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213-2016 中空纤维超微滤膜断裂拉伸强度测定方法.pdf
ICS 07.060 A45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213 -2016 中空纤维超/微滤膜 断裂拉伸 强度测定方法 Testingmethod of breaking elongation strength for hollow fiber UF/MF membranes 2016-11-07发布 2017-02-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213-201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原理 5仪器和器具 6试样的制备 7测试环境及放置时间 8测试步骤 9数据计算 10精密度. 11测试报告 参考文献 HY/T21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雪梅、陈颖、李晓明、关毅鹏、刘国昌、李浩、王旭亮.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212-2016 反渗透膜亲水性测试方法.pdf
ICS 07.060 A45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212 -2016 反渗透膜 亲水性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for surface hydrophilicity of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2016-11-07发布 2017-02-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 212-2016 目 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测试原理 5主要试剂及条件 6仪器设备 7样品制备 8测试步骤 9数据处理 10测试报告.. 参考文献 HY/T21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强、于慧、潘献辉、宋杰、张梦、吴非洋、金焱、李天玉.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159-2013 太阳光度计测量数据校正方法.pdf
ICS07.060;17.180 N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59 --2013 太阳光度计 测量数据校正方法 Methodforsunphotometerdatacalibration 2013-04-25发布 2013-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159-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飞、李铜基、朱建华、韩冰.
HY/T159-2013 太阳光度计测量数据校正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太阳光度计的校正项目及技术要求、校正条件、方法原理、测量步骤、数据处理以及记 录和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太阳光度计对大气上界太阳辐照度对应电压响应值的校正.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光谱辐照度spectralirradiance 在给定波长附近的无穷小范围内,辐射照度与该波长间隔之商.
注1:单位用微瓦每平方厘米纳米(μWcm²nm-)表示.
注2:改写GB/T12936-2007,定义3.5.
2.2 大气光学质量opticalairmass 太阳在任一位置与在天顶时,日光通过大气到达观测点的折射路径之比.
注:改写GB/T12936-2007,定义5.20. 2.3 光学厚度opticalthickness r(a) 辐射在介质中传输时,因介质的吸收和散射作用而受到削弱.
对于波长为入的光束,在从位置21 到位置所通过厚度为(z一x)介质后,由介质的光束衰减系数和通过厚度计算介质的光学厚度,公 式为: r(x)={²c(a,z)dx 式中: C(x,2)-光束衰减系数,量纲为[L-].
注:改写JJG1032-2005,定义4.38.
2.4 太阳天顶角solarzenithangle 0 太阳人射光线与当地法线之间的夹角,0≤≤90°.
注:改写QX/T69-2007,定义3.16.
2.5 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opticalthickness t (a) 整层大气天顶方向的总路径上,由气溶胶散射和吸收所造成辐射衰减的光学厚度.
注:改写QX/T69-2007,定义3.12.
HY/T159-2013 2.6 日地平均距离meanearth-sundistance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至太阳距离的周年平均值.
注: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496×10km.
[GB/T12936-2007,定义2.24] 3技术要求 3.1太阳光度计技术要求 太阳光度计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a)16位以上A/D转换; b)分辨率小于10μWcm²nm; c)不确定度小于2%; d)非线性度不大于0.002%满量程; e)视场角不大于2.5°; f)波段半高宽度不大于10nm; g)中心波长准确度:±2nm.
3.2校正项目及技术要求 3.2.1校正项目 校正项目为太阳光度计对应大气上界太阳光谱辐照度E.
(X)的电压响应值V.
(x).
3.2.2测量范围 光谱辐照度测量范围:0.5μWcm-².nm-~200μWcm-².nm.
3.2.3不确定度 校正结果的测量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应小于5%.
4校正条件 4.1被校正仪器设备 太阳光度计宜采用368nm、412nm、440nm、500nm、670nm、870nm和1020nm等波段进行气 溶胶光学特性测量.
被校正仪器设备的基本要求: a)仪器采样频率不低于8次/s,并确保保存每次测量的最大值; b)每组测量总时间控制在1min以内; c)手动太阳光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应固定在三脚架上,通过三脚架调节使太阳光度计对准太阳.
4.2校正环境条件 校正环境条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a)校正场地的高程不低于2000m; b)校正场地应远离城市、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 2 HY/T159-2013 c)在日出、日落方向障碍物的高度角应小于10°,且场地四周无明显障碍物遮挡太阳; d)仪器校正当天应为晴天.
当天440nm波段处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值应小于0.2; e)仪器现场测量过程中平均风速应小于10m/s且最大风速应小于12m/s,仪器校正场地地貌 应以植被为主,测量地点周围100m内的绿化面积大于30%.
5校正方法 5.1方法原理 在太阳光度计对准太阳的前提下,太阳光度计测量到的中心波长入处的光谱辐照度可依据Beer定 律表示,按照Beer定律对整层大气积分可得式(1): E(x)=aE.
(a)em(ora) 式中: E(x)一地表波长入处的太阳直射光谱辐照度,单位为微瓦每平方厘米纳米(pWcm² nm'); .
