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地下室平面图给的楼梯宽度不够咋办?
提问日期:2024-02-06 17:58:49
提问网友:刘竹君
解答网友:冯福连
平面图3100,楼梯的平面图也是3100轴线
提问日期:2024-02-06 17:58:49
提问网友:刘竹君
解答网友:冯福连
平面图3100,楼梯的平面图也是3100轴线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07建筑学四年级建筑课程设计v之综合医院设计 某区综合医院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本综合医院是经卫生主管部门批准而新建的医院,医院以综合医疗为主,兼有少量科 研任务.医院规模:病床数200床,每日门诊量600人次. 医院基地位于漆湖西岸,南临艺宛路,北接越山路,东临陆家垄路,西镶青山居住区. 医院总用地面积为30572m㎡2.医院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6000m2(士10%)以内,平均每床 80m2.容积率≤0.58,绿地率≥35%. 二、总平面设计 1)医疗区分区明确,合理布置各类流线,主要流线不允许交叉.至少设置2个或2个 以上出入口,(宜设主要出入口和住院部出入口及污染物出入口),但不宜超出4个. 2)医疗区(指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组合形式可采用分散式或中枢走廊,联合式, 集中式布置. 3)总平面要求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强调重视精神功能. 4)应有完整绿化规划设计. 5)在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应分别设置出入口并设置车辆停放场地. 6)太平间,病理解剖室应该在医院的隐蔽处,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尸体运送路线 禁止与出入路线交叉. 三、设计要求 1、门、急诊部 1)门诊部(建筑面积2400m2) 主要用房为:挂号室、收费处、等候厅、注射室、各科诊室、抽血室、输液室、治疗等 候处、办公室、接待室、更衣室、厕所等. 2)急诊部(建筑面积480m2) 主要用房为:挂号收费、诊室(2间)、治疗室、注射室、输液室、消毒准备、石膏室、 手术室(2间)、主任办公室、医师办公室、护士站、观察室(5间或床)、重症监护室、 心脏监护室、杂用库、值班更衣室、急诊候诊、内部厕浴、污洗厕所、药房、光室、化 验室等. 2、医技部(总建筑面积4320m2) 1)手术部(建筑面积660m2) A、必须设置用房:特大手术室一间,大、中、小手术室各三间. B、辅助用房:洗手室,换鞋室,男女更衣室,男女浴厕,消毒敷料和消毒械贮藏室, 清洗室,消毒室,污物室和库房室、办公室、会议室等. C、手术室的间数及平面尺寸:按病床计算,每25一30床位一间. 手术室平面最小净尺寸(长、宽、高) 特大手术室 8.1×5.1×4.2米 大手术室 5.4×5.1×3.9米 中手术室 4.2×5.1×3.3米 小手术室 3.3×4.8×3.0米 2)放射科(建筑面积450m2) 其中所需诊室数量自定. A、x线诊断部分由透视室,摄片室,暗室,观片室,登记存片室等组成.透视,摄片 室前宜设候诊处.设有肠胃检查室者,应该调钡处和专用厕所,暗室宜与摄片室贴邻,并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07建筑学四年级建筑课程设计v之综合医院设计 有严密的遮光措施,并必须设置CT室. B、x光治疗室应该自成一区,设x线深浅部治疗室各一间,同时设钴60和电子加速器 治疗室各一间.防护门和迷路净宽不应该小于1.2米,转弯处净宽不应该小于2.1米.对 诊断室和治疗室的墙身,楼地面,门窗,防护屏障按规定采取安全可靠的保护措施. 3)核医学科(建筑面积450m2) 其中所需诊室数量自定. A、宜单独建造,与其他部门合建时,应设于建筑物的底层或首层,自成一区.并有单 独出入口,按高活性区,中低活性区,清洁区原则顺序布置.污染区应设于尽端,并有贮 运放射性物质及处理放射性废弃物的设施. B、实验室:分装,标记和洗涤室应该相互贴邻,计量室不与高,中活性实验室贴邻, 高,中活形实验室应该设通风柜,而且应该高出5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3一4m 并考虑过 滤装置. 4)检验科(建筑面积450m2) 其中所需诊室数量自定...
综合医院建筑 普通病房室内设计指引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UREAU OF PUBLIC WORKS OF SHENCHEN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筑塬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4年6月17日 适用范围 本指引包括普通病房设计 在满足使用功能、空间布局、 洗手间与阳台设置、设备设施 布置、天地墙的材料和装修细 部做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适 日引 用于综合医院工程项目的普通 病房建筑及室内装修设计. 1- 指引目标: 1、综合医院普通病房设计依据; 2、综合医院普通病房设计的国家规范要求; 3、综合医院病房设计的人性化功能配置; 4、综合医院普通病房设计材料配置; 5、综合医院普通病房设计图例; 6、综合医院普通病房典型项目案例竣工图片; 7、普通病房室内设计的整体色调控制指导性色谱; 8、灯具、洁具、五金选型参考图片; 9、普通病房设计工作程序; 2 ...
