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385.1-2021 纺织品 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1部分: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ICS 59.080.01 CCS W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0385.1-2021 代GB/T20385-2006 纺织品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1部分: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organotin pounds- Part 1:Derivatisation method using GC-MS (ISO 22744-1:2020 Textiles and textile products Determination of organotin pounds Part 1: Derivatisation metho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MOD) 2021-03-09发布 2021-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纺织品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1部分:衍生化气相色语-质谱法 GB/T 20385 12021 中国标建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h址: sc org 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21年3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 1-67193
GB/T 20385.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GB/T20385的第1部分.GB/T2038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衍生化气相色谐-质谐法.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定量方法由外标法改为内标法定量,萃取剂由酸性汗液改为甲醇/乙醇混合溶剂,萃取方法修 改为超声萃取(见第4章~第8章,2006年版的第3章~第6章): -增加了被测有机锡目标化合物的种类(见5.15); 试样量由4g改为1g(见8.7.1.2006年版的6.1); 增加了环庚三烯酯酮溶液作络合剂(见8.4); 细化了标准储备液和工作液的配制(见8.6.2006年版的4.6): 删除了2006年版的附录A“有机锡标准品衍生物的GC-FPD气相色谱图”、附录B"有机锡标 准品衍生物的GC-MS总离子色谱图和质谱图“(见2006年版的附录A和附录B); 增加了附录A气相色谱-质谱(GC-MS)参考测试参数(见附录A): 增加了附录B"本方法的可行性”(见附录B). 本文件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2744-1:2020(纺织品和纺织产品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1部分:衍生化气相色谱法》. 本文件与ISO22744-1:2020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情况 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682代替了ISO3696; 删除了对ISO4787的引用. 一在原理部分中增加“采用内标法定量”. 增加超声波发生器的工作频率. 本文件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标准名称中将“气相色谱法”改为“气相色谱-质谱法”: 删除了试验报告中")试验日期”: 修改了附录A中GC-MS部分参考测试参数.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晋江中纺标检测有限公司、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纺标(深圳)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依蕾毛纺织有限公司厦门东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盛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福建省长东市山力化 纤有限公司、辽宁科诺纺织服装检测有限公司、军需能源质量监督总站济南质量监督站、南京海关工业 产品检测中心、浙江优全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业联合会针棉织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
GB/T20385.1-2021 心(天津).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井婷婷、郭小强、马林玉、张梦瑶、孙学志、田晓辉、刘庚鑫、李永杰、陈永根、 杨华、丁友超、任航、蔡志彬、沈金明、杨文龙. 本文件所代普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0385-2006.
GB/T20385.1-2021 引言 GB/T20385《纺织品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按照不同的测试方法拟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 第2部分:液相色谱法....
GB/T 20014.25-2010 良好农业规范 第25部分:花卉和观赏植物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pdf
B 05 ICS 65.020.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0014.25-2010 良好农业规范 第25部分:花卉和观赏植物 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Part 25:Flowers and ornamentals control points and pliance criteria 2010-06-30发布 201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0014.25-2010 前言 GB/T20014良好农业规范)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农场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3部分:作物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一-第4部分:大田作物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5部分: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一第6部分:畜禽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一第7部分:牛羊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8部分:奶牛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9部分:猪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10部分:家禽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11部分:畜禽公路运输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13部分:水产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14部分: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15部分:水产工厂化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16部分:水产网箱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17部分:水产国拦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18部分:水产滩涂、吊养、底播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19部分:罗非鱼池塘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20部分:细池塘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21部分:对虾池塘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22部分:纤工厂化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23部分:大黄鱼网箱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24部分:中华绒整警围栏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第25部分:花齐和观赏植物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本部分为GB/T20014的第25部分,本部分应与第2部分、第3部分结合使用, 本部分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管理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花卉协 会、云南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资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游安君、程正华、张文、孔海燕、刘先德、杨志刚,杨票、魏瑛、伙秀丽.
GB/T 20014.25-2010 引言 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花卉和现赏植物的种植过程直接影响其消费的安全水平.为使花弃和观 赏植物的种植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满足消费者的质量和安全需求,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提出以下要求: 0.1安全危害的管理 本标准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识别、评价和控制消费安全危害及环境保护的 要求.针对花弃和观赏植物种植生产过程的特点,提出了繁殖材料、土壤与栽培基质管理、肥料的使用、 采收、采后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0.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要求 本标准提出了环境保护的要求,规定了种植者应遵守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标准,从面营造花卉和观赏 植物生产过程的良性生态环境,协调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0.3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福利要求 本标准提出了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和福利的要求. 本标准将内容条款的控制点划分为3个等级,并遵循表1原则. 表1 等缓 级别内容 1 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消费安全及环境保护要求 2 基于1级控制点要求的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的基本要求 3 基于1级程2级控制点要求的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的持续改善措施要求
GB/T 20014.25-2010 良好农业规范 第25部分:花卉和观赏植物 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1范围 GB/T20014的本部分规定了花弃和现贯植物生产良好农业规葱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对花齐和观赏植物生产良好农业规范的符合性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014的本部分的引用面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勤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助根据本部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0014.1良好农业规范第1部分:术语 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国际农药供销和使用行为守则(FAO)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其和国国务院令第213号) 3术语和定义 GB/T20014.1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0014的本部分. 4要求 4.1繁殖材料 4.1.1品种或根蒸的选择 控制点 符合性要求 等级...
GB/T 18885-2020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pdf
ICS 59.080.01 CCS W 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885-2020 代替GB/T188852009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ecological textiles 2020-10-21发布 2021-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8885-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与GB/T18885-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18401-2010等标准(见第2章); 增加了总铅、总镉、镍释放的限量要求及对多环芳烃、全氟化合物、残余溶剂、残余表面活性剂、 润湿剂、紫外光稳定剂的禁限用要求(见表1); 一增加了婴幼儿用品和直接接触皮肤用品耐湿摩擦色牢度的要求(见表1); -增加了附录G、附录H、附录1和附录J(见附录G、附录H、附录I和附录J); 删除了对有机挥发性物质的考核(见2009年版的表1); 删除了附录G"异常气味的测定噢辨法”(见2009年版的附录G); 2009年版的表1); “修改了限量要求,将“<"修改为"<”:将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的甲醛含量限值由"300mg/kg” 修改为“150mg/kg”;将婴幼儿用产品的耐水色牢度提高到3-4级,婴幼儿用产品和其他产品 中邻苯基苯酚限量值分别由=50mg/kg”、“100mg/kg"修改为"10mg/kg”、"25mg/kg"(见表 1 2009年版的表1); -修改了纯聚酯纤维产品中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测试方法,前处理按GB/T17952-2011 附录B规定进行,当检测到苯胺或/和1,4-苯二胺时,重新取样,按照GB/T23344-2009中附 录A规定进行前处理(见6.5,2009年版的6.9); 一完善了3.1"生态纺织品"的定义描述(见3.1,2009年版的3.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尚锦汇 内衣有限公司、江苏康乃馨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阿 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深圳市宜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风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大 地走红伞业有限公司湖州新利商标制带有限公司、福建新华源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联润翔(青岛)纺织 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百事基材料(青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生态纺织品禁用染化料 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必维申美商品检测(上海)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东升学生 用品有限公司、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号家纺集团有限公司、长乐东港纺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静、徐路、章辉、李治恩、王宝军、李纯、杜佳鸣、庄锐滨、伍冬平、高铭、史成金、 井道权、唐三湘、张连京、蔡煜东、徐君、吴少勇、葵蓉、吴根荣、陈文、李鹏、陈明宏、黄效华、赵辉、杨克滨、 王强、陈众乐、徐伟民、泰光、林明海.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8885-2002 GB/T 18885-2009.
