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0月 ( 第 81 页)

ICS03.060 CCS A11 团 体 标 准 T/ZJFS015-2024 环境责任险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Risk assess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liability insurance 2024-08-08发布 2024-08-08实施 浙江省金融学会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估程序与周期 5资料收集与评估.

6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7报告编制. 附录A(规范性) 评估流程图. 附录B(资料性) 查阅资料清单. 附录C(规范性) 静态风险指标评分规则. 附录D(规范性) 动态风险指标评分规则, 15 附录E(资料性) 报告内容模板. 参考文献. 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州监管分局、湖 州市金融学会提出.

本文件由浙江省金融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国家金融监 督管理总局湖州监管分局、湖州市金融学会、湖州市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 州市分公司、湖州南太湖绿色金融研究院、湖州绿金发展中心有限公司、湖州深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婕、童丽华、李霞、谢孟星、蒋佳骏、陈恺琪、何九仲、唐雨琦、吴法根、 顾霞美、沈炜、杨晓青、奚炜、许震深、徐婧、彭永琳、威培峰、李乐、费晓露.

环境责任险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环境责任险风险评估的评估程序与周期、资料收集与评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报告 编制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保险行业从事铅蓄电池、电镀、化工、纺织染整、制革、造纸等行业企业以及收集、 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单位的环境责任险风险评估.

其他行业可参照执行.

注:化工行业包含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石化、环境、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精细与 日用化工、能源及动力、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行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053.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和钢平台 GB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HJ94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 HJ944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环境保护综合名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环境责任险environmentalpollutionliabilityinsurance 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

保险责任包括第 三者人身损害、第三者财产损害、生态环境损害、应急处置与清污费用等.

3. 2
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 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来源:GB/T23694风险管理术语,4.4.1] 3. 3 静态风险指标staticriskindex 用于评价企业客观因素的指标.

反映企业因客观因素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环境风险程度,包括环境风 险物质、生产工艺/设备、环境敏感性、风险防控措施、污染治理设施等风险指标.

3. 4 动态风险指标dynamicriskindex 用于评价企业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和开展环境保护程度的指标.

反映企业因管理水平不同而导致不 同的环境风险程度,包括环保基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化学品管理、污染治理管理、环境应急管理等 风险指标.

4评估程序与周期 4.1评估程序 环境责任险风险评估的评估程序见附录A,主要包括资料收集与调查、现场勘查、计算分值和评定 环境风险等级4个步骤.

4.2评估周期 根据环境责任保险期长确定环境责任保险风险评估周期.

环境责任保险风险评估周期应不长于环 境责任保险期间, 5资料收集与评估 5.1资料收集与调查 资料收集与调查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生产工艺/设备、环保工程设施/工艺、环境敏感性、管理 措施、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等内容.

5.1.1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基本情况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一企业名称、行业类型、企业地址(注册地址、生产经营场所地址)、邮政编码、营业执照、占 地面积、建筑面积、职工人数、环保负责人及联系电话等内容: 一一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和其他环保项目验收等环保手续、排污许可等内容: 一一环评批复的产品及产能、本期或上年度实际产品及产能、本期或上年度开工率(年生产天数、 工作班次)等内容.

5.1.2生产工艺/设备 生产工艺/设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一产品及副产品的名称、产量、主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060 CCS A11 团 体 标 准 T/ZJFS014-2024 银行业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指南 Guidelines on Biodiversity RiskManagement forBanks 2024-08-08发布 2024-08-08实施 浙江省金融学会发布
目次 前言..... 银行业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指南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指南的内容与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 5风险管理级别分类 6生物多样性高敏感行业识别 7主要行业的生物多样性风险审核要点及管理方法 15 附录A(规范性)银行业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指南总览表 45 附录B(规范性)除草剂与杀虫剂使用规范.

75 附录C(资料性)全国一级保护动物栖息地主要分布表 76 附录D(资料性)易受影响的生态高敏感区域示例 68 参考文献. 7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浙江省金融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分行、开花县人民政府、野生生物保护学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蓝虹、张子彤、陈川祺、康葛黎.

银行业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银行机构在尽职调查中要纳入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银行机构信贷管理整个流程,包括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394建设项目峻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指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 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2 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 一定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层面的表现形 式. 3.3 遗传多样性geneticdiversity 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

3. 4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diversity 一个地区的生态多样化程度,包括了生物生活的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它涵盖了一定区域内现存的各种生态系统,以及各种不同的生物生态过程.

3.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 120.10 CCS 6 92 T/ZJDJ 团 体 标 准 T/ZJDJ 015-2024 磁力传动器 Magnetic drive 2024-08-15发布 2024-08-30实施 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 发布
T/ZJDJ 01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结构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T/ZJDJ 01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温州双极磁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机电产品 质量检测限公司、杭州鸿利机械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年金、夏权威、邵中魁、蒋晓青、董勇、沈小丽、吴学青、袁严浩瀚、林锋、 李民峰、陈旭来.

本文件由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负责解释.

II
T/ZJDJ 015-2024 磁力传动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磁力传动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结构型式、型号、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额定扭矩4000Nm及以下,额定转速800r/min及以下,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 旋转密封和力矩传输作用的磁力传动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0压力容器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220不锈钢棒 GB/T4180稀土钻永磁材料 GB/T 13306铭牌 GB/T13560烧结铁硼永磁材料 GB/T13824旋转与往复式机器的机械振动对振动烈度测量仪的要求 HG/T3648磁力驱动反应釜 HG/T20569机械搅拌设备 3术语和定义 HG/T364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磁力传动器Magnetic drive 一种利用磁力耦合原理,在无直接接触的状况下传递旋转力矩的装置.

3.2 隔离套Isolation cup 由非导磁性材料制成的受压元件.

3.3 密封腔Seal cavity 隔离磁力传动器内部轴承的装置.

3.4 冷却夹套Coolingjacket 磁力传动器的冷却腔.

3.5 最大静磁力矩Maximum staticmagnetic torque 最大且不发生滑脱的静态力矩.

4分类和结构 4.1分类 4.1.1高温磁力传动器:传动轴伸端工作区温度>150℃,其轴承座带液体冷却结构.

T/ZJDJ 015-2024 4.1.2常温磁力传动器:传动轴伸端工作区温度≤150°℃. 4.2结构 4.2.1磁力传动器基本结构型式见图1.

10 a)高温磁力传动器 b)常温磁力传动器 传动轴:2- 密封腔: 3 一冷却夹套:4 轴承座总成:5--隔离套 一机架: 7 内磁转子;8-外磁转子:9 联接法兰; 10-外轴承座 图1磁力传动器基本结构 4.2.2磁力传动器内部轴承的润滑,应按工艺要求或物料特性,进行润滑脂与物料介质的相溶性测试, 以确保润滑效果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4.2.3传动轴的密封段应做表面耐磨处理.

