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9 页)

四川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四川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设计示例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图集号川2024G167-TY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成都
四川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设计示例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转素 批准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文号:川建标发[2020]95号 技术审定人:李性奕乓 图集号:川2024G167-TY 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实施日期:2024年9月1日 技术负责人:度离元旭 目 编制说明 B型屋顶层平面 建筑专业 B型立面、B型1-1剖面(双跑入户有阳台) A型一层平面(双跑入户无阳台) B型立面、B型2-2剂面(单跑入户有阳台) A型一层平面(单跑入户无阳台) C型一层平面(单跑入户) A型二至七层平面(双跑无阳台) C型二至七层平面(单跑) 20 A型屋顶层平面. C型屋项层平面. 21 A型立面、A型1-1剖面(双跑无阳合) 11 C型立面、C型1-1剖面(单题) 22 A型立面、A型2-2剖面(单跑无阳台) 12 D型一层平面(单跑入户) 23 B型一层平面(双理入户有阳台), 13 D型二至七层平面(单魏) 24 B型一层平面(单跑入户有阳台). 14 D型屋顶层平面(单跑) 25 B型二至七层平面(双跑有阳台). 15 D型立面、D型1-1剖面(单跑) 26 目录 图集号川2024G167-TY 审核贺刚期校对彭涛泻设计许一兰午 页次
结构专业 C型屋面、屋顶擦条平面布置图 A型标准层楼板布置图 27 D型标准层楼板布置图 38 A型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D型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39 A型屋面层、屋项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29 D型屋面层、屋顶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40 A型屋面、屋顶擦条平面布置图 D型屋面、屋顶擦条平面布置图 B型标准层楼板布置图 31 ①②③节点大样图 B型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④节点大样图 B型屋面层、屋项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33 ③节点大样图 B型屋面、屋顶栋条平面布置图 34 ⑧9节点大样图 C型标准层楼板布置图 35 箱形柱工地拼接节点 46 C型标准层、屋面层、屋顶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基坑平面示意图、柱脚大样示意图 47 橡条、棕托大样图 目录 图集号川2024G167-TY 审核贺刚校对彭涛泻设计许一兰今 页次 2
编制说明 1编制发据 《建筑钢结构防大技水规范》 GB 51249-2017 本图集概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同意输制)(川建标发 (电赫主参数及轻系、并造、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IⅡⅢVI炎电标)GB/T7025.1 [2020]95号文)的场制计划进行编制.

(四川省既有建筑增设电都工程技术标准) DBJ51/T 033-2020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532008 2 编制目的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18 为主城区住宅基民的展住条件改养损供技术支持,指导设计人员系统、全面地了解、掌握既有住宅建筑增设电 《建筑结构载规范) GB 500092012 模的设计要点和图面表达.

本图集为既有住宅建策增设电梯的设计示例,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提供参考范 《流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2015年版) 本 《民用建范通用规范) GB 550312022 (工程结构通用规施) GB 550012021 3编制内容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川规范) GB 550022021 本图集考虑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实际需求针对目的既有住宅常见的户型和结构形式提供了四种电样加建类型,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川规苑) GB 550032021 包括:双跑楼梯房间入户、双地楼操阳台入户、单跑楼梯楼标间挺过进入户、单地楼梯楼梯问长边入户.

设计 《组合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042021 示例选凡结构形式:既有建筑结构以砖通结构和底即板案一抗震培确体结构、增设电梯结构以钢框架结构为例.

《朝络构通用规龙》 GB 550062021 增设电梯设置子既有建筑外侧.

《砌体结构通用规施) GB 55007-2021 《流凝土结构通尾规范》 GB 550082021 4适尾范图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本图集通用于四川省抗震设防烈度8度0.2g及以下地区、7层及以下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设计.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施) GB 500112010 (2016年服) 5主要设计像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2010 GB 50016-2014(2018年版) 《钢借机械造接技术规程》 JGI 1072016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 《钢维构设计标准) GB 500172017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2005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创给构高强度螺检连接技术规程) JGJ 822011 GB 503522019 《钢构挥接规苑》 GB 506612011 《池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览》 GB 50108-2008 《压型金属板工程应用技水规范) GB 508962013 《民用建筑预声设计规览》 GB 501182010 《建筑钢结构防腐性技术规程) JG/T 2512011 《城市展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GB 501802018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月规范) 00055 《电梯工程施工员量验收规范》 GB 503102002 《消防设逾通用规施) GB 55036202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 《建筑防火通用规施) GB 550372022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 GB 550162021 《钢络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2052020 《电神制造与安装安全规施) GB/T 7588.12020 《流凝土综构加国设计级范》 GB 503672013 (安装于现有建筑中的新电标制造与安策安全规范) GB/T 286212012 《既有建策维护与没造通用规范) GB 550222021 《玩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苑) GB 550222021 《流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5 编制说明 图集号川2024G167-TY 审核贺刚校对彭涛泻设计许一兰今 页次
6基本要求 7.6现有住宅外部增设电标的建筑业百造型及色彩应与医有住宅界立至整体风格协调统一,网时满足城市规划约要求.

6.1既有位宅增设也桥应结合建筑实际量况医地制室进行设计,并遵质建筑功能和交通组积合理、结构安全、对环境影响最 1.3源有住宅外部增设电梯比应处理好加建部分与现有住宅之民的防水构录,进免屋及及外增渗水.

小的原则,本图集主要针对的电格类型是线引式无机房电梯.

7.8既有位宅电梯增设的底统.

应为钢售湿凝土继构.

应统的险水等级应将合项行国家标准要求.

利用阳台等开做空间增设 6.2既有住宅电解增设应依排现行规施、原有相关资料、增设要求、电梯增设方案可行性评估等进行.

的电保厅应有前水、防滑推施.

6.3增设电梯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规定.

电弹宜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样当住宅增设电梯为可容纳想策的电磷时,可采用 7.9现有住宅电棉增设应考虑无障设计要表对建氧入口、候额厅门、公共走逆进行无障碍设计.

