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32564-2016 螺母设计指南.pdf
ICS21.060.10 J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32564-2016 螺母 设计指南 Nut design guide (ISO/TR 16224:2012 Technical aspects of nut design MOD) 2016-02-24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Z32564-2016 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TR16224:2012(螺母设计指南)英文版).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与ISO/TR16224:201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我国 标准代替国际标准(第2章),以符合我国紧固件基础标准.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5)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负责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海盐 字星螺帽有限责任公 司、上海金马高强紧固件有限公司、浙江国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 中心、绍兴山耐高压紧固件有限公司,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GB/Z 32564-2016 螺母设计指南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给出了符合GB/T3098.2规定的螺母设计准则,以防止静态拉力超载时出现螺 纹脱扣的失效形式.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也适用于非标准螺母或与螺栓 配合的内螺纹件(符合GB/T192).但是,尺寸 因素,如对边宽度或其他与螺母刚度有关的尺寸、螺纹公差等都会影响螺栓和螺母连接副的承载能力. 因此,应针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试验. 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提到的“螺栓”和“螺母”用作内、外螺纹紧固件的通用术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2普通螺纹基本牙型(GB/T192-2003,ISO68-1:1998,MOD) 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T196-2003,ISO724:1993,MOD) G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2010,ISO898-1:2009. MOD) GB/T30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GB/T3098.2-2015,ISO898-2:2012,MOD) ISO 18265金属材料硬度值的换算(Metallic materials-Conversion ofhardness values) 3代号 以下给出的代号适用于本文件. A. 螺栓实际应力截面积,mm A.2# 螺纹公称应力截面积,mm As 外螺纹承剪面积,mm As 内螺纹承剪面积,mm C 螺母扩张的修正系数 C 螺纹弯曲影响螺栓脱扣强度的修正系数 C 螺纹弯曲影响螺母脱扣强度的修正系数 d 外螺纹公称直径,mm d 外螺纹基本小径,mm d 外螺纹基本中径,mm ds 外螺纹小径,mm da As对应的等效直径,mm D 内螺纹公称直径,mm D 内螺纹基本小径,mm D 内螺纹基本中径,mm
GB/Z 32564-2016 D. 螺母沉孔直径,mm D 螺母有效高度或旋合螺纹长度m上,沉孔截面的平均直径,mm F 拉力载荷,N Fm 螺栓断裂载荷,N F 极限拉力载荷,N F 保证载荷,N Fs 螺栓和螺母连接副的脱扣载荷,N Fs 外螺纹脱扣载荷,N Fs 内螺纹脱扣载荷,N F. 极限夹紧力,N F 屈服夹紧力,N H. 增面倒角高度,mm H 螺纹原始三角形高度,mm m 螺母高度,mm m 螺纹脱扣失效与断裂失效等概率螺母临界高度,mm ma 螺母有效高度,mm mes 螺纹脱扣失效与断裂失效等概率螺母有效临界高度,mm P 螺距,mm R 抗拉强度 ,MPa R 螺母抗拉强度,MPa Rs 强度比 螺母对边宽度,mm S 保证应力,MPa x 剪切强度/抗拉强度比 螺纹间摩擦系数 螺栓材料剪切强度,MPa TB 螺母材料剪切强度,MPa 4设计原则 4.1承受拉力载荷时螺栓和螺母连接副可能出现的断裂形式 当螺栓和螺母连接副承受过载的静态拉力时,会出现以下3种失效形式: 当螺纹旋合长度 足够,螺母或内螺纹材料强度足够时,螺栓断裂; 当螺纹旋合长度太短,螺母或内螺纹材料强度较高时,外螺纹脱扣: 一当螺纹旋合长度太短,螺母或内螺纹材料强度较低时,内螺纹脱扣. 以上断裂失效形式中,螺栓断裂是可预期的...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 24637.2-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通用概念 第2部分:基本原则、规范、操作集和不确定度.pdf
ICS 17.040.10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 24637.2-2009/ISO/TS 17450-2:200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通用概念第2部分:基本原则、规范、 操作集和不确定度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 General concepts- Part 2Basic tenets specifications,operators and uncertainties (ISO/TS17450-2:2002 IDT) 货料专招章 2009-11-15发布 2010-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Z 24637.2-2009/ISO/TS 17450-2:200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通用术语 3.2与操作有关的术语 3.3与操作集有关的术语 3.4与不确定度有关的术语 3.5与规范有关的术语 4基本原则. 5不确定度对基本原则的影响 5.1相关不确定度和规范不确定度的影响 5.2方法不确定度和测量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 的影响 6规范过程 6 7检验过程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概念图 II 附录B(资料性附录)图样标注 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在GPS矩阵模型中的位置 参考文献 14
GB/Z. 24637.2-2009/ISO/TS 17450-2:2002 言 GB/Z24637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通用概念》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分为以下两部分: 一第1部分:几何规范和验证的模式; 一第2部分:基本原则、规范、操作集和不确定度. 本部分为GB/Z24637的第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技术规范ISO/TS17450-2:2002(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通用概念 第2部分:基本原则、规范、操作集和不确定度)(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国际标准ISO/TS17450-2:2002, 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国际标准技术规范的本邢分”一词改为“本部分”: 一删除了国际标准技术规范的前言和引言;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与“V1M1993国际计量学通用基础术语“内容 一致: “ISO14405"不是正式国际标准,在不影响技术内容的情况下,删除3.2.3示例1、3.2.4示例1 和3.3.3示例中的“见ISO14405”; 在技术内容和编写格式上与该国际标准技术规范一效,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青云仪器厂、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欣玲、陈月祥、张琳娜、蒋向前、赵卓贤、赵风霞、崔瑞志、张恒、邓高见、 于翼平陈秀奶.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通用概念第2部分:基本原则、规范、 操作集和不确定度 1范围 GB/Z24637的本部分给出了产品儿何技术规范与GPS标准中使用的规范、操作集和不确定度有 关的术语,提供了GPS体系的基本原则,同时讨论了不确定度在这些原则中的影响,分析了GPS应用 中的规范和检验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Z24637的本部分的引用面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助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18779.2产品儿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2部分:测量设备校 准和产品检验中GPS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GB/T18779.2-2004,ISO/TS14253-2:1999,IDT) GB/T18780.1产品儿何录技术规范(GPS)几何要素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 (GB/T 18780. 1-2002 idt 1SO 14660-1:1999) GB/T24634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测量设备通用概念和要求(CB/T24634-2009, 1SO 14978:2006 1DT) GB/Z24637.1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通用概念第1部分:儿何规范和验证的模式 (GB/Z 24637.1-2009 1SO/TS 17450-1:2005 1DT)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BIPM,1EC,IFCC,1SO,1UPAC,1UPAP,OIML联合制 定,1995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 24636.2-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统计公差 第2部分:统计公差值及其图样标注.pdf
ICS17.040.10 J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24636.2-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统计公差 第2部分:统计公差值及其图样标注 Geometrical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Statistical tolerance- Part 2:Statistical tolerance values and their indication on drawing 资料专用章 2009-11-15发布 2010-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数码防伪
GB/Z24636.2-2009 前言 GB/Z2463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统计公差)分为如下五部分: 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基本概念: 第2部分:统计公差值及其图样标注; 第3部分:零件批(过程)的统计质量指标: 第4部分:基于给定置信水平的统计公差设计: 第5部分:装配批(孔、轴配合)的统计质量指标. 本部分为GB/Z24636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山东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熊馄、张宇、赵则祥、张琳娜.
GB/Z 24636.2-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统计公差 第2部分:统计公差值及其图样标注 1范围 GB/Z24636的本部分规定了统计公差值及在图样中的标注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应用统计过程控制的线性尺寸,特别是具有较高公差等级 的配合尺寸:也适用于具有 双侧规范限且应用统计过程控制的计量型质量特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Z2463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Z20308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总体规划(GB/Z20308-2006,ISO/TR14638:1995, MOD) 3统计公差值的形式 过程质量指标的统计公差值由特定的统计公差应用层面决定.上层和中层均为无量纲的标准化数 值,下层为具有量纲的数值. 3.1过程质量指标的统计公差值 过程质量指标的统计公差值(P:、P:、P)采用百分比表示,由推荐表格选用,一般取小数点后一 位或二位.其中,要求特别高的P可用百万分之一(10-)为单位表示. 3.2标准化的二维 统计公差值 二维统计公差值是用(C;,k)和(C;,)数组中的无量纲的数值表示,其大小由上层直接质量指 标或间接质量指标决定. 3.3具有量纲的二维统计公差值 具有实际量纲的基于二维统计参数界面的统计公差值是用(o,4')数组中的数值表示,其大小由 标准化的二维统计公差值转换. 3.4通用要求的质量水平及各项统计公差数值 统计公差通用要求的质量水平可按3a和4a质量水平推荐,按照行业和产品特性选择其中一个作 为默认的统计公差通用要求,其隐含的各项统计公差数值如表1所示, 表1统计公差通用要求隐含的各项统计公差数值表 质量水平 P P;(M±T/6) P;(M±T/4) P: Ca C 30 1 0 o 0.27% 68.3% 86 6% 11.11% 1 00 1 00 4a 1.33 0.5 0.125 0. 024 4% 76.3% 92.6% 7.84% 1.16 1.19 特定要求的SIGMA质量水平及各项统计公差数值见附录A 4统计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 可以按照统计公差通用要求和特定要求在相关图样和技术文件中分别用符号和数值表示.