-日地距离校正因子,无量纲量(见5.3.1); nm-²); m(0)一大气光学质量,是太阳天顶角9的函数,无量纲量(见5.3.2); r(x)一大气总光学厚度,包括分子散射和吸收光学厚度t(x),气溶胶光学厚度t(x),无量 纲量.
太阳光度计测量的电压响应值正比于人射的太阳辐照度,因此式(1)改写为式(2): V(a)=aV.
(x)e-m(o) 式中: V(x)-太阳光度计在地表实测电压响应值,无量纲量; V.
(A)一-对应于E.
(x)的电压响应值,无量纲量.
在校正过程当中,应对式(2)进行转化,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式(3): 1nV(a)=1n(aV.
(a))-m(θ)t(a) 根据太阳光度计在地表实测电压响应值,以及日地距离校正因子和大气光学质量的计算,通过式 (3)可以对太阳光度计进行校正(见6.1).
5.2测量步骤 5.2.1太阳光度计测量 太阳光度计的校正过程主要包括现场测量和数据处理.
测量步骤如下: a)利用全球定位仪GPS获取校正地点经纬度与国际标准时间; 进行3次~5次辐照度测量; c)观测时间可以根据规定的大气光学质量预先计算好,并可偏移1min~2min,此时在处理观测 数据时,对应观测时间的大气质量需要重新计算; d)在太阳光度计每次测量同时,用其他仪器(已校正过的太阳光度计等仪器)检测440nm波段 处气溶胶光学厚度; e)每次测量后,仪器应紧跟着完成内部暗电流测量以消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158-2013 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pdf
ICS07.060 N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58 --2013 拖曳 式多参数部面测量系统 Towerdmulti-parameterprofilemeasurementsystem 2013-04-25发布 2013-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 158-201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号与组成 5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13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5 HY/T158-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察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信息中心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杏甫、王岩峰、何志强、芦俊梅、庞海鸥、周凯、王欣、吉国、张洪欣、梁龙广、 王西蒙.
HY/T158-2013 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的型号与组成、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等宽水域测量用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以下简称拖剖系统)的设计、生产、 试验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250-2007船舶电气与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GB/T12763.1海洋调查规范第1部分:总则 HY/T008-1992海洋仪器术语 HY016.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试验 HY016.3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Ha:低温贮存试验 HY016.4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试验 HY016.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Hb:高温贮存试验 HY016.6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 HY016.10-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试验 HY016.11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试验 HY016.1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Ea:冲击试验 HY016.13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Eb:连续冲击试验 HY016.14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Ec:倾斜和摇摆试验 HY016.1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Q:水静压力试验 HY/T042-1996海洋仪器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 3术语和定义 HY/T008一199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拖体towedunderwatervehichle 通过控制指令调节机翼攻角(或沉降器),在水中做周期性升降运动和定深运动的拖曳体.
注:拖体通常由机身、机翼(或沉降器)、水平翼、垂直翼和电气密封舱等部分组成.
3.2 拖缆towcable 内部为电气传输芯线、外层为铠装,用于传输信号和拖动拖曳体的缆索.
HY/T158-2013 3.3 导流套fairingassembly 对拖缆的水中运动起减阻和防抖动作用的流线型体.
3.4 流线型拖缆fairedcable 用来连接拖曳体,为了减小阻力和振动,其上附有对称的一片片的导流罩所组成的拖缆.
注:一端配有承力拖头及电连接器,另一端配有滑环、电连接器.
3.5 螺旋扶正机构spiralmechanismforupright 通过螺旋方式改变导流套导边方向,使导流套能垂直向上和向下的机构.
3.6 收放装置cassetledevice 利用拖动轮上装有的螺旋扶正机构,使流线型拖缆能顺利通过的装置.
4型号与组成 4.1型号命名 拖剖系统型号命名按HY/T042-1996规定的原则确定为CZT×,其中区分号×表示深度剖面测 量范围.
区分号与深度剖面测量范围对应关系见表1.
表1区分号与深度剖面测量范围的对应关系 区分号 深度剖面测量范围 m 1 5~50 2 5~100 3 5~200 4 5~500 4.2组成 拖剖系统主要由拖体(含电气密封舱等)、传感器、流线型拖缆、收放装置、绞车(含绞车控制柜等)、 电源、控制单元(含工控机、显示器和甲板单元)和软件等组成.
5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外观 各部分外观要求如下: a)拖体表面漆层色泽应均匀、光滑牢固,无伤痕、裂纹和尖锐边缘; b)导流套表面应光滑、无伤痕和缺口; c)绞车和收放装置外表应无伤痕,无锈斑,涂层平整.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157-2013 便携式流速流量仪.pdf
ICS07.060 N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 157 -2013 便携式 流速流量仪 Portableflowmeter 2013-04-25发布 2013-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157-2013 目次 前言 ...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组成、型号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参考文献 HY/T15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平、邢国辉、王沛云、陈鲁疆、赵力、付晓.
HY/T 157-2013 便携式流速流量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监测使用的转子式便携流速流量仪的产品组成、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陆源人海排污口、河口、浅滩等浅水区、素流区流速流量监测的转子式便携流速流量 仪的设计、生产、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9359水文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HJ/T9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HY016.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试验 HY016.3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Ha:低温贮存试验 HY016.4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试验 HY016.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Hb:高温贮存试验 HY016.6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 HY016.7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 HY016.10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试验 HY016.11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试验 HY016.1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Ea:冲击试验 HY/T027海洋仪器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和表 HY/T042海洋仪器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967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9677中的 部分术语和定义.