GB/T 18885-2020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纺织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纺织品,包括纤维、纱线、织物、制品及其附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17592-201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T17593(部分)纺织品重金属的测定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18412(部分)纺织品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18414(部分)纺织品含氯苯酚的测定 GB/T1888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睡液色牢度 GB/T20382纺织品致癌染料的测定 GB/T20383纺织品致敏性分散染料的测定 GB/T20384纺织品氯化苯和氯化甲苯残留量的测定 GB/T20385纺...
GB/T 18823-2010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pdf
ICS 65.120 B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823-2010 代替GB/T18823-2002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Permitted tolerantsfor judgement of testingresults in feeds 2011-01-14发布 201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GB/T 18823-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 spc. net. 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别厂印别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5印张0.75字数17千字 2011年3月第一版2011年3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41956定价16.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33533
GB/T 18823-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答GB/T18823--2002《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本标准与GB/T18823--2002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将原标准表格中“允许误差”栏目中的“”、“一”、“士”符号均删去,其相关含义在新增加的 “4判定方法与规则”中加以说明: 在第3章中增加中性洗涤纤维、盐酸不溶性灰分/砂分、肉碱、锡、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 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霉菌毒素、苯并(a)芘、多氯联苯、酸价、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 氮等13个测定项目的允许误差值: 一将原标准中测定项目“钙、镁”与”总磷”两个栏目合并为一个栏目“钙、镁、总磷”; 将原标准中某些“测定项目”在表格中的排列顺序作了调整; 将原标准中测定项目“砷(以总砷计)”更改为“砷(以As计)”; 一将氨基酸、维生索A、镉和钙、镁、总磷的允许误差值作了调整; -增加第4章“判定方法与规则”.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炎湖、齐德生、张妮娅、易俊东、黄炳堂.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8823-2002.
GB/T 18823-2010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饲料检测时对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值. 本标准适用于对饲料检测结果的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要求 饲料营养成分与卫生指标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见表1~表5. 表1饲料中一般营养指标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标准规定值 允许误差 标准规定值 允许误差 测定项目 % (绝对误差) 测定项目 % (绝对误差) % % <5 0.2 10~15 0.4 >~4 0.4 水分 >15~20 0.5 >4~6 粗脂肪 0.5 >20~30 0.6 >6~9 0.6 >30~40 0.8 >~12 0.7 >40 1.0 >12~15 0.8 15 1 0 5~10 0 4 10~15 0.6 3~5 0.6 >15~20 0.8 >57 0.8 >20~25 1 0 粗纤维 >~9 1.0 粗蛋白质 >25~30 1.1 >~12 1.2 >30~40 1.2 >12~15 1.4 >40~50 1.3 >15 1.6 >50~60 1.4 60~70 1.5 粗灰分 57 0.2 >70 1.6 >~9 0.3 1...
GB/T 18779.3-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 第3部分:关于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pdf
ICS 17.040.01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779.3-2009/ISO/TS14253-3:200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 第3部分:关于对测量不确定度的 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 GeometricalProductSpecifications(GPS) Inspection by measurement of workpieces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Part 3:Guidelines for achieving agreements on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statements (ISO/TS14253-3:2002 IDT) 资料专用 2009-03-16发布 2009-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8779.3-2009/ISO/TS 14253-3:2002 前言 GB/T18779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分为以下四部分: 第1部分:按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 -第2部分:测量设备校准和产品检验中GPS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第3部分:关于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 第4部分:有关判定规则的结果和PUMA方法的信息. 本部分为GB/T18779的第3邢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TS14253-3:2002t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 验第3部分:关于对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已转化为国家标准的ISO标准给出一致性程度标识;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增加了国家标准的前言: 一将国际标准表述改为适用于国家标准的表述.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在GPS体系中的位置在附录A中说明. 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郑州大学、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沛、张琳娜、倪育才、吴迅、陈景玉.
GB/T 18779.3-2009/ISO/TS14253-3:200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 第3部分:关于对测量不确定度的 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 1范围 GB/T18779的本部分给出了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达成协议的方法和详细说明的程序,以要 助供、需双方解决依据GB18779.1一2002判定合格与否时,解决由测量不确定度引起的争议,从面逛 免高额昂货的争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877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分这感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18779.1-2002产品儿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1部分:按 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eqvISO14253-1:1998) GB/T18779.2-2004产品儿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2部分:测 量设备校准和产品检验中GPS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ISO/TS14253-2:1999.IDT) GB/Z20308-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总体规划(ISO/TR14638:1995,MOD)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国际计量学通用基础术语(VIM)B1PM.IEC,IFCC,ISO. IUPAC IUPAP OIML、第2版,1993] 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 ISO14978:2006儿何产品技术规范(GPS)GPS测量设备的基本概念和要求[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 General concepts and requircments for GPS measuring equipment] 1SO/TS17450-1:2005儿何产品技术规范(GPS)通用概念第1部分:儿何规范和验证的模式 tion and verification ISO/TS17450-2:2002儿何产品技术规范(GPS)通用概念第2部分:基本原则、规范、操作集 和不确定度[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General concepts-Part 2: Basic te...
GB/T 18777-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相位修正滤波器的计量特性.pdf
ICS 17.040. 20 J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777-2009/ISO11562:1996 代替GB/T18777-200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 相位修正滤波器的计量特性 GeometricalProductSpecifications(GPS) Surface texture:Profilemethod 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ase correct filters (ISO 11562;1996 IDT) 2009-11-15发布 2010-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8777-2009/ISO 11562:1996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1562:199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相位修正滤波 器的计量特性(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11562:1996.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 --本标准范围中增加了说明:“本标准适用于表面结构相位修正滤波器的计量特性”. 本标准代蓉GB/T18777-200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相位修正滤波器 的计量特性》. 本标准与GB/T18777-2002的主要差异为: 第2章术语和定义的编写格式进行了改写; 一附录B的文字和图B.1进行了重新编写,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取得了一致; 一增加了附录C,与国际标准取得了一致.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 究院、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欣玲、王忠滨、郎岩梅、高思田、吴迅、邓高见,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777-2002
GB/T 18777-2009/ISO11562:199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 相位修正滤波器的计量特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表面轮廓测量的相位修正滤波器的计量特性. 本标准还特别规定了如何分离表面轮廓中的长波和短波成分. 本标准适用于表面结构相位修正滤波器的计量特性.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轮廓滤波器profilefilter 将轮廊分离成长波和短波成分的滤波器. 2. 1. 1 相位修正轮廊滤波器phase correctprofilefilter 不产生导致非对称轮廓变形的相位移的轮廊滤波器. 2.2 相位修正滤波器中线(中线)phase correctfilter mean line(mean line) 由相邻点的加权平均值确定的轮廊上点的长波轮廊成分. 2.3 滤波器的传输特性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 ofafilter 表明正弦轮廊的幅值随其波长的变化面衰减的特性. 2. 4 加权函数weightingfunction 用于计算轮廊上每一点由其相邻点加权所形成中线的函数. 注:中线的传输特性是加权函数的傅立叶变换. 2.5 相位修正滤波器的截止波长cut-off wavelengthof thephase correctfilter 正弦轮廊通过轮廓滤波器时其幅值衰减50%所对应的波长. 注:轮廓滤波器由其截止波长值来标识. 2.6 轮廊传输带transmissionbandforprofiles 当两个不同截止波长的相位修正滤波器应用到轮率上时,幅值传输超过50%以上的正弦轮廓波长 的范围. 注:短截止波长的轮席游波器保图长波轮成分,长截止波长的轮廓端波器保留短波轮廓成分. 2.7 截止比cut-offratio 一个给定传输带的长波截止波长与短波截止波长之比.
