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0月 ( 第 14 页)

ICS 29.280 TB S8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073-2010 代替TB/T2073-2003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fittings for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in electrificationrailway 2010-06-09发布 201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TB/T2073-2010 目次 前言 1范 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接触网零部件的分类(按主要用途分) 5技术要求 6检验规则 7包装及标志 1
TB/T2073-2010 前言 本标准对应于德国DINVDE0216《接触网装置用配件静态机械性能、要求、检验》,本标准与DIN VDE0216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对编排格式的要求进行了修订: 将国外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一增加了接触网零部件加工工艺要求; 对接触网零部件材质选用牌号作出规定; 修改了接触网零部件的检验规则.

本标准代替TB/T2073-2003(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TB/T2073-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铜镍硅CuNiSi、铸造铝合金AISi7Mg0.3及AISi7Mg0.6、铝合金型材6082等材质; 一在零部件的分类中取消了套管校环、购头鞍子等零部件;增加了整体吊弦装置、承力索座、限 位定位装置、弹簧补偿装置、腕臂及定位管支撑、隧道单支撑装置、隧道内水平支撑装置、隧道 下锚补偿装置等零部件; 对滑动荷重及耐拉伸(压缩)荷重要求进行了修订: 一增加了对腕胃装置及定位装置的考核要求; 对限位定位装置的抬升限位要求进行了规定; 一对紧周力矩的要求进行了补充修订; 一对辣轮补偿装置的补偿绳材质进行了修订; 一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对弹簧补偿装置张力误差及疲劳试验的要求: 一增加了对不同零部件振动试验、疲劳试验的具体技术要求.

TB/T2073是电(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为: TB/T2073-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TB/T2074-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TB/T2075-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共23个部分).

本标准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勤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鸣、邢尊军、王作祥、张焕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Ⅱ
TB/T 207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以下简称零部件)的术语、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 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各类零部件.

对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采用的同类零部件可参照本标准,对在特殊腐蚀介质区段(如城郊 SO等烟气严重地段)和高寒、高海拔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接触网零部件还应满足其他的有关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最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6-2003普通螺纹基本尺寸(ISO724:1993,M0D) GB/T470-2008锌锭(ISO752:2004 MOD) 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ISO630:1995 M0D) MOD) GB/T1173-1995铸造铝合金 GB/T1176-1987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neqISO1338:1977) GB/T1220-2007不锈钢棒 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C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eqvISO2768-1:1989) GB/T2829-2002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idtISO3506-1:1997) CB/T3098.15-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idtISO3506-2:1997) GB/T4423-2007铜及铜合金控制棒 GB/T5117-1995碳钢焊条 GB/T5231-200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eqvISO8062:1994) GB/T6892-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GB/T9439-1988灰铸铁件 GB/T10431-2008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方法 GB/T11352-2009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ISO3755:1991、ISO4990:2003,M0D) CB/T12361-2003钢质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CB/T12362一2003钢质模锻件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I
TB/T 2073-2010 GB/T20078-2006铜和铜合金锻件 TB/T207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TB/T2075(部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YS/T649-2007钢及钢合金挤制棒 EN1706-1998铸造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 EN12163-1998铜合金棒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破坏荷重failingload 按规定的试验方法,零件承受机械荷重时产生破坏的荷重值.

注:破坏是指零件发生断裂或者出现裂纹或试验荷重不能继续上升时等.

3.2 最大工作荷重maximumworkingload 零件允许承受的最大设计荷重值.

3.3 滑动荷重slidingload 试验荷重因零件与线索、零件与零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相对位移不超过1.5mm,螺纹锥套式线 夹及形线夹类零件除外)而不能继续上升时的荷重值.

3.4 拉伸破坏荷重tensilefailingload 零件承受拉伸荷重产生破坏时的荷重值.

3.5 耐拉伸荷重withstandtensileload 零件按规定的荷重值,承受一定时间的拉伸荷重试验时,不产生永久变形等异常状态的荷重值.

3. 6 压缩破坏荷重pressionfailingload 零件承受压缩荷重产生破坏时的荷重值.

3.7 耐压缩荷重withstandpressionload 零件按规定的荷重值,承受一定时间的压端荷重试验时,不产生水久变形等异常状态的荷重值.

3.8 疲劳破坏荷重tiredfailingload 零件按规定的安装条件和试验方法,经过疲劳试验后,再对零件进行机械性能试验的过程中零件 产生破坏时的荷重值.

3.9 最大力矩maximumtorque 对零件的紧固螺栓或螺母施加扭矩,检查零件度、变形、破坏和线索夹紧状况等试验过程中,零 件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值.

3.10 接触电阻contactresistance 零件与线索连接(或夹紧)时,规定测点之间的电阻值.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1.14.90 J 80 上海市工程建设团体标准 T/SCDA097-2021 井道式施工升降机应用技术标准 Application technical standards of hoistway constructionelevator 2021年11月15日发布 2021年11月16日实施 上海市建设协会发布
上海市工程建设团体标准 井道式施工升降机应用技术标准 Application technical standards of hoistway construction elevator T/SCDA097-2021 主编单位:上海凯标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爱默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有效日期:2021年11月16日至2024年11月15日 2021上海
上海市工程建设团体标准 自我声明公开承诺书 本协会所提交的以下社会团体标准: (井道式施工升降机应用技术标准》现已组织审定通过,标准 编号为T/SCDA097-2021,并于2021年11月15日由我协会法 定代表人批准发布,本标准从2021年11月16日起正式执行,有 效期3年.

本协会所提交的标准内容及其材料真实有效,该标准内容 符合国家相应法律法规要求和相关产业政策规定,并达到国家、 行业和地方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要求以及自我声明公开承诺的明 示要求.

本协会对标准登记中自我声明公开承诺的指标和要求所造 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已有成员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承诺执行.

附:1团体标准指标与要求项目公开表》 2(团体标准承诺执行单位或企业名单表) 建 多 市 海 年11月15
附表1 团体标准指标与要求项目公开表 本协会所提交的社会团体标准: (井道式施工升降机应用技术标准》T/SCDA097-2021 业已组织审定并批准发布,现自我声明公开如下指标与要求 内容, 1.本团体标准中所执行的主要强制性国家规范,行业和地方 标准如下: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技术规范JGJ46、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建 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施工升降机曳引式施 工升降机3JB/T13031等.

2.本团体标准中除上述强制性标准以外所制定的特有的量 化指标及其在产品包装或说明书、宣传物以及对外服务或管理中 所公开明示的其他性能指标或服务特性、管理要求等, 持有的量化指标及其公开明 量化指标或性能 本标准中相应指 示的其他性能指标或服务 指标或服务、管 标或登求引用参 需登公开声明的 特性、管理要求项目名称 理特性所对应的 照的国家行业、 数值或要求 地方标准编号 相应说明或注释 主要受力结构 焊缝接头 I级 JB/T 13031 件受拉区对接 焊缝质量等级 焊缝 I级 JB/T 10559 升降机现场检 传动系统、导轨架、天梁、对 验的各项性接 重系统等安全连接螺栓的 8. 8 般 JB/T 13031 应符合 JGJ 306 强度等级 的规定 限速器、安全钳 工作性能稳定 JB/T 13031
法定代表人签字(签章) 华魏 印建 建 海 州 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7.140 NB P 59 备案号:46535-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35027-2014 水电工程土工膜防渗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geomembrane-based anti-seepage of hydropowerprojects 2014-06-29发布 2014-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土工膜防渗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geomembrane-based anti-seepage of hydropower projects NB/T 35027-2014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14年11月1日 2014北京
NB/T35027-2014 国家能源局 公 告 2014年第4号 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的规 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材料理化检 验方法)等164项行业标准(见附件),其中能源标准(NB)158 项和电力标准(DL)6项.

