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59 页)

ICS 35. 100.40 CCS L79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4-[××××] [代替YD/T] 家庭安防监控设备联网服务接入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networking service access for home surveillance system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发布 [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xxxx× 4xxxx 目次 前言. 家庭安防监控设备联网服务接入技术要求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家庭安防监控业务平台home surveillance platform 3.2家庭安防监控设备home surveillance device 4缩略语.. 5概述... 6总体功能结构. 7接口协议规范. 7.1协议结构.. 7.2接口分类. 7.3接口消息描述, 7.4接入要求.. 8网络传输层接口定义. 9业务层接口规范. 9.1调度服务接口Vs. 9.2设备管理接口Vd 9.3媒体直播接口Vm 9.4视频录像接口Vr 附录A(资料性)调度服务接口.

附录B(资料性)设备管理接口 附录C(资料性)视频录像接口 参考文献...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32
YD/Txxxx× 4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 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宝平、雷珺、吴楠、王建凯、张亚兰、许宝亮、汪胜、王欣、徐桦、庞 帅.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xXXxXXxXxx 家庭安防监控设备联网服务接入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范了家庭安防监控设备联网服务接入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家庭安防监控设备与家庭 安防监控业务平台之间的在业务层、传输层的接口协议要求,以及设备与家庭安防监控业务平台中主 要模块的接口功能.

本文件主要适用于指导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安防监控设备联网接入能力的开发,包括指导家庭安防 设备制造厂商正确设计、开发用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家庭安防监控设备和家庭安防监控业务平台之间的 接入协议,以及与家庭安防监控业务平台中主要模块的接口功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A/T1400.4-2017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4部分:接口协议要求 IETFRFC2818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OverTLS) IETF RFC 3711安全实时传输协议(The Secure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SRTP) IETF RFC6455允许Web应用程序与服务器进行双向通信的协议(TheWebSocketProtocol) IETF RFC 7230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1.1:消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1.1: Message Syntax and Routing)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万 3.1家庭安防监控业务平台homesurveillancepiatform 运行在云端的家庭安防监控业务平台,其包含各种类型的子服务、通信协议及API接口,支持多 形态智能监控设备的接入,实时媒体流推送、录像切片上传及其它功能.

3.2家庭安防监控设备home surveillance device 安装在客户现场,具有与家庭安防监控业务平台通信能力的视频设备,如提像头,门铃,音箱 等,通过“开放协议”接入平台,并接受平台的管理.

YD/Txxxxxxxxx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2P:点对点(Peer-to-Peer) RPC: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 SRTP:安全实时传输协议(The Secure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 TLCP:传输层密码协议(Transport Layer Cryptography Protocol) TLS:传输层安全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WS:允许Web应用程序与服务器进行双向通信的协议(WebSocket) WSS:WebSocket安全协议(WebSocketSecure) 5概述 本接入协议规范为家庭网络中的智能监控设备与部署在互联网中的平台提供一套完整的接入准 则,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安防监控系统.

通过部署在互联网中的家庭安防监控业务平台不仅可以向 家庭用户提供远程实时监控、视频云端存储、录像回看等功能,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物体检 测、识别等增值服务.

本接入协议规范突破传统家庭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边界,创新并实现众多家庭 安防监控应用场景,如老幼看护、智能门禁等.

6总体功能结构 家庭安防设备联网接入结构见图1,包括监控设备(本文件中简称“设备”)和家庭安防监控业 务平台(本文件中简称“平台”).

智能监控设备通过接入协议规范接入家庭安防监控业务平台,实 现平台对设备的调度、管理、状态查询、云台控制、告警上报、媒体直播、视频存储、录像回放等功 能.

平台内部主要包括三个功能实体:控制信令服务,媒体服务和录像服务.

控制信令服务:主要负责设备通信中的控制信令部分,设备通过调度服务接口(Vs)和设备 管理接口(Vd)接入平台: 媒体服务:主要负责设备的流媒体推送、转码、分发等功能,设备通过媒体服务接口(Vm) 接入平台: 一录像服务:主要负责设备的录像切片上传、存储、回放等等功能,设备通过录像服务接口 唯信息服务平台 (Vr)接入平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5. 240. 60 CCS M 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NB-IoT的智能水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smart water meter system based on NB-IoT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本稿完成日期:2021-10-20)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XXXXXXXX 目次 前 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1 5 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 2 5.1 应用场景 5.2 业务需求 2 6 系统架构. 2 7 终端要求.. 7.1 硬件组成. 3 7. 2 功能要求. 7.2.1 总体要求, 4 7.2.2 数据显示. 7.2.3 数据存储. .4 7.2.4 数据通信. 4 7.2.5 数据保护. 4 7.2.6 远程控制 5 8 网络要求. 5 8.1 网络功能描述, .5 8.2 管理性要求. ..5 8.3 安全性要求, .. 8.4 其他要求. .5 9 平台要求. .6 9.1 管理平台要... .6 9.1.1 设备管理要求, 6 9.1.2 数据存储要求, .6 9.1.3 消息队列要求. .6 9.2 业务平台要求. 6
9.2.1功能要求 9.2.2 数据管理要求, 9.2.2.1 数据合理性检查 9.2.2.2 数据计算、分析 9.2.2.3 一体化数据存储管理 9.2.2. 4 数据查询. 9.2.2.5 综合应用 9.2.3 客户档案管理要求, 9. 2. 4 系统管理要求, 10 系统总体安全要求, 10.1 密钥管理. 10. 1. 1 密钥管理要求 10.1.2 密码运算 10. 1.3 安全防护 10.2 数据安全. 10. 2. 1 数据存储安全要求 10. 2. 2 数据完整性要求 10.2.3 数据机密性要求 10. 2.4 数据抗重放要求, 10.2.5 安全认证 参考文献. 10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1025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卡水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紫光展锐科技有限 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龙容、石祚夫、邱利昌、陈昌根、刘瑕、范晓晖、章玥、陈铭松、李鑫、杨磊、 陈时健、郑水云、陈坤、祝志云、舒莉丹、许洁莹、高立沔、陈定云,张伟强,李丛蓉、王宗辉、陈 富光、刘为华、刘献伦.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5.240.01 L6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智慧城市 电子围网测试方法 Smartcity-Testspecificationofelectronicfence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发布 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XXXX-XXXX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电子围网测试结构.

6终端测试. 6.1视频终端分辨率测试. 2 6.2视频终端透雾测试 6.3视频终端低照度测试. 6.4视频终端防强光测试. 6.5移动视频终端测试 6.6设备异常报警测试. 6.7边界覆盖测试. 7通信测试... 7.1采集终端与平台通信测试. 7.2移动巡查终端与平台通信测试 8平台测试.. 8.1设备管理功能. 6 8.2用户管理功能.

9 8.3数据存储管理功能. 11 8.4GIS定位功能 12 8.5智能分析功能.

