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4893-2024 基于公用通信网络的网络直播业务 信息传输服务质量要求(备案版).pdf
ICS 33.040.40 CCS 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公用通信网络 的网络直播业务 信息传输服务 质量要求 Service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network live streaming services based on public munication network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XXXX-XXXX 目次 前 言 引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网络直播基本功能 5.1采集和编码 5.2直播传输 5.3内容插放 5.4增值服务 6音视频编码格式 7服务质量 7.1清晰度, 7.2唇音同步 7.3用户体验要求, 7.4直播界面可访问性 7.5数据完整性 8直播服务质量保障 8.1状态检测 8.2系统备份.. 8.3直播过程监测 8.4应急状况处理 8.5并发保障 8.6播出安全保障 主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昆、沈昕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引言 网络直播业务发展多年,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
尤其随着2020年,受突发疫情影响,网络直播受到 社会广泛重视,再次呈井喷.
教育直播、直播营销出现爆发性增长,越来越多的机关和企业通过线上直 播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政府正着手推动网络直播销售与专业批发行业发展、企业加速建立“线 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
但随着网络直播销售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直播中经营规范性等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社会广泛关 注.
只有建立行业规则才能保证网络直播业务规范发展,保证用户体验.
通过对影响网络直播业务体验 和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来自网络、平台、终端和配套设施各环节的因素根据典型场景,提 出相应的要求,作为后续指导网络建设、产品研发的依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892-2024 基于公用通信网络的网络直播业务 信息传输可信化服务要求(备案版).pdf
ICS 33.040.40 CCS 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公用通信网络 的网络直播业务 信息传输可信化服务要求 Requirements for trusted service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Network live streaming business based on public munication network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XXXX-XXXX 目次 前 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网络直播过程中可信能力的基本要求 5.1网络直播可信服务基本资质 5.2网络直播的必要标示 5.3网络直播可信身份 5.4网络直播可信保障技术能力 6可信度评价的基本要求 6.1评价主体的要求 6.2评价指标 6.3评价方法 7网络直播传输可信化保障 8信息安全管理,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昆、沈昕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引言 网络直插业务发展多年,形成较为庞大的市场规模.
尤其随着2020年,受突发疫情影响,网络直播 受到社会广泛重视,再次呈井喷.
教育直播、直播营销出现爆发性增长,越来越多的机关和企业通过线 上直播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企业加速建立“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
但随着网络直播销 售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直播中经营规范性等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面且随着超高清、 虚拟现实等新的视频展现形式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采用,网络直播对承载网和计算能力的依赖性在快速增 加.
只有通过建立过程可信的规则才能保证网络直播业务规范发展,保证用户体验.
本文件通过对影响网络直插经营行为的各类要素进行梳理.
提出用技术手段在直播现场、直播完成 的网络环节中建立行为可信和行为回溯机制的必要手段.
以此为用户权益保护、监管部门监管提供工具.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Ⅱ1 YD/TXXXX-XXXX 基于公用通信网络的网络直播业务信息传输可信化服务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网络直插业务在传输环节提供可信化服务涉及的关键术语,评价是否可信应遵循的指 标,针对直播服务提供者的可信化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网络直播服务参与者,包括平台、网络主播、直播间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可信 度评价,相关行业组织和第三方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网络直播webcast 基于互联网等公众网络,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向公众持续发布实时信息的活动.
3.2 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webcastserviceprovider 提供网络直播平台服务的主体,为采用网络直播方式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操 合、信息发布、传输通路等服务,供交易双方或多方独立开展交易等活动还包括为采用网络直播方式 推广服务的经营者提供技术服务的厂商,网络直插发布者和承载网络服务商.
3.3 网络主播live streamer 网络直插发布者,在网络直播中与用户直接互动交流的人员.
3. 4 可信度评价trustedevaluation 对网络直播相关人,组织或系统在某一时期的网络直播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评估,并用特定 量化值标明其信用状况的活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891-2024 音视频通话业务体验指标及评估方法(备案版).pdf
ICS33.060 CCS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音视频 通话业务体验指标及评估方法 Metric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user experience for video munication service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XXXX-XXXX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音视频通话体验评估指标及框架 5.1关键体验指标 5.2关键指标框架 5.3模型框架 6音视频通话体验指标构成及参数采集 6.1模型输入信息 6.2模型输出信息 6.3输入参数采集建议方法 7音视频通话用户体验评估方法 7.1评估方法概述 7.2总体模型 7.3客户端模型 7.4网络侧模型 附录A(资料性)模型实验条件, 附录B(资料性)模型公式参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兆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敬芳、樊兆宾、朱家悦、张世俊、刘梦莹、段涛、江亮亮、左俊、杨昆、 程江、曹祎宏、水天运、李文广、尧文彬、张琪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 YD/T XXXX-XXXX 音视频通话业务体验指标及评估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影响音视频通话用户体验质量(QoE)的因素,制定了音视频通话用户体验质量 (QoE)的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移动终端视频通话类应用(包含ViLTE、ViNR、OTT等方式)的音视频通话用户体验 质量(QoE)的评估,也可为音视频通话平台运营和体验保障提供评估方法和分析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视频通话端到端时延end-to-enddelayofvideocall 视频通话音视频流从发送端用户端数据采集到接收端用户端音视频流渲染显示播放的单向端到端 时延.
3.2 花屏blurred screen 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出现画面一部分无法有效显示的问题,例如出现黑边、花边、画面 分离等现象.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PP 像素深度 Bits Per Pixel 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KPI 关键性能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QI 关键质量指标 Key Quality Indicator MOS 主观平均分 Mean Opinion Score 通过网络数据管道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 Over The Top PPD 角度像素密度 Pixels Per Degre QoE 体验质量 Quality of Experience RTC 实时通信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ViLTE 基于LTE的视频通话业务 Video Over LTE ViNR 基于NR的视频通话业务 Video Over NR 5音视频通话体验评估指标及框架 YD/T XXXX-XXXX 5.1关键体验指标 影响音视频通话用户体验的因素包括音视频视听体验质量、交互体验质量和呈现体验质量三个方 面.
音视频视听体验质量,指视频通话的清晰度和流畅度.
交互体验质量取决于音视频通话的端到端 时延,指发送端用户端从音视频采集到接收端用户播放音视频的实时性.
呈现体验质量,是指因为网 络传输等问题导致的音视频卡顿、花屏或音画不同步的体验损伤.
如下图1所示.
音视频通话关键体验指标 音视频视听体验质量 交互体验质量 呈现体验质量 清晰度(含分辨率/ 音频卡顿 码率、编码参数等) 端到端时延 视频卡顿 流杨度(含帧率等) 花屏 音画同步时延 图1影响音视频通话体验的关键因素 视频通话端到端时延指视频通话音视频流从发送端用户端数据采集到接收端用户端音视频流渲染 显示播放的单向端到端时延.