3.1 起转速度startingvelocity V 使转子开始连续转动的最低水流速度.
[GB/T19677-2005,定义3.4.33] HY/T157-2013 3.2 临界速度criticalvelocity V. 便携式流速流量仪流速检定曲线图中,低速曲线过渡到直线部分的转折点处的水流速度.
注:改写GB/T19677-2005,定义3.4.34 3.3 仪器常数instrumentsconstant a 与仪器转子结构和摩阻力有关的附加系数.
注:改写GB/T19677-2005,定义3.4.32.2.
3.4 水力螺距hydraulicscrewpitch b 设没有摩阻的情况下,转子每转一周,水质点移动的距离.
[GB/T19677-2005,定义3.4.32.1] 4产品组成、型号 4.1产品组成 便携式流速流量仪由主机、流速传感器及微机数据回放部分组成.
主机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流 速、流量数据显示、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及电池部分组成.
流速传感器主要由流速脉冲信号转换器、转 子、支架、导流筒、导流罩与测杆组成;传感器通过专用电缆由主机供电.
电池由充电电池(电压3.6V) 组成;数据回放部分由微机及数据处理软件组成.
4.2产品型号 便携式流速流量仪产品型号及命名应符合HY/T042的规定.
5技术要求 5.1结构 5.1.1便携式流速流量仪流速传感器要求 便携式流速流量仪流速传感器应符合如下要求: a)应具有导流筒与导流罩结构型式; b)导流筒内径应不大于10cm; c)测杆长度不小于180cm,并且轻便、坚固、可伸缩、耐腐蚀.
5.1.2主机壳体要求 主机壳体应符合如下要求: a)按照GB4208的要求,便携式流速流量仪主机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53; b)电池安装方便; c)外型美观大方.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176-2014 海水中铁细菌的测定 MPN法.pdf
ICS07.060;13.060 Z1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 176 -2014 海水中铁细菌的测定 MPN 法 Determinationofironbacteriainseawater-MPNmethod 2014-06-25发布 2014-12-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17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亚红、张益、陈冲、吴彭杰、周筝、张连涛、元昊、赵小芳、郭景静.
HY/T 176-2014 海水中铁细菌的测定MPN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中铁细菌的MPN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及海水利用浓海水中铁细菌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6310.1-1996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铁细菌ironbacteria 一类能将溶于水中的棕色亚铁离子转变为不溶于水的褐色或黑色三氧化二铁水合物的细菌.
3.2 MPN法MPN(most probable number)method 应用多管发酵技术,采用概率理论估算细菌浓度的方法.
3.3 陈海水aged seawater 取自未污染海域,装入玻璃瓶后储放在暗处15d以上的海水.
4方法原理 本方法采用多管发酵技术,在(29土1)C培养14d,如果试管中棕色消失而且形成褐色或黑色沉 淀,表明阳性反应,采用MPN法对被测试样中的铁细菌进行计数.
5试剂与材料 本试验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规格的水.
试验所需试剂与材料如下: a)硫酸镁; b)硫酸铵; c)磷酸氢二钾; d)无水氯化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177-2014 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测定 MPN法.pdf
ICS 07.060;13.060 Z1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77 -2014 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测定 MPN 法 Determinationofsulfate-reducingbacteriainseawater-MPNmethod 2014-06-25发布 2014-12-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 行业标准 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测定MPN法 HY/T 177-2014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gb168.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010-68522006 2014年9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2-27320 HY/T17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亚红、赵小芳、张益、朱介南、周筝、元吴、吴彭杰、王会、周幸笛.
HY/T 177-2014 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测定MPN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MPN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及海水利用浓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6310.1-1996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bacteria 一类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能将水中可溶性的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的细菌.
3.2 MPN法MPN(most probable number)method 应用多管发酵技术,采用概率理论估算细菌浓度的方法.
3.3 陈海水aged seawater 取自未污染海域,装入玻璃瓶后储放在暗处15d以上的海水.
4方法原理 本方法采用多管发酵技术,在(29土1)C培养21d,如果试管底部产生黑色硫化铁沉淀并伴有硫化 氢臭味的,表明阳性反应,采用MPN法对被测试样中的硫酸盐还原菌进行计数.
5试剂与材料 本试验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规格的水.
试验所需试剂与材料如下: a)磷酸氢二钾; b)无水氯化钙; c)氯化铵; d)硫酸镁;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178-2014 海水碱度的测定 pH电位滴定法.pdf
ICS 07.060;13.060 Z1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78 -2014 海水碱度 的测定 pH电位滴定法 Determination of alkalinityin seawater using pH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2014-06-25发布 2014-12-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17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芸芳、武杰、成国辰、尹建华、焦春联、徐旭、徐娜、刘昱.
