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0月 ( 第 82 页)

ICS 33.040.40 YD CCSM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90-2023 AI服务器及能力平台测试方法 TestspecificationsforAI servers and capabilityplatform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90-202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测试环境. 5AI通用平台测试.. 5.1平台技术架构. 5.2数据集及预处理类. 5.3数据标注业务.. 5.4模型开发业务.. 5.5模型推理业务. 11 5.6深度学习工具类, 12 5.7运营管理业务. 14 5.8平台安全性. 18 5.9平台可靠性. 18 5.10平台扩展性.. 5.11通用AI能力, ..21 6AI服务器测试.. 22 6.1产品信息检验.

22 6.2基本配置检验 .22 6.3可靠性测试. 29 6.4性能测试. 29 6.5能耗测试. 30
YD/T439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内容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亮、高飞、赵继壮、李士保、陈子开、谢丽娜、李洁、王峰、郑超、程帅、 康亚京、张学聪、王少鹏、盛凯、芦帅、郑常奎、贾冠一、张巧月.


YD/T4390-2023 AI服务器及能力平台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AI服务器及其所承载的AI能力平台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服务器和平台两个方面.

服务器方面包含对AI服务器基本配置检验、功能、性能、可靠性、能耗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平台方面 主要包含对技术架构、功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对AI服务器及配套AI能力平台的测试选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模型model 训练完的结果文件和配置文件集合(包括网络结构、参数等).

3.1.2 引擎engine 将模型部署为稳定服务时,模型可进行推理的容器环境.

3.1.3 能力ability 模型部署完成后提供稳定访问的服务,能力部署时包括模型和引擎两部分.

注:业务层需提供一个管理功能,对各能力有版本、调用权限的管理.

3.1.4 数据预处理datapreprocessing 对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清理、集成、转换、离散和规约等一系列的处理工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40 YD CCSM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89-2023 AI服务器及能力平台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AIserversandcapabilityplatform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89-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AI能力平台技术要求, 4.1总体要求. 3 4.2功能要求. 4 4.3接口要求.. 13 5AI服务器技术要求. 13 5.1总体要求. 13 5.2配置要求, 14 5.3环境要求.. 14 5.4云计算技术要求. 14
YD/T438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内容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子开、李锋、高飞、王峰、郭亮、赵继壮、谢丽娜、李洁、康亚京、程帅、 郑超、张学聪、王少鹏、贾冠一、高达、穆浩然.

YD/T4389--2023 AI服务器及能力平台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AI服务器的标注平台、训练平台、模型管理平台、模型服务平台、基础资源平台等 子平台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AI服务平台的设计、建设及服务器设备选型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990-201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GB/T 37956-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站安全云防护平台技术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3.1.1 模型model 训练完的结果文件和配置文件集合(包括网络结构、参数等).

3.1.2 引擎engine 将模型部署为稳定服务时,模型可进行推理的容器环境.

3.1.3 能力ability 模型部署完成后提供稳定访问的服务,能力部署时包括模型和引擎两个部分.

注:业务层需提供一个管理功能,对各能力有版本、调用权限的管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240 YD CCSL7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85-2023 可信数据服务可信数据供方评估要求 Trusted data servicetrusted data provider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85-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总体要求... 2 5数据供方要求与分类. 2 5.1数据供方的资质, 2 5.2数据供方的分类. 2 6数据产品管理.. 3 6.1数据产品的采集.. 3 6.2数据产品的质量.. 6.3数据产品的存储.. 6.4数据产品的安全管理, 7数据产品供应管理... 7.1数据产品供应的基本管理. 7.2数据产品供应的过程管理, 7.3数据产品供应的安全管理 附录A(资料性)禁止对外提供数据产品类型清单
YD/T438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可信数据服务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一可信数据服务可信数据供方评估要求.

一可信数据服务可信数据流通平台评估要求.

一可信数据服务金融机构外部可信数据源评估要求.

一可信数据服务多方数据融合挖掘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 司、北京邮电大学、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洋国融(北京)科技有 限公司、北京搜狐新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墨罪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信安数据有限公司、北京派 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康耐特旗计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纳致远 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树、魏凯、姜春宇、段晓蓉、耿涛、衣强、彭浩熹、刘海涛、杜乐、解飞鸿、 曹雪淞、司亚清、冯哗、夏宁、王资、康明、李家明、魏猛、孙小亮、崔丽莎、马晓明、赵晓庆、王维、 郑皓元、张睿喆、骆阳、高伟、杜绍森、蒙奎冰、宋清波、苗方田、王鹏程、曹锐、王林军、陈丰生、 赵音龙、柯文龙、林三吉、林婷.

ⅡI
YD/T4385-2023 可信数据服务可信数据供方评估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范了通过流通平台提供数据产品的数据供方在业务资质、数据产品管理、数据产品供应管 理等方面的评估方法与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数据供方企业在数据产品管理、数据产品供应管理、业务合规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与管 理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供方dataprovider 以源数据为标的,通过数据集、数据流或者数据API等方式,向数据需方提供数据,并从中获益的 主体.

简称为“供方”.

3.2 数据需方datademander 取得使用许可或相关授权,经流通平台获取并合理使用数据的主体.

简称为“需方”.

3.3 流通参与主体circulation subject 通过数据流通平台进行提供或获取并使用数据的主体,是数据供方和数据需方的统称.