这部分时延以毫秒(ms)为单位,主要包括: a)终端采集时延:客户端采集音频和视频的时间: b)终端前处理时延:终增音视频前处理(如降噪)的时间; c)编码时延:音视频编码的时间: (P 上行网络传输时延:音视频数据从客户端发送给实时音视频云平台的时间: e) 实时音视频云平台传输时延或者TVIS平台传输时延:音视频数据在实时音视频云平台或者 IMS平台传输需要的时间: f)下行网络传输时延:视频通话从实时音视额云平台传输到接收端客户端的时间: g)网络抖动缓冲时延:客户端接收音视频数据为了抗抖动在缓冲区的时间; h)终端解码时延:接收端客户端对接收到的音视颠流进行解码的时间: i) 音视频后处理时延:接收端客户端对音视频进行后处理(如对失真、图像模糊的处理)的时 间: j)终端播放时延:接收客户端将解码后的音视频流完整显示播放的时间 5.2关键指标框架 音视频通话业务受终端、网络、平台等多方面影响,具体的指标体系如下图2所示.
KPI(关键性能指标)一般指基于网元设备的网络侧关键指标,包括网络传输质量,如带宽、丢包、 时延等.
KQI(关键质量指标)从业务和应用层面出发反映业务使用体验,包括视频通话的流畅度、清晰度, 呈现体验中是否有花屏、卡顿等:以及视频通话过程中的实时交互体验等.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890-2024 基于公用通信网络的网络视讯会议的总体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33. 040. 40 CCS L78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公用通信网络 的网络视讯会议的总体 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network video conferencing based on public munication networks 行业标准信息服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xX0XXXXX 目 1范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5体系架构损述 5.1功能层横述 5.2功能模型架构描述 5.3功能参考点 5.4主要功能模块要求 6业务描述 6.1业务功能 6.2网络视频会议业务组织方式 6.3会议业务的媒体流路由组织策略.
7会议典型流程 7.1会议基础业务流程 7.2会议增强业务流程 8互通技术要求 8.1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间互通 8.2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的互通 9媒体编码 9.1视频解码 .8 9.2音频解码 10网络管理 6 10.1网络管理范围 10.2通用要求 6 10.3系统设备管理 6 10.4终端管理 6" 10.5接入管理 10 11系统安全 10 11.1会议架构和接入安全 10 .......... 10 11.2会议内容安全 11.3业务安全 10 10 11.4设备安全 YD/T X000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览、蒋林涛、卢春林、姜超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 YD/T XX000CXXXX 基于公用通信网络的网络视讯会议的总体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业务措述、体系架构、功能模块划分、通信协议、提体编码、 网络管理、服务质量、安全和承载网要求.
系统的设计和参考.
本文件适用于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营和设备制造,本文件也可作为专用网络相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17975.1-201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件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 GB/T17975.2-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件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 GB/T20090.1-2012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1部分:系统 GB/T20090.2-2013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2部分:视频 GB/T28181-2016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3. 1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networkvideo conference system 通过卫星网络、互联网、移动或圆定通信网,专用分组网络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 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互动的沟通,以实现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会议服务的系统总称.
4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ES: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DNS:域名服务器 (Domain Name Systen) HTTPS: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ecure B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IP:网际互连协议(Intermet Protoco1) 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SP:实时流传输协议(Real Tise Streaming Protocol) 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v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 YD/T X0XxXXX PLIN; 公共陆地移动网(Pub1ic Land Mobi1e Netvork) SRTP: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ecure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SIP: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 SIC:可扩展视规编码(Scalable Video Coding) SDP:状态码(Status Code) T1S:安全传输层协议(Transport Laer Security) VOLTE:长期润进语音承载(Voiceover Long-Term Evolution) 5体系架构描述 5.1功能层描述 推8 图1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功能层分布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功能可以分为管理层、控制层和媒体层.
各功能层包含的模块如图1所示.
管理层:管理层的功能节点主要提供通过网络接入用户的登录鉴权、设备管理、会议管理等能 力,为保证系统兼容性和可靠性,系统应为管理面用户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控制层:控制节点主要提供会议控制能力:控制节点仅保留会议ID,逻辑账号等逻辑数据,各个 地理区域较近的控制节点之间采用点到点直联,整个系统实现会控级联:会议控制包括视频媒体控 制、音频媒体控制、娱体录制和会议行为管进、 会议的视频媒体控制功能应包括: a)上行:上传网络程频会议管控平台的视频为全部参会者的视频,采用分层编码:不开视频用 户的用户由平台生成得文字标识或图像标识由演讲者终端生成并上传的文件视编由最后写 白板终端上传得白板视频: b)下行:网络视频会议管控平台下传视频应包括:以组播发布的发言者视频:以组播发布的平台 合成的参会者视频,可以采用2×2、3×3、4×4、5×5或6×6的组合格式以单播传送的用 户指定的视频以组插发布的会议文件视频,应直接送可控组播根节点,均应具备域内唯一的 组播编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组播发布白板视频, 会议的音频媒体控制功能应包括: a)上行参会者的音频采用分层编码上传网络视频会议管控平台,不打开音频的用户不上传音额 b)下行:网络视频会议管控平台以组播下传混合好的音频:以组播发布的音频应直接运可控组播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889-2024 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 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客户端单元(备案版).pdf
ICS 33. 040.40 CCS M3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电信网 视频 监控 系统 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客户端单元 Visualsurveillance system over telemunication networks Client unit of mobilevideo surveillace system 行业标准信息服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目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3.1缩略语 3.2术语和定义 4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的定义 5M_CU功能要求 5.1M_CU整体功能架构.
5.2客户端软件功能要求. 5.3M_CU交互功能要求 5.4客户端软件整体实现. 6性能要求. 7接口要求. 7.1 M_CU与PSS 的接口 7.2M_CU与VAU的接口 7.3M_CU与MSP接口 7.4M_CU与APGW接口 8软硬件要求. 8.1软件要求.. 8.2终端总体要求. 参考文献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如下: 一一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要求 一一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业务需求 一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业务平台测试方法 一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用户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一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用户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服务质量 -一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安全要求 一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客户端单元 一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移动视频监控业务应用平台 一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业务质量指标体系 一一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移动视频监控业务应用系统流程与接口技术要求 一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分析及传感器叠加应用架构和总体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琳妹、冯明、张艳霞、胡豆豆、周杰、曹宁、崔瑞琳、张园.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客户端单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客户端功能、性能、接口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国内电信网络视频监控业务设计和业务运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监控前端 surveillance headend 用来采集被监控点的图像、报警及相关信息的设备.
3.2 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 业务用户用来观看监控图像、进行远程控制及其他操作的设备.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标准信 CIF 公共中间格式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CMS 中心管理服务器 Center Management Server CP 内容提供商 Content Provider CU 客户端单元 Client Unit M_CU 移动客户端单元 Mobile Client Unit PSS 分组交换流媒体业务 Packet-switched Streaning Service PU 前端单元 Prefocus Unit RTP 实时传输协议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SP 实时流媒体协议 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 SP 业务提供商 Services Provider VAU 视频接入单元 Video Access Uni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45-2024 电信网和互联网数据溯源技术规范(备案版).pdf
ICS 35.030 CCS L 6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电信网 和互联网数据溯源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data provenanceof telemunication and Internet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 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目次 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概述... 5.1数据溯源类型. 5.2数据衍生关系溯源 5.3数据流转路径溯源. 6数据衍生关系溯源. 6.1溯源对象.... 6.2溯源流程.. 6.3溯源信息记录要求.