四川大学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 生物治疗转化医学中心大楼设计任务书 转化医学是21世纪医学科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其核心是通过建立生物医学基础研 究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之间的有效联系,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快速、高效的转化为 临床疾病诊疗技术及公共卫生预防技术,从根本上转变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脱节状 况,缩短研究周期,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目前,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 着基础医学研究与药物研发、临床与公共卫生实践之间严重脱节问题.一方面,我国基础 医学研究创新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研究成果也未能有效转化为临床疾病诊疗、治疗与预 防新技术.因此,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布局与建立若干个转化医学重大基础设施和研究 中心,形成综合集成、开放共享和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科研组织模式,突破基础研究成果向 应用转化的鸿沟,加速成果转化与应用步伐,促进医学产业的发展.发展生物治疗和再生 医学不仅符合生物医学前沿发展趋势,也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国家需求,也是带动新 兴产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对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 战略意义.我国生物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战略高度集中优势 力量,进一步发挥高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特别是需要建立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综合集 成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来支撑,以提高我国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水平和效率,突破基础 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的鸿沟,加速成果转化与应用步伐,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在四川大 学(华西医院)建设“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科学中心”不仅符 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而且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该设施的建 设具有充分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一、基地简介 该用地位于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东区古建筑保护区的东南侧,总用地面积约7200平方 米,用地内有一条南北向的校内道路将用地划分为东西两块,道路南端与城市道路相连, 北端通向校内.以道路为界,西侧为华西古建筑协调区,建筑限高2米,建筑外立面需 与古建筑相协调;东侧无限高要求,满足规划设计要求即可,用地东侧相邻校外多层住宅, 设计时应注意日照的影响,应符合规范的日照间距;南侧临城市次要道路一一林荫路, 且有道路相连,西南侧有校外多层住宅,西侧与北侧为校内建筑. 二、规划设计要求 我们设想得四川大学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一一生物治疗转化医疗中 心大楼,它是一幢在国家层面上布局,若干个转化医学重大基础设施和研究中心,综合集 成、开放共享和多学科协同攻关的大楼.它是一个有着现代化岂止和医学元素的高度智能 化的研究大楼. 建筑楼中的多种空间,便于研究人员多渠道,更方便地获取知识和信息.这里有中庭、 内街、休息角、交流区、室外平台、走廊等便于人际交流的多功能空间,其中的咖啡厅、 休闲座椅,不仅仅是提供休息的场所,也是研究人员相互交流的地方. 它是一幢现代化的建筑,应设计出丰富的室内空间,优雅朴素的装饰风格,使人在其 中赏心悦目、倍感舒适;整幢大楼是一幢只能建筑,消防、安防、照明、水电等均采用计 算机楼宇管理系统,应设计完备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多样化的信息发布窗口;在里面的人们 能够通过有线,无线等网络系统方便快捷地与外界沟通和联系,同时应保证信息的安全; 采用全系节能型的中央空调,使室内四季如春. 四川大学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一一生物治疗转化医学中心大楼 的研究人员采用全球招聘,我们将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办公和研究空间,在适当及便捷的地 方设置少量小型会议室,便于研究人员就近接待和学术讨...