节尾育藏式担茉的电栋 7.10本西集电解增设部分的务立面采用玻璃幕滩,铝板票或轻质外油料等,荷载不大于1.21Nm².

其体由专业公可深 6.4增设的电梯异道强护结构、星面及连接部分应来列不燃村料.

继构部分耐火积服应流足现行的火标准要求.

当采用玻璃 募增图护给构时,应对金属受力构件采取防火隔热括施.

并采用夹脱安会玻确等安会据护指施.

化设计.

玻确幕墙不应采注隐相玻确基培.

用时玻确系墙的没置应避免对可图住户产业光污染.

6.5电梯片造宜设置通风设施,通风设施约设置应符合(后川省既在建筑增设电标工程技术标准)DBI51/T033-2020及国 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定.

8继构设计 6.6新增电梯没应距有建筑物务或用水有可能进入电梯并时,电梯并虚应设排水设施,条件游可时宜优先设置集水筑.

电梯 8.1使用况明: 并底排水接至集水抗,或接至地势更低处的排水明询.

增设电神设有屋及成连患时,屋源和连廊得水应采用有组织排水方 (1)本图集采用增设电梯与既有主体连接的形式,具体项目设计时需极据渐地特点、主体建筑始构情况、电择平面布置等 进行整体计算分析或考虑相三影有均简化方法进行分析,来用理宜的构卧截面、节点做法.

6.7增设电桥的用电负有级别、供配电设计应将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低压配电设计报范》 (2)本图案中所采用梁、根截重及节点做法仅供参考,其体项目应根据项目情况自行设计,不能虚接选用.

GB50054、《通用用电设各配电设计规苑)GB50055、《建筑设计资火例范》GB5006、《民用建筑电气液计标准) (3)第43页节点4,增检的抗剪建试按中不照服没计.

链检的独及按期承载力应显有一定的富余.

GB51348、《消所设施理用规苑)GB55036等的规定,配电系统应采用TN-S或TN-C-S接池型式,电样的全美构传应采 (4)当新增电够与既有建氧连接处无构通对,应来取买象可靠连换措施, 取等电位联结验施电想增设应进行册留接地设计.

(5)增设电恭不与主体结构相选时,应按新建项目进行结构设计.

要满足《四月省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扶术标准) 6.8既有住宅电增设设计、施工和验教除应将合(四省筑有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标准)DBJ51/T0332020、(电 DBJ51/T0332009的要水.

磷制进与安装安全强苑)GBT7588.12020外,应带合国求现行有关技水标准的规定.

8.2您构型式:例担家维构.

7建关设计 8.3主体结构的安全性与连接性能检税: 7.1既有住宅通设电梯后,不应影响既有住宅的功能和交通,并与建流原有功能和交通相匹配.

买建规风距、建筑日照、清 (1)涨据(四川省既有建我增设电账工租权术标准)DBU51/T0532020算5.1.2条,设计首应对主体结的进行相关的签 除安全、通风、来光标准和环境赚声控制莹等不应降低既有定筑建造时的相关标准规定,并检查构造柱和图梁的情况

7.2增设外凸的电旅或电梯厅时,应与周边道降保持安全距离.
(1)当原结构利余设计工作年限不大于30年时,增设电排地构设计工作年限可采用原您构的剩余工作年限.

(2)整体计算后,主体结构安全性不足时应进行相应的给构加,碎现给构新增电标,原有蜜润我为门润时,应自设计单 7.3电解增设的合数、颗定速度、额定载重零应极据建筑功能、建筑既有条件(包括高度、空网、结构形式等)、使用要 位对原有建我进行批富复核.

求、服务人数等情况按相关规范进行合理选择.

(3)对后被错检应进行执模承能力试融,以确定相应参数与工艺.

7.4电标增设应考虑与既有住宅原楼据风等的关系,室利用阳分、日期等开徽空风解决楼格间及电梯间的通风、采光等要求.

 

7.5电根并道不应紧名卧室布置,应通免系得有赚声控制要求的房间,当受条竹展制,无注通免时应来取隔声、减整的构 (2)当原结构制余工作年服大于30年且结构的改造村科中含室合成树指成其党聚合物或分院,增设电标综构设计工作年限 造拾施.

电标增设时应对原有住宅在室外管线进行保护,以便于维修更换. 并应满定成行国家标准(民E建效丽声设计规苑)GB50118、《住宅录计规选)GB50096、(住宅建筑炖范) 室按30年考虑:当业主要求采用原结构的制余工作年振时,温所使用的胶和聚合物的盐给性能,应理过长期应方作用能力 GB50368和(建筑环境通用视能)GB55016等约规定的检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 01 CCS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3014.1-2022 消防数据元 第1部分:基础业务信息 Data elements for fire service-Part 1:Basic service information 2022-01-01发布 2022-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发布

XF/T 3014. 1-2022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数据元编写规则 5数据元 附录A(规范性)数据元编写规则 参考文献
XF/T 3014.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XF/T3014《消防数据元》的第1部分.

XF/T301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基础业务信息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通信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 中心、湖南省消防教援总队、青海省消防教援总队、江苏省消防教援总队、广东省消防教援总队、上海市 消防教援总队、山东省消防教援总队、黑龙江省消防教援总队、辽宁省沈阳市消防教援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春华、应放、姜学资、马青波、赵海荣、卢韶然、马曙光、刘程、幸雪初、裴建国、 杜阳、张磊、杨树峰、安震鹏、范玉峰、陈泽宁、程晓丁、王国斌、杨扬、楼兰、李玉龙、林晓东、刘传军、 朱红伟、柳力军、高松、许安麒、郑馨、王庆聪.

XF/T 3014. 1-2022 消防数据元第1部分:基础业务信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消防数据元.

