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8736-2012 电弧焊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pdf
ICS27.010 F0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8736-2012 电弧焊 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Minimum allowable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 efficiency grades for arc welding machines 2012-11-05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涂查真伪 GB28736—2012 前言 本标准的4.3是强制性的,其余是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凯尔达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电气 检验所、浙江肯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熊谷电器工业有限公司、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西 南焊接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同诚焊接设备技 术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额、赵跃进、褚华、尹显华、潘颖、朱宣辉、肖介光、鲍云杰、陈本林、邱光、 黄石生、王振民、罗妍、张作文、阮建国. I GB28736-2012 电弧 焊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弧焊机的能效等级、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为工业和专业用途而设计的由GB/T156中表1规定的电压供电的电弧焊机. 本标准不适用于交流TIG电弧焊机、交直流两用TIG电弧焊机、由机械设备驱动的电弧焊机以及 非专业人员使用的限制负载的手工金属弧焊电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6标推电压(IEC60038) GB/T2900.22电工名词术语电焊机 GB/T8118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GB15579.1 弧焊设备第1部分:焊接电源(IEC60974-1)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22和GB1557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弧焊机能效限定值minimum allowable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 for arc welding machine 在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下,电弧焊机在额定状态所允许效率的最低保证值. 3.2 电弧焊机节能评价值evaluating valu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for arc welding machine 在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下,节能电弧焊机在额定状态下的效率(%)和额定最大负载状态下的功率因 数应达到的最低保证值以及空载电流 占额定输入电流百分比(%)的最高保证值. 4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本标准所适用的电弧焊机,其安全性能应符合GB15579.1的要求. 4.2电弧焊机能效等级 电弧焊机能效等级分为3级,其中1级能效最高.各类电弧焊机的各级能效值、1级和2级电弧焊 机的负载状态下的功率因数 、1级电弧焊机空载电流占额定输入电流的百分比应符合表1~表6的相应 规定. 4.3电弧焊机能效限定值 电弧焊机的效率(%)应不低于表1~表6中3级的规定. GB28736-2012 4.4电弧焊机节能评价值 2级能效电弧焊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应不低于表1~表6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表1交流手工焊条电弧焊机能效等级 空载电流占额定输 额定电流 效率/% 负载状态下的功率因数 入电流的百分比/% 等级/A 3级 2级 1级 2级 1级 1级 200~249 67.0 71.0 74.5 0.58 0.66 4.0 250~314 71.0 76.0 78.0 0.60 0.67 5.0 315~399 72.0 76.5 78.5 0.60 0.68 6.0 400~499 73.0 82.0 88.0 0.62 0.68 6.0 500~599 81.0 85.0 89.0 0.62 0.68 6.0 600~800 81.5 87.5 90.0 0.65 0.68 6.0 表2直流手工焊条电弧焊机能效等级 额定电流 效率/% 负载状态下的功率因数 空载电流占额定输 入电流的百分比/% 等级/A 3级 2级 1级 2级 1级 1级 160~249 78.0 84.0 88.0 0.75 0.78 2.5 250~314 78.0 84.0 87.0 0.76 0.79 2.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28657-2012 工业重铬酸钾.pdf
ICS71.060.50 G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8657—2012 工业重铬酸钾 Potassium dichromat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09-03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28657-2012 前言 本标准第7章、第8章的8.1、8.3、8.4、第9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TOCT2652:1978《工业重铬酸钾技术条件》(俄文版)的技术性差异和结构性差异参见 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安县银河建化(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霞、李先荣、赵汝鉴、阳艳、李肖锋.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609-1979、HG/T2324-1992、HG/T2324-2005. 1 GB28657-2012 工业重铬酸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重铬酸钾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作为生产硫酸铬钾、三氧化二铬、钾铬黄颜料、火柴、搪瓷、电焊条等原料的工业 重铬酸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一200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2463一2009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HG/T3696.1一200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 用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杂质标准溶液 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K2Cr2O 相对分子质量:294.18(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要求 4.1外观:鲜艳橙红色针状或小粒状结晶. 4.2工业重铬酸钾应符合表1要求. 表1要求 指标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重铬酸钾(以K2Cr2O 计)w/% 99.8 99.5 99.0 硫酸盐(以SO 计)w/% 0.02 0.05 0.05 氯化物(以Cl计)w/% 0.03 0.05 0.07 钠(Na)w/% 0.4 1.0 1.5 水分w/% 0.03 0.05 0.05 水不溶物w/% 0.01 0.02 0.05 1 GB28657-2012 5试验方法 5.1安全提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腐蚀性,操作者应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 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5.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 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HG/T3696.1、 HG/T3696.2、HG/T3696.3的规定制备. 5.3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5.4重铬酸钾含量的测定 5.4.1容量法(仲裁法) 5.4.1.1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试样中的六价铬离子与二价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邻苯氨基苯甲酸为指示 剂,用硫酸亚铁铵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绿色. 5.4.1.2试剂 5.4.1.2.1磷酸. 5.4.1.2.2硫酸溶液:14. 5.4.1.2.3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c[(NH)2Fe(SO4)2]≈0.2mol/L. 配制:称取约80g硫酸亚铁铵[(NH)2F(SO)6H2O]溶于300mL硫酸溶液(17)中,再加人 700mL水,摇匀.此溶液使用前标定. 标定:称取约0.37g研细并于120℃士2℃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基准重铬酸钾,精确至0.0001g 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人150mL水溶解.加入15mL硫酸溶液,5mL磷酸,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滴 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黄绿色.加人1mL邻苯氨基苯甲酸指示液,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绿色 为终点.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 数值以mol/L表示,按式(1)计算: m c=MV×10-0 (1) 式中: V—一滴定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一基准重铬酸钾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28656-2012 工业亚硝酸钙.pdf