GB/Z 24636.2-2009 4.1统计公差通用要求的标注 ST是统计公差符号,也是英文statistical tolerance的缩写.当设计者对某个具有双侧规范的尺寸 或质量特性要求制造过程应用统计过程控制面无特定质量目标要求时,采用统计公差符号ST并标注 在该尺寸或质量特性公差带代号后面, 示例: 35h5()ST 注:统计公差符号ST采用和尺寸及公差带代号同等大小的大写英文字体并加租,ST前有一个字符的间距. 4.2统计公差特定要求的标注 当设计者对某个具有双侧规范的尺寸或质量特性要求制造过程应用统计过程控制并有特定质量目 标要求时,采用统计公差符号ST、特定质量指标或过程能力指数的符号及统计公差值并标注在该尺寸 或质量特性公差带代号后面. 由于中、下层统计公差种 特定制道环境相关,统计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友式只涉及上层统计公差, 即设计者对该质量特性的 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 24636.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统计公差 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基本概念.pdf
ICS17.040.10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24636.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统计公差 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基本概念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Statistical tolerance- Part 1:Terms definitions and basic concepts 资料专用章 2009-11-15发布 2010-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码伪
GB/Z 24636.1-200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与规范限值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3.2与制造过程相关的质量特性值的统计参数和定义 3.3与制造过程相关的质量特性值的质量指标和定义 3.4与过程能力指数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概念 4.1统计公差的三个层次 4.2过程质量指标和过程能力指数的统计公差 4.3标准化的二维统计公差 4.4过程统计参数的统计公差 4.5多个质量指标的统计公差 4.6统计公差带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统计公差带及表示形式 附录B(资料性附录)在GPS矩阵模型中的位置
GB/Z24636.1-2009 前言 GB/Z24636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统计公差)分为如下五部分: 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基本概念: 第2部分:统计公差值及其图样标注: 一第3部分:零件批(过程)的统计质量指标: 第4部分:基于给定置信水平的统计公差设计: 一第5部分:装配批(孔、轴配合)的统计质盘指标. 本部分为CB/Z24636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山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浙江亚太机电股份 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熊烟、张宇、张琳娜、赵则祥、黄国兴、陈秀娟、最蔚萱、杨幕升.
PRESS OF CHINA
GB/Z 24636.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统计公差 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基本概念 1范围 GB/Z24636的本部分规定了统计公差的术语、定义和基本概念. 本部分适用于应用统计过程控制的线性尺寸,特别是具有较高公差等级 的配合尺寸,也适用于具有 双侧规范限且应用统计过程控制的计量型质量特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Z2463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3358.1-1993统计学术语第1部分:一般统计术语 GB/T18779.1-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脸第1部分:按 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eqvISO14253-1:1998) CB/Z203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总体规划(GB/Z20308-2006,1SO/TR14638:1995, MOD) 3术语和定义 3.1与规范限值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3. 1. 1 上城范限(USL)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 [GB/T18779.1-2002定义3.7] 3. 1. 2 下规范限(LSL)lower specification limit [GB/T 18779.1-2002定义3.8] 3. 1. 3 规范中心值(M)middleof specification Mα USL LSL 2 3. 1. 4 公差(T)tolerance [GB/T 18779.1-2002定义3.2] 统计公差(ST)statistical tolerance 由特定符号和数值表示的相关质量指标、过程能力指数和统计参数的允许范围,它规定了与制造过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pdf
ICS21.060.10 J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98.1-2010 代替GB/T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 、螺钉和螺柱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steners-Bolts screws and studs (ISO898-1.2009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steners made of carbon steel and 州alloy steelPart 1:Bolts screwsand studswithspecifiedproperty classes-Coarse thread and fine pitch thread MOD) 2011-01-10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098.1-2010 前言 GB/T3098的本部分(以下筒称本部分)是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 包括: -CB/T3098.1-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2-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T3098.3-2000紧图件机械性能紧定螺钉; -GB/T3098.4-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 --GB/T3098.5-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B/T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7-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挤螺钉; GB/T3098.8-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一200℃~700C使用的螺栓连接: -GB/T3098.9-2010繁固件机械性能有效力矩型钢锁紧螺母; -GB/T3098.10-1993紧固件机械性能有色金属制造的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GB/T3098.11-2002紧固件机械性能自钻自攻螺钉: -GB/T3098.12-1996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锥形保证载荷试验; -GB/T3098.13-1996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与螺钉的扭矩试验和破坏扭矩公称直径1~ 10 mm; -GB/T3098.14-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扩孔试验: GB/T3098.15-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B/T3098.171996紧固件机械性能检查氢院用预载荷试验平行支承面法: -GB/T3098.18-2004紧圆件机械性能盲锦钉试验方法; -GB/T3098.19-2004紧周件机械性能抽芯铆钉; -GB/T3098.20-2004紧固件机械性能蝶形螺母保证扭矩 ; -GB/T3098.21-2008紧因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 GB/T3098.22-2009紧固件机械性能细晶非调质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本部分是GB/T3098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1SO898-1:2009(碳钢和合金钢制造的紧因件机械性能第1部分:规定性能等级 的螺栓、螺钉和螺柱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英文版),主要修改如下: 一修改了标准名称; 一-在引用文件中,用我国标准代替国际标准(第2章); 一-ISO898-1对“降低承载能力的紧固件”性能等级的标记不符合第5章的规定,本部分予以改正 (见表10、表11及表22); ISO898-1规定d>d的紧固件断裂应发生在未旋合螺纹的长度内,本部分改为:“断裂应发 生在未旋合螺纹的长度内或无螺纹杆部"(见8.2.1、9.1.6.1.2及9.2.6.2); ISO898-1未规定冲击试验时使用的摆锤刀刃半径,本部分规定:“用2mm的摆锤刀刃半径” (见9.14.5). 本部分代替GB/T3098.1一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检、螺钉和螺柱》. 本部分与GB/T3098.1-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I
GB/T 3098.1-2010 新增术语与定义(第3章); 全面更新了机械与物理性能用代号与术语(第4章~第9章); 一新增降低承载能力的紧固件的性能等级的标记、标志、基本类型及适用的试验方法(第5章、 10. 4 8.2.2、8.6.1及8.6.2); 制造紧固件用材料中:对4.6级~6.8级规定“碳钢或添加元素的碳钢”;对8.8级~12.9级增 加“添加元素的碳钢”,并代替旧标准规定的“低碳合金钢”(见表2); 第6章有关紧固件用材料的注:“某些化学元素受一些国家的法规限制或禁止使用,当涉及有 关国家或地区时应当注意.”: 第6章增加:“GB/T5267.3对紧固件材料的要求,适用于热浸镀锌紧固件”; 取消了3.6级、10.9级,新增12.9级,修改12.9级(第6章、第7章); -对4.6级~6.8级未规定硬的最大含量; 对8.8级~12.9级的磷(P)和硫(S)的最大含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9978.2-201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第2部分:耐火试验试件受火作用均匀性的测量指南.pdf
ICS 13.220.50 C8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978.2-201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第2部分:耐火试验试件受火 作用均匀性的测量指南 Fire Resistance Tests-Elemen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Part 2: Guidance on measuring uniformity of furnace exposure on test samples (ISO/TR 834-2:2009 Fire Resistance Tests Elemen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Part 2:Guidance on measuring uniformity of furnace exposure on test sampies MOD) 2019-12-10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9978.2-2019 目 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装置 5试验程序 6试验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SO/TR834-2:2009的章条编号对照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SO/TR834-2:2009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 补充解释 12 参考文献