3.4 源数据originaldata 数据供方收集的数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10 YD CCSM3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79-2023 光纤寿命预测模型 Opticalfiberlifetimepredictionmodel (IECTR62048:2014 Opticalfibers-Reliability-Powerlawtheory NEQ)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379--2023 目次 前言... Ⅱ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 5寿命预测模型.. 6模型参数测试方法. 4 6.1与筛选相关的参数. 6.2疲劳参数n... 4 6.3强度分布相关的参数m... 6.4光纤承受外部应力oa及受力长度L, 6.5失效概率F... 8 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与IECTR62048:2014相比的结构调整情况 9 附录B(规范性)寿命预测模型导出过程 10 附录C(资料性)光纤与光缆可靠性寿命的关系 31 参考文献. 32
YD/T437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参考IECTR62048:2014《光纤一可靠性一幂定律》起草,一致性程序为非等效,文件类型 由IEC技术报告调整为我国的通信行业标准.

本文件与IECTR62048:2014相比在结构上做了比较多的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文件与IECTR 62048:2014的章条编号对照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标准通信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 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 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凯尔实验室、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汕头高新区奥星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四 川乐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华信藤仓光 通信有限公司、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立岩、李婧、段建彬、刘泰、沈世奎、刘骋、李春生、薛梦驰、李琳莹、范 伟聪、陈晓红、陈列、周宇、华金婷、曹珊珊、王小泉、夏坤盛.

IⅡI
YD/T4379-2023 引言 本文件给出了基于幂定律的光纤可靠性寿命预测理论模型,以及模型中所需光纤参数的测试方法, 并在附录B中给出了该模型的理论推导过程.

幂定律是根据经验推导出来的,但也有其他一些更具物 理基础的定律(例如,指数定律).

这些定律一般符合短期实验数据结果,但会导致不同的长期预 测结果.

本模型可以正向使用,即通过测量参数计算出光纤理论寿命或失效概率,也可以反向应用,对 可接受的预期寿命或故障率计算出允许的最大使用应力或其他参数的极值.

寿命预测理论模型是基于一系列假设和经验公式得出的,无法准确的预测实际的光纤寿命,一些光 纤可能在最保守的预测之前断裂,而另一些光纤可能比最乐观的预测持续更长时间.

寿命模型里面假设 光纤参数是固定不变的,实际上光纤参数受环境影响很大.

此外,光纤制造后,可能因布线、安装或其 他操作而出现疲劳或损坏,这些过程都是无法预知和评估的.

基于以上原因,光纤寿命预测模型主要用于光纤光缆结构、材料等设计及制造过程中分析光纤可靠 性寿命的影响因素和趋势.

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出的结果不能作为光纤的性能指标要求或质量判定依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01 YD CCS M3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78.2-2023 相干驱动集成调制器组件 第2部分:800Gb/s Coherentdrivermodulatorsubassembly Part2:800Gb/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78.2-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缩略语.. 2 5工作原理和功能框图 2 5.1工作原理. 2 5.2功能框图. 3 6技术要求. 3 6.1光纤类型. 3 6.2极限条件. 4 6.3推荐工作条件. 4 6.4光电性能要求. 5 6.5外观要求. .6 6.6外形尺寸及引出端排列. 7 6.7环保符合性. 7 7参数测试. 7.1测试环境要求. 7.2测试仪器要求. 7.3测试方法 8可靠性试验. .8 8.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8 8.2可靠性试验要求. .8 8.3失效判据. ..9 9检验规则. .9 9.1检验分类. ..9 9.2出厂检验. 10 9.3型式检验. 10 10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1 10.1标志. .11 10.2包装. 12
YD/T 4378.2-2023 10.3运输. 12 10.4贮存. 12 参考文献.. 13
YD/T4378.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YD/T4378.2《相干驱动集成调制器组件》的第2部分.

YD/T4378已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400Gb/s~600Gb/s.

第2部分:800Gb/s.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 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东莞铭普 光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广鹏、曹丽、李时星、武成宾、吴冰冰、张华、陈聪、汤彪.

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01 YD CCS M3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78.1-2023 相干驱动集成调制器组件 第1部分:400Gb/s~600Gb/s Coherentdrivermodulatorsubassembly Part1:400Gb/s~600Gb/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378.1-2023 目次 前言. ⅢI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缩略语. 2 5工作原理和功能框图. 2 5.1工作原理. 2 5.2功能框图. 3 6技术要求 6.1光纤类型.. 3 6.2极限条件.. 4 6.3推荐工作条件. 6.4光电性能要求, 5 6.5外观要求. .6 6.6外形尺寸及引出端排列. 7 6.7环保符合性. 7 7参数测试. 7 7.1测试环境要求. 7 7.2测试仪器要求. 7 7.3测试方法. 7 8可靠性试验.. .8 8.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8 8.2可靠性试验要求, 8 8.3失效判据. 9 9检验规则. 10 9.1检验分类. 10 9.2出厂检验. 10 9.3型式检验.. ..11 10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2 10.1标志. 12 10.2包装 12
YD/T 4378.1-2023 10.3运输. 12 10.4贮存 12 参考文献. 13
YD/T4378.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YD/T4378.1《相干驱动集成调制器组件》的第1部分.