6.4溯源信息管理要求. 6.5回溯要求. 7数据流转路径溯源.. 7.1溯源对象. 7.2溯源过程. 7.3溯源信息记录要求. 7.4溯源信息管理要求. 7.5回溯要求... 8数据溯源测试方法.... 8.1数据衍生关系溯源功能测试 8.2数据流转路径溯源功能测试. 附录A(资料性)典型场景下的数据溯源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思维世 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 通网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河南 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神 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亭亭、耿慧拯、粟栗、刘颖卿、何申、宋博韬、刘阳、曾礼、游 世林、张恒、刘飞、崔婷婷、贾小陶、王晓丹、许琛超、田丽丹、顾希、刘建华.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电信网和互联网数据溯源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信网和互联网数据溯源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电信网和互联网开展数据溯源能力建设及管理,也适用于监管部门、 第三方机构等组织对数据溯源能力进行监督和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945 -2017信息技术数据溯源描述模型 3术语和定义 GB/T34945-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溯源data provenance 根据数据在整个生存周期内(从产生、传播到消亡)的演变信息和演变处理内容的记录, 推演数据演变情况的过程.
[来源:GB/T34945-2017,定义2.1,有修改] 3.2 溯源信息provenance information 推演数据演变情况所依据的演变信息和演变处理内容的记录.
示准信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P 网络互联协议 intermet Protocol ETL 抽取、转换、加载 Exiract-Transform-Load 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 Structurecd Qucry Language 5概述 5.1数据溯源类型 按照回溯目标不同,数据溯源通常分为数据衍生关系溯源和数据流转路径溯源.
5.2数据衍生关系溯源 数据衍生关系溯源是根据数据在整个生存周期内(从产生、传播到消亡)的演变信息和 演变处理内容的记录,推演数据衍生关系的过程.
产生数据衍生关系的操作包括数据表的建 立、修改等,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提供、删除等活动.
推演数据衍生关系一般可通过分析日志记录等方式开展.
5.3数据流转路径溯源 数据流转路径溯源是根据数据在不同系统间,或在同一系统的不同节点之间流转过程的 记录,推演数据演变情况的过程.
产生数据流转路径的操作包括系统节点间的数据访间、系 统间的数据访问等.
推演数据流转路径一般可通过分析日志记录的方式开展,适用于组织机构内部,当数据 离开组织机构内部进行流转时,外部日志记录难以获取,则需要通过数据水印、文档指纹等 技术完成数据路径溯源.
不同场景下的数据溯源技术实现方式见附录A.
6数据衍生关系溯源 6.1溯源对象 数据衍生关系溯源的溯源对象可以为表名、字段名等元数据,不包含数据内容.
6.2溯源流程 数据衍生关系溯源在开展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使用、数据加工、数据传输、数据 提供、数据公开等数据处理活动的同时,同步记录并更新溯源信息.
针对待溯源的数据,按 需获取、分析相应的溯源信息,推演数据衍生关系并进行展示,具体过程示例见图1.
数据处理活动 数据生关系洲源 数据收集 记录/更新测源信息 持洲源的数据 数据有储 记录/更新测源信息 数据使用 记录/更新测源信息 数据加工 记录/更新测源信息 分析图源信息 数据传验 记录/更新测源信息 数据提供 记录/更新测源信息 数据公开 记求/更新溯源信息 数据衍生关系 图1数据衍生关系测源流程 6.3溯源信息记录要求 溯源信息由“数据-活动-执行实体”三个基本构件组成,数据包括“数据集"和“参数”子类: 活动指生成数据、使用数据或触发其他活动的动作:执行实体包括“人类执行实体"和“非人 类执行实体",各构件及子类之间关系参考GB/T34945-2017第三章的相关描述.
记录溯源信息过程中每个构件内容应包括: a)数据构件应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名称、数据表名称、数据字段名、字段类型,存 储位置,数据表的创建时间、创建账号、创建时使用的参考数据表、来源数据表: b)活动构件应包括但不限于:对数据集的操作名称(如创建、复制、修改、删除)、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37-2024 电信运营商数据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备案版).pdf
ICS 35.240. 95 CCS 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电信运营商数据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ele operator data application effect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2022-06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数据应用效果评价概述 4.1数据应用效果概述.. 4.2评价目的.. 4.3评价对象.. 5评价指标体系.. 5.1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5.2维度及指标. 附录A(资料性)数据应用效果评价过程 附录B(资料性)数据应用评价模型计算方法示例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022-06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 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晓菁、李金夏、杨瑞、潘思宇、付钰、王东升、王爽、李涛、王 志佳、柳南晨、李娜娜、徐乐西、张第、裴培、赫欣、董润莎、王妙琼、李雨罪、马闻达、 邱梦媛、胡清源、刘宇、皇甫丹青、王珊珊、周文红、漆晨曦、宋杰、王璐、刘一平、王亮、 滕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022-0621 电信运营商数据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信运营商数据应用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成本、质量、应用、 场景四个维度的指标项及评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电信运营商对运营商数据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344-2018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GB/T38667-2020信息技术大数据数据分类指南 YD/T3760-2020大数据数据管理平台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6344-2018、YD/T3760-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数据标准datastandards 保障数据的内外部使用和交换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的规范性约束,通常可分为基础类数据 标准和指标类数据标准.
[来源:YD/T3760-2020,定义2.2.4] 3. 2 数据质量data quality 在制定条件下使用时,数据的特性满足明确的和隐含的要求的程度.
4数据应用效果评价概述 4.1数据应用效果概述 数据是对客观事实的归纳和反映.
为了实现数据应用效果和价值创造,电信运营商 开展数据采集、存储、加工、挖掘和维护、治理等数据相关活动和工作.
数据应用效 果有以下四个特征: a)与数据处理活动密切相关数据处理活动一般包括采集存储、整合加工、开放共享、 治理运营等环节.
上述环节协同配合、最终实现数据应用、促进数据价值释放.
因 此数据应用效果评估应考虑包含各环节的成本投入,以及对应的价值: 1 YD/T 2022-0621 b)受数据质量影响数据质量是影响数据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情 况下,数据质量越高,数据能够提供的准确、有效信息越多,数据应用价值越大: c)可重复多次应用数据不因使用次数而消耗、效用降低,这个特性确保其在生命周 期内可以被重复使用,使用频度、深度、广度越好,带来的应用效果越大: d)可支持多场影同一数据可同时支持多个场景,不同场景对同一数据的利用将产生 不同的应用效果.
4.2评价目的 本文件旨在评价电信运营商的数据应用效果释放程度,一方面为数据要素相关资源的配 置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为了提升数据价值创造水平提供引导参考.
4.3评价对象 4.3.1评价对象范围与分类 规范的评价对象应包括电信运营商范围内、流转使用的数据.
评价对象可以从多种维度展开,遵循GB/T38667-2020中的数据分类视角和方法可分 为: a)按照数据来源,可分为:外部获取、内部采集生成等; b)按照业务视角,可分为:客户、产品、市场、服务、网络资源等: c)按照责任对象,可分为:责任部门、责任单位等.
