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6889-2024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pdf
ICS 13.030.10 Z 71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GB 16889-2024 代替GB16889-2008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Standard for pollution control on thelandfill site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本,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 2024-07-23发布 2024-09-01实施 生 态 环 境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 16889-2024 目次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选址要求 5设计及施工与验收要求 6填埋废物的人场要求 7运行要求 8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要求 9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10监测要求 11实施与监督
GB 16889-2024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 条例x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活垃圾 分类以及填 理技术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设计及施工与验收、人场、运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污染 物排放控制、监测、实施与监督等生态环境保护 要求.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7年,于2008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完善了生活垃圾填理场基本设施的设计与施工要求: 一增加了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利用和减排的低碳运行要求: 一调整了渗滤液进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的技术要求; 一明确了生活垃圾楚烧飞灰人场填埋的管理要求: -细化了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期间的污染控制要求; 增加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开发利用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为基本要求.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对于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 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本标准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本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 标准.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4年7月2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4年9月1日起实施.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度北.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GB 16889-2024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设计及施工与验收、人场、运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污 染物排放控制、监测、实施与监督等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运行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 督管理,以及排污许可证核发.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生活垃圾填理场的运行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过 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7466水质总铬的测定 GB746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69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腺分光光度法 GB7470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腺分光光度法 GB7471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腺分光光度法 GB7472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腺分光光度法 GB7475水质铜、锌、铅、辆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85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11893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1901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13486便携式热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5555.1固体废物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法 GB/T15555.3固体废物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15555.4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耕分光光度法 GB/T15555.5固体废物总络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15555.7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GB/T15555.10固体废物镍的测定丁二酮房分光光度法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8772生活垃圾卫生填理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GB/T2348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 GB/T25179生活垃圾填理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 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50869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GB51220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 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6715.5-2010 瓜菜作物种子 第5部分:绿叶菜类.pdf
ICS 67.080.01 B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6715.5-2010 代替GB16715 5-1999 瓜菜作物种子 第5部分:绿叶菜类 Seed of gourd andvegetable crops-Part 5:Leafvegetables 中华 国家标康 询 GB 2011-01-14发布 2012-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16715.5-2010 前言 GB16715的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16715(瓜票作物种子》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第1部分:瓜类: 一第2部分:白菜类: 第3部分:茄果类: 一第4部分:甘蓝类: 第5部分:绿叶菜类: ..... 本部分为GB16715的第5部分. 本部分代替GB16715.5-1999瓜菜作物种子叶菜类) 本部分与GB16715.5-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明确了适用范酬: 修订了定义和术语: 修改了芹菜原种和大由用种的发芽率要求: 一修改了芹菜大田用种的纯度要求: 一修改了菜大田用种的纯度要求: 修改了葛苣原种和大田用种的净度要求: 取消了包装、运输、贮藏的引用规定: 一修订了检验规则.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金国 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扫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全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太原)、 农业部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西安)四川省种子站、江苏省种子管理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展、王圆荣、赵建宗、余有海、吴航谦、方明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8079--1987 GB 16715.5-1999.
GB16715.5-2010 瓜菜作物种子第5部分:绿叶菜类 1范围 GB 16715的本部分规定了芹菜(ApiumGratolens I.)、菠菜(SpinaciaoleraceaL.)、英苣 (LactucaxatitaL.)种子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上述绿叶菜类种子,涵差包衣种子和非包衣种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6715的本部分的引用面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斯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文件的最新服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服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3543(部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2046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3未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B16715的本部分. 3.1 原种basic seed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3.2 大田用种qualified seed 用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杂交种,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4质量要求 4.1总则 种子质量要求由质量指标和质量标注值组成,质量指标包括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质量标 注值应真实,并符合4.2的规定. 4.2质量标准 4.2.1芹菜 芹菜种子质量应符合表1的最低要求. 表1 作物名称 种子类别 品种纯度 净度(净种子) 发率 水分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高于 芹菜 原科 99 0 95.0 70 大日用种 93.0 8.0 4.2.2菠菜 获菜种子质量应符合表2的最低要求.