YD/T4378已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400Gb/s~600Gb/s.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 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东莞铭普 光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广鹏、曹丽、李时星、武成宾、吴冰冰、张华、陈聪、汤彪.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01 YD CCS M3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77.1-2023 光收发合一模块软件管理接口 第1部分:SFP/SFP/SFP28 Softwaremanagement interface of optical transceivermodule Part1:SFP/SFP/SFP28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377.1-2023 目次 前言.. .Ⅱ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软件管理接口架构. 6双线接口通信要求. .3 6.1一般要求. 6.2双线接口操作时序, 6.3寄存器通信要求, .5 6.4寻址操作. 6.5寻址变更操作(可选) .6 6.6读写操作. 7 7接口功能要求. 10 7.1信息查询功能. 10 7.2信息校验功能. 10 7.3控制/状态功能. ..11 7.4光模块诊断监控功能. 21 7.5其他增强功能的寄存器实现(光模块为非外部校准模式) 28 8寄存器地址表(接口通信内容) 32 8.1接口地址内容分布.. 32 8.2A0h区寄存器地址列表. 33 8.3A2h区寄存器地址-低128字节 35 8.4A2h区寄存器地址-高128字节 .38 附录A(资料性)数据格式示例 39 参考文献. 42
YD/T4377.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YD/T4377《光收发合一模块软件管理接口》的第1部分,YD/T4377已经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SFP/SFP/SFP28.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诺 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迅特通信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欧月华、任艳、祝成军、宋梦洋、耿立民、汤彪、宋岩、张华、薛菲、陈聪、 刘光清、魏志坚、薄生伟.

ⅡI
YD/T4377.1-2023 引言 YD/T4377《光收发合一模块软件管理接口》是指导光收发合一模块软件管理接口研发与发展的推 荐性标准,根据光收发合一模块不同数量的数据传输/接收通道和速率,拟由3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SFP/SFP/SFP28.

目的在于规定SFP/SFP/SFP28封装形式的光收发合一模块软件 管理接口.

第2部分:QSFP/QSFP28.

目的在于规定QSFP/QSFP28封装形式的光收发合一模块软件管 理接口.

第3部分:QSFP-DD/OSFP.

目的在于规定QSFP-DD/OSFP封装形式的光收发合一模块软件 管理接口.

I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20 YD CCSM3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70-2023 C波段扩展的光波分复用(WDM)系统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for optical 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ing (WDM)systemsinextended Cband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70--2023 目次 前言.. .ⅡI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系统分类及应用代码. 2 5.1C波段扩展的WDM系统分类和应用代码 2 5.2C波段扩展的WDM系统光波长区的分配 4 6系统参数要求. 10 6.1参考点定义 10 6.2主光通道接口参数要求 7OTU技术要求... 8波分复用器件技术要求. ... 14 8.1波分复用器件的基本要求及分类. 14 8.2合波器(OMU)和分波器(ODU)参数要求 .14 8.3宽谱耦合器参数要求. 16 9放大器的技术要求. . 17 9.1光放大器分类及参数定义, 17 9.2EDFA参数要求.. 17 9.3拉曼放大器参数要求. .18 9.4遥泵式EDFA参数要求. .18 9.5光放大器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 10动态功率控制和增益均衡技术要求 19 11OADM技术要求... 12 系统监控通路技术要求. 13 传输功能和性能要求. 14 电源电压容限范围.. 15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16APR进程要求, ... 19 附录A(资料性)C波段扩展的光波分复用(WDM)系统的频率和波长范围, 附录B(资料性)C波段扩展的Nx400Gb/sWDM系统主光通道接口参数, 21 附录C(规范性)C波段Nx400Gb/sWDM系统主光通道接口参数. 23
YD/T4370-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 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 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安旭、吕凯、汤瑞、赵鑫、李时星、廖胜辉、梅亮、栾艳彩、沈世奎、赵春 旭、卢楠、冯振华、李允博、王东、易小波、张晓宏.


YD/T 4370-2023 C波段扩展的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单通路速率为200Gb/s、400Gb/s的波分复用(WDM)系统在扩展C波段传输时的技 术要求,包括系统分类、系统参数要求、OTU技术要求、波分复用器件的技术要求、光放大器技术要 求、动态功率控制和增益均衡技术要求、OADM技术要求、系统监控通路技术要求、传输功能和性能 要求、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APR进程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单通路速率为200Gb/s、400Gb/s,工作在扩展C波段的WDM系统的规划、建设和 运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1259一2003波分复用系统(WDM)光安全进程技术要求 YD/T1274-2003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一160X10Gb/s、80×10Gb/s部分 YD/T1991一2016NX4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 YD/T2000.1一2014平面光波导集成光路器件第1部分:基于平面光波导(PLC)的光功率分 YD/T2485-2013NX10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 YD/T3070一2016NX100Gbit/s超长距离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 YD/T3391一2018光波分复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YD/T3783一2020NX400Gb/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 YD/T3964一2021城域NX40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 ITU-TG.654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和光缆的特性(Characteristicsofa cut-off shifted single-mode opticalfibre andcable) 3术语和定义 YD/T 1274-2003、YD/T 1991-2016、YD/T 2485-2013、YD/T 3070-2016和 YD/T 3391-201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40 YD CCSL78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69--2023 支持IPv6的位索引显式复制(BIER)组播 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Pv6bitindexexplicit replication (BIER) multicast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69-2023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及缩略语 3.1术语.. 3.2缩略语.. 4IPv6G-BIER需求场景及总体技术要求 4.1IPv6G-BIER需求场景... 4.2IPv6G-BIER总体技术要求.. 5IPv6G-BIER数据面转发要求. 5 5.1IPv6G-BIER报文格式... 5.2IPv6G-BIER转发流程. 6IPv6G-BIER控制面要求.. 9 6.1控制面总体技术要求... 6.2IS-IS协议扩展.. 9 6.3BGP协议扩展以支持BIER跨域发布 6.4BGPMVPN协议扩展. 12 7IPv6G-BIER可靠性要求 13 7.1可靠性保护机制.. 13 7.2故障切换. 8IPv6G-BIEROAM要求... .. 14 8.1IPv6G-BIEROAM报文封装 . 14 8.2IPv6 G-BIER Ping.... 17 8.3IPv6 G-BIER Traceroute... .18 9IPv6G-BIER业务流程. 19 9.1IPv6G-BIER公网组播业务流程 19 9.2IPv6G-BIER组播VPN业务流程. .20 附录A(规范性)新增IANACodePoint.. 22 参考文献. ..24
YD/T4369-2023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新华 三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毅松、程伟强、耿雪松、张征、林长望.