ICS71.060.50 G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8656—2012 工业亚硝酸钙 Calcium nitrit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09-03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28656-2012 前言 本标准第7章、第8章和第9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山西凯翕克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光明、贾思谦. 1 GB28656—2012 工业亚硝酸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亚硝酸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作水泥添加剂、防锈剂、防冻剂、重油洗涤剂、润滑油乳化剂等原料的工业亚硝酸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一200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 用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Ca(NO2)2 相对分子质量:132.0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要求 4.1外观:白色粉末. 4.2工业亚硝酸钙应符合表1要求. 表1要求 指标 项目 一等品 合格品 亚硝酸钙[Ca(NO )2](以干基计)w/% ≥ 92.0 90.0 硝酸钙(以干基计)w/% 5.5 6.5 水分w/% 0.8 1.0 水不溶物w/% 1.0 1.0 1 GB28656—2012 5试验方法 5.1安全提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者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 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5.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 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HG/T3696.1、 HG/T3696.3的规定制备. 5.3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条件下,用目视法判别. 5.4亚硝酸钙含量的测定 5.4.1方法提要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 氧化亚硝酸钙.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亚硝酸钙 含量. 5.4.2试剂 5.4.2.1硫酸 溶液:892. 将硫酸溶液加热至70℃士2℃左右,滴加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至溶液呈浅粉色为止.冷却, 备用. 5.4.2.2硫酸溶液:15. 配制方法同5.4.2.1. 5.4.2.3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KMnO )~0.1mol/L. 5.4.2.4草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C20)~0.1mol/L. 5.4.2.4.1配制 称取约6.7g草酸钠,溶解于120mL硫酸溶液(5.4.2.1)中,用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 5.4.2.4.2标定 用移液管移取25.0mL草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加入100mL硫酸溶液(5.4.2.1),用高锰酸钾标准 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热至65℃士2℃,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浅粉色保持30s.同时作空白试验. 5.4.2.4.3计算 草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c 单位为摩尔 每升(mol/1) 按式(1)计算: (V1-V2)1 (1) 式中: c1一一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一滴定时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一一滴定空白试验时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2 GB28656—2012 V-一标定所移取草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5.4.3分析步骤 5.4.3.1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于105℃士2℃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2g试样,精确至0.0002g 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 解.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4.3.2测定 在300mL锥形瓶中,用滴定管滴加约38mL~40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用移液管加人 25mL试验溶液,加人10mL硫酸溶液(5.4.2.2),加热至4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26787-2011 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管路减压器安全规范.pdf
ICS17.100 N1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6787-2011 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 管路减压器 安全规范 Safety specifications of line regulator used in welding cutting and allied processes 2011-07-29发布 2011-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26787-2011 前言 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以国家标准GB/T25473一2010《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管路减压器)中的安全条款来 进行编写的.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减压器厂有限公司、雷尔达仪表有限公司、宁波华缘气体控制设备制造有限 公司、宁波隆兴焊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剑华、黄世澄、黄静峰、张建达、黄勤俭.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GB26787-2011 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 管路减压器安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管路减压器(以下简称减压器)的保障安全方面的材料、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方面的强制性要求. 本标推适用于将气瓶压缩气体或甲基乙炔 -丙二烯混合物(MPS)、溶解乙炔汇流到总管的高压气 体,调节至所需输出压力的单级和双级管路减压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5112-一2010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压力表(ISO5171:1995 MOD) GB/T25473一2010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管路减压器(ISO7271:1999 MOD) 3符号 表1给出了使用的符号, 表1使用的符号 符号 说明 计量单位 额定(最大)进口压力 MPa 额定(最大)出口压力 MPa 型式试验的进口压力:p一2p2十0.1MPa MPa PRV 安全打开压力1.5p:≤py≤2p MPa QRV 安全阀 的流量Qkv≥0.5Q m/h 4材料 4.1金属材料 4.1.1与乙炔或具有相似化学性能气体接触的金属材料 与乙炔或具有相似化学性能气体接触的金属材料,材料中铜的含量不得超过7%. 金属阻燃件(包括烧结金属件)应用不含铜的材料加工而成. 当使用钎焊银铜合金时,银含量不得超过46%,铜含量不得超过37%. 4.1.2与氧接触的金属材料 与氧接触的各种元件不得含油脂.与氧接触的弹簧和其他活动件应采用耐氧化的材料制成并不得 予以涂复. 4.2非金属材料 4.2.1耐溶剂性能 与乙炔接触的非金属材料(例如用作密封件和润滑剂的材料)应具有耐丙酮和二甲基甲酰胺 1 GB26787-2011 (DMF)溶剂的性能.耐溶剂性能要求参见附录A. 4.2.2耐正戊烷性能 与丙烷、丁烷和甲基乙炔-丙二烯混合气接触的非金属材料(例如用作密封件和润滑剂的材料)应具 有适当的耐正戊烷性能.耐正戊烷性能要求参见附录A. 4.2.3耐氧性能 与氧接触的元件不应含有会与氧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例如烃基溶剂和油脂. 可使用在最大工作压力和温度下,能在氧中使用的润滑剂. 5技术要求 5.1机械强度 5.1.1结构强度 减压器的设计和制造应保证在高压和低压室施加表2规定的压力后不会导致永久变形. 表2试验压力 减压器类型 高压室 低压室 氧和其他压缩气体,1MPa 6 MPa 5.1.2安全性 减压器的设计和制造应保证其低压室或双级减压器的中间室与满瓶气体直接连通时,减压器阀保 持在打开位置而出口接头封闭(如用附加截止阀或盲塞封闭)时,高压气体能被安全地截止或排放. 5.2安全阀 5.2.1总则 除了那些用于乙炔的的压力减压器,都应该提供一个安全阀,用于排出超过出口压力的压力. 当出口压力小于或等于1.5倍额定出口压力时,安全阀应密封;当出口压力大于1.5倍至2倍的额 定出口压力时,安全阀应开启排气.安全阀的流量应为QRv≥0.5Q1乙炔气减压器在任何情况下pRy都 应等于0.3MPa. 安全阀开启后,在出口压力降至大于2时应关闭.安全阀对用户来说是不可调节的. 5.2.2安全阀的安装位置 安全阀一般情况与减压器的低压室直接连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15979-2024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pdf
ICS11.080 CCS C5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979—2024 代替GB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 Hygienic requirements for disposable sanitary products SAC 2024-06-25发布 2025-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5979-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原材料卫生要求 2 5生产过程卫生要求 2 6产品卫生要求 3 7检测方法 5 8包装、运输和贮存 6 9标识 6 10标准的实施 6 附录A(规范性)生产环境卫生要求检测方法 7 附录B(规范性)产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4 9 附录C(规范性)消毒效果检测评价方法 14 附录D(规范性)产品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方法 15 附录E(规范性)产品杀菌性能、抑菌性能与稳定性检测方法17 附录F(规范性)产品毒理学试验方法 34 参考文献 35 I GB1597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15979一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与GB15979一2002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 一更改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定义(见3.1 2002年版的3.1),增加了卫生湿巾、抗菌剂、抑菌 剂、生产车间和高吸水材料的术语和定义(见3.2、3.3、3.4、3.5、3.6); 一增加了原材料卫生要求中禁用物质和生产用水要求(见4.3、4.4); 一将生产环境卫生指标(见2002年版的第5章)、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见2002年版的第6章) 与产品卫生指标中初始污染菌(见2002年版的4.3)合并调整为生产过程卫生要求(见 第5章), ——删除了生产环境与过程卫生要求以及消毒过程要求(见2002年版的第9章、第10章); 一增加了产品卫生要求中理化指标(见6.2);将毒理学试验项目和毒理学指标要求(见2002年 版的附录A)队附录调整到正文(见6.3); 一更改了卫生栓(内置棉条)、抗菌剂及抑菌剂的微生物学指标(见6.4 2002年版的4.3): —增加了相关产品理化指标的检测方法(见7.2); 一增加了空气采样器法(见附录A); 一更改了“产品微生物检测方法”中真菌检测方法(见附录B中B.7、B.8 2002年版的B.7、 B.8); 一更改了“产品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方法”(见附录D 2002年版的附录D); —一更改了“产品杀菌性能、抑菌性能与稳定性检测方法”中样品采集数量(见附录E 2002年版 的附录C): —增加了部分抗(抑)菌试验方法(见附录E 2002年版的附录C); 一更改了杀菌和抑菌作用时间(见附录E 2002年版的附录C); —一增加了“产品毒理学试验方法”中眼刺激试验样品处理方法(见附录F); ——删除了“培养基与试剂制备”(见2002年版的附录G).