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87 页)

ICS 33.060.01 CCS M3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 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Vehicle-infrastructure cooperation-Technical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ofroadside sensing system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TxXXx-XxXX 目次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空间覆盖. 3.2时间与频率. 3.3目标感知.. 3.4交通事件与交通参数感知, .6 4缩略语.. 5系统总体架构, 6系统技术要求... ..8 6.1系统技术要求分级.

..8 6.2通用要求... ..8 6.3基础性能要求. . 6.4交通参与者感知 10 6.5交通事件检测, .13 6.6交通参数检测. ..14 7测试要求... .14 7.1测试环境要求 .14 7.2测试系统要求. 16 7.3被测系统要求 .18 8测试方法.

.21 8.1基础性能测试. .21 8.2交通参与者感知性能测试 .24 8.3交通事件检测性能测试. .25 8.4交通参数检测性能测试. .25 附录A(资料性)分类、识别问题的混淆矩阵 .27 附录B(规范性)路侧感知系统性能分级与应用对照 .28 附录C(资料性)路侧感知系统时空描述与时空点定义 .30 附录D(资料性)真值系统介绍. .32
XX/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成都)有限公司、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 江)、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世汽车部件(苏 州)有限公司、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高通无线 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北京百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汽研 智能网联技术(天津)有限公司、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云控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北京易路行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亮道智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镭神 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新奇点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冰雁、龚正、鲍叙言、陈星筑、时也、周浩、王潇、李家文、钱 佳楠、刘志罡、陈新海、何林锋、安国华、胡嘉、钦立坚、雷鸣、房家奕、曾少旭、殷悦、 刘思杨、张翼鹏、雷艺学、沈捷、陆丽蓉、杨天、邓婷婷、陈书平、吴冬升、王鲲、路宏、 彭伟、李海峰、邱佳慧、林晓伯、戴列峰、汪雄军、杨轩、宦涣、戚德敏、冯成均、邱语、 向枭笛、杨梦燕、晏艳龙、尤鑫、远静辉、计锦峰、王散朔、朱大安、马凌峰、李源、郑银 香、胡小波、冯洪亮、严征、王三喜、杨君云、张长隆、谢鹏程.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ⅡI
XX/T xXXX-XXXXx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面向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针对不同应用的分级性能指标要求,并从系 统通用要求、基础性能指标、交通参与者感知、交通事件及交通参数检测四个维度等方面 给出对应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的规划建设及应用部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22021-2008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 GB50647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 GB5768.3道路交通标线 GB/T15837-2008数字同步网接口要求 GB/T24726-2006交通信息采集视频交通流检测器 GB/T28789-2012视频交通事件检测器 GB/T29100-2012道路交通信息服务交通事件分类与编码 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YD/T3709-2020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消息层技术要求 YD/T3977-2021增强的V2X业务应用层交互数据要求 YD/T3978-2021基于车路协同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数据交互内容 T/CSAE157-2020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 二阶段) T/CSAE158-2020基于车路协同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数据交互内容 T/CASE53-2020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 一阶段)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40.20 CCS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卫星共视同步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atellite mon-view synchronization system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xxx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卫星共视同步系统架构. 6卫星共视同步系统组网要求. 7卫星共视同步系统功能要求. 7.1共视基准站功能要求. 7.2共视服务器功能要求. EN 7.3共视从站功能要求. 8卫星共视协议.. 8.1卫星共视通用概念. 8.2共视周期. 8.3共视观测计划. 8.4同步观测要求.. 10 8.5共视数据处理步骤.

10 8.6共视数据处理结果. 8.7共视链路协商. 8.8共视报文格式... 13 8.9共视报文封装. 15 8.10共视报文加密要求. 15 9卫星共视同步系统性能要求 15 9.1共视基准站性能要求. 15 9.2共视从站性能要求. 16 10共视系统环境要求., 16 10.1共视基准站环境要求. 16 10.2共视从站环境要求. 16 附录A(资料性)卫星共视原理和作用. 附录B(规范性)共视数据格式.
YD/T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 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夏光时间 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浙江赛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柳燕、陆荣舵、罗彬、何力、缪新育、吕京飞、赵良、陈朝辉、林碧、刘娅、 曹辉、梁坤.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卫星共视同步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卫星共视同步系统的架构、组网要求、功能要求、卫星共视协议以及性能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具备卫星授时接收能力与卫星共视能力的设备的研发、测试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611-2016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YD/T1012-1999数字同步网节点时钟系列及其定时特性 YD/T2375-2019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要求 YD/T4504-2023超高精度时间同步接口要求 YD/Txxxx-xxxx增强型同步设备时钟技术要求 ITU-TG.703-2016数字系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Physical/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erarchical digital interfaces) ITU-T G.781-2020 基于物理层频率同步的同步层功能(Synchronization layer functions for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based on the physical layer) ITU-T G.811.1-2017增强型基准时钟的定时特性(Timing characterisitics of enhanced primary reference clocks) ITU-T G.8264-2017通过分组网络分发定时信息(Distribution of timing information through packet networks) BIPM CGGTTS-Version 2E GNSS 时间传输的扩展标准(CGGTTS-Version 2E: an extended Standard for GNSS Time Transfer) FIPS PUB180-2安全哈希标准(Secure Hash Standard) IEEE 802.3以太网标准(Standard forEihemet) IEEE1588-2019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APrecision ClockSynchronizait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 IETF RFC 1321消息摘要算法5(The 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共视基准站mon-viewreference station 卫星共视同步系统中作为同步基准参考的设备,具备卫星授时接收能力与卫星共视能力,具备溯源
YD/Txxxx-xxxx 至标准时间(如:UTC(NTSC)和UTC(NIM))的能力.

3. 2 共视服务器mon-viewserver 卫星共视同步系统中用于管理共视基准站与共视从站、交互共视数据的服务器.

3. 3 共视从站mon-viewslavestation 卫星共视同步系统中被监测同步性能和被同步的设备,具备卫星授时接收能力与卫星共视能力.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1PPS:秒脉冲(1Pulse Per Second)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IPM:国际计量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BITS:大楼综合定时系统(Building Integrated Timing System) CGGTTS:通用 GNSS通用时间传输标准(Common GNSS Generic Time Transfer Standard) ECEF:地心地固直角坐标系(Earth Centered Earth Fixed)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 IPv4:互联网协议版本4(Internet Protocolversion 4) IPv6:互联网协议版本6(Internet Protocolversion 6) MJD:修正儒略日(Modified Julian Day) NIM: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Metrology) NTSC: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ionalTimeServiceCenter) PRC:全国基准时钟(PrimaryReference Clock) PTP: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Time Protocol) QL:质量等级(QualityLevel) SSM:同步状态信息(Synchronization Status Message)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 服务平 ToD:当前时刻(Time of Day) UTC: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Universal Time) 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 5卫星共视同步系统架构 卫星共视同步系统基于卫星共视原理,实现共视基准站与共视从站之间的时间偏差比对,从而实现 对共视从站的时间与频率同步性能的监控,提升运维管理能力.

此外,还可利用卫星共视数据比对,提 升共视从站的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性能.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5.240.01 CCS L67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蜂窝网络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业 务平台功能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ervice platform function for civil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based onmobile network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发布 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XXXX-XXXX 目次 目 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平台整体技术架构... 5平台功能模块技术要求.