14 8.6外部接口测试 15 9业务测试.. 17 9.1人/车/机越界报警. 17 9.2人员聚集徘徊异常行为预警. 18 9.3边界异常抛物报警... 9.4海岸线非正常区域靠岸识别报警. 6I 9.5海面船只搬抬、抛扔等异常行为预警 61 9.6移动巡查单元交互及调度测试. 10性能测试.. 10.1误报率测试 07
YD/TXXXX-XXXX 10.2响应时间测试. 21 10.3应急事件并发处置测试. 10.4用户并发处理能力. 11安全测试.. 11.1访问鉴权 11.2数据安全. 11.3容灾备份. 11.4安全审计.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 司、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国华、邓练兵、易田田、桑梓勤、关欣、陈敏、毛成华、黄铁军、杨柳、陈 林、余大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智慧城市电子围网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给出特定区域的电子围网测试规范,规定了电子围网典型应用场景的终端、通信、平台、业 务系统及安全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内容及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城市的电子围网的规划、测试和部署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A/T1127-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I 应用程序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GIS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PS 每秒处理事务数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Transactions Per Second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9. 240. 20 CCS M 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通信用防腐木电杆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about Antiseptic wooden pole for Telemunications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X-XX-XX发布 202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产业部 发布
YD/TXXXXXXXXX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 4技术要求. 5 4.1树种... 4.2规格. 5 4.2.1电杆规格的选择. 5 4.2.2允许偏差.

5 4.3缺陷.. .5 4.4本材强度. 6 4.5木材含水率.

4.6浸油深度.. 5抽样与判定方法.

6测试方法, 6.1尺寸偏差及缺陷 7 6.2木材强度.

9 6.3含水率.. .10 6.4浸油深度.

.11 7数值修约 .11 8标识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 9贮存、运输 .11
YD/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 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任丘市振华防腐材料有限公司、新宾满族自治县 旺达防腐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晓亮、哈维旺、孙向前、谷磊、贺晓能、杨兴业、张辉明、汲书强、 孟凡友、庞庆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X 通信用防腐木电杆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通信用防腐木电杆产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抽样和判定方法、测试方法、产品 标识、贮存和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通信线路工程中使用的防腐木电杆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7659.1原木锯材批量检查抽样、判定方法第1部分:原木批量检查抽样、判定方法 3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防腐木电杆 antiseptic wooden pole 一种通过人工化学防腐药剂高温高压工艺加工后,具有防腐、防虫、防潮等性能的原木电杆.

3.2 缺陷defect 呈现在产品上降低质量、影响使用的各种缺点,包括节子、裂纹、干形缺陷、木材结构缺陷、真菌 造成的缺陷和伤害.

3.3 树种log-assortment 3. 4 标识mark 将原木的树种、材种、长级、径级、等级和产品生产厂家等信息标记在产品明显的位置.

3.5 节子knot 包含在树干或主枝木质部中的枝条部分.

YD/T XXXXXXXXX 3. 6 漏节seriously decayed knot 节子不仅本身已腐朽,而且深入树干内部,引起内部材质腐朽.

3.7 死节 dead knot;encased knot 由树木的枯死枝条所形成节子,节子年轮与周围木材脱离或部分脱离.

3.8 边材腐朽sapwoodrot 因木腐菌自边材外表浸入所形成的原木边材部分腐朽,边材呈不正常的黄棕色或粉棕色.

3. 9 心材腐朽heartwoodrot 活立木受木腐菌侵害而形成的心材部分呈弧状、环状等形态的腐朽.

3.10 贯通裂traversing crack 通过髓心或断面中心,贯通在端面上的开裂.

3.11 外伤external damage 在采伐、加工、运输等过程中,原木因各种工具或机械造成的外部表面损伤.

包括割脂伤、摔伤、 烧伤、风折、刀斧伤、材身磨损、寄生植物伤、锯口伤和其他机械损伤.

3. 12 偏枯scar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树干局部受创伤或烧伤形成的表层木质枯死.

通常沿树干纵向伸展,并呈径向 凹陷.

偏枯常伴有树脂漏、变色或腐朽.

3.13 劈裂split log 受到外力的作用,原木断面被撕裂成两块或两块以上分裂断面或局部裂块脱落的原木.

3. 14 弯曲bend 由于树干变形使原木纵轴偏离两端面中心连接的直线所产生的的缺陷.

按形状分为单向弯曲和多向 弯曲.

3. 15 裂纹fissure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30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20XX 基于SIM卡的面向金融应用的移动数字签 名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the Mobile Digital Signature of Financial Application Based on SIM Card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YD/TXXXXX2018 目次 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引言.. 5总体架构和功能要求. 5.1系统结构.. 5.2签名验证模式. 5.3数字证书管理. 6技术流程. 6.1签发数字证书.. 6.2数字证书签名. 6.3注销数字证书.. 7接口要求... 7.1移动数字签名服务器向金融应用服务器提供的接口FA1 R 7.2移动数字签名服务器与移动数字签名卡应用的交互接口FA2 7.3移动数字签名卡应用的用户交互接口FA3.

8安全要求. 8.1安全算法. 8.2密钥体系. 8.3数字证书. 11 8.4密钥管理. 8.5SIM卡要求. 8.6国密算法要求. 8.7安全域要求. 8.8PIN码要求. 8.9卡通信安全通道要求 附录A基于数据短信的安全通信通道(规范性附录) A.1数据短信结构. A.2数据短信安全机制
YD/TXXXXX-2018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信网安认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严斌峰、常远、仇剑书、吕晶、蔡丹、翟京卿、黄学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2018 基于SIM卡的面向金融应用的移动数字签名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SIM卡的面向金融应用的移动数字签名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要求、技术流程、接口 要求、安全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SIM卡为金融应用提供移动数字签名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649.1《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 GB/T16649.3《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 GB/T16649.4《识别卡集成电路卡第4部分:用于交换的结构、安全和命令》 GM/T0003-2012《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 GM/T0056《多应用载体密码应用接口规范》 3GPP TS 31. 111: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USIM) Application Too1kit (USAT) 3GPP TS 03. 48: Security mechanisms for the SIM application toolkit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1 数字签名DigitalSignature 又称为电子签名,利用非对称密码学技术和PKI体制实现的不可抵赖的数字凭证.

3. 1. 2 金融应用FiancialApplication 金融机构基于互联网技术向其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需要金融应用服务器、金融客户端配合实现.

在 服务过程中,需要调用SIM卡提供的数字签名功能.

3. 1. 3 移动数字签名卡应用Mobile DigitalSignature Applet 装载于SIM卡智能芯片中的软件程序,实现了数字证书密钥管理和数字签名相关功能.

YD/T XXXXX2018 3. 1.4 USBKey 一种USB接口的硬件设备.

它内置单片机或智能卡芯片,有一定的存储空间,可以存储用户的私钥以及 数字证书 3.1.5 密钥Key 控制加密转换操作的符号序列.

3. 1. 6 私钥Private Key 一个实体的非对称密钥对其中含有的供实体自身使用的密钥,在数字签名方案中,私钥用于签名.

3.1.7 公钥Public Key 在一个实体使用的非对称密钥对中可以公开的密钥.

在数字签名方案中,公钥用于验证.

3.1.8 x. 509 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制定的数字证书标准.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A 证书颁发机构 Certificate Authority DF 专用文件 Dedicated File MAC 消息认证码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PIN 个人身份识别号码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SIM 用户身份识别卡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TK SIM卡应用工具 SIMcard Tool Kit 4总体架构和功能要求 4.1系统结构 基于SIM卡实现面向金融应用的移动数字签名的系统结构按照图1.

其中,移动数字签名服务器和移动 数字签名卡应用是该系统的核心功能单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5.040.40 CCS L7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公众电信网的网络视频内容源 规格参数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video content based on public telemunication network parameter requirement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博、聂秀英 当时起草单位还有信通院!

mmemed[王1]:只有一家参编单位么?

