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815-2024 流态粉煤灰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ICS 93.080.99 CCS P 66 DB23 黑龙江省地 也方标 准 DB23/T3815 -2024 流态 粉煤灰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 381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材料要求 4.1粉煤灰, 4.2水泥, 4.3水. 4.4外加剂. 5配合比设计.
5.1配合比方案制定 5.2混合料设计 6施工工艺 2 6.1施工前准备 6.2混合料拌和 6.3混合料的运输 5 6.4混合料的浇筑 6.5混合料的养生. 6.6混合料的防冻层设置 7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 7.1一般规定 7.2质量控制与验收.
DB23/T 381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交投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公投中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黑 龙江省绥庆高速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鹤伊高 速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庆波、成刚、张扬、何占伟、刘双、李猛、高宏双、尤丹峰、赵永辉、刘洪 伟、李晶华、刘慧敏、王立超、李梓豪、费燕华、李新宇、代双超、苏文娟、王剑伦、丁荣宇、刘磊、 高振东、刘亚男、王寒夫、张明宇、朱学文、武铁雷、李艳、韩松、陈思、卢欣欣、梁嘉浩、王晨、常 野、于宵、张波、韩微.
II DB23/T 3815-2024 流态粉煤灰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流态粉煤灰混合料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质 量控制和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工程流态粉煤灰混合料路基(台背)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T7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流态粉煤灰混合料 将粉煤灰、水泥、水与外加剂混合形成的具有较好流动性的混合料.
4材料要求 4.1粉煤灰 4.1.1粉煤灰分类应符合GB/T1596规定的F类粉煤灰与C类粉煤灰分类标准.
施工使用的粉煤灰技 术要求应按表1执行.
表1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指标 Si0 A1;0 和IFe;0.总量 (%) F类粉煤灰 ≥ 70.0 C类粉煤灰 ≥ 50. 0 DB23/T 3815-2024 表1粉煤灰技术要求(续) 项目 技术指标 烧失量(%)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8.0 S0.质量分数(%)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3.0 4.1.2当使用湿粉煤灰时,其含水量不应超过35%.
4.2水泥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GB175规定的要求.
4.3水 用于施工的水应符合JGJ63规定的要求.
4.4外加剂 外加剂主要为减水剂,减水剂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GB8076规定的要求.
5配合比设计 5.1配合比方案制定 混合料的抗压强度、稠度及抗冻性应按表2执行.
通过配合比试验选择合适的粉煤灰与水泥比例, 确定水的最佳用量.
表2抗压强度、稠度及抗冻性设计要求 项目 技术标准 试验方法 抗压强度(MPa) 7 d ≥ 0.5 28 d ≥ 1.0 JGJ/T 70 朝度(m) 100 ~ 200 JGJ/T 70 抗冻性 5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率≤25% 且质量损失率≤5% JGJ/T 70 5.2混合料设计 5.2.1根据设计稠度确定水的用量.
5.2.2按照4种~5种不同水泥剂量配制混合料,其中水泥用量为粉煤灰与水泥总量的5%~10%.
5.2.3选择各项性能满足要求且水泥用量最低的配合比作为混合料设计配合比.
6施工工艺 6.1施工前准备 6.1.1材料准备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814-2024 秸秆纤维沥青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ICS 93.080.20 CCS P 66 DB23 黑龙江省地 東方标 准 DB23/T 3814 -2024 秸秆纤维沥青混凝土设计 与施工技术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 3814-2024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2 5材料.. 5.1一般规定 5.2秸秆纤维 6配合比设计 6.1一般规定. 6.2配合比设计 7施工.. 7.1一般规定, 7.2试验段铺筑 7.3拌制.
8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附录A(资料性)秸秆纤维制备工艺 DB 23/T 381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省龙建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投工程咨询集团有 限公司、黑龙江远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工程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秸乐 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泽玉、周年发、易军艳、史梁、李勇、张亮、贺咏楠、李强、张海军、装 忠实、王文利、毕文勇、刘春良、高建辉、潘玲、吉祥、杨士斌、李达、裴浩志、任少辉、徐宝栋、 叶玉婷、侯丽芳、李国良、张波、马淑霞、郑华、徐茂林、姜永峰、谷万鹏、彭海东、王宏、程铭、 周雯怡、阿卜杜海比尔阿卜杜喀迪尔、白志豪.
II DB 23/T 3814-2024 秸秆纤维沥青混凝土设计 与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秸秆纤维沥青混凝土设计与施工的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改性沥青路面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T533沥青路面用纤维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秸秆纤维 水稻与玉米等秸秆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法加工而成的植物纤维.
3.2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 矿料、改性沥青结合料和秸秆纤维一同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3.3秸秆纤维掺量 秸秆纤维质量与沥青混合料质量的百分比.
3.4纤维吸油倍数 纤维吸收油分质量与纤维质量的比值.
3.5秸秆纤维热稳定性 在高温拌和过程中,秸秆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程度,采用裂解温度和高温 下质量损失表征.
DB 23/T 3814-2024 4基本规定 4.1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所用的各种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2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中的纤维既可以采用秸秆纤维,也可采用秸秆纤维与其他沥青路面用纤维 组成的混合纤维.
4.3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宜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
4.4秸秆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应按照JTGD50要求验算路面结构.
5材料 5.1一般规定 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所需的沥青、集料、矿粉等原材料应符合JTGF40的要求.
5.2秸秆纤维 5.2.1制备秸秆纤维的原材料可选用玉米、水稻等植物秸秆,制备工艺流程宜参照附录A的要求.
5.2.2秸秆纤维的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秸秆纤维质量技术要求 检查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外观 未结团 目测 纤维长度(mm) ≤4 JT/T 533附录H 0.15mm质量通过率(%) 6080 JT/T 533 附录A 灰分含量(%) 5-7 JT/T533附录B p值 6. 5-8. 5 JT/T 533附录C 密度(g/cn) 实测 JT/T 533附录I 纤维吸油倍数(倍) 48 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重 含水率(%) 5 JT/T 533附录E 裂解温度(C) >245 采用热重分析仪,以10℃/min从10℃开温至600℃,绘制热解失重曲 秸秆纤维热 线,裂解温度为热解一阶段与二阶段的分界温度 稳定性 质量损失 ≤6,且无燃 (210C 1h) (%) 烧 205~215C烘箱烘1h后冷却称重,并观察是否有燃烧现象 5.2.3秸秆纤维运输、存储及应用时应防水、防潮、防火.
6配合比设计 6.1一般规定 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常用分类见表2.
