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NSI 011-2024 人羊膜上皮干细胞外泌体.pdf
ICS 11. 020 S0O SOO 团 体 标 准 T/LNS1 0112024 人羊膜上皮干细胞外泌体 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stem cell derived exosomes 2024-08-15发布 2024-08-15实施 辽宁省免疫学会 发布
T/LNS1 0112024 目次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5技术要求.
6检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5 8 使用说明, 6 9标签 10包装、储存及运输.
11废弃物处理, 8 附录A(规范性) 外泌体形态检测透射电镜观察法. 附录B(规范性) 外泌体数量检测纳米流式检测法.
01 附录C(规范性) 外泌体粒径检测纳米流式检测法.
12 附录D(规范性) 外泌体蛋白检测蛋白印迹法 附录E(规范性) 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检测CFSE标记法. 16 附录F(规范性) 抑制Th1功能检测胞内因子染色法. 17
T/LNS1 0112024 I1
T/LNS101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的文件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沈阳艾米奥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沈阳市再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提出.
本文件由辽宁省免疫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艾米奥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医科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 究室、沈阳市再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沈阳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辽宁艾米奥干细胞与再 生医学研究院、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辽宁省生物技术协会、沈阳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 联盟、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 京医院、艾米奠国际干细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庞希宁、庞然、施萍、单风平、王莉莎、赫姓、宋扬、徐东芬、荆晶、姜雯宇、 高航、谢光麟、邵锡柱、王竞、孟涛、苏航、张美玲、聂宏光、郎宏鑫、刘晓玉、王喜良、张涛、赵峰、 张殿宝、王瑞、李彩虹、李宏图、潘长伟、孔娟、王哲、王蔚、股军、郭然、张宁、李晓航、王娇.
本标准的制订基于相关技术的综合考虑,旨在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化.
在编写过程中,团体成员 充分研究了现有技术和专利信息,并积极寻求相关权益方的支持和参与.
特此声明,在编写本标准期间, 我们已经采取了合理的努力来促进并保护涉及的知识产权.
鉴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果其他相关专利或权益未在本标准中明确声明,请权益人及时联系 标准制定团体,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许可.
本标准中使用的专利声明如下: [CN201710008851]:【庞希宁],[CN],[一种人羊膜上皮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以上声明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遵循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的规定.
我们鼓励 使用本标准的相关方与专利权人合作,以确保公平的利益分配和技术发展.
I11
T/LNSI 010-2024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pdf
ICS 11. 020 S0O SOO 团 体 标 准 T/LNS10102024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 derived exosomes 2024-08-15发布 2024-08-15实施 辽宁省免疫学会 发布
T/LNS1 0102024 目次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5技术要求.
6检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6 8 使用说明, 6 9标签 10包装、储存及运输.
11废弃物处理, 8 附录A(规范性) 外泌体形态检测透射电镜观察法. 附录B(规范性) 外泌体数量检测纳米流式检测法.
01 附录C(规范性) 外泌体粒径检测纳米流式检测法.
12 附录D(规范性) 外泌体蛋白检测蛋白印迹法 附录E(规范性) 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检测CFSE标记法. 16 附录F(规范性) 抑制Th1功能检测胞内因子染色法. 17
T/LNS1 010-2024 I1
T/LNS10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的文件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沈阳艾米奥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沈阳市再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提出.
本文件由辽宁省免疫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艾米奥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医科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 究室、沈阳市再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沈阳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辽宁艾米奥干细胞与再 生医学研究院、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辽宁省生物技术协会、沈阳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 联盟、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 京医院、艾米奠国际干细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庞希宁、庞然、施萍、单风平、王莉莎、赫姓、宋扬、徐东芬、荆晶、姜雯宇、 高航、谢光麟、邵锡柱、王竞、孟涛、苏航、张美玲、聂宏光、郎宏鑫、刘晓玉、王喜良、张涛、赵峰、 张殿宝、王瑞、李彩虹、李宏图、潘长伟、孔娟、王哲、王蔚、股军、郭然、张宁、李晓航、王娇.
本标准的制订基于相关技术的综合考虑,旨在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化.
在编写过程中,团体成员 充分研究了现有技术和专利信息,并积极寻求相关权益方的支持和参与.
特此声明,在编写本标准期间, 我们已经采取了合理的努力来促进并保护涉及的知识产权.
鉴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果其他相关专利或权益未在本标准中明确声明,请权益人及时联系 标准制定团体,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许可.
本标准中使用的专利声明如下: [CN201010252201]:[中国医科大学],[CN],【一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及其培养方 法.
以上声明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遵循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的规定.
我们鼓励 使用本标准的相关方与专利权人合作,以确保公平的利益分配和技术发展.
I11
T/LNSI 009-2024 人自然杀伤细胞.pdf
ICS11. 020 S0O SOO 团 体 标 准 T/LNS1 009-2024 人自然杀伤细胞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s 2024-08-15发布 2024-08-15实施 辽宁省免疫学会 发布
T/LNS1 0092024 目次 前 Ⅱ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2 5技术要求 6检验方法 5 7检验规则 8使用说明 6 10包装、储存及运输 6 11废弃物处理. 6 附录A(规范性)细胞标志性蛋白和纯度检测流式细胞测定法
T/LNS100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的文件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沈阳艾米奠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沈阳市再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提出.
本文件由辽宁省免疫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艾米类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沈阳市再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科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室、沈阳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辽宁艾米奥干细胞与再 生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辽宁省生物技术协会、沈阳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 业技术创新联盟、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医 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艾米奥国际干细胞医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庞希宁、庞然、施萍、赫姓、高航、姜雯宇、宋扬、郭然、单风平、王竟、 孟涛、刘纯燕、李晓航、王莉莎、徐东芬、荆晶、谢光麟、邵锡柱、张美玲、聂宏光、郎宏鑫、刘晓 玉、王喜良、张涛、赵峰、张殿宝、王瑞、李彩虹、李宏图、潘长伟、孔娟、王哲、王蔚、股军、张 宁、李津阳、王静、王娇.
T/LNS1 0092024 人自然杀伤细胞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自然杀伤细胞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标签、包装、储存、 运输和废弃物处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人体组织分离的活干细胞分化或转分化获得的人自然杀伤细胞的质量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抗体诱导的纯因子培养法培养的人自然杀伤细胞.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WS213丙型肝炎诊断 WS273梅毒诊断 WS293-2019《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 T/CSCB0001-2022《人干细胞研究伦理审查技术规范》 T/CSCB0002-2022《人自然杀伤细胞》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 1 人自然杀伤细胞human naturalkiller cells 人体组织分离的或干细胞分化或转分化获得的,具有非特异性杀伤、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免疫 调节功能的固有淋巴细胞.
T/LNSI 008-2024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pdf
ICS 11. 020 CCS C05 团 体 标 准 T/LNSI 008-2024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2024-08-15发布 2024-08-15实施 辽宁省免疫学会 发布
T/LNS1 0082024 目次 前 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6检验方法. 7检验规则, 9标签 10包装、储存及运输, 11废弃物处理. 附录A(规范性)细胞存活率检测细胞计数法. 01 附录B(规范性)细胞标志蛋白检测流式细胞法 12 附录C(规范性)成骨分化检测茜素红S染色法. 附录D(规范性)成脂分化检测油红0染色法. 附录E(规范性)成软骨分化检测阿尔新蓝染色法. 18 附录F(规范性)成瘤性检测免疫缺陷小鼠检测法 20 附录G(规范性)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检测干细胞共培养法 22
T/LNS1 0082024 I1
T/LNS100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的文件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沈阳艾米奠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沈阳市再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提出.
本文件由辽宁省免疫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艾米奥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医科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 究室、沈阳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辽宁艾米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 会、辽宁省生物技术协会、沈阳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艾米奥国际干细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庞希宁、庞然、施萍、单风平、王莉莎、赫牲、宋扬、徐东芬、荆晶、姜雯宇、 高航、谢光麟、邵锡柱、王竟、孟涛、张美玲、聂宏光、郎宏鑫、刘晓玉、王喜良、张涛、赵峰、张殿 宝、王瑞、李彩虹、李宏图、潘长伟、孔娟、王哲、王蔚、股军、郭然、张宁、李晓航.
IⅡ1
T/LNSI 007-2024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库.pdf
ICS 11. 020 CCS C05 团 体 标 准 T/LNSI 007-2024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库 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bank 2024-07-23发布 2024-07-23实施 辽宁省免疫学会 发布
T/LNS1 0072024 目次 前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词, 5建设要求 6管理要求 7通则. 8技术要求 9数据管理 10检验方法, 11 检验规则. 11 12使用说明, 12 13标签 13 14包装、储存及运输 13 15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14 附录A. 15 附录B. 17 附录c. 61 附录D. 21 附录E. 24 附录F 27 附录G 29 附录H. 31 附录I.
T/LNS1 0072024 II
T/LNS1 00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的文件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沈阳艾米类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沈阳市再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提出.