4.3.2评价对象的粒度 在特定的评价范围内,评价对象的粒度可以参照数据分类目录的层次结构来划分.
可选择数据分类目录的某一层级下的全部数据作为评价对象.
如按照数据来源,选择 外部获取数据进行评价.
也可选择其中两个并列的层级、进行评价比较.
如按照业务视角,选择客户、网络资 源数据两个并列的层级类别,进行评价比较.
5评价指标体系 5.1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本文件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级维度,一级维度分为成本、质量、应用、场景四个维度, 每个一级维度下细分多个二级维度,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一级 维度 成本 质量 应用 场景 资 资 规 维 在 量 网 络 网 络 网 二级 类 性 性 生性 深 维度 出 *33 度 度 度 产 营 锅 营 营 设 图1电信运营商数据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29-2024 面向多智能体系统的计算平台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35.020 CCS L7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面向多智能体系统的计算平台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puting platform for Multi-agent Systems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目次 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面向多智能体系统的计算平台参考架构.
4.1概述... 4.2架构主要组成部分.. 5计算平台要求.... 5.1计算平台基础设施要求.
5.2计算平台系统软件要求. 6工程设计要求.. 6.1电磁兼容要求.. 6.2可靠性要求. 7部署与开发工具链要求, 7.1开发工具链支持要求. 7.2部署工具链支持要求, 8其他服务接口... 8.1算网服务支持要求. 8.2行业服务支持要求. 9安全设计要求. 9.1功能安全... 9.2信息安全.... 附录A(资料性)多智能体计算平台应用场景举例 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中兴通讯股份 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无锡物联网创新中 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洋、刘辉、刘毅敏、胡昌玮、王亮、滕勇、戈志勇、张勇、齐飞、盛明哲、 李亚宁、高峰、曾芳、董接莲.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X 面向多智能体系统的计算平台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人工智能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作为核心基础设施,面向多智能体系统核心计 算架构和软件应用服务为关键能力,以及多种服务接口的计算平台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面向多智能体系统计算平台的设计、部署、服务集成等,为移动互联网面向多智能体 系统的快速应用提供标准参考框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824/ CISPR 11 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9254.1-2021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第1部分:发射要求 GB/T 16260.1-2015-T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部分质量模型 GB/T 28046.2-2019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1 智能体agent 一个处于环境之中,可以感测环境并且执行相应的动作,同时逐渐建立自己的活动规划以应付未来 可能感测到的环境变化的实体.
3.1.2 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System(MAS) 由多个智能体及其对应的关系和行动规则组成,并包含环境和目标,智能体之间的拓扑关系、可执 行的一系列操作会随时间和已进行的行动而发生变化,最终通过多个智能体相互协调来共同完成系统目 标.
多智能体系统具有自主性、分布性、协调性,并具有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
3.1.3 实体entity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25-2024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疗影像云业务总体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35.240.01 CCS L7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疗影像 云业务 总体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medical image cloud services based on wide areamunicationnetwork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xxxx-xxxx 目次 前 言 I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与定义.. 4. 缩略语. 5 5. 业务定义及应用场景., .6 5.1. 概述 .6 5.2. 业务特征, .6 5.3. 业务范围, .6 5.3.1. 业务运营方, .6 5.3.2. 业务用户 . 5.3.3. 服务范围 .6 5.3.4. 影像数据范围 .6 5.4. 业务分类, ..6 5.4.1. 影像数据采集, .6 5.4.2. 影像存储业务.
..6 5.4.3. 远程影像调阅业务 .6 5.4.4. 影像数据使用认证业务.
5.4.5. 影像设备管理业务.
影像共享业务, .2 5.4.6. 5.4.7. 扩展类业务.
.7 6. 应用架构. 6.1. 系统架构. 6.2. 功能实体, .8 6.2.1. 医疗影像设备 .8 6.2.2. 前置机 .8 6.2.3. 网络层 . 6.2.4. 平台层 .9 6.2.5. 应用层 .9 6.2.6. 影像存储模块, ..9 6.2.7. 移动影像模块.
.9 6.2.8. 云PACS模块 .9 6.3. 主要接口和协议要求, 9 6.3.1. 医疗影像设备和平台层接口, .9 6.3.2. 医疗影像设备和前置机接口. .. 6.3.3. 前置机和平台层接口... 6" 6.3.4. 平台层和应用层接口, .10 6.3.5. 应用层内部接口, .10 7. 医疗影像设备的要求. 10 YD/Txxxx-xxxx 7.1.总体要求, 10 7.2.技术要求, 10 8.前置机的要求. 8.1.总体要求, 8.2.技术要求, 10 9.网络层的要求. 11 9.1.总体要求, 11 9.2.技术要求, 10.平台层的要求.
10.1.总体要求, 10.2.技术要求, 11.应用层的要求. 11.1.总体要求, 11 11.2.技术要求, 11 12.安全要求. 12 12.1.安全体系建立 12.2.设备安全要求, 12 12.3.网络安全要求 12 12.4.业务安全要求.
12.5.信息安全要求, .12 12.6.用户隐私安全 13 参考文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 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新华三技术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封顺天、云亮、赵龙刚、高飞、李跃、王志恒、陈丽媛、黄骞、刘 倩晨、杜静、逢淑宁、王秀梅、闵栋、邓梅、冯天宜.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ⅡI YD/T xXXX-XXXX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疗影像云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影像云业务的总体技术要求.
包含业务概述、业务特征、业务范围、 业务分类以及业务描述和应用场景描述等方面.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云数据存储提供的医疗影像云服务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167-2014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 GB/T31916.1-2015信息技术云数据存储和管理第1部分:总则 GB/T35273-2017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医学影像存储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municationsystems 医学影像存储存档与通讯系统即在医学图像获取之后提供存储、传输、显示、处理等功 能中一个或多个功能的软件.
PACS系统将各种医学影像(包括CT、MRI、X-Ray、MI等设备 产生的影像)通过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保存与调回使用,并具 备一定的辅助诊新管理功能.
3.2. 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radiologyinformationsystem 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放射科的登记、分诊、影像诊断报告以及放射科的各项信息查 询、统计等工作.
与PACS系统紧密相连,构成医院数字医疗设备、影像及报告管理的解决 方案.
3. 3. 前置机front-endprocessor 前置机是部署在院内的影像数据采集及云同步网关,支持DICOM标准影像设备数 据连接,前置机唯一的UID确保影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
通过网络及设备参 数配置,可以获取医疗设备数据和PACS数据,具备与HIS的接口能力.
