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0月 ( 第 100 页)

本标准已于2024年02月08日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登记号T/31231229003593310107F36552024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A00 ICS 号 : 03.120.20 体 标 示准 T/STIC120031-2023 乘用车销售服务通用要求 Generalrequirementsforservice of passengercarsales 2023-06-30发布 2023-07-10实施 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发布 23122915991957
T/STIC120031-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服务要求 4.1接待服务 4.2现场服务 4.3协商成交 4.4车辆交付 4.5售后跟踪 5管理要求 5.1通用要求 .. 5.2特定要求 6服务认证评价 6.1认证准则 6.2认证模式 6.3认证结果 C..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乘用车销售服务要求测评工具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乘用车销售管理要求审核工具 .16
T/STIC12003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T/CSCA120031-2020《“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汽车销售服务认证要求》,与 T/CSCA120031-2020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范围”中增加了使用对象(见第1章,2020版的第1章): 新增了“新能源乘用车”的定义(见3.3): 更改了“网络服务”的内容(见4.1.1.3 2020版的4.1.1.3): 一新增了新能源乘用车的充电桩服务和标准(见4.1.3.5): 更新了经销商应执行的法律法规(见4.1.3.10 2020版的4.1.3.10): -更改了车辆展示信息的明示方式(见4.2.1.2.2020版的4.2.1.2): 新增了新能源乘用车的展示要求(见4.2.1.5): 一新增了顾客个人信息保护及数据安全的要求(见4.2.3.2): 更改了明示车辆的条件(见4.2.3.4 2020版的4.2.3.4): 更改了关于试乘试驾的路线的要求(见4.2.4.3 2020版的4.2.4.3): -更改了关于试乘试驾告知和确认的表述(见4.2.4.5.2020版的4.2.4.5): 一新增了试乘试驾车辆的“警示标识”要求(见4.2.4.7)及关于天气的要求(见4.2.4.6): -明确了经销商应对试乘试驾车辆投保内容(见4.2.4.8 2020版的4.2.4.8): 扩大了经销商应告知信息适用的法律法规(见4.3.1.3 2020版的4.3.1.3): 将《合同法》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见4.3.3.1 2020版的4.3.3.1): 明确了买卖合同的签订要求(见4.3.3.2): 新增了顾客流程及付费注意事项,“销售人员不得私自收取顾客的任何费用”(见4.3.4.1): 细化了关于处理管理制度的要求,“材料需归档保存”(见4.5.2.1): 的指标要求(见5.2.1 2020版的5.2.1); 增加了“有计划地参加汽车销售行业的培训”的从业人员职业化培育规划(见5.2.3a): 更改了适用的“服务认证模式”(见6.2.1.2 2020版的6.2.1.2): 本文件由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联合发布.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上海东昌汽车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东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伟途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北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 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平、王纪鸿、丁静、曹卫杰、许宾、刘纯秀、权实 首批承诺执行单位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上海东昌汽车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东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伟途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北孤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 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 -2020年首次发布为T/CSCA120031-2020 2023年第一次修订.

ⅡI
T/STIC120031-2023 乘用车销售服务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在上海市注册经营乘用车(整车)销售的各类汽车销售企业,包括并不限于授权经销 商、非授权经销商和商超体验店,其他新型新车销售模式的汽车经销商开展的乘用车销售服务.

本文件规定了乘用车销售服务的规范性要求,包括服务要求、管理要求以及认证评价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认证机构实施乘用车销售服务活动,也适用于乘用车销售服务组织规范其服务活动, 以及组织的相关方对其符合性的确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的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19004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 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T24421.3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3部分:标准编写 GBT29632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与三包凭证 GB/T27207合格评定服务认证模式选择与应用导则 DB31/405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卫生要求 T/SHQX-004汽车销售服务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乘用车销售服务Auto sales service 连接乘用车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要环节.

3. 2 新车Newauto 乘用车从生产线下线后,除了流通环节中必要的移动之外未曾实际使用,且在境内未办理注册登记 的乘用车.

3. 3 新能源乘用车Newenergyauto 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 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乘用车.

3. 4 乘用车供应商Autosupplier 指为经销商提供乘用车资源的境内生产企业或接受境内生产企业转让销售环节权益并进行分销的经 营者以及从境外进口乘用车的经营者.

T/STIC120031-2023 3.5 乘用车经销商 Auto dealer 以自已的名义向用户销售、交付乘用车产品并收取货款、开具发票的企业,亦称乘用车销售服务企 业,包括并不限于4S店、实体乘用车经销商、乘用车代理商和具有网络新车销售服务功能的平台等.

3. 6 产品三包Auto three guarantees 境内乘用车销售服务企业对家用新车实行修理、更换、退货的统称.

3.7 新车售前检查Pre Delivery Inspection 经销商在交付前对新车进行检查的必要程序.

3.8 试乘试驾Test drive 指符合试驾条件的顾客在经销商指定人员的陪同下,使用试驾专用车沿着指定的路线驾驶,从而了 解这款乘用车的行驶性能和操控性能.

3. 9 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 顾客对其期望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 [ISO9000:2015,术语和定义3.9.2] 3. 10 plaint 就产品、服务或处理过程,表达对组织的不满,无论是否明确地期望得到答复或解决问题.

[ISO9000:2015,术语和定义3.9.3] 3. 11 合同履约率contributionrate 已履约的合同数占总签约的合同数的比率.

按下列公式(1)计算: 合同履约率= 已股约合同数 总签约合同数 ×100% (1) 3. 12 月平均成交率Closurerate 成交订单数除以上月留存意向和本月新增意向之和.

按下列公式(2)计算: 月平均成交率= 月成交订单数 上月留存意向本月新增意向 ×100% 3.13 试乘试驾率Testdriverate 单位时间内试乘试驾数除以单位时间内意向留存数.

按下列公式(3)计算 试乘试驾率= 乘试驾数 意向留存数 × 10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 040. 47 CCS P 00 T/STIC 团 体 标 准 T/ST1C 120030-2023 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服务规范 Requirements for Catering Services in Smart Canteens 2023-09-11发布 2023-09-20实施 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发布
T/STIC120030-2023 目次 目 次 前 言 .. 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服务响应效率SERVICERESPONSE EFFICIENCY .1 3.2海上风力发电工程OFFSHORE WIND POWER PROJECT .1 3.3组装场地ASSEMBLY SITE. 3.4混凝土承台基础CONCRETECUSHION CAPFOUNDATION. .1 3.5导管架基础JACKETFOUNDATION... .1 .2 3.6单桩基础SINGLEPILEFOUNDATION... .2 3.7灌浆连接GROUTINGCONNECTION. .2 3.8 海上升压站OFFSHORE BOOSTER STATION .2 3.9试桩 TESTPILE. .2 3.10分体安装SPUITINSTALLATION... .2 3.11整体安装INTEGRALINSTALLATION .2 4服务主体要求 .2 4.1资质要求. 4.2企业文化 .3 4.3商业信誉 4.4社会责任 .3 4.5管理体系. .3 5服务提供条件.. ...3 5.1服务人员 .3 5.2服务环境 .5 5.3服务设施 5.4关键技术.. .5 .6 5.5安全与应急. .6 5.6环境保护 .7 6服务提供过程 6.1服务策划 .. 6.2测量. .10 6.3混凝土承台基础施工, .10 6.4导管架基础施工. .11 6.5单桩基础施工 .12 6.6风力发电机组分体安装 .13 6.7风力发电机组整体安装. ..14 6.8海上升压站施工. .4 6.9海底电缆施工. .15 6.10特定要求.. .15 7服务质量控制与改进 .16 7.1绩效评价体系. .16 7.2监测、分析与改进 .16
T/STIC120030-2023 8服务认证评价. 17 8.1适用的服务认证模式, 17 8.2服务认证模式选用及其组合.

17 8.3服务认证结果.. .17 附录A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流程图.. .18 A.1风力发电工程基础施工流程图 .18 A.2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施工流程图 .20 附录B(规范性)管理成熟度评价方法. ..22 B.1管理成熟度评价方法.

.22 B.2评价内容.. .23 附录C(规范性)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服务指标 .24 参考文献.. .26
T/STIC12003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本文件代替T/CSCA120030-2019《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服务规范》,与T/CSCA 120030-201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术语和定义(见3.3、3.4、3.6、3.7、3.10、3.11,2019年版的3.6): b)更改了资质要求(见4.1 2019年版的4.1): d)更改了“人力资源配置”,更改“服务设施”、“关键技术”的特定要求(见 5.1.1.3、5.3.2、5.4.3,2019年版的5.1.1.2、5.3.2、5.4.2); e)更改“船舶施工安全”,增加海上交通安全技能培训要求(见5.5.2.3,2019年版 的5.5.2): f)增加“环境保护”具体要求(见5.6): 导管架基础要求(见6.1、6.1.2、6.1.4,2019年版的6.1): ,,济,工,(4 施工”,增加了装备及质量控制要求(见6.4、6.4.2、6.4.5 2019年版的6.4、 6. 4. 4) : i)更改了“单桩基础施工”,补充了单桩基础制作、沉桩相关内容(见6.5、6.5.1、 6.5.3,2019年版的6.5、6.5.1、6.5.3): j)更改了“服务提供过程”的“特定要求”,更改了指标值以适应深远海施工要求; (见6.10,2019年版的6.10): 础施工流程图”以体现工艺革新情况(见附录A、A.1.2、A.1.3,2019年版的附录 C、C.1.1、C.1.2) 1)更改了表“B.2管理成熟度权重”,更改了“安全与应急”、“环境保护”、“服 务策划”、“海上升压站施工”分值(见表B.2,2019年版的表A.2): m)更改了表“C.1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服务指标”,与文件要求相适应(见表C.1, 2019年版的表B.1).