YD/T4369-2023 支持IPv6的位索引显式复制(BIER)组播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介绍了IPv6组播位索引显示复制(BIER)的场景需求,规定了IPv6G-BIER(GeneralizedBIER) 报文封装格式、业务流程和协议扩展,包括IS-IS扩展和BGP扩展.

本文件适用于支持IPv6G-BIER的数据通信网络设备的开发、设计和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IETFRFC8279使用位索引显式复制的组播系统[MulticastUsingBitIndexExplicit Replication (BIER)] IETFRFC8200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规范[IntermetProtocol Version6(IPv6)Specification] IETF RFC8556使用位索引显式复制的组播VPN[Multicast VPNUsingBit Index Explicit Replication(BIER)] IETFdraft-ietf-bier-ping-07位索引显式复制的探测和跟踪(BIERPing andTrace) 3术语及缩略语 3.1术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1.1 比特索引显式复制的组播bit indexexplicit replication 当一个组播数据包进入域时,入口路由器决定需要将数据包发送到哪一组出口路由器.

然后,入口 路由器为数据报文封装BIER报头.

BIER报头包含一个比特串,比特串中每个比特代表域中的一个出 口路由器;通过在中间路由器中增加按照BIER报头中的比特串转发的能力,中间节点不需要维护组播 流状态,BIER可以提供可扩展的组播转发能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99 YD CCS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62-2023 移动通信网中高精度卫星定位辅助信息播发 体系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of broadcast of high-precision GNSS positioning assistant data in cellular network (Phase 1)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62-2023 目次 前言.. Ⅲ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1 4概述 2 4.1定位网络架构, 2 4.2带差分体系的定位网络架构. 3 4.3标准体系架构. .3 5功能要求. 5 5.1GMLC功能要求, .5 5.2定位服务器功能要求, 5 5.3MME功能要求, 5 5.4HSS功能.. .5 5.5基站功能要求. .5 5.6UE功能要求. 5.7数据中心功能要求 ..6 6消息流程. ..6 6.1位置服务流程. .6 6.2广播辅助数据流程. 6 6.3定位系统消息变更流程, 7 6.4安全加密流程. ..8 7接口要求. ..8 7.1定位终端与移动通信网接口Uu要求 .8 7.2定位终端与定位服务器接口LPP要求, .8 7.3基站设备与核心网接口S1-MME要求 .9 7.4 核心网与定位服务器接口SLs要求 ..9 7.5基站设备与定位服务器接口LPPa要求 9 7.6GMLC与HSS之间的接口SLh要求. .9 7.7GMLC与MME的接口SLg要求.. 9 7.8LcsClient与GMLC的接口Le要求. 9 8测试环境配置 9 8.1测试网络.
YD/T4362-2023 8.2测试环境设备. 6 8.3测试的前提条件. 10 9功能测试 10 9.1控制面定位. 10 9.2用户面定位.. 21 10接口测试. 21 10.1 LTE-Uu 接口.. 21 10.2LPP接口. 22 10.3S1-MME 接. 22 10.4SLs接口. 22 10.5接口LPPa. 22 10.6SLh接口. 23 10.7SLg接口. 23 11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 23 11.1网络辅助GPS定位. 23 11.2网络辅助北斗定位 23 11.3网络辅助北斗/GPS双模定位 24 IⅡ
YD/T436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首科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高通无线 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全海洋、李健翔、万屹、刘硕、陈诗军、李晨琬、雷艺学、尹露、宋蒙、师延 山、黄兰池、史睿、杜志敏、陆松鹤、田晓阳.

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99 YD CCS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55-2023 基于并行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智能设备蜂窝 宽带连接能力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broadband cellular network connection basedonsmartdevicewithmultitaskingO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55-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概述.. 3 6蜂窝连接功能要求. 6.1蜂窝通信业务要求. 3 6.2蜂窝通信能力要求, 4 6.3连接功能在设备中的典型实现方式, 6.4蜂窝通信安全要求, 6 6.5用户卡要求. 6 6.6定位功能要求.. 6 7人机界面显示要求.. 8蜂窝连接管理要求. 9天线要求... 10可靠性要求... 11 电磁兼容要求.
YD/T435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 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 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桂英、王曦泽、马帅、肖善鹏、于恒源、邱虹、姚高强、张建国、陆定卫、 刘俊霞、韩晶、莫达飞、杨磊、杜志敏、马书惠、宋丹、王昕怡.


