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4282-2011 塑料焊接试样 拉伸检测方法.pdf
ICS71.120:83.140 G94 备案号:34695—201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282-2011 塑料焊接试样 拉伸检测方法 Test method of tensile for plastics welded test specimen 2011-12-20发布 201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82—2011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符号和说明 5试验原理 2 6试验装置 2 6.1试验机 6.2测量试样宽度和厚度的仪器 2 6.3制样机和铣刀 2 7试样制备 2 7.1取样要求 2 7.2试样形状 3 7.3试样尺寸 .3 7.4试样制备方法 7.5试样数量 .5 8状态调节 5 9试验方法 5 9.1试验环境5 9.2试样测量 5 9.3安装试样 9.4试样拉伸速度 5 9.5数据的记录 .6 10试验结果 6 10.1拉伸强度 6 10.2统计分析参数 6 10.3有效数字 6 10.4试验结果处理 6 11试验报告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试验报告的格式 .8 图1板材、管材拉伸试验矩形试样 3 图2板材、管材拉伸试验哑铃形试样 3 图3管材取样示意图 .5 表1符号和说明 2 表2矩形试样尺寸 I HG/T4282-2011 表3哑铃形试样尺寸 4 表4主要塑料材料试样的拉伸速度 6 表A.1塑料焊接试样拉伸试验报告 HG/T4282—2011 前言 本标准与HG/T4280《塑料焊接工艺评定》、HG/T4281《塑料焊接工艺规程》、HG/T4283《塑料 焊接试样弯曲检测方法》和冲击、剥离检测方法(注:计划中)共同构成了塑料焊接工艺基础性技术 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DVS2203-2:1985《热塑性塑料焊接拉伸试验方法》编制,与DVS 2203-2:1985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温州赵氟隆有限公司、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广州市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 究院、贵州森瑞管业有限公司、上海氯威塑料有限公司、承德精密试验机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 督检验中心、佑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莱丹塑料焊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广东德塑科技有限公司、金川 集团有限公司、3M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应仁爱、钟海、李茂东、沈健、王新华、郑伟义、陈国龙、肖玉刚、成光涛、冯德富、 张诗光、钱虹, HG/T4282-2011 塑料焊接试样拉伸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焊接试样拉伸检测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说明、试验原理、试验装置、试样制 备、状态调节、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及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热风焊、挤出焊、热熔焊、电熔焊等工艺焊接的热塑性塑料试样的拉伸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35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3375焊接术语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1997塑料多用途试样 GB/T17200橡胶塑料拉力、压力和弯曲试验机(恒速驱动)技术规范 ISO2602:1980测试结果的统计解释均值的估计和置信区间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GB/T337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卷边welding beads 焊接时焊缝边缘溢出的塑料熔体. 3.2 试样test sample 根据技术标准要求制成的用于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样品.试样是从试件上取下的局部的样品,包 括母材和焊接接头两部分. 注:试样的不同形状,可以被称作试片(如拉伸用的哑铃形试片)、试管(如整管拉伸用的焊接管材). 4符号和说明 表1给出了本标准所使用的符号及相...
HG/T 4280-2011 塑料焊接工艺评定.pdf
ICS71.120:83.140 G94 备案号:34693201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280-2011 塑料焊接工艺评定 Welding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for plastics 2011-12-20发布 201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80-2011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评定总则2 4.1一般要求 2 42一般流程 2 4.3工艺因素 2 5评定规则 3 6评定文件格式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塑料焊接工艺评定流程图9 附录B(资料性附录)塑料焊接材料分类分组表 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最小弯曲角和最小挤压位移13 附录D(资料性附录)塑料焊接工艺规程格式 15 附录E(资料性附录)塑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格式17 图A.1塑料焊接工艺评定流程图 9 图C.1PE的最小弯曲角(相对密度≥0.94) 13 图C.2PVDF的最小弯曲角 13 图C.3PE的最小挤压位移(相对密度≥0.94) 14 图C.4PVDF的最小挤压位移 14 表1塑料焊接工艺的评定因素 3 表2塑料焊接工艺评定项目及认可范围4 表3热风焊工艺评定方法 .6 表4挤出焊工艺评定方法 6 表5热熔对接焊工艺评定方法7 表6电熔承插焊接工艺评定方法 7 表7电熔鞍形焊工艺评定方法 8 表B.1塑料焊接材料分类分组表10 表D.1塑料焊接工艺规程(WPS)15 表E.1热风焊工艺评定报告(PQR) 17 表E.2挤出焊工艺评定报告(PQR)18 表E.3热熔焊工艺评定报告(PQR)19 表E.4电熔焊工艺评定报告(PQR)20 I HG/T4280—2011 前言 本标准与HG/T4281塑料焊接工艺规程》、HG/T4282塑料焊接试样拉伸检测方法》、HG/ T4283《塑料焊接试样弯曲检测方法》和冲击、剥离检测方法(注:计划中)共同构成了塑料焊接工艺 基础性技术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温州赵氟隆有限公司、广州市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西安塑龙熔接设备有限 公司、贵州森瑞管业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德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氯威塑料 有限公司、莱丹塑料焊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佑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金 川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成塑料有限公司、沈阳建筑大学、成都市岷江自来水厂双流聚乙烯管材生产车 间、3M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伟义、陈志刚、马建萍、钟海、冯德富、徐国然、成光涛、陈国龙、林华义、应仁 爱、陈招、张诗光、陈恒财、谷亚新、任冬梅、钱虹、龚子秀. HG/T4280-2011 引言 塑料焊接工艺是塑料、塑料衬里制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常压容器、管道中常用的重要 工艺.为保证塑料焊接件的质量,质量监督行政部门将塑料焊工考试的范围、内容、方法和结果评定列 入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Z6002一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中.目前,塑料焊接 工艺国内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系统的基础性技术标准,给该领域的设计、生产、行业检测监督带来了一定 的困难.为了提高工艺和技术,有必要制定本工艺基础性技术系列标准. 塑料焊接标准体系的内容包括: 塑料焊接名词术语、符号标注和质量分级等方面; 塑料焊接工艺评定和工艺规程等方面; 塑料焊接的检验、试验、检测和测试方法等方面; 塑料原材料(板材和管材)和焊条等方面; 塑料焊接用的机具和测试仪器等方面; 塑料制成品(管道和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等方面. 本标准是塑料焊接标准体系中的首要标准. N HG/T4280-2011 塑料焊接工艺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焊接工艺评定的术语和定义、评定规则和评定文件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塑料衬里制特种设备(压力容器...