GB/T 18777-2009/ISO 11562:1996 3相位修正轮廊滤波器的特性 3.1相位修正轮廓滤波器的加权函数 符合高斯密度分布的相位修正滤波器加权函数(见图1)如式(1): s(x)= aa -e[] (1) 式中: 相对加权函数中心的位置: 轮廊滤波器的截止波长(co是cut-off的缩写); √x =0.469 7. ()xA x/3 图1轮廓滤波器的加权函数 3.2传输特性 3.2.1长波轮廉成分的传输特性(中线) 涉波器的特性(见图2)是加权函数经傅立叶变换确定的,中线的滤波特性符合式(2): =e[]’ (2) Ge 式中: --滤波前正弦波粗糙度轮廊的韬值; 滤波后这个正弦轮廊的幅值; -一轮廊滤波器的截止波长; -正弦轮廊的波长. 3.2....
GB/T 18737.2-2019 纺织机械与附件 经轴 第2部分:整经轴.pdf
ICS 59.120.20 W9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737.2-2019 纺织机械与附件经轴第2部分:整经轴 Textile machinery and accessories-Beams for winding-Part 2:Warper's beams (ISO8116-2:2008.MOD) 2019-12-31发布 2019-12-3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8737.2-2019 前言 GB/T18737《纺织机械与附件经轴》分为9个部分: 第1部分:词汇: 第2部分:整经轴: 第3部分:织轴; 第4部分:织轴、整经轴和分段整经轴边盘的质量等级: 第5部分:经编机用分段整经轴: 第6部分:织带机和钩编机用经轴; 第7部分:条子、粗纱和纱线染色用轴; 第8部分:跳动公差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第9部分:织物染色用轴. 本部分为GB/T18737的第2部分.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8116-2:2008《纺织机械与附件经轴第2部分:整经轴》. 本部分与1SO8116-2:2008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为: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8737.8代替了ISO8116-8;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9239.1代替了ISO1940-1. 增加了“本部分适用于生产坯布用普通整经轴,不适用于染色用整经轴”(见第1章). 增加了传动销孔分布圆直径D一250mm,将图中380尺寸标注改为D(见表1、图1). 增加了边盘直径(d)800mm、900mm和1000mm尺寸:轴伸直径(d)40mm:边盘间距 (l)1400mm、1600mm的A和B型整经轴规格尺寸,以推荐优先选用公制系列尺寸(见表1). 增加了轴芯直径(d)270mm、轴伸直径(d)40mm、轴孔直径(d)40mm的C型整经轴规格 尺寸,以适应我国的使用需求(见表2). 一边盘编面圆跳动公差一章中,将边盘直径d,替换为900mm(原英制转换公制尺寸为915mm). 推荐优先使用公制尺寸(见表3). 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将图3C-C剖面图中的90*改为90*、45°改为45°”.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鼎丰纺织器材有限公司、盐城市荣意来纺机有限公司、无锡市安镇棉纺机械 厂、江阴市四纺机新科技制造有限公司、江阴四星据泉机械有限公司、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射阳县 杰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南安市中机标准化研究院、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协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余定雅、姚震峰、郑志荣、王静怡、李雪清、徐曙、刘国平、冯锡良、崔运喜、 淡培霞、秦伟、胡卫红、许俊、陈鹏飞、朱斌、倪风如、孔卫、李忠良、钱玉、万澄字.
GB/T 18737.2-2019 纺织机械与附件经轴第2部分:整经轴 1范围 GB/T18737的本部分规定了整经轴的主要尺寸、机械强度、形位公差,以及有轴伸整经轴和无轴 伸整经轴的传动结构和标记. 本部分适用于生产坏布用普通整经轴,不适用于染色用整经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239.1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B/T9239.1-2006.1SO 1940-1:2003 IDT) ISO 8116-8; 1995' IDT) ISO286-2ISO系列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ISOsystemof limits and fits-Part 2 : Tables of standard tolerance grades and limit deviations for holes and shafts) ISO8116-4纺织机械与附件经轴织轴、整经轴和分段整经轴边盘的质量等级(Textilema chinery and accessories-Beams for winding-Part 4 ; Test methods and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flanges for weaver’s beams warper’s beams and sectional beams) 3型式及主要尺寸 整经轴分为以下三种型式: A型有轴伸的整经轴: B型有轴孔对中和...
GB/T 18618-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图形参数.pdf
ICS 17.040.10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618-2009/ISO12085:1996 代替GB/T18618-200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 图形参数 GeometricalProductSpecifications(GPS)- Surface texture:Profile method Motifparameters (ISO12085:1996 IDT) 2009-11-15发布 2010-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8618-2009/ISO12085:1996 目次 前言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基本术语 3.2参数定义. 3 4图形法的理论准确操作集 5 4.1概述.. 5 4.2图形的常用界限值 5 4.3深度识别 5 4.4通过图形的合并识别粗糙度图形和波纹度图形 6 4.5参数计算的步骤 8 5参数的测量条件 10 5.1关于在原始轮廊上横向移动的约定 10 5.2推荐测量条件 10 5.3轮廊量化步距 10 5.4评定规则.. 10 5.5用于复合加工表面的图形法分析 10 5.6图样上的注法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图形合并的计算方法 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图形参数与表面功能的关系 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在GPS矩阵模型中的位置 14 参考文献 15
GB/T 18618-2009/ISO 12085:1996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2085:1996《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图形参数》(英 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12085:1996. 为了方便使用,本标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政为“本标准”;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 本标准代替GB/T18618-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图形参数》. 本标准与GB/T18618-2002的主要差异为: 增加了附录C,与国际标准保持了一致.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欣玲、郎岩梅、高思田、陈秀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86182002
GB/T 18618-2009/ISO12085:199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 图形参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图形法的术语、定义和表面结构参数. 本标准对相应的完整规范操作集和测量条件作了说明.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勤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3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ISO1302:2002,IDT) GB/T350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ISO 4287;1997 IDT) GB/T606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 (ISO 3274;1996 IDT) GB/T106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ISO 4288:1996 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基本术语 3. 1. 1 表面轮廊surfaceprofile 一个指定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廊(见GB/T3505). 3.1.2 原始轮廓primaryprofile 通过As轮廊滤波器后的总轮廓(见GB/T6062). 3.1.3 轮廊单峰localpeakofprofile 两相邻轮廊最低点之间的轮廊部分(见图1). 图1轮廊单峰
GB/T 18618-2009/ISO12085:1996 3.1.4 轮廊单谷localvalleyofprofile 两相邻轮廊最高点之间的轮廊部分(见图2). 轮单谷 图2轮单谷 3.1.5 图形motif 不一定相邻的两个轮廓单峰的最高点之间的原始轮廊部分.用以下参量来描述图形的特征(见 图3和图5): 图形的长度AR或AW,在平行于轮的总方向上测得: 两个深度H,和H或HW,和HW,在垂直于原始轮廓的总方向上测得; 图形的T型特征,两个深度中的最小深度. AR T=min[H ,H ] T=H 图3粗...