4.3型号 磁力传动器型号表示如下: CJF-□□□-□ 额定压力等级PN 结构代号:常温磁力传动器标记1,高温磁力传动器标记2 永磁材料:钦铁硼标记B,钴标记C 额定扭矩:单位N-m 产品代号:磁力传动器 示例:CJF-2000C2-25表示:额定压力等级PN25,工作温度高于1509C,采用钻永磁材料,额定扭矩为2000N 的磁力传动器.

4.4规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51-2023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Regulation onSafetyTechnologyforLiftingAppliance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2023年5月23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51-2023 前言 2020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 局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技术法规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法 规所)下达了制定《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的起草任务书.

根据任 务书的要求,中国特检院法规所组织成立起草工作组,于2020年7月在上海召开起 草工作组首次工作会议,在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讨确定本规程的制定原则、结 构框架、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等.

之后,根据起草工作进 度,起草工作组分别在北京、河南长垣、山东泰安等地以及采用在线方式,召开多次 专题研讨会议和起草工作会议,形成本规程的征求意见稿.

2022年4月25日,市场 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局发布公告,将本规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 的问题,起草工作组对本规程内容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2022 年8月,本规程提交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起重机械分委会审 议.

根据专家审议意见,起草工作组对送审稿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

依据规 定程序,2023年5月23日,本规程由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

本规程是在原有的《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92号)、《起重机 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Q0002-2008)、《起重机械型式试验规则》 (TSGQ7002-2019)、《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规则》(TSGQ7016-2016, 含第1号修改单)、《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Q7015一2016)等基础上,整合优化 形成的起重机械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本规程明确了起重机械的基本安全要求,补充了 设计要求,优化了制造、改造、安装、修理和使用管理要求,进一步优化了型式试验、 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检验程序、项目、内容和要求,以及常用术语含义等,为更好地 指导和规范起重机械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撑.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51-2023 目 1总则. (1) 2设计. 3制造和改造 18) 4安装和修理 (21) 5使用管理 .(23) 6检验. (25) 7附则. 35) 附件A起重机械设计专项要求 (38) 附录a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大型起重机械目录 (64) 附件B起重机械产品合格证 附录ba起重机械设备代码编号方法 (66) 附录bb起重机械产品数据表(以桥式起重机为例) (67) 附件C起重机械检验类型、项目、内容、方法和要求 (73) 附录ca起重机械检验类型对照表 (109) 附录cb起重机械检验项目对照表 (114) 附件D起重机械检验意见通知书 (117) 附件E起重机械型式试验报告 (118) 附件F起重机械型式试验证书 (129) 附录f起重机械型式试验证书编号说明. (131) 附件G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报告 (132) 附件H起重机械定期(首次)检验报告 (136) 相关规章和规范历次制(修)订情况 (14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23-2021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Regulation on Safety Technology for Gas Cylinder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 2021年1月4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23-2021 前言 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制定《气瓶安全技术规程》的立项任务书,要求 以《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9-2009)、 《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F001-2009)、《气瓶设计文件鉴定规则》 (TSGR1003-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R4001-2006)、《气瓶型式试验 规则》(TSGR7002-2009)、《气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R7003-2011)等7个 安全技术规范为基础,形成关于气瓶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2013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成立起草工作组,制定本规程的起 草工作方案,确定本规程制定的原则、重点内容以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 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具体分工,制定起草工作时间表.

2015年8月、2016年8月,起草工作组在北京分别召开第二次、第三次工作会 议,对草案进行了讨论,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

2017年3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 特函(2017]13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以及公民的意见.

2017年9月, 起草组在北京召开第四次工作会议,对征求的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并且进行了相应 的修改.

2017年10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7]61号文再次征求基层部门、有关 单位和专家以及公民的意见.

起草工作组对第二次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讨论,修 改后形成送审稿.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许可改革的推进,为与《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特种设备行 (TSG07-2019)相协调,按照特种设备局要求,起草工作组对送审稿进行了修改.

2020年5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 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工作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 报批稿.

2020年9月,本规程的报批稿由市场监管总局向WTO/TBT进行通报.

2020年 11月,WTO/TBT通报结束.

2021年1月4日,本规程由市场监管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程按照以下基本原则制定: 1.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7个原有气瓶的安 全技术规范为基础,进行合并以及逻辑关系上的理顺,统一并且进一步明确气瓶基 库七七..提供下载
TSG23-202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本安全要求,形成气瓶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2.根据行政许可改革的要求,调整各环节有关行政许可的内容; 3.整理原质检总局近年来针对气瓶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汇总《气瓶安全技术 监察规程》等7个安全技术规范在宣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充分吸取和 结合多年来气瓶安全工作实际情况和经验的基础上,在材料、设计、制造、型式试 验、监督检验、气瓶附件、充装使用、定期检验等环节提出具体规定.

库七七ww..提供下载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23-2021 目录 1总则 (1) 2材料 (5) 3设计 (7) 4制造.. .(18) 5型式试验 (23) 6监督检验 .(26) 7 气瓶附件 (36) 8 充装使用 9 定期检验 (48) 10附则. (51) 附件A气瓶分类、品种及代号 (52) 附件B 瓶装气体分类及常用气体物性参数 (54) 附件C气瓶企业标准与本规程基本安全要求比照表 (61) 附件D 气瓶标志 (65) 附件E 进出口气瓶 (73) 附件F 气瓶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 (76) 附件G 气瓶设计文件鉴定报告 (77) 附件H气瓶产品数据表 (78) 附件J特种设备型式试验申请书(气瓶、气瓶阀门) (79) 附件K气瓶及气瓶阀门型式试验样品抽样与管理要求 (81) 附件L气瓶及气瓶阀门型式试验项目 (83) 附件M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气瓶、气瓶阀门) 附件N特种设备型式试验证书(气瓶、气瓶阀门) (95) 附录n气瓶(气瓶阀门)型式试验证书编号方法和说明 附件P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联络单. (97) 附件Q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意见通知书 附件R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证书(气瓶) (99) 附件S进口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气瓶) (101) 附件T气瓶保护罩样式 (102) 库七七..提供下载
TSG23-202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附件U气瓶定期检验项目 ... (103) 附件V气瓶定期检验报告 (104) 附表va定期检验合格气瓶一览表 (105) 附表vb报废气瓶一览表 (106) 相关规章和规范历次制(修)订情况 (107) 库七七..提供下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Regulation on Safety Technology for Boiler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 2020年10月29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11-2020 前言 2015年1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原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制订《锅炉安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锅 规》)的立项任务书.

2015年5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 工作组,召开起草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制订《锅规》的起草工作方案,确定制订 原则、重点内容及结构框架,并且制订起草工作时间表.

起草工作组和各专业小组 分别开展调研起草工作,多次召开研讨会,形成《锅规》草案.