本文件由辽宁省免疫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艾米奥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医科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 究室、沈阳市再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沈阳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辽宁艾米奥干细胞与再 生医学研究院、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辽宁省生物技术协会、沈阳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 联盟、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 京医院、艾米奠国际干细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庞希宁、庞然、施萍、单风平、王莉莎、赫牲、宋扬、徐东芬、荆晶、姜雯宇、 高航、谢光麟、邵锡柱、王竞、孟涛、苏航、张美玲、聂宏光、郎宏鑫、刘晓玉、王喜良、张涛、赵峰、 张殿宝、王瑞、李彩虹、李宏图、潘长伟、孔娟、王哲、王蔚、股军、郭然、张宁、李晓航、王娇.
本标准的制订基于相关技术的综合考虑,旨在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化.
在编写过程中,团体成员 充分研究了现有技术和专利信息,并积极寻求相关权益方的支持和参与.
特此声明,在编写本标准期间, 我们已经采取了合理的努力来促进并保护涉及的知识产权.
鉴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果其他相关专利或权益未在本标准中明确声明,请权益人及时联系 标准制定团体,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许可.
本标准中使用的专利声明如下: [CN2013100323661]:[沈阳艾米奥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CN],[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库的构建方法] 以上声明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遵循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的规定.
我们鼓励 使用本标准的相关方与专利权人合作,以确保公平的利益分配和技术发展.
II1
T/LNSI 006-2024 人羊膜上皮干细胞库.pdf
ICS 11. 020 CCS C05 团 体 标 准 T/LNSI 006-2024 人羊膜上皮干细胞库 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stem cellbank 2024-07-23发布 2024-07-23实施 辽宁省免疫学会 发布
T/LNS1 006-2024 目次 前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建设要求 6管理要求 7通则. 8技术要求 9数据管理 10检验方法, 11 检验规则. 11 12使用说明, 12 13标签 13 14包装、储存及运输 13 15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14 附录A. 15 附录B. 17 附录c. 61 附录D. 21 附录E. 24 附录F 27 附录G 29 附录H. 31 附录I.
T/LNS1 0062024 1I
T/LNS1 0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的文件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沈阳艾米类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沈阳市再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提出.
本文件由辽宁省免疫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艾米奥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医科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 究室、沈阳市再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沈阳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辽宁艾米奥干细胞与再生 医学研究院、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辽宁省生物技术协会、沈阳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 盟、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 医院、艾米奥国际干细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庞希宁、庞然、施萍、单风平、王莉莎、赫牲、宋扬、徐东芬、荆晶、姜雯宇、 高航、谢光麟、邵锡柱、王竞、孟涛、苏航、张美玲、聂宏光、郎宏鑫、刘晓玉、王喜良、张涛、赵峰、 张殿宝、王瑞、李彩虹、李宏图、潘长伟、孔娟、王哲、王蔚、股军、郭然、张宁、李晓航、王娇.
本标准的制订基于相关技术的综合考虑,旨在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化.
在编写过程中,团体成员 充分研究了现有技术和专利信息,并积极寻求相关权益方的支持和参与.
特此声明,在编写本标准期间, 我们已经采取了合理的努力来促进并保护涉及的知识产权.
鉴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果其他相关专利或权益未在本标准中明确声明,请权益人及时联系 标准制定团体,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许可.
本标准中使用的专利声明如下: [CN201710085128]:[沈阳艾米奥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CN].[人羊膜上皮干细胞库].
以上声明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遵循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的规定.
我们鼓励 使用本标准的相关方与专利权人合作,以确保公平的利益分配和技术发展.
II1
T/JSSCYXH 02-2024 少儿茶艺等级评价规范.pdf
江苏省茶叶学会标准 T/JSSCYXH02-2024 少儿茶艺等级评价规范 Evaluationregulationforlevelof teenteaceremony 2024-05-06发布 2024-08-06实施 江苏省茶叶学会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3.1少儿茶艺 2 3.2少儿茶艺等级评价 2 4考级方式. 2 4.1等级设置 2 4.2晋级要求 2 5评价方式 2 5.1评价形式及分值 5.2理论测评. 5.3技能测评. .2 5.4成绩判定 .3 5.4.1权重 .3 5.4.2结果判定 .3 5.5测评时间 5.6等级证书 .3 .3 6评价组织... 6.1组织机构 6.2评价机构 .3 附录.. 4 附录A.1少儿茶艺等级设置及要求 4 附录A.2.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茶叶学会茶艺工作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茶叶学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如茶茶文化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六朝博物馆,南京江宁艺茗楼茶艺培训学校, 南京无象天成茶艺职业培训学校,南京市高淳区青茶空间茶文化体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劲芳李劲松朱世桂李舟陈东东王荣华吴象霞唐月英
江苏省少儿茶艺等级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江苏省少儿茶艺等级评价有关的定义和术语、考级方式、评价方式、评价组织.
本标准适用于5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少儿的茶艺等级考级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ZB4-03-02-07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茶艺师 T/CTSS3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T/CTSS4-2019少儿茶艺等级评价规程 3定义和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少儿茶艺:以少儿为习茶主体的茶艺.
3.2少儿茶艺等级评价:以少儿茶艺为评价对象,由取得资格的少儿茶艺等级评价机构,通过组织测评 茶叶相关基础知识、泡茶技能和礼仪规范等水平开展的等级认定活动.
4考级方式 4.1等级设置:共设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依次递进,具体要求见附录A.1.
4.2晋级要求:一级到三级可以连考,四级起逐级晋级.
5评价方式 5.1评价形式及分值:分为理论测评和技能测评两种,满分各100分.
5.2理论测评:采用线上或线下,现场问答或笔试的方式.
5.3技能测评:评价机构组织3名以上考评员按照技能评价规定,各自打分取平均分为评价得分.
5.4成绩判定 5.4.1权重:理论测评成绩占总分的30%,技能测评成绩占总分的70%.
5.4.2结果判定:90分≤总分为优秀: 80分≤总分<90分为良好: 60分≤总分<80分为合格: 总分<60分或单项<60分为不合格. 5.5测评时间:由评价机构提出申请,江苏省茶叶学会审核发布测评时间地点,考生可就近参加. 各等级各项测评时间均不超过30分钟. 5.6等级证书:成绩合格可授予相应等级的证书. 6评价组织 6.1组织机构:少儿茶艺等级评价由江苏省茶叶学会组织实施. 6.2评价机构:由取得江苏省茶叶学会认定资格的少儿茶艺等级评价机构,具体实施少儿茶艺等级 测评. 3
T/JSQA 186-2024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输电和配电设备.pdf
ICS 13.020.10 CCS Z 00 T/JSQA 江苏省质量协会团体标准 T/JSQA186-2024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输电和配电设备 Quantification method for 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quipments 2024-07-30发布 2024-07-30实施 江苏省质量协会 发布
T/JSQA 186-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5产品碳足迹(或部分产品碳足迹)的量化方法 3 5.1总体要求, 3 5.2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4 5.3生命周期清单分析(LCI) 5.4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10 5.5生命周期解释 11 6产品碳足迹(或部分产品碳足迹)研究报告 12 6.1概述 12 6.2报告信息 12 7产品碳足迹声明 12 附录A(资料性) 产品碳足迹量化数据收集表. 13 附录B(资料性) 产品碳足迹研究报告(模版) 16 附录C(资料性) 全球增温潜势(GWP) 19 附录D(资料性) 材料的可再生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 20 参考文献. 21
T/JSQA 18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质量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宜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扬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镇江西门子 母线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威腾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辰电缆股 份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香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江苏东峰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亿能电气有限公司、江苏荣宜电缆有限公司、 江苏泰利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中环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红峰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杨中电器设备 有限公司、雷朋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伊顿母线(江苏)有限公司、无锡市群星线缆有限公司、江苏江扬电 缆有限公司、江苏华亚电缆有限公司、江苏宝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顺电气有限公司、江苏荣威 电气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斌、刘肠、徐志钧、王晓元、陈爱国、徐铭、朱潇波、李勇敢、许金为、陈 佩银、傅尧、李知蓉、谈春珍、刘宇、朱欲翔、张茜、王伟、张伟、章雪峰、于欢腾、薛虹、李卫卫、 吴丽芳、许益、蒋子烨、高松青、张枫、钟星、王宽、储旭超、俞国峰、董鹏程、吴军荣、刘洋、刘军.
I1
T/JSQA 186-2024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输电和配电设备 1范围 本文件采用与生命周期评价(LCA)标准(GB/T24040和GB/T24044)一致的方式,规定了输电和 配电设备产品碳足迹(CFP)和部分产品碳足迹(PCFP)量化和报告的原则、要求和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输电和配电设备产品碳足迹(CFP)和部分产品碳足迹(PCFP)研究,其结果可作为 不同应用的依据.
注:本文件仅针对一个单一影响类别,即气候变化.
本文件不包括对产品生命周期产生的其他方面环境潜在影响的 评价,也不包括对产品生命周期可能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0861废弃产品回收利用术语 GB/T24020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声明通用原则 GB/T24025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声明IⅢI型环境声明原则和程序 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26450环境管理环境信息交流指南和示例 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ISO 14067:2018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Greenhouse gases-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 -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quantification) 3术语和定义 GB/T24040、GB/T24044、GB/T32150、ISO140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输电设备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电力系统中从发电站向用电地区输送电能的输电线路、保护装置及相关附件.