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6年首次发布为GB15979一1995 2002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15979-2024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原材料卫生要求、生产过程卫生要求、产品卫生要求、包装、 运输和贮存、标识要求,描述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销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939卫生巾(护垫) GB/T15981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价方法 GB/T26367胍类消毒剂卫生要求 GB/T26369季铵盐类消毒剂卫生要求 GB/T27741纸和纸板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GB/T27947酚类消毒剂卫生要求 GB/T28004.1纸尿裤第1部分:婴儿纸尿裤 GB/T28004.2纸尿裤第2部分:成人纸尿裤 GB/T38496消毒剂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 GB38598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通用要求 GB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WS...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15603-2022 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pdf
ICS13.200 CCS A 8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603-2022 代替GB15603一1995 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 General rules for the hazardous chemicals warehouse storage 2022-12-29发布 2023-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5603-202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5储存要求 2 6装卸搬运与堆码 2 7入库作业 3 8在库管理 3 9出库作业 3 10个体防护 11安全管理 4 12人员与培训4 附录A(规范性)危险化学品储存配存 5 参考文献 7 GB1560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15603一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与GB15603一199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1995年版的第1章);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1995年版的第3章); 一更改了储存设施要求(见4.1、5.2 1995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安全设施要求(见4.1 1995年版的第9章); 一一增加了危险化学品储存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见4.2、4.3、4.4); 一删除了“露天堆放”的相关要求(见1995年版的4.3、6.2); 一删除了“平均单位面积贮存量”和“单一贮存区最大贮量”的要求(见1995年版的6.2); —增加了数据单据保存时间要求(见4.3、7.7、8.5、9.5); 一增加了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见5.6、5.7、5.8 1995年版的6.2); 一增加了剧毒化学品、监控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要求(见5.10); —增加装卸搬运的要求(见6.1); 一增加堆码的要求(见6.2); —更改了堆垛间距要求(见6.2.5 1995年版的6.2); —更改了出人库作业的要求(见第7章、第9章,1995年版的第8章); 更改了在库管理的要求(见第8章,1995年版的第7章); 删除废弃物处理的要求(见1995年版的第10章); —更改了个人防护的要求(见第10章,1995年版的4.4、8.5); —增加了安全管理的要求(见11章); 一更改了人员培训的要求(见第12章,1995年版的第11章); 一一更改了附录A《危险化学品储存配存表》(见附录A 1995年版的附录A); 一一删除了《常用化学危险品的安全贮存》和《化学危险品品名汉语拼音索引 》(见1995年版的附录 B、附录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5年首次发布为GB15603一199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15603—2022 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的基本要求、储存要求、装卸搬运与堆码、人库作业、在库管理、 出库作业、个体防护、安全管理、人员与培训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危险化学品储存、经营企业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18265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技术基本要求 GB30077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 GB/T34525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 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39800.2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2部分:石油、化工、天然气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AQ3047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险化学品仓库hazardous chemicals warehouse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专用库房及其附属设施. [来源:GB18265—2019 3.1] 3.2 禁忌物品inpatible materials 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 3.3 隔离储存s...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15579.7-2013 弧焊设备 第7部分焊炬(枪).pdf
ICS25.160.30 J64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579.7—2013/IEC60974-7:2005 代替GB/T15579.7-2005 弧焊设备第7部分:焊炬(枪) Arc welding equipment-Part 7:Torches (IEC60974-7:2005 IDT) 2013-11-12发布 2014-08-07实施 3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层查真伪 GB15579.7-2013/IEC60974-7:2005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环境条件 3 5分类 3 5.1通则 3 5.2工艺方法 3 5.3导向方式 3 5.4冷却方式 5.5等离子弧工艺中的引弧方式 4 6试验条件 4 6.1通则 4 6.2型式检验 4 6.3例行检验 7防触电保护 5 7.1电压的额定限值 5 7.2绝缘电阻 5 7.3介电强度 5 7.4正常使用中的防触电保护(直接接触) ....6 8热额定性能 .7 8.1通则 .7 8.2温升 .7 8.3发热试验 .7 9冷却系统的压力 11 10耐焊接飞溅物 .11 11机械防护 12 11.1耐冲击 12 11.2易触及部件 .12 12标记 12 13使用说明书 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附加术语 .14 附录B(规范性附录)发热试验时焊炬(枪)放置的位置 17 I GB15579.7-2013/IEC60974-7:2005 附录C(资料性附录)水冷铜块 18 附录D(资料性附录)带孔的铜块 19 附录E(资料性附录)带槽的铜棒 20 Ⅱ GB15579.7-2013/IEC60974-7:2005 前言 本部分的第3章“术语和定义”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GB15579《弧焊设备》涉及的范围为电弧焊机及其辅机具,预计结构是分为13个部分,分别是: —第1部分:焊接电源; —第2部分:冷却系统; —第3部分:引弧和稳弧装置; —第4部分:使用期间的检查和试验; —第5部分:送丝装置; ——第6部分:限制负载的手工金属弧焊电源; —第7部分:焊炬(枪); —第8部分:等离子切割系统的气路装置; —第9部分:安装和使用; 第10部分:电磁兼容(EMC)要求; —第11部分:电焊钳; —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 —第13部分:焊接夹钳. 本部分为GB15579的第7部分. 本部分依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5579.7一2005《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7部分:焊炬(枪)》.本部分与 GB/T15579.7一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在范围中增加了注释(见第1章); —更新了引用标准(见第2章); 增加绝缘电阻的初步检查[见6.2b)]; —增加了TIG焊和等离子弧割炬的额定引弧电压和/或稳弧电压限值[见7.1、7.3和13c]; 给出了测量等离子弧割炬的额定引弧电压和/或稳弧电压值的方法(见7.3); 一根据GB15579.1 修改了等离子弧割炬的附加要求(见7.4.2); 修改了液体冷却式焊炬(枪)的发热试验要求[见8.3和13e)]; 修改了发热试验过程中气体流量的允差(见表2、表3、表4和表6); —增加了耐焊接飞溅物试验时加热棒的温度要求(见第10章); 一增加了易触及部件的有关要求(见11.2); 一修改了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要求[见第13章e)和第13章h)].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0974-7:2005《弧焊设备第7部分:焊炬(枪)》.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900.83—2008电工术语电的和磁的器件(IEC60050-151:2001 IDT);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 IDT); —GB/T16935.1一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IEC60664-1:2007 IDT).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 GB15579.7-2013/IEC60974-7:2005 本部分起草单位:济南诺斯焊接辅具有限公司、成都熊谷加世电器有限公司...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15579.12-2012 弧焊设备 第12部分 焊接电缆耦合装置.pdf