HG/T 3440-2013 化学试剂 铬酸钾.pdf
ICS71.040.30 G62 备案号:41903—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440-2013 代替HG/T3440—1999 化学试剂 铬酸钾 Chemical reagent-Potassium chromate 2013-10-17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344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3440一1999《化学试剂铬酸钾》,与HG/T3440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氯化物、硫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见本版的5.5.2、5.6.2); 一修改了硫酸盐比浊法的测定方法(见本版的5.6.1 1999年版的5.5); 一完善了钙测定方法(见本版的5.8 1999年版的5.7); —修改了包装及标志(见本版的第7章,1999年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会(SAC/TC63/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浩云、郑琦、倪传宏、陈妍、李兴根、高俊伟、黄银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HGB3153-1960、HG/T3440—1976、HG/T3440—1999. I HG/T3440—2013 化学试剂铬酸钾 警告:本标准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分子式:K2CrO4 相对分子质量:194.19(根据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铬酸钾的性状、规格、试验、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铬酸钾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32007化学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GB/T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T9728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9738化学试剂水不溶物测定通用方法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5346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 HG/T3921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 JY/T020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通则 3性状 本试剂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不溶于醇. 4规格 铬酸钾的规格见表1. HG/T3440-2013 表1铬酸钾的规格 名称 优级纯 分析纯 化学纯 含量(K2CrO4)w/% ≥99.5 ≥99.5 ≥99.0 pH值(50g/L 25℃) 8.6~9.8 8.6~9.8 8.6~9.8 水不溶物w/% ≤0.002 ≤0.004 ≤0.01 氯化物(C)w/% ≤0.001 ≤0.003 ≤0.005 硫酸盐(SO-)w/% ≤0.01 ≤0.02 ≤0.05 钠(Na)w/% ≤0.05 ≤0.1 钙(Ca)w/% ≤0.001 ≤0.005 0.01 铅(Pb)w/% ≤0.005 5试验 5.1一般规定 本章中除另有规定外,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601、GB/T602、 GB/T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规格,样品均按精确至0.01g称量,所用 溶液以“%”表示的均为质量分数. 5.2含量 称取0.2g样品,精确至0.0001g 置于碘量瓶中,溶于25mL水中,加2g碘化钾及10mL硫酸溶 液(20%),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加150mL水(温度不超过10℃),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gS2O3)=0.1mol/L]滴定,近终点时,加2mL淀粉指示液(10g/L) 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 绿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铬酸钾的质量分数w1 按式(1)计算: (V1-V2)XcXM 7U1= m×1000 ×100%(1) 式中: V1—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一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铬酸钾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K2Cr04)=64.73]; m一一样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5.3pH值 按GB/T9724的规定测定. 5.4水...
HG/T 3438-2013 化学试剂 定氮合金.pdf
ICS71.040.30 G62 备案号:41902—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438—2013 代替HG/T3438一1999 化学试剂 定氮合金 Chemical reagent-Devarda's alloy 2013-10-17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3438—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3438一1999《化学试剂定氮合金》,与HG/T3438一1999相比仅做编辑性 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会(SAC/TC63/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浩云、郑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HGB3283-1960、HG/T3438—1976、HG/T3438-1999. I HG/T3438-2013 化学试剂定氮合金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定氮合金的性状、规格、试验、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定氮合金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15346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 HG/T3921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 3性状 本试剂为灰色或银灰色金属颗粒,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还原硝酸根或亚硝酸根为氨. 合金组成(w):铜(Cu)50%;铝(A1)45%;锌(Zn)5%. 4规格 定氮合金的规格见表1. 表1定氮合金的规格 名称 分析纯 颗粒度 合格 总氮量(N)w/% ≤0.003 5试验 5.1安全提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 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5.2一般规定 本章中除另有规定外,所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 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规格,样品均按精确至0.01g称量,所用溶液以“%”表示的均为质量 分数. 5.3颗粒度 称取10g样品,置于2.5mm(8目)的标准筛中,筛出物应大于或等于9.5g. 5.4总氮量 称取1.5g研细的样品,置于定氮瓶中,慢慢加人8.5mL盐酸,待氢气停止发生后,加70mL无氨 1 HG/T3438-2013 的水,沿瓶壁慢慢加入25mL无氨的氢氧化钠溶液(320g/L) 加热蒸馏出75mL 用盛有5mL硫酸溶 液(0.5%)的100mL比色管接收.加3mL氢氧化钠溶液(320g/L)及2mL纳氏试剂,稀释至 100mL 摇匀.溶液所呈黄色不得深于标准比色溶液. 标准比色溶液的制备是取0.5g研细的样品及含0.03mg的氮(N)标准溶液,与样品同时、同样 处理. 6检验规则 按HG/T3921的规定进行采样及验收. 7包装及标志 按GB15346的规定进行包装、贮存及运输,并给出标志,其中: 包装单位:第3、4类. 内包装形式:NB-4、NBY-4、NB-5、NBY-5、NB-7、NB-8、NB-10、NB-11、NB-13、NB-15. 隔离材料:GC-1、GC-2、GC-3、GC-4. 外包装形式:WB-1、WB-2、WB-3. 2 ...
GB/T 32685-2016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pdf
ICS71.080.40 G1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685—2016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 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 (PTA)for industrial use 2016-06-14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刮涂爽真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 GB/T32685—2016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10千字 2016年7月第一版2016年7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52232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10107 GB/T3268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大喜、戴玉娣、贾贵、李凤生. I GB/T32685-2016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 警告:如果不遵守适当的防范措施,本标准所属产品在生产、贮运和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存在危险. 本标准无意对与本产品有关的安全问题提出建议.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建立适当的安 全和防范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简称PTA)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 输、贮存和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油对二甲苯为原料,经氧化、精制制得的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该产品 主要用作生产聚酯切片、长短涤纶纤维和化工产品的原料. 分子式:CHO4 结构简式: COOH COOH 相对分子质量:166.13(按2011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7531有机化工产品灼烧残渣的测定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和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7521化学试剂N N-二甲基甲酰胺 GB/T30921.1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试验方法第1部分:对羧基苯甲醛(4-CBA)和对甲 基苯甲酸(p-TOL)含量的测定 GB/T30921.2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含量的测定 GB/T30921.3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试验方法第3部分:水含量的测定 GB/T30921.4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试验方法第4部分:钛含量的测定二安替吡啉甲 烷分光光度法 GB/T30921.5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试验方法第5部分:酸值的测定 GB/T30921.6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试验方法第6部分:粒度分布的测定 GB/T30921.7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试验方法第7部分:b值的测定色差计法 1 GB/T32685-2016 3技术要求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的技术要求 指标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外观 白色粉末 酸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675士2 对羧基苯甲醛/(mg/kg) 25 对甲基苯甲酸/(mg/kg) 150 180 灼烧残渣/(mg/kg) 6 10 总重金属(钥铬镍钻锰钛铁)/(mg/kg) 3 5 铁/(mg/kg) 1 2 水分w/% 0.2 DMF色度(5g/100mL)/Hazen单位(铂-钻色号) 10 b值 供需商定 250μm以上,/% 45μm以下,/% 供需商定 平均粒径/um 粒度分布 或 250μm以上,w/% 供需商定 45μm以下,w/% 平均粒径/um 4试验方法 4.1外观 将适量试样均匀地分布于白色器皿或滤纸上,进行目测. 4.2酸值 按GB/T30921.5规定进行. 4.3对羧基苯甲醛和对甲基苯甲酸 ...