2016年5月,起草工作组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形成《锅规》征求意见稿.

2016 年8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6]42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 公民的意见.

2017年8月,起草工作组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对相关意见进行讨论,形成送 审稿.

2017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对送审稿进行 审议.

2018年3月召开起草工作组工作会议,根据审议意见形成报批稿.

2019年5月,《锅规》报批稿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向WTO/TBT进行通报.

2020年10月29日,《锅规》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程将《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一2012)、《锅炉设计文件鉴定 管理规则》(TSGG1001-2004)、《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TSGZB001- 2008)、《燃油(气)燃烧器型式试验规则》(TSGZB002-2008)、《锅炉化学清洗规 则》(TSGG5003-2008)、《锅炉水(介)质处理监督管理规则》(TSGG5001-2010)、 《锅炉水(介)质处理检验规则》(TSGG5002-2010)、《锅炉监督检验规则》(TSG G7001-2015)、《锅炉定期检验规则》(TSGG7002-2015)等九个锅炉相关安全技术 规范进行整合,形成锅炉的综合技术规范.

《锅规》基本保留了原来技术规范中行之 有效的主体内容;纳人了近年来相关文件中提出的基本安全要求;对实施过程中发 现的问题进行梳理,调整了部分内容;进一步明确了锅炉范围内管道的界定和技术 要求;结合近年来锅炉技术的发展,优化了电站锅炉的相关要求,补充了铸铝锅 炉、生物质锅炉的基本安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增加 了锅炉环保的基本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11-2020 目录 总则 (1) 2材料 (3) 设计 (5) 4制造.. (14) 安全附件和仪表 (27) 6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 7安装、改造、修理 (42) 8使用管理 (45) 9检验 (50) 10专项要求 (56) 11附则 (68) 附件A锅炉用材料的选用 (69) 附件B锅炉产品合格证 (74) 附表b锅炉产品数据表 (75) 附件C 特种设备代码编号方法 (76) 附件D液(气)体燃料燃烧器型式试验型号覆盖原则 (78) 附件E 锅炉制造监督检验项目 (80) 附件F锅炉安装监督检验项目 (84) 附件G锅炉监督检验证书、 (90) 附件H锅炉外部检验项目 (92) 附件J锅炉内部检验项目 (98) 相关规章和规范历次制(修)订情况 (107)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1总 则 1.1目的 为了保障锅炉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 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制定本规程.

1.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的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注1-1:按照锅炉设计制造的余(废)热锅炉应当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1.2.1锅炉本体 锅炉本体是由锅筒(壳)、启动(汽水)分离器及储水箱、受热面、集箱及其连接 管道,炉膛、燃烧设备、空气预热器、炉墙、烟(风)道、构架(包括平台和扶梯)等 所组成的整体.

1.2.2锅炉范围内管道 (1)电站锅炉,包括主给水管道、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等(注1-2)以及第一 个阀门以内(不含阀门,下同)的支路管道; (2)电站锅炉以外的锅炉,设置分汽(水、油)缸(以下统称分汽缸,注1-3)的,包 括给水(油)泵出口至分汽缸出口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第一道环向焊缝以内的承压管道; 不设置分汽缸的,包括给水(油)泵出口至主蒸汽(水、油)出口阀以内的承压管道.

注1-2:主给水管道指给水泵出口止回阀至省煤器进口集箱以内的管道;主蒸汽管道指末级 过热器出口集箱至汽轮机高压主汽阀(对于母管制运行的锅炉,至母管前第一个阀门)以内的管 道;再热蒸汽冷段管道指汽轮机排汽止回阀至再热器进口集箱以内的管道;再热蒸汽热段管道 指末级再热器出口集箱至汽轮机中压主汽阀以内的管道.

注1-3:分汽缸应当按照锅炉集箱或者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制造.

注1-4:锅炉管辖范围之外的与锅炉相连的动力管道,可以参照锅炉范围内管道要求与锅炉 一并进行安装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

1.2.3锅炉安全附件和仪表 包括安全阀、爆破片,压力测量、水(液)位测量、温度测量等装置(仪表),安 全保护装置,排污和放水装置等.

TSG 11-202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1.2.4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 包括燃料制备、水处理设备及系统等.

1.3不适用范围 (1)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直流锅炉等无固定汽水分界线的锅炉,水容积按照汽 水系统进出口内几何总容积计算,下同)小于30L,或者额定蒸汽压力小于0.1MPa 的蒸汽锅炉: (2)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热水锅炉; (3)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

1.4锅炉设备级别 锅炉设备级别按照参数分为A级、B级、C级、D级.

1.4.1A级锅炉 A级锅炉是指p(表压,下同,注1-5)≥3.8MPa的锅炉,包括: (1)超临界锅炉,p≥22.1MPa; (2)亚临界锅炉,16.7MPa≤p<22.1MPa; (3)超高压锅炉,13.7MPa≤p<16.7MPa; (4)高压锅炉,9.8MPa≤p<13.7MPa; (5)次高压锅炉,5.3MPa≤p<9.3MPa; (6)中压锅炉,3.8MPa≤p<5.3MPa. 1.4.2B级锅炉 (1)蒸汽锅炉,0.8MPa<p<3.8MPa; (2)热水锅炉,p0.7MW(Q为额定热功率,下同);液相有机热载 体锅炉,Q>4.2MW.

1.4.3C级锅炉 (1)蒸汽锅炉,p≤0.8MPa,且V>50L(V为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下同); (2)热水锅炉,0.4MPa<p<3.8MPa,且t<120℃;p≤0.4MPa,且95℃<t< 120'℃; (3)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Q≤0.7MW;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Q≤4.2MW. 1.4.4D级锅炉 (1)蒸汽锅炉,p≤0.8MPa,且V≤50L; (2)热水锅炉,p≤0.4MPa,且t≤95℃. 注1-5:p是指锅炉额定工作压力,对蒸汽锅炉代表额定蒸汽压力,对热水锅炉代表额定出 水压力,对有机热载体锅炉代表额定出口压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 050 YB CCS Q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 6046-2022静压石墨热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Testmethodfor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ofisostaticallypressedgraphite 2022-09-30发布 202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B/T604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钢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江西宁新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郴州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辉、徐建平、毛玉珍、田家利、邓聪秀、李建新、汪彦龙、田宁郴、覃建明、刘伟、 王晓远.

YB/T6046-2022 等静压石墨热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等静压石墨热膨胀系数仪器设备、试样要求、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允许差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推杆式热膨胀仪测定等静压石墨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其他炭素材料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427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ofthermalexpansion(α) 是指固体材料当温度改变1℃时,其长度的变化量与初始长度的比值.

3. 2 线性可变差动传感器linearvariable differentialtransformers(LVDT) 可测量位置的传感器,即位移传感器.

3.3 修正基线correctionbaseline 是指使用已知热膨胀系数的标准样品,在与待测试样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生成的背景数据,用于 修正试样测试结果.

