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3584.4-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4部分:硫酸盐的测定.pdf
ICS 07.060;13.060 Z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3584.4-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4部分:硫酸盐的测定 Seawater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analysis methods for seawater cooling system-Part 4:Determination of sulfate 2017-05-12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584.4-2017 前言 GB/T33584《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钙、镁离子的测定: 一第2部分:锌的测定; -第3部分:氯化物的测定; 第4部分:硫酸盐的测定; 一第5部分:溶解固形物的测定; 一第6部分:异氧菌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33584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芸芳、焦春联、成国辰、尹建华、徐旭、吴东霞、徐娜、刘显.
GB/T 33584.4-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4部分:硫酸盐的测定 警告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GB/T33584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和采用分光光度计比浊法测定海水冷却水中硫酸 盐含量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海水冷却水中硫酸盐含量在1000mg/L~6000mg/L(以SO计)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2806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GB/T12807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GB/T12808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3水质要求 海水冷却水主要水质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海水冷却水主要水质要求 项目 单位 允许值 钙离子(C²) mg/L ≤1 000 镁离子(Mg) mg/L ≤3 200 锌离子(Zn²*) mg/L <2 氯化物(CT) mg/L ≤42 000 硫酸垫(SO) mg/L ≤6 000 溶解固形物 g/L 100 异氧菌 CFU/mL ≤5.0×10 注1:Ca²、Mg²CISO、异氧菌的允许值引自GB/T23248-2009的6.1.2和6.1.3. 注2:Zn的允许值引自GB8978-1996中表4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 注3:溶解周形物的允许值依据实际海水冷却工程最大浓缩倍数N-2.5倍确定. GB/T 33584.4-2017 4原理 本方法为硫酸钡悬浊液比浊法,在浓度较低情况下,稳定悬浊液的吸光度与待测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比耳定律来描述,即: =ebc 式中: S-吸光度; --吸光系数; b光程; (-待测物浓度. 在实验条件确定下,S=kc(k=eb). 5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化学试剂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5.1氯化钡(BaCl2HO):在研体中研细至20目~70目. 5.2盐酸(36%). 5.4氯化钠溶液(5mol/L):称取292.25g氯化钠,加蒸馏水溶解,稀释至1000ml. 5.5硫酸盐标准溶液(以SO计,1mg/mL):将优级纯无水硫酸钠在110C~130C烘干至恒重.准 确称取1.479g,用少量蒸馆水溶解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6仪器 6.1分光光度计:带有2cm比色Ⅲ. 6.2电磁搅拌器. 6.3秒表:最小单位0.1s. 6.4天平:感量0.1mg. 6.5烘箱. 6.6单标线容量瓶:容量100mL、500ml.、1000mL,符合GB/T12806A级的要求. 6.7分度吸量管:5mL、10mL.符合GB/T12807的要求. 6.8单标线吸量管:容量1mL、2mL,符合GB/T12808A级的要求. 6.9纤维滤膜:孔径0.45pm. 6.10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与器Ⅲ. 7分析步骤 7.1标准自线的绘制 7.1.1分别移取0mL、1 mL、2mL、3mL、4 mL、5mL、6mL、8mL的硫酸盐标准溶液(5.5),注人一组 100mL容量瓶中,加人5mL甘油-酸溶液和50mL氯化钠溶液,用馏水稀释至100mL,混匀.此系 2 GB/T 33584.4-2017 7.1.2在上述溶液中逐个加入0.30g士0.01g氯化钡和同等大小的磁力转子,摇匀后放在电磁搅拌器 上搅拌3min(以秒表计时). 在每个溶液配制中搅拌应保持一致, 7.1.3将按上述步骤处理的硫酸盐含量为0mg的溶液注人2cm比色Ⅲ中,在425nm波长下调节吸 光度为0.00,依次测定其他悬浊液吸光度,搅排结束5min内读数. 将吸光度与其相对应的硫酸盐含 量(mg)绘制标准曲线. 注:硫酸银悬浊液对透射光的消减量与吸光度成正相关. 7.2水样的测定 7.2.1采用0.45μm的滤膜过滤海水冷却水水样. 7.2.2单标线吸量管移取2mL过滤后水样注人100mL容量瓶中,按照7.1.1配制空白试样,将此溶 液注人2cm比色Ⅲ中,在425nm波长下调节吸光度为0.00. 移取相同体积水样按7.1标准曲线绘制 过程,测定吸光度. 查标准曲线,可得水样中殖酸盐的含量,硫酸盐含量大于4000mg/L时,取样量宜 为1mL. 8结果计算 硫酸盐含量以质量浓度p计,单位为mg/L.按式(1)计算: 式中: 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SO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V-移取水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计算结果表示到个位. 9准确度 精密度:海水冷却水硫酸盐含量测定重复性相对标准差不大于0.6%,再现性相对标准差不大 于10%. 正确度:采用水中SO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E)080523,1000.0mg/m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1%测定,相对误差在士1.5%之内,
GB/T 33584.3-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3部分:氯化物的测定.pdf
ICS 07.060;13.060 Z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584.3-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3部分:氯化物的测定 Seawater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analysis methods for seawater cooling system Part3:Determination ofchloride 2017-05-12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584.3-2017 前言 GB/T33584(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分为6个部分: 一第1部分:钙、镁离子的测定; 第2部分:锌的测定; 一第3部分:氯化物的测定: 一第4部分:硫酸盐的测定: 一第5部分:溶解固形物的测定; 第6部分:异养菌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33584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天津 市塘沽中海防腐技术开发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成国辰、叶云云、吴芸芳、尹建华、焦春联、徐娜、刘显、张益、罗韶辉.
GB/T 33584.3-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3部分:氯化物的测定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标准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GB/T33584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和采用硝酸银容量法测定海水冷却水中氯化物的 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海水冷却水中氯化物含量在10000mg/L~42000mg/L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GB/T12804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GB/T12805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 GB/T12806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GB/T12807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GB/T12808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3水质要求 海水冷却水主要水质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海水冷却水主要水质要求 项目 单位 允许值 钙离子(Ca²) mg/L 1000 镁离子(Mg) mg/L ≤3 200 锌离子(Zn) mg/L 心 氯化物(CI) mg/L ≤42 000 硫酸盐(SO) mg/L 6 0 将解固形物 g/1. 100 异氧菌 CFU/mL ≤5.0×10 性1:Ca、Mg*、CI、SO、异氧菌的允许值引I自GB/T232482009的6.1.2和6.1.3.
注2:Zn²*的允许值引自GB8978-1996中表4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
注3:溶解固形物的允许值依据实际海水冷却工程最大浓缩倍数N=2.5倍确定,
GB/T 33584.3-2017 4原理 pH值在6.0~8.5范围内,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溶液滴定海水试样中的氯化物(含溴化物 和碘化物),氯化物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难溶的氯化银沉淀,当氯离子全部生成氯化银时,过量的硝酸银与 络酸根生成砖红色的络酸银沉淀,至出现淡红棕色不褪去即为滴定终点.
5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化学试剂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5.1氢氧化钠溶液(40g/L):称取4.0g氢氧化钠,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却至室温后稀释至100mL, 贮于塑料瓶中.
5.3氯化钠标准溶液(0.1000mol/L):精确称取于500C~600C的马弗炉中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 试剂氯化钠5.8442g.加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摇匀.
5.4硝酸银标准溶液(c≈0.1mol/L):称取17.5g硝酸银溶于1000mL水中,摇匀,溶液贮存于棕 色瓶中,待标定.
5.5铬酸钾指示液(100g/L):称取10g铬酸钾(KCrO ).溶于少量水中,滴加硝酸银标准溶液(5.4) 至生成明显的红色沉淀不褪为止,混匀,静置12h后,过滤,滤液用水稀释至100mL.
5.6酚酸指示液(10%):称取1g酚酸,溶于乙醇(95%),用乙醇(95%)稀释至100mL. 6仪器 6.1分析天平:感量0.1mg.
6.2量筒:100mL,符合GB/T12804要求, 6.3棕色酸式滴定管:容量25mL,符合GB/T12805A级的要求.
6.4单标线容量瓶:容量100mL、1000mL,符合GB/T12806A级的要求, 6.5分度吸量管:容量0.5mL、5mL.符合GB/T12807A级的要求.
6.6单标线吸量管:容量2mL、20mL,符合GB/T12808A级的要求.
6.7锥形瓶:250mL.
7分析步骤 7.1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标定 用单标线吸量管准确移取氯化钠标准溶液(5.3)2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人80mL水,然 后再加人0.5mL铬酸钾指示液(5.5).
在不断的摇动下用确酸银标准溶液(5.4)滴定至浅红棕色不褪 去即为终点,另取250mL锥形瓶加人100mL水做空白试验.