3. 4. 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 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23-2024 互联网边缘云平台架构(备案版).pdf
ICS 35. 240 CCS L6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互联网边缘云平台架构 Internetedge cloudplatform architectur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发布 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XX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互联网边缘云概述. 4.1互联网边缘云兴起背景, 4.2互联网边缘云定义, 4.3互联网边缘云需求.. 5边缘云的部署架构与位置. 5.1按区域和时延分级分布式云架构 5.2按照业务要求分级分布式云架构 6互联网边缘云平台架构组成. 7硬件资源层.... 8虚拟化资源.. h 8.1虚拟机资源池 5 8.2容器资源池 8.3裸金属资源池 6 8.4网络虚拟化 8.5存储虚拟化. 8.6GPU虚拟化. 6 8.7轻量虚拟化 9边缘云本地管理组件 9. 1 VIM. 9.2 PIM.... 9.3 VNFM..... 9.4网元编排 9.5边缘云运维 9.6边缘云安全 10边缘云能力开放 10.1平台基础能力, 10.2运营商MEC能力 10.3互联网边缘云能力 10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 究院、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华章,黄倩,黄蓉,张力方,刘秋妍,程莹,徐恩庆,董恩然,李响,李 笑如,张贺纯、孔德超,田品,蔡国瑜,万晓兰,胡志凌,李小庆,宁岩,胡泽妍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 YD/TXXXX-XXXX 互联网边缘云平台架构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互联网边缘云的平台架构,包括概述定义、部署位置、平台架构、管理组件、 能力开放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互联网边缘云或行业边缘云平台的开发和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32399-2015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GB/T32400-2015信息技术云计算概览与词汇 3术语和定义 GB/T32399-2015和GB/T32400-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云计算cloud puting 一种通过网络可伸缩、弹性的共享物理和虚拟资源池以按需自服务的方式供应和管理的模 式.
3.2 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 为云服务客户提供云能力类型中的基础设施能力类型的一种云服务器类别.
3.3 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 为云服务客户提供云能力类型中的平台能力类型的一种云服务类别.
3.4 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crvice;SaaS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22-2024 面向电信网络的云原生PaaS平台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 35.110 CSS M1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XX/TXXXXX-XXXX 面向电信网络的云原生PaaS平台技术要 求 Cloud native PaaS platform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tele network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202X-XX-X×发布 202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目录 前 言 IV 引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概述... 6.PaaS服务功能要求, 6.1PaaS 管理.. 6.1.1服务商城. 6.1.2服务生命周期管理, 6.1.3运维管理. 6.1.4资源编排 6.2 PaaS 服务.. 6.2.1通用服务. 6.2.1.1微服务引擎. 6.2.1.2中间件.. 6.2.1.3 Devops 能力要求. 6.2.2专用服务.... 6.2.2.1加速服务.. 6.2.2.2电信网络负载均衡, 6.2.2.3深度包检测服务. 6.2.2.4电信网络协议栈服务 6.2.2.5信令跟踪服务 6.2.2.6切片管理. 6.2.2.7位置管理.. 7.PaaS管理服务接口功能需求 7.1 PaaS服务消费接口. 7.2PaaS服务应用接口, 7.3PaaS服务生命周期管理接口, 7.4PaaS服务配置管理接口 10 7.5PaaS服务性能管理接口, 7.6PaaS服务故障管理接口, 8.PaaS调用流程, 10 8.1服务订购流程, 10 8.2服务管理流程. 10 8.3服务移除流程. 11 8.4服务更新流程. II 8.5服务扩缩容流程. 8.6服务注册流程. 附录A(资料性)PaaS服务介绍一物联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Ⅲ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 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少伟、赵奇慧、陈鹏翔、陈长怡、杨文强、谢宝国、王长金、王紫程、 徐斌、蒋金锋.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V 引言 面对多样性、差异化、不断增长的网络需求,电信运营商表现出对灵活、高效、可扩展网络管 理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特别是随着5G的成熟落地,2B行业应用、切片、边缘计算等对业务灵活性 和运营敏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电信网络大多基于传统NFV架构,网元和应用的开发、部署、 上线、更新周期长,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创新和高效运维的需求.
CloudNative是指在云环境下构建、运行、管理应用程序的一套技术体系和管理方法,旨在依 托灵活应用架构、敏捷基础设施与平台服务、高效研发管理模式,简化云上业务开发/运行/管理难 度,最大限度发挥云的价值,构建敏捷/弹性/健壮/灵活的业务与系统.
源于IT领域的CloudNative在被引入电信网络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IT领域的实践,需结合 电信业务应用场景和需求,有选择性的引入.
通过云原生PaaS的建设,将部分功能模块从业务中抽 离、沉淀至PaaS平台,使业务在享受云原生带来红利的同时,还可以避免重复造“轮子”,加速业 务的选代周期、降低业务准入的技术门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21-2024 面向互联网的医疗人工智能辅助决策 基于妇科微生态的辅助决策系统算法指标和测试方法(备案版).pdf
ICS 35.020 CCS L7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面向互联网的医疗人工智能辅助 决策 基于妇科微生态的辅助决策系统算法指标 和测试方法 Algorithm performance index and test method of internet assisted decisionMaking product for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based vaginal microccology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XXXXXXXXX 目次 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术语和定义.. 5性能指标及计算方法 5.1诊断性能指标. 5.2其他性能指标 6测试方法 6.1数据集准备. 6.2测试流程. 附录A(资料性)妇科微生态相关医学名词解释 参考文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苏州图灵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腾讯医疗健康(深圳)有 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海纳医信(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佳颖、任海英、李曼、闵栋、王进嘉、武玮、徐书宽、梁冰冰、张昊、汪汝 亮、刘梦尧、陈敏达、廖秦平、张蕾、朱兰、杨华、李蓉、宋方方、蒋慧、李佳、钱天翼、伍建荣、 刘金鑫、罗菁、周永新、刘为华、王光宇、刘芳、李野、单丽雅.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 YD/TXXXXXXXXX 面向互联网的医疗人工智能辅助决策 基于妇科微生态的辅助决策系统算法指标和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妇科微生态辅助决策系统的算法指标和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深度学习、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技术,对妇科镜检图像进行形态学 检测,给出相应的诊断结果,辅助医生对妇科微生态情况进行诊断的软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统计学指标 3.1.1样本 sample 一个或多个抽样单元组成的总体的子集 3.1.2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置信区间是指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 3.1.3标准正态分布standardizednormal distribution 具有如下概率密度函数的分布: f(x)=2π 3.2人工智能 3. 2.1二分类 binary classification 将对象归入两种类别之一的判断任务或功能.
3.2.2多分类multiple classification 将对象归入多种类别之一的判断任务或功能.
3.2.3准确度acuracy YD/T XXXXXXXXX 被正确分类的样本比例.
3.2.4敏感度 sensitivity 又称真阳率和召回率,是指实际为阳性的样本中,判断为阳性的比例.
3.2.5特异度specificity 又称真阴率,是指实际为阴性的样本中,判断为阴性的比例.
3.2.6精确度precision 是指在判断为阳性的结果中,真正阳性所占的比例.
3.2.7F分数 F-score F分数是一种统计量,又称为F-measure,是信息检索领域常用的一个评价标准,常用于 评价分类模型的好坏.
3.2.8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 也称正确指数,用于评价筛查试验真实性的综合指标,在假阳性与假阴性同等重要时采 用,指数越大表示结果真实性越可靠.
3. 2.9Kappa 系数 Kappa coeficient Kappa系数是一个用于一致性检验的指标,在人工智能领域用来衡量分类精度,可以基 于混淆矩阵计算得到.
3.2.10鲁棒性robustness 鲁棒性又称健壮性,它是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生存的关键,是指系统在一定(结构、 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某些性能的特性.