ICS25.160.30 J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579.12—2012 代替GB15579.121998 弧焊设备 第12部分:焊接电缆 耦合装置 Arc welding equipment-Part 12:Coupling devices for welding cables (IEC60974-12:2005 MOD) 2012-12-31发布 2013-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5579.12-201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环境条件 1 5型式检验 2 6设计要求 2 7防触电保护 3 8热额定值 *4 9机械要求 5 10标志 6 11使用说明书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尺寸 7 图1耐焊接飞溅物的试验装置 4 图A.1凸形器件 .7 图A.2凹形器件 7 表1耦合装置额定电流值与焊接电缆的关系2 表2电压额定值 3 表3挤压压力 5 表A.1图A.1和图A.2中的尺寸 I GB15579.12-2012 前言 本部分的第3章“术语和定义”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弧焊设备》涉及的范围为电弧焊机及其辅机具,预计分为13个部分,分别是: —第1部分:焊接电源; —第2部分:冷却系统; —第3部分:引弧和稳弧装置; —第4部分:使用期间的检查和试验; 第5部分:送丝装置; —第6部分:限制负载的手工金属弧焊电源; —第7部分:焊炬(枪); —第8部分:等离子切割系统的气路装置; —第9部分:安装和使用; —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第11部分:电焊钳; 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 ——第13部分:焊接夹钳. 本部分为《弧焊设备》的第1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15579.12-一1998《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本部分与 GB15579.12一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电压额定限值、防护等级的要求; 一增加了温升试验期间施加的直流额定电流的允差; —增加了耦合装置的尺寸要求; 一对绝缘电阻值和介电强度值做了修改; ——取消了防直接接触保护的要求; 一一取消了加热棒进入绝缘层的深度限值; 一一在标志中增加了引弧和稳弧电压的额定峰值要求,取消了对称式耦合装置的附加标记要求.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0974-12:2005《弧焊设备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 本部分之所以修改采用EC60974-12:2005 是基于以下原因: a)在3.5中增加了“自锁紧装置”的定义,并在9.1中补充了相应内容. b)我国地域辽阔,南方夏季多为典型的高温高湿气候,所以本部分按GB/T2423.3要求,规定湿 热处理的温度为40℃.这样既符合国情,也与电焊机行业的GB/T8118等有关标准协调 一致. )焊接电缆耦合装置是与电弧焊机配套使用的,若额定电流等级与焊机额定电流等级出现差异, 会引起误解.所以本部分的额定电流等级按GB/T8118规定进行分档,IEC60974-12的电流 等级以括号的形式保留.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温州市正特电焊设备 GB15579.12-2012 厂、浙江肯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乐清市成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三 方电气有限公司、成都电气检验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汤子康、马涛、项有通、朱宜辉、邱光、邢军、郑碎勤、张作文.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5579.12-1998. V GB15579.12-2012 弧焊设备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 1范围 GB15579的本部分规定了耦合装置的安全及性能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焊接和类似工艺用的电缆耦合装置.该耦合装置应设计成不用工具就能连接或断开. 本部分不适用于水下焊接用的耦合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一2008,IEC60529:2001 IDT) GB...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15579.11-2012 弧焊设备 第11部分 电焊钳.pdf
ICS25.160.30 J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579.11—2012 代替GB15579.11一1998 弧焊设备 第11部分:电焊钳 Arc welding equipment-Part 11:Electrode holders (IEC60974-11:2010 MOD) 2012-12-31发布 2013-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15579.11-2012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环境条件 2 5型式检验 2 6设计要求 2 7操作 3 8防触电保护 3 9热额定值 ...4 10机械要求 5 11标志 7 12使用说明书 7 图1温升试验安装图 4 图2耐焊接飞溅物试验装置 5 图3摆动冲击试验装置 6 表1电焊钳的尺寸要求 2 GB15579.11-2012 前言 本部分的第3章“术语和定义”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弧焊设备》涉及的范围为电弧焊机及其辅机具,预计分为13个部分,分别是: —第1部分:焊接电源; 一第2部分:冷却系统; —第3部分:引弧和稳弧装置; —第4部分:使用期间的检查和试验; 一第5部分:送丝装置; —第6部分:限制负载的手工金属弧焊电源; —第7部分:焊炬(枪); 一第8部分:等离子切割系统的气路装置; 一第9部分:安装和使用; —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一第11部分:电焊钳; —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 —第13部分:焊接夹钳. 本部分为《弧焊设备》的第1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15579.11一1998《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11部分:电焊钳》.本部分与 GB15579.11一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环境条件按GB15579.1进行了修改(见第4章); —规定了电焊钳的额定电流是指60%负载持续率时所对应的焊接电流值(见第6章); 一一对表1中焊接电缆的最小截面积范围进行了部分修改(见表1); 一对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进行了修改(见5.1); 一介电强度试验中,增加了“替换试验”方法(见8.3): —增加了温升试验期间施加的直流额定电流的允差(见9.1); —取消了加热棒进入绝缘层的深度限值(见9.3); 一给出了电焊钳标志的例子(见第11章).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0974-11:2010《弧焊设备第11部分:电焊钳》,仅对 IEC60974-11:2010中的湿热处理条件、额定电流等级与电缆截面积范围做了适当的修改. 本部分之所以修改采用IEC60974-11:2010 是因为: a)我国地域辽阔,南方夏季多为典型的高温高湿气候,所以本部分按GB/T2423.3要求,规定湿 热处理的温度为40℃.这样既符合国情,也与电焊机行业的GB/T8118等有关标准协调 一致. b)电焊钳是与电弧焊机配套使用的,若额定电流等级与焊机额定电流等级出现差异,会引起误 解.所以本部分的额定电流等级按GB/T8118规定进行分档,IEC60974-11的电流等级以括 号的形式保留. c)IEC60974-11和IEC60974-12分别对电焊钳和焊接电缆耦合器所配用的电缆作了规定,但规 定的焊接电流与对应的电缆截面积不同,前者比后者大一档.由于这两种器件都安装在弧焊 I GB15579.11-2012 电源的输出端,所以电缆截面积应一致.根据国内实际使用情况,本部分将焊接电流对应的电 缆截面积缩小一档,与IEC60974-12相同.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宁波隆兴焊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浙江肯得机电股 份有限公司、永康市劳得焊接工具工贸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 司、成都电气检验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定龙、汤子康、朱宣辉、王新民、邱光、邢军、潘颖.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5579.11-1998. Ⅱ GB15579.11-2012 弧焊设备第11部分:电焊钳 1范围 GB15579的本部分规定了电焊钳的安全及性能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焊条最大直径不超过10mm的手工焊条电弧焊用的电焊钳. 本部分不适用于水下焊接用的电焊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11291.2-2013 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 第2部分:机器人系统与集成.pdf
ICS25.040.30 J2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1291.2-2013/ISO10218-2:2011 代替GB11291一1997 机器人 与机器人装备工业机器人 的安全 要求第2部分:机器人系统与集成 Robots and robotic devices-Safety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ial robots -Part 2:Robot systems and integration (ISO10218-2:2011 IDT) 2013-12-17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刮展真伪 GB11291.2-2013/ISO10218-2:2011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估 4.1通则 4.2布局设计 4.3风险评估 .5 4.4危险识别 6 4.5消除危险和降低风险 7 5安全要求和保护措施 7 5.1通则 7 5.2与安全相关的控制系统性能(硬件/软件) 7 5.3设计和安装 8 5.4机器人运动限制 5.5布局 12 5.6机器人系统操作方式的应用 14 5.7示教盒 .16 5.8保养和维修 17 5.9集成制造系统(1MS)接口 8 5.10安全防护 19 5.11协作机器人的操作 25 5.12机器人系统的试运行 27 6安全要求和保护措施的验证和确认 28 6.1通则 28 6.2验证与确认的方法 28 6.3必需的验证与确认 29 6.4保护设备的验证与确认 29 7使用资料 29 7.1通则 29 7.2说明手册 30 7.3标志 .33 附录A(资料性附录)重大危险清单 .34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与保护装置相关的各标准之间的关系37 附录C(资料性附录)物料进出点的安全防护38 1 GB11291.2-2013/ISO10218-2:2011 附录D(资料性附录)多个使能装置的操作 41 附录E(资料性附录)协作机器人的概念应用42 附录F(资料性附录)工序观测 .43 附录G(规范性附录)安全要求和措施的验证方法46 参考文献 57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10235-2012 弧焊电源 防触电装置.PDF
