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7783-2019 金属材料 高应变速率高温拉伸试验方法.pdf
ICS 77.040.10 H 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783 -2019 金属材料 高应变速率高温拉伸 试验方法 Metallic materials-High strain rate tensile test method atelevated temperature 2019-08-30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7783-2019 目次 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说明 5试验原理 6试验设备 7试样.. 8试验程序 9试验数据处理 10试验结果有效性评估 10 11试验报告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数据测试系统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温度效应的修正方法 15 附录D(资料性附录)人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起点的确定方法 17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分离式霍普金森拉伸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公式 18 附录F(资料性附录)高应变速率高温拉伸试验测试示例 0Z 附录G(资料性附录)高应变速率高温拉伸试验测试异常示例 21 参考文献 GB/T 3778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 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 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伟芳、胡文军、高怡斐、郭伟国、汪洋、钟卫洲、董莉、卢芳云、李荣峰、方健、 侯慧宁、彭刚.
GB/T 37783-2019 金属材料高应变速率高温拉伸 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试验杆对金属材料开展高应变速率高温拉伸试验的术语和定 义、符号和说明、试验原理、试验设备、试样、试验程序、试验数据处理、试验结果有效性评估及试验报告 等内容.
学性能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2-2015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 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1062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T13992金属粘贴式电阻应变计 GB/T30069.1金属材料高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第1部分:弹性杆型系统 GB/T32967.1金属材料高应变速率扭转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JJG623电阻应变仪 3术语和定义 GB/T10623和GB/T3296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弹性拉伸波elastic tensile wave 在介质中传播拉伸应力的弹性应力波,其质点运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反.
3.2 弹性拉伸波速率elastic tensile wavevelocity 弹性拉伸波波阵面传播的速率.
3.3 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plit Hopkinson tensile har 利用弹性拉伸波测试材料在高应变速率下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等力学性能的装置.
3.4 冷接触时间coldcontact time 试样接触波导杆时刻与应力波到达试样/入射杆界面时刻的差值.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784-2019 中空玻璃结构安全隐患现场检测方法.pdf
ICS 81.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784 -2019 中空玻璃 结构安全隐患现场检测方法 In-situ test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structural risk of the insulating glass 2019-08-30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778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义节能玻璃(芜湖)有限公司、福莱特光 伏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浙江中技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成都硅宝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奋发粘胶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美特幕墙有限公司、浙江亚厦幕墙有限公司、苏州 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泰皇岛有限公司、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 心、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华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中国耀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玻 机智能幕墙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湖北正格幕墙检测有限公司、河南 豫美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 司)、江苏省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亦望、刘小根、杨建军、阮洪良、林斌、李步春、邱岩、万德田、孔戈、周意生、 朱齐飞、孙连弟、钱新宇、黄建斌、刘学刚、陈国谦、罗江洪、刘志海、田学勤、丁订、徐会芳、黄晓天、贾淑萍、 刘霞、唐科、张伟、陈璐、何志军、袁爱国.
GB/T 37784-2019 中空玻璃结构安全隐患现场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过挠度相对比较法检测中空玻璃结构安全隐患的术语和定义、检测原理、加载装 置、检测方法、矩形平板中空玻璃接近度值计算、风险判据和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用中空玻璃因通透性密封失效导致的结构安全隐患检测.
本标准不适用于带呼吸装置及压力自平衡装置的中空玻璃的结构安全隐患现场检测.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接近度closeness 实测值与理论计算的中空玻璃密封未失效或失效对应值的接近程度.
3检测原理 中空玻璃密封单元密封未失效和密封通透性失效时,其承载变形性能会存在明显差异,在中空玻 聘一面施加固定的载荷,测量中空玻璃受力后直接承载面的几何中心处的间隔层厚度,并根据接近度值 判定中空玻璃是否存在结构安全隐患.
4加载装置 采用杠杆-硅码如载装置,在中空玻璃面板几何中心施加垂直的集中载荷,如图1所示.
在长度可 调的杠杆顶端设置有弹性加载球,加载后加载球与玻璃的接触半径为5mm~15mm.
杠杆底端设置 有吸盘,吸盘固定于表面平滑的地板上,在靠近杠杆弹性加载球的一端施加砝码.
注:根据现场加载条件.
也可选择其他可以施加并显示力值的加载装置.
GB/T 37784-2019 说明: 1-一中空玻璃: 弹性加载球; 3-挂绳; 砝码; 5杠杆; 6吸盘. 图1现场加载装置示意图 5检测方法 5.1中空玻璃尺寸及间隔层初始厚度测量 如图2所示,采用精度为1mm或更高的量具测量矩形中空玻璃的长边长度a和短边长度6,采用 精度为0.1mm或更高的量具测量中空玻璃的内、外片厚度,采用精度为0.1mm或更高的量具测量中 空玻璃面板中心A点处间隔层(中空层)的初始厚度h.
及长边边部B点处(在长边中点且离边缘距离 为50mm~100mm)的间隔层初始厚度h.
GB/T 37784-2019 =50mm 说明: A-中空玻璃板中心测点; B--中空玻璃长边边部测点.
图2中空玻璃尺寸及中空层厚度测点位置示意图 5.2安装加载装置 按图1所示安装好集中载荷加载装置,弹性加载球对准中空玻璃直接承载面的板中心,并用卷尺测 量图示中的H、d、L、S的距离,精确至1.0mm. 5.3施加砝码 施加砝码质量M的最大允许质量M和最小质量M分别按式(1)和式(2)计算: M. = 50 L H g • d S[1.24ln(0 063 7b) β] (1 ) 式中: M.. 施加砝码质量最大允许值,单位为千克(kg); 中空玻璃直接承载面的玻璃厚度,单位为毫米(mm): H 加载点至杠杆下端的垂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p 加载点至杠杆下端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 杠杆长度,单位为毫米(mm); S 硅码挂点处至杠杆下端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中空玻璃的短边长度,单位为毫米(mm); 与玻璃长宽比a/b有关的系数,取值见表1; g 当地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²).
M = 20rLH g d S[1.24ln(0.063 76)β] 式中: M-加载砝码质量最小允许值,单位为千克(kg).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782-2019 金属材料 压入试验 强度、硬度和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pdf
ICS 77.040.10 H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782 -2019 金属材料 压入 试验 强度、硬度和 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 Metallic materials-Indentation test-Determination of strength hardness and stress-strain curve 2019-08-30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7782-2019 目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说明 s1 5试验原理 6试验设备 7试样 8试验条件 9试验程序 10试验结果的有效性 11试验报告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试验设备的日常核查 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参考试样 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强度、硬度和应力-应变曲线压人测试示例 13 参考文献 GB/T 3778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成都微力特斯科技有限公司、沈阳飞机 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 料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力助、包陈、陈辉、董莉、李荣锋、刘晓坤、余南阳、金冬岩、方健、李璞、胡本润.
GB/T 37782-2019 引言 已有的仪器化压痕试验方法基于压人力和深度的实时测量,实现了金属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等材 料参数的确定,但无法确定应力-应变曲线.
本标准在此基础上,可对均匀变形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进 行有效表征,同时在试验原理、试验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主要体现在: 一基于压人试验力-深度实时测量曲线,通过所建立的力学模型,可以获得被测材料的弹性模量、 抗拉强度、硬度和应力-应变曲线: 一实现布氏、洛氏、维氏硬度之间的换算; 一实现抗拉强度与布氏、洛氏、维氏硬度之间的换算.
本标准提供一种测定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洛氏硬度和均匀变形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 的压人试验方法.
GB/T 37782-2019 金属材料压入试验强度、硬度和 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压人法测定金属材料弹性模量、抗拉强度、硬度和应力-应变曲线的试验原理、试验设 备、试样、试验条件、试验程序、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均质、各向同性、拉伸硬化规律呈现幂指数特征(幂指数为常数)的金属材料的弹性模 量、抗拉强度、洛氏硬度和均匀变形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抗拉强度与硬度之间的转换,以及布 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之间的转换.
注:当用于测定存在明量屈服平台或表现为线性硬化的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时,所得试验结果可能存在较大 误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7997硬质合金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062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T21838.1金属材料硬度和材料参数的仪器化压痕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JJG139拉力、压力和万能试验机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cGB/T10623GB/T21838.1和GB/T21838.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力-深度曲线force-depth curve 施加于压头上的力和压头垂直压人材料表面的深度之间的曲线.