医院装修设计任务书 变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1NN208] 设计条件及技术要求 设计条件及技术要求详见下列内容,此外投标人之设计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 求.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扩建工程设计任务 书 2.门诊及病房现况与设计方案(初)量比 3.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现有建筑面积统计表(总体规划) 4.门急诊楼改扩建工程基础设施保障方案(仅供参考) 5.现有大型医疗设备清单(100万元以上) 6.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及阜外医院医疗设施总体规划 7.现状图纸 7.1阜外医院科研病房楼Ⅱ段地下室平面 7.2阜外医院科研病房楼I段地下室平面 7.3阜外医院室外管线总平面图 7.4阜外医院室外空调、采暖、热水及高压蒸汽管平面图 7.5阜外医院总平面图 7.6阜外医院室外给水管平面图 7.7阜外医院室外雨水管道平面图 7.8阜外医院I段地下室平面图 7.9阜外医院1段一层平面图 7.10阜外医院东翼病房地下室平面图 7.11阜外医院门诊地下室平面图及中部地下室平面图 8.有关问题清单 9.发改委的立项批复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控规调整审查意见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及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扩建工程 设计任务书 1项目概况 1.1项目建设目标: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的前身是解放军胸科医院,始 建于1956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始建于1962年.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是隶属于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三级甲等心血管病 专科医院;是国家心血管病医疗、科研、预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 还是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国家心血管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卫 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研究与培训中心的所在 地.医院现有职工1 500余人,年收治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余万人次,年门、 急诊量近20余万人次.设有内科、外科、影像等专业系统17个临床医疗中 心,13个病房和6个ICU 共有床位542张,配备了可与世界接轨的医疗、 科研设备.不仅承担着卫生部、北京市指派的各种临床医疗和保健任务,还 以诊治各种复杂、疑难和重症心血管病见长. 阜外医院坐落在北京市中心区,占地面积约万平方米.由于医院建造年 代较早,特别是社会对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需求的急剧增长,更加突出了 基础设施陈旧、诊疗空间环境较差的问题,其建筑规模、设施及布局安排, 均与现行国家规定相去甚远,难以适应来自北京市及至全国的患者就医需 求.因此,经卫生部及北京市相关部门批准,阜外医院就近征地新建门急诊 住院综合楼,并对全院区进行规划、整合,以形成与其医疗地位、医疗水 平、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医疗硬件环境. 1.2医院位置 阜外医院位于北京市区西二环阜成门外,南侧隔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办公 与商业用房为阜外大街,东侧毗邻北礼士路,北侧与北营房东里小区共用一 条区间路,西南侧为国宾花园,医院新征用地位于原院区用地的西北侧.新 征用地西侧为城市规划道路“北营房中街”,北侧为25米宽城市规划道 路,东侧与北营房东里小区接壤.(见附图). 1.3院区现状 阜外医院现有院区包括院区中部的病房楼(工字楼)、南侧门诊楼、西 侧科研楼、北侧动物实验室、东侧宿舍楼及部分零星建筑,用地面积公顷, 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医院新征用地面积万平方米,位于现有院区西北部, 原为住宅用地,含多层板式住宅6栋,及部分单层建筑. ...
医院建筑设计要点 2、项目概述 3、设计依据 3.1《城市规划法》 3.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原则》 3.3《综合医院设计规范》 3.4《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 3.5《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3.6《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3.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一2005) 3.8《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一2005) 3.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一2006) 3.10《建筑设计常用数据》 3.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3.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3.14《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一2008) 3.15国家建设部、国家卫生部有关规定 4、风格定位: 4.1简洁大方:简洁不是简单,简洁中追求细节处理上的精致、形体结构的明晰、色彩与光影的变化、材质的组合与对比,更能令空间产生丰富的单元组合效果. 4.2品味格调:轻盈不失庄重,素朴不失高贵; 4.3以人为本:“人”是医院的使用者.空间与建筑的整体是围绕人的使用来进行的,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首先考虑到使用者的要求,以人的活动空间和流线、尺度感和自然体验为依据去体 医院建筑设计要点 验人性化空间的设计. 4.3.1公共交流空间的创造 病人是社会的人,需要与他人进行信息、思想和感情沟通.人在患病的情况下,更需要与他人交流,这样,可以减轻痛苦的困扰,缓解心理压力,对康复极为有利. 4.3.2舒适宜人的声、光、色环境 为住院病人创造安静的康复环境,除合理进行医院的总体布局外,还需在病房内有效的运用建筑材料与构造手段,防止噪音的干扰. 病人都是来自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只有多色彩的病房环境才能使病人消除对单一的“白色‘病房所产生的陌生,紧张等不良心理. 5、功能分析 建筑功能配备完整,分区明确,流线清晰,室内医疗将门诊、医技各功能科室分区又有机联系,体现现代化医院便捷、安全、高效、以患者为中心的特点 6、交通分析 医院的交通流线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为和就医流线的便捷和效率.医院的交通组织,除应符合一般的交通组织原理外,还应符合医院的医疗流程,并充分考虑到医院组织模式的可变性, 为医疗流程的变化留有余地. 7.1组织便捷的建筑外部交通 建筑外部动态交通从主要形式分,可分为车流和人流两种.细分可将车流分为急救车流、门诊车流、出租车流和服务车流.人流可分为医护、门诊、急救和探视. 在一般的医院中,车流与人流重复交叉,不作分流处理,往往人车混杂,交通环境恶化.并且车流与车流之间、人流与人流之间也难以有效组织,造成人流流线复杂,不能迅速抵达目的地. 静态交通主要是机动车停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两种. 外部交通的彻底解决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尝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法考虑: 7.1.1总平面布置中考虑急诊与门诊入口分设,单独留出急诊“绿色通道” 7.1.2留出医护人员单独出入口,突现医患分流. 7.1.3充分考虑机动车拥有量的大量增加,结合人车分流,将停车场库放入地下,采用地下地上结合. 7.2设计流畅的建筑内部交通 在医院建筑的功能组织中,内部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牵扯到 医院的医疗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及智能化管理的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在交通组织中,也要动态得考虑医院的发展变化,为新的运行机制留有余地. 创造出良好的建筑就医环境为病人服务.在设计中,明确医护人员完整独立的工作区域,符合专业学科细分,边缘...
