 按公式(1)计算: m1-m2 WI= -×100% m (1) 式中: m1一干燥前称量瓶和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一干燥后称量瓶和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一一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0.20%. 6铜(Cu)质量分数的测定 6.1原理 在弱酸性介质中,Cu2与过量的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化亚铜沉淀,同时析出定量的碘.析出的 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反应方程式为: 2Cu24I-2CuI↓I2 I22S2O-—2I-SO 6.2试剂 6.2.1碘化钾溶液:100g/L 6.2.2硫氰酸钾溶液:100g/L. 6.2.3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 6.2.4淀粉指示液:10g/L. 6.3分析步骤 量取25.00mL试料溶液(4.3.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100.99 G74 备案号:47126-2014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680-2014 化肥催化剂堆积密度的测定 Test method for single pellet crush strength of fertilizer catalysts 2014-10-29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680—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工催化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化集团研究院、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飞、邹惠玲、张娟、邱爱玲、范晓明、陈延浩. I HG/T4680—2014 化肥催化剂堆积密度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测定化肥催化剂堆积密度的仪器、采样、测定步骤和结果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条形、环形、圆柱形、无定形等化肥催化剂堆积密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3采样 3.1实验室样品 按化肥催化剂相应产品标准中的采样规定取得,无相应规定的按GB/T6678的相关规定取得. 3.2试样 将实验室样品混合均匀,用筛孔尺寸为2.00mm的试验筛(符合GB/T6003.1中R40/3系列的 规定)筛去粉尘、碎粒,备用(氨合成催化剂除外). 4量筒法 4.1原理 将一定量的试样分次置于一定体积的量筒内.每次加样后均需振实量筒若干次,以确保量简内试 样不再下降.反复操作,直至振实的试样量为所需堆积的体积量.称量,并计算出催化剂的堆积 密度. 4.2仪器 4.2.1量筒:500mL 1000mL 4.2.2电子秤:精度Ⅲ级. 4.3测定步骤 4.3.1试样直径(或粒径)小于等于5mm时,将试样(3.2)分10次~15次加人500mL量筒内, 每次加样约50mL.每次加样均需振实量筒40次~60次,以确保试样不再下降.反复操作,直至振 实试样为500mL.称量振实的500mL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 4.3.2试样为条形或直径(或粒径)大于5mm时,将试样(3.2)分10次~15次加人1000mL量 筒内,每次加样约100mL.每次加样均需振实量筒40次~60次,以确保试样不再下降.反复操作, 直至振实试样为1000mL.称量振实的1000mL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 4.4堆积密度的计算 催化剂堆积密度p 数值以千克每升(kg/L)表示,按公式(1)计算: m2一m1 P=- V (1) 式中: m2一量筒和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千克(kg); HG/T4680—2014 m1一量筒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千克(kg); V—试样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升(L).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2位.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3%. 5仪器法(仲裁法) 5.1原理 将一定量的试样分次置于一定体积的量筒内.每次加样后均需使用振实密度仪振实量筒若干次, 以确保量筒内试样不再下降.反复操作,直至振实的试样量为所需堆积的体积量.称量,并计算出催 化剂的堆积密度. 5.2仪器 5.2.1量筒:500mL 1000mL 5.2.2电子秤:精度Ⅲ级. 5.2.3振实密度仪:频率0~400次/min 振幅0~5mm. 5.3测定步骤 5.3.1试样直径(或粒径)小于等于5mm时,将试样(3.2)分10次~15次加人500mL量筒内, 每次加样约50mL.每次加样均需使用频率为260次/min、振幅为3.1mm士0.1mm的振实密度仪 振实量筒200次~300次,以确保试样不再下降.反复操作,直至振实试样为500mL.称量振实的 500mL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 5.3.2试样为条形或直径(或粒径)大于5mm时,将试样(3.2)分10次~15次加人1000mL量 筒内,每次加样约100mL.每次加样均需使用频率为260次/min、振幅为3.1mm士0.1mm的振实 密度仪振实量筒200次~300次,以确保试样不再下降.反复操作,直至振实试样为1000mL.称量 振实的1000mL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 5.4堆积密度的计算 催化剂堆积密度p 数值以千克每升(kg/L)表示,按公式(2)计算: m2-m1 0= V (2) 式中: m2—一量筒和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千克(kg);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7.180.20 A26 备案号:45266—2014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608-2014 光学功能薄膜 颜色的测量方法 Optical functional films-Color measurement 2014-05-12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60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功能薄膜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瑞蓉、邱桂花、于名讯、潘士:兵、韩建龙. I HG/T4608-2014 光学功能薄膜 颜色的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I.’Eclairage 以下简称CIE) 1931标准色度系统或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测量光学功能薄膜颜色的方法. CE1931标准色度系统的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适用于1°~4°视场时光学功能薄膜的视觉等同颜 色;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的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适用于大于4视场时光学功能薄膜的视觉等同 颜色. 本标准适用于光学功能薄膜透射色及反射色的测量,也适用丁其他透明或半透明物体颜色的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仪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78-2008标准照明体和儿何条件 GB/T3979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GB/T5698颜色术语 GB/T7921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 GB/T90862007用于色度和光度测量的标准白板 JISZ8722颜色的测定方法反射及透射物体的颜色 3术语和定义 GB/T569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CIE标准照明体CIE standard illuminants 由CIE规定的人射在物体上的一个特定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包括: a)标准照明体A:根据国际实用温标面规定的绝对温度为2856K的完全辐射体; b)标准照明体D65:相当于色温约为6504K的平均昼光. 3.2 三刺激值tristimulus values 在三色系统中,与待测色刺激达到色匹配所需的3种参照色刺激的量.在CE1931标准色度系统 中,用X、Y、Z表示三刺激值;在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中,用X10、Y10、Z10表示三刺激值. 3.3 色品坐标(色度坐标)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三刺激值各自与它们之和的比. 在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中,山三刺激值X、Y、Z可计算出色品坐标x、y、z; 在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中,由三刺激值X10、Y10、Z10可计3算出色品坐标x10、y10、z10. 3.4 色匹配函数color matching function 匹配等能光谱各波长所需要的参考色刺激[X]、[Y]、[Z](或[X10]、[Y10]、[Z10])的一组归一化单 色辐射三刺激值. 1 HG/T4608-2014 C1E1931标准色度系统中的色匹配函数用x(入)、y(入)、z()表示; 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中的色匹配函数用x10()、y10(A)、z10(入)表示. 3.5 色刺激函数color stimulus function p (2) 色刺激以辐射亮度或辐射功率一类辐射度量作为波长函数的光谱密集度的表达式. 3.6 相对色刺激函数relative color stimulus function 9(a) 色刺激函数的相对光功率分布. 