注:输电设备通常包括架空线、杆塔、绝缘子、避雷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力金具等.
3.2 配电设备power distribution equipment 电力系统中在用电区域内向用户或用电设备供电的配电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装置及相关 附件.
注:配电设备通常包括配电变压器、开关柜、控制柜、无功补偿设备、配电箱、电缆、熔断器、负荷开关、电容器、 电抗器、继电保护装置、互感器、测控仪表等.
3.3 产品碳足迹carbonfootprintofaproduct/CFP 基于仅考虑气候变化单一影响类型的生命周期评价,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的产品系统温室气体排 放量与温室气体清除量之和.
[来源:ISO 14067:2018,3.1.1.1] 3. 4 部分产品碳足迹partialcarbonfootprintofaproduct/PCFP 基于仅考虑气候变化单一影响类型的生命周期评价,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的产品系统中一个或多 个选定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清除量之和.
[来源:ISO 14067:2018 3.1.1.2]
T/JSJXXH 015-2024 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 进油计量阀可靠性试验方法.pdf
ICS 43. 060. 40 J 94 田体标准 团 T/JSJXXH015-2024 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进油计量阀可靠性 试验方法 Reliability test method for fuel metering valve of diesel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mon rail system 2024-08-06发布 2024-08-06实施 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 发布
T/JSJXXH 0182024 目次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代号 4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T/JSJXXH 01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本文件参照JB/T9734《喷油泵试验台技术条件》、GB/T10826.5《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5部分: 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GB/T24141.1《内燃机燃油管路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和GB/T19147《车 用柴油》编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苏州江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中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义、卞达、吴楚、张国新、李文文、康平、黄冬梅、王永光.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T/JSJXXH 0182024 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进油计量阀可靠性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计量阀可靠性试验台的技术要求、可靠性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对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计量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141.1内燃机燃油管路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GB/T10826.5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5部分: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 GB/T8029柴油机喷油泵校泵油 JB/T7661柴油机油泵油嘴产品清洁度限值及测定方法 JB/T9734喷油泵试验台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3.1术语和定义 GB/T1082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2 进油计量阀inletmeteringvalve 燃油计量阀安装在高压油泵上的燃油共轨系统中重要的执行器,燃油共轨系统通过燃油计 量阀的开度来调节低压输油泵进入高压油泵柱塞腔的进油量大小.
额定电压ratedvoltage 燃油计量阀在额定工况时的工作电压.
3. 4 驱动频率drive frequency 燃油计量阀在额定工况时的驱动频率.
3.5
T/JSHLW 001-2024 土壤修复管控工程全过程监管数据接入规范.pdf
ICS 35. 240. 70 CCS L70 T/JSHLW0012024 团体标准 T/JSHLW001-2024 土壤修复管控工程全过程监管数据接入规 范 Specification forAccessingSupervision Data inSoil Remediation Control Project 2024-06-12发布 2024-06-12实施 江苏省互联网协会 发布
T/JSHLW 0012024 目次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原则 5平台建设思路 6数据采集 7智慧平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T/JSHLW0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互联网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无锡市梁溪生态环境局、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股 份有限公司、无锡市梁溪科技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河海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钟、高旭、卢小慧、张洪玲、沈隽懿、钱澄、吴桐、邱成浩、曹璐、韩进、 曲常胜、丁亮、林家宝、雷尚武、周俊、王雯冉、杜玮、陆弘昕、王长明、赵鹏、王超、聂溧、王栋、 徐鹏程.
T/JSHLW 0012024 土壤修复管控工程全过程监管数据接入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土壤修复管控过程中环境监测、设备监控、工况监控、运输过程监控等数据接入全过程 监管平台的要求,含各项监测设施及工艺参数的接入背景、管理手段、参考标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 数据格式、数据分析等.
本文件适用于土壤修复管控工程应用场景下的在线监管平台数据采集、传输及分析要求.
本文件适用的数据为大气监测、噪声监测、水质监测、运输过程监控、工况监控、设备监控数据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5013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91.1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HJ25.4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JT-T808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 DB 32/T394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HJ2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土壤修复管控工程soilremediationcontrolproject 土壤修复管控工程包括准备阶段、土壤修复施工、修复效果评估、后期管理等活动.
3. 2 数据分析dataanalysis 通过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异常值检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规 律,为环境监管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 数字李生digitaltwin
T/JSHLW0012024 具有保证物理状态和虚拟状态之间以适当速率和精度同步的数据连接的特定目标实体的数字化表达.
3. 4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 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车行速度及精确 的时间信息,本标准简称GPS.
4原则 4.1安全性原则 监管数据的接入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被纂改或遭受其他形式的安全威胁.
采用设置访 问权限等措施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4.2准确性原则 接入的监管数据必须准确无误,能够真实反映被监管对象的实际情况.
数据的准确性是监管决策的基础, 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数据校验和审核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4.3及时性原则 监管数据的接入应该具有时效性,能够及时反映被监管对象的最新状态.
这要求数据提供方在规定的时间 内更新数据,并确保数据接收方能够及时获取到这些数据.
.
5数据接入流程 监管数据接入思路见图1.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土壤修复管控工程应按HJ25.2、HJ25.4和HJ25.5执行: b)在工程准备阶段,通过环境监测设备手动采集地块及周边气、水、声等环境数据并接入平台: c)在工程施工阶段,部署环境自动监测及设备工况监测系统,通过现场仪及数采仪采集环境数据并接 入系统.
采用运输过程监控、工况监控、设备监控等,可视化修复过程并进行数据分析与异常预警.
d)在工程验收阶段,由第三方专业机构采集土壤与地下水数据并接入平台: e)依托智慧工地、数字李生等功能模块,从时间、空间维度直观展示治理过程,为修复效果评估提供 依据,为后续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T/JSFZXH 023-2024 可撕标签用涤纶丝织基布.pdf
ICS 59. 080.30 CCS W 43 团 体 标 准 T/JSFZXH023-2024 可撕标签用涤纶丝织基布 Polyester filament base fabric for tearable label 2024-07-29发布 2024-08-01实施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 发布
T/JSFZXH 02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轻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苏州平望漂染有限公司、苏州新民印染有限公司、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天控股有限公司、吴江飞翔印染 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常熟市纺织服装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威、钱琴芳、顾清、包振兴、孙磊、沙婷婷、钱雨岚、阎燕、朱小芳、周光 华、李昂、袁倩、肖奕娘、石大壮、徐志贤、潘峰、李强、姚晨皓、金国平、吴建伟、周燕.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JSFZXH 023-2024 可撕标签用涤纶丝织基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可撕标签用涤纶丝织基布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阳离子改性涤纶长丝为经纱,普通涤纶长丝或阳离子改性涤纶长丝为纬纱,经机织 生产及脆损整理,用于制作纺织品可撕标签的涤纶丝织基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917.1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8-1995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4669-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15552-2015丝织物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GB/T 26381-2011合成纤维丝织坯绸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01057(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40007丝织物包装和标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可撕标签tearable label 无需借助工具,可以直接用手撕裂的织物标签.
3. 2 脆损整理finishing of textile brittleness damage 一种将纺织品置于高温及碱氧的环境中,通过助剂的作用,使某些种类的纱线脆化致纺织品强 力下降的整理方法.
T/JSFZXH 023-2024 4要求 4.1产品的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
内在质量包括密度偏差率、单位面积质量偏差 率、纤维含量偏差、断裂强力、撕破强力五项:外观质量包括幅宽偏差和外观疣点二项.
4.2产品的内在质量按批评定,外观质量按匹评定.
4.3产品的内在质量要求见表1.
表1 内在质量要求 项目 指标 密度偏差率/% ±3.0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4.0 纤维含量/% 按GB/T29862规定执行 经向 200 断裂强力/N > 纬向 200 经向 4~7 撕破强力/N 纬向≥ 4 4.4外观质量要求见表2.
表2 外观质量要求 项目 指标 幅宽偏差率/% ±2.0 外观点评分限度/(分/100m²) 15 4.5 外观疣点评分规定见表3.
表3 外观疵点评分规定 序 瘊点名称 分数 号 1 2 3 4 经向瘾点“ 8cm及以下 8 cm 以上~16cm 16cm以上~ 24cm以上~ 1 24cm 100cm 纬向瘾点 8cm及以下 8cm以上~半幅 半幅以上 2 纬档 普通 明显 轻微污渍 8cm及以下 8 cm以上~16cm 16cm以上~ 24cm以上~ 3 24cm 100cm
T/JSFZXH 023-2024 4 严重污渍 1.0cm及以下 1.0cm以上 破损性疣点 距边2.0cm及以 5 下 距边2.0cm以上 6 边疣 经向每100cm 及以下 注:序号1、2、3、4、5、6疣点归类参见GB/T26381-2011附录A.
经向1m内累计评分最多4分,超过4分按4分计:严重的连续性疣点每米评4分超过 4m为不合格品.