本文件由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海峰风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 交集团海上风电施工技术研发中心、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检验检测认 证协会、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国辉、席石磊、王其标、吴琼、刘璐、潘晓炜、汪冬冬、汤涛、 聂亚楠、顾华平、费佳颖、傅丽伊、郭喜宏、任惠静、吴高尚、曹继明、胡国芳、王海山、 王丽.

承诺执行本文件的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集团海上发电施工技术研 发中心、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协认 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9年首次发布为T/CSCA120030-2019,2023年为第一次修订.

III
T/STIC120030-2023 引言 发展海上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对推进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 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有着重要意义,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基 础.

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海上风力发电从2007年中海油渤海钻 井平台1.5MV实验机组开始,至今已有近16年的发展,截至2022年底,我国海上风力发电新增 装机容量5.16GW.

海上累计装机容量30.51GW,位居世界第一,海上风力发电已成为我国清 洁能源的主力军.

根据各地的规划目标,“十四五”期间将成为海上风力发电产业飞速发展 的机遇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出炉的沿海省市海上风力发电近远景规划已超150GW,其 中“十四五”海上风力发电规划容量近60GW.

在未来十年内,伴随着全球能源脱碳趋势加速, 产业发展也将从补贴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海上风力发电建设将从近海向深水远岸布局转变, 海上风力发电还将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海上风力发电是风电项目和海洋工程的集合体.

风资源评估、机组设计、基础建造、机 组安装、电网接入是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的主要过程.

作为责任主体的工程施工企业,其 提供的技术服务能力和质量,是决定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基础建造、机组安装的关键因素.

借 助第三方认证手段对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企业进行评价,有助于树立企业服务形象,强化 内部管理,提升服务品质.

根据本文件实施服务管理的潜在益处是: a)稳定提供满足客户服务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服务能力: b)促进增强客户满意的机会: c)应对与企业服务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d)证实符合规定的服务管理要求的能力.

通过分析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服务的关键接触点和服务特性,通过服务流程分析,结 合政府规范、行业自律、市场的整体情况确定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所需提供的技术服 务能力,建立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技术服务的先进性要求.

本文件可用于内部和外部各方.

在本文件中使用如下助动词: “应”表示要求: “宜”表示推荐或建议: “可”表示允许: “能”表示能力: “可能”表示可能性.

IV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3.180 CCS 6 39 T/STIC 团 体 标 准 T/ST1C 110094-2023 净化板用环保聚氨酯胶 Green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olyurethane adhesive for purification board 2023-12-11发布 2023-12-11实施 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发布
T/STIC110094-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物理性能 4.2胶接强度性能 4.3有害物质限量 4.4烟毒性 5试验方法 5.1试验环境 5.2物理性能 5.3胶接强度性能 5.4有害物质限量 5.5烟毒性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2抽样方案 6.3判定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2包装 7.3运输 7.4贮存 附录A(规范性)平拉强度试验方法
T/STIC11009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有行鲨鱼(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新型板业有限公司、山东万事达 建筑钢品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林森净化集团有限公司、有行鲨鱼(珠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 化工行业协会、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龚勇军、方玉来、方珍英、朱学超、杨轶欣、徐玉雯、夏尊华、李佳、朱荣、 汪碧澄、汤潇、邹爱红、甘文祺.

首批承诺执行单位有行鲨鱼(上海)科技股份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华新型板业有限公司、山东 万事达建筑钢品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林森净化集团有限公司、有行鲨鱼(珠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T/STIC110094-2023 净化板用环保聚氨酯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净化板用环保聚氨酯胶(以下简称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制药、食品、生物、高铁、船舶、航天航空、精密仪器制造及高 端装备制造等所需的净化板用环保聚氨酯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452-2018夹层结构平拉强度试验方法 GB/T2793-1995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2943胶粘剂术语 GB/T7123.1-2015多组分胶粘剂可操作时间的测定 GB/T7124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13354液态胶粘剂密度的测定方法重量杯法 GB/T 14518胶粘剂的pH值测定 GB/T20285-2006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 HJ2541-2016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粘剂 3术语和定义 GB/T294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技术要求 4.1物理性能 4.1.1产品主剂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主剂物理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 指标 外观 灰白色粘稠液体 密度(g/cn²) 1. 65±0. 05 pi值 4~7 不挥发物(%) ≥99 4.1.2产品主剂与固化剂混合物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混合物物理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 指标 可操作时间(nin) ≥20 发泡倍数(倍) ≤1.01
T/STIC110094-2023 4.2胶接强度性能 产品的胶接强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胶接强度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 粘接基材 铝板粘接铝板 彩钢板粘接双玻镁铝蜂窝 拉伸剪切原强度(MPa) ≥6 ≥5 二 拉伸剪切耐水强度(MPa) - 拉伸剪切耐冻融强度(MPa) 平拉强度(MPa) ≥0. 15 4.3有害物质限量 产品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试验项目 指标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g/L)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g/kg) ≤4.0 苯(g/kg) 不得检出 甲苯乙苯二甲苯(g/kg) 不得检出 4.4烟毒性 应符合GB/T20285-2006中5.1.2规定的准安全级(ZA)级, 5试验方法 5.1试验环境 实验条件为:温度23C±2℃,相对湿度(50±5)%.

5.2物理性能 5.2.1外观 从包装中取出试样,刮平后目测.

5.2.2密度 按GB/T 13354规定进行.

5.2.3pH值 按GB/T 14518规定进行.

5.2.4不挥发物 按GB/T2793-1995中4.1的规定进行.

5.2.5可操作时间 按GB/T 7123.1-2015中8.4方法三规定进行.

5.2.6发泡倍数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53.100 CCS P 97 T/STIC 团 体 标 准 T/ST1C 110092-2023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EPB系列、SPB系列) Full face tunnel boring machine (EPB series and SPB series) 2023-11-10发布 2023-11-10实施 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发布
T/STIC110092-2023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型号和结构. 4.1基本参数.... 4.2产品型号. 4.3产品结构示意图. 5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5 5.2盾体. 5.3刀盘与刀具 5.4 主驱动单元 5.5 推进系统... 5.6 管片拼装机 5.7 铰接装置 5.8 螺旋输送机(仅EPB系列产品) 5.9 搅拌机(仅SPB系列产品) 5.10 管片吊运机构. 5.11 皮带输送机(仅EPB系列产品) 5.12 人舱 5.13物料舱. 10 5.14 后配套台车. 10 5.15 泥水输送系统(仅SPB系列产品) 10 5.16 液压系统, 10 5.17 辅助系统, 11 5.18 8电气系统. 12 5.19职业健康与环境安全 17
T/STIC110092-2023 6试验方法, 17 6.1试验条件 17 6.2 目测检查 18 6.3 数据采集 18 6.4 基本要求 81 6.5 盾体 18 6.6 刀盘与刀具, 19 6.7 主驱动单元, 21 6.8 推进系统 21 6.9 管片拼装机, 21 6.10EPB系列产品螺旋输送机, 22 6.11人舱.. .23 6.12SPB系列产品泥水循环系统.

23 6.13液压系统, . 24 6.14辅助系统. 24 6.15电气系统.... .24 6.16数据采集系统. 24 6.17 导向系统, .25 6.18职业健康与环境安全 25 7检验规则... 25 7.1出厂检验 25 7.2判定规则 27 8随行文件. 27 9标识、包装、运输. 9.1标识... 9.2包装. 87 9.3运输. 附录A(资料性)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推力计算方法 30 II
T/STIC11009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城建隧道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 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龚卫、张成杰、赵亮、彭少杰、祝平、秦元、袁向华、蒋晓天、陈华、朱叶艇、 翟一欣、黄健、沈建华、顾建江、方海珍、朱中意、于飞、章博雅.

