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294-2024 钢铁渣复合料.pdf
ICS 77.140.99 GB CCS H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8294 -2024 代替GB/T28294-2012 钢铁渣复合 料 Iron and steel slag posite materials 2024-06-29发布 2025-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829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8294-2012(钢渣复合料》.与GB/T28294-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 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适用于以钢铁渣为主要原料的复合料"(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钢铁渣复合料"的术语和定义(见3.1); c)增加了“钢铁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术语和定义(见3.3); d)更改了组分与材料的规定(见4.1、4.2.2012年版的4.1、4.2); e)更改了强度等级与代号的规定(见第5章,2012年版的第5章); f)删除了氧化镁含量、碱度的规定和试验方法(见2012年版的6.1.1和7.1.1): g)更改了颗粒级配(见6.1.1,2012年版的6.1.2); h)更改了细度的规定(见6.1.2.5,2012年版的6.2.5); i)更改了碱含量的规定(见6.1.3.3,2012年版的6.3.3); j)更改了压蒸安定性的规定(见6.1.3.5,2012年版的6.3.5); k)更改了含水量的测定方法(见7.2,2012年版的7.2.1); 1)增加了钢铁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测定方法(见6.2、7.4、7.6、7.8、7.9、7.10、7.11、 7.12) ; m)更改了编号及取样(见8.1.2012年版的8.1); n)增加了钢铁渣复合胶凝材料检验(见8.2); o)更改了判定规则(见8.3,2012年版的8.4); p)增加了钢铁渣复合料出厂的规定(见8.4); q)更改了检验报告的规定(见8.5.2012年版的8.5): r)更改了交货与验收的规定(见8.6,2012年版的8.6); s)更改了包装的规定(见第9章,2012年版的第9章); t)更改了钢渣复合料标准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的测定方法(见附录A.2012年版的 附录A和附录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北科蕴宏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 股份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 限公司、涉县清漳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宁夏吉元君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辽宁贝泽新材料有限公司、迁 安金阔首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重庆泰河新材料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黄石泰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龙(辽宁)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鼎鑫钢联科 技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金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钢新型建材科 技有限公司、郑州沃特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泽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诺瑞环境资源科技有 限公司、重庆大学、同济大学、河北津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倪文、李云云、黄晓燕、仇金辉、伍圣超、李正要、张广田、李克庆、吴礼云、王飞、 1 GB/T28294-2024 王同宾、刘育松、陈素君、巴浩静、张思奇、温国平、汪坤、杨贺良、邵雁、张若鹏、崔兴兰、苟彦平、姚利军、 杜惠惠、王姜维、向绪洲、郭大龙、杜刚、翟尚鹏、莫军红、陈剑、乌鹏飞、孙其星、向浩、杨林、刘德楼、陈在根、 赵晶晶、韦传稳、胡国峰、王甜甜、严俊岭、张旭、金国超、钟金星、周洁、赵海洋.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2年首次发布为GB/T28294-2012;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 28294-2024 钢铁渣复合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铁渣复合料的组分与材料、强度等级与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 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钢铁渣为主要原料的复合料,包括工程建设用钢铁渣复合胶凝材料以及道路混凝 土、普通砂浆用钢渣复合料.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203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GB/T208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750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 GB/T134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2419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5085.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T5483天然石膏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07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9774水泥包装袋 GB/T12573水泥取样方法 GB/T14684建设用砂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21371用于水泥中的工业副产石膏 GB/T21372硅酸盐水泥熟料 GB/T51003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 JC/T727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 YB/T022用于水泥中的钢渣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94-2024 3.1 钢铁渣复合料iron and steel slag posite materials 以钢渣和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复合而成的材料.
注:包括钢渣复合料和钢铁渣复合胶凝材料.
3.2 钢渣复合料steel slag posite materials 由粒径小于4.75mm钢渣和复合剂组成.其中复合剂是由粒化高炉矿渣、石膏和硅酸盐水泥熟料 按一定比例磨细面成.
钢铁渣复合胶凝材料iron and steel slag cementitiousmaterials 以钢渣、粒化高炉矿渣和石膏等为原料,经粉磨加工并按一定比例制成的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4组分与材料 4.1组分 4.1.1钢渣复合料 钢渣复合料中钢渣与复合剂的组成约为1.5:1.其中复合剂包括70%~95%(质量分数)的粒化高 炉矿渣、0%~5%(质量分数)的石膏和5%~25%(质量分数)的硅酸盐水泥熟料.
4.1.2钢铁渣复合胶凝材料 10%~20%.
4.2材料 4.2.1钢渣 应符合YB/T022的规定.
4.2.2粒化高炉矿渣 应符合GB/T203的规定,且玻聘体质量分数应不低于85%.
4.2.3天然石膏 应符合GB/T5483中规定的二级(含)以上的石膏.
4.2.4工业副产石膏 应符合GB/T21371的规定.
4.2.5硅酸盐水泥熟料 应符合GB/T21372中通用水泥熟料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1189-2007 塑料简支梁、悬臂梁和拉伸冲击试验用摆锤冲击试验机的检验.pdf
ICS19.060;83.200 N 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1189 -2007 塑料简支梁、悬臂梁 和拉伸冲击 试验用 摆锤 冲击试验机的检验 Verification of pendulum impact-testing machines used for charpy, lzod and tensile impact-testing of plastics (ISO 13802;1999 Plastics-Verification of pendulum impact-testing machines-Charpy, lzod and tensile impact-testing MOD) 2007-11-14发布 200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1189-2007 目次 前言 1范. 2术语和定义 3测量仪器 4试验机的检验 5检验周期 17 6检验报告 17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各摆锤长度之间的关系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机架质量与摆锤质量的比率 19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冲击过程中摆锤的减速 21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摆运动和机架运动之间的关系 23 附录E(资料性附录) 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插锤检验用样板 28 参考文献 31 GB/T 21189-2007 前言 本标准修政采用ISO13802:1999《塑料摆锤冲击试验机的检验简支梁、悬臂梁和拉伸冲击试 验(英文版),包括其技术勘误ISO13802:1999/Cor.1;2000(英文版).
本标准对1SO13802:1999做了下列少量修改: a)警收丁标准名称; b)到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c)将国际标准的技术勘误内容纳人正文中,并用垂直双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 白处; d)增加了术语“冲击角”及定义: e)除国际标准的第2章“规范 性引用文件”.因为国际标准除了规范性引用1SO8256:1990的 表1以外,其他引用均系资料性引用,对此,本标准做了下列处理: 2)增加“参考文献”,将国际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中的内容作为资料性引用文件列 人“参考文献“中(用ISO8256:2004代势ISO8256:1990); 1将表2试验类型中的“控伸”改为“拉伸/管支梁”; g)将公式(11)、公式(12)中的W、W和W分别改为WW和W.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扫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承德精密试验机有限公司、承德大华试验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水祥、王新华、王铁梅. 本标准首次发布. 1 GB/T 21189-2007 塑料简支梁、悬臂梁和拉伸冲击试验用 摆锤冲击试验机的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ISO179-1.ISO180和ISO8256中分别描述的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悬臂梁冲击 试验和拉伸冲击试验所使用的摆锤冲击试验机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只涉及摆锤式试验机,在冲击试样过程中所吸收的冲击能量W(见2.13)等于摆锤的势能 E(见2.12)与冲击试样后摆锤的剩余能量之差,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损失(见表2和4.6),对冲击 能量进行修正, 本标准描述的方法是关于试验机各部分几何和物理性能的检验方法,有些几何性能在装配好的试 验机上难以进行检验,因此由制造者负资这些性能的检验,并且在试验机上提供能够按本标准进行检验 的参考平面, 这些方法在试验机安装时、修理时、移动后或进行周期检验时予以应用.
按本标准检验合格的摆锤冲击试验机适用于对各种类型的有缺口和无缺口试样进行冲击试验.
附录A描述了各种特性的摆锤长度、摆锤势能和摆锤惯性矩之间的关系. 附录B给出了计算机架质量与摆锤质量之比的方法,以避免由此产生的冲击能量误差.
附录C描述了对于简支梁冲击试验,在冲击试样后瞬时作为冲击能量函数的摆锤速度的变化,并 给出了观定容量摆锥的种击能量的测量范围.