记录滴定终点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 液的体积.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c,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按式(1)计算: (=(V-V)M m×1000 式中: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2
GB/T33584.3-2017 m-氧化钠的质量,单位为克(g): V--标定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空白试验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氯化钠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58.442g/mol.
7.2氯化物的测定 试样溶液经中速滤纸过滤后,用单标线吸量管准确移取2mL~250mL锥形瓶中,加人100mL 水,以酚敢做指示剂,用氢氧化纳溶液(5.1)或硫酸溶液(5.2)调节至溶液红色刚刚褪去.
然后再加人 0.5mL酸钾指示液(5.5),在不断的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5.4)滴定至出现淡红棕色不褪去即为 终点,记录滴定终点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
另取锥形瓶加人100mL水做空白试验.
8结果计算 试样中氯化物含量以质量浓度p计,单位为毫克每升(mg/L),按式(2)计算: c×(V -V )×M×1000 V 式中: V:-试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氯离子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5.45g/mol; V.-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9准确度 精密度:海水冷却水氯化物含量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差不大于0.10%,再现性相对标准差不大于 0.32%. 正确度:采用水中氧根离子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E)080268[标准值1000μg/mL.相对扩展不 确定度(k=2)0.7%]测定,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5%,
GB/T 33584.2-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2部分:锌的测定.pdf
ICS 07.060;13.060 Z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584.2-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2部分:锌的测定 Seawater qualityrequirements and analysismethodsfor seawater cooling system Part 2:Determination ofzinc 2017-05-12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584.2-2017 前言 GB/T33584《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钙、镁离子的测定; 一第2部分:锌的测定; 第3部分:氯化物的测定: 一第4部分:硫酸盐的测定; 第5部分:溶解固形物的测定; 第6部分:异养菌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3358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中心、天津市塘沽中海防腐技术开发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成国辰、吴东霞、吴芸芳、尹建华、焦春联、刘显、徐娜、徐旭.
GB/T 33584.2-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2部分:锌的测定 1范围 GB/T33584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冷却水中锌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海水冷却水中锌含量在0.2mg/L~5.0mg/L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GB/T12806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GB/T12807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GB/T12808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3水质要求 海水冷却水主要水质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海水冷却水主要水质要求 项目 单位 允许值 钙离子(C) mg/L ≤1 000 镁离子(Mg) mg/L 3200 锌离子(Zn²*) mg/L 氯化物(CI) mg/L ≤42 000 硫酸垫(SO -) mg/L ≤6 000 g/L ≤100 异氧菌 CFU/mL <5 0×10 注1:Ca*、MgCISO 、异氧菌的允许值引自GB/T23248-2009的6.1.2和6.1.3. 注2:Zn的允许值引自GB8978-1996中表4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 注3:溶解固形物的允许值依据实际海水冷却工程最大旅缩倍数N=2.5倍确定. 4原理 在pH为8.5~9.5的溶液中,锌试剂与锌离子生成蓝色配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20nm处测 1 GB/T 33584.2-2017 定其吸光度, 5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化学试剂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5.1氢氧化钠溶液(40g/L):称取4.0g氢氧化钠,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却至室温后稀释至100mL, 贮于塑料瓶中. 5.2盐酸溶液(20%):量取504mL盐酸,稀释至1000mL. 5.4过硫酸铵溶液(0.4%):称取0.40g过硫酸铵,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稀释至100mL,此溶液现用 现配. 5.5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pH=8.8~9.0):称取37.80g氯化钾、31.00g硼酸、8.34g氢氧 化钠,用60C~80C的水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稀释至1000mL 5.6锌试剂乙醇溶液(0.08%):称0.2g锌试剂溶于250mL无水乙醇中,放置过夜,使其全部溶解,贮 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5.7锌标准贮备液(1mg/mL):准确称取已在800C高温下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氧化锌(ZnO) 1.2447g.滴加20mL盐酸溶液(5.2)至氧化锌完全溶解,转移至1000mL量瓶中,定容,摇匀. 5.8锌标准溶液(10μg/mL):用单标线吸量管移取10mL锌标准贮备液(5.7)至1000m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现用现配. 5.9人工海水配制方法: 稀释至1000mL. b)盐度为35:称取31g氯化钠(NaCl,优级纯)和10g硫酸镁(MgSO. 7HO,优级纯)溶于水, 稀释至1000mL, c)其他盐度的人工海水可按上述比例配制. 贮于聚乙烯桶中, [GB 17378 42007 17 1.3.4] 5.10甲基橙指示液(1g/L):称取0.1g甲基橙,溶于70C的水中,冷却,稀释至100mL.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 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6仪器 6.1分光光度计,附1cm比色Ⅲ. 6.2电子天平:感量1mg和0.1mg. 6.3其塞比色管:容量50mL. 6.4单标线容量瓶:容量50mL、100mL和1000mL,符合GB/T12806A级的要求. 6.5分度吸量管:容量1mL、2mL、5mL和10mL,符合GB/T12807A级的要求. 6.6单标线吸量管:容量10mL.符合GB/T12808A级的要求. 7分析步骤 7.1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分度吸量管吸取0.0mL,0.5mL,1.0mL.2.0mL,3.0mL.4.0mL,5.0mL锌标准溶液(5.8)放 2 GB/T 33584.2-2017 于7支50mL具塞比色管中,依次加人10mL与待测样品盐度相近的人工海水(5.9),加水至25mL刻 度线附近, 依次向上述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加人10.0mL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5.5)和5.0mL锌试 剂乙醇溶液(5.6),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对应的锌含量分别为0pg,5μg,10μg.20μg,30pg,40μg, 50pg.放置10min. 调节分光光度计波长为620nm,用1cm比色皿,以锌含量为零的标准溶液作参比 溶液,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锌含量(u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7.2锌的测定 酸铵溶液(5.4).加水至溶液体积为25mL. 微沸5min,取下,冷却至室温,然后加人1滴甲基橙溶液 (5.10),用氢氧化钠溶液(5.1)调至溶液呈黄色. 将上述溶液转移至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人10.0mL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5.5), 5.0mL锌试剂乙醇溶液(5.6),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同时做人工海水试剂空白试验. 放置10min,调节分光光度计波长为620nm处,用1cm比色m,人工海水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 测定其吸光度,从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锌含量(ug). 8结果计算 试样中锌含量以质量浓度p计,单位为mg/L,按式(1)计算: 式中: m-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的锌含量,单位为微克(μg); V-试样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9准确度 精密度:海水冷却水锌含量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差不大于3%,再现性相对标准差不大于5%. 正确度;采用水中锌成分标准物质GBW080620(标准值1000μg/mL,不确定度1%)测定,相对误 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10注意事项 10.1锌试剂乙醇溶液可故至冰箱冷藏,使用时应恢复到室温使用,若溶液由红变黄,则已失效,需重 新配置. 10.2如待测样品盐度过高或过低,则需配制与样品盐度相近的人工海水或根据盐度改变加人人工海 水的体积数来绘制曲线. 10.3如果测定海水冷却水全锌量,水样不需过滤:如果测定海水冷却水可溶性锌含量,则水样需经 0.45μm滤膜过滤.
GB/T 33584.1-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1部分:钙、镁离子的测定.pdf
ICS 07.060;13.060 Z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584.1-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1部分:钙、镁离子的测定 Seawater qualityrequirements and analysismethods for seawater cooling system Part 1: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 2017-05-12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584.1-2017 前言 GB/T33584《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钙、镁离子的测定; 第2部分:锌的测定; 第3部分:氯化物的测定: 第4部分:硫酸盐的测定; 第5部分:溶解固形物的测定; 第6部分:异氧菌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3358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芸芳、张益、成国辰、尹建华、徐旭、焦春联、吴东霞、徐娜、罗韶辉、吴彭杰、 王会.