纬档以经向10cm及以内为一档.
4.6每匹布的允许分数由式(1)计算得出,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整数 c=- ×100..... (1) 式(1)中: C一一每匹布外观点的评定分数,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分/100m): q一-每匹布外观疵点实测分数,单位为分: 1一一匹长,单位为米(m): W一-幅宽,单位为米(m).
4.7开剪拼匹和标疵放尺的规定: 4.7.1产品允许开剪拼匹或标放尺,两者只能采用一种.
4.7.2开剪拼匹各段的规格、幅宽等必须一致.
4.7.3产品平均每20m及以内允许标疣一次.
每处3分和4分的瘊点允许标疣,超过10cm的连续点 可连标.
每处标放尺10cm,已标疣后的藏点不再计分.
局部性点的标间距或标点与匹端的 距离不得少于4m.
5试验方法 5.1内在质量 5.1.1密度偏差率 经密按GB/T4668-1995中方法C执行:纬密按GB/T4668-1995附录A中的方法E执行:仲裁试 验按GB/T4668-1995中方法A执行.
5.1.2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按GB/T4669-2008中方法6执行,仲裁试验按GB/T 4669-2008中方法3执行.
5.1.3纤维含量 按FZ/T01057(部分)等方法执行.
T/JSFZXH 022-2024 纺织品洗液沾色程度试验目光评级法.pdf
ICS 59. 080. 01 CCS W 63 囡 体 标 准 T/JSFZXH022-2024 纺织品洗液沾色程度试验目光评级法 Textiles-Test for color staining of washed solotion-visual rating method 2024-07-29发布 2024-08-01实施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 发布
T/JSFZXH 02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轻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江苏苏豪纺织集团有限 公司、苏州平望漂染有限公司、苏州新民印染有限公司、吴江飞翔印染有限公司、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 司、常州市食品药品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苏州纤维检验院、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无锡纺织 工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佳、郑读军、高慧红、伍栋、孙吉东、周强、朱小芳、阎燕、徐红辉、王静、 秦伟、顾春华、赵雷雷、凌志威、俞月莉、李昂、周燕.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JSFZXH 022-2024 纺织品洗液沾色程度试验目光评级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纺织品洗涤后洗液沾色程度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仅适用于对纺织品洗涤后洗液沾色程度的目光评级,不反映纺织品本身洗后的颜色变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原理 一块规定尺寸的纺织品试样,置于一定浴比的皂液中,在规定时间和温度条件下进行机械搅动,完成 后将洗液迅速过滤,倒入规定尺寸的比色管中,以未经洗涤的皂液为参照,在规定的时间内,用评定沾 色用灰色样卡评定洗液的沾色程度.
4设备 4.1合适的机械洗涤装置,由装有一根旋转轴杆的水浴锅构成.
旋转轴呈放射形支承着多只容量为(550 ±50)mL的不锈钢容器,直径为(75±5)mm 高为(125士10)mm 从轴中心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45±10)mm.
轴和容器的转速为(40土2)r/min.
水浴温度由恒温器控制,使试验溶液保持在规定温度土2C内.
注:能获得与4.1规定设备同样结果的其他机械装置也可用于本试验.
4.2天平,精确度为0.1g.
4.3机械搅拌器,最小转速16.667s(1000r/min).确保容器内物质充分散开,防止沉淀.
4.4加热皂液的装置,如加热板或其他能达到同样效果的装置.
5试剂和材料 5.1肥皂,以干重计,所含水分不超过5%,并符合下列要求: 游离碱(以NaCO 计) ≤0.3% 游离碱(以NaOH计) ≤0.1% 总脂肪物 ≥850g/kg 制备肥皂混合脂肪酸冻点30℃
T/JSFZXH 022-2024 碘值 ≤50 肥皂不应含荧光增白剂.
5.2三级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
5.3皂液,每升水(5.3)中含(5±0.1)g肥皂(5.1).
用搅拌器将肥皂充分地溶解在温度为(25土5)C的三级水中,搅拌时间(20土1)min.
5.4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251的规定.
5.5玻璃比色管,直径为25mm.
5.6金属丝滤网,≥80目.
6试样 6.1试样应具有代表性,避开褶皱、破损等明显点部位,试样距布边至少100mm,距布头1m.
6.2试样制备: a)若试样为织物,则沿织物经向(或纵向)剪取尺寸为200mm×200mm试样一块,对于印花织 物,如试样的受试面积上不能包括全部额色,需取多个试样分别试验: b)试样若是纱线,将纱线编织成织物,取200mm×200mm的织物一块,也可将纱线制成平行长 度100mm,直径约5mm的纱束,扎紧两端.
c)如样品是散纤维,取足够量,梳压成200mm×200mm的薄片.
6.3试样质量不低于2g,不高于10g,如超出范围,可调整试样尺寸.
7操作程序 7.1用天平称量试样的质量,精确到0.1g- 7.2将试验装置中的水浴加热至40℃土2℃,同时将皂液(5.2)加热至40℃土2℃.
7.3将试样放入不锈钢容器内,按浴比为40:1的比例注入预热至规定温度的皂液(5.2),盖上容器, 立即将容器安装到试验仪器上.
7.4设定仪器旋转时间为30min,启动按钮,仪器进行旋转运行.
7.5仪器停止旋转后,立即将洗液用金属丝网过滤器过滤,去除洗液中的杂质,并将过滤后的洗液倒入 直径为25mm的比色管(5.5)中,倒入量为50ml:将加热至同样温度未经洗涤的皂液(7.2)倒入另 一个比色管(5.5)作为参照样,倒入量同为50ml.
7.6将白色纸板(白度不低于75%,不含荧光增白剂)放在评级架上作为背衬,在D65标准光源下, 用GB/T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5.4)评定洗液的沾色程度,评级时比色管与白色纸板间的距离为 10 cm. 7.7评级需在15min内完成.
若皂液(5.2)由于冷却出现乳化发白,则需重新加热搅拌至皂液冷却前 状态后重新评级.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a)本标准的编号: b) 试样的详细描述: c) 洗后皂液的沾色程度评级:
T/JSFZXH 022-2024 d) 偏离本标准的细节及试验中的异常现象.
T/JSFZXH 021-2024 循环再利用聚酰胺6 长丝织物通用技术规范.pdf
T/ISFZXH021-2024 ICS 59. 080. 30 CCS W43 囡 体 标 准 T/JSFZXH021-2024 循环再利用聚酰胺6长丝织物 通用技术规范 Recycling recycling polyamide 6 filament fabric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24-07-29发布 2024-08-1实施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 发布
T/JSFZXH02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有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提出并负责起草: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轻纺 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苏州平望漂染有限公司、苏州新民印染有限公司、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关控股有 限公司、吴江飞翔印染有限公司、江苏舞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欣战江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 苏文风化纤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市纺织工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晓飞、顾一希、刘建刚、赵学谦、包振兴、刘佳琦、李磊、阎燕、孙永祥、 羊甫、付浩云、赵霞霞、刘蓉、范蒙佳、许娇、周子杰、沈迎芳、贾媛媛、周燕.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ISFZXH021-2024 循环再利用聚酰胺6长丝织物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循环再利用聚酰胺6长丝织物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和包装.
本文件适用于以循环再利用聚酰胺6长丝(含量在50%以上)为主要原料,机织生产的漂白、染色、 印花织物.
其他相似织物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910(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3917.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型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 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427-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氯弧 GB/T8628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 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13772.2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 GB/T14801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T17253合成纤维丝织物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1196.2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第2部分:试样被损的测定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T30557丝绸机织物疣点术语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T/ISFZXH021-2024 GB/T38015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FZ/T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 FZ/T01057(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10005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FZ/T10010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 3术语和定义 3.1循环再利用聚酰胺6长丝织物Recyeling reeyclingpolyamide6flament fabrie 使用循环再利用聚酰胺6长丝为主要原料,经织造、染整加工的机织物.
4要求 4.1产品等级 4.1.1产品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1.2循环再利用聚酰胺6长丝织物的评等,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匹(段)评等,以内在 质量和外观质量中最低一项品等作为该匹(段)布的品等.
4.1.3在同一匹(段)布内,内在质量以最低一项评等:外观藏点采用每百平方米评分限度的方法评 定等级.
4.2内在质量 4.2.1产品的基本安全性能要求应符合GB18401和GB31701的规定.
4.2.2内在质量分等规定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内在质量分等规定 项目 优等品 合格品 纤维含量/% 按GB/T29862-2013执行 密度偏差率/% ±3.0 ±4.0 ±5.0 质量偏差率/% ±3.0 ±4.0 ±5.0 断裂强力/N 250 撕破强力/N 9 8 7 水洗尺寸变化率/% 2. 0~2. 0 3. 0~2. 0 起毛起球/级 4 3-4 纰裂程度(定负荷)/m 4 5 耐磨性/次 10000 耐光色牢度/级 变色 4 4 34 耐皂洗色牢度/级 变色 4 4 3-4 沾色 4 4 34 耐摩擦色牢度/级 干摩 4 4 3-4 湿摩 4 4 3-4 耐汗渍色牢度/级 变色 4 4 4 沾色 4 4 4
T/ISFZXH021-2024 项目 优等品 增象-- 合格品 耐水色车度/级 变色 4 4 4 沾色 4 4 4 4.3外观质量 4.3.1外观质量分等规定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外观质量分等规定 项目 优等品 合格品 幅宽偏差率/% 1. 0~2. 0 2. 0~2. 0 色差(与标样对比)/级≥ 4 3-4 外观套点评分限度/(分/100m)≤ 10 20 36 4.3.2外观藏点评分按表3执行.