GB/T 18319-2019 纺织品 光蓄热性能试验方法.pdf
ICS 59.080.01 W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319-2019 代替GB/T183192001 纺织品 光蓄热性能试验方法 2019-12-31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831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8319-2001《纺织品红外蓄热保暖性的试验方法3,与GB/T18319-2001相 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试验原理,光辐照波段由红外波段扩大至模拟太阳光的各波段,光源修改为氯弧灯,测 试指标修改为最大升温值、平均升温值和试验终点时的升温值(见第4章): 修改了试样尺寸和数量(见第7章)、试验步骤(见第8章)和结果计算和表达方式(见第9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联润翔(青岛)纺织科技有 限公司、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厦门东纶股份有限公司、花法科技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 有限公司、中纺标(深圳)检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志磊、陈沛、费静、章辉、蔡佳仕、姜露、隋阳华、谢璐蔓、王守宇、韩杰、范晓琴、 吴大伟、付春林、蔡志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83192001.
GB/T 18319-2019 纺织品光蓄热性能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光蓄热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产品.纤维、纱线可制成片状后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蓄热性能solar heat storage property 纺织品吸收环境中的太阳光,转化为热能并保持一段时间使温度升高的性能. 3.2 辐照度irradiance 人射到单位表面面积上的辐射功率.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来(W/m²). 4原理 采用氯弧灯作为辐照光源,将试样置于一定辐照强度下,试样因吸收光能致温度发生变化,用温度 传感器测试试样温度,记录试样在辐照10min和关闭光源10min内每个时间点的温度变化,计算试样 20 min内的最大升温值、平均升温值和试验终点升温值. 5仪器设备 光蓄热试验仅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氯弧灯、辐照度计和温度记录仅组成(参见图1),并应符合下列 要求: a)氙弧灯:采用短弧氢灯,波长200nm~1100nm.色湿5500K~6500K,在试样中心垂直距 离(400土2)mm处能产生(400±10)W/m²的辐照度,辐照度可调节. b)温度传感器:准确度为0.1℃,温度传感器1位于试样台中心,温度传感器2位于仅器侧面,不 受氯灯直接照射. c)温度记录仪:至少能连续记录每1min的温度. d)辅照度计:测量范围至少为0W/m²~500W/m².
GB/T 18319-2019 e)试样台和试样压框:为聚四氟乙烯材质,试样台尺寸为(180土2)mm×(180土2)mm,试样压框 的宽度为(10±1)mm. 单位为毫米 200 180±2 说明: 1-氯弧灯; 2试样台: 3-辐照度计: 4-银度记录仪; 5-银度传感器1; 银度传感器2; 一试样压框. 图1光蓄热试验仪结构图示例 6试样调湿及环境要求 按照GB/T6529中规定的标准大气的温、湿度环境及程序进行调湿,并进行试验,室内不应有对其 造成影响的其他热辐射源. 7试样准备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从每个样品上至少剪取三块试样,每块试样尺寸至少为180mm×180mm. 如样品中存在因结构、颜色等(包括制品中拼接组件)差异较大的区域,若有可能,宜每个区域分别取样. 对于纤维和纱线,可制成片状试样进行测试. 8试验步骤 警示一一氢弧光对眼晴有害,试验时宜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 10)W/m²,然后关闭氙弧灯,试验台冷却至环境温度. 8.2将试样居中放置在试样台上,试样的正面向上,再用试样压框固定试样,以确保试样与温度传感器 1充分接触. 2
GB/T 18319-2019 8.3开启氢强灯,温度记录仅自动记录试样和环境至少每隔1min的温度变化情况,光照持续10min 后,关闭氙弧灯,并继续记录10min内试样和环境的温度变化情况. 8.4移开试样,冷却试验台,使温度传感器1尽量达到环境温度,再按照8.2~8.3步骤,...
GB/T 17941-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pdf
ICS07.040 A 7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941-2008 代GB/T17941.12000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Quality requirement for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achievements 2008-06-20发布 200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7941-200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质量元素的一般规定 5.1空间参考系与成果规格 5.2位置精度 5.3属性精度 5.4完整性 5.5逻辑一致性 5.6时间准确度 5.7影像/栅格质量 5.8元数据质量 5.9表征质量 5.10附件质量 6各类数字测绘成果质量元素组成 6.1一般规定 6.2数字线划图 6.3数字高程模型 6.4数字正射影像图. 6.5数字栅格地图 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字高程模型格网间距
CB/T 17941-2008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7941.1-2000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 模型质量要求). 本标准与GB/T17941.1-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对标准进行 修订: 增加术语和定文章节; 删除表1数字线划地形图数据说明内容: 一删除表2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说明内容: 一补充细化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的质量元素与要求,并增加了数字栅格地图、数字 正射影像图的质量元素与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负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晓萍、邓国庆. 本标准所代格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7941. 1-2000.
GB/T 17941-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元素及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格地图、数字线划图等数字测绘成果的检查 验牧与质量评定,也是对其进行技术设计与质量控制的基本依据,其他类型的数字测绘成果可参照 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数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索分类与代码 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18315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 CH/T1007基磁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质量元素qualityelement 说明质量的定量、定性组成部分,即成果瑞足规定要求和使用目的的基本特性. 注:质量元素的适用性取决于成果的内容及其成果规范,并非的质量元素适用于的成果. 3.2 质量子元素qualitysubelement 质量元素的组成部分,描述质量元素的一个特定方面. 4总则 4.1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要求是通过著干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来描述的,数字测绘成果种类不同, 其质量元素组成也不同. 4.2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元累见表1. 表1数字测绘成果质量元素 质量元素 质量子元素 输述 大地基准 采用的大地基准 空间参考系 高程基准 采用的高程基准 探度基准 采用的深度基准 地图投影 采用的地图投影及参数
GB/T 17941-2008 表1(续) 质量元素 质量子元素 描述 位置精度 平面精度 平面坐标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高程精度 高程值或商程属性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属性项完整性 属性项完整、顺序正确、数据类整及小数位正确 属性精度 分类正确性 要素分类的正确一致程度 属性正确性 要素属性的正确程度 数据层的完整性 含有多余的数据层或缺少数据层 完整性 数据层内部文件的完整性 包括空间数据文件与属性数据文件,无多余或遗漏 要素完整性 含有多余要素或缺少应包含的要素 概念一致性 对概念核式规则的灌循在度 逻辑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物理存储结构、格式的符合程度 拓扑一致性 对拓扑关系反映的准确程度 时间准确度 数据更新 数据更新的时间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的时间 形像分辨率 影像的分辨率 影像/楼格质量 格网参数 格网参数的正确性 影像特性 影像特性与要求的符合程度 几何表达 对几何形志反映的准确程度 地理表达 财要素地理形态反映的准确程度 表征质量 符号正确性 符号使用的正确性 注...