GB/T 33584.1-2017 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第1部分:钙、镁离子的测定 1范围 GB/T33584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和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海水冷却水中钙、 镁离子含量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海水冷却水中钙含量200mg/L~1000mg/L、镁含量800mg/L~3200mg/L的 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2804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GB/T12805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 GB/T12806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GB/T12807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GB/T12808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3水质要求 海水冷却水主要水质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海水冷却水主要水质要求 项目 单位 允许值 钙离子(C²) mg/L ≤1000 镁离子(Mg²) mg/L 002 > 锌离子(Zn²) mg/L 氯化物(CI) mg/L ≤42 000 硫酸盐(SO.) mg/L <6 000 溶解固形物 g/L ≤100 异氧菌 CFU/mL ≤5.0×10 注1;Ca²、Mg、CI、SO 、异氧菌的允许值引自 GB/T 23248-2009 的 6.1.2 和6.1.3. 注2:Zn的允许值引自GB8978-1996中表4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 注3:溶解固形物的允许值依据实际海水冷却工程最大浓缩信数N-2.5倍确定. GB/T 33584.1-2017 4原理 钙离子测定是在pH值为12~13时,以钙-酸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水样中的钙离子 含量. 滴定时EDTA与溶液中的钙离子形成络合物,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亮蓝色时即为终点. 镁离子测定是在pH值为10时,以骼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钙镁离子合量,溶液 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时即为终点,由钙镁离子合量减去钙离子含量即为镁离子含量. 5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化学试剂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5.1碳酸钙:基准试剂. 5.2三水合六氰合亚铁酸钾, 5.3氯化钾. 5.4乙醇(95%). 5.5盐酸溶液(10%):量取240mL盐酸,稀释至1000mL. 5.6氨水溶液(5%):量取200mL氨水,稀释至1000ml. 5.7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称取54g氯化铵,溶于水,加350mL氨水,稀释至1000mL. 5.8三乙醇胺溶液(12). 5.9氢氧化钾溶液(200g/L). 5.10硫酸溶液(11). 5.11过硫酸钾溶液(40g/L):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1个月). 5.1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溶液(c≈0.01mol/L):称取3.72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水合 物(CHNONa2HO),加人1000mL水溶解,摇匀,贮存于聚乙烯瓶中,待标定. 5.13钙标准溶液(c-0.010mol/L):在180C下干燥碳酸钙1h,将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 取1.0009g置于500mL摊形瓶中,用少量水润湿. 逐滴加人适量盐酸溶液,直至碳酸钙完全溶解,加 入200mL水,煮沸3min以除去二氧化碳,冷却至室温后加人甲基红指示液,滴加氨水溶液使之变为 橙色,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 5.14钙-艘酸指示剂:称取0.2g钙-艘酸指示剂[2-羟基-1(2-羟基-4-磺酸基-1-萘偶氮)-3-茶甲酸],与 100g经110C干燥后的氯化钾混合研磨均匀,贮存于棕色磨口瓶中. 5.15铬黑T指示剂:称取0.5g铬黑T,与100g经110C干燥后的氯化钾混合研磨均匀,贮存于棕色 磨口瓶中. 5.16甲基红指示液(1g/L);称取0.1g甲基红,溶于100mL乙醇中. 5.17纤维滤膜:孔径0.45m. 警告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6仪器 6.1天平:感量0.0001g. 6.2磁力搅拌器. 6.3干燥箱, 6.4量简:100mL,符合GB/T12804的要求. 2 GB/T 33584.1-2017 6.5酸式滴定管:容量25mL,分度值0.1mL,符合GB/T12805A级要求, 6.6容量瓶:1000mL,符合GB/T12806A级要求. 6.7分度吸量管:5mL、10mL,符合GB/T12807的要求. 6.8单标线吸量管:容量2mL、10mL和20mL,符合GB/T12808A级要求. 6.9锥形瓶:250mL, 7分析步额 7.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溶液标定 单标线吸量管移取20mL钙标准溶液至250mL锥形瓶中,加80mL水、3mL三乙醇胺溶液、 10mL氢氧化钾溶液和约0.1g钙-酸指示剂,混合并用EDTA标准溶液立即滴定. 近终点时速度要 缓慢,当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亮蓝色时即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浓度c,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按式(1)计算: (=(V-V) xV ( 1 ) 式中: c-钙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钙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滴定钙标准溶液时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7.2钙离子的测定 采用0.45um滤膜过滤海水冷却水水样,单标线吸量管移取10mL过滤后的水样,注人250mL 锥形瓶中,加100mL水、3mL三乙醇胺溶液、10mL氢氧化钾溶液和0.1g钙-腹酸指示剂,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速度要缓慢,当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亮蓝色时即为终点. 7.3钙、镁离子合量的测定 单标线吸量管移取2mL过滤后的水样,注入250mL锥形瓶中.加人100mL水、3mL三乙醇胺 溶液,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和0.05g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速度要缓 慢,当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时即为终点. 8结果计算 8.1钙离子含量以质量浓度p计,单位为mg/L,按式(2)计算: p=V cxV ×M×1000 式中: c-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滴定钙离子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滴定钙离子时所取水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钙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40.08g/mol. 8.2镁离子含量以质量浓度p:计,单位为mg/L,按式(3)计算:
GB/T 33543.3-2017 海洋能术语 第3部分:电站.pdf
ICS 07.060;27.180 F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543.3-2017 海洋能术语 第3部分:电站 Ocean energy terminology-Part 3:Power station 2017-03-09发布 201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543.3-2017 目次 前言 1范围 2发电技术 3电站设备 4电站设施 5电站防污防腐 参考文献 索引
GB/T 33543.3-2017 前言 GB/T33543《海洋能术语》共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 第2部分:调查和评价; 第3部分:电站.
本部分为GB/T33543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马涛、刘富铀、张榕、孟洁、白杨、丁杰、汪小勇、杜敏.
GB/T 33543.3-2017 海洋能术语第3部分:电站 1范围 GB/T33543的本部分界定了海洋能在发电技术、电站设备的相关术语及其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海洋能电站及其相关领域.
2发电技术 2.1 潮汐[能]发电tidal power generation 利用潮汐涨落形成的水位差,冲击水轮机,并带动发电机发电的作业.
[GB/T19834-2005,定义8.8] 2.2 潮汐电站水头tidalpowerplanthead 潮汐电站进口断面与尾水出口断面之间的单位重量水体所具有的能量差.
2.3 潮汐电站设计水头design head of tidal power plant 保证潮汐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发出额定出力时的最小水头.
2.4 潮汐电站发电水头waterheadof drivinga tidalplant 发电时水库与外海水面高程之差,或高(蓄水)库与低(蓄水)库水面高程之差.
[HY/T045-1999 定义3.23] 2.5 潮汐电站平均水头average head of tidal power plant 在一定计算时期内各计算时段(日、旬、月等)的水头以算术平均计算的水头.
2.6 潮汐电站水头损失head loss of tidalpower plant 在正、反向发电历时过程中库侧与海侧水位改变而造成的库内外水位差的减小.
2.7 潮汐电站死水位deadwaterleveloftidalpowerplant 潮汐电站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允许水库消落到的最低水位.
2.8 海侧水位塞高obstructionheight 海侧流通口处的水位高于实际潮位,二者差值就是海侧水位高.
是正向发电时的水头损失.
是 低潮位时海侧渠道过流截面积减小所致.
[HY/T045-1999,定义3.28] 2.9 潮汐电站最大水头maximumheadof tidalpowerplant 潮汐电站正常运行期间,水库或前池的正常蓄水位和相应的外海最低水位之差.
GB/T 33543.3-2017 2.10 潮汐电站落潮发电ebb generationof tidalpower plant 海水落潮时利用库内与外海之间的水位差推动水轮机发电.
2.11 潮汐电站涨潮发电flood generation of tidal power plant 海水涨潮时利用外海与库内之间的水位差推动水轮机发电.
2.12 潮汐电站单向发电one-way generation of tidal power plant 潮汐电站只在落潮时或涨潮时发电.
2.13 潮汐电站双向发电two-way generation of tidalpower plant 潮汐电站既在涨潮时发电,又在落潮时发电.
2.14 潮汐电站单库方案singlebasin project of tidalpower plant 潮汐电站只建有一个纳潮水库的开发方案.
2.15 潮汐电站多库方案multi-basin project of tidal power plant 潮汐电站建有多个纳潮水库的开发方案.
注:通常是双库方案,分为高库(上库)和低库(下库).
2.16 潮流[能]发电tidal currentpowergeneration 利用潮流的动能驱动水轮机旋转或其他形式使发电机发电.
2.17 波浪能转换waveenergyconversion 将波浪动能和势能转换成压力能、机械能、电能.
2.18 波浪[能]发电wavepower generation 将波浪的动能与势能转换为电能.
2.19 聚波wave focusing 利用海岸地形或人造的渠道、装置使人射波浪的能流密度增大,以提高波能转换效率的方法.
2.20 海洋温差[能]发电ocean thermalpower generation 利用海水表层与深层之间的温度差,将热能转变为电能.
2.21 盐差能转换salinity gradient energy conversion 将盐差能转换成压差形式的机械能或电位差形式的化学能.
2.22 盐差[能]发电salinitygradientpower generation 将盐差能转换成压差形式的机械能或电位差形式的化学能后再转换成电能.
2.23 渗透压式盐差能发电osmoticpressure salinitygradientpowergeneration 利用海水和淡水之间的渗透压驱动水轮机发电.
2
GB/T 33543.2-2017 海洋能术语 第2部分:调查和评价.pdf
ICS07.060;27.180 F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543.2-2017 海洋能术语 第2部分:调查和评价 2017-03-09发布 201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3543.2-2017 目次 前言 1范围 2一般术语 3潮汐能 4潮流能 5波浪能 6温差能 7盐差能 8图件绘制 参考文献 索引
GB/T 33543.2-2017 前言 GB/T33543《海洋能术语》共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 第2部分:调查和评价; 第3部分:电站.