5.1概述.. 5.2能力层, 5.2.1 GIS 能力. 5.2.2安全认证能力, 5.2.3可视化能力 5.2.4视频流媒体能力 5.2.5AI能力... 5.2.6 报表能力 5.2.7设备管理能力 5.2.8连接能力.

5.2.9接入管理能力 5.2.10数据管理能力 5.2.11用户管理能力 10 5.2.12角色管理能力 10 5.2.13权限管理能力 10 5.3应用层..... 10 5.3.1业务统计 10 5.3.2业务监控 11 5.3.3任务调度 5.3.4任务分析 5.3.5飞行计划 11 5.3.6系统管理 12 5.3.7设备管理 务平台 12 5.3.8流量管理 12
YD/T XXXX-XXXX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 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佳名、刘牧洲、陈蛟、仇剑书、张成岩、董吴、朱勇旭、李丛 蓉、刘为华、刘献伦.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基于蜂窝网络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 业务平台功能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业务平台(下文简称“平 台”)在功能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蜂窝网络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业务平台的设计、研发、测试 等工作的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25069信息安全技术术语 YD/T3973-20215G网络切片端到端总体技术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25069、¥D/T1068-2021、YD/T3973-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1 载荷payload data 无人机装载的实现无人机飞行要完成的特定任务的仪器、设备和分系统,统称为无人机 的有效载荷(Payload),或者叫任务载荷(MissionPayload).

3.1.2 设备管理devicearagement 通过无线方式对移动终端进行远程管理.

3.1. 3 网联无人机networkedunmannedsircraftsystem 网联无人机是指通过移动蜂窝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或者其他无线网络接入,并提 供超视距飞行服务的无人机.

[来源:YD/T1068-2021] 3. 1. 4 无人机业务平台unmannedaircraft system service platform 作为无人机系统的业务核心,具备与无人机相关的业务功能,其业务内容包括:无人机 应用任务的创建和实施、飞机作业的计划与实施、载荷数据的分析与储存、无人机相关人 员和设备的管理等, 3. 1. 5 蜂窝网络cellularnetwork 蜂窝网络是一种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由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构成.

3
YD/T XXXX-XXXX [来源:YD/T1068-2021] 3.1.6 网络切片networkslice 提供特定网络能力和网络特征(如资源隔离、SLA保障特性等)、为客户提供多种业务 属性的逻辑网络.

[来源:YD/T 3973-2021]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G/4G/5G 第三/第四/第五代移动通信 3rd/4th/5th generation AI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AP 受限应用程序协议 The 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1 eSIM 嵌入式用户识别卡 enbedded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9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MM 高斯混合模型 Gaussian Mixture Model IMEI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LWM2M 轻量级机器到机器协议 lightweight Machine to Machine MQTT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MSER 最大稳定极值区域 Maximally Stable Extremal Regions OTA 空中下载技术 Over-the-Air Technology RTK 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Real - time kinematic RTMP 实时消息传输协议 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 SIM 用户识别卡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N 序列号 Serial Number SRT 安全可靠传输协议 Secure Reliable Transport UAV 无人机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4平台整体技术架构 无人机业务平台服务于基于蜂窝网络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业务需求,为系统 用户提供通用的能力支撑,包括开放的组件能力及管理能力,形成业务统计、业务监控等 业务公共功能,任务调度、任务分析、飞行计划等业务流程功能以及系统管理、设备管理 等业务管理功能.

平台整体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整个平台可被分为能力层和应用层,其中应用层直接服 务于无人机行业用户,以各类行业相关功能体现:能力层为应用层提供技术能力支撑和管 理能力支撑.

具体包括: a)应用层功能模块业务统计、业务监控、任务调度、任务分析、飞行计划、系统管 理、设备管理、流量管理; b)能力层功能模块GIS能力、安全认证能力、可视化能力、视频流媒体能力、AI能 力、报表能力、设备管理能力、连接能力、接入管理能力、数据管理能力、用户管 理能力、角色管理能力、权限管理能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60.99 CCS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移动通信网中高精度卫星定位辅助信息播 发体系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二阶段)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of broadcast ofhigh-precision GNS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XXXX-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语 3.2缩略语 4概述 4.1定位网络架构 4.2带差分体系的定位网络架构.. 4.3标准体系架构.

2 5功能要求 5.1GMLC功能要求.... 5.2定位服务器功能要求 5.3AMF功能要求. 5.4UDM功能... 6 5.5基站功能要求 5.6UE功能要求, 6 5.7数据中心功能要求 6消息流程 6.1广播辅助数据流程 6.2定位系统消息变更流程 6.3安全加密流程 4 6.4定位辅助数据下发流程.. 7接口要求 7.1定位终端与移动通信网接口Uu要求 7.2定位终端与定位服务器接口LPP要求 7.2.1控制面 6 7.2.2用户面, 7.3基站设备与AMF接口NG-C要求 7.4AMF与定位服务器接口NL1要求 6 7.5基站设备与定位服务器接口NRPPa要求 6” 7.6GMLC与UDM之间的接口NL6要求 6° 7.7GMLC与AMF的接口NL2要求.

6° 7.8Lcs Client与GMLC的接口Le要求.

