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42 页)

ICS 71. 100. 99 G 75 Q/SH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H3610067-2017 代替Q/SH 36100672014 FZC-100系列加氢保护剂 2017-11-01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发布
Q/SH3610067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H3610067-2014《FZC-100系列加氢保护剂》.

本标准与Q/SH3610067-2014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范围中删除了产品具体制备工艺的描述(见第1章,2014年版的第1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企业标准编号进行了相应修改(见第2章,2014年版的第2章): 产品分类和代号中增加了活性组分的类别(见第3章,2014年版的第3章): 技术要求中删除了金属含量的技术指标:删除了FC-100中的孔容和比表面积:FZC-102、 FZC-102A、FZC-103A 颗粒内径由“2.2mm~2.4mm修改为“2.0mm~2.4mm”;FZC-103E的 颗粒内径由“1.8mm~2.2mm修改为“1.6mm~2.2mm:FZC-105、FZC-106径向压碎强 ()08,0 -出厂检验中增加了出厂周期检验,活性指标列入出厂周期检验项目(见5.1.2014年版的5.1):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技术信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抚顺分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艳、王月娜、宋春利.

本标准于2014年1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SH 361 0067-2017 FZC-100系列加氢保护剂 1范围 类、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固定床加氢处理过程,根据用户加工方案的不同,选用不同牌号的催化剂或 组合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816催化剂和吸附剂表面积测定法 GB/T21650.1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第1部分:压汞法 Q/SH361230炼油催化剂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Q/SH361920条状和球状催化剂样品的采取与混合法 Q/SH361926条状催化剂径向强度的测定 Q/SH361928条状和球状催化剂紧堆积密度的测定 Q/SH361934加氢催化剂及其载体磨损指数的测定 3产品分类和代号 本标准产品根据产品活性组分和性能划分为13个品种,其产品名称和代号见表1.

Q/SH 361 0067-2017 表1FZC-100系列加氢保护剂产品名称和代号 产品名称 代号 活性组分 FZC-100型加氢保护剂 FZC-100 FZC-101型加氢保护剂 FZC-101 - FZC-102型加氢保护剂 FZC-102 F2C-102A型加氢保护剂 FZC102A 钼系 FZC-102B 钼镍系 FZC-102K型加氢保护剂 FZC-102K FZC-102%型加氢保护剂 FZC102N 镍系 FZC-103型加氢保护剂 FZC-103 FZC-103A型加氯保护剂 FZC-103A FZC-103D型加氢保护剂 FZC-103D FZC-103E型加氢保护剂 FZC103E 钼镍系 FZC-105型加氢保护剂 FZC105 FZC-106型加氢保护剂 FZC-106 4要求和试验方法 FZC-100系列加氢保护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2~表4. 表2FZC-100系列加氢保护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 日 质量指标 FZC-100 FZC-101 FZC-102 FZC-102A 试验方法 外观 七孔球 七孔柱 拉西环 拉西环 日测 顺粒外径/mm 15.0~18.0 15.0~17.0 4. 9~5. 2 4. 9~5.2 Q/SH 361933 瓶粒内径/mm 2.0~3.0 3.0~3.5 2. 0~2.4 2.0~2.4 Q/SH 361 933 长度/mm - 9. 0~12.0 3.0~10.0 3. 0~10.0 Q/SH 361 933 孔容/(mlL/g) 不小于 二 - 0.60 0.50 GB/T 21650. 1 比表面积/(/g) 不小于 - 260 150 GB/T 5816 堆积密度(g/mlL) 0. 75~0. 85 0. 75 ~0. 85 0. 44~0. 50 0. 46~0. 52 Q/SHI 361 928 径向压碎强度/(/m) 不小于 - 20.0 2.0 2.0 Q/SH 361 926 径向压碎强度/(/粒) 不小于 200 Q/SH 361 926 磨耗(质量分数)/% 不大于 2.0 2.0 2.0 2. 0 Q/SHI 361 934
Q/SH 361 0067-2017 表3FZC-100系列加氢保护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 日 质量指标 FZC102B FZC102K FZC-102N FZC-103 试验方法 外观 拉西环 日测 颗粒外径/mm 4. 9~5. 2 5. 3~6. 3 5. 3~6.3 3. 3~3. 6 Q/SH 361 933 颗粒内径/m 2.0~2.4 1.6~2.6 1.6~2.6 1.0~1.2 Q/SII 361 933 长度/m 3. 0~8. 0 4. 0~10. 0 4.0~10.0 3.0~8.0 Q/SHI 361 933 孔容/(ml/g) 不小于 0.60 0.50 0.50 0.50 GB/T 21650. 1 比表面积/(=/g) 不小于 260 110 110 150 GB/T 5816 堆积密度/(g/ml) 0. 44 ~0. 50 0. 56~0. 62 0. 56 ~0. 62 0. 56 ~0. 62 Q/SH 361 928 径向压碎强度/(%/mm)不小于 3.0 4.0 4.0 3.0 Q/SII 361 926 磨耗(质量分数)/% 不大于 - 2.0 2.0 2.0 Q/SH 361 934 表4FZC-100系列加氢保护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 日 质量指标 FZC103A FZC103D FZC103E FZC105 FZC106 试验方法 外观 拉西环 四叶轮 四叶草 四叶轮 四叶轮 目测 颗粒外径/mm 4. 9~5. 2 - - - Q/SHI 361 933 额粒内径/m 2.0~2.4 Q/SII 361 933 颗粒直径/mm 2.7~3.2 1.6~2.2 4. 8~5. 5 2.8~3.5 Q/SH 361 933 长度/m 3. 0~8. 0 3.0~10.0 3.0~10.0 3.0~10.0 3. 0~10. 0 Q/SII 361 933 孔容/(ml/g 不小于 0.50 0.70 0.70 0.70 0.70 GB/T 21650.1 比表面积/(=/g) 不小于 150 80 80 100 110 GB/T 5816 堆积密度/(g/ml) 0.48~0.58 0.43~0.52 0.43~0.52 0.43~0.52 0.43~0.52 Q/SI 361 928 径向压碎强度/(N/mm)不小于 3.0 8.0 8.0 8.0 8.0 Q/SH 361 926 磨耗(质量分数)/% 不大于 2.0 1.0 2.0 2.0 2.0 Q/SII 361 934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本标准表2~表4中所列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

本产品的出厂检验包括出厂批次检验和出厂周期检 验.

出厂批次检验项目包括除活性以外的其他项目.

出厂周期检验项目为活性项目,在生产工艺和原料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不超过6批进行一次周期检 验.

5.2组批 以相同配方生产的若干个班样的产品组成一检验批,每批不超过50t,按批进行检验.

5.3采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1. 100. 99 G 75 Q/SH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H3610066-2017 代替Q/SH 361 0066-2014 FZC-20系列加氢脱金属剂 2017-11-01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发布
Q/SH361006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Q/SH3610066-2014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一范围中删除了产品具体制备工艺的描述(见第1章,2014年版的第1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企业标准编号进行了相应修改(见第2章,2014年版的第2章): 一产品分类和代号中增加了活性组分的类别(见第3章,2014年版的第3章): 一技术要求中删除了金属含量的技术指标:FZC-28、FZC-28A和FZC-28B的颗粒直径由“1.1mm~ (“)~ 一-出厂检验中增加了出厂周期检验,活性指标列入出厂周期检验项目(见5.1,2014年版的5.1): )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技术信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抚顺分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艳、王月娜、宋春利.