注:力-深度曲线来源于加载-卸载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典型的力-深度曲线见图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780-2019 玻璃材料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pdf
ICS81.040.10 Q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780 -2019 玻璃材料弹性模量、剪切模量 和 泊松比 试验方法 Testmethodforelasticmodulus shearmodulusandPoisson'sratioofglass 2019-08-30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78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 司、贵州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秦皇岛有限 公司、浙江西溪玻璃有限公司、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华 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亦望、万德田、刘晓松、孙立生、刘小根、黄建斌、赵兴勇、王银茂、陈志新、 温汉平、曹志强、邱岩、朱国庆、田远、潘瑞娜、艾福强、王艳萍、杨勇、涂昊.
GB/T 37780-2019 玻璃材料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 泊松比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脉冲激振法测定玻璃材料在常温下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的术语和定义、 试验原理、试验设备、试样、试验步骤、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玻璃和微晶玻璃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16外径千分尺 JC/T2172精细陶瓷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脉冲激励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动态弹性性能dynamicelasticproperty 采用脉冲激振法测得的材料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等性能.
3.2 弯曲振动bendingvibration 矩形截面梁试样在长度水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振动.
3.3 扭转振动torsionvibration 矩形截面梁试样绕其纵轴产生扭转变形的振动.
4试验原理 振动基频和扭转振动基频,利用弯曲振动基频计算出试样的弹性模量,利用扭转振动基频计算出试样的 剪切模量,泊松比由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关系式计算得出.
注:由于试样振动的基频取决于试样尺寸、质量和弹性模量,在试样质量和尺寸已知的情况下,测到基频后可以计 算出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取决于弯曲振动基频,剪切模量取决于扭转振动频率,泊松比由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剪 切模量决定,三者只有两项是独立的.
5试验设备 5.1总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745-2019 木结构剪力墙静载和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方法.pdf
ICS 91.080.20 P2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745 -2019 木结构剪力墙 静载 和低周反复水平 加载试验方法 Staticandcycliclateralload testmethodsfor timber structure shear walls (ISO 21581:2010 Timber structures-Static and cyclic lateral load test methods for shear walls MOD) 2019-06-04发布 2020-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7745-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符号 4试件 5试验设备 6测试方法 7测试结果 8测试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21581:2010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O21581:201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木结构剪力墙静载和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记录表 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测试方法的补充说明 13 附录E(资料性附录)剪力墙试件性能计算、荷载-位移曲线和表格格式范例 15 GB/T 3774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1581:2010《木结构剪力墙静载和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 方法》.
本标准与ISO21581:2010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21581:2010 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21581:2010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附录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 览表.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C,提供了木结构剪力墙静载和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记录表; 修改了标准名称.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建筑大 学、南京工业大学、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 天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漳平木村林产有限公司、东莞 华科东尼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颖、冯鹏、刘伟庆、祝磊、龚蒙、任学勇、孟鑫淼、周海宾、徐伟涛、龚迎春、陆伟东、 杨会峰、岳孔、党文杰、戚士龙、朱旭东、吴玉、董伟博、刁玥、叶交友、王永兵、吴勇、丁青峰、徐华春、 苏炳正、冯晓东、许建华、吴哲彦、李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622-201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耐火钢筋.pdf
ICS 77.140.60 H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622 -2019 钢筋 混凝土用热轧耐火钢筋 Hotrolledsteelbar offireresistantforthereinforcementofconcrete 2019-06-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62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盐城市联鑫钢铁有限公司、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钢研晟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鑫钢铁集团有 限公司、洛阳洛钢集团钢铁有限公司、江苏徐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台鑫钢铁有限公司、唐山市德龙 钢铁有限公司、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长城、柯雪利、谢锦官、周和敏、方宇荣、屈小波、王长生、吴建中、许新潮、 王爱钦、邓柯令、张治广、傅余东、陈春荣、刘宝石、李晶、蔡恒忠、武兵强、刘建丰、谷杰、肖立军、林志旺、 贺利军、罗锋、董建霖、孟宪成、聂志斌、王玉婕、侯宏伟、黄玉鸿、陈居用、魏然、翁晓剑、曾锦.
GB/T37622-201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耐火钢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耐火钢筋的分类、牌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 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用热轧耐火光圆钢筋和热轧耐火带肋钢筋(以下简称钢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钮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分光光度法 GB/T223.26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3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 GB/T223.40钢铁及合金锯含量的测定-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 GB/T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85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228.2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 GB/T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T2101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17505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20124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情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GB/T20125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28900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YB/T081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3术语和定义 GB/T1499.1和GB/T1499.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622-2019 3.1 耐火钢筋steel bar of fireresistant 钢中加入适量的耐火合金元素,如Mo、Cr、Ni、Nb、V等,使其具有在600C时其屈服强度不低于常 温屈服强度2/3的耐火性能并按热轧状态交货的钢筋.
4分类、牌号 4.1 钢筋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300级、400级、500级.
4.2钢筋牌号的构成及其含义见表1.
表1 类别 牌号 牌号构成 英文字母含义 由HPB屈服强度特 HPB-热轧光圆耐火钢筋的英文(hot rolled plain 热轧光圆耐火钢筋 HPB300FR bars)缩写 征值FR构成 FR-耐火(fire resistant)的英文缩写 HRB400FR 由HRB屈服强度特 HRB一热轧带肋耐火钢筋的英文(hot rolledribbed 热轧带肋耐火钢筋 bars)缩写 HRB500FR 征值FR构成 FR-耐火(fire resistant)的英文缩写 5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标准编号; b)产品名称; 钢筋牌号; (P 钢筋公称直径、长度及重量(或数量,或盘重); e) 特殊要求.
6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光圆钢筋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499.1的规定,带肋钢筋的尺寸、外形、重量 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499.2的规定.
7技术要求 7.1冶炼方法 钢应采用转炉或电弧炉冶炼,必要时可采用炉外精炼.
7.2牌号和化学成分 7.2.1钢筋牌号及化学成分和碳当量(熔炼分析)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T37622-2019 表2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牌号 C Mn P S Cr v Nb 碳当量Ceq/% M M Mo M HPB300FR 0 55 1.50 0.04 0 04 焊接 机械连接 0.20~ HRB400FR 0.22 0 035 0 035 0.75 0.80 1.60 0.60 0.10 0.10 ≤0.55 ≤0.65 HRB500FR 7.2.2碳当量Ceq(%)可按式(1)计算: Ceq =C Mn/6 (Cr V Mo)/5 (Cu Ni)/15 (1) 7.2.3对耐候性能有要求的钢筋,可以添加Cu、Ni和RE等元素,其含量为:Cu≤0.60%,Ni≤0.65%, RE≤0.05%.
钢的氮含量应不大于0.012%,供方如能保证可不作分析.
钢中如有足够数量的氮结合 元素,含氮量的限制可适当放宽.
7.2.4钢筋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碳当量Ceq的允许偏差为十0.03%.
7.3交货型式 光圆钢筋通常按卷盘或直条状态交货.
带肋钢筋通常按直条交货,但对直径不大于16 mm的带肋 钢筋也可按盘卷交货.
7.4力学性能 7.4.1室温下钢筋的下屈服强度R.
、抗拉强度R.
、断后伸长率A、最大力总延伸率A等力学性能特 征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所列各力学性能特征值,除R°a/R.
可作为交货检验的最大保证值外, 其他力学性能特征值可作为交货检验的最小保证值.
表3 下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 最大力总 R/MPa R°m/Rd R°a/R 牌号 R/MPa 长率A/% 延伸率A/% 不小于 不大于 HPB300FR 300 420 25 10.0 HRB400FR 400 540 16 9.0 1.25 1.30 HRB500FR 500 630 15 9.0 1.25 1 30 注:R°为钢筋实测抗拉强度;R°为钢筋实测下屈服强度.
7.4.2在600C下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牌号 屈服强度R.2/MPa HPB300FR ≥200 HRB400FR ≥270 HRB500FR ≥340 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566-2019 圆钢超声检测方法.pdf
ICS 77.040.20 H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566 -2019 圆钢 超声检测方法 Methodofultrasonictestingforroundsteel 2019-06-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7566-2019 目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检测要求 对比试样 检测设备 7 检测条件和步骤 8判定 9检测记录和报告 GB/T3756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检测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卫、范弘、周立波、杜道京、董莉、刘光磊、王会庆、胡志松、王永锋、朱国庆、 李艇.
GB/T 37566-2019 圆钢超声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圆钢超声检测的检测要求、对比试样、检测设备、检测条件和步骤、判定、检测记录和 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直径8mm~400mm圆钢的脉冲反射法超声自动或半自动检测(包括相控阵超声检 测).