YD/T4355--2023 基于并行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智能设备蜂窝宽带连接能力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并行多任务操作系统智能设备的蜂窝宽带连接能力的技术要求,包括通信功能和性能、 典型实现方式、天线性能、可靠性、电磁兼容等,通信功能和性能要求主要包括4G、5G通信能力的工 作带宽(Operatingband)、物理层功能要求、层2/层3技术要求、非接入层技术要求、基本过程要求、 业务功能要求、终端射频指标要求、终端性能要求、上行增强性能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具备蜂窝宽带连接能力的并行多任务操作系统智能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 脑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9254一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9813-2000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21288一2007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 YD/T1484.6一2021无线终端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第6部分:LTE无线终端 YD/T1484.9一2023无线终端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第9部分:5G无线终端 YD/T1539一2006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1644.2一2011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 程第2部分:靠近身体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比吸收率(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MHz~6GHz) YD/T2217一2011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四阶段)高速分组 接入(HSPA) YD/T2575-2016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YD/T2577一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YD/T2583.14一2013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21288和测量方法第14部分:LTE用 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YD/T2869.1一2021终端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LTE无线终端 终端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第2部分:5G无线终端 YD/T3627-2019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移动宽带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YD/T3988一20215G通用模组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YD CCS M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54-2023 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智能管理 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 testmethodforintelligentmanagement system of5G-basedintelligentized andrapidlydeployablehospital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54-2023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2 4总体要求. ..3 5智能管理系统业务要求, ..3 5.1 智能运营中心 .3 5.2运营管理数字平台, 4 5.3医疗业务. 5 5.4设备管理. ..8 5.5设施管理.. .8 5.6环境空间. ..9 5.7综合安防.. 10 6智能管理系统参考架构. 13 7智能管理系统边缘技术要求, 15 7.1总体技术要求. 15 7.2存储双活技术要求.. 15 7.3 虚拟机技术要求. 16 7.4 互联互通要求. 16 边缘人工智能要求. 17 7.6安全保障要求. 17 7.7边缘侧终端设备要求 17 8智能管理系统专用网络技术要求 18 8.1专用技术要求.. 18 8.25G网络技术要求.. 18 8.3非蜂窝网络技术要求. 19 8.4安全可靠要求.. 20 9智能管理中心系统技术要求, .20 总体要求. 20 9.2 基础资源平台. 21 9.3 云服务要求, .21 9.4边缘智能管理要求. 23
YD/T 4354-2023 10智能管理系统测试方法, 24 10.1基本要求.. 24 10.2中心系统能力测试. 25 10.3边缘能力测试. 26 10.4智能管理系统接入网络测试. 31 10.5业务功能测试. 36 参考文献.. 45
YD/T435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包括.

a)YD/T4350《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学系统技术要求》 b)YD/T4352《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技术要求》 c)YD/T4354《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智能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万达信息股 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昆仑、曹德森、刘敏超、张政波、王璨、王瑞青、任海英、闵栋、李曼、唐 立瑶、康雪婷、赵祎鑫、符海芳、徐军、杜远舶、郑斌、周少松、关星泽、蔡向峰、刘金鑫、邓小伟、 朱磊.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YD CCS M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53-2023 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 系统测试方法 Testingmethodfor telemonitoringsystem of5G-based intelligentized andrapidlydeployablehospital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53-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概述. 2 5.1测试环境. 2 5.2设备信息 3 5.3测试实施.. 3 6远程监护专用网络测试 4 6.1远程监护接入网络. .4 6.2远程监护传输网络 10 6.3远程监护网络切片.. II 6.4远程监护云网融合服务, 14 7远程监护平台能力测试.. 20 7.1远程监护平台业务管理功能 20 7.2远程监护平台业务功能. 25 8远程监护业务功能测试.. 26 8.1远程监护, 26 8.2远程会诊. 29 8.3监护管理. 32
YD/T435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含如下文件.

a)YD/T4350《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

b)YD/T4352《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技术要求》.

c)YD/T4354《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智能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d)《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医疗业务数据传输技术要求》.

e)YD/T4351《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测试方法》.

f)YD/T4353《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 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昆仑、任海英、闵栋、李曼、唐小勇、李娜、朱磊、赵寿斌、欧阳勇春、李 建平、胥强、陈双龙、杜远舶.


YD/T4353-2023 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测试方法,包括远程监护专用网络测试 方法、远程监护平台能力测试方法以及远程监护业务功能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的功能及性能测试验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4352一2023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技术要求 WS/T545-2017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远程监护终端telemonitoringterminal 部署在各远程监护场景,提供视音频采集、医疗设备数据采集、远程控制、双向视音频互动等功 能,支撑多方远程监护协同的专用视讯终端.

注:不包含专业的医疗监护设备.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5G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5th Generation of mobile networks AC 接入控制器 Access Controller AP 无线接入点 Access Point APP 应用程序 Application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YD CCSM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52-2023 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 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fortelemonitoringsystemsof5G-based intelligentizedandrapidlydeployablehospital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52--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远程监护系统功能与性能要求 4 5.1功能要求. 4 5.2性能要求 5 6远程监护系统总体架构. 6 7远程监护终端技术要求. 7.1终端接入5G网络的方式. 7 7.25G通信技术要求. 7 7.35G医疗接入网关技术要求 7 8远程监护专用网络技术要求 .9 8.1网络架构... .9 8.2接入网络技术要求, 9 8.3院区承载网络技术要求, .11 8.4传送网络技术要求. 12 8.5云网融合服务技术要求, 13 9远程监护平台技术要求.. 13 9.1平台基础资源管理要求, 13 9.2平台基本能力要求, 16 9.3平台服务技术要求. 18 9.4边云协同技术要求, 18 附录A(资料性)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业务场景说明 20 参考文献. 22
YD/T435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含如下文件.

a)YD/T4350《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

b)YD/T4352《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技术要求》.

c)YD/T4354一2023《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智能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d)《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医疗业务数据传输技术要求》.

e)YD/T4351一2023《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测试方法》.

f)YD/T4353一2023《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 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昆仑、任海英、闵栋、唐小勇、朱磊、曹德森、赵立君、袁磊、种璟、张昊、 李曼、汤人杰、王瑞青、李娜、郭佳颖、任改霞、罗柯、游正朋、李建平、陈双龙、杜远舶、何倩、刘 佳、尚宇翔、韩延涛、高峰、李红阳.