一个起草人会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文 4.缩略语 5.视频内容源格式分类 6.视频内容源格式参数要求, 6.1. 8K. 6.2.全4K. 6.3. 准 4K. 6.4.全高清/FHD/1080P 6.5. 高清/HD/720P 6.6. 标清/SD/480P.. 附录A(规范性)典型视频内容源格式汇总,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wmented[王2:范图开始的页码应该是第1页
YD/Txx xxxx 基于公众电信网的网络视频内容源规格参数要求 范围 本文作规定了基于公共电信网的网络视频内容的源规格参数.

本标准涉及直播、点插等并基于 网络代输的视频服务的视频内容测.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公众电他网传输的税频服务,包括IPTV、电视屏0TT视频、手机硬频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现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RGB 是工业界的一种瓶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 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额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医色,这个标准几乎包 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保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3.2 YUV 一种颜色编码方法.

YUV是编译tue-color颜色空间(color space)的种类,“Y”表示明亮度 (Luminance、Luma),*U*和“V”是色度、浓度(Chrominanoe、Chroma) 3.3. 分辨率resolution 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是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有多少.

3.4. 帆率franerate 顿率是以称为单位的位图图像连续出现在示谷上的频率(速率), 3.5 色彩空间colorSeace 又称作“色城”,色彩学中,人们建立了多种色彩模型,以一、 二维、三维甚至四维空间 息服务平台 毫标来表示某一色彩,这种坐标系统所能定义的色彩菌圆即色彩空间.

3.6. 颜色深度colordepth 最多支持多少种额色,一般是用“位”来描述.

3.7. 视频码率videobitrate
YD/Txx xxxxxxx 视频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

略语 下列绝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PS:比特率(bits per second) HDR:高动志范围(Hgh-Dynanie Range) D高(ligh Definition) BGB:红绿放(Bed-Green-Ble) SD:标清(StandandDefinition) SDi标准动志范图(Standard-Dynaric Bange) Commentee[王球:首三季式有间题,先是规范性引用 文件之后术语定文再然后维略语,日重格式也有间图按 5. 视频内容源格式分类 GB/T1.1-2020改 视频内容源格式名称,基于分辨率的宽高比例,色彩、亮度及刷新形式等进行典型分类,具体 要求见表1,电视标准通常为谈标准中视频内容的行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表:视频分类表 名称 分辨率(pi) 率(领/秒) 平均码率 输码格式 极速 426×240 25 200Kbps H.264/H.265 流畅 640×360 25 300K~500Kbps H.264/H.265 标清 854×480 25 IMbps H.264/H.265 高清 1280× 720 25 5Mbps H.264/H.265 全高清 1920×1080 50 8Mbps H.264/H.265 准4K 3840×2160 25 20Mbps 3840×2160 50Mbs H.264/H.265 全4K 50 H.265 其中准4K又称入门级4K,全联又称商用级4K.

6. 视频内容源格式参数要求 6. 1. 8K 8K视频通常是指分辨率达到等级,如7680pix4up1x的我频.

日前区标准商不完善,产业蛙 自不成费.

待8K标准成然后,再进行规定.

6. 2. 全4 6. 2. 1. 概念 全低是指分辨率为4K等级,且帧率、色彩空间、额色深度、动态范围等方面都达到了全4报标票.

6.2.2. 分辨率要求 全保分辨率应满足k等级.

k等级的分辨率包含如下: a)4096pix × 2160pix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 060. 99 CCS M 36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20XX 物联网云平台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of loTcloudplatform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5物联云平台概述. 6物联网云平台特点及系统架构 6.1概述 ..3 6.2云基础设施. 6.3设备接入. 6.4设备管理 .4 6.5数据管理.. 6.6能力开放. 6.7运维管理. .4 6.8平台互操作 .4 6.9安全 7物联网云平台基础设施要求, 7.1概述 .5 7.2分布式 .. 7.3微服务 .5 7.4虚拟化 ..5 8物联网云平台设备接入要求 ..5 8.1连接协议. 8.2协议转换. . 8.3消息解析. .5 9物联网云平台设备管理要求 .6 9.1概述 .. 9.2设备注册.. .6 9.3接入认证. ..6 9.4远程配置. .6 9.5设备生命周期管理.. 9.6固件升级 9.7设备镜像.. .7 10物联网云平台数据管理要求 .8 10.1概述 10.2数据存储. 8 10.3消息路由. 8
YD/T XXXX-XXXX 10.4规则引墅. 10.5流式分析 6 10.6消息推送 6′ 11物联网云平台能力开放要求 11.1概述.. .9 11.2 API管理 .10 11.3API网关 .10 11.4能力编排. .10 11.5认证授权 .10 12物联网云平台运维管理要求 ..10 12.1集群监控维护管理. .10 12.2服务监控维护管理.. .10 12.3数据运行与维护. .10 12.4容器维护管理 .11 12.5日志管理 .11 13物联网云平台互操作要求 .11 13.1概述. .11 13.2平台互通 .11 13.3数据互操作. .11 14物联网云平台安全要求.

.12 14.1概述.. .12 14.2隐私保护 .12 14.3数据与存储安全 .12 14.4授权与访问控制. .12 14.5身份认证 .12 14.6权限管理 .13 14.7加密协议. .13 14.8安全制度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3 14.9安全审计 .13 11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鼎桥通 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扬、贾冠一、胡杰、王峰、冯明、赵继壮、关涛、黄峥、邵伟翔、汪绍飞、 栗蔚、徐恩庆、董恩然、罗欧、李滔、王晓峰、康亚京、石丽娟.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40.40 CCS M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xxxx-xxxx 云数据中心服务器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cloud puting data center servers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服务器结构规范 5.1 服务器尺寸规范 5.2 服务器安装方式 5.3 智能网卡结构安装要求 6服务器面板布局规范.. 6.1 服务器面板端口规定 6.2 面板布局与出线规则 5 7服务器指示灯规定. 7.1 指示灯亮度与频率规定 7.2 服务器电源开关按键及指示灯行为及颜色规定 7 7.3 UID按键及指示灯行为及颜色规定 7.4 服务器健康状态指示灯行为及颜色规定 8 7.5 PSU指示灯行为及颜色规定, 8 7.6 硬盘状态指示灯行为及颜色规定 8 7.7 硬盘框指示灯行为及颜色规定 7.8 SAS端口指示灯行为及颜色规定 6 7.9 风扇指示灯行为及颜色规定 .10 7.10 GPU插槽指示灯行为及颜色规定 10 8服务器供电规范. 10 8.1 服务器通用供电设计规范 10 8.2 智能网卡供电规范 10 9服务器散热需求规范, 11 9.1 散热策略及要求 11 9.2 风扇选型及安装需求 11 9.3 散热器设计与安装 12 9.4 导风罩及导热界面材料设计要求 12 9.5 温度传感器设计要求 12 10服务器安全接口规范.. 13 10.1板端连接器Pin规定 13 10.2安全卡硬件实现原理图规定 14 11 DFX设计规范. 14 12物理环境规格.. 15 附录A(资料性)服务器丝印标识规范 16 附录B(资料性)安全卡物理形态及固定方式
YD/T XXXX-XXXX 前言 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 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 信研究院、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 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锐,李洁,贺永宝,郭亮,曹洪浩,谢丽娜,唐华斌,高丛 文,王娟,杨彬彬,郭猛,李占阳,杜希,袁振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云数据中心服务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云数据中心服务器的结构尺寸、面板布局、丝印标识、指示灯规定、 供电要求、热设计要求、安全卡要求及物理环境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云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设计指导.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19520.16-2015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3- 100部分:面板、插箱、机箱、机架和机柜的基本尺寸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中心 data center 由计算机场地、配套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硬件(物理和虚拟资源)、信息系统软件、 信息资源(数据)和人员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组成的组织.