GB/T 30304-2013 工业用甲基苯基二氯硅烷.pdf
ICS71.080.99;83.040 G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304-2013 工业用甲基苯基二氯硅烷 Methylphenyldichlorosilane for industial use 2013-12-31发布 201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0304-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涛、胡家敏、皇甫祝军、叶世胜、郑云峰、纪建华、季建英. GB/T30304-2013 工业用甲基苯基二氯硅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甲基苯基二氯硅烷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 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格氏法、缩合法等工艺路线制得的甲基苯基二氯硅烷. 分子式:C HCl2Si 结构式: CI C 相对分子质量:191.13(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方法(Hazen单位一铂-钴色号)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722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24165一2009染料产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 SN/T1877.2一2007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 3要求 3.1外观:透明液体,无可见机械杂质. 3.2甲基苯基二氯硅烷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技术指标 指标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色度/Hazen单位(铂-色号) ≤10 50 甲基苯基二氯硅烷w/% ≥99.0 ≥98.0 ≥95.0 苯基三氯硅烧,w/% 0.5 ≤1.0 ≤3.0 1 GB/T30304-2013 表1(续) 指标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苯并[a]花含量/(mg/kg) 不得检出 1 ≤20 16种多环芳香经(PAH)总量/(mg/kg) 不得检出 10 ≤200 多氯联苯(PCBs)含量/(mg/kg) ≤0.5 4试验方法 警告: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4.1外观的测定 取适量实验室样品,在自然光下目视观察. 4.2色度的测定 按GB/T3143的规定进行. 4.3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和苯基三氯硅烷含量的测定 4.3.1方法提要 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使试样汽化后,通过毛细管色谱柱,使组分得到分离,用热导 检测器检测,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4.3.2试剂 氢气:体积分数不小于99.99%,经硅胶和分子筛干燥、净化. 4.3.3仪器 4.3.3.1气相色谱仪:配有分流装置及热导检测器的任何型号的气相色谱仪,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符合 GB/T9722中的有关规定. 4.3.3.2色谱工作站或数据处理机. 4.3.3.3微量注射器:1pL或10pL. 4.3.4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本标准所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见表2,典型色谱图和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见附录A中 图A.1和表A.1.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效果的色谱柱及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2 GB/T30304-2013 表2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色谱柱 100%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30mX0.32mm×1.0μm 柱温/℃ 初始温度50℃,保持2min 升温速率为30℃/min 终温230℃,保持15min 汽化室温度/℃ 300 检测器温度/℃ 300 载气 氢气 载气流量/(mL/min) 1.8 恒定柱流量尾吹/(mL/min) 7.0 分流比 50:1 进样量/μL 1.0 4.3.5分析步骤 色谱仪开启后,按表2色谱操作条件或其他合适的条件进行调节,待仪器稳定后,进行样品的测定, 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工作站记录各组分的峰面积.其中,空气和氯化氢组分峰在工作站或数据处理机 上进行锁定处理,不列人结果计算. 4.3.6结果计算 甲基苯基二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的质量分数w: 按式(1)计算 A: w:A: ×100% (1) 式中: A—组分i的峰面积; ∑A一一各组分峰面积的总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甲基苯基二氯硅烷 应不大...
GB/T 30303-2013 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试验方法.pdf
ICS71.080.30 G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303-2013 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of methylamines and methylamines water solution for industrial use 2013-12-31发布 201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0303—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山东 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阳九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宿迁新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管建平、赵秀英、姜双英、黄煜、王一鸣、董善民、胡延风、王少锋. I GB/T30303—2013 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甲胺和甲胺水溶液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甲醇连续气相催化氨化生产的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及其配制的水溶液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283一2008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2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3试验方法 警告: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验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3.1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的三级水. 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3 的规定制备. 3.2甲胺的试验方法 3.2.1试液制备 3.2.1.1试剂 异丙醇:不含在所用色谱条件下与待测样品中的组分无法分离的物质. 3.2.1.2操作步骤 称取60mL~80mL异丙醇置于玻璃样品瓶中,将样品以一定的速度通入异丙醇中,控制样品通人 的速度以不出现白色烟雾为宜.按此分别制得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试液,并控制试液达到的质量分 数为:一甲胺约为40%;二甲胺约为40%;三甲胺约为30%.称量吸收样品前后样品瓶的质量,两者之 差即为试样的质量,称量均精确至0.1g. 3.2.2主组分含量和杂质组分含量的测定 3.2.2.1方法提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色谱工作条件下,取3.2.1中制备的待测试液经汽化通过色谱柱,使其 1 GB/T30303-2013 中的各组分分离.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最终结果当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时需 扣除水分和氨含量,采用热导池检测器(TCD)检测时需扣除水分. 3.2.2.2试剂 氮气:体积分数大于99.99%,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氢气:体积分数大于99.99⅓,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空气: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3.2.2.3仪器 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或热导池检测器,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应符合GB/T9722 的规定,线性范围满足分析要求. 色谐工作站. 微量注射器:1pL或10L. 3.2.2.4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本标准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见表1.典型色谱图及各组分相对保留值见附录A中A.1和 A.2.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诺柱及操作条件也可使用. 表1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 项目 参数 色谱柱 胺类专用毛细管柱(60mX0.32mm) 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热导池检测器 柱箱温度/℃ 80 70 汽化室温度/℃ 160 160 检测室温度/℃ 180 160 桥流/mA 60 载气 氮气(N2) 氢气(H) 载气流量早均线速度/(em/s) 30.0 25.0 燃气(氢气)流量/(mL/min) 35 助燃气(空气)流量/(mL/min) 350 分流比 10:1 10:1 进样量/L 0.6 1.0 3.2.2.5分析步骤 根据仪器说明书,调节仪器至表1所示的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即可开始测定.根据各组分色谱 峰面积和其相对校正因子,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见附录A中A.3 3.2.2.6结果计算 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 按式(1)计算: 2 GB/T30...