YD/T4352-2023 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的业务要求与性能要求、系统架构、技 术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5G远程监护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部署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9706.15一2008医用电气设备第1-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并列标准:医用电气系统安全要求 GB/T14710-2009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QB-T2591-2003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YD/T965一2013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968一2010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YD/T3627-2019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移动宽带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YD/T3973-20215G网络切片端到端总体技术要求 YY0505一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intelligentized andrapidlydeployablehospital 为了应对突发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迅速完成而建立的以医疗方舱为载体,医疗与医技保障功能综合 集成,同时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AI等数字化新兴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系统,具备机动性好、展 开部署快速、环境适应性强的智能化成套野外移动医疗平台.

[来源:YD/T4350-2023《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3.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YD CCSM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51--2023 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 系统测试方法 Testingmethodfortelemedicinesystemof5G-based intelligentized and rapidlydeployablehospital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51-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概述. 5.1测试环境. 5.2终端信息. 5.3测试实施. 6远程医疗专用网络测试, 4 6.1远程医疗接入网络 6.2远程医疗传输网络. 10 6.3远程医疗网络切片... 11 6.4远程医疗云网融合服务, 14 7远程医疗平台能力测试.. 20 7.1远程医疗平台业务管理功能, 20 7.2远程医疗平台业务功能, 25 8远程医疗业务功能测试.. 26 8.1远程诊疗.. 26 8.2远程教学.. 40 8.3远程业务运营管理, 42
YD/T435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含如下文件.

a)YD/T4350《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 b)YD/T4352《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技术要求》 c)YD/T4354《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智能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d) )《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医疗业务数据传输技术要求》 e)YD/T4351《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测试方法》 f)YD/T4353《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 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昆仑、任海英、闵栋、李曼、唐小勇、李娜、朱磊、赵寿斌、欧阳勇春、李 建平、胥强、陈双龙、杜远舶.

IⅡ
YD/T 4351-2023 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测试方法,包括远程医疗专用网络测试 方法、远程医疗平台能力测试方法以及远程医疗业务功能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的功能及性能测试验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4350一2023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 WS/T545一2017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远程医疗终端telemedicineterminal 部署在各远程医疗场景,提供视音频采集、医疗设备画面采集、远程控制、双向视音频互动等功能, 支撑多方远程医疗协同的专用视讯终端.

注:不包含专业的医疗设备.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5G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5th Generation of mobile networks AC 接入控制器 Access Controller AP 无线接入点 Access Point APP 应用程序 Application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YD CCSM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50--2023 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 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telemedicinesystemsof5G-based intelligentized and rapidly deployablehospital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350-2023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远程医疗系统.. 5.1功能要求... 4 5.2网络性能要求. 6远程医疗系统总体架构. 9 7远程医疗终端技术要求.. 10 7.1终端接入5G网络的方式 10 7.25G通信技术要求... 10 7.35G医疗接入网关技术要求 10 8远程医疗专用网络技术要求.. ...11 8.1网络架构... ...11 8.2接入网络技术要求.. 8.3院区承载网络技术要求.. 14 8.4传送网络技术要求, .14 8.5云网融合服务技术要求.. 15 9远程医疗平台技术要求. 16 9.1基础资源管理要求. 16 9.2平台基本功能要求. . 19 9.3平台服务技术要求, .21 9.4边云协同技术要求. 22 附录A(资料性)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业务场景说明 23 参考文献. 30
YD/T435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含如下文件.

a)YD/T4350《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 b)YD/T4352《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技术要求》 e)YD/T4354一2023《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智能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d) 《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医疗业务数据传输技术要求》 e)YD/T4351一2023《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测试方法》 f)YD/T4352一2023《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监护系统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 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昆仑、任海英、闵栋、唐小勇、朱磊、曹德森、赵立君、袁磊、种璟、张昊、 李曼、汤人杰、王瑞青、李娜、郭佳颖、任改霞、罗柯、游正朋、李建平、陈双龙、杜远舶、何倩、刘 佳、尚宇翔、韩延涛、高峰、李红阳.

II
YD/T 4350-2023 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的业务要求与性能要求、系统架构、技 术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5G的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5G远程医疗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部署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9706.15一2008医用电气设备第1-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并列标准:医用电气系统安全要求 GB/T14710一2009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7626.3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QB-T2591一2003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YD/T965一2013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968一2010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YD/T3627-2019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移动宽带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YD/T3973一20215G网络切片端到端总体技术要求 YY0505一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化快速部署医院intelligentized andrapidlydeployablehospital 为了应对突发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迅速完成而建立的以医疗方舱为载体,医疗与医技保障功能综合 集成,同时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AI等数字化新兴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系统,具备机动性好、展 开部署快速、环境适应性强的智能化成套野外移动医疗平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CS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49--2023 共建共享场景下无线网元管理系统(EMS)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EMSin case of thejoint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scenario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349--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概述.. 5.1共建共享场景定义, 5.2无线网元管理系统特定功能概述 6配置管理... 6.1概述. 6.2共享功能开关设置, 6.3多PLMN设置.. 6.4基于运营商的小区重选策略配置 6.5基于运营商的小区切换策略配置 6.6共享配置查询.. 6.7共享配置导出.. 7性能管理... 7.1性能数据查询统计, 7.2性能数据导出.. 8故障管理... 8.1告警查询统计. t 8.2告警导出.. 4 9MR和TRACE管理.. 4 9.1MR管理... 9.2TRACE管理... 10权限管理.. 4 11EMS北向接口要求. 11.1告警数据单北向多用户接口. 5 11.2 配置数据双北向接口, 5 11.3 性能数据双北向接口. 11.4MR数据双北向接口...
YD/T434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 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德屹、钟期洪、郭景赞、陈秀敏、巨满昌、李日辉、樊兆宾、许瑞岳、李笑 昕、李欣蔚、李钢、李文璟、叶彦、胡亚希.