[来源:GB/T34982-2017 3.3] 3.2 云数据中心 cloud putine data center 以云计算服务为主要业务的数据中心 息服务 3.3 服务器机柜serverrack 一种安放云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存储、终端交换机设备的机架,具备良好的刚度和 强度以及承载能力,满足数据中心设备的电磁隔离、接地、布线、通风散热等性能要求.

YD/T XXXXXXXX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 交流电 Alternating Current BIOS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Besic Input Output System BMIC 基板管理控制器 Basedboard Management Contro11er CPLD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Complex Programming Logic Device CPU 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DIM 双列直插式存储模块 DualInlineMemoryModules GPU 图形处理器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HDD 硬盘 Hard Disk Drive IDC 互联网数据中心 Internet Data Center JB00 硬盘阵列 Just a Bunch Of Disks LD0 线性电源 Low Dropout Regulator NIC 网卡 Netv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NVME 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0S 操作系统 Operating System OCP OCP组织制定的扩展卡 Open Computer Project Mezzanine card PCle 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PID 比例积分微分算法 Proportion Integral Differential PSU 供电单元 Power Supply Unit SAS 串行连接SCSI Serial Attached SCSI TPM 可信平台模块 Trusted Platform Module TPOM 可信平台控制模块 Trusted Platform Control Module UID 单元识别灯 Unit Identification Light USB 通用串行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 VGA 视频端口 Video Graphics Array VR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单板供电模块 Voltage Regulator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60 CCS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5G语音业务核心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 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core network equipment of 5Gvoice servic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XX 目次 前 言 III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5 系统架构 5.1 基于NR的语音架构.. 5.2 基于EPS回落的语音架构. 5.3 5.3.1 基于IMS的短消息 3 5.3.2 基于NAS的短消息 4 5GC网络功能要求, 4 6 AMF功能要求, 4 6.1 6.2 SMF功能要求 4 4 6.3 HSS/UDM功能要求 5 6.4 UPF功能要求, 5 6.5 PCF功能要求, 6.6 BSF功能要求, 5 6.7 SMSF功能要求. 6 7 IMS网络功能要求. 7.1 P-CSCF功能要求 6 7.2 S-CSCF功能要求 7.3 I-CSCF功能要求.

7.4 6 TAS功能要求, 6 8 接口技术要求 8.1 5GC网元接口 8.1.2 Namf 接口 4' 8.1.3 NI接口 8.1.4 N2接口 8.1.5 Nsmf 接口 8.1.6 Npcf 接口 8.1.7 N4接口 8.1.8 N3接口 Nudm接口 7 8.1.9 Nsmsf 接口 7 8.1.10 8.2 5GC IMS接口.. Rx 接口(PCF-P-CSCF) 7 8.2.1 8.2.2 N6 接口(UPF -P-CSCF) 8.3 IMS 内部接口, Gm接口(UE -P-CSCF) 7 8.3.1 8.3.2 Mv接口(x-CSCF-x-CSCF) ISC接口(S-CSCF AS) 8 8.3.3 8 8.3.4 Cx接口(I/S-CSCF-IMS HSS) 8.3.5 Sh 接口(AS-IMS HSS) 8 8 8.3.6 Mx接口(x-CSCF-IBCF) 8 8.3.7 Mg 接口(xCSCF -MGCF) 8 8.3.8 Mi 接口(xCSCF-BGCF)
YD/T XXXXX-XXXX 8.3.9 Mj接口(BGCF-MGCF) 8.3.10Mk接口(BGCF-BGCF) 8.3.11Ut接口(UE-AS) 8.4IMS服务化接口, 8.4.1 Npcf 接口 8.4.2 Nhss 接口 9测试方法, 9.1网络功能测试 9.1. 1 注册过程 9.1.2 IMS PDU会话建立. 14 9.1.3 切换..... 18 9. 1. 4 P-CSCF容灾 25 9.2业务测试..... 26 9.2.1 VoNR间的语音呼叫 26 9.2.2 VoNR间的视频呼叫 35 9.2.3 传统互通 88 9.2.4 EPS国落 45 9.2.5 SMS over IMS. 51 9.2.6 SMS over NAS . 54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
YD/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YD/TXXXX《5G语音业务核心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是5G语音业务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 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a)YD/TXXXX《5G语音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b)YD/TXXXX《5G语音业务核心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 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 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普天信 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鼎实华 (北京)技术有限公司、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深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海梅、张晶、王信龙、梁爽、方海鹏、吴凤伟、李晓华、任驰、张科峰、徐 鹏、钟橙、王荣、谢沛荣、姜永、李星.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60.99 CCS M 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5G移动通信网安全运维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 of 5G mobile munication network operationsecurity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发布 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目次 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5G安全运维的目标及对象 4.1安全运维的目标, 4.2安全运维的对象, 5通用安全运维要求 5.1入网安全验收.

5.2安全资产管理.

5.3定级备案要求 5.4账号口令要求.. 5.5数据安全要求. 5.6安全补丁管理. 5.7系统变更与配置管理 5.8证书管理.. 5.9安全监测要求. 6NFV基础设施安全运维要求. 6.1虚拟化层安全运维 6.2PIM安全运维 6.3MANO安全运维 7SDN安全运维. 85G网元安全运维要求., 9网络切片安全运维要求 10MEC安全运维要求. 11安全应急管理.. 11.1总体要求. 11.2安全应急预案管理 11.3安全事件监测. 11.4安全事件预警, 信息服务平台 11.5安全事件处置,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博鼎实华(北京) 技术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海涛、庄小君、冉鹏、粟栗、谢懿、袁琦、沈军、白景鹏、吴荣、胡力、 杨春建、李燕、游世林、刘为华、靳涛、谢泽铖、吕明、王悦.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5G移动通信网安全运维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5G网络运维管理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设备安全、账号口令安全等通用安全运维 要求,以及NFV基础设施、5G网元安全、网络切片、边缘计算和安全应急响应管理等安全运维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5G移动通信网的安全运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A 认证、授权、计费、审计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 Audit API 应用程序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IPS 入侵防御系统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MANO 管理和编排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NFVO 网络功能虚拟化协调器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Orchestrator NSD 网络服务指述符 Network Service Descriptor OMC 运维管理中心 Operation Management Center PIM 物理基础设施管理器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Manager SDN 软件定义网络 Sofi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SH 安全外壳 Secure Shell VIM 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器 Virtualized Infrastnucture Manager VLAN 虚拟局域网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NF 虚拟化网络功能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 VNFD 虚拟化网络功能描述符 VirtualizedNetworkFunctionDeseriptor VNFM 虚拟化网络功能管理器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 Manager WAF Web应用防火墙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 45G安全运维的目标及对象 4.1安全运维的目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60 CCS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LTECat1bis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 备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of LTE Cat Ibis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municationnetwork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目次 前 I1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测试概述 4.1测试环境说明. 4.2终端信息. 5无线射频性能测试.

5.1发射机测试. 3 5.1.1概述. 5.1.2发射功率.

5.1.3输出功率动态调整 5.1.4发射信号质量.

5.1.5频谱外辐射. 5.1.6发射互调.