本文件首批次承诺执行单位:上海城建隧道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1
T/STIC110092-2023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EPB系列、SPB系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全断面隧道掘进机(EPB系列、SPB系列)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随行文件和标识、包装、运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用于隧道、隧洞、通道及管道施工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EPB系列、SPB系列)(以 下简称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0.1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50.2压力容器第2部分:材料 GB/T150.3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 GB/T150.4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70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3766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879防锈包装 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5226.3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1部分:电压高于1000Va.c.或1500Vd.c.但不超过36kV 的高压设备的技术条件 GB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7932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10595带式输送机 GB/T13283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用检测仪表和显示仪表精确度等级 GB/T 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039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GB/T14776人类功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GB/T17888.2机械安全接近机械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与通道 GB/T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 GB/T19804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GB/T20082液压传动液体污染采用光学显微镜测定颗粒污染度的方法 GB/T24909装饰照明用LED灯 GB/T34354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术语和商业规格 GB/T34650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盾构机安全要求 GB/T34651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土压平衡盾构机 GB/T35019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泥水平衡盾构机 GB/T37400.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 060. 20 CCS K 13 T/STIC 团 体 标 准 T/STIC 110091-2023 额定电压6kV(U=7.2kV) 到35kV(Um=40.5kV) 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 Fire resistant power cables with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for rated voltages from 6 kV (Um = 7.2 kV) up to 35 kV (Um = 40.5 kV) 2023-10-17发布 2023-10-30实施 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发布
T/STIC110091-2023 目次 前言. L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电压标示和材料. 4.1额定电压. 4.2绝缘混合料. 4.3护套混合料. 5电缆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 5.1代号.... 5.2产品型号... 5.3产品表示方法.. 6导体... 7绝缘.... 7.1材料. 7.2绝缘厚度 8屏蔽... 8.1一般规定.. 8.2导体屏蔽.

8.3绝缘屏蔽.. 9三芯电缆的缆芯和填充.. 10耐火隔离层. 11隔离套.... 12金属铠装... 13非金属外护套. 13.1概述 13.2材料 13.3厚度.. 14成品电缆标志 15试验条件. 16 例行试验. 16.1概述 16.2导体电阻测量 16.3局部放电试验.
T/STIC110091-2023 16.4电压试验. 17抽样试验 17.1概述 17.2抽样试验的频度. 7 17.3复试... 8 17.4导体检查. .8 17.5尺寸检查.. 8 17.6 4h电压试验 8 17.7XLPE绝缘的热延伸试验. .8 18型式试验. 8 18.1电气型式试验 8 18.2非电气型式试验. 01 19安装后电气试验 13 20产品验收规则、交货长度、电缆包装、运输和贮存.

13 20.1验收规则. .13 20.2交货长度. 13 20.3电缆包装.. 13 20.4运输和贮存. 13 21产品安装条件. 14 21.1电缆安装时的环境温度.. . 14 21.2电缆安装时的最小弯曲半径. 14 附录A(规范性)确定护层尺寸的假设计算方法 15 A.1概述. 15 A.2方法. .15 附录B(规范性)耐火试验 .18 B.1试验装置. 18 B.2试样制备 19 B.3泄漏电流检测装置 .19 B.4试验变压器. .19 B.5试验步骤 61 B.6性能要求. 20 图A1试验喷灯和电缆试样的布局. .19 图A.2基本电路图 20 表1绝缘混合料及其代号, 表2绝缘混合料电缆的导体最高温度 表3不同类型护套混合料的电缆导体最高温度 表4燃烧特性代号 表5导体代号 II
T/STIC110091-2023 表6绝缘代号 表7金属屏蔽代号 表8隔离套代号. 表9铠装层代号 表10外护套代号, 表11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标称厚 度. 表12XLPE绝缘和非金属外护套的型式试验项 目.... 01 表13其他非电气型式试验项目.. 10 表14电缆安装时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14 表A.1导体的假设直径. 15 表A.2金属屏蔽使直径的增加值. 16 1I1
T/STIC11009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飞航电线电续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上海科特新材料股 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永军、宋涛、刘万平、丁斌斌、施江锋、俞宁、张蓉、张羽棠、邢蒙萌、胡 爱斌、路佳欢、蔡曙光、庄兴华、陈文刚、曹俊.

本文件首批承诺执行单位上海飞航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上海科特 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光大电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A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060 CCS A 11 体 标 准 T/TJSFB003-2024 金融机构碳中和实施指南 Carbon Neutral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financial institutions 2024-06-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天津市金融学会 发布
T/TJSFB 003-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基本原则 2 5基本要求 6碳中和核算边界 7温室气体量化. 8温室气体减排 9温室气体抵消. 10碳中和声明.. 5 11数据质量及文件存档. 附录A(资料性)温室气体量化 附录B(资料性)碳中和管理
T/TJSFB00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中共天津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提出.

本文件由天津市金融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排放权交易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自由贸 易试验区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行.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虹、史芳琳、龚立丽、李天、林翊、关超、刘巍、温玉、穆智伟.

ⅢI
T/TJSFB 003-2024 金融机构碳中和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金融机构实施碳中和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碳中和核算边界、温室气体 量化、温室气体减排、温室气体抵消、碳中和实现声明、数据质量及文件存档.

本文件适用于通过量化、减少、抵消自身运营层面及投融资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 碳中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考虑到目前投融资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抵消存在难度,金 融机构在参考本文件实现碳中和时,碳中和范围可优先选取自身运营层面.

其他金融机构碳 中和可参照本文件提供的碳中和核算方法、抵消方式及实现声明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 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

注: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件中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甲烷(CH)、氧化亚氮(N0)、氢 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和三氟化氮(NF).

[来源:GB/T321502015 3.1] 3.2 核算边界accountingboundary 与金融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范围.

[来源:GB/T32150-2015,3.1] 3.3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emissionfrom fossilfuelbustion 化石燃料在氧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来源:GB/T32150-2015 3.1] 3.4 购入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emission from purchasedelectricity and heat 消费购入电力、热力所对应的电力、热力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来源:GB/T32150-2015 3.1] 3.5 活动数据activity data 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例如各种化石燃料消耗量、购入使用 电量等.

[来源:GB/T32150-2015 3.1]
T/TJSFB 003-2024 3.6 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 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例如每单位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 氯化碳排放量、每单位购入使用电量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

[来源:GB/T32150-2015,3.1] 3.7 碳氧化率carbonoxidationrate 燃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中被完全氧化的百分比.

[来源:GB/T32150-2015 3.1] 3.8 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 一定时间内,地区、企业、个人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碳排放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 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当量的净零排放.

[来源:DB3305/T 230-2022,3.2] 3.9 报告期report period 核算和报告金融机构相关碳排放量及碳减排量所对应的时间段.

3. 10 碳金融产品carbonfinancialproduct 建立在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上,服务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增加碳汇能力的商业活动, 以碳配额和碳信用等碳排放权益为媒介或标的的资金融通活动载体.

[来源:JR/T 0244-2022] 3. 11 碳信用offsetcredits 项目主体依据相关方法学,开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经过第三方的审定和核查,依 据其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效果所获得签发的减排量.

1个单位碳信用相当于1吨二氧化 碳当量.

[来源:JR/T0244-2022,3.8,有修改] 3.12 碳抵消carbonoffset 并非界定标的物所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独立减少,它以碳信用的形式获得,用于补偿所 界定标的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来源:PAS 2060:2014, 3.7] 4基本原则 4.1相关性 确保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能恰当地反映本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满足金融机构内外部 的决策需要.

4.2完整性 宜核算界限内投融资业务的排放源和活动,披露任何没有计入的排放源及其活动, 并说明理由.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7. 250 CCS X 08 T/STIC 团 体 标 准 T/ST1C 110090-2023 热成型食品包装复合片材 Thermoforming food packaging posite sheet 2023-10-09发布 2023-10-20实施 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发布
T/STIC110090-2023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规格. 5技术要求.. 5.1原材料要求. 5.2尺寸偏差 5.3厚度偏差. 5.4外观质量. 5.5理化指标 5.6物理机械性能 6试验方法 6.1取样 6.2试样状态调节和实验标准环境. 6.3规格尺寸. 6.4外观... 6.5卫生性能. 6.6物理性能. 7检验.. 7.1检验规则 7.2成品检验. 7.3型式试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签标识 8.2包装. 9保质期.
T/STIC11009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上海艾鲲新材料科 技有限公司,锐派包装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悠灿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勤、袁才根、曹屹平、邵军、颜廷俊、郭隆军、陈雪骐、曹连成、万玲俐.

首批承诺使用单位上海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上海艾鲲新材料 科技有限公司,锐派包装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悠灿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ⅡI
T/STIC110090-2023 热成型食品包装复合片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热成型食品包装复合片材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 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食品接触层为聚乙烯(PE)的复合片材,主要结构为食品接触层PE膜与聚苯乙烯 (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已烷二甲醇酯(PETG)、聚丙烯(PP)、聚乙烯(PE) 片材,和聚丙烯(PP)与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流延聚丙烯(CPP)薄膜经无溶 剂胶水粘合而成的食品接触用复合片材(以下简称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片材的试验条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4806.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 GB/T6673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GB968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T10004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GB14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 GB/T28117食品包装用多层共挤膜、袋 GB31604.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GB31604.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复合食品接触材料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 GB31604.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脱色试验 GB31604.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 GB31604.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热成型Thermalforming 在塑料加工设备上通过加热后拉伸成特定模具形状再实施罐装.