3.2.11泛化性gencralization 泛化性是指算法对训练集之外的样本类别的预测能力.
算法训练的目的是学到隐含在数 据背后的规律,对具有同一规律的调练集以外的数据,经过训练的算法也能给出合适的输出, 即认为该算法泛化性能良好.
3.2.12可再现性可重复性repeatability 在算法测试环境和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算法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数据集的不同测试结 果之间的一致性即为算法的可再现性/可重复性.
该性能指标的评估场景为软件更新或算法更 新后的性能测试.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V 需氧菌性阴道炎 Aerobic Vaginitis BV 细菌性阴道病 Bacterial Vaginosis HPF 高倍视野 High Power Field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20-2024 智慧化工园区专用融合调度系统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 33. 040. 40 CCS P 7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202X 智慧化工园区 专用融合调度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rofessional converged dispatch system in smart chemical industry park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系统架构及要求. 6功能要求. 7性能要求.. 8安全要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有限公司、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博为科技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洋、马亚军、汤丽、金桂财、陈迎、曹怡鹏、蔡杰、龙容、王、张聪、胡 波、冯媛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智慧化工园区专用融合调度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化工园区专用融合调度系统架构及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化工园区专用融合调度系统规划、设计和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8181-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39218-2020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化工园区chemicalindustry park 由多个相关联的化工企业构成,以发展石化和化工产业为导向、地理边界和管理主体明确、基础设 施和管理体系完整的工业区域.
[来源:GB/T39218-2020 3.1] 3.2 智慧化工园区smartchemicalindustry park 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支撑,围绕安全生产环境管理、应急管理、封闭化管理、运输管理、能源管理、 办公管理、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等领域,通过数据整合与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智能化管理与高效运行的化 工园区.
[来源:GB/T 39218-2020 3.2] 3.3 专用融合调度系统professionalconvergeddispatchsystem 以专用通信网络和公网专用网络的资源与服务为支撑,通过多网络资源整合、多种终端调度、音视 频及数据融合,实现对各种终端和各网络业务综合调度服务的一体化调度系统.
3. 4 融屏large screen fusion technology 通过拼接、几何校正、图像边缘融合一体化的处理,经融合带的宽度调整、及多边形、不规则投影 YD/T XXXXXXXX 的显示及球幕融合,产生高度真实感、立体感、沉浸感的三维图形显示的融合技术.
3.5 兴趣点pointofinterest 可以抽象为点的地理对象或地理实体.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TrunC:宽带集群通信(Broadband Trunking Communication)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 IP: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LoRa: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 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NB-IoT: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P-IoT:专用物联网(Professional Internet of Things) P-PoC:专用公网对讲(Professional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ABX:程控交换机(SPC Exchange,Stored Program Control Exchange) PDT:专用数字集群(ProfessionalDigitalTrunking) 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TT:随按即说(Push to Talk) QoS:服务质量(Qualityof Service) TETRA:陆上集群无线电(TerrestrialTrunked Radio) 5系统架构及要求 5.1系统架构 智慧化工园区专用融合调度系统由应用支撑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应用支撑层可分为接入子层和 服务子层.
智慧化工园区专用融合调度系统的系统架构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found..
综合管理 国区语音 园区视域 园区可视化调 国区监控监视 回航查询 预案管理 用 用 支 应急通伯接入集群专网接入公网专用接入有线电话网关视频监控接入视期会议核入物眼网接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19-2024 基于公共电信网的智能锁系统总体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 35. 240. 9 CCS L6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公共电信网 的智能锁系统 总体技术要求 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 of intelligent lock system based on publictelemunicationnetwork 202×-××-××发布 202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021-0270 目次 日 次 前 引 言 II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缩略语... 4.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
4.1应用场景 4.1.1智能门锁 4.1.2车锁 4.1.3机柜门锁 4.1.4地锁 4.2业务需求. 5.系统架构.. S 6.总体安全要求 6 6.1密钥管理 6 6.2数据安全 6.3安全认证. 8 7.网络要求.. 6 7.1网络功能描述 6" 7.2管理性要求. 7.3安全性要求 7.4便捷性要求 .10 8.分级要求..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智能锁举例 .12 参考文献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4 YD/T 2021-027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 有限公司、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芯昇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青、柳耀勇、王研博、张颖川、王雷、路哗绵、国炜、黄峥、 习熹、张喆、刘献伦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2021-0270 引言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智慧家庭概念的兴起,智能门锁也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截 至目前为止,我国智能门锁产业总计有生产企业1300多家,近2800个品牌,在产品种类上, 主要有纯密码锁、指纹密码锁、联网智能门锁、人脸识别锁及远程授权类门锁.
智能门锁的 安全、便捷特性与防盗功能,满足了大众用户的需要,也正在被多数用户所认可,成为智能 家居时期的一种潮流.
然而作为智能门锁的生产者,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智能门锁技术标准可以参考,各个 厂商自己定义规范,规范标准高低不一,从面导致生产出的智能门锁质量参差不齐.
那些质 量过硬的智能门锁没有依据得以证明自己的质量,难以树立品牌口碑而那些质量较次的产 品没有标准去进行约束,从面在市场中浑水摸鱼.
作为消费者,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智能 门锁产品,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够帮助他们鉴别智能门锁的产品质量,严重影响消费者对 智能锁产品的信心.
与智能门锁类似,基于公共电信网的其他智能锁如车锁、机柜门锁、地锁等都具有相同 的行业诉求,为了能够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帮助行业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标准至关重要.
本 标准基于公共电信网智能锁的通用架构,从安全、通讯等方面制定智能锁的技术及分级要求, 以期解决智能锁行业无标可依的现状.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18.3-2024 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 第3部分: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 35.240.50 CCS M0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3部分:技术 要求 Machine vision based on edge puting Part 3:technology requirement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XXXX-XXXX 目次 前 言 III 引 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 3.2... 3.3 4缩略语. 5系统架构与处理流程. 6边缘侧功能要求... 6.1视频边缘计算硬件. 6.1.1概述.... 6.1.2智能视频服务器. 6.1.3智能视频网关. 6.1.4智能摄像机. 6.1.5工业数字相机. 6.2视觉处理平台. 6.2.1AI框架. 5 6.2.2视频编解码.. 6.2.3视频图像内容处理与分析. 7云侧功能要求.. 6 7.1云管理平台... 6 7.1.1视频图像存储管理, 7.1.2算法管理., 0 6 7.1.3协同管理. 6 7.2AI框架... 8边缘硬件性能要求.. 8.1智能视频服务器性能要求. 8.2智能视频网关性能要求, 8.3智能摄像机性能要求., 8.4工业数据相机性能要求, 9接口要求..... 9.1数据接口要求. 9.2控制和管理接口要求. 10网络要求... 11系统功能要求. YD/T XXXX-XXXX 11.1配置管理功能. 11.2基本控制功能. 11.3资源调度功能. 11.4安全保障功能. 11.5报告分析.. 11.6诊断功能... 11.7集群管理. 11.8远程系统维护功能.