GB16715.5-2010 表2 作物名称 种子类别 品种纯度 净度(净种子) 发穿率 水分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亮于 获菜 原种 99.0 大田用种 95.0 97 0 70 10 0 4.2.3黄苣 葛苣种子质量应符合表3的最低要求. 表3 作物名称 种子类别 品种纯度 净度(净种子) 发芽率 水分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高于 原种 99 0 大田用种 95.0 98.0 80 7.0 5 检验方法 净度分析、发芽试验、水分测定、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检测应执行GB/T3543的规定. 6检验规则 6.1扦样 查询 6.2质量判定规则 质量判定规则应执行GB20464的规定. 国家标准
GB 16715.5-2010 制 国家标生 中 人民 共和国 国家标准 瓜菜作物种子第5部分:绿叶菜类 GB16715.5-2010 GB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 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5千字 2011年3月第一版2011年3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6715.4-2010 瓜菜作物种子 第4部分:甘蓝类.pdf
ICS67.080.01 B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6715.4-2010 代替GB16715.4-1999 瓜菜作物种子 第4部分:甘蓝类 Seed of gourd and vegetable crops--Part 4:Cole 华 中 GB 2011-01-14发布 2012-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GB 16715.4-2010 前言 GB16715的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16715(瓜案作物种子)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第1部分;瓜类: 第2部分:白菜类: 第3部分:茄果类: 一第4部分:甘蓝类; 一第5部分:绿叶菜类: ..... 本部分为GB16715的第4部分. 本部分代替GB16715.4-1999(瓜菜作物种子H篮类): 本部分与GB16715.4-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修订了定义和术语: 取消了甘蓝杂交种子质量分级: 修改了结球甘蓝常规原种的净度要求和大山用种的净度、纯度要求: 修改了结球甘蓝亲本原种和大田用种的净度、发芽率要求: 修改了结球甘蓝杂交种大四用种的纯度、净度、发芽率要求: 查询 修改了球茎甘蓝常规原种和大田用神的纯度,净度要求: 一取消了包装、运端、贮藏的引用规定: 修订了检验规则.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江苏省种子管理站、天津市种 子管理站、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农业部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太原).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支巨振、刘玉欣、毛从亚、李琦、刘青、杨军、孟令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8079-1987: GB16715.4-1999
GB
GB 16715.4-2010 瓜菜作物种子第4部分:甘蓝类 1范围 GB16715的本部分规定了结球甘蓝(Braxxicaoleracra 1var,capitata I)、球茎甘蓝(Brassica deruceaLvar.capitata DC.)、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种子的质量要求、检验方 法和检验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上述甘蓝类种子,涵董包衣种子和非包衣种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671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3543(部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2046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16715的本部分. 3.1 原种basic seed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3.2 大田用种qualified seed 用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杂交种,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4质量要求 4.1总则 种子质量要求由质量指标和质量标注值组成.质量指标包括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质量标 注值应真实,并符合4.2的规定. 4.2质量标准 什蓝类作物种子质量应符合表1的最低要求. 表1 % 作物种类 种子类别 品种纯度 净度(净种子) 发芽率 水分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高于 意规种 原种 99 0 大田用种 96 0 99.0 85 7.0 结球甘蓝 亲本 原种 99 9 大田用种 99 0 99.0 80 7 0 杂交种 大田用种 96.0 99.0 80 7.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6715.3-2010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pdf
ICS 67.080.01 B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6715.3-2010 代替GB16715.3-1999 制性国 和国强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Seed ofgourd andvegetable crops-Part 3:Solanaceousfruits 中华 国家标票 GB 2011-01-14发布 2012-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16715.3-2010 前言 GB16715的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16715(瓜菜作物种子》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瓜类: 一第2部分:白菜类: 第3部分:茄果类: 第4部分:甘蓝类: --第5部分:绿叶案类; 本部分为GB16715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GB16715.3-199(瓜菜作物种子品果类 本部分与GB16715.3-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订了定义和术语: 取消了茄果类杂交种质量分级: 一修改了茄子杂交种大田用种的质量要求: 修改了辣椒(甜似)种子的质量要求: 一修改了番茄种子的质量要求: 查询 一取消了包装、运输、贮微的引用规定: 一修订了检验规则.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金国 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票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作物种 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农业部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农业部农作物种子 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浙江省种子总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展、郑晓唐、李洪建、谢建平、傅友兰、孙淑珍、黄祖纹、严见方、马连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8079-1987 GB16715.3-1999.
GB 16715.3-2010 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1范围 GB16715的本部分规定了茄子(SolanummelongenaL.)、辣椒(甜椒)(CapsicumfrutescensL.)、 番茄(LycopersiconexculentumMill.)种子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上述茄果类种子,涵盖包衣种子和非包衣种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6715的本部分的引用面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3543(部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2046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标 3术语和定义 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16715的本部分. 3.1 原种basic seed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品 3.2 大田用种qualified sed 用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杂交种,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4质量要求 4.1总则 种子质量要求由质量指标和质量标注值组成:质量指标包括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质量标 注值应真实,并符合4.2的规定. 4.2质量标准 4.2.1茄子 茄子种子质量应符合表1的最低要求. 表1 % 作物种类 种子类别 品种纯度 净度(净种子) 发芽率 水分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高于 常规种 原种 99 0 96.0 98.0 大田用种 75 8.0 茄子 亲本 原种 99.9 大田用种 99 0 98.0 75 8 0 杂交种 大田用种 96 0 98 0 85 8 0 1
GB 16715.3-2010 4.2.2辣椒(甜椒) 辣椒(甜椒)种子质量应符合表2的最低要求. 表2 % 作物种类 种子类别 品种纯度 净度(净种子) 发芽率 水分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高于 常规种 原种 99.0 大田用种 95.0 98 0 80 7.0 辣 (甜板) 亲本 原种 99.9 大田用种 99.0 98.0 75 7.0 杂交种 大田用种 93.0 98 0 85 7.0 4.2.3番茄 番茄种子质量应符合表3的最低要求. 表3 6 作物种类 种子类 品种纯度 净度(净科子) 发芽率 水分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高于 常规种 原种 99.0 95.0 85 7.0 大田用种 香茄 原种 99.9 亲本 大田用种 99.0 85 7.0 杂交种 大田用种 96.0 85 7.0 5检验方法 净度分析、发芽试验、水分测定、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检测应执行GB/T3543的规定. 6检验规则 6.1扦样 扦样方法和种子批的确...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5581-2016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式版.pdf
ICS 13.040.40 Z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581-2016 代替GB 15581-95 烧碱、聚氯乙烯 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caustic alkali and polyvinyl chloride industry 2016-08-22发布 2016-09-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15581-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部 公告 2016年第56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 污染防治法》,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 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等五项标准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并由我部与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GB15097-2016); 二、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GB14622一2016): 三、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中国第四阶段)(GB18176一2016): 四、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及测量方法(GB19755一2016); 五、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 按有关法律规定,以上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 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和《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自2018年7 月1日起实施:《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及测量方法》和《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 染物排放标准》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 以上标准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船用柴油机排气排放污染物测量方法》(GB/T15097-2008)、《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 法(工况法,中国第IⅢ阶段)》(GB14622-200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 测量方法》(GB20998-2007)和《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中国第IⅢI阶段)》 (GB18176-2007)自2019年7月1日起废止:《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GB/T 19755-2005)自2016年9月1日起废止:《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 自2018年7月1日起废止. 特此公告. 环境保护部 2016年8月22日
GB15581-2016 目次 前言. 1适用范围.. A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5污染物监测要求. .8 6标准实施与监督.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 PCDD/Fs的毒性当量因子