附录D讨论机架座座刷度的问题,以便防止运动的摆通引起的反作用力导致机架共报.
附录E给出了检验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所使用的样板尺寸.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1 检验verification 使用已校准的标准或标准参考物质,对校准合格仪器的验证试验, 2.2 校准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仅器成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的标准或标准所复现的已知量值 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2.3 摆锥的摆动周期periodofoscillationof the pendulum T 撰锤离开铅垂位量的角度不超过5,完成一次摆动(往复地)所需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2.4 打击中心centre of percussioa 摆锤上的一点,该点在覆动平面内对试样进行垂直冲击且摆动轴不产生反作用力.
GB/T 21189-2007 2.5 摆锯长度pendulum length L 撰轴轴线至打击中心(2.4)的距离,以米为单位.
当摆链的等效质量理论上集中在距摆轴输线为摆 链长度的点上时,其摆动周期T,(2.3)与实际撰链的摆动周期相同.
2.6 重心长度gravitylength Lx 摆输输线至摆锤重心之间的距离,以米为单位, 2.7 回转长度Eyrationlength Lc 具有的惧性矩与摆锤惯性矩相同的摆锤质心(撰锤质量m;集中点)到摆输轴线的距离,以米为 单位.
2.8 冲击长度impaet length L 冲击刃冲击试样表面中心的点至摆轴输线的距离,以米为单位.
2.9 冲击角impact angle e1 摆锤的冲击试样位置与铅垂位置的夹角,以度为单位.
2. 10 起始角starting angle 摆锤的释放位置与铅垂位置的夹角,以度为单位.
注:通常摆插提动到最低点时冲击试样(a=0),在这种情况下,起始角也是落角[见图1b)].
2.11 冲击遮度impactvelocity 摆锤在冲击瞬间的速度,以米每秒为单位.
2. 12 势能potential energy E 摆锤在起始位置,相对其冲击位置的势能,以焦耳为单位, 2.13 w 使试样变形、断裂和推离所需的能量,以他耳为单位.
2.14 机架frame 试验机安装摆锤输承、支承架、错具和(或)夹具、测量装置以及夹持和释放摆锤机构的部件.
机架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0688.1-2007 橡胶支座 第1部分 隔震橡胶支座试验方法.pdf
ICS 83.140.99 G 4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0688.1-2007 橡胶 支座 第1部分:隔震橡胶支座试验方法 Rubber bearings- Part1:Seismic-protectionisolators testmethods (ISO 22762-1:2005 Elastomeric seismic-protection isolators-Part 1:Test methods MOD) 2007-05-14发布 200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0688.1-2007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 5橡胶材料物理性能试验 5.1试验项目. 5.2试验条件和试件 5.3拉伸性能试验 5.4老化性能试验. 5.4.1内部橡胶老化性能 5.4.2保护层橡胶老化性能 5.5硬度... 5.6黏合性能. 5.7压缩永久变形试验 5.8剪切性能试验 5.8.1通则. 5.8.2试验装置 5.8.3试件 5.8.4试验条件 5.8.5试验报告.. 10 5.9断裂性能... 10 5.10脆性点 10 5.11抗臭氧老化 10 5.12低温结晶性能试验 10 6隔震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 11 6.1试验项目... 11 6.2试验条件和试验报告. 12 6.2.1试件放置时间. 12 6.2.2加载波形. 12 6.2.3加载频率.. 12 6.2.4试验装置.. 12 6.2.5试验报告. 12 6.3压缩性能和剪切性能试验 13 6.3.1压缩性能. 13 6.3.2剪切性能... 14 6.4相关性试验 17 6.4.1剪切性能的剪应变相关性. 17 GB/T 20688.1-2007 6.4.2剪切性能的压应力相关性. 17 6.4.3剪切性能的加载频率相关性 17 6.4.4 剪切性能的反复加载次数相关性 17 6.4.5剪切性能的温度相关性 6.4.6 压缩性能的剪应变相关性 17 6.4.7 压缩性能的压应力相关性 17 6.5极限剪切性能试验 17 6.6拉伸性能试验. 18 6.7耐久性性能试验 18 6.7.1老化性能. 18 6.7.2徐变性能 6.7.3疲劳性能. 20 6.8低速率变形的反力性能 20 6.8.1通则... 6.8.2竖向压力 6.8.3 剪应变 21 6.8.4加载速率.. 21 6.8.5计算方法. 7支座尺寸测量 21 7.1通则.. 21 7.2 测量工具. 21 7.3 支座平面尺寸测量 7.4 支座高度测量 7.5 支座平整度测量 23 7.6 支座水平偏差测量 7.7 连接板平面尺寸测量 23 7.8 连接板厚度测量 23 7.9连接板螺栓孔位置测量 2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SO22762-1:2005章条编号对照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22762-1:2005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26 附录C(资料性附录) 老化性能试验条件的确定 C.1通则 29 C.2试件要求 C.3确定方法 C.4计算方法 29 附录D(资料性附录) 考虑惯性力对剪力的修正 31 D.1通则 D.2惯性力的测量方法 31 D.2.1直接方法 31 D.2.2间接方法 31 D.3计算方法 附录E(资料性附录)考虑摩擦力对剪力的修正 E.1通则 GB/T 20688.1-2007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 5橡胶材料物理性能试验 5.1试验项目. 5.2试验条件和试件 5.3拉伸性能试验 5.4老化性能试验. 5.4.1内部橡胶老化性能 5.4.2保护层橡胶老化性能 5.5硬度... 5.6黏合性能. 5.7压缩永久变形试验 5.8剪切性能试验 5.8.1通则. 5.8.2试验装置 5.8.3试件 5.8.4试验条件 5.8.5试验报告.. 10 5.9断裂性能... 10 5.10脆性点 10 5.11抗臭氧老化 10 5.12低温结晶性能试验 10 6隔震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 11 6.1试验项目... 11 6.2试验条件和试验报告. 12 6.2.1试件放置时间. 12 6.2.2加载波形. 12 6.2.3加载频率.. 12 6.2.4试验装置.. 12 6.2.5试验报告. 12 6.3压缩性能和剪切性能试验 13 6.3.1压缩性能. 13 6.3.2剪切性能... 14 6.4相关性试验 17 6.4.1剪切性能的剪应变相关性. 17 GB/T 20688.1-2007 6.4.2剪切性能的压应力相关性. 17 6.4.3剪切性能的加载频率相关性 17 6.4.4 剪切性能的反复加载次数相关性 17 6.4.5剪切性能的温度相关性 6.4.6 压缩性能的剪应变相关性 17 6.4.7 压缩性能的压应力相关性 17 6.5极限剪切性能试验 17 6.6拉伸性能试验. 18 6.7耐久性性能试验 18 6.7.1老化性能. 18 6.7.2徐变性能 6.7.3疲劳性能. 20 6.8低速率变形的反力性能 20 6.8.1通则... 6.8.2竖向压力 6.8.3 剪应变 21 6.8.4加载速率.. 21 6.8.5计算方法. 7支座尺寸测量 21 7.1通则.. 21 7.2 测量工具. 21 7.3 支座平面尺寸测量 7.4 支座高度测量 7.5 支座平整度测量 23 7.6 支座水平偏差测量 7.7 连接板平面尺寸测量 23 7.8 连接板厚度测量 23 7.9连接板螺栓孔位置测量 2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SO22762-1:2005章条编号对照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22762-1:2005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26 附录C(资料性附录) 老化性能试验条件的确定 C.1通则 29 C.2试件要求 C.3确定方法 C.4计算方法 29 附录D(资料性附录) 考虑惯性力对剪力的修正 31 D.1通则 D.2惯性力的测量方法 31 D.2.1直接方法 31 D.2.2间接方法 31 D.3计算方法 附录E(资料性附录)考虑摩擦力对剪力的修正 E.1通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19466.6-2009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pdf
ICS 83.080.01 G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466.6-2009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6部分:氧化 诱导 时间(等温OIT )和氧 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Plastics-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Part 6:Determination of oxidation induction time(isothermal OIT)and oxidation induction temperature(dynamic OIT) (ISO11357-6:2008 MOD) 2009-06-15发布 2010-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9466.6-2009 前言 GB/T1946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湿度的测定; 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湿度及热增的测定; 第4部分:比热容的测定; 一一第5部分:特征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热及转化率的测定; 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第7部分:结品动力学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19466的第6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11357-6:2008(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 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SO11357-6:2008重新起草. 本部分与ISO11357-6:2008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一第11章为我国精密度数据,将ISO11357-6:2008的精密度作为附录; a)对尚未转化为我国标准的《塑料聚丁烯(PB)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 性能测试》标准,直接引用了ISO标准; b)对其他已转化为我国标准的,则引用了国家标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TC15/SC4)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 究所、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立军、李震环、侯斌、李艳红、陈宏愿、吴彦瑾、刘振海、王建东、王刚、王伟众、 于宏伟.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GB/T19466.6-2009 引言 GB/T19466的本部分所述的氧化诱导时间或氧化诱导温度测定仅提供了由所试材料来评价一定 结构塑料混配物热稳定性的一种办法,但并非旨在提供有关抗氧剂浓度的信息.