4仪器设备 4.1热膨胀仪:升温速率可调,自带位移测量恒温系统,可通入保护气体,支架与推杆材质一般为氧化 铝、石英或石墨等.

热膨胀仪装置示意图见图1.

注:符合4.1要求的测试仪器均可,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卧式设备,立式设备也适应本文件.

4.2干燥箱:具有自动调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

4.3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mm~200mm,精度0.01mm.

4.4千分尺:测量范围0mm~25mm 25mm~50mm,精度0.01mm.

4.5干燥器,内装干燥剂.

4.6真空泵.

YB/T 6046-2022 支架 推杆 试样 加热炉体 恒温系统 真空泵 保护气 位移传感器 图1热膨胀仪装置示意图 5试样要求 5.1取样 按GB/T1427规定进行取样.

5.2尺寸 试样长度范围为25mm~60mm,直径范围为5mm~10mm.

推荐试样尺寸为:直径6mm士 0.05 mm,长度25.5mm±0.05mm.

注:如非圆柱形,可采用尺寸相当的其他形状试样,如方条形.

同时,符合5.1所述设备要求的其他尺寸试样同样适 应本标准.

5.3平行度和粗糙度 加工后试样两端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0.15mm/100mm.

在材料允许的情况下,两端面粗糙度 Ra≤0.8μm,其他面粗糙度Ra≤3.2μm.

5.4外观 加工后的试样外观,应无可见裂纹、掉边、缺角、凸起、凹坑、孔洞等缺陷.

6试验步骤 6.1试样前处理 为排除试样加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推荐使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清洗试样表面.

然后将试样 放人105C~110C干燥箱内烘2h取出,存储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6.2试样尺寸测量 直径测量:沿试样不同径向位置测3次,记录数据.

长度测量:沿试样不同轴向位置测6次,记录数 据,并取平均值.

6.3建立修正基线 6.3.1打开热膨胀仪炉体,将已知热膨胀系数及长度的标准样品放置在试样支架上,启动推杆,在一定 2
YB/T6046-2022 的推力下将标准样品平稳顶住,此时推杆、标准样品在同一个中轴线上,热电偶尽可能接近但不接触标准 样品,关闭炉体.

注:标准样品选取原则是热膨胀系数与试样接近,推荐选用有效的氧化铝、石英、石墨或钨标样.

同时为准确测量, 推荐试样与标准样品长度尽量保持一致.

6.3.2启动真空泵,抽真空并充人保护气体.

6.3.3根据需要设置起始参考温度、目标温度等参数,升温速率控制在5°C/min以内,设置完成后,启 动测试.

如希望获取更优的测试精度,推荐起始温度的平衡时间不少于1h,且升温速率不高于 2°℃/min.

6.3.4测试完成后,记录测量结果.

6.3.5当试样尺寸、温度曲线等测试参数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建立修正基线.

同时,规定时间间隔或 规定测试样品数量后(推荐1个月或测试20个样品后,以时间先到为准)用标准样品核查基线,当核查不 合格时,也需要重新建立修正基线.

6.4试样测试 将试样装人热膨胀仪炉体,重复6.3.1~6.3.5步骤.

7结果计算 7.1试样安装在仪器的支架内,一端与推杆在一定推力下相接触,当炉子加热时,试样、推杆、支架同时 被加热发生膨胀.

7.2推杆处于加热区的部分和样品膨胀同方向,为加和关系;支架处于加热区的部分其膨胀则与样品、 推杆的膨胀反向,为相减关系,可视为“收缩”信号.

最终位移传感器测得的是膨胀、收缩信号的累 加.

除试样本身膨胀外,其余系统部分(包括支架、推杆,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试样辅助垫片等)的膨 胀或收缩可累加归一为“系统膨胀"△Lx.

位移传感器测得的膨胀量△L,按式(1)计算: LLL系 ()........................ 式中: L一位移传感器测得的膨胀量,单位为毫米(mm); △L#-试样的膨胀量,单位为毫米(mm); △L系-系统的膨胀量,单位为毫米(mm).

7.3为精确测出试样热膨胀系数,在与待测试样相同测量条件下,测试已知膨胀量△L标的标准样品时, 位移传感器测得的膨胀量△L标测,按式(2)可计算得出系统膨胀量△L系: L标L标△L系 式中: L标测-测试标准样品时,位移传感器测得的膨胀量,单位为毫米(mm); △L标一标准样品的膨胀量,单位为毫米(mm).

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测试试样时,位移传感器测得的膨胀量L样,按式(3)计算: L△L △L系 (3) 式中: L样额-测试试样时,位移传感器测得的膨胀量,单位为毫米(mm).

式(2)与式(3)两个方程相减,即可消除“系统膨胀”,试样的膨胀量△L#,按式(4)计算: L样L样L标测△L标 .(4) 试样热膨胀系数α(T-T)("C-1) 按式(5)计算: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100 CCSH 42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6018-2022 铁合金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Assesmentrequirementsforgreenplantofferroalloy 2022-09-30发布 202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B/T601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铁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西金矿冶有限公司、临沂鑫海新型材料有限 公司、明拓集团铬业科技有限公司、中信锦州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腾达西北 铁合金有限公司、山东鲁铭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 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军、韩永光、薛金柱、张国强、刘冰、徐文高、何中余、李晓峰、刘飞、褚振全、 吕韬、卜宁、傅修文、刘鹏、王勇、卢春生、张晨.

YB/T6018-2022 铁合金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铁合金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及要求、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铁合金生产企业,包括普通铁合金和特种铁合金生产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2452企业水平衡通则 GB/T14984.1-2010铁合金术语 第1部分:材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80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1858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4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本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5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7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 GB1858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混凝土外加剂释放氨的限量 GB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9001 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21341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21368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3331 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256产品生态设计通则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28662-2012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8666-2012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YB/T6018-2022 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32151.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5部分:钢铁生产企业 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3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50603 3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GB 50735 5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设计规范 GB51245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 HJ1117-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铁合金、电解锰工业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铁合金ferroalloy 由铁元素(不小于4%)和一种以上(含一种)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在钢铁和铸造工业 中作为合金添加剂、脱氧剂、脱硫剂和变性剂使用.

[GB/T14984.1-2010,定义2.1.1] 注:金属铬、金属锰、五氧化二钒按定义不是铁合金,但习惯上人们把这几种产品纳入铁合金范畴.

3.2 普通铁合金ordinaryferroalloy 通常将用矿热炉生产的普通硅铁、锰硅合金、高碳锰铁、高碳铬铁、镍铁及高炉法生产的高碳锰铁称 为普通铁合金.

3.3 特种铁合金specialferroalloy 除普通铁合金之外的铁合金统称为特种铁合金.