GB 15581-2016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 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的修订,本标准规定了烧 碱、聚氯乙烯工业企业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为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 方向,本标准规定了水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5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增加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一调整了水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收紧了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增加了水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取消了按污水去向分级管理的规定. 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为质最浓度.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企业排放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以及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 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新建烧碱、聚氧乙烯T业企业白2016年9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现有企业白2018年7月1日起执行 本标准.2018年7月11前,现有企业仍执行《烧碱、聚氯乙烯T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I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中的相关规定. 本标准是烧贼、聚氯乙烯1业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基本要求.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对本标准未作规定的 项日,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本标准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本标准的地方污染物...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5580-2011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式版.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580-2011 代替GB15580-95 磷肥 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ischarge standard ofwater pollutants for phosphate fertilizer industry 2011-04-02发布 2011-10-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GB15580-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部 公告 2011年第30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 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等3项标准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并由我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2-2011) 二、磷肥工业水污染 物排放标准(GB15580-2011) 三、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3-2011) 按有关法律规定,以上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以上标准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以上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止: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95). 特此公告. (此公告业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纪正昆会签) 2011年4月2日
GB15580-2011 目次 前言.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5水污染物监测要求. 6实施与监督
GB15580-2011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 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 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加强对磷肥企业废水排放的控制和管理,制定 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磷肥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为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 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本 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排放浓度为质量浓度. 磷肥工业企业和生产设施排放大气污染物(含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 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5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根据落实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管理和执法工作的需要,调整了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项 目,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一增加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间接排放限值; 取消了按污水去向分级管理的规定: 不再按企业规模规定污染物排放限值.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95)同时废止. 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对本标准未作规定的污染物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本标准已 作规定的污染物项目,可以制定严于本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1年4月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v
GB15580-2011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磷肥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磷肥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对磷肥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 投产后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 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等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本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适用于企业直接或间接向其法定边界外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GB/T6920-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7484-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7485一87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11893-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11894一89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分光光度法 GB/T11901-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51-1999 tubular heat exchangers.pdf
ICS 23.020.30 J 74 NationalStandard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 GB151-1999 TubularHeatExchangers Issued on 1999-02-26 Enforced on 2000-01-01 Issued by China State Bureau of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GB151-1999 CONTENTS Foreword - ⅢI 1 Scope- 2 Applicable Standards 2 3 General Requirements 4 Materials- 18 5 Design 21 Fabrication Testing and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R6 Installation Trial Run and Maintenan Annes A (normative ) Tubular Hest Esehangers in Low Temperature Sorviee 108 Annex B (normative) Welding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for Tube-to-Tubesheet Joints-- 115 Annex C (normative) Welded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Tubes for Exchanger 118 Annex D (normative) Data of Non-Ferous Metals for Exchanger Design - 120 Annex E (informative) Tube Bundle Vibration* 125 Annex F (informative) Calculation for Wall Temperature 139 Annex G (informative) Joints for Tubesheet-to-Shell and Tubesheet-to-Channel/Bonne 154 Annex H (informative) Gaskets.. 157 Annex J (informative) Table for Exchanger Tube Characteristics* 158 Annex K (informative) Calculation for Entrance or Exit Area between Shell and Tube Bundle-
GB151-1999 FOREWORD This Standard is the revised edition of GB151-1989 based upon the “Project Plan for Standard Formulation and Revision" ssued by the China State Bureau of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in 1993. In light of the oractical experiences since implementation of GB1511989 and the developing demand of domestic tubular heat exchangers and in reference to latest version of relevant foreign Codes the content variations in this Standard are prescribed as follows: 1 A pplirable scope is revised. 2. The riginal name Seel Tubulr Het Exchngersis altered to Tublr Heat Exchnges due to adding contents about aluminum copper and tianium exchanger tube s. 3. Tls fullowing suiesis ae aued. Foreword Applicable Standards g s ss xm Annex D (normative)Data of Non-Ferrus Metals for Exchanger Design Annex K (informative) Calculation for Entrance or Exit Area be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3236-1991 石油用量油尺和钢围尺技术条件.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石油 用量油尺和钢围尺技术条件 GB 1323691 Dip tapes and steel strapping tapes for petroleum Specification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用繁油尺和钢围尺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所属量油尺适用于测量各种油谨和油船、油舱中的行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液面高度以及油 层下的水势层高度 本标准所属钢尺适用于测址各种油莲的湖长 2引用标准 JJ(1钢卷尺检定规程 JJ(K测深钢卷尺检定规程 3量油尺技术要求 油尺的主要部件是一条其何一定弹性的连续钢别尺带和一个规定的尺能.尺带的一面蚀刻或印 制有米、分米、规米和毫米等刻度及其相所的数字.终点刻度离尺架1至少x3mmm,并应软化距终 点端约200mm长的尺带一尺带的首端连接一个测深油尺尺或测空敏油尺尺院尺带绕装在尺鼓1. 其内测面为带有刻度的一面,尺鼓安装在尺架上(见图1、图2、图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1106批准 19920701实施
GB 13236-91 1测深缺油尺尺带和尺能 1尺带:托合的转动:3-尺能
GB13236-91 图2测空油尺尺带和尺饶 1尺带:2转闭合的转动钩:3-尺陀
GB13236-91 图3尺带和尺架 1下2尺:3摇析1尺梁3R 带:6转闭介的转动钩(尺能相连 3.1分类和分级 按照测量方法,量油尺分为测深射油尺和测空油尺 量油尺按其准确度不同分为1级、1缓 3.2尺带 3.2.1材质 尺带应由含碳0.8%的碳钢或具有表1中规定性质的钢材制成 表1尺带材料的性质 质 f 抗检签度./mm² ∣< 线账系数.K <0 8)9 0119 3.2.2保护层 为了整存和防护需要,尺带应有合适的抗腐蚀材料保护,但不能使用使尺带具有绝缘性的材料. 3.2.3规格和尺寸 只带的规格按量油尺全长划分.其规格和尺寸见表2.