现子以发布.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国家能源局 2014年6月29日 附件: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批准日期 实第日期 NB/T 35027 水电工程土 105 2014 工膜防渗技 2014-06-29 2014-11-01
NB/T35027-2014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1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 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1)2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 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材料及其性能指标、结构布置设 计、防涉层结构和水力计算、施工、安全监测与运行管理.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 出井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坑北小街2号, 邮编:100120).

本规范主编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周建平张春生党林才李秋生 杨泽艳何世海徐建军黄维 吴毅瑾 李洪林 王楼酸李富春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王柏乐 李仕胜 吴亚军吴鹤鹤 黄晓辉 吴晓铭 艾水平包承纲 束一鸣 李岳军吕明治吴关叶 王君利熊文清汪荣大范福平 李云 1I
NB/T35027-2014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材料及其性能指标 4.1般现定. 6 4.2土工膜的性能 6 4.3土工膜的选择 8 5结构布置设计 5.1 一般现定 5.2 防涉结构型式 -10 5.3 土工模厚度 5.4 防渗层布置 .-12 5.5 防涉层连接 5.6 下支持层 -14 5.7 上保护层 5.8排水、排. 6防渗层结构和水力计算 -18 6.1土工膜厚度计算 ..-.18 6.2水力计算 ..-.18 6.3稳定计算. 20 7施工. 21 7.1 一般规定 21 7.2 下支持层施工 22 7.3防渗层施工 2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7.180 NB P 61 备案号:J2569-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31147-2018 风电场工程风能资源测量 与评估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forWind EnergyResourc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Wind Power Projects 2018-06-06发布 2018-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风电场工程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Wind Energy Resourc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Wind PowerProjects NB/T31147-2018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18年10月1日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8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风电场工程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Wind Energy Resourc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Wind Power Projects NB/T31147-2018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D座100038) 网址 :. waterpub. . cn E-mail: sales@ waterpub. . cn 电话:(010)68367658(营销中心) 北京科水图书销售中心(零售) 电话:(010)88383994、63202643、68545874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和相关销售网点经售 北京合众伟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 140mm×203mm32开本1.625印张42千字 2018年10月第1版2018年10月第1次印刷 印数0001-1000册 关 书号155170419 定价28.00元 凡购买我社规程,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的, 本社营销中心负责调换
NB/T31147-2018 国家能源局 公告 2018年第8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 规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煤层气定向井井身质量控制要 求》等87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47项、电力标准 (DL)40项,现予以发布.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国家能源局 2018年6月6日
NB/T31147-2018 附件: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采标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 NB/T 风电场工程风能 11 31147 资源测量与评估 2018-06-062018-10-01 2018 技术规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01.040.29 NB CCSF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31003.2-2022 代替NB/T31003-2011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第2部分:海上风电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fordesignofwindfarm connectingtothepowersystem -Part2:Offshorewindpower 2022-11-04发布 2023-05-04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31003.2-2022 国家能源局 公 東告 2022年第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 国家能源局批准《风力发电场维护规程》等237项能源行业标准 (附件1)、《Code for design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s》等 15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现予以发布.

附件:1.行业标准目录 2.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略) 国家能源局 2022年11月4日 附件1: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采标号出版机构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NB/T 风电场接入电力 系统设计技术 NB/T 73 31003.2 31003- 中国电力 规范第2部分: 2022- 2023 2022 2011 出版社 11-04 05-04 海上风电 .. I
NB/T31003.2-2022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19年能源领域 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 通科技(2019)58号)的安排,由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 心会同有关单位修订而成的.

NB/T31003《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范》分为3个 部分: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范第1部分:陆上 风电》;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范第2部分:海上 风电》; 一《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范第3部分:分散 式风电》.

本标准是NB/T31003《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的第2部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电力系统 接纳风电能力、系统一次、系统二次.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电场并网管理分 技术委员会(NEA/TC1/SC4)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三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I
NB/T31003.2-2022 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海南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广西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皓怀俞靖一马溪原赵彪 卢韩雪姣练依情邓韦斯 屈鲁周长城刘显茁许琴 张子昊陈炎森王诗超张凡 黄彦璐唐健齐志新陈明轩 胡甲秋莫若慧邹明龙闫斌杰 于珍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裴哲义吴立东迟永宁王茁 何国庆 天吴俊刘家庆杨健 赵俊屹杨银国张占奎秦晓辉 刘钟淇陆海黄道娜刘昊 李秀芬林廷卫闫立春王启令 杨岳峰张军华袁文广金小明 唐彬伟王海云许国东刘志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ⅢI
NB/T31003.2-2022 目次 1总则 2术语 基本规定 电力系统接纳风电能力 5系统一次 7 6系统二次 10 本标准用词说明 14 引用标准名录 15 附:条文说明 17 IV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73.040 NB CCS Z 7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1431-2023 土地整治煤研石回填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ackfilling of coal gangue in land remediation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NB/T 11431-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要求 ........ 煤研石要求与分类 6煤研石回填选址 煤研石回填可行性分析 8煤研石回填工程实施 煤研石回填工程环境监测 参考文献
NB/T 1143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标准化专家组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国 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义、张凯”、苏雅拉图、杨艳春、杨彦生、张凯”、叶小东、蒋新军、薛军、毛率先、 杨扬、张志刚、于彩虹、郭洋楠、张博、陈梦圆、闫瑞兵、姜凯升.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65. 020. 40 P53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959-2018 滨海盐渍土原位隔盐绿化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ing of salt-isolation layer in coastal saline soil 2018-02-27发布 2018-06-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295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市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5)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上海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城市 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绿化林业工程管理事务站、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广东四季景山园林建设有 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心红、朱义、吴戈、张群、王镇城、刘小钊、张浪、姜世平、陈立民.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LY/T 2959-2018 滨海盐渍土原位隔盐绿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滨海盐渍土隔盐绿化的现状调查、盐渍土改良、隔盐层铺设、植物选择与配置、施工 期养护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滨海盐渍土区域的园林和营造林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CJI8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6920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CJ/T340绿化种植土壤 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LY/T1225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 LY/T1229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LY/T1233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LY/T1236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LY/T1237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LY/T1251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 LY/T1239森林土壤pH测定 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范 TD/T1043暗管改良盐碱地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滨海盐渍土coastal saline soil 指由海岸盐渍淤泥成陆发育面成,地形平坦,母质一般为沙粘不定的滨海沉积物,地下水位埋深约 1-2m,土壤和地下水的盐分组成与海水相似,以氯化物为主,全盐量大于1g/kg的土壤.

LY/T 2959-2018 3. 2 隔盐绿化 saltisolation greening 指在盐渍土浅层地下水位之上铺设隔盐层,对原土进行改良,回填后再种植植物(不用客土或少用 客土的绿化).

3. 3 地下水埋深buried depth of groundwater level 指地面以下第一个潜水层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3. 4 隔盐层 salt-isolation layer 指盐渍土地区的园林和营造林工程中,地下水埋深以上一定厚度的水平隔离层.

该层主要作用是阻 断含盐地下水随土壤毛细管上升,使盐渍土持续脱盐.

3.5 植物耐盐能力salt tolerance ofplants 指在正常生长、发有状态下,植物能够忍耐土壤最高盐分的能力.

3. 6 土壤盐溃化等级degree of soil salinization 在滨海盐渍化地区,根据表层土壤(30cm)含盐量多少来划分土壤盐渍化等级.

一般认为小于1g/kg 为非盐渍化土,1g/kg-2g/kg为轻度盐渍土,2g/kg-4g/kg为中度盐渍土,4g/kg以上为重度盐渍土.

4现场调查与分析 4.1资料收集 4.1.1滨海盐渍土园林和营造林工程前,收集项目本底资料.