GB/T 17634-2019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有效孔径的测定 湿筛法.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有效孔径的测定湿筛法 GB/T 17634-201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 spc 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20年1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 1-64058
GB/T 1763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7634-199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有效孔径的测定湿筛法》,与 GB/T17634-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类型的土工布产品”修改为“适用于各类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见第1章,1998年版的第1章).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8年版的第2章). 将“均匀系数“修正为“不均匀系数"(见第3章,1998年版的第3章). 原理中“在规定的振动和振幅下“修改为“在无外界压力,并在规定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下”(见第 4章,1998年版的第4章). 仪器中内容和结构的调整,增加了5.1.1、5.1.2、5.1.3、5.1.4、5.1.5、5.1.6项目编号;将原标准中 的5.1中d)的注调整为标准正文,井将“500mL/min“修改为“0 5L/min(见5.1,1998年版的 5.1) 额粒材料中a)中删除了"d.≥0.010mm”,增加了"如果试验过程中无明显的颗粒聚集现象,则 测试结果有效.否则,则重新试验”;删除了5.2中d)的注“对于采用现场土的,应在试验报告 中注明(见5.2.1998年版5.2). 增加了“6.1取放要求”条款内容,原条款6.1、6.2、6.3依次顺延为6.2、6.3、6.4(见第6章,1998 年版的第6章). 一将“按GB/T9995测定试样的干重”修改为“测定并记录试样的干重,精确到0.1g.以600s 为时间间隔连续称取试样质量,试样质量下降值小于0.1%时则认为该试样达到干重状态.如 果温度对试样有影响,宜在70℃或70C以下进行干燥“(见7.1.1998年版的7.1). 将“精确到0.1kg"修改为“精确到0.1g"(见7.4.1998年版的7.4). 增加了“振动高度3mm”内容(见7.7.1998年版的7.7). 删除了“将颗粒材料初始投放量、通过量、未通过量列表1,计算颗粒材料通过量和损失量的百 分比”:将“如果通过一块试样的题粒材料通过量超过3块试样平均值的25%"修改为"如果其 中一块试样的颗粒材料通过量与3块试样的平均通过量之差超过平均值的25%"(见7.14, 1998年版的7.14). 将“混合通过每个试样的颗粒材料,测定颗粒粒径分布.筛分方法见附录A"修改为“记录题粒 材料初始投放量、通过量、未通过量,在表1或表2中计算颗粒材料通过率和损失率.结合试 样颗粒材料的平均通过率来确定颗粒粒径分布”;增加注的内容(见7.15,1998年版的7.15). 一试验报告h)中“如需要,通过试样的颗粒材料粒径分布曲线及额粒材料的每分量的百分比”修 改为“参见附录B中的示例画出通过试样的颗粒材料粒径分布曲线图,如果需要,记录每部分 级配鞭粒材料的百分比”;增加了k)项(见第9章,1998年版的第9章).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2956:2010《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特征孔径的测定》,本 标准与ISO12956:201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005代替了ISO565;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3760代替了1SO9862;
GB/T 17634-2019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有效孔径的测定湿筛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使用湿筛原理测定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特征孔径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2012, ISO 3310-1;2000 MOD) GB/T6003.2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2部分:金属穿孔板试验筛(GB/T6003.2-2012, ISO 3310-2:1999 MOD) GB/T6005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GB/T6005- 2008 ISO 565 :1990.MOD) GB/T...
GB/T 17164-2008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 产品术语.pdf
ICS 17.040.30 J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164-2008 代替GB/T17164-1997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产品术语 Glossary of terms used in dimensional measuring instruments- Product terms 2008-11-02发布 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7164-2008 目次 1范围 2长度测量器具 2.1量具 2.2卡尺. 2.3千分尺 2.4指示表 3角度测盘器具 4形位误差测量器具 6 5表面结构质量测量器具 11 6齿轮测盘器具. 12 6.1专用器具 12 6.2单项误差测量仪 15 6.3综合误差测量仪 16 6.4滚刀测量仪 17 7螺纹测盘器具 17 8其他测量器具. 18 6 21 10通用器件及附件 2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GB/T17164-1997主要变化情况对照表 26 中文索引 6Z 英文索引 33
GB/T 17164-2008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17164一1997《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产品术语》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17164-1997相比内容变化比较多,附录A给出了本标准与GB/T17164-1997 主要变化情况对照表.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成都工具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桂林量具刃具有限贵任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宁、韩春阳、赵伟荣、张恒、吴庆良、赵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7164-1997.
GB/T 17164-2008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产品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长度测量器具、角度测量器具、形位误差测量器具、表面结构质量测量器具、齿轮测量 器具、螺纹测量器具、其他测量器具、测量链和通用器件及附件等几何量测量器具的产品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几何量测量器具行业的产品及正式出版发行的标准和书刊. 2长度测量器具 2.1量具 2.1. 1 量块gauge block 具有一对相互平行润量面,且两平面间具有准确尺寸,其横截面为矩形等形式的实物量具,按其材 质分为钢制量块、硬质合金量块和陶瓷量块等, 2.1.2 步距规checkmaster 将一组尺寸相等的量块按准确等间距,直线排列固定于矩形刚性座体内,用于水平和垂直定值校 准、检验的实物盘具,按量块材质分为钢制量块步距规和陶凳盘块步距规;按使用方式分为卧式步距规 和立式步距规. 2.1.3 光滑极限量规plain limit gauge 具有以孔径或轴径的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为标准测量面,能以包容原则反映被检孔或输 边界条件的实物量具. 2. 1. 3. 1 塞规pluggauge 用于孔径检验的光滑极限量规,其测设面为外圆柱面.其中,圆柱直径具有被检孔径最小极限尺寸 的为孔用通规,具有被检孔径最大极限尺寸的为孔用止规. 2.1.3.2 环规ring gauge 用于轴径检验的光滑极限量规,其测量面为内圆环面,其中,圆环直径具有被检轴径最大极限尺寸 的为轴用通规,具有被检轴径最小极限尺寸的为轴用止规. 2. 1.3. 3 卡规snap gauge 用于轴径检验的光滑极限盘规,其测量面为两对称的平面.两测量面间距具有被检轴径最大极限 尺寸的为输用通规,具有被检轴径最小极限尺寸的为轴用止规, 2.1.4 量针pin gauge 具有准确尺寸的圆柱工作面,用于间接检测螺纹等工件的实物量具.按量针材质分为钢制量针和 陶瓷量针,又称为针规. 2.1.5 塞尺feeler gauge 具有准确厚度尺寸的单片或成组的薄片,用于检验间隙的实物量具....
GB/T 17163-2008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 基本术语.pdf
ICS17.040.30 J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163-2008 代替GB/T17163-1997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 基本术语 Glossary of terms used in dimensional measuring instruments- Generalterms 2008-11-02发布 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数码防伪
GB/T 17163-2008 目次 1范围 2一般术语 3测量器具术语 4测量器具特性术语. 10 5测量标准、基准术语 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GB/T17163-1997主要变化情况对照表 ....... 16
GB/T 17163-2008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17163-19974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的修订,修订时主要参考了英 国国家标准PD6461:Part11995《计量学词汇第1部分:基础和通用术语(国际版)》. 本标准与GB/T17163-1997相比内容变化比较多,附录A给出了本标准与GB/T17163-1997 主要变化情况对照表.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标准负贵起草单位:成都工具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桂林量具刃具有限贵任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盘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春阳、邓宁、赵伟荣、张恒、赵军、吴庆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7163-1997.
GB/T 17163-2008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几何量测盈器具的一般术语、量器具术语、测量器具特性术语和测量标准、基准术 语的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几何量测量器具及其相关领域. 2一般术语 2.1量和单位 2.1.1 [可诞量的]量[measurable]quantity 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注1:术语“量“可指广义的盘和或特定盘,广文的量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电阻、物质的盈浓度:特定盘如某根 棒的长度、某段导线的电阻、给定酒样的酒精浓度. 注2:可以相互按大小排序的量称为同种盘. 注3:同种量可组合在一起形成量的种类,如波长、厚度、周长:功、热、能. 注4:量的符号在ISO31(GB3100~3102)中给出, 2.1.2 几何量geometricalproduct 几何学中空间位置、形状与大小的盘, 2. 1.3 量值value ofaquantity 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盘单位表示特定量的大小, 例如:5.34 m,0.633 μm或633 nm,15 kg,10 s,40 °℃. 注:对于不能由一个数乘以测盘单位所表示的盘,可以参照约定参考标尺,或参照满盘程序,或两者都参照的方式 表示, 2.1.4 [量的]真值true value [of a quantity] 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注1: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盘才有可能获得. 注2: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 注3:与给定的特定盘的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 2.1.5 [量的]约定真值conventional truevalue[ofaquantity] 为某一给定目的,被赋予特定量的值,该值有时被约定采用并具有适当不确定度.例如: a米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经过的距离为1m b)在给定位置,通过参考标准复现的量所指定的值可以作为约定真值: c)常数委员会(CODATA)(1986)推荐的阿伏加德罗常数值,NA:6.0021367X10mol. 注1:约定真值有时被称为指定值、最佳估算值、约定值或参考值.这里的参考值不应与“参考条件“定文注中所提 的参考值溪清, 注2:通常用某量的多次测盘结果来确定一个约定真值, 1...
