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审计管理手册(2024年).pdf

2024,pdf,中建,审计,手册,站长精选
文档页数:56
文档大小:15.0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站长精选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目录
1总则 1. 1目的 1.2范围 1.3依据.. 1. 4管理原则 1.5主要应对风险 1.6术语和定义 2职贵与权限 2.1组织设置 2.2审计范围 2.3审计职责 2.4管理权限 3管理要求 3.1审计管理. 3.2审计工作保证20 3.3审计实务 3.4问题整改.47 3.5造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49 4检查、评价与改进52 4. 1业务检查52 4. 2绩效评价52 4.3管理改进53 5附则。

53 5. 1解释与修订53
1总则 1.1目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 神,明确内部审计职责权限,规范和统一审计行为,遵守职业道德,有 序、高效地开展审计业务,提高审计工作的系统性、效率和效果,保证 内部审计独立、客观、公正地围绕公司风险和目标开展,以更好地在改 善公司运营、增加公司价值、实现公司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1.2范围 适用于建工总部、运营总部、二级单位审计活动。

1.3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第11号令):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8号令):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1》(国资发(2006)108号):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 定》: 《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14号令):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审计管理规定》;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实务标准》: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 安全体系管理总则(试行)》: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管理规定》。

1 /54
1.4管理原则 1.4.1合法合规原则 审计实施严格遵守国际和国内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司的有关规 定。

1.4.2独立性原则 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直接与主管领 导和审计委员会沟通、汇报工作。

1.4.3客观性原则 内部审计人员所作的审查、判断、分析和评价,应基于客观的立场,以 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准绳。

1.4.4权责对应原则 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应当根据被审计人享有权利的大小,评价 其行使权利的行为和结果,确定其应当承担经济责任的范围和内容。

1.4.5相关性原则 内部审计人员在收集审计证据时,应以是否与被审计事项相关联为标 准,确定收集重点、划分审计范围。

1.4.6重要性原则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查明会计报表和经营管理行为是否存在重大的错误, 对于不影响会计报表公允性和经营管理有效性的次要事项,可以适当忽 略,以保证用适当的审计成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计目标,提高审计 效率。

1.4.7保密性原则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守在审计过程中掌握(知悉)的被审计单位的商业 秘密,按规定使用其在履行职责时所获取的资料。

1.4.8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是指当收入、成本费用不具备确认条件时,对收入确认应体 现敦低原则,对成本费用确认应体现敦高原则。

1.4.9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
+S/
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 费用。

1.4.10留有余地原则 留有余地原则是指现场审计结束后,审计组结合审计情况,应给被审计 单位一定时间来办理签证、索赔、结算、诉讼、回收工程款、资金上缴、 处理有争议的事项等,如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则审计组对现场审计结 果予以相应调整。

1. 5主要应对风险 因审计方法不当、能力不足、控制不力或者获取的信息不充分等因素可 能导致审计人员未能及时准确识别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风险,或者做出 错误的审计判断。

1.5.1信息风险 对被审计单位提供不真实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导致做出错误的审计判 断,而产生的审计风险。

1.5.2胜任风险 受胜任能力、审计团队人员结构、专业知识、技能及经验等制约,审计 人员职业判断会存在偏差,存在一定的风险。

1.5.3界定风险 对原任与现任、主管与直接、个人与集体的责任划分,责任的性质、大 小、重要性界定,责任的审计范围等把握不准确。

1.5.4方法风险 审计的方法偏重于事后、时点监督,对于实时的、动态的、全过程的事 前、事中监督不充分,未能有效防患于未然。

1.5.5报告评价风险 对被审计者履行经济责任、管理责任情况发...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