不同的抗氧剂,氧化诱 导时间或氧化诱导温度可能不同.
由于抗氧剂与配方中其他物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即使抗氧剂的种 类和浓度相同的材料氧化诱导时间或氧化诱导温度也会有所差异. GB/T 19466.6-2009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 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警告一本标准的使用者应熟知所采用的实验室规范 .
本标准不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 的解决方法,如有,也仅与其使用有关,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建立适当的保障人身安全的措 施并确定这些规章制度的适用性.
1范围 GB/T19466的本部分规定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合材料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 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充分稳定混配的聚烯烃材料(原料或最终制品).
本部分也适用于其他盟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9466的本部分的引用面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勤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GB/T1845.2-2006塑料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ISO 1872-2;1997 MOD) GB/T2035-2008塑料术语及其定义(ISO472:1999,IDT) GB/T2546.2-2003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ISO 18732;1997 MOD) GB/T9352-2008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试样的压塑(ISO293:2004,IDT) GB/T17037.3-2003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3部分:小方试片(ISO294- 3;2002 IDT) GB/T19466.1-2004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1部分:通则(ISO11357-1:1997,IDT) ISO8986-2:1995塑料聚丁烯(PB)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试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2008和GB/T19466.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 1 氧化诱导时间oxidationinductiontime 等温OIT isothermal OIT 稳定化材料附氧化分解的一种相对度量.
在常压、氧气或空气气氨及规定温度下,通过量热法测定 材料出现氧化放热的时间, 注:以分(min)表示.
3.2 氧化诱导温度oxidationinductiontemperature 动态 OIT dynamic OIT GB/T 19466.6-2009 稳定化材料耐氧化分解的一种相对度量.
在常压、氧气或空气气氨中,以规定的速率升温,通过量 热法测定材料出现氧化放热的温度.
注:以摄氏度(C)表示.
4原理 4.1概述 在氧气或空气气氢中,在规定的温度下恒温或以恒定的速率升温时,测定试样中的抗氧化稳定体系 抑制其氧化所需的时间或温度,氧化诱导时间或氢化通导温度是评价被测材料稳定水平(或程度)的一 种手段,试验温度越高氧化诱导时间 温速率越快氧化诱噪温度也越高.
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 诱导温度还与试样承受氧化的表面积有关.
氧中测试会的普通大气环境下测得的氧化诱 导时间短或氧化诱导温度低 注:氧化诱导时间或氧化 试样中抗氧剂的效果,但在解释数提时额注管,因为氧化反应动力学与温 度和样品中添加剂的 例如经常用氧化诱导时间或氧化诱导温度对机脂的配方进行优选.
某些 抗氧剂尽管在最终 的择发或氧化及应活化键的差异,也可能导致较 差的氧化请导时 导招 4.2氧化诱导时间( 试样和参比物在 到现定温度时,即换成相同流速的氧气 或空气.
然后将试 氧化反应 等OIT就是开始 通氧气或空气到氧 样放热的突增来表明的,可通过差示 扫描量热仪(DSC 4.3氧化诱导温 试样和参比物 高到在热分析曲线上显示出氧化反应.
动 态OIT就是氧化风 药的增来表明的,可通过差示扫描量 热仪(DSC)观察.
.2测定 5仪器和材料 5.1概述 仪器和材料见GE 和5.8仅适用手氧化诱导 时间测试).
5.2差示扫描量热仪(DS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仪器 湿度应至少能达到500C.对于氯售诱导时间的测试,应能在 试验温度下、整个试验期间(通 60m保持±0.3C的恒温稳定性 对于高精度测试,建议恒湿稳定性为士0.1 5.3坩璃 将试样置于开口或加盖密封但上部通气的坩璃内.
最好使用铝坩端,通过有关方面商定后,也可使 用其他材质的坩埚.
注:瑞的材质能著影响氧化诱导时间和氯化诱导温度的测试结果(即具有相关的僵化作用).容器的类监决定 于被测材料的用途,通,用于电线电缇工业的豪烯经可用铜增場或铝增,面用于地膜和防雾滴膜的聚烯经 仅使用钻甜璃.
5.4流量计 流速测量装置用于校准气体流速,如带流量调节阀的转子流量计或皂展流量计,质量流量计应用 容积式测量装置进行校准.
5.5氧气 99.5%工业氧一等品(特别干燥)或更高纯度的氧气.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18972-2017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pdf
ICS 03.200 A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972 -2017 代替GB/T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Classification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8972-2017 目 次 前言 引言 IV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旅游资源分类 4.1分类原则 4.2分类对象 4.3分类结构 5旅游资源调查 5.1基本要求 5.2旅游资源详查 5.3旅游资源查 6旅游资源评价 6.1总体要求 6.2评价体系 6.3计分方法 7提交文(图)件 7.1文(图)件内容和编写要求 7.2文(图)件产生方式 附录A(规范性附录)旅游资源基本类型释义 附录B(规范性附录)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格式 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格式 表1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表2旅游资源评价等级与图例 表A.1旅游资源基本类型释义 表B.1(单体序号单体名称)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表C.1(单体名称)调查区实际资料表 14 GB/T 1897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本标准与GB/T18972-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一旅游资源分类表做了继承性修编,分类层次和类型进行了简化(见第4章,2003年版的4.3); 一旅游资源主类的排序和名称做了调整,将原主类的第五类“遗址遗迹”和原主类的第六类“建筑 与设施”前后移位,分别改为第六类和五类;"水域风光”"遗址遗迹”旅游商品"分别修改为"水 -一旅游资源亚类设置了23个,比原亚类总数减少8个,主要改变为取消重复类型、同类归并,名 称也随之做了相应调整(见第4章,2003年版的4.3): 一旅游资源基本类型设置了110个,比原基本类型总数减少了45个,主要改变为同类归并,科学 吸纳和整合相关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类资源,名称也随之做了相应调整(见第4章,2003年版的 4.3).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德成、张树民、方言、尹泽生、陈田、牛亚菲、钟林生、何燕、虞虎、张飞.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8972-2003. GB/T18972-2017 引言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 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应用广泛.
本标准充分考虑了GB/T18972一2003颁布以来,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含义、价值、应用等多方面 的研究和实践成果,重点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进行了修订,使标准更加突出实际操作、突出资源与市 场的有机对接以及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价,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 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GB/T 18972-2017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和提交文(图)件.
本标准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其他行业和部门也可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旅游资源tourism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旅游资源单体object of tourism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 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 旅游资源调查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3.5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munityfactor evaluation of tourism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4旅游资源分类 4.1分类原则 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4.2分类对象 分为两类: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17598-1998 土工布 多层产品中单层厚度的测定.pdf
ICS_59.080.70 W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_17598 -1998 neq IsO 9863-2:1996 土工布 多层产品中单层厚度的测定 Geotextilesandgeotextile-relatedproducts- 1998-11-26发布 1999-05-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土工布多层产品中单层厚度的测定 GB/T 17598-199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电 话:68522112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 不得 开本880×12301/16印张1/2字数6千字 1999年4月第一版1999年4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000 * 书号:1550661-15610 定价6.00元 * 标目369-29 GB/T17598-1998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9863-2:1996《土工布及土工布有关产品规定压力下厚度的测 定多层产品中单层厚度的测定程序》.