GB/T 30301-2013 高纯试剂试验方法通则.pdf
ICS71.040.30 G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301-2013 高纯试剂试验方法通则 General rule for test methods of highly purified reagents 2013-12-31发布 201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0301—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J1SK8007一1992(2007)《高纯试剂试验方法通则》编制.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会(SAC/TC63/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国 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深圳市华测检测有限公司、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全灿、李红梅、戴新华、黄挺、周涛、毛雪飞、韩宝英、王玉华、饶竹、黄业茹、万峰、 郑清林. I GB/T30301—2013 高纯试剂试验方法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纯试剂试验方法中实验用水与试剂、器具与容器、器具与容器的清洗及保存、试验 环境、样品溶液及标准溶液的配制和通用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纯有机试剂和高纯无机试剂(不包括纯度大于99.99%的高纯无机单质)试验方法 的制(修)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041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1化学试剂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紫外和可见光部分) GB/T9722一2006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14666分析化学术语 GB/T15337一200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 GB/T16631一2008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 GB/T19077.1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第1部分:通则 GB/T23942一2009化学试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通则 JY/T020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通则 QJ2214洁净室(区)内洁净度级别及评定 3术语和定义 GB/T6041、GB/T9721、GB/T9722、GB/T14666、GB/T15337、GB/T16631、GB/T23942、 JY/T0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实验用水与试剂 4.1实验用水 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实验用水使用不低于GB/T6682中规定的二级水,宜使用GB/T6682中规 定的一级水.如使用二级水,应确认空白测定值不影响样品的测定, 4.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本标准仅使用最高级别的试剂.应确认空白测定值不影响样品的测定. 1 GB/T30301-2013 5器具与容器 5.1一般要求 使用器具之前,应确认不应有微量干扰物溶出. 5.2玻璃器具 5.2.1应使用经过钝化处理的玻璃器具. 5.2.2带有磨口部分的器具,磨口部分易附着污染物,应使用带有透明磨口的器具. 5.2.3当分析硅酸盐时,应确认玻璃器具不应有硅酸盐溶出. 5.3石英器具 5.3.1应使用透明石英玻璃制作的石英器具. 5.3.2带有磨口部分的器具,磨口部分易附着污染物,应使用带有透明磨口的器具, 5.3.3当分析硅酸盐时,应确认石英玻璃器具不应有硅酸盐溶出. 5.4合成树脂器具 5.4.1应使用聚四氟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制作的合成树脂器具. 5.4.2聚四氟乙烯树脂器具不应添加着色剂、填充剂或类似物,应确认不应有重金属溶出. 5.4.3聚乙烯树脂器具不应添加着色剂、填充剂或类似物,不应用于浓硝酸的测定, 5.4.4聚丙烯树脂器具不应添加着色剂、填充剂或类似物,不应用于浓硫酸的测定. 5.4.5丙烯酸树脂器具不应添加阻燃剂或类似物,不应用于浓盐酸的测定. 5.5铂器具 应使用纯度大于99.9%铂制成的铂器具. 5.6储存容器 保存测定用溶液应使用玻璃、石英、聚四氟乙烯树脂或聚乙烯树脂制作的气密性好的容器. 6器具与容器的清洗和保存 6.1玻璃器具与石英器具的清洗 使用前,先用清洁剂、自来水清洗,再依次用实验用水、丙酮、热硝酸(11)清洗,最后以实验用水充 分冲洗. 6.2合成树脂器具的清洗 使用前,先用清洁剂、自来水清洗,再依次用实验用水、丙酮清洗,然后放人盛有硝酸(1十3)的聚丙 烯树脂器具中浸泡12h以上,再超声清洗,最后以实验用水充分冲洗....
GB/T 28608-2012 工业用1,4-氧氮杂环己烷(吗啉).pdf
G 17 ICS 71.080.9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8608-2012 工业用1,4-氧氮杂环己烷(吗啉) 1-Oxa-4-azacyclohexane (Morpholin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06-29发布 2012-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工业用1,4-氧氨杂环己烷(鸣啉) GB/T 286082012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 读者服务部:(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1/16印张0.75字数17千字 2012年11月第一版2012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45641 定价16.00 元
GB/T28608-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辽阳石油化纤公司 英华化工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占崇、凡殿才、田振生、戴登科、吴珍汉、刘长清、张红艳、李志军、付斌。
GB/T 28608-2012 工业用1,4-氧氮杂环已烷(吗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1,4-氧氮杂环已烷(吗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及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1,4-氧氮杂环已烷(吗啉)。
分子式:CHNO 结构式: CH-CH HN CH,-CH 相对分子质量:87.12(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325.1包装容器钢桶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T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一铂-钻色号)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T628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7534工业用挥发性有机液体沸程的测定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722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18191包装容器危险品包装用塑料桶 3要求 3.1外观: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3.2工业用1,4-氧氮杂环已烷(吗啉)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GB/T 28608-2012 表1技术要求 指标 项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4-氧氮杂环已烷(吗啉),w/% >99.5 >99.0 ≥98.5 馏程(在0℃,0.10133MPa 5mL馏出的温度/℃ ≥127 ≥126 ≥126 F) 95mL馏出的温度/C ≤129 129 ≤130 色度/Hazen单位(铂-钻色号) 10 10 ≤15 水,w/% ≤0.25 W ≤0.35 氨(以NH计),w/% 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其他色谱杂质,w/% 4试验方法 警告: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
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4.1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4.2外观的测定 取适量样品于25mL试管中,目视观察。
4.31,4-氧氮杂环已烷(吗啉)、氨、其他色谱杂质含量的测定 4.3.1方法提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
在选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使样品汽化后经色谱柱分离,用热导检测器(TCD) 检测,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4.3.2试剂 4.3.2.1氢气,体积分数≥99.99%。
4.3.2.2空气,经活性炭和分子筛净化。
4.3.3仪器 4.3.3.1气相色谱仪:配有热导检测器(TCD),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符合GB/T9722的规定,线性范 围满足分析要求,并使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在0.02%、其他杂质的质量分数在0.005%时,各组分所产 生的峰高大于噪声的两倍。