GB/T 9978.2-2019 前言 GB/T997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已经和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耐火试验试件受火作用均匀性的测量指南: 一第3部分:试验方法和试验数据应用注释; 第4部分:承重垂直分隔构件的特殊要求: 第5部分:承重水平分隔构件的特殊要求: 第6部分:梁的特殊要求: 第7部分:柱的特殊要求; 第8部分:非承重垂直分隔构件的特殊要求: -第9部分:非承重吊顶构件的特殊要求: 本部分为GB/T997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TR834-2:2009(耐火试验建筑构件第2部分:耐火试验 试件受火作用均匀性的测量指南》. 本部分与ISO/TR834-2:2009相比在结构上有部分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与ISO/TR834-2:2009 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部分与1SO/TR834-2:2009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对应条款外侧 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1)进行标示,附录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希全、李涛、李国辉、赵华利、胡园、郑巍、黄伟、董学京、刁晓亮、阮涛、冉令、 王轶杰、白斌. I
GB/T9978.2-2019 引言 按照GB/T9978.1的规定,在耐火试验炉中对试件进行耐火试验时,采用本标准推荐的试验方法, 通过测量试验炉内多个位置的温度、空气流速和氧含量等参数,可判断试件的受火作用均匀性情况.推 荐的试验方法采用低成本、易获取的轻质材料制作试件样品,能够最大程度减小不同样品之间水分含量 的差别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GB/T 9978.2-201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第2部分:耐火试验试件受火 作用均匀性的测量指南 1范围 GB/T9978的本部分规定了一种试验方法,用以测量试件在耐火试验炉中按照GB/T9978.1的规 定进行耐火试验时的受火作用均匀性.本部分给出了模拟试件表面附近温度、空气流速和氧含量等参 数测量仪器的类型和布置位置,模拟试件内部为冷弯型钢骨架,试件受火面的表面为石膏板. 本部分不包括耐火试验炉的性能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775纸面石膏板(GB/T9775-2008.1SO6308:1980.MOD) GB/T9978.1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9978.1-2008,ISO834-1:1999, MOD) 3术语和定义 GB/T9978.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耐火试验炉的有效开口区域effective area of furnace opening 在仪器监测范围边界以内的耐火试验炉开口区域. 4试验装置 4.1支承结构(模拟试件) 4.1.1支承结构采用冷弯型钢制作支撑龙骨,支撑龙骨的受火面安装有两层符合GB/T9775规定的耐 火纸面石膏板(H类),每层石...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902.4-2010 短周期电弧螺柱焊用焊接螺柱.pdf
ICS 21.060.10 J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02.4-2010 短周期电弧螺柱焊用 焊接螺柱 Threaded studs with flange(pitch)and stud with internal thread for short-cycle drawn arc stud welding (ISO 13918:2008 Welding-Studs and ceramic ferrules for arc stud welding MOD) 2011-01-10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码
GB/T 902.4-2010 前言 GB/T902的本部分(以下简称本部分)是国家标准“焊接螺柱及焊钉”产品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 包括: GB/T902.1-2008手工煤用焊接螺柱; GB/T902.2-2010电弧螺柱焊用焊接螺柱 ; GB/T902.3-2008储能焊用焊接螺柱; -GB/T902.4-2010短周期电弧螺柱焊用焊接螺柱; GB/T10432.1-2010电弧螺柱焊用无头焊钉 ; GB/T10432.2-2010短周期电弧螺柱焊用无头焊钉 ; GB/T10432.3-2010储能焊用无头焊钉 ; GB/T10433-2002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 . 本部分是GB/T902的第4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13918:2008《焊接电弧 螺柱焊用螺柱和磁环》规定的带法兰的螺纹 螺柱 (PS)和内螺纹螺柱(IS)(英文版). 本部分对ISO13918:2008中带法兰的螺纹螺柱(PS)和内螺纹螺柱(IS)的主要修改如下: ISO13918规定的涉及产品认证、市场准人检验及工厂生产控制等内容,与ISO/TC2已制定 的紧固件产品标准截然不同,也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故未予采用; 一在引用文件中,用我国标准代替国际标准(第2章); ISO13918未规定包装技术要求,本部分予以规定(见表2); -ISO13918未规定简化标记,本部分按GB/T1237给出简化的标记(见6.2).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5)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宏光机电设备厂、宁波九龙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GB/T 902.4-2010 短周期电弧螺柱焊用 焊接螺柱 1范围 GB/T902的本部分规定了规格为M3~M10的短周期电弧螺柱焊用带法兰的螺纹螺柱(PS型)和 螺纹规格为M3~M6的内螺纹螺柱(IS型). ISO13918规定的产品型式与我国标准对照,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90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薪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90.1紧固件验收检查(GB/T90.1-2002,idt1SO3269:2000) GB/T90.2-2002紧固件标志与包装 GB/T1237紧国件标记方法(GB/T1237-2000,eqvISO8991:1986) G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2010,ISO898-1:2009,IDT) GB/T3098.6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6-2000,idtISO3506-1: 1997) GB/T3103.1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GB/T3103.1-2002,ISO4759-1:2000, IDT) 3尺寸 3.1通则 焊后长度(L)是设计值.适当地控制焊接,以保持4在士1mm内.在特殊条件下,如穿透-装 饰物螺柱焊4可能与公称数值不同. 一图1、图2所示焊接后的尺寸是参考值. 一图1的a)中未规定的尺寸与公差,由制造者确定.这也适用于对焊接部位螺柱外形的修改, 如钻孔和开槽均不影响焊接性....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889.1-2015 1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pdf
ICS21.060.20 J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89.1-2015 代替GB/T889.1-2000 1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 Prevailing torque type hexagon nutswith non-metallic insert),style1 [ISO 7040:2012 Prevailing torque type hexagon regular nuts (with non-metallic insert)-Property classes 5 8 and 10 MOD] 2015-12-31发布 201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889.1-2015 前言 GB/T889的本部分是“六角锁紧螺母 ”系列国家标准之一,该系列包括: GB/T889.11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镇紧螺母; GB/T889.21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镇紧螺母细牙; GB/T6172.2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薄螺母; -GB/T61822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 GB/T6183.12型非金属嵌件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 GB/T6183.22型非金属嵌件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细牙; GB/T61841型全金属六角锁紧螺母; GB/T6185.12型全金属六角锁紧螺母; GB/T6185.22型全金属六角锁紧螺母细牙; GB/T6187.12型全金属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 GB/T6187.22型全金属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细牙. 本部分是GB/T889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889.1-2000(1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与GB/T889.1-2000相比,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如需其他技术要求,GB/T3098.9和GB/T3103.1)中选择,"(2000年版第1章); 引I用螺纹标准统一为GB/T193、GB/T9145(第2章); M5:按协议(表2); 机械性能增加:QT-摔火并回火(表2); 增加非电解锌片涂层技术要求按GB/T5267.2(表2); 标记中表面处理仅允许省略:表面不经处理,替代表面镀锌钝化(5.2).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7040:2012(有效力矩型六角标准螺母(非金属嵌件)性能 等级5、8和10级(英文版). 本部分与ISO7040:201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删除ISO7040规定的“如需其他技术要求,-ISO2320和ISO4759-1中选择.”(见第1 章),不属于本部分规定的内容: 一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我国标准代蓉国际标准(见第2章),增加引用GB/T6170(第1章)、 GB/T90.2(见表2)和GB/T1237(见5.1),删除ISO724的引用,以符合我国紧固件基础 标准: 为贯彻基础标准,机械性能增加:QT--淳火并回火(表2); 根据我国实践嵌件材料推荐采用尼龙66(表2); 增加包装技术要求(表2),以符合我国紧固件基础标准: 修改标记示例为简化标记示例(5.2),以符合GB/T1237的规定.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标准名称; -删除ISO7040的参考文献.
GB/T889.1-2015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5)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通用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海盐宇星螺帽有限责任公司、 宁波中机机械零部件检测有限公司. 本部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89-1980 GB/T889-1986; GB/T 890-1980; --GB/T889.1-2000.