6 8测试环境配置 8.1测试网络 8.2测试环境设备 .10 8.3测试的前提条件 10 9功能测试.... 10 9.1控制面定位 .10 9.1.1LE发起的高精度A-GNSS定位 10 9.1.2UE发起的A-GNSS高精度定位(北斗) 11 9.1.3UE发起的A-GNSS高精度定位(北斗广播) 13 9.1.4网络发起的A-GNSS定位 15 9.1.5网络发起的A-GNSS定位(北斗) 16
YD/T XXXX-XXXX 9.1.7定位辅助数据与密钥分发测试 19 9.2用户面定位...... 21 9.2.1SET辅助A-BDS定位(网络始发) 21 9.2.2SET辅助A-GNSS定位(网络始发) 21 9.2.3基于SET的A-BDS定位(网络始发) 21 9.2.4基于SET的A-GNSS定位(网络始发) 9.2.5SET辅助A-BDS定位(终端始发).. 9.2.6SET辅助A-GNSS定位(终端始发) ..21 9.2.7基于SET的A-BDS定位(终端始发) ..21 9.2.8基于SET的A-GNSS定位(终端始发) ...21 10接口测试... 10.1NR-Uu接口 21 10.1.1定位广播播发 21 10.1.2on-demand方式获取定位广播, 22 10.2LPP接口. 22 10.2.1LPP传输 22 10.2.2LPP过程 24 10.3 NG-C接口. 10.3.1位置上报 10.3.2NRPPa消息的传输.. 10.3.3LPP消息的传输 ..32 10.3.3.1下行LPP消息传输, ..32 10.3.3.2上行LPP消息传输... 10.4 NL1接...... 10.4.1 LPP PDU 传输.... 10.4.2UE 相关的NRPPa PDU 传输 .34 10.4.3UE不相关的NRPPaPDU传输 .34 10.5接NRPPa............ 35 10.5.1辅助信息控制消息下发 35 10.5.2辅助信息 36 10.6N.6接........ .36 10.6.1用户隐私数据获取 10.6.2位置信息获取 ..37 10.7NL.2接口..... 10.7.1提供位置信息 ..37 10.7.2位置相关事件通知 10.7.3取消位置上报 11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 ...39 11.1网络辅助GPS定位 11.1.1LMF发起的位置信息传输并伴随辅助数据传送:基于终端的定位 11.1.2LMF发起的位置信息传输并伴随辅助数据传送:终端辅助的定位 11.2网络辅助北定位........ 11.2.1LMF发起的位置信息传输并伴随辅助数据传送:基于终端的定位 40 11.2.2LFM发起的位置信息传输并伴随辅助数据传送:终端辅助的定位 40 11..3网络辅助北斗GPS双模定位........ 11.3.1LMF发起的位置信息传输并伴随辅助数据传送:基于终端的定位 .40 11.3.2LMF发起的位置信息传输并伴随辅助数据传送:终端辅助的定位 11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 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 机系统有限公司、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武汉大学、中国电科网 络通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全海洋、李健翔、曾存良、顾博、敖婷、陈诗军、万屹、刘硕、尹露、杜志敏、 雷艺学、师延山、史睿、刘晖、马天翊、田晓阳.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移动通信网中高精度卫星定位辅助信息播发体系技术要求和测试方 法(第二阶段)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中高精度卫星定位辅助数据播发体系的网络架构,规定了功 能要求、信令流程、接口要求等,并描述了功能、接口、终端协议一致性相关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中支持高精度卫星定位辅助数据播发体系的核心网网元、基 站及终端设备的设计、开发和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3299-2017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技术要求(第二阶段)平台 YD/T3300-2017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平台(第二阶段)测试方法 YD/T3586-2019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技术要求(第二阶段)终端 3GPP TS 29.5035G系统统一数据管理服务(5G System;Unified Data Management Services;Stage 3) (Release 16) 3GPP TS 29.5185G系统接入和移动性管理服务(5G System;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Services; Stage 3)(Release 16) (Release 16) 3GPP TS 37.355LTE定位协议(LTEPositioning Protocol (LPP))(Release 16) 3GPPTS37.571-2v16.9.0用于终端定位的终端一致性协议第2部分协议一致性(UserEquipment (UE)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UE positioning; Part 2: Protocol conformance) 3GPPTS 38.331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Release 16) 3GPP TS 38.413NG接口应用议(NG-RAN;NG Application Protocol (NGAP))(Release 16) 3GPP TS 38.455NR定位协议A(NR Positioning Protocol A(NRPPa))(Release 16) 在信息服务平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语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MF: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MLC:移动位置中心网关(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 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技术(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LCS:定位业务(Location Services) LCS CLIENT:位置服务客户端(Location Service Client)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 040. 40 CCS M 32 YD XX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5G深度包检测系统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 of deep packet inspection device on 5G network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XX/TxxXXXxxXXx 目 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 3. 1. 3. 2. 4缩略语. 5测试环境 6信令协议解析功能测试, 6.1NIN2协议解析测试 6.2N4协议解析测试, 6.3N5协议解析测试 6.4N7协议解析测试 9 6.5N8协议解析测试 10 6.6N9协议解析测试 01 6.7N10协议解析测试, 6.8N11协议解析测试. 12 6.9N12协议解析测试 12 6.10N13协议解析测试 13 6.11N14协议解析测试 13 6.12N15协议解析测试, 14 6.13N16协议解析测试. 15 6.14N22协议解析测试. 15 6.15N26协议解析测试 16 6.16N40协议解析测试, 16 6.17信令回溯功能测试. 7业务识别测试.. 8用户面协议解析功能测试. 8.1DNS协议解析测试. 18 8.2http协议解析测试. 61 8.3https协议解析测试, 61 8.4emai1协议解析测试 8.5ftp协议解析测试. 8.6CoAP协议解析测试. 21 8.7MQTT协议解析测试, 21 11
XX/TxXXXX-xXXX 8.8其他协议解析测试 22 8.9VoLTE解析测试 9性能稳定性测试. 9.1业务新建并发能力测试 9.2稳定性&功耗测试 10运维管理功能测试.. 10.1账号及安全管理测试 10.2网管功能测试. 10.3告警管理测试. 附录A(资料性)网管功能测试内容参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1
XX/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雪荣、王素彬、刘永伟、朱建波.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TxXXXXXXXX 5G深度包检测系统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5G移动互联网场景下深度包检测设备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5G移动互联网场景下深度包检测设备及系统的测试与评估,设备研发、管理也可参照 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XXXX-XXXX5G深度包检测系统架构与功能技术要求 3GPP TS23.5015G系统架构(System Architecture for the 5G System) 3GPP TS23.502 5G系统流程(Procedures for the 5G System) 3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深度包检测deeppacketinspection 一种基于数据包的应用层流量检测和控制技术,针对数据包的不同层信息(如IP地址、应用层端口、 应用层协议、净荷内容等)进行深度检测和分析,从而得到整个数据流或数据包的应用层信息,然后按 照系统定义的策略对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和控制.

3.2 xDRx(Application)detai1record xDR是从CDR(Cal1DetailRecord,呼叫详细记录)延伸的概念和术语,其中x是表示任意应用,xDR 表示任意应用的详细记录.

4缩略语 以下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NV99 5G Access Network 5G接入网 5GC 5G Core Network 5G核心网 5GGUTI 5G 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 5G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 5GS 5G System 5G系统 AMF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 060. 99 CCS M 36 D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5GNR基站功耗测试方法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ment method for for 5G NR Base station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节能参数. 4.1参数... 4.2基站的功耗. 4.3基站的输出功率, 4.4基站的输入输出功率比. 4.5分布式基站的射频拉远单元输入输出功率比. 4.6分布式基站的主设备单位载扇功耗.. 4.7电源的交流直流转换损耗. 5参考测试模型. 6节能参数的测量. 6.1测试环境. 6.2供电要求. 6.3测试系统和参考点. 6.4输出功率误差.

6.5仪表要求.. 6.6测试方法... 6.7测试数据记录. 附录A(资料性) 节能参数计算示例 A.1基站节能参数计算示例... A.2电源的交流直流转换损耗计算示例 参考文献....... 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 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 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瑞艳、贺敬、孙静原、徐菲、许森、曹亘、唐春梅、马志锋、苏苓、全海洋、 李星、徐霞艳、王丽君、程敏、祝张睿、林英超、张晟、毕成、熊尚坤、林衡华、吴锦莲、李福昌、吕 婷、范斌、丁正虎、马子江、徐昊、肖如峰、卢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
YD/T XXXX-XXXX 5GNR基站功耗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节能参数,给出了参考测试模型和测量方法.

在测量方法中规定 了测试环境、供电、测试参考点、仪表、测量误差、测试数据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5G(5GTDD和5GFDD)制式的基站设备的功耗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1 节能参数energyefficiency metrology 通信产品节能分级的依据.

注:包括功耗、能效及辅助性参数,其中功耗和能效是节能分级的最主要依据.

3.1.2 忙时负荷trafficload of busy 参考高业务量时网络平均业务负荷.

3.1.3 能效energyefficiency 通信产品的有用输出能量和输入能量之比,体现通信产品的能量有效转化效率.

3. 1. 4 输出功率outputpower 衡量通信产品功能贡献的主要参数.

为满足一定的覆盖和容量,基站通常需要保证一定的机顶发射 准信息服务平台 功率.

3.1.5 闲时负荷trafficloadoflow 参考低业务量时网络平均业务负荷.

3.1.6 中等负荷trafficloadofmedium 介于参考高业务量和参考低业务量之间的网络平均业务负荷.