设计说明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国家及江苏省现行规范标准 第一章建筑设计 1.3.总体分析 将医院发展规划纳入城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枢架中,医院的建设规划符合城市的发展脉络, 1.1.工程概况 建筑风格体现城市特色。
1.1.1.工程名称:无锡市惠山区堰桥人民医院项目 作随着城区的发展,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公共卫生体系和健康城区的建设得到推 1.1.2.项目名称:无锡市惠山区堰桥人民医院 进。
1.1.3.建设单位:无锡堰桥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医院的迁建、发展,完善了区域内的卫生体系,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1.1.4.建设地点:无锡市堰桥街道堰裕路北侧、堰新苑西侧 1. 3.1. 工程概况 1. 1.5.建设规模:用地面积27729.06m²:总建筑面积32097.44m”(含地下4690.17m) 基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堰裕路。
基地南侧为城市干道堰裕路,对面为新 1.1.6.功能配置:医疗建筑。
建农贸市场,东侧为堰新苑居住小区,西侧、北侧现状为河道,地块方整,交通便利。
整个 1.2.设计依据 地块占地27729.06m。
1.2.1.甲方提出的设计要求及会议纪要 1.3.2.建设规模 1. 2.2.用地定点图 1.2.3.主要包括国家及地方各有关现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总建筑面积32097.44m,其中计容建筑面积为27407.27㎡”(地上):不计容建筑面积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690.17㎡”(地下)。
方案包括综合楼(含门诊、急诊、医技和病房等,地面以上裙房4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裙房以上主体7层,共计11层,含设备层: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后勤楼(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 层)、120急救站(1层)等独立建筑物。
建成后的堰桥人民医院共有床位数为300床。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1.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 总用地面积 27729. 06m"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总建筑面积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综合楼 25651. 49m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20 急救站 123, 5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后勤楼 1632. 26m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BJ08-7-96 建筑基底面积 5375. 81m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建筑密度 19.39%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 容积率 0.99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绿地率 35. 01% 机动停车位 213 ↑
非机动停车位 275 ↑ 的联系。
床位数 300 尿 通过综合楼整体功能空间的梳理,不但整合了各种复杂的功能流线。
也同时实现了各 1.3.4.规划要求 功能分区的便捷联系,更重要的是实现了门急诊、医技、病房三者之间的无障碍连接。
①建筑退让道路红线:基地沿堰裕路向北退10米为城市绿化控制线,建筑退让堰裕路绿线 理念二环环相扣,简洁顺畅 满足规划设计要求,并结合绿化带统一进行广场、绿地布置,满足景观、停车及交通缓冲 道路交通的组织以顺畅快捷,互不干扰为出发点,尽量减少人车交叉。
的要求。
退让其它用地红线、建筑间距、日照控制等符合《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 车行系统:以外国环型道路为院区车行系统核心,实行门诊、急诊、住院部分区停车,内 定》 + 部员工车辆均停放于地下室,实现分流管控。
120急救车辆于基地东侧堰裕路上有单独出 ②建筑层数:主体10层(不含设备层)。
入口,方使快提,同时与日常就诊流线分开。
整个病区的污物出口设置在基地西侧,与综 ③绿地率:不小于30% 合楼及其他功能单元实现洁污分流。
④建筑风格与外立面色彩与周边环境及跟裕路沿街界面保持统一协调 人行步道系统:外来人员以门诊前的景观广场以为主组织分流:分别分向门诊、急诊、住 1.3.5规划设计理念 院部等功能单元。
沿基地西侧、北侧河边做驳岸及景观步道,为院区提供良好的休憩环境。
以人为本一为病人、探视人员、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提供优良的室内外 理念三各行其道清晰合理 空间环境,重视人性化设计这一重要特点。
流线设计以避免各种流线相互干扰为原则,既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
各种流线的停 洁污分流--通过清晰的交通流线,充分做到洁污分流,满足实际...