其中的单层边界确定方法,结合我国实验室的现实装备水平,补 充了游标卡尺直接定位测量法.
通过本标准的制定使我国土工布多层产品单层厚度的测定方法标准化, 并与国际标准相一致.
本标准由国家纺织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书怀、洪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土工布多层产品中单层厚度的测定 GB/T17598-1998 neqISO9863-2:1996 Geotextiles and geotextile-related product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多层产品的单层厚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工布及有关土工布产品,其他多层纺织品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6529一1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13760-1992土工布的取样和试样制备 GB/T13761一1992土工布厚度的测定方法 GB14798-1993土工布鉴别标志 GB/T15788一1995土工布拉伸试验方法宽条样法 3原理 不对多层试样的每层进行机械分离,在规定的压力下测量试样各单层的厚度.
预先须按 GB/T13761的要求测定多层产品总厚度的平均值.
4装置 4.1装置(见图1)应满足下列条件: 一装置应由带固定下平板和相同尺寸的可移动上平板的框架构成; -上下平板应为矩形; 一上平板应能在其行程的任何位置上固定; 一上平板的重量不应超过因其自重而造成试样承受的压力超过规定的限度; 一-上下平板应有足够的刚性,在规定的压力下试验时,其弯曲量不超过0.1mm; -一四个相同的光滑隔离板,最小厚度为1.0mm,面积和形状与试样相同,应具有足够的刚性使 其在试验期间不发生弯曲; 一框架应具有足够的高度,以保证上下板之间可以放置五个多层试样和四个隔离板.
4.2测量距离的装置,具有0.1mm的分度值.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11-26批准 1999-05-01实施 1 GB/T 17598-1998 一锁定螺母;2-固定螺丝:3-上平板;4-导杆:5-隔离板;6-试样; 7-下平板;8-试样平面区;9-试样及平板的对齐边;10-测量线 图1仪器示意图 5试样 5.1取样 按照GB/T13760的规定取样.
5.2数量及尺寸 从样品中剪取五个矩形试样,尺寸为200mm×300mm 注:建议使用按照GB/T15788的规定制备的用来作拉伸试验的试样.
5.3试样调湿 按照GB6529的规定进行调湿.
6程序 6.1按照GB/T13761测定多层试样的总厚度,精确到0.1mm.
6.2在下平板上将调湿好的五块试样和四块隔离板相间放置,使他们一端完全对齐.
放上上平板,上平 板一端也要与试样完全对齐.
6.3在四角固定上平板.
调整上下平板之间的距离,使之等于多层产品总厚度的平均值的五倍再加上 四块隔离板的厚度值.
6.4在对齐的试样叠层端面上至少绘制或粘贴三个测量线,测量线垂直于上下平板且均匀分布于试样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17529.1-2023 工业用丙烯酸及酯 第1部分:工业用丙烯酸.pdf
ICS71.080.40 CCSG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529.1-2023 代替GB/T 17529.1-2008 工业用 丙烯酸 及酯 第1部分:工业用丙烯酸 Acrylic acid and acrylates for industrial use Part 1;Acrylic acid for industrial use 2023-11-27发布 2024-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7529.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17529《工业用丙烯酸及酯》的第1部分,GB/T1752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工业用丙烯酸: 第2部分:工业用丙烯酸甲酯; 第3部分:工业用丙烯酸乙酯; 第4部分:工业用丙烯酸正丁酯: 第5部分:工业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
本文件代替GB/T17529.1-2008(工业用丙烯酸及酯第1部分:工业用丙烯酸》,与 GB/T17529.1-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精丙烯酸型的丙烯酸含量和水分指标要求(见表1,2008年版的表1); b)取消了丙烯酸型产品分等,删除了一等品指标,并更改了内烯酸含量指标要求(见表1,2008年 版的表1): c)增加了丙烯酸二聚体项目"供需双方商定”的技术要求(见表1); d)增加了外观的试验方法(见6.1): e)更改了丙烯酸和总醛含量的测定试验方法(见6.2,2008年版的6.3); f)删除了水分测定卡尔费休法中的样品称样量的要求(见2008年版的6.5.1); g)更改了色度的测定方法(见6.3,2008年版的6.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有限公司、上海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平湖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三媒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开泰石化股 份有限公司、福建滨海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恒正新材料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军、张政、罗莎、李骏、杨卫东、马艳、张爱东、崔耀森、王志刚、孙志俊、朱凡、 杨光友、李乃伟、钱桂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8年首次发布为GB/T17529.1-1998; 2008年第一次修订时,并人了GB/T17530.1-1998《工业丙烯酸纯度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的内容(GB/T17530.1-1998代替的文件及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TG17010-1987《工 业丙烯酸》):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 17529.1-2023 引言 GB/T17529包括了工业用丙烯酸及酯的产品标准,结合多年工业用丙烯酸及酯的生产经验制 定,并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检验项目要求的普遍性程度进行更新和完善.
GB/T17529由5个 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工业用丙烯酸,目的在于确立工业用丙烯酸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一第2部分:工业用丙烯酸甲酯.
目的在于确立工业用丙烯酸甲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第3部分:工业用丙烯酸乙酯.
目的在于确立工业用丙烯酸乙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第4部分:工业用丙烯酸正丁酯.
目的在于确立工业用丙烯酸正丁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第5部分:工业用丙烯酸2-乙基已酯.
目的在于确立工业用内烯酸2-乙基己酯的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GB/T 17529.1-2023 工业用丙烯酸及酯 第1部分:工业用丙烯酸 警示一本文件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 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丙烯酸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由丙烯催化氧化法制得的丙烯酸.
注:丙烯酸分子式为CHO,结构式如下,相对分子质量为72.06(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0 H C H OH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366化工产品中水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628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722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17530.3工业丙烯酸及酯色度的测定 GB/T17530.5工业丙烯酸及酯中阻聚剂的测定 3术语和定文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工业用丙烯酸按用途分为精丙烯酸型和丙烯酸型.
精丙烯酸型产品和丙烯酸型产品均可用作生产 1 GB/T 17529.1-2023 丙烯酸乳液和丙烯酸酯等,精丙烯酸型产品主要用作生产高吸水性树脂等.
5要求 5.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和机杂质.
5.2工业用丙烯酸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精丙烯酸型 丙烯酸型 丙烯酸,w/% >99.7 >99.5 色度(铂-钻色号)/Hazen单位 10 5 水分,w/% ≤0.10 ≤0.10 总,w/% ≤0.001 - 阻案剂(4-甲氧基苯附)/(mg/kg) 180~220 丙烯酸二聚体[g-(丙烯氧)丙酸],w/% 供需双方商定 丙烯酸含量未扣除丙烯酸二聚体含量.
阻聚剂4-甲氯基苯船(黄称MEHQ)含量可与需方商定.
6试验方法 警示一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6.1外观的测定 在透明玻璃容器内,对液态样品直接观察测定.
6.2丙烯酸和总醛含量的测定 6.2.1方法提要 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丙烯酸样品通过色谱柱,各杂质得到分离,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用校 正面积归一化法(仲裁法)或内标法定量各杂质含量,丙烯酸含量为100%减去色谱杂质(不包括丙烯酸 二聚体)和水的质量分数:总醛含量为丙烯醛、糠醛和苯甲醛的质量分数总和.
6.2.2试剂和材料 6.2.2.1癸二酸二甲酯:质量分数不小于99.4%,内标物.
6.2.2.2氮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使用前用脱水装置、硅胶、分子筛或活性炭等进行净化处理.
6.2.2.3氢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使用前用脱水装置、硅胶、分子筛或活性炭等进行净化处理.
6.2.2.4空气:无腐蚀性杂质,使用前进行脱油、脱水处理.