本文件适用于消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造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司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725内燃机产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261.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十部分:人的性别代码 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 740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 12403 干部职务名称代码 GB/T 13000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GB/T 1542 国际贸易方式代码 GB/T 17295 国际贸易计量单位代码 GB 32100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QC/T 25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型号编制方法 XF/T 3016.1 消防信息代码第1部分:基础业务信息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数据元编写规则 数据元编写规则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数据元 内部标识符:DE00001 中文名称;姓名 中文全拼:xing-ming 标识符:X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20 CCS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3013-2020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常用标号 Common marks for national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force 2020-11-10发布 2021-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发布

XF/T 3013-2020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标绘要求 4.1标号的颜色 4.2标号的方向 4.3队标的大小和定位 4.4队标的线形 4.5队号注记 5代字 6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常用标号 6.1级别、人员标号 6.2消防车辆、器材装备标号 6.3战斗行动标号 6.4消防水源标号 18 6.5灭火器与灭火设施标号 6.6常用建筑及构件标号
XF/T3013-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灭火教援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0)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应急管理部消防教援局、江苏省消防教援总队、辽宁省消 防救援总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红伟、赵洋、李向欣、任少云、吴立志、李明、王贺明、柴昆皓、岳欢然、王士军、 王长江.

XF/T 3013-2020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常用标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教援队伍常用标号及标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教援队伍常用标号标绘作业及其相关图形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专职 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其他专业救援队伍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近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4327 08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 GB/T 50103 2010 总图制图标 GB 50104- 10 筑制图统 7 ISO 6790 防设备 图示符号 n and fire figl ing:Gr raphical symbols for fire proteetion plan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3.1 标号mark 由图形、汉字数字、字和颜色等 接队伍队标和队号的总称.

3.2 队标badge 表示国家综合性消防教提队伍、机构、装备、器材、建筑、设施及队伍行动的医形符号.

3.3 队号number 表示国家综合性消防教提队伍队师的汉字、数字和代字 3.4 代字substitate name 表示国家综合性消防教援队伍常用术语 3.5 标图plot 使用国家综合性消防教援队伍标号,将消防信息标画在平面图或立体图上的过程.

4标绘要求 4.1标号的颜色 4.1.1标绘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标号,通常规定使用红、黑、蓝、黄四种基本颜色.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 16V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229-1999 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 Figure symbols for fire alarm equipments 1999-07-26发布 1999-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229-199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基本原则 3基本符号 4辅助符号 5附加文字符号 6独立图形符号
XF/T2291999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229-1999调整为XF/T229-1999,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近年来,随着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的发展,新型火灾报警设备不断出现,原标准ZBC80001-1984 《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已不能完全适应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编制的需要,给该类产品的科研、设 计、监督管理及工程应用带来诸多不便.

此次对原标准的修订中,参照采用1SO6790-1986(消防设备:消防设计图示符号规格》,在保留 了原标准大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修改,内容进行了补充.

修订后的标准包括范 围、基本原则、基本符号、辅助符号、附加文字符号、独立图形符号六个部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ZBC80001-1984.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艳娥、杨波、张学军.

本标准1984年首次发布,于1999年6月第一次修订.


XF/T 229-1999 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表示火灾报警设备的基本符号、辅助符号、附加文字符号和独立图形符号.

本标准适用于科研、设计、教学、出版、建筑、植工等部门应用的火灾报警设备消防系统图.

2基本原则 2.1基本符号表示火灾报管设备的基本特征.

2.2辅助符号表示火安报警设各的具体特征.

2.3独立图形符号老示特定大灾报警设备,由基本符号与辅助符号或基本符号市附加文字符号相结合 派生面得.

2.4使用本标准中规定的图形符号绘 南清防系统图时店 注意: a)符号的大小可理与本标准中 的图形 按比例放大或缩小 b)按图面行置的需要,允许 中的 或180绘制,但不得将其中的附加文字 符号倒置.

3基本符号 编号 3. 1 报警 发装置 3.2 3.3 控制及辅助装置 火灾警报装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01 C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1464-2018 火灾调查职业危害安全防护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protection of fire investigators against occupational hazards 2018-02-11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1464-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估 5.1基本要求 5.2辨识与评估方法 6安全防护要求 6.1基本要求 6.2一般技术防护要求 6.3特殊环境的安全防护要求 7安全防护装备 7.1基本要求 7.2个人防护装备的选用 8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8.1管理人员 8.2职业健康监护 8.3职业健康促进 8.4职业健康评估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火灾调查职业危害因素 附录B(规范性附录)火灾现场勘验安全检查表 附录C(资料性附录) 专家评议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常见气体的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 10 附录E(资料性附录)火灾调查人员安全防护装备 11 参考文献 13
XF/T 1464-2018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1464-2018调整为XF/T1464-2018,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火灾调查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公安部消防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山西省公安消防总队、海南省公安消防总队、北京市 公安消防总队、江苏省公安消防总队、湖南省公安消防总队、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志宝、米文忠、王鑫、刘伟、薄建伟、张华东、赵术学、陈岩、崔蔚、刘海燕、李剑、 梁国福、陈永青、汪彤、朱晓俊、王培怡.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XF/T1464-2018 引言 为有效防范和最大限度减轻火灾调查职业危害,明确和规范火灾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障火灾调查 全与健康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文件,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中所提出的火灾调查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为基本要求,鼓励按更高标准为火灾调查人员 提供职业安全防护.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01 C85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1428-2017 消防用荧光棒 Glow sticks for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2017-09-07发布 201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1428-2017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号与规格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XF/T 14282017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1428-2017调整为XF/T1428-2017,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员防护装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公安部消防局、北京文海阳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磊、阮桢、李睿塑、施巍、黄韬、傅建桥、赵轶惠、金朝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XF/T 1428-2017 消防用荧光棒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用荧光棒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消防应急救援与灭火书 用的,以过氧化物、酯类化合物和荧光染料为 发光剂的荧光棒.

注:本标准适用的荧光棒不适合 不境温度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文件.