4.1.2收集内容主要包括水质和水文、地质和气候、植物和植被等资料,特别是项目的地形图、盐渍 土成陆过程等资料.

4.1.3参照HJ/T166和HJ/T164,划定土壤和地下水的调查单元,编制现场调查方案.

4.2现状调查 4.2.1现状调查按照LY/T1607、GB/T15776的规定执行.

4.2.2在项目区域内,根据盐渍土形成时间、离海岸线距离、排水和植物等差异,划分不同调查区域.

根据面积设置相应数量的调查点,随机取样.

根据园林、营造林要求及其立地条件差异等,采样点数量 可适当增减,宜10000平方米设置一个采样点.

4.2.3每个调查区域设置一个地下水位采样点,记录地下水位理深.

LY/T 2959-2018 4.2.4对项目地块内植物种类、分布状况、成土母质、坡度及人类活动等情况进行记录,参见附录A.

4.3检测指标与方法 4.3.1土壤主要检测的关键指标(划分土壤盐渍化等级)为pH值、全盐量、有机质和土壤质地,一 般指标(后续滨海盐渍土改良)为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检测方法见表1,记录表参见附录B.

4.3.2地下水主要检测指标包括总矿化度、pH值、电导率等指标.

检测方法见表1,记录表参见附录 B. 表1滨海盐渍土调查的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检测项目 分析方法 方法来源 pli值 森林土壤pH测定 GB 7859 全盐量 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 LY/T 1251 有机质 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 LY/T 1237 土壤 土壤质地 密度计法 LY/T1225 碱解氮 碱解-扩散法/AB-DTPA浸提-等高子体光谱法 LY/T 1229 有效砖 钼锑抗比色法/AB-DTPA浸提-等离子体光谱法 LY/T 1233 速效钾 火焰光度法/AB-DTPA浸提/等高子体光谱法 LY/T 1236 总矿化度 重量法 (1) 地下水 pH值 玻璃电极法 GB/T 6920 电导率 电导率仪法 (1) 注:(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

5滨海盐渍土改良 5.1排盐灌溉系统 5.1.1项目区整体的排盐、排水明渠等水利工程措施,执行GB/T15776的规定.

水、排盐和灌溉设施,相关技术要求参照CJJ82和TD/T1043执行.

5.2土壤改良 5.2.1北方降雨量小于800mm,且表层土壤含盐量大于4gkg的重度盐渍化区域,宜采用引淡水洗 盐、压盐等措施.

5.2.2针对不同土壤盐渍化等级,制定相应的土壤改良配方,改良后土壤指标应满足CJ/T340的要求.

5.2.3土壤改良介质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为主,不宜采用化学肥料.

6隔盐层铺设 6.1隔盐层材料选择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1.100. 10 CCS Q 13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 2746--2023 装配式钢结构界面处理砂浆 Interfacemortarforprefabricatedsteel-structure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274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建材工业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浙江大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山西省建筑 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建六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天津住宅集团建设 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事务中心、山东本邦建材专用设备有限公司、北 京工业大学、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浙江建科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建研建材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力强、应瑛、钱晓倩、李鹏、王小燕、陈勇敢、陈宁、赵仕兴、陈飞翔、孙 柯华、段瑜芳、李溪、张量、院合新、尹洪江、张鹏、徐静、何敬明、李雄彦、胡立黎、朱海涛、何更 新、曹云玉、叶武平、梁瑞华、申和庆、吴波玲、马海锋.

JC/T 2746-2023 装配式钢结构界面处理砂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钢结构界面处理砂浆的分类和标记、原材料、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志、随行文件、包装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中带防腐涂层钢构件用界面处理砂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12954.1-2008建筑胶粘剂试验方法第1部分:陶瓷砖胶粘剂试验方法 GB/T14684建设用砂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29594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JC/T681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JC/T907-2018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JC/T2190建筑干混砂浆用纤维素醚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T251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装配式钢结构界面处理砂浆interfacemortarforprefabricatedsteel-structure 由水泥、砂、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或聚合物乳液、纤维素醚等组成,在装配式钢结构中带防腐涂层的 钢构件表面起到界面增强和过渡作用的砂浆,简称界面处理砂浆.

3.2 单组分界面处理砂浆one-ponentinterfacemortar 由水泥、砂、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纤维素醚等混合而成的干态混合物,使用时按一定比例加水搅拌 均匀.

3. 3 双组分界面处理砂浆two-ponentinterfacemortar 由水泥、砂、纤维素醚等混合而成的干态混合物、聚合物乳液组成的双组分界面处理砂浆,使用时 按一定比例将两组分搅拌均匀.

JC/T2746-2023 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4.1.1界面处理砂浆按组成分: 一单组分界面处理砂浆,用符号D表示; 一一双组分界面处理砂浆,用符号S表示.

4.1.2界面处理砂浆按使用部位分: 一一适用于室内的界面处理砂浆,用符号N表示: 一一适用于室外的界面处理砂浆,用符号W表示.

4.2标记 由产品名称、文件编号、组成和使用部位构成.

示例:用于室外的单组分界面处理砂浆标记为: 装配式钢结构界面处理砂浆JC/T2746-2023D¥ 5原材料 5.1水泥应符合GB175的规定,宜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5.2砂应符合GB/T14684中中砂的规定,且不应含有粒径大于2.36m的颗粒,含泥量应不大于1.0%.

5.3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应符合GB/T29594的规定, 5.4聚合物乳液应符合相应种类的标准规定.

5.5纤维素醚应符合JC/T2190的规定.

5.6排合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

6一般要求 6.1界面处理砂浆与防腐涂层应相互配套,具有相容性.

6.2界面处理砂浆不应对人体、生物与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

7技术要求 7.1外观质量 7.1.1单组分界面处理砂浆产品应均匀一致,不应有结块.

7.1.2双组分界面处理砂浆产品的干态混合物应均匀一致,不应有结块,聚合物乳液经搅拌后应呈均 匀状态,不应有块状沉淀.

7.2物理力学性能 界面处理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71. 040. 40 CCS Q 64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1021.2--2023 代替JC/T1021.2-2007 非金属矿物和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硅酸盐岩石、矿物 及硅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 Methods for chemicalanalysisof nonmetalmineralandrock Part 2: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icate rock、mineral andkiesel material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C/T 1021.2-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烧失量的测定, 4.1方法提要, 4.2仪器设备 4.3试样 4.4分析步骤, 4.5结果计算, 2 4.6允许差.

2 5二氧化硅的测定 2 5.1方法类别, 2 5.2两次盐酸蒸干重量法, 2 5.3氢氟酸挥发法. 5.4一次盐酸脱水加分光光度法, 5 5.5动物胶凝聚重量法. 8 5.6氟硅酸钾容量法 6 6全铁(以三氧化二铁表示)的测定 11 6.1方法类别. 11 6.2EDTA容量法. 11 6.3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13 6.4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14 6.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5 7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17 7.1方法类别.. 17 7.2KF取代-EDTA容量法 17 7.3铝试剂分光光度法, 19 7.4EDTA容量法. 21 8二氧化钛的测定 22 8.1方法类别. 22 8.2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 23 8.3过氧化氢分光光度法.

24 9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 25 9.1方法类别. 25 9.2EDTA容量法. 25 9.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87 10氧化钾、氧化钠的测定
JJC/T 1021.2-2023 10.1方法类别, 06 10.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0.3火焰光度法.

11氧化锰的测定 33 11.1方法类别, 33 1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3 11.3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35 12三氧化二铬的测定 26 12.1方法类别, 12.2方法提要, 12.3试剂 12.4仪器设备 37 12.5试样. 12.6建立标准曲线, 12.7分析步骤 37 12.8结果计算.

12.9允许差. 13五氧化二磷的测定 13.1方法类别 38 13.2磷钒钼黄分光光度法 13.3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40 14氯的测定. 42 14.1方法类别. 42 14.2高温热解法.