ICS25.160.30 J64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0235—2012 代替GB10235—2000 弧焊电源 [ 防触电装置 Hazard reducing device for arc welding power source 2012-12-31发布 2013-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10235-2012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品型式和基本参数 2 5使用条件2 6安装条件 2 7结构及安全要求 2 8检验方法 6 9检验规则 8 10铭牌 9 表1延时时间 3 表2接线端子能连接导线的标称截面积 4 表3温升限值 5 表4灼热丝顶端的温度及试验时间 7 表5例行检验项目 9 I GB10235—2012 前言 本标准的第3章“术语和定义”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0235一2000《弧焊变压器防触电装置》.本标准与GB10235一2000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标准名称中的弧焊变压器更改为弧焊电源. —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原标准仅适用于单相电源. ——对引用标准进行了更新. —对定义做了部分删除或修改. 一增加了额定负载持续率的等级、接线端子能连接导线的标称截面积范围以及接线端子的防护 要求、增加了功率器件的温升限值. 一对使用条件、延时时间、起动电阻值和试验方法、介电强度试验电压值、外壳防护等级、对正常 工作指示的要求、故障保护的要求、跌落试验方法、例行检验项目做了修改. ——取消了产品型号的编制规定和控制形式的规定. —一取消了焊条触及工件的时间规定、电磁接触器的触点、抗千扰性能、连续动作能力和成套性 要求. 一取消了包装、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通三九焊接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北京达三江电器设备厂、浙江肯得机电股份有 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汉神电气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佛山市格兰电 气有限公司、成都电气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小建、孟祥义、朱宣辉、邱光、何晓阳、杨庆轩、戎喜、邢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2350—1988、GB12350—2000. GB10235—2012 弧焊电源防触电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弧焊电源防触电装置的产品型式、基本参数、结构及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 铭牌信息等. 本标准适用于GB15579.1所规定的各种类型的弧焊电源用的防触电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900.22电工名词术语电焊机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169.10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0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灼热丝装 置和通用试验方法 :GB/T5169.1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 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15579.1弧焊设备第1部分:焊接电源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22、GB1557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动作电阻acting resistance 使装置动作的弧焊电源输出回路的最大电阻值. 3.2 起动时间operating time 从焊条接触到工件至弧焊电源达到额定空载电压的时间. 3.3 延时时间delaying time 从弧焊电源产生额定空载电压到降至低空载电压的时间. 3.4 内装式装置inner device 安装于弧焊电源壳体内,并可单独销售的装置.此装置可以有独立的外壳,也可以以弧焊电源的外 壳兼做装置的外壳. 3.5 外装式装置outer device 安装于弧焊电源外部的装置. 1 GB10235—2012 3.6 柜装式装置device inside switch cabinet 安装于对弧焊电源供电的低压配电屏内的装置. 4产品型式和基本参数 4.1产品型式 按装置的安装方式分为内装式、外装式和柜装式. 4.2基本参数 4.2.1额定输入条件 装置的额定输...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10235-1988 弧焊变压器防触电装置.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0235-88 弧焊变压器 防触电装置 Arc welding transformer against electric shock devic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弧焊变压器防触电装置的型号、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次级空载电压高于额定限值(触电危险性不大的环境,交流有效值80V;触电危 险性大的环境,交流有效值48V) 主回路采用电磁接触器控制的手工弧焊变压器防触电装置(以下简 称装置).对于其他类似的装置可以参照执行本标准或与用户协商. 2术语 2.1防触电装置 不焊接时,能自动降低焊接电源 的空载电压,焊接时又能自动地使电压恢复到原来数值的装置. 2.2安全空载电压 输出端(焊钳与工件之间)电压降低后所具有的安全空载电压. 2.3负载持续率 负载工作的持续时间与全周期时间之比,介于0~1之间,常用百分数表示. 2.4起动时间 自焊条接触到工件至装置的主触点 闭合的时间. 2.5延长时间 自焊钳上出现焊接电源输出端的空载电压至主触点打开的时间. 2.6起动灵敏度 在额定条件下,能使装置主触点闭合的输出回路的电阻 最大值. 3产品分类 3.1按装置起动灵敏度的不同,分为低电阻起动型(D型)和高电阻起动型(G型). 3.2按装置与焊接电源联结的不同,分为附挂式和内装式. 4型号 按《电焊机辅助装置型号编制办法》执行. 5基本参数 5.1额定电源电压:单相交流380V或220V. 5.2额定电源频率:50Hz 5.3额定负载持续率:35%,60%. 5.4电流等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8-12-12批准 1990-01-01实施 GB10235-88 装置的焊接电流等级与焊接电源的焊接电流等级相同. 6技术要求 6.1使用条件 6.1.1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6.1.2环境温度为-10~40℃. 6.1.3相对湿度 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 6.1.4使用场所应无严重影响装置使用的气体、蒸气、化学性沉积、尘垢、霉菌及其他爆炸性、腐蚀性介 质,并应无剧烈震动和颠簸. 6.2电气性能 6.2.1绝缘电阻 装置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2.5M0. 6.2.2介电强度如表1所示. 6.2.3装置在额定电网电压波动一15%~10%下应能正常工作. 表1 V 项目 试验电压 与初级有联系的回路对机壳 2500 大于50V小于127V的回路对机光 1000 小于50V的回路对机壳 800 回路与次级回路之间 1000 220 2000 控制回路与初级回路 380 2500 6.2.4起动时间 装置的起动时间应不大于0.06s.为使装置起动,需要焊条接触的时间应在0.03s以内. 6.2.5延长时间 延长时间不大于1.3s 推荐使用0.3s以下. 6.2.6起动灵敏度 6.2.6.1低阻型20,其测定值的允许偏差为士40%.: 6.2.6.2高阻型2~5000(推荐使用不超过2000),其测定值的允许偏差为士30%,但不能超过上限 规定值. 6.2.7安全空载电压小于或等于36V. 6.3耐跌落性能 按7.3.8条进行跌落试验时,不能产生对装置有影响的变形或破损.内装式装置随焊接电源的有关 要求作试验. 6.4温升 6.4.1在本标准6.1条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当频率及电源电压为额定值时,装置于额定焊接电流及额 定负载持续率下运行,其各部分的温升限值如表2所示. 6.4.2与电阻等发热元件相邻表面及构件的温升值,不应形成有害的温度. GB10235-88 表2 K 测定方法 温升限值 测定部位 温度计法 电阻法 电磁接触器 钢及铜合金 符合B2455《低压接触器3的有关规定 绕组和触点 银及银合金 B级绝缘 75 80 辅助变压器的绕组 F级绝缘 90 100 H级绝缘 115 125 注:当采用温度计法时,应在最热点上测定湿度. 6.5电磁接触器的动作和触点的开闭按7.3.10条试验,应不加修整地进行20000次试验.试验中,电 磁接触器的动作和主触点的开闭必须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电磁接触器应开闭可靠,不能有粘着或其他误动作发生; b.螺栓、螺钉等紧固部分不能产生松动; c.在触点处不产生显著的损伤,并可以连续使用; d.其他零件也不能产生对功能有影响的损伤. 6.6装置在正常工作时应不干扰焊接电源的各项性能指标,同时装置也应不受焊接电源稳弧、起弧、遥 控等因素的干扰而正常工作. 6.7故障保险器 装置应装有故障保险器,保证在故障发生后1s内,将焊接电源空载电压降为安全空载电压或将焊 接电源初级(次级)切断. 注:本条暂作推荐性指标. 6.8工作显示 装置工作或不工作时应有明显的显示. 6.9结构 6.9.1结...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10201-1988 热处理合理用电导则.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621.78 :658.262 热处理合理用电导则 GB10201-88 Guldes for the rationality of electricity usage in heat treatment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木标准是对热处理合理用电的原则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电能为主要能源的一般金属热处理专业厂和热处理车间.也适用于热处理工段、班 (组)和生产线上的热处理设备. 2引用标准 GB156额定电压 GB4002工业电热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GB4836电阻炉基本技术条件 GB4824.1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无线电干扰允许值 GB5623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 3热处理用电基本要求 3.1合理选择供电方式和电压等级.电压等级应符合GB156的规定. 3.2对大容量的热处理车间或热处理设备,应单独设置电力变压器,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台数,达 到经济运行. 3 3热处理设备电源电压偏移的允许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士5%;电源三相电压应对称;电源频率 的变化不应超过士2%. 3.4采用合理的短网接线形式和布置方案,应缩短网线长度,合理选择短网经济电流密度,并使三相阻 抗趋于平衡,电压损失小于5%. 3 5合理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使功率因数保持在0.9以上. 3.6单相用电设备应均衡地接在三相网络上,使供电网络中的电流最大不平衡度小于20%. 4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在满足零件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下列热处理工艺: .