GB/T 191-20 pn8包装储运图示标 GB/T 8416 000 规觉信号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3.1 消防用荧光棒glowstick 一种在消防应急教提与灭火救 作 外两管组成,通过弯折使内管破 裂,并使内管中的过氧化物和外管中 光材料发 3.2 外管outer tal 消防用荧光棒外层呈国住形的塑料管体.

3.3 你 内管inner tube 置于消防用荧光棒外管内呈调柱形的管体.

3. 4 初始亮度initial lumina 消防用荧光棒启动发光后,在 务平台 注: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²).

3.5 有效亮度available luminance 消防用荧光棒发光达到规定工作时间时的亮度值.

注: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

4型号与规格 4.1型号 消防用荧光棒(以下简称荧光棒)型号由7个单元组成,代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型号构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 10 C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1339-2017 119接警调度工作规程 Procedures of receiving and dispatching 119 fire alarms 2017-03-08发布 2017-03-0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1339-2017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警情范围 5警情要素 6119接警调度程序
XF/T 1339-2017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1339-2017调整为XF/T1339-2017,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灭火教援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0)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消防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公安消防总队、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安徽省公安消防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国宏、王治安、刘洪强、杨千红、姜孝国、熊伟、姚磊、钱峻、王士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XF/T 1339-2017 119接警调度工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19接警调度工作的警情范围、警情要素和接警调度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公安消防总队、支队、大(中)队的119接警调度工作,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其他 专业救援队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支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907(部分) 消防词汇 3术语和定义 GB/T5907界定的以及下列 3.1 119警情 19fire alarm ituat 按国家法律规定由各级公 蓝消防 承推 置的火灾、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数人员生命为主的 应急救援事件,以下简称为"警情 3.2 119接警调底 119tire alarm receiving andd dispatehin 各级作战指挥中心(消防大、中 受理群众或单位对火发和其他灾害报警, 或者根据上级消防名门、当地政府、公安机关的调集指令及时科学调派力造赶赴现场处置,全面、准确 收集警情信息,实时、有效地助决策指挥的过程.

3.3 接警调度员firealarmdispatcher 经培训合格,在作战指标中心从事 119接警调度工作的人员 4警情范围 4.1火灾 按国家法律规定,由各级公安消防队承担处置的,除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及 森林、草原等场所以外,各类场所发生的火灾.

4.2其他灾害事故 按国家法律规定,由各级公安消防队承担处置的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教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 救援事件,如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 故、空难事故、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 10 C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1338-2016 火灾隐患举报中心工作规范 Operating specifications for fire hazard reporting center 2016-10-21发布 2016-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1338-2016 目次 前言 早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规定 5办公设施与装备配置 6组织机构 7举报处置 8信息研判 9举报奖励 10档案管理
XF/T 1338-2016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1338-2016调整为XF/T1338-2016,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管理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9)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消防局.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山东省公 安消防总队、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元延军、刘激扬、鲁云龙、彭洛克、张浩、喻卫刚、钟蔚彬、王林静、刘玉波、倪照鹏、 吴靖.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XF/T1338-2016 引言 为规范火灾隐患举报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和改进火灾隐患举报工作,鼓励和支持群 众积极参与举报火灾隐患,增强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依据现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技 术标准,制定本标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50 C82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537-2005 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阻燃、 防火、耐火性能的试验方法 Flame-retardantfire-prooffire resistance specifications of testing method of busbar trunking system(busways) 2005-03-17发布 200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537-200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方法 5试验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喷淋试验方法 参考文献.
XF/T537-2005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537-2005调整为XF/T537-2005,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八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杰帝母线(上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相会、徐桦、纪祥安、孙甲斌、胡群明、王常余.

XF/T 537-2005 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阻燃、 防火、耐火性能的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的阻燃 耐火性能的试验装置、试验条件、试件要求、试 验程序、判定条件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交流电压 大于100 Hz或60 Hz的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 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

日期的知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勤 美的内 )或修订版本不适应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其 塘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使用这些文 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当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978 1999 建筑构件耐 DIS 834-1:1997 GB 13539. 5 6661 低温熔电 使用的熔断器的补充要求(主要用于家 用和类似用途的培断器》标准化熔 器示 (66 GB/T 1838 3- 01 电 第3部分 成束电线或电缆燃烧试验(idt IEC 60332-3:199 92) GB/T 1921 11 003 11部分:试验装置 火焰温度不低于 500的单独供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标准.

3.1 线路完整性circnitintegrily 在规定的火源和时间下燃烧时能持续地在指定状态下运行的能 [GB/T19216.21-200(IEC6038]-21:1999 定义3.1] 3.2 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busbar trunking systems(busways) 导线系统形式的成套设备.

其中母线安装在走线植或类似的壳体中,并由绝缘材料支撑或隔开.

该成套设备包括以下单元: 带或不带分接装置的母线干线单元: 换相单元、膨胀单元、弯曲单元、馈电单元、变容单元; 一分接单元.

3.3 母线干线单元busbar trunkingunit 母线干线系统的一个单元,它由母线、母线支撑和绝缘件、外壳、某些固定件及其他单元相接的连接 件组成.

它可具有分接装置也可无分接装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01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536.7-2013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试验方法 第7部分:易燃气雾剂分级试验方法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substances-Fire hazard class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s-Part 7:Test method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flammable aerosols 2013-08-16发布 2013-08-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536.7-201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方法选择 5试验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圆桶型容器及放置蜡烛的金属支架 参考文献
XF/T 536.72013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536.7-2013调整为XF/T536.7-2013,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XF/T536(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分为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火灾危险性分级: 一第2部分:易燃固体分级试验方法: 第3部分:易于自燃的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4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5部分:固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7部分:易燃气雾剂分级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XF/T536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参照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 5修订版)第Ⅲ部分31节的技术内容编制.

本部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吉林市宏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吕东、李野、张欣、任常兴、白晓辉、马千里、王婕、吴伟、张鸿鹤、李涛、张网、李 晋、管长勇.