空军总医院新门诊医技大楼、空勤大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空军总医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周边路网发达,紧邻西钓鱼台公交车站和规划地铁十二号线二期西钓鱼 台站.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院区西北角,北临阜成路,南靠现门诊用房,西接裕龙国际酒店.大楼将建成与日门诊 量12000人次相匹配的门诊医技大楼和为航空航天提供可靠卫勤保障的空勤大楼.30000平米地下室的建成,将解决 停车场严重不足,营院安全管理压力大的问题. 二、设计依据 1、《空军总医院新门诊医技大楼、空勤大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书》 2、《空军总医院新门诊大楼建筑群设计单位入围及方案竞标通知》. 3、《关于新门诊楼设计布局的建议》 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04征求意见稿) 5、《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报批稿)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停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装备标准》(2008年版) 11、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 三、规划原则: 1、规划设计体现出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人性化,特色化,现代化,开放化,生态化, 景观化理念; 2、强调建筑模块式划分与功能的完善,有利于日后医院发展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3、提高规划院区的土地利用率,为以后发展预留空间; 4、明确院区的功能划分,探寻医务作业流程的最优化,以达到最佳的人性化设计; 5、合理利用建筑朝向、通风、采光、建筑材料、废物的利用及当地地理气候和基地小气候的分析,以达到最佳 的生态节能设计; 6、提高院区的绿化率; 7、有效组织道路交通,按综合医院的流程要求合理划分人、车及洁、污流线; 8、坚持以人为本,本着满足当前需要,服务长远的原则,做到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卫生安全、经 济高效、具有前瞻性,以及建筑设计构思新颖等,从人流、物流、空间布局、色彩分区、无障碍技术措施、信息诱 导标识系统及生态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9、合理组织交通流线,科学规划建筑平面布局及出入口设置,并注意避免周边市政道路噪声、环境对院内诊疗 环境的影响. 10、创造合理的分期建设规划; 四、规划目标 1 立足现实,尊重流程,保证营运,低碳发展. 1、协调完善城市设计 针对建设地段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周边的建筑环境和景观环境,对场地内的各种复杂因素进行分析、整合, 注重城市设计.通过仔细分析周边环境和基地内的医疗建筑的关系,在规划布局、建筑造型及景观环境设计中采取 多样的手段予以呼应. 2、先进的医疗建筑设施 在特定的基础上提出最佳的现代化医院的设计标准,在保持功能分区合理的基础上,融入一些现代化的医院设 计手法,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建筑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强调医院内部的高效率运转的医疗服务模式. 3、创造简洁、清晰的交通体系 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简捷,导向性清晰.明确区分公共空间、医务空间、病患空间.为本次设计追求的目标, 同时也为医院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块化式规划 为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灵活性、满足医院对未来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满足医院的功能分区明确、功能更加 完善,本设计采用区域性的模块化式建筑布局,使未来建成的医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扩展性和导向性.为医院未 ...
云阳县中医院迁建项目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依据: (一)《重庆市云阳县新县城北就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云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云阳县中医院迁建 工程立项的批复》(云发改社[2009]113号) (三)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报批稿](2008 年)、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及《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06 -2008) (四)云阳县卫生局关于报送云阳县中医院北部新区建设方案 的报告(云卫[2009]9号) 二、设计资料 云阳县中医院是经云阳县人民政府批准而重建的综合性中医院, 医院以综合医疗为主.医院规模:病床数350床. (一)、总平面 1、基地总平面如图一 2、建设规模及技术指标: (1)用地面积:69.0亩; (2)容积率≤2.0; (3)建筑密度≤35%; (4)绿地率≥35%; (5)建筑高度≤28米; (6)总建筑面积:29500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占地34.6 亩,建筑面积为21290平方米,包括门(急)诊大楼、住院部大 楼;余下的面积为二期工程占地34.4亩,建设面积为8210平方 米,主要为医技、行政、后勤保障和生活配套服务车库等建筑.一 期工程的主体建筑在医院全面建成后将满足日门诊约1000人次. 建设用地可根据方案设计布局统筹使用. (7)总授资约7341万元,其中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5359 万元,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1982万元. 3、建设地点:云阳新县城北部新区创业大道(稻场村). (二)、功能技术要求: 总体布局: 1、整个地块分为一期工程、二期工程等两个功能区域.规划 要求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交通便捷、高效.各功能区域应做到有 专门的通道连接,一期工程建筑物可为单体建筑,也可为组团式建 筑群.若为组团式建筑群,则相互间必须有连接通道,且要求避免 日晒雨淋,并考虑与二期工程的有机联系. 2、建筑物风格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设计理念,要求布 局紧凑,节约用地,强调重视养生和休闲功能. ...