表2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类型 混合料类型 适宜层位 淄青种类 SF"AC 表面层、中面层 改性沥青” SF°SMA 表面层 改性沥青 秸秆纤维材料代码为SF: 改性沥青宜采用SBS改性沥青、橡胶SBS改性源青 6.2配合比设计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813-2024 公路智能自助收费系统技术规范.pdf
ICS03. 220. 20 CCS R 07 DB23 /T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813 -2024 公路智能自助收费系统技术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23/T 3813-2024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公路智能自助收费系统总体要求, 5.1总体架构, 5.2组网要求. 5.3网络安全要求 5.4数据传输要求 5.5入网检测要求. 6入口智能自助收费系统 6.1一般规定. 3 6.2系统组成与布局. 6.3入口自助收费车道, 6.4智能自助发卡机, 7出口智能自助收费系统, 7.1一般规定. 6 7.2系统组成与布局. 7.3出口自助收费车道, 7.4智能自助缴费机 8远程值守系统, 10 8.1一般规定.. 10 8.2功能要求, 10 8.3性能要求, 10 9移动处置终端 10 9.1一般规定. 10 9.2功能要求. 10 9.3技术要求. 11 9.4性能要求. 11 10自助收费车道标志标线设置要求 11 10.1一般规定 11 10.2自助收费车道预告类标志 11 10.3自助收费车道指示类标志 12 10.4 自助收费车道岛头标志 13 10.5自助收费车道地面标线, 14 DB 23/T 3813-2024 11质量控制要求 15 11.1设计质量控制要求 15 11.2开发质量控制要求 15 11.3设备质量控制要求 15 11.4测试质量控制要求 15 11.5部署质量控制要求. 15 12验收要求, 15 12.1验收检测内容, 15 12.2验收结果, 16 附录A(资料性) 自助收费业务处理流程 18 A.1入口自助收费业务处理流程图见图A.1. 18 A.2出口自助收费业务处理流程图见图A.2 19 参考文献. 20 II DB 23/T 381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华软信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投信息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葛忠权、杨帆、孙立新、岳素辉、孙剑锋、罗庆异、杨柏、朱爽、刘新宇、李 锦平、徐昭若、王东利、宋成龙、赵继、秦文岩、吕志越、李实、葛亮、李鹏、王鹏、马聪.
II1 DB 23/T 3813-2024 公路智能自助收费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智能自助收费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总体要求、入口智能自助收费系统、 出口智能自助收费系统、远程值守系统、移动处置终端、自助收费车道标志标线设置要求、质量控制要 求、验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智能自助收费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JTG/T6303.1-2017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 JTG 63102022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混合车道 MTC和ETC车辆均可有序交替通行的全时半自动车道,简称ETC/MTC混合车道.
3.2 复合通行卡 集5.8GHz和13.56MHz通信功能于一体,具备无线读写功能,可重复使用的通行介质,简称CPC.
[来源:JTG63102022 2.1.11] 3. 3 纸质通行券 在法定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过渡期间或出现一个或多个收费站入口车道机电系统瘫疾等 特殊情况下,向通行收费公路车辆发放用于记录车辆通行信息的纸质通行凭证.
3. 4 移动终端 用户持有的具有移动通信能力的终端设备,如手机、PAD等.
[来源:JTG/T 6303.12017 2.1.3] 3. 5 智能自助发卡机 安装在公路入口混合车道或自助专用车道,司乘人员自助操作完成CPC卡取卡或纸质通行券打印, 同时提供图文、语音提示的自助化服务设备.
3. 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812-2024 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第1部分:平台技术要求.pdf
ICS03. 220. 20 CCS R 07 DB23 黑龙江省地 方标准 DB23/T3812 -2024 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 监控系统 第1部分:平台技术要求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 3812-2024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系统架构, 5政府监管平台, 5.1基本功能 5.2管理功能、 5.3统计分析. 6企业监控平台, 6 6.1基本功能 6 6.2管理功能 6.3统计分析. 7性能与其他要求 10 7.1总体性能. 10 7.2报警处理时间 11 7.3车辆接入性能. 11 7.4响应时间.
11 7.5地图数据质量 11 7.6网络传输 11 7.7数据存储和备份, 11 7.8安全要求 11 7.9运行环境 12 参考文献. 13 DB23/T 381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23/TXXXX《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第1部分.
DB23/TXXXX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第1部分:平台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晋滨、关丽敬、聂鑫、赵从然、裴立锋、张全山、刘冬冬、姚瑶、乔天骄、 谢海岩、刘继遥、李勇慧.
II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808-2024 独柱支承梁式桥抗倾覆加固技术规范.pdf
ICS93.040 CCS P 28 DB23 黑龙江省地 也方标准 DB23/T3808 -2024 独柱 支承梁式桥 抗倾覆加固技术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23/T 3808-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5基本要求 6计算方法. 7加固方法 8质量验收 DB23/T380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交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哈尔滨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 所、黑龙江省鼎捷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龙建科工(黑龙江)有限公司、黑龙江 省铁投预制构件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科学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青岛理工 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山东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青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陕西信 兴铁路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师范大学、哈尔 滨市思昱交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华咨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省分公司、哈尔滨鹏博普华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理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庆飞、徐浩、郭云峰、李忠龙、房兴时、赵金龙、刘洋、李顺龙、宁长远、 任风军、姜在阳、刘成庆、曾明鸣、曾繁强、苏雷、盛可鉴、李玉生、赵云辰、宋元新、王魁林、周正、 王统、李其远、庞宝龙、张熠、董易典、江吴楠、朱飞、王瑞、吴庆东、赵贺刚、于江川、林思奇、赵 鲁、李忠宝、郭斌强、李传明、孙洪博、万照龙、成军、王鑫、崔维彬、丁明智、李驰、李长平、李丹.
II DB 23/T 3808-2024 独柱支承梁式桥抗倾覆加固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独柱支承梁式桥抗倾覆加固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基本要求、计算方法、 加固方法以及质量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中各类独柱支承梁式桥抗倾覆加固的设计和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TH2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TJ22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J23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JTG/T33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336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3651公路钢结构桥梁制造和安装施工规范 JTG/T5532公路桥梁支座和伸缩装置养护与更换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独柱支承梁式桥 上部结构采用整体箱梁、下部结构全部或部分采用单支座的独柱墩桥梁.
3. 2 抗倾覆稳定系数 作用在结构的力对于结构某一计算点所产生的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的比值.
3. 3 有效支座 能有效阻止桥梁结构在水平方向倾覆的支座.
DB 23/T 3808-2024 3.4 失效支座 不能再有效阻止桥梁结构水平方向倾覆的支座.
3.5 结构倾覆破坏 结构体系受到外部作用力或者内部失稳因素影响,导致结构体系的整体向一侧或多侧倾斜、翻覆或 倒塌.
3.6 构件承载力破坏 结构构件应力超过了其材料强度极限,导致构件发生断裂、塑性变形等破坏.
3.7 抗倾覆加固 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改造或修复,增强其抗倾覆能力.