3.4 绿色工厂greenfactory 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

[GB/T36132-2018,定义3.1] 4总则 绿色工厂应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中人的职业健康安全前提下,引入生命周期思想,优 先采用绿色原料、工艺、技术和设备,满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的 综合评价要求,并进行持续改进.

4.1评价原则 4.1.1一致性原则 评价总体结构与GB/T36132-2018提出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通则要求保持一致,包括:一般要 2
YB/T6018-2022 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人、产品、环境排放、绩效7个一级指标.

4.1.2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绿色制造的指标,可以量化的 指标宜采用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绿色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 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的指标,不宜量化的内容采用定性评价.

4.2评价指标体系 4.2.1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两部分.

一般要求包括应满足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产 业政策、管理体系、强制性能源及环境标准等方面的要求;评价指标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 投人、产品、环境排放、绩效评价6类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置若干个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设具体 评价要求.

4.2.2评价要求 具体评价要求分为必选要求和可选要求,必选要求为工厂应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必选要求不达标,不 能评价为绿色工厂.

可选要求为工厂努力可达到的提高性要求,具有先进性,依据行业实际情况确定可 选要求的满足程度.

4.3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评价采用指标加权综合评分的方式,各一级指标加权综合评分总分为100分; b)评价要求中必选指标应全部满足; c)评价要求可选指标应对照附录A中具体条款,依据符合程度在0分和满分之间取值; d) 当某项评价要求不适用时,应将该项评价要求的分值平均分配给相同一级指标下其他评价 要求.

4.4权重系数和指标分数 4.4.1一级指标要求 铁合金绿色工厂评价各一级指标权重系数为: a)一般要求(5.1)采取一票否决制,应全部满足; b)基础设施(5.2)占20%; c)管理体系(5.3)占15%; d)能源与资源投入(5.4)占20%; e)产品(5.5)占10%; f)环境排放(5.6)占20%; g)绩效(5.7)占15%.

4.4.2二级指标要求 各二级指标和具体评价要求见附录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 010 YB CCS H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6017-2022 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ion of ductile iron pipe 2022-09-30发布 202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B/T601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圣戈班管道系统有限公司、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冶金 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钢集团永通球墨铸铁管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通才工 贸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申勇、王道群、仇金辉、安彦周、何根、张玉湖、张洪亮、侯捷、邹真、王姜维、王嵩、 孙恕、刘长森、樊永辉、张红旭、柴成林、侯慧宁、苏柏林.

YB/T 6017-2022 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技术要求、统计范围和 计算方法以及节能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高炉(或冲天炉)加电炉双联熔炼方式生产的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评 价以及新建设备的能耗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3484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12723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GB/T13295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6081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3、GB/T13295和GB/T2608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energy consumptionperunitproduct of ductileironpipe 统计报告期内,球墨铸铁管生产系统各工序(包括铁液接收、调质、铸造、退火、喷锌、精整打磨、水压 试验、内涂、外涂包装等工序)每生产1t合格球墨铸铁管产品,扣除工序回收能源量后实际消耗的各种能 源总量.

4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4.1球墨铸铁管产品的要求 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应符合GB/T13295的要求,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应符合GB/T26081的 要求.

4.2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级 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级见表1,其中1级能耗最低.

YB/T6017-2022 表1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级 能源消耗限额等级 1级 2级 3级 单位产品能耗 ≤121(108°) ≤140(118°) ≤170(140°) /(kgce/t) 适用于仅生产中小口径(DN1200及以下)的企业.

5技术要求 5.1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定值 现有球墨铸铁管企业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定值应符合表1中3级指标(限定性)的规定.

5.2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准入值 新建或改扩建球墨铸铁管企业生产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准入值应符合表1中2级指标(准人值)的 规定.

5.3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先进值 企业应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和加强节能管理,使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符合表1中1级指标 (先进值)的规定.

6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6.1统计范围 6.1.1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包括从铁液接收到球墨铸铁管成品为止的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 系统消耗的能源量,扣除工序回收的能源量.

生产系统包括铁液调质、离心铸造(含制芯)、退火、喷锌、精 整打磨、水压试验、内涂、外涂、包装等工序,辅助生产系统包括生产管理及调度指挥系统、机修、软水、化 验、计量、环保等.

不包括附属生产系统(如食堂、保健站、休息室等)消耗的能源量.

6.1.2企业能量的统计方法应符合GB/T2589、GB/T3484的规定,其中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 数中,电力折算标准煤系数取0.1229kgce/kWh.

在实际统计过程中用电能转化成其他能源的工序,以 电能为计算依据.

6.2计算方法 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耗应按式(1)和式(2)计算: Eb=∑EP .........( 1 ) 式中: E品 球墨铸铁管产品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 球墨铸铁管生产活动中第i类能耗实物量; P 第i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见GB/T2589).

E=E-E Q 式中: 2
YB/T6017-2022 Eunit 球墨铸铁管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E 球墨铸铁管产品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 Eh 球墨铸铁管生产活动中工序回收能源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 Q 球墨铸铁管合格产品产量,单位为吨(t).

7节能措施 7. 1 管理措施 7.1.1企业应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和制度,制定能源规划,定期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

7.1.2建立工序用能责任制,制定工序用能计划和工序能耗考核办法,定期进行考核.

7.1.3建立和健全工序用能统计制度,建立、完善工序用能台账.

7.1.4根据GB17167的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设立专人负责.

7.1.5建立和完善能源折算系数的实测制度,对于大宗能源介质定期测定,并建立台账.

7.1.6鼓励企业按球墨铸铁管生产线分口径统计能耗限额.

7.2技术措施 7.2.1企业宜根据工艺要求和生产节奏,优化生产布局和调度,优化包括铁液运输路径、熔炼-离心机一 少出铁温度波动等.

7.2.2企业宜采用节能工艺和新技术,如直包喷钝化镁球化铁液、退火炉体各段之间设置压下炉顶和耐 热钢隔帘、余热回收等.

7.2.3企业宜采用节能产品和设备,如使用高铝纤维模块等复合结构,提升退火炉保温性能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050 YB CCS Q52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5189-2022 代替YB/T5189-2007 炭素材料挥发分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thevolatilematter contentincarbonmaterials 2022-09-30发布 202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B/T518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YB/T5189-2007《炭素材料挥发分的测定》,与YB/T5189-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a)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7版的第2章); b)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c)修改了仪器和设备中的高温炉控温精度要求(见5.1 2007版的4.1); d)修改了试样通过标准筛的尺寸要求(见6.3,2007版的5.3); e)修改了试验步骤中测定内在水分的要求(见7.4,2007版的6.4); f)修改了试验报告(见第10章,2007版的第9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炭素有限公司、山东八三石墨新材料厂、山西晋能集团大同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炭素分公司、山西晋阳碳素有限公司、郴州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陕西美兰德炭素有限责任公司、鞍 山市科翔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内蒙古清蒙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晶、朱海哲、赫晶远、唐永贵、崔振华、陈春杰、姚禄广、杨云山、韩利、张杰、 吴建国、段学良、高勇宏、崔丹、李建新、涂莉娟、樊乾国、侯光远、郑景须、王晓远、安军伟、张亚村.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B 904-1978 GB/T 8720--1988 YB/T 5189-1993 YB/T 5189-2000 YB/T 5189-2007.