3. 1. 7 满负荷trafficloadof full 的时域间隙和频域资源块都发射,使输出射频负荷达到100%.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40.40 CCS 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路由域通用YANG数据模型技术要求 The technology requirement of YANG model for the routing area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xxxx 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YANG路由模块分类.

6IETF路由YANG模块代码格式 7IANA路由YANG模块代码,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丽芬、陈华南、赵峰、汪俊芳、马红斌、万晓兰、周雪花.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路由域通用YANG数据模型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路由域通用YANG数据模型的技术要求,包括YANG路由模块分类、代码格式、 模块代码等.

本文件适用于数通领域数据交换设备,包括路由器和交换机设备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TFRFC1112 用于IP组播的主机扩展(Hostextensionsfor IPmulticasting) IETF RFC3032 MPLS标签栈编码(MPLS Labe1 Stack Encoding) IETF RFC3429MPLSOAM功能分配“0AM警报标签”(Assignmentof the‘0AMAlert Label’ for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Architecture (MPL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Functions) IETFRFC3471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信令功能描述(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GMPLS) Signaling Functional Description) IETF RFC4291 IPv6寻址体系结构(IP Version 6 Addressing Architecture) IETF RFC4360 BGP 属性扩展(BGP Extended Communities Attribute) IETF RFC4364 BGP/MPLS IP 虚拟 专 用 网络 (vpn)( BGP/MPLS IP Virtua1 Private Networks (VPNs) ) IETF RFC4664 L2虚拟专用网 (L2VPNs)框架(Framework for Layer 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L.2VPNs) ) IETF RFC4760 BCP4多协议扩展(Multiprotocol Extensions for BGP4) IETFRFC5462MPIS标签栈条目:EXP"字段重命名为“TrafficClass”字段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Label Stack Entry: “EXPα Field Renamed to "Traffic Class" Field) IETF RFC5586 MPLS通用关联信道(MIPLS Generic Associated Channel) IETF RFC5668 4-八进制作为特定的BGP扩展(4-Octet AS Specific BGP Extended Community) IETF RFC5701IPv6地址特定的BGP属性扩展(IPv6AGdress Specific BGP Extended Community Attribute) IETF RFC5880 双向转发检测(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BFD)) IETF RFC6790 煸标签在MPLS转发中的应用(The Use of Entropy Labels in MPLS Forwarding) IETF RFC6991通用YANG数据类型(Common YANG Data Types) IETF RFC7274分配和不用的特定MPLS 标签(AllocatingandRetiring Specia1Purpose MPLS Labe1s) IETF RFC7346 IPv6组播地址范围 (IPv6 Multicast Address Scopes) IETF RFC7432 基于BGP mp1s的以太网VPN (BGP MPLSBased Ethernet VPN)
YD/T XXXXX-XXXX IETF RFC8294 路由域通用YANG数据类型(Common YANG Data Types for the Routing Area)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TM 异步传输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S 自治系统 Autonomous System BGP 边界网关协议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BGP-LS 边界网关协议-链路状态 Border Gateway Protoco1 - Link State DNS 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 FC 光纤通道 Fiber Channel G-ACh 通用关联通道 Generic Associated Channe1 GAL 通用关联通道标签 Generic Associated Channel Label 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ol IEEE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TF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PX 网络数据包交换 Internet Packet eXchange L2VPN 二层虚拟专网 Layer 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MAC 媒体访问控制 media access control MPL.S 多协议标签交换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CONF 网络配置协议 Network Configuration Protocol OAM 运营维护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SPF 开放最短路径计算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TC 流量分类 Traffic classical TE 流量工程 Traffic Engineer TRILL 多链接透明互连 Transparent Interconnection of Lots of Links SAFI 子序列地址族标识符 Subsequent 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s VPLS 虚拟专线LAN业务 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 VPN 虚拟私有网络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RF VPN路径计算及转发 VPV Routing and Forwarding XTP Xpress 传输协议 Xpress ransport Protocol 5YANG路由模块分类 5.1概述 本文件定义了两种通用路由类型的YANG模块:ietf-routing-types和 iana-routing-types.

其中,ietf-yang-types和ietf-inet-types定义参考IETF RFC6991.

5.2IETF路由模块 IETF路由类型模块定义了router-id、route-target等27项内容,具体参见表1.

表1IETF路由类型定义 IETF路由类型 定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 040. 40 CCS M 19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端口控制协议代理(PCPproxy)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ort Control Protocol Proxy (PCP proxy)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xxxx- -xXXX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端口控制协议代理体系架构 5PCP代理操作 5.1端口控制协议代理体系架构 5.2优化的反射路由 5.3递归终止 5.4发送到上游的PCP请求的源地址 5.5未知的操作码和选项, 5.6映射修复 5.7多个PCP服务器 6安全性. 附录A(资料性)使用案例:NAT级联, 附录B(资料性)使用案例:PCP中继. 参考文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 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晓宇、孙琼、周生龙.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1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X 端口控制协议代理(PCPproxy)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定义了一个新的端口控制协议(PCP)功能实体PCP代理,PCP代理将从PCP客户端接收的 PCP请求中继到上游PCP服务器,一些PCP客户端无法配置距离超过一条的PCP服务器地址,该功能的 典型部署应用即帮助这些PCP客户端建立成功的PCP通信.

本文件适用于给无法配置距离超过一跳的PCP服务器地址的PCP客户端建立成功的PCP通信场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TF RFC1918 私有网络的地址分配(Address Allocation for Private Internets) IETF RFC6598 共享地址空间保留的IANA IPv4前级(IANA-ReservedIPv4Prefix for Shared Address Space) IETF RFC6887 端口控制协议(Port ControlProtocol) IETF RFC7291 用于端口控制协议(PCP)的DHCP选项(DHCPOptions for the Port ControlProtocol(PCP)) IETF RFC7448 端口控制协议(PCP)服务器选择(Port Control Protocol(PCP)Server Selection)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1 上游upstream 指出站数据包向公共互联网的方向.

3. 1.2 下游downstream 指入站数据包从公共互联网向客户端系统的方向.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 040 CCS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基于EVPN的虚拟网络互联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irtual network interworking based on EVPN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概述.. 6NVO3网络中的EVPN路由类型 7基于EVPN的虚拟叠加网的封装选项 .5 7.1VXLAN/GENEVE/NVGRE封装 7.1.1虚拟标识符范围 7.1.2EVI与虚拟标识符的映射, .6 7.1.3EVPNBGP路由的构建 .6 7.2 MPLS over GRE封装 .7 8BGP隧道封装属性支持多种数据平面封装. .7 9通过EVPNNVO3实现L2网络互联 9.1在NVO3网络中EVPN用来构建Layer-2(虚拟)业务.

9.2ES的自动发现 8 .8 9.3L2业务的自动部署.

.9 9.4远端NVE的自动发现. .. 9.5租户MAC和IP信息的分发.

.9 10通过EVPNNVO3实现L3网络互联 . 10.1两种转发模式. .9 10.2不对称L3 service转发模式. 10 10.3对称L3service转发模式 ..10 11虚拟网络互联的两种典型组网方式 ..1 11.1使用GW的虚拟网络互联.