YD/T 4349--2023 共建共享场景下无线网元管理系统(EMS)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无线网络共建共享场景下,无线网元管理系统(EMS)需要具备的特定功能、接 口等技术要求,对于无线网元管理系统(EMS)通用的功能要求不在本文件规定范围内.

本文件规定的内容适用于4G/5G的无线网元管理系统(EMS),与网络制式无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承建方constructionparty 在无线网络共享的场景下,无线网络投资、建设和维护的一方.

对基站具有权、管理权和使用 权.

3.2 共享方sharingparty 在无线网络共享的场景下,无线网络使用的一方.

对基站只有使用权、查看权,无管理权.

3.3 共享网元sharednetworkelement 可以为共享方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网元.

最小粒度为基站,基站下只要存在一个小区共享,该站就 定义为共享基站.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BU 基带处理单元 Base band Unit
YD/T4349--2023 EMS 网元管理系统 ElementManagementSystem PLMN 公共陆地移动网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MR 测量报告 Measurement Report TAC 跟踪区代码 Tracking Area Code 5概述 5.1共建共享场景定义 目前国内运营商主要采用无线基站共建共享,核心网独立建设的方案,基站共享主要有2种方式.

a)独立载波:指在不同运营商各自所属载频上广播各自的PLMN网络号.

b)共享载波:指在相同的载频上同时广播不同运营商的PLMN网络号.

无线网元管理系统应支持网元独立载波和共享载波两种无线网络共享方式.

5.2无线网元管理系统特定功能概述 基站的共建共享给网管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通过特定的功能来实现一站共用、一站共管, 既满足双方用户对网络的需求,又满足双方运维的工作需要,主要内容包括.

a)配置管理功能;通过配置实现不同运营商用户终端的接入和不同运营商运维人员管理的不 同需求.

b)性能管理功能:实现基于不同运营商用户的指标统计和管理功能需求.

c)故障管理功能:实现不同运营商运维人员告警查询和处理的不同需求.

d)MR和Trace管理功能:实现不同运营商基于用户级指标管理的不同需求.

e)权限管理功能:实现不同运营商基于不同角色的权限管理需求.

f)无线网元管理系统北向接口要求:实现不同运营商对北向数据的不同需求.

6配置管理 6.1概述 本章描述的操维能力应能单独授权给承建方网管用户,共享方网管用户仅有共享配置查询和导出 权限.

6.2共享功能开关设置 网管系统应具备无线基站的RanSharing设置开关,开关打开后允许进行共享网元的相关配置.

6.3多PLMN设置 网管系统应支持将5G共享网元同一BBU下不同小区的PLMNID设置为相同(共享载波模式), 同一BBU下不同小区的PLMNID也能设置为不同(独立载波模式)、最多6个PLMNID.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 CCS 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48--2023 LTE基于深度包检测(DPI)的移动业务 关键质量指标(KQI)技术要求 Technique requirement forLTE deep packet inspection (DPI)based servicekey qualityindicators (KQI)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48-2023 目 次 前言... Ⅲ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1 5DPI的基本架构 2 6基础承载指标. 3 6.1TCP上行重传率. 3 6.2TCP下行重传率. t 6.3TCP上行乱序率 4 6.4TCP下行乱序率 5 6.5TCP上行流量. 5 6.6TCP下行流量 6.7UDP上行流量. 6 6.8UDP下行流量 6.9HTTP上行平均速率.

.6 6.10HTTP下行平均速率 7 6.11DNS请求成功率 ..8 6.12DNS请求响应平均时长. 8 7VoLTE分析指标. ..8 7.1VoLTE始呼接通率(语音/视频) .8 7.2VoLTE网络原因掉话率(语音/视频) 10 7.3SRVCC切换成功率 7.4SRVCC切换时延、 13 7.5VoLTE驻留比. 13 8页面浏览业务. 14 8.1单请求响应成功率, 15 8.2单请求响应平均时长 15 8.3单请求浏览平均速率, 16 9视频业务. 17 9.1视频单请求下载成功率 17 9.2视频单请求下载平均速率. 18 9.3视频播放流畅度. 18 10即时通信业务. 19
YD/T4348--2023 10.1接入成功率. 19 10.2接入时延. 19 10.3消息发送/接收成功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 20 10.4异常掉线率 21 11游戏类业务. 21 11.1游戏响应时延.

21 11.2游戏响应成功率, 21 附录A(资料性)DPI识别的流量类业务分类示例 23 附录B(资料性)xDR结构示例) 24
YD/T434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波、慧敏、张艺戈、刘永伟、赵飞龙、李健、李文璟.


YD/T 4348-2023 LTE基于深度包检测(DPI)的移动业务关键质量指标(KQI) 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定义了LTE网络基于信令采集数据的指标定义,主要涉及“S1-MME、S1-U、Sv、Rx、Mw” 等接口.