HY/T 178-2014 海水碱度的测定pH电位滴定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利用过程中海水碱度的测定方法,是以pH变化指示终点的pH电位滴定法.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微咸水和盐水中碱度在0~4mmol/L范围内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3一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2804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GB/T12806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GB/T12808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GB/T15724实验室玻璃仪器烧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碱度alkalinity 中和海水中弱酸阴离子所需氢离子的物质的量除以海水的体积.
[GB/T15921-2010,定义3.2.8] 3.2 酚酞碱度phenolphthaleinendpointalkalinity 以酚酰作指示剂测得的碱度.
注:酚酞为指示剂的滴定终点pH约为8.3,通过滴定至pH=8.3测定酚酞碱度.
3.3 甲基橙碱度methylorange endpointalkalinity 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测得的碱度.
注:甲基橙为指示剂的滴定终点pH约为4.5,通过滴定至pH=4.5测定甲基橙碱度.
4原理 采用酸碱滴定法.
以盐酸标准滴定溶液作滴定剂,滴定终点采用pH计电位示值判定.
pH=8.3 时,海水样中存在的氢氧化物和二分之一的碳酸盐被滴定.
pH=4.5时,海水样中碳酸氢根离子被 滴定.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179-2015 海洋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ICS07.060;13.020 Z1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 179 -2015 海洋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phthalate acid easters(PAEs)inthe marine environment by gas chromatagraphy-mass spectrometry 2015-07-30发布 2015-10-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179-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原理.. 4试剂和材料 5仪器和设备. 6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3 7分析步骤 8空白实验 9结果计算. 10检测限、回收率和精密度 附录A(资料性附录)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内标物信息 附录B(资料性附录)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色谱/质谱图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内标物定性离子表 附录D(规范性附录)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检测限、回收率和精密度 10 HY/T17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东仁、张天闻、弓振斌、杨琳、郑福来、苏跃中、李荣茂、黄奕雯、庄婉娥、梁婧.
HY/T 179-2015 海洋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警告一本实验操作过程中需接触标准物质和有机溶剂,且标准物质或溶液均具有高毒性,因此实 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环境中海水、沉积物及生物体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的样 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环境中海水、沉积物及生物体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DEP)、邻苯二甲酸二丙酯(DPR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 酸二戊酯(DAP)、邻苯二甲酸二已酯(DHXP)、邻苯二甲酸二庚酯(DHPP)、邻苯二甲酸苄基丁基酯 (BBP)、邻苯二甲酸二环已酯(DCH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葵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葵酯(DDCP)、邻苯 二甲酸双十一酯(DUP)等1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378.3-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3原理 海水样品采用C: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和净化;沉积物样品使用二氯甲烷提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 化;生物体样品使用二氯甲烷提取,弗洛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
净化液经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 测定,内标法定量.
4试剂和材料 注意:所使用的器Ⅲ均应为玻璃材质.
除另有说明外,本标准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所用水为超纯水(18.2MΩcm).
4.1正已烷.
4.2乙酸乙酯.
4.3二氯甲烷.
4.4丙酮.
4.5甲醇.
4.6盐酸:分析纯,含量36%~38%(体积分数).
4.725%盐酸:取适量盐酸(4.6)按体积分数加人水稀释.
4.8无水硫酸钠:分析纯,于450C灼烧4h,冷却至室温,于密闭干燥器中储存备用.
4.9铜粉:分析纯.
25%盐酸(4.7)浸泡1min,水洗涤至中性,再用丙酮(4.4)淋洗,保存于丙酮(4.4)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187.4-2020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pdf
ICS 07.060;91.140 A 45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87.4-2020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Codefor design ofrecirculating cooling seawater system- Part 4:Guideline for material selection and corrosion protection design 2020-05-29发布 2020-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 HY/T 187.4-2020 前言 HY/T187《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取水技术要求; 一第2部分:排水技术要求; 第3部分:海水预处理; 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第5部分:循环冷却系统.
本部分为HY/T187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天津 渤化工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丽丽、侯相钰、王印忠、张文帅、崔振东、杨丙洲、王维珍、靳亚鹏.
HY/T 187.4-2020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1范围 HY/T187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水循环冷却系统中换热器(凝汽器)、海水冷却塔、管线、循环泵及阀 门的选材及防腐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海水循环冷却系统工程设计中设备工程材料的合理选择.
海水直流冷却系统和其他 涉海水系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25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 GB/T8890热交换器用钢合金无缝管 GB/T21448-2008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GB/T23248-2009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JTJ275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recirculatingcoolingseawater system 以海水作为冷却介质,并循环运行的一种给水系统,由换热设备、海水冷却塔、水泵、管道及其他有 关设备组成. [GB/T23248-2009,定义3.1] 3.2 腐蚀速率corrosionrate 以金属腐蚀失重而算得的平均腐蚀深度,单位为mm/a.
[HY/T203.1-2016 定义3.8] 3.3 电偶腐蚀galvanic corrosion 由于腐蚀电池的作用面产生的腐蚀.
注:该术语限于双金属腐蚀电池的作用即双金属腐蚀, [GB/T10123-2001,定义3.12] 3.4 电化学保护electrochemicalprotection 通过腐蚀电位的电化学控制实现的腐蚀保护, HY/T 187.4-2020 [GB/T10123-2001,定义6.4.1] 3.5 牺牲阳极sacrificial anode 与被保护体耦接而形成的电化学电池,并在其中呈低电位的阳极,通过阳极溶解释放负电流以对被 保护体阴极保护的金属组元.