息服务平台 ..11 11.2使用ASBR的虚拟网络互联、 .11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月华、张征、肖敏、李振强、何琪.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基于EVPN的虚拟网络互联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EVPN的虚拟网络互联技术要求,包括使用EVPN构建虚拟层叠网的场景和需求、封 装方案、BGP支持多数据面封装机制、L2网络互连和L3网络互联技术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数通领域,指导数据交换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研发与基于EVPN的虚 拟网络互联部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IETF RFC7432 基于BGP/MPLS的EVPN技术 (BGP MPLS-Based Ethernet VPN) IETF RFC4271(BGP-4)边界网关协议版本4(A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4) IETF RFC4364 基于BGP/MPLS的IP虚拟专用网 (BGP/MPLS IP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s)) IETF RFC4761基于BGP的虚拟专用局域网(VPLS)自动发现和信令(Virtua1PrivateLAN Service (VPLS) Using BGP for Auto-Discovery and Signaling) IETFRFC4762基于标签交换协议(LDP)的虚拟专用局域网(VPLS)信令(Virtua1PrivateLAN Service (VPLS) Using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LDP) Signaling) IETF RFC6514 基于MPLS/BGP的IP虚拟专用网组播BGP编码和程序(BGP Encodings and Procedures for Multicast in MPLS/BGP IP VPNs) IETF RFC7438虚拟可扩展局域网:将L2网络封装在L3网络的框架(VirtualeXtensibleLocal Area Network (VXLAN) : A Framework for Overlaying Virtualized Layer 2 Networks over Layer 3 Networks) IETF RFC7637 使用通用路由封装的网络虚拟化(NVGRE:Network Virtualization Using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IETF RFC7365数据中心网络虚拟化框架(Framework for Data Center(DC)Network Virtualization) IETF RFC8365使用EVPN的网络虚拟层叠网方案(A NetworkVirtualization Overlay Solution Using Ethernet VPN (EVPN)) IETF RFC8926 Geneve:通用网络虚拟化封装(Geneve:Generic Network Virtunlization Encapsulation)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01.040.33 CCS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多维资源协同的网络虚拟化总体 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network virtualization based on multi-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imensionalresource coordination (报批稿) XX×X-XX-X×发布 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XXXX-XXXX 目次 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场景需求. 4.1概述 4.2D2D应用场景 4.3直播类场景. 5多维资源协同的网络虚拟化总体架构 5.1概述 5.2总体架构设计. 6基于多维资源协同的网络虚拟化技术要求 6.1概述..... 6.2面向业务需求的动态感知技术 6.3基于多维资源的虚拟化技术 6.4面向虚拟化资源的全局度量技术.

6.5面向虚拟化资源的统一高效管控技术 6.6基于切片的统一编排技术 6.7多维资源协同供给技术 参考文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内 容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 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解云鹏、周旭、赵倩颖、唐静、喻鹏、雷波、陈端、曹畅、李斌、张杰、郑秀 丽、范琼珊、姚惠娟、王颖、周凡钦、吴楠、范鹏飞、张帅、邢文娟.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基于多维资源协同的网络虚拟化总体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计算存储传送等多维资源协同的网络虚拟化基本概念、典型需求、技术设 计目标、总体技术架构和相应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网络运营商、网络建设者、设备制造商、第三方测评机构对面向多维资源 协同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及应用的研发、建设、运营、测试、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4418-2023电信网络的确定性IP网络总体架构和技术要求 IEEE 802.1 Qbp 等价多路径路由(最短路径桥接)Equal-Cost Multi-Path Routing (Shortest Path Bridging) IETF RFC8402 段路由架构(Segment Routing Architecture ) IETF RFC8655 确定性网络架构(Deterministic Networking Architecture)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1 网络虚拟化networkvirtualization 网络虚拟化是指采用特定的网络技术将传统的物理网络资源抽象为虚拟网络资源.

网络 虚拟化可以将多个物理网络组合成一个基于软件的虚拟网络,也可以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成 多个独立的虚拟网络.

3. 1. 2 多维资源协同的网络虚拟化networkvirtualizaionbasedon multi-dimensional resource coordination 多维资源协同的网络虚拟化是指通过虚拟化、感知度量、调度编排等一系列技术,构建 一张实现计算、存储、传送等多维资源高效协同管理的虚拟化网络,以解决用户使用复杂度 高,资源调度缺乏弹性,资源紧缺与利用不足等问题.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YD/TXXXX-XXXX D2D 设备到设备通信 Device-to-Device DIP 确定性互联网协议 Deterministic Internet Protocol ECMP 等价多路径路由 EqualCost MultiPath Routing FL0PS 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 GRE 通用路由封装协议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HOPS 每秒哈希计算次数 Hash Operations Per Second IOPS 每秒整数计算次数 Integer Operations Per Second IOPS 每秒输入输出次数 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 IP 互联网协议 Internet Protoco1 IPSec 互联网安全协议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L2TP 二层隧道协议 Layer2 Tunneling Protocol MPLS 多协议标签交换 Multi-Protoco1 Label Switching QoS 服务质量 Quality of Service SR 段路由 Segment Routing SR-TE 流量工程的分段路由 Segment Routing traffic engineering SSL 安全套接字协议 Secure Sockets Layer VM 虚拟机监视程序 Virtual Machine Monitor VN 虚拟网络 Virtual Network VPN 虚拟专用网络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XLAN 虚拟扩展局域网 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 4场景需求 4.1概述 多维资源协同的网络虚拟化能够面向不用业务和用户提供可定制的、简化安全可靠的基 础资源层能力,适用于一些对资源复用度较高或者资源需求变化较大的业务场景,如D2D通 信、视频直播等,这些场景对计算、存储、传送等资源存在共享化、动态化等需求,且要求 这些资源之间能够实现智能动态调度以及高效协同.

4.2D2D应用场景 D2D通信可以提供峰值速率100Mbps以内,连接密度107/km2的网络通信能力,能实现多 个终端间的资源动态共享,有效降低网络负载,提升多维资源的使用效率,被认为是B5G乃 至6G时代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40.40 CCS 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202× IP网络层次化业务链OAM技术要求 Hierarchical ServiceFunction Chain OA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P Network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xxxx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概述 6层次化业务链0AM的要求 7层次化业务链对SFCNSH报文头部修订 8业务链EchoRequest/Reply报文 9安全考虑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 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解冲锋、王君、孟伟、马晨吴、王煜炜.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IP网络层次化业务链OAM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层次化业务链0AM的应用场景描述、需求描述,以及适用于主动0AM模式的业务链的 NSH报文头信令格式.

本文件适用于业务链OAM的场景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IETF RFC7498业务功能链间题描述(Problem Statement for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IETF RFC7665业务功能链架构(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SFC) Architecture) IETF RFC7799 主动和被动度量标准和方法(Active and Passive Metrics and Methods (with Hybrid Types In-Between)) IETF RFC8300 网络业务报文头(Network Service Header (NSH)) IETF RFC8459 层次化业务链(Hierarchical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hSFC))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PI 深度报文分析 Deep Packet Inspection hSFC 层次化业务链 Hierarchical Service Function Chain IPv6 互联网协议第6版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NF 网络转发器 Network Forwarder NSH 网络业务报文头 Network Service Heeder OAM 运行管理和维护 Operation Adn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RSP 特定业务路径 Rendered Service Path SF 业务功能 Service Function SFC 业务功能链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SFP 业务功能路径 Service Function Path SFF 业务功能转发器 Service Function Forwarder ToR 置项模型 Top of Rack 5概述
YD/T xxxxxxxx 5.1业务链与层次化业务链 SFC是目一种网络技术.