3.7 标准白板white standards 标准白板用于传递反射比、色度值或校准测色仪器;可分为传递标准白板、工作标准白板和参比 白板. 3.8 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CIE1931 standard colorimetric observer 一种其色度特性与j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中的色匹配函数x(入)、y(入)、z(入)相一致的观察者. 3.9 CIE1964标准色度观察者CIE1964 standard colorimetric observer 一种其色度特性与j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中的色匹配函数x10(A)、y10(入)、z10(入)相一致的观 察者. 4颜色的表示方法 在C1E1931标准色度系统中,应采用刺激值Y和色品坐标x、y表示颜色,或采用三刺激值X、Y、 Z表示颜色. 在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中,应采川刺激值Y10和色品坐标x10、y10表示颜色,或...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080.99 G15 备案号:45264-2014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606-2014 等离子电视(PDP)滤光膜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filter film 2014-05-12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606-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山中国有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山全国光学功能薄膜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1)I11.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 五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桂花、宋焰焰、潘晓勇、李斌、张瑞蓉、舒宝、于名讯、李吕林. I HG/T4606—2014 等离子电视(PDP)滤光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等离子电视(plasma display panel 简称PDP)滤光膜(以下简称PDP滤光膜)的结 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无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简称EMI)屏蔽层的各类等离子显示器用 滤光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期的引用文件,仪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790胶粘剂180刺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6739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25273液品品示器(1.CD)用薄膜雾度测定方法积分球法 3结构 PDP滤光膜通常山保护膜、HC硬化层、PET基材、光学功能层(近红外吸收、黄光吸收和压敏 胶)、离型膜等组成,其膜层结构图见图1.此外,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还可与电磁屏蔽层(EM1)、提高 明室对比度膜(CRF)等多种功能膜层组合搭配使用. 说明: 1—保护膜; 2—HC硬化层; 3——PET基材; 4—光学功能层; 5—离型膜. 图1PDP滤光膜膜层结构图 4要求 4.1外观质量 PDP滤光膜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HG/T4606-2014 表1PDP滤光膜的外观质量 缺陷个数 缺陷名称 缺陷尺寸/mm 缺陷间i/mm A区 B区 直径≤0.5 允许 功能层点状缺陷 0.5<直径≤1.0 n≤3 N≤8(AB) ≥30 (光点、气泡、 破痕、漏色) 1.01.5 0 宽度≤0.05 长度不限 允许 长度≤5 允许 功能层线状 5<长度≤10 n≤10 ≤20(AB) ≥30 0.05<宽度≤0.15 缺陷、瑕疵 1020 0 宽度>0.15 0 注:图2给出了测试缺陷个数区域A区、B区及AB区的划分. 1 B A 新 说明: A一一PDP滤光膜可视部分的中间部(1/4面积); B—一一除A区外其他区域; A十B—一外观缺陷的测定区域(可视部分); L—PDP滤光膜的长边长度; h一一PDP滤光膜的宽边高度. 图2PDP滤光膜的A、B区 4.2光学性能 PDP滤光膜的光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HG/T4606—2014 表2PDP滤光膜的光学性能 项 指标要求 允许最大偏差值 总透过率(380nm~780nm)/% ≥38 2 可见光反射半(380nm~780nm)/% ≤8 雾度/% ≤5 透射色坐标x 依据设计需求 ±0.01 透射色坐标y 依据设计需求 ±0.01 850nm ≤15 近红外透过率/% 950nm ≤10 4.3表面铅笔硬度 PDP滤光膜的表而铅笔硬度应≥2H. 4.4剥离强度 PDP滤光膜刺离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PDP滤光膜的剥离强度 项H 指标要求 离强度/(N/25mm) 7士5 离型膜刺离强度/gf ≤4 保护膜刺离强度/gf 4.5±2.5 保护膜快速剥离强度/gf ≤25 4.5耐候性能 PDP滤光膜的耐候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PDP滤光膜的耐候性能 项H 指标要求 高温耐候性 日测外观无变化; 湿热耐候性 总透过率变化△T≤4.0%; 可见光反射率变化△R≤0.5%; 高低温循环耐候性 850nm、950nm透过率变化△T≤3.0%; 紫外环境耐候性 透射色坐标变化△x、△y≤0.015. 4.6PDP滤光膜的其他要求,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试验方法 5.1试验环境 温度:23℃士5℃; 相对湿度:35%~75%. 样品测试之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030.20 Z05 备案号:41916-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544—2013 对苯二酚生产废液回收再利用 生产碳酸锰的方法 Method for the recovery of manganese carbonate from liquid waste of 1 4-dihydroxy benzene production 2013-10-17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544-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盐城凤阳化工有限公司、国家无机盐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 本标准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美敬、芮雪、李子枸、史学海、李德芹. I HG/T4544-2013 对苯二酚生产废液回收再利用 生产碳酸锰的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苯二酚生产废液回收再利用生产碳酸锰的方法的方法提要、处理方法、回收制得产 品的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以苯胺氧化法生产对苯二酚产生的废液回收生产碳酸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G/T42032011工业碳酸锰 3方法提要 对苯二酚生产过程中,氧化剂二氧化锰在酸性条件下将苯胺氧化为对苯二醌后自身转化为锰离子 存在于生产废液中,根据碳酸锰的K(9×10-") 通过中和与碳化,使得锰离子与碳酸根生成碳酸锰 沉淀,并适当过量碳酸根,最终使锰的回收率达到85%左右. 4处理方法 4.1工艺流程示意图 以生产对苯二酚的废液为原料,经过中和、压滤、脱色、去渣、碳化、洗涤、过滤、烘干后制得碳酸锰. 其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 含废水 活性炭 然汽 酸氯铵 中和 板框压滤 脱色 石灰水 板框压滤 碳化 滤去重金属等杂质 去资 洗涤 产品碳酸 烘 离心过滤 图1碳酸锰制备工艺 4.2条件控制 工艺条件控制见表1. HG/T4544—2013 表1条件控制 控制项目 要求 碳化反应 预先加被溶,在温速度60m条件下将含话废水以100m/ min的速度与之混合,加完后再搅拌30min 温度影响 温度高时,品粒粗大,易于干燥.温度高时钠杂质含量降低,温度为50℃时钠含量可降低到 0.03%左右,但硫酸根杂质含量却相反,温度高时明显升高 碳化度影响 般品质含低但是碳化皮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收不宜选择太低 碳化剂 碳酸氢铵 洗涤条件影响 温度40℃,洗涤固液比为1:6,洗涤3次较为适宜 4.3设备 生产设备见表2. 表2设备 序号 设备 1 中和池 2 板框压滤 脱色釜 反应釜 5 水洗釜 6 离心机 7 烘干机 4.4生产过程中废水和废渣的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和废渣,可利用自有条件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或运至具有资质的专业 危险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5回收制得产品的指标 根据此工艺生产制得的碳酸锰产品符合HG/T42032011《工业碳酸锰》化工行业标准的技术指 标要求,分析方法参照HG/T42032011《工业碳酸锰》的要求进行测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化工行业标准 对苯二酚生产废液回收再利用 生产碳酸锰的方法 HG/T45442013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邮政编码100011) 化学工业出版社印刷厂 880mm×1230mm1/16印张%字数4千字 2014年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51646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cip..cn 凡购买本书,如有缺损质量问题,本社销售中心负责调 定价:10.00元 违者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100.01;87.060.10 G56 备案号:38665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486-2012 2 4-二硝基苯胺 2 4-Dinitroaniline 2012-12-28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48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寿光市兴海化工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宏波、季浩. I 建筑321一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486-2012 2 4-二硝基苯胺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的安全问题.