本标准于2014年1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SH 361 00662017 FZC-20系列加氢脱金属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氧化铝干胶粉为载体,添加一定活性组分制备的FZC-20系列加氢脱金属剂的产品 分类、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固定床加氢处理过程,根据用户加工方案的不同,选用不同牌号的催化剂或 组合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816催化剂和吸附剂表面积测定法 GB/T21650.1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第1部分:压汞法 Q/SH361230炼油催化剂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Q/SH361913催化加氢、重整催化剂孔体积和孔径的测定低温氮吸附法 Q/SH361920条状和球状催化剂样品的采取与混合法 Q/SH361923条状催化剂长度分布的测定 Q/SH361926条状催化剂径向强度的测定 Q/SH361928条状和球状催化剂紧堆积密度的测定 Q/SH361933条状和球状催化剂及其载体平均粒径的测定卡尺法 Q/SH361934加氢催化剂及其载体磨损指数的测定 Q/SH3370503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3产品分类和代号 本标准产品根据产品活性组分和性能划分为10个品种,其产品名称和代号见表1.

Q/SH 361 0066-2017 表1FZC-20系列加氢脱金属催化剂产品名称和代号 产品名称 代号 活性组分 FZC-23型加氢脱金属催化剂 FZC-23 镍系 FZC-24型加氢脱金属催化剂 F2C24 FZC-24A型加氢脱金属催化剂 FZC24A FZC-24B型加氢脱金属催化剂 FZC-24B FZC-25型加氢脱金属催化剂 FZC-25 FZC-26型加氢脱金属催化剂 FZC26 钼镍系 FZC-28型加氢脱金属催化剂 FZC28 FZC-28A型加氢脱金属催化剂 FZC28A FZC-28B型加氢脱金属催化剂 FZC28B FZC-28AM型加氢脱金属催化剂 FZC28AM 4要求和试验方法 FZC-20系列加氢脱金属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2~表4.

表2FZC-20系列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 日 质量指标 FZC-23 F2C24 FZC25 F2C26 试验方法 外观 四叶草 四叶草 四叶草 四叶草 目测 额粒直径/mm 1. 1~1.5 1. 1~1. 5 1. 1~1.5 1. 4~1. 8 Q/SH 361 933 长度分布(质量分数)/ 2mm~8mm 不小于 85 85 85 85 CZ6 19C HS/0 孔容/(ml/g) 不小于 0.60 0.60 0.50 0.50 Q/SH 361913 比表面积/(n/g) 不小于 130 130 110 110 GB/T 5816 堆积密度/(g/mL) 0. 50~0. 56 0. 57~0. 63 0.55~0. 61 0. 55~0. 61 Q/SH 361 928 径向压碎强度/(/m)不小于 10.0 10.0 10.0 10.0 Q/SH 361 926 磨耗(质量分数)/% 不大于 1.00 1.00 1.00 1. 00 Q/SH 361 934
Q/SH36100662017 表3FZC-20系列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 日 质量指标 FZC-24A FZC-24B FZC-28 试验方法 外观 四叶草 四叶草 四叶草 日测 颗粒直径/mm 1.1~1.4 1. 1~1.4 1. 1~1.7 856I9 HS/6 长度分布(质量分数)/% 2mm~8m 不小于 85 85 85 Q/SH 361 923 孔容/(ml/g) 不小于 0. 80 0.70 GB/T 21650.1 孔容/(ml/g) 不小于 0.58 C16 196 IS/6 比表面积/(m/g) 不小于 100 110 115 GB/T 5816 堆积密度/(g/ml) 0.46~0.53 0. 50~0. 56 0.55~0.62 Q/SI 361 928 径向压碎强度/(%/m) 不小于 8. 0 8. 0 10.0 926 19C IS/b 磨耗(质量分数)/% 不大于 2.0 2.0 2.0 Q/SHI 361 934 活性“ 合格 合格 合格 CO9 0ZC BS/b 活性评价的控制指标以商务合同中的技术协议为准.

表4FZC-20系列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 日 质量指标 FZC28A FZC28B FZC28AM 试验方法 外观 四叶草 四叶草 四叶草 日测 颗粒直径/m 1. 1~1. 7 1. 1~1. 7 1.8~2.2 006 19C HS/0 长度分布(质量分数)/ 2m~8mm 不小于 85 85 Q/SII 361 923 长度分布(质量分数)/ 3m~10mm 不小于 / - 85 Q/SH 361 923 孔容/(ml/g) 不小于 0.80 0.70 GB/T 21650.1 孔容/(ml/g) 不小于 - 0.65 Q/SII 361 913 比表面积/(m/g) 不小于 110 110 110 GB/T 5816 堆积密度/(g/ml) 0.50~0.58 0. 50~0. 58 不小于0.55 Q/SII 361 928 径向压辞强度/(%/m) 不小于 8.0 8.0 8.0 Q/SH 361 926 磨耗(质量分数)/% 不大于 2.0 2.0 2.0 Q/SH 361 934 活性 合格 合格 合格 Q/SH 3370 503 活性评价的控制指标以商务合同中的技术协议为准.

5检验规则 5.1 出厂检验 本标准表2~表4中所列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

本产品的出厂检验包括出厂批次检验和出厂周期检 验.

出厂批次检验项目包括除活性以外的其他项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1. 100. 99 G 75 Q/SH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H36100652017 代替Q/SH 361 0065-2014 FZC-10系列加氢保护剂 2017-11-01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发布
Q/SH361006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H3610064-2014《FZC-10系列加氢保护剂》.

本标准与Q/SH3610064-2014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一范围中删除了产品具体制备工艺的描述(见第1章,2014年版的第1章):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中企业标准编号进行了相应修改(见第2章,2014年版的第2章); 一产品分类和代号中增加了活性组分的类别(见第3章,2014年版的第3章): 技术要求中删除了金属含量的技术指标(见第4章,2014年版的第4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技术信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抚顺分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艳、王月娜、宋春利.

本标准于2014年1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SH 361 00652017 FZC-10系列加氢保护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氧化铝干胶粉为载体,添加一定活性组分制备的FZC-10系列加氢保护剂的产品分 类、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固定床加氢处理过程,根据用户加工方案的不同,选用不同牌号的催化剂或 组合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816催化剂和吸附剂表面积测定法 GB/T21650.1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第1部分:压汞法 Q/SH361230炼油催化剂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Q/SH361920条状和球状催化剂样品的采取与混合法 Q/SH361923条状催化剂长度分布的测定 Q/SH361926条状催化剂径向强度的测定 Q/SH361928条状和球状催化剂紧堆积密度的测定 Q/SH361933条状和球状催化剂及其载体平均粒径的测定卡尺法 Q/SH361934加氢催化剂及其载体磨损指数的测定 3产品分类和代号 本标准产品根据产品活性组分和性能划分为11个品种,其产品名称和代号见表1.

Q/SH 361 00652017 表1FZC-10系列加氢保护剂产品名称和代号 产品名称 代号 活性组分 FZC-10Q型加氢保护剂 FZC10Q FZC-100型加氢保护剂 FZC10U 相镍系 FZC-11A型加氢保护剂 FZC11A 钼系 FZC-11Q型加氢保护剂 FZC11Q FZC-11U型加氢保护剂 FZC11U 钼镍系 FZC-12A型加氢保护剂 FZC12A FZC-120型加氢保护剂 FZC12Q 钼系 FZC-13A型加氢保护剂 FZC13A 镍系 FZC-13Q型加氢保护剂 FZC13Q 钼镍系 FZC-14A型加氢保护剂 FZC14A - FZC-14Q型加氢保护剂 FZC-14Q 钼镍系 4要求和试验方法 FZC-10系列加氢保护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2~表4.