本文件适用于电信运营商开展相关的网络质量评估及网络优化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GCF 中继接入网关 AccessGateway ControlFunction AS 应用服务器 Application Server CSCF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CSFB 电路域回落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HSS 归属用户服务器 Home Subscriber Server IMS IP多媒体子系统 IP Multimcdia Subsystcm MME 移动管理实体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PCEF 策略及计费执行功能 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 PCRF 策略及计费控制功能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Function SBC 会话边界控制器 Session Border Controlor SRVCC 单待语音呼叫连续性 SingleRadioVoice Call Continuity SCA 流量汇聚适配器 Signaling Collection Adapter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40 YD CCSM78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47-2023 5G消息配置管理技术要求 5GMessaging specificationdeviceconfiguration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47-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术语和定义. 2 3.2缩略语. 2 4概述. 3 5配置服务器网络架构, 3 6终端获取配置信息. 4 6.1配置服务器地址发现, 4 6.2通用获取配置信息机制. .6 6.3蜂窝网络下获取配置信息, 15 6.4WLAN下获取配置信息. 17 6.5基于GBA认证的获取配置信息机制 .21 7网络发起的获取配置信息, 24 8数据关闭(DataOff) 24 9配置数据在客户端的存储, 25 附录A(规范性)5G消息相关的主要配置参数 26 参考文献. 38
YD/T4347-2023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 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家姿、刘悦、郑健平、喻炜.


YD/T4347-2023 5G消息配置管理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5G消息配置管理相关的技术要求,包括概述、终端获取配置信息、网络发起的获取 配置信息、数据关闭、配置数据在客户端的存储、5G消息相关的配置参数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5G消息业务及支持5G消息业务的终端/客户端及运营商网络侧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SMARCC.07vl1.0富通信套件先进通信服务与客户端标准(RichCommunication Suite-Advanced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nd Client Specification) GSMA RCC.14v7.0运营商终端配置7.0版(Service Provider Device Configuration) GSMA RCC.15v7.0IMS 设备配置和支持的服务7.0版(IMS Device Configuration and Supporting Services) GSMARCC.20 v6.0增强通话技术规范7.0版(EnrichedCallingTechnical Specification) 3GPP TS 22.011服务可达性(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Service accessibility) 3GPP TS 23.003 编号、寻址和标识(Release 10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Numbering addressing and identification) 3GPPTS 24.109 引导接口(Ub)和网络应用功能接口(Ua):协议细节(Release10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Bootstrapping interface (Ub) and network application function interface (Ua); Protocol details) 3GPPTS 33.220通用认证体系结构(GAA);通用引导体系结构(Release10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Generic Authentication Architecture (GAA);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RFC4169基于AKA 的 HTTP 摘要认证(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Digest Authentication Using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AKA) Version-2 IETF RFC)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YD CCS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45--2023 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接入网 切片子网管理功能(AN-NSSMF)接口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for5Gnetworkslice interface ofNSMF and AN-NSSMF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45-202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 5系统架构... 6网络切片NSMF与AN-NSSMF接口概述 6.1接口功能要求. 2 6.2接口协议要求.. 6.3接口定义, 3 6.4返回码 7认证接口.. 7.1接口包含的API. 5 7.2API定义, 6 7.3参数定义. 10 8接入网切片子网业务实例生命周期管理接口, 10 8.1API定义 10 8.2接口包含的API 10 8.3参数定义... 22 9接入网切片子网业务模板管理接口, 27 9.1接口包含的API. .27 9.2API定义 27 9.3参数定义.. 30
YD/T434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5G网络端到端切片系列标准中的一项,该系列标准结构如下 a)5G网络切片端到端总体技术要求 b)5G网络切片端到端网络切片模板(NST)技术要求 c)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技术要求 d)5G核心网网络切片子网管理功能(CN-NSSMF)技术要求 e)5G无线网网络切片子网管理功能(AN-NSSMF)技术要求 f)基于切片分组网(SPN)的承载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TN-NSSMF)技术要求 g)5G网络切片通信服务管理功能(CSMF)与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接口技术要求 h)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核心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CN-NSSMF)接口技术要求 i)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接入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AN-NSSMF)接口技术要求 j)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基于切片分组网(SPN)的承载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 (TN-NSSMF)接口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 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 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响、郭宣羽、马键、江天明、罗志毅、杨锦、贾辉、苏翰、郭景赞、李德屹、 王东洋、毛斌宏、樊兆宾、曹家武、谢昊、郭华、李钢、向琪瑶、李笑昕、李玉军、李小燕、赵颖蕾、 代景峰.

IⅡ
YD/T 4345-2023 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接入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 (AN-NSSMF)接口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接入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AN-NSSMF)的接口, 主要内容包括:NSMF与AN-NSSMF接口功能及协议要求、NSMF与AN-NSSMF间认证接口定义、 接入网切片子网业务实例生命周期管理及接口定义、接入网切片子网业务模板管理及接口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无线接入网子切片管理功能(AN-NSSMF)间接 口的技术研发、建设和运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3973一20215G网络切片端到端总体技术要求.

ECMA-404JSON数据交换语法(TheJSONDataInterchangeSyntax).

3术语和定义 YD/T3973一202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SMF 通信服务管理功能 Communication Service ManagementFunction IP 网际互连协议 Intermet Protocol NSI 网络切片实例 Network Slice Instance NSMF 网络切片管理功能 Network Slice ManagementFunction NSSMF 网络切片子网管理功能 Network Slice Subnet Management Function NSSI 网络切片子网实例 Network Slice Subnet Instance NSST 网络切片子网模板 NetworkSliceSubnetTemplate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