5 5.2接收机测试.. 5.2.1概述 5.2.2分集特性 5 5.2.3参考灵敏度电平. 5 5.2.4最大输入电平.. 5 5.2.5邻道选择性(ACS) 5.2.6阻塞特性. 5.2.7杂散响应. 6 5.2.8互调特性 宽带互调 6 5.2.9杂散辐射. 5.3性能需求.. 5.3.1底层下行数据持续传输速率, 5.3.2 PDSCH解调.... 5.3.3PHICH解调. 5.3.4信道状态信息上报 6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 6.1E-UTRANRRC空闲状态下移动性 小区重选 6.1.1E-UTRANFDD-FDD同频小区重选 6.1.2E-UTRANTDD-TDD同频小区重选 6.1.3E-UTRANFDD-FDD异频小区重选
YD/TXXXXXXXXX 6.1.4E-UTRANFDD-TDD异频小区重选 6.1.5E-UTRANTDD-FDD异频小区重选 6.1.6E-UTRANTDD-TDD异频小区重选 6.2E-UTRAN RRC_CONNECTED状态移动性 切换 6.2.1E-UTRANFDD-FDD同频切换. 6.2.2E-UTRANTDD-TDD同频切换 6.2.3E-UTRANFDD-FDD异频切换. 6.2.4E-UTRANTDD-TDD异频切换.. 6.2.5E-UTRANFDD-FDD异频切换:未知的目标小区 6.2.6E-UTRANTDD-TDD异频切换:未知的目标小区 6.2.7E-UTRANFDD-TDD异频切换. 6.2.8E-UTRANTDD-FDD异频切换. 6.3RRC连接移动控制. 6.3.1RRC重建... 6.3.2随机接入... 6.3.3带重定向的连接释放(可选) 6.4UE发射定时与信令特性 6.4.1UE发射定时. 6.4.2UE发射定时提前, 6.4.3无线链路监测.. 6.5UE测量过程... 6.5.1E-UTRANFDD同频测量 6.5.2E-UTRANTDD同频测量 6.5.3E-UTRANFDD-FDD异频测量 6.5.4E-UTRANTDD-TDD异频测量 6.6测量性能....... 6.6. 1 RSRP.... 6.6.2 RSRQ........ 7互联互通测试--终端能力上报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I
YD/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第四阶段)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 构如下: a)YD/T3922《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四阶段)》; b)YD/TXXXX《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四阶段)》: c)YD/TXXXX《LTECat1bis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 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发博动科 技(北京)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罗德与 施瓦茨(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威力 克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骐俊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小米 移动软件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三星通信技术 研究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国普天信息 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玮文、曹蕾、马新利、宋爱慧、赵慧麟、周晶、师瑜、张诺亚、耿炎、王海 兰、徐明、吴星、徐志昆、师延山、谭舒、张宏伟、王韵淇、梅晓华、李培、张红云、丁宾、崔海斌、 高纪、孙宇彤、吴德青、沈峰、刘洋、陈书平、开元、李俨、黄俊、李维成、薛祎凡、苏进喜、邢金强、 吴越、祝张睿、周欣、吴术霞、李翔.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60.20 CCS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机器类型 通信(eMTC) 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二阶段) TheLTE digitalcellularmobile telemunicationnetwork-eMTCuser equipmenttestmethod(Phase2)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测试概述... 4.1测试环境说明. 4.1.1功能测试 4.1.2一致性测试.. 4.1.3互联互通测试 4.2测试要求说明. 5业务和功能测试方法(信通院), 5.1补充业务功能测试方法.. 5.1.1主/被叫信息显示测试方法. 5.1.2呼叫提供类补充业务测试方法. 5.1.3呼叫完成类补充业务测试方法. 5.2紧急呼叫测试方法.. 6无线射频性能测试(检测中心) 5 6.1发射机测试.. 6.1.1概述 6.1.2发射功率... 5 6.1.3输出功率动态调整.

6 6.1.4发射信号质量. 6 6.1.5频谱外辐射. 6.1.6发射互调.. 6.2接收机测试.. 8 6.2.1分集特性.

8 6.2.2参考灵敏度电平. 6.2.3最大输入电平. 6.2.4邻道选择性(ACS) 6.2.5带内阻塞.. 8 6.2.6带外阻塞. 6.2.7窄带阻塞. 6.2.8杂散响应. 6.2.9宽带互调. 6.2.10杂散发射.. 6.3解调性能测试.. 6.3.1PDSCH 解调性能
YD/T XXXXXXXX 6.3.2MPDCCH解调性能 6 6.3.3PBCH解调性能 6.4信道状态上报. 6 6.4.1FDD和半双工FDDAWGN条件下的CQI上报 6.4.2TDDAWGN条件下的CQI上报, 6' 6.4.3FDD和半双工FDDUE选择的子带CQI. .10 6.4.4TDDUE选择的子带CQI.... .10 7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展讯), .10 7.1E-UTRANRRC空闲状态下移动性. .10 7.1.1常规覆盖下CE终端FDD-FDD同频小区重选.. .10 7.1.2常规覆盖下CE终端半双工FDD同频小区重选 10 7.1.3常规覆盖下CE终端TDD-TDD同频小区重选. .10 7.1.4常规覆盖下CE终端FDD-FDD同频小区重选, 10 7.1.5常规覆盖下CE终端FDD-FDD异频小区重选.. 7.1.6常规覆盖下CE终端半双工FDD异频小区重选.

.10 7.1.7常规覆盖下CE终端TDD-FDD异频小区重选. .10 7.1.8增强覆盖下CE终端半双工FDD同频小区重选.