表3 外观疵点评分表 序号 疯点名称” 分数 1 2 3 4 1 经向藏点 8cn及以下 8 cm以上~16 cn16 cm以上~24 cn 24 cn以上~100 cn 2 纬向癫点 8cn及以下 8cn以上~半幅 -- 半幅以上 3 纬档” 普通 明显 4 染整疣 8cn及以下 8 cm以上~16 cn |16 cml以上~24 cm 24 cn以上~100 cn 5 渍、破损性藏点 -- 2.0 cm及以下 -- 2.0 cm以上 6 边部疣点 经向每100cm及以下 -- -- 7 纬斜、花斜、格斜、幅不齐 -- -- 100 cn及以下大于3% 点定义见GB/T30557.
纬格以经向10cn及以下为一档 针板眼进入内幅1.5cm及以下不计.
4.3.3循环再利用聚酰胺6长丝织物外观疣点评分说明: 4.3.3.1外观疣点的评分采用有限度的累计评分: 4.3.3.2外观疣点长度以经向或纬向最大方向量计: 4.3.3.3同匹色差(色泽不匀)不低于4级,低于4级的1m及以内评4分: 4.3.3.4经向1m内累计评分最多4分,超过4分按4分计: 4.3.3.5严重的连续性点每米扣4分.
4.3.3.6优等品、一等品不允许有单独一处评4分的疣点,不允许有50.0cn内累计评满4分的明显 点、破损性点.
4.3.4每匹循环再利用聚酰胺6长丝织物的外观疣点定等分数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 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c=x100 [xw (1) 式中: c-- 每匹织物外观疣点定等分数,单位为分每百平米(分/100m): q- 每匹织物外观疣点实测分数,单位为分: 一受检匹长,单位为米(m):
T/JSFZXH 020-2024 生物基聚酰胺56 长丝织物通用技术规范.pdf
T/ISFZXH020-2024 ICS 59. 080. 30 CCS W43 囡 体 标 准 T/JSFZXH020-2024 生物基聚酰胺56长丝织物 通用技术规范 Biobased polyamide 56 filament fabric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24-07-29发布 2024-08-01实施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 发布
T/JSFZXH 02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有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提出并负责起草: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轻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 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平塑漂染有限公司、江苏苏豪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苏州薪民印染有限公司、 吴江飞翔印染有限公司、江苏舞天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虹纬纺织有限公司、海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文凤化纤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纤维检验院、常州市纺织工 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一飞、沈俊、孙永祥、高慧红、曹秀雨、伍栋、钱雨岚、徐西盈、吴智超、 王茜璇、张建国、袁倩、肖奕娘、陈浩、钱雯君、周杰、陈佳骏、郁智琦、谢惠娟、李磊、阎燕、周 燕.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ISFZXH020-2024 生物基聚酰胺56长丝织物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物基聚酰胺56长丝织物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文件适用于以生物基聚酰胺56长丝为主要原料,机织生产的漂白、染色和印花织物.
其他相似织 物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910(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3917.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型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4669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 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427-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氯弧 GB/T8628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 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13772.2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 GB/T14801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T17253合成纤维丝织物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1196.2-2007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第2部分:试样破损的测定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T30557丝绸机织物疣点术语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38015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T/ISFZXH020-2024 FZ/T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 FZ/T01057(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10005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FZ/T10010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要求 4.1产品等级 4.1.1产品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1.2生物基聚酰胺56长丝织物的评等,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匹(段)评等,以内在质量 和外观质量中最低一项品等作为该匹(段)布的品等.
4.1.3在同一匹(段)布内,内在质量以最低一项评等:外观藏点采用每百平方米评分限度的方法评 定等级.
4.2内在质量 4.2.1产品的基本安全性能要求应符合GB18401和GB31701的规定.
4.2.2内在质量分等规定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内在质量分等规定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纤维含量/% 按GB/T29862-2013执行 密度偏差率/% ±2.0 ±3.0 ±5.0 质量偏差率/% ±3.0 ±4.0 ±5.0 断裂强力/N > 250 撕破强力/N 9 7 7 水洗尺寸变化率/% 2. 0~2. 0 3. 0~2. 0 起毛起球/级 4 3-4 纰裂程度(定负荷)/m 4 5 耐磨性能/次 > 00001 耐光色牢度/级 变色 4 4 34 耐皂洗色牢度/级 变色 4 4 3-4 沾色 4 4 34 耐摩擦色牢度/级 干摩 4 4 3-4 湿摩 4 4 34 耐汗渍色牢度/级 变色 4 4 4 色 4 4 4 耐水色牢度/级 变色 4 4 4
T/ISFZXH020-2024 项目 优等品 增象- 合格品 沾色 4 4 4 4.3外观质量 4.3.1外观质量分等规定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外观质量分等规定 项目 优等品 合格品 幅宽偏差率/% 1. 0~2. 0 2. 0~2. 0 色差(与标样对比)/级≥ 4 34 外观点评分限度/(分/100r²)≤ 10 20 36 4.3.2外观藏点评分按表3执行.
表3 外观疵点评分表 序号 点名称” 分数 1 2 3 4 1 经向癫点 8cn及以下 8 cm以上~16 cn16 cm以上~24 cn 24 cn以上~100 cn 2 纬向藏点 8cn及以下 8cn以上~半幅 半幅以上 3 纬档” 普通 -- 明显 4 染整疣 8cn及以下 8 cm以上~16 cn16 cn以上~24 cn 24 cn以上~100 cn 5 渍、破损性疣点 2.0cn及以下 -- 2.0 cn以上 6 边部底点 经向每100cm及以下 -- -- 7 纬斜、花斜、格斜、幅不齐 -- 100cm及以下大于3% “点定义见GB/T30557.
纬格以经向10cn及以下为一档 针板眼进入内幅1.5cm及以下不计.
4.3.3生物基聚酰胺56长丝织物外观疣点评分说明: 4.3.3.1外观疣点的评分采用有限度的累计评分: 4.3.3.2外观疣点长度以经向或纬向最大方向量计: 4.3.3.3同匹色差(色泽不匀)不低于4级,低于4级的1m及以内评4分: 4.3.3.4经向1m内累计评分最多4分,超过4分按4分计: 4.3.3.5严重的连续性疣点每米评4分: 点、破损性疣点.
4.3.4每匹生物基聚酰胺56长丝织物的外观点定等分数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 至小数点后一位: c= ×100 (1) 式中: 每匹织物外观疣点定等分数,单位为分每百平米(分/100m): q 每匹织物外观疵点实测分数,单位为分: 受检匹长,单位为米(m): w-一有效幅宽,单位为米(m).
T/JSAMIA 016-2024 移动式烘干机.pdf
ICS 65. 060.99 068 SOO JSAMIA 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T/JSAM1A016-2024 移动式烘干机 Mobile drier 2024-05-27发布 2024-06-27实施 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发布
T/JSAM1A 01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金湖双洋机械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金湖双洋机械有限公司、盐城苏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沃得高新农业装 备有限公司、淮安市永丰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效伟、郑成虎、袁启山、袁克颖、李和领、周路双、范武龙、王艇、乔 丰年、吴玉、夏士朋、夏明.
本文件为首次制定.
T/ JSAM1A 0162024 移动式烘干机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移动式烘干机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移动式烘干机(以下简称烘干机)的产品质量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一部分:总粉尘浓度 GB/T3768一2017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 GB/T4064-1983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T5262-2008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GB/T5468-199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T6970-2007粮食烘干机试验方法 GB/T948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GB10395.1农林拖 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一部分:总则 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 GB13271-199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3306标牌 GB/T14095-1993农产物料干燥技术术语 JB/T9832.2-1999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压切法 JB/T10268-2011批式循环谷物烘干机 3术语和定义 GB/T14095、JB/T10268-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移动式烘干机mobiledrier 依靠外力牵引可移动的烘干机.
3. 1. 1 批式静态移动式烘干机batch type static mobile grain drier 粮食成批次投入和排出,在干操过程中经静态干燥而达到要求含水率的移动式烘干机.
3. 1. 2 批式循环移动式烘干机batch type recirculating mobilegraindrier 粮食成批次投入和排出,在干操过程中通过重复干燥面达到要求含水率的移动式烘干机.
3. 1. 3 连续式移动式烘干机continuousflow mobilegrain drier 粮食不间断地投入和排出,在干燥过程中经一次循环即达到要求含水率的移动式烘干机.