业务链的最初需求来自于数据中心网络,自从数据中心网络向0verlay网 络发展以后,网络边缘成为了虚拟网络与物理网络的分界点,其中网络边缘为Server或者ToR,以及 可能为网关(Gateway).

数据中心的这种部署模型,要求虚拟防火墙/负载均衡器可以在网络中任意部署,也就是与网络 拓扑无关.

这样就新问题是,如果将流量能够灵活的通过虚拟防火墙/负载均衡器进行处理,于是产 生了虚拟防火墙/负载均衡器等新型中间件,这些虚拟防火墙/负载均衡器,部署在网络的边缘,可以 由标准服务器来实现.

把虚拟防火墙/负载均衡器/网关等业务处理功能,称为ServiceFunction,而流量经过一系列的 Service Function的处理,形成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即业务功能链.

如图1带箭头的虚线和 实线所示,代表两条ServiceChain.

FW Overlay Tunrel Full mesh Server Server LB 图1典型的业务链示意图 因此,SFC是在网络功能虚拟化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数据包或者二层顿由一个或者多个业务功 能按照线性或者非线性序列进行处理.

例如宽带接入场景下的NAT、防火墙、存储、DPI、IPv6过渡等 业务功能的提供.

层次化的SFC是一种多层次的业务功能链,一般分为上层SFC和下层SFC,其中上层SFC跨越整个网 络域,下层SFC主要覆盖的是某个子域.

本章将主要介绍hSFC的架构,以及这两层SFC.

根据IETFRFC8459的定义hSFC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40.40 CCS 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IP网络简单双向主动测量协议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imple Two-Way Active Measurement Protocol in IP network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X 目次 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STAMP协议参考架构. 6操作原理 6.1两种模式. 6.2STAMP测试的UDP端口号 6.3Session-Sender行为与报文格式. 6.4Session-Reflector行为与报文格式 6.5STAMP中的完整性保护. 6.6STAMP中的机密性保护 6.7STAMP与TWAMPLight的协议互操作性 7其它操作方面 8安全性 参考文献 准信息服务平台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 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月华、肖敏、赵锋、张雷、李振强、尹永胜、汪俊芳.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X IP网络简单双向主动测量协议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IP网络简单双向主动测量协议技术要求,包括用于测量双向或单向的性 能,如时延、时延抖动、丢包等测量协议原理.

本文件包括协议参考架构、会话发送端行 为和报文格式、会话反射端行为与报文格式、STAMP完整性保护、协议互操作性等内 容.

本文件适用于数通领域,指导数据交换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研发设 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TF RFC5357 一种双向主动检测协议(A Two-Way Active Measurement Protocol (TWAMP) ) IETF RFC6038双向主动测量协议反射字节和对称大小特征(Two-Way Active Measurement Protocol (TwAMP) Reflect Octets and Symmetrical Size Features) IETFRFC6335用于服务名字和传输协议端口号注册号管理的互联网数字分配规程 (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IANA) Proced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Service Name and Transport Protocol Port Number Registry) IETF RFC8762 简单双向主动测量协议(Simple Two-Way Active Measurement Protocol) IETF RFC8085 UDP 使用指引(UDP Usage Guideline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STAMP会话发送端STAMPsession-sender 每个STAMP会话运行于两个端点之间,分别是STAMP会话发送端和STAMP会话反射端, 两个端点之间互发STAMP测试报文,其中,STAMP会话发送端主动发送测试报文.

3.2 STAMP会话反射端STAMPsession-reflector 每个STAMP会话运行于两个端点之间,分别是STAMP会话发送端和 STAMP会话反射端, 两个端点之间互发STAMP测试报文,其中,STAMP会话反射端发送的测试报文是对接收到的 STAMP会话发送端发送的测试报文的反射报文.

4缩略语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40.40 YD CCSL78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IP网络切片控制器北向接口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ntroller northbound interface of IPnetwork slicing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发布 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 XXXX 目次 目 次 前 言 III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IP网络切片概念及主要应用场景. 4.1IP网络切片概述 4.25G切片场景. 4.3有线接入专线场景.

5.IP网络切片控制器北向接口参考架构 5.1IP网络切片控制器北向接口与SDN控制器关系, 5.2IP网络切片控制器北向接口设计原则与IP网络切片模板定义 5.2.1IP网络切片控制器北向接口设计原则, 5.2.2IP网络切片模板定义, 6.IP网络切片控制器北向接口要求, 6.1接口概述.. 6.2IP网络切片模板管理接口 6.3IP网络切片实例的生命周期管理接口, 6.3.1IP网络切片创建 6.3.2IP网络切片修改 6.3.3IP网络切片查询, 6.3.4IP网络切片删除 6.3.5IP网络切片性能管理, 6.3.6IP网络切片故障管理.. 6.4IP网络切片控制器北向接口协议要求, 7.IP网络切片控制器北向接口数据模型 7.1IP网络切片控制器北向接口数据模型概述. 7.2IP网络切片控制器北向模型的切片对接标识, 7.3IP网络切片模板参数说明... 7.4IP网络切片(network-slice)参数说明. 7.5IP网络切片接入点(ns-endpoint)参数说明 01 7.6IP网络切片接入点对(ns-member)参数说明. 10 7.7IP网络切片控制器北向接口YANG模型. 10 8.IP网络切片关键流程.

12 8.1IP网络切片能力查询流程 12 8.2IP网络切片创建及监控流程, 13
YD/T ×××x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 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公文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 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波、张许宝、姜文颖、程伟强、庞冉、韩博文、陈丽萍、石纪科、万晓 兰、周慧琴.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9.200 CCS M04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准 YD/TXXXX-XXXX 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技术要 求MANO策略管理 Specification on MANO policy management for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orchestration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目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及缩略语 4策略管理功能需求 5策略管理框架.