11.9互联互通要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的第3部分,目前已完成了以下部分: 一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1部分:应用场景与业务需求: 一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2部分:参考架构: 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3部分: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思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 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瑷、宁岩、孟凡辉、陈超、黄颖、臧磊、沈彬、王哲、庞观士、苏驰、伍强、 段惠斌、罗达、刘琪、董接莲、刘为华、许浩、关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YD/TxxxXx 引言 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在工业、交通、安防等行业中有着广 泛应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器视觉应用需在边缘侧进行实时计算处理,由边缘计算提供统一的网络、 计算、存储资源协同调度和优化,以满足其低时延、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能力需求.
目前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缺少体系化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标准,缺少统一的模型框架,缺少 具体场景所对应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而影响产业生态整体发展.
开展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标 准制定,为行业市场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标准旨在明确在工业、交通、安防等行业的不同场景下,基于边缘计 算的机器视觉业务对于网络、计算、存储、部署架构、测试方法等方面的需求,由四个部分构成.
一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1部分:应用场景与业务需求 一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2部分:参考架构 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3部分:技术要求 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4部分:测试方法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A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18.2-2024 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 第2部分:参考架构(备案版).pdf
ICS 35. 240.50 CCS M0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xxx-xxx1/0 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2部分: 参考架构 Machine vision based on edge puting--Part 2:Reference architecture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xXx-XXx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x 目次 前 早 IⅢ 引 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业务流程和功能框架 5.1概述. 5.2业务流程, 5.3边缘侧. 2 5.4接口. 5.5云侧.. 5.6网络. 6边缘侧.. 6.1视频边缘计算硬件要求, 6.1.1视频采集设备 6.1.2智能视频处理设备 6.2视觉处理平台要求 6.2.1AI框架. 6.2.2视频编解码. 6.2.3视频图像处理与分析 6.2.3.1视频图像处理 6.2.3.2视频图像内容分析 6.2.3.3视频图像检索 7接口, 7.1接口协议分类.. 7.2数据... 7.3控制和管理.. 8网络 9云侧 9.1管理平台. 9.1.1视频图像存储管理 9.1.2算法管理. 9.1.3协同管理 9.2AI框架..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的第2部分,YD/T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1部分:应用场景与业务需求: 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2部分:参考架构: 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3部分: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济 南博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山东青鸟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物联 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璎、孟凡辉、宁岩、罗松、沈彬、谢会斌、李聪廷、包汉彬、段惠斌、龙容、 王哲、于青民、陈超、许浩、曾鹏、宋纯贺、关涛、董接莲、刘为华.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18.1-2024 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 第1部分: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备案版).pdf
ICS 35.240.50 CCS M0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1部分:应用 场景与业务需求 Machine vision based on edge puting--Part 1:application scenariosand business requirement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XXXX-XXXX 目次 前 言 IV 引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 3.2... 3.3 4缩略语. 5典型应用场景分类. 22 5.1典型应用场景概述 2 5.2工业领域, 5.3交通领域, 5.4安防领域. 5.5医疗领域. 6工业领域生产效率型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 6.1产品识别与检测 6.1.1场景描述. 6.1.2业务需求.. 6.2装配定位/引导. 6.2.1场景描述. 6.2.2业务需求 6.3生产效率型工业视觉应用共性需求. 7工业领域安全生产型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 7.1仪表盘分析.. 7.1.1场景描述, 7.1.2业务需求.. 7.2设备运行动态检测. 7.2.1场景描述, 7.2.2业务需求.. 7.3工序控制检测... 7.3.1场景描述. 6 7.3.2业务需求. 7.4工厂参与人违禁行为分析. h 7.4.1场景描述, 7.4.2业务需求, 7.5安全生产型工业视觉应用共用需求.
8交通领域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 YD/T XXXX-XXXX 8.1交通参与者识别和定位, 8.1.1场景描述. 8.1.2业务需求... 8.2静态道路环境识别. 8.2.1场景描述. 8.2.2业务需求.. 8 8.3驾驶行为分析. 8 8.3.1场景描述. 8 8.3.2业务需求. 8 8.4辅助驾驶..... 8.4.1场景描述. 8 8.4.2业务需求. 8.5交通管控.. 8.5.1场景描述. 9 8.5.2业务需求. 6 8.6交通领域机器视觉应用共性需求. 9安防领域损失预防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
10 9.1出入口控制.... 9.1.1场景描述. OI 9.1.2业务需求 10 9.2身份识别... .10 9.2.1场景描述. 10 9.2.2业务需求. 10 9.3物资识别.. 10 9.3.1场景描述. . 11 9.3.2业务需求. II 9.4异常行态监控. II 9.4.1场景描述 II' 9.4.2业务需求. II 9.5损失性预防领域机器视觉应用共性需求 12 10安防领域破坏性预防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 12 10.1入侵报警识别. 12 10.1.1场景描述. 12 10.1.2业务需求.. 12 10.2犯罪行为报警. 12 10.2.1场景描述. . 12 10.2.2业务需求.. 13 10.3危险违禁物检测.
13 10.3.1场景描述. 13 10.3.2业务需求... 10.4破坏性预防领域机器视觉应用共性需求 13 11医疗领域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 14 11.1医学影像诊断. 14 11.1.1场景描述. 14 11 YD/T XXXX-XXXX 11.1.2业务需求. 14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1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的第1部分,YD/T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1部分:应用场景与业务需求: 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2部分:参考架构: 一一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第3部分: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研华兴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青鸟工业互联网 有限公司、厦门微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无锡物 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颖、段惠斌、朱璎、罗达、罗松、鞠剑、伍强、孟凡辉、王哲、于青民、胡钟 、许浩、陈宇、林福赐、张馨月、陈晓、曾鹏、宋纯贺、董接莲.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A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17-2024 基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巡检服务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 33.040.40 CCS M36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XX/TxXXX-XXXX 基于民用无人驾驶 航空器的 巡检服务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 for inspection and examination service basedoncivilian unmannedaerialvehicle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国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XX/T XXXX-XXXX 目次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巡检服务的端到端框架. 6巡检服务的技术要求 6.1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6.2网络通信技术要求. 6.3服务和应用支撑功能技术要求 6.4服务呈现和播放技术要求.
附录A(资料性) CUAV巡检服务的端到端示意流程 参考文献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 限公司、义博通信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蒙华、齐飞、肖青、董石磊、邵继保.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Ⅱ XX/TXXXX-XXXX 引言 有许多行业工作,需要对特定的物体/设施、环境进行仔细的查看、检查/巡视(统称为巡检),以 确定这些和环境设施是否处于正常、损坏或者危险状态,比如对长达数百公里的电力线和石油管线进行 巡视和检查,以确定电力线是否有老化、破损,螺钉是否有松动石油管线是否有破损、腐蚀和泄露等 水面和陆地上的桥梁、高架桥也需要定期遥检,包括对其外观结构进行检查评定、主要构件是否有裂缝 桥面、桥墩、桥台是否损坏等.
这些场景的巡检工作量巨大,如果由人去完成,不但费时、费力,周期 长,面且有些还很不安全,不适合人去完成,或者人无法完成,而借助于无人驾驶航空器搭载的高清摄 像机、全景摄像机和红外相机等,可以对被检查的对象进行细致的、长时间的观察以及历史和当前图像 和数据的比对,可以快速、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巡检工作.