6.2.3仪器和设备 6.2.3.1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应符合GB/T9722中的有关规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17200-2008 橡胶塑料拉力、压力和弯曲试验机(恒速驱动) 技术规范.pdf
ICS 19.060;83.200 N 7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200 -2008 /ISO5893:2002 代养GB/T17200-1997 橡胶塑料拉力、压力和弯曲 试验机(恒速 驱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nsile,pression and flexural testing machines for rubber and plastics (constant rate of traverse) (ISO 58932002,Rubber and plastics test equipmentTensile flexural and pression types (constant rate of traverse)--Specification IDT) 2008-06-20发布 2009-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72002008/ISO 5893 2002 前言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5893:2002(橡胶和塑料试验设备拉伸、弯曲和压缩型(恒速驱动) 规范英文第三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5893:2002,在标准结构和技术内容上与其完全一致,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对 ISO5893:2002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按我国习惯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ISO5893:2002的前言,重新编写了本标准前言; 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符号”."代整英文中作为小数点的湿号”、”; -第2章中所引用的国际标准已转化成了我国标准,本标准直接引用了与之相对应的我国国家 标准.
本标准代警GB/T17200一1997(橡胶塑料拉力、压力和弯曲试验机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17200一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 -副除了两条术语(1997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3章); -试验机的级别增加了0.5级和3级两个级别,取消了伸长或变形分级符号的上角标“1” (1997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4章); 修改了试验机静态准确度的有关规定(1997年版的第7章;本版的第8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负贵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华龙测试仪器有限公司、济南时代试金仪器有限公司、承德市金建检测 仅卷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学智、李明义、袁松、刘、李明华、黄冬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72001997 GB/T 17200-2008/ISO 5893:2002 橡胶塑料拉力、压力和弯曲 试验机(恒速驱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恒定的驱动速度下工作的适用于橡胶、塑料和粘接材料试验用的控神试验系统的 技术要求.
本标准也适用于弯曲、剪切和压缩试验系统.
任一试验系统仅可适用于材料的某个有限的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面,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825.1-2008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 检验 与 校准(1SO 7500-1: 2004 Metallie materials-Verification of static uniaxisl testing machines- Part 1; Tension/pression testing macbines-Ver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he force-measuring system IDT) 3水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拉伸试验系统tensile-lestingsystem 通常是指由固定部件和可移动部件所组成的试验机,在固定和移动部件上可安装合适的夹头或夹 具用以夹持试样.
注:移动部件由动力驱动并可装备调节速度的控制装置,试验机具有一个完整的带有指示装置和(或)记录仪的测 力系统,此外,还可包括测量试样伸长或变形的系统.
3. 2 施加的力appliedforce 沿试验机的应变轴线测定的,使试样产生变形的力.
注:按此定文,当试验机用于拉伸试验以外的其他试验时,“夹头“还意指对试样施加力的“压板”成其他部件.
根据 所安装的夹具或夹头,将对试样进行拉件、剪切、压始或弯典.
3. 3 伸长elongation 承受拉力时拉停试样标距长度的增量.
3. 4 变形deflection 在压缩、剪切和弯曲试验中,试样在加力方向上的形变.
4试验机的分级与表示 应根据被检试验机测得的下列参数的准确度为其定缓: a)力(按GB/T16825.1-2008分为0.5级、1级、2级或3级) ) 例如:最高准确度的试验机表示为:“力:0.5级;伸长(变形):A级”.
市场中销售的试验机不一定包含理论上可能达到的级别, 如果在任何应用中,都不需考虑规定这些参数的测量准确度时,则可不标出表示缓别的数字或 字母.
性:除非严格控制试验技术,否则对试验机准确度规定很严的技术规范就意文不大,案自于不同实验室的试验数 据的相关性既与试验机技术规范有关,又与试验技术有关,操作者的误差、试样的安装技术和试样的可变性都 是主要的误差来源.
试验机应避免吸水受颜或造受热源辐射.
5结构特征 5.1结构与尺寸 试验机的结构和尺寸应能适合被试材料的试验要求,其性能不应对试验结果有不利的影响.
移动夹头的移动距离应能充分满足拉伸试验中试样最大伸长的需求.
在试验的材料具有较大伸长 的情况下,移动距离可能要超过1m. 5.2试验机的轴向对中 测力系统与试样夹头或夹具之间的连接应准确地与应变轴对中,安装好的试样也应与应变轴准确 地对中,并且试样的试验轴线应与加力轴线相重合.
性:试样在夹头中与验线不对中,以及试样不对称都是试验结果变化的特别重要的原因.
5.3试样夹头 对于试验软质材料的哑铃形、平行条形和类似形状的控伸试样,试验机应装备随着拉力增加能自动 夹紧型的,并能沿试样的整个宽度产生均匀压力的夹头(如旗形夹头或气动夹头),对于试验硬质材料, 螺旋夹紧力的夹头也适用.
夹持试样的方式应尽可能防止试样相对夹头滑移, 对于试验环形试样,试验机应装备两个均可自由转动的滚轮,至少其中的一个轮能通过试验机以 3r/min~50r/min的转速自由地转动,以使被试的环形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应变均匀.
对应大环形试样 (内径44.6mm)滚轮的直径应为25mm;对应小环形试样(内径8.0mm)滚轮的直径应为4.5mm 对于来用剥离法进行的粘合强度试验,试验机应装备在相关试验方法中描述的夹头,或应装备沿试 样的整个宽度产生均匀夹紧力的夹头, 夹持试样的方法应防止试样相对夹头滑移.
当粘合试样是用不同材质的被粘物制成时,则对应每 一种被粘物可能需要设计不同的夹头.
5.4驱动特性 试验机的移动横梁在的试验速度下应运行平稳,驱动零部件的配合应无任何明显的间隙.
5.5压缩、剪切和考曲试验用的夹具 此类夹具或固定装置应符合相关试验方法或材料规范的要求.
由它们引人的摩擦、间醇或不对中 性不应明显影响试验机的准确度.
6测力系统的型式 在任何情况下,应连续指示施加在试样上的力,宜配备一个能够保存最大力示值的自动记录装置.
以带有小惯性测力系统的试验机为佳.
注:提铺式测力系统的试验机可带有摩擦和惯性,这将明显影响试验机的动态响应并降低其准确度.
7试验机的静态准确度 对应每个力的量程,规定有0.5级、1级、2级或3级四个准确度级别(见第4章).应依据按 GB/T 17200-2008/ISO 5893:2002 GB/T16825.1检验试验机时测得的示值相对误差、重复性和进回程相对误差对试验机的每个量程 定级. 当试验机带有独立的压缩或其他试验模式的标尺时,这些标尺应单独进行检验.
8试验机的动态准确度 装备电子测量装置的拉力试验机,可以认为在第10章给出的各试验速度下完全无惯性,但这未必 适用于通常与它们一起使用的电子记录仪,在许多情况下这些记录仅的动态不准确度大大超过它们的 静态不准确度.
的机电式记录仪都存在动态误差,此误差通需来源于这类装置的惯性而产生的加速度误差和 由机械厚擦及静电作用而引起的笔的滞后误差,记录仪动态准确度的测量最好通过记录试验过程中的 误差信号电平来实现,这在不影喉仅器性能的情况下能够测量,但常常在技术上是图难的,因此目的 在本标准中规定动态准确度的限值和校准方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所以,建议用户要从试验机制造者那 里获取用以计算概率测量误差和评价该误差是否显著的记录仪动态准确度图,在有此动态误差的情况 下,能够通过降低试验速度,或通过提高输出装置的满量程读数,来降低记录仪加速度和速度水平.
作为对记录仪技术要求的指南,若将动态误差与静态力的静态不准确度相比较的话,记录仅满量程 行程的响应时间宜大大小于力的上升时间,因此建议记录笔的最大需用速度宜小于笔的最大允许速 度v.除以如下按试验机级别确定的系数之商: 只要记录仅的响应时间T是已知的,则.可以根据下列公式近似计算: R 式中: R-记录仪满量程行程, 如果不采纳上述的建议,用户宜从制造者那里索取由记录仅工作时产生的动态误差的评细资料.
9伸长(变形)的测量 橡胶和塑料试样的伸长(变形)可采用下列的试验方法进行测量: a)夹头的分离: b)装夹到试样上的引伸计: c)光学或其他遥测(非接触式)的引停计, 在测量伸长时,应获得连续的伸长(变形)示值,最好能自动绘制力-伸长(变形)曲线,并保存最大伸 长(变形)的示值.
对于某些试验,特别是测量环形控伸试样的伸长以及弯曲、剪切或压缩试样的变形,采用夹头分离 法是最方便的测量方法,此时钟长(变形)测量系统不应存在任何间隙,在夹头与试样间也不应有会明 显影响试验结果准确度的清移, 之间也不应产生任何会明显影响试验结果的滑移.