XF/T 536.7-2013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 第7部分:易燃气雾剂分级试验方法 1范围 XF/T536的本部分规定了易燃机雾剂的火灾危险性分级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需要确定火安范险性分级的喷雾气雾剂和泡沫气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XF/T 536.1 易燃易爆危险品 色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火实危险性分级 GB/T 21614 危险品 喷雾剂燃 热试 3术语和定义 XF/T 536 界定的以及 列术 3.1 气雾剂aerusol 可借助容器内压缩液化或溶解的带压 状或糊状等状态的药剂、附加剂 等以细雾状、粉末状、泡法状、糊状等妆 3.2 喷雾气雾剂spray acrisol 以细雾状、粉末状等状态资出的气雾剂(3.1).

3.3 泡沫气雾剂foamacrusol 以泡沫状、糊状等状态哦出的气务剂(3.1).

信 4试验方法选择 务平台 易燃气雾剂火灾危险性分级试验方法的选择按图1进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01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536.6-2010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Grading and test method on fire hazard for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hazmats Part 6:Test method of grading for oxidizing liquids 2010-05-2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536.6-2010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仅器和试剂 5试验装置 6试验准备 7试验条件 8试验步骤 9试验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试验装置各零部件、点火塞及支撑架
XF/T 536.62010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XF/T536(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共分六个部分: 一第1部分: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 一第2部分:易燃固体分级试验方法: 第3部分:易于自燃的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4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5部分:固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XF/T536的第6部分.

本部分主要参照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一试验和标准手 册)(第四修订版)第Ⅲ部分34.4.2的技术内容进行制定,其结构与编写规则符合GB/T1.1-2000《标 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吉林市宏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网、李晋、任常兴、王婕、孙金香、张欣、吕东、果春盛、马玉河、赵雅娟、管长勇.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XF/T 536.6-2010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1范围 XF/T536的本部分规定了液体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级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需要确定火实范险性分级的液体氧化性物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及F/T53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数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应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比是饰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6944-2005凭险货物分 XF/T 536 易燃易爆危险 第1部分: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 险性分级 3术语和定义 GB 6944-2005、XFT 536. 1 的本部 4仪器和试剂 仪器和试剂主要包括: a)65%硝酸水箔液、40%氨酸纳水落液、50%高氯酸水溶液; b)纤维素,纤维长 50m250μm平均直径25m c)数据采集装置(连接压力传感器记录试验过程中压力容器体内 为压力); d)天平,最小感量不大于 1g e)烘箱,容积9L以上,控温精度士1C: 务平台 f)装有硅胶的干燥器; g)药勺.

5试验装置 5.1概述 试验装置主要包括五部分:压力容器体、侧臂(连接压力传感器)、爆破片固定塞、点火塞、支撑架.

各零、部件的装配图见图1,具体尺寸参见附录A中的图A.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 01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536.5-2005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试验方法 第5部分:固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Grading and test method on fire hazard for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hazmats Part5:Test method of grading for oxidizing solids 2005-03-17发布 200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536.5-2005 目次 前言 范围 2仅器和试剂 3试剂及试验样品的预处理 4试验条件 5试验方法
XF/T 536.52005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536.5-2005调整为XF/T536.5-2005,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XF/T536(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共分6个部分: 第1部分: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 第2部分:易燃固体分级试验方法: 一第3部分:易于自燃的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4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5部分:固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XF/T536的第5部分.

本部分主要参照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一试验和标准手册》 (第3修订版)第Ⅲ部分34.4.1的技术内容进行制定,其结构与编写规则符合GB/T1.1一2000的 规定.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河北省公安厅消防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晋、王钢、盛文克、高强、郑端文.

XF/T 536.5-2005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 第5部分:固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1范围 XF/T536的本部分规定了固体氧化性物质的分级试验) 本部分适用于需要确定火灾危险性分级的固体氧化性物质.

2仪器和试剂 a)溴酸钾,分析 纯; b)纤维素,纤准长度 50~250)m,平均直径25um; c)引燃装置 由镍/铬 属丝 和电源组成, 长度(30 10 mm 直径(0 ±0 5)mm 电阻(6 0干0 5)Ω/m 功率( 50±7 W d) 无机隔 热板 长150 mm,3 150 m 高于0 0.23WmK e)天平,最 小感 不大于 f)量筒.25 mL g)装有硅股的干是器: h)标准网筛网眼上径500μm; i) 烘箱容积L以,控温精度士1℃: 标准信 j) 不锈钢药勺: k) 秒表(最小分度0.1s 3试剂及试验样品的预处理 a)溴酸钾 将澳酸钾置于65℃的烘箱内至少1 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b)纤维素 将纤维素铺成不超过25mm的薄层,在105C烘箱至少4h,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c)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的颗粒直径应小于500pm, 4试验条件 温度为(20土5)C;湿度为(50±10)%RH.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 01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536.4-2005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试验方法 第4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 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Grading and test method on fire hazard for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hazmats- Part 4:Test method of grading for substances which in contact with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water emit flammable gases 2005-03-17发布 200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536. 4-2005 目次 前言 范围 2实验器具 3试验样品的预处理 4试验条件 5试验方法
XF/T 536.42005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536.4-2005调整为XF/T536.4-2005,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XF/T536(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共分6个部分: 第1部分: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 第2部分:易燃固体分级试验方法: 一第3部分:易于自燃的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4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5部分:固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XF/T536的第4部分.

本部分主要参照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一试验和标准手册》 (第3修订版)第Ⅲ部分33.4.1的技术内容进行制定,其结构与编写规则符合GB/T1.1一2000的 规定.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河北省公安厅消防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晋、王钢、盛文克、高强、郑端文.

XF/T 536. 4-2005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 第4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 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1范围 XF/T536的本部分规定1遇水放山易燃气体物质分级试 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需要确定火灾危险性分级的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

2实验器具 a)定量分析造纸,直径90mmt b)水槽; c)蒸发Ⅲ 直径100mm d)锥形磨 口烧瓶 容积:100 e)滴液漏 斗,容积:100 f)天平, 小感量不大 g)标准网 筛,网眼直径 h)滴定管 i)不锈销药勺: j)秒表(最小分度不大于0.1 3试验样品的预处理 a)保存在容器内的试独样品,应在容器开封后立即用于试验; b)保存在保护液中的试验标品,应用选纸除去保护液后立即用 试验 c)固体试验样品的颗院直径应小于500gm 4试验条件 务平台 温度为(20士5)C;湿度为(50±10)%RH.