使用 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2 4-二硝基苯胺的要求、安全信息、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2 4-二硝基苯胺的产品质量检验. 结构式: NH2 NO2 NO2 分子式:C6H5N3O4 相对分子质量:183.12(按200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CAS RN:97-02-9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266化学试剂氯化钠 GB/T2384一2007染料中间体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GB/T2386一2006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水分的测定 GB/T6678一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mod ISO3696:1987) GB/T8170一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722一2006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12268一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ncq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 GB12463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T21876溶剂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灰分的测定 3要求 2 4-二硝基苯胺的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1 HG/T4486-2012 表12 4-二硝基苯胺的质量要求 指标 项目 试验方法 一等品 合格品 (1)外观 黄色至黄棕色结晶状粉末 6.2 (2)2 4-二硝基苯胺的纯度(GC)/% ≥ 99.50 99.00 6.3 (3)干品初熔点/℃ ≥ 178.0 176.0 6.4 (4)水分的质量分数/% ≤ 10.0 10.0 6.5 (5)氯化铵含量/% ≤ 0.20 6.6 (6)2 4-二硝基氯苯含量(GC)/% ≤ 0.10 6.3 (7)2 6-二硝基苯胺含量(GC)/% ≤ 0.10 6.3 (8)灰分的质量分数/% ≤ 0.10 6.7 4安全信息 4.1安全 根据GB12268一2005规定,2 4-二硝基苯胺属于6.1类毒性物质,危险品编号为CN:61778 遇明 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对眼睛、黏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 作用.吸收进入体内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引起紫绀.中毒表现有恶心、眩晕、头痛.吸入、摄入或 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使用及搬运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注意安全. 4.2安全技术说明书 按GB16483 2 4-二硝基苯胺出厂应提供详细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技术说明书应包括如下 内容: a)该产品的危险性信息; b)安全使用方法; c)运输、贮存要求; d)防护措施; e)应急处理措施等. 5采样 以批为单位采样,生产厂以均匀产品为一批.每批采样数应符合GB/T6678一2003中7.6的规 定,所采样品的包装必须完好,采样时勿使外界杂质落入产品中.采样时用探管采取包括上、中、下三部 分的样品,所采样品总量不少于500g.将采取的样品充分混匀后,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密封良好的 容器中,其上粘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生产厂名称、取样日期、地点.一个供检验,一个保存 备查. 6试验方法 6.1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检验结果的判 定按GB/T8170一2008中的4.3.3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6.2外观的评定 在自然光线下采用目视评定. 2 建筑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080.15 G17 备案号:38713一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474-2012 工业用对苯二甲酰氯 Terephthaloyl chlorid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12-28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47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云龙、李文娟、王荣海、孙丰春、王志亮、贾远超.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474—2012 工业用对苯二甲酰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对苯二甲酰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对苯二甲酸和氯化剂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酰化反应,精馏后生产的工业 用对苯二甲酰氯. 本标准并不是旨在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 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分子式:C8H4O2Cl2 结构式: COCI COCI 相对分子质量:203.0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17一2006化学试剂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要求 3.1外观:白色结晶. 3.2工业用对苯二甲酰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技术指标 指标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对苯二甲酰氯,w/% ≥ 99.90 99.60 对苯二甲酸,w/% ≤ 0.01 间苯二甲酰氯,w/% ≤ 0.01 其他杂质之和,w/% ≤ 0.08 0.30 熔点范围/℃ 82~83 4试验方法 4.1警示 HG/T4474-2012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4.2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4.3外观的测定 在自然光或荧光灯下,将适量实验室样品平摊在清洁的白纸上,目视观察. 4.4对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酰氯、其他杂质之和含量的测定 4.4.1外标法(仲裁法) 4.4.1.1方法提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用甲醇酯化,使用定量进样阀将样品溶液注入色谱系统,通过色谱柱使 样品溶液中各组分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计算样品中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酰 氯、其他杂质之和的含量,对苯二甲酰氯含量为100减去的色谱杂质后得到. 4.4.1.2试剂 4.4.1.2.1甲醇:色谱纯,质量分数≥99.9%,水的质量分数≤0.01%. 4.4.1.2.2冰乙酸. 4.4.1.2.3对苯二甲酸:质量分数≥99%. 4.4.1.2.4间苯二甲酰氯:质量分数≥99%. 4.4.1.2.5其他杂质:质量分数≥99%. 4.4.1.3仪器 4.4.1.3.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可变波长的紫外吸收检测器、10μL定量环和在线脱气装置. 4.4.1.3.2色谱工作站. 4.4.1.3.3微量注射器:100μL. 4.4.1.3.4分析天平:感量0.1mg. 4.4.1.3.5惰性气体保护箱:干燥氮气保护. 4.4.1.4色谱分析条件 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见表2.对苯二甲酰氯含量测定的典型高效液相色谱图见附录A图 A.1 各组分的保留时间见附录A表A.1.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 使用. 表2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 色谱柱 能的车性样不锈钢柱.充以多孔球型硅胶为质,表面健合 柱温/℃ 30 流动相 水甲醇冰乙酸=63371(VVV) 流动速度/(mL/min) 1.5 检测器检测波长/nm 242 进样量/L 10 4.4.1.5分析步骤 4.4.1.5.1外标溶液的制备 在惰性气体保护箱内,分别称取约0.02g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酰氯及其他欲测杂质(对应实测试 样所含杂质的组分),精确至0.0001g 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mL甲醇,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酯化(搅拌酯化30min~60min) 然后吸取1.0mL 定容到100mL...