10 7.1.9增强覆盖下CE终端TDD-TDD同频小区重选. .10 7.1.10增强覆盖下CE终端FDD-FDD异频小区重选 10 7.1.11增强覆盖下CE终端半双工FDD异频小区重选.. .10 7.1.12增强覆盖下CE终端TDD异频小区重选.. 11 7.2E-UTRANRRC连接状态下移动性.... . 11 7.2.1RRC连接状态下移动性(CEModeA) .11 7.2.2RRC连接状态下移动性(CEModeB) .11 7.3RRC连接状态下移动性控制.. 11 7.3.1RRC连接状态移动性控制(CEModeA) 7.3.2RRC连接状态移动性控制(CEModeB) 12 7.4时间和信令特性.. .12 7.4.1时间和信令特性(CEModeA) 12 7.4.2时间和信令特性(CEModeb) 7.4.3UE时间提前(CEModeA) 7.4.4UE时间提前(CEModeB) 13 7. 4. 5 RIM (CEModeA) 13 7.5终端测量过程.... 14 7.5.1终编测量过程(CEModeA) 7.5.2终端测量过程(CEModeB).. 7.5.3识别新的同频CGI(CEModeB) 15 7.6测量性能要求..... 15 7.6.1测量性能要求(CEModeA) 15 7.6.2测量性能要求(CEModeB) 16 8协议一致性测试(罗德) 8.1eMTC 新增测试例.... . 16 8.1.1g20g20增强覆盖下的正确处理HARQ过程/HARQ-ACK捆绑. . 16 1I
YD/T XXXXXXXX 8.1.2DL-SCH传输块大小选择/DCI格式6-1A/RAtype2/LocalisedVRB/CATM2. 16 8.1.3DL-SCH传输块大小选择/DCI格式6-1B/CATM2. 16 8.1.4UL-SCH传输块大小选择(DCIformat6-0A)/CATM2. 16 8.1.5UL-SCH传输块大小选择(DCIformat6-0B)/CATM2. .16 8.1.6RRC连接重配/UE辅助信息/最大PDSCH/PUSCH带宽选择.. 16 8.1.7增强覆盖下的SC-MCCH信息获取... 16 8.1.8增强覆盖下的SC-MCCH信息获取/寻呼过程.... 8.1.9增强覆盖下的DRX操作/RRC参数配置 17 8.1.10增强覆盖下的异频小区重选(QoffsetSCPTM) 8.1.11增强覆盖下的SC-PTM中止指示. . 17 8.2MTC原有测试用例... 17 8.2.1UL-SCH传输块大小选择(DCIformat6-0A) .17 8.2.2UL-SCH传输块大小选择(DCIformat6-0B) 17 9定位一致性测试(芯讯通) 17 9.1射频最小性能测试... . 17 9.2 CAT-MOTDOA 测试.... 9.2.1CAT-M同频参考信号检测 .17 9.2.2CAT-M异频参考信号检测. 18 9.3协议基本功能测试.. 19 10网络兼容性测试.. 10.1UE能力上报(小米) 61 10.2CAT-M2支持(CMCC) .19 10.3定位增强(CUC)........ 20 10.3.1GNSS定位能力测试(可选) .20 10.3.2A-GNSS定位能力测试(可选) .20 10.4VoLTE语音增强(CUC)... .21 10.5ASRAI网络辅助省电(高通) .22 10.6EPS会话管理(电信) .22 10.6.1专用EPS承载上下文激活 22 10.6.2专用EPS承载上下文修改 . 23 10.6.3EPS专用承载上下文去激活, 23 10.6.4PDN连接过程.... 23 10.6.5PDN断开过程.. 24 10.6.6承载资源分配过程 10.6.7承载资源修改过程. 25 11功耗测试.... 25 11.1测试设备. 25 11.2DRX功能待机功耗测试 26 11.2.1测试参数配置 .26 11.2.2测试方法.. .27 11.3eDRX功能待机功耗测试.. 87 11.3.1测试参数配置, 11.3.2测试方法.. 87 11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 070 CCS M3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系留无人机的应急通信空中基站技术 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LTEAerial BaseStation based on tethered UAV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符号和缩略语. 1 4概述 .2 5无人机平台要求. .2 5.1无人机性能.. .3 5.1.1基本能力. .3 5.1.2环境适应性要求 .3 5.1.3输入电压要求 ..3 5.1.4输入电源功率需求 .3 5.1.5输出电压要求. .3 5.1.6输出功率要求. .. 5.1.7电源接口要求, .3 5.2无人机操控.. .4 5.2.1操控能力. .4 5.2.2起降方式 4 5.2.3系留缆收放. ..4 5.2.4挂架定制 .4 5.2.5断电保护 .4 5.2.6信号中断保护. .4 5.2.7状态指示灯.. .4 5.2.8遥控方式. .4 5.3无人机配套设备, 5.3.1重量要录 .4 5.3.2无人机设备搬移要求. ... 5.3.3启动时长要求.

.5 5.3.4备降电池要求. .5 5.4无人机电磁兼容性要求 .. 5.5集成要求.. 8" 6TD-LTE基站设备要求.. 6.1RRU频段、带宽及功率 6.2RRU射频通道 .8 6.3RRU重量, .. 6.4室外型BBU环境要求 8" 6.5基站指标要求. .9 7TD-LTE天线要求.. ..9 7.1电气性能指标 .9 7.2机械性能指标要求 8LTEFDD基站设备要求.. ..9 8.1RRU频段、带宽及功率
YD/TXXXXXXXX 8.2RRU射频通道, 10 8.3RRU重量 10 8.4BBU环境要求, .10 8.5基站指标要求.. 10 8.6天线接口要求 .10 9LTEFDD天线要求.

10 参考文献 .11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通信集团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 讯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上海)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南京佰联信息技术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敏、崔航、周双波、黄耀明、卢洪涛、张琳、周明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YD/T XXXX-XXXX ICS 35. 240.50 CCS M3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 工业互联网时间敏感网络技术要求 Industrial Internet-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ime-sensitive network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XXXX-XXXX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时间敏感网络架构. 5.1网络组成.. 5.2网络分域 5.3流量模型.. 5.3.1流量特征. 5.3.2流量类型. 6功能要求.. 6.1基础网络功能. 6.1.1转发要求. 6.1.2接口要求. 6.1.3互通要求. 6.2时间同步要求. 6.2.1时钟源. 6.2.2同步机制 6.2.3同步域. 6.3流量策略要求. 6.3.1流量调度. 6.3.2抢占... 6.3.3流过滤和监管. 7互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7.1互操作模型. 7.2功能模块.. 7.3接口描述 12 7.3.1概述.. I 7.3.2北向接口. 7.3.3南向接口. 7.3.4内部接口, 13 7.3.5其他接口. 8可靠性要求... 9安全技术要求.
YD/T 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之江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优稳自动化 系统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 电大学、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控数联(山西)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合肥条顿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友康、曹蓟光、张恒升、段世惠、朱瑾瑜、陈洁、万晓兰、陈彩莲、程远、 杨宇蒙、吴少勇、李西良、李林光、潘晓勇、郑忠斌、李振廷、孙芳、王文海,徐斌、刘雄、李斌、许 方敏、孙卓、尹春雷、徐东、毛旭初、吴爽、张晓、武晓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
YD/TXXXX-XXXX 工业互联网时间敏感网络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互联网场景下时间敏感网络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时间敏感网络架构、功能要求、 互操作系统技术要求、可靠性要求及安全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企业(以制造业为代表)内部网络中时间敏感网络(TSN)的规划、设计、优化 及设备研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IEEE802.1Qcc-2018IEEE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虚拟桥接局域网修订:流量预留好的性能增强 (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Bridges and Bridged Networks -Amendment: Stream Reservation Protocol (SRP) Enhancements and Performance) IEEE802.1AS-2020IEEE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桥接局域网时间敏感应用时间和同步(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Timing and Synchronization for Time- Sensitive Applications in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 IEEE802.1Qbu-2016IEEE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网桥和桥接网络修订26:顿抢占(IEEE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Bridges and Bridged Networks - Amendment 26: Frame Preemption) IEEE802.1Qbv-2015IEEE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网桥和桥接网络修订25:排定流量增强(1EEE Standard for Local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Bridges and Bridged Networks -- Amendment 25: Enhancenents for Scheduled Traffic) IEEE1588Edition2.0IEEE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 (IEEE Standard for a Preeision Ci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Systems) IEEE802.1AB-2009/Cor2-2015IEEE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站和媒体访间控制连接发现勘误2:技 术和编辑更正(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tation and Media Access Control Connectivity Discovery Corrigendun 2: Technical and Editorial Corrections) IEEE802.3br-2016IEEE以太网标准修正案修订5:散布快速流量的规范和管理参数(IEEE Standard for Ethernet Amendment 5:Spec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Parameters for Interspersing Express Traffic) IEEE 802.1Qca-2015 IEEE 路径控制和预留Path Control and Reservation IEC 62443 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 网络与系统信息安全(Securityfor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ITUT Y. 3300 SDN框架(Framework of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3术语和定义
YD/T XXXX-XXXX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门控周期gating cyele 门控列表中单条时间分片的占用时间.

3.2 调度周期scheduledcycle 一组门控序列的执行时间,一个调度周期由一个或者若干个门控周期组成.

3.3 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network 具有为业务流量提供有上限的确定时延传输能力的网络.

3. 4 时间敏感网络域time-sensitivenetworkdomain 一组具支持按照时间敏感网络相关标准进行流量传输的设备组成的局域网络.

3.5 广域时钟universaltime 用于局域网范围的时间同步,按需保证生产单元或者设备维度的精准交互.