GB/T 16857.6-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第6部分 计算高斯拟合要素的误差的评定.pdf
ICS 17.040.30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6857.6-2006/ISO10360-6:200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第6部分:计算高斯拟合要素的误差的评定 GeometricalProductSpecifications(GPS) Acceptance and reverification tests for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CMM)- Part 6:Estimation of errors in puting Gaussian associated features (ISO10360-6:2001 IDT) 2006-07-19发布 2007-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6857.6-2006/1SO 10360-6;2001 前言 GB/T1685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调汇; -第2部分:用于测量尺寸的坐标测量机; 第3部分:施转工作台的轴线为第四轴的坐标测盘机: -一第4部分:在扫描测量模式下使用的坐标测盘机; 第5部分:使用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 第6部分:计算高斯拟合要索的误差的评定. 本部分为GB/T16857的第6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0360-6:20014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坐标刻盘机(CMM)的验 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6部分:计算高斯拟合要索的误差的评定》(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释ISO10360-6:2001.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b)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此外,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深圳 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上机精密量仪有限 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沛、王晋、于冀平、高国平、诸锡荆、唐禹民、王正强、张恒. 本部分系首次发布.
GB/T 16857.6-2006/ISO 10360-6:200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第6部分:计算高斯拟合要素的误差的评定 1范围 GB/T16857的本部分规定了检测软件的方法,该软件是用于坐标测量计算拟合要素.相关的要 索是线(二维和三维)、面、圆(二维和三维)、球、圆柱、圆锥以及圆环, 软件所包括的每个要索要做一次或多次单独检测. 由于与坐标测量系统无关,软件应单独检测. 注1:如果检测结果表明拟合要素的线性尺寸参数的性能值比坐标测盘机制造商提供的坐标测量机尺寸测量的示 值误差(见GB/T16857.2)大,则软件不宜在该测量系统应用,然面,小的性能值(由该检测结果获得),也不 能完全保证适合于计算拟合的要素(对软件并不完全保证适合于计算拟合的要素). GB/T16857的本部分与完整要素和不是极端不完整的局部要素有关:然而,对完整要素的检测和局部要素的 检测是分别进行的,软件可交付其中任一个或两者的检测. 检测不包括很大圆锥角的图椎, 注2:很大园锥角的拟合图锥极少见且能够进行稳定计算的软件亦难以得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685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16857.1-2002产品儿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1 部分:词汇(eqvISO10360-1:2000) GB/T16857.2-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2部 分:用于测量尺寸的坐标测量机(ISO10360-2:2001,IDT) GB/T18779.1一2001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盘检验第1部分:按 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eqvISO14253-1:1998) GB/T18780.1一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要素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 (ISO 14660-1:1999 1DT) GB/T18780.2-2003产品儿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要素第2部分:圆柱面和圆锥面的提 ...
GB/T 16857.5-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第5部分:使用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pdf
ICS17.040.30 J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6857.5-2004/ISO10360-5:2000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 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5部分:使用 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 Geometrical ProductSpecifications(GPS) Acceptance and reverification testsfor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CMM)-Part 5: CMMs using multiple-stylus probing systems (ISO 10360-5:2000 IDT) 2004-11-11发布 200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6857.5-2004/ISO 10360-5:2000 前 言 GB/T16857(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CMM)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分为如下 几部分: 第1部分:词汇: 第2部分:用于测量尺寸的坐标测量机: 第3部分:配置转台的轴线作为第四轴的坐标测量机; 第4部分:在扫描模式下使用的坐标测量机; 第5部分:使用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 第6部分:计算高斯拟合要素的误差评定. 本部分为GB/T16857的第5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0360-5,2000《产品儿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CMM)的 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5部分:使用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3(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10360-52000.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微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计量测试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第 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上机精密量仪有限公司、青岛前哨朗普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沛、王正强、陈秀政、高国平、唐禹民、王晋, 本部分系首次发布.
GB/T 16857.5-2004/ISO 10360-5:2000 引言 GB/T16857的本部分是一项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标准并属于通用GPS标准(见ISO/TR 14638).本部分影响尺寸、距离、角度、形状、方向、位置、跳动和基准的标准链的链环5. 本部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及GPS矩阵模式的较详细信息参见附录B. 本部分中规定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适用于测量工件时,采用多操针或多探针方位的坐标测量机. 经验表明,用本部分计算出来的误差是值得注意的,同时也是坐标测量机中主要的误差.由于现代 坐标测量机探测系统配置的多样性,本部分所规定的检测只局限于规定一种检测形式,检测意在提供 有关用多探针、多测头或万向测头位置测量单个要素或多个要素的坐标测量机能力的信息. 适用情况包括: 连接于坐标测量机测头的多操针(例如星形探针): 一采用能预标定的万向探测系统(机动的或手动的)的装置; 一采用可重复测头交换系统的装置; 采用可重复探针交换系统的装置: 多测头装置, 相信本部分中规定的程序对具体的测量工作将有助于使探测系统的不确定度成分减至最小,且用 户可通过移置如加长杆和探针等作用元件来降低误差,然后再检测新的配置装置. 本部分中规定的检测对坐标测量机和探测系统两者的许多误差较敏感,除GB/T16857.2中规定 的尺寸测量检测(只用一个探针进行)和探测系统的检测(或替代此检测)外,还需要进行本检测.
GB/T 16857.5-2004/ISO 10360-5:2000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第5部分:使用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 1范围 GB/T16857的本部分规定了具有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性能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探 测系统包括装在单个测头上的固定多探针系统(例如“星形”探针)、多测头系统(例如每个测头一个探 针)以及万向探测系统. 本部分只适用于: -使用任何类型接触式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 一一探针系统的配置能够预先标定(亦即系统运行的重复性足够,不必每次使用时对探针进行标 定): 注:为了进行探针配置的预先标定,对各种不可重复的探针系统配置,可以设计一种相似的方案进行检测. -聚针为球形的、半球形的或圆盘形的. 本部分不适用于非接触式的探测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685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GB/T 16857.4-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第4部分 在扫描模式下使用的坐标测量机.pdf
ICS 17.040.10 J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857.4-2003/ISO10360-4:2000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 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4部分: 在扫描模式下使用的坐标测量机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 Acceptance and reverification tests for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CMM)- Part4:CMMsused in scanningmeasuringmode (ISO10360-4:2000 IDT) 2003-03-05发布 200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GB/T 16857.4-2003/ISO 10360-4:2000 前言 GB/T16857(产品儿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CMM)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分为如下 几部分: 第1部分:词汇: 第2部分:测量线性尺寸的坐标测量机; 第3部分:配置转台的轴线作为第四轴的坐标测量机; 第4部分:在扫插模式下使用的坐标测量机; 第5部分:使用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 第6部分:计算高斯拟合要素的误差评定. 本部分为GB/T16857的第4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0360-42000(产品儿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CMM)的 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4部分:在扫描模式下使用的坐标测量机》(英文版),包括其技术勘误 表ISO16360-4:2000/Cor.1;2002(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10360-4:2000.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青岛前哨朗普测量 技术有限公司、航空工业总公司303所、中原工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沛、王为农、唐禹民、王晋、高国平、赵则祥. 本部分系首次发布.