42 14.3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45 15三氧化硫的测定.

46 15.1方法类别, 46 15.2燃烧碘量法. 46 15.3高频红外碳硫仪法 49 16吸附水的测定(标准法) 51 16.1方法提要 51 16.2仪器设备 51 16.3试样. 51 16.4分析步骤, 51 16.5结果计算.

51 16.6允许差, 51 17化合水的测定, 52 17.1方法类别 52 17.2方法提要, 52 17.3仪器设备 52 17.4试样. 52 17.5分析步骤.

52 17.6结果计算 53 17.7允许差.

53 ⅡI
JC/T 1021.2-2023 18二氧化碳的测定 53 18.1方法类别, 53 18.2方法提要 53 18.3试剂. 53 18.4仪器设备 53 18.5试样. 54 18.6分析步骤 54 18.7结果计算, 55 18.8允许差. 55 19氯化亚铁的测定 55 19.1方法类别 55 19.2方法提要, 55 19.3试剂 55 19.4仪器设备 56 19.5试样. 56 19.6分析步骤.

56 19.7结果计算 56 19.8允许差.. 56 20五氧化二钒的测定 57 20.1方法类别, 57 20.2方法提要, 57 20.3试剂 57 20.4仪器设备, 57 20.5试样. 57 20.6建立标准曲线 57 20.7分析步骤.

57 20.8结果计算, 58 20.9允许差.. 58 21氧化锂的测定 58 21.1方法类别 58 21.2方法提要, 59 21.3试剂... 59 21.4仪器设备 59 21.5试样 59 21.6建立标准曲线 59 21.7分析步骤, 59 21.8结果计算.

59 21.9允许差, 60 22三氧化二硼的测定 60 22.1方法类别, 60 22.2方法提要 60 22.3试剂. 60 22.4仪器设备, 61 m
JC/T 1021.2-2023 22.5试样. 61 22.6建立标准曲线, 61 22.7分析步骤 61 22.8分析结果计算 61 22.9允许差. 62 23全碳的测定. 62 23.1方法类别, 62 23.2方法提要 62 23.3试剂和材料 62 23.4仪器设备 62 23.5试样 63 23.6校正试验 63 23.7分析步骤, 63 23.8结果计算 63 23.9允许差, 63 24多元素的测定 64 24.1方法类别, 64 24.2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64 24.3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67 附录A(资料性)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 72 A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83.140.99 G47 HG 备案号:65260~65262-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327~5329-2018 漂浮型橡胶护舷、聚氨酯橡胶隔音减震垫 和橡胶柔性防水套管 (2018) 2018-10-2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目录 HG/T5327-2018漂浮型橡胶护 (1) HG/T5328-2018聚氨酯橡胶隔音减震垫 (15) HG/T5329-2018橡胶柔性防水套管 (23)
ICS 83. 140. 99 G 47 HG 备案号:65262-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5329-2018 橡胶柔性防水套管 Flexiblerubberwaterproof sleeve 2018-10-2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32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橡胶杂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7)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三河市瑞利管业有限公司、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化 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符永利、回华成、杨青艳、光荣、田建林.

(25)
HG/T 5329-2018 橡胶柔性防水套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柔性防水套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结构形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温度为一15℃~80℃、工作压力不大于0.1MPa、公称尺寸不大于DN2200 的橡胶柔性防水套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部尔 硬度) GB/T53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 GB/T1682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 GB/T3098.1一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2-2015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 GB/T351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776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 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21873-2008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 HG/T3090模压和压出橡胶制品外观质量的一般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橡胶柔性防水套管flexiblerubberwaterproof sleeve 由织物增强的橡胶件或橡胶密封圈与金属穿墙套管、金属法兰等元件组成,用于管道系统穿过墙 壁、水池壁时与墙壁或水池壁之间的柔性连接件.

3. 2 止水密封套seal sleeve 由内胶层、织物增强层、外胶层复合面成的橡胶件.

(2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备案号:J1816-2014 5H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0516-2014 代替HG/T 20516-2000 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范 Design codefor analyzerroom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analyzer room HG/T20516-2014 主编单位: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实施日期:2014年10月1日
HG/T 20516-2014 前言 本规范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 [2010]74号文)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关于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 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通知)(中石化联质发[2010]222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和 化工勤察设计协会委托全国化工自动控制设计技术中心站组织修订.

本规范自实施之日起代替《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定》HG/T20516-2000. 本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多 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化工装置自动分析器室的设计要求:包括自动分析器室的设置、位置 选择、结构及布置、照明、采暖通风及防爆、公用工程、样品的排放、管线及电缆的数设等部分.

本规范与HG/T20516-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增加“术语“章节: 2.修订自动分析器室结构及布置的部分内容,并将“砖砌结构”改为”建筑机构”: 4.修订电源的相关内容.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的技术内容由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 议,请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联系(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院士路660 号,邮政编码:315103,电子邮箱:wangy.snec@sinopec.),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王颖潘程兰 主要审查人:于锋孙建文周一鸣高欣徐继荣马恒平 张同科何蓉王秋红董萍吴天一周江萍 416
HG/T20516-2014 目 次 1总 则 (419) 2术 语 (420) 3自动分析器室的设置 (421) 4位置选择 (422) 5结构及布置 (423) 5.1结构要求 (423) 5.2布置原则 (423) 6照明 (425) 7采暖、通风及防爆 (426) 7.1基本原则 (426) 7.2不存在爆炸您险的分析器室 (426) 7.3存在爆炸危险的分析器室 (426) 8公用工程.. (428) 9样品的排放 (429) 10管线及电缆的敷设 (430) 本规范用词说明 (431) 引用标准名录 (432) 附:条文说明 (433) 417
HG/T20516-2014 Contents 1General provisions (419) 2Terms (420) 3Setup of analyzer room (421) 4Location 5 Construction and arrangement * (423) 5. 1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423) 5. 2 Arrangement pri . (423) 6Lighting (425) 7Heating. ventilation and explosion protection (426) 7. 1 General principles (426) 7. 2 Nonhszardous analyzer room (426) 7 3 Hazardous anslyzer room (426) 8Utility (428) 9Sample drain (429) 10 Layout of tubing/piping and cable (430)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431) Normative standards (432)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33) 41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040.40 G 15 受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531-2008 代替GB/T7531-1987 有机化工产品灼烧残渣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ignition residue for organic chemical products (ISO 6353-1:1982,Reagents for chemical analysis- Part 1:General test methods NEQ) 2008-06-04发布 200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7531-2008 前言 本标准与ISO6353-1:1982(化学分析用试剂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的5.15(GM15)的一致性 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警GB/T7531-1987《有机化工产品灰分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7531-1987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有机化工产品灰分的测定》改为《有机化工产品灼烧残渣的测定)(1987年版的封 面,本版的封面):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本标准第2章); 依据"(1987年版的5.3,本版的7.3); 修改了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1987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文孚特科技有限贵任公司、山东省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书霞、张贵芹、李世慧、邹本莲, 本标准于1987年3月首次发布.

I
GB/T 7531-2008 有机化工产品灼烧残渣的测定 警告:本标准未提及标准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 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化工产品直接调定灼烧残渣的通用方能 本标准透用于有机化工产品约烧残渣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 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 容)或修 用手 页,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 件的最 新版本 新版本适用本部分, GB/T 603- 化学试 制备(ISQ6353-1:1982,NEQ) 3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设分析中仅 03-2002规定制备.

E 4方法提要 R 样品经炭化、高温灼烧后所 渣的质量 5试剂 S D 5.1硝酸.