4.3.3.2数据处理系统:色谱数据处理机或色谱工作站。
4.3.3.3自动进样器或微量注射器:5μL或10μL。
4.3.4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本标准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
GB/T 14305-2015 化学试剂 环己烷.pdf
ICS71.040.30 G63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305—2015 代替GB/T143051993 化学试剂环己烷 Chemical reagent-Cyclohexane (ISO 6353-2:1983 Reagents for chemical analysis- Part 2:Specifications-First series NEQ) 2015-10-09发布 201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430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305一1993《化学试剂环已烷》,与GB/T14305一199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含量的分析纯规格由“99.5%”提高到“99.7%”,化学纯规格由“99.0%”提高到“99.5%”(见第 4章,1993年版的3.1); —结晶点的分析纯规格由“5.5℃”提高到“6.0℃”(见第4章,1993年版的3.3); —苯的分析纯规格由“0.05%”提高到“0.03%”,化学纯规格由“0.1%”提高到“0.08%”(见第 4章,1993年版的3.4); —水分的分析纯规格由“0.02%”提高到“0.015%”,化学纯规格由“0.05%”提高到“0.03%”(见第 4章,1993年版的3.4); —修改了含量测定方法(见5.2 1993年版的4.1); 一修改了包装及标志(见第7章,1993年版的第6章).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6353-2:1983《化学分析试剂第2部分:规格第1系列》中R10 “环己烷”编制,与ISO6353-2:1983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强顺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归向红、应志耀. 本标准于1993年3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GB/T14305—2015 化学试剂环己烷 警告—一本标准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 措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环已烷的性状、规格、试验、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环己烷的检验. 分子式:C6H12 相对分子质量:84.16(根据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06化学试剂水分测定通用方法卡尔费休法 GB/T611一2006化学试剂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618化学试剂结晶点测定通用方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2一2006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9737化学试剂易炭化物质测定通则 GB/T9740化学试剂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5346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 HG/T3921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 3性状 本试剂为无色透明、易燃液体.能与乙醇、甲醇、醚、苯和四氯化碳混合,几乎不溶于水. 4规格 环己烷的规格见表1. 1 GB/T14305-2015 表1环己烷的规格 名称 分析纯 化学纯 含量(C.H12) w/% ≥99.7 ≥99.5 密度(20℃),p/(g/mL) 0.7780.779 0.776~0.780 结晶点,/℃ ≥6.0 ≥5.0 蒸发残渣,w/% ≤0.002 ≤0.005 苯(CHe) w/% ≤0.03 ≤0.08 环己烯(CH10) w/% ≤0.05 ≤0.1 易炭化物质 合格 合格 水分(H2O) w/% ≤0.015 ≤0.03 5试验 5.1一般规定 本章中除另有规定外,所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 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规格,样品均按精确至0.1mL量取,所用溶液以“%”表示的均为质量 分数. 5.2含量 5.2.1试剂、材料和仪器 按GB/T9722一2006中第5章、第6章的规定. 5.2.2测定条件 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载气及流速:氮气,80mL/min. 色谱柱:0V-1(100%聚二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或能达到同等分离效果). 柱长:30m. 柱内径:0.32mm. 液膜厚度:0.5m. 柱温度:50℃保持5min 10℃/min升温至...
GB/T 1400-2014 化学试剂 六次甲基四胺.pdf
ICS71.040.30 G6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00-2014 代替GB/T14001993 化学试剂六次甲基四胺 Chemical reagent-Hexamethylene tetramine 2014-09-03发布 2015-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400-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00-1993《化学试剂六次甲基四胺》,与GB/T1400一1993相比,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澄清度试验的规格由“合格”调整为“2号”、“5号”(见第4章,1993年版的3.3); 一一增加了水分规格及测定方法(见第4章、5.8); —改进了含量的测定方法(见5.3 1993年版的4.1); 一调整了水不溶物测定方法的取样量(见5.6 1993年版的4.3.2); —修改了氯化物、铵两项的测定方法(见5.9、5.11 1993年版的4.3.4、4.3.6); 一重金属的测定增加了硫化钠-丙三醇比色法(见5.13 1993年版的4.3.8); ——修改了包装及标志(见第7章,1993年版的第6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会(SAC/TC63/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一朗、王身连、张晓滨、张志斌、韩宝英、王玉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400—1978、GB/T1400-1993. I GB/T1400—2014 化学试剂六次甲基四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六次甲基四胺的性状、规格、试验、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六次甲基四胺的检验. 分子式:C5H12N4 结构式: N H C CH CH N 心 N N CH 相对分子质量:140.19(根据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06化学试剂水分测定通用方法卡尔费休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T9728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9729化学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9735化学试剂重金属测定通用方法 GB/T9738一2008化学试剂水不溶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9739化学试剂铁测定通用方法 GB/T9741一2008化学试剂灼烧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GB15346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 HG/T3484化学试剂标准玻璃乳浊液和澄清度标准 HG/T3921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 3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溶于水、醇及醚中. 1 GB/T1400—2014 4规格 六次甲基四胺的规格见表1. 表1六次甲基四胺的规格 名称 分析纯 化学纯 含量(C HzN4) w/% ≥99.0 ≥98.0 pH值(100g/L 25C) 8.5~9.5 8.5~9.5 澄清度试验/号 ≤2 5 水不溶物,w/% ≤0.002 ≤0.005 灼烧残渣(以硫酸盐计),w/% ≤0.01 ≤0.03 水分(H2O) w/% 0.3 ≤0.5 氯化物(C1) w/% ≤0.001 ≤0.005 硫酸盐(SO) w/% ≤0.001 ≤0.003 铵(NH) w/% ≤0.001 ≤0.003 铁(Fe) w/% ≤0.001 ≤0.005 重金属(以Pb计),w/% ≤0.0005 ≤0.001 5试验 5.1安全提示 警告——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 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5.2一般规定 本章中除另有规定外,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601、GB/T602、 GB/T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规格,样品均按精确至0.01g称取,所用 溶液以“%”表示的均为质量分数. 5.3含量 称取1g样品,精确至0.0001g 加50.00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e(HS0.)=1mo1/L] 在水浴 上蒸发至近千,加50mL水,再蒸发至近干,重复用20mL水处理,直至无甲醛气味,冷却.加100mL 水,加2滴甲基红指示液(1g/L) 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