本部分为GB/T3354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富铀、马涛、孟洁、张榕、白杨、周庆伟、汪小勇、杜敏.
GB/T 33543.2-2017 海洋能术语第2部分:调查和评价 1范围 GB/T33543的本部分界定了海洋能调查和评价方面的常用名词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海洋能调查和评价及相关领域.
2一般术语 2.1 海洋能ocean energy;marine energy 以潮汐、海流、潮流、波浪、温度差、盐度差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中,以海水为能量载体形成的潮汐能、 海流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的总称.
2.2 海洋能调查ocean energy survey 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系统地观测、记录和处理海洋能资源相关要素的信息资料,揭示一个海 域的海洋能资源蕴藏量、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开发利用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等状况,为海洋能研究、应用 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活动.
2.3 海洋能观测站observation stationof oceanenergy 为收集海洋能(2.1)相关要素而设立的观测站.
2.4 海洋能资源评价ocean energy resources assessment 依据既定的目标、标准、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海洋能调查资料处理并估算调查海域海洋能资源的蕴 藏量,描述其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和开发利用的条件,判断开发利用价值的活动.
2.5 海洋能资源蕴藏量theoreticalpotentialofoceanenergyresources 理论上某海域每年拥有海洋能(2.1)资源的量值,以理论装机容量或理论年发电量表示.
注:理论装机容量单位为千瓦(kW),理论年发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2.6 海洋能理论装机容量theoretical installed capacityof ocean energy 某种海洋能资源在某海域所具有的年平均理论功率,或各种海洋能资源所具有的年平均理论功率 的总和.
注:单位为千瓦(kW).
2.7 海洋能理论年发电量theoreticalannualpower generation of ocean energy 根据海洋能理论装机容量(2.6)和理论年利用小时数推算出的年发电量.
注:单位为千瓦时(kWh).
GB/T 33543.2-2017 2.8 海洋能技术可开发量technicalpotentialof ocean energy;technical developable potentialof ocean energy 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某海域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能资源的量值,以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或技术可开 发年发电量表示.
注:装机容量单位为千瓦(kW),年发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2.9 海洋能技术可开发年发电量technicalannualpowergenerationofoceanenergy 根据海洋能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和年利用小时数推算出的年发电量.
注:单位为千瓦时(kWh).
2.10 海洋能功能区划ocean energyfunctionalzoning 按照海洋功能区的标准,根据海域的海洋能资源蕴藏量及其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开发条件、环境状 他海洋资源开发的关系等,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海洋能功能区的过程.
3潮汐能 3.1 潮汐水库平均面积average area of tidalreservoir 潮汐电站大坝上游港湾或河口感潮段平均潮位时的水面面积.
注:单位为平方千米(km²).
3.2 潮汐水库最大面积maximum areaof tidalreservoir 相应于潮汐水库最高水位的水库面积.
3.3 潮汐水库最小面积minimumareaoftidalreservoir 相应于潮汐水库最低水位的水库面积.
3.4 潮汐能年平均理论功率annual average theoreticalpowerof tidalenergy 某海域或电站的潮汐能单位时间内所具有的做功能力理论值的年平均值.
注:单位为千瓦(kW).
3.5 潮汐能平均功率密度average power densityof tidal energy 单位面积海水的潮汐能功率的平均值.
注:单位为千瓦每平方千米(kW/km").
4潮流能 4.1 潮流水道tidal strait;tidalchannel 沿岸、海湾内涨落潮时潮水进出的通道.
2
GB/T 33543.1-2017 海洋能术语 第1部分:通用.pdf
ICS 07.060;27.180 F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543.1-2017 海洋能术语 第1部分:通用 Ocean energy terminology-Part 1:General 2017-03-09发布 201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543.1-2017 目次 前言 1范围 2综合术语 3潮汐能 4潮流能 5波浪能 6海水温差能 7海水盐差能 参考文献. 索引 10
GB/T 33543.1-2017 前言 GB/T33543《海洋能术语》共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 第2部分:调查和评价; 第3部分:电站.
本部分为GB/T33543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夏登文、柴玉萍、李扬眉、王连玉、李雪临、高艳波、杨磊、张中华、弓宝平、 葛运国.
GB/T 33543.1-2017 海洋能术语第1部分:通用 1范围 GB/T33543的本部分界定了有关海洋能的通用术语及其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海洋能及其相关领域.
2综合术语 2.1 海洋能ocean energy;marine energy 以潮汐、海流、潮流、波浪、温度差、盐度差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中,以海水为能量载体形成的潮汐能、 海流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的总称.
2.2 海洋能[资源门经济评价economic assessment ofocean energy resources 应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海洋能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的经济一生态效益进行的分析、预测 和判断.
2.3 海洋能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oceanenergy 应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特定海域现状和该海域海洋能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 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判断.
2.4 海洋能技术ocean energy technology 将海洋能转换成电能及其他便于利用与传输的能量的技术.
2.5 海洋能技术评价assessmentofoceanenergy technology 应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海洋能技术(2.4)的可靠性、可维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 性等方面进行的评估.
2.6 海洋能发电ocean energy generation 把海洋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2.7 海洋能转换装置oceanenergyconverters 将海洋能(2.1)转换成电能或其他有用的能量形式的成套设备.
2.8 海洋能转换装置阵列oceanenergyconverters array 联合输出能量的相同海洋能装置的组合.
2.9 能量俘获装置primemover device 吸收海洋能量的物理部件.
GB/T 33543.1-2017 2.10 动力输出装置powertake-off device 将能量俘获装置(2.9)的运动转换为可利用的能量形式的物理部件.
2.11 一级转换primary conversion 利用能量俘获装置(2.9)将海洋能(2.1)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
2.12 二级转换secondary conversion 将能量俘获装置(2.9)的机械能转换为旋转动能的过程.
2.13 三级转换tertiaryconversion 将二级转换(2.12)所得到的能量通过发电机或其他设备转换成电能或其他有用的能量形式的 过程.
2.14 为探索某种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可行性,或为确定某些参数的设计指标,制造出来的主要用于概念验 证的小比例尺的海洋能发电装置.
注:通常缩比尺为1:50.
2.15 海洋能试验样机testingprototypeofocean energy 为模拟全比例尺海洋能发电装置的功能与技术指标而设计制造的小比例尺设备.
注:通常缩比尺为1:5到1:1.
2.16 海洋能工程样机engineering prototype of ocean energy 为实海况试验而设计制造的海洋能发电装置.
注:通常缩比尺为1:5到1:1.
2.17 海洋能定型样机production designprototype of ocean energy 为产品化生产而设计制造的技术状态固化的全比例尺海洋能发电装置.
注:通常缩比尺为1:1.
2.18 海洋能试验水槽test flume of oceanenergy 为验证和确定海洋能开发项目的设计方案、技术要求,就设计原理、装置布放、设备结构和指标验证 进行缩微尺寸、复现现场指标和实施过程研究的试验室水工设施.
2.19 海洋能试验泊位ocean energy test berth 海洋能装置在海上测试试验的指定位置或指定的安装平台和设施.
2.20 建有海洋能装置测试试验与运行服务设施的特定场所.
2
GB/T 33542-2017 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通用技术要求.pdf
ICS 07.060 F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542-2017 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multi-effectdistillation seawater desalination plant 2017-03-09发布 201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3542-2017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要求 5试验方法 6检验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性能测试
GB/T3354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负责起草,众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杭州 华达喷射真空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国际铜业协会(中 国)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国岭、吕庆春、谢春刚、冯厚军、赵河立、刘艳辉、张令品、徐克、孙靖、张晓晨、 俞永江、苗超、韩旭、齐春华、张铭、任建波、邢玉雷、谢峰、郝军、唐刚、程映晨、叶志文、杨炼、曹建国、 赵学龙、李巨光、唐宇峰、高屹峰.
GB/T33542-2017 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制造、检验及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1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150.3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 GB150.4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151-2014管壳式换热器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1226一般压力表 GB/T169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173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1735色漆和清漆耐热性的测定 GB/T177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351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3625-2007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 GB/T4436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GB/T5210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5720O形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 GB/T5750.2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GB/T6060.2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表面 GB/T6893-2010铝及铝合金拉(轧)制无缝管 GB/T7759.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第1部分: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 GB/T8890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1007电导率仪试验方法 GB/T11828.1水位测量仪器第1部分:浮子式水位计 GB/T11828.2水位测量仪器第2部分:压力式水位计 GB/T11828.4水位测量仪器第4部分:超声波水位计 GB13296一2013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33542-2017 GB/T15478压力传感器性能试验方法 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 GB/T17791一2007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 GB/T21835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 GB/T23609一2009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 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HY/T116一2008蒸馏法海水淡化蒸汽喷射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JB/T2274流量显示仪表 JB/T8803双金属温度计 NB/T47013.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SH/T3161石油化工非金属管道技术规范 JJF1183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效蒸馏multi-effectdistillation;MED 由多个蒸发单元串联组成,蒸汽在传热管一侧冷凝生成淡水,同时放出的热使传热管另一侧的海水 蒸发生成二次蒸汽,并进人下一效对海水进行加热蒸发生产淡水的方法.