5试验方法 试验样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试验.

如果在试验的任何阶段,释放的气体发生自燃,则试验结束.

如 果试验样品不会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可直接进行5.4步骤.

5.1将堆放直径约为2mm的试验样品放人装有20℃蒸馏水的水槽内;液体实验样品用量为 0.005ml.观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 01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536.3-2005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试验方法 第3部分:易于自燃的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Grading and test method on fire hazard for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hazmats Part 3:Test method of grading for 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bustion 2005-03-17发布 200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536.3-200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仅器和器具 5试验样品及滤纸的预处理 6试验条件 7试验方法
XF/T 536.32005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536.3-2005调整为XF/T536.3-2005,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XF/T536(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共分6个部分: 第1部分: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 第2部分:易燃固体分级试验方法: 一第3部分:易于自燃的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4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5部分:固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XF/T536的第3部分.

本部分主要参照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一试验和标准手册》 (第3修订版)第Ⅲ部分33.3.1的技术内容进行制定,其结构与编写规则符合GB/T1.1一2000的 规定.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河北省公安厅消防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晋、王钢、盛文克、高强、郑端文.

XF/T 536.3-2005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 第3部分:易于自燃的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1范围 XF/T536的本部分规定了易 自燃的物质的分级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需要确定火发危险性分部 级的易于自燃的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心BT536的本部分的引用面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政单(不包括勘误的由 订版构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政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 新版车 凡是不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XF/T 536. 易燃易爆危险 第1部分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 险性分级 3术语和定义 XF/T 536. 确立的术语和定 4仪器和器具 4.1发火物质试验用仪器和器具 a)有柄瓷质蒸发Ⅲ,外势 b)定量分析滤纸,(径90m mm: c) 无机隔热板(不渗) .0℃1导热系数不高于0.23W/ d) 标准网筛,网眼直径 mm: e) 装有干燥用硅胶的干燥器 务平台 f)秒表(最小分度不大于0.1s); g) 移液管或注射器; 不锈钢药勺.

4.2自热物质的升温发热试验用仪器和器具 a)烘箱 容积91以上,控温精度不大于1℃.

b)试样容器 边长25mm、100mm的立方体试样容器各一个,容器用不锈钢网制造,网眼直径0.053m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 01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536.2-2005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试验方法 第2部分:易燃固体分级试验方法 Grading and test method on fire hazard for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hazmats Part 2:Testmethod of grading for flammable solids 2005-03-17发布 200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536. 2-200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仅器及器具 3试验条件 4试验步骤
XF/T 536.22005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536.2-2005调整为XF/T536.2-2005,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XF/T536(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共分6个部分: 第1部分: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 第2部分:易燃固体分级试验方法: 一第3部分:易于自燃的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4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5部分:固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XF/T536的第2部分.

本部分主要参照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一试验和标准手册》 (第3修订版)第Ⅲ部分33.2.1的技术内容进行制定,其结构与编写规则符合GB/T1.1一2000的 规定.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河北省公安厅消防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晋、王钢、盛文克、高强、郑端文.

XF/T 536.2-2005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 第2部分:易燃固体分级试验方法 1范围 XF/T536的本部分规定了易 固体的分级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需要确定火灾危险性分级的易燃固体.

本部分不适用于自反应 润质及用体退敏爆炸品.

2仪器及器具 a)制作试验样品堆录的模具及附 b)点火源,料通常为丁烷,亦 c)无机隔热板(不渗透,0℃ K): d)秒表(最小分度不大于0 e)直尺(最小分度不大于) {)滴管.

3试验条件 温度为(20土5)℃,度为(50± 4试验步骤 4.1初步筛分试验 4.1.1将颗粒状、粉状或期状的 验样品,松散地装入模具中,将模 从距理表面20mm高处自由落 下,经三次墩实,翻转模具,将试验样品扣置于无机隔热板上,做成长250 n、宽20mm、高10mm截面 为三角形的堆垛.

4.1.2用点火源的火焰(火焰直径) mm~8mm)灼烧试验样品/条一编,直到点燃: a)如果试验样品堆垛在2min(金属或金属合金错末在20nin)试验时间内不被点燃,或点燃后 火焰沿堆垛蔓延的距离<200mm,则该物质不属于易燃固体; b)如果试验样品堆垛在2min(金属或金属合金粉末在20min)试验时间内被点燃,并且火焰沿 堆垛蔓延距离≥200mm,则应继续进行以下的燃烧速率试验, 4.2燃烧速率试验 4.2.1将通过初步筛分试验的试验样品在无机隔热板上重新加工一条堆垛(方法同4.1.1). 4.2.2在堆垛210mm~220mm处的脊上做一深3m、直径5mm的凹槽,逐滴加人1mL的湿润剂, 确保堆垛的横截面全部湿润(这部分试验不适用于金属或金属合金粉末).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01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536.1-2013 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及 试验方法 第1部分:火灾危险性分级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substances-Fire hazard class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s-Part 1:Fire hazard classification 2013-08-12发布 2013-08-1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536. 1-201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火灾危险性分级 5易燃气体及易燃气雾剂 6易燃液体 7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 8氧化性物质及有机过氧化物
XF/T 536. 1-2013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536.1-2013调整为XF/T536.1-2013.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XF/T536《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分为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火灾危险性分级: 一第2部分:易燃固体分级试验方法: 第3部分:易于自燃的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4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5部分:固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6部分:液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验方法: -第7部分:易燃气雾剂分级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XF/T53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与GA/T536.1-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级(见第4章): 增加了易燃气雾剂的分级方法(见5.2); 一修改了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级方法(见第6章,2005年版的4.2).