GB 13236-91 表2尺带的规格和尺寸 规格,m 5 10.15.20.25.30 40 511 宽,mm 13 ± 0.13 尺寸 厚、mm 0.22 ± 0 02~ 0.28 ± 0.02 3.2.4转动钩 转动钩最好用黄钢制成,其结构要求牢固,确保使用中不致变形.转动钩的上端通过铆接或其他 连接方法与尺带牢固扣案,下端则与测深量油尺尺蛇或测空量油尺尺纶相连.用门门或其他方法闭合 转动钩的卡子,以免尺蛇脱落.本标准推荐的转动钩如图1和图2所示. 3.2.5刻度和刻度数字 尺带整个长度上都应采用蚀刻或印制方法,均匀地蚀刻或印制米、分米、厘米、毫米刻度以及米、 分米、厘米刻度数字.蚀刻或印制的刻度和刻度数字应突出明亮. 3.2.6刻度线尺寸 尺带分度值为1mm.刻度线宽0.25±0.05mm.如果尺带刻度采用蚀刻方法则蚀刻深度为0.01~ 0.03mm.刻度线长度见表3. 表3刻度线长度 刻度线位置 dm cm 5 mm mm 刻度线长度 同尺宽 阿尺宽 23尺宽 12尺宽 13尺宽 3.3尺架 尺架由尺鼓、手柄和控制收卷的据柄装置等部件组成(见图3)尺架的大小应能够完全容纳整个 尺带而不致损坏它.尺鼓直径不小于29mm,尺鼓上装有一个合适的用于拉紧尺带的销子,以确保尺 鼓能够拉紧尺带.另一方面,紧紧继绕在尺鼓上的尺带也应能平稳导出,面不致急剧弯曲.收卷尺带 时的摇尺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尺架和尺鼓由不锈钢或抗锈蚀材料制或.手柄由木质或抗锈蚀材料制成,摇柄用黄铜制成.应确 保制成的尺架、尺鼓、手柄和摇柄等受到撞击时不产生火花. 3.4测深量油尺尺轮 测深量油尺尺铊按其质量不同分为两种.较轻的尺坨用于测量粘度较低的轻质油品:较重的尺蛇 用于测量重质油品、原油等.尺蛇的设计是与尺带设计相联系的,尺锭的下端面即为尺带的零点,它 们之间的刻度是互补的.允许使用不带刻度的尺轮. 3.4.1材质 尺锭采用黄钢或其他密度合适又较安全的材料制造. 3.4.2结构 尺铃中间为圆柱形,两端呈圆台状.尺能主轴与其底平面乘直,项部有一吊耳,吊耳中心钻有一 个直径为7mm的孔,孔的中心线与尺锭主轴垂直,它的作用是连接尺带转动钩.因此,孔的位置应 制造精确.孔边缘有倒圆以适合转动钩的曲率.沿尺铊主轴方向可有宽度不小于13mm的平面,用于 蚀刻刻度(见图4和图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217-1986 公法线千分尺.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531.714 公法线 千分尺 GB 1217-86 Gear tooth micrometers 代替GB1217-75 1引言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模数等于和大于1mm的齿轮的,分度值为0.01mm,测微螺杆螺距为0.5mm和 量程为25mm,测量范围至150mm的公法线千分尺. 2术语和定义 2.1公法线千分尺 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盘形测量面间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一种测量工具. 2.2示值误差 刻度指示值与两测量面实际分隔的距离之差. 2.3测微头的移动偏差 沿测微螺杆的全量程得到的读数偏差曲线,曲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在纵坐标上的差值. 3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 3.1推荐公法线千分尺的型式(见图)和测量范围如下: 0~25 25~50 50~75 75~100 100~125 125~150mm 尺果 定 隔热装量塑紧英置固定套营数分筒测力装量 注:图示仅作图解说明,不供表示详细结构之用. 3.2刻度数字 固定套管的刻度数字,除了特别规定以外,应参照表1的规定. 国家标准局1986-04-24发布 1987-01-01实施
GB 1217-86 表1 测量范图 mm 刻度数字标记 0~25 100~125 0.5 10 15 20 25 25~50 125~150 25 30 35 40 45 50 50~75 50 55 60 65 70 75 75~100 75 80 85 90 95 100 8.8公法线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紧固测微螺杆的锁紧装置. .技术要求 4.1公法线千分尺不得有影响使用的外部缺陷. 4.2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其轴向和径向间隙应不大于0.01mm. 4.30~25mm公法线千分尺两测量面的错位量应不大于0.2mm. 4.4锁紧装置应能保证牢固地锁紧测微螺杆,镇紧时两测量面间距离变化应不大于2. 4.5固定套管纵刻线和微分筒上的刻线宽度应为0.15~0.20mm,刻线宽度差应不大于0.03mm. 4.6对零位时,微分简锥面的端面至固定套管刻线的距离,允许压线不大于0.05mm,离线不大于 0.10mm. 4.7固定套管纵刻线表面至微分简锥面棱边的距离应不大于0.4mm. 4.8测量面的硬度应不低于HV766(~HRC62).测微螺杆的硬度应不低于HV664(~HRC58). 4.9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按轮胞算术平均偏差R.值应不大于0.16μm(按GB1031一83《表面粗糙 度参数及其数值》). 4.10测量面与球面接触时的测力为3~6N,测力变化应不大于2N. 4.11测量面平面度 测量上限小于和等于100mm的应不大于1.0pm. 测量上限大于100mm的应不大于1.2um. 注:在测量面的边缘0.5mm范围内不计. 4.12测微头在25mm量程范围内的移动偏差应不大于3μm. 4.18公法线千分尺的示值误差、两测量面的平行度以及尺架在沿测微螺杆轴线方向受10N力时的 变形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 表2 测量范围 示值误差 测量面平行度 尺架受10N力时的变形 mm μn 0~25 25~50 4 4 2 50~75 75~100 5 5 3 100~125 125~150 6 6 4.14公法线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等于和大于50mm的公法线千分尺应附有校
GB1217-86 对量杆,校对量杆的尺寸偏差和两测量面的平行度应不超过表3的规定. 表3 标称尺寸 尺寸偏差 平行度 mm μm 25 50 ±2 1 75 100 ±3 1.5 125 ±4 2 注:校对量杆应有隔热装置. 4.15校对量杆测量面的硬度应不低于HV766(~HRC62). 4.16校对量杆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值应不大于0.04μm. 5标志与包装 5.1公法线千分尺上应标志: 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测量范围; c.分度值; d.产品序号. 5.2校对量杆上应标志标称尺寸. 5.3公法线千分尺的包装盒上应标志: a.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产品名称; c.测量范围. 5.4公法线千分尺在包装前应经防锈处理,并妥善包装.以免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产品.
GB 1217-86 附录A 公法线千分尺的检验方法 (补充件) 公法线千分尺出厂时的检验方法规定如下. A.1相互作用 A.1.1用手感检查轴向间隙.有异议时,则在专用检具上测出其轴向间障值. A.1.2用手感检查径向间隙.有异议时,则将公法线千分尺夹在专用检具上,在距尺架内端面10mm 处测出径向间隙值. A.2硬度 A.2.1测量面硬度 在距测量面边缘2~3mm处测定. A.2.2测微螺杆硬度 在距测微螺杆光滑圆柱面端部不小于20mm处测定. A.3测力和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216-1985 外径千分尺.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581.714 外径千分尺 GB1216-85 Micrometers 代替GB1216-75 1引言 1.1本标准适用于分度值0.01mm,测微螺杆螺距0.5mm和量程为25mm,测量范围为1000mm的 外径千分尺(以下简称“千分尺"). 1.2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3611-1978《外径千分尺》. 2术语和定义 2.1千分尺 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通用长度测量工具. 2.2示值误差 刻度指示值与两测量面实际分隔的距离之差. 2.3测微头的移动偏差 沿测微螺杆全量程得到的读数偏差曲线,曲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在纵坐标上最大差值. 3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 3.1千分尺的型式(如图1和图2)和测量范围如下: 0~25 25~50 50~75 75~100 100~125 125~150 150~175 175~200, 200~225, 225~250, 250~275, 275~300 300~325 325~350, 350~375 375~400, 400~425 425~ 450 450~475 475~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006~008 900~1000mm. 注:测量范图300mm上的干分尺允许制成可调式或可换式测站. 测致 尺架测站螺杆 分司 测力装置 8 隔热装置 图1测砧为固定式的千分尺 国家标准局1985-04-23发布 1986-03-01实施