表面加热或局部加热热处理工艺, b.优化加热工艺,缩短加热、保温时间; .在高效传热介质中加热,缩短加热时间; d.当工件材料为碳索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时,用正火处理作为机械加工前的预备热处理; .用碳势控制和能缩短渗碳 周期的渗碳工艺; 对受轻载荷、硬化层较薄、要求耐磨的工件,用碳氮共渗工艺;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8-12-22批准 1989-09-01实施 GB10201-88 2 g在渗碳和碳氮共渗等化学热处理后,用直接淬火工艺; h.用淬火余热自回火或快速回火工艺; .利用热加工余热进行热处理或对工件进行预热工艺; j.利用自然时效或振动时效. 5热处理设备的基本要求 5.1电热设备应符合GB4002的规定. 5.2电阻炉应符合GB4836的规定. 5.3加热炉应具有工作空间尺寸和温度偏差数值. 5.4加热设备优先选用比热容小,热导率低的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及高效加热元件合理设计加热设备 的耐热构件及工夹具,采用焊接构件,减轻质量. 5.5优先选用省能型热处理设备、连续热处理设备及热处理生产线. 5.6空炉损耗功率比R是空炉损耗功率与额定功率的百分比,空炉损耗功率比按式(1)计算. P RP ×100% () 式中:P.空炉损耗功率,kW; P—额定功率,kW P的测算和计算方法按GB4836的规定进行. 5.7热处理电阻炉、电极盐浴炉的空炉损耗功率比,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定炉损耗功率比 额定功率 额定温度 炉型 % kw c 等 二等 14 1350 32 36 箱式炉 320 1200 27 535 片式炉 :50 1200 12 26 箱式炉、震底炉、多用炉、铃送带 15~75 950 27 33 炉,小型连线 有护、人型连续输运带 950 式加 265 18 23 井式加热炉、井式气沐渗碳炉 25 950 22 27 井式回火炉、井式化炉 25 650 14 16 2.5~12 1000 27 32 2.5-10 1200 534 540 小型箱式炉,气发生器 6~10 1300 37 灯43 10-14 1600 36 2 油浴炉 6 300 32 35 30 650 27 电极盐浴炉 320 850 540 2325 1300 56 5.8电极盐浴炉必须采用省能启动方法和保温方法盐浴炉在额定温度下空载运行,三相电流不平衡 度应小于0%. GB10201-88 3 5.9盐浴炉变压器容量应与负载匹配,并选择高效省能型产品. 5.10感应加热变频装置的功率因素不小于0.9,变频装置的效率不小于90%. 5.11正确选择感应加热设备的频率和容量.合理设计、选用感应器的结构与尺寸.感应器与变频装置 的输出端应有良好的匹配. 5.12合理选配感应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使感应器的功率因素不小于0.7. 5.13对感应加热装置和晶闸管调功设备,应抑制谐波分量,使其符合有关规定. 5.14产生射频能量的设备,应设置屏蔽,使其电磁辐射的允许值达到GB4824.1的规定. 5.15对容量45kW及以上的设备,应单独配置有功电度表,仪表的精度不得低于2.0级. 6热处理工件电耗定额 6.1按GB5623的规定制定热处理工件电耗定额. 6.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SCBPV-TD001-2013 内压与支管外载作用下圆柱壳开孔应力分析方法.pdf
CSCBPV-TD001-2013 目次 关于发布《内压与支管外载作用下圆柱壳开孔应力分析方法》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公告Ⅲ V 1引言 1 2符号说明. 2 3适用范围 47种载荷与基准应力,应力计算公式 4 5应力集中 系数 .....5 6组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叠加规则 6 7应力计算流程 9 8应力校核 I0 附录A内压载荷下带径向接管圆柱壳开孔处的最大应力强度 附录B内压与支管外载作用下带接管圆柱壳开孔处的应力集中系数23 附录C内压与外载作用下圆柱壳开孔应力分析的理论基础141 参考文献 164 CSCBPV-TD001-2013 前言 指导性技术文件是全国锅炉压力容器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以下简称“委员会”)标准 体系的组成之一,目的在于向标准的使用者提供标准的编制依据和相应的技术方法,其内容可以作为实 际工程解决方案的参考依据.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CSCBPV-TD001-2013)是在委员会和清华大学支持下,根据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薛明德、黄克智等历经二十余年的科研成果转化而来.对于具有径向平齐支管(接管)的圆柱壳(主壳, 圆筒)开孔区,本文件给出了内压与支管外载作用下应力分析的工程计算方法,补充我国GB150等设 计规范相关内容. 相对于国际同类圆筒径向开孔接管应力分析方法,本文件提供的计算方法具有适用参数范围广、考 虑载荷条件全面、计算精度高等特点,为压力容器建造行业进行圆筒径向开孔接管应力分析和结构设计、 优化提供了快捷、可靠的途径和依据. 本方法的研究和本文件的编制工作是在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的支持与资助下进行的. 参加本文件理论研究和理论计算程序编制工作的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组成员先后有:博士研究 生邓勇、陈伟、王和慧、李东风、杜青海、吕玮和硕士研究生王珑祺,他们分别对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做 出了贡献;最终的理论计算程序由杜青海博士完成. 二十多年来,委员会寿比南秘书长对本方法的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始终给予了大力支持.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编制者:薛明德、黄克智、李世玉、朱国栋、向志海、徐锋.相应的工程计算 软件也已根据本文件编制完成. 本文件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负责解释. 本文件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首次发布. V CSCBPV-TD001-2013 内压与支管外载作用下圆柱壳开孔应力分析方法 1引言 在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以下简称“委员会”)和清华大学支持下,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薛明德、黄克智等经过二十多年研究,得到了适用于圆柱壳大开孔问题的薄壳理论 解-(其力学模型与坐标系见图1,图中符号说明见第2章).以该理论解为基础,进一步制定了内 压与外载作用下压力容器圆筒径向接管开孔应力分析的工程计算方法,并将此方法作为压力容器行业指 导性技术文件予以发布. 本文件给出的应力分析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弹性薄壳理论.附录给出了本文件理论依据的简 况.本方法的理论基础与力学模型和美国压力容器研究委员会(PVRC)公报WRC Bulletin No.107、297 方法的比较见表1. 表]本方法与WRC Bulletin No.107、297理论基础的比较 项目 本方法 WRC Bulletin No.107 WRC Bulletin No.297 d/Ds0.07-0.57* d/Ds0.9 适用参数 10≤D/T<600 d/D s0.5 A=d/√DTSI2 =d/√DTs2.0-2.5 =d/√DTs5 范围 dD≤TS2 因D/T值而异,D/T大时只给出极小 tTs2 开孔率的曲线 L 内压p Ⅱ,轴拉力P2 1 轴拉力P II 轴拉力P Ⅲ,面外弯矩M 面外弯矩M ⅢI 面外弯矩M 考虑的载荷 V 面内弯矩M IV 面内弯矩M V 面内弯矩M 条件(内压或 V 织向剪力P V “纵向剪力P V *纵向剪力P 支管外载荷) VI 横向剪力P VI “横向剪力P VI *横向剪力P VII 扭矩M VII 扭矩M VII 扭矩M ”此3项为材料力学解,未考虑壳体中的应力集中 主壳与支管都是精确圆柱 主壳为精确圆柱壳方程,不开孔,无 理论基础 壳方程 扁壳方程,只适用于小开孔情况 支管 交贯线处广 精确的交贯线几何描述,近似的 义力与位移 精确方程,精确求解 无支管,不开孔 求解方法 的连续条件 主壳展开面上(√2)x(√2r)方形区上 支管作 真实外载 作用分布法向力,大开孔时与外加载 真实外载 用外载 荷不满足静力平衡(d=2r) 更详细的比较及W...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NS 2009-1979 化学试药.pdf
UDC546.226-32-4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化學試藥 總號 2009 CNS 發煙硫酸 類號 K7510 Sulfuric Acid Fuming H2S04xS03;無色或淡黄色黏稠液體,含20%之三氧化硫酸液之比重約1.9.使用時應小心玻璃瓶蓝 應紧以防止濕氣及有機物. 標準 含量(游雕SO)±2%標示量 不揮發物 (最大)0.002% 氮化合物(NH3;NO3以N計)(最大)0.0005% 砷(以As計)(最大)0.03PPm 鐵(以Fe計)(最大)0.0002% 含量:秤取約1ml樣品,小心地加至50ml水中,冷却後加入二滴甲基橙指示劑並以1N氧氧化鈉溶液 滴定至昱現 黄色.每g酸中消耗1N氫氧化溶液超過20.39m1之數,1ml1N氫氧化鈉代表 21.45%的游離S03 不揮發物:取13l(25g)樣品於白金皿中蒸酸至乾,再将之烧成赤紅色約五分鐘.Ⅲ中残餘物不得超過 0.5mg 氮化合物:加1.0ml酸液至盛有50ml水之燒瓶(道合做氨蒸餾者),在冰浴中冷却业徐徐加入15ml10 %氫氧化鈉,然後再加入1g粉状德瓦達(Devarda)合金(Cu50;A1:45;Zn:5)或剪成小 段之鋁線0.5g 冷却後加入10ml氧氧化鈉,避免氨之增减静置2小時,然後緩緩蒸餾出40ml 至内含1滴稀酸之5ml水中,在蒸出液中加入1ml10%氫氧化鈉及2ml萘氏溶液.所生成 之顏色不得深於以氮0.01mg(0.04mg氨化铵)在與樣品 同一情况下試驗所呈之色. 碑:将3ml硝酸小心加至35ml樣品中並蒸發至體積約10ml 冷却後以20ml水小心稀释,蒸酸 至逸出硫酸澧煙且體積减至約5ml 冷却後以20ml水小心稀釋,然後依照CNS1505 K435砷试验法,测定其斑點不得大於砷2μg所呈現者. 鐵:在不揮發物項中之残餘物中加3ml鹽酸及2ml水並於蒸汽浴上蒸發至乾.以1ml密酸之水溶 取殘渣业稀釋成100ml.取此稀釋液20ml加入2ml鹽酸並稀釋成50ml 加過硫酸約30 mg及硫氰酸銨3ml 所生成之任何紅色不得深於加0.01mg鐵之空白試驗 年布月3期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行修年月 年月日 印行日期94年10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不得 甲4(210X297)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H/Z 9001-200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pdf