GB/T 889.1-2015 1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 1范围 GB/T889的本部分规定了1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的型式尺寸、技术条件和标记. 本部分适用于螺纹规格为M3~M36,性能等级为5级、8级和10级,产品等级为A级和B级的 1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镇紧螺母.A级用于D≤16mm的螺母;B级用于D>16mm的螺母. 注:这种螺母相当于GB/T6170加上有效力矩部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0.1紧固件验收检查(GB/T90.1-2002,ISO3269;2000,IDT) GB/T90.2紧固件标志与包装 GB/T193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GB/T193-2003,ISO2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8427-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pdf
ICS 59.080.01 W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427-2019 代替GB/T8427-2008 纺织品色牢度 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Textiles-Testsfor color fastnessColor fastness to artificial light: Xenon arc (ISO 105-B02:2014 Textiles-Tests for color fastness-Part B02:Color fastness to artificial light:Xenon arc fadinglamp test MOD) 2019-12-31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8427-2019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原理 5标准材料和设备 5.1标准材料 5.2设备 0 6试样准备 7曝晒条件 8操作程序 8.1设备设置 5 8.2有效湿度调节(见第7章和参见附录E) 6 8.3曝晒方法 9耐光色牢度的评定 11 10试验报告 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有关耐光色牢度的综述 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蓝色羊毛标样L2~L9所对应的辐照量 16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氩弧灯曝晒设备要求 17 附录D(规范性附录) 试样噪晒区的辐照度均匀性测量方法(仅限设备制造商) 19 附录E(资料性附录)试验指南 22 参考文献
GB/T 842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本标准与 GB/T8427-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原标准第1章的注调整为本标准第3章的注;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8426,将FZ/T01024替换为GB/T32616,增加了GB/T730、 ISO 105-B01;2014和 1SO9370的引1用; 删除了“对于白色(漂白或荧光增白)纺织品,是将试样的白度变化与蓝色羊毛标样对比,评定 -增加了“原理”一章(见第4章): 增加了“本试验羊毛标样1~8应符合GB/T730规定的品质要求."(见5.1.2); 删除了湿度控制标样的内容(见2008年版的4.1.3); 调整了“设备的内容,不详细区分空冷式和水冷式"(见5.2.2008年版的4.2): 增加了“辐照度的允差”(见5.2.1 5); 删除了5.3(见2008年版的5.3); 调整了眼晒条件(见第7章): 细化了有效湿度调节步骤(见8.2); 增加了对试样的初评(见8.3.2.4): 增加了用增大面积的遮盖物替换原遮盖物的方式(见8.3.2.7、8.3.3.5、8.3.3.6、8.3.4.4和8.3.5.4); 修改了与耐光色牢度8级对应的L9级为18级(见8.3.2.9,2008年版的7.2.2.4); 修改了与耐光色牢度6级对应的14级为L5级(见8.3.3.6,2008年版的7.2.3.4); 一细化了方法3的试验步骤,并将评级蓝色羊毛标样由2种增加为3种(见8.3.4,2008年版的 7.2.4) ; 修改了方法4中评级阶段,由“灰色样卡4级和(或)3级“改为“灰色样卡4级和3级“(见8.3.5, 2008年版的7.2.5); 修改了“色差等于灰色样卡4级和灰色样卡3级(5.2.9)的基础上“(见9.1.2008年版的8.1); 修改了“评为*低于1级‘或‘低于L2级“(见9.3,2008年版的8.3); 增加了报告个阶段评级结果[见第10章c)和d)]: 删除了原标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的内容,并整合更新为本标准附录C; 调整了原标准附录D为本标准附录A: 一调整了原标准附录E为本标准附录B: 增加了附录D; 增加了附录E.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05-B02:201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B02部分:耐人造 光色牢度:氙弧灯试验》. 本标准与ISO105-B02:2014相比在结构上变化如下: 互换了“原理”章和“术语和定义”章的位置: 5.2.1.4下删除条款号,避免无条题条下再分条; 5.2.1.5下删除条款号,避免悬置段和无条题条下再分条; 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822-2016 十字槽圆柱头螺钉.pdf
ICS21.060.10 J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22-2016 代蓉GB/T822-2000 十字槽圆柱头螺钉 Cheese head screws with crossrecess (ISO 7048:2011 Cross-recessed cheese head screws MOD) 2016-02-24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十字槽圆柱头螺钉 GB/T 822-201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泰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1/16印张0.5字数11千字 2016年5月第一版2016年5月第一次印别 书号:1550661-53855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10107
GB/T 822-2016 前言 GB/T65开槽圆柱头螺钉; GB/T67开槽盘头螺钉; GB/T68开糖沉头螺钉: GB/T69开植半沉头螺钉; GB/T818十字槽盘头螺钉 ; GB/T819.2十字槽沉头螺钉第2部分:8.8级、不锈钢及有色金属螺钉; GB/T820十字槽半沉头螺钉; GB/T822十字槽圆柱头螺钉: GB/T823十字槽小盘头螺钉; GB/T13806.1精密机械用紧固件十字槽螺钉.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822-2000(十字精圆柱头螺钉》,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如需其他技术要求,GB/T3098.6和GB/T3098.10中选择,"(2000年版第1章); 引用螺纹标准统一为GB/T193、GB/T9145(见第2章); 对钢及有色金属螺钉性能等级增加“d<3mm:按协议"(见表2); -增加钢螺钉非电解锌片涂层技术要求按GB/T5267.2(见表2); 增加不锈钢螺钉钝化处理技术要求按GB/T5267.4(见表2); 增加有色金属螺钉电镀技术要求按GB/T5267.1(见表2).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7048:2011《十字槽圆柱头螺钉(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7048: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删除ISO7048:2011规定:“如需其他技术要求,-ISO4759-1和ISO8839中选择.(第1 章),不属于本标准规定的内容; 在引用文件中,用我国标准代替国际标准(第2章),增加引用GB/T90.2(表2)、GB/T5267.4 (表2)和GB/T1237(5.1),以符合我国紧国件基础标准; 一对钢及有色金属螺钉性能等级增加"d<3mm:按协议"(表2),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 增加有色金属螺钉性能等级(见表2),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 增加不锈钢螺钉规定钝化处理技术要求(见表2),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 因为低强度等级扭矩试验结果较分散,尚需进一步试验验证,删除ISO7048:2011表的脚注: 交接处”(表2); 增加包装技术要求(表2),以符合我国紧固件基础标准; 修改标记示例为简化标记示例(5.2),以符合GB/T1237的规定,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标准名称: 删除ISO7048的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I
GB/T822-2016 本标准由金国 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 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通用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宁波中机机械零部件检测有限 公司. 本标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GB/T 822-1967、GB/T 822-1976、GB/T 822-1988.GB/T 822-2000.
GB/T 822-2016 十字槽圆柱头螺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十字槽圆柱头螺钉的型式尺寸、技术条件和标记. 本标准适用于螺纹规格为M2.5~M8、性能等级为4.8、5.8、A2-70、CU2、CU3和AL4、产品等级为 A级的H型和Z型十字槽圆柱头螺钉. 注:本标准规定的螺钉头部尺寸与GB/T65开槽圆柱头螺钉相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0.1紧固件验收检查(GB/T90.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818-2016 十字槽盘头螺钉.pdf
ICS21.060.10 J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18-2016 代蓉GB/T818-2000 十字槽盘头螺钉 Pan head screws with cross recess (ISO 7045:2011 Pan head screws with type H or type Z cross recess- Product grade A MOD) 2016-02-24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十字槽盘头螺钉 GB/T 818-201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泰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12千字 2016年4月第一版2016年4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53859定价14.00元 W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10107
GB/T818-2016 前言 本标准是“开槽螺钉和十字槽螺钉”系列国家标准之一,该系列包括: GB/T65开槽圆柱头螺钉; -GB/T67开精盘头螺钉; GB/T68开槽沉头螺钉: GB/T69开槽半沉头螺钉; GB/T818十字槽盘头螺钉; GB/T819.1十字槽沉头螺钉第1部分:4.8级; -GB/T819.2十字槽沉头螺钉第2部分:8.8级、不锈钢及有色金属螺钉; -GB/T820十字槽半沉头螺钉; GB/T822十字槽圆柱头螺钉; GB/T823十字槽小盘头螺钉; GB/T13806.1精密机械用紧固件十字槽螺钉.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818-2000(十字槽盘头螺钉》,与GB/T818-200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如需其他技术要求,GB/T3098.6和GB/T3098.10中选择."(2000年版第1章); 引用螺纹标准统一为GB/T193、GB/T9145(见第2章); 对钢及有色金属螺钉性能等级增加“d<3mm,按协议"(见表2); 增加钢螺钉非电解锌片涂层技术要求按GB/T5267.2(见表2); 增加不锈钢螺钉钝化处理技术要求按GB/T5267.4(见表2); 增加有色金属螺钉电镀技术要求按GB/T5267.1(见表2).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7045:2011《H或Z型十字槽盘头螺钉产品等级A级》(英 文版) 本标准与ISO7045: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未采用ISO7045规定:“如需其他技术要求,ISO965-2和ISO3506-1中选择."(第1 章),不属于本标准规定的内容: 在引用文件中,用我国标准代替国际标准(第2章),增加引用GB/T90.2(表2)和GB/T1237 (5.1),以符合我国紧固件基础标准; 对钢及有色金属螺钉性能等级增加“d<3mm,按协议"(表2),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 增加有色金属螺钉性能等级(见表2),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 增加包装技术要求(表2),以符合我国紧固件基础标准; 修改标记示例为简化标记示例(5.2),以符合GB/T1237的规定.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ISO7045的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 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通用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宁波中机机核零部件检测有限 I
GB/T818-2016 公司. 本标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818-1967、GB/T 818-1976 GB/T 818-1985 GB/T 818-2000.