手动检测以及其他规格的圆钢超声检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JJG746超声波探伤仪 YB/T145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YB/T4082钢管自动超声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动检测automatic testing 利用机电设备实现一个或多个超声探头在产品表面执行适当的相对运动扫查,并通过检测仪设定 的警报阈值对缺陷回波进行自动评定.
3.2 半自动检测semi-automatic testing 由检测人员操控机电装置或设备实现一个或多个超声探头在产品表面执行适当的相对运动扫查, 并通过检测仪设定的警报阈值对缺陷回波进行评定.
3.3 手动检测manual testing 检测人员手持一个或多个超声探头在产品表面执行适当的相对运动扫查,并通过对检测仪显示波 形的观察和/或检测仪设定的警报阈值对缺陷回波进行评定.
4检测要求 4.1检测波型 圆钢的超声检测一般使用纵波检测.
当合同注明需要使用横波对圆钢进行超声检测时,横波声束 入射面应垂直于圆钢轴线,并实施声束双向人射的检测,如图1所示.
GB/T 37566-2019 图1横波双向入射检测示意图 4.2检测方式 圆钢的超声检测可采用自动、半自动或手动检测.
手动检测时,探头的扫查速度应不超过 150 mm/s.
4.3耦合方式 圆钢超声检测可采用接触技术、间隙技术或液浸技术.
接触技术可采用水、油、油脂或浆糊作为耦 合剂;间隙技术和液浸技术一般采用水或油作为耦合剂,为防止圆钢生锈以及圆钢和探头表面产生气 泡,可在水中添加防腐剂、润湿剂和消泡剂.
4.4扫查方式 超声检测时,探头相对于圆钢做周向扫查.
在半自动或自动检测中,探头与圆钢的相对运动扫查方 式可以是:探头旋转圆钢直线前行、探头固定圆钢螺旋(或直线)前行、探头沿圆钢轴线移动圆钢原地旋 转或探头固定圆钢直线前行.
无论采用何种扫查方式,探头的扫查径迹应连续并均匀覆盖圆钢表面,且 相邻径迹的扫查应有10%的探头有效探测区的交叠.
4.5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应取得符合GB/T9445或者同等标准的资格证书.
从事圆钢超声检测人员应取得超声 探伤专业1级及其以上资格证书,签发检测报告者应取得超声探伤专业2级及其以上资格证书.
5对比试样 5.1材料 对比试样材质、声学性能应与被检测圆钢相同或相近(声学衰减差别宜在土4dB以内);材料内部 不应存在影响设备校验的缺陷.
5.2直径、长度和平直度 自动和半自动检测对比试样的直径应满足公称尺寸要求,长度和平直度应满足探伤方法和探伤设 备的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567-2019 建筑装饰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pdf
ICS 77.150.30 H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567 -2019 建筑装饰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sheet and strip forbuildingdecoration 2019-06-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756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钢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 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迎利、郭晓辉、郭慧稳、赵万花、李健、葛小牛、刘清兰、耀东、邵烨、刘峰、 余锡孟、杜锡勇、孙红刚、马子超, GB/T 37567-2019 建筑装饰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装饰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制作铜门、钢瓦、铜雕塑、屋面、屋顶、外墙面等建筑装饰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以下简 称板带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121(部分)铜及钢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231加工铜及钢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26303.3铜及钢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3部分:板带材 GB/T34505一2017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YS/T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483铜及钢合金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 YS/T668钢及钢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YS/T815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 3技术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牌号、代号、状态和规格 板带材的牌号、代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变电二次部分培训资料合集(二次作业安全措施卡/二次系统试卷/二次系统ppt).zip
├── __MACOSX
│ └── 变电二次 部分
│ ├── ._.DS_Store
│ ├── 二次系统ppt
│ │ ├── ._三段式演示(无B相KA).ppt
│ │ ├── ._三段式电流保护.exe
│ │ ├── ._吸引衔铁式继电器.swf
│ │ ├── ._期中试卷图.ppt
│ │ ├── ._电气设备 信号系统.ppt
│ │ ├── ._第1章 二次电气图.ppt
│ │ ├── ._第2章 互感器.ppt
│ │ ├── ._第2章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ppt
│ │ ├── ._第2章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ppt
│ │ ├── ._第3章 断路器.ppt
│ │ ├── ._第3章 断路器的控制电路.ppt
│ │ ├── ._第3章 隔离开关的控制及闭锁电路.ppt
│ │ ├── ._第4章 变配电所的信号系统.ppt
│ │ ├── ._第5章 变配电所的同步系统.ppt
│ │ ├── ._第6章 变配电所的微机监控系统.ppt
│ │ ├── ._第7章 变配电所的直流系统.ppt
│ │ ├── ._第8章 1继电保护基础知识.ppt
│ │ ├── ._第8章 2继电器.ppt
│ │ ├── ._第8章 3三段式电流保护.ppt
│ │ ├── ._第8章 3电流II段III段.ppt
│ │ ├── ._第8章 4输电线纵差保护高频保护.ppt
│ │ ├── ._第9章 1变压器故障及瓦斯保护.ppt
│ │ ├── ._第9章 2变压器差动保护.ppt
│ │ ├── ._第9章 3母线保护原则.ppt
│ │ ├── ._螺管线圈式继电器.swf
│ │ └── ._转动舌片式继电器.swf
│ ├── 二次系统试卷
│ │ ├── ._.DS_Store
│ │ └── 二次系统试卷
│ │ ├── ._二次回路.doc
│ │ ├── ._二次回路A(霸州).doc
│ │ ├── ._二次回路A(霸州)答案.doc
│ │ ├── ._二次回路B(霸州).doc
│ │ ├── ._二次回路B(霸州)答案.doc
│ │ ├── ._二次回路供电0401及0402期中.doc
│ │ ├── ._二次回路供电期中试题.doc
│ │ ├── ._二次回路判断题.doc
│ │ ├── ._二次系统期中05-06-2.doc
│ │ ├── ._二次系统期中试题.doc
│ │ ├── ._二次部分期末B卷.doc
│ │ ├── ._二次阶段测验二.doc
│ │ ├── ._供二次部分-期末A卷.doc
│ │ ├── ._供电 二次 期末 A卷.doc
│ │ ├── ._供电 二次 期末 A卷answer.doc
│ │ ├── ._供电 二次 期末 B卷.doc
│ │ ├── ._供电 二次 期末 B卷answer.doc
│ │ ├── ._供电 二次 补考.doc
│ │ ├── ._供电 二次 补考答案.doc
│ │ ├── ._供电0602班二次期中试卷.doc
│ │ ├── ._供电06级二次部分-期末A卷answer.doc
│ │ ├── ._供电06级二次部分-期末B卷.doc
│ │ ├── ._供电06级二次部分-期末B卷answer.doc
│ │ ├── ._大专供电期末试卷A.doc
│ │ ├── ._大专供电期末试卷B.doc
│ │ ├── ._电子04级二次回路期末A卷.doc
│ │ ├── ._电子04级二次回路期末B卷.doc
│ │ ├── ._电子04级二次系统期中试题.doc
│ │ ├── ._电子0502级二次期中试卷.doc
│ │ ├── ._电子05级二次部分期末A卷.doc
│ │ ├── ._电子05级二次部分期末A卷答案.doc
│ │ ├── ._电子05级二次部分期末B卷答案.doc
│ │ ├── ._电子0601班二次阶段测验一.doc
│ │ ├── ._电子0601班二次阶段测验三.doc
│ │ ├── ._电子二次期中试卷.doc
│ │ └── ._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doc
│ └── 变电站二次作业安全措施 卡
│ ├── ._变电二次部分目录.doc
│ ├── ._安装、更换电能表工作措施卡.doc
│ ├── ._安装、检修测量回路安全措施卡.doc
│ ├── ._安装五防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安装变压器瓦斯、温度、有载调压 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安装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安装电容器放电线圈二次接线回路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安装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安装电源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安装盘、柜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安装直流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安装综合自动化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安装蓄电池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安装远动后台监控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安装逆变器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敷设测量、信号、控制电缆安全措施卡.doc
│ ├── ._更换、检修电源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检修五防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检修变压器瓦斯、温度、有载调压 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检修断路器控制、操作回路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检修测量、信号、控制电缆安全措施卡.doc
│ ├── ._检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检修电容器放电线圈二次回路装置.doc
│ ├── ._检修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检修盘、柜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检修直流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检修综合自动化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检修蓄电池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检修逆变器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 ._远动变电站二次回路上的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远动安装遥信、遥测、遥控装置工作 安全措施卡.doc
│ ├── ._远动接线安全工作措施卡.doc