6MANO策略管理接口 7策略管理相关的通知与信息元素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宝国、潘加强、许延伟.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技术要求MANO策略管理 1范围 本文件针对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MANO策略管理进行规范,规定了NFV系统中NFVO涉及 的MANO策略管理的总体技术要求.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MANO策略管理框架、MANO策略管理功能需求、 MANO策略管理相关接口要求、MANO策略管理接口信息模型及策略通知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NFVMANO策略管理的设计、开发和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ETSIGSNFV-IFA005NFV管理与编排:Or-Vi参考点-接口与信息模型(NetworkFunctions Virtualisation (NFV) Release 3;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Or-Vi reference point - Interface and Information Model Specification) ETSI GS NFV-IFA 006NFV管理与编排 Vi-Vnfm参考点-接口与信息模型(NetworkFunctions Virtualisation (NFV) Release 3;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ViVnfm reference point - Interface and Information Model Specification) ETSI GS NFV-IFA 007NFV管理与编排:Or-Vnfm参考点-接口与信息模型(NetworkFunctions Virtualisation (NFV) Release 3;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Or-Vnfm reference point - Interface and Information Model Specification) ETSI GSNFV-IFA008NFV管理和编排:Ve-Vnfn参考点-接口和信息模型规范(“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sation (NFV) Release 3;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VeVnfm reference point Interface and Information Model Specification) ETSIGSNFV-IFA013NFV管理与编排:Os-Ma-Nfvo参考点-接口与信息模型(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sation (NFV) Release 3: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Os-Ma-Nfvo reference point - Interface and Information Model Specification) ETSI GS NFV-IFA 030NFV管理与编排:多管理域接口(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sation (NFV)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Multiple Administrative Domain Aspect Interfaces Specification) 3术语、定义及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40.01 CCS M1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编排技术要求 容器基础设施服务集群管理 Technical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for network functionsvirtualisation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CIS cluster management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202X-XX-XX发布 202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016-1813 目次 缩略语 5CIS集群管理系统架构 5.1概述 5.2系统架构 6CCM的CIS集群管理功能要求 6.1CIS集群资源管理功能要求 6.2CIS集群故障管理功能要求 6.3CIS集群配置管理功能要求 6.4CIS集群性能管理功能要求 6.5CCM北向接口功能要求, 7NFVO的CIS集群管理功能要求 7.1CIS集群资源授权. 7.2CIS集群资源管理. 8CIS集群管理相关NFV模板定义要求 8.1CIS集群描述模板(CCD)信息要求 8.2CIS集群节点描述模板(CCND)信息要求 8.3CIS集群节点资源描述模板(CCNRD)信息要求 附录A(资料性)CIS集群流程 参考文献......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016-181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 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鹏、陈少凡、黄婧、夏海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016-1813 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编排技术要求容器基础设施服务集群管 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容器基础设施服务集群管理所应遵循的技术要求,包括系 统架构、功能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及CIS集群管理(CCM)技术研发、设备研制、 网络建设和系统运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ETSIGS NFV-006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第4版:管理和编排:架构框架规范(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sation (NFV) Release 4;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Architectural Framework Specification)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容器基础设施服务container infrastructure service 为一个或多个容器虚拟化技术提供运行环境的服务,该服务可运行在CIS集群节点之上.

3. 2 容器基础设施服务管理containerinfrastructure servicemanagement 用于管理一个或多个容器基础设施服务.

3. 3 容器基础设施服务集群CIScluster 包含一个或多个容器基础设施服务管理器(CISM)以及一个或多个容器基础设施服务 (CIS)的资源集群.

3.4 容器基础设施服务集群管理CISclustermanagement 资源池内容器镜像/包、CIS集群的管理系统.

后续简称为“CIS集群管理器”.

3.5 容器基础设施服务集群描述模板CISclusterdescriptor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 040. 40 CCS 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20xx 基于多协议标记交换二层虚拟专用网 (MPLSL2VPN)的以太网树(E-Tree)技 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PLS L2VPN E-Tre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20XX-XX-X×发布 20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20xx 目次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定义和缩略语. 定义 缩略语. 4参考模型和应用场景 4.1 MPLS E-TREE 模型 4.2E-TREE应用场景 4.3通用的 E-TREE服务. 5 E-TREE需求.

6 L2VPNE-TREE实现方案 6.1 支持 E-TREE 的 VPLS PE 模型 6.2 支持E-TREE的伪线 6.3 支持 E-TREE的信令扩展,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20×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然、王玉保、陈端、王丽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20xx 基于多协议标记交换二层虚拟专用网(MPLSL2VPN)的以太网树 (E-Tree)技术要求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多协议标记交换二层虚拟专用网(MPLSL2VPN)的以太网树(E-Tree)技术要求, 包括模型、需求应用场景、应用场景及实现方案等.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多协议标记交换二层虚拟专用网(MPLSL2VPN)仿真以太网树(E-Tree)的场景.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IETF RFC4447 使用LDP的Pseudowire建立和维护 Pseudowire Setup and Maintenance Using the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LDP) IETF RFC4448 MIPLS网络上以太网传送的封装方法 Encapsulation Methods for Transport of Ethernet over MPLS Networks IETF RFC4761 使用自动发现BGP和信令的虚拟专用VirtualPrivate LANService(VPLS) 局域网(VPLS) Using BGP for Auto-Discovery and Signaling IETF RFC4762 使用标签分配协议(LDP)信号的虚拟专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VPLS) 用局域网(VPLS) Using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1 (LDP) Signaling MEF26. 1 外部网络网络接口阶段2 准信息服务平 External Network Network Interface (ENNI) Phase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以太网树E-Tree E-Tree结构中的AC属性可以是根也可以是叶子,根AC可以与任何AC通信,叶子AC之间不能 互通信,只能与根AC通信.

一个E-Tree结构中仅有少数根AC,以及多个叶子AC.

并且的AC 都是双向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40.40 CCS 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基于TLS和DTLS的DNS传输技术应用场景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scenarios for DNS over TLS and DNS over DTL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XXXXXXXX 目次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安全问题分析, 6应用场景分析. 6.1请求数据场景, 6.2缓存监听场景. 6.3数据传输场景. 6.4服务器端场景. 6.4.1DNS服务器, 6.4.2递归服务器. 6.4.3权威服务器. 6.5身份行为分析.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件起草人:董科军、周琳琳、张曼、延志伟、姚健康、李洪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
YD/TXXXXXXXX 引言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是互联网上最为关键的基础设施,其主要作用是将枯燥难 记的主机名称映射为易于记忆的IP地址.

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 DNS现已成为最为重要的基础服务,例如WEB访间、Email服务在内的众多网络服务都和DNS息息相关, DNS的安全则直接关系到整个互联网应用能否正常使用.

由于DNS协议缺乏必要的认证机制,客户无法确认接收到的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基于名字的 认证过程并不能起到真正的识别作用,而且接收到的应答报文中往往含有额外的附加信息,其正确性也 无法判断.

此外,DNS的绝大部分通信使用UDP,数据报文容易丢失,也易于受到劫持和欺骗.

因此分析加密传输的DNS的风险及其应用场景是对DNS协议进行改进的基础,为制定加密DNS协议 提供隐私问题分析内容及场景分析.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YD/T XXXXXXXX 基于TLS和DTLS的DNS传输技术应用场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改进的基于TLS和DTLS的DNS传输技术应用场景,包括请求数据、缓存监听、数据 传输、服务器端和身份行为分析.

本文件适用于域名相关注册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3134-2023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域名服务系统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33134-20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域名domain name 域名系统名字空间中,从当前节点到根节点的路径上节点标记的点分顺序连接的字符串.

[来源:GB/T 33134-2023 3.2] 3.2 顶级域topleveldomain 域名系统名字空间中根节点下最顶层的域.

准信息服务 [来源:GB/T 33134-2023 3.4] 3.3 资源记录resourcerecord 域名系统中存储的与域名相关的属性信息.

[来源:GB/T33134-20233.5] 注:每个域名对应的记录可能为空或者多条.

域名的资源记录由名字、类型、种类、生存时间、记录数据长度、记 录数据等字段组成.

3. 4 解析器resolver 向名字服务系统发送域名解析请求,并且从名字服务系统返回的响应消息中提取所需信息的程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040.40 CCS M 19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轻型双栈(DS-Lite)合法用户验证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DS-lite user verifying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概述 5技术要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生龙、赵晓字、徐洪磊.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X 轻型双栈(DS-Lite)合法用户验证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针对传统轻型双栈(DS-Lite)环境中地址族过渡路由器单元(AFTR)设备公网地址容易被 探测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间题,定义了一种对网关基本桥接宽带单元(B4)隧道建立请求进行合法性检 测的方法,提升AFTR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

本文件适用于轻型双栈过渡技术中局端AFTR设备的安全部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TF RFC6333 IPv4地址枯竭后的DS-Lite宽带部署(Dua1Stack Lite Broadband Deployments Following IPv4 Exhaustion) IETF RFC7596 轻量级4over6:双栈精简架构的扩展(Lightweight 4over6:An Extension to the DualStack Lite Architecture)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AA:验证、授权和记账(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 AFTR:地址族过渡路由器单元(Address Family Transition Router) B4:网关基本桥接宽带单元(Basic Bridging BroadBand) BRAS:远程宽带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Server) DS-Lite:轻型双栈(Dual-StackLite) FQDN:完全合格域名(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PPP:点到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4概述 轻型双栈(DS-Lite)是一种用户接入领域的过渡技术,采用IPv4inIPv6隧道技术:运营商只需要 为用户分配IPv6地址,既可以实现用户的双栈上网.