YB/T 5189-2022 炭素材料挥发分的测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炭素材料挥发分测定的仪器设备、试验步骤、试验结果和精密度.

本文件适用于烧焦、烧煤、针状焦、石墨制品、焙烧品及炭糊类等炭素材料挥发分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427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GB/T1997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4527炭素材料内在水分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GB/T8718一200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原理 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将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的温度、时间下进行加热,按照损失总质量与蒸发水分 损失之间的差来计算挥发分.

5仪器和设备 5.1高温炉:带自动温度控制器,能保持恒温(900土10)C,并能确保放入冷坩埚后在3min内重新升温 到(900土10)°℃.

热电偶的热接点应在炉的恒温区,与炉底距离为10mm~20mm,炉后壁上部带有直 径25mm~30mm的小烟肉.

5.2炭糊类用中型瓷坩埚:容积25mL,带盖,上口外径38mm~39mm,下底外径22mm~25mm,高 37mm~38mm,见图1.

5.3其他类用双盖瓷地埚:双层地埚盖子都要紧密结合,上口外径30mm,中口外径26.3mm,下底外径 20.5mm,高44mm,见图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40 YD CCSL7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431-2023 域间路径验证(IDPV)技术要求数据平面 Therequirementsfortheinter-domainpathverification (IDPV)-Dataplane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431-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缩略语.. 1 4缩略语.. 3 5总体机制. 3 6动态标签同步机制. 4 7传输策略生成. .5 8源端初始化数据包头. 6 8.1数据包的报文格式. .6 8.2源用户初始化数据包. 8 9中间路由节点的处理流程, 10 9.1总体要求. 10 9.2总体机制.. 10 9.3被选中中间路由节点验证及更新认证码 .11 9.4未被选中中间路由节点验证及更新认证码, ..1 9.5数据包转发, 11 9.6最后一跳路由节点处理 11 10目的用户的处理流程.

..11 10.1获取动态标签, .11 10.2路径验证. 12 11根密钥和动态标签更新 13
YD/T 443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域间路径验证(IDPV)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如下: 控制平面; 数据平面.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清华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恪、王晓亮、付松涛、吴建平、赵锋、史凡、陈国义、万晓兰.

II
YD/T4431-2023 域间路径验证(IDPV)技术要求数据平面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域间路径验证(IDPV)中数据平面的技术要求,包括动态标签同步、源用户路径 验证策略生成与实现、路由节点认证码计算及验证、目的用户执行路径验证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IPv6互联网管理域之间真实路径验证方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IETF RFC 8200 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规范(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IPv6)Specification) 3术语与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域间路径验证inter-domainpathverification 用于源和目的用户验证数据包传输过程实际经过的路由节点是否符合用户预期.

3.2 管理域administrative domain 路径验证的基本单位,可以是一个自治系统,或一个子网.

3.3 密钥分发服务器keydistribution server 每个管理域配置的一台(或多台)服务器,用于管理域间主密钥的同步,以及为验证实体(路由节 点及用户)生成及分发密钥.

3.4 用户user 包括源用户和目的用户,源用户与目的用户可以是端节点,也可以是边界路由节点,当源用户为端 节点时,目的用户也为端节点;源用户为边界路由节点时,目的用户也为边界路由节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40 YD CCS L7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430-2023 域间路径验证(IDPV)技术要求控制平面 Therequirementsfor theinter-domainpathverification (IDPV)-Controlplane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430-2023 目次 前言... Ⅱ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总体机制.. 6根密钥生成及维护. 7动态标签生成. 8路由节点提前写入动态标签 8 9端节点申请动态标签... 10时间同步. 11
YD/T 443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域间路径验证(IDPV)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如下: 控制平面; 数据平面.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清华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恪、王晓亮、付松涛、吴建平、赵锋、史凡、陈国义、万晓兰.

IⅡ
YD/T4430-2023 域间路径验证(IPDV)技术要求控制平面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管理域间路径验证方案中控制平面的技术要求,包括规定了控制平面的功能、根密 钥的协商、动态标签的生成、动态标签的申请与分发,以及时间同步机制.

本文件适用于IPv6互联网的真实路径验证方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IETFRFC5905网络时间协议(第4版)规范和实现(NetworkTimeProtocolVersion4:Protocoland Algorithms Specification)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域间路径验证inter-domainpathverification 用于源和目的用户验证数据包传输过程实际经过的路由节点是否符合用户预期.

3.2 管理域administrative domain 路径验证的基本单位,可以是一个自治系统,或一个子网.

3.3 密钥分发服务器keydistribution server 每个管理域配置的一台(或多台)服务器,用于管理域间主密钥的同步,以及为验证实体(路由节 点及用户)生成及分发密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110 YD CCS M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429-2023 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技术要求 虚拟网络功能智能化部署 Techenicalspecificationonnetworkfunctionvirtualization ochestrator(NFvO)-Intelligentdeploymentofvirtualizednetwork function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429--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I 3.2缩略语.. 4总体需求和应用场景、 3 5技术架构要求与功能要求. 5.1网络服务智能化部署技术架构要求, 4 5.2资源对象XML描述要求 6 5.3资源对象形式化描述要求. .6 6趋势预测技术要求. 7 7智能匹配技术要求. .8 8智能扩缩容和迁移技术要求 10 参考文献.. 15
YD/T442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公文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起草.

本文件是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括: YD/T3938-2021《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技术要求总体要求》 YD/T3939-2021《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技术要求业务流程》 YD/T3940-2021《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技术要求业务模板》 -YD/T4034一2022《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技术要求NFVO与虚拟基础设施管理器 (VIM)接口》 -YD/D4035一2022《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技术要求NFVO与运营支撑系统(OSS) 接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 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匡立伟、王海宁、毋涛、范长华、谢为友、姬少晨、罗兹曼.

II
YD/T 4429-2023 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技术要求 虚拟网络功能智能化部署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实现虚拟网络功能智能化部署的技术要求和应用场 景,包括技术架构与功能需求,智能化部署的主要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技术研发、设备研制、网络建设和系统运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3.1.1 计算节点pute node 服务器的抽象定义.

3.1.2 直接模式directmode NFVMANO架构中,由VNFM直接对VNF相关的资源对象需求(除资源对象预留外)进行管理 的模式.

3.1.3 间接模式indirectmode NFVMANO架构中,由VNFM通过NFVO间接对VNF相关的资源对象需求进行管理的模式.