在确定引伸计的准确度时,被认可的有A级、B级、C级、D级和E级五个级别,对每个引伸计系 统的每一测量范围的分级要根据检验引伸计时测得的最大误差定级.
表1中以标尺读数的百分比给出了误差值,生产者应标明能够达到规定准确度时的最小停长,对 g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pdf
ICS 01.120 00V SOO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1-2020 代替GB/T1.1-2009 标准化 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Directives for standardization- Part 1: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standardizing documents (ISO/IEC Directives,Part 2 2018 Principles and 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ISO and IEC documents NEQ)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1-2020 目次 前言 引音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文件 3.2文件的结构 3.3文件的表述 4文件的类别 5目标、原则和要求. 5.1目标和总体原则 5.2文件编制成整体或分为部分的原则 5.3规范性要素的选择原则 5.4文件的表述原则 5.5总体要求 6文件名称和结构 6.1文件名称 6.2结构. 7层次的编写 7.1部分 7.2章. 10 7.3条 10 7.4段. 11 7.5列项. 11 8要素的编写 12 8.1封面. 12 8.2目次. 13 8.3前言. 13 8.4引言 14 8.5 范围. 14 8.6 规范性引用文件 I 8.7 术语和定义 15 8.8符号和缩略语 17 8.9分类和编码/系统构成 17 8.10总体原则和/或总体要求 17 8.11核心技术要素 18 GB/T 1.12020 8.12其他技术要素 8.13参考文献 18 8.14索引 18 9要素的表述. 19 9.1条... 19 9.2附加信息 19 9.3通用内容 9.4条 19 9.5引用和提示 21 9.6附录 24 9.7图. 25 9.8表. 9.9数学公式 29 9.10示例 31 9.11注 31 9.12脚注.. 9.13其他规则 32 10编排格式 32 10.1框架格式和字号字体 32 10.2层次的编排 10.3要素的编排 33 10.4要素表述形式的编排 附录A(资料性)层次编号示例 37 附录B(规范性)标准化项目标记 38 B.1概述 38 B.2适用性 38 B.3 标记体系. 38 B4字符的用法.. B.5描述段 39 B.6 识别段 39 B.7国际标准化项目标记的采用 41 附录C(规范性)条款类型的表述使用的能愿动词或句子语气类型 42 C.1要求. 42 C.2指示. 42 C.3推.. C.4允许 43 C.5陈述. 43 附录D(规范性)专利 D.1专利信息的征集 44 D.2尚未识别出涉及专利 44 D.3 已经识别出涉及专利 GB/T 1.1-2020 附录E(规范性)文件格式 附录F(规范性)文件中使用的字号和字体 58 参考文献 60 索引 61 图-B:1标记体系的组成 39 图E.1单数页格式 46 图E.2双数页格式 47 图E.3正文首页格式 48 图E.4封底格式 49 图E.5国家标准封面格式 50 图E.6行业标准封面格式 51 图E.7地方标准封面格式 52 图E8目次格式 图E9前言或引言格式 54 图E.10参考文献格式 55 图E.11 索引格式 56 图E.12 附录格式 57 表1文件名称中表示标准功能类型的词语及其英文译名 7 表2层次及其编号 表3文件中各要素的类别、构成及表述形式 8 表4各种功能类型标准的核心技术要素以及所使用的条款类型 18 表C.1要求 42 表C.2指示 42 表C.3推荐 42 表C.4允许 43 表C.5能 43 表C6可能性 43 表C.7一般性陈述 ......... 43 表F.1文件中使用的字号和字体 GB/T 1.1-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期》的规定 起章. 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与GB/T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GB/T20001《标准编写规则》、 GB/T200024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GB/T200034标准制定的特殊程序》和GB/T20004《团体标准 化》共同构成支撑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性国家标准体系, 本文件是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N的第1部分.
GB/T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文件的类别”一章(见第4章); b)将“总则”更改为”目标、原则和要求”,细分了原则,并将2009年版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人(见 第5章,2009年板的第4章、5.1.1、5.1.2.1、5.1.2.2、6.3.1.1和6.3.4); c)在“文件名称”中增加了表示标准功能类型的词语及其英文译名(见6.1.4.2); d)更改了要素的类别、构成以及表述形式(见6.2.2,2009年版的5.1.3); e)更改了“列项”的具体形式及编写规则(见7.5,2009年版的5.2.6); f)更改了编写要素“前言”时不允许使用的条款类型的规定(见8.3,2009年版的6.1.3); (见8.4); h)更改了陈述“范围“所使用的条款类型和表述形式(见8.5.3,2009年版的6.2.2); i)更改了要素“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见8.6.2,2009年版的6.2.3); j)删除了性能原则(见2009年版的6.3.1.2)、可证实性原则(见2009年版的6.3.1.3)和针对“要 求"的编写规定(见2009年版的6.3.4); k)更改了编写“术语条目”的一些规则,增加了详细的规定(见8.7.3,2009年版的6.3.2); 1)增加了引出符号和/或缩略语清单的引导语(见8.8.2); m)更改了要素“分类和编码”的编写规则(见8.9.18.9.3,2009年版的6.3.5),增加了要素“系统构 成”的编写规则(见8.9.2,8.9.3); n)增加了要素“总体原则”"总体要求"的编写规则(见8.10); o)增加了要素“核心技术要素"(见8.11)、“其他技术要素"的编写规则(见8.12),删除了“技术要 素的表述”(见2009年版的7.1.3); 8.14 2009年版的6.4.3); q)更改了条款类型以及条款表述使用的一些能愿动词(见9.1、附录C,2009年版的7.1.2、附录 F),增加了表述一般性陈述的典型用词(见表C.7); r)增加了“附加信息”(见9.2)、“通用内容”(见9.3)的表述规则; s)增加了条文中常用词的使用规则(见9.4.2); t)更改了称呼文件自身的表述规则(见9.5.2,2009年版的8.1.2.1):增加了注日期引用同一日历 年发布不止一个版本的文件的标注规则(见9.5.4.1.1),更改了不注日期引用的规则(见9.5.4.1.2, 2009年版的8.1.3.3);增加了规范性引用和资料性引用的表述规则(见9.5.4.2)、标明来源的方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GJ32/TJ 188-2015 立体绿化技术规程.pdf
DGJ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J13072-2015 DGJ32 /TJ188 -2015 立体绿化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building planting 2015-05-11发布 2015-07-01实施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定发布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立体绿化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building planting DGJ32/TJ188-2015 主编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 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15年7月1日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南京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告 第20号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立体绿化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立体绿化技术规程》为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 为DGJ32/TJ188-2015,自2015年7月1日起实施.
该规程由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组织出版、发行.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5年5月11日 前言 为规范江苏省立体绿化设计、施工和验收,提高城市立体绿 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 《2014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 通知》(苏建科[2014]256号)的要求,编制组在广泛调研和 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以国家、行业现行标 准、规范和有关规定为依据,对立体绿化的设计、施工、验收和 养护管理做了具体规定.
本规程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4屋顶绿化;5墙面绿化;6构筑物绿化;7立体花坛;附录A~ 附录C.
本规程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江苏省住房 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各单位在 执行过程中若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站(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287号银城广场B座4楼;邮政编 码:210036),以供今后修编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 参编单位:南京万荣园林实业有限公司 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市园林工程管理处 主要起草人:王然良吴锦华李浩年路奎钟秋爽 刘芳伊马晓斌李平吴德敏郝加胜 成林阳杨柳罗震 主要审查人:李蕾相西如王春彦杨杰王军 任全进杨冬辉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3.1设计 3.2施工 3.3验收 5 3.4养护管理 4屋顶绿化 6 4.1一般规定 4.2设计 6 4.3施工.. 11 4.4 验收 14 4.5养护管理 15 5墙面绿化 17 5.1一般规定 17 5.2设计.. 17 5.3施工.. 18 5.4验收 20 5.5养护管理 21 6构筑物绿化. 23 6.1一般规定 23 6.2设计. 23 6.3 施1... 24 6.4 验收 25 6.5 养护管理 26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GJ32/TJ 186-2015 江苏省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pdf
DGJ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J 13054-2015 DGJ32 /TJ186 -2015 江苏省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detection andsurvey for Jiangsu 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s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定发布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江苏省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deteetion and survey for Jiangsu 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s DGJ32/TJ1862015 主编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处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15年7月1日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南京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告 第17号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江苏省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江苏省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为江苏省工程 建设标准,编号为DGJ32/TJ186-2015,自2015年7月1日起 实施.