3. 2 复合片材Lamination Sheet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经过干法复合、湿法复合、挤出复合和共挤出复合得到的片材.

4产品规格 片材的厚度为0.100mm~0.700 mm.

5技术要求
T/STIC110090-2023 5.1原材料要求 5.1.1产品中所用树脂原料要满足GB4806.6及其相关公告的规定.

聚苯乙烯(PS)粒子、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 4-环已烷二甲醇酯(PETG),应符合GB4806.6的规定.

5.1.2食品接触用聚乙烯(PE)复合膜、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流延聚丙烯(CPP)、聚丙 烯(PP)与聚酰胺(PA)复合膜卫生指标应符合GB4806.7、GB9683的规定.

其他原料均应符合相关标 准和规定.

5.2尺寸偏差 复合片材的宽度偏差为土1mm.

5.3厚度偏差 复合片材的厚度应符合表1.

表1厚度偏差 序号 公称厚度/m 偏差/% 1 0. 100~0. 200 ±6 2 0. 201~0.700 ±5 5.4外观质量 复合片材的外观应符合表2.

表2外观质量 序号 项目 要求 1 裂纹、折痕、划痕、穿孔 不允许 2 气泡(直径>1m) 不允许 3 异点(直径>1mm) 不允许 4 卷简表面外观 表面光洁,无异物、污染 5 每卷接头数 允许1个,每段长度不小于50m, 每批次有接头的卷数不超过10% 6 面 平整度在士5mm内,且平缓过波 7 卷简筒芯端部 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缺陷 8 印刷图案 与标准一致,色泽均匀,图案规整、居中拉伸合适,印 刷文字完整、不出现缺墨 9 色差 L>50 4E≤5 L≤50 4E≤4 5.5 理化指标 用于接触食品的复合片材,卫生性能应符合GB9683和表3. 表3卫生性能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感官 色泽正常,无异臭、不洁物等 2 浸泡液 迁移试验所得浸泡液无浑流、沉淀、异臭等感官性的劣 变 3 总迁移量/(mg/dn) b 10 4 芳香族伯胺的迁移量/(mg/kg) ≤0.01 5 脱色实验 阴性 6 菌落总数/(CFU/gd) 50 7 霉菌/(个/g) 50 8 大肠菌群/(50cm²4) 不得检出 9 溶剂残留总量/(ng/m²) ≤5 10 苯类溶剂残窗量/(ng/r²) 不得检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本标准已于2024年02月08日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登记号T/31231229003590310107C36552024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64 ICS 号 : 25.160.30 团 体 标 示准 T/STIC110089-2023 直流(脉冲)氩弧焊焊接电源 2023-08-15发布 2023-08-15实施 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发布 23122915990054
T/STIC110089-202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使用要求.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铭牌、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

T/STIC110089-2023 前言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气焊机厂有限公司、上海染星机器人 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焊接行业协会、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舒振宇、雷斌、曹亮亮、程文华、罗亚蕾.

首批承诺执行单位: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气焊机厂有限公司、上海染星机器 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沪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ⅡI
T/STIC110089-2023 直流(脉冲)氩弧焊焊接电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直流(脉冲)氯弧焊焊接电源的使用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铭牌、 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为工业和专业用途面设计的由不超过GB/T156-2017标准中表1规定的电压供电或由机 械装置驱动的额定电流为100A~630A的直流(脉冲)氢弧焊和类似工艺所使用的电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6-2017标准电压 GB/T2423.3-2016环境试验第3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900.22-2005电工名词术语电焊接电源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8118-2011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13165-2010电弧焊机噪声测定方法 GB/T15579.1弧焊设备第1部分:焊接电源 GB/T15579.10弧焊设备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GB28736电焊机接电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JB/T 7835-1995弧焊整流器 3术语和定义 GB/T 156、 GB/T 2900. 22、GB/T 4208、 GB/T 8118、 GB/T 15579. 1、GB/T 15579. 10、 GB 28736、 JB/T 783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提前送气时间preflowtime 在开始焊接之前,保护气体供给的时间值.

3. 2 滞后关气时间postflowtime 电弧熄灭后,为保护工件不被氧化而继续输送保护气体的时间值.

3. 3 起弧电流initialcurrent
T/STIC110089-2023 T/ST1C 1100892023 在电弧建立时为减小电弧的冲击而设置的一个较小电流值.

3.4 收弧电流finalcurrent 在焊接进入收弧状态的焊接电流值.

3.5 上升时间up slope time 电流由引弧电流上升到焊接电流所用的时间值.

3.6 下降时间down slope time 电流从焊接电流下降至零所需要的时间值.

3.7 基值电流background current 在进行脉冲焊接时,焊接电流最小值.

3.8 峰值电流peakcurrent 在进行脉冲焊接时,焊接电流的最大值.

3.9 脉冲频率pulse frequency 脉冲焊接时,单位时间内峰值电流和基值电流之间来回切换的次数.

3.10 占空比pulse ratio 脉冲焊接时,峰值电流持续时间占整个频率周期的比率.

3.11 引弧成功率successfulrate ofignition 一次连续引弧测试中,引弧成功率=引弧成功次数/引弧总次数.

3.12 工作时序 working sequence 3.12.1 二步 按下焊枪开关送气一起弧-上坡一焊接:松开焊枪开关下坡一断弧-滞后关气.

(上坡:也称为电流缓升:下坡:也称为电流缓降).

3. 12.2 简易四步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 220. 20 CCS Q84 T/SZSA 团 体 标 准 T/SZSA 033-2024 基于北斗授时的智慧交通流量 预测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LLIGENT TRAFFIC FLOW FORECASTING SYSTEM BASED ON BEIDOU TIME SERVICE 2024-07-29发布 2024-08-15实施 深圳市半导体产业发展促进会 发布
T/SZSA 0332024 目录 前言 III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系统结构... 4.1编码器模块.. 4.2解码器模块.. 4.3交通流量时间预测模块 4.4交通流量空间预测模块 5数据要求, 5.1数据采集 5.2数据处理. 5.3数据格式 5.4数据存储. 6预测性能要求. 6.1预测指标. 6.2指标范围 7测试和验证.. 7.1测试方法, 7.2验证方法
T/SZSA 033202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深圳市半导体产业发展促进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 究院、深圳市半导体产业发展促进会、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电子 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汕尾分院、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北斗天芯科技 有限公司、深圳泰旭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聚瑞云控 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联诚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深圳市智能交 通行业协会、航天检测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知明、王致惠、陶阳成、孙文、孙燕、郭新凯、母国才、曹厚华、 刘雨轩、黄章绅、苏小松、蔡纯、鲍恩忠、何姣、张传义、赵颖、李广新、郑莉、陈顺通、 谭胜淋、胡忍、龙平芳、张霞、邓文杰、夏子航.

本标准归深圳市半导体产业发展促进会.

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 分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 商业目的.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T/SZSA0332024 引言 本标准旨在规范基于北斗卫星授时系统的智慧交通流量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以提高 预测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北斗卫星授时 系统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全球高精度的时间和空间信息,为交通流量预 测系统的时间标定和数据同步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通过本标准的规范,可确保交通流量预测 系统具备一定的标准和性能要求,为实现智慧交通、优化城市交通运行提供有效手段.

IV
T/SZSA 0332024 基于北斗授时的智慧交通流量预测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北斗授时的智慧交通流量预测系统,旨在规范该系统的体系结构、数 据要求、预测性能要求以及测试和验证方法.

该标准涵盖了基于北斗卫星授时智慧交通流量 预测系统的各个模块,包括编码器模块、解码器模块、时间预测模块、空间预测模块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北斗卫星授时系统(Bei Dou SatelliteTime Synchronization System,BDSTSS) 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全球高精度的时间和空间信息,用于智慧交通流量 预测系统中的时间标定和数据同步.

3.2交通流量预测系统(TrafficFlowPrediction System,TFPS) 基于北斗授时的系统,利用历史时空数据对未来交通流量进行预测的计算机系统.

3.3编码器模块(Encoder Module,EM) 将输入的时空数据转换为高维度的表示,并提取关键特征和模式的模块.

3.4解码器模块(Decoder Module,DM) 将编码器输出的特征表示转换为未来车流量的预测,并生成预测结果的模块.

3.5时间预测模块(TemporalPrediction Module,TPM) 根据历史时间序列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车流量情况的模块.

3.6空间预测模块(SpatialPrediction Module,SPM) 根据交通网络中不同位置的历史车流量数据,预测未来时间点各个位置的车流量情况的 模块.

3.7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Error,MAE) 用来衡量预测模型或者估计方法在统计学中准确度的指标.

MAE反映了预测值与真实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 310 CCS A 91 T/SZPIA 团 体 标 准 T/SZP1A 005-2024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arking lot management system 2024-08-09发布 2024-08-09实施 深圳市停车行业协会 发布
T/SZP1A00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应用功能要求. 5.1停车场(库)运营管理功能 5.2智慧停车服务关联功能 5.3行政管理需求关联功能.