T/ JSAM1A 016-2024 4质量指标 4.1移动性能 4.1.1通过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廊尺寸(移动状态):运输状态高度不得超过4.2m; b)机组转向应灵活,当左、右转90°时不得有卡滞现象: c)运输状态最小离地间隙应不小于300mm. 4.1.2牵引架和转向机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a)牵引架不变形,并装置有保险锁链: b)牵引架与牵引车连接后须呈水平状态,允许牵引点下移100mm,插销应锁定可靠,牵引环在牵 引车牵引叉中转动灵活: c)双轴移动式烘干机的上下转盘相对转动灵活,无严重松旷及碰擦卡滞现象.
4.2干燥性能指标 干燥机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干燥性能指标 序号 项 目 指标 说 明 1 干燥能力, t▪%/h ≥设计值 2 干燥不均匀度,% 连续式 稻谷:≤1:小麦,玉米:≤3 批式 2 - 3 面筋降低值,% 0 小麦 4 爆腰率增加值,% ≤3.0 稻谷 5 裂纹率增加值,% 35 玉米 6 破碎率增加值,% 小麦、玉米≤0.5%:稻谷≤1.0% 7 发芽率 不得降低 种子 8 色泽、气味 正常 - 9 苯并芘增加值.Fg/kg 以5 直接加热 出机谷物温 8 当环境温度40℃时 10 ≤环境温度8 当环境温度≥0℃时 4.3控制装置功能 4.3.1烘干机的电控装置应有以下功能: a)程序起动: b)自动点火: c)连锁保护: d)料位显示: e)自动报警:故障报警,超温报警,低料位报警(连续式).
4.3.2烘干机的温控装置应有以下功能: a)热风温度的显示与控制: T / JSAM1A 016-2024 b)粮食温度的显示与超温控制: C)风压、风速监控及控制.
4.3.3烘干仓提升设备应设置调速装置.
6
T/ JSAM1A 016-2024 4.4可清理性 批式循环和连续式移动式烘干机机体内部结构应保证粮层能均匀自由地流动,不允许有无法清除 残存物的死角: 批式静态移动式烘干机机体内部结构应保证其内部粮食能够全部排出.
4.5整机装配与外观质量 4.5.1连接螺栓应紧固,无松动.
4.5.2密封应可靠,不应漏粮.
4.5.3焊缝应均匀、牢固,无烧穿、脱焊、气泡.
4.5.4烘干机涂漆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机身色泽基本一致,漆层平整,无露底、起泡、起皱: b)漆膜附着力:2处不低于JB/T9832.2-1999中规定的ⅡI级,1处不低于II级.
4.6安全要求 4.6.1安全防护 4.6.1.1对操作人员可能通行得位置,外露传动、回转部件应有可靠的防护装置.
4.6.1.2平台、通廊、爬梯、塔架等应设置扶手或围栏防护设施,围(护)栏高度应≥1100mm,爬 梯距离地面2000mm以上应安装护圈.
4.6.1.3连续式烘干机正压风机进风口应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4.6.1.4烘干机应设置防止操作人员坠落的防护栅栏.
4.6.2安全信息 4.6.2.1对操作者存在或有潜在危险的电机传动装置、风机进风口、高温热源装置、排粮链传动机构 等部位,应在其附近明显位置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10396的规定.
4.6.2.2使用说明书中应有安全注意事项,产品上设置的安全警示标志应在使用说明书中复现.
4.6.3 安全装备 4.6.3.1烘干机应设置粮位观察孔或料位显示装置、满粮报警装置、热风温度超温报警装置、开机前 警示装置.
4.6.3.2烘干机粮仓必须在靠近移动牵引端的一侧:在烘干仓接近下方位置应保留检修孔: 4.6.3.3连续式烘干机应有热风温度超温报警装置、开机前警示装置、炉温显示、料位器或料位显示 监控装置.
4.6.3.4连续式烘干机下部应设置具有快开门机构的紧急排粮口,紧急排粮口应对称分布.
4.6.3.5采用燃油、燃气为燃料时,燃烧器应设置有自动点火装置和熄火时自动切断油路、气路的装 置,并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4.6.3.6烘干机与热源连接裸露的热风管须采用保温棉进行完整包裹处理.
4.6.3.7进入干燥机燃气炉的燃气管道应由燃气部门指派的专业人员安装,应安装气体流量表等,燃 气系统和储气罐等应通过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检验合格,且通过消防安全验收.
验收方式可以采用两个 方式:消防管理部门的验收,有资质的第三方的消防验收.
4.6.3.8采用蒸汽为热源,专用蒸汽炉应安装安全阀、压力表和高低水位自动报警装置等,分气缸和 蒸汽炉应为合格品,且应通过国家授权的锅炉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4.6.3.9室外作业的干燥机组应设置有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的避雷装置.
4.6.3.10电器控制装置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T4064-1983中4.10条的规定设置,并设置过载和漏 电保护装置.
4.6.3.11高3m以上的移动式烘干机(移动状态)应安装视廊灯.
4.6.3.10烘干机作业时应停放在坚实平整的场地上,支架应牢固可靠,且可以支起烘干机,确保轮 胎完全离地.
T/JSAMIA 015-2024 生物质固碳全质利用装备系统.pdf
ICS 65.060. 99 068S00 JSAMIA 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T/JSAM1A 015-2024 生物质固碳全质利用装备系统 Equipment systemfor biomass carbon sequestration utilization 2024-05-28发布 2024-06-28实施 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凯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江苏伟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西安泰金新 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州盛之源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高邮市龙华机械有限公司、南京市 农业装备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志华、徐达灵、徐立敏、冯庆、沈伟、蒋孝友、马银洁、钱明、李 正金、朱正虎、赵长元、许志权、张冬富、陈步祥、徐广付、吴金宏、吴顺青、胡志明、张龙 年、谢多俊、沈恒东、冯学仁、汤全廷、刘兴中、杨再君、李正亮、沈阳.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JSAM1A 015-2024 生物质固碳全质利用装备系统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生物质固碳全质利用装备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产品组成及型号、基本参数、主要 部件及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生物质固碳全质利用装备系统(以下简称装备系统)的生产、质量评价等.
2规范性引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2100通用耐蚀钢铸件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8492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3306 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248.3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采用近似环境修正测定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的发 射声压级 GB/T21707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规范 GB/T51094工业企业湿式气柜技术规范 GB51066工业企业干式煤气柜安全技术规范 JB/T5943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7118YVF2系列(IP54)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55) NB/T47003.1常压容器 QB/T382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QB/T3832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 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 GB10395.1农林机械安全第1部分:总则 NB/T10795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系统技术导则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
T/JSAM1A 0152024 3术语和定义 NB/T10795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生物质炭 生物质原料经气化工艺后生成的含碳固态物质.
3.2额定产气量 额定工况下,单位之间内的产气量.
4产品组成及型号 4.1组成 装备系统由无料仓上料系统、气化固碳反应装置、燃气系统、出炭系统、仪表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 成.
其中,无料仓上料系统由上料系统和给料系统两部分组成.
上料系统由干料棚内给料机(干料棚螺 旋、辊式给料机、组合式给料机、悬臂螺旋给料机等)、皮带机、犁式卸料器等构成.
给料系统由取料 螺旋、膨胀节、给料机等构成.
4.2型号 产品的型号按下列形式编制 -- 最大处理量,t/h 设计序列号,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固碳设备 成套设备生产线 5技术要求 5.1一般技术要求 5.1.1装备系统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工艺系统关键设备设计使用寿命不应低于20年.
5.1.3原料宜采用晾晒等自然干燥措施.
5.1.4原料输送系统的输送量,不应小于对应气化炉额定原料耗量的180%.
5.2主要部件及材料 5.2.1装备系统主要零件的制造应符合图样的规定.
5.2.2装备系统所用的电动机应符合JB/T7118的规定,防护等级为GB/T4208中“IP54”,绝缘等 级为GB/T21707中“F”级.
5.2.3铸件应符合GB/T2100的要求.
5.2.4焊接件应符合JB/T5943、NB/T47003.1的要求.
5.2.5其他部件及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应标准的要求.
5.2.6经热处理的零件表面硬度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5.3无料仓上料系统 5.3.1螺旋体的芯轴应采用厚壁无缝管.
芯轴外圆周长应大于所输送原料最长尺寸的2倍.
芯轴所用材料应 符合GB/T699的要求.
5.3.2出料端第一个螺距内的叶片应采用耐热钢板,且在工作侧表面加焊防磨板.
耐热钢板所用材料 应符合GB/T8492的要求.
5.3.3系统结构应防止物料卡堵.
5.3.4产品出料端与进料口之间应能形成一段料塞.
T/JSAM1A 0152024 5.3.5螺旋叶片外径偏差为土1.5mm,螺距偏差为土3mm.
5.3.6负荷运转要求: a)空运转试验合格后进行负荷运转试验,负荷运转试验连续运行不少于8h,用同一种物料进行负 荷试验的时间不应少于10min; b)在运转过程中,进给方向应正确,性能应平稳: c)各连接缝(口)处应无明显的粉尘外泄现象: d)装卸情况应良好,负荷功率不应超过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值.