Xxx医院 设计任务书 建设单位: XXXXXX 日 期:2018年2月 1 xxx医院设计任务书 项目概况:XXx医院基地位于XXx医疗健康产业园内西南 角,背靠XXX 西邻XXX.产业园总规划用地面积XX公顷, 园区规划地上面积约33万平米.XXx医院为园区内先期启 动项目.医院规划用地约x公顷,拟建总建筑面积约 11.6万平米,其中地上面积约8.2万平米,地下面积约 3.4万平米,规划床位400张,按二级甲等医院设计.医 院秉承大专科小综合的设计原则,以xx医疗保健为特色, 兼顾综合医疗功能.医技功能主要为XXx医院服务,考虑 引入第三方检验机构,兼顾为园区内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医 技服务. 设计依据: 1、设计范围:根据给定的医疗健康产业园园区红线范围. 2、1:500现状地形图. 3、XXX总体规划. 2 4、XX×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给出的医疗健康产业园区功能需 求文件. 5、国家和地方跟此项目相关的规范、规定文件. 园区规划设计要求: 一、成果内容:概念性规划,包括总体示意性鸟瞰图,规 划总平面图,各区域彩图.要求:明确规划目标及功能分 区,反映园区环境景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 二、区位图、现状分析图、道路交通分析图、各功能区关 系分析图、人行车行系统图、竖向分析图、消防安全分析 图、景观环境分析图等. 三、规划设计说明、构思创意及相应分析图. 四、反映景区风格的意向性图片(可用模型图片) 综合医院设计要求: 一、总平面布局 1、院区总体布局应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实现人 车、医患、洁污分流; 3 ...
ICS25.160.10 J33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NB/T47015-2011(JB/T4709) 代替JB/T4709—2000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Welding specification for pressure vessels 2011-07-01发布 2011-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47015—2011(JB/T4709) 目 次 前言 94 1范围 9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95 3通用焊接规程 95 4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99 5铝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110 6钛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12 7铜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14 8镍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17 9复合金属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19 附录A(资料性附录)焊缝位置规定的方法与范围122 附录B(资料性附录)特种材料焊接坡口的形式和尺寸125 附录C(资料性附录)焊接工艺规程推荐表格 -134 编制说明 ...-139 93 NB/T47015—2011(JB/T4709) 前 言 本标准与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焊接方法;钛、铝、铜、镍材焊接规程;附录A“焊缝位置规定的方法与范围”; 附录B“特种材料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 一将JB/T4709-2000中附录A名称“不锈钢复合钢焊接规程”变更为“复合金属制压力容 器焊接规程”,并从附录提升到标准正文中; 与新增加的内容相适应,本标准的结构也作了调整.各种材料通用性焊接规程集中在第3 章,每种材料的焊接规程分别在第4章至第9章中; 第4章中修订了焊接材料选用原则、常用钢材预热温度、后热温度以及焊后热处理规定; —第3章中增加了预热温度测量位置规定.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及起草人: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戈兆文、窦万波、房务农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寿比南、谢铁军、杨国义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及起草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李军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杨佩良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杨松 兰州兰石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雷万庆 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胡希海 中航黎明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王钰玮 大连冰山集团金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战奇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隋永莉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 夏节文 金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马夏康 石油天然气兰州工程质量监督站 张建军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4709—1992; —JB/T4709-2000. 94 ...
ICS29.020 CCS F2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473.3—2022 可调节负荷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负荷调控系统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id-connected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adjustable load- Part 3:Load dispatching control system 2022-05-13发布 2022-11-13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2473.3-2022 目 次 前言 27 1范围 -28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8 3术语和定义 *28 4总体原则 t29 5体系架构 29 6平台管理 .31 7模型管理. .32 8前置采集 32 9数据处理与监视 33 10分析决策 34 11控制调节 35 12聚合商管理 37 附录A(规范性)性能指标要求 39 附录B(规范性)部分调节指标计算方法40 26 DL/T2473.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LT2473《可调节负荷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的第3部分.DL/T2473已经发布了 以下部分: ——第1部分:资源接入; ——第2部分:网络安全防护; —第3部分:负荷调控系统; ——第4部分:数据模型与存储: —第5部分:负荷能力评估; —第6部分:并网运行调试; ——第7部分:继电保护: —第8部分:安全稳定控制; —第9部分:调度信息通信; —第10部分:仿真计算模型与参数实测; —第11部分:调控运行规程: —第12部分:调度命名; ——第13部分:电力系统二次接口.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中国电力科学研 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宁剑、张哲、常乃超、冷喜武、江长明、闪鑫、严亚勤、张勇、万雄、穆永铮、 周华锋、嵇士杰、王毅、胡亚平、孙世明、孙云枫、何鸣一、季学纯、黄昆、吴继平、郭磊、郭骏、 史沛然、李彦宾、凌行龙、环加飞、马强、顾云汉、刘建涛、吴海伟、闫磊、马斌、李宝磊、罗卫华、 施佳锋、王治华、张留留、解伟、韩鹏、吕猛、李敏、徐景龙、许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27 ...