[DL/T5394-2007 定义3.0.8] 3.6 析氧腐蚀hydrogenevolutionalcorrosion 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时放出氢气的腐蚀, 3.7 氢脆hydrogen embrittlement 因吸氢,导致金属韧性或延性降低的损伤过程.
注:氢脆常伴随氢的生成.
[GB/T10123-2001,定义3.38] 3.8 海水冷却塔seawater cooling tower 用于海水循环冷却过程的一种构筑物,海水被输送到塔内,通过海水和空气之间进行热、质交换, 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
[GB/T23248-2009,定义3.4] 3.9 普通硅酸盐水泥normal silicatecement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20%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3.10 中热硅酸盐水泥medium-heatsilicatecement 由适当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人适量石膏,经磨细制成的具有中等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3.11 海水冷却塔配水系统seawater coolingtower distributionsystem 海水冷却塔中由水槽、水管和溅水喷头等组成的水分配系统.
[HY/T203.1-2016,定义6.7] 3.12 收水器drifteliminator 设置在海水冷却塔内,用来拦截和收集出塔气流中所夹带飘滴的装置.
[HY/T203.1-2016,定义6.10] 4设计原则 4.1设备选材时应综合耐蚀性、使用年限、制造工艺、价格、维护费用等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4.2选材时应综合考虑循环冷却系统中海水及浓海水的含盐量、溶解氧、温度、pH值、流速、水处理药 剂及海洋污损生物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施工过程对材料腐蚀的影响.
5换热器(凝汽器)的选材及防腐技术要求 5.1换热器(凝汽器)选材原则 5.1.1换热器(凝汽器)管 换热器(凝汽器)管的选材应遵循以下原则: HY/T 187.4-2020 a)所选用的换热管,不应出现管材的严重腐蚀和泄漏,使用寿命不应低于20a; b)对新型管材,应通过专门的试验和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c)对于已有换热器(凝汽器)且长期使用的工厂,宜参考该厂管材的耐蚀情况,并结合本部分要求 选择管材.
5.1.2换热器(凝汽器)管板 换热器(凝汽器)管板的选材应遵循以下原则: a)应易与换热管胀接或焊接; b)应避免与换热管发生电偶腐蚀; c)应确保换热器(凝汽器)整体的严密性.
5.2换热器(凝汽器)选材及防腐技术要求 5.2.1换热器(凝汽器)管 换热器(凝汽器)管的选材要求如下: a)换热器(凝汽器)管宜选用的材料:电力行业宜选用钛材、锡黄铜、白铜、黄铜、铝黄铜;化工行业 宜选用钛材、双相不锈钢; b)铜合金管质量应符合GB/T8890的规定,钛管的质量应符合GB/T3625的规定; c)铜合金换热管应采用的防腐措施:缓蚀剂处理技术、硫酸亚铁离子成膜及牺牲阳极保护法; d)经过合理的防腐处理后,换热管的腐蚀速率应达到GB/T23248的要求,钢合金小于0.005mm/a; e)钛合金管宜选用工业纯钛无缝管和焊接管.
5.2.2换热器(凝汽器)管板 换热器(凝汽器)管板的选材要求如下: a)宜选用钛板、不锈钢复合管板、不锈钢管板或与换热器管材相同或电位差较接近的材质作 管板: b)使用薄壁不锈钢管时,管板宜使用不锈钢管板或复合不锈钢管板,管与管板宜采用“胀接十焊 接”方式连接: c)使用薄壁钛管时,管板宜使用钛板或复合钛板,管与管板宜采用“胀接十焊接”方式连接; d)对于胀接的换热器(摄汽器),为防止胀口的渗漏,宜采用有效的换热器(凝汽器)防腐、防渗漏 涂料,本部分中的涂层应按照JTJ275的要求执行.
5.2.3换热器(凝汽器)水室 换热器(凝汽器)水室的选材要求如下: a)水室的材料宜选用钛材、钦-钢复合板、铜复合板、碳钢; b)钢质水室应在钢板外刷重防腐涂料,可采用“金属涂层十重防腐涂料十牺牲阳极”的保护方法; 也可采用以环氧玻璃钢为底衬,利用钢衣漆作为防污、防腐的处理方法, 6海水冷却塔的选材及防腐技术要求 6.1海水冷却塔选材原则 6.1.1选材应根据材料的服役环境和设计需要而定,所用材料能够抵抗浓海水的侵蚀,材料与材料之 间不能产生互相腐蚀影响.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190-2015 铜及铜合金海水缓蚀剂技术要求.pdf
ICS 07.060;71.00 G 7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190 -2015 铜及 铜合金海水缓蚀剂 技术要求 in seawater 2015-07-30发布 2015-10-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190-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市塘沽中海防腐技术开发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维珍、侯相钰、高丽丽、樊利华、崔振东、王静、高良富、尹建华.