ICS07.040 A75 备案号:22427-2008 CH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CH/Z9001-2007 数字城市 地理 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the mon platform for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 of digital city 2007-12-29发布 2008-02-01实施 国家测绘局发布 CH/Z9001-2007 目次 前言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构成与功能 2 5建设原则 2 6数据提取 2 7数据扩充 *6 8数据重组 6 9管理服务软件系统 9 10支撑环境 .10 CH/Z9001-2007 前言 本指导 性技术文件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国家测绘局测绘标 准化研究所、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中国地理信息 系统协会、天津市测绘院、陕西省基础地理信息中 心、国家测绘局黑龙江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嘉兴市规划与建设局、烟台市国土资 源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成名、王丹、肖学年、王继周、李军、刘勇、印洁、赵占杰、汤海、胡 珂、王晓国、徐开明、严荣华、张建英、田力. I CH/Z9001-2007 引言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国测国字[2006]35 号文《关于加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服务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城市各部门使用 统一的地理空间数据 ,保障数据组织方式、软件功能和支撑环境适应单机和网络条件下地理信息服务的 需要,以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广泛应用,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制定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本指导性 技术文件将通过实施、完善,转化为测绘行业标准. Ⅱ CH/Z9001—200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界定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内涵、构成及作用,规定了数据集在基 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上提取、扩充和重组的加工过程,对管理服务软件功能和支撑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维护和服务,其他类型区域地理空 间信息公共平台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然而,鼓励 根据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GB21139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9710地理信息元数据 CH/Z9002一2007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分类、描述及编码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3.1 数字城市digital city 运用信息共享的理念,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将物质城市按一定规则进行数字化重建,据此整体研究、 解决城市问题的综合系统. 3.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geospatial framework of digital city 是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是其他空间和社会经济信息定位、集成和交换的基础平台,是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数据体系、目录与交换体系、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组织运行 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构成. 3.3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standard data of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是指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21139《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规定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3.4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mon platform for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 of digital city 是其他专业信息空间定位、集成交换和互联互通的基础,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满足城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具备 实现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简称“公共平台”. 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H/T 9008.3-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pdf
ICS07.040 A75 备案号:29065-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CH/T9008.3-2010 基础地理信息 数字成果 1:500、1:1000、1:2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 Digital products of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1:5001:10001:2000digital orthophotomaps 2010-06-07发布 2010-07-01实施 国家测绘局 发布
CH/T9008.3-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构成、分类、要求、 质量检验和保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生产、质量控制和 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183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CH/T1005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CH/T1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3 成果描述 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orthophoto)是将地表航空航天影像经垂直投影而生成的影像数据集。
参照 地形图要求对正射影像数据按图幅范围进行裁切,配以图廓整饰,即成为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or- thophotomap.简称DOM),它具有像片的影像特征和地图的几何精度,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的 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4成果构成 数字正射影像图由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包括影像定位信息)、元数据及相关文件构成。
相关文件指需 要随数据同时提供的信息,如图廓整饰等。
5成果分类 数字正射影像图按颜色分为两类,其分类及代号见表1。
表1数字正射影像图分类及代号 分类 代号 全色 D 彩色 C
CH/T9008.3-2010 6成果要求 6.1数学基础 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确有必要时,亦可采用依法批准的独立坐标系。
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确有必要时按1.5°分带。
6.2分幅与编号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分幅与编号应符合GB/T20257.1的规定。
6.3分辨率 数字正射影像图影像地面分辨率应优于表2的规定。
表2数字正射影像图影像分辨率 单位为米 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地面分辨率 0.05 0.1 0.2 6.4影像定位 数字正射影像是由二维像元构成的栅格数据。
水平方向为行,顺序从上至下排列;垂直方向为列,顺 序从左至右排列;左上角第一个像元的栅格坐标定为(0,0),对应的高斯平面坐标(X,Y)(见图1)为 DOM的起始点。
一般情况下,栅格坐标系平行于平面坐标系,DOM栅格的平面坐标值应为像元分辨率 的整数倍。
DOM起始点(Xg,Y) -DOM像元中心点 一影像地面分鲜率 图1影像定位示意图 6.5数据覆盖范围 数字正射影像图按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时,以GB/T20257.1规定的图幅向四边扩展(图上约10mm) 提供数据;按梯形分幅时,以GB/T20257.1规定的图幅内图廓线最小外接矩形,向四边扩展(图上约 10mm).以矩形覆盖范围为单位提供数据。
起止点坐标按式(1)、式(2)、式(3)、式(4)计算(点位关系如 图2所示)。
CH/T9008.3-2010 (X.Y) D (Xx) (x.Y) (X.) (X.Y±) 图2数字正射影像图起止点与图廓关系示意图 X=INT((MAX(X,X,X,X)+D)/d)Xd (D) Y=INT((MIN(Y,Y,Y,Y)-D)/d)Xd (2) X=INT((MIN(X,X,X,X)-D)/d)Xd (3) Y=INT((MAX(Y,Y,Y,Y)+D)/d)Xd (4) 式中: X,Y,X,Y,X,Y,X,Y内图廓点高斯平面坐标,单位为米(m); X,Y,X,Y影像起止点高斯平面坐标,单位为米(m); D 数字正射影像图裁切时外扩尺寸,单位为米(m);D=0.01×M,M为成图比例尺分母; 一影像地面分辨率,单位为米(m)。
INT 一将数字向下舍人到最接近的整数; MAX- 返回参数列表中的最大值: MIN- 一返回给定参数表中的最小值。
6.6精度 6.6.1平面位置精度 数字正射...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H/T 9008.2-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 数字高程模型.pdf
ICS07.040 A75 备案号:29064-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CH/T9008.2-2010 基础地理信息 数字成果 1:500、1:1000、1:2000 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products of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1:5001:1000 1:2000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2010-06-07发布 2010-07-01实施 国家测绘局 发布
CH/T9008.2-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面坐标系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的构 成、分级、要求、质量检验和保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平面坐标系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的生 产、质量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183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CH/T1005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CH/T1007 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3成果描述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简称DEM)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规则格网点描述地面高程信 息的数据集,用于反映区域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