此技术见IETFRFC6333,IETFRFC7596也对其 架构进行扩展,通过引入轻量级的4over6的转换机制,改进了DS-Lite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以更好地 支持IPv4到IPv6的过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 040. 40 CCS L 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融合型IPv6过渡的边缘网络技术要求 Technic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converged IPv6 transition in edge network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2015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基于融合型IPv6过渡的统一客户驻地设备和宽带接入应用场景, 5.1IPv6过渡时期业务承载需求分析 5.2当前主流过波技术的流表处理模式 6基于IPv6过渡的统一客户驻地设备和宽带接入组网架构, 6.1概述. 6.2融合型IPv6过渡设备和用户驻地设备的对应功能要求.

6.2.1 NAT444功能 6.2.2 DS-Lite 功能 6.2.3Lw4over6功能 6.2.4NAT64功能 7基于IPv6过渡的统一客户驻地设备和宽带接入业务配置要求.

8 7.1业务配置要求 8 7.2控制器和CPE之间的通信要求 7.3CTE和CPE之间的通信要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晨吴、赵晓宇、董国珍、李聪、解冲锋、孙琼、马琼芳、魏月华.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015XXXX 基于融合型IPv6过渡的边缘网络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融合型IPv6过渡的边缘网络技术要求,融合型过渡技术包括NAT444、DS-Lite、 Lw4over6和NAT64.

本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应用场景、组网架构、业务配置要求和边缘网络节点之间通 信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需要针对多种过渡场景叠加使用不同IPv6过渡技术的边缘网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IETFRFC2473IPv6协议的通用数据包隧道化(GenericPacketTunnelinginIPv6 Specification) IETF RFC6146 有状态NAT64(Stateful NAT64: Network Address and Protocol Translation from IPv6 Clients to IPv4 Servers) IETF RFC6333IPv4耗尽后的轻型双栈宽带部署(Dual-Stack LiteBroadbandDeployments Following IPv4 Exhaustion) IETF RFC7050 NAT64前级发现协议(Discovery of the IPv6 Prefix Used for IPv6 Address Synthesis) IETF RFC7596轻量级的IPv4over IPv6:一种DS-Lite架构的扩展(Lightweight 4over6:An Extension to the DualStack Lite Architecture)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融合型1Pv6过渡技术convergedIPv6transition technology 支持NAT444、DS-Lite、Lw4over6和NAT64功能在同一设备上共存,并且设备可以按照控制器的配 置实现上述IPv6过渡技术中某一个或全部的功能.

3. 2 IPv6融合过渡设备convergedIPv6transitionequipment;CTE 支持NAT444、DS-Lite、Lw4over6和NAT64功能在同一设备上共存,并且可以按照控制器的协议配置 设备实现上述IPv6过渡技术中某一个或全部的功能.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S: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 040 CCS M1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xxxx-xxxx 基于SRv6IP承载网网络管控系统 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 of SRv6-based IPbearer network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managementand controlsystem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xxxx -XXXX 目录 目 录 前 言 V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系统架构. 5.1系统架构概述. 8 5.2系统架构接口概述. 6可视化网络拓扑管理. 6.1拓扑呈现. 6.2拓扑收集... 9 7智能化配置管理. 10 7.1设备配置与管理, 01 7.1.1网元配置和管理 O1 7.1.2端口配置和管理 II 7.2隧道模板配置与管理. 11 7.3Q0S套餐与模板配置与管理 12 7.4L3VPN业务下发与管理 12 7.4.1业务发放模式. 12 7.4.2业务创建. 13 7.4.3业务变更. 13 7.4.4业务删除. 14 7.4.5业务还原和同步 7.4.6业务信息可视化 14
YD/T xxxx XXXX 7.5L3EVPN业务下发与管理 .14 7.5.1业务发放模式 . 14 7.5.2业务创建. .15 7.5.3业务变更. 15 7.5.4业务删除. 16 7.5.5业务还原和同步. 16 7.5.6业务信息可视化. 91 7.6L2EVPN业务下发与管理 16 7.6.1业务发放模式. 16 7.6.2业务创建... 7.6.3业务变更. .. 17 7.6.4业务删除. 7.6.5业务还原和同步. 17 7.6.6业务信息可视化.. 18 7.7SR-TETunnel下发与管理 18 7.7.1隧道创建 18 7.7.2隧道删除. 18 7.7.3隧道还原和同步 18 7.7.4隧道信息可视化. .19 7.8SRv6Policy下发与管理 61" 7.8.1 SRv6 Locator 配置 7.8.2 Color创建 61 7.8.3Color删除.. 61 7.8.4 SRv6 Policy创建 61 7.8.5SRv6Policy删除 61 7.8.6SRv6Policy信息可视化 20 8隧道流量调优. 20
YD/T xxxx XXXX 8.1支持多种调优模式.. 8.1.1支持自动调优模式. . 20 8.1.2支持局部手工调优模式. .20 8.2多重约束计算路径.. .20 8.3选路策略.. .21 8.4隧道跨AS域. .21 8.5主备分离. 21 8.6隧道逃生. 21 9IP路由分析. 1Z 9.1路由信息采集 9.2BGP路由分析. 9.3IGP路由分析. 9.4报表输出. . 22 10IP网络仿真, .22 10.1网络流量仿真. . 22 10.2网络故障仿真. 22 11IP流量调度 22 11.1流量分析. 22 11.2流量调度. ..23 11.3BGP路由管理 .23 12性能监控与可视化. . 23 12.1基于SNMP全网性能周期监测. 23 12.1.1性能监测能力.. 23 12.1.2性能监测实例配置.. 23 12.1.3性能监测参数查询/修改.. 23 12.1.4性能数据告警门限设置. 24 12.1.5性能数据分析报表和输出. 24 IV
YD/T xxxx XXXX 12.1.6性能数据上报. .24 12.2基于Telemetry秒级监控管理. . 25 12.2.1性能监测能力. 25 12.2.2性能检测实例配置. 25 12.2.3性能监测参数查询... 25 12.2.4性能数据告警门限设置. 25 12.2.5性能数据分析报表和输出. 26 12.2.6性能数据上报. 26 12.2.7性能规格. 26 12.3基于TWAMP的SLA监测. .. 26 12.3.1质量指标体系. 12.3.2监测任务的管理, .27 12.3.3监测数据的管理. 27 12.3.4质量监测性能. 27 12.3.5质量报表输出.. 27 12.4VPN业务性能监控与可视 28 12.5SRv6业务诊断 28 12.5.1SRv6端到端业务Ping测 28 12.5.2SRv6端到端业务Trace检测 12.5.3SRv6随流检测 .28 13告警管理. 13.1告警信息 29 13.2告警类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