3.2 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multi-effectdistillation seawaterdesalinationplant 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过程中所用蒸发器、冷凝器、传热管、抽真空设备、仪器仪表等单元的总称.
注:标准正文中简称为装置.
3.3 效effect 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中用于完成一次海水与蒸汽换热并产生淡水的基本单元.
3.4 加热蒸汽heating steam 外界输人用于蒸馏淡化的蒸汽.
3.5 产品水productwater 经淡化装置处理后获得的比原水总含盐量低的水,其不包括外界输人蒸汽的凝结水.
3.6 造水比gainedoutputratio;GOR 单位时间内产品水质量与加热蒸汽质量之比.
3.7 吨水耗电量specific power consumption 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生产每吨产品水的总耗电量(不包含海水取水、预处理环节),单位为 kWh/t.
2
GB/T 33442-2016 海洋能调查仪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pdf
ICS07.060;27.180 F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3442-2016 海洋能调查仪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the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foroceanenergysurvey 2016-12-30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3442-2016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与型号命名 5基本参数要求 6通用要求 7试验方法 11 8检验规则. 14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5 参考文献. 17
GB/T3344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世明、周庆伟、张榕、廉双喜、石勇、侯二虎、孙墨寒、汪小勇、杜敏.
GB/T 33442-2016 海洋能调查仪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和海洋风能相关调查仪器设备的研制、设计、 生产、使用及相关产品标准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482-2008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GB4793.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5081一1985电子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有效性和维修性数据收集指南 GB/T11463-19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12763.1-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T12763.2-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2763.7-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914-2006海滨观测规范 GB/T17626.6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11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试验 GB/T17626.14一200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 GB/T17626.29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人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 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8268.1一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9705-2005水文仪器信号与接口 HY/T008-1992海洋仪器术语 HY016一1992(部分)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HY/T027一1993海洋仪器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和表 HY/T042一2015海洋仪器分类、代码与型号命名 HY/T045-1999海洋能源术语 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15-2014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
GB/T 33442-2016 JJF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 3术语和定义 HY/T008-1992、HY/T045-1999、JJF1094-2002和JJF 1001-201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4分类与型号命名 仪器设备的分类、型号命名应执行HY/T042-2015的规定.
5基本参数要求 5.1各类仪器的基本参数要求 5.1.1潮汐测量仪器 潮汐测量仪器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潮汐测量仪器的基本参数 仪器类别 测量范围 分辨率 准确度 m cm cm 浮子式水位计 ±0.3 ±1 ±2 0~5,0~10,0~20 0.5 1.0 (10m量程) 0~10.0~40 0.1.0 5 1.0 压力式水位计 (10m量程) 超声波水位计 ±2,±3 0.5~10,0.5~20 0.5 1.0 (10m量程) 雷达(微波)式水位计 0~20,0~40 0.1 ±1(20 m量程) 激光水位计 0.4~100 0.1 ±0.001% 5.1.2潮流测量仪器 潮流测量仪器的基本参数见表2.
表2潮流测量仪器的基本参数 流速 流向 仪器类别 测量范围 分辨率 测量范围 分辨率 准确度 准确度 m cm/s (°) () ±1.5% 旋浆式流速流向仪 0.01~15 0~360 1.2 5 ±1,±2 ±4 (全线相对均方差) ±1.5% 旋杯式流速流向仪 0.01~4 098~0 1.2 5 (全线相对均方差) ±1,±2,±4
GB/T 33441-2016 海洋能调查质量控制要求.pdf
ICS07.060;27.180 F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3441-2016 海洋能调查质量控制要求 Quality control requirment of ocean energy investigation 2016-12-30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3441-2016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外业调查质量控制要求 6数据处理质量控制要求 7图件绘制质量控制要求 6 8资料交换质量控制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海洋能调查质量控制表格 附录B(资料性附录)海洋能调查主要要素正常取值范围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海洋能调查资料统计检验方法 11 参考文献 12
GB/T3344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辉奋、姜波、武贺、周庆伟、丁杰、刘富铀、汪小勇、杜敏、马治忠.
GB/T 33441-2016 海洋能调查质量控制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能调查中外业调查、数据处理、图件绘制和资料交换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洋风能等海洋能资源调查与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63.1-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T12763.2-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2763.7-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 GB/T19000一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HY/T155-2013海流和潮流能量分布图绘制方法 HY/T156-2013海浪能量分布图绘制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9000一2008和GB/T12763.2一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 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9000-2008和GB/T12763.2-2007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外业调查field investigation 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在现场进行观测要素数据采集的活动.
3.2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GB/T19000-2008,定义3.2.3] 3.3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GB/T 19000-2008.定义3.2.10] 3.4 连续观测continuoslyobservation 在调查海区有代表性的测点上,连续进行25h以上的海洋观测.
[GB/T 12763.2-2007 定义3.17] 3.5 走航观测running observation 根据预先设计的航线,使用单船或多船携带走航式传感器采集观测要素数据.
[GB/T 12763.2-2007,定义3.19]
GB/T 33441-2016 4一般要求 工作方案;在调查过程中,应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对外业调查、数据处理、图件绘制以及资料交换等全过程 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确保人员、仪器、技术设计、实际操作、调查成果等内容符合质量要求.
5外业调查质量控制要求 5.1调查准备阶段 5.1.1调查质量控制方案 应编制调查质量控制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a)质量控制组织体系; b)调查各阶段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内容; c)调查过程中的应急措施; d)调查质量检验及评估.
5.1.2调查仪器 海洋能调查所使用的调查仪器应符合以下规定: a)调查所使用的仪器符合GB/T12763.1-2007中8.1的规定; b)调查前应确定主要观测仪器设备,并应备份关键零部件,易损零部件.
5.1.3调查人员 调查人员应按规定经过培训、考核取得调查资格合格证书,持证上岗.
调查人员所持有的证书内限 定的专业或科目应覆盖在海洋能调查过程中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且证书在有效期内.
5.1.4调查船只 在海上进行海洋能调查时,对所使用的船只主要要求包括: a)船只应具备从事所需海洋能调查任务的功能; b)船只应通过船舶和有关检验机构的检查,符合适航标准和安全条例检查.
5.1.5海上调查作业环境 天气和海况等环境条件应适合海上作业,若海况高于5级应避免出航调查,若现场作业环境恶劣且 影响到人员、设备安全以及观测资料质量时应及时停止作业.
5.1.6调查要素 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 a)潮汐能的调查内容应至少包括潮高、潮时和港湾纳潮库面积,根据需要可增加港湾纳潮量; b)潮流能的调查内容应至少包括流速、流向、水道水深等方面,根据需要可增加波高、风速、风向、 温度、盐度等辅助要素; c)波浪能的调查内容应至少包括有效波高、波向、平均周期和水深,根据需要可增加风速、风向、 流速、流向等辅助要素; 2
GB/T 32373-2015 反渗透膜测试方法.pdf
ICS 07.060;23.100.60 J 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373-2015 反渗透膜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for reverse osmosismembranes 2015-12-31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373-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 用研究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海洋大学、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贵阳市乌当区质量技 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焱、王思亮、王薇、祝敏、潘献辉、潘巧明、杨峰、高学理、张宇峰、张强、罗敏、 易仙明.
GB/T 32373-2015 反渗透膜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板反渗透膜厚度均匀性、脱盐率、水通量、脱盐层完整性和耐压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平板反渗透膜的测试,其他形式的反渗透膜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750.4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GB/T69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 GB/T20103-2006膜分离技术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0103一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0103-2006中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3.1 平板膜flatmembrane 外型为平板或纸片状的膜.
注:平板膜通常具有支摊层(如无纺布),用于制备板框式、折叠式和螺旋卷式膜元件.
[GB/T20103-2006,定义2.1.27] 3.2 脱盐率saltrejection 表示脱除给料液盐量的能力,用百分比表示.
注:改写GB/T20103-2006,定义2.2.11. 3.3 水通量waterflux 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单位膜面积单位时间透过水的量.
3.4 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 经过过滤的水样,在规定条件下蒸干水分后留下的物质(即水中的溶盐、有机物和胶体物质的总量).
注:当水中有机物含量较少时可近似表示总含盐量,单位为mg/L. [GB/T20103-2006,定文2.3.7] 3.5 反渗透膜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用于反渗透过程使溶剂与溶质分离的半透膜.