表2FZC-10系列加氢保护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 质量指标 FZC10U FZC-11U 试验方法 FZC10Q 外观 中空四叶轮 球形 球形 目测 顺粒尺寸/mm 长轴 15.0~18.0 Q/SH 361 933 短轴 13. 0~15.0 颗粒直径/mm 2.2-3.2 2.2~3.2 Q/SH 361 933 长度分布(质量分数) 10mm~20mm 不小于 90 Q/SH 361 923 孔容/(anl./g) 不小于 0.15 0.75 0.70 GB/T 21650.1 比表面积/(m/g) 不小于 1.0~30.0 95 120 GB/T 5816 堆积密度/(g/ml) 0.70~0.85 0.56~0.62 0.56~0.62 Q/SH 361928 径向压碎强度/(%/mm) 不小于 15.0 Q/SHI 361 926 径向压碎强度/(N/粒) 不小于 28. 0 28.0 Q/SH 361 926 磨耗(质量分数)/% 不大于 1. 00 0.60 0.60 Q/SH 361 934 N
Q/SH361 00652017 表3FZC-10系列加氢保护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 日 质量指标 FZC11A FZC12A FZC13A FZC-14A 试验方法 外观 四叶轮 四叶轮 四叶草 四叶草 日测 颗粒直径/mm 5. 3~6.3 3.2~4.2 2.0~3.0 4.0~5.0 Q/SH 361 933 长度分布(质量分数)/ 3mm~8mm 不小于 90 90 90 90 Q/SH 361 923 孔容/(mL/g) 不小于 0.70 0.70 0.70 0.70 GB/T 21650.1 比表面积/(n²/g) 不小于 110 110 110 110 GB/T 5816 堆积密度/(g/mL) 0. 46~0. 51 0.48~0.53 0.55~0.61 0.55~0.61 Q/SH 361 928 径向压碎强度/(N/mm) 不小于 7.0 8.0 10.0 10.0 Q/SH 361 926 磨耗(质量分数)/% 不大于 1. 00 1.00 1.00 1.00 Q/SH 361 934 表4FZC-10系列加氢保护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质量指标 项 日 FZC11Q FZC-120 FZC-13Q FZC-140 试验方法 外观 四叶轮 四叶轮 四叶草 四叶草 日测 颗粒直径/mm 5. 3~6.3 3.2~4.2 2.0~3.0 4.0~5.0 Q/SHI 361 933 长度分布(质量分数)/% 3em~10mm 不小于 90 90 85 90 Q/SH 361 923 孔容/(mlL/g) 不小于 0.70 0.70 0.70 0.70 GB/T 21650.1 比表面积/(n/g) 不小于 110 110 110 110 GB/T 5816 堆积密度/(g/ml) 0. 46~0. 51 0. 48~0. 53 0.55~0.61 0. 55~0. 61 Q/SH 361 928 径向压碎强度/(/mm) 不小于 7.0 8.0 10.0 10.0 Q/SH 361 926 座耗(质量分数)/% 不大于 1.00 1.00 1.00 1.00 Q/SH 361 934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本标准表2~表4中规定的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

5.2组批规则 以相同配方生产的若干个班样的产品为1批,每批不超过50t,进行表2~表4中规定的项目的 检验.

5.3采样 按照Q/SH361920的要求采取试样,取2kg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5.4判定规则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1. 100. 99 G 75 Q/SH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H36100542017 代替Q/SH 361 0054-2014 FGH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 2017-11-01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发布
Q/SH361005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H3610054-2014《FGH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

本标准与Q/SH3610054-2014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一范围中删除了产品具体制备工艺的描述(见第1章,2014年版的第1章):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中企业标准编号进行了相应修改(见第2章,2014年版的第2章): 一产品分类和代号中增加了活性组分的类别(见第3章,2014年版的第3章): 技术要求中删除了金属含量的技术指标(见第4章,2014年版的第4章): -FGH-21、FGH-31产品外观中增加了三叶草和四叶草(见第4章,2014年版的第4章): 一-出厂检验中增加了出厂周期检验,活性指标列入出厂周期检验项目(见5.1,2014年版的5.1);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技术信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抚顺分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艳、王月娜、宋春利.

本标准于2014年1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SH 361 00542017 FGH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氧化铝干胶粉为载体,添加一定活性组分制备的FGH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的产品分 类和代号、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汽油固定床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根据用户加工方案的不同,选用不同牌号 的催化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816催化剂和吸附剂表面积测定法 Q/SH361230炼油催化剂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Q/SH361913催化加氢、重整催化剂孔体积和孔径的测定低温氮吸附法 Q/SH361920条状和球状催化剂样品的采取与混合法 Q/SH361923条状催化剂长度分布的测定 Q/SH361926条状催化剂径向强度的测定 Q/SH361928条状和球状催化剂紧堆积密度的测定 Q/SH361933条状和球状催化剂及其载体平均粒径的测定卡尺法 Q/SH3370503加氢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3产品分类和代号 本标准产品根据产品性能划分为4个品种,其产品名称和代号见表1.

表1FGH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产品名称和代号 产品名称 代号 活性组分 FGIH-11型加氢脱硫催化剂 FGII11 FGHH-20型加氢脱硫催化剂 FGI-20 FGH-21型加氢脱硫催化剂 FGI-21 钼钻系 FGHH-31型加氢脱碱化剂 FGH-31 4要求和试验方法 FGH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2.

Q/SH36100542017 表2FGH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 目 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FGB-11 FGH20 FGH21 FGH-31 外观 球体 球体 圆柱/三叶草/ 柱/三叶草/四 四叶草 叶草 目测 孔容/(ml/g) 不小于 0.45 0. 55 0.45 0.40 Q/SH 361 913 比表面积/(n/g) 不小于 180 220 240 210 GB/T 5816 径向压碎强度/(N/粒) 不小于 70.0 40.0 - Q/SHI 361 926 径向压碎强度/(N/mm) 不小于 10.0 8.0 Q/SH 361 926 堆积密度/(g/mlL) 0. 70~0. 80 0. 60~0. 70 0. 67~0. 77 0. 73~0 83 Q/SH 361 928 颗粒直径/mm 1. 3~1.5 2. 5~3. 5 2.5~3.0 1. 3~1. 6 Q/SH 361 933 长度分布(质量分数)/% 3mm~8mm 不小于 85 Q/SHI 361 923 长度分布(质量分数)/ 3mm~10mm 不小于 85 Q/SH 361 923 活性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Q/SH 3370 503 活性评价的控制指标以商务合同中的技术协议为准.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本标准表2中所列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

本产品的出厂检验包括出厂批次检验和出厂周期检验.

出厂批次检验项目包括除活性以外的其他项目.

出厂周期检验项目为活性项目,在生产工艺和原料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不超过6批进行一次周期检 验.

5.2组批规则 以相同配方生产的若干个班样的产品组成一检验批,每批不超过50t,按批进行检验.

5.3采样 按照Q/SH361920的要求采取试样,取2kg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5.4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的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表2中的规定时,则判定为该批产品合格.

并填写产品质量合格证 书.

5.5复验规则
Q/SH36100542017 出厂检验的结果如果有某项指标不符合表2中的规定时,应取保留样复验.

复验结果仍不符合表2 中的规定时,按Q/SH361920的规定重新自两倍的包装单元中抽取试样对不合格项进行检验,以重新取 样检验结果作为该批产品的质量判定依据.