GB/T 818-2016 十字槽盘头螺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十字槽盘头螺钉的型式尺寸、技术条件和标记, 本标准适用于螺纹规格为M1.6~M10、性能等级为4.8、A2-50、A2-70、CU2、CU3和AL4、产品等 级为A级的H和Z型十字槽盘头螺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0.1紧固件验收检查(GB/T90.1-2002,ISO3269:2000,IDT)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7966-2009 声学 超声功率测量 辐射力天平法及性能要求.pdf
ICS17. 140 6SV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7966-2009/1EC61161:2006 代替GB/T7966-1987 声学 超声功率测量 辐射力天平法及性能要求 Acoustics-Ultrasonics power measurement- Radiation force balance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EC 61161:2006 Ultrasonics-Powcr measurement- Radiation force balance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DT) 质量检制 资料专用章 2009-09-30发布 200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7966-2009/IEC61161:2006 目录 前言 15 A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表 对额射力天平的要求 6测量条件的要求 7 测量不确定度 附录A(资料性附录)辐射力测量各方面的附加信息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基本公式 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 超声功率测量的其他方法 17 附录D(资料性附录) 传声媒质及除气 18 附录E(资料性附录)发散超声场的辐射力测量 22 附录F(资料性附录)几种天平装置的局限性 92 附录G(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 TE
GB/T 7966-2009/IEC61161:2006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1161:2006(超声功率测量辐射力天平法及性能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代替GB/T7966-1987. 本标准与GB/T7966-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拓宽了频率范围:从以前0.5MHz~10MHz修改为现在的:超声功率不大于1W时,频率范 围0.5MHz~25MHz;超声功率不大于20W时,频率范围0.75MHz~5MHz. b)以附录的形式增加了有参考价值的如下内容: 1)辆射力测量各方面的附加信息: 2)基本公式; 3)超声功率测量的其他方法: 4)传播媒质及除气; 5)发散超声场的辆射力测量; 6)几种天平装置的局限性.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超声设备检测 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边文萍、朱岩、杨平、朱厚卿、寿文德、王志俭.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79661987.
GB/T 7966-2009/IEC61161:2006 引 目前,超声换能器的总额射声功率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参见文献[11、[2].[3]及附录C).本标准 的目的是建立在液体中测量超声功率的标准方法,该方法使用重力天平完成低兆赫级频率范围内的辐 射力的测量.辐射力测量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对封声束截面上的声场数据进行积分,即可获得总的 辐射功率值,该标准确定了测量误差的来像,描述了一种用于评信总不确定度的系统步骤的程序,在实 施功率测量时应该作出的预防措施以及应当考虑的不确定度. 超声理疗仪的基本安全要享在IEC60601-2-5中确定并参考IEC61689.该文件规定超声功率测量 的不确定度应优于15%,老 7%的标准测量方法.对 设备公布的要求,包括声功率的要求,已在其他的1EC标准中(如 IEC61157中)已做了规 本标准中所使用的 天平法的声功率测量的精度、准确度和重复性受到实际问题的影响,作 为使用者的导则,附录 用与标准正文相同的章节顺序,提供了附加的信息 PRESS
GB/T 7966-2009/1EC 61161:2006 声学超声功率测量 辐射力天平法及性能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使用辐射力天平测定超声换能器总的辐射声功率的方法:建立了由靶获取待测 声场并使用辐射力天平进行测量的原理;明确了辐射力方法在发生空化和温升情况下的使用限制;确定 了辐射力方法在存在发散和案焦波束情况下的定量使用限制;提供了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 b)使用辐射力天平,频率范朗从0.75MHz~5MHz,超声功率不超过20W的测量; c)超声换能器总的声功率的测量,更适用于准直良好的波束: d)使用重力型或力型的辐射力天平. 注:该标准所参考的名称均已列在参考文献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数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7724-2008 电子称重仪表.pdf
ICS 17.100 N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7724-2008 代替GB/T7724-1999 电子称重仪表 ElectronicWeighingMeter 2008-12-30发布 2009-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7724-200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计量要求 6技术要求 7测试方法 14 8检验规则. 19 9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0
GB/T 7724-2008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7724-1999《称重显示控制器》. 本标准与GB/T7724-1999相比较有较大的变化,重要变动的内容有: 标准内容根据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R76-1:2006(非自动衡器 》国际建议,要求和测试方法 做了相应的改动; 标准名称更改为《电子称重仪表》,适用内容包括非自动衡器的指示器、模拟数据处理装置、数 字数据处理装置、终端和数字显示器等模块(1.1); 称重仪表准确度等级改用符号、、D、D和D表示(5.1.1); -最大允许误差按非自动衡器的要求乘以相应的误差分配系数p的形式表示(5.4); 取消了噪声要求的条款,和鉴别力条款; 增加了有关兼容性的要求(5.12); 环境防护能力测试明确了适用范围、测试方法和严酷度等级(6.1.1.1,7.9); 电气安全要求按GB4793.1-2007进行了改写,介电强度测试电压按称重仪表安装类别改为 I类安全仪表为交流有效值1500V,ⅡI类安全仪表为交流有效值3000V(6.1.1.2,7.7); 一增加了对软件控制称重仪表的要求(6.14,7.6); 增加了以PC作为指示器的测试要求(7.2.4); 包装测试按GB/T4798.2-1996《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运输 》的规定,振动试验修改 了严酷度要求,碰撞试验明确规定了一种严酷度,跌落试验修改了严酷度要求(6.15.7.8); 检验规则中取消了有关抽样方法的规定, 本标准与OIMLR76:2006中有关要求的主要差别有: 一本标准不包括模拟指示的称重仪表; 增加了包装防护能力的测试(6.15,7.8); 增加了环境防护能力要求(6.1.1.1,7.9); 增加了电气安全要求(6.1.1.2,7.7,9.1.4); 增加了出厂检验的要求(8.1.1,8.2); 增加了包装(9.2)、运输(9.3)、贮存的要求(9.4).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衡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耀华称重系统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青岛衡器测试中心、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济南金钟 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平均、张宏社.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均国、王亚东、许福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7724-1987、GB/T 7724-1999.