该规程由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组织出版、发行.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5年4月30日 前言 根据《省改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实施 意见》(苏政办发[2014]110号)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 于申报2015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 划的通知)(苏建函科[2014]882号)的要求,在江苏省住房 和城乡建设厅的统一组织下,编制组经深人细致地调查研究,总 结实践经验,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10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 号:3基本规定:4技术准备:5地下管线探查:6地下管线测 量;7数据处理;8已有地下管线普查成果整合:9工程监理: 10报告书编写和成果验收;附录A~附录G. 本规程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南京市测绘期 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南京市建邓区创意路88号:邮政编码: 210019:电话:025-84767845;电子信箱:88010427@qgc0m) 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若有修改意见或 建议,请寄送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 287号银城广场B座4楼;邮政编码:210036).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处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单位: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中心 苏州市地下管线管理所 淮安市规划局 宜兴市规划局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分 1 公司 南京金脉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羞杨洪海刘颖施嘉泓储征伟 陈浩东陈昕卢金芳陈文志王兴海 翔建荣王庆侯宜军王孟和赵雷 严安张跃峰徐建陈斌王香治 何流贾俊相文宁亚炜刘文伍 华安中 主要审查人:宁津生李学军贾光军林广元杨胜万 骆颖周以良陈法勇谭校山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GJ 08-2180-2015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pdf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DGJ 08-2180 -2015 J13152-2015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icationforstrenghening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s wthexemalprestressing 2015-12-18发布 2016-05-01实施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 Tedeical ecfcti geing lenal miforoed sole shctis fh del psitg DGJ 08-2180-2015 J 13152-2015 主编单位:同济大学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6年5月1日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6上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 沪建管[2015]1025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关于批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 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同济大学、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体外预 应力加固技术规程),经审核,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意备案 (备案号为』13152一2015),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 编号为DGJ08-2180-2015,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 4.1.3条,4.1.4条为强制性条文.
本规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同济 大学负责解释, 特此通知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二O一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前言 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上海 )) [2010]181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 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定;4材料;5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设计计算;6体外预应力纤维增 强复合材料加固结构设计计算:7构造措施:8体外预应力的防 护;9体外预应力施工工艺:10工程验收.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 行.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读至同济大学预应力研究 所(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邮编:200092:E-mail:xiong_ xueyu@tongji.edu.cn),或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 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E-mail:shgcjsgf@ sina.),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同济大学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上海同吉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设科技推广中心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 上海江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东浩工程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熊学玉李亚明顾炜 肖陈文艳曲宏陆元春汪继想 张录贾明钱智勇孙丰夏万国 徐灵通蔡惠菊强国平耿耀明张晖 何平吴学淑 李明张安安张森 主要审查人员:黄鼎业汪大绥盛磊陈飞吴杰 李浩朱杰江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2015年6月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G/TJ 08-2231-2017 地铁盾构法隧道修复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DG/TJ08-2231 -2017 J13856-2017 地铁盾构法隧道修复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odeforacceptance ofconstruction quality ofmpair and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forsubway shield tunnel 2017-04-13发布 2017-09-01实施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地铁盾构法隧道修复加固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repair and reintorcement engineering for subway shield turnel DG/TJ08-2231-2017 J13856-2017 主编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7年9月1日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7上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 沪建标定[2017]329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关于批准《地铁盾构法隧道修复加固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 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主编的《地铁盾构法隧道 修复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经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 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一2231一2017,自2017年9月1 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资管理,上海 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特此通知.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二O一七年四月十三日 前言 本规范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 的要求,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 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会同各有关单位共同 编制.
本规范总结了上海地区地铁盾构法隧道修复加固工程的施 工与验收经验,对隧道修复加固工程做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并 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意见,经讨论和论 证完成本规范的编制.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地基注 各单位及有关人员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有相 关建议、意见,请至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 市桂林路909号;邮编:201102;E-mail:ljp_sk@126.),或上 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 编:200032;E-mail:bzglk@shjjw.gov.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参编单位: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上海隧道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1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王如路李家平周红波朱雁飞蔡来炳 杨志豪吴惠明 李刚 沈张勇 张帆 胡群芳邵华 缪佳敏 何小玲 冯师 李迅柳献 于宁 吴小建 李维涛 李芹峰 许熠 陆荣欣 朱海军 黄俊 阔秋红 主要审查人:杨国样李永盛曹文宏 杨我清傅德明 徐克洋陈培泰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2016年11月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G/TJ 08-2219-2016 林荫道设计规程.pdf
DG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DG/TJ08-2219 -2016 J13697-2017 林荫道设计规程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avenue 2016-12-08发布 2017-04-01实施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林荫道设计规程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avenue DG/TJ 08-2219-2016 J 13697-2017 主编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上海市路政局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7年4月1日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7上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 沪建标定[2016]1110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关于批准《林萌道设计规程》为上海市 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路政局、上海市城市规 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林荫道设计规程》,经我委审核,现批准为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2219-2016,自 2017年4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 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负责解释.
特此通知.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八日 前言 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上海 市工程建设规范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管(20140966号文)的要 求,规程编制组在深人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林荫道建设的实 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总体 设计:5绿化设计:6工程设计.
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 请及时至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地址:上海市胶州路768 号科技信息处;邮编:200040:电话:52567788转7168),或上海市 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 200032;E-mail:shgcjsgf@sina.),以供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上海市路政局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林业)工程管理站 主要起草人:严巍王瑛杨瑞卿李青苏红娟 张瑜庄伟 参与起草人:陈立民杨嘉蓉唐海雯杜安郑晓光 余燕屏许晓波陈峰张国兵陈嫣 -1- 蔡莹莹王延洋周玲琴季德成梁晶 徐佩贤李婷婷尹伯仁王本耀宋东锦 顾汤华张瑶岳军妹薛原 主要审查人:黄军华许东新朱建忠傅徽楠蒋坚锋 赵召胜彭国雄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2016年10月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G/TJ 08-2206-2016 人防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pdf
DG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DG/TJ08-2206 -2016 J13472-2016 人防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 Delivery standard of design information model for civil air defense works 2016-05-27发布 2016-11-01实施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人防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 Delivery standerd of design information model for civill air defense works DG/TJ 08-2206-2016 J13472-2016 主编单位: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6年11月1日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6上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 沪建标定[2016]409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关于批准《人防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 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经审核,现批准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编 的(人防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 一编号为DG/TJ08-2206一2016,自2016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 市地下空闻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资解释.
特此通知.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七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交[2013]927号 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
在缩制过程中,标准编制组开晨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参考 了有关国内外标准,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内容进 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BIM模 型创建要求、BM模型信息要求、交付要求, 本标准由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 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 至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复兴中 路593号20楼:邮编:200020;E-mail:zgb@suadi cn),或上 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 编200032;E-mail:shgcjsgf@sina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上海市民防监督管理处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民防地基勘察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腺丽辛佐先高福桂李建光冯星 陈振丽刘满张汉曹曹震陆文良 高文型梁炜赵佳慧任夏杨赵寒青 段创峰郵振中巴雅吉乎钱锦 乔峰顾沉颖何晓牛涛石磊 董震许铭王欢陈琦 -1一 主要审查人:孙晓波李磁泉熊诚王挥王广斌 李嘉军江燕蒋曙郭莉陈解华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2016年3月 一2一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 242-2016 建筑通风器应用技术规程.pdf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3543-2016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 /T-242 -2016 建筑通风器 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ventilator 2016-08-31发布 2016-11-01实施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建筑通风器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ventilator DBJ50/T-242-2016 主编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6年11月1 日 2016重庆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 渝建发[2016]48号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发布《建筑通风器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 区、双桥经开区建设管理局,有关单位: 现批准(建筑通风器应用技术规程》为我市工程建设推荐性 标准,编号为DBJ50/T-242-2016,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中煤科工集团重 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关于同意重庆市地方标准《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等3项标准备案的函 建标标备(2016)198号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你委报送的《关于报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等3项标准备案的函)收悉.