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080.30 G17 备案号:38709一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470-2012 工业用二甲基乙酰胺 Dimethylacetamid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12-28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470-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特胺菱天(南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天余、姜双英、祝建胜、仲淑亭.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470-2012 工业用二甲基乙酰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二甲基乙酰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二甲胺和冰乙酸合成的工业用二甲基乙酰胺. 本标准并不旨在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 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分子式:C4HgNO 结构式: HC CH3 CH 相对分子质量:87.1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3049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 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方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T6283一2008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6678一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722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3要求 3.1外观:透明液体、无可见杂质. 3.2工业用二甲基乙酰胺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 1 HG/T4470-2012 表1技术要求 指标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二甲基乙酰胺,w/% ≥ 99.90 99.8 99.5 色度/Hazen单位(铂-钴色号) ≤ 5 10 水,w/% ≤ 0.010 0.030 0.030 铁,w/(mg/kg) ≤ 0.050 0.050 0.050 酸度(以乙酸计),w/% ≤ 0.0030 0.0050 0.0100 碱度(以二甲胺计),w/% ≤ 0.0001 0.0003 0.0005 电导率(25℃)/(μS/cm) ≤ 0.05 0.10 0.20 4试验方法 4.1警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4.2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的三级水. 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 T603的规定制备. 4.3外观 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50mL实验室样品,在充足的光线下轴向观察. 4.4二甲基乙酰胺含量的测定 4.4.1方法原理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色谱工作条件下,试样经汽化通过毛细管色谱柱,使其中的各组分分离, 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减去用卡尔费休容量法测得的水分, 得到二甲基乙酰胺含量. 4.4.2试剂 4.4.2.1氮气:体积分数大于99.95%,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4.4.2.2氢气:体积分数大于99.5%,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4.4.2.3空气: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4.4.3仪器 4.4.3.1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应符合GB/T9722的规定,线 性范围满足分析要求. 4.4.3.2色谱工作站. 4.4.3.3微量注射器:1μL. 4.4.4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本标准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见表2.典型色谱图及各组分相对保留值见附录A中图A.1 和表A.1.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操作条件也可使用. 2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2321.net HG/T4470-2012 表2推荐的色谱柱和色...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060.50 G12 备案号:37839-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16-2012 非洗涤剂用三聚磷酸钠 Sodium tripolyphosphate for non-detergent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1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金铸、熊萍、李光明、王彦.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316-2012 非洗涤剂用三聚磷酸钠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洗涤剂用三聚磷酸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非洗涤剂用三聚磷酸钠.主要用于陶瓷和装饰建材生产的原料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49一2006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 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6003.1一1997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和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3771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堆积密度的测定 GB/T23774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白度测定的通用方法 GB/T23843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五氧化二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 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2部分:杂质标准 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 品的制备 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NasP3O1o 相对分子质量:367.86(按2010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要求 4.1外观:白色颗粒或粉末. 4.2非洗涤剂用三聚磷酸钠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1 HG/T4316—2012 表1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三聚磷酸钠(NasP3O1o)w/% ≥ 90 五氧化二磷(P2O5)w/% ≥ 56.5 白度 ≥ 92 水不溶物w/% ≤ 0.10 铁(Fe)w/% ≤ 0.005 pH(10g/L溶液) 9.2~10.0 颗粒度(通过1.0mm试验筛筛余物)w/% ≤ 表观密度/(g/cm3) ≤ 0.6 5试验方法 5.1安全警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应立 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挥发性有机溶剂大部分有害人体健康且易燃,操作时应在通风橱中进 行,并防止与明火接触. 5.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 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HG/ T3693.1、HG/T3693.2、HG/T3693.3的规定制备. 5.3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5.4三聚磷酸钠含量的测定 5.4.1方法提要 将三聚磷酸钠中的各种磷酸盐吸附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利用其对树脂的吸附力不同,用 不同浓度的氯化钾溶液洗提,使其按正磷酸盐、焦磷酸盐、三聚磷酸盐、三偏磷酸盐的顺序流出,测定三 聚磷酸钠洗提液中的五氧化二磷的含量,计算三聚磷酸钠的含量. 5.4.2试剂和材料 5.4.2.1硝酸溶液:11. 5.4.2.2盐酸溶液:c(HC1)≈2mol/L. 5.4.2.3缓冲溶液(pH≈4.3):溶解51g三水合乙酸钠(CH3 COONa3H2O)和46mL冰乙酸于水 中,用水稀释至1000mL. 5.4.2.4钼酸铵-硫酸溶液(7.2g/L):溶解7.2g四水合钼酸铵[(NH4)6Mo7O244H2O]于水中,加 入400mL浓度为c(1/2H2SO4)=10mol/L的硫酸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中硫酸浓度为 c(1/2H2SO4)=4mol/L 每升中含三氧化钼(MoO3)约6g. 5.4.2.5抗坏血酸溶液:25g/L 每隔2d~3d重配. 5.4.2.6氯化钾溶液:0.15mol/L、0.25mol/L、...