GB/T 1282-2013 化学试剂 磷酸.pdf
ICS71.040.30 G6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82—2013 代替GB/T1282-1996 化学试剂 磷酸 Chemical reagent-Phosphoric acid (ISO 6353-2:1983 Reagents for chemical analysis- Part 2:Specifications-First series NEQ) 2013-12-31发布 201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282—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282一1996《化学试剂磷酸》,与GB/T1282一199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挥发酸的单位由“mmol/100g”调整为“mmol/g”(见第4章,1996年版的第4章); 一砷优级纯、分析纯的规格由“0.0001%”提高至“0.00005%”,化学纯的规格由“0.0005%”提高 至“0.0001%”(见第4章,1996年版的第4章); 一一提高了钠、钾、镍、铜、锌、锅六项优级纯的规格(见第4章,1996年版的第4章); —增加了钠、钾、镍、铜、锌、锯、铅七项分析纯和化学纯的规格(见第4章); 一还原物质化学纯的规格由“0.05%”提高至“0.03%”(见第4章,1996年版的第4章); 一改进了含量的测定方法(见5.2 1996年版的5.1); 一增加了神的测定方法(见5.8.2); 一一增加了钠、钾、锰、镍、铜、锌、锅、铅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方法(见5.10.2); 一改进了加压离子交换装置(见附录A 1996年版的附录A); 一一取消了灼烧残渣、重金属二项规格及测定方法(1996年版的第4章、5.3、5.12); 一一取消了锰的化学分析测定方法(1996年版的5.11).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6353-2:1983《化学分析试剂第2部分:规格第1系列》中R22 “磷酸”编制,与ISO6353-2:1983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会(SAC/TC63/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广州化学试剂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禄、乔磊、黄银波、张子良、傅琼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282-1977、GB/T1282-1996. I GB/T1282-2013 化学试剂磷酸 警告一本标准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 措施. 分子式:HPO4 相对分子质量:98.00(根据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磷酸的性状、规格、试验、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磷酸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05化学试剂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610一2008化学试剂砷测定通用方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3-一2007化学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GB/T9728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9729化学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9739化学试剂铁测定通用方法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5346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 GB/T23942一2009化学试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通则 HG/T3921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 3性状 本试剂为无色、无嗅、黏稠液体,溶于水及醇.密度(20℃)约为1.69g/mL. 4规格 磷酸的规格见表1. 1 GB/T1282-2013 表1磷酸的规格 名称 优级纯 分析纯 化学纯 含量(HPO4) w/% ≥85.0 ≥85.0 ≥85.0 色度/黑曾单位 ≤10 ≤25 ≤25 挥发酸(以H计)/(mmol/g) ≤0.0002 ≤0.0002 ≤0.0002 氯化物(C1) w/% ≤0.0002 ≤0.0003 ≤0.0005 硫酸盐(SO) w/% ≤0.001 ≤0.003 ≤0.01 硝酸盐(NO ) w/% ≤0.0003 ≤0.0005 ≤0.0005 砷(As) w/% ≤0.00005 ≤0.00005 ≤0....
GB/T 10533-2014 水处理剂 聚丙烯酸.pdf
ICS71.100.40 G7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533—2014 代替GB/T10533—2000 水处理剂聚丙烯酸 Water treatment chemicals-Polyacrylic acid 2014-07-08发布 201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053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0533一2000《水处理剂聚丙烯酸》,与GB/T10533一2000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一修改了聚丙烯酸的要求(见4.2中表1 2000年版的3.2中表1).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特种承 压设备检测研究院、山东省泰和水处理有限公司、厦门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嘉善绿野环保材料厂、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化院燕山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宏谦、王志清、杜玉辉、程终发、郭冰、俞明华、秦会敏、余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533—1989、GB/T10533-2000 GB/T10533-2014 水处理剂聚丙烯酸 警告:本标准所使用的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使用时应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溅到身上应立即用 大量水冲洗,严重时应立即就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酸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水处理剂用聚丙烯酸.该产品主要用作工业水处理中的阻垢分散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分子式及结构式 分子式:(C3HO2) 结构式: n COOH 4要求 4.1外观: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4.2.聚丙烯酸按相应的试验方法测定并应符合表1要求. GB/T10533-2014 表1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固体含量w1/% w1≥40.0 5.2 游离单体(以CH2一CH一COOH计)含量w2/% w2≤0.50 5.3 pH(10g/L水溶液) 2.5≤pH≤4.5 5.4 密度(20℃)p/(g/cm3) p≥1.120 5.5 极限黏数(30℃)/(dL/g) 0.060≤7≤0.120 5.6 5试验方法 5.1通则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一2008中三级水的 规定.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3之规定 制备. 5.2固体含量的测定 5.2.1方法提要 在一定温度下,将试样置于电热干燥箱内烘干至恒量. 5.2.2仪器、设备 称量瓶:60mmX30mm. 5.2.3分析步骤 用预先于120℃士2℃干燥至恒量的称量瓶,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0.2mg 小心摇动使试样自 然流动,于瓶底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然后放入电热干燥箱中,从室温开始加热,于120℃士2℃下干 燥至恒量. 5.2.4结果计算 固体含量以质量分数w1表示,按式(1)计算: m2-m1×100% w1= m (1) 式中: mz一干燥后的试样与称量瓶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1一称量瓶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一一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2 GB/T10533-2014 5.2.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5.3游离单体含量的测定 5.3.1方法提要 在酸性条件下,试样中游离单体的双键与溴起加成反应.过量的溴与碘化钾作用析出碘.以淀粉 做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滴定析出的碘. 5.3.2试剂和材料 5.3.2.1盐酸溶液:11. 5.3.2.2碘化钾溶液:100g/L. 5.3.2.3溴溶液:c(1/2Br2)约0.1mol/L. 5.3.2.4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约0.1mol/L. 5.3.2.5淀粉指示液:10g/L. 5.3.3分析步骤 称取约4g试样,精确至...