│ ├── ._远动敷设、检修测量、信号、控制电缆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远动检修遥信、遥测、遥控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远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的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远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的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远动维护、调试后台监控装置工作 安全措施卡.doc
│ ├── ._远动遥控装置更换及安装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远动高压室内遥控回路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通信基础施工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通信巡视与检查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通信放线、紧线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通信梯上作业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通信电缆的敷设及维护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通信砍伐树木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通信立杆和撤杆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 ._通信结合加工设备上的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变电二次部分
├── .DS_Store
├── 二次系统ppt
│ ├── 三段式演示(无B相KA).ppt
│ ├── 三段式电流保护.exe
│ ├── 吸引衔铁式继电器.swf
│ ├── 期中试卷图.ppt
│ ├── 电气设备 信号系统.ppt
│ ├── 第1章 二次电气图.ppt
│ ├── 第2章 互感器.ppt
│ ├── 第2章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ppt
│ ├── 第2章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ppt
│ ├── 第3章 断路器.ppt
│ ├── 第3章 断路器的控制电路.ppt
│ ├── 第3章 隔离开关的控制及闭锁电路.ppt
│ ├── 第4章 变配电所的信号系统.ppt
│ ├── 第5章 变配电所的同步系统.ppt
│ ├── 第6章 变配电所的微机监控系统.ppt
│ ├── 第7章 变配电所的直流系统.ppt
│ ├── 第8章 1继电保护基础知识.ppt
│ ├── 第8章 2继电器.ppt
│ ├── 第8章 3三段式电流保护.ppt
│ ├── 第8章 3电流II段III段.ppt
│ ├── 第8章 4输电线纵差保护高频保护.ppt
│ ├── 第9章 1变压器故障及瓦斯保护.ppt
│ ├── 第9章 2变压器差动保护.ppt
│ ├── 第9章 3母线保护原则.ppt
│ ├── 螺管线圈式继电器.swf
│ └── 转动舌片式继电器.swf
├── 二次系统试卷
│ ├── .DS_Store
│ └── 二次系统试卷
│ ├── 二次回路.doc
│ ├── 二次回路A(霸州).doc
│ ├── 二次回路A(霸州)答案.doc
│ ├── 二次回路B(霸州).doc
│ ├── 二次回路B(霸州)答案.doc
│ ├── 二次回路供电0401及0402期中.doc
│ ├── 二次回路供电期中试题.doc
│ ├── 二次回路判断题.doc
│ ├── 二次系统期中05-06-2.doc
│ ├── 二次系统期中试题.doc
│ ├── 二次部分期末B卷.doc
│ ├── 二次阶段测验二.doc
│ ├── 供二次部分-期末A卷.doc
│ ├── 供电 二次 期末 A卷.doc
│ ├── 供电 二次 期末 A卷answer.doc
│ ├── 供电 二次 期末 B卷.doc
│ ├── 供电 二次 期末 B卷answer.doc
│ ├── 供电 二次 补考.doc
│ ├── 供电 二次 补考答案.doc
│ ├── 供电0602班二次期中试卷.doc
│ ├── 供电06级二次部分-期末A卷answer.doc
│ ├── 供电06级二次部分-期末B卷.doc
│ ├── 供电06级二次部分-期末B卷answer.doc
│ ├── 大专供电期末试卷A.doc
│ ├── 大专供电期末试卷B.doc
│ ├── 电子04级二次回路期末A卷.doc
│ ├── 电子04级二次回路期末B卷.doc
│ ├── 电子04级二次系统期中试题.doc
│ ├── 电子0502级二次期中试卷.doc
│ ├── 电子05级二次部分期末A卷.doc
│ ├── 电子05级二次部分期末A卷答案.doc
│ ├── 电子05级二次部分期末B卷答案.doc
│ ├── 电子0601班二次阶段测验一.doc
│ ├── 电子0601班二次阶段测验三.doc
│ ├── 电子二次期中试卷.doc
│ └──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doc
└── 变电站二次作业安全措施卡
├── 变电二次部分目录.doc
├── 安装、更换电能表工作措施卡.doc
├── 安装、检修测量回路安全措施卡.doc
├── 安装五防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安装变压器瓦斯、温度、有载调压 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安装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安装电容器放电线圈二次接线回路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安装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安装电源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安装盘、柜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安装直流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安装综合自动化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安装蓄电池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安装远动后台监控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安装逆变器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敷设测量、信号、控制电缆安全措施卡.doc
├── 更换、检修电源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检修五防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检修变压器瓦斯、温度、有载调压 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检修断路器控制、操作回路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检修测量、信号、控制电缆安全措施卡.doc
├── 检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检修电容器放电线圈二次回路装置.doc
├── 检修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检修盘、柜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检修直流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检修综合自动化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检修蓄电池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检修逆变器装置安全措施卡.doc
├── 远动变电站二次回路上的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远动安装遥信、遥测、遥控装置工作 安全措施卡.doc
├── 远动接线安全工作措施卡.doc
├── 远动敷设、检修测量、信号、控制电缆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远动检修遥信、遥测、遥控装置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远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的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远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的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远动维护、调试后台监控装置工作 安全措施卡.doc
├── 远动遥控装置更换及安装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远动高压室内遥控回路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通信基础施工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通信巡视与检查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通信放线、紧线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通信梯上作业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通信电缆的敷设及维护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通信砍伐树木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通信立杆和撤杆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 通信结合加工设备上的工作安全措施卡.doc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光伏电站开发流程、并网手续、提交文件.zip
├── __MACOSX
│ ├── ._光伏 电站 开发流程 、并网 手续、提交文件
│ └── 光伏电站开发流程、并网手续、提交文件
│ ├── ._01、光伏电站并网前所需资料目录.pdf
│ ├── ._02、光伏电站并网设备调试试验所需资料目录.pdf
│ ├── ._03、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申请表.pdf
│ ├── ._04、光伏电站远动通信方案.pdf
│ ├── ._05、数据网通信地址表.pdf
│ ├── ._06、运动交换机端口定义.pdf
│ ├── ._07、光伏电站启动并网申请票.pdf
│ ├── ._08、光伏电站关口电能计量点验收申请.pdf
│ ├── ._09、关口电能计量系统投运前验收技术资料审查表.pdf
│ ├── ._10、关口电能计量系统投运后验收技术资料审查内容.pdf
│ ├── ._11、光伏电站并网检测测试项目.pdf
│ ├── ._12、光伏电站验收意见.pdf
│ └── ._13、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并网通知书.pdf
└── 光伏电站开发流程、并网手续、提交文件
├── 01、光伏电站并网前所需资料目录.pdf
├── 02、光伏电站并网设备调试试验所需资料目录.pdf
├── 03、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申请表.pdf
├── 04、光伏电站远动通信方案.pdf
├── 05、数据网通信地址表.pdf
├── 06、运动交换机端口定义.pdf
├── 07、光伏电站启动并网申请票.pdf
├── 08、光伏电站关口电能计量点验收申请.pdf
├── 09、关口电能计量系统投运前验收技术资料审查表.pdf
├── 10、关口电能计量系统投运后验收技术资料审查内容.pdf
├── 11、光伏电站并网检测测试项目.pdf
├── 12、光伏电站验收意见.pdf
└── 13、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并网通知书.pdf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光储微电网设计CAD图纸/设计方案/工程案例.zip
├── __MACOSX
│ └── 光储微 电网设计CAD 图纸 _设计方案 _工程案例!
│ ├── ._.DS_Store
│ ├── ._储能技术、微电网与分布式光伏.pdf
│ ├── ._光储微电网设计要点及工程案例.pdf
│ ├── ._分布式光伏_储能的独立型微电网商业化发展前景.pdf
│ ├── ._分布式光伏_储能的独立型微电网商业化发展前景.ppt
│ ├── ._新能源光伏1050kW-光储微电网项目方案.pdf
│ ├── ._电力储能与微电网解决方案.pdf
│ ├── 光储微电网设计方案CAD
│ │ └── ._光储微电网设计方案CAD.dwg
│ └── 带储能的光伏系统原理图CAD
│ └── ._带储能的光伏系统原理图.dwg
└── 光储微电网设计CAD图纸_设计方案_工程案例!