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则 判定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按Q/SH361230进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1. 100. 99 G 75 Q/SH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H3610051-2017 代替Q/SH 3610051-2016 FHUDS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 2017-11-01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发布
Q/SH3610051-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H3610051-2016《FHUDS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

本标准与Q/SH3610051-2016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一范围中删除了产品具体制备工艺的描述(见第1章,2016年版的第1章): 产品名称和代号中补充了产品的活性组分(见第3章,2016年版的第3章): )/8980~/890,_/8260~/8080,甲8-S 章,2016年版的第4章); 出厂检验中增加了出厂周期检验,活性指标列入出厂周期检验项目(见5.1,2016年版的5.1);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技术信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抚顺分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艳、王月娜、宋春利.

本标准于2014年1月首次发布,于2016年4月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Q/SH 361 0051-2017 FHUDS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氧化铝干胶粉为载体,添加一定活性组分制备的FHUDS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产品的 分类和代号、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柴油加氢精制过程,根据用户加工方案的不同,选用不同牌号的催化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816催化剂和吸附剂表面积测定法 Q/SH361230炼油催化剂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Q/SH361913催化加氢、重整催化剂孔体积和孔径的测定低温氮吸附法 Q/SH361920条状和球状催化剂样品的采取与混合法 Q/SH361923条状催化剂长度分布的测定 Q/SH361926条状催化剂径向强度的测定 Q/SH361928条状和球状催化剂紧堆积密度的测定 Q/SH3370503加氢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3产品分类和代号 本标准根据产品活性组分和性能划分为6个品种,其产品名称和代号见表1.

表1FHUDS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产品名称和代码 产品名称 代号 活性组分 H-DS型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 FI-DS 钨钼镍钻系 FHUDS-2型加氢脱硫精制催化剂 FHUDS2 钨钼镍系 HLDS-3型加氯脱碱精制催化剂 FUDS3 钼结系 FHLDS-5型加氢精制催化剂 FHUDS5 钼钻系 FHUDS-6型加氢脱硫精制催化剂 FRUDS6 钼镍系 FHUDS-8型加氢脱硫精制催化剂 FBUDS8 钼镍系 4要求和试验方法 FHUDS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2.
Q/SH3610051-2017 表2FHUDS系列加氢催化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质量指标 项目 FH-IDS FHUDS-3 试验方法 FHUDS2 FHUDS5 FHUDS-6 FHIDS8 外观 三叶草 三叶草 三叶草 三叶草 三叶草 三叶草 日测 细条 1. 3~1.6 颗粒直径/mm 1. 2~1. 4 1. 2~1. 4 1. 1~1. 3 1.1~1.3 1. 1~1. 3 粗条 2.0~3.0 2.0~3.0 Q/SB 361 933 2.0~3.0 长度分布(质量分数)/% 2mm~8mm 不小于 85 85 85 90 90 90 Q/SH 361 923 孔容/(mlL./g) 不小于 0.32 0.28 00 0.33 870 0.33 Q/SH 361 913 比表面积/(m/g)不小于 200 180 180 180 210 160 GB/T 5816 堆积密度/(g/ml) 0. 87~0.96 1. 00~1. 20 0.90~1. 05 0. 85~0.95 0. 93~1. 05 0. 76~0. 86 Q/SHBI 361 928 径向压碎强度/(%/m) 不小于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Q/SI 361 926 活性“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Q/SH 3370 503 活性评价的控制指标以商务合同中的技术协议为准.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本标准表2中所列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

本产品的出厂检验包括出厂批次检验和出厂周期检验.

出厂批次检验项目包括除活性以外的其他项目.

出厂周期检验项目为活性项目,在生产工艺和原料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不超过6批进行一次周期检 验.

5.2组批规则 以相同配方生产的若干个班样的产品组成一检验批,每批不超过50t,按批进行检验.

5.3采样 按Q/SH361920的要求采取试样,取2kg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5.4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表2中的规定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并填写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5.5复验规则 出厂检验的结果如果有某项指标不符合表2中的规定时,应取保留样复验.

复验结果仍不符合表2 中的规定时,按Q/SH361920的规定重新自两倍的包装单元中抽取试样对不合格项进行检验,以重新取 样检验结果作为该批产品的质量判定依据.

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则 判定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Q/SH 361 0051-2017 6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按Q/SH361230进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5. 160 E44 Q/SH 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SH3505006-2020 代替Q/SH35050062018 石油焦 2020-04-20发布 2020-04-25实施 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Q/SH350500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H35050062018.

本标准与Q/SH3505006-2018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一一第3章表1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中,增加4A、4B两个牌号的质量指标.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婷婷、李子军.

本标准于201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SH3505 0062020 石油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原油加工后的渣油(或重油)为原料经延迟焦化装置生产的石油焦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所属产品主要作为炭素原料的掺配组分、煤气化原料、硅冶炼原料,也可作为CFB(循环流化 床锅炉)或有脱硫设施的工业炉窑用燃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387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5214煤中全硫测定红外光谱法 SH/T0026石油焦挥发分测定法 SH/T 0029 石油焦灰分测定法 SH/T 0032 石油焦总水分测定法 SH/T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SH/T0172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高温法) SH/T 0313-1992石油焦检验法 3要求和试验方法 石油焦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石油焦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 日 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4A 4B 5 硫含量(质量分数)/% 不大于 5.0 7.0 9.0 SH/T 017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5.020 E 12 Q/SH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H0443-2011 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 Remended practicesfor post-frac production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wells (试行) 2011-12-28发布 2012-03-01实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
Q/SH 0443-201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排采工艺方式 4设备配套要求 5排采作业程序 6资料录取 7HSE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排采井资料录取要求.

附录B(资料性附录) 产出流体理化性质
Q/SH04432011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中原油田井下作业处、华东石油局工程技术研究 院、勘探南方分公司井简技术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会师、唐文华、张宏录、代俊清.

Q/SH 0443-2011 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油气井和致密砂岩油气井压后排采工艺方式选择、设备配套要求、排采作业程 序、资料录取和HSE要求等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和致密砂岩油气井压后排采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513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井口装置和采油树 SY/T5044游梁式抽油机 SY/T5587.3-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SY/T5727-2007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T5873有杆泵抽油系统作业规程 SY/T5981-2000常规试油试采技术规程 SY/T6120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SY/T6125一2006气井试气、采气及动态监测工艺规程 SY/T6581-2003高压油气井测试工艺技术规程 SY/T6690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Q/SH0098油气水井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范 Q/SH0182-2008采油井资料录取规定 Q/SH0444-2011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液配制和返排液回收处理推荐作法 3排采工艺方式 3.1选择原则 3.1.1压裂后首先采取控制放喷排液方式,待井口压力为零,放喷排液结束后,依据排采井的储层 特性、地层供液情况优选合适的排采工艺: 3.1.2排采工艺方式可选择但不限于气举、抽波、机抽等方式,抽波排采不宜于气层(包括含气油 层)作业.

3.2排采工艺方式 3.2.1放喷排液 3.2.1.1压裂施工结束后,待地层裂缝闭合,采用油嘴控制排液,油嘴大小视开井时井口压力而定, 根据井口压力变化更换油嘴.

Q/SH 0443-2011 3.2.1.2对于页岩气井压裂后返排速率以不出砂为原则,在初始12h内返排速率控制在5m~ 10m/h,其后返排速率控制在8m/h~25m/h.

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调整; 3.2.1.3若压后放喷排液可达到工业油气流条件,则按SY/T5981-2000中第5章规定执行.

3.2.2人工举升排采 3.2.2.1气举排液 气举排液要求包括: a)气举介质宜采用氮气、天然气: b)气举深度不能超过套管允许掏空深度,严格控制回压,防止地层出砂: c)气井气举后仍然无法自喷,根据排液和产量情况再确定下步措施.