3.1.4 生命周期管理lifecyclemanagement 用以管理VNF或NS的初始化、维护和终止等的一系列功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L3 33.U3U YD CCS M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4422--2023 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的业务 能力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邮件业务 RESTful based service capability openAPI-Email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422-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I 3.2缩略语... 2 4邮件业务概述 2 5邮件业务API定义 3 5.1概述. 3 5.2资源概述.. 3 5.3数据类型. 7 6资源详细定义.. 13 6.1通用要求. 13 6.2用户接口. 13 6.3标签接口. 27 6.4草稿接口. 34 6.5邮件夹接口. 44 6.6附件接口. 52 6.7电子邮件接口 57 7安全要求.. 81 7.1认证和授权 81 7.2API访问权限和频率控制. 82 附录A(规范性)响应码要求. 83
YD/T442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和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曲桦、赵季红、李金艳、吴彤、杨峰义、张彦鹏、边江、刘伟、张斌.

YD/T4422-2023 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的业务能力 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邮件业务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实现邮件业务的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包括 接口的资源定义、资源操作、数据结构和安全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提供邮件业务能力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API)的研发、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2144一2010基于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的互联网中文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要求 YD/T2423一2012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的电信业务能力开放平台技术要求 IETF RFC2616传输控制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1.1) IETFRFC3986统一资源标识符(URI):通用语法(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URI):GenericSyntax) IETF RFC4627JavaScript 对象标记(json)的 application/json媒体类型[The application/json Media Type for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JSON)]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表述性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一种针对网络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方式,指的是一组架构约束条件和原则,可以降低开发的复杂性, 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

[来源:YD/T2423-2012]
YD/T4422-2023 3.1.2 电子邮件email 在计算机网络上,用户终端之间往来的信函.

[来源:YD/T2144-2010] 3.1.3 黑名单blackname 记录发送垃圾邮件的服务器的IP或者主机信息的名单.

[来源:YD/T1311-2004]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PI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utho4A PI 网络应用程序接口授权框架 Authorization Framework for Network APIs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IP 因特网协议 Internet Protocol JSON 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MIME 多功能网络邮件扩展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OMA 开放移动联盟 Open Mobile Alliance REST 表述性状态转移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URI 统一资源标识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XML 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SD XML模式定义 XML Schema Definition 4邮件业务概述 电子邮件(Email)业务是指两个用户终端通过计算机网络交换电子邮件的一种服务.

该业务为一 对多服务,即每个邮件发送方可对应一个或多个邮件接收用户.

邮件业务具有一下业务特征: 一支持获取用户信息、更新用户信息、获取通讯录、添加通讯录、移出通讯录、获取黑名单、添 加黑名单、移出黑名单; 一支持创建标签、获取标签、获取标签列表、删除标签、更新标签; 一支持创建草稿、获取草稿、获取草稿列表、删除草稿、更新草稿; 一支持创建邮件夹、获取邮件夹、获取邮件夹列表、删除邮件夹、更新邮件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060 YD CCS A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414-2023 数据中心存储阵列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methods of data center storage array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414-202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存储阵列基本要求.. 5.1设备外观与信息要求, 5.2设备适用环境要求. 5.3存储容量要求. 5.4控制器通道要求 t 5.5功耗及能效要求, 5.6兼容性要求... 4 6存储阵列功能要求.. 6.1基本功能. 4 6.2增强功能... 4 6.3管理功能... 6 7存储阵列性能要求. 6 7.1系统IO性能要求. 9 7.2时延要求... 9 7.3前端网络通道的带宽使用率 10 7.4队列并发处理要求. 10 8存储阵列可靠性要求, .10 9存储阵列安全要求. ..11 9.1访问安全. .11 9.2系统安全. .11 9.3数据安全. 12 9.4管理安全... 13 10存储阵列基本要求测试... .16 10.1设备外观与信息测试. 16 10.2设备适用环境要求测试, 17 10.3控制器通道测试.. 17 10.4兼容性测试.. ..18 11存储阵列功能要求测试, 18 11.1数据缩减测试. 18
YD/T4414--2023 11.2自动精简配置测试. .19 11.3远程复制测试 19 12存储阵列性能测试.. .21 12.1系统IO性能要求测试. 21 12.2时延测试.. .23 13存储阵列可靠性测试.. ... 26 13.1部件余保护测试. .26 13.2异常掉电保护测试. 28 13.3多路径测试. 29 I
YD/T441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 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郭亮、赵继壮、王娟、王树良、李凌、孙黎阳、李洁、王少鹏、王峰、马卫民、钱 声攀、李哲、谢丽娜、吴美希、盛凯、许可欣、芦帅、郑常奎、邱奔.

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40 YD CCS M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413-2023 数据备份一体机测试方法 Test specification for all-in-one data backup appliance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413-2023 目次 前言... I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测试环境.. 4.1测试组网. 4.2测试工具. 1 5测试用例... 3 5.1功能测试... 3 5.2可靠性测试.. 21 5.3可扩展性测试. 24 5.4稳定性测试.. 24 5.5能耗测试. 25 5.6性能测试. 26
YD/T441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内容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北 京交通大学、成都超算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 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亮、傅浩杰、李洁、周丹媛、冯轶、谢丽娜、赵继壮、权伟、郑亮、柴华、 陆钢、赵丽丽、池海清、孟凡辉、万晓兰、李雅明、钟戟、陈朔、宋桂霞.


YD/T4413-2023 数据备份一体机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据备份一体机的功能、性能、扩展性、可靠性、稳定性、能耗等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数据备份一体机设备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云资源管理平台cloudresource management platform 云平台的核心,负责各种云服务的管理,并对云资源池以及其中的各类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3.1.2 资源池系统resourcepoolsystem 一个由远端资源模块、各种云计算资源相关系统或设备,以及连接上述平台和设备的网络所组成的 实体集群.

3.1.3 备份服务backup services 云资源池给资源池各业务系统提供的统一备份的服务.

3.1.4 云存储系统cloudstoragesystem 一种由多个服务器节点组成的分布式存储集群,使用者能够通过多种接口使用其中的分布式存储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40 YD CCSM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412--2023 数据备份一体机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all-in-onedatabackupappliance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412-202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系统架构.. 2 4.1备份系统. 4.2整体架构. 3 5功能架构.. 6部署.. 6.1架构要求. 6.2备份客户端要求. 6.3部署要求. 6.4备份数据流要求, 6.5备份一体机与云资源管理平台之间, 6 7功能.. 7.1基本功能要求.. 6 7.2交互层功能要求, 7.3服务层功能要求, 10 7.4数据层功能要求.. .11 7.5备份数据容灾.. 8可靠性 12 8.1备份系统高可用能力, 12 8.2备份系统负载均衡能力 12 8.3备份数据的可靠性. 13 8.4备份网络的可靠性. 13 8.5备份磁盘的可靠性. .13 9稳定性.. 13 10可扩展性 .13 11安全性.. 14 11.1物理安全, . 14 11.2 网络安全, 14 11.3 系统安全. 14
YD/T 4412-2023 11.4数据安全. ... 14 12操作维护 13外部接 15 Ⅱ
YD/T441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内容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北 京交通大学、成都超算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 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轶、李洁、周丹媛、郭亮、赵继壮、王娟、谢丽娜、权伟、郑亮、柴华、陆 钢、赵丽丽、池海清、孟凡辉、万晓兰、李辉、张凯、陈朔、宋桂霞.