├── .DS_Store
├── 储能技术、微电网与分布式光伏.pdf
├── 光储微电网设计方案CAD
│ └── 光储微电网设计方案CAD.dwg
├── 光储微电网设计要点及工程案例.pdf
├── 分布式光伏_储能的独立型微电网商业化发展前景.pdf
├── 分布式光伏_储能的独立型微电网商业化发展前景.ppt
├── 带储能的光伏系统原理图CAD
│ └── 带储能的光伏系统原理图.dwg
├── 新能源光伏1050kW-光储微电网项目方案.pdf
└── 电力储能与微电网解决方案.pdf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421-2019 热喷涂热喷涂涂层的表征和试验.pdf
ICS 25.220.20 A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421 -2019 热喷涂 热喷涂涂层的表征和试验 Thermal spraying-Characterization and testing of thermally sprayed coatings (ISO14923:2003 MOD) 2019-05-10发布 2019-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421-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涂层的制备 4.1通则 4.2涂层材料 4.3涂层表征 ...... 4.4技术和物理性能 5检测 5.1通则 5.2 无损检测 5.3 破坏性测量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具体调整对照表 GB/T37421-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4923:2003《热喷涂热喷涂涂层的表征和试验》.
本标准与ISO14923:200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为便于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做了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 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附录A给出了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具体调整对 照表.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限公司、江苏中矿大正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佛山先进 表面技术有限公司、江西恒大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桐乡市铁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武汉鑫华封机械制造 有限责任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马鞍山市顺泰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同舟、倪雅、李志刚、陈丽、喻拯吴、吴朝军、倪立勇、伍建华、李紫跃、喻思纯、 赵朝飞、沈红卫、褚其峰、刘冀鲁、史志民、李卫荣、庞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430-2019 建筑结构用高强不锈钢.pdf
ICS 77.140.70 H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430 -2019 建筑结构用高强 不锈钢 Highstrengthstainlessstructuralsteelforconstructions 2019-05-10发布 2020-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43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永通特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书通、王平、赵永璞、张超华.
GB/T 37430-2019 建筑结构用高强不锈钢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结构用高强不锈钢的术语和定义、尺寸、外形及重量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结构用12Cr13Ni2高强不锈钢钢板(或钢带)、型钢及钢棒(以下简称不锈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 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厉分光光度法 GB/T223.25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肪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223.5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 GB/T223.6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23.67 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72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GB/T223.86钢铁及合金碳含量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9 )金属材料夏比摆冲击试验方法 GB/T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247 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702 2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706 热轧型钢 GB/T70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2101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10561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37430-2019 GB/T11170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YB/T081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结构用高强不锈钢high strength stainless structuralsteel for constructions 以不锈、耐蚀为主要特征,且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不低于600MPa、碳含量不大于0.16%、铬含量不 小于12.5%、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的建筑结构工程用钢.
4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热轧钢棒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GB/T702的有关规定.
热轧钢板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GB/T709或GB/T4237的有关规定.
热轧型钢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GB/T706或GB/T11263的有关规定.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 5.1.1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牌号 代号 % C S Mn P S Cr Ni 12Cr13Ni2 S600 ≤0.16 ≤1.0 ≤1.0 ≤0.08 ≤0.020 12.5~14.5 1.5~2.5 5.1.2成品钢材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
5.2冶炼方法 不锈钢应采用初炼钢水加炉外精炼.
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冶炼.
5.3交货状态 不锈钢以回火热处理状态交货.
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以其他状态交货.
5.4力学性能 5.4.1不锈钢的回火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GB/T37430-2019 表2 拉伸试验 冲击试验 弯曲试验 分类 规定非比例 断后伸长率A 冲击吸收能量(纵向) 冷弯180° 抗拉强度R 延伸强度R2 屈强比 KV d:弯芯直径 MPa MPa % J a:厚度 一般用途 ≥600 ≥750 ≥18 ≤0.8 冷弯用途 ≥40(20℃) 的钢板或 ≥27(-40℃) d=2a ≥600 ≥800 ≥20 抗震用途 ≤0.75 的钢材料 冲击试样规格为10mm×10mm×55mm.
5.4.2如供方能保证弯曲试验符合表2的规定,可不做检验.
5.4.3厚度≥12mm或直径≥16mm的钢材应做冲击试验,夏比(V型缺口)冲击吸收能量应符合表2 规定.
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厚度为2.5mm~<12mm或直径为12mm~<16mm的钢 材可做冲击试验. 5.5表面质量 钢板或钢带的表面质量应符合GB/T4237的有关规定. 型钢的表面质量应符合GB/T706或 GB/T11263的有关规定. 5.6金相组织 交货状态下的钢材金相组织主要应为回火索氏体(不少于95%). 金相组织典型图片参见附录A. 5.7特殊要求 根据需方要求,并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下列特殊要求的钢材: a)可对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规定特殊要求; b)检验钢中非金属夹杂物. 6试验方法 每批不锈钢的检验项目、试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序号 检验项目 取样个数 取样方法 试验方法 GB/T 223.3、GB/T 223.5、GB/T 223.11、 化学成分 1个/炉 GB/T 20066 GB/T 223.23、GB/T 223.25、GB/T 223.58~ GB/T 223.64、GB/T 223.67、GB/T 223.68、 GB/T 223.72、GB/T 223.86、GB/T 11170 拉伸 2个 GB/T 2975 GB/T 228.1 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367-2019 岩土工程仪器 位移计.pdf
ICS 07.060 P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367 -2019 岩土 工程仪器 位移计 Geotechnicalengineering instrument-Displacementmeters 2019-05-10发布 2019-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7367-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及组成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和使用说明书 9包装、运输与贮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位移计试验记录表 参考文献 10 GB/T3736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 动化研究所、江苏南水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国龙、吴健瑕、储华平、周柏兵、班莹、陆纬、邓安军.
GB/T 37367-2019 岩土工程仪器位移计 1范围 检验规则、标志和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大坝、边坡、基坑、港口及地下建筑工程等土木工程中安全监测使用的位移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4105岩土工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 GB/T24106-2009岩土工程仪器术语及符号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3术语和定义 GB/T24106和JJF1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综合误差binederror 测值与约定真值之间的最大偏差,用其占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比表示.
4产品分类及组成 4.1产品分类 位移计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a)振弦式位移计; b)差动电阻式位移计; c) )电容式位移计; d) 电位器式位移计; e)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计; f) 电感式位移计: g)光纤光栅式位移计.
GB/T 37367-2019 4.2产品组成 位移计主要由固定端、敏感部件、活动端和连接电(光)缆等部分组成.
5技术要求 5.1外观 开箱检查时,位移计各部分应连接牢固,不应有锈斑及划痕,引出的电(光)缆、护套应无损伤.
5.2环境条件 位移计应能在以下气候环境条件中正常工作: a)温度:一20℃~60℃; b)0.5MPa或规定水压.
5.3基本性能参数 位移计的基本性能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位移计的基本性能参数 测量范围 综合误差 不重复度 迟滞 分辨力 仪器名称 mm %FS %FS %FS %FS 0~5.0~10.0~15、0~20、 振弦式位移计 0~30、0~50、0~100、 ≤2.5 ≤0.5 ≤0.15 0~150.0~200 差动电阻式位移计 1~5、-1~12、0~25、 ≤0.15 0~40、0~100 0~10.0~20、0~40、 电容式位移计 0~50、0~100.0~150、 <0.7 ≤0.25 ≤0.25 ≤0.1 0~200.0~300 0~10、0~20、0~30、 电位器式位移计 0~50.0~100.0~150、 ≤1.5 ≤0.5 ≤0.5 ≤0.1 0~200、0~300、0~500 0~10、0~20、0~50、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计 0~100.0~150、0~200、 ≤0.1 0.4 ≤0.1 0~300.0~500 0~5.0~10.0~15.0~20、 电感式位移计 0~30、0~50、0~100、 ≤0.4 0.4 ≤0.1 0~150、0~200 0~12.5、0~25、0~50、 光纤光栅式位移计 ≤0.1 0~100、0~15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7315-2019 木结构胶粘剂胶合性能基本要求.pdf
ICS 79.040 6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315 -2019 木结构胶粘剂胶合 性能基本要求 Basicrequirements ofbond performance ofadhesives of timber structures (ISO 20152-1:2010 Timer structures-Bondperformance of adhesives- Part1:Basicrequirements NEQ) 2019-03-25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31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20152-1:2010《木结构胶粘剂的胶合性能第1部分:基本要 求》编制,与ISO20152-1:2010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 设计院、黑龙江省人造板及原木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厦门明红堂工艺品有限公司、汉高(中国)投 资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和胶粘剂有限公司、哈尔滨诚丰胶粘剂有限公司、桂林 市新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盛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永特耐木胶贸易有限公司、太尔胶粘 剂(广东)有限公司、优沃德(北京)粘合剂有限公司、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升华云峰 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竹韵家居用品有限公司、青岛居芳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满洲里绿源木制品开发 肇庆力合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德清县云峰中环佳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忠、杜官本、徐伟涛、吕斌、张玉萍、郑志锋、张长武、许金飞、王方先、宫成、 赵丽、王文超、王钱生、杨奠基、朱金水、蒋永健、石桔勇、程明娟、顾水祥、王骁晴、刘慧慧、侯利钢、栾金榜、 郭永胜、陈友江、鲍洪玲、赵永轩、李康、卢金汉、朱翰文.