6性能要求.. 6.1数据采集, 6.2数据传输, 6.3数据存储. 6.4时钟精度. 6.5系统可靠性 7信息安全要求 附录A(规范性)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接入公共智慧停车平台流程. A.1接入申请. A.2开发联调. A.3数据核准.

A.4现场实测. A.5上线, A.6接入流程图
T/SZP1A 00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深圳市停车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停车行业协会、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壹起充新能源 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达实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博思高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 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泰首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通通易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展东科技有限公 司、深圳市前海智慧园区有限公司、深圳市常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宝投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深 圳市东方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芊熠智能硬件有限公司、深圳市强流明照明有限公司、深圳市艾 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毅、王磊、吴金平、陈在杰、邓聪、晏武、杨思凌、邹斌、郭晓强、魏育辉、 陈怀瀚、林向亮、黄志勇、王桃、曲飞宇、何灿荣、杨文、吴天宝、林淑娟、董丽丽、李婉娜、赵友、 张威、黄国义、周伟宏、徐建华、江伟、陈军平、曾可、童洪明、洪侠、吴雅君、马雄雄、黄珊、卢炬、 刘宇文、陈文婷、郑绍吟、黄浩鑫.

I1
T/SZP1A 005-2024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的总体要求、应用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信息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A36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 GA/T761-2024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GA/T833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 T/GBA017-2024港澳车辆号牌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parkinglotsmanagement system 具备停车场(库)运营管理功能、智慧停车服务(3.8)关联功能、行政管理需求关联功能的一种 实现综合管理的信息系统.

注:不包括立体停车库自动存取车辆的调度控制系统.

3. 2 车位总数the total number of parking spaces 停车场(库)全部可用于停车的车位数量.

注:车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标准车位、微型车位、子母车位等可用于停车的车位.

3. 3 空余车位数thenumber of available parking spaces 停车场(库)除已停放车辆外的车位数量.

注:空余车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车位、月卡车车位、临时停车车位等车位.

3. 4 信息发布informationrelease 停车场(库)动静态信息的发布服务,如停车场位置、收费标准、开放时段、车位总数(3.2)、 空余车位数(3.3)、预约车位额度(3.11)、预约车位剩余数量(3.12)等.

3.5 预约停车reservedparking 停车场(库)通过公共智慧停车平台(3.7)等线上服务平台,在约定时间内向停车用户提供的空 位预留服务,仅保证空位数量,不指定具体位置,包括不同的预约模式:全量/部分、刚性/弹性、配额 /实时等.

3. 6 错峰共享off-peaksharing 停车场(库)将特定时段的空余车位共享给有停车需求的车主使用的停车服务.

3. 7 公共智慧停车平台publicsmart parkingplatfor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59.100.20 CCS Q53 T/SZJL 苏州市计量测试学会团体标准 T/SZJL8-2024 碳纳米管纤维及丝束电导率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carbon nanotube fibers and fiber tow 2024-06-20发布 2024-07-01实施 苏州市计量测试学会 发布
T/SZJL8-2024 目次 前 言 引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原理. 5试验条件 6试剂和材料 7仅器设备 8 9电阻测试实验方法及步骤 10试验数据处理 11试验报告
T/SZJL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苏州市计量测试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江西省纳米技 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清文、张永毅、勇振中、吴昆杰、赵静娜、赛木强、干静、杨露.

I
T/SZJL8-2024 引言 碳纳米管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碳纤维材料,碳纳米管纤维丝束是由碳纳米管纤维并股融合而成 的纤维束材料,具有高强、高韧、高导电等优异特性.

电导率是衡量碳纳米管纤维性能的核心参数之一, 直接影响到碳纳米管纤维材料在电磁屏蔽、轻量化导线等方面的的应用.

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 纤维材料,碳纳米管纤维/丝束与传统导线材料在结构和性能上均有差异,其电导率无法沿用现行导线 的相关测试标准,各相关研究单位针对样品电导率采用的测试方法不统一,获得的纤维电学性能也无法 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比较.

本测试方法根据该领域公认的、常用的测试手段规定了碳纳米管纤维/丝束 导电性能测试方法,提出了一种合理的、高精度且相对简单的测试方法,从试样制备方法、试样尺寸、 测试装置、测试结果计算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形成了统一的碳纳米管纤维/丝束电导率测试标准,为相 关领域的规范有序、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IⅢI
T/SZJL 8-2024 碳纳米管纤维及丝束电导率的测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碳纳米管纤维、碳纳米管纤维丝束的电导率的测试方法.

包括实验原理、试验条件、 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报告等方面.

本文件适用于碳纳米管纤维、碳纳米管纤维丝束,其它同等类型的纤维可参考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9762-2013碳纤维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的测定 GB/T30019-2013碳纤维密度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碳纳米管纤维carbonnanotubefiber 由碳纳米管组装而成的一维线性材料.

3. 2 碳纳米管纤维丝束carbonnanotubefibertow 由特定根数(10-3000根)的碳纳米管纤维并股融合而成的有捻或无捻丝束.

3.3 密度density 在特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cm,或kg/m,推荐温度为23℃.

3. 4 线密度linear density 在特定温度下1000m长度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km,或tex,推荐温度为23℃.

3.5 等效直径Effective diameter 在特定温度下与材料横截面积相等的圆形对应的直径,单位为mm或m,推荐温度为23℃.

3.6 电阻率Resistivity 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材料的电阻,单位是Q-m.

3.7 电导率Electricalconductivity 用于描述物质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为电阻率的倒数,单位是S/m.

3. 8 比电导率Specificelectricalconductivity 物质电导率与材料表观密度之比,单位是S-cm²g.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59.100.20 CCS Q53 T/SZJL 苏州市计量测试学会团体标准 T/SZJL 7-2024 碳纳米管纤维及丝束拉伸性能的测定 Test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 fibers and fiber tow 2024-06-20发布 2024-07-01实施 苏州市计量测试学会 发布
T/SZJL 7-2024 目次 前 言 引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原理, 5试验条件 6试剂和材料 7仅器设备 8 9拉伸试验步骤 10试验数据处理 11 试验报告
T/SZJL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苏州市计量测试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江西省纳米技 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清文、张永毅、勇振中、吴昆杰、赵静娜、赛木强、干静、杨露.

I
T/SZJL7-2024 引言 碳纳米管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碳纤维材料,碳纳米管纤维丝束是由碳纳米管纤维并股融合而成 的纤维束材料,具有高强、高韧等优异特性.

拉伸性能是衡量碳纳米管纤维性能的核心参数之一,直接 影响到碳纳米管纤维作为高性能纤维以及在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

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纤维材 料,碳纳米管纤维与传统高性能纤维(包括碳纤维)在结构和性能上均有差异,其拉伸性能无法沿用现 行纤维材料的相关测试标准,各相关研究单位在拉伸测试过程中采用的测试方法并不统一,获得的纤维 拉伸性能也无法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比较.

本测试方法根据该领域公认的、常用的测试手段规定了碳纳 米管纤维拉伸性能测试方法,提出了一种合理的、高精度的且相对简单的测试方法,从试样制备方法、 试样尺寸、测试装置、测试结果计算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形成了统一的碳纳米管纤维拉伸性能测试标准, 为碳纳米管纤维作为高性能纤维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撑.

IⅢI
T/SZJL 7-2024 碳纳米管纤维及丝束拉伸性能的测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碳纳米管纤维、碳纳米管纤维丝束的拉伸性能的测试方法.

包括实验原理、试验条件、 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报告等方面.

本文件适用于碳纳米管纤 维、碳纳米管纤维丝束,其它同等类型的纤维可参考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362-2017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29762-2013碳纤维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的测定 GB/T30019-2013碳纤维密度的测定 GB/T31290-2022碳纤维单丝拉伸性能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碳纳米管纤维carbonnanotubefiber 由碳纳米管组装而成的一维线性材料.

3.2 碳纳米管纤维丝束carbonnanotubefibertow 由特定根数(10-3000根)的碳纳米管纤维并股融合而成的有捻或无抢丝束.

3.3 密度density 在特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cm²,或kgm,推荐温度为23℃. 3. 4 线密度 lincar density 在特定温度下1000m长度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km,或tex,推荐温度为23°℃.

3.5 等效直径Effectivediameter 在特定温度下与材料横截面积相等的圆形对应的直径,单位为mm或um,推荐温度为23℃.

3. 6 拉伸应力Tensile stress 指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单位面积承受的载荷,单位为N/mm2,或MPa.

3.7 拉伸强度Tensil strength 指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单位面积承受的最大断裂载荷,单位为N/mm²,或MPa.

3.8 比强度Specific strength 指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最大断裂载荷与线密度的比值,单位为N/tex.