GB/T 16857.4-2003/ISO 10360-4;2000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 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4部分: 在扫描模式下使用的坐标测量机 1范围 GB/T16857的本部分规定了在扫描模式下使用的坐标测量机性能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本部分适用于任何型式的接触式探测系统进行扫描测量的坐标测量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685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部分:词汇(eqvISO10360-1:2002) GB/T18779.1-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1部分:按 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eqvISO14253-1:1998). JF1001-1998遇用计量名词及定义 3术语和定义 GB/T16857.1,GB/T18779.1和JF100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6857的本部分, 4计量特性要求 4.1扫描探测误差 扫描操测误差T应不超过最大允许扫描探测误差MPEn. 最大允许扫描探测误差MPEn,验收检测时由制造商规定:复检检测时由用户规定, 扫描探测误差T和最大允许扫描探测误差MPE的单位用“微米”表示, 4.2扫描检测时间 扫描检测时间:应不超过最大允许扫描检测时间MPT.4. 最大允许扫描检测时间MPT验收检测时由制造商规定:复检检测时由用户规定. 扫捕检测时间:和最大允许扫描检测时间MPT的单位用“秒”表示. 4.3环境条件 坐标测量机安装场地影响测量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条件、空气湿度和震动等的允许极限,验收检测 时由制造商规定,复检检测时由用户规定, 验收检测或复检检测时,用户可在允许极限内随意选择环境条件. 4.4探针系统 在扫描模式下使用的坐标测量机应使用标称直径3mm的球端探针进行检测. 需考虑MPE值适用的探针系统配置的其他限定.这些限定在验收检测时由制造商规定:在复检 检测时由用户规定.
GB/T 16857.4-2003/ISO 10360-4;2000 验收检测或复检检测时,用户可在限定的范围内随意选择操针系统元件的配置形式. 探针针头的形状误差影响测量结果,当按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时应给予考虑. 注:建议选择保证测头和坐标测量机...
GB/T 16857.2-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第2部分 用于测量尺寸的坐标测量机.pdf
ICS17.040.30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6857.2-2006/ISO10360-2:2001 代替GB/T16857.2-199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第2部分:用于测量尺寸的坐标测量机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 Acceptance and reverification tests for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CMM) Part 2:CMMs used for measuring size (ISO 10360-2:2001 IDT) 2006-07-19发布 2007-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第2部分:用于测量尺寸的坐标测量机 GB/T 16857. 22006/ISO 10360-2:2001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 . bzcbs. 电话:68523946 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泰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8千字 2007年2月第一版2007年2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28722定价10.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33533
GB/T 16857.2-2006/ISO 10360-2:2001 前言 GB/T1685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词汇: 第2部分:用于测量尺寸的坐标测量机; 一第3部分:旋转工作台的轴线为第四轴的坐标测量机; 一第4部分:在扫描测量模式下使用的坐标测量机; 第5部分:使用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 一-第6部分:计算高斯拟合要素的误差的评定. 本部分为GB/T16857的第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1SO10360-2:2001《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CMM)的验 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2部分:用于测量尺寸的坐标测量机(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释ISO10360-2:2001.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此外,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 本部分代替GB/T16857.2-1997(坐标计量学第2部分:坐标测量机的性能评定》. 本部分对原GB/T16857.2-1997主要改变如下: a)标准名称由“坐标计量学第2部分:坐标测量机的性能评定"改为"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2部分:用于测量尺寸的坐标测量机”; b)明确了相关标准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并由此删除原“定义"中确立的10个术语 定义. c)探测误差的代号R改为P(ProbingError字头),同时明确了最大允许示值误差MPE和最大 允许探测误差MPE. d)对原规定的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作了技术性修改; f)附录B中原“坐标测量机数据表”,改为“在GPS矩阵模式中的位置”.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海克斯康测量技术 (青岛)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上机精密量仪有限公司、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沛、王正强、王晋、张恒、高国平、诸锡荆、唐禹民、于翼平. 本部分于1997年首次发布.
GB/T 16857.2-2006/ISO 10360-2:2001 引言 GB/T16857的本部分是一项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标准,并是一项GPS通用标准(见 GB/Z20308).它影响尺寸、距离、半径、角度、形状、方向、位置、跳动和基准的标准链的链环. GB/T16857的本部分与其他标准的相互关系以及GPS矩阵模式等较详细的信息参见附录B(资 料性附录). GB/T16857的本部分规定须进行下列二项不同的误差的检测: 一尺寸测量的示值误差; 一探测误差.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尺寸测量的示值误差检测.该检测的好处在于测量结果对单位长度(米),具有 明确的溯源性并给出当进行关于单位长度的同样测量时如何操作坐标测量机的有关知识. 作为尺寸测量的示值误差的补充,另一检测是为了评定三维探测误差,因为...
GB/T 16857.1-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1部分:词汇.pdf
ICS 17. 040. 10 0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857.1-2002 eqvISO10360-1:2000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第1部分:词汇 Geometrical ProductSpecification(GPS) Acceptance andreverification testsfor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Part 1:Vocabulary 2002-07-15发布 2003-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GB/T 16857.1-2002 目 次 前言 ISO前言 1范 2通用术语 3探测系统的术语 4探针系统的术语 5转台的术语 6 坐标测量机操作的术语 7扫描探测的术语 8 人造标准器的术语 9坐标测量机误差或示值误差的术语 10要素的术语 12 11软件的术语. 12 附录A(提示的附录)各类坐标测量机的描述 14 中文索引(按汉语拼音排序) 20 英文索引 22
GB/T 16857.1-2002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1SO10360-1:2000(产品儿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CMM)的验 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1部分:词汇)进行制定的,在技术内容与编写顺序上与该国际标准等效.与 ISO10360-1的主要区别,是增加了词汇的中文索引. 在《产品儿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主标题下,将等效采用国际 标准1SO10360系列陆续制(修)定,包括测量线性尺寸的坐标测量机;配置转台的轴线为第四输的坐标 测量机:在扫描模式下用的坐标测量机:用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计算高斯拟合要素的误差评 定等其余5部分的标准.本标准是GB/T16857标准的第1部分.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交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 究院、福建智舟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沛、李建书、吴文炳、王为农、王雷、郑舜英、黄金湘.
GB/T 16857.1-2002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范围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 的制定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来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涨 员参加其中的工作,与ISO有联系的政府的或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有关工作.ISO与从事电工 技术标准化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着密切合作关系. 按ISO/IEC导则第3部分给定的规则,起草国际标准.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的成员团体的同 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发布. 应注意到本部分ISO10360标准中某些部分可能会涉及到专利权的问题.ISO不应承担鉴别任一 或全部这样的专利权的责任. ISO10360在主标题“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CMM)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下,由以下部分构成: 第1部分:词汇; 第2部分:测量线性尺寸的坐标测量机 第3部分:配置转台轴线为第四轴的坐标测量机: 第4部分:在扫描模式下用的坐标测量机; 第5部分:用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 第6部分:计算高斯拟合要素的误差评定. 本部分1SO10360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提示性的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 第1部分:词汇 GB/T_16857.1-2002 eqvISO10360-1:2000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GPS) Acceptance and reverification tests for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Part 1:Vocabulary 1范围 本标准确定了坐标测量机及其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的词汇. 2通用术语 2.1坐标测量机(CMM)coordinatemeasuringmachine 通过运转探测系统(2.6)测量工件表面空间坐标的测量系统. 注:各类常见坐标测量机及其机被轴系的图例描述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 2.2坐标测量coordinate measurement 由坐标测量机(2.1)来完成空间坐标的测量. 2.3测量空间measuring volume 由坐标测量机测量空间坐标的极限区城来表示的坐标测量机(2.1)测量范围. 2.4工件坐标系统workpiece coordinate system 相对工件面确定的坐标系统. 2.5机器坐标系...