5.2盐酸溶液(20 区 6仪器 6.1分析天平:分度值 6.2高温炉:可控制温度 00)℃,温控精度(士25)℃ 6.3坩璃:容积(30~100)m上的瓷坩场、不芯柑場、铂世情等 6.4干燥器:内装适当的干燥剂(如变色硅胶、无水氧化钙等) 7分析步骤 7.1用盐酸溶液处理地埚.瓷增埚浸泡24h或煮沸0.5h;石英坩城、铂坩埚浸泡2h,洗净,烘干. 7.2将已经处理过的坩场放人高湿炉中,在选定的试验温度下灼烧适当时间,取出坩埚,在空气中冷却 (1~3)min,然后移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45min),称量,精确至0.0002g.重复操作至恒量,即两 次称量结果之差不大于0.3mg.

7.3用已经恒量的坩城称取规定量的实验室样品,每个测定的实验室样品的称样质量应以获得的残渣 量不小于3mg为依据.

称样量大时,可采取一次称样分次加样的方法,直到全部实验室样品炭化或挥 发完全为止.

7.4将盛有试样的坩埚放在电炉上缓慢加热,直到试样全部炭化,将坩蜗移人高温炉中,按6.2操作.

1
GB/T 7531-2008 7.5较难灼烧的试样,可在炭化后的坩蜗中加人(0.5~1.0)mL硝酸,使炭化物湿润,在电炉上加热, 直到棕色烟雾消失,然后移人高温炉中,按6.2操作, 7.6在同一试验中,应使用同一干燥器,每次恒量放人相同数量的坩埚.

空坩場和带残渣的坩埚的冷 却时间相同.

7.7灼烧温度应根据不同产品从下列温度中选择:650℃、750℃.850℃.

8结果计算 灼烧残清的质量分数w,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w=mm×100 式中: m-坩瑞加残渣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坩場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9允许差 当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w≥0.01%时,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 平均值的10%; 当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w<0.01%时,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在产品标准中根据灼烧残渣的 指标规定,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7.140 CCS K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3595-2023/IEC60545:2021 水轮机、水泵水轮机和蓄能泵启动试验及 试运行导则 Directives for missioning and operation of hydraulic turbines, pump-turbines and storage pumps (IEC 60545:2021 Guidelines for missioningand operation of hydraulic turbines pump-turbines and storage pumps IDT) 2023-12-28发布 2025-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3595-2023/IEC 60545:202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机组与设备 3.2试验、周期及运行模式 4运行条件 4.1一般规定 4.2文件、资料及指导说明. 4.3启动试验前的最后安装阶段 5启动试验 5.1 一般规定 5.2启动试验总指挥与组织机构 5.3启动前准备 5.4首次启动 5.5启动试验阶段 5.6启动试验结束 6运行. 6 1 一般规定 6.2考核运行期 61 6.3商业运行. 附录A(资料性)可逆式水泵水轮机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转换 A.1一般规定 A.2从备用(准备就绪)到备用(辅助系统已运行)(01和10) A.3从备用(辅助系统已运行)到空载(同期并网)(12) 26 A.4从空载(同期并网)到备用(21) 26 A.5 从空载到水轮机运行(23) 26 A.6 从水轮机运行到空载(同期并网)(32) A.7从空载到同步调相运行(水轮机方向)(24) 92 A.8从同步调相运行(水轮机方向)到空载(42) A.9从同步调相运行(水轮机方向)到水轮机运行(43:-42&23) 2 A.10从水轮机运行到同步调相运行(水轮机方向)(34:=32&.24) A.11从备用(辅助设备已运行)到同步调相运行(水轮机方向)[14或(12814)]
GB/T 43595-2023/IEC 60545:2021 A.12从同步调相运行(水轮机方向)到备用(41) A.13从备用(辅助设备已运行)到同步调相运行(水泵方向)(15) 27 A.14从同步调相运行(水泵方向)到水泵运行(56) A.15从水泵运行到同步调相运行(水泵方向)(65) 28 A.16从同步调相运行(水泵方向)到备用(51) 28 A.17从机组运行(水泵方向)到备用(61) 28 A.18从备用到水泵运行(16) A.19从水轮机满负荷运行到水泵运行(36) A.20从水泵运行到水轮机满负荷运行- 快速转换(63) 28 A.21水力短路工况 29 附录B(资料性)配置双馈发电机/发电电动机的可调(可变)速水力机械的试验 30 B.1试验条件和运行区域 30 B.2试验项目. 附录C(资料性)启动试验表格 参考文献 .
GB/T 43595-2023/IEC 60545 ;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等同采用1EC60545:2021《水轮机、水泵水轮机和蓄能泵启动试验及试运行指南》.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将标准名称改为《水轮机、水泵水轮机和蓄能泵启动试验及试运行导则》: 分别在5.1.6.2、5.1.6.3及5.1.6.5等条款的列项前增加了引导语.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水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 限公司、雅落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东方电气 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 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芝水电设备(杭州)有限公司、浙江 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广东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德政、宋品辉、周杰、赵本成、宫让勤、徐伟、曾明富、潘罗平、郑涛平、陈强、 徐文杰、莫文华、武振波、董开松、王建明、王伦其、刘秀良、王献奇、陈维勤、张梁、熊建平、胡广恒.


GB/T 43595-2023/IEC 60545 :2021 水轮机、水泵水轮机和蓄能泵启动试验及 试运行导则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一般情况下水轮机、水泵水轮机、蓄能泵启动试验及试运行的程序,并为上述设备启 动试验与试运行提供指导.

本文件未对水轮机、水泵水轮机和蓄能泵所属辅助设备的启动试验与试运行进行详细描述,认为辅 助设备的启动试验与试运行是单独完成的.

本文件适用于容量15MW及以上或公称直径3m及以上的机组设备,容量15MW以下或公称直 径3m以下的机组设备参考IEC62006执行.

本文件仅在各缔约方同意的情况下才具有约束力.

本文件不包括纯商业利益的事项,除非该事项与调试和试运行工作密切相关.

本文件不涉及流道、闸门、排水泵、冷却水设备、发电机、发电电动机、电气装置(如断路器、变压器) 等单项调试,除非其调试与水轮机、水泵水轮机和蓄能泵的启动试验不可分离.

本文件规定的相关文件、图纸或信息由一个(或多个)供应商提供时,每个供应商提供与自己业务相 关的资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机组与设备 3.1.1 水力机械设备hydraulicmachinery 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使用的水轮机、蓄能泵、水泵水轮机、阀、推力轴承和导轴承等.

注1:包括水力转换装置和各类型的进水主网.

注2:不包括水轮机调节系统水轮机调节系统相关术语见IEC60308.

[来源:IECTR61364:1999.3.1.有修改] 3.1.2 水力机械hydraulicmachine 冲击式或反击式水轮机、蓄能泵或水泵水轮机.

[来源;IEC TR 61364;1999 3.1] 3.1.3 水轮机turbine 将水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71.100.99 CCS G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260-2021 高分子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gas permeability of polymer membrane materials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26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期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安徽省兰飞化纤织造有限公司、天邦膜技术国 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 公司、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江苏久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开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塑泰富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津膜环 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丽娜、曹义鸣、王飞、徐祥、王志、王立新、陈欣、刘铭辉、丁晓斌、陈顺权、 胡晓宇、包进锋、王震、许以农、席雪洁、王瀚、刘洋、马岚云、孙文挺.

库七七wv
GB/T 40260-2021 高分子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恒体积法测试高分子膜材料的均质致密膜气体涉透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测试以高分子膜材料制成的平板高分子均质致密膜的气体渗透性能,其他形式的高 分子致密膜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分子均质致密膜polymerhomogeneous dense membrane 由高分子材料制成,膜整体结构均匀一致的无孔膜.

3.2 气体溶解度系数gas solubility coefficient S 在单位压力下,单位体积内膜材料溶解气体的量.