数字高程模型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的主要组 成部分。
4成果构成 数字高程模型成果由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元数据及相关文件构成。
相关文件是指需要随数据同时提 供的说明信息,如高程推测区范围等。
5成果分级 数字高程模型成果按精度分为三级,其分级与代号见表1。
表1数字高程模型分级及代号 精度等级 代号 一级 A 二级 B 三级 C
CH/T9008.2-2010 6成果要求 6.1数学基础 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确有必要时,亦可采用依法批准的独立坐标系。
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确有必要时,亦可按1.5°分带。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确有必要时,亦可采用依法批准的其他高程基准。
6.2分幅与编号 数字高程模型成果的分幅与编号应符合GB/T20257.1的规定。
6.3格网尺寸 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成果宜采用的格网尺寸见表2。
表2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尺寸 单位为米 比例尺 格网尺寸 1:500 0.5 1:1000 1 1:2000 2 6.4精度 数字高程模型成果的精度用格网点的高程中误差表示,其精度要求见表3。
高程中误差的两倍为采 样点数据最大误差。
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高程值应取位至0.01m。
高程值存储时可 以采用浮点型或放大至整型。
表3数字高程模型精度指标 单位为米 高程中误差 比例尺 一级 二级 三级 平地 0.20 平地 0.25 平地 0.37 1:500 丘陵地 0.40 丘陵地0.50 丘陵地 0.75 山地 0.50 山地 0.70 山地 1.05 高山地 0.70 高山地1.00 高山地 1.50 平地 0.20 平地 0.25 平地 0.37 11000 丘陵地 0.50 丘陵地0.70 丘陵地 1.05 山地 0.70 山地 1.00 山地 1.50 高山地 1.50 高山地 2.00 高山地 3.00 平地 0.40 平地 0.50 平地 0.75 1:2000 丘陵地0.50 丘陵地0.70 丘陵地 1.05 山地 1.20 山地 1.50 山地 2.25 高山地 1.50 高山地 2.00 高山地3.00 6.5水域高程 静止水域范围内的DEM高程值应一致,其高程值应取常水位高程。
流动水域内的DEM高程应自 上而下平缓过渡,并且与周围地形高程之间的关系正确、合理。
2
CH/T9008.2-2010 6.6高程推测区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中达不到规定高程精度要求的区域应划为高程推测区。
6.7空白区域 空白区域是指获取的数据源出现局部中断等原因无法获取高程的区域。
位于空白区域的格网高程 值应赋予一9999,对空白区的处理要完整地记录在元数据中。
6.8格网定位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坐标原则上平行于高斯平面坐标系,以水平方向为行,顺序从上至下排列;以垂 直方向...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BS EN 287-1-2011 焊工资格考试 第1部分:钢.pdf
BRITISH STANDARD BS EN 287-1:2011 Qualification test of welders- Fusion welding- Part 1:Steels The European Standard EN 287-1:2011 has the status of a British Standard ICS25.160.01 BSi NO COPYING WITHOUT BSI PERMISSION EXCEPT AS PERMITTED BY COPYRIGHT LAW British Standards BSEN287-1:2011 National foreword This British Standard is the official English language version of EN 287-1:2011.It supersedes BS EN 287-1:2004 which is withdrawn.This standard was originally developed as prEN ISO 9606-1 but the ISO work item was withdrawn after the enquiry stage and the document proceeded to formal vote as a purely European work item. The UK participation in its preparation was entrusted to Technical Committee WEE/36 Qualification of welding procedures and welders which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aid enquirers to understand the text; present to the responsible international/European mittee any enquiri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r proposals for change and keep the UK interests informed; monitor related international and European developments and promulgate them in the UK. A list of organizations represented on this mittee can be obtained on request to its secretary. Cross-references The British Standards which implement international or European publications referred to in this document may be found in the BSI Catalogue under the section entitled"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rrespondence Index" or by using the“Search"facility of the BSI Electronic Catalogue or of British Standards Online. This publication does not purport to include all the necessary provisions of a contract.Users are responsible for its correct application. Compliance with a British Standard does not of itself confer immunity from legal obligations. This British Standard was Summary of pages published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he Standards Policy and This document prises a front cover an inside front cover the EN title page Strategy Committee on 31July2011 pages 2 to 40 an inside back cover and a back cover. 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BS EN 1778-2000 焊接热塑结构特征值.热塑设备的设计模和允许应力测定.pdf
BRITISH STANDARD BS EN 1778:2000 Characteristic values for welded thermoplastics constructions Determination of allowable stresses and moduli for design of thermoplastics equipment The European Standard EN 1778:1999 has the status of a British Standard ICS83.080.20;83.140.01 NO COPYING WITHOUT BSI PERMISSION EXCEPT AS PERMITTED BY COPYRIGHT LAW BS BSEN1778:2000 National foreword This British Standard is the official English language version of EN 1778:1999. The UK participation in its preparation was entrusted to Technical Committee PRI/80 Welding thermoplastics which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aid enquirers to understand the text; -present to the responsible European mittee any enquiri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r proposals for change and keep the UK interests informed; monitor related intermational and European developments and promulgate them in the UK. A list of organizations represented on this mittee can be obtained on request to its secretary. Cross-references The British Standards which implement international or European publications referred to in this document may be found in the BSI Standards Catalogue under the section entitled“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rrespondence Index'" or by using the “Find"facility of the BSI Standards Electronic Catalogue. A British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include all the necessary provisions of a contract.Users of British Standard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correct application. Compliance with a British Standard does not of itself confer immunity from legal obligations. Summary of pages This document prises a front cover an inside front cover the EN title page pages 2 to 52 an inside back cover and a back cover. The BSI copyright notice displayed in this document indicates when the document was last issued. This British Standard having Amendments issued since publication been prepare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Sector Amd.No. Date Comments Committee for Materials and Chemicals was published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13
114
115
…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