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060.50 G12 备案号:37837-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14-2012 工业无磷过氧碳酸钠 Non-phosphoric sodium percarbonat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1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金科过氧化物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宏业生化股份有 限公司、江西乐安江化工有限公司、无锡市万马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伟新、李胜利、赵美敬、陈志勇、曾道龙、吴荣庆. I HG/T4314-2012 工业无磷过氧碳酸钠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无磷过氧碳酸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 安全.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添加在洗涤剂中作为漂白剂、杀菌剂.也可作为金属表面处理剂、氧气发生剂和 纺织工业中的整染剂等的配方原料中不添加磷酸盐的工业无磷过氧碳酸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049一2006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 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3769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水溶液中PH值测定通用方法 GB/T23771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堆积密度的测定 GB/T23843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五氧化二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 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2部分:杂质标准 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 品的制备 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2Na2CO33H2O2 相对分子质量:314.02(按2010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要求 4.1外观:白色结晶或颗粒状固体. 4.2工业无磷过氧碳酸钠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HG/T4314-2012 表1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活性氧(O)w/% ≥ 11.0 铁(Fe)w/% ≤ 0.0015 水分(60℃)w/% 1.0 堆积密度/(g/mL) 0.40~1.20 pH值(30g/L水溶液) 10~11 热稳定性(90℃,24h)/% ≥ 60 湿稳定性/% ≥ 50 总磷(以P2O计)w/% ≤ 0.1 注:湿稳定性指标只针对于包衣型产品测定. 5试验方法 5.1警告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 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5.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 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HG/ T3696.1、HG/T3696.2、HG/T3696.3的规定制备. 5.3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于白色衬底的表面皿或白瓷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5.4活性氧含量的测定 5.4.1方法提要 试料溶于水后分解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用硫酸中和碳酸钠并使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过氧 化氢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确定活性氧含量.反应式 如下: 2KMnO3H2SO45H2O2K2SO42MnSO45O2↑8H2O 5.4.2试剂 5.4.2.1硫酸溶液:13. 5.4.2.2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4)≈0.1mol/L. 5.4.3分析步骤 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002g 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入约25mL硫酸溶液使试 样全部溶解.将试验溶液全部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20.00mL试验溶 液,置于锥形瓶中,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在30s内不消失即为终点.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 与...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060.50 G12 备案号:37836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13-2012 工业铬酸钾 Potassium chromat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13-2012 前言 :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安县银河建化(集团)有限公司、黄石振 华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川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霞、赵汝鉴、陈小红、杨忠军、郑军.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313-2012 工业铬酸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铬酸钾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用作陶瓷行业着色剂等的工业铬酸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200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 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2部分:杂质标准 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 品的制备 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K2CrO4 相对分子质量:194.20(按2010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要求 4.1外观:黄色晶体. 4.2工业铬酸钾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表1技术要求 指标 项目 一等品 合格品 铬酸钾(K2CrO4)w/% ≥ 99.5 98.5 氯化物(以C1计)w/% 0.10 0.20 硫酸盐(以SO4计)w/% ≤ 0.20 0.30 水不溶物w/% 0.02 0.03 HG/T4313-2012 5试验方法 5.1警告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必要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如溅 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5.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 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HG/ T3696.1、HG/T3696.2HG/T3696.3的规定制备. 5.3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于白瓷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5.4铬酸钾含量的测定 5.4.1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试样中的六价铬离子与二价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苯基邻氨基苯甲酸为 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5.4.2试剂 5.4.2.1磷酸. 5.4.2.2硫酸溶液:14. 5.4.2.3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c[Fe(NH4)2(SO4)26H2O]≈0.2mol/L; 配制:称取约80g硫酸亚铁铵[FE(NH4)2(SO4)26H2O]溶于300mL硫酸溶液(17)中,再加 入700mL水,摇匀.此溶液临用前标定. 标定:称取0.37g研细并于120℃士2℃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基准重铬酸钾,精确至0.0002g 置 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150mL水溶解.加入15mL硫酸溶液(14),5mL磷酸,用硫酸亚铁铵标 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黄绿色.加入1L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指示液,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 变为绿色为终点. 计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 数值以mol/L表示,按式(1)计算: m c=vM/1000 (1) 式中: m基准重铬酸钾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一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L); M一重铬酸钾(1/6K2C2O7)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49.03).