GB/T 7724-2008 电子称重仪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作为衡器模块的电子称重仪表(以下简称仪表),包括称重指示器(以下简称指示器)、 用作指示器的个人计算机(PC)、模拟数据处理装置、数字数据处理装置、终端、数字显示器等装置的一 般要求、计量要求、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非自动衡器中采用的以下装置: 称重指示器; 一模拟数据处理装置,如数字化接线盒,AD模块,数字式重量变送器等; 一数字数据处理装置,如数据存储装置等; 终端,如PC,销售终巍(POS)等; 数字显示器,如大屏幕显示器等. 本标准中,术语“电子称重仪表”包括以上装置, 本标准仅适用于非自动衡器的电子称重仪表. 注1:适用范围内的各种装置,可以有自己单独的机壳,也可以安装在其他装置(如称重模块 、个人计算机等等)中. 注2:如果适用范围内的各种装置必须与软件关联才能演足本标准各项要求,那么不论该关联软件是否已经安装于 装置中,均适合于本标准. 注3:本标准也适用于用来测定与测量的质量有关的其他量值、数量、参数或特性的衡器(例如用称重原理的水分 计、密度计等)的称重仪表. 注4:对于在非自动衡器中采用的某一装置,并不要求实现本标准所列的全部功能. 注5:本标准的一些计量要求和测试方法是针对连接以电压形式输出的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 的称重仪表,但其原 则也适用于连接其他输出形式(如以频率量、电荷量形式输出)的称重传感器的称重仪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7721-2007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电子皮带秤).pdf
ICS17.100 N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721-2007 代替GB/T7721-1995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 (电子皮带秤 ) Continuous totalizing automatic weighing instruments (electronic belt weighers) (OIMLR50:1997 MOD) 2007-12-05发布 200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721-2007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一般定义 3.2皮带秤分类 3.3结构. 3.4计量特性 3.5误差 3.6影响和参考条件 3.7试验 4产品型号 5计量性能要求 5.1准确度等级 5.2最大允许误差 5.3最小累计载荷() 5.4最小流量(Q) 5.5模拟试验 8 5.6现场试验. 10 6通用技术要求 10 6.1使用的适用性 10 6.2操作安全性 10 6.3累计显示器和打印装置 11 6.4超出范围指示 11 6.5置零装置. 11 6.6位移传感器 11 6.7与皮带秤相连的输送机 11 6.8皮带秤的安装条件 11 6.9辅助设备 12 6.10印封装置 12 6.11称重传感器 12 7电子皮带秤的要求 12 7.1通用要求.. 12 7.2干扰的适用 13 7.3对显著增差的反应 13 7.4开机自检程序 13 7.5功能要求 13 7.6检查与试验 14
GB/T 7721-2007 7.7安全性能 14 8试验方法. 14 8.1模拟试验 14 8.2物料试验、控制方法 14 9检验规则 14 9.1型式评价 14 9.2型式评价要求 15 9.3出厂检验 16 10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17 10.1标志 17 10.2包装. 18 10.3运输. 18 10.4存 19. 附录A(规范性附录)型式评价的试验程序 20 A.1审查文件(9.2.1) 20 A.2审查皮带秤的结构和装置 20 A.3初步检查 20 A.3.1计量性能 20 A.3.2说明性标志(10.1.1) 20 A.3.3封装和检定标记(6.10和10.1.2) 20 A.4试验的通用要求 21 A.4.1对被测电子皮带秤(EUT)的通用要求 21 A.4.2误差计算方法 21 A.5试验项目 21 A.6性能试验 21 A.6.1通用条件 21 A.6.2自动置零 22 A.6.3模拟试验(8.1) 22 A.7影响因子试验 23 A.7.1静态温度(5.5.4.1) 24 A.7.2零流量的温度影响(5.5.4.2) 24 A.7.3湿热、稳定状态(7.5.1) 25 A.7.4交流电源电压变化(AC)(5.5.4.3和7.5.5) 26 A.7.5电池电源电压变化(DC)(5.5.4.4和7.5.6) 27 A.8干扰试验(7.1.2和7.5.2) 28 A.8.1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短时电源电压降低) 28 A.8.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快速瞬变试验) 28 A.8.3静电放电 29 A.8.4抗电磁场辐射 30 A.9计量性能试验 31 A.9.1重复性(5.5.5.1). 31 A.9.2累计显示器的鉴别力(5.5.5.2) 31 A.9.3累计显示器零点累计的整别力(5.5.5.3)- 31
GB/T 7721-2007 A.9.4零点的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5.5.5.4和5.5.5.5) 32 A.10现场试验(5.6.2~5.6.4) 32 A.10.1零点的最大误差(5.6.2) 32 A.10.2置零显示器的鉴别力(5.6.3) 32 A.10.3零载荷的最大偏差试验(5.6.4) A.11现场物料试验(5.6.1和9.2.6) A.11.1试验概述. 33 A.11.2物料试验 34 A.12安全性能试验(7.7) 34 附录B(规范性附录)型式评价报告格式 35 B.1.皮带秤的标志 36 B.2有关型式的概况 38 B.3型式评价核查表 41 B.3.1核查表摘要 41 B.3.2核查表 43 B.4型式评价的试验设备 54 B.5试验结构 55 B.6试验报告 57 B.6.1试验报告摘要 B.6.2试验报告 57 58 参考文献 16
GB/T7721-2007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建议OIMLR50(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Continu ous totalizing automatic weighing instruments)1997年版(R50-1、R50-2). R50国际建议由OIMLTC9/SC2自动衡器分技术委员会起草,并于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77-2000 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pdf
GB/T 77-2000 前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4026:1993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 》. 本标准是国家标准”内扳拧紧固件”产品系列标准的一部分.该系列包括: a)开槽螺钉;GB/T 65、GB/T 67、GB/T 68、GB/T 69、GB/T 71、GB/T 72、GB/T 73、GB/T 74、 GB/T 75 GB/T 828、GB/T 829、GB/T 830、GB/T 831、GB/T 832 GB/T 833、GB/T 837、GB/T 946、 GB/T 947、GB/T 948 和I GB/T 949; b)十字槽螺钉:GB/T 818、GB/T 819.1、GB/T 819.2、GB/T 820、GB/T 822、GB/T 823和 GB/T 13806.1; c)内六角螺钉:GB/T 70.1、GB/T 70. 2、GB/T 70.3、GB/T 77、GB/T 78、GB/T 79、GB/T 80和 GB/T 5281; d)内六角花形螺钉:GB/T2672 GB/T2673、GB/T 2674、GB/T6190和GB/T6191; e)圆螺母:GB/T815和GB/T 817; f)木螺钉、自攻螺钉及组合件:GB/T99、GB/T100、GB/T101、GB/T950、GB/T951、GB/T952、 GB/T 845、GB/T 846、GB/T 847、GB/T 5282、GB/T 5283、GB/T 5284、GB/T 6560、GB/T 6561、 GB/T 6562、GB/T 6564、GB/T 13806.2、GB/T 14210、GB/T 15856.1、GB/T 15856.2、 GB/T 15856. 3、GB/T 9074.1、GB/T 9074. 2、GB/T 9074.3、GB/T 9074. 4、GB/T 9074.5、 GB/T 9074. 6 GB/T 9074. 7、GB/T 9074. 8 GB/T 9074. 9 和I GB/T 9074. 10. ISO4026未规定包装技术要求,本标准予以规定(表2). ISO4026对有色金属螺钉未给出具体的性能等级,本标准予以规定(表2). ISO4026未规定简化标记,本标准按GB/T1237简化的原则给出简化的标记示例(5.2条). ISO4026对通端和止端规定了相同的“量规有效长度”,本标准予以调整(图A1和表A1). 本标准是GB/T77-1985的修订本,主要修改如下: a)取消=14mm的长度规格(表1); ()6的000(9 c)增加引用GB/T16938通用技术条件(表2): d)取消33H级(表2); e)不锈钢螺钉的性能等级调整为A1、A2(表2): f)增加有色金属螺钉,按GB/T3098.10选用性能等级(表2); g)增加表面缺陷按GB/T5779.1、GB/T5779.3的规定(表2); h)增加附录A内六角的检验.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77-1985.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科学研究院负责,上海爱斯匹爱斯标五紧固件有限公司和沈阳标准件制造总厂参加 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GB/T77-2000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性的各国国家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 的制定工作通常是通过ISO各个技术委员会进行的.每个成员团体如对某一技术委员会所进行的项目 感兴趣时,也可参加该委员会.与ISO有关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此项工作.ISO与国 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标准化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分发给成员团体进行投票表决.国际标准的正式出版需要 至少75%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 国际标准ISO4026由ISO/TC2紧固件技术委员会制定. 第二版对第一版(ISO4026;1977)进行了删改与补充,是技术性修订. 本国际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7--2000 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 eqv ISO 4026:1993 代替GB/T77-1985 Hexagon socket set serews with flat poin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螺纹 规格为M1.6~M24、性能等级为45H、A1、A2、CU2、CU3和AL4、产品等级为 A级的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 内六角的检验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如需其他技术要求,应从现行标准(如GB/T196、GB/T3106和GB/T3098.3)中选择.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7551-1997 称重传感器.pdf
GB/T 7551-1997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R60《称重传感器 计量规程》国际建议(1991年版)及其附 录A《称重传感器评定用试验报告格式》(1993年版)对GB7551-87《电阻应变称重传感器》进行修订 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建议等效. 本标准为产品标准,为此删除了OIMLR60中有关计量管理的第五篇“计量管理”以及某些章条中 涉及计量管理的语句.为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中规定的编写格式,又要尽量保持被采用标 准的编写顺序,本标准增加了第2章“引用标准”,并将OIMLR60中独立的术语部分列为第一篇“定 义”. 由于OIMLR60附录A于1993年才补充制定,考虑到条理性,本标准附录A除保留OIMLR60 附录A中称重传感器评定用试验报告格式外,将其“概述”和“计算程序”列为本标准第六篇“评定用试 验报告”第15章和第16章. 为了与国际接轨,本标准采用了OIMLR60综合称重传感器各种误差(如非线性、滞后、温度误差 等)的总误差带的概念,改变了前版GB7551一87规定其各自误差限的概念.同时,将前版标准名称《电 阻应变称重传感器》改为本标准名称《称重传感器》.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7551一87.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负责起草.主要参加起草单位:常州托利多电子衡 器有限公司、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东电子仪器厂、承德市自动化计量仪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瑞良、金荣然、薛子瑜、许华峰、冯输、崔延庆.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7年. 本标准委托机械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负责解释.