5.4气化固碳反应装置 5.4.1装置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5.4.2工作温度应控制在原料灰熔点以下.
5.4.3易腐蚀、易损坏和需要定期加润滑油的零部件,应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
观察孔、测温孔等部 位应密封严密.
5.4.4安装完成后进行气密性试验,应无泄漏.
5.4.5受热的机械部分在装备系统正常运行时应无泄漏、卡顿、咬死等故障.
5.4.6组件焊接应按照JB/T5943、NB/T47003.1的要求进行,焊缝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夹渣 和未焊透等缺陷, 5.4.7应设置超温、超压报警及紧急放空装置,且通过仪表系统可在线监控,安全联锁设施应快速动 作,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5.4.8应设置隔离关断阀、放散阀、水封或泄爆装置.
5.4.9燃气风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耐高温、灰尘和生物质焦油: b)应留有叶轮吹扫的接口: c)电动机应使用防爆型.
5.4.10燃气风机的风量和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a)风量裕量不应低于气化炉最大处理工况下设计燃气量的20%.
b)风压应根据气化系统设备阻力、管路阻力、终端用气压力或储气柜最高工作压力的总和确定.
风压裕量分段确定,其中设备阻力、终端用气压力或储气柜压力裕量不应低于风压的20%,管路阻力裕 量不应低于风压的44%.
5.4.11空气鼓风机的风量和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a)风量应根据气化炉的设计空气量确定,风量裕量不应低于计算风量的20%.
b)风机全压应根据气化炉达到设计出力时的出口燃气压力、炉内压力损失、空气管道系统压力损 失的总和确定.
风压裕量分段确定,其中气化炉本体压力裕量不应低于风压的20%,管路阻力裕量不应 低于风压的44%.
5.4.12风机应采用变频调速等节能技术,且应采取减震和降噪措施.
5.5燃气系统 5.5.1热燃气输送系统的设计应便于拆卸、清灰、除焦.
5.5.2储气柜应采用金属结构,工作压力不应超过4kPa.
5.5.3湿式储气柜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应符合GB/T51094的有关规定.
5.5.4干式储气柜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应符合GB51066的有关规定.
5
T/SEDTA 002-2024 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评定标准.pdf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评定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excellent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projects in Shanghai T/SEDTA 002-2024 批准部门: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施行日期:2024年7月1日 国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4北京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公告 沪勘设协字[2024)20号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关于发布团体标准 《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评定标准》的公告 本协会于2023年9月批准立项,由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 会组织编写,共33家单位参编的团体标准:《上海市优秀工程勘 察设计项目评定标准》T/SEDTA002一2024,现已组织审定通 过,予以发布,本标准从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tbz.org.cn)及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门户网站(.shkcsj.)发布相关 信息.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2024年06月18日 3
前言 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协会等社 会组织评选活动的通知》(沪住建规范[2023]8号)的要求、 为规范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项目的评定,完善上海市优秀工程勤 察设计项目的评选和宣传工作,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受上海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委托,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广 泛征求业内意见,组织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历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评选细则编 制,共分17章.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基本规定;3工 程勘察与岩土工程项日;4建筑工程设计项目:5市政公用工程 设计项目;6园林景观与生志环境设计项目;7城市更新与保护 设计项目;8工程勘察设计软件项目;9工程标准设计项目; 10建筑结构与抗震设计项目:11建筑电气设计项目:12建筑环 境与能源应用设计项目:13建筑智能化设计项目;14水系统工 17工业工程设计项目.
本标准由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负责管理和解释,执行过 程中若有意见或建议,请至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地 址:上海市陆家浜路471号4楼,邮编:200011).
主编单位:上海市勤察设计行业协会 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4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 公司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新建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山南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朗道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 公司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5
主要起草人:徐秉章车学娅查晓青夏群周晓文 赵斌沈朝晖李波茹雯美王文姬 潘同喜李青 朱毅 参与编制人:刘沛 杨明 陈国亮 李佳毅罗永权 姜弘 盛棋 卫丽亚 唐亮陈颖 陈鸿 张述诚 丁纯 姬泽强姜 孙双艳 王云 金艳萍 徐文炜季永兴 彭满华 耿云峰 徐四一 余毅李勇斌 张理丰 周祝勇 叶岭 夏双练孙其发 马杰 姜豪 陆倩恰 主要审查人:沈红华 马燕 朱靓 忻国棵沈迪 丁洁民 顾国荣 邵长宇周良朱祥明 杨富强 周怀考 国建 6
T/SDYYXH 0001-2024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有效期备案申报技术要求.pdf
ICS11. 120. 01 CCS C272 T/SDYYXH 团 体 标 准 T/SDYYXH0001-2024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有效期备案申报技术 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filing of expiration date changes formarketed chemical drugs 2024-8-30发布 2024-08-30实施 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 发布
T/SDYYXH 0001-2024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申报资料撰写要求 附录A 参考文献..
T/SDYYXH 00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百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则正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鲁抗医药 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海军、肖杰、刘军田、董爱梅、姜晓飞、刘福龙、周冲、杨帆、侯瑾、张平、 李德宝、肖连立、徐晓娟、赵敏、王峰、范丽敏、张晓燕、孙哲、崔宁、刘理南、杨艳微、张妍妍、 窦川、刘文婷.
II
T/SDYYXH 0001-2024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有效期备案申报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有效期备案申报的基本要求和申报资料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有效期的备案申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申请人Applicant 提出备案申请的、持有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生产企业或者药品研制机构等.
3.2药品有效期Drugexpiration date 药品在容器标签指定的贮藏条件下,能够符合货架期标准的期限.
3.3参比制剂Reference preparation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用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对照药品,通常为被仿制的对象,如原研药 品或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
3.4备案Filing 对药品的基本信息、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进行登记存档,以备后续监管和查询.
4基本要求 4.1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有效期备案包括延长药品有效期、缩短药品有效期.
4.2应提供真实、完整、可追溯的申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a)备案表: b)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c)申请人证明性文件: d)检查检验相关信息: e)修订的药品说明书、标签样稿及修订说明: f)药学研究资料: g)其他资料.
4.3应通过国家药监局政务服务门户药品业务应用系统在线填报《境内生产药品注册-备案表》(以下 简称备案表),并经打印后提交法人签字、盖章的备案表扫描件,如非法人签字,应提供委托书:扫描 件的每一页数据核对码均应与网上在线填报备案表的数据核对码一致,各页边缘应加盖申请人骑缝章.
备案表格式见附录A.
4.4提交的每项申报资料(含图谱)应逐个封面加盖申请人公章,封面公章应加盖在文字处,加盖的 公章应符合国家有关用章规定,并具有法律效力.
5申报资料技术要求 5.1备案表 5.1.1备案表内容应准确无误.
备案表中与国家药监局官网药品备案公示信息(包括药品通用名称、 药品批准文号/原料药登记号、上市许可持有人名称和地址、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备案内容)相关的 3
T/SDYYXH 0001-2024 内容应与药品(再)注册批件(包括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变更的文件等)等批准证明文件或登记信息 一致:发生变更的信息应填写拟变更后内容.
5.1.2第20项应准确无误、详略得当、科学合理,明确体现变更信息,涵盖申报资料中所申请的变更 内容,并与备案表第5项保持一致.
示例1:仅有一个规格、一种包材的,宜填写为:本品有效期由**个月变更为**个月,说明书和/ 或标签有效期项进行相应修订.
示例2:有多个规格、多种包材的,宜填写为:本品(规格:****:内包材:****)有效期由**个 月变更为**个月,说明书和/或标签有效期项进行相应修订.
示例3:申请变更有效期的同时申请增加“通过一致性评价标识”的,应在备案表第5项选择申请 事项分类时勾选“6.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相关技术指导原则中属于中等变更的事项:6.8变更有效 期和贮藏条件”的同时,也应勾选“10.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规定需要备案的其他事项”.
5.1.3申报品种有多个生产企业/地址的,第29项应全部填写,并与批准证明文件对应一致.
有委托 生产情形的,持有人和受托生产企业应分别进行法人签字和盖章.
5.1.4同品种多规格药品有效期的相同变更(例如均由18个月变更为24个月),若内包材、质量标 准、考察条件等各方面均一致的,可每个规格分别申报,分别填写备案表:也可多个规格以同一申请进 行申报,只填写一个备案表,此时,备案表第12项与第22项中“原药品批准文号/登记号”应体现全 部规格的相关信息并一一对应.
同品种多规格的备案内容不同或者内包材、质量标准、稳定性考察条件 等不一致的,应按照规格分别申报.
5.2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应包括历次申报药品获得的批准证明文件,能够清断了解该品种完整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目前状况.
如药品注册证书、补充申请批件、药品标准制/修订件、国家药监局官网药品备案公示信息截图等.
附 件包括上述批件的附件,如药品的质量标准、说明书、标签及其他附件等.
5.3申请人证明性文件 申请人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正副本及其变更记录页、营业执照等的扫描件.
5.4检查检验相关信息 变更有效期备案事项一般不发起注册检查检验,不需要提供药品研制情况信息表、药品生产情况信 息表、现场主文件清单等检查相关信息.