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三次平行标定结果的相对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应大于 0.2%. 5.4.2.4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指示液:1g/L. 称取0.2g无水碳酸钠溶于100mL水中,再加入0.1g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溶解. 5.4.3分析步骤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100.40 G73 备案号:37820—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07-2012 乳化剂S-65 Emulsifier S-65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07-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界面活性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市华元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吴金海、吴云清、唐福伟. I HG/T4307-2012 乳化剂S-6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乳化剂$-65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失水山梨醇与硬脂酸经酯化而制得的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该产品主要用于纺织、 涂料、皮革等工业作乳化剂、分散剂、增稠剂、柔软剂和艳亮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65一2006表面活性剂游离酸度和游离碱度的测定滴定法 GB/T7383一200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羟值的测定 GB/T11275一2007表面活性剂含水量的测定 HG/T3505一2000表面活性剂皂化值的测定 3技术要求 乳化剂S-65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表1乳化剂S-65的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外观 黄色蜡状固体 酸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 15.0 皂化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170~190 羟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60~80 水分/% ≤ 1.5 4采样 乳化剂S65以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以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的为一批,从每批产品中抽 取10%数量的包装物作为样品采样.小批量产品采样不得少于3袋.采样前,清除袋周围的尘垢,防 止杂质落人产品中,用采样管插向袋中采样(包括上、中、下三部分样品),采样总量不少于200g 将所采 的样品充分混匀分别装人清洁、干燥的两个玻璃瓶中,用蜡密封,一瓶供检验,一瓶保存.瓶签上应注明 生产厂、产品名称、等级、批号和采样日期. 5试验方法 5.1外观的测定 自然光条件下目测. 5.2酸值的测定 按GB/T6365一2006的规定进行. HG/T4307-2012 5.3皂化值的测定 按HG/T3505一2000的规定进行. 5.4羟值的测定 按GB/T7383一2007中乙酐法进行.其中6.4.2条中应为趁热滴定. 5.5水分的测定 按GB/T11275一2007中的卡尔费休法进行. 6检验规则 6.1组批 检验以批为单位,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以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的乳化剂S65为一批. 6.2生产厂检验 乳化剂S65应由企业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企业应保证每批出厂的乳化剂S-65产品均符合 本标准的规定,并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 6.3复检 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 仍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则为不合格产品. 6.4仲裁检验 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需仲裁时,仲裁机构可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检 验方法进行仲裁.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乳化剂S-65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注明生产厂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注册商标、产品标准 编号、净含量、生产日期及批号. 7.2包装 乳化剂S-65装于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或桶中,每件净含量为25kg或30kg. 7.3运输 乳化剂S-65运输时应轻装轻卸,切勿将桶倒置,防雨防潮. 7.4贮存 乳化剂S-65应贮存于阴凉、干燥的通风处,贮存期为二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化工行业标准 乳化剂S-65 HG/T4307-2012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邮政编码100011) 化学工业出版社印刷厂 880mm×1230mm1/16印张%字数5千字 2013年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51331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cip..cn 凡购买本书,如有缺损质量问题,本社销售中心负责调换. 定价:10.00元 违者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100.40 G73 备案号:37819一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06-2012 乳化剂S-40 Emulsifier S-40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0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界面活性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市华元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皇马表面活性剂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吴金海、吴云清、唐福伟. I HG/T4306-2012 乳化剂S-4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乳化剂S-40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失水山梨醇与棕榈酸经酯化而制得的乳化剂S40 该产品主要用于纺织、涂料、皮革 等工业作乳化剂、分散剂、增稠剂、柔软剂和艳亮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65一2006表面活性剂游离酸度和游离碱度的测定滴定法 GB/T7383一200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羟值的测定 GB/T11275一2007表面活性剂含水量的测定 HG/T3505一2000表面活性剂皂化值的测定 3技术要求 乳化剂S-40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表1乳化剂S-40的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外观 黄褐色蜡状物 酸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 7.5 皂化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140~150 羟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272~306 水分/% ≤ 2.0 4采样 乳化剂S40以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以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的为一批,从每批产品中抽 取10%数量的包装物作为样品采样.小批量产品采样不得少于3桶.采样前,清除桶周围的尘垢,防 止杂质落入产品中,用采样管插向桶中采样(包括上、中、下三部分样品),采样总量不少于200g 将所采 的样品充分混匀分别装人清洁、干燥的两个玻璃瓶中,用蜡密封,一瓶供检验,一瓶保存.瓶签上应注明 生产厂、产品名称、等级、批号和采样日期. 5试验方法 5.1外观的测定 自然光条件下目测. 5.2酸值的测定 按GB/T6365一2006的规定进行. HG/T4306-2012 5.3皂化值的测定 按HG/T3505一2000的规定进行. 5.4羟值的测定 按GB/T7383一2007中乙酐法进行.其中6.4.2条中应为趁热滴定. 5.5水分的测定 按GB/T11275一2007中的卡尔费休法进行. 6检验规则 6.1组批 检验以批为单位,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以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的乳化剂S40为一批. 6.2生产厂检验 乳化剂S-40应由企业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企业应保证每批出厂的乳化剂S-40产品均符合 本标准的规定,并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 6.3复检 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 仍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则为不合格产品. 