GB/T 7551-1997 OIML前言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政府间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各成员国的国 家计量部门或有关组织所采用的计量规程和计量管理. OIML的两类主要是: 一国际建议(OIMLR),它是计量规程的样板,通常它规定了有关的测量仪器所必需的计量特 征,也规定了校验它们是否合格所需的方法和设备,OIML成员国应尽可能地执行这些建议. 国际文件(OIMLD),它是一种资料性质的文件,旨在帮助和改进计量部门的工作. OIML建议和文件的草案是由各成员国组成的指导秘书处和报告秘书处在与有关国际机构(世界 性的和地区性的)协商后拟定的. OIML和某些机构(特别是ISO和IEC)之间的合作协议旨在避免提出一些相互矛盾的要求,从而 使得测量仪器的制造商、用户、测试实验室等能同时采用OIML和其他机构的. 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用法语(F)和英语(E)出版,并定时修订.“版本”一词是指该文件印刷的年 份. 本OIMLR60国际建议(1991年版)是由报告秘书处SP7-Sr8"称重传感器”和指导秘书处 SP7"质量测量”共同制定的.它由国际法制计量委员会于1990年批准作为最终,并将于1992年 提交国际法制计量代表大会正式确认.它将替代1985的早期版本. OIMLR60国际建议附录A(1993年版)是由OIML工作组SP7-Sr8“称重传感器”和SP7 “质量测量”共同制定的.它由国际法制计量委员会于1993年批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551-1997 称重传感器 eqvOIMLR60:1991 代替GB7551-87 Load cells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称重传感器的主要计量特性和评定程序.目的在于对质量测量中使用的称重传感器 提供一个确定其计量特性的统一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质量静态测量的称重传感器. 1.2本标准的原则是当称重传感器的性能特性与允许误差带相拟合时,称重传感器的各种误差必须合 在一起考虑.必须认识到称重传感器可能具有小的非线性、滞后误差和适中的温度误差;或者恰好相反, 可能具有适中的非线性、滞后误差和小的温度误差.因此,对给定的特性(非线性、滞后等)规定其各自的 误差限就被认为是不适当的,而宁可把称重传感器的允许总误差带作为限制因素.使用了误差带概念 后,就允许人们对构成测量总误差的各个分量进行平衡,从而仍可获得所希望的最终结果.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423.4-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eqvIEC68- 230:1980) GB/T2424.2-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湿热试验导则(eqvIEC68-2-28:1990) 第一篇定义 3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7550-2008 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试验方法.pdf
ICS 21.120.20 J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550-2008 代替GB/T7550-1987 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 试验方法 Synchronizing universal coupling with ball and socket-Test method 2008-09-27发布 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51
GB/T 7550-2008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7550-1987《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试验方法 》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7550-1987相比在内容上有如下变化: 一按照GB/T1.1-2000编写本标准: 一增加了前言; 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取消了“1性能试验项目”的内容; 将原"2试验仪器设备”改为“4试验仪器设备”; 将联轴器 型号“QWL"改为"WQL". 本标准由全国机器轴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德阳立达基础件有限公司、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明翠新、王建农、刘学光、潘权.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7550-1987. 52
GB/T7550-2008 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以下简称联轴器)的性能试验、试验仪器设备、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按GB/T7549制造的联轴器,其他类型的联轴器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549 2008 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 3性能试验 3.1空载试验 3.1.1联轴器在试验前应取得制造合格证,并添加MoS润滑脂在联轴器的许用转速下.按表1所 列五种轴倾角和验时间进行正、反两个方向空载试验. R 表1 轴倾角用最大轴倾角/ 50 15 100 10 10 30 时间min S 反转 30 10 10 30 3.1.2空载试验中联轴器不应有异常响声,温升不应高于5 3.2同步性试验 3.2.1联轴器的同影性 指瞬时单位输人角速要与输出角速度 的相对误差、即:输入角速度为,输 出角速度为同步性误 则有: 3.2.2测量过程中.在圆周上叫点不少于180个△*小于1/500. 3.3负荷试验 3.3.1负荷试验是在许用转速下.轴倾角由0到许用最大轴倾角,分五个角度进行.按公称转矩 T.的折算转矩T K.K. 18KK T.的25%、50%、75%、100%四个阶段加载.系数K、K、K、K按 (GB/T7549-2008的附录A确定.试验时间按表2确定.待温度平衡后开始记录. 表2试验时间 单位为分钟 转矩/折算转矩/% 序号 轴倾角/许用最大轴倾角/% 25 50 75 100 1 0 20 30 60 90 2 25 20 30 60 90 53
GB/T7550-2008 表2(续) 单位为分钟 轴频角/许用最大轴倾角/% 转矩/折算转矩/% 序号 25 75 100 3 50 30 30 60 90 4 75 30 60 90 120 5 100 30 60 90 120 3.3.2试验过程中记录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5rmin. 3.3.3负荷试验应记录转速、扭矩、效率、温升、噪声的变化,绘出效率与负荷关系曲线,温升与负荷关 系曲线. 3.3.4超载试验在轴倾角为8°、12条件下,按折算转矩值的120%、130%、150%三个阶段加载,每阶 段时间不超过2min.短时转矩超载试验在0°轴倾角条件下,按折算转矩值的300%进行,时间小于 15 s. 3.4疲劳试验 疲劳试验应在负荷试验之后进行.试验时,加载应按折算转矩与相应的许用转速及5°轴倾角进 行.每小时做一次温升、效率记录.默计上述时间,按10”循环次数进行疲劳试验. 3.5静转矩试验 3.5.1静转矩试验是在静止状态和均匀施加静转矩的条件下进行,其最大静转矩值应符合表3的 规定. 表3 联轴器型号 WQLI WQL2 WQL3 WQL4 WQL5 WQL6 WQL7 WQL8 WQL9 最大静转矩/(Nm) 780 1600 3 600 6 200 8 750 14 800 21 000 28 000 44 000 3.5.2静转矩试验完后,应拆机检验钢球与滚道接触情况不应有塑性变形.如果在加载过程中发生塑 性变形或其他形式的破坏,则应记录相应的扭矩值. 4试验仪器设备 4.1联轴器试验可在开式试验台或封闭式试验台上进行,应配备的仪器和设备如下: a)转矩传感器及其二次仪表或相当于扭矩(T)信号取样、数字处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7235-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 半径变化量测量.pdf
ICS 17. 040.20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235-2004 代排 GB/T 72351987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 半径变化量测量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 Metho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departure from roundness- Measurement of variations in radius 2004-11-11发布 200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72352004 前言 本标准代替G/T7235-1987(评定国度误的方法半轻变化量资量). 本标座与GB/T7235-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都准的前言,使标难更完卷, 标准的技术内容与产品儿阅技术硬范(GPS)标基体系持调一致. 一在标准编写格式上按新的GB/T1.1的现定作了相应的修我.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财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车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凡何按术规卷标准化技术要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杯准起草单位:机成科学研究院,北实计量科学研究所. 本标主要起享人:正欧玲、第月样、是迅, 本标生所代界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72351987
1002-5521/)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半径变化量测量 1范围 本标准展定了用楼维式(魅针式>仪器测量半处变化量评定医度误差的方法和仅誉的一报特性. 最小区城国心 本标准适用于在给定条件下-经轮密特换,以下列任一面心来评定零件轮界的面度误费. -最小二乘固属心: 最小外续国离心 单大内楼园心 经的7%-35为.关附录E>-医量载图的位置或与零作基些物征有炎的前位置. 2规范到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西成为本标准的兼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我修收单(不包张验误的A容)式费订新均不活用于本标准,然刑,量加银提本标盘这成协试的各方面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航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量新版本道用于本标准. GB/T7234-2004产品儿有量技术规夜(GPS)图度测量本语、定文及参数 GB/T 11821996考GB/T72342904确之的联及下列术酒和定文适用于本际准. 4仅额 4.1收器分类称一般要求 候融式国度测量收分二种: n)传感器最转式,考有航头的传感器随主椎狗转放量在工作台上的装到零件国定不动, b)工作台验转式,零有触头的传感器固定放量在工作台上的被测零件随工作台一起提转. -仅测量结是有丙种输出方式. a)图形记建式; b)数直候量示式. 民一仅器可其有上述一种或两种楼出方式. 仅器触头应符合 4 1 1~4. 1.3 的要求、 4.1.1解头型式及其尺寸 被测零件的表面特征是选择魅头型式的首要条价,为黑足期量被测表面不规则的特征和大小的不 河要求糖头有不间型式如图1~面4所示. 触头尺寸或长应握下列数组选取: 0. 25mm.0. 8mm2.5mm-25mm 注:为我运特定要求,光种制通和便期其单造宜形状推尺个的账大.