3. 9 拉伸应变Tensile strain 指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样品长度的相对变化量(形变量与原长度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 080. 01 CCS A20 国 体 标 准 T/SZAS87-2024 低碳物流服务指南 Guidelines for low carbon logistics services 2024-08-26发布 2024-09-01实施 深圳市标准化协会发布
T/SZAS 8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5服务能力保障 5.1服务提供方 5.2管理制度 5.3服务人员 5.4设施设备 5.5管理信息系统 5.6运营资质 6服务提供, 6.1低碳运输服务 6.2低碳仓储服务 6.3低碳包装服务, 6.4低碳配送服务 6.5低碳信息服务, 7服务评价与改进 7.1服务评价, 7.2服务改进, 参考文献
T/SZAS 8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智慧物流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归口.

本文件授权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组织伙伴和成员单位使用,联盟组织伙伴需等同采用转 化为自身团体标准,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开标准基本信息.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日日顺供应链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 限公司、深圳华大智造销售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澳门)有限公司、顺丰速运(香港)有限公司、青岛 日日顺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日日警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数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乔显苓、孙潇峰、王英卓、石莹莹、种艳峰、高国庆、徐嘉铖、彭俊斌、杨艺、 杨小峰、王岩峰、胡庆民.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T/SZAS 87-2024 低碳物流服务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低碳物流服务的基本原则、服务能力保障、服务提供、服务评价与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低碳物流服务活动.

2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354-2021物流术语 3术语和定义 3.1 低碳物流lowcarbonlogistics 将“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的理念融入到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 息处理等物流活动中,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影响和更 优化系统效益的目的.

3.2 低碳物流服务Iow carbonlogisticsservice 为满足碳减排等目标所实施的一系列低碳物流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

3.3 共同配送joint distribution 由多个企业或其他组织整合多个客户的货物需求后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方式.

[来源:GB/T 18354-2021 4.38] 3. 4 自动导引车automatic guidedvehicle:AGV 在车体上装备有电磁学或光学等导引装置、计算机装置、安全保护装置,能够沿设定的路径自动行 驶,具有物品移载功能的搬运车辆.

[来源:GB/T 18354-2021,5.34] 4基本原则 4.1能源低碳 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物流作业环节中电能、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减少碳排 放.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 020 CCS L 70 团 体 标 准 T/SZAS86-2024 大湾区算力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 of puting network for the Greater Bay Area 2024-07-25发布 2024-08-01实施 深圳市标准化协会发布
T/SZAS 86-2024 目次 前言.. 1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总体架构. 5.1总体架构 5.2部署架构 6功能要求 6.1概述 6.2资源层 6.3适配层 6.4网络层 6.5调度层, 6.6应用层 6.7运营层 6 6.8安全机制 6 7接口要求 7.1概述.. 7.2资源层与适配层间接口 8 7.3适配层与调度层间接口, 8 7.4运营层与调度层间接口, 7.5应用层与运营层间接口, 7.6应用层与调度层间接口, 8 附录A(资料性)无人机监管城市应用案例, 附录B(资料性)智能安防应用案例 01 附录C(资料性)3D实时注染应用案例 11 附录D(资料性)AI算力产品标准化应用案例 12 附录E(资料性)算力网原生的大模型应用案例 13 参考文献.... 14
T/SZAS 8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鹏城实验室提出.

本文件由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归口.

本文件授权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组织伙伴和成员单位使用,联盟组织伙伴需等同采用转 化为自身团体标准,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开标准基本信息.

本文件起草单位:鹏城实验室、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 公司研究院、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中山大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超聚变数字技术有 限公司、中国联通国际有限公司、北京趋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 心)、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韶关)数据产业研究院、上海原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华奥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跃、张叶红、徐春香、邓玲、曾楚轩、程伟、杨婷婷、梁腾、梁丹丹、杨铬 玮、张嘉琪、栾晓旭、朱正元、邓诗贤、杨振东、刘运奇、李支山、杜量、邱献超、李飞鹏、牛俊怡、 罗晓良、刘沛强、冯汉枣、沈世奎、何涛、张岩、张贺、王施雾、林佳文、李陟、杨超、杨杰、曾凌波、 罗雅、李江、薛凯、刘雁斌、赖柏辉、黄光平、卢宇彤、黄聘、黄明、董继强、杨名、杜夏威、赵欢、 杨鑫、郭磊、方帆、李云龙、杜军、孙浩文、王鲲、陈飞、戴中洋、齐富民、陈远磊、胡铭珊、相洋、 王思善、沈世轩、张唯加、马少丹、侯芬.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1
T/SZAS 86-2024 大湾区算力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湾区算力网络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和接口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湾区算力网络的总体设计和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41867-2022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术语 YD/T4255-2023算力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41867-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中心data center 一种能够提供容纳、互联和操作的结构或结构组.

它使用信息技术、电信网络设备提供的数据存储、 处理、迁移服务及其它功能,并集成能量供应、环境控制和为保证服务可用性而制定的必要的韧性、 安全性级别定义.

注1:数据中心结构一般包含数个楼字或空间,用以支撑数据中心主要功能.

注2:包含数据中心中信息及通信技术设备及支撑环境控制设备边界或空间,定文于更大的结构或楼字中.

[来源:ISO/IEC22237-1:2021 3.1.8] 3.2 计算中心putingcenter 为多用户提供计算服务的设施.

用户的操作通过对计算设备及辅助硬件的操作及中心人员的服务实 现.

[来源:ISO/IEC/IEEE 24765:2017 3.741] 3. 3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rtificialintelligence puting center 智算中心 一种能够为多用户提供人工智能计算服务、数据容纳的结构或结构组.

使用信息技术、电信网络设 备提供的数据存储、处理、迁移、人工智能计算加速等功能,并集成能量供应、环境控制和为服务可用 性而制定的必要的可靠性组件.

注1: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般包含数据中心可能涉及的楼字或空间,用以支撑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主要功能.

注2: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中的服务器,一般包含人工智能服务器和通用服务器等,服务器称为“节点”.

[来源:ISO/IEC22237-1:2021 3.1.8和ISO/IEC/IEEE 24765:2017 3.741,有修改] 3. 4 算力网络putingnetwork 一种为用户提供计算资源的设施.

通过网络技术将各地的计算中心连接起来,进而统筹分配和调度 计算任务的网络.

[参考:ITU-TY.2501 有修改] 3.5 算力感知putingawareness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 240. 99 CCS L 71 团 体 标 准 T/SZAS85-2024 基因识别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Guidelines for classifying and grading genetic identification data 2024-7-16发布 2024-8-1实施 深圳市标准化协会 发布
T/SZAS 8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因识别数据分类分级原则, 5基因识别数据分类分级体系建立的方法 6基因识别数据分类规则认定 7基因识别数据分级规则认定, 8基因识别数据分类规则和分级规则调整路径 9基因识别数据中重要数据保护 10 10基因识别数据出境合规要求, 10 附录A(资料性) 个体服务场景基因识别数据及关联信息分类分级参考表 附录B(资料性) 相关文件说明, 参考文献 23
T/SZAS 8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深圳市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 究院、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美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炼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新航城智慧生态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兴国际 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深圳市网安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棉文、闻云霞、赖玲、白小勇、许四虎、郭小森、龙军、李泽松、杨洋、张 帅、柳遵梁、吴盛雅、王今安、张鹏程、魏晓锋、晋向前、李倩一、刘杨杨、尹烨、赵立见、丁国微、 卢岩、曾宪良、彭智宇、李良、李博文.

II
T/SZAS 85-2024 基因识别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基因识别数据及关联信息的分类分级原则、体系建立的方法、分类规则认定、分级规 则认定、分类规则和分级规则调整路径、重要数据保护和数据处境合规要求的指导思路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基因识别数据及关联信息的处理者规范数据分类分级流程,也可为监管部门、第三方 评估机构对基因识别数据及关联信息分类分级进行监督、管理、评估提供参考.

本文件不适用于涉及国家秘密数据的分类分级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38667-2020信息技术大数据数据分类指南 GB/T41806-2022信息安全技术基因识别数据安全要求 GB/T43697-2024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分类分级规则 3术语和定义 GB/T41806-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基因识别数据geneticrecognitiondata 使用技术手段,从遗传物质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个体或群体遗传信息的数据.

注1:本文件中基因识别数据,包括: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动植物遗传资源信息、微生物遗传资源信息等.

注2:本文件中基因识别数据指的是基因数据,主要包括:基因组核酸序列数据、功能基因组数据以及提取过程中 生成的原始数据和中间数据.

注3:基因组核酸序列数据是指在基因组层面,利用各类测序技术(如:Sanger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质谱 技术等)或基因分型技术(如:基因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等)获得的描述核酸排列顺序的数据以 及各类遗传变异的数据(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n,SNP)、插入缺失(Insertions and Deletions,INDEL)突变、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n Repeat STR)、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及基因组结构变异(StructuralVariation,SV)等):功能基因组数据是指遗传物质中除基因组核酸序 列数据外的表观遗传数据以及基因空间位置数据等.