注:气体溶解度系数S反映膜材料对气体分子的溶解能力,为单位压差下单位体积膜中可溶解标准状况下气体的 体积,即温度为0“C,压力为101 325kPs下体积.

3.3 气体扩散系数gasdiffusion coefficient D 在单位浓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气体通过单位膜面积所扩散的量.

3.4 气体渗透系数gas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 气体通过高分子致密膜的能力,即气体溶解度系数与气体扩散系数的乘积.

注:气体渗透系数P是稳定透过时在恒定疆度、单位压差下单位时间内透过单位面积试样的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 即温度为0℃,压力为101 325kPa下体积.

3.5 理想分离系数ideal separation coefficient α 表征膜对不同气体的渗透性能差异,即两种纯气体的渗透系数之比.

库七七
GB/T 40260-2021 4试验原理 用试样将恒定体积的渗透池隔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向其中一侧(高压侧)充人一定压力的试验气体, 使两侧腔体形成压差,试验气体由高压侧渗透通过试样进入低压侧并引起低压侧压力的变化,记录压力 变化量就可计算出试样的气体透过量,气体透过高分子均质致密膜的能力大小用气体渗透系数表示.

根据溶解-扩散机理,气体渗透系数等于气体溶解度系数与气体扩散系数的乘积:P=S×D(P:气体渗 透系数:S:气体溶解度系数:D:气体扩散系数).

理想分离系数a由膜对两种纯气体的渗透系数之比 求得.

5仪器设备 5.1厚度测量仪符合GB/T6672-2001的规定,分辨力为0.001mm.

5.2游标卡尺:分辨力为0.01mm.

5.3气体渗透性能测试仪 5.3.1气体渗适性能测试仪器见图1所示.

5.3.2气体渗透性能测试仪器的部件要求如下: 真空规:量程为0kPa~1.33kPa.准确度为0.2%FS.检定周期为1a; 针型阀:F1~F8均为针形阅,(标准状况)氨气泄漏率为≤4.04×10-Pam²/s; 缓冲罐:设计压力6 0MPa,测试气体渗透性能较高的试样时需开启缓冲罐,针形阀F4控制其 开闭: 储气罐:设计压力6.0MPa; -安全阀:额定排放压力0.06MPa; 温度传感器:量程为0℃~100C,准确度为士0 5C,检定周期为1a 压力传感器:量程为0.1MPa~7.0MPa,准确度为0.2%FS,检定周期为1a 一真空泵:真空泵极限真空度不高于2Pa; 气瓶:试验气体H:、O、N、CH、CO:或其他试验气体的纯度应为99.999%及以上.

5.3.3气体渗透性能测试仪除真空系和气瓶外,其他仪器均安装在恒温箱体内,恒温箱准确度为设定 温度±0.5℃.

5.3.4试样下侧体积V(关闭缓冲罐时试样下侧的体积V-V:开启缓冲罐时试样下侧的体积V V).试样下侧测试腔体体积V及V:为固定值,该值用标准膜标定.

库七七
GB/T 40260-2021 FI F2 pq > 标引序号说明: -真空规(接记录仪): 2--涉透他(内装试样): 3-温度传感器: 4缓冲雄, 5- 安全润: f 一压力传感器: 7-储气罐: 8--真空系; 气瓶, 图1气体渗透性能测试仪器示意图 6试样 6.1高分子膜材料制备成高分子均质致密膜,制备方法参见附录B. 6.2高分子均质致密膜膜片应厚度均匀、无褶皱、无针孔、无污渍.

6.3按GB/T2918-2018第6章规定的条件,将膜片置于干燥器中48h以上.

6.4在膜片上裁取直径20mm~35mm的圆形试样,用网规刀在铝箔胶带上裁切外径约为70mm、内 库七七wv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13.060.25 P 41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758-2019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and reuse of mine water with high TDS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758-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新汶 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矿内蒙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丽萍、杨柳、孙红福、董东林、赵峰华、丁华、白向飞、蔡志丹、朱振忠、卢小海、 张磊鑫、单绍磊、吴菠、刘法存.

GB/T 37758-2019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回用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处理技术要求、回用技术要求、监测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矿山企业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回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 GB5084农田灌藏水质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1901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19223煤矿矿井水分类 GB/T19249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GB/T199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GB2042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3954反渗透系统膜元件清洗技术规范 GB25466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7铜、镍、钻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6451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0770锡、梯、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50050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50359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GB50383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 GB50810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HJ/T270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HJ501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579膜分离法污水工程技术规范 HJ586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MT/T76液压支架用乳化油、浓缩物及其高含水液压液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SL79矿化度的测定(重量法)
GB/T 37758-2019 3术语和定义 GB/T 11901、GB/T 19223、GB/T 19249、GB/T 23954、GB 50810、HJ/T 270、HJ 501、HJ 586、 SL7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矿井水minewater 在矿山建设和矿产开采过程中,由地下涌水、地表渗透水、生产排水汇集所产生的废水.

高矿化度矿井水mine water with high 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 溶解性总固体大于或等于1000mg/L的矿井水.

4总则 4.1矿山企业对所产生的高矿化度矿井水经处理后应优先回用.

4.2高矿化度矿井水应优先选择矿区企业自用,技术经济合理条件下可外供.

4.3高矿化度矿井水应根据水质、水量、排故标准和回用途径,进行清污分流、分级处理和分质回用, 4.4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回用的一般流程见图1. 4.5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同用技术选择,应根据水质水量、排放标准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Z
GB/T 37758-2019 其他工业用水 生活用水 城市兼用水 农业用水 R 高矿化度矿井处理与回用的一般流程 防生、浦防用水 景环境用水 东 图1 授清 预沉调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_27.160 F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342-2016 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口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utility interface of residential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power system 2016-12-13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342-201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一般规定 5并网技术要求 5.1无功调节 5.2运行适应性 5.3电能质量 5.4接地与保护 5.5通信 6并网接口设备要求 6.1并网接口断路器 6.2剩余电流保护 6.3电能计量装置
GB/T 33342--2016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纯、何国庆、王伟胜、迟永宁、赵伟然、史梓男、冯凯辉、李光辉、郝木凯.

GB/T 33342-2016 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口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口遵循的一般原则、技术要求及其设备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总容量30kW及以下,通过380V/220V接人的新建、扩建或改建户用并网光伏发 电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14048.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29319光伏发电系统接人配电网技术规定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PV)power system 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3.2 逆变器inverter 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并网点point of connection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汇总点.

3.4 孤岛islanding 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状态.

注:孤岛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和计划性孤岛.

非计划性孤岛指非计划、不受控地发生孤岛.

计划性孤岛指按预先 配置的控制策略有计划地发生孤岛.

3.5 防孤岛anti-islanding 防止非计划性孤岛现象的发生.

GB/T 33342-2016 3.6 反孤岛装置anti-islandingdevice 通过破坏光伏发电系统非计划性孤岛平衡运行状态,消除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孤岛运行的专用安 全保护设备.

4一般规定 4.1光伏发电系统通过220V单相接人时,每个并网点容量不宜超过8kW.

4.2三相电力用户分布式光伏的接人,可选用单相或三相逆变器,采用单相、两相或三相方式接人.

4.3当同一配电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有一个以上的光伏发电系统接人时,应总体考虑其对配电网的影 响.

各相接人的光伏发电系统应均衡分配,由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引起的380V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应符合GB/T15543的相关要求.

4.4光伏发电系统接人容量超过本配电台区变压器额定容量25%时,公用电网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应配 置低压总开关,并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处装设反孤岛装置;低压总开关宜与反孤岛装置间具备操作闭 锁功能,母线间有联络时,联络开关也宜应与反孤岛装置间具备操作闭锁功能.

50%时,宜从系统角度整体开展该供电区域电能质量及无功电压专题研究.

4.6接有光伏发电系统的配电台区,不应与其他配电台区建立低压联络(配电室、箱式变低压母线间联 络除外).