3.6 工作时钟workingtime 用于大规模的设备时间对齐,通常以GPS、GLONASS、北斗等卫星作为时钟源.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I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CNC 中心网络控制器 Centraliz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cuc 中心用户制器 Centralized User Configuration CIR 承诺信息速率 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 (CIR) CBS 承诺突发尺寸 Committed Burst Size gPTP 通用精准时间同步协议 generalized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IT 信息技术 InicmaticaTechnology MAC 媒体接入控制 Media Access Control NQA 网络质量分析 Network Quality Analysis OT 控制技术 OperationTechnology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iroller PCEF 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 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 TAI 国际原子时 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 TSN 时间敏感网络 Time-Sensitive Network INI 用户/网络接口 User/Network Interface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5.240.50 CCS 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20XX 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 需求 Edge puting forindustrial Internet- Requirement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YD/TXXXX-202X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概述... 6.需求. 6.1.边缘网络需求. 6.1.1.概述 6.1.2.网络互联. 6.1.3.确定性时延.

6.1.4.可靠性 6.1.5.高带宽.. 6.1.6.多接入., 6.1.7.柔性组网. 6.1.8.网络与计算融合 6.2.边缘数据需求. 6.2.1.概述 6.2.2.数据采集. 6.2.3.数据加工. 6.2.4.数据诊断. 6.2.5.数据. 6.2.6.数据存储. 6.2.7.数据上传 6.3.边缘服务需求. 6.3.1.概述... 6.3.2.协议转换 6.3.3.工业控制. 6.3.4.边缘设备管理. 6.3.5.离线业务处理, 6.3.6.边缘应用开放. 6.3.7.边云协同. 6.3.8.边缘智能. 6.4.边缘安全需求. 6.4.1.概述. 6.4.2.物理安全.
YD/T XXXX-202X 6.4.3.隐私安全. 6.4.4.元余备份, 6.4.5.可信性 附录A(资料性)工业典型边缘计算场景分析.

A.1预测性维护. A.1.1概述. A.1.2解决方案. A.1.3方案实例. A.1.4需求分析. A.2产品质量视觉检测与优化. A.2.1概述.. A.2.2解决方案.. A.2.3方案实例. A.2.4需求分析. A.3智能电力运维, A.3.1概述 A.3.2解决方案. A.3.3方案实例. A.3.4需求分析.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202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 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浪潮软 件科技有限公司、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 究所、西安邮电大学、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鹏、耿亮、王晶、罗松、李栋、尚文利、杨宇蒙、杨晨、许方敏、高山青、 王亚鹏、杨帆、周明拓、祝亮、毛健、虞允纲、钱建华、吕宁、陈彦萍、程晓磊、李越、郑忠斌、徐东、 黄海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1
YD/T XXXX20XX 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需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需求,包括网络、数据、服务以及安全等多方面.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边缘计算的技术和场景需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IEC61158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第1部分:IEC61158和IEC61784系列的概述和指南 (Industrial munication networks - Fieldbus specifications - Part 1: Overview and guidance for the IEC 61158 and IEC 61784 series)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NC 集中式网络配置 Centraliz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CT 通信技术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RP 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IT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Technology 1O 操作技术 OperationTecnnology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QoS 服务质量 Quality of Service SDN 软件定义网络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TSN 时间敏感网络 Time Sensitive Network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5.240.50 CCS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20XX 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 边缘节点模型与要求边缘网关 Edge puting for industrial Internet - Edge node model and requirements -Edge puting gateway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YD/TXXXX-20XX 目次 前言 A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工业互联网边缘网关的位置和功能参考模型. .2 5.1.定义. 2 5.2.边缘网关在工业互联网网络中的位置.

3 5.3.边缘网关的功能参考模型. f 6.接口... 6.1.用户侧接口.. 6.2.以太网接口. 6.3.USB 接口. 6.4.串行接口.. 6.5.无线接口. 6.6.网络侧接口 6.7.以太网接口. 5 6.8.xPON接口 6.9.蜂窝网接口.. 6.10.边边协同接口. 5 7.网络功能 7.1.接入功能. 5 7.2.转发功能, 6 7.3.设备工作模式. 7.4.VLAN功能, 6 7.5.路由功能. 6 7.6.组网功能. 7.7.QoS功能. 7.8.业务流分类和标记功能. 7.9.优先级队列调度功能, 6 8.边缘计算功能.. .6 8.1.操作系统要求. 6 8.2.虚拟化架构要求.
YD/TXXXX-20XX 8.3.边缘计算能力要求. 8.4.边缘计算业务要求..

8.5.行业应用生命周期控制. 8.6.离线存储及业务功能. 9.管理.. 9.1.网络资源管理.. 9.2.设备日志管理. 9.3.容器资源管理. 9.4.操作系统管理. 9.5.接入认证管理, 9.6.设备电源管理. 10.性能... 11.安全功能. 11.1.防攻击功能., 6 11.2.防DoS攻击能力. 9 11.3.防端口扫描能力. 11.4.限制每端口MAC地址学习数量功能. 11.5.防火墙功能...... 11.6.非法组播源控制功能. 11.7.报文抑制... 11.8.网络访间的安全性 11.9.WLAN安全性 11.10.访问权限控制... 12.其他.. 12.1.环境要求.... 12.2.供电要求... 12.3.过压、过流保护. 12.4.电磁兼容.. 11 12.5.环保要求.. 附录A(规范性)虚拟化层技术要求 息服务平台 II
YD/TXXXX-20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 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浪潮软件科技有限 公司、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邮电大学、工业互 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鹏、耿亮、王晶、罗松、李栋、常娥、杨晨、许方敏、王亚鹏、魏婷、李晓 帆、祝亮、毛健、李蕾、杨宇蒙、吕雪峰、樊伟、高聪、王忠民、郑忠斌、徐东、黄海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1
YD/T XXXX-20XX 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边缘节点模型与要求边缘网关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互联网边缘网关的参考模型与功能要求,具体包括系统架构、接口要求、设备功 能、操作管理维护要求、性能和环境、供电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中的边缘网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30094-2013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 YD/T993-2016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YD/T1754-2008电信网和互联网物理环境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IEEE802.3LAN/MAN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访间方法和物理层规范(Localand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 Part 3: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IEEE802.11nLAN/MAN特定要求第11部分:无线介质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修订5:更高吞吐量 的增强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 Part 1l: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Amendment 5: Enhancements for Higher Throughput ) IETF RFC 2663IP网络地址转换术语及思考(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NAT) Terminology and Considerations) IETF RFC 3022 传统 IP 网络地址转换(Traditional 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Traditional NAT) ) IETF RFC 3027 IP网络地址转换的协议兼容性(Protocol Complications with the IP Network 准信息服务平台 Address Translator)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5.240.50 CCS L7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识注册管理协议与 技术要求 Identification and resolution system fo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Identification registration protocol and technique requirements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TXXXXX-XXXX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管理概述 5.1注册管理框架.. 5.2一般要求和注册规程.