GB1216-85 可换测站 目预力装置 微分类 站调螺行 定套管 测站 快紧供置 尺架 测螺杆 隔热装置 图2测砧为可调式或可换式的干分尺 注:上图仅供图解说明,不供表示详细结构之用. 3.2刻度数字 0~500mm测砧为固定式千分尺,固定套管的刻度数字,除了特别规定以外,应参照表1. 表1 利量范围mm 刻度数字标记 0~25 100~125 200~225 300~325 400~425 0,5 10 15 20 25 25 -60 126~150 225~250 325~350 425~450 25 30 35 40 45 50 50~75 150~175 250~275 350~375 450 ~475 50 55 60 65 70 75 75~ 100 175~200 275~300 375~400 475~500 75 80 85 90 95 100 3.3测微螺杆和测砧的测量端直径应为6.5mm或8mm. 3.4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紧固测微螺杆的锁紧装置. 技术要求 4.1千分尺不得有影响使用的外部缺陷. 4.2相互作用 4.2.1干分尺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其轴向和径向间隙不大于0.01mm. 4.2.2千分尺二测量面不应有明显错位. 4.2.3千分尺锁紧装置应能保证牢固地锁紧测微螺杆,锁紧时,两测量面间距离变化不大于2μm. 4.3固定套管织刻线和微分筒上的刻线宽度应为0.15~0.20mm,刻线宽度差应不大于0.03mm. 4.4千分尺对零位时,微分筒锥面的端面至固定套管刻线的距离,允许压线不大于0.05mm,离线 不大于0.1mm. 4.6千分尺测量面应镇硬质合金.硬度应不低于HV766(~HRC62),对不锈钢制造的测微螺杆
GB 1216-85 和测砧,其硬度应不低于HV530(~HRC51). 4.1千分尺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0.04pm(按GB1031一83《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 值》). 4.8千分尺测量面与球面接触时的测力应不大于表2规定. 表2 测力 测力变化 润量范围mm N 0~500 6~10 2 >500 ~1000 8~12 2 4.9千分尺测量面平面度应不大于0.6μm. 4.10千分尺测微头在25mm量程范围内的移动偏差应不超过3μm, 4.11千分尺的示值误差,两测量面的平行度以及尺架沿测微螺杆轴线方向受10N时变形应不大于 表3规定. 表3 示值误差 平行度 尺架受10N力时变形 测录范围 mm μm 0~25 25~50 4 2 2 50~75 75~100 5 3 3 100~125 125~150 6 150~175 175~200 5 5 200~225 225~250 8 6 6 250~275 275~300 9 6 300~325 350~375 325~350 375~400 11 9 8 400~425 450~475 425~450 475~500 13 11 10 500~600 15 12 12 600~700 16 14 14 700~800 18 16 16 800~900 20 18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1335-1989 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1335-89 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 Limit deviations of angle without tolerance indication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件的角度. 2图样上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公差等级选取,并由相应的技术文件作出规定. 3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规定于表1,其值按角度短边长度确定.对圈锥角按圆锥素线长度确定. 表1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 长 度.mm 公差等级 >10~50 >50~120 >120~400 >400 (中)u ±1* ±30" ±20 ±10′ ±5 (粗糙级) ±1°30 ±1° ±30 ±15′ ±10" v(最粗缓) ±3° ±2° ±1* ±30 ±20′ 4未注公差角度的公差等级在图样或技术文件上用标准号和公差等级符号表示.例如选用中等级时, 表示为: GB 11335-m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公差与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陕西省标准局、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学院等单 位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汉清、李晓沛、吴京祥、高延新、陈达秀.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04-21批准 1990-01-01实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0374-1989 饲料用菜籽饼.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0374-89 饲料 用菜籽饼 Rapeseed meal(expeller) for feedstuff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菜籽饼的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油菜籽经压榨取油后的饲料用菜籽饼. 2引用标准 GB6432~6439饲料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项测定方法 3感官性状 褐色,小瓦片状、片状或饼状,具有菜籽饼油香味,无发酵、霉变及异味异嗅. 4水分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 5夹杂物 不得掺入饲料用菜籽饼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6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6.1以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及粗脂肪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见表1. 表1 等级 质量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粗蛋白质,% ≥37.0 ≥34.0 ≥30.0 粗纤维、% <14.0 <14.0 <14.0 粗灰分,% <12.0 <12.0 <12.0 粗脂肪,% <10.0 <10.0 <10.0 6.2各项质量指标含量均以88%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6.3四项质量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 6.4二级饲料用菜籽饼为中等质量标准,低于三级者为等外品. 7卫生标准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部1988-10-11批准 1989-09-01实施 16
GB 10374-89 8检验 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粗脂肪的检验,按照GB6432~6439的有关规定执行. 9包装、运输和储存 饲料用菜籽饼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级储存的要求,严防污 染.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商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凡、姜云侠、王载馄、吴斌、张子仪. 11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0373-1989 饲料用米糠粕.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0373--89 饲料 用米糠粕 Rice bran(solvent)for feedstuff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米糠柏的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以米糠为原料以浸取法或预压浸取法取油后的饲料用米糠粕. 2引用标准 GB6432~6439饲料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项测定方法 3感官性状 本品呈淡灰黄色粉状,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霉变、虫蛀、结块及异味异嗅. 4水分 4.1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 4.2调拨运输的饲料用米糠粕的水分含量最大限度和安全贮存水分标准,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 行规定. 5夹杂物 不得掺入饲料用米糠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6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6.1以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见表1. 表1 等级 质量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粗蛋白质,% ≥15.0 ≥14.0 ≥13.0 粗纤维,% <8.0 <10.0 <12.0 粗灰分,% <9.0 <10.0 <12.0 6.2各项质量指标含量均以87%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6.3三项质量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 6.4二级饲料用米糠粕为中等质量标准,低于三级者为等外品. 7检验 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的检验,按照GB6432~6439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部1988-10-11批准 1989-09.01实施 114