本部分参照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十六修 订版第2部分:分类)的技术内容编制.

本部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网、李野、任靠兴、吕东、王婕、张欣、吴伟、马千里、李涛、张鸿鹤、李晋.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信息服务平台 GA/T 536.1-2005.
XF/T 536. 1-2013 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 试验方法第1部分:火灾危险性分级 1范围 XF/T536的本部分规定了易燃易爆危险昌的火灾危险性分级及对应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需要确定火灾危险性 身级的易燃易爆危险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供、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1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GB/T 5208 点的 定 快速平 GB/T 12474 空气 可燃气体爆 作极 GB/T 21622 危险 易燃注 XF/T 536. 管 易爆危险 第2部分易燃同体分级试验方法 XF/T 536. 部分:易于自燃的物质分级试 验方法 XF/T 536 易燃易爆危 品 生分级及试验方法 第4部分:是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 分级试验方法 XF/T 536.5 第5部分固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 验方法 XF/T 536.6 易燃易爆危险品 第6部分:液体氧化性物质分级试 验方法 XF/T 536.7 燃易牌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 第7部分易燃气雾剂分级试验 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发火物质pyrophoric substance 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在不到5min内便能燃烧的物质,包括混合物和溶液(液体和固 体).

3.2 自热物质self-heating substance 除发火物质(3.1)以外的与空气接触不需要能源供应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 01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506-2004 火灾烟气毒性危险评价方法 动物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to assess the toxic hazard of fire effluents using laboratory animals 2004-06-17发布 200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T 506-2004 目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技术条件 5试验烟气 6染毒试验程序 7烟气毒害的定性 8材料产烟毒性的定量评价 9试验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清洁级实验小鼠应用条件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方法学原理
XF/T506-2004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T506-2004调整为XF/T506-2004,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制定“火灾烟气毒性危险评价方法一动物试验方法”标准目的是为了满足火灾烟气毒性危险预测 和材料产烟毒性评价的需要.

本标准根据我国在动物急剧吸入烟气染毒试验方法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应用实验小鼠进行材料产 烟毒性评价取得的经验,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报告1SOTR9122-2(1990-10-15)“火灾气流毒性试 验第二部分:确定火灾气流急剧吸入毒性的生物鉴定指南(基本原理、准则和方法学)"制定.

本标准规定的实验小鼠及其应用条件、实验小鼠吸入烟气染毒试验方法、烟气毒性的定性和定量评 价方法均与ISOTR9122-2提出的方法准则一致.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邦昌、刘霖、张羽.

XF/T 506-2004 火灾烟气毒性危险评价方法- 动物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小鼠动态急性吸人烟气 方法和烟气毒性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材料产烟毒性评价 大灾场景毒性评价、全规模火灾试验烟气毒性评价以及由成分分 析结果推测烟气毒性危险的验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 通过 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勤 的内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 的最 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活引用 卫生标准 GB 14922. 1 实验 物 寄生 GB 14922. 实验 动物 微 GB 14923 实验动 物 GB 14924. 实验 动物 GB 14925 实验动 物 XF/T 505 2004 材料的火 ISO TR 9122 2:199 国际标准 气流物毒性试脸第2部分确 定火灾气流物毒性的生物鉴定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业标准信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 3. 1 吸入染毒inhalationexposure 指人或动物处于污染气氛环境,主要通 服务平台 过程.

3.2 急性吸入染毒acute inhalation exposure 指染毒时间较短(一般为30min)的一种吸入染毒.

3.3 动态急性吸入染毒dynamic acute inhalationexposure 指染毒的气氯是流动态形式的一种急性吸入染毒.

3. 4 急性吸入毒性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 伴随急性吸人染毒产生的中毒效应,这种效应可以立即看到或在几小时或几天后看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10 CCS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3020-2023 灭火剂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 (PFOS)的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 of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s (PFOS) in extinguishing agents 2023-07-19发布 2023-10-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发布
XF/T 3020-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1原理 4.2试剂和材料 4.3仅器设备 4.4试验步骤 4.5结果计算 4.6方法检测限 4.7回收率与精密度 5核磁共振波谱法 5.1原理 5.2试剂和材料 5.3仅器设备 5.4试验步骤 5.5结果计算 5.6方法检测限 5.7回收率与精密度 附录A(资料性)灭火剂中常见PFOS信息 附录B(资料性)灭火剂中营见PFOS色谱图例 附录C(资料性)灭火剂中常见PFOS核磁共振氟谱(FNMR)图例 准信息服务平台
XF/T302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灭火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中国科学院大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培瑶、庄爽、李婧、赵婧、王帅、黄敦奕、刘慧敏、陆曦、李海洋、王畅、李杨、 惠亚梅、李文超、潘德顺、王钧奇.

XF/T 3020-2023 灭火剂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 (PFOS)的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灭火剂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和核磁共振波谱(NMR)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泡沫灭火剂、水系灭火剂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 全氟辛烷磺酸、全氟辛烷磺酸盐及其衍生物.

注:分子结构通式为CF:SO.Y,其中Y可以是羟基、金属、卤素、氨基等 4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1原理 用水超声提取灭火剂中的PFOS.萃取密液经过一定的净化过滤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进行测试,外标法定量.

服务平台 4.2试剂和材料 高效液相色谐-串联质谱法试验使用的试剂和材料如下.

a)水: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b)乙睛:色谱纯.

c)甲醇:色谱纯.

d)乙酸铵:分析纯.

e)微孔滤膜:水相,孔径0.2μm.

f)固相萃取柱:亲水亲脂平衡(HLB)固相萃取柱或其他相当者.

g)标准物质:见附录A.纯度≥95%.

h)标准物质储备溶液:万分之一天平准确称取标准物质,用乙晴溶解、定容,配制成浓度为 1
XF/T 3020-2023 100mg/L的标准物质储备溶液.

i)标准工作溶液:用乙脂将标准物质储备溶液逐级稀释得到浓度为200pg/I.100pg/L.50 pg/L、 25μg/L、10μg/L、5μg/L、2.5μg/L的标准工作溶液.