HY/T 190-2015 铜及铜合金海水缓蚀剂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海水缓蚀剂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铜及铜合金海水缓蚀剂的研制和生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T23248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HG/T3523冷却水化学处理标准腐蚀试片技术条件 GB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腐蚀速率corrosionrate 以金属腐蚀失重而算得的平均腐蚀深度,单位:mm/a.
[GB50050-2007,定义2.1.13] 通过式(1)定义腐蚀速率: 1×dxs 式中: x 腐蚀速率,单位为毫米每年(mm/a); m 试片质量损失,单位为克(g); mo 试片酸洗空白试验的质量损失平均值,单位为克(g); 试片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²); p 试片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²); t 试片的试验时间,单位为小时(h); 87600-常数,每年365天的小时数乘以厘米转化为毫米的进率10.
3.2 缓蚀率corrosioninhibition efficiency 以添加、不添加缓蚀剂(空白)时金属腐蚀速率的变化而算得的缓蚀百分率.
HY/T 190-2015 通过式(2)定义缓蚀率: X.
-X ×100% X. 式中: 7 缓蚀率,%; X 试片在不添加缓蚀剂空白试验中的腐蚀速率,单位为毫米每年(mm/a); X 试片在添加缓蚀剂试验中的腐蚀速率,单位为毫米每年(mm/a).
3.3 浓缩倍数cycleof concentration 循环冷却水与补充水含盐量的比值.
[GB 50050-2007 定义2.1.16] 4技术要求 4.1铜及铜合金海水缓蚀剂缓蚀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铜及铜合金海水缓蚀剂缓蚀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实验室 动态模拟试验 黄铜 腐蚀速率/(mma"1) 《0.004(N≤3.0) 紫铜 缓蚀率/% ≥80(N≤3.0) - 青铜 腐蚀试片外观 无局部腐蚀 腐蚀速率/(mma1) 《0.004(N≤3.0) 白铜 缓蚀率/% ≥70(N≤3.0) 腐蚀试片外观 无局部腐蚀 注:N代表浓缩倍数.
4.2海水循环冷却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铜及铜合金海水缓蚀剂投加到冷却系统随循环浓海水排放时 水质应符合表2要求.
表2铜及铜合金缓蚀剂的浓海水排放限值 项目 排放限值 依据标准 检测方法 pH值 6~9 总磷(以P计) 1.0 mg/L GB 8978 GB 17378.4 总锌 5.0 mg/L 总钢 0.5 mg/L 5试验方法 5.1腐蚀速率、缓蚀率的测定 5.1.1实验室腐蚀速率、缓蚀率的测定方法见附录A.
2 HY/T190-2015 5.1.2动态模拟试验腐蚀速率的测定方法见附录B.
5.2腐蚀试片(样)外观测定 用目测法进行腐蚀试片(样)外观测定,见A.4.5.3和B.5.2.3.
5.3引起水质变化有关污染物的测定 铜及铜合金海水缓蚀剂在随循环浓海水排放时,引起水质变化有关污染物的测定方法按表3规定 的检测方法执行.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191-2015 海水冷却水中铁的测定.pdf
ICS07.060;13.060 Z1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 191 -2015 海水冷却水 中铁的测定 DeterminationofIronforcoolingseawater 2015-07-30发布 2015-10-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19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成国辰、刘小骐、吴芸芳、尹建华、焦春联、刘昱、徐娜.
HY/T 191-2015 海水冷却水中铁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冷却水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三种铁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冷却水中总铁和可溶性铁含量的测定.
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AES)为仲裁方法,检测下限为0.02mg/L;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检测下限为0.20mg/L;邻 菲啰啉分光光度法的检测下限为2μg.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2806一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GB/T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GB/T12808-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总铁totaliron 海水中含悬浮物吸附铁、溶解态铁、胶体态铁及微生物体中铁的总和.
3.2 可溶性铁dissolvediron 通过0.45um滤膜过滤后海水中存在的形态铁的总和.
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 4.1方法原理 液体样品经雾化器形成气溶胶,进人等离子态氩气维持的ICP源,在高温下几乎完全离解,原子中 的中外层电子在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所发出特征谱线,经光学系统到达检测器.
本标准选用259.9nm 波长的谱线.
4.2试剂和材料 4.2.1试剂和水 分析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均使用优级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或二级水.
4.2.2硝酸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197-2015 海水总碱度的测定 敞口式电位滴定法.pdf
ICS07.060;13.060 Z1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 197 -2015 海水总碱度 的测定 散口式电位滴定法 Determinationoftotalalkalinityinseawateronpotentiometrictitrationusing an open-celltitration 2016-02-16发布 2016-06-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19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雪梅、王菊英、郑楠、臧昆鹏、赵化德、霍城、穆景利.
HY/T 197-2015 海水总碱度的测定口式电位滴定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散口式电位滴定法测定海水总碱度的方法原理、分析步骤和结果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大洋海水、近岸海水、河口区海水等的总碱度测定,测定范围为(1700~ 2 700)μmol/kg.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63.4一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T12763.7海洋调查规范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总碱度totalalkalinity,TAlk 每千克海水中质子受体超过质子供体的量相当的氢离子的摩尔数,单位为微摩尔每千克 (μmol/kg),定义式见式(1): TAIk=[HCO]2[CO²][B(OH)][OH-][HPO²] 2[PO][SiO(OH)] [NH] [HS] -[H] -[HSO ][HF] [H PO ] 注1:质子供体指温度为25C、离子强度为0时海水中解离常数K>10-的组分;质子受体指同样条件下海水中 解离常数K≤10-的组分; 注2:改写自GB/T 12763.4-2007.