ICS29.060.20 K13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181-2019 煤矿在用电力电缆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Safety inspecting-testing specification of in-service power cable for coal mines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10181-2019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基本条件 1 4检验项目及检验周期 5技术要求 2 6检验方法 4 7判定规则 5 NB/T10181-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炭 工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荀明利、张振安、李双会、张盛敏、李旗、宋宪旺、王攀攀、郑厚发、肖巍、张峰、 闫文刚、徐士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
提问日期:2024-02-06 17:35:51
提问网友:梁
解答网友:陈工
是清单计价模式的。
ICS29.020 CCS K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635-2022 高海拔电气设备电场分布有限元计算导则 Guide for the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of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for the electric equipment in high altitude area 2022-07-11发布 2023-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星,元 GB/T41635—2022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计算类型 5基本原理与流程 2 6一般要求 2 7有限元电场模型建立一般规则2 8高海拔气候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6 9高海拔耐受电压和爬电距离修正方法 7 10结果影响因素7 11偏差及结果判定8 附录A(资料性)高海拔电气设备电场分布有限元计算基本原理与流程9 附录B(资料性)高海拔气候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11 附录C(规范性)常见参数的选取 14 附录D(规范性)有限元数值结果的判定17 I ...
ICS25.140.20 CCS K 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3.401-2023/IEC62841-4-1:2017 代替GB/T3883.14一2007 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 安全第401部分:链锯的专用要求 Safety of motor-operated hand-held transportable and garden tools- Part 401: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chain saws (IEC 62841-4-1:2017 Electric motor-operated hand-held tools transportable tools and lawn and garden machinery-Safety- Part 4-1: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chain saws IDT) 2023-09-07发布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883.401—2023/IEC62841-4-1:2017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一般要求 3 5试验一般条件 3 6辐射、毒性和类似的危险 4 7分类 4 8标志和说明书 .4 9防止触及带电零件的保护6 10起动 6 11输入功率和电流 6 12发热 6 13耐热性和阻燃性 6 14防潮性6 15防锈 7 16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 7 17耐久性 7 18不正常操作 7 19机械危险 8 20机械强度 12 21结构 12 22内部布线 14 23组件 14 24电源联接和外接软线 14 25外接导线的接线端子 15 26接地保护装置 15 27螺钉和联接件 15 28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绝缘穿通距离 15 附录I(资料性)噪声和振动的测量 23 附录K(规范性)电池式工具和电池包 29 附录L(规范性)提供电源联接或非隔离源的电池式工具和电池包33 1 GB/T3883.401-2023/IEC62841-4-1:2017 附录AA(规范性)安全标志 36 附录BB(资料性)关于基本伐木、打枝和截断作业的适当技巧示例38 附录CC(资料性)符合人工地面要求的材料和结构示例 42 参考文献44 ...
ICS25.140.20 CCS K 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3.217-2023/IEC62841-2-17:2017 代替GB/T3883.17一2005 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 工具的安全第217部分: 手持式木铣的专用要求 Safety of motor-operated hand-held transportable and garden tools- Part 217: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hand-held routers (IEC 62841-2-17:2017 Electric motor-operated hand-held tools transportable tools and lawn and garden machinery-Safety- Part 2-17: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hand-held routers IDT) 2023-09-07发布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883.217-2023/IEC62841-2-17:2017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要求 2 5试验一般条件 2 6辐射、毒性和类似危险 2 7分类 8标志和说明书 2 9防止触及带电零件的保护 3 10起动 .3 11 输入功率和电流 12 发热 3 13耐热性和阻燃性3 14 防潮性 .3 15 防锈 .3 16变压器及其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 3 17 耐久性 .3 18 不正常操作 4 19机械危险 4 20机械强度 5 21结构 5 22内部布线 6 23组件 24电源联接和外接软线 6 25外接导线的接线端子6 26接地装置 6 27螺钉与连接件 .6 28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绝缘穿通距离 6 附录I(资料性)噪声和振动的测量 .11 附录K(规范性)电池式工具和电池包 14 附录L(规范性)提供电源联接或非隔离源的电池工具和电池包15 参考文献 .16 GB/T3883.217-2023/IEC62841-2-17:2017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3883《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的第217部分.GB/T3883的 第2××部分“手持式电动工具”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GB/T3883.201一2017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第2部分:电钻和冲击 电钻的专用要求; 一GB/T3883.202一2019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第202部分:手持式螺 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 —GB/T3883.204一2019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第204部分:手持式非 盘式砂光机和抛光机的专用要求; —GB/T3883.205一2019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第205部分:手持式圆 锯的专用要...