[GB/T20103-2006,定义4.1.1]
GB/T 32373-2015 3.6 脱盐层desaltinglayer 膜表面对离子起截留作用的超薄皮层.
3.7 有效膜面积effective membrane area 与给料液直接接触起到分离作用的膜面积.
4厚度均匀性测试 4.1仪器 薄膜厚度测量仪:精度为1μm,测定压力应小于2.5N/em². 圆盘取样器:取样面积为100cm².
4.2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a)用圆盘取样器在同一样品(面积不小于500cm)上等距离切取3个圆片状试样作为一组试 样,试样应无折皱、破损等明显缺陷.
b)将试样在温度为25C士2C,相对湿度为(50土5)%的环境条件下放置12h后进行测试.
c)按照GB/T6672的方法进行测量,每组测试3个试样.
测量时应将薄膜厚度测量仅的测量头 缓慢、平稳放下,避免试样变形.
d)每个试样的测试点为8个,且均匀分布,测试点与试样边缘之间的距离在10mm~20mm,试 样测试点分布示意图见图1. e)计算样品的平均厚度、厚度最大偏差和厚度相对偏差.
测试点 * 图1试样厚度测试点分布示意图 4.3数据处理 4.3.1膜的厚度均匀性 膜的厚度均匀性以3个试样上测试点中的厚度最大偏差以及厚度相对偏差表示.
4.3.2平均厚度 样品的平均厚度按式(1)计算: (1) 2
GB/T 32373-2015 式中: d-样品的平均厚度,单位为微米(μm); d;-3个试样上第i个测试点的厚度测量值,单位为微米(μm); 3个试样测试点总数, 4.3.3原度最大偏差 样品的厚度最大偏差(△d)按式(2)计算: d =d -dnn (2) 式中: 样品的厚度最大偏差,单位为微米(μm); d-3个试样中厚度最大值,单位为微米(um); den 3个试样中厚度最小值,单位为微米(μm).
4.3.4厚度相对偏差 样品的厚度相对偏差(o)按式(3)计算: >1d-d1/a ×100% (3) 式中: 样品的厚度相对偏差; d-3个试样上第:个测试点的厚度测量值,单位为微米(μm); d--样品的平均厚度,单位为微米(μm); --3个试样测试点总数.
5脱盐率及水通量测试 5.1仪器、器材及装置 反渗透膜测试装置:其示意图见附录A; 电子天平:精度0.01g; 电导率仪:精度士1%; 温度计:量程0C~50C,精度0.1℃; pH计:精度士1%; 秒表:精度1/100s; 压力表:精度等级2.5; 量筒:精度为1mL.
5.2测试药品 氯化钠:分析纯; 盐酸:分析纯: 氢氧化钠:分析纯;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电导率小于10uS/cm.
GB/T 32361-2015 分离膜孔径测试方法 泡点和平均流量法.pdf
J 77 ICS 07.10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361-2015 分离膜孔径测试方法 泡点和平均流量法 Test methods for pore size properties of membrane filters Bubble point and mean flow pore test 2015-12-31发布 201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361-2015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最大孔径测试方法 4.1测试方法概述 4.2 测试方法与要点 4.3 测试装置 4.4 主要试剂 4.5 测试步骤 4.6 注意事项 4.7 计算方法与测试报告 5孔分布测试方法 5.1测试方法概述 5.2应用范围 5.3测试装置与主要试剂 5.4测试步骤 5.5计算方法与测试报告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孔径相关方程 12
GB/T3236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立升净水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招金膜天有限 责任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膜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兴源环境技术工程有限 公司、上海一鸣过滤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建立、胡晓宇、唐小珊、范云双、陈清、徐娅、王乐译、王新艳、关晶、李天玉、 邱广明、潘福生、朱高雄、杨风、王鑫、邢卫红、彭文博,
GB/T 32361-2015 分离膜孔径测试方法 泡点和平均流量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离膜最大孔径和孔分布的测试方法一池点和平均流量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试孔径在0.1μm~15.0μm的分离膜的最大孔径和孔分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0103-2006膜分离技术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0103一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0103-2006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泡点压力bubble point pressure 第一个气泡出现并引导连续出泡时的临界压力, 3.2 最大孔径maximumpore size 与滤膜最大孔等效的圆形毛细管直径, [GB/T20103-2006,定义5.1.5] 孔径pore diameter 膜孔直径的标称. [GB/T20103-2006,定义2.1.31] 3.4 平均孔径mean pore size 膜孔径的平均值, 注:改写 GB/T 20103-2006 定义5.1.6. 3.5 孔分布pore distribution 通过指定孔径范围的气体流量占通过全部孔的气体流量的百分比.
GB/T 32361-2015 4最大孔径测试方法 4.1测试方法概述 泡点法测试最大孔径的方法是先将分离膜用测试液体完全浸润,以缓慢的速度增加进膜侧气体压 力,观察透过膜侧气体的鼓泡情况以获得气体通过最大膜孔时的分离膜最大孔径.
气体通过分离膜的 液封层出现第一串连续气泡时的压力即为泡点压力,由泡点压力可以计算分离膜最大孔径.
4.2测试方法与要点 4.2.1本测试方法的应用包括以下内容: 一测试分离膜的最大孔径; 一比较不同分离膜的最大孔径: 确定过滤、涂覆、高压灭菌等不同过程对分离膜最大孔径的影响.
4.2.2分离膜具有离散的类似于毛细管的贯穿膜两侧的孔结构.
池点法基于以下原理:测试液体在毛 细吸附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吸附于毛细管孔中,面将这些液体排出上述毛细管孔所需的最小压力是最 大孔径的函数,在测试中促使连续起泡开始产生时的压力就是泡点压力,泡点法不但能测出分离膜最 大孔径,也能检测出膜破损、膜组件无效密封与系统泄漏.
4.2.3本测试方法不能作为单一指标去描述分离膜对流体中粒状污染物的截留孔径大小,由该法测 出的有效孔径是基于毛细管孔具有圆形截面的假设,不能以其作为实际的截留孔径大小, 4.3测试装置 4.3.1平板膜泡点测试装置 平板膜泡点测试装置如下: a)膜固定器 膜固定器如图1所示.
支撑盘为双层结构,即由100目的不锈钢网和不锈钢多孔薄板组成.
根据 膜固定器的不同.待测分离膜的直径可以为25mm或47mm, 2. 说明: 1-储波池: 5-O形密封圈: 2--支撑盘; -9 3--铁紧环; 7-气体人口.
-底: 图1頭固定器 ea
GB/T 32359-2015 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装置测试评价方法.pdf
ICS 19.020 J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359-2015 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装置测试评价方法 Tes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reverse osmosis equipment for seawater desalination 2015-12-31发布 201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359-2015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要求.. 4.1人员能力 2 4.2测试环境 2 4.3评价对象. 2 4.4仪表和计量器具 5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装置测试方法 2 5.1测试项目 2 5.2基本操作 5.3产水量 5.4脱盐率 5.5压力降 5.6水回收率 5.7产水能耗 6海水淡化膜反渗透膜装置评价 6.1评价项目 6.2数据采集 6.3指标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装置测试数据记录表
GB/T3235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 究所、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山东招金膜天有限责任公司、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天津膜天膜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工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巧明、朱力、杨波、郑宏林、潘献辉、周勇、杨峰、金可勇、王乐译、王志、戴海平、 王薇、庞永超、苏保卫、王新艳.
GB/T 32359-2015 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装置测试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装置测试评价的要求、项目以及对膜装置进行测试、计算和评 价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海水为进水,产水规模不小于100m/d,采用能量回收技术的一级反涉透海水淡 化装置,其他规模和类型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装置测试评价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750.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T20103膜分离技术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01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010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装置reverse osmosis equipment for seawater desalination 由反渗透膜组件、水泵、能量回收装置、仪表、机架以及管阀件等构成的用于海水脱盐的单元设备, 3.2 产水量productivity 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膜元件、组件或装置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水的量.
[GB/T20103-2006,定义2.2.10] 3.3 脱盐率saltrejection 表示脱除给料液盐量的能力.
注:改写GB/T20103-2006,定义2.2.11.
3.4 水国收率water recovery 产水量与给水总量之百分比, [GB/T20103-2006 定义2.2.12] 3.5 压力降pressure drop 膜组件和各种过滤器进、出口之间的压差.
[GB/T 20103-2006,定义2.2.13]
GB/T32359-2015 3.6 能量回收energyrecovery 把浓水的压力能用于补充给水的压力能,以大大降低反渗透能耗的过程.
注:反渗透过程的高压浓水(特别是海水淡化过程中大量的高压浓水),具有相当大的能量,能量回收主要用于海水 反渗透过程, [GB/T20103-2006.定义4.2.12] 3.7 产水能耗energyconsumption 反渗透膜装置生产一立方米淡水所需要消耗的电功率,单位为千瓦时每立方米(kWh/m²). 3.8 衰减率declineratio 反渗透膜元件因长时间运行,受到污染、频繁清洗和压密等作用而引起的装置脱盐率、产水量等性 能下降的程度.