[来源:GB/T41806-2022,3.2,有修改] 3. 2 关联信息associatedinformation 描述遗传资源及其数据主体的附加信息.

注1:遗传资源包括遗传资源材料和遗传资源信息.

遗传资源材料是指含有基因组、基因等遗传物质的器官、组织、 细胞等遗传材料:遗传资源信息是指利用遗传资源材料产生的数据等信息资料.

注2:该信息包含部分敏感个人信息、其他个人信息及标签信息,常见的敏感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家族病史、用 药记录等.

其他个人信息包括性别、籍贯、民族、出生日期等.

常见标签信息包括收集时间、收集地点、收 集对象、收集者、收集方式、样本类型、规格、单位、样本保存期限、测序平台信息、芯片信息、测序时间、 数据量、数据类型等.

[来源:GB/T41806-2022,3.3,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第二条进行修改] 3. 3 重要数据importantdat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 020. 40 CCSZ. 05 团 体 标 准 T/SZAEPI002-2024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活性炭吸附 处理设施有效性监控系统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ffectiveness monitoring system of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treatment facility for volatile organic pounds in industrialenterprises 2024-07-26发布 2024-07-26实施 深圳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发布
T/SZAEP1 002-2024 目次 言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系统组成 5技术要求. 6安装与调试. 7数据采集与传输. 8验收 9运行管理 10 附录A 12
T/SZAEP1002-2024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和《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生态环境智能管控中心、深圳深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深 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方科技大学、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深 圳市科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奥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民、游勇、梁常德、张号、黄露霞、黄为炜、梁倍林、钟义龙、 徐怀洲、费新勇、刘清云、刘琳琳、李佳聪、邵静娴、刘凌、何晋章、许盛彬、熊雅馨、股 勤、杨颖欣、张晖、廖程浩、陈爱胜、高宏俊、唐海江、黄芊蕙、周永杰、姚沛.

ⅡI
T/SZAEP1002-2024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活性炭吸附处理设施有效性 监控系统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综合利用工况用电监控、活性炭状态监控、多通道VOCs在线监测等技术手 段对采用非再生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及其组合工艺的工业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产 生、治理和排放各环节进行监控的技术要求,包括监控系统组成与要求、安装与调试、数据 采集与传输、系统验收及运行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采用非再生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及其组合工艺的工业企业的挥发 性有机物(VOCs)处理设施有效性监控系统的建设实施和运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13306标牌 GB/T17214.4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第4部分:腐蚀和侵蚀影响 GB/T17215.311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11部分:机电式有功电能表(0.5、1和2 级)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20840.1互感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T5169.1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成品的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 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WEPT) GB/T6587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T/CAEPI2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过程(工况)监控系统安装及验收技术指南 生态环境部公告2022年第21号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标记规则
T/SZAEP1 002-2024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有效性监控系统effectivenessmonitoringsystem 监测污染源的生产设施、治污设施的工况用电、活性炭状态、有组织排放VOCs浓度等运 行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存储、分析和展示,从而评估活性炭吸附处理设施有效性的全部 设备及应用软件组成的系统,包括工况用电监控子系统、活性炭状态监控子系统和多通道 VOCs监控子系统.

3. 2 工况用电监控子系统processelectricity monitoringsubsystem 监测污染源的生产设施、治污设施运行工况的关键用电参数,包括反映污染源生产设施、 废气处理设施运行状态的电功率、电流、电量等电气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存储、分析和 展示的全部设备及应用软件组成的系统.

3. 3 活性炭状态监控子系统activated carbon status monitoring subsystem 监测活性炭吸附装置对VOCs进行吸附过程中的关键工况参数,包括活性炭箱进气口与出 气口的压差、被活性炭吸附的VOCs重量、炭箱内温度、湿度等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存储、 分析和展示的全部设备及应用软件组成的系统.

3. 4 多通道voCs监控子系统multichannelvolatile organic poundsmonitoring subsystem 监测废气处理设施多个主要节点有组织排放的VOCs浓度,并且分析、存储、展示VOCs 浓度的全部设备及应用软件组成的系统.

3.5 监控中心平台monitoring centerplatform 对污染源的运行工况、活性炭状态信总、VOCs浓度信息(或净化效率)进行存储、挖据、 归类、综合分析,并实现相关性算法的设备和信息系统.

3.6 数据采集器equipmentof datacollector 采集污染源各类设施(生产设施、治污设施等)的工况参数,并具备与物联网网关进行 数据传输功能的设备.

3.7 物联网网关loTgateway 接收、暂存各类型监测设备监测结果,并具备与上位机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功能的嵌入式 计算机或可编程控制器等.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SXSCYYSH 陕西省餐饮业商会团体标准 T/SXSCYYSH002-2024 中小学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布局设置与加工配送管理规范 餐 2024-04-15 发布 西 2024-06-15实施 陕西部餐饮业侨会 发布
前言 团体编号:T/SXSCYYSH002-2024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陕西省餐饮业商会、西安古都 删除[洛最]: 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陕西鸿金鹏饮食文化有限公司、西安亿阳快餐管理有 限公司、陕西德超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爱婷、魏珍、于晓阳、冯丽娟、赵凯、李小娟、蒲 海波等
中小学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布局设置与加工配送 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陕西省中小学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筹建中选址与布局、加工场所、 废弃物存放容器与设施、有害生物防治设施、互联网视频监控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中小学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2、术语和定义 GB31654-202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场所与布局 3.1选址3.1.1选址应符合GB31654的有关规定.

3.1.1.2陕西省中小学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在食品加工、制作及供餐服务场所应选择 与经营的食品相适应的地点,保持该场所环境清洁,并远离污染源头25米以上.

3.2设计和布局 3.2.1应具有与经营的食品品种、供餐人数相适应的场所.

食品处理区的设计应根据 食品加工、供应流程合理布局,满足食品卫生操作要求,避免食品在存放、加工和传 递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

3.2.2专用于清洗清洁工具的区域或者设施,其位置应不会污染食品,并与其他区域 或设施能够明显区分.

3.3建筑内部结构与材料 3.3.1基本要求 建筑内部结构应易于维护、清洁、消毒,应采用适当的耐用材料建造.

地面、墙壁、门窗、天花板的结构应能避免有害生物侵入和栖息.

3.3.2天花板
食品处理区天花板涂覆或装修的材料应无毒、无异味、防霉、不易脱落、易于清洁.

食品烹任、食品冷却、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区域天花板涂覆或装修的材料应不吸水、耐 高温、耐腐蚀.

食品半成品、成品和清洁的餐用具暴露区域上方的天花板应能避免灰尘散落,在结构 上避免冷凝水垂直下落,防止有害生物滋生和霉菌繁殖.

3.3.3墙壁 食品处理区墙壁的涂覆或铺设材料应无毒、无异味、不透水、防霉、不易脱落、易于 清洁.

食品处理区内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在操作高度范围内的墙面还应光滑、防水、不易积 聚污垢且易于清洗.

3.3. 4门窗 食品处理区的门、窗应闭合严密,采用不透水、坚固、不变形的材料制成,结构上应 易于维护、清洁.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门窗玻璃破碎后对食品和餐用具造成污 染.

需经常冲洗场所的门,表面还应光滑、不易积垢.

餐饮服务场所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窗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安装空气幕、防蝇帘、防 虫纱窗、防鼠板等),防止有害生物侵入.

3.3.5地面 食品处理区地面的铺设材料应无毒、无异味、不透水、耐腐蚀,结构应有利于排污和 清洗的需要.

食品处理区地面应平坦防滑,易于清洁、消毒,有利于防止积水.

4、设施与设备 4.1供水设施 4.1.1应能保证水质、水压、水量及其他要求符合食品加工需要.

4.1.2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对加工用水水质有特殊需要的,应 符合相应规定.

4.1.3食品加工用水与其他不与食品接触的用水(如间接冷却水、污水、废水、消防 用水等)的管道系统应完全分离,防止非食品加工用水逆流至食品加工用水管道.

4.1.4自备水源及其供水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供水设施中使用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 全产品应符合相关规定.

对加工用水水质每年进行不少于两次卫生检测.

4.2排水设施 4.2.1排水设施的设计和建造应保证排水畅通,便于清洁、维护:应能保证食品加工 用水不受污染.

4.2.2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地面和排水沟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

4.2.3排水沟应设有可拆卸的盖板,排水沟内不应设置其他管路.

如设置地漏,应带 有水封等装置,防止废弃物进入及浊气逸出.

4.2.4排水管道与外界相通的出口应有适当措施,以防止有害生物侵入.

4.3餐用具清洗、消毒和存放设施设备 4.3.1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与设备的容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 020 CCS P96 团 体 标 准 T/QGCML4344-2024 异型模版制作工艺规范 Special mold production process specification 2024-06-21发布 2024-07-06实施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 发布
T/QGCML 4344-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材料要求 5 工艺流程 制图 牌 12 调直 13 试拼 12 14 喷漆 15检验 16出货验收及安装指导
T/QGCML434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文水县鑫源昌钢结构有限公司、文水县恒鑫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弘创重工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全明、岳继刚、武建明、武四保、武宏发、武文斌、温晓瑞、武建龙、成建 昌、陈辉、武晓盼、孙军军、王明、秦晓军、武帅强、赵维俊、李彬艳、郭强、武文杰、郭磊.