申请人宜提供稳定性考察批次产品的自检报告.
5.5修订的药品说明书、标签样稿及修订说明 申请人应提供修订后的药品说明书和/或标签样稿及修订说明.
对于仅变更药品有效期的备案申请, 个月,其他各项内容均未进行修订且与原批准内容一致”的表述.
5.6药学研究资料 5.6.1变更原因及具体情况说明 应描述变更的具体情形,并提供延长或缩短有效期的充分理由和依据.
按照中等变更备案的缩短有 效期申请不包括因药品的生产或稳定性出现间题而要求缩短药品有效期的情形.
5.6.2样品的长期稳定性考察资料 5.6.2.1有效期变更备案研究用样品应采用商业化生产规模的三批样品:若采用中试规模样品,应提 供充分的理由和依据.
对于采用注册批(如工艺验证批、现场检查批)的稳定性数据进行申报的,应提 供充足的理由和依据证明注册批次样品能够代表上市后商业化生产的样品(如注册批样品的处方工艺、 内包材、批量等与批准一致等),宜以列表的方式对样品情况、参比制剂信息(如涉及)进行说明,表 格示例见表1、表2.
T/SDWL 0004-2024 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技术要求.pdf
ICS55.040 CCS L 08 T/SDWL 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团体标准 T/SDWL 0004-2024 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irculating packaging of electrostatic sensitive devices 2024-07-10发布 2024-08-01实施 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发布
T/SDWL 0004-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4.1结构要求.
4.2尺寸要求, 4.3原材料要求.
5性能要求.. 5.1防静电性能要求 5.2可循环性能要求, 5.3力学性能要求.. 6试验方法. 6.1试验准备及预处理 6.2防静电性能试验 6.3可循环性能试验 6.4力学性能试验, 7标志、运输要求 7.1标志 7.2运输 8循环运营管理要求 8.1总体要求.
8.2发放. 8.3应用, 8.4回收. 8.5归集整理. 8.6再次发放, 8.7报废处理, 附录A(规范性)循环运营管理使用性能指标 10 参考文献.
T/SDWL000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零度供应链有限公司、赛飞特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 输协会、威海职业学院、日照市海洋工程学校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东、赵新,侯鹏、吴英杰、李莉华、解苗苗、苏惠婷、孟英玉、顾瑞良、孙 吉娟 II
T/SDWL 0004-2024 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技术的基本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标志、运输及循环 运营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敏感电子元器件在生产、储存及运输周转、组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防静电循环包装 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4857.1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1部分:试验时名部位的标示方法 GB/T4857.3-2008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3部分: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 GB/T4857.5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4892-2021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GB/T4996-2014联运通用平托盘试验方法 GB/T5398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 GB/T6040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8166缓冲包装设计 GB/T13310电动振动台 GB/T15463-2018静电安全术语 GB/T16288塑料制品的标志 GB/T16471运输包装件尺寸与质量界限 GB/T16716.1包装与环境第1部分:通则 GB/T16716.3包装与环境第3部分:重复使用 GB/T16716.7包装与包装废弃物第7部分:生物降解和堆肥 GB/T18455包装回收标志 GB/T31268-2014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 GB/T35774-2017运输包装件性能测试规范 GB/T42013信息安全技术快递物流服务数据安全要求 GB/T43283-2023快递循环包装箱 GJB4027A-2006军用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方法 SJ/T11587-2016电子产品防静电包装技术要求 YZ/T0189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5463-2018、GJB4027A-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电子元器件electronicponents 在电子线路或电子设备中执行电气、电子、电磁、机电和光电功能的基本单元,该基本单元可由多 个零件组成,通常不破坏是不能将其分解的.
[来源:GJB 4027A-2006,3.1]
T/SDWL 0004-2024 3. 2 敏感电子元器件electrostatic sensitivedevice 一种对静电敏感的电子元器件,当受到静电放电时,容易发生损坏或功能失效.
3. 3 静电防护区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area 配备各种防静电装备(用品)和设置接地系统(或等电位连接)、能限制静电电位、具有确定边界和专 门标记的场所.
[来源:GB/T 15463-2018 5.3] 3. 4 外发包装outer protective packaging 敏感电子元器件离开静电防护区域后进行存储、运输的包装.
3.5 内层包装inner packaging 直接与敏感电子元器件接触的包装.
3.6 临近包装indirect contact packaging 不直接与敏感电子元器件接触,但在包装一种以上的产品时使用的包装.
3. 7 填充材料fillingmaterial 用于填充空隙,固定敏感电子元器件产品的材料.
3.8 静电耗散材料electrostaticdissipativematerial 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大于或等于1×10Ω,但小于1×10"Ω的材料.
[来源:GB/T 15463-2018,6.23] 3.9 静电屏蔽材料electrostatic shieldingmaterial 防止静电放电或静电场通过、穿入的材料,或不允许通过此材料损伤被保护物的,一般表面电阻在 1×10Ω以下,或穿透能量在20nJ以下的材料,用于屏蔽静电的材料.
3. 10 表面电阻surface resistance 在规定的通电时间后,施加于材料表面上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与该两电极之间电流的比值, 在该两电极上可能的极化现象忽略不计.
3.11 堆码stacking 把包装单元一件件起来放置,面不需要中间梁.
3. 12 运输包装transport packaging 以运输贮存为主要目的的包装,它具有保障产品的安全,方便储存装卸,加速交接、点验等作用.
3.13 循环包装circulatingpackaging 用耐用材料制成的,在寄递过程中装载敏感电子元器件,并可在循环运营管理系统支持下多次 重复使用的包装用品及容器.
3.14 包装供应链企业内部循环internalcirculationof packaging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由包装供应链企业或包装供应链企业委托的其他企业运营,完成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在同一品 牌的包装供应链企业网络内循环使用的模式.
3.15 社会化循环socialcirculation
T/SDWJ 001-2024 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球磨机中合金衬板技术规范.pdf
T/SDWJ 团 体 标 准 T/SDWJ001-2024 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球磨机中合 金衬板技术规范 2024-6-18发布 2024-7-18实施 山东省五金与衡器行业协会发布
前言 1. 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2. 本标准由山东省五金与衡器行业协会提出.
3. 本标准由山东省五金与衡器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4.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天铭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5.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云虎贾传征李玉实张进军 6. 本标准为2024年6月18日首次发布.
引言 球磨机中合金衬板生产工艺有砂型铸造和消失模铸造.
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中合 金球磨机衬板具有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生产效率高、容易实现清洁生产、降低 铸件成本等优点.
为保证球磨机中合金衬板的机械性能、产品质量、清洁生产和降低生产成 本,特制订本规范.
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球磨机中合金衬板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球磨机中合金衬板消失模生产工艺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工艺要 点. 本文件适用于消失模生产球磨机中合金衬板生产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元素化学分析方法 GB/T230.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第一部分试验方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GB/T229金属材料冲击试验 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5611铸造术语 GB/T6414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34484.2热处理钢第2部分:洋火及回火合金钢 JB/T11846消失模铸造模样材料STMMA可发性共聚树脂 JB/T13869消失模铸造用模样成形模具 GB/T25705溢流型球磨机衬板磨耗 GB/T26658消失模铸件质量评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STMMA-FD 是苯乙烯合成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后形成的新型可发性聚苯乙烯.
4技术要求 4.1化学成分 中合金钢球磨机衬板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Cr Ms Si Mo Ce 0. 38-0. 46 1.6-2.2 0.8-1.0 L.2-1.6 0.2-0.5 葡量 0. 05-0.07 51.05 5).03
4.2金相 金相组织见表2 表2 铸态 退火 淬火 回火 金相组织 片状珠光体 细片状珠光体 马氏体 回火马氏体≥66, (百分比) ≥60 ≥60 ≥66 残余奥氏体≤30 4.3硬度 漳火回火后的洛氏硬度应为55-62HRC.
4.4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见表3 表3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R 冲击韧性A 冲击韧性A MPa J/cm² J/cm² 数值 ≥1745 ≥61.5 ≥65. 7 备注 试样 试样 衬板实物取样 5生产工艺要点 5.1模样材料 5.1.1衬板模样材料应选用STMMA-FD.
5.1.2珠粒尺寸不大于铸件最小壁厚1/10.
5.1.3泡沫塑料板材密度16-18kg/m².
5.2浇注系统 浇口杯选用成型纤维浇口杯:直浇道选用成型中孔纸质、纤维质或陶瓷质材料.
5.3造型震实 选用矢量控制震实台.
5.4合金熔炼 铬铁和钼铁装料时加入.
炉料熔化后加入锰铁和硅铁,钒铁在出钢前7min加入.
5.4变质处理 5.4.1钢水经光谱检测,化学成分合格,温度达到1600C-1620C出钢.
5.4.2变质剂为稀土铺合金(铺含量25%),加入量为钢水重量0.002%-0.004%.
5.4.3将钢水重量0.1%的脱氧铝和变质剂加入钢包底部,冲入钢水进行脱氧和变质处理.
5.5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