5并网技术要求 5.1无功调节 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应具备功率因数在0.95(超前)~0.95(滞后)范围内可调的能力,必要时应具 备按电网公司预定的方式,根据并网点电压在其无功出力范围内自适应调节无功出力的能力.

5.2运行适应性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适应性应符合GB/T29319的相关要求.

5.3电能质量 光伏发电系统发出电能的质量,在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电压不平衡度、直流分量方面, 应符合GB/T29319的相关要求.

5.4接地与保护 5.4.1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应和用户电网的接地方式相协调,并应满足人身设备安全和保护配合 的要求.

5.4.2光伏发电系统递变器的电压保护、频率保护和防孤岛保护,应符合GB/T29319的相关要求.

5.5通信 光伏发电系统通信可采用符合信息安全防护要求的有线或无线公网通信方式,由用电信息采集系 统采集电压、电流和发电量等信息并上传至电网相关部门,并应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相关 要求.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45.060 S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578-2016 轨道交通地面装置 电力牵引架空接触网 Railway applicationFixed installations Electric traction overhead contact lines (IEC 60913:2013 MOD) 2016-04-25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2578-2016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系统相关 3.2导线相关 3.3电气相关 3.4空间布置相关 3.5基础相关 3.6结构相关 3.7符号和缩略语 4接触网系统设计的基础数据 11 4.1总则... 4.2线路条件 11 4.3电气系统设计 12 4.4机车车辆的特征. 12 4.5受流装置(受电弓) 12 4.6环境条件 12 4.7设计寿命. 5接触网系统技术要求 5.1接触网系统的电气设计 13 5.2弓网受流系统的设计 15 5.3接触线荷载的机械设计 17 5.4绞线荷载的机械设计 19 5.5其他绞线荷载的机械设计 20 5.6 单股实心导线荷载的机械设计 21 5.7非导电材料线索的机械设计 21 5.8 接触网悬挂方式 5.9 下铺方式 5.10 架空接触网的空间儿何结构 22 5.11 道岔和轨道交叉处接触网定位布置 24 5.12 锚段关节布置 25 5.13 对无轨电车架空接触网系统的特殊规定 5.14误差要求和允许偏差 27 6结构设计 28 6.1设计基本要求
GB/T 32578-2016 6.2接触网系统的作用荷载 6.3结构和相关荷载工况的类型 6.4支持结构的设计. 6.5基 7设备零部件要求 46 7.1 7.2 支持装置 47 7.3 接触线 47 7.4 其他导线和绳索 47 7.5 下铺补偿装置 7.6 中心锚结 7.7 吊弦/吊线 48 7.8线夹类和线路零件 49 7.9电连接 49 7.10绝缘子 7.11 分段装置 7.12 隔离开关和驱动机构 7.13防护设施 09 7.14无轨电车系统的专用零部件 8试验. 8.1 总则... 8.2 支持装置 接触线 59 8.4 其他导线 下镭装置 69 9°8 中心锚结 8.7 吊弦 60 8.8线夹、零部件和其他配件 62 8.9电连接. 8.10 绝缘子 8.11 分段装置 63 8.12 隔离开关和操作机构 64 8.13 浪涌保护装置 64 8.14 无轨电车架空接触网系统的专用零部件 8.15 系统试验 9文件交付的基本要求 65 65 9.2系统方案设计 9.3基本设计 66 9.4安装工艺设计 66 9.5施工和维护阶段文件.

6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导线载流量 67
GB/T 32578-2016 附录B(资料性附录)设计结构细节 69 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质勘测和土壤特征资料 70 附录D(资料性附录)接触网一个跨距内的弹性不均匀度的要求 72 附录E(规范性附录)架空接触网系统关键误差要求 73 附录F(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EC60913:201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74 参考文献 79
GB/T 32578-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0913:2013《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电力牵引架空接触网》.

本标准与IEC60913:2013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 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F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修改了第1章的段落顺序,将IEC60913:2013的第1章第3段调整为第1段; 增加了3.7.1和3.7.2子章节,将缩略语和符号分类; 修改了图1位置,从5.10.7改为5.10.4,因5.10.4首次引用: 修改了8.15.3的电压要求描述方式,明确执行GB/T1402; 一修改了部分参考文献,改为对应的国家标准并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没有在正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 一增加了附录F说明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铁路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 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红梅、戚广枫、张会、方志国.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朱飞雄、隋延民、李朝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040 P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067-2014 桥梁防雷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protection ofbridge againstlightning 2014-12-22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1067-2014 目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防雷设计 4.1一般规定 4.2接闪器 4.3引下线 4.4接地 4.5防雷等电位连接 4.6电气和电子系统 5防雷施工. 5.1一般规定 5 5.2接闪器 5 5.3引下线 ..... 5.4接地装置 5.5防雷等电位连接 5.6电气和电子系统 5.7桥梁施工现场防雷安全技术规定 6防雷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 6.1般规定. 6.2质量检测项目 6.3工程验收程序 6.4质量检测及验收标准 7维护与管理 7.1维护 7.2管理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桥梁接闪器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与最小截面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索塔接闪装置设置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桥梁闪电侧击高度计算方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桥梁整体防雷装置安装图 16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桥梁接地电阻测试与计算方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桥墩基础接地装置图 附录G(资料性附录)斜拉索或主缆上接闪带安装方法 22 附录H(资料性附录)桥墩辅助人工接地板设置方法
GB/T31067-2014 附录1(资料性附录)桥梁伸缩装置等电位连接方法 附录J(资料性附录)钢筋混凝土箱梁防雷装置等电位连接图 27 附录K(资料性附录)桥梁防雷装置施工检查记录表 29
GB/T3106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防雷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良福、覃彬全、李家启、陈宏、曾理、任艳、糜翔、骆方、李黎、刘青松、余蜀豫、 何静、杨磊、刘俊、林涛.

GB/T 31067-2014 桥梁防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桥梁防雷设计、施工、防雷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和维护与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梁式桥、拱式桥、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等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桥梁的防雷设计、施工、验收及防雷装置的维护与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木桥、坛工桥、立交桥、人行天桥、高架桥以及高速铁路桥防雷.

其他经评估存在雷电灾害风险的已建桥梁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65斜拉桥热挤聚乙烯高强钢丝拉索技术条件 GB18802.1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 方法 GB/T18802.21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 求和试验方法 GB/T18802.22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2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选择和使 用导则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1714.3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提坏和生命危险 GB/T21714.4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60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99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GBJ124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J124、GB50057、GB/T21714.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梁式桥beambridge 以梁或桁架梁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_21.060.60 J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8707-2012 碟簧支吊架 Disc spring supports and hangers 2012-09-03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8707-2012 目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参数及型号 5要求 11 6试验方法 14 7检验规则 15 8标志、包装、贮存 1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恒力碟簧支吊架性能试验方法 1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变力碟簧支吊架性能试验方法 20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恒力骤簧支吊架选择和使用指南 22 附录D(资料性附录)变力碟簧支吊架选择和使用指南 附录E(资料性附录)恒力骤簧支吊架外形尺寸、连接尺寸及质量示例 29 附录F(资料性附录)变力碟赞支吊架外形尺寸、连接尺寸及质量示例
GB/T 28707-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原则上遵循GB/T17116.1-1997《管道支吊架第1部分:技术规范》和GB/T17116.3- 1997《管道支吊架第3部分:中间连接件和建筑结构连接件》连接的有关规定,但吊杆螺纹及其许用应 力取值原则,则参照MSS SP-58:2002(管道支吊架材料、设计和制作》(英文版)(PipeHangers and SupportsMaterials,Design and Manufacture)f作了更新.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扬州东方吊架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焱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华远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其略、帖荣俊、李俊英、周国华、吴春来、吴利群、苏引平、许文斌、沈重光、 冯峰.