T/QGCML 4344-2024 异型模版制作工艺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异型模版制作工艺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工艺流程、制图、购料、开料、组 装、加焊、打磨、调直、试拼、喷漆、检验、出货验收及安装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异型模版制作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4842氩 GB/T5117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 GB/T5118热强钢焊条 GB/T5293埋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 GB/T8110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 GB/T10045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药芯焊丝 GB/T14957熔化焊用钢丝 GB/T17493热强钢药芯焊丝 GB/T50214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HG/T3728焊接用混合气体氢-二氧化碳 YS/T5430有色金属工业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面板surface slab 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并包括拼装的板和加肋楞带板,面板的种类有钢、木、胶合板、塑 料板等.

3.2 模板体系(简称模板)shuttering 由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的体系,也可统称为“模板”.

3.3 配模matching shuttering 在施工设计中所包括的模板排列图、连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图,以及细部结构、异形模板和特殊部位 详图.

3. 4 支架support 支撑面板用的楞梁、立柱、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和水平拉条等构件的总称.

4材料要求 4.1模板材料要求
T/QGCML4344-2024 4.1.1为保证模板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模板体系的重要性、荷 载特征、连接方法等不同情况,选用适合的钢材型号和材料.

4.1.2宜采用Q235钢和Q345钢,对于模板的支架材料优先选用钢,应符合GB/T700和GB/T1591 的相关规定.

4.2焊接辅材要求 焊条应符合GB/T5117、GB/T5118的规定: 焊丝应符合GB/T 14957、CB/T 8110、GB/T10045和GB/T 17493的规定: 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应符合GB/T5293的规定: 气体保护焊使用的气应符合GB/T4842的规定,其纯度不应低于99.95%: 气体保护焊使用的二氧化碳气体应符合HG/T3728的规定,大型、重型及特殊钢结构工程中 主要构件的重要焊接节点采用的氧化碳气体质量应符合该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即其二氧化 碳含量(V/V)不得低于99.9%,水蒸气与乙醇总含量(m/m)不得高于0.005%,并不得检出液 态水.

5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制图 购料 开料 组装 加焊 检验 喷漆 试拼 调直 打磨 图1 工艺流程图 6制图 6.1制图要求 每一张图纸应有公司指定的图框,图框上所填写的内容真实有效: 一每一张图应有编号,编号跟据项目编号加图纸编号: 图上应有生产上要用到的尺寸,必须标明每一组成件所用材料规格: 每份图应注明尺寸的单位,生产时注意事项,图纸的说明: 图上每一个构件应注明编号、件数: 所做的图应做到美观、大方,在图纸上感觉清爽干净,一目了然.

6.2制图流程 6.2.1方案图 分为结构图、组装图、布置图三大部分.

6.2.1.1依据客户提供的资料及做图习惯做好结构图,做好后对照原图是否有错误,在做图过程中如 有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与客户确认.

6.2.1.2根据客户在工地的实际情况和模板制作的有关规定做好组装图,在此图上要标出结构尺寸及 所用材料的规格,表达出模板或钢结构的组装方法,使用原理等信息.

6.2.1.3布置图应表达出这套模板的组合方式,让客户知道这样组合就能达到他们需要的尺寸和效果, 在图上应标清楚模板的分块,不同模板或构件的具体位置和此块在那所起的作用,根据合同内容在布置 图上必须标明所做模板的总套数或总件数.

6.2.2模板设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65.020.01 CCS B15 体 标 准 T/JSAE 1-2024 基于DNA条形码的寄生蜂鉴定方法 IdentificationMethodforParasitoidWaspsBasedonDNA Barcoding 2024-08-21发布 2024-08-22实施 江苏省农业工程学会发布
T/JSAE 1-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方法原理 5仪器设备、试剂与实验准备 6鉴定步骤 1 7结果判定 6 附录A. 5 附录B. 附录C. 8 参考文献.
T/JSAE 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工程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盐城师范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星星、张礼生、王凡、蒋颖洁、黎文建、王凯、胡积祥、石童、 李红阳、高波、于鹏、张成硕.

II
T/JSAE 1-2024 基于DNA条形码的寄生蜂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DNA条形码方法进行寄生蜂鉴定的方法原理、仪器设备、试剂与实 验准备、鉴定步骤和结果判定.

本文件适用于寄生蜂成虫的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WS/T230临床诊断中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寄生蜂Parasitoid wasp 营寄生习性的膜翅目Hymenoptera昆虫的统称.

3.2 DNA条形码 DNA barcoding 生物体内用于物种鉴定的一段标准的、易于扩增的相对较短的DNA片段,可用于生物 的识别与鉴定.

3.3 种Species 在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他物种存在生殖隔离的群体.

3.4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crase chain reaction;PCR
T/JSAE 12024 用于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DNA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3.5 引物 Primer 与特定DNA片段两端序列互补的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短片段,用于PCR过程.

3.6 Phred质量分数Phred quality score 评估测序反应准确性的质量指标,表示碱基信号错误概率.

3.7 序列相似度 Sequence similarity 两条序列相似的残基与相同的残基的数目占总长度的百分数.

4方法原理 DNA条形码方法根据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的基本原理,从待检寄生蜂样本中获取特 定基因区段(如COI基因)的DNA序列,通过测序并与已知物种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实现 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

5仪器设备、试剂与实验准备 5.1仪器设备 5.1.1鉴定工具:解剖镜、光学显微镜、镊子等.

5.1.2低温高速离心机:离心力在10000rpm以上,温控可低至4C.

5.1.3微量分光光度计:测量体积最小1μL,波长范围包括230mm、260mm和280nm.

5.1.4 PCR仪.

5.1.5核酸电泳仪.

5.1.6凝胶成像系统.

5.1.7超净工作台:平均风速为0.25~0.6m/s.

5.1.8超低温冰箱:最低达-80℃.

5.1.9冰箱:温度范围为-20°℃~4℃ 5.1.10天平:精度为0.0001g.

5.1.11恒温水浴锅:工作范围为30℃~70℃.

5.2主要试剂 5.2.1 DNeasy? Blood & Tissue Kit: QIAGEN GmbH生产*.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120 CCSC50 T/HNQAP 河南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团体标准 T/HNQAP0006-2024 凝胶类保健用品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the production of gel healthcare products 河南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发布
T/HNQAP 0006-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原辅材料要求 5生产工艺 6规格、批次 7 技术要求.

8使用方法, 9保健功效, 10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11保质期.
T/HNQAP 00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河南中俭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汉唐春医药科技有 限公司、平舆冰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郑州维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友朋、王永弟、范倩有、刘成宇、毕玉巧、姚宋涛、丁莉、崔梦洁、马牧硕、 苗俊培、司凯、马康永、孙德玲、郑红琴.

本标准供河南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会员单位自愿采用,在协会登记备案.

非会员单位需要取得协会 的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本标准由河南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T/HNQAP 0006-2024 凝胶类保健用品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凝胶类保健用品的技术规范,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原辅料要求、生产工艺、技术要 求、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内容.

本准适用于将中药材经粉碎或提取后与适宜基质混合,采取一定工艺加工制成的凝胶状保健用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第70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保健用品 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具有调节人体机能、增进健康或者促进机 体功能的外用产品,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3.2凝胶类保健用品 指将中药材经粉碎或提取后与适宜基质混合,采取一定工艺加工制成的凝胶状保健用品.

4原辅料要求 4.1配方应明确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并符合相应标准及卫生要求.

4.2辅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及卫生要求.

4.3原料、辅料在配方之前有特殊加工的,应标注加工方法.

4.4禁止添加有毒、有害及与保健功效无关的物质.

5生产工艺 描述重点工艺过程,包括原料、辅料的加工方法、制备过程、工艺参数、混合方法及分装情况.

T/HNQAP 0006-2024 6规格、批次 6.1一次投料同一班组同一生产线的同一规格产品,为一批次.

6.2应描述重量和规格.

7技术要求 7.1感官 感官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项日 要求 性状 为凝胶状 色泽 产品应有的色泽 气味 具有特有的气味 杂质 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7.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 错(以 Pb计),mg/kg ≤10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砷(以 As计),mg/kg 2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汞(以Hg计),mg/k 1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销(以 Cd计),mg/kg 5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7.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指标 限值 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CFU/mL或CFU/g) ≤1000 霉菌和酵母(CFU/nl或CFU/g) ≤100 耐热大肠菌群(/mlL或/g) 不得检出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铜绿假单胞菌(/ulL或/g) 不得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ml或/g) 不得检出 7.4安全性指标 对皮肤无明显刺激性及其他不良反应.

7.5禁用物质指标 不得检出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激素等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禁用物质, 7.6净含量 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