GB/T 37315-2019 木结构胶粘剂胶合性能基本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结构胶粘剂胶合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的判定和检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木结构胶粘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14074-2017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 GB/T26899-2011结构用集成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使用环境serviceclass1 温度不高于20℃、相对湿度不高于65%,或在一年内仅有几周空气相对湿度超过65%的环境.
在 此环境下,大多数针叶材的年平均平衡含水率不超过12%.
3.2 使用环境2serviceclass2 温度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65%但不超过85%,或在一年内仅有几周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5% 的环境.
在此环境下,大多数针叶材的年平均平衡含水率高于12%,但不超过20%.
3.3 使用环境3serviceclass3 本材平衡含水率比使用环境2条件要高的环境,如完全暴露在室外大气中的使用环境.
3.4 中位值median 将全部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排列在中间位置的数.
当变量值的项数N为奇数时,处于中间位置的 变量值即为中位值;当N为偶数时,中位值则为处于中间位置的2个变量值的平均值.
3.5 下四分位值lowerquartile 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正好排列在下四分之一位置上的数.
4要求 本结构胶粘剂的胶合性能应符合表1要求.
GB/T 37315-2019 表1胶合性能要求 检验项目 使用环境3 使用环境1和使用环境2 备注 项目名称 处理条件 阔叶树材 针叶树材 阔叶树材 针叶树材 仅以下两种条件测试 胶粘剂的“酸对木材纤 维的破坏性能”: 1) 当胶粘剂混合液 酸对木材纤维的 未处理胶层的抗拉强度(f.)≥2MPa, 的pH≤3时; 破坏性能 处理后胶层抗拉强度(f)≥80%f 2) 当施胶过程中.胶 粘剂各组分是单 独施胶,且组分的 pH《3 干燥状态 m>10 MPa 潮湿状态 m> m> m≥ 剪切强度 (真空加压处理) 11 MPa 5.6 MPa 6.5 MPa 潮湿状态(煮沸- m≥ m> m≥ 胶层 干燥-冷冻处理) 6.9 MPa 3.5 MPa 3.7 MPa 剪切 m为中位值,Q:为下四 Q≥15%. Q≥75%, Q≥75%. 性能 干燥状态 分位值 %09≤ m≥85% m≥85% 潮湿状态 木破率 (真空加压处理) Q≥35%, Q≥75%. Q≥75%. 潮温状态(煮沸- %08 S8 m≥85% 干燥-冷冻处理) 单个试件的 单个试件的 单个试件的 任一单一 任一单一 任一单一 胶层剥离率胶层剥离率 胶层剥离率 ≤1.6% 1% ≤1% 浸渍剥离性能 为合格 为合格 为合格 试件,合格 试件,合格 试件,合格 试件总数 试件总数 试件总数 %S1 ≥75% ≥75% 6个试件胶层的 端变测试条件A、 平均蜗变量≤0.05mm: B和C 任一试件任一胶层的 最大螨变量≤0.25mm 变性能 6个试件胶层的 蟠变测试条件 平均变量≤0.05mm; A和B 任一试件任一胶层的 最大端变量≤0.25mm 2 GB/T 37315-2019 5检验方法 5.1胶粘剂试样取样 按照GB/T6680的规定进行.
取样时应将试样搅拌均匀,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各单元被抽取数量 数量.
5.2酸对木材纤维的破坏性能 5.2.1胶粘剂混合液或组分的pH值测定 按照GB/T14074-2017中3.4的规定进行.
5.2.2仪器设备 5.2.2.1力学试验机,加载速度能控制在(10土1)kN/min.
5.2.2.2恒温恒湿箱,温度、湿度调节应能满足以下要求:温度(10土2)C、相对湿度(87.5土2.5)%;温 度(50土2)°C、相对湿度(87.5土2.5)%;温度(50土2)℃、相对湿度不超过20%,或空气流速(0.75士 0.25) m/s.
5.2.3方法 5.2.3.1胶合试样的制备 胶合试样的制备程序如下: a)试板,5块,树种为云杉,长度(顺纹方向)不小于800mm,截面面积60mm×60mm,无树节、 直纹理,生长轮宽度小于2mm,端面生长轮与边部夹角在30°~60°之间.
b)将试板沿中线锯成两块长度相等的木块,并置于温度(20土2)C、相对湿度(65土5)%的条件 下至连续间隔24h的质量之差小于试块质量的0.1%.
c)胶合前应刨光胶合面,保持胶合面清洁,刨光后本块的厚度应不小于25.
mm.
d)在胶合面刨光8h内进行涂胶,且保持胶合面清洁.
各组分混合后使用的胶粘剂,应采用 0.5mm的厚度规控制胶层厚度为0.5mm;各组分需要单独施涂的胶粘剂,应采用0.1mm的 厚度规控制胶层厚度为0.1mm.
e)胶合时,采用(0.6土0.1)MPa的压力,在温度(20土2)C、相对湿度(65土5)%的环境中持续加 压24h或厂商推荐的胶压时间.
卸压后,将胶合试块置于温度(20土2)C、相对湿度(65士 5)%的环境中调节7d~14d.
如果胶粘剂有特别要求时,放置调节时间可以更长.
5.2.3.2试件制取方法与数量 刨光胶合试样的四周至试样宽度为50mm和胶层两侧木材基材厚度为25mm,以胶层为中心线, 采用直径为25mm钻头,按图1间隔50mm、30mm交替钻孔,然后截取60mm长的测试试件.
试件 数量应不少于16个,其中循环处理试件数量不少于8个,空白对照试件不少于8个.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5210.2-2020 页岩甲烷等温吸附测定方法 第2部分:重量法.pdf
ICS 75.020 E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5210.2 -2020 页岩甲烷等温吸附测定方法 第2部分:重量法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methane isothermal adsorption of shale- Part2:Gravimetricmethod 2020-12-14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5210.2-2020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方法提要 5仅器设备与材料 6样品制备 7试验步骤 8数据处理 9数值修约 10质量要求 11实验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空白测试获取样品框体积和质量 附录B(资料性附录)页岩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报告 GB/T35210.2-2020 前言 GB/T35210《页岩甲烷等温吸附测定方法3分为2个部分: 一第1部分:容积法; 第2部分:重量法.
本部分为GB/T3521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4)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海油能 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四川省科源工程技 术测试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俞凌杰、刘友祥、徐爽、周尚文、吴连波、李孝甫、李靖、范明、柳雪青、包友书、 威明辉、刘洪林.
GB/T 35210.2-2020 页岩甲烷等温吸附测定方法 第2部分:重量法 1范围 GB/T35210的本部分规定了利用重量法进行页岩甲烷等温吸附测定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页岩对甲烷气体吸附能力的测定,其他岩石类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4煤样的制备方法 GB/T29172岩心分析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过剩吸附量excess adsorption 实验直接得到的吸附的量.
3.2 绝对吸附量absolute adsorption 考虑吸附相密度(或体积)校正后吸附的量,即真实吸附的量.
兰氏体积Langmuir volume 最大吸附量 V. 压力无限大时的绝对吸附量.
3.4 兰氏压力Langmuir pressure P. 绝对吸附量为1/2兰氏体积时所对应的压力.
4方法提要 将制备的页岩样品置于密封腔室中,在恒定温度、不同压力测点下进行甲烷吸附,利用磁悬浮天平 记录的质量变化来获取吸附的甲烷气体质量,然后根据Langmnuir理论模型”求算页岩吸附特征参数, 并绘制等温吸附曲线.