GB/T 16824.2-2016 六角法兰面自攻螺钉.pdf
ICS21.060.10 J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6824.2-2016 代替GB/T16824.2-1997 六角法兰面自攻螺钉 Hexagon flange head tapping screws (ISO10509:2012 MOD) 2016-02-24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6824.2-2016 前言 GB/T16824的本部分是”自攻螺钉”系列国家标准之一,该系列包括: GB/T845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 GB/T846十字槽沉头自攻螺钉; GB/T847十字槽半沉头自攻螺钉; GB/T2670.1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 GB/T2670.2十字槽沉头自攻螺钉; GB/T2670.3十字槽半沉头自攻螺钉: GB/T5282开槽盘头自攻螺钉; GB/T5283开槽沉头自攻螺钉: GB/T5284开槽半沉头自攻螺钉: -GB/T5285六角头自攻螺钉; -GB/T9456十字槽凹穴六角头自攻螺钉; GB/T13806.2精密机械用紧固件十字槽自攻螺钉刮削端: -GB/T16824.1六角凸缘自攻螺钉; GB/T16824.2六角法兰面自攻螺钉. 本部分是GB/T1682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6824.2-1997《六角法兰面自攻螺钉》,与GB/T16824.2-1997相比,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增加R型末端(第3章); 尺寸a是从第一扣完整螺纹的小径处测量(图1); 一增加不锈钢材料、机械性能按GB/T3098.21、表面简单处理及钝化处理按GB/T5267.4的规 定(表2); 增加钢螺钉表面不经处理,非电解锌片涂层技术要求按GB/T5267.2的规定(表2章); 一仅允许省略标记示例中给出的镀锌技术要求的标记(第5章); 增加附录A.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0509:2012(六角法兰面自攻螺钉》(英文版). 本部分与ISO10509:201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我国标准代替国际标准(第2章),增加引用GB/T90.2(表2)和 GB/T1237(5.1),以符合我国紧固件基础标准; 增加包装技术要求(表2),以符合我国紧固件基础标准: 修改标记示例为简化标记示例(5.2),以符合GB/T1237的规定.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5)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温州亿力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本部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6824.21997.
GB/T 16824.2-2016 六角法兰面自攻螺钉 1范围 GB/T16824的本部分规定了六角法兰面自攻螺钉的型式尺寸、技术条件和标记. 本部分适用于螺纹规格为ST2.2~ST9.5的六角法兰面自攻螺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0.1紧固件验收检查(GB/T90.1-2002,ISO3269:2000,IDT) GB/T90.2紧固件包装与标志 GB/T 1237紧固件标记方法(GB/T1237-2000,eqvISO 8991:1986) GB/T3098.5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GB/T3098.5-2016 ISO2702:2011,MOD) GB/T3098.21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GB/T3098.21-2014,ISO3506-4:2009, MOD) GB/T3103.1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螺桂和螺母(GB/T3103.1-2002,ISO4759-1:2000, IDT) GB/T5267.1紧固件电镀层(GB/T5267.1-2002,ISO4042:1999,IDT) GB/T5267.2紧固件非电解锌片涂层(GB/T5267.2-2002,ISO10683:2000,IDT) GB/T5267.4紧固件表面处理耐腐蚀不锈钢饨化处理(GB/T5267.4-2009,ISO16048:2003, IDT) GB/T5276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及螺母尺寸代号和标注(GB/T5276-2015,ISO225: 2010 MOD) GB/T5280自攻螺钉用螺纹(GB/T5280-2001,idtISO1478:1999) GB/T16938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通用技术条件(GB/T1...
GB/T 16824.1-2016 六角凸缘自攻螺钉.pdf
ICS21.060.10 J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824.1-2016 代替GB/T16824.1-1997 六角凸缘自攻螺钉 Hexagon washer head tapping screws (ISO7053:2011,MOD) 2016-02-24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6824.1-2016 前言 GB/T16824的本部分是“自攻螺钉”系列国家标准之一,该系列包括: GB/T845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 -GB/T846十字槽沉头自攻螺钉; GB/T847十字槽半沉头自攻螺钉; GB/T2670.1内六角花形盘头自攻螺钉; GB/T2670.2内六角花形沉头自攻螺钉; GB/T2670.3内六角花形半沉头自攻螺钉; GB/T5282开槽盘头自攻螺钉; GB/T5283开槽沉头自攻螺钉; GB/T5284开槽半沉头自攻螺钉: GB/T5285六角头自攻螺钉; GB/T9456十字槽凹穴六角头自攻螺钉; GB/T13806.2精密机械用紧固件十字槽自攻螺钉刮前端: GB/T16824.1六角凸缘自攻螺钉; -GB/T16824.2六角法兰面自攻螺钉, 本部分是GB/T1682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6824.1-1997《六角凸缘自攻螺钉》,与GB/T16824.1-1997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增加R型末端(第3章); 尺寸a是从第一扣完整螺纹的小径处测量(图1); 一增加不锈钢材料、机械性能按GB/T3098.21、表面简单处理及钝化处理按GB/T5267.4的规 定(表2); 增加钢螺钉表面不经处理,非电解锌片涂层技术要求按GB/T5267.2的规定(表2); 仅允许省略标记示例中给出的镀锌技术要求的标记(第5章)。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7053:2011《六角垫圈面自攻螺钉》(英文版)。
本部分与ISO7053: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我国标准代替国际标准(第2章),增加引用GB/T90.2(表2)和 GB/T1237(5.1),删除对ISO724、ISO965-1的引1用,以符合我国紧固件基础标准; 增加包装技术要求(表2),以符合我国紧固件基础标准; 修改标记示例为简化标记示例(5.2),以符合GB/T1237的规定。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5)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通用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宁波中机机械零部件检测有限公司。
本部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6824.1-1997, I
GB/T 16824.1-2016 六角凸缘自攻螺钉 1范围 GB/T16824的本部分规定了六角凸缘自攻螺钉的型式尺寸、技术条件和标记。
本部分适用于螺纹规格为ST2.2~ST8的六角凸缘自攻螺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薪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0.1紧固件验收检查(GB/T 90.1-2002,idtISO3269:2000) GB/T90.2紧固件包装与标志 GB/T1237紧固件标记方法(GB/T1237-2000,eqvISO8991:1986) GB/T3098.5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GB/T3098.5-2016,ISO2702:2011,MOD) GB/T3098.21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GB/T3098.21-2014,ISO3506-4:2009, MOD) GB/T3103.1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GB/T3103.1-2002,idtISO4759-1:2000) GB/T5267.1紧固件电镀层(GB/T5267.1-2002.ISO4042:1999.IDT) GB/T5267.2紧固件非电解锌片涂层(GB/T5267.2-2002,ISO10683:2000,IDT) GB/T5267.4紧固件表面处理耐腐蚀不锈钢钝化处理(GB/T5267.4-2009,ISO16048:2003, IDT) GB/T5276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及螺母尺寸代号和标注(GB/T5276-2015.ISO225: 2010 , MOD) GB/T5280自攻螺钉用螺纹(G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