GB 28653-2012 工业氟化铵.pdf
CS71.060.50 G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8653—2012 工业氟化铵 Ammonium fluorid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09-03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286532012 前言 本标准的第7章、第8章中8.1、8.3、8.4和第9章内容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福建省邵武市永飞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三美化工 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莹光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兴氟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浙江省 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兆芝、郭凤鑫、万群平、徐一洪、何征平、周鹏鹏、施建忠、薛旭金、谢汛友. I GB28653-2012 工业氟化铵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氟化铵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作为玻璃蚀刻剂、金属表面化学抛光剂等的工业氟化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一200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 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2部分:杂质标准 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 品的制备 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NHF 相对分子质量:37.04(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要求 4.1外观:白色结晶. 4.2工业氟化铵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GB28653-2012 表1技术要求 指标 项目 一等品 合格品 氟化铵w/% ≥ 95.0 93.0 游离酸(以HF计)w/% ≤ 1.0 1.0 氟硅酸盐[以(NH4)2SiF6计]w/% ≤ 0.5 1.0 5试验方法 5.1安全提示 本试验方法中所采取的氟化铵样品具有毒性,在空气中易潮解且水溶液呈强酸性,所使用的部分试 剂也具有腐蚀性,操作者应小心谨慎,避免与皮肤接触;如接触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 就医. 5.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 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HG/T3696.1、HG/T3696.2、HG/T3696.3的规定制备. ! 5.3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置于白塑料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5.4氟化铵含量的测定 5.4.1方法提要 用水溶解试样,加甲醛与铵离子反应生成六次甲基四胺,并释放出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结果中减去游离酸和氟硅酸盐含量,得出氟化铵含量. 5.4.2试剂 5.4.2.1中性甲醛溶液:11.等体积的甲醛和水混合,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滴定至淡粉色. 5.4.2.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5mol/L. 5.4.2.3酚酞指示液:10g/L. 5.4.3分析步骤 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0.0002g 置于塑料杯中,加20mL水溶解,加40mL中性甲醛溶液,摇 匀,放置30min.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不褪 色即为终点. 2 GB28653-2012 5.4.4结果计算 氟化铵含量以氟化铵(NH4F)的质量分数w1计,按式(1)计算: (V/1000)cM 1= ×100%-1.851w2-0.4158w3 (1) m 式中: V 一一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 —一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
GB 28652-2012 高品质无水氟化钾.pdf
G 12 ICS 71.06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8652-2012
高品质无水氟化钾
High quality anhydrous potassiumfluoride
2012-09-03发布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28652-2012
前言
本标准第7章和第8章中8.1、8.3、8.4和第9章内容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新乡市黄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 有限公司、山东兴氟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莹光化工有限公司、新乡市盛威生物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美敬、刘忠山、王松、方路、周鹏鹏、郭黎明、程烨、薛旭金。
GB 28652-2012
高品质无水氟化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品质无水氟化钾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作为玻璃雕刻剂、电镀助剂、焊接助熔剂、杀虫剂、有机化合物的氟化剂、催化剂、 吸收剂(吸收水分)等的高品质无水氟化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200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7813一2011无水氟化钾分析方法
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KF 相对分子质量:58.10(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要求 4.1外观:白色结晶或球状颗粒。
4.2高品质无水氟化钾的指标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表1技术要求 项目指标
一等品合格品 氟化钾(KF)w/%W99.599.3 氯化物(以CI计)w/%0.050.05 灼烧减量w/%0.20.2 游离酸或游离碱(以HF计)w/%0,050.05
(以KOH计)w/%≤0,050.1 硫酸盐(以SO计)w/%0.10.2 氟硅酸盐(以SiO计)w/%0.010.01
GB 28652-2012
表1(续) 项目指标
一等品合格品 砷(As)w/%0.000 50.000 5 铁(Fe)w/%0.000 50.002 铅(Pb)w/%>0.000 50.001 铬(Cr)w/%0.000 50,000 5 硅(Si)w/%M0,0020.005 硼(B)w/%0.000 50.001 钙(Ca)w/%M0.000 50.001 镍(Ni)w/%0.000 30.000 5
5试验方法 5.1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在白塑料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5.2氟化钾含量的测定 按GB/T27813-2011第5章的规定进行测定及结果计算。
5.3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按GB/T27813-2011第6章的规定进行测定及结果计算。
5.4灼烧减量的测定 按GB/T27813-2011第7章的规定进行测定及结果计算。
5.5游离酸或游离碱含量的测定 按GB/T27813-2011第8章的规定进行测定及结果计算。
5.6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按GB/T27813-2011第9章的规定进行测定及结果计算。
5.7氟硅酸盐含量的测定 按GB/T27813-2011第10章的规定进行测定及结果计算。
5.8砷含量、铁含量、铅含量、铬含量、硅含量、硼含量、钙含量和镍含量的测定 按GB/T27813-2011第12章的规定进行测定及结果计算。
2
GB 28652-2012
6检验规则
6.1本标准要求中规定的指标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应逐批检验。
6.2用相同材料,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连续生产或同一班组生产的同一级别的高品质无水氟化钾为 一批。
每批产品不超过30t。
6.3按GB/T6678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
采样时,将采样器自包装袋的上方斜插入至料层深度的 3/4处采样。
将所采的样品置于密封的塑料容器中混匀,按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500g,分装于两个清 洁、干燥的塑料瓶(或塑料袋)中,密封。
瓶或袋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等级、批号、采样 日期和采样者姓名。
一份作为实验室样品,另一份保存备查,保留时间由生产厂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4检验结果中如有指标不...
NB/T 47062-2017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pdf
ICS27.060.30 J98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62—2017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 Biomass molded fuel fired boilers 2017-12-27发布 2018-06-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国家能源局 公 告 2017年第13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 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瓦斯内燃发电机组瓦斯预处理通用技术 条件》等80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9项、电力标准(DL) 37项、石化标准(NB/SH)34项,现予以发布.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二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附件: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1 (略) ISO15547-1:2005 2 NB/T47004.1-2017 器第1部分可拆板式 NB/T47004—2009 2017-12-27 2018-06-01 MOD 3 NB/T47060—2017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2017-12-27 2018-06-01 4 NB/T47061-2017 工业锅炉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及分级 2017-12-27 2018-06-01 5 NB/T47062—2017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 2017-12-27 2018-06-01 6 NB/T47063—2017 电站安全阀 JB/T9624-1999 2017-12-27 2018-06-01 7 NB/T47064—2017 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 JB/T4782—2007 2017-12-27 2018-06-01 8~80 (略) NB/T47062—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型号编制 2 5一般要求 2 6燃料 3 7性能 3 8设计 4 9制造、检验与试验 5 10辅机及系统 6 11安装与使用 -8 ...
NB/T 47061-2017 工业锅炉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及分级.pdf
ICS 27.060.30 NB J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47061-2017 工业锅炉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及分级 Energy efficiency index and grading of industrial boiler system 2017-12-27发布 2018-06-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国家能源局 公 告 2017年第13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 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瓦斯内燃发电机组瓦斯预处理通用技术 条件》等80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9项、电力标准(DL) 37项、石化标准(NB/SH)34项,现予以发布.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实施日期 2018-06-01 2018-06-01 2018-06-01 2018-06-01 10-90-8107 2018-06-01 批准日期 2017-12-27 2017-12-27 2017-12-27 2017-12-27 2017-12-27 2017-12-27 ISO15547-1:2005 采标号 MOD NB/T 47004-2009 JB/T 9624-1999 JB/T 4782-2007 代替标准 行业标准目录 () 第1部分:可拆卸板式 工业锅炉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及分级 标准名称 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板式热交换器 电站安全阀 热交换器 NB/T 47004.1-2017 NB/T 47060-2017 NB/T 47061-2017 NB/T 47062-2017 NB/T 47063-2017 NB/T 47064-2017 标准编号 附件: 序号 08~8 2 3 4 5 6 7
NB/T 47061-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符号. 4一般要求.. 5能源利用效率指标 6系统边界 7评定方法 8计算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工业锅炉系统能效数据及采集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10
...