3.2 Gran函数Granfunction.GF 基于电位滴定法测定海水总碱度时定义的中间函数,定义式见式(2): V.
V. (2) 式中: GF -Gran 函数; [H]- 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V. 海水样品的滴定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HC 各滴定点盐酸标准溶液的滴加体积,单位为毫升(mL); E 溶液的电位值,单位为毫伏(mV); E 电极的专属常数;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202-2016 海洋观测仪器检验大纲编写指南.pdf
ICS 07.060 N 92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 202 -2016 海洋观测仪器检验大纲 编写指南 Guidelines for drafting inspection program of oceanographic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2016-05-05发布 2016-08-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 202-2016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详细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检验大纲编排格式的要求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检验大纲文本编排的示例 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检验大纲格式的示例 13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检验、试验方法编写的示例 21 参考文献 24 HY/T20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立、马越、郭长松、徐红瑞、马晓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203.1-2016 海水利用术语 第1部分:海水冷却技术.pdf
ICS 07.060;13.060 Z1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 203.1-2016 海水 利用术语 第1部分:海水冷却技术 Termsofseawaterutilization- Part1:Seawater cooling technology 2016-05-05发布 2016-08-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 203.1-2016 目次 前言 1范围 2系统设计 3腐蚀控制 4污垢控制 5菌藻控制 6海水冷却塔 索引 参考文献 13 HY/T 203.1-2016 前言 HY/T203《海水利用术语》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海水冷却技术; 第2部分:海水淡化技术; 第3部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 一第4部分: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技术.
本部分为HY/T203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连强、吴芸芳、李亚红、侯相钰、成国辰、尹建华、王维珍、李雪.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203.2-2016 海水利用术语 第2部分:海水淡化技术.pdf
ICS 07.060;13.060 Z1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203.2-2016 海水 利用术语 第2部分:海水淡化技术 Terms ofseawater utilization- Part2:Seawaterdesalinationtechnology 2016-05-05发布 2016-08-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 203.2-2016 前言 HY/T203《海水利用术语》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海水冷却技术; 第2部分:海水淡化技术; 第3部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 一第4部分: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技术.
本部分为HY/T20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河立、吴水波、吕庆春、冯厚军、苏立永、谢春刚、阮国岭、张令品、韩旭、 刘筱昱.
HY/T 203.2-2016 海水利用术语 第2部分:海水淡化技术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海水淡化技术的常用术语及其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书刊编写、有关标准、技术文件的制定和文献翻译等.
2基本术语 2.1 淡水fresh water 总含盐量小于或等于1000mg/L的水.
2.2 产品水product water 经淡化装置处理后获得的比原水总含盐量低的水,其不包括外界输人蒸汽的凝结水.
2.3 苦咸水brackish water 总含盐量大于1000mg/L的水.
2.4 浓盐水brine 经淡化装置处理后排放的比原水总含盐量高的水.
2.5 淡化 desalination 脱除高含盐量水中的盐分,生产淡水的过程.
2.6 海水淡化sea water desalination 脱除海水中的盐分,生产淡水的过程.
2.7 取水 water intake 从水源地获取原水的过程.
2.8 预处理pretreatment 在淡化之前,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过程.
2.9 总含盐量totalsalts 水中各种电解质(盐类)的总量.
注:当水中有机物含量较少时,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与总含盐量在数值上近似相等,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203.3-2016 海水利用术语 第3部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pdf
ICS 07.060;13.060 Z1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203.3-2016 海水 利用术语 第3部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 Terms ofseawater utilization Part3:Domesticseawater technology 2016-05-05发布 2016-08-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 203.3-2016 前言 HY/T203《海水利用术语》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海水冷却技术; 第2部分:海水淡化技术; 第3部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 一第4部分: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技术.
本部分为HY/T203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雨山、王静、张国辉、寇希元、张秀芝、邱金泉、任华峰、郝建安、王树勋、成玉.
HY/T 203.3-2016 海水利用术语 第3部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领域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大生活用海水领域的科研、技术交流、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工程建设和运营等活动.
2一般术语 2.1 大生活用海水domestic seawater 用于住宅卫生间便器冲洗以及景观、娱乐、游泳、空调、消防等用途的海水.
2.2 大生活用海水污水domestic seawater sewage 大生活用海水使用后所排放的水.
2.3 大生活用海水技术domestic seawater technology 大生活用海水直接利用的技术.
注:主要包括大生活用海水取水和净化处理技术、海水输送技术、防腐蚀技术、防海洋生物附着技术、异味去除技 术、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的生化处理技术、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的海洋处置技术等.
2.4 居民用海水技术seawaterutilization technologyforcivilpurpose 将海水用于居民区内冲厕、景观、娱乐、游泳、空调系统和消火栓系统灭火等用途的海水直接利用 技术.