3. 8 抱箱 用一种材料抱住或箍住另外一种材料的构件,一般由箍板、翼板、拉结筋板、螺栓及内衬垫构成.
4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桥梁一联全长: Ra. 在永久作用下,第i个桥墩处第/个支座的反力: R 在可变作用下,第i个桥墩处第个支座的反力: Sx 一第i个桥墩处使上部结构稳定的效应设计值: Ss -第i个桥墩处使上部结构失稳的效应设计值: i 桥墩的编号: ka 一抗倾覆稳定系数: 一第i个桥墩处第个失效支座与有效支座的支座中心间距: ZS. 使上部结构稳定的效应设计值: 5基本要求 5.1独柱支承梁式桥的抗倾覆加固方案应符合结构安全、耐久,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要求.
5.2进行独柱支承梁式桥的加固方案设计之前,应收集桥梁设计资料、峻工资料、检测资料,并评估 桥梁技术状况.
5.3独柱支承梁式桥的资料收集不全面时,宜进行桥梁现场踏勘.
现场调查、测量、试验、检测应按 照JTG B01、JTGF80/1和JTG/T H21的规定执行.
5.4对于抗倾覆能力不满足要求的桥梁,应分析其受力特点,提出加固设计方案.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807-2024 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诱导标志设置规范.pdf
ICS93. 080. 01 CCS P 66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 DB23/T3807 -2024 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诱导 标志设置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380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技术要求 6设置要求.. 7供电系统 8运行维护.. 9质量控制与验收 附录A(资料性) 智慧高速公路匝道合流区车路协同交通诱导标志, 附录B(资料性) 智慧高速公路团雾路段主动安全交通诱导标志 10 附录C(资料性) 智慧高速公路低能见度下平曲线路段交通诱导标志, 11 DB23/T380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鼎捷路 桥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黑龙江省交投通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筑安装集 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华龙公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柯、马艳丽、郭阿楠、宋元新、肖阳、曹罡、李鹏、徐兰钰、娄艺萨、邢晋、 杨雪冬、武铁雷、姜健峰、张劲松、石岩、王麟、刘士远、卢明、韩娟、蒋东冰、向路、张洪亮、孙程、 陈阳、郭鉴、白义松、冯玉祥、马聪、李巍、潘屹磊、张兴宇、马晓刚、张译文、杨露、高敬龙.
II DB23/T 3807-2024 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诱导标志设置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诱导标志(简称“交通诱导标志”)设置的基本规定、技术要求、设 置要求、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和质量控制与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以及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建设.
其它等级公路、 城市道路智慧化建设与改造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10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18833道路交通反光膜 GB23826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 GB/T23827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GB/T23828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 GB/T24716公路沿线设施太阳能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GB/T30699道路交通标志编码 GB/T31446LED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 GB3511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B/T37025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GB/T39857光伏发电效率技术规范 GA/T484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 GA/T652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设施施工通用要求 JT/T49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方法 JT/T 597LED车道控制标志 JT/T817公路机电系统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218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 JTG/T3381-02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 DB23/T 3807-2024 JTG/T367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智慧高速公路 应用现代通信、数据采集、智能传感、物联网、云计算、高精地图等技术,感知并融合车、路、环 境、事件等多源数据信息,在路侧设施或云平台在线计算、制定并实时发布交通安全预警、交通流调度 和路径诱导等策略,为人工驾驶车辆和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信息服务的高速公路.
3.2 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诱导标志 设置于智慧高速公路,搭载网络通信、智能传感等设备,与车、路、环境、事件等多源信息及云平 台进行连接,能够上传、接收并实时发布交通诱导信息的交通标志.
3.3 自动驾驶车辆 能够以自动的方式持续地执行部分或全部动态驾驶任务的车辆.
3.4 静态信息诱导标志 智慧高速公路中信息不可变的交通诱导标志.
3.5 可变信息诱导标志 智慧高速公路中信息部分或全部可变的交通诱导标志.
3. 6 数据链单元 采用现代通信和互联网等技术,通过对智能网联环境下道路各节点的通信集成、数据集成、算法集 成,实现各类数据的充分融合、高效传输和主动控制的设备.
4基本规定 4.1交通诱导标志应结合路网与高速公路技术条件、地形条件、交通条件、环境条件等进行设置,交 通诱导标志之间、交通诱导标志与其他基础设施之间应互相协调、配合使用.
4.2新建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诱导标志设置应考虑公路运行维护因素的影响.
4.3智慧高速公路改扩建和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建设过程中,应在调查与综合分析既有公路设施 的基础上,结合改扩建及提升改造后的交通状况、环境等条件,合理利用既有标志,对交通诱导标志进 行总体设计.
4.4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应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5技术要求 5.1一般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806-2024 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构建规范.pdf
ICS93.080.01 CCSP 66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 DB23/T3806 -2024 公路工程建设 期信息模型构建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 3806-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模型构建, 6模型精细度 7交付 附录A(规范性)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构建精细度.
DB23/T38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黑龙江图启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省交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 鼎捷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中心、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科学 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八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北大荒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在阳、杨大红、何建丽、陈浩、田世伟、武铁雷、胡永利、陈明亮、崔纯清、 高庆飞、李玉生、兰俊杰、占忠心、范伟、韩微、高新林、徐建成、李国良、邵楠、王一宁、陈阳、杨 磊、胡观峰、单哲鸣、孔凡希、邢国君、汪春生、朱双龙、张国华、员浩、魏宪发、黄之松、高伟、李 玉春、于会超、陈常友、刘磊、姜盛堂、王帅、李迎春、于志远、邢旭、王奇.
I1 DB23/T3806-2024 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构建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构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模型构建、模型精细度、交 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建设期各阶段的信息模型构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1447建筑信息模型存储标准 JTG/T2420-2021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JTG/T2421-2021公路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JTG/T2422-2021公路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路工程建设期 公路工程项目按照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各阶段基本建设程序所跨越的时间.
3.2 信息模型构建 按照一定的空间关系和层级架构所进行的组织和构建过程.
几何精度 模型单元在视觉呈现时,几何表达真实性和精确性的衡量指标.
3. 4 信息深度 模型单元承载属性信息详细程度的衡量指标.
3.5 模型精细度 信息模型中所容纳信息的丰富程度,由几何精度和信息深度两个方面构成.
4基本规定 DB23/T 3806-2024 4.1信息模型宜遵循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各阶段一体化构建和相互协同原则.
4.2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构建的信息模型基础上,后续各阶段应对信息模型逐步丰富和精细化.
4.3信息模型构建宜采用参数化的建模方法.
4.4信息模型构建应在统一环境下,采用多专业协同作业,实现信息成果及时传递和快速共享.
4.5信息模型的构建和空间定位应在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下进行,使用原始尺寸或统一比例, 并与实际工程相一致,真实反映现实实体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关系.