ICS25.140.20 CCS K 64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3.208-2023/IEC62841-2-8:2016 代替GB/T3883.8一2012 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 工具的安全第208部分: 手持式电剪刀和电冲剪的专用要求 Safety of motor-operated hand-held transportable and garden tools- Part 208: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hand-held shears and nibblers (IEC 62841-2-8:2016 Electric motor-operated hand-held tools transportable tools and lawn and garden machinery-Safety- Part 2-8: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hand-held shears and nibblers IDT) 2023-09-07发布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83.208-2023/IEC62841-2-8:2016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要求 .1 5试验一般条件 6辐射、毒性和类似危险1 7分类 .2 8标志和说明书 2 9防止触及带电零件的保护 2 10起动 2 11输人功率和电流 2 12发热 2 13 耐热性和阻燃性 2 14防潮性 15防锈2 16变压器及其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 3 17耐久性 3 18不正常操作 3 19机械危险 3 20机械强度 3 21结构 3 22内部布线 4 23组件 4 24电源联接和外接软线 .4 25外接导线的接线端子 4 26接地装置4 27螺钉与连接件 4 28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绝缘穿通距离 4 附录I(资料性)噪声和振动的测量 5 附录K(规范性)电池式工具和电池包 8 参考文献 ..9 GB/T3883.208-2023/IEC62841-2-8:201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38838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的第208部分.GB/T3883的 第2××部分“手持式电动工具”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GB/T3883.201一2017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第2部分:电钻和冲击 电钻的专用要求; —GB/T3883.202一2019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第202部分:手持式螺 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 —GB/T3883.204一2019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第204部分:手持式非 盘式砂光机和抛光机的专用要求; —GB...
ICS27.100 CCS F22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654—2022 代替DL/T654—2009 火电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life assessment of units in fossil-fuel power plant 2022-11-04发布 2023-05-04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6542022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寿命评估的时机 2 5寿命评估的流程 2 6寿命评估的前期工作 3 7寿命评估报告 6 8锅筒、汽水分离器的寿命评估 7 9蒸汽管道和高温联箱的寿命评估 8 10低温联箱的寿命评估 8 11汽轮机、发电机转子大轴的寿命评估 9 12铁素体类高温过热器、再热器管的寿命评估 11 附录A(资料性)部件的主要损伤机理 12 附录B(资料性)电站常用钢的低周疲劳参数和低周疲劳寿命曲线 13 附录C(资料性)关键部件寿命评估案例 22 附录D(资料性)电站常用钢的室温断裂韧度 32 附录E(资料性)电站常用钢的室温疲劳裂纹扩展速率36 附录F(资料性)电站常用钢的P(@)一曲线 39 参考文献 43 I DL/T654—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DL/T654一2009《火电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与DL/T654一2009相比,除结构性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章节标题、内容以及编排顺序上做了一些调整:原第5章“寿命评估步骤及程序”改为“寿 命评估的流程和程序”;原第7章“寿命评估信息”改为“寿命评估的基础工作”;原第11章 “承受疲劳一蠕变交互作用部件的寿命评估”拆分进各个部件的对应章节;含缺陷部件的安全 性评定和寿命评估对应的原第13章~15章拆分进各个部件的对应章节;增加了“低温联箱的 寿命评估”一章. 删除机组寿命、安全运行寿命、低温联箱和高温联箱等术语和定义. 增加寿命评估的流程图,将无超标缺陷和超标缺陷的两类部件寿命评估程序图合二为一. 修订I级、Ⅱ级、Ⅲ级评估的释义及其关系. 删除常用蠕变寿命评估方法,引用DL/T940中的蠕变寿命方法. 一增加高温联箱筒体孔桥处的应力计算依据和计算壁温的选择依据. 修订锅炉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管的金属温度计算公式. —原表2“机组部件的主要损伤机理”调整为附录A. —更新附录C.2锅筒的疲劳寿命评估案例. —增加了附录F电站常用钢的P(o)一曲线.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站金属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2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 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雄华、史志刚、赵彦芬、贾建民、龙会国、邵明星、肖少阳、张国栋、 杨哲一、夏咸喜、张磊、马红、朱保印、岳增武、王彩霞、徐昀.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8年首次发布为DL/T654一1998 2009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
ICS27.100 CCS J98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649—2023 代替DL/T649—2014 叶轮给煤机 Impeller coal feeder 2023-02-06发布 2023-08-06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649-—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1 5技术要求 6 6检验规则 8 7标牌、包装和运输 9 I DL/T64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L/T649一2014《叶轮给煤机》,与DL/T649一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基本参数表(见3.2): b)增加了控制部分的监测信号要求(见4.22); c)增加了除尘及要求(见4.23); d)规范了型式检验(见5.3.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力燃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2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沈阳电力机械总厂有限公司,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朴勇建、尹新伟、吴晓恩、费伟家、王艳春、张森、胡月龙、肖春、李振、 史旭东.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9年首次发布为DL/T649—2014 2014年第一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