2.5 海水入户seawater-to-the-home 将海水输送至用户终端的过程.
2.6 海水净化seawater purification 去除海水中胶体、悬浮物、微生物、有机物以及氮、磷营养盐等污染物质的过程.
2.7 大生活用海水防生物附着anti-biologicalfoulingfor domestic seawater system 防止海洋生物附着在大生活用海水系统构筑物和管道中堵塞管道或破坏防腐蚀层而采取的方法.
2.8 大生活用海水异味去除odor removal for domestic seawater system 去除海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等以防止其在大生活用海水系统中产生异味.
2.9 大生活用海水防腐蚀anticorrosionfor domestic seawater system 防止海水和海洋生物对大生活用海水系统构筑物、设备和管道产生腐蚀而采取的方法.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203.4-2016 海水利用术语 第4部分: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技术.pdf
ICS07.060;13.060 Z17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203.4-2016 海水 利用术语 第4部分: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技术 Termsofseawaterutilization- Part 4:Extraction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seawater chemical resources 2016-05-05发布 2016-08-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 203.4-2016 目次 前言 1范围... 2海水、卤水制盐技术术语 3海水、卤水提钾技术术语 10 4海水、卤水提溴技术术语 13 5海水、卤水制硝技术术语 15 6海水、卤水提镁技术术语 16 7海水、卤水提碘技术术语 18 8海水、卤水提锂技术术语 19 9海水、卤水提铀技术术语 19 参考文献 .......... 21 中文索引 22 英文索引 25 HY/T 203.4-2016 前言 HY/T203《海水利用术语》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海水冷却技术; 第2部分:海水淡化技术; 第3部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 第4部分: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技术.
本部分为HY/T203的第4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雨山、武海虹、王涛、王亮、刘骆峰、高春娟、张家凯.
HY/T 203.4-2016 海水利用术语 第4部分: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技术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工艺及相关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所涉及的专业词语.
文件编写等.
2海水、卤水制盐技术术语 2.1日晒制盐 2.1.1 日晒制盐salt production by solarization process 利用盐田日晒蒸发浓缩海水,分级制卤、结晶制盐的工艺方法.
2.1.2 卤水浓度brine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卤水中的含盐量,单位为克每升(g/L).
注1:本标准中卤水均指由海水浓缩形成的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液.
注2:生产中一般采用测定波美度(Be)换算对应的卤水浓度.
2.1.3 卤水浓缩率brine concentrating rate 无渗透情况下,浓缩后卤水与浓缩前卤水的体积百分比.
2.1.4 饱和卤水saturated brine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氯化钠溶解与结晶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卤水.
2.1.5 过饱和卤水supersaturatedbrine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氯化钠质量浓度超过饱和浓度的卤水.
2.1.6 死碴盐fixedsalt 日晒结晶过程中,未对结晶盐层进行翻动生成的盐.
2.1.7 活碴盐raked salt 日晒结晶过程中,对结晶盐层周期性翻动生成的盐.
[GB/T 19420-2003定义5.1.5] 2.1.8 盐石膏salt gypsum 制盐过程中析出的二水硫酸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204-2016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原油样品采集技术规程.pdf
ICS07.060;13.020 Z10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204 -2016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原油 样品采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ampling the crude oil in marin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6-11-07发布 2017-02-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 行业标准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原油 样品采集技术规程 HY/T 204-201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泰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8千字 2017年1月第一版2017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31205定价16.00元 HY/T204-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仕兰、林忠胜、刘星、马新东、赵化德、姚子伟、徐恒振.
HY/T 204-2016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原油 样品采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油指纹库建设中原油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的原则、方法和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其他海域内的海上石油平台以及与之相连接的储油设施的原油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采样方sampling party 负责在海上石油平台及与之相连接的储油设施中采集原油样品的单位.
3.2 被采样方owner party 海上石油平台及与之相连接的储油设施所属单位.
4采样点的布设与样品采集原则 4.1每个石油平台均应采集油水分离器之后的油样;若一个石油平台含有多个油水分离器,除采集各 个油水分离器之后的油样外还应采集平台总输出管的油样;若一个平台汇集了其他平台的油样,也应采 集各输人管的油样.
4.2对于平台所包含的各口单井,若处于同一储层单元,应选择1口单井采样;若处于不同储层单元, 应选择能代表不同储层单元的1口单井采样.
4.3当油品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采样更新.
4.4每个采样点至少应采集60mL油样. 4.5采样人员应现场采集原油样品.
4.6除商检留存样外,采样人员不应直接接受被采样方预先采集的其他油样.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Y/T 205-2016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油指纹库建设技术规程.pdf
ICS07.060;13.020 Z10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205 -2016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油指纹库建设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stablishment of oil fingerprintdatabase in marin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6-11-07发布 2017-02-01实施 国家海洋局 发布 HY/T 205-2016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建设原则 4结构与功能 5建设内容 6建设程序 7运行环境与更新 8质量控制与保证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油指纹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油指纹谱图分析方法(荧光光谱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油指纹谱图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法) 11 参考文献 13 HY/T20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星、林忠胜、赵仕兰、姚子伟、徐恒振、马新东、宋德瑞.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47
48
49
…
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