3.2.2.2抽汲排液 抽波排液要求包括: a)以地层不受伤害、不出砂为原则进行抽没作业; b)按照SY/T5587.3-2004中6.5的规定执行.

3.2.2.3机抽排液 根据放喷排液情况,选择相应规格的抽油机进行试采,按照SY/T5981一2000第6章有关规定 执行.

4设备配套要求 4.1排采井口装置选择 4.1.1宜采用普通双翼井口,满足排采需求.

4.1.2井口装置满足特殊作业要求.

4.1.3排采井口装置性能要求应符合GB/T22513的规定.

4.2井控装置 排采期间的井口和井控装置的安装、使用和管理应符合SY/T6120的要求.

4.3地面流程及要求 4.3.1节流管汇 4.3.1.1地面流程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SY/T6581-2003第7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4.3.1.2放喷、测试管线、管汇台等地面流程固定牢靠.

4.3.1.3地面流程管线根据各管线、设备的耐压等级分段试压,具体试压按工程设计要求执行.

4.3.2分离器 4.3.2.1分离器额定工作压力需满足排采压力要求.

4.3.2.2分离器处理能力满足排液处理量的要求.

4.3.2.3分离器排气管线处于畅通状态.

4.3.2.4分离器用地脚螺栓及钢丝绳固定牢靠.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5.180 E 12 Q/SH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H0442-2011 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施工设备配套 推荐作法 Remendedpractices for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wellsfracturing equipmentmatching (试行) 2011-12-28发布 2012-03-01实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
Q/SH 0442-201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压裂井口装置 5投球装置.

6防喷装置 7高压管汇 8压裂机组 9低压配液供液系统 10支撑剂储输装备 11专用工艺配套设备 12辅助设备 13HSE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压裂施工泵车准备总功率计算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高压管汇件最大流量推荐表.

Q/SH0442-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井下特种作业处、西南石油局井 下作业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强、赵正龙、兰流源.

Q/SH04422011 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施工设备配套推荐作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施工设备的术语和定义及压裂井口装置、投球装置、防喷装置、高 压管汇、压裂机组、低压配液供液系统、支撑剂储输装备、专用工艺配套设备、辅助设备等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化陆上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施工中对压裂设备及配套装置的配套优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513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井口装置和采油树 SY/T5211压裂成套设备 SY/T6120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SY/T6270石油钻采高压管汇件的使用与维护 SY/T6698油气井用连续管作业推荐作法 Q/SHS0001.2油田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专用井口压裂头special fracturing wellhead 在压裂施工中,连接压裂井口与高压管线的专用装置.

3. 2 设计总功率designed total hose power 压裂施工设计中,在设计施工限压下达到设计最大排量时压裂泵车的总输出功率.

3.3 一级供液源thefirst stage liquid source 直接为混砂车提供压裂液的储存供给罐群与管汇.

3. 4 二级供液源the second stage liquid source 为一级供液源提供压裂液的各种设备设施.

3. 5 连续混配装置continuouslymixingequipment 能在单位时间段内连续配制出压裂液的现场配液装备.

Q/SH 0442-2011 3. 6 低压配液供液系统lowpressure liquidmixing and supply system 在压裂施工中连续向混砂车供给合格成品液的总和包括低压管汇、储液(水)容器、连续混配装 置、配液用水净化装置等.

3. 7 支撑剂储输装备proppant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equipment 在压裂施工中连续向混砂车提供支撑剂的装备,包括支撑剂罐车、立式支撑剂罐、支撑剂 传送带等.

4压裂井口装置 4.1专用井口压裂头耐压值应符合压裂设计要求,连接高压管线的每个接口通过流速不宜超过12.2 m/s.

4.2压裂井口装置应满足GB/T22513和非常规压裂特殊工具的通过要求.

5投球装置 5.1投球装置耐压值应符合压裂设计要求.

5.2投球装置应具备满足压裂设计投球要求的各种组件.

5.3投球装置中投入球所经过的各处通径应保证球顺利通过.

施工前应进行通过性实验.

6防喷装置 在压裂施工过程中涉及起下工具、油管、电缆作业采用的防喷装置应满足SY/T6120的要求和压裂 设计压力等级的要求.

7高压管汇 7.1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准备足够数量相应压力级别的高压管件.

施工所用高压管件应满足SY/T6270 的要求.

7.2泵车与管汇之间的高压管线上使用旋塞阀或单向阀,应能保证每台泵车与井口和其他泵车隔离开.

7.3通向井口的高压注入管线应安装旋塞阀.

7.4在高压注入管线上宜连接符合设计限压要求的安全阀, 7.5高压管线应使用安全防脱索具.

7.6单根高压注入管线通过流速不宜超过12.2m/s,最高流量参见附录B中表B.1.

8压裂机组 8.1压裂泵车 8.1.1总则 压裂泵车性能应符合SY/T5211的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5.020 E 12 Q/SH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H 0441-2016 代替Q/SH0441-2011 页岩气水平井泵送桥塞与射孔联作 分段压裂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tagedfracturing design of horizontal shale gas well through plug-and-perforation 2016-09-12发布 2016-12-31实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
Q/SH 0441-2016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础资料录取种类 5压前参数综合分析 6分段压裂设计方法 7应急预案 8压裂设计审批程序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Q/SH 044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代替Q/SH0441-2011《非常规油气井压裂设计规范》.

本标准与Q/SH0441-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页岩油和致密油气的相关内容,并修改了范围部分要求(见范围1): 一增加了3项术语和定义,并修改了3.1的术语和定义(见3.1、3.2、3.9、3.10): 增加了基础资料中重点资料录取(见4.2): 增加了部井压裂试气分析(见第4.3): 修改了压裂设计原则和要求(见6.1): 增加了裂缝参数优化设计的要求(见6.2): 一修改了射孔参数设计的要求(见6.3): 修改了施工参数优化设计的要求,包括排量设计、规模设计、顶替液量和支撑剂砂液比,增加 了中项液量和破胶剂优化的要求(见6.4): 增加了压裂材料设计中预处理酸的要求(见6.5.1): 修改了压裂液和支撑剂的要求(见6.5.2和6.5.3): 一增加了泵送桥塞射孔联作设计的要求(见6.6): 增加了小型测试压裂设计的要求(见6.7): 修改了压裂返排方案设计的要求(见6.9): 修改了现场施工准备及配套要求(见6.10): 一应急预案中增加了泵送桥塞射孔联作工艺异常应急预案(见第7节).

本标准由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 院、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原石油勘探局井下特种 作业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双明、蒋廷学、贾长贵、王海涛、卡晓冰、卫然、苏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SH 0441-2011. II
Q/SH 0441-2016 页岩气水平井泵送桥塞与射孔联作分段压裂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水平井泵送桥塞与射孔联作分段压裂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础资料、综合分析 和设计流程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页岩气水平井泵送桥塞与射孔联作分段压裂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108压裂支撑剂性能指标及测试推荐作法 SY/T5289油、气、水井压裂设计与施工及效果评估方法 SY/T5727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T6690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Q/SH0051压裂用陶粒支撑剂技术要求 Q/SH0442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施工设备配套推荐作法 Q/SH0443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 Q/SH0444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液配制和返排液回收处理推荐作法 Q/SH0445非常规油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操作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改造体积stimulatedreservoirvolume(SRV) 通过压裂改造到的油气藏体积,单位为立方米(㎡).

3. 2 有效改造体积effective stimulationreservoir volume 压裂改造体积中对产量有贡献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²).

3.3 脆性矿物brittle mineral 对岩石的脆性起主要影响作用的矿物,包括石英、长石、方解石等.