4.6信息模型中各模型单元颜色的设置,应遵循基本材质属性或方便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用以区 分不同专业和构件.
4.7信息模型属性信息包括标识码、分类编码、位置、尺寸、类型、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等.
分类编码按照JTG/T2420第5章执行.
4.8信息模型中需要共享的信息应能被唯一识别,并减少瓦余信息.
信息模型 4.9在建设期各阶段信息模型构建过程中,应充分共享信息模型资源,实现对已有信息模型资源的充 分利用.
4.10数据储存、交换、接口、安全的要求按照GB/T51447执行.
5模型构建 5.1公路工程建设期各阶段的信息模型架构应按功能或施工方法等的不同进行拆分或组建,并遵循由 先到后、由粗到细和逐级嵌套的原则,按项目、设施、构件、子构件四级模型单元逐级构建.
5.2公路工程项目的信息模型应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项目级 单元模型.
其中的路线、路面等可按路段长度划分为设施级单元模型,具体划分长度应根据工程需求确 定: a)路线模型应包括平面和纵断面等内容: b)路基模型应包括路基土石方、排水、支挡防护等内容: c)路面模型应包括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功能层)和路缘石等内容: d)桥涵模型应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附属工程,涵洞等内容: e)隧道模型应包括洞门、洞身、防排水等内容: f)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模型应包括交通安全设施、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等内容: g)地形地质模型应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等内容: h)临时工程模型应包括预制场、拌合站、施工栈桥等内容.
6模型精细度 6.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信息模型精细度等级划分见表1,其中的项目、设施、构件、子构件 的模型精细度按照附录A中表A1、表A2、表A3、表A4的要求.
6.2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在模型构建时,信息模型精细度在满足本文件要求基础上,还应考虑公路的等 级、功能、应用范围和使用要求等.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805-2024 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应用规范.pdf
ICS93.080.01 CCSP 07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 DB23/T3805 -2024 公路工程建设 期信息模型应用规范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 380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信息模型应用 5.1方案比选, 2 5.2设计协调性展示, 2 5.3安全性模拟.
5.4环境保护, 5.5碰撞检查, 5.6工程量统计, 5.7 模型出图. 5.8施工组织模拟, 5.9两区三厂管理 5.10数字化加工. 5.11施工工艺模拟.
5.12施工过程管理. 6交付... DB23/T 380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黑龙江图启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省交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 鼎捷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中心、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科学研究中心、黑龙江 省八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北大荒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嫩江市交通 运输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阳、姜在阳、杨大红、李玉生、占忠心、范伟、陈浩、武铁雷、田世伟、胡 永利、崔纯清、陈明亮、刘磊、周滨、于秀丽、何建丽、韩微、徐建成、兰俊杰、胡观峰、单哲鸣、孔 凡希、邢国君、汪春生、朱双龙、张国华、员浩、高新林、赵贺刚、陶洁、李玉玲、张永奎、李国良、 陈阳、孙毅、王新、姜盛堂、王帅、黄志军、刘伟、王海峰、王占峰、侯海明、赵永平、邢旭、张文博、 张泾菁.
I1 DB23/T 3805-2024 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应用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建设期信息模型应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信息模型应用、交付的具体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建设期各阶段的信息模型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G/T2420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碰撞检查 检查信息模型应用中各单元之间,以及各单元与周边环境之间是否满足空间相互关系的过程.
3. 2 两区三厂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生活区、办公区,钢筋加工厂、拌合厂、预制厂.
4基本规定 4.1信息模型宜在公路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各阶段全过程应用,也可根据工程实际情 况只应用于建设期各阶段中的某些环节或任务.
信息模型在建设期各阶段应用过程中,各参与方宜在协 同环境下开展工作,共享和应用信息.
4.2信息模型的应用目标与范围应根据项目特点,综合考虑各参与方的技术、管理以及实际需求等因 素合理确定.
4.3某一阶段的信息模型应用应在其前一阶段交付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并随进程逐步丰富和完善.
4.4信息模型在交接、传递、应用时应保证信息安全.
5信息模型应用 建设期各阶段信息模型应用见表1.
DB23/T3805-2024 表1建设期各阶段的信息模型应用 序号 应用类型 建设期所属阶段 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项目施工 方案比选 - - 2 设计协调性展示 o 3 安全性模拟 o △ - 4 环境保护 5 碰撞检查 - 6 工程量统计 o 7 模型出图 - 8 施工组织模拟 - - 9 两区三厂管理 - 10 数字化加工 - - 11 施工工艺模拟 - 12 施工过程管理 注:表中“”表示应选择的应用, “△”表示宜选择的应用,“O”表示可选择的应用, 表示可不选择的 应用.
5.1方案比选 5.1.1应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可视化辅助选线 5.1.2宜开展控制点不同设计方案的比选和优化.
5.2设计协调性展示 5.2.1路线方案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总体协调展示.
5.2.2公路工程各种排水设施总体协调展示.
5.2.3路基边坡防护工程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展示.
5.2.4互通形式及景观绿化等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展示.
5.2.5桥梁结构、造型关学设计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展示.
5.2.6隧道洞口与周围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协调展示.
5.3安全性模拟 5.3.1考虑沿线地形、地质、环境、交通需求、设计速度和技术指标等因素,模拟分析路线平纵面、 视距、超高、加宽等主要控制指标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5.3.2路基排水能力、路侧净区宽度和路侧危险程度模拟.
5.3.3桥梁局部构件更换、桥下净空模拟.
5.4环境保护 5.4.1分析规划、项目主体及临时设施或其局部对生态红线区的影响.
5.4.2对项目覆盖区域的表土剥离进行分类统计与信息存储.
路基填土,取土场土地资源利用:路基 开挖,弃土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T 4001-2024 辽宁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预算定额.pdf
GQ93.080.99 AAQ R 18 DBO/ 辽宁省地方 标 嬰准 DB21 /T 4001 -2024 辽宁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 预算定额 Liaoning Province Expressway Daily Maintenance Budget Quota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4001-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定额使用要求 附录A(规范性)路基 附录B(规范性)路面 11 附录C(规范性)隧道, 附录D(规范性) 桥涵... . 45 附录E(规范性)交通安全设施 65 附录F(规范性)绿化 78 附录G(规范性)除雪防滑, 83 附录日(规范性)养护巡查及道路养护施工作业区布设. 88 附录I(资料性)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表.
. 99 附录J(资料性)辽宁省高速公路路段属性信息... .. 107 附录K(资料性)影响因素.. 123 附录L(规范性)日常养护作业频率、比率、影响因素及修正系数.
125 附录M(规范性)辽宁省高速公路收费设施计划指标.