4要求 4.1人员能力 测试评价人员应达到以下能力要求: a)了解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系统的原理、流程及操作规程; b)经过本标准的实际操作培训.
4.2测试环境 测试区域应整洁,不得堆放有毒有害物质.
4.3评价对象 以海水为进水,产水规模不小于100m²/d,采用能量回收技术的一级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
4.4仪表和计量器具 测试用的仪表和计量器具应符合设计、安装和使用等规范及标准,并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且处于有 效期内.
5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装置测试方法 5.1测试项目 海水淡化反涉透膜装置的测试项目包括以下5项: a)产水量,测量内容包括产水流量; b)脱盐率,测量内容包括进水和产水电导率、进水和产水氯离子浓度; c)压力降,测量内容包括进水压力和浓水压力; d)水回收率,测量内容包括产水量和浓水量; e)产水能耗,测量内容包括装置动力设备的运行功率和产水量.
2
GB/T 32067-2015 海洋要素图式图例及符号.pdf
ICS 01.080.99:07.060 A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067-2015 海洋要素图式图例及符号 Map legends and symbols for marine features 2015-10-09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2067-2015 目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海洋要素分类 4技术规定 5图式图例及符号的使用 6海洋水文 7海洋气象 11 8海洋化学 9海洋生物. 10海洋地貌 11海洋沉积 66 12海洋地球物理 79 13海洋光学 14海洋可再生能源 88 15海水资源利用 16滨海湿地 97 17 土地利用 66 18 104 19 滨海旅游. 107 海洋灾. 108 21 沿海社会经济 海城使用 126 23 海洋功能区 129 24海洋自然保护区 132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海洋要素分类及主要内容 134 参考文献 139 索引 表A.1海洋要素分类及主要内容. 134
GB/T3206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艳杰、章任群、樊妙、邢喆、李四海、鑫继业、姜伟男、崔晓健、杜琼伟、东韩、 巍莱、姜长林、许培全、焦红波、孔敏、刘志杰、王祎婷、李艳雯、曲辉、汤钰婧、郭小勇.
GB/T32067-2015 引言 《海洋要素图式图例及符号》是以“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908专项")中《我国 近海海洋综合调查要素分类代码和图式图例规程》为基础进行编写的.
GB/T 32067-2015 海洋要素图式图例及符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要素图式图例及符号的规格、颜色和在海洋专题地图上的使用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比例尺海洋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绘,以及各类海洋要素的图示化表达.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 2.1 海洋要素 marine ements 海洋的构造 以组分 状态、属性、时空分布、运动状态及现象.
[GB/T 1 1918- 2010定义5.7.6] 2.2 图例 gend 对地图 内所使用的图式符梦的解 [GB/1 16820-2009定复 2.3 专题地图thematicmap 着重表示自现象或社会现象中的某 [GB/T6820-2009.定义7.5] 2.4 s台址 由书写、绘制、印刷等方法形成的可表达一定事物或概念,具有简化特征 的视发形象.
[GB/T 20001.22001 义3.1] 2.5 地图注记annotation 地图上文字和数字的通称.
地围注记由字体、字大(字 字隔、位置、排列方向及色彩等因素 构成.
[GB/T16820-2009 定义4.34] 2.6 分层设色法hypsometric tending method 将制图对象按数值等级划分,逐级设置不同颜色表示制图对象数量、质量特征的方法.
[GB/T16820-2009,定义4.14] 3海洋要素分类 按照海洋学科特点以及海洋环境资源、海洋经济和海洋管理现状,将我国近海海洋调查要素划分为 19个大类: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貌、海洋沉积、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光学、海
GB/T 32065.9-2019 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第9部分:长霉试验.pdf
ICS 19.040 A 2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065.9-2019 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第9部分:长霉试验 Environmental testmethods for oceanographicinstruments Part9:Mould test 2019-03-25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第9部分:长霉试验 GB/T 32065.9-201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9年3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1-62321
GB/T 32065.9-2019 前言 GB/T32065《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拟分为以下若干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低温试验; 第3部分:低温贮存试验; 第4部分:高温试验; 第5部分:高温贮存试验; 第6部分:恒定湿热试验; 第7部分:交变湿热试验; 第8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9部分:长霉试验; 第10部分:盐雾试验; 第11部分:冲击试验; 第12部分:碰撞试验; 第13部分:倾斜和摇摆试验; 第14部分:振动试验; 第15部分:水压试验; 第16部分:海水腐蚀试验; -第17部分:温度-湿度-振动综合试验.
本部分为GB/T32065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士栋、孔维轩、李扬眉、张强、刘宁、王颖.
1)第1部分至第7部分已于2015年发布.
GB/T 32065.9-2019 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第9部分:长霉试验 1范围 GB/T32065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洋仪器及组件长霉试验的试验要求、试验步骤和相关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评定海洋仪器及组件长霉的程度和长霉对海洋仪器及组件性能功能的影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065.1一2015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3试验要求 3.1试验顺序 一般按照GB/T32065.1一2015中第9章的规定进行,已做过盐雾、砂尘试验的试验样品需进行清 理后方可进行长霉试验.
3.2试验时间 长霉试验的试验时间为28d.
如果试验双方的约定要求检查对功能和电性能的影响,试验时间为 56 d.
3.3试验温度和相对湿度 本试验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要求如下: a)温度:30°℃±1°℃; b)相对湿度:95%土5%.
3.4试验菌种 本试验菌种的要求如下: a)推荐使用表1的菌种进行试验,如需要还可按3.4d)对菌种进行调整.
b)菌种和冷冻孢子应按照菌种提供者推荐的方式进行培养和贮存.
如果菌种和冷冻孢子不立即 使用,应保藏在5℃~10℃的环境中;激活后用于保藏的菌种从接种容器上标明的接种日期 算起,培养时间不少于14d,但不超过28d.
c)在制备霉菌孢子悬浮液前,不应取下装有菌种的容器塞子,一个打开的菌种容器只能制备一次 孢子悬浮液.
d)可在本试验要求的菌种基础上加入其他霉菌菌种,增加的菌种应按其对材料的降解情况进行 选择,但不应选择对表1中的菌种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种.
1
GB/T 32065.7-2015 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第7部分:交变湿热试验.pdf
ICS19.040 A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065.7-2015 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第7部分:交变湿热试验 Environmental test methods for oceanographic instruments- Part7:Dampheat cyclic 2015-10-09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第7部分:交变湿热试验 GB/T 32065.72015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10千字 2015年11月第一版2015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52713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10107
GB/T 32065.7-2015 前言 GB/T32065《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分为17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低温试验; 一第3部分:低温贮存试验; 第4部分:高温试验; 第5部分:高温贮存试验: 第6部分:恒定湿热试验; 第7部分:交变湿热试验; 第8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9部分:长霉试验; 第10部分:盐雾试验; 第11部分:冲击试验; 第12部分:碰撞试验; 第13部分:倾斜和摇摆试验; 一第14部分:振动试验; 一第15部分:水压试验; 第16部分:海水腐蚀试验; 第17部分:温度-湿度-振动综合试验.
本部分为GB/T32065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卢效东、张艳圃、杨哲玲、隋军、庞永超.
GB/T 32065.7-2015 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第7部分:交变湿热试验 1范围 GB/T32065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洋仪器交变湿热试验的试验要求、试验过程及相关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考核和确定海洋仪器在温度循环变化、产品表面产生凝露的湿热环境条件下使用或 贮存的适应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065.1-2015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3试验要求 3.1一般要求 海洋仪器交变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试验样品安装、试验温度稳定、试验中断处理等应分别按照 GB/T32065.1-2015中4.2、6.1、6.2和第7章的规定进行.
3.2试验设备 3.2.1试验设备应符合GB/T32065.1-2015中第5章的规定.
3.2.2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内任何一点的空气应流动,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均匀,但风 速应不大于1m/s 3.2.3试验设备加热元件的辐射热不应直接作用于试验样品上, 3.2.4直接用来生成湿度的水的电阻率应不小于500Ωm.
3.2.5试验箱(室)的内壁和顶部的豪结水不应滴落到试验样品上.
3.3试验温度、相对湿度 除另有规定外,海洋仪器交变湿热试验应从下列数值中选取试验温度、相对湿度: a)常温温度:(25土2)℃,高温温度(40士2)℃; 相对湿度:常温阶段95%~100%,高温阶段90%~96%; b)常湿温度:(25土2)℃,高温温度(55士2)℃; 相对湿度:常温阶段95%~100%,高温阶段90%~96%, 3.4试验周期 1个交变周期为1d.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周期从下列数值中选取:2d、4d、6d、10d.