经研究,同意该3项标准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其备案号为: J13542-2016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J13543-2016建筑通风器应用技术规程 J13544-2016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自承重墙体工程应 用技术规程 该3项标准的备案号将刊登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 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2016年9月9日 前言 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2年度工程建设 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12]119号)文件要求,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 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设计:4.设备 与材料:5.安装与调试:6.验收.
本规程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中煤科工集团重 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解释,在本规程在执行过 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 馈给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渝中 区长江二路177-8号,邮编:400016.电话:023-68721533,传真: 023-68725026,邮箱:934117393@qq.c0m),以供修编时参考.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04/T 366-2018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标准.pdf
DB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04 /T366 -2018 备案号:J14332-2018 预拌 混凝土质量管理标准 Management standards for quality ofready-mixedconcrete 2018-07-23发布 2018-09-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标准 Management standards for quality of ready - mixed conerete DBJ04/T 366-2018 批准部门: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主编单位: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钢筋混凝土专业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8年9月1日 中国建材工出出版社 2018北京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标准》 的通知 晋建标字[2018]208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各有关单位: 现批准《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标准》为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 标准,编号为DBJ04/T366-2018,自2018年9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西省工程建 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 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年7月23日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地 方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山西省建设工程质 有关单位共同编制本标准.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 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省市标准和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 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 规定;4.材料管理;5.设备管理;6.试验管理;7.生产管理;8.运输 与交付:9.浇筑与养护;10.资料管理及有关附录.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 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负贵解释.
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各单位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 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给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建设北路85号;邮政编码:030001),以 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钢筋混凝土专业委员会 参编单位: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西恒台建业集团有限公司 华通路桥集团太原建业有限公司 山西智海混凝土有限公司 山西科建工程检测研究院 山西华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1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平遥县永强混凝土搅拌站 晋中科睿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临汾市华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百通混凝土有限公司 运城海鑫混凝土有限公司 大同市世都伟业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长治市诚进建材有限公司 晋城市久远混凝土有限公司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宋军贾风林张建伟张敬中 赵安全 张慧爱 郝建民 宋建荣 陈玉峰 杨改香 咎和平 祁会军 李新建 孙开华 李晓峰 史生强 马荔莉 乔斌 梁纪民 杨风晨 李冀平 宋伟亮 张文荣 闫高峰 王增先 丛山红 刘卢顺 李峰 何毅 程琴珍 主要审查人:霍瑞琴 赵炎龙 郁军王险峰 李宪军李志军刘丽丽宋宁 韩君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T 15-266-2023 装配式轻质混凝土外墙板应用技术标准.pdf
广东省标准 DBJ /T 15-266 -2023 备案号J17293-2023 装配式轻质混凝土外墙板 应用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prefabricated lightweight concrete exterior wall panels 2023-12-13发布 2024-06-01实施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广东省标准 装配式轻质混凝土外墙板应用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prefabricated lightweight concrete exterior wall panels DBJ/T 15266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7293-2023 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24年6月1日 中国城市出版社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 《装配式轻质混凝土外墙板应用技术标准》的公告 粤建公告(2023]61号 经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现批准《装配式轻质混凝土外墙 板应用技术标准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J/T15-266- 2023.
本标准自2024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并于出版后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门户网站(zfcxjst.gd.gov.cn)公开标准全文.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12月13日 3 前言 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14年广东省工程 建设标准制订和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函(2014]1384号) 本标准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 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
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广东省装配式轻质混凝土 外墙板应用现状、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广泛征求了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以及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 检测等相关单位的意见,参考了有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开 展了多次研讨,最后经审查定橘.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 规定:4外墙板及构配件要求:5建筑设计:6结构设计:7施 工;8质量验收.
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 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先烈东路 121号;邮致编码:510500) 本标准主编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广东莲田金属工程建筑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4 广州大学 深圳市新山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创高幕墙门窗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凝龙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杨仕超廖鸿雁余其俊李建新 陈培鑫韦江雄徐其功王新祥 林春徐海军 赖燕德梁炳恒 陈阳赖小江 马旭李方贤 李从波李明 王意理 杜继予 范育华 杨翠涓陈湛二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倪建国曾晓武王松帆刘汉华 黄折李扬王勇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7/T 5288-2024 建筑工程机械拆除安全管理标准.pdf
DB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37/T 5288 -2024 J XXXX-2024 建筑工程 机械拆除安全管理标准 Safety management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chanical demolition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 2024-07-12发布 2024-09-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建筑工程机械拆除安全管理标准 Safety management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chanical demolition DB37 /T 5288-2024 备案号:JXXXX-2024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告 2024年第7号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批准发布《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等 5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的公告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建筑工程机械拆除安全管理标 准》《城市轨道交通桥墩预制拼装技术规程》《城市轨道交通清 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城市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预制U型 梁施工技术规程》等5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业经审定通过, 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现予以发布,自2024年9月1日起 施行.
原《城市轨道交通桥墩预制拼装技术规程》DB37/T 5100-2017、《城市轨道交通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B37/T 5099-2017、《城市轨道交通预制简支U型梁施工技术规程》 DB37/T5098-2017同时废止.
以上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 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附件: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发布名单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12日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附件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发布名单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主编单位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中心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DB37/T 5287-2024 清华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2 建筑工程机械拆除安全管理标准 DB37/T 5288-2024 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桥墩预制拼装技术 3 DB37/T 5100-2024 济南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规程 城市轨道交通清水混凝土施工技 4 DB37/T 5099-2024 济南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术规程 城市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预制 5 DB37/T 5098-2024 济南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U型梁施工技术规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UWA 40055-2023 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实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P41
团体标准 T/CUWA 40055 -2023
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实回填材料 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self-pacting backfill material in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2023-05-22发布2023-09-01实施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发布
前言
根据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关于印发(2021年中国城镇供
求,规程编制组经深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 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材料、设计、 施工和质量检验。
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 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对所涉及专利的真实性、有效 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本规程可能涉及必不可少的专利,编制单位承诺已确保专利 权人或者专利申请人同意在公平、合理、无歧视的基础上,免费许 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实施该标准时实施其专利。
本规程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管
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上海市城 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 路3447号城建设计大厦,邮政编码:200125)。
本规程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 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上海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1
珠海供排水管网有限公司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善胜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清远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宁亚大塑料管道系统有限公司 山东龙泉管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东方豪博管业有限公司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万朗水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绍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鼎蓝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百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唐建国李艺项培林宋奇回 王艾凯沈浩陈先明赵国志 惠二青吴绍珍谭永庆周传庭 童震国庄敏捷许光明宋俊廷 童立魏源源屠怡倩朱洁 王贤萍吴坤明周小国张超 谢鹏杨永喆孔德信孙芹先 王金辉王伯华李华成吴穹 陈永兴鲍德波苏跃辉陈彦 樊雪莲眭利峰马歆茹李新同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厉彦松杨向平杭世珺杨涛 甘一萍马小蕾赵远清
.2
目次
1总则 2术语2 基本规定3 4材4 4.1一般规定 4.2原材料4 4.3材料性能5 4.4材料制备5 5设计7 5.1一般规定 5.2沟槽开挖设计 5.3沟槽回填设计9 611 6.1一般规定11 6.2施工准备11 6.3材料运输12 6.4材料浇筑13 质量检验.15 7.1一般规定15 7.2原材料检验15 7.3施工质量检验16 本规程用词说明18 引用标准名录19 附:条文说明..21
Contents
General provisions 2Terms2 3Basic requirements3 4Materials 4.1General requirements 4.2Raw materials 4.3Properties of materials 4.4Preparation ofmaterials 5Designs 5.1General requirements 5.21Design of trench excavation 5.3 Design of trench backfill6 6Constructions11 6.1Generalrequirements11 6.2Construction preparation11 6.3Transportation of materials12 6.4Pouring of materials13 Quality inspections15 7.1General requirements15 7.2Inspection ofrawmaterials15 7.3Inspection ofconstructionquality16 Explanation of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18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19 Addition:Explanation ofprovisions21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4
15
16
…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