6标识注册协议要求. 6.1通信协议. 6.2报文格式. 6.3接口定义... 6.3.1注册信息上报 6.3.2注册信息变更 6.3.3新增前级申请 6.3.4前缀注销申请 7注册数据同步要求.. 8标识注册系统技术要求, 附录A(规范性)接口示例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泰尔英福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徐工信息技术 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渝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广 东鑫兴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重庆信息通 信研究院、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阳、池程、田娟、金键、李海花、谢滨、陈美兰、曾西平、李龙、张启亮、 黄凯、万德胜、胡彬、孙小粉、徐清华、李晓峰、于丽红、江淼、徐千淞、时宗胜、蒋剑、区景安、汪 毅、杨帆、肖渝、袁雪腾、狄航乐、识非、张海洋、潘晓勇、郢慧、万佳艺、马筱筠.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
YD/T×XXX-X×XX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识注册管理协议与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管理架构、一般要求、注册规程、注册协议、注册数据同步要求 以及标识注册系统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提供者设计与开发注册系统,以及工业互联网标识使用者申请与 注册标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6231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对象标识符(OID)的国家编号体系和操作规程 GB/T33745-2017物联网术语 GB/T35422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的注册与管理 ISO/IEC15459-2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捕获技术唯一标识第二部分:注册规程(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Unique identification --Part 2: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IETF RFC 3652 Handle系统协议规范(Handle System Protocol(ver 2.1) Specification) IETFRFC 5730可扩展供应协议(Extensible Provisioning Protocol(EPP))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标识编码identification code 能够唯一识别机器、产品等物理资源和算法、工序等虚拟资源的身份符号.

3. 2 标识注册identifierregistration 向标识使用者分配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的过程.

信息服务 3.3 标识解析identifierresolution 将标识符翻译成与其相关联的信息的过程.

[参考GB/T33745-2017,定义2.4.3.

] 3. 4 注册系统registrationsystem 用于按照编码规则和注册规程分配标识相关代码段并进行管理的系统.

3.5 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national-tiernode ofidentification andresolution 面向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顶级标识解析服务,以及标识备案、标识认证等管理服务的公共节点.

3. 6 标识解析二级节点secondary-levelnodeof identification andresolution 面向特定行业或者多个行业提供标识服务的公共节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5.040 CCS L7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核心元数据 Identification and resolution system fo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Coremetadata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0×-××-××发布 200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 目次 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描述方法. 4.1中文名称 4.2英文名称. 4.3定义.. 4.4数据类型. 5元数据构成 5.1表示方法.

5.2组成要素.

6元数据描述. 6.1人员 6.2产品.. 6.3机器. 6.4物料. 6.5 方法. 6.6环境.. 7核心元数据扩展原则和方法.

7.1扩展的类型 7.2扩展的原则.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200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泰尔英福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 动化研究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鑫兴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 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船级社、山东省新一代标准化研究院、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亚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南 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 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阳、田娟、谢滨、池程、金键、李海花、李志平、曾西平、刘阳、游世林、 贾雪琴、杨震、时宗胜、蒋剑、区景安、汪毅、徐清华、吕金虎、刘克新、赵华、李茂、杨扬、荆书典 、齐鹏飞、李扬、杨帆.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核心元数据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核心元数据的描述方法、元数据模型、标识解析核心元数据描述 及核心元数据扩展原则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工业互联网各参与方开发和建立数据资源的编目、归档、建库、共享、交换和查 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18391.1-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1部分:框架 GB/T19710-2005地理信息元数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元数据metadata 定义和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

[来源:GB/T18391.1-2009,定义3.2.16]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3. 2 元数据元素metadataelement 元数据的基本单元.

注:元数据元素在元数据实体中是唯一的.

[来源:GB/T19710-2005,定义4.7] 3.3 元数据实体metadataentity 一组可以说明数据相同特性的元数据元素.

[来源:GB/T19710-2005,定义4.7] 3.4 标识解析核心元数据Identification andresolution system core metadata 描述标识解析数据基本属性的元数据元素和元数据实体.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5.240.50 CCS 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202x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权威解析协议与技 术要求 Identification andresolution system for theIndustrial Internet-Authoritative resolution protocol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200X-XX-XX发布 200×-××-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200x 目次 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权威解析框架与流程 5.1权威解析框架. 5.2标识解析流程 6标识解析权威服务功能与协议基本要求. 7标识解析权威解析协议. 7.1协议功能. 7.2协议数据包结构 8协议功能 8.1创建标识. 8.2删除标识.. 8.3查询标识. 8.4增加标识值. 8.5修改标识值 8.6删除标识值. 8.7分布式身份认证. 8.8权限配置和验证. 8.9可信解析. 参考文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泰尔英福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徐工信息技术 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渝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广 东鑫兴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紫光云技术 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阳、池程、田娟、金键、李海花、谢滨、陈美兰、曾西平、李龙、张启亮、 黄凯、万德胜、胡彬、孙小粉、徐清华、李晓峰、于丽红、江淼、徐千淞、时宗胜、蒋剑、区景安、汪 毅、杨帆、肖渝、袁雪腾、狄航乐、识非、张海洋、潘晓勇、邵慧、万佳艺、马筱筠.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权威解析协议与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架构、标识解析权威服务的功能与协议基本要求、协议定义、功 能接口及其协议描述.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标识解析节点中解析权威服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标识编码identificationcode 能够唯一识别机器、产品等物理资源和算法、工序等虚拟资源的身份符号.

3. 2 标识解析identifierresolution 将标识符翻译成与其相关联的信息的过程.

[米源:GB/T 33745-2017 2.4.3] 3.3 解析系统resolutionsystem 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对被标识对象的信息进行解析和管理的系统,并具有解析、信息管理、 安全认证等功能.

3. 4 权威解析authoritativeresolution 用于某个区的标识信息,并为该区域提供标识解析的服务.

顶级节点、二级节点都属于权威解析服 务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NS: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IP:互联网协议(intermet protocol) TCP:传输层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e locator) URP: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协议(unifyID resolve protocol) 5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框架与流程 5.1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框架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框架由提供标识解析公共服务的解析系统组成,包括根节点、国家顶级节点、 二级节点、企业节点和递归节点.

通过权威解析技术对唯一标识进行解析设置操作,权威解析涉及根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180.01 CCS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202X 工业互联网联网用技术无源光网络 (PON)网络测试方法 Networking technology for industrial internetTesting methodologies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networking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202X-XX-XX发布 202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202X 目次 前... 1范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工业PON网络测试参考模型 5工业PON网络功能测试 5.1网元变动及共存 5.2网络拓扑支持能力测试. 5.3 网络业务隔离.. 10 5.4工业场景业务相关.. 14 5.5网络运维管理功能. 15 6 工业PON网络性能测试 17 6.1网络吞吐量测试.. 17 6.2网络长期稳定性测试. 18 6.3时间同步功能. 19 6.4网络确定性性能测试..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9 6.5网络保护倒换性能 20
YD/TXXXX-202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工业互联网联网用技术无源光网络(PON)”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 预计如下: 一工业互联网联网用技术无源光网络(PON)总体技术要求; 工业互联网联网用技术无源光网络(PON)网络测试方法: 工业互联网联网用技术无源光网络(PON)设备技术要求: 工业互联网联网用技术无源光网络(PON)设备测试方法.

本文件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 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嘉亮、张德智、曹小波、刘德坤、吕志华、李玉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XXXXX-201X 工业互联网联网用技术无源光网络(PON)网络测试方法 1范围 模型、网络功能测试方法和网络性能测试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互联网场景下的无源光网络系统(以下简称工业PON)的测试,包括基于EPON 和GPON技术体系的工业PON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XXXX-XXXX工业互联网联网用技术无源光网络(PON)总体技术要求 YD/TXXXX-XXXX工业互联网联网用技术无源光网络(PON)设备技术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1 网络遥测teleretry 一项远程从物理设备或虚拟设备上高速采集数据的技术.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C边界时钟(BoundaryClock)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met PassiveOpticalNetwork) FE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met) GE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ent) 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MAC媒质访问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 ODN光分配网络(OpticalDistribution Network) OLT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Terminal) ONU光网络单元(OpticalNetworkUnit) PON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TP精确时间协议(Precise Time Protocol)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