NB/T 47060-2017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pdf
ICS27.060 J98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60—2017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The rotary air preheater 2017-12-27发布 2018-06-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国家能源局 公 告 2017年第13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 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瓦斯内燃发电机组瓦斯预处理通用技术 条件》等80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9项、电力标准(DL) 37项、石化标准(NB/SH)34项,现予以发布.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二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附件: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略) 第了那分,可 ISO15547-1:2005 2 NB/T47004.1-2017 NB/T47004-2009 2017-12-27 2018-06-01 MOD 3 NB/T47060—2017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2017-12-27 2018-06-01 4 NB/T47061-2017 工业锅炉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及分级 2017-12-27 2018-06-01 5 NB/T47062—2017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 2017-12-27 2018-06-01 6 NB/T47063-2017 电站安全阀 JB/T9624—1999 2017-12-27 2018-06-01 7 NB/T47064-2017 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 JB/T4782—2007 2017-12-27 2018-06-01 8~80 (略) NB/T47060—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型号及参数 2 4材料 3 5设计 4 6制造 5 7检验和验收 13 8涂装、包装和标识 13 9运输、起吊与存放 13 10工地安装 13 11性能测试 14 ...
NB/T 47056-2017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接头金相和断口检验方法.pdf
ICS27.060.30 J98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56—2017 代替JB/T2636—1994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接头金相 和断口检验方法 Methods of testing microstructure and fracture for welding points of boiler pressure parts 传正雪 2017-03-28发布 2017-08-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国家能源局 公 告 2017年第6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 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页岩气储层改造第2部分:工厂化 压裂作业技术规范》等159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34项、 电力标准(DL)39项、石油标准(SY)86项,现予以发布. 上述标准中电力领域标准由出版及中国计划出 版社发行,煤炭领域标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石油天然气、 页岩气领域标准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锅炉压力容器标准由 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二一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NB/T47056—2017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2 5低倍检验 2 6显微检验 2 7断口检验 4 8记录和检验报告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低倍检验及断口检验的合格标准 6 NB/T4705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2636一1994《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接头金相和断口检验方法》. 本标准与B/T2636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1.1一2009的规定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章节; 增加了一般要求; —对各检验方法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一将低倍检验的合格标准以附录的形式给出.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江联重工股份有 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峥、张显、吾之英、邹德春、徐世斌、张艳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2636—1994. NB/T47056—2017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接头金相和断口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接头金相检验和断口检验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受压元件产品检验、工艺评定、焊工考试等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和断口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14 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6417.1 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GB/T16507.6 水管锅炉第6部分:检验、试验和验收 GB/T16508.4 锅壳锅炉第4部分:制造、检验与验收 3术语和定义 GB/T641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过烧oversintering 焊缝金属在焊接过程中受热时间过长,造成晶粒粗大,晶粒边界被氧化,焊缝表面发渣,甚至 起皮的现象. 3.2 过烧组织oversintering structure 由于过烧,形成晶界氧化或部分熔化的组织. 3.3 淬硬性马氏体组织quench hardend martensite structure 焊接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过快形成的硬度过高的马氏体组织. 3.4 低倍检验macroscopic examination 借助肉眼或放大镜(放大倍数小于50)对试样进行的检验. 3.5 低倍组织macrostructure 在低倍检验下观察到的宏观组织形貌. 3.6 显微检验microexamination 借助金相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小于50)对试样进行的检验. 1 ...
NB/T 47055-2017 锅炉涂装和包装通用技术条件.pdf
ICS27.060.30 J98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55—2017 代替JB/T1615一1991 锅炉涂装和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Painting and packing specification of boiler 伤 2017-03-28发布 2017-08-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国家能源局 公 告 2017年第6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 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页岩气储层改造第2部分:工厂化 压裂作业技术规范》等159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34项、 电力标准(DL)39项、石油标准(SY)86项,现予以发布. 上述标准中电力领域标准由出版及中国计划出 版社发行,煤炭领域标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石油天然气、 页岩气领域标准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锅炉压力容器标准由 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二一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附件: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1~17 (略) 18 NB/T47008—2017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 NB/T47008—2010 (JB/T9626-1999) 2017-03-28 2017-08-01 19 NB/T47009—2017 低温承压设备用合金钢锻件 NB/T47009—2010 2017-03-28 2017-08-01 20 NB/T47010-2017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 NB/T47010—2010 (JB/T9626—1999) 2017-03-28 2017-08-01 21 NB/T47018.1-2017 承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 NB/T47018.1-2011 2017-03-28 2017-08-01 22 NB/T47018.2-2017 承设备用焊按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第2部分: NB/T47018.2—2011 2017-03-28 2017-08-01 23 NB/T47018.3—2017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3部分: 气体保护电弧焊钢焊丝和填充丝 NB/T47018.3—2011 2017-03-28 2017-08-01 24 NB/T47018.4—2017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4部分: 埋弧焊钢焊丝和焊剂 NB/T47018.4-2011 2017-03-28 2017-08-01 25 NB/T47018.5-2017 承设条用接料技术条件第部分. NB/T47018.5—2011 2017-03-28 2017-08-01 26 NB/T47055-2017 锅炉涂装和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1615—1991 2017-03-28 2017-08-01 27 NB/T47056—2017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接头金相和断口检验方法 JB/T2636—1994 2017-03-28 2017-08-01 28 NB/T47057—2017 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 JB/T4781—2005 2017-03-28 2017-08-01 29~159 (略) NB/T47055—2017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涂装 2 4包装 6 5包装文件、标志和产品标识 10 6检验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钢结构部件涂装补充要求12 I NB/T4705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1615一1991《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与B/T1615一1991相比,主要技 术内容变化如下: 一—相应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涂装前的表面处理要求(见第3章); —细化了涂装技术要求; 增加了不同部件的漆膜厚度要求; 增加了包装原则要求; —增加了包装方式要求; 细化了包装文件、标志和产品标识要求; —增加了检验要求;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钢结构部件涂装补充要求; —删除了常用油漆和防锈涂料的型号和名称.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中国钢结构协会锅炉 钢结构分会、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秀华、陈秀彬、孙洪鹏、丁海华、张强军、张宝彬、刘文斌、倪逸敏、 贾天新、李大生、杨亚良、宋志荣、张瑞、钱风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