GB/T 32065.7-2015 4试验过程 4.1预处理 除去试验样品表面灰尘及油污,使之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达到温度稳定或按相关规范(例如:产品标 准、试验大纲或试验合同等,以下同)进行.
4.2初始检测 按相关规范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电性能、机械性能检测以及其他性能检测,并记录检测数据.
4.3条件试验 4.3.1试验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和准备工作状态,放入试验箱(室)内, 4.3.2按图1要求调节试验箱(室)温度到规定的常温值25C并保持,直至试验样品温度达到稳定.
相对湿度应保持在标准大气条件所规定的范围内,之后,在1h内将试验箱(室)内的相对湿度升高到 不小于95%. 100% 96% 100% 96% 90% 96% 15 mi15 i 15 min]]15 min 24 h 升握结束 降温开始 2 高湿度 a.t- 不大手1.5h 2 常温漏度 3 h -2 12±0. 5 h 24 h 图1工作空间温度、相对温度时序变化图 4.3.3按图1的规定,使试验箱(室)工作空间内的温度、湿度在24h内循环变化.
a)升温阶段.
在(3士0.5)h内,将工作空间的温度连续升至高温值,升温速率应限定在图1的阴 影范围内.
在该阶段,除最后0.25h相对湿度可不低于90%外,其余时间的相对湿度都应不 低于95%,以便使试验样品产生凝露.
但大型试验样品不应产生过量的凝露.
注:由于产生凝露的条件是试验样品表面温度低于试验箱(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所以要在热容量小的试验样品 上出现露,相对湿度就应控制得很大,但对热容量大的试验样品相对显度就应控制得偏小一些,否则会产生 过量的额露.
GB/T 36896.2-2018 轻型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 第2部分:机械手与液压系统.pdf
ICS 07.060 N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896.2-2018 轻型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 第2部分:机械手与液压系统 Light duty remotely operatedvehicles- Part 2:Manipulators and hydraulic systems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6896.2-2018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组成 5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识和随机文件 9包装、运输及贮存
GB/T 36896.2-2018 前言 GB/T36896《轻型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机械手与液压系统; 第3部分:导管螺旋桨推进器; 一第4部分:摄像、照明与云台.
本部分为GB/T3689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杭州宇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顾临怡、张培培、牟长青、葛彤、李智刚.
GB/T 36896.2-2018 轻型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 第2部分:机械手与液压系统 1范围 统的产品分类、主要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不少于5功能的液压机械手与液压系统的设计、生产、采购、试验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896.1轻型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械手功能数number ofmanipulator functions 能够主动驱动机械手关节运动、手爪开合的执行器数量.
3.2 伸缩型机械手telescopicmanipulator 依靠基座左右摆动、基座上下摆动和肘部伸缩3个功能确定手爪位置,并带有手爪旋转和抓取功能 的机械手.
3.3 折臂型机械手folding arm type manipulator 依靠基座左右摆动、基座上下摆动和肘部摆动3个功能确定手爪位置的机械手.
4分类和组成 液压机械手按肘部功能不同分为伸缩型机械手和折臂型机械手.
注:本部分提到的液压机械手,如未指明具体类型,则所述条件同时适用于伸缩型机械手和折臂型机械手.
5要求 5.1外观和结构 要求如下:
GB/T 36896.1-2018 轻型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 第1部分:总则.pdf
ICS 07.060 N 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896.1-2018 轻型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 第1部分:总则 Light dutyremotely operatedvehicles- Part 1:General provisions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6896.1-2018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组成 5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识和随机文件 9包装、运输及贮存
GB/T 36896.1-2018 前言 GB/T36896《轻型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机械手与液压系统; 第3部分:导管螺旋桨推进器; 一第4部分:摄像、照明及其云台.
本部分为GB/T3689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上海大学、杭州宇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葛彤、顾临怡、牟长青、郑曼辉、张曦、张培培、李智刚.
GB/T 35724-2017 海洋能电站技术经济评价导则.pdf
ICS 07.060;27.180 F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724-2017 海洋能电站技术经济评价导则 Guideline for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ocean energy power station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5724-2017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成熟度评价 4.1评价原则 2 4.2评价方法 4.2.1技术成熟度等级 4.2.2关键技术识别方法 4.2.3技术关键程度评价方法 4.2.4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 4.3评价流程 4.3.1详细评价流程 6 4.3.2简化评价流程 4.3.3评价操作流程与方法 8 4.4评价风险 5经济评价 5.1通则 6 5.2国民经济评价 10 5.2.1一般规定 10 5.2.2费用计算 10 5.2.3效益计算 11 5.2.4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报表 11 5.2.5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准则 11 5.3财务评价. 12 5.3.1一般规定.. 12 5.3.2财务支出.. 12 5.3.3财务收人 12 5.3.4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 12 5.3.5财务评价指标和准则 12 5.4不确定性分析. 14 5.4.1通则.. 14 5.4.2盈亏平衡分析 14 5.4.3敏感性分析 14 5.5方案比较方法. 15 6评价报告. 1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技术重要性和技术困难度评价检查单 16
GB/T35724-201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技术成熟度评价检查单 18 附录C(资料性附录)技术成熟度评价操作流程与方法 22 附录D(资料性附录)国民经济评价基本报表 27 附录E(资料性附录)财务评价基本报表 28 附录F(资料性附录)敏感性分析表 附录G(资料性附录)海洋能电站技术经济评价报告格式与内容 34 参考文献.
GB/T3572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富铀、徐红瑞、张榕、孟洁、白杨、汪小勇、杜敏、姜波.
GB/T 35572-2017 大洋富钴结壳资源勘查规范.pdf
ICS07.060;73.020 D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572-2017 大洋富钻结壳资源勘查规范 Specificationforoceaniccobalt-richferromanganeseexploration 2017-12-29发布 2017-12-2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5572-2017 目次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地质勘查阶段及目标任务 2 5矿产地质勘查工作 6可行性评价 12 7资源/储量分类 13 /:8 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结壳分类 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结壳含水率的测定 17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结壳密度(湿)测定 18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富钻结壳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19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大洋富钻结壳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国内外分类的对比 20 附录F(资料性附录) 结壳平均品位计算 21 附录G(资料性附录)结壳平均丰度计算 22 参考文献 23
GB/T3557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开发研究协会办公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波、黄水样、周洋、梁德华、杨胜雄、何高文、李扬、王嘹亮、邓希光、姚会强.
GB/T35572-2017 引言 近十多年来,国际、国内先后出台了固体矿产勘查标准、法律、法规,包括GB/T17766-1999《固体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以下简称《总则))、矿产储量 国际报告标准委员会(CRIRSCO)《勘查目标、矿产资源量和矿石储量公开报告国际报告模板(2013年 探矿和勘探规章》(以下简称《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城资源勒探开发法》等.
在国际海底 开展固体矿产资源勘查方面,1998年批准发布了GB/T17229-1998《大洋多金属结核矿产勤查规 程》.
本标准综合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制定的《规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 法3的相关规定,在勘查目的任务等同等前提下,勘探阶段规定为:资源调查阶段、一般勘探阶段和详细 勘探阶段.本标准规定的勘查阶段划分与《总则》中的勘查阶段对比如下: 资源调查阶段:包括《总则》中的预查和普查阶段; 一般勘探阶段:相当于《总则》中的详查阶段; 详细勘探阶段:相当于《总则》中的勘探阶段 本标准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矿产储量国际报告标准委员会(CRIRSCO)《国际报告模板(2013年 11月版)》标准将资源类型分为六类,即“勘探目标”;矿产资源量(三类):矿产储量(二类).
本“标准”的 分类与矿产储量国际报告标准委员会(CRIRSCO)《勘查目标、矿产资源量和矿石储量公开报告国际报 告模板(2013年11月版)一致 Ⅱ
GB/T35572-2017 大洋富钻结壳资源勘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洋富钻结壳资源勘查阶段划分与目标任务、矿产地质勘查工作要求、经济技术可行 性评价、资源/储量分类以及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本标准适用于大洋富钻结壳资源勘查各个阶段的工作部署、海上勘查、室内分析测试、资料整理及 报告编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63.2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2763.3海洋调查规范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 GB/T12763.6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12763.8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GB/T12763.10海洋调查规范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 GB/T12763.11海洋调查规范第11部分:海洋工程地质调查 GB/T17229大洋多金属结核矿产勘查规程 DZ/T0130.3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3部分: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山区seamount area 由成因相似的若干海山相对集中分布的区域.
3.2 海山seamommt 高于周固海底1000m以上的,孤立或相对孤立的水下高地.
3.3 富钻铁锰结壳cobalt-richferromanganesecrusts 富钻结壳cobalt-richcrusts 钻结壳cobaltcrusts 集的钻、钛、镍、铂、钼、蹄、铈、其他金属和稀土元素.
3.4 含矿区ore-bearingare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