GB/T 7235-2004 图1球形抛头 图2桂触头 图3影航头 图4那形能头 4.1.2航头静压力 连续债触的验低值. 4.1.3仅香的频率验应 仅源津波券柜围通带范理)规定加下: -wau ad sorenpun Idn)adn(00s I [)*ado(00s[)*adn(0sI~[)*4dn(05~1) adn(S[ ~ [) lwtio改数/转建披摄通审名文截业编的传地事为75%. 建改器的额度传验特性等效于相间时间需数的两个独立CR网络. 注)图5统仅表示出额度童减特性面水考述精位,可红使加具药阳网有事(成整小)的知特性的形企修王 注1:当用室减高频的落被器时(通*采润CR形式),高是椎对干征频的相位等正通感的传输能密的時空通管是 区器. 注3位器艇率(ZL H为单位>R正荒易率 见GB/T T2H中6.3. 注4.要求位器电最的批响死子每转一次发动时-力强免位调变老把电是视响数到零禁技买充许用参态方续 根王. 4.2饮器误 4.2.1饮器视值误差 仅源视值误差是仅等所指示、星示或记录的参数们与试参数的真货知的差研,仅器现值证老用引 用淡业表示,群由仅器寿出的硬对误差与填押量范国上限值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仅香视值误差由主 转国转误益、唯声,展动和放大量率等民产生的系统误差和随机候差分量组成. 4.2.2主轴阿转装差 主轴回转调差应在给定条件下确定.见4.2.2.3 4.2.2.1仪器操向误费 在与基准回转输线相委直的方向测量一个具有理想孤度和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7234-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圆度测量 术语、定义及参数.pdf
ICS 17 040.20 10 r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234-2004 f代鲁GB/T 12341987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圆度测量术语、定义及参数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 Measurement ofroundness- Terms definitions and parameters of roundness 2004-11-11发布 200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72342004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7234-197图度洲量本,定文及参数标准的订, 本标准与GB/T7234-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给出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使标准更完香. 标准的拉术内容与产品儿何技术级差(GPS)标准体系热调一致,如对国标中的“载选轮案、实 际轮离、改卷股数花围“等术语定文作了相应的警改. 在标准编写格式上核新始GB/T1.1的规定作了相皮转修或, 本标座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座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投术武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程出并出口. 本标座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计量科学研究所. 本部事于1987年2月首次发布, 本都事主要起享人:王欧玲、陈月样、关迅.
GB/T 7234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圆度测量术语、定义及参数 1燕国 本标规定了有关圆度期量的术活、定义及参数, 本标座适用于确定图度误差的计量学术语, 胖录A始出了图量过图例生都系实.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廉的引用民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通后 的修改单(不包能谈的内容)或誉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旅助板据本标准达或协议的各方研究 基否可使用这查文件的量新取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服本通用于本标准. GB/T3505一2000产晶儿何技术规施表面错构轮影痣表面结构的术通、定文及参数(e ISO 4287 1997) GB/T6062-2002产品凡何拨术规(GPS)表图端构轮雾奖地(敏针)式仪器的标称特 (eqv I50 3274 1996) GB/T18777-2002产晶几何技术规范(GP5)表面结构能累法相位修正建波器的计量特 世(eqv ISI0 11542 1996) 3一般求语 由 GB/T 3505 GB/T 6062 和 18777 都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标准. 3.1般求语 3.1. 1 实际表面realurfae 客体与质图介成分真的表面. 3. 1. 2 名文因转独线nemialasisefrotatin 仅春主输回特的理论物线. 3.1 3 孵时国转轴线instantaneoes axcis efrtation 在仁意姆 间代器主精实际的区钟辅线. 3.1. 4 基准图转轴线refereace axis afrotatioa 仅器主楼各糖时回转输线的干均椎线. B时w转送&iasteatanecaseroofretation 自于我时国萨着线和基准且转精线位量间的差别面产业的设差.
GB/T 72342004 3. 1.6 名文测量平面nminel pans efmeasarmnt 垂真于仅器名文团时着线的一个平面, 3. 1.7 量平言plane efmeasrment 垂直于仅器基准团转轴线且通过仪器航头与零件楼链点的平面. 3. 1.B 方内directomsurmest 确定零件轮靠径向安化量约方向,该方向与收器区转楼线大致相交-且通常俊于测量平面内. 3. 1.9 零件辅线asis ef workpiece 能定零件相废部分国绕其家转的始定直线(见图A.2). n.零线以用下儿种方品: ( 2)对零件的排非中心线股最小二事拆合得到的单线. 3)通过相真的用个给定膜然美的合图心的一条真线. 5)酒过网文承中心的直线波百线可零件类买无关, 3. 1. 10 安装编心settingepeecatrtety 在量平面内,零件轮廖振合属心相对于仅器基准因转糖线与该平面交点之间的距真. 3. 1 11 收器然大事faciar of amplification 仗都输出量与测量方向上仅器触头的位等量之比. 3.2轮 3.2.1 买阳轮册realprefil 垂直干国形零件着线的干要与零件实际表面相交质彩成的轮事. 3.2.2 ER转换profie trnsfermation 在测量过程的任一阶股(期触针源事、漆发、记录等)预南地 或事预期地导我轮察表面形式产生的 过程. 联边轮用trmorprofil 预量表面时,触头在被测表面的损初面内魅头中心点的轨还,这个魅头具有理想的凡何形状(带有 享形实...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7220-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 术语 参数测量.pdf
ICS17.040.20 J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220-2004 代替GB/T7220-1987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 术语参数测量 GeometricalProductSpecifications(GPS)- Surface texture-Profile method Surface roughness-Terminology-Measurement of surface roughness parameters 2004-11-11发布 200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220-2004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7220-1987《表面粗糙度术语参数测量)的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在技术内 容上与1987年标准和现行的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新标准体系基本一致,满足了国内各有关行业 的需求. 本标准与GB/T7220-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根据GB/T3505-2000,对GB/T7220-1987标准的术语定义进行了协调. 在标准编写格式上按新的GB/T1.1的规定作了相应的修改. 修改后的版本,作为GB/T6062一2002的补充.所涉及到的相同定义,均应以GB/T6062为准,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时代集团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量其刃具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欣玲、王忠滨、高思田、吴迅、郎岩梅. 本标准于1987年1月首次发布.
GB/T7220-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术语参数测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关表面结构(粗糙度、表面波纹度和原始轮廓)参数测量的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轮哪法评定表面结构参数测量的术语定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效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505一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塞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 (eqv ISO 4287;1997) GB/T6062-2002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 性(eqv ISO 3274:1996) 3术语和定义 由GB/T3505和GB/T6062确立的以及下列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轮派转换profile transformation 在测量过程的任一阶段(如:触针滑移、滤波、记录等)预期地或非预期地导致轮廊表现形式产生变 换的过程. 3. 2 转换轮胞transformedprofile 由转换结果所产生的轮廓. 3.3 预期轮廊转换intentionalprofile transformation 按规定的要求(对给定某-测量的具体要求)测量时,应进行的轮廓转换. 例如:将表面轮廓转换成电信号,以便能使用电测仪器:测量时用滤波器按波长分离出与粗糙度、波 纹度和原始轮廊对应的轮需成分. 3. 4 非预期轮库转换unintentionalprofiletransformation 由于测量仪器或其个别部分不完善,所产生的轮廓转换(通常视为轮廊信息失真). 例如:当具有一定针尖半径的触针滑过轮进行测量时,所产生的轮廊信息失真. 3. 5 轨迹轮廊tracedprofile 测量表面时,触头在被测表面的横切面内触头中心点的轨迹,这个触头具有理想的几何形状(带有 球形尖端的圆柱体)、标准尺寸和标准测力.
GB/T 7220-2004 3.6 外基准轮康externaldatumprofile 触针以外部的基准导向滑过实际轮时,触针中心轨迹的转换轮哪. 3.7 导头基准轮廊skid-dependentdatumprofile 触针以导头轨迹为基准滑过实际轮廓时,触针中心轨迹的转换轮那,导头具有确定的形状,离触针 有确定的距离并沿同一被测的实际表面移动. 3.8 行程长度traversed length 传感器沿被测表面移动的总长度. 3.9 轮廊采样间距xprofile samplinginterval 用数字法测量表面参数时,轮廓上相邻的两个离散纵坐标间的距离(见图1). 图1 3.10 轮库量化步距Ayprofilequantization step 用数字法测量每个轮廓纵坐标值时,两相邻读数间的距离(见图1). 注:该距离等于数字测量装置的最小读数单位,进行数字测量时,轮...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58
59
60
…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