3. 4 胞性指数brittleness index 脆性指数是反映岩石脆性程度的指标,其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用百分数表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240.50 E 07 Q/SH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H0422.6-2012 井筒工程业务模型 第6部分:试油(气) Business modelfor wellbore engineering Part 6:Well testing 2012-04-18发布 2012-06-01实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
Q/SH 0422.6-2012 前言 Q/SH0422《井筒工程业务模型》分为七个部分:- 一第1部分:井设计: -第2部分:钻井工程; --第3部分:地质录井: --第4部分:地球物理测井: --第5部分:试井: --第6部分:试油(气): 一第7部分:井下作业.

本部分是Q/SH0422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 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管理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

本部分起草人:邓伟、武新江、吴建、下士举、胡远珍、温秀琦、侯方芹、王明方、魏守进.

Q/SH 0422.6-2012 井筒工程业务模型 第6部分:试油(气)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井筒工程业务域的试油(气)业务模型.

本 部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操开发试油(气)数据资源管理及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SH0418-2012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分类与编码规则 3试油业务模型 3.1业务分类原则 本部分按照业务流程分类.

3.2业务分类 3.2.1本部分是井筒工程业务域下的一级业务,一级业务下直接划分为7个业务活动.

3.2.2本部分的业务及业务活动编码遵从Q/SH0418-2012中5.2的要求.

3.3业务活动分类及描述 3.3.1业务活动分类 本部分包含7个业务活动,见表1.

表1业务活动分类 一级业务 一级业务编码 业务活动名称 业务活动编码 试油(气)地质设计 JA06H01 试油(气)工程设计 JA06H02 射孔设计 JA06H03 试油(气) JA06 试油(气)施工 OH90 地层测试施工 JA06H05 测试地质成果总结 JA06H06 试油(气)地质成果总结 JA06H07
Q/SH 0422.62012 3.3.2业务活动描述 业务活动描述见表2.

表2业务活动描述 序 名称 操作者 时间 地点 操作 原因 结果 备 号 对象 注 试油(气) 业务活动的 试油测试目标井,进一步探 设计人 测该井目标层的油气、地层 室内 井 试油地质设计报 地质设计 员 起止时间 温度、压力等,在施工前要 告 对该井目标层进行地质设计 试油(气) 设计人 业务活动的 2 室内 井 基础资料、工具工艺资料 达到试油测试目 工程设计 员 起止时间 标井地质目的 设计人 业务活动的 射孔使用器材、施工方法选 3 射孔设计 员 起止时间 室内 井 择射孔参数确定以及进行 形成射孔设计文本 射孔深度计算等 试油(气) 施工人 4 业务活动的 井场 井 施工设计 确定所试层位有无 施工 员 起止时间 工业油气流 地层测试 施工人 业务活动的 了解目的层产能、液性、温 液性、压力等地质 取得目的层产能、 5 施工 员 起止时间 井场 井 度、压力等资料 资料 测试地质 地质人 业务活动的 测试结束,总结该井的测试 总结报告及油气、 6 成果总结 员 室内 成果,油气、地层温度、压 地层温度、压力等 起止时间 力等 情况 试油(气) 地质人 业务活动的 试油结束,总结该井的测试 试油总结报告及该 地质成果 员 室内 # 成果,油气、地层温度、压 井测试成果,油气、 总结 起止时间 力等 地层温度、压力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CRBJT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BJT 761-2023 下穿铁路钢筋混凝土管 2023-08-23发布 2023-10-01实施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CR BJT 761-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分类和标记 5材料与制作 2 3 6技术要求 5 7试验方法 6 8检验规则 9标识、运输和储存 9 10产品合格证. 附录A... 9 10 附录B. 12 附录C.
Q/CRBJT 76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科信部(总工室)、工务部,天佑京 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天佑京铁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靖飞、梁金江、李光耀、李彦博、周解慧、孟国清、张天明、韩丹、齐辉、 王迎春、王建立、王鹏、张中坡、白冰、杨存亮、董继安、肖卫军、梁建涛.

请注意本文件的有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Ⅱ1
Q/CR BJT 761-2023 下穿铁路钢筋混凝土管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下穿铁路钢筋混凝土管的分类和标记,材料与制作,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识、运输和存储,产品合格证等.

本文件适用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下穿铁路埋深不大于20m的钢筋混凝土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5008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 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7804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GB/T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1183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13788冷轧带肋钢筋 GB/T 14684建设用砂 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675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 GB/T18173.3高分子防水材料第3部分:遇水膨胀橡胶 GB/T9846普通胶合板 GB/T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 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 GB55008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 JC/T540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 JC/T94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用橡胶密封圈 JC/T2126.1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第1部分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95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TB10002铁路桥涵设计规范 TB10092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CECS246给水排水工程项管技术规程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下穿铁路钢筋混凝土管 用于下穿铁路、防护各类管线的钢筋混凝土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04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991-2023 铁路桥梁用支座砂浆 Bearingmortarsforrailwaybridges 2023-08-25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 991-202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2 5技术要求 2 5.1一般规定 2 5.2性能要求 2 6试验方法“ 3 6.1试验条件 3 6.2主要试验设备及工具 E 6.3试样要求 6.4试验步骤 7检验规则 7.1编号与取样 7.2型式检验 7.3出厂检验 7.4判定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 8.1标 8.2包装 8.3运输与储存 参考文献
Q/CR991-2023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永江、胡建伟、王月华、任万敏、减晓秋、高策、王军伟、李化建、李康、刘子科、 翁智财、蒋睿、王凯林、孙明德、李秀华、李文秀.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

来信请注明:Q/CR991-2023意见.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No.0099 Q/CR 991-2023 铁路桥梁用支座砂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铁路桥梁用支座砂浆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 包装、运输与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重力灌浆法施工的铁路桥梁用支座砂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 CB/T9774水泥包装袋 GB/T12573水泥取样方法 C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50080普通混摄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CB/T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C/T681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JGJ/T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J/T322-2013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 TB/T3275铁路混凝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支座砂浆bearingmortar 由于混料加拌和水搅拌面成,具有高流态、高早强、微胀等性能特点,用于铁路桥梁支座灌浆施 工的一种砂浆.

3.2 干泥料drymixedmaterial 由水泥、矿物掺合料、细骨料以及其他功能材料按一定比例预先均匀混合面成,用于制作铁路桥梁 支座砂浆的材料.

3.3 水科比ratio of water to dry mixed material 用水量与干混料总量的质量比.

Q/CR991-2023 No.0099 4分类 支座砂浆按用途分为I型支座砂浆和I型支座砂浆.

I型支座砂浆主要用于预制混凝土梁、钢梁 等用支座的安装,Ⅱ型支座砂浆主要用于现浇混凝土梁用支座的安装.

5技术要求 5.1一般规定 5.1.1干混料应均匀、无杂质、无结块,加水摔和后的拌和物应无色差、无分层、无沉淀.

5.1.2支座砂浆的水料比不应大于0.15.

5.1.3干混料用拌和水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

5.2性能要求 5.2.1干混料的含水率不应大于1.0%.

5.2.2 干混料中砂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75mm.

5.2.3 干混料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1%.

5.2.4 支座砂浆的性能应满是表1的要求.