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60.60 YD CCSM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96.1-2023 信息内容识别技术第1部分:基于文本识别 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Information content recognition technology-Part 1:Index 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method ofcontentdetectionservicebased ontextrecognition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396.1--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III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概述. 4.1指标要求概述. 4.2评估方法概述. 4.3指标真实性验证方法概述. 5具体指标项及评估方法.. 5.1系统成熟度评估... 5.2服务质量评估.. 附录A(规范性)基本信息披露项 参考文献.
YD/T4396.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内容起草.

本文件是信息内容识别技术评估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结构和名称如下.

信息内容识别技术第1部分:基于文本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信息内容识别技术第2部分:基于图像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信息内容识别技术第3部分:基于视频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信息内容识别技术第4部分:基于语音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本文件是“信息内容识别技术评估”系列的第1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网易智企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移(苏州)软件 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浩齐、饶晓艳、林洋港、龚文全、孙明俊、石霖、齐小丽、方正、周森、刘 秀颖、崔婷婷、何文杰、赵光亮、连丰庆、陈天佳、范志勇、白军辉、杨明远、蒋慧、杨希、闫伟.


YD/T4396.1-2023 引言 互联网高速普及的同时,互联网违法违规信息也变得无处不在.

网络安全已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基 础保障,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如何治理互联网、 用好互联网是各国都关注、研究、投入的大问题.

从1978年第一封垃圾邮件诞生以来,人类进行信息 等违法违规信息问题,技术手段也从传统的过滤机制开始引入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在内容安 全治理和保护方面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面对海量庞杂、异质多源、大范围跨越的大数据内容信息, 如何高效、快捷地处理数据,如何精准地分析语义内容,如何检测和过滤违禁有害信息,将是一个技术 难题和挑战.

为引导内容识别技术健康发展,推动内容安全治理工作顺利开展,保护优质的内容检测服务提供商,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开展信息内容识别技术评估的标准化工作.

信息内容识别技术评估系列标准,该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一-第1部分:基于文本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目的在于提出文本内容检 测系统的评估方法,从支持的文本长度及字符编码、系统基本信息、成熟度、服务质量等维度 明确其指标要求.

一-第2部分:基于图像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目的在于提出图像内容检 测系统的评估方法,从支持的图片大小及图片格式、系统基本信息、成熟度、服务质量等维度 明确其指标要求.

一第3部分:基于视频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目的在于提出视频内容检 测系统的评估方法,从支持的视频大小及编码格式、系统基本信息、成熟度、服务质量等维度 明确其指标要求.

一一第4部分:基于语音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目的在于提出语音内容检 测系统的评估方法,从支持的音频时长及编码格式、系统基本信息、成熟度、服务质量等维度 明确其指标要求.

本文件为《信息内容识别技术评估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基于文本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 标要求和评估方法,主要规定了基于文本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的基本信息、系统成熟度、服务质 量方面的指标要求和材料审查、技术测试的评估方法.

I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100.30 YD CCS L7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95-2023 差异化保障业务技术要求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DifferentiatedNetworkGuaranteeService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95--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业务综述. 3 5.1业务定义. 5.2业务功能. 5.3应用场景.. 4 6业务特征. 6.1QoS资源申请. 4 6.2QoS资源修改. 4 6.3QoS资源删除. 7业务流程. 5 7.1QoS资源申请流程. 5 7.2QoS资源修改流程.. 5 7.3QoS资源删除流程. 6 8系统架构. 6 8.1主要功能实体. 7 8.2接口描述.. ..11 9业务对网络的要求. 13 9.1差异化QoS机制要求. 13 9.2路由要求. 13 9.3计费要求. 14 9.4会话管理.. 14
YD/T439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内容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琳、吕光旭、朱斌、陈长怡、陆刚、符刚、张剑寅、臧磊、吴彤.


YD/T4395-2023 差异化保障业务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主要规定了差异化保障业务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业务综述、业务特征、系统架构、业务对 网络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差异化保障业务技术的研发及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凡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YD/T3753一2020基于策略和计费控制(PCC)架构的移动网络能力开放总体技术要求 YD/T3684-2020基于策略和计费控制(PCC)架构的移动网络能力开放的应用接入控制网元 (AAC)设备技术要求 3GPPTS 23.203 策略与计费控制架构:第二阶段(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Stage 2)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能力开放capabilityexposure 本标准定义的能力开放是指通过AAC设备,采用统一的开放接口向应用开放网络QoS保障等移动 网络能力.

3.2 业务服务器application function 本标准定义的AF是指既包括第三方CP/SP运营的AF,也包括运营商运营的AF.

AF可通过AAC 设备的开放接口实现对网络接入用户访问互联网的QoS能力进行控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020 YD CCSL0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91.1-2023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能力评估体系 第1部分:系统和工具 The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capability maturity evaluation method-Part1:Systemand tool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391.1-2023 目次 前言. Ⅱ 引言.. IⅢ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概述, 3 系统和工具指标要求. 3 7功能指标及分级内容, 4 7.1管理监控. 7.2开发测试. 7.3 工作执行.. 10 7.4AI能力.. 15 7.5非功能项 16
YD/T4391.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能力评估体系》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敦富信息咨 询有限公司、北京来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马 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萌、董晓飞、曹峰、景韵、李海传、刘婷、石伟、褚瑞、王得利、刘茂锯、 巴明峰、张宏杰、徐亮、邱雯、谢长弘、刘天、周长安、任荣、邝启康、张楠欣.


YD/T4391.1-2023 引言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通过模拟和替代人工对软件系统的操作,实现了自动高效的重复处理能力,在各 类软件系统应用场景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作为软件根据,其产品能力、交付水 平、运营质量、服务效能、安全基础等成为其充分发挥应用价值的重要参考面,相关方向的标准化工 作成为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能力评估体系》系列标准拟由以下五部分 构成.

一第1部分:系统和工具.

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RPA产品和应用的能力规范.

一第2部分:交付实施.

目的在于为RPA项目交付实施过程提供规范性参考.

第3部分:持续运营.

目的在于为用户长期运营RPA项目提供规范性参考.

第4部分:服务能力.

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RPA服务商的技术和保障能力.

一第5部分:安全和风险管理.

目的在于为RPA的工具、业务、数据等提供安全规范指引.

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