135 DB21/T 40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厚成工程咨询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沛韬、王超、张启进、杨殿海、李、王刚、钟瑞文、高玉光、王金杰、 翟丽艳、徐珠、李琳琳、杨坤、季方、王岳伟、桂允成、金勇、范春生、张华赞、赵云川、何钢、 彭立娜、王诗哲、王朋、郡德龙、于娜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或来函等方式进行,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十三纬路19号,联系电话:024-23867960.
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十三纬路19甲,联系电话:024-82364335.
DB21/T 4001-2024 辽宁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预算定额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日常养护预算的范围、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定额使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预算及高速公路收费设施日常维修保养资金计划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GA02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导则 JTG1003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编写导则 JTG5110公路养护技术标准 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3810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文件管理导则 JTG5610公路养护预算编制导则 3术语和定义 3. 1 定额quota 正常施工条件下,经过科学测定、分析和计算面确定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人工、材料、 机械台班单价的数量标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T 4000-2024 辽宁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技术规范.pdf
GQ 93. 080. 99 AAQ R 18 DBO/ 辽宁省地方标 准 DB21 /T4000 -2024 辽宁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aily expressway maintenance in Liaoning Province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4000B 2024 目次 前言, G 范围.. 0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2总体要求 .0 3路基养护, 3 3.0日常巡查.. 3 1路基排水设施保养, 3 2路基排水及防护设施维修, 4路面养护, 4 般要求, 4 0日常巡查.. 4 1路面保洁, 4.2沥青路面灾害维修, 4.3水泥混凝土路面灾害维修, /1 4 4路面附属工程维修. / 2 4.5路面标线. /3 5桥涵养护 5/一般要求. t 5 .0日常遥查. /4 5 1桥面系日常养护. / 6 5.2桥梁上部日常养护 5 3桥梁下部日常养护 0/ 5 4支座日常养护 . 01 5.5桥梁附属设施日常养护 5.6涵洞日常养护 03 DB21/T 4000B 2024 5.7调治构造物日常养护 03 6隧道养护, 03 6 / 一般要求. ..03 6 0日常遥查. .04 6 1土建结构日常养护, 05 6 2附属设施日常养护, 1. 6 3质量检验, 11 7交通安全设施养护, 12 7一般要求. . 12 7 0日常查 7 1交通安全设施清洗.. 14 7 2交通安全设施更换, 14 7 3交通安全设施维护 16 /.绿化养护 2. /.,一般要求, /.0乔木, 2. /. 1灌木. 20 /. 2地被植物 21 /. 3苗木补植 23 //养护作业安全.. 23 11 一般要求 // 0作业准备 24 作业控制区施工 24 // 2作业安全设施, 25 1/ 3应急处置 25 DB21/T 4000B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E@R//一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启进、张渊波、钟瑞文、高玉光、张好智、王金杰、桂允成、吴忠广、田万 利、陈晓峰、张宁、陈宗伟、陈景、吕松霖、金勇、王岳伟、崔国胜、周显亮、关迎春、韩春、齐永华、 张哲诚、徐超、葛峰、王伟、王春瑶、王洋、武明章、徐小博.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三纬路/7号,联系电话:.020164574.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三纬路/7甲,联系电话:,02601422/6. II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T 3999-2024 公路工程钢构件熔融环氧粉末防腐技术规程.pdf
GQ93.080.20 AAQ P 66 DB21 辽宁省地方标 示准 DB21/T3999 -2024 公路工程钢构件熔融环氧粉末防腐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usion Bonded Epoxy Powder Anti-corrosion forSteelStructure ofHighway Engineering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3999-2024 目次 前言.. 公路工程钢构件熔融环氧粉末防腐技术规程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4.1按所处腐蚀环境分类.
4.2按使用部位分类. 4.3按涂层保护年限分类, 4.4按涂层类别分类. 3 4.5按涂层的涂装阶段分类, 5技术要求. 5.1材料. 5.2涂层的基本要求 5.3涂层体系设计, 5.4工艺. 5.5装运, 5.6贮存.
O1 6检验. 10 6.1一般规定 10 6.2过程检查 10 6.3产品检验.
O1 7其他.. II 附录A(规范性)腐蚀环境分类 12 附录B(资料性)维修涂装和重新涂装 13 附录C(规范性)拉开法检验方法 14 附录D(规范性)试件的制备 16 DB21/T399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顺通装配建造有限责任公司、辽 宁赋新防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 责任公司、辽宁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辽宁省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 术与工程研究所、东北大学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中心、江苏国强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紫竹集团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席广恒、王金暖、股洪建、张凌海、高谭、王俊德、陆卫中、闫大伟、张 启进、王振宇、王铁滨、王福会、潘仕强、吴家君、张秉旭、郭卫民、姚翔、李健康、欧杰、赵博、 赵晓光、杜海鑫、王海丰、高扬、崔相奎、钟瑞文、郝不琳、张铭、王旭东、温佳宇.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或来函等方式进行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三纬路19号,联系电话:024一23867960.
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丽岛路42号,联系电话:024-83738542.
ⅡI DB21/T 3999-2024 公路工程钢构件熔融环氧粉末防腐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钢构件熔融环氧粉末防腐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钢构件防腐涂装.
市政、水利、建筑、光伏等工程钢构件熔融环氧粉末防腐 蚀涂装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3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表面租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1724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 GB/T1728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1732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1740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GB/T1768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 GB/T1865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4472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4956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GB/T5210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6554电气绝缘用树脂基反应复合物第2部分:试验方法电气用涂敷粉末方法 GB/T6739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6742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 GB/T8264-2008涂装技术术语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 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1547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GB/T16995热固性粉末涂料在给定温度下胶化时间的测定 GB/T18570.2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第2部分:清理过的表面上氯化物 的实验室测定 GB/T18570.3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 灰尘评定(压敏粘带法)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T 3998-2024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钢管混凝土柱技术规程.pdf
GQ 01.040.93 B@/ AAQ P20/29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 /T3998 -2024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钢管混凝土柱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Filled CFRP-Steel Tubular Columns 2024-08-30发布 2024-09-30实施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辽宁省地方标准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钢管混凝土柱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Filled CFRP-Steel Tubular Columns DB21/T 3998-2024 主编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4年09月30日 2024沈阳 前言 根据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辽市监发Y.00[0.号文件《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0.00年辽 宁省地方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钢管混凝土柱的实际,由辽宁科技大学和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编制本规程.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在钢管混凝土柱和DPN管混凝土柱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起来的碳纤维 增强聚合物钢管混凝土柱,属于钢、混凝土和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结构形式之一.
一方面,碳纤 维增强聚合物钢管混凝土可以充分利用钢、混凝土和碳纤维增强聚合物三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 互作用,可以取得很好的组合效应,进而获得更高的承载力,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加固更新既有老旧钢管混凝土柱.
为了对其设计施工等技术要求做出配套的规定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本规程在总结国内外设计、施工、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碳纤维增强聚合物钢管混凝土 柱的基本设计要求、材料、构件承载力计算、节点和施工与验收等做出了规定.