表1支座砂浆的性能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序 号 初始流动度 320 360 30min流动度 >240 mm 2 凝结时间(终摄) min ≤180 3 水率 0 2 h ≥20 抗压强度 8 h - ≥25 MPa 1d W40 28 d >50 5 抗压强度比(R/R) ≥100% 抗折强度 1 d >10 >8 6 MPa P8 >10 7 抗折强度比(F/F) ≥100% 8 竖向影胀率 1d 0.02%0.50% 9 自由账率 28 0.02% 0.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9572-2020 铁路建设项目监理工作规程 Specificationfor Supervision Works of Railway ConstructionProject 2020-12-30发布 2021-02-01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铁路建设项目监理工作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Supervision Works of Railway ConstructionProject Q/CR9572-2020 主编单位:国铁集团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局 参编单位: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 怀邵衡(黔张常)铁路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施行日期:2021年02月01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21年北京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建设项目监理工作,在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以下简称 监理规范)、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以下简称验标)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有关监理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铁路建 设项目及相关行业监理工作实践经验,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通过对监理规范、验标中相关质量监理工作要求的细化和完善,明确 了监理工作程序和标准,规范工程质量监理工作行为,提高了工程质量监理工作 实施的可操作性,提高了监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为建设单位规范监理工作管 理提供依据,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质量管控作用.

本规程由8章组成,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 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峻工验收阶段及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监理记录、监理报告, 另有8个附录.

本规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1本规程为首次编制,对监理单位和人员做好监理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为 建设管理、监督检查,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履职提供了依据.

2明确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检测单位等参建各方配合做好监 理工作的基本规定.

3以验标和监理规范规定的监理工作职责为主线,突出工程质量监理工作, 明确了监理巡视、旁站、平行检验、见证检验、工序质量验收等主要质量监理工 作程序与工作标准,细化了监理日记、监理日志、旁站记录等主要监理工作过程 的记录内容和填写要求,实现监理工作可追溯.

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监理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 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国铁集团工程 质量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并抄送中 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 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国铁集团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局 参编单位: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 公司、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怀邵衡(黔张常)铁路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王键、王佳琦、卫来贵、刘建中、孙立斌、杨再道、刘仲武、 刘智军、张磊、任卫来、苏建辉、王启奎、罗中意、石新桥、张敬雷、程永谊、 李照星、刘江华、徐新广、张勇、林宇、向小军、周中财、张翔健、宁灿程.

主要审查人:龚成明、薛吉岗、柳墩利、雷涛、晋永贵、王淑雨、杨利民、 朱广东、牟宏杰、马国鹏、邓凯、尹建清、陈振光、钟振云、王群伟、姜勇、李 健、邓涛.

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3.1建设单位, 3.2监理单位 3.3施工单位 3.4 设计单位. 3.5检测单位. 4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 4.1项目监理机构建设. 4.2教育培训. 6 4.3监理规划. 4.4监理实施细则. 10 4.5审核(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6审批验收单元划分方案... 12 4.7开工前质量预控.. 12 4.8审核(批)开工报告. 13 5施工阶段监理工作.. 5.1试验检验.. 14 5.2测量放样及监控量测. 15 5.3巡视.. 5.4旁站.. 21 5.5工序质量验收 18 5.6工程质量验收.

61 5.7工地会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08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955-2023 无確轨道用钢筋焊接网 Welded fabric for ballastless track 2023-xx-××发布 2023-×X-××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 955-2023 目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包装、标志、储存和运输
Q/CR95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有限公司、京哈高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梦、王继军、刘海涛、施成、蒋函珂、郝光、郭登科、王焕景、冯林双、于秋波、 吴国琦、樊齐曼、刘伟斌、尤瑞林、社香刚、赵磊、方文珊、钟右鹏、李保民、庄振伟、宁娜、袁家钰、易强.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

来信请注明:Q/CR955-2023意见.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02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931-2022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 Computer based interlock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22-12-30发布 2023-03-15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 931-2022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5 总则 6 联锁功能 计算机联锁的硬件系统 10 8 计算机联锁的软件系统 12 9 接口与通道 13 10操作与表示 15 11电子执行单元 16 12电务维修机 16 13供电及电源设备 16 14电磁兼容与雷电防护 17 15环境要求 18
Q/CR93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 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安平、徐德龙、刘鹏、张松涛、张利峰、李卫娟、丁本江、聂志国、莫运前、 刘丽娟.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

来信请注明:Q/CR931-2022意见.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No. Q/CR 931-2022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总则、联锁功能、计算机联锁的硬件系 统、计算机联锁的软件系统、接口与通道、操作与表示、电子执行单元、电务维修机、供电及电源设备、电 磁兼容与雷电防护、环境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的设计、研制、运营及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887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4338.5轨道交通电建兼容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 GB/T24339.1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第1部分:封闭式传输系统中的安全相关 通信 GB/T24339.2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第2部分:开放式传输系统中的安全相关 通信 GB/T28808-2021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控制和防护系统软件 GB/T28809-2012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信号用安全相关电子系统 TB/T2307集中联锁结合电路一般原则 TB/T1567.2-2019铁路闭塞第2部分:自动站间闭塞技术条件 TB/T3074铁路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 TB/T3498-2018铁路通信信号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联锁计算机interlockingputer 计算机联锁中实现联锁功能和安全性输入输出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接口.

3.2 余redundancy 提供一个或多个通常是相同的附加措施,用于提供系统故障容忍能力.

3.3 安全完整性safetyintegrity 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运行环境下以及规定的时间内,安全相关系统完成指定的安全功能的 能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28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926-2022 电气化铁路馈线保护测控装置 Protective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device for electrifiedrailway traction feeder 2022-12-30发布 2023-03-15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 926-202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5检验方法 12 6检验规则 87 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29 附录A(规范性) 定值清单与软压板标准格式 31 附录B(规范性) 报告输出标准格式 35 附录C(规范性) 模拟量、状态量、遥控信息规范 42 附录D(规范性) 人机界面信息规范 8t 附录E(规范性) 装置接口标准 50
Q/CR92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成都交大运达电 气有限公司、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公 司、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正庆、陈纪纲、高仕斌、李焱、安英霞、刘淑萍、王志英、何祥照、李健、候风娟、 张强、田珂、雷栋、熊列彬、宋金川、葛海波、张林、许晓蓉、韦晓广、孙敏、吴海波.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部政编码:100081).并抄送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 北一段111号,邮政编码:610031).

来信请注明:Q/CR926-2022意见反锁.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9256-2023 铁路隧道智能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forIntelligent Geological Forward-prospectingofRailwayTunnel 2023-01-25发布 2023-01-25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铁路隧道智能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forIntelligent Geological Forward-prospecting ofRailway Tunnel Q/CR9256-2023 主编单位:山东大学 批准部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施行日期:2023年1月25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3年北京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铁路隧道智能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 Q/CR92562023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100054,北京市西城区右安门西街8号) 出版社网址:http://.tdpress. 河北宝昌佳彩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850mm×1168mm1/32印张:2.75字数:72千 2023年5月第1版2023年5月第1次印刷 书号:151136696定价:30.00元 凡购买铁道版图书,如有印制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读者服务部联系调换.

联系电话:(010)51873174
国铁集团关于发布 《铁路隧道智能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的通知 铁建设[2023]21号 现发布《铁路隧道智能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Q/CR9256一 2023,单行本另发),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国铁集团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中国铁路经济规划 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1月25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P Q/CR9255-2023 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forIntelligentConstruction of RailwayShieldTunnels 2023-01-18发布 2023-01-18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for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RailwayShieldTunnels Q/CR9255-2023 主编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施行日期:2023年1月18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3年北京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9254-2023 铁路路基智能填筑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forIntelligentFillingof RailwayEarthworks 2023-01-25发布 2023-05-01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CS扫描全能王 3人都在用的扫报Ag9
国铁集团关于发布 《铁路路基智能填筑技术指南》的通知 铁建设[2023]22号 现发布《铁路路基智能填筑技术指南》(Q/CR9254-2023,单 行本另发),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国铁集团建设 管理部负责解释,由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 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1月25日 CS扫描全能王 3人都在用的扫Ag
前言 本指南是根据《国铁集团关于印发(2020年铁路工程建设标 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20]68号)的要求,以《铁路路 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Q/CR9210-2015为基础,全 面总结京雄、和若、京滨等铁路智能填筑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科研成 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指南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 定、系统组成与技术要求、施工准备、填筑施工、检测与验收,另有 2个附录.