4.3仪器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试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如下.

a)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离子源为电喷雾(ESI),检测器为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b)高速离心机:最大转速不低于4000r/min.

c)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

d)固相萃取装置.

e)氮吹仪.

{)超声波振荡器.

g)移液器.

h)容量瓶100mL、500mL、1000mL i)离心管5mL50ml 4.4试验步骤 4.4.1样品处理 4.4.1.1取样 取样应有代表性,取样前应将样品充分摇匀,保证样品与总体一致.

称取10ml灭火剂于50mL离心管中.加人水,超声振10min充分溶解后,转移至100ml.容量 瓶中,用水定容,形成样品溶液 注:取样和测鼠人员虚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末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 适当的安奎和健廉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4.4.1.2稀释 对于按4.4.1.1的规定取样形成的样品溶液,应将其逐级稀释得到样品稀释溶液,以确保选定的测 试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响应值在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超过线性范围应继续稀释后再测定.

4.4.1.3净化 干扰物浓度较高时,用周相萃取桂净化处理样品稀释溶液.

以典型的HLB柱为例,依次用3mL 甲醇、3mL水活化固相萃取柱,准确移取1ml样品稀释溶液至固相萃取柱中.

用6mL20%甲醇水溶 液淋洗,抽至近干后,用6mL甲醇洗脱,整个固相萃取过程流速下起过1mL/min,保留洗脱液在氮吹 仪上浓缩至干,并用乙晴定容至1mL.

过微孔滤膜或高速离心后,按稀释溶液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供上机测定.

4.4.2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参考条件 4.4.2.1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因此不能给出色谱/质谱分析的普遍参数.

以下参数已 被证明适用于测试.

a)色谱柱:ZORBAX EclipsePlus C18,2.1×100mm,RRHD 1.8μm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b)柱温;30℃.

c)流动相:流动相A,2mmol/L.乙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乙睛.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01 CCS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3017.5-2022 消防业务信息数据项 第5部分: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与建筑物基本信息 Data items of fire service information- Part 5:General information of key fire safety units and buildings 2022-01-01发布 2022-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发布

XF/T 3017.5-2022 目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数据项编写要求 5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与建筑物基本信息数据项 5.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基本数据项 5.2建筑物概况信息基本数据项 5.3储罐信息基本数据项 5.4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信息基本数据项 5.5室外消防给水设施信息基本数据项 5.6室内消火栓系统信息基本数据项 5.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信息基本数据项 5.8气体灭火系统基本数据项 5.9泡沫灭火系统信息基本数据项 5.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信息基本数据项 5.11防排烟系统信息基本数据项 5.12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及疏散指示标志信息基本数据项 5.13灭火器信息基本数据项 附录A(规范性)数据项编写要求 参考文献
XF/T 3017.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XF/T3017《消防业务信息数据项》的第5部分.

XF/T301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灭火救援指挥基本信息; 一第2部分: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基本信息; 第3部分:消防装备基本信息; 第4部分:消防信息通信管理基本信息: 第5部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与建筑物基本信息.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通信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湖北省黄冈市消防救接支队、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 合格评定中心、河南省消防教援总队、辽宁省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海荣、宁江、蒋乐涵、张磊、刘程、焦科龙、郑馨、张迪.

XF/T 3017.5-2022 消防业务信息数据项第5部分: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与建筑物基本信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与建筑物基本信息的数据项.

本文件适用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与建筑物管理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建的术语和定义 4数据项编写要求 数据项编写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与建筑物基本信息数据项 5.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基本数据项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基本数据项见表目 表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基本数据项 序号 数据项名称 数据项标识符 表示格式 说明 1 行政区划代码 XZQHDM e6 2 单位名称 DWMC c..100 3 单位地址 DZMC 100 4 电话号码 DHHM c..18 5 邮政编码 YZBM e6 6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_通用唯一识别码 XFAQZDDW_TYWYSBM 223 7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类别代码 XFAQZDDWLBDM 2 8 单位属性类别代码 DWSXLBDM 9 建筑用途分类与代码 JZYTFLYDM e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011 CCS C 80 XF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3017.4-2022 消防业务信息数据项 第4部分:消防信息通信管理基本信息 Data items of fire service information Part 4:General information of fire munication management 2022-01-01发布 2022-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发布

XF/T 3017.4-2022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数据项编写要求 5消防信息通信业务管理基本信息数据项 5.1资源维护信息基本数据项 5.2日常工作信息基本数据项 5.3应急通信保障信息基本数据项 附录A(规范性)数据项编写要求 参考文献.
XF/T 3017.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XF/T3017《消防业务信息数据项》的第4部分.

XF/T301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灭火救援指挥基本信息; 一第2部分: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基本信息; 第3部分:消防装备基本信息: 第4部分:消防信息通信管理基本信息: 第5部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与建筑物基本信息.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通信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黑龙江省消防教援总队、辽宁 省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春华、李振宇、王军、杜阳、刘海霞、楼兰、孟宪赫、高松.

XF/T 3017. 4-2022 消防业务信息数据项 第4部分:消防信息通信管理基本信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消防信息通信管理基本信息的数据项.

本文件适用于消防信息通信管理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 4数据项编写要求 数据项编写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消防信息通信业务管理基本信息数据项 5.1 资源维护信息基本数据项 5.1.1 硬件设备信息基本数拥项 硬件设备信息基本数据项见表 表1硬件设备信息基本数据项 序号 数据项名称 数据项标识符 表示格式 说明 1 设备 SHB 1.1 名称 SHB_MC C.100 1.2 通用唯一识别码 SHB_TYWYSBM e32 2 设备来源类别代码 SBLYLBDM c2 3 品牌型号_名称 PPXH_MC c.100 4 规格型号_名称 GGXH_MC c.100 5 参数 SV 5.1 通用唯-识别码 CAS_TYWYSBM e3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