本规程为首次发布, 发布结果不承担涉及专利的责任.
本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辽宁科技大学负责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 建议,请寄送辽宁科技大学(地址: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千山中路/67号,邮编://2.3/).
本规程主编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辽宁中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东北大学 成都工业学院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建安兴业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王庆利陈勇高国瑙阁磊顾威陈猛彭宽赵彤 刘一民丁兆东王军勇王涛高华国张铁志田帅张红涛 高松张慧莹张艺竞高行程秦海宇葛浩刘鹏飞于彦凯 董志成陈鹏董志峰吕延超宁迎福冯颖郭义寰高健 于海风朱立雷白羽潘东旭周宇孔令杰赵杰韩俊谦 张鹏鹏刘昊坤叶天文杨佳豪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李庆钢白阳李楠卢伟然夏志忠杨璐由世岐 目次 /总则, 0术语和符号. 0 0/术语 0 0.0符号 1基本规定, 2材料性能与设计指标, 3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1 3/一般规定.. 1 3.0承载力计算 1 3.1压弯滞回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4 4节点和连接, 0. 5施工, 04 5 / 一般规定, 0“ 5.0钢构件的制作与施工, 04 5 1混凝土施工, 05 5 2碳纤维布粘贴施工, 06 6检查与验收, .07 6/检查 07 6.0验收 07 本规程用词说明. 15 本规程引用标准名录, 16 附:条文说明,. 17 Ani rclrq / Eclcp.j npg agnjcqo 6 6 0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 0 Rcpk q._1b quk mjqo 6 0 0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0 6 6 6 6 6 6 0 6 6 0 6 6 0 0 0 0 09990999099099099999099900999099909gb080 0 0 Qk mjq0 0 0 .0 0 6 0 6 6 6 0 6 6 6 6 6 0 0 0 6 6 6 6 6 0 6 6 6 6 6 6 6 6 6 1 1 Dns1b_k clrj gnsj_rgd qo 6 o 6 6 o 6 6 6 o 6 6 o 6 6 o 0 6 6 6 6 6 0 6 6 o 6 6 o 5 2 K_rcpgjqncphpk _1ac_1b bcqgl gbgcqo 6 o 6 6 6 o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1/99999990999990090990ghxxuBeuffpupfise 3 / Ecl cp.j qgnsj_rgd qo 6 6 0 6 6 6 6 6 0 6 6 6 0 6 6 6 6 6 6 6 6 0 6 6 6 6 0 0 ./1 1/90099990099999999999999gBeue@.puμise0 3 1 Pcqmpg e dhpac k nbcj dupank npcqggnd f clbg e fwqrcpcqgk ck * cppo 6 o 6 6 o 6 6 6 6 o / 4 4 Hhg rq_1b ani 1 cargni qo 6 6 6 6 6 o o 6 6 6 6 6 o o 6 6 6 6 6 o o 6 6 6 6 6 o o 6 0. 5 And qsargni 6 6 6 0 0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04 5 Ecl cp.j 4gnsj_rgd qo 0 6 0 6 6 6 6 6 6 6 6 o 6 6 6 6 6 6 o 6 o 6 6 6 6 6 0 6 0 04 5 1 And qpsargd mlani aprc6 6 0 0 6 0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0 05 5 2 A_p’nl dg cpajmf n_qg e ani qpsargd 6 o 6 o o 6 o 6 6 6 6 6 6 6 o 6 6 o 6 6 o 6 06 6 Gqncargd q_1b _aacnr_1aco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07 6 / Gqncargdqo 0 .0 6 0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0 6 6 6 6 0 0 6 0 07 0"909990990999999999999999099099090011u0°9 Cvnj_1_ngnd mlu npbg c g rfg qncagh_rgnd o 6 6 o 6 6 6 6 6 6 6 o 6 6 6 6 6 6 o 0 6 6 6 15 Anbcqagcb g rfgqncagp_rgd o 6 6 o o 6 6 6 o 6 6 6 6 o 6 6 6 6 6 o 6 6 o 6 6 6 6 o 16 Cvnj_1 _rgn mdrfc aj_sq 3_r_afcbo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o o 6 6 6 1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正式版 DB21/T 2448-2015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ICS 93.080 P65/69 备案号:46925-2015 DB21 辽宁省地方标 准 DB21/T 2448 -2015 沥青路面 厂拌 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2015-04-02发布 2015-06-02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1/T 24482015 目次 前言. III A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 3.1术语. 3.2符号及代号 .3 4总则.. 3 5适用条件 6原路面调查与评价. .3 6.1一般规定. ..3 6.2历史资料调查. .3 6.3路况调查与评价 4 6.4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 6.5材料组成设计的路段划分 7材料要求. ..5 7.1一般规定 .5 7.2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5 7.3乳化沥青 ..5 7.4泡沫沥青. 6 7.5水泥 6 7.6集料和填料. .6 7.7水 .6 8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6 8.1一般规定. 6 8.2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7 8.3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7 8.4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0 8.5配合比设计报告 12 9施工工艺 ..13 9.1一般规定 .13 9.2施工准备 13 9.3施工工艺 13 9.4试验段铺筑. 16
DB21/T 24482015 10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17 10.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17 10.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17 10.3峻工后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18 11附则. ..18 附录A(规范附录)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取样与试验分析.
-.19 附录B(规范附录) 泡沫沥青发泡试验... ..21 附录C(规范性附录)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22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再生混合料参数参考值 . 25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编制说明. ..26 图1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8 图2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 6′ 图3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 11 图4厂拌冷再生施工流程 .144 图D.1沥青发泡示意图. ..26 表1符号及代号 .3 表2厂拌冷再生RAP检测项目与质量要求. ..5 表3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 .. 表4泡沫沥青的技术要求. .. 表5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技术要求. 表6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各尺寸筛孔的通过百分率,%) ... 表7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11 表8冷再生混合料厚度不大于8cm碾压工序. ..16 表9冷再生混合料厚度大于8cm碾压工序 16 表10施工前材料的检查.. .17 表11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17 表12峻工后的质量检查验收. 表D.1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冷再生材料设计参数 ..25 表E.1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8 表E.2《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 ...31 表E.3AI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 ...32 表E.4ARRA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 32 表E.5ASTM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 .33 II
DB21/T24482015 前言 本规范编制依据的起草规则是GB/T1.1-2009.
本规范由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沈阳建筑大学提出.