针对长距离、宽阔的河流、湖泊和湿地等, 需要全方位的观察和感受水面和水质、水利设施的管理情况等,可以通过无人驾驶航空器挂载的全景摄 像机进行前端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通过5G网络国传至后方的视频流媒体服务器,通过VR终端观看, VR全景式高清直播效果让人身临其境,可以极大的提高河道巡检效率和水平、节省成本.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ⅢI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15-2024 物联网物模型总体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35.020 CCS L7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物联网物模型总体技术要求 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ofloT thingmodel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XX/TxXXXX-xXXX 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缩略语.. 5物模型总体架构技术要求. 5.1总体架构. 6功能技术要求.. 6.1物的状态信息(Status) 6.2物的档案信息(Profile) 6.3属性(Property) 6.4行为(Action) 6.5事件(Event). 6.6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 6.7组件(Component) 6.8物模板(Thing template) 7物模型数据模式. 7.1数据模式. 7.2数据格式.. 7.3列表数据格式. 7.4非列表数据格式..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68 XX/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 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 公司、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高通无线 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土科 技(宜昌)有限公司、新讯数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于小博、龙容、聂永丰、郑智、邵伟翔、于翔、李培、王永霞、李建慧、郭建超、 周佳鑫、冀辰、莫若、邱利昌、刘大鹏、代博为、朱红儒、张育雄、高艳丽、余思聪、刘献伦、孙大勇、 邓德政、黎陈、曹予飞、金程.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 XX/T xXXXX-XXXX 物联网物模型总体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物联网物模型的总体架构、功能技术要求、物模型数据模式等.
本文件适用于物联网设备与平台、平台与平台之间进行物模型相关的交互与通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物模型thingmodel 对一个物体的数字化描述.
包括三层结构,分别是元素(包括属性、行为以及事件)、组件以及物 模板.
3.2 元素element 主要包括属性(Property)、行为(又称服务或者命令Action)以及事件(Event).
3.3 组件 ponent 基于物模型元素的一个表示物组成部分的抽象层.
组件可以表示一个包含多个同类型或者多个不同 类型元素的集合.
3.4 物模板thingtemplate 基于组件以及元素(Property,Action,Event)的一个表示物的抽象层.
物模板可表示一个包含有 组件、元素、以及自定义元素的集合.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d:标识(Identifier) desc:描述(description)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XX/TXXXXXXXXX LwM2M:轻量级机器传输协议(Lightweight Machine to Machine) LoRa: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 5物模型总体架构技术要求 5.1总体架构 在物联网中,“物”指物理世界(物理装置)或信息世界(虚拟事务)中的对象,可以被标识并整 合入通信网.
物模型是一种对物理实体进行数字化语义描述的方法.
物联网平台可以与不同种类智能设 备进行交互,为用户提供智能服务.
由于涉及多种设备,且设备来自不同的设备厂商.
因此需要定义一 套统一的智能设备物模型规范,消除业务中智能设备数据间的差异,使得数据在设备与平台、平台与平 台间传输都是统一的,并提供设备间互联互通互懂的能力.
物联网物模型架构如图1所示.
物模型总体架构General Architecture of ThingModel 物模板 物模板 组性 Cmpae国性 Prperl]行为 Acti事件 Ernt]相率信息 rofile]状市信息 States iafemoLie 组件Component 属性行为事件] 元素Element 性 Pmperty 行为 Action 事件 Erent 物的档要性息 Prolle 物的状态信息 Status infonat ion 图1物模型总体架构 本文件定义了物联网智能设备在交互过程中的数据描述规范.
图一给出了物模型总体架构,物模型 架构中包含元素(Element)、组件(Component)以及物模板(ThingTemplate).
此外,物模型结构中 还包括档案(Profile)以及状态信息(Statusinformation).档案以及状态信息可以包含在物模板中, 也可以独立存在.
物模板可以存在一个或者多个.
物模型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为包含关系.
物模板可以包含组件和/或元素,组件可以包含元素.
三层 结构中,元素包括属性(Property)、行为(Action)、事件(Event).
组件是基于物模型元素的一个表示物的抽象层关系.
物模板是基于组件以及元素的一个表示复杂物 的抽象层关系.
图2给出了物模板结构中各个部分的关系.
物模板中可以包括状态、档案、属性、行为、 事件以及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上述要素(状态、档案、属性、行为、事件)在物模板中也可存在多个.
智能设备的物模型组成部分还可以归类为必选(Required)以及可选(Optional),方便行业用户 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智能设备做出相应的控制,也有助于设备之间的互通.
物模型各个部分的组成元素中给出了关键字命名,方便行业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元素的命名, 有助于实现不同平台之间智能设备的互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T 4914-2024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技术要求(备案版).pdf
ICS35.040.50 CCS L7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基于公用电信网 的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 技术要求 public telemunication network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X20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与定义. .1 3.1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 ..1 3.2物联网云平台.
4缩略语.. 5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总体系统架构 ..2 5.1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网络定位 .2 5.2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系统组成 .2 5.3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应用场景, .. 6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通用技术要求, .3 6.1接口要求. .. 6.2北向接口, .3 6.3南向接口 .4 7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数据处理要求, 7.1数据采集要求. .4 7.2数据存储要求.. 7.3数据处理通用要求.. 7.4数据分析要求 ..4 7.5数据上报要求.. ...5 8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设备管理要求, ..5 8.1注册与上线认证.. 8.2心跳保活, . 8.3信息上报... ..5 8.4信息查询与管控 .. 8.5固件升级 .. 8.6协同管理 ... 9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计算能力要求, .. 9.1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能力基本要求 ..6 9.2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能力与服务接口 ..6 9.3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性能要求 . 10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安全性要求. .7 10.1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自身安全要求.
.7 10.2接入安全要求.. ..8 10.3业务数据交互安全要求 ..8 10.4运维安全, YD/TXXXXX-20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 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滔、李、周雪花、周、张志本、廖旭、沈琼霞、刘献伦、宋丹、马书惠、 林克、田路、夏敏.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 YD/TXXXXX20XX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公用电信网基础下,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如非特指,本文网关指物联网边缘计算 网关)的技术要求,包括通用技术要求、数据处理要求、设备管理要求、计算能力要求以及安全性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用电信网基础下的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8624.2-2021物联网网关第2部分: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网关技术要求 YD/T3790-2020智能远程视频监控前端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loTedgegateway 通过网络联接、协议转换等功能联接物理和数字世界,提供轻量化的联接管理、实时数据分析及应 用管理功能的物联网网关,其应用程序在边缘侧发起,具备本地网络、计算、处理、存储和应用服务能 力,以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
3. 2 物联网云平台loTcloudplatform 融合设备接入管理、数据处理、能力开放、平台互操作、平台安全等面向物联网领域的云计算平台.
信息服务平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AN:控制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IPC: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IoT:物联网(Internetof Things) MAC:媒体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Address) 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OPCUA:基于对象链接和嵌入式对象模型的过程控制协议统一体系架构(ObjectLinkingand Embedding (OLE) for Process Control Unified Architecture)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96
97
98
…
2,187