6.4仲裁检验 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需仲裁时,仲裁机构可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检 验方法进行仲裁.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乳化剂S40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注明生产厂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注册商标、产品标准 编号、净含量、生产日期及批号. 7.2包装 乳化剂S-40装于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或桶中,每件净含量为25kg或30kg 7.3运输 乳化剂S-40运输时应轻装轻卸,切勿将桶倒置,防雨防潮. 7.4贮存 乳化剂S-40应贮存于阴凉、干燥的通风处,贮存期为二年, 2 助:1000x .cip..cn 服3:010-64578699 8话:01-64518888 热话155025.1330 80m入1230mm1165 (锦锦3店1000具) B行:工出社 HGVT4306-2012 140 工行业 HG/T4306-201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100.01;87.060.10 G56 备案号:36857一201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295-2012 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 中 5-Acetoacetylamino benzimidazolone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95-2012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制.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山七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贤丰、李春梅、阁龙. I 建筑321一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295-2012 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 警告—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的产品质量控制. 结构式: 分子式:C11H11N3O3 相对分子质量:233.23(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CAS RN:26576-46-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neg GB/T603一2002,ISO6353-1: 1982) GB/T1722一1992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 GB/T6678一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mod ISO3696:1987) GB/T8170一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要求 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的质量要求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1)外观 白色至类白色或浅米黄色粉末 5.2 (2)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的质量分数(HPLC)/%≥ 97.50 5.3 (3)5-氨基苯并咪唑酮的含量(HPLC)/% ≤ 0.15 5.3 (4)碱不溶物的质量分数/% ≤ 0.10 5.4 (5)碱溶色度(色阶号) ≤ 5 5.5 4采样 以批为单位采样,生产厂以均匀产品为一批.每批采样数应符合GB/T6678一2003中7.6的规 1 ! HG/T4295-2012 定,所采样品的包装必须完好,采样时勿使外界杂质落入产品中.采样时用探管采取包括上、中、下三部 分的样品,所采样品总量不少于500g.将采取的样品充分混匀后,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密封良好的 容器中,其上粘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生产厂名称、取样日期、地点.一个供检验,一个保存 备查. 5试验方法 5.1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制 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3的规定制备.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一 2008中的4.3.3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5.2外观的评定 在自然光线下采用目视评定. 5.3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及有机杂质含量的测定 5.3.1测定原理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C1:柱上,以甲醇和水溶液为流动相,分离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 酮及有机杂质,经紫外检测器(254m)检测,用峰面积外标法计算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的质量 分数,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5-氨基苯并咪唑酮的含量. 5.3.2仪器设备 a)液相色谱仪:输液泵—流量范围0.1mL/min~5.0mL/min 在此范围内其流量稳定性 为±1%; 检测器——多波长紫外分光检测器或具有同等性能的分光检测器; b)色谱柱:长为150mm 内径为4.6mm的不锈钢柱,固定相为C18ODS5μm; c)色谱工作站或积分仪; d)平头微量注射器:10uL; e)超声波发生器; f)分析天平:感量士0.1mg. 5.3.3试剂和溶液 a)甲醇:色谱纯; b)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标准品:纯度≥99.0%(质量分数); c)缓冲盐水溶液:1g/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4. d)水:经0.45μm膜过滤. 5.3.4色谱操作条件 a)流动相:甲醇与缓冲盐水溶液的体积比=15:85; b)波长:290nm; c)流量:1.0mL...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5.220.22 G83 备案号:37892—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291-2012 钡铁氧体磁粉 Barium ferrite magnetic powder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91-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磁记录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乐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有良、陈必源、连江滨、要继忠、吕宝顺、刘晓丹、王倩.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291-2012 钡铁氧体磁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磁记录纸、磁卡用钡铁氧体磁记录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抽样、标志、包装、运输及 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磁记录用钡铁氧体磁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11.15一1988颜料吸油量的测定 HG/T2347.3一1992yFe2O3磁粉轻敲密度的测定 HG/T2347.8一1992YFe2O3磁粉比表面积的测量 SJ/T10215一1991磁性氧化物粉末的测定(松装密度的测定——振动漏斗法) SJ/T10411一2002永磁铁氧体材料物理分析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磁化强度Magnetization M 与材料体积有关的矢量.它等于体积内的总单元磁矩∑m除以该体积V. M-Em 式中: M一磁化强度,单位为安每米(A/m); ∑m—体积内的总单元磁矩,单位为安平方米(Am2); V—一材料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 3.2 饱和磁化强度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M 在给定温度下,材料所能达到的磁化强度最大值.单位为安每米,单位符号A/m. 3.3 比饱和磁化强度Specific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s 在一定的温度下,磁粉的饱和磁化强度Ms除以磁粉的密度P. M 0s= P 式中: os一比饱和磁化强度,单位为安平方米每千克(Am2/kg) 也可用CGS制单位emu/g表示, 1Am2/kg=1emu/g; 1 HG/T4291-2012 Ms一-饱和磁化强度,单位为安每米(A/m); p—在本标准中为磁粉的轻敲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3.4 比剩余磁化强度Specif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在一定温度下,磁粉在外磁场为零时的磁化强度M除以磁粉的密度p. M 0= P 式中: o 一-比剩余磁化强度,单位为安平方米每千克(Am2/kg);也可用CGS制单位emu/g表示, 1Am2/kg=1emu/g; M一-磁化强度,单位为安每米(A/m); p—在本标准中为磁粉的轻敲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3.5 矫顽力Coercivity H. 对应于磁通密度(磁化强度)为零时的磁场强度值.本标准采用MH磁滞回线中的MHe.单位为 安每米,单位符号A/m.也常用高斯单位Oe表示. 3.6 比表面积Specific surface S 单位质量磁粉的总表面积.