1)Langmuir理论模型方程是常用的吸附等温线方程之一,是由物理化学家朗格挥尔(L.angmuir Itying>于1916年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和一些假定提出的.
现广泛应用于吸附学方面.
GB/T 35210.2-2020 5仪器设备与材料 5.1仪器设备 5.1.1制样装置 制样装置主要包括: a)粉碎机:宜采用小型额式破碎机.
b)标准筛:可筛分粒度包含0.05mm~4mm.
5.1.2等温吸附仪装置 等温吸附仪应按以下要求配置: a)高压密封腔室:工作压力不低于60MPa; b)质量检测系统:磁悬浮天平,精度不低于0.01mg; c)恒温控制系统:精度土0.1℃; d)压力监测系统:精度土0.001MPa; e)气体增压系:最大增压不低于30MPa; f)真空泵:真空度1kPa以下. 5.2材料 材料包括: a)甲烷气:纯度(体积分数)大于99.99%; b)氮气:纯度(体积分数)大于99.99%; c)氮气:纯度(体积分数)大于99.99% 6样品制备 按照GB/T474使用粉碎机进行样品破碎,用标准筛筛取粒度为0.180mm~0.425mm(60目~ 40目)页岩样品不少于20g备用.
含油样品宜先洗油,按照GB/T29172中规定的方法执行.
7试验步骤 7.1气密性检查 气密性检查采用甲烷气.
高压密封腔室内注人压力高于等温吸附试验最高压力约1MPa的甲烷 气,记录10min内压力变化,若压力下降不超过0.5MPa,则视为系统气密性合格.
若10min内压力下 降超过0.5MPa,则气密性不合格,需放空气体,排除漏气原因后重复检查,直至系统气密性合格.
7.2空白试验 恒温条件下,将样品框吊装于高压腔室内密封,采用氮气作为介质,在0MPa~6MPa范围内均匀 选择不少于6个压力点进行测试,获取一组不同压力下天平读数来求算样品框质量和体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1838.5-2021 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5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 浸渍和涂层材料的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pdf
ICS 29.035.01 CCSK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838.5 -2021/IEC62631-3-11:2018 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 特性 第5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浸渍和 涂层材料的体积 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Solid insulating materials-Dielectric and resistive properties- Part 5:Resistive properties (DC method)-Volume resistance and volume resistivity of impregnation and coating materials (IEC 62631-3-11:2018.Dielectric and resistive properties of solid insulating materials-Part 3-11:Determination of resistive properties(DC Methods)- Volume resistance and volume resistivity method for impregnation and coating materials IDT)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1838.5-2021/IEC 62631-3-11:2018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意义 5试验方法 6报告 7重复性和再现性 参考文献 GB/T 31838.5-2021/1EC 62631-3-11;2018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31838(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的第5部分.
GB/T31838已经发布了 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一第3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表面电阻和表面电阻率: 第4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绝缘电阻: 第5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浸渍和涂层材料的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第6部分:介电特性(AC方法)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频率0.1Hz~10MHz); 第7部分:电阻特定(DC方法)高温下测量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本文件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2631-3-11:2018《固体绝缘材料的介电和电阻特性第3-11部 分:确定电阻特性(DC方法)浸清和涂层材料的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的测试方法》.
与本文件中规范性引用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9271-200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ISO1514:2004.MOD); GB/T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ISO2808:2007.IDT); GB/T31838.2-2019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第2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 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IEC62631-3-1:2016,IDT).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为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将文件名称改为《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第5部分:电阻 特性(DC方法)浸渍和涂层材料的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金国电气绝缘材料与绝缘系统评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浙江荣泰科技 企业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太湖电工 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红光电 气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泰州钰明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安敬威能 电机有限公司、浙江荣泰电工器材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钢陵精达特神电磁线股份有限公 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桂林赛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陈吴、刘亚丽、狄宁字、郑敏墩、张春琪、郭振岩、郭献清、赵晓纯、张跃、夏宇、邹祖冰、 林伯阳、王莹、雷平振、朱水明、车三宏、王晓春、葛凡、刘军、彭春斌、郑庆祥、韦晨、黄晓云.
GB/T 31838.5-2021/IEC 62631-3-11;2018 引言 电工行业许多领域都需要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的数据.
GB/T31838提出了固体 绝缘材料的介电和电阻特性的测试方法,为用户测试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提供统一的试样制 备方法和测试程序等.
目前,GB/T31838由七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总则.
提出影响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测试的因素,指导该文件其他部分的 编制.
第2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提出测定固体绝缘材料(不包括浸 渍和涂层材料、浇注材料)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的试验方法.
第3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表面电阻和表面电阻率.
提出测定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电阻 和表面电阻率的试验方法.
第4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绝缘电阻,提出测定固体绝缘材料绝缘电阻的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浸渍和涂层材料的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针对浸渍和涂 层类绝缘材料,提出测定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的试验方法.
第6部分:介电特性(AC方法)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频率0.1Hz~10MHz).
提 出0.1Hz~10MHz频率下测定固体绝缘材料介电特性的试验方法.
第7部分:电阻特定(DC方法)高温下测量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提出温度不高于800C 下测定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的试验方法.
GB/T 31838.5-2021/1EC 62631-3-11;2018 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5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浸渍和 涂层材料的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施加直流电压下,固体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不饱和聚酯基浸渍树脂、环境固化覆盖漆、热固化类浸渍清漆等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IEC62631-3-1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第3-1部分:确定电阻特性(DC方法)体积电 阻和体积电阻率-般方法(Dielectric and resistive properties of solid insulating materials-Part 3-1: Determination of resistive properties(DC methods)Volume resistance and volume resistivity-Gen- eral method) ISO 1514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Paints and varnishes-Standard panels for testing) ISO 28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Paints and varnishes-Determination of film thick- nes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SO和IEC中用于本文件的术语和定义见下列网址: ISO在线浏览平台:https:// iso.org/obp; IEC 电子百科 http// electropedin org/ - 3.1 体积电阻volume resistance 由体积导电所确定的绝缘电阻部分.
注:体积电阻的单位用0表示.
3.2 体积电阻率volume resistivity 与材料体积相关的体积电阻.
注1:体积电阻率的单位用欧姆米(0m)表示.
注2:对于绝缘材料,通常通过在片状试样上施加电极测量得出体积电阻率.
注3:根据IEC60050-121,在电融学中*电导率“被定文为标量或张量,其与介质中的电场强度的乘积等于电流密 度,“电阻率“定义为”当存在数时,电导率的例数”.
用这种方法测量时,体积电阻率是测量中体积内可能的 非均匀性的电阻率的平均值,还包括电板上可能的极化现象的影响.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1016-2021 样品采集与处理移动实验室通用技术规范.pdf
ICS 19.020 A 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016 -2021 代替GB/T31016-2014 样品采集与处理移动实验室 通用技术规范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mobile laboratory of sample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2021-04-30发布 2021-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1016-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94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样品采集与处理相关设备清单 附录B(规范性附录)样品采集与处理移动实验室检验项目 10 GB/T 31016-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31016-2014移动实验室样品采集与处理通用技术规范》,与GB/T31016 201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术语“样品”,修改了术语“样品采集”“自行式”,增加了术语“拖挂式”(见第3章,2014 年版的第3章); 一修改了样品采集与处理移动实验室的分类(见第4章,2014年版的第4章); 删除了路步的部分规定及其试验方法(见2014年版的5.1.6、6.1.6); 删除了特殊移动实验室的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2014年版的5.1.9、6.1.9); 修改了载具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2、6.2.2014年版的5.2、6.2); 修改了实验舱油漆涂层的部分规定(见5.3.2.2014年版的5.3.2): 修改了工作区设置相关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3.5.2014年版的5.3.5、5.3.6); 修改了仪器设备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4、6.4,2014年版的5.4、6.4): 修改了气压要求(见5.5.3.2014年版的5.5.3): 增加了温湿度控制系统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6.7、6.6.7): 增加了样品采集与处理相关设备清单(见附录A).
本标准由全国移动实验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双碳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研究院、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 公司、沈阳铭辰汽车有限公司、荣成康派斯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彤、张永臣、王连强、张海波、张学聪、胡建坤、韩双来、李继红、王位元、 翰成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31016-2014.