本规范由辽宁省交通厅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沈阳建筑大学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周谦、武泽锋、杨彦海、刘平伟、梁晓斌、远艳华、袁晓军、张悦、施磊、 王秋菲、黄强、张晓兵、于保阳、张海、董晨阳、吴涛、于德营 II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4/T 3097-2024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指南.pdf
ICS 93.080 CCS P 65 DB14 山 東西省地方标 東准 DB14/T3097 -2024 普通国省 干线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指南 2024-09-03发布 2024-12-03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 309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规定... 5预算编制要求 6养护工程预算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 7养护工程预算费用计算程序及计算方式 19 附录A(规范性) 封面、目录及概(预)算表格样式.. 22 附录B(规范性)养护工程预算项目表..
46 附录C(规范性) )公路养护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51 附录D(规范性) 材料基价表.. 54 附录E(规范性)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 56 DB14/T309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3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建设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俊、雷晓明、徐波、吕雪冰、程乾、吕春春、王卫平、程肿、李锦华、耿介.
I1 DB14/T 3097-2024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规 定、预算编制要求、预算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预算的编制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JTG3830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JTG/T3832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JTG/T3833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JTG521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5610-2020公路养护预算导则 JTGH1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防养护 公路整体性能良好但有较轻微病害,为延缓性能过快衰减,延长使用寿命而预先采取的主动防护 工程.
3.2 修复养护 公路出现明显病害或部分丧失服务功能,为恢复技术状况面进行的功能性、结构性修复或定期更 换.
3.3 专项养护 为恢复、保持或提升公路服务功能而集中实施的完善增设、加固改造、拆除重建、灾后恢复等工 程.
3.4 应急养护 在突发情况下造成公路损毁、中断、产生重大隐患等,为较快恢复公路安全通行能力而实施的应 急性抢通、保通、抢修.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L/T 436-2023 堤防隐患探测规程.pdf
ICS 27.140 SL CCSP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T436 -2023 替代SL436-2008 堤防隐患探测规程 Codeforhiddendangerdetectionofdike 2023-03-27发布 2023-06-27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堤防隐患探测规程》等2项 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23年第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堤防隐患探测规程》(SL/T 436一2023)等2项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堤防隐患探测 SL/T 436-2023SL 436-2008 82023.3.272023.6.27 规程 堤防工程养护 SL/T 595-2023SL 595-2013 修理规程 2023.3.272023.6.27 水利部 2023年3月27日 前言 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SL1一 2014《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对SL436一2008《堤 防隐患探测规程》进行修订.
本标准共13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一电法,包括自然电场法、直流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 电磁法,包括瞬变电磁法、磁电阻率法; 探地雷达法; 拟流场法; 弹性波法,包括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瑞雷波法; 水下探测方法,包括水下结构探测方法和水下浅地层探 测方法; 温度场法; 同位素示踪法; 钻孔全景光学成像法; 锥探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第3章基本规定中增加了防汛抢险时隐患探测工作的 要求; 第4章电法中增加了二维和三维电阻率成像方法,激发 极化法; 一第5章电磁法中增加了磁电阻率法; -第6章探地雷达法中增加了孔内探测和三维探测方法; 新增第9章水下探测方法、第12章钻孔全景光学成像 法和第13章锥探法; 调整了第10章温度场法和第11章同位素示踪法部分 内容.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L436-2008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运行管理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运行管理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郑州大学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河海大学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上海遨拓深水装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冷元宝王锐姚成林王运生 刘康和曹伟陈红肖长安 姜文龙李长征周杨张清明 李姝昱李延卓杨磊李帝铨 沈勤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崔德密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郑寓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给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通信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邮政编码:100053;电话: 010-63204533;电子邮箱:bzh@mwr.gov.cn),以供今后修订 时参考.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L/T 317-2023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pdf
ICS 91.220 SL CCSP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T317 -2023 替代SL317-2015 SL584-2012 泵站 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pumpingstations 2023-11-01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等 3项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23年第2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SL/T 300一2023)等3项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水利风景区评 价规范 SL/T300--2023 SI.300-20132023.11.1 2024.2.1 泵站设备安装 SL317--2015 2 SL/T 317--2023 2023.11.1 2024.2.1 及验收规范 节水规划编制 3 SL/T 821-2023 2023.11.1 2024.2.1 规程 水利部 2023年11月1日
前言 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SL1一2014《水 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对SL317一2015《泵站设备安 装及验收规范》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共11章和9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 立式机组的安装、卧式与斜式机组的安装、灯泡贯流泵机组的安 装、竖井贯流泵机组的安装、潜水泵的安装、进出水管道的安 装、辅助设备与金属结构设备的安装、电气设备安装及试验、设 备安装工程验收。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一对标准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 删除了原标准“主水泵制造验收”一节及其内容: 一在原标准第3章基础上,增加了立式离心泵安装、立式 机组总装及机组附件安装的内容,将原“轴承”节名变 更为“轴承装配”; 一在原标准第4章基础上,增加了卧式与斜式机组附件安装 的内容,将原“轴瓦研刮与轴承装配”节名变更为“轴承 在原标准第5基础上,增加了灯泡贯流泵机组传动装 置安装的内容,并将原“灯泡贯流泵机组电动机”节名 变更为“灯泡贯流泵机组电动机及传动装置”; 增加了“竖井贯流泵机组的安装”一章,对竖井贯流泵 机组轴承装配、竖井贯流泵安装、竖井贯流泵机组电动 机及传动装置安装提出了要求: 对原标准第6章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卧式潜水泵和 全贯流潜水泵安装、潜水泵机组检查与调试的内容; 在原标准第7章基础上,增加了水锤防护设备安装与试
验的内容: 对原标准第8章结构进行了调整,将原“油压装置” 节的节名分别变更为“油系统设备”“气系统设备”“水 系统设备”“辅助设备的管道及管件”并增加了有关内 容,增加了其他辅助设备安装的内容,增加了“金属结 构设备”一节并将原真空破坏网安装的内容纳入其中; 对原标准第9章结构进行了调整,将原“变配电设备” 节名变更为“电气一次设备”并增加了相关内容,将原 “计算机监控及通信系统”节拆分为“自动化系统设备” 和“信息化系统设备”二节并增加了电气设备及自动 化、信息化系统设备安装及试验的有关内容; 许偏差”内容调整为附录;将原“各类仓库及设备存 放”附录名变更为“设备存放要求”;增加了“主轴摆 度测量与计算和调整方法”附录;将原“计算机监控系 统安装及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附录名变更为“计算机 自动化、信息化系统设备安装及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 并增加了信息化系统设备安装及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的 有关内容: 一更正了原标准公式、图表和文字中的错误。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D204-86 SL317-2004 SL317-2015 SL584-2012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扬州大学 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 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湖北省樊口电排站管理处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 水利部泵站测试中心(武汉大学) 山西万家寨引黄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建中李端明仇宝云魏强林 王翔秦昌斌李彬李迎春 钟山赵文辉李娜刘德祥 阚永庚徐东文龚诗雯朱双良 杨燮罡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王福军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张平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给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通讯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邮政编码:100053:电话: 010-63204533:电子邮...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L/T 300-2023 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pdf