GB/T 28707-2012 碟簧支吊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碟簧支吊架的型式、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荷载轴与生根结构中心线为同一中心的恒力碟簧支吊架和变力碟警支吊架,也适用 于碟资减振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7普通螺纹公差 GB/T321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GB/T1972-2005磷形弹簧 GB/T2423.33-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ca:高浓度二氧化 硫试验 GB/T2516普通螺纹极限偏差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8923-19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T8923.3涂覆涂料前锅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3部分:焊缝、边缘和其他 区域的表面缺陷的处理等级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11375-1989热喷涂金属件表面预处理通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14093.4-2009机械产品环境技术要求工业腐蚀环境 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17116.1管道支吊架第1部分:技术规范 GB/T17116.3管道支吊架第3部分:中间连接件和建筑结构连接件 TSGD2001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 TSGD7002-2006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707-2012 3.1 碟簧支吊架disc spring supports and hangers 一种用碟形弹簧作为弹性元件的支吊架.

碟簧支吊架按使用功能分为但力碟簧支吊架、变力骤簧 支吊架和碟簧减振器等.

3.2 恒力碟簧支吊架constant disc spring support and hanger 用以承受管道自重荷载,且其承载力不随支品点处管道垂直位移的变化而变化,即荷载保持基本恒 定的碟簧支吊架, 3.3 变力碟簧支吊架variable discspring supportand hanger 用以承受管道自重荷载,但其承载力随着支吊点处管道垂直位移的变化而变化的碟簧支吊架.

3.4 碟簧减振器disc spring sway brace 用以控制管道低额高幅晃动或高類低幅振动,但对管系的热账或冷缩有一定约束的簧装置.

3.5 行程刻度牌travelscales 一个附属于弹簧支吊架上以指示管道垂直移动的设施.

3.6 冷态位置标忠coldsetting 弹簧支吊架或机械阻尼器的行程刻度牌上设置的冷态位置的标志,它标志管道冷态正确安装的 位置. 3.7 热态位置标志hotsetting 弹簧支吊架或机械阻尼器的行程刻度牌上设置的热态位置的标志,它标志管道热态或工作状态的 位置.

3.8 行程锁定装置travellimitstops 一种将弹簧支吊架的可移动部件临时锁定在一固定位置,使荷载通过弹簧支吊架转移到承载结构, 同时使管道在安装和/水压试验期间保持预定标高.

3.9 管道支吊架荷载pipehangerload 3. 9. 1 冷态荷载coldload 在环境温度下,变力弹簧支吊架支承管道系统的荷载,冷态荷载等于工作荷藏加减荷载变化.

注:对于冷态吊零,冷态荷载等于工作荷载, 3. 9. 2 热态荷载hot load 变力弹簧支吊架的工作荷载(通常为运行工况下的静荷载).

注:对于冷态吊零,热态荷载等于工作载加减荷载变化.

3. 9.3 设计荷载designload 由作业规范书(指导书)定义的工作和其他荷载组合.

z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7.140 CCS K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8545-2023 代替GB/T28545-2012 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 更新改造和性能改善导则 Directives forrehabilitation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for hydraulic turbines storage pumps and pump-turbines (IEC 62256:2017.Hydraulic turbines,storage pumps and pump-turbines Rehabilitation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MOD) 2023-12-28发布 2024-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8545-2023 目次 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5改造的原因 2 5.1概述 5.2提高可靠性和可用性 5.3修复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5.4性能改善 5.5提高电站安全性 5.6环境、社会和管理问题 5.7降低维护和运行成本 5.8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6更新改造的工作内容 6.1资料的收集和评估 6.1.1资料收集 6.1.2资料评估 6.2方案的确定 6.2.1通则 6.2.2各种比选方案改造范围的确定 6.2.3比选方案的成本确定 8 6.2.4 比选方案进度安排的确定 6.2.5比选方案效益的确定 6.2.6比选方案的风险管理 6.2.7比选方案的经济分析 6.3合同条款 6.3.1概述 6.3.2技术规范 11 6.3.3招标与评标 6.3.4合同授予 6.4项目实施 10 6.4.1模型试验
GB/T 28545-2023 6.4.2设计、施工、安装与试验 6.5改造结果及保证值符合性评估 10 6.5.1概述. 6.5.2水轮机性能评估 6.5.3发电机性能评估. 6.5.4处罚和/或奖励评估 6.6改造进度、成本分析和风险分析 6.6.1进度计划 6.6.2经济和财务分析 6.6.3敏感性分析 6 6 4结论 6.7风险分析 6.7.2 未达到预期性能的风险 6.7.3 不改造继续运行的风险 6.7.4停机时间延长的风险 6.7.5财务风险 6.7.6项目范围的风险. 6.7.7其他风险 7改造工作范围的评估与决策 7.1概述. 7.2水电站现场条件评估 7.2.1水文 7.2.2实际发电量. 7.2.3环境、社会及有关法规 7.3水轮机评估 7.3.1通则 7.3.2水轮机整体性评估 7.3.3水轮机性能评估. 7.4机组相关设备的评估与决策 7.4.1.通则 7.4.2发电机和推力轴承 7.4.3水轮机调速器. 7.4.4水轮机进出水阀、泄压阀 7.4.5辅助设备 43 7.4.6安装、拆卸和维护用的设备 7.4.7压力钢管和其他过水流道
GB/T 28545-2023 7.4.8电站水头变化的影响 7.4.9电网 8水力设计及性能试验 44 8.1通则. 44 8.2水力设计计算. 45 8.2.1通则 45 8.2.2CFD的作用 45 8.2.3CFD循环的步骤 8.2.4CFD计算的精度 46 8.2.5怎样在改造中应用CFD 46 8.2.6CFD和模型试验的比较 47 8.3模型试验 48 8.3.1概述 8.3.2 模型试验的相似性 48 8 3.3 模型试验内容 8.3.4模型试验的应用 8.3.5模型试验地点 8.4原型机性能试验 8.4.1概述 8.4.2原型性能试验精度 8.4.3原型性能试验的类型 51 8.4.4结果评价 附录A(资料性)技术规范. A.1概述 4* A.2参考标准 A.3投标文件中需提供的资料 A.4在项目执行期间需制定的文件 附录B(资料性)项目的组织 B.1概述 57 B.2组织决策 B.3所需的专业意见. 57 B.4改造工程的前期研究 58 附录C(资料性)评估实例 59 C.1总则... C.2转轮(适用于混流式、轴流式和水斗式) 69 C.2.1文件 可用资料 C.2.2设计复核 60
GB/T 28545-2023 C.2.3检查项目. C.2.4检验结果的评估 C.2.5现状评估 C.2.6工作范围 C.3座环... C.3.1文件可用资料 C.3.2 设计评审 C.3.3 检验项目 C.3.4 检验结果的评估 C.3.5现状评估 **66 C.3.6工作范围(可能采取的行动) C.4活动导叶 C.4.1资料可用数据 C.4.2复核设计 C.4.3检查项目. C.4.4检验结果的评估 C.4.5现状评估 C.4.6工作范围 C.5实例:出现严重裂纹的水斗式转轮 C.5.1水斗式转轮的数据 C.5.2疲劳分析 C.5.3断裂力学分析. C.5.4水斗式转轮的分析结果 附录D(资料性)部件的剩余寿命 75 D.1概述... D.2剩余寿命计算(根据当前状态) D.3剩余寿命评估标准 D.4当前状态的评估 D.4.1检查级别 D.4.2检查结果 79 D.4.3基于相对重要性的部件评级 80 D.4.4检查结果的排序 D.5运行工况的影响 附录E(资料性)评估现有水轮机的检查清单 附录F(资料性)评估有关设备的清单 107 参考文献 1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