GB/T 31016-2021 样品采集与处理移动实验室 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样品采集与处理移动实验室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陆地使用的对包含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水质、药品、农药、饲料、化工产品等进行样 品采集和处理的移动实验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廊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2819移动电站通用技术条件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2673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12674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T14172汽车静侧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 GB/T17275货运牵引杆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GB/T18655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23336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GB/T29471-2020食品安全检测移动实验室通用技术规范 GB/T29473-2020移动实验室分类、代号及标记 GB/T29474-2012移动实验室内部装饰材料通用技术规范 GB/T29477-2012移动实验室实验舱通用技术规范 GB/T29478-2012移动实验室有害废物管理规范 GB/T29479-2012移动实验室通用要求 GB/T29600移动实验室用温湿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GB50346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QC/T476客车防南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 QC/T484汽车油漆涂层 3术语和定义 GB/T29473-2020、GB/T29479-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 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29473-2020.GB/T29479-2012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0024-2020 起重机 金属结构能力验证.pdf
ICS 53.020.20 J 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024 -2020/ISO20332:2016 代替GB/T30024-2013 起重机 金属结构 能力验证 Cranes-Proofof petence of steel structures (ISO 20332:2016 IDT) 2020-12-14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0024-2020/ISO 20332:2016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4概述 4.1 一般原则 4.2 文件编制 4 3 可选方法 结构件的材料 4.5 螺栓连接 4.6销轴连接. 10 4.7焊缝连接 4.8结构件和连接的能力验证 11 5静力强度验证 5.1述. 5.2极限设计应力和力 5.3验证的实施 *.23 6疲劳强度验证 24 6.1概述 24 6.2极限设计应力 6.3应力历程 6.4验证的实施 32 6.5极限设计应力范围的确定 7弹性稳定性验证. 34 7.1述 34 7.2受压构件的侧向屈曲 7.3压应力和剪应力作用下的薄板属曲 37 7.4验证的实施 附录A(资料性附录)多个剪切面连接中每个螺栓和每个剪切面的极限设计剪力F 附录B(资料性附录)预紧螺栓 44 附录C(规范性附录) 设计焊缝应力o和rs 46 附录D(规范性附录) 斜率常数值和特征疲劳强度.r.... 附录E(规范性附录) 极限设计应力范围的计算值和 66 附录F(资料性附录) 应力循环的估算--示例 68 附录G(资料性附录)拉伸载荷作用下连接刚度计算 70 参考文献 GB/T 30024-2020/ISO 2033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30024-2013(起重机金属结构能力验证》,与GB/T30024-2013相比,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3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本标准所用的部分主要符号(见第3章的表1,2013年版的第3章的表1); 修改了平面状态应力的焊缝链接的附加验证公式,即等号右侧系数由1.1改为1.0[见式(32), 2013年版的式(32)]; 增加了弹性稳定性验证(见第7章).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0332,2016(起重机金属结构能力验证》.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29-2007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ISO148-1:2006,MOD) GB/T1800.2-2020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第2部分: 标准公差带代号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1SO286-2:2010,MOD) GB/T3098.1-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ISO898-1:2009,MOD) GB/T3098.17-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检查氢脆用预载荷试验平行支承面法(idt ISO 15330:1999) GB/T5267.1-2002紫固件电镀层(ISO4042;1999,IDT) GB/T15706-2012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ISO12100:2010,IDT) GB/T17505-2016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ISO404:2013,MOD) GB/T19349-2012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为减少氢脆危险的钢铁预处理(ISO9587: 2007 IDT) GB/T19418-2003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ISO5817:1992.IDT) GB/T20863.1-2007起重机械分级第1部分:总则(ISO4301-1:1986.IDT) GB/T22437(部分)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ISO8686(部分)]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分院、天津港股份有限公 司、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法兰泰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江西 起重机械总厂有限公司、宁夏天地奔牛银起设备有限公司、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青岛海西重 机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大方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佛山市南海区特种设 备协会、南京开关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格宁、张培、董青、威其松、任会礼、陈浩、付玲、肖扬、朱靖、袁秀峰、李峰、 郭志强、姚天富、崔鹏、韩中成、滕云、张长利、梁建新、吴以国、刘宇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0024-201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8907-2021 耐硫酸露点腐蚀钢板和钢带.pdf
ICS 77.140.50 CCS H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8907 -2021 代替GB/T 28907-2012 耐硫酸露点腐蚀钢板和钢带 Sulfuric acid dew-point corrosion resistance steel plate and strip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890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8907-2012《耐硫酸露点腐蚀钢板和钢带》,与GB/T28907-2012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单轧钢板适用厚度范围(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牌号Q420NS、Q460NS及相关要求(见表1、表2 2012年版的表1、表2); c)以牌号Q325NS替代牌号Q315NS及相关要求,以牌号Q355NS替代牌号Q345NS及相关要 求(见表1、表2,2012年版的表1、表2); d)将钢的下屈服强度更改为上屈服强度(见表2 2012年版的表2); e)按不同厚度规定不同的届服强度及弯曲试验的弯曲压头直径,更改了断后伸长率(见表2, 2012年版的表2); 1)增加了的冲击性能要求(见7.8.1); g)增加了钢的化学成分试验方法(见8.2,2012年版的第8章): h)增加了对比试样的化学成分要求(见表A.1).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广西 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晓宏、张瑞琦、周兰聚、侯捷、张维旭、袁勤攀、吴玉红、彭明耀、师莉、管吉春、 栾彩霞、周博文、汪丽丽、董常福、吴朝晖、孙微、王南辉.
本文件及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2年首次发布为GB/T28907-2012,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 28907-2021 耐硫酸露点腐蚀钢板和钢带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耐硫酸露点腐蚀钢板和钢带的牌号表示方法、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文件适用于烧结机机头、环保烟气处理装备、电厂烟肉和空气预热器、冶金行业脱硫装置、烟草行 业烤房、输电铁塔、铁路车辆以及酸性腐蚀区域钢结构等厚度不大于50mm的耐硫酸露点腐蚀热轧单 轧钢板和厚度不大于25.4mm的热连轧钢带及其连轧钢板(以下简称钢板和钢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钮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223.1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代硫酸钠分离一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223.4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载体沉淀-钼蓝光度法测定娣量 GB/T223.4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萃取分离-偶氮氯麟mA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 锡量 GB/T223.5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GB/T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锐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223.81钢铁及合金总铝和总硼含量的测定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247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70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2970厚钢板超声检测方法 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28907-2021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7505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20125低合金钢多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GB/T20126非合金钢低碳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感应炉(经预加热)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JB/T7901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耐硫酸露点腐蚀sulfuric acid dew-point corrosion resistance 在钢中加人一定含量的合金元素,使钢在接触含硫酸性气体时(如排放含硫废气的钢烟肉),增加对 露点以下由SOSO和HO结合生成的硫酸的耐腐蚀性能.
4牌号表示方法 钢的牌号由“屈服强度”中“屈"字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Q”、规定的最小上屈服强度数值和耐硫酸 露点腐蚀的”耐酸”的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NS"三部分组成.
示例1:Q355NS.其中: Q-属服强度中"届"字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 355--规定的最小上届服强度数值,单位为兆帕(MPa); NS-"耐酸”的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
当要求钢的质量等级时,应在上述牌号后加上钢的质量等级符号(B、C、D、E).
示例2;Q355NSD 5订货内容 5.1按本文件订货的合同或订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文件编号: b)产品名称(单轧钢板、连轧钢板、钢带); 台(3 d)质量等级(如有要求): e)规格及尺寸、不平度精度; f)边缘状态(切边EC,不切边EM); g)交货状态; h)重量; i)其他要求. 6尺寸、外形、重量 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709的规定.
2 GB/T 28907-2021 7技术要求 7.1牌号及化学成分 7.1.1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化学成分(熔炼分析)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Cr Cu Sb Q325NS ≤0 15 ≤0 55 ≤1.20 ≤0 025 ≤0 035 0 30~1 20 0 25 ~0 50 ≤0 15 Q355NS ≤0 15 ≤0 55 ≤1.50 ≤0 025 ≤0 035 0 30~1 20 0 25~0 50 ≤0.15 Q420NS 16 >40 16 >16 >40 6 >6 ~40 ~50 ~40 ~16 >16 Q325NS 325 315 295 440~600 23 23 22 D=a D=2a D=3a Q355NS 355 345 335 470 ~630 22 22 22 D= D=2a D=34 Q420NS 420 400 390 520~680 19 19 19 D=a D=2a D=3a Q460NS 460 440 430 540~720 17 17 17 D=a D=2a D=3a 当屈服现象不明显时,可采用规定整性延伸强度R.
控伸试验和弯曲试验取横向试样,D为弯曲压头直径a为试样厚度.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21
22
23
…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