GB10373--89 8卫生标准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9包装、运输和储存 饲料用米糠粕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级储存的要求,严防污 染.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商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火明、魏忠云、李四元、张子仪.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0372-1989 饲料用米糠饼.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0372-89 饲料 用米糠饼 Rice bran(expeller) for feedstuff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米糠饼的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以米糠为原料,以压榨法取油后的饲料用米糠饼. 2引1用标准 GB5490~5539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 GB6432~6439饲料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项测定方法 3感官性状 本品呈淡黄褐色的片状或圆饼状,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噢. 4水分 4.1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 4.2调拨运输的饲料用米糠饼的水分含量最大限度和安全贮存水分标准,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 行规定. 5夹杂物 不得掺入饲料用米糠饼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6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6.1以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见表1. 表1 等级 质量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粗蛋白质,% ≥14.0 ≥13.0 ≥12.0 粗纤维,% <8.0 <10.0 <10.0 <12.0 6.2各项质量指标含量均以88%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6.3三项质量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 6.4二级饲料用米糠饼为中等质量标准,低于三级者为等外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部1988-10-11批准 1989-09-01实施 112
GB 10372-89 7检验 7.1样品的扦取及杂质检验,按GB5490~5539的有关规定执行. 7.2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的检验,按照GB6432~6439的有关规定执行. 8卫生标准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9包装、运输和储存 饲料用米糠饼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级储存的要求,严防污 染.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商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湖南省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火明、魏忠云、李四元、张子仪....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0371-1989 饲料用米糠.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0371-89 饲料 用米糠 Rice bran for feedstuff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米糠的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以糙米为原料,精制大米后的副产品一饲料用米糠. 2引用标准 GB6432~6439饲料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项测定方法 3感官性状 本品呈淡黄灰色的粉状,色泽新鲜一致,无酸败、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嘎. 4水分 4.1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 4.2调拨运输的饲料用米糠的水分含量最大限度和安全贮存水分标准,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 规定. 5夹杂物 不得掺入饲料用米糠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6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6.1以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见表1. 表1 等级 一级 二级 质量指标 三级 粗蛋白质.% ≥13.0 ≥12.0 ≥11.0 粗纤维.% <6.0 <7.0 <8.0 粗灰分.% <8. 0 <9.0 <10.0 6.2各项质量指标含量均以87%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6.3三项质量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 6.4二级饲料用米糠为中等质量标准,低于三级者为等外品. 7检验 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的检验,按照GB6432~6439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部1988-10-11批准 1989-09-01实施 4↓0
GB 10371--89 8卫生标准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9包装、运输和储存 饲料用米糠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级储存的要求,严防污 染.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商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火明、魏忠云、李四元、张子仪. 11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10370-1989 饲料用甘薯干.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0370-89 饲料 用甘薯干 Sweet potato(dry flakes)for feedstuff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甘薯干的质量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饲料用甘薯干. 2引用标准 GB6432~6439饲料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项测定方法 3感官性状 片状或细条状,无尘土粘结物,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 4水分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 5夹杂物 不得掺入饲料用甘薯干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6质量指标 6.1以粗纤维和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见表1. 表1 质量指标 粗纤维,% <4.0 粗灰分.% <5.0 6.2两项质量指标含量均以87%于物质为基础计算. 6.3两项质量指标全部符合含量规定者为合格品. 7检验 水分、粗纤维和粗灰分的检验,按照GB6432~6439的有关规定执行. 8卫生标准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部1988-10-11批准 1989-09-01实施 81:1
GB10370-89 9包装、运输和储存 饲料用甘薯干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储存的要求,严防污染.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商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室负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荣、陈雪秀、刘孝君、袁宝忠、张子仪. 1399...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CMA WM 778-2009 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流量参数选用导则.pdf