包括磁粉颗粒表面及表面缺陷、裂纹和气孔等在内的单位质量磁粉的 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每克,单位符号为m2/g. 3.7 平均粒度Average size 由符合统计规律的粒度组成计算的平均值.单位为微米,单位符号为μm. 3.8 松装密度Apparent density P 在规定条件下磁粉自由填充单位容积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单位符号g/cm3. 3.9 吸油量Oil absorption OA 100g磁粉达到完全润湿状态时所需油的最小体积量.单位为毫升每百克,单位符号mL/100g. 4产品分类与要求 钡铁氧体磁粉的分类和技术指标,见表1. 2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291-2012 表1钡铁氧体磁粉的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1750规格 2750规格 比表面积S m2/g 4.0~6.0 4.0~6.0 平均粒度 μm 0.80~1.0 0.80~1.0 比饱和磁化强度s Am2/kg >58.0 >57.0 Oe 1650~1850 2650~2850 矫顽力H kA/m 131~147 211~227 水分含量 % <0.5 <0.5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080.60 G17 备案号:36856一201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290-2012 工业用2-丁胺(仲丁胺) 2-Butylamine(sec-butylamine)for industrial use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90-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兰昭洪、郑丰平、黎晓华、许京伟、吴建仲、方祖祥、吴锦平.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290-2012 工业用2-丁胺(仲丁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2-丁胺(仲丁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仲丁醇氨化法和丁酮加氢氨化法生产的工业用2-丁胺. 分子式:C4H11N 结构式:CH3一CH2一CH一CH3 NH2 相对分子质量:73.14(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T628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3961低碳脂肪胺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外观 工业用2-丁胺外观为透明液体,无机械杂质. 4要求 工业用2-丁胺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2-丁胺,w/% ≥ 99.5 有机杂质,w/% ≤ 0.5 水分,w/% ≤ 0.2 色度,Hazen单位(铂-钴色号) ≤ 15 5试验方法 警告 1 HG/T4290—2012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5.1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5.22-丁胺含量和有机杂质含量的测定 按GB/T23961的规定进行. 5.3水分的测定 5.3.1卡尔费休库仑法(仲裁法) 5.3.1.1方法提要 样品中的水分与电解液中的碘和二氧化硫发生定量反应,反应式为: I2SO2H2O→2HISO3 2I--2e→l2 参加反应的碘分子数等于水的分子数,而电解生成的碘与所消耗的电量成正比,依据法拉第定律, 用测量消耗的电量得出水的量. 5.3.1.2试剂 电解液:卡尔费休试剂或与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配套使用的电解液(市售试剂). 5.3.1.3仪器 5.3.1.3.1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配有电解电极和检测电极等.示值误差:10μg~1000μg 水,不大于士3μg;大于1000μg水,不大于士0.3%.其他能满足分析要求的库仑法微量水分测定仪 也可使用. 5.3.1.3.2微量进样器:适宜容量的进样器. 5.3.1.4分析步骤 加入电解液,按仪器说明书调节仪器,当仪器进人工作状态后,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标定. 用微量注射器取50μL实验室样品,用硅橡胶或耐腐蚀性固体堵住注射器针头,称量微量注射器进 样前后的质量,精确至0.0002g 两次质量之差即为试料质量.试料注入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 仪,待反应完毕后在显示屏上读取水的质量数值. 5.3.1.5结果计算 水的质量分数w 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m1 W= mX106 ×100(1) 式中: m1——读取的水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微克(μg);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 5.3.2卡尔费休直接电量法 按GB/T6283中规定的直接电量法进行. 用注射器抽取1.5g~3g实验室样品,用硅橡胶或耐腐蚀性固体堵住注射器针头,进样前后称量, 精确至0.001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 5.4色度的测定 按GB/T3143的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表1中的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120;25.220.50 G94 备案号:60568—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286—2017 代替HG/T4286一2011 搪玻璃换热管 Glass-lined steel pipe for heat exchanging 2017-11-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8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4286一2011《搪玻璃换热管》.本标准与HG/T4286一2011相比,除编辑性 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腐蚀工况下使用的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厚度的范围、高电压检测要求和表面质量 要求; —一增加了有磨损的非腐蚀工况下使用的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厚度的范围、高电压检测要求和 表面质量要求; ——删除原标准3.3、3.4、3.5、3.7; 一一增加3.4、3.5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搪玻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市全达实业有限公司、化学工业非金属材料和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桑临春、吴全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T4286-2011 I HG/T4286—2017 搪玻璃换热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搪玻璃换热管的要求、出厂文件及包装、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最高使用温度小于300℃的换热用搪玻璃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991.5搪玻璃层试验方法第5部分:用电磁法测量厚度 GB/T7991.6搪玻璃层试验方法第6部分:高电压试验 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25025搪玻璃设备技术条件 3要求 3.1搪玻璃换热管基材应选用10、20无缝钢管,质量符合GB25025和GB/T8163的要求,钢管 壁厚8≥2mm. 3.2在腐蚀工况下使用的搪玻璃换热管,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制造搪玻璃换热管用搪玻璃釉的理化性能应符合GB25025的要求. 3.2.2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厚度为0.5mm~0.8mm 厚度测量按照GB/T7991.5的规定 进行. 3.2.3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经20kV直流高电压检测通过,高电压检测按照GB/T7991.6的规定 进行. 3.2.4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表面质量符合GB25025的要求. 3.3在有磨损的非腐蚀工况下使用的搪玻璃换热管,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3.3.1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厚度为0.3mm~0.8mm 厚度测量按照GB/T7991.5的规定 进行. 3.3.2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经3.0kV直流高电压检测通过,高电压检测按照GB/T7991.6的规 定进行.如供需双方协商同意,可不进行高电压检测. 3.3.3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表面应光滑、平整,无鱼鳞爆、局部剥落、粉瘤、暗泡等缺陷. 3.4对于设计压力大于0.1MPa的换热管,应按照图纸要求对每根换热管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进 行组装. 1 HG/T4286—2017 3.5换热管的直线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4出厂文件及包装、运输 4.1产品应附有装箱单、产品合格证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4.2搬动和运输搪玻璃换热管时禁止碰撞. 4.3搪玻璃换热管的外露搪玻璃面用软物包扎牢固. 4.4产品应存放在室内,不允许露天存放或堆置.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