本指南主要内容如下: 1.明确了本指南适用于铁路路基智能填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控制及验收;规定了路基智能填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和文明施工等要求.

2.规定了路基智能填筑系统、填料粒径连续检测模块、能量 压实值等智能填筑相关术语.

3.规定了路基智能填筑的工作流程及主要内容、智能填筑首 件工程评估要求,明确质量连续检测成果作为验收基本资料.

4.明确了路基智能填筑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关系,规定了智 能摊铺、智能平整、智能碾压、智能边坡整形、填料粒径连续检测、 压实振动连续检测等模块的功能要求.

5.规定了路基智能填筑的工装准备要求;细化了路基填筑工 艺试验要求;相关性校验中提出了CEV压实振动连续检测指标并 确定相关系数不小于0.75.

6.规定了路基智能填筑填料运输与进场、摊铺、平整、碾压、 边坡整形等工序的智能施工要求.

3 CS扫描全能王 3人都用的A
7.结合路基智能填筑分析段压实程度合格率,规定了采用智 能填筑技术时质量验收的检验项目、频次与方法.

8.附录相关性校验报告中规定了CEV的相关内容,明确压实 振动连续检测报告内容包括压实程度分布图.

在执行本指南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 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 资料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大柳 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 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 后修订时参考.

本指南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雄安高速铁路 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 公司、新疆和若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王同军、蔡德钩、朱宏伟、马西章、闫宏业、姚建平、 魏少伟、余雷、杨常所、曹策、肖金凤、杨斌、张千里、陈锋、 李政、李斯、安再展、杨国涛、刘俊飞、唐广辉、章敏、孙英潮、 石越峰、高峰、彭志新、潘永杰、李超、刘星、李吉亮、杨伟利、 吕宋、尧俊凯、杨长卫、唐亮、陈晓斌、孟军涛、李竹庆、闫鑫、 曹乾桂、张良、苏珂、马世平、王建成、胡国星、施文龙、蒲发林.

主要审查人:李安洪、崔俊杰、杨鹏健、张先军、包黎明、沙建新、 何永昶、杨国柱、施文龙、任向玉、张晓明、杨斌、崔维孝、冷景岩、 宣立华、高志伟、田士军、孙红林、曾长贤、陈忠、南建涛、刘诚、 王连俊、张建经.

4 CS扫描全能王 3人都在用的扫报A
目次 1总 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 语 2.2符 号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2工作流程 4系统组成与技术要求 9 4.1一般规定 4.2 智能填筑指挥子系统 4.3 定位与测量子系统 11 4.4 机械智能控制子系统 11 4.5 质量连续检测子系统 12 5施工准备. 14 5.1 一般规定 14 5.2 工装准备 14 5.3 填筑工艺试验 16 5.4 相关性校验 18 6填筑施工 22 6.1 1一般规定 22 6.2 填料运输与进场 23 6.3 摊 铺 24 6.4 平 整 24 6.5 碾 压 25 5 CS扫描全能王 3人都在用的扫A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04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756.1-2020 铁路桥梁支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 Bearingsforrailwaybridges- Part 1:Generalrequirements 2020-06-14发布 2020-09-30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CR 756.1-2020 目次 前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规格、分类和型号 5技术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安装和养护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调高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重力灌浆材料的性能要求 参考文献
Q/CR 756.1-2020 前言 Q/CR756(铁路桥梁支座》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球型支座: 第3部分:盆式支座; 第4部分:柱面支座; 一第5部分:摇轴、饮轴和辑轴支座: 第6部分:板式支座; 第7部分:测力支座.

本部分为Q/CR75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快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 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资任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 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腻晓秋、苏水华、牛斌、马慧君、杨全亮、高策、李字、高静青、严爱国、陈列、吴延伟、 周勇政、蔡超励、孙明德、曹志峰、张远庆.

本部分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No.0129 Q/CR756.1-2020 铁路桥梁支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 1范围 Q/CR756的本部分规定了铁路桥梁支座的术语和定义,规格、分类和型号,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铁路桥梁球型支座,盆式支座,柱面支座,板式支座,摇轴、铰轴和辊轴支座,其他支 座类型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543铁路桥梁词汇 3术语和定文 CB/T3654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3. 1 桥梁支座bridgebearing 设置在桥梁上部结构(梁)和下部结构(墩、台)之间,承受并传递竖向和水平荷载,通过部件的相 对滑移或部件自身的变形来适应桥梁上、下部结构的相对位移和转角的装置.

注:改写GB/T36543-2018,定义5.1 3.2 橡胶支座rubberbearing 核心承压部件为橡胶材料的桥梁支座.

3.3 钢支座steel bearing 核心部件为曲面衬板、铰轴、摇轴或银轴的桥梁支座.

3.4 球型支座spherical bearing 由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和中间球冠村板构成,下(上)支座板为凹球面、球冠衬板为凸球面结构的 支座.

注1:球型支座分为普通球型支应和减隔展球型支座.

注2:政写GB/T36543-2018,定文5.14.

3.5 盆式支座potbearing 由上支座板、下支座板、中间衬板和橡胶承压板构成,下支座板为盆状结构的支座.

Q/CR 756.1-2020 No.0129 3.6 柱面支座cylindrical bearing 由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和中间衬板构成,下(上)支座板为回柱(双曲)面、中间衬板为凸柱(双曲) 面结构的支座.

3.7 板式支座elastomericbearing 由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和橡胶承压板构成,上、下支座板设有限位挡块的支座.

3.8 由上支座板、摇轴和下支座板构成,摇轴的上、下凸曲面分别与上支座板、下支座板的平面或凹曲 面线性接触的支座.

3.9 较轴支座hinge bearing 由上支座板、四柱轴和下支座板构成,四柱轴嵌固于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的凹柱面内的支座.

3.10 辑轴支座rollerbearing 由摇轴支座或饺轴支座、并置的辐轴和底座板构成,辑轴的上、下凸曲面分别与摇轴支座或饺轴支 座的下支座板和底座板的平面或回曲面线性接触的复合支座.

3.11 调高支座height-adjustablebearing 可通过在本体与上部结构(梁)的底面或下部结构(墩、台)的顶面之间加垫何板、或在本体内密封 腔体中压注聚氨等填充介质的措施调节整体高度的支座.

3.12 测力支座force-measurable bearing 可通过预置在本体内的测力元件及与外部关联的数据传输系统测量并输出有载值的支座.

3. 13 减隔震支座isolationbearing 可通过本体结构构造或性能技术参数减小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的支座.

3.14 抗拉支座up-lift bearing 可通过本体构造承受并传通控力的支座.

3.15 常温支座bearingadapted to normal temperature 可在-25℃-60℃环境下保持本体结构和性留参数稳定的支座.

3.16 耐寒支座bearingadaptedtolow temperature 可在-40℃-60℃环境下保持本体结构和性能参数稳定的支座.

注:特殊条件下低温下限为-50℃.

3. 17 耐腐蚀支座corrosionresistantbearing 主体部件采用不锈钢、铝合金、耐候结构钢、耐腐蚀铸钢等金属材料或其他措施以提升抵御严重腐 蚀环境的能力的支座.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