中国计量协会水表 工作委员会 中计协水工委函(2009)28号 关于使用CMA/WM778-2009“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 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流量参数选用导则 ”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了更好地执行水表国家标准GB/T778-2007《封闭满管道中 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中常用流量Q和流量测 量范围Q/Qi的比值,中国计量协会水表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组织 有关会员单位做了大量的试验,并请专家会审,编写了《封闭满管 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流量参数选用导则》 (以下简称《导则》),该《导则》对各类水表流量参数作了明确说 明(详见标准表1~表5). 《导则》属于中国计量协会水表行业内部标准,对全国水表行 业和计量技术检验机构更好地实施新的水表国家标准和水表检定 规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水表用户选用水表提供参考依 据. 《导则》由中国计量协会水表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联系人及 电话:叶显苍13567890517,陈含章13906918617 特此通知 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CMA 中国计量协会水表行业内部标准 CMA/WM778-2009 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 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流量参数 选用导则 2009-11-20发布 2010-01-01实施 中国计量协会水表工作委员会发布
CMA/WM7782009 目次 前言 T1 1范图 2规他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计量要求 4.1计特性 4.2最大允许误差 5检定... 6流量参数选用
CMA/WM7782009 前 言 本标准依据水表国家标准GB/T778.1--2007《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 水表第1部分:规范》、GB/T778.3-2007《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 3部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G162-2009《冷水水表》,编制了各类水表流量 参数的常选值和可选值,供水表生产企业在流量参数选用时参考. 水表国家标准CB/T778一2007(封侨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中,关 于常用流量Q和流量测量范围Q/Q的比值的基木参数各有20个,如何合理选用有一定难度.为了保证 参数选用组合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经过人量试验,特对各类水表流量参数值推荐一个常选值和个可选 值,有条件也允许选用更高档次的流量步数. 本标准可作为实施水表国家标准的指导性文件. 本标准由中国计量协会本表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计量协会水表工作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东海仪衣水道有限公司、江西三川 水表股份有限公 司、重庆智能水表有限责任公司、福州中福水表有限公司、连云港连利水表有限公司. 木标准主要起华人:叶显苍、陈含章、赵绍满、林志良、米财华、魏庆华、刘杰、李患光、崔耀华、 詹志杰、汤思孟、李红卫、张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CMA/WM7782009 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 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流量参数选用导则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水表按国家标准GB/T778.1-2007《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 热水水表第1部分:规范》、GB/T778.3一2007《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 表第3部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62-2009《冷水水表》检定的各类水 表流量参数选用时参照. 本标准运用于最高允许1作压力(MAP)大于等于1MPa(管运公称通径DN500mm的水表为0.6 MPa)、最高允许上作温度(MAT)饮用冷水水表为30C、热水水表按等级最高呵达到90C的各类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或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助误的内容)或信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确究 足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伴,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21-2005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ISO3:1973.IDT) CB/T778.1-2007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1部分:规(ISO 4064-1:2005.1DT) GB/T778.32007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3部分:试验方法和 试验设备(ISO4064-3:2005 1DT) JJG162-2009冷水水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CMA/WM778的本部分. 3.1 流量 0 流过水表的实际水体积与该体积流过水表所用时间之商. 3.2 常用流量 额定工作条件下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下,水衣应正常工作并符合最大允许误差要求. 3.3 过载流量 0. 要求水表在恒时间...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BS EN 328-1999 heat exchangers. test procedures for establishing the performance of forced convection unit air coolers for refrigeration this european .pdf
BRITISHSTANDARD BSEN 328:1999 Heat exchangers -Test procedures for establishingthe performanceofforced convectionunitair coolers for refrigeration The European Standard EN 328:1999 has the status of a British Standard ICS 23.120; 27.060.30
BS EN 328:1999 Nationalforeword This British Standard is the English language version of EN 328:1999. It supersedes DD ENV 328:1993 which is withdrawn. The UK participation in its preparation was entusted toTechnical Committee RHE/30 Heat exchangers which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 aid enquirers to understand the text; present to the responsible European mittee any enquiries on the intepretaton or propals forchangeand keep theUK interests fod; monitor relsted intemational and European developments and promulgate them in the UK A list of organizations represented on this mittee can be obtained on request to its secretary. Cross-references The British Standards which implement intemational or European publications refered to in this document may be found in the BSI Standards Catalogue under the section entitied “Intermational Standards Correspondence Index" or by using the “Find° facility of the BSI Standards Electronic Catalogue. A British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include all the necessary provisions of a contract Users of British Standard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correct application. Compliance with a British Standard does not of itself confer immunity from legal obligations. Summary of pages This document prises a front cover an inside front cover theEN tie age pages 2 to 37 and a back cover. The BSI copyright notice displayed in this document indicates when the document was last issued. This Brtish Standard having been prepared under the Amendments issued since publication direction of the Engineering Amd. No. Date Sector Commjtee was published Comments under the athorty of the into effect cn 15 October 1999 Standards Coesnittee and 601-01 I8 ISBN 0 589 32410 9