ICS 13. 020. 30 SL CCS Z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T300 -2023 代替SL300-2013 水利风景区 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forevaluationofwaterpark 2023-11-01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等 3项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23年第2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SL/T300一2023)等3项为水利行业标 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 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 SL/T 300-2023 SL 300-2013 2023. 11. 1 2024.2. 1 2 SL 317-2015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 SL/T 317-2023 2023. 11. 1 2024. 2. 1 SL. 584-2012 3 节水规划编制规程 SL/T 821-2023 2023. 11. 1 2024. 2. 1 水利部 2023年11月1日 SL/T300-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评价指标和方法 ..... 5.1评价指标 5.2评价方法 6评价内容 6.1风景资源评价 6.2生态环境保护评价 6.3服务能力评价 6.4综合管理评价 7评价结果 附录A(规范性) 水利风景区单项评价计分细则及赋分表 8 标准历次版本编写者信息 14 参考文献 SL/T 300-2023 前言 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 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对SL300一2013《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进行修订,并将标准 名称改为《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调整了适用范围; ,,一 -补充完善了评价方法; 一评价项目调整为“风景资源评价、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服务能力评价、综合管理评价”,并 相应调整了评价内容、指标及分值; 新增了“评价结果”,明确划定具备国家水利风景区和省级水利风景区条件的总分和各类别 最低分数线.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L300-2004 -SL 300-2013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河湖管理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河湖管理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淑敏董青汤勇生李灵军韩凌杰于小迪殷淑华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汪洪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于爱华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给水利部 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邮政编码:100053;电话:010- 63204533;电子邮箱:bzh@mwr.gov.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L 474-2010 河流泥沙公报编制规程.pdf
ICS 17. 120 SL P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474 -2010 河流泥沙公报编制规程 Specifications ofriversedimentbulletin 2010-06-24发布 2010-09-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10年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河流混沙公报编制规程》 (SL474-2010)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期日期 河流泥沙公报 编制规程 SL474-2010 2010. 6. 24 2010. 9. 24 二O一O年六月二十四日 前言 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定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 写规定》(SL1一2002)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9章12节92条和4个附录,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内容: 总则 术语 一般规定 资料选用与编制要求 综述与概述 径流量与输沙量 一重点河段的冲淤变化 重要水库与湖泊的冲淤变化 重要泥沙事件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文局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文局 本标准主编单位: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胡春宏苏佳林王延贵王爱平 张燕菁陈松生陈守荣潘启民 史红玲王永勇刘晋杨桂莲 杨丹雷庆陈月红范昭 刘成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谭颖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曹阳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N 3 一般规定 4 资料选用与编制要求 4.1水文站选定 3 4.2资料选用 4.3编制要求 5综述与概述 6 5.1综. 6 5.2概述 6 6径流量与输沙量 11 6.1水沙特征值. 11 6.2径演量与输沙量的年内变化.. 11 7重点河段的冲淤变化 12 7.1重点河段的选择 12 7.2 河段概况 12 7. 3 河道采砂 12 7.4 引水引钞 12 7.5 冲变化 13 8重要水库与翻泊的冲淤变化 14 9重要泥沙事件 15 附录A综述与概述图表 16 附录B径流量与输沙量图表 18 附录C重点河段的冲淤变化图表 23 附录D重要水库与湖泊的冲淤变化图表 28 标准用词说明 31 1总则 1.0.1为统一河流泥沙公报编制技术要求,规范河流泥沙公报 的编制内容和格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城机构河流泥沙公报 的编制.
1.0.3河流泥沙公报的内容应包括综述与概述、径流量与输沙 量、重点河段的冲淤变化、重要水库与湖泊的冲淤变化和重要泥 1.0.4河流泥沙公报的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L 453-2009 人才管理数据库结构及标识符标准.pdf
ICS 35. 040 A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453 -2009 人才管理数据库表结构 及标识符 标准 Standardfor structure and identifierin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database 2009-08-07发布 2009-11-07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09年第2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人才管理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 符标准》(SL453-2009)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人才管理数据 库表结构及标识SL453-2009 2009 08. 072009. 11. 07 符标准 二0〇九年八月七日 前言 本标准是水利技术标准体系中的水利信息化标准之一,是规 范管理水利人才,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根据水利 部水利行业标准制定计划,按照SL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 写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5章54条和1个附录,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一总则; --表结构设计; 标识符命名; 字段类型及长度; 数据库表结构.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楚承涛丁纪闺肖新民 刘荣华魏加华罗涛吴洪涛 于迪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蔡阳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曹阳 目次 1总则.. 2表结构设计 2.1一般规定 2.2基本内容 3标识符命名 4字段类型及长度 5数据库表结构 5.1基本信息. 5.2学习经历和语言能力信息 11 5.3工作经历信息 15 5.4奖惩信息 19 5.5研究成果相关信息 22 5.6专业技术相关职务及资格信息 28 5.7职务及参加学术团体信息 32 5.8其他相关信息.. 35 5.9工作单位信息 41 附录A代码型数据对应关系 43 标准用词说明 48 条文说明 49 1总则 1.0.1为统一水利行业人才管理数据库的表结构、数据表示方 法和标识,规范人才数据库建设和管理,促进人才数据共享,满 足基础人才数据处理、交换、存储、维护和信息发布等需要,提 高人才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水利及相关行业的人才数据库建设及 业务应用.
1.0.3人才数据库表结构和标识符的建设应遵循完整性、一致 性、准确性、实用性原则.
1.0.4本标准引用的主要标准有: 《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1-2003) (婚姻状况代码》(GB/T2261.2-2003)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659-2000) (中华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3304-1991) 《学历代码)(GB/T4658-2006)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政治面貌代码》(GB/T4762-1984) 《语种名称代码》(GB/T4880.1-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GB/T6864-2003) 《语种熟练程度代码》(GB/T6865-1986)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7408-2005) 《专业技术职务代码》(GB/T8561-2001)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GB/T12404) 《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1992) 《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分类与代码)(GB/ T 14946-2002)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L 452-2009 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pdf
ICS 33. 040 SL M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 452 -2009 水土保持监测点 代码 Monitoring point cod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9-06-05发布 2009-09-0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09年第1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SL452-2009)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 予以公布.
二O〇九年六月五日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 SL 452-2009 2009. 06. 05 2009 09 05 SL452-2009 目次 前言 1使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编码规则与代码格式 4.1编码规则 4.2代码格式 5监测点代码 附录A(资料性附件)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表索引 25 SL 452-2009 前言 本标准对水土保持监测点编码的基本项目,作了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水土保持监测点编码规则与代码格式: 一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索彦、姜德文、鲁胜力、李智广、何兴照、赵院、严慕绥、刘宪春、罗志 东、曹文华.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朱星明.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
IV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89
90
91
…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