EUROPEANSTANDARD EN 328 NORMEEUROPEENNE EUROPAISCHE...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BS EN 14705-2005 热交换器.湿冷却塔热性能的评价和测量方法.pdf
BRITISHSTANDARD BSEN 14705:2005 Heat exchangers Method of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ofthermal performances of wet cooling towers The European Standard EN 14705:2005 has the status of a British Standard IC8 27.060.30; 27.200 BSi NO COPYING WITHOUT BSI PERMISSION EXCEPT AS PERMITTED BY COPYRIGHT LAW British Standards
BSEN14705:2005 Nationalforeword This British Standard is the official English language version of EN 1274:2005. The UK participation in its preparation was entrusted to Technical Committee RHE/30 Heat exchangers which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aid enquirers to understand the text; present to the responsible international/European mittee any enquiri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r proposals for change and keep the UK interests informed; monitor related international and European developments and promulgate them in the UK. A list of organizations represented on this mittee can be obtained on request to its secretary. Cross-references The British Standards which implement international or European publications referred to in this document may be found in the BSI Catalogue under the section entitl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rrespondence Index or by using the “Search" facility of the BSI Electronic Catalogue or of British Standards Online. This publication does not purport to include all the necessary provisions of a contract. Users are responsible for its correct application. Compliance with a British Standard does not ofitself confer immunity from legal obligations. Summary of pages This document prises a front cover an inside front cover the EN title page pages 2 to 62 an inside back cover and a back cover. The BSI copyright notice displayed in this document indicates when the document was last issued. This British Standard was published under the authority Amendments issued since publication of the Standards Policy and Strategy Committee Amd. No. Date Comments C BSI 28 July 2005 ISBN 0 580 46406 7
EUROPEANSTANDARD EN 14705 NORMEEUROPEENNE EUROPAISCH...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BS EN 1216-1999 heat exchangers-forced circulation air-cooling and cir heating coils test procedures for establishing the performance.pdf
BRITISHSTANDARD BS EN 1216:1999 Incorporating Amendment No. 1 Heatexchangers Forced circulation air-cooling and air-heating coils - Test procedures for establishing the performance The European Standard EN 1216:1999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amendment A1:2002 has the status of a British Standard ICS 27.060.30 BSi NO COPYINGWITHOUTBSIPERMISSIONEXCEPTAS PERMITTEDBY COPYRIGHT LAW mgraspnpvng gg xfg/deg ritishStandards Ragreduced by IHS undeor lio 06:45:13 MST Qsats -do rsant about this rsssaga: please cail the D
BS EN 1216:1999 Nationalforeword This British Standard is the English language version of EN 1216:1999 including amendment A1:2002. It supersedes DD ENV 1216:1994 which is withdrawn. The start and finish of text introduced or altered by amendment is indicated in the text by tags E) . Tags indicating changes to CEN text carry the number of the CEN amendment. For example text altered by CEN amendment A1 is indicated by @ The UK participation in its preparation was entrusted by Technical Committee RHE/30 Heat exchangers which has responsibility to: aid enquirers to understand the text; present to the responsible European mittee any enquiri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r proposals for change and keep the UK interests informed; monitor related international and European developments and promulgate them in the UK. A list of organizations represented on this mittee can be obtained on request to its secretary. Cross-references The British Standards which implement international or European publications referred to in this document may be found in the BSI Catalogue under the section entitl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rrespondence Index" or Standards Online. by using the “Search” facility of the BSI Electronic Catalogue or of British This publication does not purport to include all the necessary provisions of a contract. Users are responsible for its correct application. Compliance with a British Standard does not ofitself confer immunity from legal obligations. Su...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73
74
75
…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